建筑工程安全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1 10:34:1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建筑工程安全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建筑工程安全论文

篇1

1.2施工企业的法律意识不足

有些建筑施工企业法律意识淡薄,常常为了规避政府监管而不办理相应的施工许可证,这种违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导致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多发的原因之一;还有些建筑施工企业大肆进行非法转包或者项目挂靠等违规行为,这种钻法律孔子的不法经营也使得政府监管部门和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对建筑工程无从下手。

2、相应的解决对策

2.1建章立制建长效

首先,完成执法主体资格的申请确认:安监站是由区法制办批准确认的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其次,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完成了《安监站管理制度与法律法规汇编》及《行政执法责任制汇编》和《行政权力目录与流程图汇编》等两项重要的行政执法依据类制度建设,已经印刷成册作为单位建章立制和开展工作的重要依据,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塔吊、电梯拆装安全管理制度》、《节假日施工带班制度》等。

2.2严格管理求实效

安监站按照安全工作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通过地毯式检查,彻底检查所有在建施工现场,发现存在重大隐患的施工现场要立即查封,并责其停工整改。检查过程中要本着“从重从快、绝不姑息”的原则,坚决不让工地带着安全隐患施工。施工现场漠视安全管理、企业领导轻视安全投入、农民工忽视自身安全是造成隐患大量存在的主要原因。针对检查发现的诸多问题,例如,施工单位挂靠资质情况普遍存在;无施工手续或手续不全的特殊工程较多等问题,要在整改处理阶段出重拳予以综合治理,彻底纠正企业“重效益、轻安全”的行业陋习。

2.3牢记教训图创新

篇2

2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与控制对策

(1)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大多是农民工,专业素质相对低下,安全意识淡薄,大多具有肯吃苦、大胆、蛮干的淳朴本质。因此对这些奉献在施工前线的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培训很有必要,目的是不但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切实增强其自我安全防范及自救能力,做到安全生产。首先就应该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有针对性的、经常性的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进行一定的考核评分。还可以开展一系列的安全常识、现场经验分享活动,把安全教育以这种特殊化的形式进行日常普及,在潜移默化中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2)建立安全责任制,做到职责分明。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与控制,关键是要建立职责分明的安全责任制,由公司总经理牵头,然后是项目部门经理,现场施工员、安全检查人员及全部工作人员层层落实,将责任明确到个人。同时制定完善的现场安全操作章程,任何个人都应该在这个章程的指导下进行工作。由领导带头照章程办事,并且长期有效地坚持下去,成立专门的监管部门进行监督,对违章办事的人员进行适度的处罚,使其受到教育,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从而狠抓工程质量,促进工程的顺利进

(3)淘汰陈旧设备,应用科学技术大力改善工作环境。根据工程规模,适度加大安全管理与控制方面的资金投入,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不断地更新施工材料与现场操作设备,对于陈旧、对安全构成一定威胁的设备要坚决淘汰掉,改进相对落后的施工工艺,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尤其是针对高空降落的高危险系数设备要仔细检查其牢固性,认真核实,最大程度的降低风险,做到万无一失。同时积极采用自动化、机械化的方式,进一步改善现场施工的作业环境,运用最新的科研成果,尽可能的降低人为错误的出现,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切实提高现场施工操作术水平。

(4)加强施工巡逻,建立现场紧急预案。在施工现场要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应急组织机构,成立专门的小组成员并细分责任,在施工现场张贴小组成员的姓名以及联系方式。一旦出现安全意外事故,能在第一时间内找到相关负责人进行紧急处理。同时,施工现场应该配备各类应急救援物质以及相关设备,能在事故发生的最近时间内争分夺秒的进行抢救,尽可能的将损失降到最低。另外,在施工现场应该加强巡逻,相关安全人员应该随时随地的了解施工动态,适时检查工地上的各种防范措施是否照章进行,监督施工单位是否及时的对施工现场的操作设备进行日常维修与养护,第一时间内发现安全隐患,并将这种隐患及时进行排除。一旦发现潜在的安全威胁,一定要当场立即指出,找出原因,勒令整改,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杜绝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的安全进行。

篇3

1.1搞好楼房建筑工程项目的勘察和设计

项目勘察设计工作是建筑工程施工之前的一项非常基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对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都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工作中,一定要对项目举办公开的招标,在选取单位的过程中也应该选择一些资质比较好,技术比较硬的单位,其次就是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细节的把握,比如原材料的选择和各种线路的设置等等,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应该能获得全面的准确的地质、水文勘探报告,同时还要注意建筑施工中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2要严抓建筑工程的招标投标管理工作

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该事项法人责任制,同时还要实行招标制度,建设单位也要设置质量管理机构,同时还要配备更加全面的管理制度,这样就建立了一个更加科学和完善的质保体系,为了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还要成立工程的指挥部,主要的工作是做好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理的调度工作,在寻找委托机构的时候,一定要寻找一些资质好,信誉也好的单位,监理中出现了问题,要由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在选择建设单位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有信誉,同时业界反映良好的单位,同时还要在合同当中标明设计单位的权利和义务,从而使得设计工作能够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规定和要求进行。在编制具体的招标文件的时候,一定要选择经验丰富的安全管理人员和总工程师共同出席,确定施工的工期,建筑单位在申请施工许可证之前,一定要向有关的部门和机构递交施工责任书,其中就包括安全生产责任书和安全评价报告等等。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都是有和其有着非常密切联系的,同时还要将这一部分的费用进行专门的核算,建筑工程的投标过程要尽量向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建筑工程目标项目就需要有一定的制度和原则,这一领域的专家还要对工程的安全指标进行全面的测评。

1.3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要加大力度,抓好原料管理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进场的材料能够充分的满足设计的要求,要把原料进行全面的测评和检验,进场的所有材料必须要出具合格证书和质量检验证书,对进场的所有材料都要进行抽样检查,如果出现了不合格的现象,一定要及时的剔除,钢筋和焊条应该有出厂的合格证,同时在其应用于工程施工之前,一定要对其外观进行严格的检查,所有的检验流程全部结束之后,才能应用到施工的过程中,所有的材料必须要安全的摆放,同时屋面工程的各种施工原料也应该充分的满足施工的要求,防水材料必须要出具合格证书和质检报告,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完成一层施工之后就对其进行严格的检查,检查合格之后才能进入到下一项施工过程。

2楼房建筑工程项目全程施工的安全管理

在楼房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单元的资格上要做好查核工作,所衔接的施工单元应当接受楼房建筑工程安全监督机构的监督治理。分向当地楼房建筑工程安全监督机构申请安全查核。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单元的项目经理、安全治理人员应当经由上级安全培训、查核合格后,持证上岗。楼房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单元应理当建立以本单元安全生产第一任务人为中心的分级承当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设立安全生产管理部门,配备与工程相应的安全工程师。并向工程项目派驻项目安全工程师。项目安全工程师承担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有效运转,实现安全管理的人员、物资、经费等规范化,对项目安全生产施行监督、检查,进行安全防护设施验收。阻止违反楼房建筑工程安全规定违章施工,要有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主体框架施工中。要严格审查模板的施工方案,巡查模板的支架是否满足方案的要求,目测模板的起拱情况,拆除模板的混凝土强度原则上以现浇构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混凝土强度为依据。砌筑用砖必须浇透,经实测,浸入深度>1.5era,禁止干砖上墙;禁止碎砖集中使用。砌筑砂浆必须按比例配制,不定期抽查。

篇4

根据国外优秀的企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的逐步规范化和制度化都是一个企业逐步成熟和发展壮大的必备条件。从国内目前的安全生产和安全施工数据来看,整个建筑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是在不断进步的,其安全体系和安全制度也在不断的完善,整个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这首先是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是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下面将从两个方面对建筑企业在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方面不断完善和进步的原因进行分析。

1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原则

安全管理包含要素很多,是一项系统性的管理学科,安全管理的对象中包括了生产中所有的人、物、环境等状态管理与控制,这些因素都是变化的,因此安全管理也是动态管理中的一种。1.1工程安全必须多方参、与共同管理。在整个工程项目管理中,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是一部分重要内容,因为工程安全与工程建设休戚相关,工程建设的正常开展需要工程安全来保障,工程安全又是存在于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在某些特定的时候,工程建设与工程安全会产生一定的矛盾,但相对于整个工程而言,两者必须综合在一起,保持一致和统一。工程建设和工程安全必须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而要保证这两者的协调有序的开展,就必须通过多方的努力,这不仅需要工程主管单位领导明确相关安全管理职责,也需要所有参与单位明确各分工领域的安全职责。所以说工程安全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内容,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和配合,只有所有的因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支撑起工程安全这片天。1.2安全管理必须明确目标。工程项目中的“人、机、料、法、环”等因素的状态是项目安全管理的主要研究和管理内容。从绪论中的相关理论研究可以发现,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消除或避免安全事故的重要条件,也是保障施工人员安全,保证项目正常开展的前提。但是在项目开展过程中,项目管理的目标不明确,则所有的管理工作的开展都是属于条例化,盲目的开展的,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管理方式,空耗资本投入,而不会产生任何管理效果。因此,必须在管理初期就明确管理目标,确定好管理方向,这样把管理政策和管理行动放到实处,真正意义上的进行管理工作,这样才能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好。1.3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里规定的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安全第一”是指企业在进行安全生产管理,针对企业生产的特点,对各类生产要素要采取积极主动的管理防范措施,有效地控制所有不安全因素的扩大和发展,把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以保证企业生产活动中劳动者的的健康安全,而不是单纯的处理事故。在提出“安全第一”的同时就必须要保证把“预防为主”工作做好,只有预防事故的发生才能真正意义上保证人员安全。“预防为主”是指企业或项目在安排生产任务的时候要针对施工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予以消除一切安全隐患。只有在实际工作中,把预防放在第一位,及时消除任何危险因素和安全隐患,这样才能及时的排除事故和发生事故。1.4坚持动态管理。安全管理必须坚持动态管理,坚持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全天侯的管理。安全管理必须从实处出发,从细节处出发,抓住所有的安全隐患,一一排除,绝不能走形式走过场,不负责任的去抓管理工程。另外,安全管理必须全员参与,而不单单是安全管理员的事,这是一件与工程建设所有相关的人共同的事。必须全员参与,使安全真正融入每一个人的工作中。并不断适应工程进展中的随时变化,在变化中管理,管理和控制变化。

2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控制措施

2.1完善注册安全工程师考核制度,突出行业需求。注册安全工程师的考试可以基于现有的注册考核体系进行细化,分为通用考试科目和特殊行业实操科目,通用考试科目主要考核基本安全知识,而特殊行业实操科目则更注重行业实操过程中的特殊性,如建筑工程安全、危险品化学安全、石油化工安全、矿产安全等。注册安全工程师的考核结果则综合通用考试科目和特殊行业实操科目,一方面更能体现注册安全工程师考核的初衷,另一方面考核合格的注册安全工程师更能体现企业需求,最终完善考核制度。2.2强化施工企业资质审查,严格企业安全管理。现有的企业安全资质审查依然存在漏洞,导致部分企业通过注册安全工程师“挂靠”等途径完成企业安全年审,因此强化企业施工资质审查,完善年审内容和制度,才能有效的强化施工企业的安全保障。如增加注册安全工程师与企业项目安全岗级证书相结合,一级施工企业的注册安全工程师按照比例严格配备,企业的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岗位证书及“三类人员”C证书应三方一致,这样才能做到注册安全工程师持证上岗,有效的防止企业通过注册安全工程师“挂靠”来规避年审。2.3完善安全质量达标考核,分类分层紧贴实际。施工企业分类分层进行标化显得尤为重要,如按照在建工地数量进行近分层标化,1-5个,5-10个,11-15个以此类推,而根据分层次分数量的在建工地设置相对合理的优良率,既能反映企业实际,又能有效进行标化优良率考核。在企业标化考核工作过程中,还应将定量和定性结合,考核的结果固然重要,然而考核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将企业标化考核做到掷地有声。2.4规范招标条例,避免低价劣质。规划行业招标条例已经显得十分必要,只有基于施工企业和建设单位双方考虑的招标条例,才能保证施工企业的利润和建设单位的质量。所以只有摒弃传统的“最低价中标”思路,提倡“合理化中标”思路,要求施工企业在合理利润范围内,确保施工材料达标,加强安全设施投入,保证施工材料质量,才确保企业良性竞争,促进行业稳定健康发展。2.5落实企业安全教育,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安全教育分层分类进行,不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对一线操作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要时刻跟进,对安全教育的内容要政府与企业相结合,全面细致进行。如新进人员必须全面接受由政府职能部门组织的安全教育培训,并对培训进行考核,考核合格才能进入行业上岗。所属企业负责安排后续细化、阶段的安全教育培训,政府职能部门负责旁听抽检,保证企业员工时刻谨记安全教育。

安全第一,只有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完善安全管理与监督体系,才能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才能实现企业的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安全是建筑工程的永恒主题。

作者:顾春辉 单位:上海绿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篇5

1.2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问题随着人们对建筑要求的不断提高,工程项目组对施工安全管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但是因为施工安全体制不健全,致使很多施工现场的管理规定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需要。加上施工工程安全管理部门没有专业工作人员进行监管,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率提高。此外,部分施工单位还存在着为了节省开支,撤销安全管理部门的做法,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安全管理造成影响。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及关系到人们生命安全,又连接企业经济效益的工作,所以一定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强政府的管理职能,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将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列为重点工作。

1.3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技术质量问题现阶段,建筑公司对于建筑工程安装技术和科技含量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其设计到的专业面也越来越广,且对每个专业除了具备自己本身的特定技术外还要满足其他专业施工对于时间和空间的合理需求。若果技术成名考虑不周全就很容易出现问题。当下建筑公司对于施工项目的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的技术难度,同时导致各专业领域出现矛盾。由此可见,施工人员对于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应用不到位也会给施工带来一定的危害。

2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策略

2.1明确安全管理的目标和责任为保证施工项目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完善的目标体系的制定对整个施工的安全管理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方向,同时,施工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安全施工,人人有责的理念。当安全管理目标确定后就将其进项分解,然后交由下面的工作人员进行落实,各环节均应制定有针对性且目标明确的安全管理目标,明确相关工作人员在安全监督、管理和宣传环节的责任,不断提高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责任意识。

2.2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首先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排查,对于施工过程中可能寻找的安全隐患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将问题扼杀在施工过程中,而对于已经发生的安全问题则通过检查,然后及时进行整治,遇到无法处理的问题需及时上报上级主管并寻求最快的解决方案。其次,在建筑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应对整个工程项目实施全方位监督,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违章作业等情况应予以制止并及时对其进行纠正,以确保施工流程的规范性。最后,定期对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进行管理,对施工过程中不按规章制度办事儿的人员实行有责必究,加大监管制度和处罚力度,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

2.3加强对危险源的安全掌控施工过程中有众多因素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对危险源的控制可以有效减少安全施工隐患,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所以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前应对工程项目的特点、规模等进行有效分析,同时将施工人员伤亡等安全风险因素考虑在内,对施工设备、人员和施工材料等各方面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有效分析,从而推断出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危险源的管理要点,然后将发生概率大,安全隐患指数高的危险源作为重点进行掌控。除此之外,还应就危险源掌控的实际情况,有效引进国外先进安全检查设备,构建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的救援队伍,以便于在发生危机情况时,能够最快速度对其做出控制,将损失降到最低点。

2.4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在保证工程项目高效施工的前提下,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对建筑工程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其中安全管理工作的内容不仅要包括各项施工内容的规范性操作,还要结合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安全责任和安全培训进行划分,以便明确各部门之间的经济责任。刺猬,为防止出现安全管理制度只是流于形式,在施工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对制度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不断提高管理制度的有效性。

2.5做好各项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宣传工作工程项目复杂性、系统性的特点使得建筑工程在进行施工时存在着很多管理因素、人为因素,一定程度上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但究其根本还是人为因素最关键。只要做好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对安全隐患的控制能力,就能够提高整个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水平。同时,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并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实行奖惩制度,以保证培训工作的有效性,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施工项目。

篇6

1.2风险管理流程风险管理是以最低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管理工作,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潜在的风险进行控制,降低风险发生概率,降低发生后的损失。其基本流程为风险规划,通过风险规划确定风险管理目标,制定预防方案;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步骤为收集资料,预估风险形势,依据项目特征识别风险;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的可能先后顺序,分析因果关系;风险应对,减少实际发生损失,降低风险威胁;风险监控,详细记录识别风险的发展动态,检查实际效果和预期效果的差异等。

1.3高层房屋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目的是确保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人员伤亡事故,使安全施工的投入与收益达到最佳的效益比,减少国家和集体财产受到损失。其基本过程要注重系统性、动态性和完整性,主要内容有安全风险识别、安全风险分析、安全风险评价、安全风险应对和安全风险监控几项。

2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

2.1安全风险识别的程序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的程序为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确定风险事件及其后果、对风险进行归类、编制风险清单四个步骤。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是为了能深入全面地识别项目风险,保证风险识别的完整性。收集数据时应对项目建设环境、类似工程数据以及工程勘测、设计数据重点收集。通过分析研究收集的数据,确认项目风险事件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后,进一步确定项目风险因素的不确定性,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分类。风险清单是对风险成果的整理,主要是对已识别出的风险发生概率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的估计,根据需要也可以对项目风险征兆以及潜在风险编制风险清单。

2.2安全风险识别方法对于安全风险来说识别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德尔菲法、访谈法以及头脑风暴法等。德尔菲法选取一定人数的专家匿名分析识别,要求专家分析项目风险,并针对风险问题给出专家意见,最后整理专家意见,并反馈给专家再次征求意见,循环反复几次直至得出比较一致的意见。德尔菲法根据反馈意见循环征求专家意见使分析过程保持良好的沟通,另外采用匿名意见可以避免权威以及外界因素带来的影响。访谈法是通过面对面地访谈项目负责人,专家或者与项目密切相关的人,让其根据自身多年的经验以及相关资料对项目风险进行分析。项目风险管理负责人应选择合适的人作为访谈对象,并向访谈人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最后根据访谈结果对风险进行分析。访谈法适用范围较广,负责项目风险管理人员可以灵活地选择针对性问题进行访问。头脑风暴法较为常用的一种风险识别方法,该方法邀请6-12位不同层次的人以会议的形式分析和识别风险。头脑风暴法可以鼓励参会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畅所欲言,运用发散性、创造性思维进行风险识别。

3高层房屋建筑施工常见安全风险

3.1高程建筑物常见风险类型高层房屋建筑施工安全事故表现形式较为复杂,主要形式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和起重机事故、触电事故等几个方面。高处坠落为在基准面2m以上进行作业时坠落物体,高处作业工作量大,人员多,多种工序交叉进行,并且多种临时设施同时存在,施工人员流动性大;物体打击则是由于操作不当,材料或零件打击造成人员的伤亡事故;机械设备伤害由于多种机械同时工作,动力转动装置复杂,操作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事故发生;触电事故是因为施工现场多为临时用电线路,容易在外界影响下破坏电线外表,造成漏电,另外违章操作,管理制度不严等也会造成触电事故发生。

篇7

2安全事故发生因素分析

安全事故在我国建筑行业频频发生,而安全事故的发生并非单一因素所致,下文便针对当前我国建筑施工中相关安全事故的引发因素进行分析。

2.1工程参与方自身责任

我国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现状中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有法不依、违章施工、不依照施工流程施工以及施工资质不足等,此外在施工中还存在拖欠工程款项以及签订霸王条款等问题,这就使得施工主体在施工过程中态度消极,无法在安全管理上积极采取措施。一些安全防护资金无法按要求到位,并且有些工程为了赶工期,导致了施工强度较高,施工人员在施工中便不会重视安全防护,因此埋下了安全隐患。

2.2法律制度的不完善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但是距离完善的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构建还是存在一定距离的,并且在此基础上的配套制度建设也显得比较落后,不能满足我国当前现代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现实需要。

2.3项目资金无法到位

有关施工安全防护相关费用在我国相关规定中有明文规定,并且针对施工过程中的详细支出都进行了明文规定,在施工中需要施工方严格予以执行。但是为了注重经济效益,业主在实际的操作环节中对于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并不重视,所以忽视了对管理工作的监察。因此施工单位便会在安全管理资金方面不断缩减,因此施工中相关安全管理资金便会无法及时到位,这就致使安全管理工作存在了威胁。

2.4缺少安全管理意识

经济效益是企业存在以及发展的基础,我国施工企业相关安全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必然会以企业的经济效益作为基础,因此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往往并不重视。有些施工企业往往只是将安全管理机构作为一种形式,对于日常施工中发现的问题也没有予以纠正,仅仅将安全管理作为一种形式。这种由于安全意识缺失而造成的管理问题也会引发安全事故。

2.5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缺乏

建筑施工行业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因此需要施工人员树立安全理念,在施工中严格依照规程操作。但是实际的施工作业中,很多施工人员自身的素质相对较低,施工单位也没有针对上岗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很多施工人员以侥幸的心理进行违章操作,因此致使安全事故的产生。

3加强措施

我国建筑安全事故频发,其引发因素较为复杂,下面文章便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从而为建筑行业安全事故的预防、管理提供有效措施。

3.1树立科学观念

在整个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都应当始终遵循安全生产的管理理念,在工程进度、工程质量以及施工工艺等各个环节都应当坚持这一理念。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忽视了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产生,给企业形象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损失。所以,建设主管机构以及建筑单位应当统一思想:施工安全无小事,必须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来对待,且将安全生产作为工程施工过程中最主要的工作来开展。我国颁布了《施工建筑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评价标准》,依据该制度各施工企业应当立足本企业的生产实际构建起一套完整的安全生产制度。这套安全生产制度包含的风险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安全生产的管理体制、对相关机构及人员的特定管理、在安全技术方面的管理和对施工设备的安全管理企业在施工项目的投标阶段,可以应用分级指标体系,对工程的风险程度进行评估,以指导后期实施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方法与措施。

3.2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建筑施工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设计的学科体系相对较多,因而其体系组成相对较为复杂。并且施工中所设计的岗位众多,不同的岗位所需要承担的风险、负的责也具有差异,施工企业应当在施工前对这些岗位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建立起科学的评价体系,依照预估风险对岗位进行科学的设置、安排,并确定安全管理措施以及需要投入的安全费用。从而提高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性,确定目标的最优性。在进行风险评估中,需要充分考虑岗位的安全效益以及经济型,因此需要从四方面确定评估指标,即个人行为、环境因素、管理因素以及物品设施。

3.3提高人员培训

为了保证施工人员安全素质及其安全意识上能够满足安全施工要求,施工企业在施工人员上岗前需要进行安全施工培训,并且在施工期间也应当不定期或者定期进行安全操作相关培训,从而树立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尤其是针对一些技术工,更应当加强其安全操作的规范性。针对领导干部以及一些管理工作者,不同于一线工作人员,通过培训主要是令其了解安全操作规程,通过学习提高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加强管理,及时发现施工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操作问题,并对岗位培训考核制度进行落实,加强资格认证制度的审核,对于不符合规章制度的行为坚决予以抵制。同时建立起完善的保险制度。针对存在不可预知的风险,则采取意外伤害保险的方式对施工人员予以保护。

篇8

安全事故的发生,多数情况下是人员的因素导致的,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素质问题对安全事故的影响很大。一部分安全管理人员,对规范、标准不熟悉,没有熟练掌握安全操作规程,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只是挂在嘴上、写在纸上,没有人认真抓安全制度的落实。建筑工地从业人员大部分是农民工,文化素质低,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差,盲目施工,无视施工中的基本常识,特别是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知之甚少。加之管理混乱,违章操作,都给建筑安全事故发生提供了可能的机会。

1.2安全管理不规范

施工企业过分注重效益,重点考虑施工生产的利润,抓安全生产的自觉性、主动性和持久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致使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无法落实,从而导致施工管理混乱,为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尤其是一些工地没有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没人专职负责安全生产工作,麻痹大意,应付了事,工地的现场主管既是施工员,又是技术员,还是安全员,精力有限,对安全管理往往流于形式。事故隐患消除仍存在随意性、不彻底性,个别施工企业和个别工序甚至存在重大危险源,建筑施工的安全生产没有切实的保障。

1.3安全生产资金不足

关于建筑安全资金,在设计预算阶段都有明确比例的规定,而且不占施工成本预算。但有些企业为了利润的最大化,在施工中安全投入不足,资金没有专用,安全设施、安全防护用品配置不全,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安全教育跟不上,安全技术资料、安全意外伤害保险等项业务没有办理,都为事故的发生提供了可能。在一些地区,安全生产费用至今没按规定纳入工程概算成本中,或者建设方有意和无意地拖欠工程款,不按时拨付,从而使施工企业周转资金不多,安全费用被挤占的情况时有发生,造成施工单位安全费用无法按时投入,施工安全设施无保障。

1.4建筑市场的恶性竞争

我国建筑市场虽然繁荣,但施工企业众多,僧多粥少的现象使得企业不惜手段获得工程建设项目,致使施工企业为承揽工程,压级压价,不择手段恶性竞争,加之建筑市场存在的腐败现象,越级或无资质承包的现象,企业就把招标过程中的损失转移到施工中来,工程安全费用不到位,舍不得资金在施工安全中使用,忽视劳动者的劳动、安全保护和环境改善,致使安全事故不断发生,严重存在安全隐患。

1.5安全监理不到位

目前监理队伍规模不能满足监理业务的需要,尤其是总监理工程师的严重缺乏,一名监理负责多项工程的现象比较普遍。法制意识淡薄,对监理应负的安全责任认识不足;个别现场监理人员素质不高体力不支,文化不高的现象存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有的监理责任心不强,工作不踏实。少数监理人员接受施工单位的好处,原则性不强。缺乏必要的安全监理知识,对施工方提交的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不能正确判断,安全事故隐患难以发现。

2做好施工安全的预防和控制

2.1加强施工过程的安全监理

安全监理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理工作非常重要,监理由于自身的业务能力限制,在施工现场会遇到许多安全细节问题而不能得心应手地处理好。所以监理人员要强化安全意识,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理,充分认识到安全监理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安全监理还要了解和掌握施工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熟悉和了解一些施工设备的性能、操作规程,掌握安全法规,根据工程的专业特点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生产安全的监督管理;对施工作业危险点所采取的预防措施进行预控;督促施工单位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对施工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进行有针对性的控制。

2.2预防控制的一般原则

建筑危险的存在是必然的,但作为施工企业如何控制危险因素的发生则是人为因素可以实现的,首先要立足消除和降低危险,构建系统安全,落实个人防护;其次是防患于未然,以预防为主,防控结合;最后严密控制,动态跟踪,对于关键环节和关键部位重点控制,制定和完善应变策略。施工中的极不可承受的危险部位要禁止作业,已经发现和预测到的重大危险要立即整改,防微杜渐;对中度危险要限期整改,不合乎安全生产的条件,不可以施工;对轻度危险要加强监控和保护,密切观察,没有危害的按照常规进行管理。防患于未然,亡羊补牢,对于建筑施工的安全问题都需要最恰当的处理方法。所谓事故预防就是在未发生时采取一定的措施,比如进行事故发生前的预防,以及事故发生时的防止和减少事故损失的预防。其实质是发现、识别建筑施工中各种危险因素及其危险性并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消除、控制的行为。对于事故发生后,以采取措施约束、限制危险因素的产生、发展为控制目标。根据事故可能发生的情况,选择以下步骤进行预防和控制:根除危险因素;限制和减少危险因素;隔离、屏蔽防止危险因素产生连锁作用;采用故障安全措施;减少故障及失误;矫正施工行为,通过以上措施实现事故控制的目标。

2.3建立应急预案联动机制

建筑施工企业,施工过程中必须建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及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建立和完善应急预案与措施联动机制,一旦有事故发生时,管理者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采取应急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通过控制和补救,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事故损失。事故发生后选择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的步骤一般按照隔离危险因素;薄弱环节防控;个体防护措施;避难和救生行为;救援行动等次序进行补救及抢救,避免事态扩大和损失加重。据有关部门统计,2010年1-5月份,全国建筑安全事故导致128人死亡,受伤199人,数字惊人,教训惨痛。

2.4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建筑施工人员的来源多是农民工,他们普遍具有文化素质低、自我保护能力差、安全意识淡泊等特点,对施工人员加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教育及培训非常重要。增强各级领导及相关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和提高人员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设置专门人员负责施工安全培训,另外对涉及危险因素管理的相关领导和人员进行定期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3建筑伤亡事故预防应对措施

严格落实《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等相关政策法规,按照ISO9000标准要求,规范施工,严格操作规程,明确责任,加强监控,严把工程安全质量关,预防和杜绝施工安全事故发生。

3.1坚持落实“三项制度”

建立安全责任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更要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第一是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度。施工企业的管理者要重视安全生产,并把安全工作提高到一定高度上来重视。企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应当明确责任,不但建立制度,而且要抓落实,把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挂钩,树立人人重视安全,人人懂得自我保护的思想,明确做到责任到人、权力到位、奖罚兑现,把安全管理落到实处,防止互相推诿、扯皮现象。同时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和检查也是预防事故发生的手段,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整改,防患于未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篇9

有些项目的施工周期比较短,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在面对很大的施工任务量时,仍然使用少量的机械设备。不是增加设备数量,而是靠所现有的设备加班加点来完成最后的任务量。这就导致了当前设备的超负荷工作,甚至有些设备还带病坚持。这样,就使得很多设备长时间工作,加速老化,性能下降,寿命急剧减短。另一方面,很多工程项目都是在偏远的山区、野外等地方施工,施工场地在阴雨天气都是烂泥满地,而在晴朗天气则遍布灰尘和粉末。施工场地的机器不容易良好的布局,放置的位置有时会相互阻碍操作。机器设备之间,或其与墙壁、柱子直接不能维持安全距离。施工场地常见的一些问题:空间狭小、地面凹凸不平、水垢污垢等、露天的地方缺少有效的防雨防雪覆盖物。而在有些有障碍物、悬挂物,或设备可移动的范围内则没有安置一些醒目的安全提示。夜间施工存在照明亮度不够等现象,施工隧道通风差、温度湿度不适合机械设备的工作环境,导致设备容易损坏,施工效率也由此降低。

1.2施工设备调运频繁

由于施工企业的各项目之间分布范围比较大,各项目对设备要求和施工时间也不一致,所以经常出现一些设备在一个项目的施工没有结束,下一个项目很快就要投入使用。这种设备使用的不确定性和无秩序的施工导致了施工企业的设备在调配和运输上出现了很多麻烦,也导致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的管理杂乱无章,机械设备得不到有效的维护和保养,很多设备在使用寿命到达后也不能及时送回维修车间进行维修,从而造成损失。

2建筑工程施工机械管理4大安全问题解析

2.1尚不具备健全的管理机构和完善的管理制度

当前,很多施工单位缺少完善的管理体系,机械设备也相对落后。有些工作任务安排不妥当,例如设备的台账不清晰,技术资料档案设立不全面,管理秩序不规范。一些企业对于购买的新设备往往入账不及时,影响了管理工作的进行,设备操作不规范,或多或少地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损失。管理机构的不健全,不仅会造成管理工作的混乱,降低建筑机械管理效率,更会导致建筑机械管理制度难以落实,流于形式。

2.2机械安监人员技能不强,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

很多建筑单位的安监工程师缺乏扎实的专业知识,不能很好地指导大型工程起重机械的操作,难以胜任该岗位职责。实际操作时,工程检查主要是以质量监理为主,安全检查为辅。如果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会给建筑工程带来很多安全隐患,因此要加强安监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监理技能。

2.3建筑工程机械日常使用、维护、保养工作不足

2.3.1建筑工程机械的使用拆装方法不规范

机械设备的拆装任务,原则上应该承包给相关的专业单位,但是现实情况却不太理想,管理工作得不到有效展开。一些旧的机械配件得不到及时的检查和维修,其原因是不知道生产日期和生产厂家,而且又不了解具体的性能。同时,起重机械的开销大,很多施工企业已租用旧的或者性能欠佳的设备来代替,以节约购买新机械的成本,所以导致了机械的维修和检测的困难。因此,必须将建筑工程机械的拆装规范落到实处。

2.3.2忽视了对起重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修

市场竞争也导致了价格的打压,为了获得相对高一点的利润,导致出租市场的运行不正规。例如从某个工地拆下来的旧设备,运送到其他工地后安装使用,就可以节省购买新设备时的运输费用、场地费用和维护费用等。但是,这样缺少维修保养的设备进入使用状态,就带来了新的安全隐患。现在的建筑物越来越高,有些项目工程时间较长,对于起重机械设备的维修经常缺少相关单位组织的联合检查,也缺少定期的年检和及时的维修。

2.3.3加节、顶升、附着过程中的监控不到位

企业对管理人员缺少培训,员工素质不能有效提高,使得不能很好地进行管理,并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不同的安装单位使用相同的维修人员,这种挂靠现象、出借资质现象比较普遍。此外在顶升、加节、附着等一些具有重大危险性的施工过程中,更是缺乏人员的有效管理,造成了谁出租、谁安装就得负责的不良做法,导致了总承包单位在危险性施工项目中不能进行有效的动态监管。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机械安全管理的

3大策略

3.1健全并且稳定运行的安全管理制度

3.1.1建立有效率的各级安全管理体系

施工单位需要有一个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应是该单位或部门的最高行政人员,也就是工地上的项目经理。同时,也要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施工人员,按照不同工种或者不同部门详细分配。建筑工程的设备安全管理体系划分为4个等级:班组级、机械管理员级、安全主任(安全员)级、项目经理级。

3.1.2建立机械设备风险评价体系

公司首先要培训操作人员和现场指挥人员,保证他们对机械的操作安全规范,然后再采取措施防范机械事故的发生,制定“管好、用好、养好、修好”的使用制度,拟定出设备的风险评价工作流程。机械风险评价的研究对象就是机械设备或者机械系统。使用特定的系统去评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事故、危险状态或者危害健康的现象,然后选用一定的逻辑规律和迭代方法来确定危险事故、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危害程度。机械的风险评价机制全面衡量了在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大量因素,从源头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从根本上控制了危险事件的出现。

3.1.3落实设备管理责任制度

对设备的管理要严格落实,制定出可行的管理制度并施行,并把具体责任分配给基层岗位。机械设备的各工作人员应当遵守定人、定机、定岗的“三定”制度,各设备的负责人应该控制好使用、保养和维护等各个环节。做到每台设备有专人负责,每个岗位有专人管理,使得设备的使用更加规范化,操作更具安全性。要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延长设备寿命,降低损坏率,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所以,施工总单位、监管单位和建筑单位应加强合作,对施工现场的拆装、使用和维修加强监督,有关的主管部门应该对特种设备加强实时动态监管。

3.2加强人员培训,坚持持证上岗

培训内容既包括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也包括员工的作业技能。具体分为以下几点:(1)制定员工的安全生产知识和设备的安全操作手册,分发给每一位在岗员工;要控制好机械设备的准许使用权,培训上岗前机械操作人员的三级安全意识;(2)对于机械设备的管理人员,要培训他们的安全培意识。设备操作和维修人员,既要懂得设备的安全理论知识,也应该掌握实际的操作技能。要加强员工面对突发性危险事故的处理能力,以及对设备的及时维修能力,尽量避免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

3.3严格管理,落实设备维修、保养等各项制度

每一种产品,包括机械设备都有使用寿命,所以其维修、保养直至损坏都是一个必经的过程。而这其中保养和使用尤为关键,他们体现着设备的使用价值,这两点应当得到相关的管理人员的重视。任何一个施工项目的负责人,既应该负责好该项目的工作任务,也应该清楚全部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法,这样才能保证施工的安全性。所以,应当将这种安全管理制度贯彻到施工过程中,掌握好设备的装拆操作,确保大型机械的安全运行。首先,企业要加强设备的管理,建立使用、维修和保养的有关规章制度。对于一些重要的机械设备要落实定人、定机、定岗的“三定”机制,做到每台设备都有专人负责。对于多班制工作岗位,各班员工要做好交接工作,对机械设备做好日常维护和定期保养。针对新购买的机械设备和经过大修的机械,在投入使用之前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并进行详细的记录。要定期到指定地点对这些机械进行检修和保养,及时掌握机械的性能和发现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防患于未然,尽可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要做好使用记录及检修记录的归档工作。此外,应执行机械设备的承包责任制,将设备的运行状态、维修保养费用、技术升级项目等列入承包内容,与生产效益挂钩到一起对员工进行考核;对因违章作业、拼装设备、失修等员工自身的疏忽造成的机械设备损坏、维修等费用,应按承包合同进行经济处罚。

篇10

在建筑施工现场,很多企业的设计方案和工艺措施的执行都未按遵从法律规定,安全教育执行不到位,多数为形式主义。而施工现场的脚手架也未依照国家指标搭设,且周围杂物较多,所用材料不规范,这些都未按照法律规定执行,是重大事故的诱因。

1.2施工现场监管不到位

建筑施工的一个特点就是劳动密集性,但是多数从事人员的文化水平不高,这就导致施工管理较难。而且,在施工现场上,施工工具随意堆放、施工材料规整差、施工步骤不合理等现象多发,从事人员之间没有协作精神,现场没有严格的纪律管制。

1.3建筑施工单位不重视

建筑施工单位的领导安全意识薄弱,对经济效益的重视程度高于人员的安全,这就导致安全生产的责任制不健全、落实不到位。甚至于一些单位未签订安全保证责任书。部分单位为了节省开支,不设置安全员或者监督人员较少,且专业能力不达标,导致施工过程中无人监管或者监管不到位。

1.4安全监管投入不到位

建筑企业为了降低项目成本,缩减施工中的安全管理费用和保障设施,安全管理所需的资金配备较少,导致事故频发,影响恶劣。甚至于有些施工企业完全忽略安全管理,不仅不进行安全教育,施工过程还存在违法行为。有些企业为了提高自身利益,在采购环节大打折扣,降低建筑质量,而监理单位也未履行自身职责,造成安全隐患。

2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对策

2.1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完善安全生产责任管理制度

安全施工和企业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安全施工直接关系着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管理人员要做好安全意识教育工作,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避免出现安全隐患。首先,责任到个人,制定奖罚制度。其次,通过对设备故障率、事故起数以及人的精力等方面的评判找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完善责任管理制度,不仅可以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还能够提高施工的安全性,每个员工都明确自身在安全施工中的责任,一旦事故发生则追究责任。

2.2加强施工现场材料管理

建筑材料的控制与管理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利益,还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施工安全。在采购材料时要做好调查工作,对比市场上的材料,开阔进货渠道,采购部门还要简化采购环节,避免中间环节出现材料偷工减料等情况,对供应商提供的材料进行检验,确保材料合格。材料发放要进行跟踪,避免施工现场中有材料随便堆放现象。

2.3加强监管力度

建立专门的安全监管部门,对监管人员专业能力进行考核,确保其能力合格;制定监管制度,责任到人,每天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细节进行检查,避免微小隐患,发现隐患后要立即根据有关标准和施工现场情况进行整改。

2.4加强施工现场技术管理

结合建筑工程的施工图纸,对工程施工的工序进行合理优化,落实施工方案,有效的管理施工组织。对已经完成的工序进行测量和排查,确保每个工序都符合标准和施工要求。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熟练各种新材料和新技术,确保各个施工工序的规范性。

2.5做好施工前的管理工作

在施工之前要对施工建设工作做好准备,通过图纸和技术人员对施工的难点、重点以及易出现安全问题的环节进行讨论和分析。负责施工现场管理的工作人员要对施工中的各管理项目熟悉,确保在管理和施工中能够及时发现安全问题。在工程开建前,将组织工作做好,对多使用的机械、采用的技术和所用的工程材料要全面了解,做好质量工作。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做好科学计划、落实方案、符合规范。

2.6建立信息化的安全动态管理模式

息化安全动态管理模式依靠的是计算机技术,建立动态管理平台,实际上是采用信息技术,将施工安全进行分解从而分配给不同层级的相关人员,也就是精细化和责任化一体的计算机系统。这个管理系统可以根据工程的进度查看最新的安全规范,对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进行计划并指导到实际的工程施工中,从而减少因沟通或者技术等因素而产生的安全隐患;动态查看工程进度,安全管理的计划和引用情况清晰化,可以将整个施工阶段的安全重点准确的传达给施工和监管人员,从而避免了粗放式管理中出现的隐患。

篇11

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需要遵循后工业化时代的发展规律,要结合现代建筑行业和社会的实际,这样才能落实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要点,使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能够具有针对性,在突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重点的同时,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功能和价值。当前,很多建筑企业对工程施工存在过分强调成本,忽视管理工作的实际问题,特别在对工程施工的科学管理上没有必要的重视,没有现代化的科学管理观念和意识,出现管理工作的职责混乱、管理模糊,这会增加建筑工程出现问题的几率,降低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水平,而且还会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与资金成本,给建筑工程施工从根本上和系统上带来各类问题和隐患。

1.2信息沟通的效率低下

信息的有效交换是后现代化社会与生产的先决条件,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的实际管理过程中存在信息沟通方式落后,信息时效性不高,这会给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带来沟通上的障碍和效率方面的问题。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信息传递依靠传统的文件或传真,失去了管理工作对建筑工程施工的时效性价值;另一方面,施工中实际问题的处理依靠低效率的现场沟通,没有理由高效率的互联网和计算机,导致各类因素影响沟通的质量与速度,进而出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难于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价值和功能发挥。

1.3监督机制的体系漏洞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需要缜密而全面的监督工作来进行保障,特别在市场激烈竞争的产业背景下,就跟需要良性、全面的监督机制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落实。而当前一些建筑队伍为了自身利益忽视监督机制的建设,出现监督体系的漏洞,使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没有全面而规范的监督和引导,出现管理工作难于规范化运行,在质量、工期、安全上的严重隐患,给施工管理造成阻碍和制约,为建筑工程施工实际的开展造成影响。

1.4安全问题得不到重视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可以被称为“老生常谈”,但是依然在建筑工程施工里,在行业激烈竞争的背景下,一些建筑工程施工队伍出现对安全管理的模式,出现违规施工和违章操作的问题,由于没有必要的安全机制作为保障,建筑工程施工队伍整体的安全意识难于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没有安全方面的责任落实,失去了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保障,这样会给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风险增加带来极大的隐患。

2、全面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工作的措施

2.1完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制度

要在提倡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性化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施工管理制度,要进一步完善施工管理制度就要进一步深入到建筑单位内部,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科学分配,既能确保工程项目的正常实施,又可以促进部门间的和谐。

2.2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平台本身具有对信息收集和处理的独特优势,结合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科学表达,通过先进的设备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处理方式能够实现施工管理的高效率、高标准和高水平的要求。所以建立信息化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平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3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在施工过程的管理控制上,在施工关键点时,做好现场控制管理工作,最好做到专人专管;工程分项施工结束后,及时做好质量检测工作,对于不合格的做好处理监管工作;工程施工结束后,要做好建立施工技术档案的工作。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都在施工管理的控制下执行,确保工程质量的合格。

2.4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应建立专业的安全管理队伍,根据施工过程的不同阶段,组织开展安全管理方面的教育培训工作,普及安全管理知识,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知识文化水平,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篇12

1.1建筑安全与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建筑的安全要在充分保证使用功能基础上,建立一套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建筑使用安全。在我国许多建筑出现质量问题,就这需要不断强化建筑行业建筑水平和质量管理,建筑质量问题暴露的越多,越容易让人们反感,表现出对建筑行业的极不信任与怀疑,建筑安全管理是对整个行业形象的提升,在建筑行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建筑企业强化管理措施,通过科学的办法制定管理制度,才能在一定工作时间内,大大的减少质量问题,增加建筑企业工作进度。建筑行业自身,也在不断探索总结,从基础安全施工抓起,不断提高各项技术进步。

1.2改进技术措施在工程开工之前

一定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编制出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并对现场进行实地考查,绘成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详图;通过对工程量测算,编制出各类安全防护措施,同时,还要考虑到施工用电、工程用水、基坑支护、脚手架搭设各个具有施工方案,并加强流程管理,严格按方案进行施工建设;各类机械设备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设备,一定要开工前充分做好检测,特别是进行开机检测十分重要,对不符合工程要求的,要及时维修和保养,坚决杜绝机械设备违章操作;加强现场监理力度,对施工人员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检查,不允许不带安全帽、不佩带劳动保护用品进入施工场地;对施工现场要进行大面积标语宣传,对高压等危险地域,加设警示标牌;从理论和思想上强化施工人员职业道德意识,施工中不能出现扰民或者损害居民利益的事,做到封闭施工;对场地只的临时用电不能乱拉乱接,一定要加强管理,特别是要做好带电设备的防雨保护,需要专人管理的,一定要有人员值守,机械设备等要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2基础工程安全施工技术

举例只有不断强化基础安全施工,才能保证建筑质量高标准、高规格。在基础施工过程中,只有不断改进基础安全施工技,加强理念更新,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各类结构平衡和合理、保证使用的材料配比可靠、保证整个技术完整、保证建筑安全。

2.1桩基施工安全

桩基施工关系到建筑基础是否平衡,要想打下良好的基础,就需要这一步加强管理、严格操作。

2.1.1在冲、钻孔灌注桩施工中

一定要在钻孔灌注桩浇筑混凝土施工之前,保护孔口周围环境,不能堆放杂物,如果必要可以在上面加上盖板。在对冲抓锥或冲孔锤进行使用中,要做好现场清理,特别是不能在工作范围内有闲杂人员,因为落锤区随时会发生意外事故,在一定范围内做好人员管理和清场工作,加强人身安全预防。在对各类成孔钻机进行使用中,要保证平稳放置,否则就会在施工中,因巨大的冲击力导致钻机突然倾倒,发生安全事故。

2.1.2在打混凝土预制桩前

需要预先使用桩机进行吊桩,这时就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保证桩与桩架垂直方向距离小于4m,偏吊距离小于2.5m;由相关技术人员加强桩身控制,保证桩身稳定、吊桩慢起,如果在桩身两个以上不同方向系上缆索,就会使桩身更加稳定,方便施工;通常情况下在起吊前要清理桩身附着物,保持干净整洁,做好人员的清理,不能随意通过吊桩区,当出现吊桩与运桩发生矛盾时,就立即停止运桩,不能将手脚等伸人桩与龙门架之间,出现桩不稳定时,需要及时进行矫正,不能用手脚,要使用特定工具,如撬棍或板舢等。打桩锤击落距不能过大,否则就会导致桩身突然倾斜、位移,桩头严重损坏,桩身断裂。拔送桩时应选择合适的绳扣,注意桩架、钢丝绳变化,如果出现意外,则立即停止。桩拔出后要及时回填。沉管灌注桩施工桩管沉入到设计深度后,必须将桩帽及桩锤升高到4m以上锁定,耳环及底盘上骑马弹簧螺丝应用钢丝绳绑牢,防止折断,对拔管后孔口要加盖板。

2.2沉井和地下连续墙施工安全

2.2.1沉井是施工过程中一个重要部分

关系到建筑的筑基,一定要在施工中注重细节,保证整个建筑质量安全。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做到沉井布置科学、规范化操作。沉井高度不能重心离地太高,要保证不超过沉井短边或直径长度。沉井四周不能有高压电线杆、地下管道、固定式机具设备和永久性建筑物,如果出现,则必须要有保障措施。由专门人员进行指挥操作抽承垫木,分区域、按规定进行施工,当抽承垫木下沉时,不能从刃脚、底梁和隔墙下通过,保证施工安全。井字架、扶梯不能固定,沉井顶部应设防护栏杆,特别要提到的是井内水泵、水力机械管道等设施,这些设施必须架牢。沉井和地下连续墙施工,要有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施工设备均能够按要求安全摆放。

2.2.2在对地下连续墙施工时

一定要预先清除地面和地下一切障碍物,保证场地平整、无积水。在导沟上开挖段设置防护,避免人员伤害。需要注意的是,在挖槽施工过程中,如意外必须停止施工时,必须把挖槽机械进行提升,一般情况下,可以放在导墙的位置。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遇到软弱土层、塌方区、回填土或其他不利条件时,要进行现场分析,做好阶段性试验,通过数据分析,指导施工进程。操作人员要戴好绝缘手套,在触变泥浆下操作相关动力设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