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职称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1 10:34:2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医护职称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医护职称论文

篇1

1.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帐户的管理现状

1.1.1个人帐户记入金额除个人自己缴费的2%外,再从单位缴费中划拨一部分,单位缴费剩余部分用于建立医保统筹基金,而统筹基金的筹资水平又关系到报销比例多少问题。这就是说,单位缴费划入个人帐户的钱与统筹基金报销比例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个人帐户划入比例增大就会削弱统筹基金的共济保障作用。以张家口市直医保为例,为解决统筹基金不足,在2006年就将个人帐户划入比例统一下调了0.5个百分点,个人帐户划入比例变为2.4%—2.8%;

1.1.2个人帐户记入金额以个人自己缴费的2%为主,长期以来有相当一部分人的个人帐户出现较大结余,而另一部分人,尤其老年人和患慢特病人员个人帐户上的资金很少,入不敷出。有钱的人不看病,没钱的人看不起病,个人帐户对支付门诊费用起不了什么作用,造成了事实上的不平等,更加重了职工对医保制度的不理解;

1.1.3近几年以来,关于医保卡刷买日用品的问题屡见报端,用医保卡换现金的情况也屡见不鲜,虽然社保部门严格禁止刷医保卡购买日用品,但一些医保定点药店仍然变着花样打医保卡的主意,骗保行为依然我行我素。这显然都是个人帐户惹的祸,不仅没有抵制医院的医疗费增长,而且还造成个人帐户的更大浪费。而有的地方采取的开放式管理方式,“取消医保对个人帐户的限制,将个人帐户资金放在参保人员个人名义开设的存折里,参保人员上银行就能取出现金买药或看病”的方式,更与个人帐户的建立初衷相悖,个人帐户名存实亡。

1.2.2个人帐户里的沉淀资金越积越多,社保部门要像银行一样,不仅为职工建立个人帐户信息,更要保证个人帐户资金安全准确,不能出错。这就要求社保部门要建立先进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进行实时管理,做好医保数据的异地存储备份,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更新,对软件进行优化、升级,这就会发生相当高的管理成本。2007年9月西安市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中心曾发生过网络系统问题,导致部分职工医保卡个人帐户资金丢失或增加,给当地参保职工带来不小的恐慌;

1.2.3社保部门医保信息系统与定点医院收费系统需要通过接口软件进行数据交换,医院须设立医保专用窗口。使用医保卡在定点医院门诊交费,其实是通过IC卡读卡器“读出医保卡个人信息数据送往医保系统确认,医保系统返回个人基本信息,医院收费系统据此进行收费;医院收费系统需将收费明细项目、金额传送给医保系统,医保系统根据医保政策及病人的基本信息,计算出个人帐户支付金额、个人现金支付金额等数据,并将其返回给医院收费系统,医院收费系统据此打印发票并写入医保卡”的数据读写过程,而这个数据处理过程,势必延长医院收费系统的打印发票时间,容易引起病号排长队等候交费,造成参保人看病难的情况发生;

1.2.4医保卡个人帐户的设立直接导致医保定点药店的产生。药店竞争本来就比较激烈,利润又比较低,为了争取到定点药店的资格,每个药店需要先配备好系统、微机、打印机及网络费、材料费等,白增加六七千元的负担,所以只好想方设法从医保卡上牟利了,出现主动配合医保卡持有人变相销售生活用品、保健用品、医保卡换现金等情况,而医保部门对他们的监管又力不从心。

1.2.5个人帐户里的资金归职工个人所有,这就要求参保职工须加强对自己医保卡的管理,防范医保卡个人帐户被冒用。然而在现实使用过程中,给医保卡设置密码以后,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延长了患者在医院的交费等候时间;而密码遗忘则须出示身份证到医保中心办理密码更改手续,这势必又会影响患者及时就医就诊问题。而大部分老年群体以及突发疾病等人群为使用医保卡方便,干脆不设置密码,这大大增加了医保卡遗失后个人帐户被人冒用的风险。

2针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帐户存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实践证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帐户的管理现状已经与建立初衷相悖。权衡利弊,针对暴露出的问题,在不增加企业和个人负担的情况下,笔者建议取消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帐户设置。而取消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帐户设置的对策,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

(1)职工个人不缴费或发放现金,不仅有利于增强个人医疗消费约束意识,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更有利于个人进行了多元化理财,确保个人资产保值增值,从而承担起个人的养老和医疗问题;

(2)若实施单建统筹基金不降低单位缴费比例,单位缴费全部进入社会统筹基金,用于医疗保险住院病人和门诊慢特病患者的报销补助,更能体现统筹基金的共济保障作用;而若降低单位缴费比例,则可降低企业社保费用支出,提高企业的参保积极性。张家口市直医保对困难企业就实行单建统筹基金政策,单位缴费比例由实行统帐结合的6.5%下调为4%,大大提高了困难企业的参保率,体现了社会保险的广覆盖原则;

(3)一座中等城市一般要设立一二十所定点医院和近百所定点药店,取消个人帐户后就不用再设立定点药店,社保部门则可将有限的人力物力全部用于定点医院的监管上,提高定点医院服务质量,更好地为参保职工服务;

篇2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民族民间文化的需求与日俱增,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财富,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基和精神资源。因此,如何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类型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文化遗产包括物质和非物质两大类。物质类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等可移动文物和历史文化名城、名街区、名村镇等。非物质类包括口头传统、民俗活动和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等以及与此相关的文化空间。

二、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1)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力度欠缺。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得知我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是不够的,这导致了普查力度的欠缺和对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不清,其申报工作自然也会滞后。在这里,有一些广为人知的文化资产并没有申报成功,例如陕北的安塞腰鼓、傣族的泼水节、青海同仁的热贡艺术等,这些仍然被拒绝在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门之外,令人扼腕叹息。

(2)保护意识落后,资金技术匮乏。当前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并未纳入正式的轨道,因此对其的调查和保护利用工作就会很滞后,观念的滞后是会带来许多严重后果的,会导致一些本该被及时保护起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而逐渐败落直至消失,这将是我们民族的巨大精神损失。一是对传统文化或民间文化在主流文化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是很遗憾目前对这方面存在认识不清的状况;二是将文化遗产“文物化”,文物是对整个文化遗产的保护,大部分都是一些实实在在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这样非物质的文化遗产便不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三是有一种观点一直在流行,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定是要消失的,因此要任其自生自灭。

(3)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法律保护依据。当前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方面是很不完善的,能作为参考的只有文物保护法,而文物保护法之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因此其保护范围只局限于有形文化遗产,而对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却有相关的科学界定和保护措施。

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措施

(1)确定传承项目,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力度,组织专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评估、判断、筛选,把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地方特色,具有时代相承特点,具有独特的知识、出色的技能和高超的技艺,保护和传承它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的,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传承项目,并根据其类别、特点、濒危程度,申报不同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此推动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2)通过相关法律进行保护。法律是保o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在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进程中,必须要注重加强中央与地方的协作与指导关系。全国各地政府应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基础之上,根据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状况,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分工与职责。

(3)加强政府扶持力度,进行保护。一是增加投资。要想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度,使得更多的群众能够正确意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这就需要各地政府积极组织社会当中的各种资源,通过积极组织各种宣传范围广、辐射能力强的宣传活动,有效提升民间文化的知名度,从而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参与度。二是协同合作,共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属于全面、系统的工程,这就需要中央、各级政府、地方文化机构、宣传机构以及非物质文化的专家进行协同合作,要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力量,最大程度的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升整个社会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认识。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延续生命,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中,采取博博物馆式、档案式或者是数字化式的办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录音、录像、文字记载等加以保护,或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有者进行保护并鼓励其传承等办法,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其生命力,应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生存环境和发展动态,坚持用发展的动态眼光审视与保护,只有这样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魅力得以传承。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生存环境和发展动态,就是不仅要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所呈现的文化形态,还要将目光投向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所生存的环境之中,注重对其文化发生、发展的环境进行研究,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加强对其生存环境、生长土壤进行保护和培养,决不能单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采取切断环境,“断根取木”式的保护。坚持用发展的动态眼光审视与保护,就是要把发展、运动的哲学观贯穿保护工作始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生、发展和生存需要特定的环境和背景,随着环境和时代的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要有顺应时代改变自身的能力,吸收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适应社会时代和环境的变化。如果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具有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对社会的变化置之不理,因循守旧,那么终将被社会所淘汰。所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当遵循这一发展运动观,用运动的观点审视全局,杜绝生硬的绝对式的、强制性的保护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和保护在我国已经开展,希望在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力度的同时,也要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文化伴生与文化共生问题,坚持用运动发展观审视全局,否则所保护的遗产项目难免会成为文化的“孤岛”和记忆的“碎片”。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b)-0000-00

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站在讲台上,通过板书和自身的语言、表情、形体、手势以及目光交流向学生传授课程,即所谓的粉笔加黑板的经典教学方法。近几年,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多媒体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编制软件或课件,通过投影仪等投至屏幕上代替板书,不仅如此,还可添加音乐或背景声音等,将知识更加生动地展示给学生。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带动学生视觉和听觉活力,从而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容,也丰富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所不具备的。

《模糊控制理论》对于我校的本科生是一门新兴课程,因为Zadeh先生确立模糊控制理论至今也仅有40多年的时间。它的知识层面高,应该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尤其是对集合理论的理解。因此,这门课程应该在掌握了基本控制理论的相关课程,以及良好的数学基础上来学习。它即需要掌握良好集合理论知识,又要理解基本控制理论知识,才能在学习模糊数学的基础上掌握如何应用模糊理论来设计模糊控制系统。可见传统的授课方式在讲授模糊控制课时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光依靠口授和板书很难把授课内容按计划学时完成。因此,应用多媒体课件授课是模糊控制课程必不可少的一项教学改革,它简化了板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过,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授课模式在授课过程中的参与的比例不当,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因素,譬如青年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学生的实践机会相对减少以及师生交流减少等等。文章基于《模糊控制理论》几年的授课过程,阐述一下应用多媒体授课的体会。

1 模糊控制理论课程多媒体授课的优点

1.1多媒体课件是模糊控制理论授课过程不可或缺的部分

模糊控制理论课程以模糊数学为基础,首先讲授了集合论、模糊集合、集合运算、隶属函数的概念、计算等基本数学知识,接着就把模糊集合论应用到控制系统设计过程中。整个课程内容涉及到的知识面很大,函数曲线图、模糊论域、区间图、控制系统框图以及规则表等等更是非常之多,所以仅仅依靠板书是无法保质保量完成授课任务的。引用多媒体,可以把很多所需要的图、表以及控制框图等用程序绘制出来, 这样既可以给学生看到规范的图表,又可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讲解。更为重要的是,模糊控制理论课会给学生讲授很多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如何设计模糊控制器,以及其控制效果的特性,所以我们会给学生设计很多控制系统程序并将运行结果给学生进行演示。这些都极大丰富了课程内容也开阔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能更清晰地理解学习的内容。因此,多媒体课件的引入已是我们讲授模糊控制课必备内容。

1.2多媒体教学可以给与学生更多的信息量

模糊控制理论的提出主要是工业自动控制理论发展的需要,更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提高的需求。模糊数学的产生更是在经典数学的基础上,根据生物学、心理学及社会科学等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客观规律上发展起来的数学,能够应用到更为广泛地学科领域中。因此,课程内容将为学生展示了更为丰富的学科知识、应用领域以及具体案例。因此,模糊控制是一门信息量非常大课程,完全依靠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把课程的内容及精髓传授给学生。引入多媒体正是这样的条件下采取的最为必要的教学手段。

2 模糊控制理论课程多媒体授课心得

虽然多媒体教学有着诸多优点,但是如果处理不好应用方法,势必会带来一些不利因素。例如多媒体教学方法不当会减少了师生交流;多媒体教学速度易过快,影响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示教和实习机会等等。鉴于此,通过实践提出如下的授课心得:

2.1教师需要不断充电,提高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能力

教学管理部分需给广大教师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也需要不断给自己充电,积极参加现代化教学培训,能够系统了解和掌握多媒体教学的理论和既能。需要掌握的内容包括现代教学思想及教学理论;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教学设计的结构和设计原则;课件的制作;正确处理人、机和软件的关系;多媒体上课时的注意事项等。现在,高校都会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有关研讨会,针对多媒体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还会经常请一些校外人员来与大家分享经验,不断促进多媒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2.2 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和谐统一

多媒体授课无论采用的教学手段多么先进,形式多么新颖,优点多么突出,都无法取代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包括面对面的语言交流、目光交流。例如,我们讲授模糊数学中的经典集合论知识,以及过渡到模糊集合知识是模糊控制课的基础内容,也是重点内容。对于两类集合的表示方法以及模糊逻辑函数的基本运算,如果依靠多媒体课件传授,教师可以会减少很多板书内容,针对屏幕呈现的公式内容只是口头讲解一下即可,不需要板书,播放的速度也较快,这就形成了学生要听老师讲解就不能做笔记,要做笔记就不能很好地听课的状况。学生如果不做笔记就会减少他们对所授知识的感性接触,失去必要的笔记思维训练过程。但是对于这类基础知识是无法光凭语言授课让学生理解并记忆的,而针对这部分内容运用板书讲解、推导再加上语言手势、肢体语言甚至表情的交互传递等都会真正发挥极大作用。教授数学知识内容,教师应该始终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通过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多媒体辅助的有机结合穿插,既有利于调节学生记笔记的情绪,同时也可以随时调整学生的视觉角度,防止长时间注视屏幕而产生的眼睛疲劳和思维僵化、走神。利用语言授课、板书推导方式来调整教学的节奏、课堂气氛和学生情绪,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2.3 多媒体教学与实验的授课结合

多媒体教学的突出优点就是能够进行模拟。在模糊控制理论的数学内容部分,有很多隶属函数曲线、模糊论域及模糊集合等数学图形,都可以在计算机软件中应用数据比较精确地模拟出来。这样要比教师在黑板上手绘图形曲线要规范很多,而且节省时间防止学生溜号走神。模拟实验对于丰富课堂教学方式来说,不乏为一种好形式,但应该符合以创新教育为主的素质教育,忽略实验演示无异于抹杀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实验能力和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将会导致学生潜能开发不充分,这就违背了高校教育的宗旨。应用多媒体文字、声音、图像、表格、动态试验可以唤起对旧知识的回忆,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化和系统化。另外,应用多媒体可模拟一些限于条件而不能进行的实验,如应用模糊控制的电加热炉控制系统、蒸汽发动机的模糊控制系统、参数寻优模糊控制器在调速系统中的应用以及伺服电机自学习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等。可以通过专业软件,如MATLAB等来实现对控制系统的各个环节的程序设定,可以让学生抓住观察被控对象的主要特征和系统变化过程,明确观察控制系统结构框架和运行结果,而且针对控制器设置不同还可以观察到应用模糊控制器与应用传统PID控制器、PI控制器和P控制所产生的不同控制效果。从而,有助于学生更加理解模糊器的设计内容和控制优点。因此,可以看出这部分授课内容,多媒体介入成了必要条件。但是,不管是前面所说的隶属函数、模糊集合等数学表达式,还是程序中的各个环节的传递函数都有推导计算过程。这正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如果这部分内容也靠课件观摩,那学生不会真正的理解其逻辑性和推导过程。毕竟,求解传递函数在考试中是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3 结论

鉴于上面的分析,传统教学模式有其传统的特长,多媒体教学以其现代化的优势接入,并不能取代传统的精华。面对新事物、新思路,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否则会把高校的教学引向另一个极端。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载入模糊控制理论课程中,并且随着教改的深入和规模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广大教师在重视的同时,还应采取科学的态度正确对待,并通过大量的实践去探索、去验证,并不断加以改善,使其与传统教学模式相辅相成、和谐统一,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俞远富. 改进高校多媒体教学的路径思考[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5): 15-18.

篇4

一、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作为庐剧的发源地―合肥,为了保护和传承好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2005年下半年以来,由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多次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普查工作。经过普查,登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有238项。截止2013年我市共有其中 “庐剧”、“巢湖民歌”“纸笺加工技艺”、“洋蛇灯”4项入选国家级 “非遗” 名录保护项目;“火笔画”等11项入选省级“非遗”名录项目;“犟驴”等71项市级“非遗”保护项目以及“包家花船”等90项县区级“非遗”名录项目;全市共有86名代表性传承人,其中国家级4人、省级11人,市级26人,县区级45人,同时,建立了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以及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资料档案。其涵盖了生产生活习俗、岁时节日、手工技艺、歌舞曲艺、游艺竞技等各个方面。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是人类几千年来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因此它值得我们珍惜、呵护。但是经济建设取得较大进展的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随着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部分项目甚至面临濒危的现状,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具有实物形态,使其较之有形的文化遗产在识别、保护方面都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又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特性,也使其在历史变革与时代冲击时比有形文物更加脆弱,比有形文物更容易消逝。正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上的这种困难性和其本身的这种脆弱性,对它的保护和传承才显得更加的迫切。

三、合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面临的问题

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经口口相传、口传心授、言传身教的技艺、民俗、传说因老人的离逝而失传,同时,在利益的驱使下,人们对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识不足,过度开发、破坏、毁灭文化资源原貌,致使出现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人而存、因人而亡的局面,最终造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逝与失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缺乏管理人员及研究队伍致使难以适应当前的工作需求。如以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刘祝华及其弟子刘凯为代表的合肥“火笔画”最具合肥地方特色,是江淮地区流传甚广、极具群众基础的一种民间手工工艺,在题材、内容上进行了创新并形成独自的流派,但是当今社会在不断变化,现代科学技术已渗透至各方面,文化生活也呈多元化发展;一些民间艺人、技艺已不再受现代年青人的追捧,由于传承人缺失等多种因素,许多像“火笔画”这样极具历史价值的民间美术及其制作技艺目前已处于濒危失传的境地,亟待国家和社会加大力度抢救和保护。加之专项经费不足,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有效、及时的记录、整理和保护,甚至一些已经记录和整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和实物,面临损毁和再次流失的危险。

四、结合合肥地域特色,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有效途径

(1)普查与保护同步推进,创新工作机制,加大培训力度,完善基层普查队伍。合肥市每年定期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工作培训班,以基层文化干部专业技术继续教育培训班为平台,邀请省、市专家授课并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培训,培养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层专业工作人员和骨干;充分发挥乡镇文化站人员和“三老”(老干部、老教师、老艺人)的作用。按照“三不漏”(不漏线索、不漏村镇、不漏门类)的要求,各县(区)及乡镇成立普查工作领导组,建立县、乡镇级普查网络,聘请的老干部、老教师、老艺人等担任义务普查员,走村串户地访问调查,搜集第一手普查资料并建立健全了比较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项目档案;

合肥市把普查与保护工作并举,如我市“庐剧”入选国家“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市庐剧院在重新修订《合肥市庐剧艺术保护和发展条例》的基础上,制定出《“庐剧”保护措施和实施方案》,成立了“安徽省庐剧研究会”;组织编撰了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汇编・合肥卷》一书,全面介绍了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加强对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畅通保护与传承的渠道。传承人作为传递非物质文化的关键,以活着的传统、活着的文化形式生活在民间。由于大部分传承人年岁已高或社会活动能力有限,处于社会底层,往往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链中最需要加以保护的脆弱部分。我们通过采取政府津贴或补贴的方式资助传承人,以命名的方式吸引传承人,以完善的政策措施保护传承人。

采用多渠道、多形式、多途径的立体化人才培养架构,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充分发挥社区、中小学、高等院校的主渠道作用,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积极与安徽大学等高校合作,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必修课或选修课,将民间艺术列入大学综合素质课程;在中小学各个学段开设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课程,从小孩子开始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努力培养和造就新一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促使他们健康成长,确保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祖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班等多种形式,传承民间手工技艺。如每年暑期合肥市文化馆与媒体联办了“民间绝活免费培训班”; 免费向群众开放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厅以及剪纸、铁字展室等既扩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又提高了人们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意识。

(3)将流行元素加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去,让其焕发生机和活力。作为民间艺术实践者和传承人,为了推动一种文化遗产的前进甚至延长其生命力,大胆地尝试让流行元素加入到了古老的文化遗产中,让它焕发出新的活力。如糖画艺人张云萍将近年来流行的喜羊羊与灰太狼、流氓兔等动画形象融入糖画制作中去,深受小朋友和青年人的喜爱。尽管让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新生的难度比较大,但只要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进,让更多的文化,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濒于灭亡之际,重新为大众认可和热爱也是大有可能的。

(4)充分利用文化馆(站)优势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馆作为政府设立、向公众开放,组织开展、指导、辅导、研究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并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承担部分政府的责任,保护好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其社会功能发挥的体现之一。因此,充分发挥文化馆(站)的优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首先,利用文化站人才队伍的优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馆(站)是举办群众文化活动的带头人,有着大量的人才资源,在群众文化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近年来,合肥市文化馆不断培训老员工,引进高学历人才,使其工作人员具备各种专业才能,文化水平较高,而且文化馆内还有一大批资深的艺术骨干、专家学者等,在工作中能承担起自己专业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关职责,这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人力和智力的支持。

其次,利用文化馆(站)的阵地优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合肥市在市、区(县)文化馆均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合肥市文化馆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剪纸传习所”、“面塑传习所”等,发挥文化馆(站)具有适应群众活动的场地及设施,具有开展培训、交流、展示活动的阵地优势,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一定的硬件条件。不久我们将搬进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合肥市文化馆新馆),新馆开设一个近两千平方米的“民间、民俗文化展厅”,常年免费为群众提供一个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阵地。

(5)突出地域特色,树立形象,打造品牌。通过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宣传活动,营造了全社会参与普查的良好氛围。以“文化遗产日”为契机,合肥市每年都在明教寺、包公祠、李府、三国新城遗址等多处文物旅游景点安排一系列图文声像的宣传活动;同时,为了动态的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合肥市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积极推荐传承人到境外表演,如选送我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纸笺加工技艺”刘靖、“火笔画”传承人刘凯赴澳门参加“浓墨艳彩展风华安徽省、河北省春节习俗展”,将我市最具地域风格和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过现场技艺展示的方式,向澳门民众展现出安徽文化的博大精深。

篇5

引言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要求最早来自于西方社会对现代化进程中的人的“异化”和“物化”的反思。在我国,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还只是近十年来的事情。然而,中国目前正处于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中,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二者之间的矛盾带给我们许多困惑。

总理曾说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物质性,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和物质性结合在一起。物质性就是文象,非物质性就是文脉。人之文明,无文象不生,无文脉不传。无文象无体,无文脉无魂。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几百年、几千年传下来的,为什么能传下来,千古不绝?就在于有灵魂,有精神。文脉就是一个民旅的魂脉。今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文脉。

从众多研究资料中发现,现今理论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存在着两种保护理论模式:一种是“原生态”保护模式。他们认为应建立公认的具有现实保护意义的“生态文化圈”,在政府的扶持下,进行包括有形的世界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甚至是自然遗产在内的整体保护和规划;不复原,却承认并明确一种存在生态,使其在相对独立的环境中依循着规律发展;另一种观点是

“创新”保护模式。他们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不是经济包袱而是珍贵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通过现代转化,整合入现代文化体系中,发挥新的功能,才可能真正传承下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转化形式是文化元素重构,旧的文化体系消亡后,其中许多文化基因仍有活力,通过现代形式的基因重组,在保持精神内含和象征符号不变的前提下,使它们能够以现代形式复活。双向互动的新传媒和新兴的创意产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了良好机遇。

针对两种不同的理论模式,我认为联合圜教科文组织提出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文化环保”,尽量保护各种文化原生态和多样性,避免人类富有特性的民族文化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逐渐消亡。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巾珍贵的可再生文化资源。对这种资源通过文化创新来继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通过现代功能转化,整合入现代文化体系中,发挥新的作用,才可能真正存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转化形式是文化元素的重构,旧的文化体系消亡后,其中许多基因仍有活力,通过现代形式的基因重组,在保持精神内蕴和象征符号不变的前提下,它们能够以现代形式复活。双向互动的新传媒和新兴的创意产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有效途径。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现代人的精神家园,是各民族的文化血脉,是各民族的“文化基因库”,具有多元潜在的再生能力。多元的“文化基因库”能够提供各民族人民世世代代累积的宝贵人生经验,能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再生资源,能启发后人站在前人的基础上建起更美丽的艺术殿堂。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保护模式的理论核心

1、“创造性转化”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出路

“创造性转化”一词来源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学者林毓生的《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一书。作者在书中提到要推行文化传统“创造的转化”:“但,究竟什么是文化传统‘创造的转化’呢?那是把一些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符号与价值系统加以改造,使经过改造的符号与价值系统变成有利于变迁的种子,同时在变迁的过程中继续保持文化的认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重要的“文化基因”,其赖以存在的“细胞环境”如今已发生巨变,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也必须进行一定的“基因改良”和“重组”,以提高在新的“细胞环境”中的成活率与生命力。在当代社会中依托现代产品或融合现代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创造性转化,创造出既具有民族精髓又具有崭新表现形式的当代特色产品,是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生命力、促进其在当代社会中延续和保护的最根本出路,也是我国当代产品显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有利契机。“创造性转化”不是简单地牺牲真实性实现商品化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变得面目全非,而是以新的载体继续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和技巧等精髓,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所生产的当代产品要仍带有民旅的鲜明特色,仍能取得民众的“文化认同感”。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代由农耕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巨大经济转型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传统文化的变革。“实际上,一切过去时代的文化资源,都有一个在今天文化语境中重新阐释和创新开掘的问题。任何文化资源要想成为生动、话跃的‘现在时’或‘现在进行时’,都必须与今天人民的精神生活需要相联系。所以,一切传统的文化资源要想在今天发挥作用,都必须经历一个现代的转换。”,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的保护、传承固然需要政府的倡导以构造一个和谐的发展环境,也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以提供经费来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欲在现代社会中继续求得稳固的一席之地,仅仅依靠外在力量,被动地等待被抢救和被保护是不够的,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其自身的“自强不息”。也就是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应“坐以待毙’,而应“相时而动”,进行适当的变革,适应当代社会,融入当代生活,以积极的姿态融入现代生活潮流,在这个生活日新月异、变化天翻地覆的现代大工业社会中焕发出别样的光彩。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保存,但更要延续:要延续,但更要发展。而一切的关键莫不在于依托具有当代特色的产品或融合当代技术以实现“创造性转化”。

2、文化元素重构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形式

2008年北京奥运吉祥物“福娃”,以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为表现手段,把中国“五行哲学思想,与奥运五环相匹配,是奥运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最精彩的结合,向世界展示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更向世人说明了中国民间艺术的永恒魅力。

3、创意产业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主要包括如口承文学、历史传说、环境知识、生产技术、消费习惯、交际礼节、,人生仪式、节日庆典、组织制度、娱乐游戏、艺术技能、信仰心理等。它们是过往生活的凭证,是国情、民情的重要组成,也是有独特载体的民众的文化。因此,通过对这些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清理和挖掘,我们会孵化出国民经济的一些新兴部门和行业。“不仅如此,这些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相关的产业,还往往是一种立体产业,带动力强,辐射面广,能够产生多种效益,其发展方向常常涉及传媒、演艺、美术、会展、体育、旅游、教育、出版等

行业。同时它还可能通过产业链间的传动关系,进而带动信息、餐饮、房地产、服装、交通等十几个相关行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创造出一些意想不到的新的增长点。”

近日有消息报道,在“人人电影”公布的新片计划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有陈可辛执导的魔幻大片《钟馗》,据透露,之所以选择这个家喻户晓的“钟馗”这个人物,是因为钟馗能把人们带到一个想象的空间,回想童年的记忆,在他心目中,钟馗就是中国的蝙蝠侠、超人,就是中国的超级英雄。这里钟馗的出现,中国成人心目中的神性力量的不在场。

从文化视角来看,陈可辛电影选材的有趣之处在于,导演会想到钟馗这个形象。钟馗是中国传统年画的典型形象,这个形象的来源众说纷纭,但大多数人认为他是唐初终南山进士,才华出众而相貌丑陋,死后成神,擅长抓鬼。慢慢变成端午节文化中的固定形象。在民间,钟馗画像辟邪的能力深入人心。最初在唐宋时代,钟馗年画的能指非常单纯,钟馗以惊人的丑陋和冷酷无情抓鬼吃鬼的能力而广受欢迎,他足以把小孩子吓哭的形象虽然缺乏亲和力,却有实用价值。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钟馗形象的能指在发生微妙的变化,“钟馗嫁妹”中的钟馗多了一份铁汉柔情,对友人的情谊,对妹妹的关爱,让这个比鬼还要丑的恐怖形象多了一份令人感动的力量,中国传统价值观在阴冷的鬼魅世界中折射出意想不到的光彩。钟馗渐渐不再是个异类,异类无法令人信任,但是一个和我们有共同价值观的“鬼王”则可以让普通民众放心依靠――钟馗形象的人性演变没有削弱,而是加强了这一形象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陈可辛导演在电影中继续钟馗形象的人性之路,而且又加上了现代的解读,令这个形象更为丰满,更是一个“人”。这样,钟馗这个形象就完成了“人”――“神”――“人”的转变。当然此“人”非彼“人”,其中融入了千百年民族心理的发展痕迹,成功地完成了创造性转化。

庆阳香包源远流长,香包既是工艺美术制品,又饱含着民族文化象征隐喻,把祝福带给了祈求幸福的人们。但过去只是在端午节才给小孩佩带,只有城郊的个别妇女在节前进城摆小摊零售。现在,香包已经成为庆阳市的文化支柱产业,并且带动了其他文化产业。根据调查,截止2003年5月,庆阳市从事香包制作的农户达71977户,从业人员102698人,分别占全市农村人口和农村妇女总人数的14.6%和11.8%,其中有一定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的专业户8070户,加工制作人员25796人,生产香包约161万件,年产值715万元。2005年第四届香包节期间,销售香包收人674万元,民俗文化产品销售收入达300万元以上。在正宁县山河镇,五分之一的农户从事民间手工艺品生产和销售,每年香包刺绣收入60万元。在这个镇采访了32位妇女,其中7位是香包刺绣公司的经理,2人制售香包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其他5位年收入在1万元到3万元之间;另外25人,香包刺绣年收入3000元的2人,1000元~3000元的13人,1000元以下的10人。文化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换大大刺激了庆阳香包业的发展,现在不但参与的人数众多,而且品种花样也日趋繁多,大凡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神话传说、生产生活,应有尽有。小的可以像麻雀蛋那样小,大的有几个平方米大。以上调查说明,在庆阳市,香包这种民间手工艺产品已经成功地实现了功能转换,已由原来功能单一的节日佩件转化为商品价值与民俗价值兼具的复合性产品,并且形成规模化产业。我们可以断言,庆阳香包是不愁没有传承人的,也不片j担心它会消亡。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可以实现功能和价值的转换。

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保护模式的反思

创新在民俗流变过程中,使文化的纯正性和完整性被削弱

利用非物质文化资源进行商业开发潜伏着较大的风险。追求效益会受需求引导加入许多原本不属于这一文化范畴的因素,从而导致文化变异。刘志群批评说:“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热己成为传统民间艺术的第一杀手。目前比较流行的不是尊重和恪守民族文化传统及其心理与思维特点,而是以政治宣传服务的目的和现代审美的观念来改造当地的少数民族民间艺术,使其精致化,了民族民间艺术在表象掩盖下的深层的所指,甚至把汉民族和外来的东西,拿来杂揉到当地民族的艺术中,往往出现了非驴非马的怪胎。”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也称“开发一个毁一个。”

日本民艺学家柳宗悦在1941年就曾提出:“工艺文化有可能是被丢掉的正统文化。原因就是离开了工艺就没有我们的生活。可以说,只有工艺的存在我们才能生活。从早到晚,或工作或休息。我们身着衣物而感到温暖,依靠成套的器物来安排饮食,备置家具、器皿来丰富生活。……因此,如果工艺是贫弱的,生活也将空虚……如果工艺的文化不繁荣,整个的文化便失去了基础,因为文化首先必须是生活文化。”“当代的机械化粗糙制品使人们养成了粗暴待物的习惯,而蓦然回首,人们才发现,“原来那些经过人与人之间的磨合与沟通之后制作出来的物品,使用起来是那么适合自己的身体,还因为它们是经过‘手工’一下下地做出来的,它们自身都是有体温的,这体温让使用它的人感觉到温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种“温暖”的亲切感,绝对是现代工业的理性所不能代替的。

2.创意产业必将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普遍经济性的泛化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走上市场?第一步是商业化,第二步是提炼中国文化元素,然后,将这些元素与工业化生产结合,才能真正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中国贸促会家纺分会副会长杨兆华如是说。在他的努力下,作为第一步,南京云锦、蓝印花布、土家织锦、苗族蜡染、鲁锈、藏毯、苏锈等亮相8月20日开部的中国国际家纺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创意产业保护道路上的探索,尽管其保护的方式和所走的道路各异,但在其总的取向上,却都是希望“在市场经济中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但最终目的却都不是放在“规模化的生产非物质文化产品”上,而是通过“产业化”经营而达到真正保护“非遗”象征符号和精神内蕴上。创意产业只是可供选择的方式之一,但不是全部:对某些类别和项目可能是最佳的选择,对另一些类别和项目,则可能不适用或不是最佳的方式。总之,在决定采用何种模式进行“非遗”保护的时候,要明确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保护,而不是牺牲传统的技艺和文化蕴涵去获得利润的最大化,因此一定要逐一分析、逐一选择并进行学科论证,然后作出决策。这也许就是“非遗”保护产业化与其他经济项目不同的地方。因此,不论采用原生态方式和创意产业化方式,应以“非遗”项目的精神内蕴和象征符号得到完整性的保护为前提,而不是以牺牲其技艺的本真性完整性和固有的文化蕴涵为代价。凡是以牺牲传统技艺及其文化蕴涵为代价的所谓产业化,都是不可取的,都是我们所坚决反对的。

参考文献

[1]陈建宪:文化创新与母题重构一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的功能整合,《民间文化论坛》[J]2006,04

篇6

前言

目前在国际上,高速公路边坡植被防护的方法有液压喷播植草护坡、喷混植生植被护坡等,但其技术始终处于研究开发阶段,而我国高速公路边坡植被防护技术开展研究的时间较晚,还不是十分成熟,近十几年来,他们主要是围绕植被护坡工程技术进行讨论,尚无或较少有人对高速公路边坡植被防护方法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研究。所以,系统地介绍高速公路边坡植被防护方法和优缺点以及探索高速公路植被护坡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就显得尤为迫切。本文通过对高速公路植被护坡方法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分析现有高速公路植被护坡方法及其存在的不足,结合研究内容提出合理的对策与建议,仅为高速公路植被护坡工程提供参考。

1、我国高速公路边坡植被防护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速公路边坡植被防护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实际应用中发现也有一些不足,植被防护技术暴露出了许多问题。

1.1草坪的退化

在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中,人工种植草坪在低养护或无养护情况下,极易退化、死亡, “一年一大片,两年一条线,三年一点点,四年看不见”是其形象写照。因为人工种植草种生长力较弱、品种单一,高速公路边坡的水分、养分等供应较差,在自然状态下,出现草坪退化。已竣工的广东开(平)佛(山)高速公路,云南昆曼大通道部分路段如玉(溪)元(江)高速路等边坡植草都呈现不同程度的草坡退化,这是一个十分突出和严重的问题,若草坡退化得不到解决,不仅造成重复建设、资金浪费,而且起不到生态防护效果,最终可能会引起水土流失、路面垮塌等许多不良后果。

1.2 坡面防护植物种类单一

目前,大多数高速公路护坡植物选择较单一,常常采用牧草和草坪植物导致出现黄化、裸斑、滑坡等现象,其抗侵蚀能力较差,呈现较单一的景观效果。单一的植物种类容易受到来自夏季高温、冬季严寒的限制以及植物病虫害的威胁。

1.3机械喷播时植物种子配比难以控制

在高速公路建设中,采用液压喷播的方法在较短的时间内把开挖的边坡恢复到植被覆盖状态,施工者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将植物种子配比到最佳状态,植物种子的比例将最终确定坡面植物的成型方式及护坡的效果。

1.4自然条件的恶劣对边坡植被构成威胁

开挖后的岩石边坡,岩石层厚,整体性好,坡体高陡,对边坡进行植被绿化后,随着时间的增长,秋冬季干旱,夏伏季炎热,土体养分逐渐流失,土壤肥力降低,这将直接影响到边坡植物的成活和生长。某些地区的夏季,即使选择高羊茅抗旱、耐热品种􀀁猎狗􀀁等作为岩石边坡的优势种,但由于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使高羊茅出现了倒伏、死亡现象。灌木种子如合欢、火棘、胡枝子等在坡面的发芽、生长相当不佳,正常的发芽率不足10%。

1.5 喷播基材能否长期发挥作用

采用喷播技术对岩石边坡绿化施工后,早期会得到一定的绿化效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基材的养分必然会因流失或被植物吸收而损失,基材肥料的缓效性、基材的保水性也会逐渐丧失,从而难以使绿化的坡面得到长久的保护。如果该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岩石边坡的植被绿化技术将面临巨大挑战。

2、根据存在问题给出的措施与建议

2.1 灌、草结合走本土化道路

防治边坡草坪退化的重要措施就是灌草相结合,掌握当地植物群落结构特点,走本土化道路。在国外已经开始流行以灌木为主的绿化方式,天然植被一般都是草木混生的,在较高的贫瘠土质或石质边坡上,采用灌草结合的客土喷播或喷混植生技术施工,可以将灌木树种和草种进行混播,早期以草坪防护为主,后期以灌木防护为主,构建灌草立体防护生态体系,达到恢复自然植被的目的。

2.2丰富边坡植物的多样性

在高速公路边坡植被防护过程中,首先选择灌草为主的水土保持植物作为“先锋植物”,让这些先锋植物迅速覆盖坡面,防止水土流失,使边坡坡面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协调,使其与自然融为一体。在选择坡面植被时草本植物可以考虑禾本科香根草,灌木植物考虑大叶黄杨、迎春、枸杞等,植物的选择宜以乡土植物为基调,同时也应考虑浅根植物和深根植物的结合、还要尽可能配置抗逆性强的植物和水、肥、光、热利用率高的植物。建设一个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稳定的、生命力强。

2.3加大科研投入,探索新的护坡植被种类

我国植物资源丰富,在植被护坡的过程中优先选择当地野生植物资源,它是在本地气候条件和环境条件下长期进化的结果,最适合当地的立地条件。但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比较少,应加强研究力度,找出适合当地立地条件的新的护坡植被。

2.4 重视边坡防护的设计,增加资金投入

在高速公路建设中,人们常将设计重点和大量资金放在它的工程功能及安全功能上,而边坡植被防护设计重视不足,植被边坡防护工程往往采取低价中标的方式,这种低投入、低质量的恶性循环,使边坡生态环境发展不够好,抗灾能力不强。鉴于这种情况,要加大高速公路边坡建设、养护资金的投入。

2.5 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积极探索边坡植被防护新技术

植被护坡是一门边缘学科,涉及工程力学、生物学、土壤学、肥料学、园艺学、环境生态学等学科,必须加强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并积极引进、开发新材料、新工艺及配套施工机械设备,充分吸收新的科研成果、先进技术,注重国际和行业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在科研和实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边坡植被防护新技术。

3、结束语

在通过分析和研究之后,笔者认为:

(1)灌木和草本二者有效的结合可以较好地防止坡面的局部水土流失,灌木植物的根系可以锚固0.75~1.5m的土壤深处,草本植物的根系在浅层土壤中错综盘结。在植被护坡的实践中发现,灌草结合具有明显的优势,他们所形成的生态群落比较稳定,护坡效果明显,所以加快人工植物群落向自然群落演替是实现边坡稳定性的必然趋势。

(2)单纯的工程措施虽然能在早期对坡面的不稳定性和侵蚀性有较好的效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效果越来越差;而植被护坡与此相反,开始的作用较小,随着植物生长、强度的增加,对坡面的稳定性、生态防护作用越来越明显,但植被根系的延伸使土体产生裂隙,增加了土体的渗透率。因此,工程措施与植被护坡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地发挥稳定边坡和美化环境功能,实现高速公路坡面的稳定性和景观效果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篇7

一.湖北美术类非遗课程资源的开发现状与不足

随着非遗保护意识的提高,有关部门在保护美术类非遗方面做了相关举措,如2008年,武汉市政府和有关部门成立了汉绣工作室,以培养年轻的传承队伍”[2]。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多所中小学教材新增了民间美术版块,如九年级《中国民间美术》(人教版)、高中全一册《民间美术欣赏》(人教版);部分高校也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如湖北大学艺术学院开设的“民间剪纸艺术”。为使人才培养和社会对接,湖北省创业高级技工学校与荆楚非遗技能传承院合作,设立了“学校+公司+基地”的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开展教学。虽然各类机构和院校在开发美术类非遗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也显现了一些不足:

1.开发层面单一

美术类非遗课程资源具有多样性、多质性、潜在性、动态性等特征,该类资源需要经过课程实施者根据客观因素和主观需要加工创作后才能发挥特定作用。从非遗课程资源开发的总层面来说,美术类非遗既有旅游资源的开发潜能,又有教育资源的开发潜能;就教育层面来说,既有美术欣赏的功能又有价值导向等功能。目前大多美术类非遗课程资源的开发仅停留在美术作品的鉴赏,而随着信息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单一的开发层面显然不能满足师生和教学的需求。

2.忽视资源地域性

湖北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孕育了以楚文化为主、多民族文化交织共存的文化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性,湖北美术类非遗中的地域性承载着当地人民独特的认知方式和审美情怀,是本地资源有别其它地区的标志。在开发非遗课程资源的过程中,部分院校忽略本地资源的历史特点和地域特点,代之以“拿来主义”和“模板化”的资源开发方式,未能使本地资源特色更好的开发。

3.隐待开发

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生态文化,其历史演变、工艺传承、图形创作都蕴含着丰富的显性或隐性的课程资源,但多数学校对其的开发仅停留在色彩、拼贴、技艺等显性资源的层面,对人文地理、风俗文化等隐性资源开发不够。

二.湖北美术类非遗课程资源的开发原则

1.系统性与针对性结合

地方资源是地方课程开发实施的资源,也是国家课程赖以实施的条件[3]。系统性与针对性的结合,一方面指处理好地方资源开发与地方课程实施、国家课程实施的关系;一方面指处理好课程资源开发与各级各类教育目标的关系,包括在开发美术类非遗课程资源时,需要有关部门站在宏观角度,针对课程的具体需求,筛选整合资源,以多样的实施形式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例如在公共素质课程中,美术类非遗资源的开发可以侧重于审美教育和文化普及;在美术设计等专业课程中,可侧重提升学生对传统造型和色彩的感受力,并根据需要开展田野考察、艺术创作。

2.传统性与现代性统一

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不是简单的地方文化的复现。在全球化视角上继承地方文化,需要在资源开发时重视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统一,将美术类非遗去粗存精、去伪存真,把区域性、民俗性、传统性融入现代课程之中,在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展示学科前沿的同时传承优秀民族精华、体现区域美术特点。

3.鉴赏性与实践性相辅

美术是一门鉴赏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美术鉴赏是人们审美的需要,也是认识非遗美学价值的重要途径。根据非遗美术的特点,单一的鉴赏品评难以丰富学生的实践认知和审美体验。为了最大化发挥非遗美术课程资源的功能,除了通过开展专题展览、传承人讲座等方式讲解非遗,还需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实践,以便学生形成有关非遗的记忆和体验,加深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和认同。

三.开发湖北美术类非遗课程资源的具体实践思路

1.挖掘非遗的隐性课程资源

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隐性课程资源,就是将其历史背景、人文地理、风俗文化和传承变迁在教学中与其它学科有机结合,还原当时历史文化环境、帮助学生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立体。以红安绣活为例,红安绣活的实物特征及其制作方式等显性资源利于审美和创作,而红绣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影响等隐性资源又可以在历史、人文、旅游等课程中穿插借鉴。

2.结合地域特色开发校本教材

根据区域特点、人文环境开发校本教材,尤其是在资源短缺的农村地区开发当地美术类非遗资源并纳入教材之中,有助于因地制宜开发课程资源、补充教学内容,增强美术教学与当地自然风俗的联系。

3.加大课程资源在职业技术院校的开发力度

非遗传统美术是广大劳动群众依托当地资源,集思广益、世代传承创造的日常生活用品、民俗活动用品,往往集审美、实用于一体,如天门糖塑以麦芽糖为原料,根据飞禽走兽或神话人物把糖塑制成形,可观赏又可食用。借鉴非遗传统美术中极具民间特色的设计语言,学习其取于自然适于自然的制作意识,能启发职业技术院校的课程创新,促使其逐步构建融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为一体的职教体系。

4.加强教师的相关培训

教师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也是课程资源建设的关键因素,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影响着课程实施的质量和水平。

首先,教师应形成新的课程资源观,这是开发运用美术类非遗课程资源的基础;其次,丰富教学形式,让学生在体验和实践中加强对非遗的理解。例如,阳新布贴的产生是因为当时物质匮乏,村妇只有用积攒下来的边角料为小孩缝制鞋袜、肚兜等衣物,为寄托良好愿景,村民还用碎布拼贴出吉祥图案,节约实用、精巧美观。在求新求异思想的影响下,有部分学生认为民间传统作品比较土和俗,却忽视了其产生背景和功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发挥课程实施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欣赏、实践优秀传统美术资源的同时分析、评价美术作品及其现象,形成健康积极的审美观点。再次,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把握教学目标与传承非遗的关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邀请传承人或志愿者作为特邀教师来为学生补充课程内容。

四.结语

长期以来,在我国美术教育占主导地位的是以学院派为主的精英教育,非遗美术因其民俗性和特殊的传承方式并未登上“大雅之堂”,在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努力开发和保护非遗美术资源已成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开发美术类非遗课程资源不仅需要广大师生的参与,还需要有关部门建立符合实际的课程资源建设制度,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评价给予一定的保障,以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注 释

[1]湖北省文化厅官网.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情况.http:///

[2]左尚鸿,张友云.荆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M].湖北长江出版集团,2008.12.

篇8

我从事骨科临床护理15年余,在过往的年月里,我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文护理理念融入更多实际具体的工作细节为患者进行康复护理。从去年的7月起,我科响应136工程活动的通知后在科内不断学习优质护理服务的政策和相关信息,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病人的康复总结出一定的经验,现报道如下:优质护理服务就是在全面落实基础护理内涵的基础上,对患者实行责任到人,包干到底的全程无缝隙的护理服务,我们还针对术后患者提昌及早锻炼,康复前移,即康复介入前移至治疗之初,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1],促使疾病的早日康复,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过往,在患者的思维理念上康复是指能更好、更快地将身心疾病康复,达到维系以往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目的要求,但作为医疗的角度方面,更进一步是指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各种方法,使病、伤、殘者(包括先天性殘),已经丧失的功能尽快地、能尽最大可能地得到恢复和重建,使他们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和经济上的能力得到尽可能的恢复,使他们重新走向生活,重新走向工作,重新走向社会(WHO)。最终目的是提高人文的生活素质,恢复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使其能在家庭和社会过上有意义的生活。而“前移”是提前进行,有前瞻性地、有计划地进行。这意味着什么呢?我们应该怎样做呢?现代康复医学认为,任何疾病发作之时,康复护理就应开始【2】,因此我们应在护理病人的同时提倡康复前移,毋庸置疑也就是说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把康复的功能锻炼项目与疾病的治疗同时进行,以尽可能减少或避免患者因损伤而造成肢体萎缩、功能退化等并发症,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让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我科是一个综合性的临床外科,主要收治是一些外伤性的病人,其中包括有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的病人,在临床上对住院患者有可能诱发的并发症有多种,主要十大并发症发生其中包括有:1.褥疮;2.关节僵硬;3.下肢静脉血栓形成;4.肺部感染、坠积性肺炎;5.营养不良;6.肌肉废用性萎缩;7.泌尿系感染;8.下肢水肿;9.社会支持(物质性支持需要、情绪性支持需要、信息性支持需要);10.生存意志明显降低。往往这些都与术后康复过程中的的护理有密切的关系。针对这十大风险因素进行早期的康复护理介入,鼓励患者及早锻炼,生活自理,促进康复前移,大大有利于患者的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我科是普遍、常有的手术,各种颅脑外伤血肿清除术也不少见,往往术后患者的康复过程需要漫长的时间,病人的配合程度也是明显影响患者的康复。针对这些康复前移的适合人群,现采取对比形式,选择2005年至2011年间佛山市南海区第九人民医院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病人100例、颅脑外伤血肿清除术病人100例进行探讨。其中以对比形式为分组进行,50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病人采取康复前移的护理模式作对比组,50例进行常规护理的模式;50例颅脑外伤血肿清除术病人采取康复前移的护理模式作对比组,50例进行常规护理的模式进行探讨,使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对患者的自主生活能力进行阶段性评价[3],判断其康复程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现以对比组及常规组进行报道,结果如下:

从以上数据明显可体现,实施康复前移大大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增加患者对疾病治疗的自信心,配合并帮助治疗护理,加快患者执回自我,回归自我自主能力。

我们每天进行护理查房,护士长、护理组长都会根据患者恢复期康复目标:进一步平衡肌张力包括抑制平衡肌,易化拮抗剂活动;‚促进更多分离动作的出现;ƒ加强对运动能力的控制;④促进和改善患者的步行能力;⑤改善ADL能力。【4】结合评价患者康复的情况,及时调整康复的项目,利用科内现有的资源帮助患者配合治疗,对患者、家属给予鼓励和肯定,讲解康复的进程,并作相应的心理护理。主管护士从细微入手,点点滴滴为病人着想,从病情评估开始日夜不停地守护在患者的身旁,进行病情观察,调整康复锻炼的项目细节,加强生活护理,鼓励患者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对病情稳定后进入康复期的病人,定时对患者进行手把手的康复功能训练。首先先对患者作出肯定,做好心理评估,使患者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后,从最简单的握拳放松、肌肉舒缩,伸腿抬起,到十指交叉自我健肢带动患肢运动,到泡手搓手巾,到自我洗脸,再到自我梳头;从喂食到自主进食,从平卧到坐起,从床边活动到扶拐下床活动,一步一步前进,由每一次康复措施的示范做起,再一步步细心地指导帮助,直至患者理解、领悟,我们的示范指导都得到家属、病人的积极配合和回应。碰到患者对锻炼时带来的不适、疼痛或挫败等,不能过于急燥,要细心、耐心、关心地与患者、家属进行原因分析,掌握患者心理动向、理解其难处,鼓励患者再接再厉。当听到家属及患者对我们反馈康复进展,如“她今天能自己举手了,”“她今天可以自己拿起筷子挾菜吃了”,“今天我可以把毛巾拧干70%”,“我自己可以洗脸了”,“我能下床步行几步了”,甚至是“我可以自已自解小便了”。……这些对于我们来说是那么简单,那么轻而易举的事情,但却能激发患者锻炼康复的自主能力。功夫不负有心人,从50例病例中,我们可以领悟到,病人从某个疾病角度上对他们会带来或造成一定的功能障碍或自理隐患,但除去某些情况下,他们的自身能力或某种功能不能因为这样而被剥夺或掩盖,我们需正视这一点,作为医护工作者,我们是他们的管理者,也是教育者,我们应该正面去引导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能从思想上颓废,形成有懒惰之心,鼓励并诱导其积极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从而促使健康关节进行锻炼,降低因心理因素造成不必要的并发症发生。

2 结果 常规组共100例住院病人,并发症发生例数为4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0%;对比组共100例住院病人,其中并发症发生例数为18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8%,经准确护理评估与合理的护理措施,大大降低了人工骨骨头置换术后及颅脑外伤血肿清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康复时间缩短,得到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3总结 立足专科特点,重视患者的需求,从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为目标,挖掘丰富服务项目,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倡导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对待病人循循善诱,激发本能,在康复过程的阶段中,主张锻炼在先,能自理的项目自理进行,这就体现了康复前移的根本内涵,在提升护理质量的同时也实现了我们护理人员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魏伟,王淮玲,刘静.严重压疮治疗过程中的护理管理工作.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12);1518-152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