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1 10:34:3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产业结构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产业结构论文

篇1

(一)产业结构的内部构造及其共同演化趋势

相关的理论成果按石川秀(1992)的归纳,主要包括由欧美学者从广义的两种方法出发提出的两类不同理论模型。一种方法是使用若干国家间的横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从统计分析上确认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化之间的某些普遍联系;另一种方法是集中研究初始条件与经济制度相似的一批国家的历史经验,探索能够说明其结构变化过程的一些特殊理论。(注:约翰·伊特韦尔:《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四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65-567页。)在这两种方法基础上提出的两类模型都以单个国家为分析单位和对象,着重点在一国内的产业结构变动(注:对此,库兹涅茨曾有明确的说明。参见: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13-15页。)。影响一国结构变动的某些因素作为外部环境,即仅存在外界环境因素对国内结构变动的影响,而不存在反向作用。尽管这两类理论模型迄今仍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但始终没有突破单一国家的研究视角。

科林·克拉克(1940)首先从第一种方法出发作了开拓性研究,该研究成果被称为“配第——克拉克定理”。其理论模型采用费希尔(1939)最先提出的三次产业分类,研究了人均国民收入变动和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转移趋向的内在关联。在此之前,霍夫曼(1931)则对工业结构演变规律和发展阶段作了开创性研究,提出了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之比在工业化进程中是持续下降的所谓“霍夫曼定理”。

克拉克和霍夫曼的最初研究,开创了现代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先河,但理论模型过于简单和不够成熟。为此,西蒙·库兹涅茨(1966、1971)和霍利斯·钱纳里等(1975、1986)在不断改进第一种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发展了的理论模型。

西蒙·库兹涅茨从经济增长总量出发,对50多个国家的截面数据和长期历史数据作了统计回归,考察了结构变动在不同总量增长时点上的状态。此后,霍利斯·钱纳里等则更多地采用投入——产出方法、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和经济计量模型,将分析样本进一步扩展到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形成了用途较为广泛的结构转变分析方法。综合起来他们的主要工作包括:1、用劳动力和产值指标等,对人均收入和三次产业变动间关系作了彻底的考察和验证;2、深入到工业和服务业内部,对其结构变动作了细致分析;3、研究了影响结构变动的三组因素,即国内需求、对外贸易和生产技术水平及其变量;4、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结构变动差异的分析中,初步提出了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的国际性传播;5、通过结构转变不同阶段中不同部门和因素对增长贡献相对重要性的研究,对结构转变作了动态分析;6、通过若干国家多部门模型的比较研究,概括出外向型、中间型和内向型三种发展模式,考察了战略、政策等因素和结构转变之间的联系等。

从广义第一种方法出发的理论研究,在不断丰富和完善中揭示了产业结构变动的“标准形式”。同时,也出现了从广义第二种方法出发的一些产业结构变动的特殊理论。其中,阿瑟·刘易斯(1954)的二元结构模型和W·W·罗斯托提出的经济成长阶段和主导产业理论最具影响力。刘易斯的二元结构模型通过三个基本假定和把发展中国家经济划分为两大部门,研究了二元结构转变为一元结构的进程和途径。该模型在形式上虽表现为劳动力的流动,但实际上是通过对发展中国家剩余劳动力的假设,涉及到整个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的转变,因而是把模型建立在更接近于现实的假设基础上的一种努力。罗斯托则以非总量的部门分析方法,试图把握住在经济成长中所依赖的一些特殊部门所起作用的动态力量。为此,不仅按技术标准提出经济成长的六阶段论,而且对推动阶段演进起决定作用的主导部门及其更替所具有的特性、以及在产业间的扩散效应作了规范解释。此外,罗斯托曾提出一些发人深思的命题。例如,已从另外角度意识到并主张,研究单位应由国家改为相互关联的贸易地区,并放到世界经济整体中去加以考察。(注:G·M迈耶:《发展经济学的先驱》,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40页。)

欧美学者提出的两类理论模型,尽管各自理论研究的思路和侧重的角度不同,但他们研究的基本倾向和主线从总体上看是一致的,都以“国家”为分析单位,着重点在一国内的产业结构变动,都以若干国家为分析样本,通过国别间比较研究,考察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标准形式和共同演化趋势。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两类模型在实际应用时可以互补、而非对立物。

(二)产业结构变动与周边国家或世界相关联

欧美学者的产业结构研究及提出的理论模型具有一般意义,形成该研究领域的主流。但作为应用经济理论,各国在实践中会形成各具特色的理论概括。战后以来,一些日本学者除了对欧美学者提出的有关理论模型作出修正和补充(盐野谷裕一,1966)以外,立足日本国情,逐步发展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产业结构理论。

筱原三代平(1955)提出了“动态比较费用论”,其核心思想在于强调:后起国的幼稚产业经过扶持,其产品的比较成本是可以转化的,原来处于劣势的产品有可能转化为优势产品,即形成动态比较优势。由于该理论毕竟与国际贸易理论密切相关,因而只能成为战后日本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起点。特别是在实践中,具体是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的?一些日本学者提出各种理论假设和模型,(注:例如,佐贯利雄(1981)曾提出“战略产业领先增长论”等,参见:佐贯利雄:《产业结构》,日本经济新闻社1981年版,第25页。)其中最著名的是赤松要等人提出的产业发展“雁行形态论”。

赤松要(1936、1957、1965)在战前研究日本棉纺工业史后提出“雁行形态论”最初的基本模型,战后与小岛清(1973)等人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该理论假说,用三个相联系的模型阐明其完整内容。模型1(基本型):后起国特定产业的生命周期一般由三个阶段构成。即:进口国内生产(进口替代)出口(后又扩展为五阶段,加上“成熟”和“返进口”两个阶段);模型2(变型Ⅰ):国内各产业生命周期均经过上述各阶段,但次序由消费资料生产转向生产资料生产,或由轻工业转向重化工业,进而转向技术密集型产业;模型3(变型Ⅱ):随比较优势动态变化,通过直接投资等方式在国际间出现产业转移,东亚的后起国追赶先行国进程具有“雁行模式”的特征。但“雁行模式”的形成是有条件的,当条件发生变化时,该模式也将转换。即这一模式可以说明过去,不一定能说明将来;可以适用于东亚中小国家和地区,但不一定适用于发展中大国。(注:汪斌:《东亚国际分工的发展与21世纪的新产业发展模式》,《亚太经济》,1998年第7期。)

关满博(1993)提出产业的“技术群体结构”概念和构建了一个三角型模型,并用该模型分别对日本与东亚各国和地区的产业技术结构作了比较研究。核心思想是:日本应放弃从明治维新后经百余年奋斗形成的“齐全型产业结构”,必须促使东亚形成网络型国际分工,而日本只有在参与东亚国际分工和国际合作中对其产业进行调整才能保持领先地位。

日本学者的产业结构研究,实际上触及到东亚区域产业结构循环演进问题,并已明确意识到一国产业结构变动与所在国际区域的周边国家或世界相关联,但仍以单个国家为立足点,仅涉及国际区域的一个特例,没有上升到一般理论。

(三)产业结构的国际性波及和结构关联机制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集团化的浪潮势不可挡,国际间产业结构变动的相互波及和关联日趋密切,特别是同区域内各国产业结构在运行中通过贸易和投资等方式相互间资源配置重组和整合的步伐加快。因此,学术界在对产业结构研究中,也逐步将国际间产业关联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来探索。

关于产业结构的国际性波及和关联机制的研究,主要从理论与实证研究两条线展开。前者从本国和周边国家产业结构变动的联系,以及从世界产业结构大系统内各次产业的变动趋向,研究本国应有的产业发展战略与对策(北村好子,1995)。后者采用一定的定量分析技术进行度量,主要可分为两类:1.用贸易结合度和相互依存度系数等进行定量分析(渡@①利夫1991);2.将国际投入产出模型作为分析工具。例如,依据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研制的亚洲国际投入产出表(AIDXT1975、1985、1990)分析东亚各国和地区产业结构之间的关联状况(佐野敬夫等1998)。迄今为止,各种结构联结模型主要通过贸易联接完成的。虽然注意到不同国家产业结构相互间的关联,但主要考虑产业结构演进的国际性波及由一国向另一国的单向传导。因而仍是立足单一国家视角来考察各国产业结构间关联。

二、立足全球视角研究当代产业结构的思考

欧美和日本的学者对产业结构的研究,包括近年对产业结构的国际性波及和关联互动的探讨,反映了学术界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轨迹。但本文认为,这些研究都还没有脱离原有的思维框架和传统的视角。

首先,现有的产业结构研究对处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世界经济的本质性、飞跃性的变化缺乏深刻的认识。这种本质性变化表现为全球经济的“板块结构”已成为可感知的一个个群体,形成以一定的大致毗邻成片的地域范围为基础,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一个个巨大的跨国经济实体。因为,世界经济的现实运行主体,在局部区域已是二元的,即民族国家经济体和国际区域经济体并存。整体上由原来倚重自然资源和制造业的国别型世界经济正在向倚重信息资源和服务业的全球和区域型世界经济过渡。这种本质性的变化源于国与国之间产业结构演进中相互联接关系的演变。与历史对比,联接关系的变化不仅体现在联接强度上大大增强和联接形式的多样化,还在于联接拓扑结构的日趋复杂化。联接关系的变化导致作为研究对象的边界不断扩张。因此,单纯从国别视角的产业结构研究已不能完全适应现实经济系统的时代特征,客观上要求立足全球视角,从新的切入点来研究当代产业结构。

其次,目前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仍没脱离传统经济学中线性的、平面的思维方式。或是将世界产业结构大系统直接作为对象,从一开始就研究大系统内各次产业的变化及趋势。由于缺少一个中间环节,因而无法将现实大系统作为一个多元、多层次、多侧面、复杂的立体结构来深入地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或是立足于单个国家层面,考察与周边国家的结构互动关系,但通常将其他国家等同于环境处理,最终停留于浅层次的对策研究,缺少综合性、系统性的理论研究和定量化分析。此外,部分研究成果虽已触及到国与国产业结构间的联接关系,采用各种定量分析技术进行验证,但在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下往往集中于贸易联接机制的分析。在现实中,除了贸易联接机制外,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国际金融和经济周期等作为联接机制,各自通过错综复杂的渠道发生着各具特点的联接作用。特别是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的联接作用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均已超过贸易的联接作用,成为各国产业结构相互关联的核心驱动力量。因此,各国产业结构间多种形式的关联渠道理应纳入研究的视野。

我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虽然一国产业结构的变动不仅与域内周边国家的结构变动联为一体、互动演进,而且也和域外各国的产业结构处于相互波及、互动演化中,但由于与全球化并行的区域化浪潮和世界经济结构呈“板块”状格局等,各种联接机制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内部化趋向,因而往往使处在同一区域的各国产业结构间存在着更为紧密的相互依存、互相联接的关系。因此,立足全球视角,运用整体主义的系统研究方法,将国际区域产业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和切入点,很有可能成为未来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一个突破口。从该切入点入手,概括而言,在一般理论的研究框架上至少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区域产业结构的定义、特征和封闭条件假设下的理论与度量方法研究。确立新的切入点或对象后首先对其定义及特征作出界定,是研究的基础。立足全球视角,国际区域产业结构可定义为:地域空间上相邻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国家产业结构体的集合。它既是一个整体性概念,也是一个集合概念,至少具有相对性或非完整性、开放性、自组织性和整体性这四大基本特征。现实中的国际区域产业结构既是一个开放系统,又是全球产业结构大系统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作为理论研究的起点,可运用抽象法暂且将其作为一个封闭系统来处理。通过构建封闭式的理论模型来研究国际区域内务国(地区)产业结构相互关联成整体的成长及其内在运行机理。包括其整体性成长的实质、动因、机制和整体内部的矛盾性等。度量国际区域产业结构必须采用新的分析工具,目前,可用国际投入产出模型或计量经济模型作为分析技术的出发点,但需在贸易联接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其它重要联接机制的度量方法和模型。

2.国际区域间产业结构的关联机制分类及其动态变化研究。现实中的全球产业结构大系统,是由各个国际区域产业结构子系统,通过多种形式的关联渠道及其关联机制,在相互波及、互相联接中构成的。因此,理论研究需将国际区域产业结构由封闭系统转向开放系统,对结构关联机制分类及动态变化进行考察,这是立足全球视角的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关键。需要对各种联接机制从国际区域间立体、多向幅射和多边反馈角度,分门别类地研究其各自的联接特点和传导规律,这是结构关联机制在空间上的变化。同时,全球产业结构大系统的复杂性往往表现为系统时刻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结构间关联强度和关联模式也同样处于动态演变中,在一定的发展阶段甚至出现跳跃式突变状态,这是结构关联机制在时间上的变化。此外,在现实中,由于形成产业结构间互动关系的联接机制较多,因而渠道复杂,各种联接机制交互作用,形成了非常复杂的机制体系。鉴于跨国公司在当代世界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在研究形成国际区域间结构互动关系的各种联接机制及其相互关系时,需要对其加以充分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

3.国际区域产业结构的分类及演化模式的比较研究。在全球产业结构大系统中,存在着各具特征的不同国际区域产业结构子系统,作为一个个相对的整体,需分类研究并揭示各自的演化模式。这里的演化模式是指,特定国际区域内各国产业结构在相互关联中体现的整体演进的形式或表现出具有某种共性的演进方式。鉴于各区域产业结构整体演进方式的复杂性,可选择若干典型国际区域(如东亚、北美和西欧),采用静态和动态的具体分析方法,对某国际区域产业结构整体存在的稳定性特征和变动性特征及变动趋向作出细致的实证研究和理论概括。然后把静态和动态分析分别得出的结论联系起来,研究其相互关系,综合归纳出不同国际区域产业结构体系各自相异的演化模式及其特征。

4.结构变动与当代国际分工发展研究。产业结构的变动往往与国际分工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事实上,在世界产业结构大系统中,某国际区域内各国产业结构是在参与区域国际分工中才相互联接形成整体性演进,各区域产业结构在整体性演进中表现出不同的演化模式,实际上反映了全球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各区域分工子体系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当代全球国际分工体系并非是一个平面结构,而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交叉叠加的复杂的立体结构,需要对此作出系统、全面的研究。以往的产业结构研究由于没有深入到全球产业结构大系统内部不同的层次和侧面,因而相联系的国际分工研究缺少系统性和综合性。各种研究往往关注不同的侧面,其成果可以解释全球分工体系中的某一层次或侧面,然而适用范围不广,自然也难以真正认识本国在全球分工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准确位置。

5.产业政策相互作用机制和国际协调型产业政策研究。以往的产业政策一般以本国产业为对象,通常更多地考虑对本国结构调整及预期,而没有顾及国外政府可能做出的反应与调整对本国产业结构运行和政策执行结果的反向影响。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产业结构的互联、互动强化,直接导致了一国产业政策对内作用弱化,对外作用强化的质变,使产业政策以国际产业政策方式实施,其核心在于协调。事实上,当今某些国际区域经济的整合程度已相当高,因而政策更由本国独立制定,并以本国产业为主要对象,但其政策制定基础和政策实施效果的地域空间范围,已超出本国地理边界,外延扩大到与本国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国际区域或周边国家。目前,虽对制定国际产业政策进行了初步探讨(齐东平,2000),但对各国产业政策相互作用机制还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因此,需深入研究多国、特别是同区域内各国产业政策相互作用机制的特点、规律和动态博弈过程,以及全球化时代国际协调型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方式。

篇2

一、市场进入壁垒理论溯源

“市场进入(MarketEntry)”是产业经济学领域研究产业组织的一个基本范畴,指的是一个厂商(或企业)进入新的领域,开始生产或提供某一市场上原有产品或服务的充分替代品。无论以何种方式进入,新进入的企业都需要具备一些基本要素,这些要素也就会构成进入市场的各种障碍,这就是所谓的市场进入壁垒(BarrierstoEntry)。最早明确提出市场进入壁垒概念,并对其进行系统分析的是产业组织领域的主要开拓者贝恩(JoeS.Bain)。贝恩关于进人壁垒的研究属于结构主义学派。此后,芝加哥大学斯蒂格勒对进入壁垒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认为“进入壁垒是一种生产成本(在某些或每个产出水平上),这种成本是打算进入一产业的新厂商必须负担、而已在位产业中的厂商无须承担的。”‘嘶蒂格勒是从生产成本的角度解读进入壁垒,这对于以后的研究者有重要的启示。一些学者通过实证研究提出市场进入壁垒的社会效应,冯·魏兹塞克认为:“进入壁垒使之必须由试图进入行业的厂商负担,而无须由行业在位厂商负担的生产成本:从社会的角度看,它意味着资源配置的一种扭曲。”该定义涉及进入壁垒的福利问题,如果进入壁垒造成社会福利损失,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就会产生。任何一个行业最初的、最基本的进入壁垒都来源于市场本身,而非法律、政策、技术等原因。当市场进入产生负外部性的时候,法律、政策的介入不可避免,由此形成了新的制度性壁垒。不同的学者根据不同的标准,将进入壁垒分成不同的类别。哈佛大学结构主义学派的贝恩把全部进入壁垒归结为三种:规模经济、在位厂商的产品差别优势、在位厂商的绝对成本优势。贝恩最早对进入壁垒的分类,主要是从进入壁垒形成的原因着手的。此后,贝恩通过对大厂商规模经济、绝对成本优势和产品差别优势造成的进入壁垒进行综合,将各个产业的进入壁垒高度划分为三大类:非常高的进入壁垒、存在实质性的进入壁垒、中等程度到低等程度的进入壁垒。萨洛普则将进入壁垒分成无意的进入壁垒和策略性进入壁垒。还有人将进入壁垒划分为刚性进入壁垒、粘性进入壁垒和弹性进入壁垒三类。

对于进入壁垒的影响,学界一直在争论。不过,有一点已经达成一致,那就是,进入和进入壁垒是影响市场份额和市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而市场份额和市场集中度又是决定市场结构的两个主要因素。进入壁垒是决定厂商数量和厂商规模分布的重要因素。在市场进入壁垒较高的行业,由于缺乏进入威胁,在位者能够赚取超额利润,有可能导致在位厂商在技术进步和效率提升上没有动力;在进入壁垒较低的市场上。大批的潜在进入者随时准备进入市场,与在位者竞争,并力图替代效率低下的在位者。可见,进人壁垒对在位厂商和潜在进入者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传媒产业的结构性进入壁垒的构成维度

目前,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对传媒产业进入壁垒进行研究。彭永斌认为,传媒产业进入壁垒是指进入传媒市场可能遇到的各种障碍。它从新增传媒机构进入传媒市场的角度来考察传媒市场关系的调整和变化,考察产业内已有传媒机构与新增传媒机构间的竞争关系,反映的是传媒市场中潜在的竞争强度。传媒产业的进入壁垒可以分成制度性进入壁垒、结构性进入壁垒、行为性进入壁垒等不同类型。其中,传媒产业的结构性进入壁垒是仅次于制度因素以外,影响传媒进人的一种重要因素。在产业经济学领域。结构性进入壁垒是指能够遏制进入发生的行业中各种稳定的结构性因素或特征。在传媒产业中,也存在这些结构性因素或特征,主要包括规模经济、产品差异、资源占有、必要资本量等。

1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存在于任何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的产业中。当每多生产一个单位产品的成本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降低时,就出现了规模经济。对于传媒产业来说,其边际成本是指每多向一个消费者提供一单位媒介产品或一项服务而生产的成本。平均成本是指提供媒介产品或服务所涉及的所有成本除以受众人数。在传媒的大多数行业中,边际成本往往很低,甚至在一定范围内边际成本等于零。如果随着规模扩大使平均生产成本降低。那么就会出现规模经济和更高的利润。哈佛大学产业经济学的结构主义学派认为,规模经济是市场进入壁垒的重要来源。按照哈佛大学结构主义学派的观点,最小单位成本所对应的产量属于“最优规模产量”。如果最小最优规模占全部市场的需求比重较大,那么规模经济的存在就会对进入产生某种阻碍作用。规模经济的存在之所以阻碍对产业的侵入,因为它迫使进入者要么一开始就以大规模生产并承担原有企业强烈抵制的风险。要么以小规模生产而接受产品成本方面的劣势,这两者都不是进入者所期望的。传媒产业同其他产业一样。伴随着生产经营能力的扩大也会出现批量扩大、费用递减和收益递增的经济现象。也就是说,传媒产业存在规模经济现象。国外的一些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得出。随着报纸发行量的增加。报纸的长期平均成本呈下降趋势,形成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意味着报纸可以在一个比较大的发行市场中降低发行价格或者索取较低的广告费用,而发行量较少的报纸则不能这样做。所以,规模经济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进入壁垒。模经济几乎可以表现在媒介经营的每一个职能环节:新闻信息的采制、印刷、发行、广告等等。当传媒发展存在纵向一体化时,其共享利益特别突出,因为处于同一利益集团的不同生产或分销各衔接环节可以进行一体化经营,这种共享资产导致非常可观的经济性。目前,中国媒介产业集团化发展趋势比较明显,一些区域性媒介集团在当地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这些媒介集团基本上都具有纵向一体化特点。很多媒介集团能够形成一定程度的规模经济。

2媒介产品差别

产品差别优势是指在位者在产品的价格一产量关系上要比潜在进入者更具有优势。在相同的销售成本支付下,在位者可以获得更高的产品需求,也就是说在给定产量下可以索取更高的价格。这样,潜在进入者若要获得与在位者相同的产品需求就必须支付更高的销售成本。当某一媒介能够为其受众提供一些独特的、对其受众来说不仅仅是价格低廉的东西时,这个媒介就具有了区别于其竞争对手的经营差异化。不同的媒介产品之间可能具有一定的可替代性,因为“任何一种商品都可能是另外一种商品的潜在替代品,即便只是无穷小的替代。”如果一种媒介产品难以学习和模仿,可替代性就小。这样,新进入的媒介进行同质竞争的可能性就相应变小,媒介产品差别优势就会产生。媒介集团的策略、信息不对称、受众的偏好、设计和生产技术、媒介集团的信誉都可以形成产品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并不是单独发生作用。更多的场合是以一种交互的形式发挥作用。首先,媒介集团的策略对于铸就媒介产品的差异,形成媒介集团的竞争优势有直接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构筑的进入壁垒不易突破。媒介集团旨在扩大产品差异的策略包括商业秘密的保护、品牌战略、内容安排、广告、促销、公关等。一些媒介为了提升自己的竞争实力,对媒介的受众定位、市场定位、栏目安排、内容设置等进行精心设计,打造媒介的品牌优势。减少可替代性,从而建构媒介的市场进入壁垒。其次,通过服务铸造壁垒。媒介产品的销售渠道是媒介独特性、差异性的一个有力来源。可以增强声誉和竞争力。这一点往往为一些媒介所忽视,是以后媒介亟待加强的地方。其三,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来创造差异。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是媒介产品差异化战略的不竭动力,同时也是形成进入壁垒的重要因素。产品差别是实施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这种手段往往对受众定位、区域定位等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差异化程度较高的媒介产品。其可替代性就相对较弱,因此容易维持一批忠诚度较高的受众,这对于新进入市场的媒介来说,就会形成较高的进入壁垒。

3资源的占有壁垒

资源占有的多少,会影响媒介的竞争实力。有些资源对于在位传媒有重要的意义,而新进入的传媒缺乏这些资源,会对其资金链造成不利影响。首先,不动产资源是一种有形的壁垒。一些在位媒介靠长期的利润积累了足够的固定资产,如土地、厂房、设备等。某一新媒介要想进入市场,往往需要各种资源投入生产,如果这些资源为在位媒介所垄断。或者在位媒介已经同资源供应者建立了固定的联系,新媒介进入市场就受到资源的限制而被排斥在外,这势必增加进入壁垒。在法国,进入全国性报纸市场相当困难,其中印刷设备所要求的高投入,极端良好的工作条件以及技术现代化等因素构成较高的进入壁垒。其次,信息资源是一种无形的壁垒。信息资源是直接增加新进入媒介成本的一种方式,准确的市场信息和调研数据对新进入者尤为重要。媒介产业对信息具有依赖性。如果在与竞争对手的博弈中,在信息获取上处于下风,新媒介必然要面对极大的劣势。所以,信息资源壁垒是新进入者丝毫不能忽视的因素。第三,受众与客户资源是关键性的壁垒。新创办的媒介能不能在市场中站住脚跟,要看其能否打开局面,赢得受众,吸引大家的眼球。因为受众资源是广告客户所看重的,如果新创办的传媒拥有受众市场,那么它就可以吸引广告客户,就能够突破这一壁垒。物品可以分为“经验品”和“搜寻品”。媒介产品属于经验品,其内在特征(包括媒介产品的价值与功能等)在购买及消费前的检查中不能得到充分体现,甚至需要用很长时间在一些重大现实的报道中得以体现。因为经验品的质量确认必须经过消费者一定时期的消费体验才能得以完成。当受众对新的媒介产品质量尚未作出识别时,即使它的真实质量与已知媒介产品的相同,在相同的成本支付下,受众也不愿意选择前者。因此,当媒介产品的质量处于有待确认的“等待期”内。它只能争取到较少的受众和广告客户。国外学者通过调查发现,一些忠实于某些报纸的读者很难改变他们的嗜好。这构成了较高的报业市场进入壁垒。

4必要的资金量

传媒产业竞争异常激烈,潜在的进入者如果要想在市场中站住脚跟。必须具备一定的资金。较多的资金投入对于潜在进入者来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壁垒。以报纸为例,在报业竞争异常激烈的中心城市,新报纸进入门槛很高。喻国明教授认为,市场份额集中于强势媒体,会加高后来者的进入门槛,建立起市场进入的资金壁垒,可能将小媒体逼到绝路。换言之,由于媒体产业的规模化发展趋势,使进入媒体产业的资金“门槛”在迅速加高。《北京青年报》、《新民晚报》等在20世纪80年代进入市场时候,启动资金只需要30万元左右。而到了2001年,《京华时报》的创刊时启动资金达到5000万元,两年之后,《东方早报》启动资金已经接近1亿元。在国外传媒市场上,新进入市场的媒介也会遇到资金投入壁垒。在美国,Wirth(1986)比较了创办日报、广播以及电视的启动资金发现,1984年,在美国创办一份日报的启动资金,大致为700万美元(发行量为2万份)至3650万美元(发行量为25万份)之间。而创办一个电视台的启动资金是报纸的十四分之一到七分之一不等:创办一个广播电台的启动资金是报纸的十四分之一到十八分之一不等。Wirth还认为报纸市场之所以具有较高的进入壁垒,是因为新创办的报纸需要一定的资金去克服读者和广告客户对在位报纸的偏好。《今日美国》创刊时,仅仅对售报机的单项投资就超过3亿美元。在英国,《泰晤士报》1993年启动全面改版,仅每年需要的报纸品牌宣传、市场推广花费就达到人民币3.13亿元。这种高投入仅仅获得的是一种进入的资格,新创刊的报纸能否取得满意的回报,能否在竞争中立稳脚跟,还要看新进入者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状况。目前,中国报业市场的“空白”领域越来越少,所以创办报纸的最低限度投资量逐年增加。高“门槛”的资金需求大大增加了投资的风险程度。即使媒介创办成功,在没有实现赢利之前,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大量的资金投入又形成很高的市场退出壁垒,这也是新进入者不得不考虑的。

三、传媒产业结构性进入壁垒的双重效应

传媒产业的结构性进入壁垒是一把双刃剑,既能给传媒市场带来积极效应,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因此,传媒市场结构性进入壁垒是传媒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平衡器,没有壁垒不行。壁垒过高也不利。

篇3

0引言

传统理论从比较优势出发,过于强调劳动密集型的非高新技术的发展,随着国家提出自主创新战略,出现过于依赖高新技术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倾向。其实,不管是资本密集型的高新技术行业,还是劳动密集型的中低技术行业,只要在开放的条件下具备相应的技术创新能力,就会给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空间。

考虑到中国的国情,应该同时关注不同技术层次行业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传导作用。我国目前处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研究如何运用不同技术层次行业技术创新,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传导机制

各国工业化的进程表明,产业结构升级是以企业技术创新为前提条件和主要动因。企业创新系统中技术创新是关键,作为产业的微观组织,企业的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有传导作用。一般认为,从微观层次看,技术创新是企业在一定资源基础上进行的,决定技术创新能力高低的3种资源为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物力资源(指工艺装备)。行业技术创新是行业内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聚集,是推动行业发展和结构优化的主要动因。关于产业结构的研究,文献认为,产业结构升级包含了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2个方面,两者交织在一起,相互依存又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产业结构优化过程的一条纽带。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解决各产业之间有机联系和耦合质量的问题,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则是解决怎样促进整个产业结构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问题。产业结构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技术结构、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及贸易结构等,在诸多因素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技术结构,因为一种产业的形成发展或衰退,从根本上说起因于技术的进步或落后(技术创新),从而产业结构的变动也起因于技术结构的变动。由此,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途径应依赖于与之相应的技术创新,推进创新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核心。一方面,技术创新通过促使生产要素在产业问流动,直接实现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新产业的形成;另一方面,技术创新会通过对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贸易结构等的影响间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本文借鉴文献构造出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传导机制,如图1所示。技术创新过程的性质特点,决定着无法直接衡量技术创新的质量和数量,因此,只能采用一些替代性指标,如设备、资金及人员来反映技术创新活动。图1中虚框内的技术创新内容,通过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处于黑箱之中。本文根据信息不完全的特点,利用灰关联理论,在技术创新投入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建立模型,量化分析不同技术层次行业技术创新投入因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2技术层次划分及指标设计

制造业水平决定了一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大中型制造业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力量,无论新产品销售收入还是从业人数都占有绝对优势,它们的技术创新状况直接关系到制造业总体的技术创新水平,数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本文依据OECD(1996)的技术划分标准,结合我国对高技术产业的界定,将制造业划分为4个技术层次:高技术、中高技术、中低技术和低技术,考察我国1996-2005年制造行业的技术创新状况。由于部分行业原始数据残缺,再加上个别不同技术层次行业放在一起统计,数据不易分离,在这里剔除“石油加工、炼焦与核燃料加工”、“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后,共得到29个行业的大中型制造业企业的原始数据,这些行业按技术层次划分情况见表1所列。

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技术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由于技术创新过程涉及众多因素,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测度方法,国内外的研究者分别从企业层面、产业层面和国家层面提出了多种问接测度指标。本文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考虑到数据的可取得性,设立技术创新投入指标和技术创新产出指标,综合衡量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从投入一产出角度构建技术创新评价体系,体现了技术创新活动的链条式过程,把技术创新的实现看作是一个创新资源投入到产出的整合过程,指标体系就是一个描述技术创新资源从投入到产出的配置情况和运作水平的过程优化体系。

设技术创新投入指标为X;.z为微电子控制设备原价占生产经营用设备原价比重;zz为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为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设技术创新产出指标为z。,包括专利申请量和新产品销售收入。

技术创新最重要的3个投入指标即设备、人才和资金。技术创新投入既包括R&D投入也包括非R&D投入,R&D投入是衡量技术创新投入最主要的指标,它既是自主创新的基础,也是成功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的要求。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大中型制造业R&D人员、R&D经费仅有20O3—2005年3a的数据,本文选择科技活动人员代替R&D人员,选择科技经费内部支出代替R&D经费。相比较而言,科技活动人员和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在量上大于R&D人员和R&D经费,而且不像R&D人员和R&D经费那样单纯反映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相应投入,因此,选取更加合理。技术创新投入指标中微电子控制设备原价占生产经营用设备原价比重体现了设备的投入强度,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反映了技术开发力量的强弱,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体现了科技开发力度(由于统计原因,高技术行业用“年末固定资产原价”代替“生产经营用设备原价”;高技术行业的“产品销售收入”及“从业人员”1995年的数据口径为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1999—2004年的数据口径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技术创新产出包括潜在技术创新产出和现实技术创新产出。专利是研究开发的重要指标,用专利指标衡量R&D能力已被广泛接受。专利权是企业未来用以开发新产品的储备能力,以专利申请量作为衡量企业潜在技术创新产出的指标。技术创新包括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产品创新主要体现为新产品销售收入,工艺创新不易量化,但其效果可在新产品销售收入中得以体现。新产品销售收入几乎代表了所有技术创新投入要素或相关要素相互作用的最终结果。企业技术创新的最终目标是将创新的技术以新产品销售的形式实现其价值,新产品销售收人反映了企业现实的技术创新产出。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传导作用不易量化,因此仅简单以技术创新产出作为衡量技术创新导致产业结构升级的指标,技术创新的投入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关系恰当地说明了企业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

本文在技术创新投入指标与技术创新产出指标间建立灰色关联模型,来测度不同技术层次行业技术创新投入与所带来的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系。

3灰关联模型应用

本文仅搜集了1996-2005年的数据,样本量较小。而且由于技术创新过程涉及众多因素,很难准确定义所有影响因素,收集到的信息并不完全,因此,数据具有不确定性。

灰色关联模型恰好适用于信息不完全情况下的关联度分析。关联度分析是分析系统中各元素之间关联程度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依据关联度对系统进行排序。由于计算关联程度的数列量纲不同,先进行初值化处理。

4数据分析及对策建议

运用(1)、(2)式可以计算出不同技术层次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指标,对技术创新潜在产出指标和技术创新现实产出指标的贡献值,并找出不同技术层次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排序,计算结果见表2所列。

这也说明了我国中技术行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和持久。值得注意的是,中高技术层次的科技资金投入尚待进一步加强。

篇4

吉林省最初的林业产业采取的是粗放式快速发展模式,是对天然林的采伐利用及一些简单的林木加工业。直至1995年以后,森林结构的变化使得可采资源的减少,木材的综合利用才得到重视。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和“生态和产业协调发展”方针的指导下,不断加大林业产业的建设以及结构调整。由图1可知,2007~2013年吉林省林业产业总产值保持快速增长的速度,2008年和2011年吉林省林业产值总量增长速度分别达到77%和34.5%。2008年之后增长速度虽处于波动中但仍保持在快速增长的势头,2012年最低也达到12%。在图2中,可见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占总产值的一半以上,2007~2010年吉林省林业第二产业呈现稳步增长状态,产值所占比重也在不断加大,2010年以后至2013年吉林省林业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呈稳定趋势,基本在61%上下波动;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虽有高低交错的波动,但其总体仍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明显较低,但就其平均增长速度来看已逐步超过第一产业。表明吉林林业产业正在逐渐从以林为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转变,其产业结构也逐步由“二、一、三”向“二、三、一”格局靠近。

1.2林业就业结构的变化与特点

吉林省一直以来定位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其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一直高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林业产业作为吉林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其就业结构如图3所示,吉林省林业就业结构远远滞后于产业结构,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远远高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2010以后第二产业就业和第三产业就业结构所占比重均有所上升,2013年第三产业就业结构所占比重已经超过第二产业。表明第三产业具有较大的吸收转移劳动力的空间;第二产业吸收转移劳动力的空间虽有上升,但在工业结构的调整下就业比重有下降趋势;主要劳动力仍聚集在第一产业,从事简单再生产的工作,这是对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可见目前吉林省林业产业的就业结构效益较低。

2吉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在对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面,具体分析见表1。由以上数据,把各产业的产值比重记为x,各产业产值的比重记为xi(i=1,2,3),把就业结构的比重记为y,各产业的就业比重为yi(i=1,2,3),利用上面的数据,运用统计软件spss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系数。从表2可以看出,林业第一产业产业结构与第一产业就业结构之间的相关系数R11=0.597,第二产业产业结构与第二产业就业结构的相关系数R22=0.710,第三产业产业结构与第三产业就业结构之间的相关系数R33=0.566。将各产业在GDP中的比重7年的平均值作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Rn(n-2)为相关系数临界值,其中a为显著性水平,本文中选取a=0.05。若|R|>Rn(n-2)则相关,若|R|>Rn(n-2)则不相关。根据选择的显著性水平查询相关系数临界值表得到Ra=(n-2)=R0.05(5)=0.755,可见R=0.4914<R0.05(5)=0.755。由相关性分析可知,吉林省林业三大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表出了不相关性,不符合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变的一般规律,可见目前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还存在结构失衡的矛盾,有待进一步的优化调整。

2.1林业第一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吉林省林业第一产业的呈现下降趋势,从2007年的31.73%下降到2010年的25.85%。但在2011年出现反弹,产值比重增加到27.78%,其产值增长率也达到44.57%,是继2008年之后达到最高。2011年之后林业产值比重缓慢下降并有趋于稳定趋势。而第一产业就业结构所占比重虽呈现高低波动状态,但其方向仍表现为下降趋势,并在2010年突破90%的下限下降到86.08%。从表3的数据来看,吉林省林业第一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系数仅为0.356,表明两者的相关度均较弱,说明第一产业产值结构的变动对就业结构的拉动效果较差。这跟吉林省是农业大省有一定的关系,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要求不高,吸纳劳动力的起点低。加之吉林省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并在政府“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政策的支持下,有一大批的人集中第一产业,在第一产业中有90%以上的人从事木材采运业。

2.2林业第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想关性分析

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一直处于林业产业的主体地位,并在2011以来所比重增长缓慢并有趋于稳定趋势,其年均增长率33.48%超过总产值的增长速度29.83%。而第二产值就业结构所占比重严重偏低,在2010年达到最大值8.24%,从2010以后第二产业就业结构所占比重在波动中下降。由表4可知,林业第二产业与就业结构的相关系数为0.584,未呈现出显著相关,表现为中度相关,有产值结构比例我们可以看出吉林省第二产业结构处于工业化中期,科学技术的引进以及产业化规模的调整从而会降低对人力的需求,同时对劳动力专业技术水平要求的提高也进一步也会降低第二产业结构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这表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的资本和技术密集程度在不断提高。而目前阶段吉林省的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来自农村,文化和技术水平不高,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会出现产业结构失调。

2.3林业第三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吉林省第三产业产值结构在波动中呈下降趋势,在2010年达到最低值11.42%,并在2011年以后有小幅度的上升的趋势。而第三产业的就业结构呈现出波动中上升的趋势,在2012年到达就业比重的最低值3.89%,但在2013年很快的反弹到8.44%,达到历年的就业比重的最大值。由表5得出让r=-0.343,表明吉林省林业第三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呈现负的弱相关,表明第三产业吸纳就业劳动力的能力还有待加强,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未来第三产业结构是吸纳转移劳动力重要阵地,加快吉林省林业第三产业的发展迫在眉睫,也是协调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均衡发展的重要切入点。

3促进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均衡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根据上述相关性分析,吉林省林业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所占比重严重偏高,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所占严重偏低,与就业构成的一般变动规律存在着较大偏差。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森工企业的改革制度留下的后遗症。全省户加工企业涉及亿元的资产己全部完成产权出售,实现了国有资本在加工业领域的全部退出,分流了数万人职工。二是天保工程的实施带来了国有林业企业经营方向的转变,使得原来由国有林业企业承担的多种非林产业逐步转制,脱离了国有林业企业。

3.1产业结构调整

(1)始终坚持吉林省林业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以森林资源培育为主的第一产业是整个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它直接或间接地构成了吉林省其他林业产业发展的动力和支持系统,也是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环境的重要手段。所以坚持林业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是吉林省林业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2)加强林业第二产业的产业化和规模发展模式。吉林省林业第二产业在林业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07年以来一直占有最多的比重,是推动整个林业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的关键一环。目前来看,吉林省林业第二产业仍然以简单的锯材木片加工业、木制品业这种木材原料初级制造加工为主,人造板制造业中的科技含量与附加值还不高。因此仍要继续发掘林业第二产业空间,使其不断地趋向合理化和高度化,最大限度地发挥第二产业在林业产业中的效能。优化调整第二产业的关键是选择具有优势的主导产业,进行规模经营,提高科技含量,增加高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实现产业间的关联带动性发展,还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性产业来吸纳来自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因此,选择吉林省林业的主导产业是第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3)大力发展服务业。根据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第三产业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是吸纳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阵地,但是吉林省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影响全省就业结构的优化。充分利用吉林省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以及政策优势大力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集餐饮服务一体化的森林旅游业,是未来第三产业拉动就业的主导方向。

篇5

1.1技术进步: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直接动力

技术进步是决定产业结构演进与变革的直接动力,首先,技术进步可以发现新的可替代资源,创造新的可替代产品。诱发新的需求从而刺激需求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演进产生诱导力量,例如,技术进步促使产品成本下降、资源消耗弹性下降和消费品升级换代,改变了生产需求结构和消费需求结构。其次,在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兴产业的发育与成长,推动原有产业的分化,改变产业结构,例如,技术进步推进社会生产率提高、新兴产业出现和产业部门收益变化,直接导致产业结构分工深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再次,在技术进步条件下,各产业资本存量的更新不仅是在原有技术基础上进行的,而且在更新过程中还包括知识和技术的补充,使原有的资本存量通过更新增强技术能力,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出,促进产业结构变革,最后,技术进步通过产业关联而使一些产业扩张,另一些产业缩小,促进产业结构变革。

1.2高新技术创新: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基础动力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本质是技术的集约化,因此,在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的技术水平上,只有将技术创新引入新的生产函数,并通过对其他部门增长有直接和间接影响的主导部门的更迭,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演进,高新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将不断为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提供基础动力。一方面,发达国家掌握科技源和科技垄断权,利用“全球多层网络”和技术转移,企图左右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分工结构;另一方面,后发国家可以利用知识的“共享性”和“溢出效应”,通过知识的社会化和知识共享形成的经济增长网络体系,建立科技知识共享为基础的转化、应用和扩散体系,同时,选准主攻方向,集中力量实现高技术领域中关键技术自主研发能力的突破,进而实现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在高新技术创新中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

1.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现实动力

根据经济发展的正常顺序和先发工业化国家的历史经验,高级化和信息化应在工业化的基础上发展。但由于高新技术的渗透和外溢日益显著,全球产业结构加速调整,我国部分制造产业因其明显竞争优势而成为世界主要生产基地,加上资源稀缺和保护生态的压力日益增强,我国完全有理由而且也必须提前启动信息化,高起点地推进工业化,以信息技术对既有产业格局的渗透和整合来完成工业化目标,在产业结构高级化过程中走跨越式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一方面发挥了后发优势,另一方面实现了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良性互动,例如,信息化通过改造传统产业、催生新兴产业、促进产业融合和提高组织管理效率与投资回报率等方式,提升产业竞争力,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现实动力。

2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传导机制分析

2.1高级化加速工业化进程: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传导途径之一

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是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应不失时机地推动高级化进程,占领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获取水平分工利益,现代产业能高效地进行资源配置,极大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能通过高新技术手段在各方面创新,例如,信息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全面提升科学技术含量,增强工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加速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成为提高工业发展水平的理想解决方案。由于信息化的推进在应用中有很大的需求市场,因此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为了适应市场而不断创新,信息产业自身也会有巨大的发展,成为对社会经济增长贡献率最高的新的增长点,也使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种优势整合,把工业化与高级化结合起来,用高级化加速工业化进程,努力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一条重要途径。2.2传统产业升级支撑高级化: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传导途径之二

现阶段,完成工业化仍然是我国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传统工业依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重要支撑。首先,中国没有足够的资金迅速把传统产业转变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所需要的巨额资金要靠传统产业创造的利润来提供;从另一个角度讲,传统产业的升级过程就是中国式新经济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其次,高新技术的研制、开发和产业化需要传统产业提供能满足其性能需要的生产装备,但在现实层面,传统产业的发展不充分已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制约,需要着力加以突破,最后,传统产业的升级与发展可以为现代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从总体上看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优势产业还不是技术资金密集型的现代高技术产业,通过传统产业升级来巩固传统产业的优势,以此支撑起现代产业发展的根基,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又一重要途径。

2.3三个阶段互动:产业结构高级化过程的传导途径之三

根据配第一克拉克定理和库茨涅兹对产业间分布结构的演变趋势规律的揭示;产业结构演进具有阶段性规律:首先,以信息技术等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使产业结构升级的阶段;其次,再造传统产业布局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重的阶段,第三,再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其成长为主导产业的阶段。这三个阶段之间并无严格的区分,在不同的经济区域可能同时并存,但就一国而言,产业结构高级化总体要经历三个梯次发展。首先,工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现代产业开始萌芽、成长,居于辅位,其次,随着现代产业的迅速发展,进入工业产业和现代产业并重时期;最后,现代产业完成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并成为主导产业,进入高级化为主、工业化为辅的阶段,目前,我国处在工业化中期,属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阶段,而经历“新经济”的美国则已进入第三阶段,处在全球产业垂直分工体系的顶端。

3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保障机制分析

3.1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实现互动: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内在保障

传统产业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产业结构中占优势地位,其高级化变革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首要环节和基础工程,这一进程并非要全部淘汰传统产业,也并非要将其全部升级为高新技术产业,而是首先要对传统产业进行科学定位,以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渗透、融合、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有效互动,现代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是通过现代产业的有效供给与传统产业对现代产业的有效需求保持动态平衡来实现的。以工业产业为主体的传统产业为现代产业提供巨大的市场,使现代产业在非均衡的产业结构中获得广阔的市场空间和需求拉动,保证现代产业稳定的高增长;现代产业则向传统产业提供高新技术及其设备、知识内容和知识服务。通过高级化渗透,传统产业极大地增强了竞争力,从而实现了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和生命周期的延伸效应。

3.2推进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产业高级化的有力牵引

篇6

Abstract:Governmentisoneofprincipalentitiesofeconomicactivity.Marketfailureisthenecessaryoutcomeofmarketfunction.Thegovernmentcanrectifythemarketfailure,andjustthismomentthegovernmentinterferenceisnecessary.Accordingtothemarketeconomicrules,marketshouldplaythebasicroletocollocateresources.Sodoestheindustrialstructureadjustment.Governmentfailurealsocanresulttoindustrialpolicyinvalidation.Nowmarketandgovernmentshouldbeunitedtocarryoutourcountry’stacticindustrialstructureadjustment.

Keywords:marketfailure;governmentinterference;industrialstructure

一、市场与政府之争

政府和市场之间怎样分工,政府在经济活动中充当什么样的角色,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和方式是经济发展史中讨论最多的话题。经济学家们对政府干预市场问题的讨论也由来已久。

经济学家们对政府干预市场问题的讨论也由来已久。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提出“自由放任”思想,认为政府不需干预市场,市场可通过“看不见的手”自行调节,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经济自由发展的思想。20世纪30年代,英国伦敦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哈耶克,进一步阐述了自由主义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的意义。20世纪后半期,在西方国家,特别是“供给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卢卡斯提出的“无为而治”的理性预期学说等,都属于市场自由主义学派的范畴。

相反的观点是强调政府干预的意义,认为市场的作用是有限的。李嘉图非常注重政府运用贸易和税收政策对一国经济平衡增长的作用。1936年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最明确、最直接地提出了用赤字财政和膨胀性的货币政策为主的“政府干预”,乃是解决由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危机问题的重要手段的主张。1994年,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市场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90年代中期以前亚洲经济出现的持续繁荣,主要经验之一在于政府的作用。

二、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市场的根源

市场失灵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运行的必然产物。政府是“市场失灵”的纠正者,只有在市场失灵时,政府干预才是必要的。

西方学者认为,资源配置效率或帕累托效率只存在于理想世界的市场经济,而不存在于现实世界的市场经济。而当理想世界的市场经济的任一假设条件得不到满足或不能成立时,就会出现这种市场失灵。

例如,当进入市场的卖者和买者不是非常之多,而是存在垄断时,当进入市场的产品存在差别时,当进入或退出市场存在障碍时,当经济活动产生外部影响时,当存在公共产品时,当市场参与者存在不完全信息时,都会导致市场失灵,出现资源配置缺乏效率的状态。这种资源配置无效率,或者资源配置达不到帕累托效率的状态即是市场失灵。

市场不能保持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和稳定协调的发展;自由放任的市场竞争最终必然会走向自己的反面――垄断;市场机制无法补偿和纠正经济外在效应;无力于组织与实现公共产品的供给;市场分配机制会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和贫富两极分化。

三、产业机构调整中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间的关系结构,包括各产业的技术基础、发展程度,及各产业在空间上的分布结构等。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与经济增长有密切联系。

产业结构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经济发展减弱了结构调整中的资源限制,为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使新的产业重组有可能在无障碍的市场条件下进行。

根据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要使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产业结构调整也是如此。从理论上讲,市场经济主要依靠价格机制对资源进行配置在一些严格的条件下,价格机制可以使资源最优配置,即所谓的“帕累托最优”这些前提条件至少包括:信息的完全和对称、充分竞争、规模收益不变或递减、经济活动不存在外部性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这些前提条件得不到满足,价格机制起不到最优配置的作用,因而存在市场缺陷或市场失灵问题正是市场机制存在缺陷和后起国家需要赶超型发展,成为政府推动产业政策的主要理论依据。

我国目前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包括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的优化和升级,完全靠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来指导和干预是不可能的,政府无法掌握与结构变化有关的所有信息和对多元化的变动方向按其重要性进行排序因此,必须发挥市场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基础性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产业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实际上隐含着如下一些假定:第一,制定产业政策的政府决策层有动力和有能力制定出合理的产业政策;第二,政府的行政执行系统有动力和有能力有效地推行产业政策;第三,通过产业政策解决问题比通过市场机制解决问题的成本更低,只有满足上述条件政府干预才是有效的才能弥补市场失灵问题。

四、产业机构调整中政府的失灵及其表现

(一)政府机构及其官员的利益最大化倾向,使产业政策决策的科学性并非必然。

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化身,本应公正无私地矫治市场失灵,以优化资源配置和促进社会福利最大化,然而在产业政策决策过程中,政府机构及其官员会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力求使制定出来的产业政策符合其利益取向,置社会整体利益与社会福利目标于不顾。

(二)行政性(或经济性)分权的不彻底,致使产业政策在贯彻与执行中被扭曲变形。

一些地方为增加地方收入,不考虑国家中长期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导向,不考虑周边地区的经济环境,而是千方百计扩大基建规模,盲目发展短期内高盈利的产业,加剧了重复建设,造成了地区的产业结构趋同的现象,阻碍了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致使国家的产业政策在具体的执行中被扭曲变形,进而影响了国家产业政策目标的实现。

(三)信息不完全与政府机构运行效率低下,导致产业政策决策的失误与滞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信息是在大多数分散的个体行为者之间发生和传递,以及现代经济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政府要全面掌握和准确分析所有信息非常困难,而且成本高昂,产业政策决策失误在所难免。

五、我国政府如何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作用

从国际经验看,大多数国家的政府都对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发挥干预作用。而通过对美、日、德三国政府制定产业政策的分析可以看出,首先政府应均充分尊重市场机制在实现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政府对社会经济的干预都以不破坏市场调节为前,其干预的范围也多是为弥补市场失灵,而做出必要决策”。其次,三国政府都十分注重对教育和科研开发的投资和建设,以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演进。第三,日、美两国政府在产业政策决策时注意吸收社会各利益集团(包括私营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以使其制定出来的产业政策符合社会各集团的利益,在实践中便于贯彻和执行。

目前我国各产业之间机构不协调,第一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农产品加工与社会化服务体系落后;第二产业中,基础工业与加工工业增长不协调,传统产业比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发育不足,加工业能力过剩;第三产业发展不足且结构不合理。区域产业发展中,地区产业结构严重趋同,组织结构水平低。针对现存产业机构失衡问题,政府应采取的措施有:

(一)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体制改革,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有利的制度环境。

政府的调控行为必须依法在范围、力度和方式上作双向的调整,在某些方而强化政府调控以纠正调控不足,在另一些方而弱化政府的调控,以纠正调控的过度。例如,为保护竞争,维护市场秩序,质量规制和打击假冒伪劣而进行的政府行为必须强化。加大力度改革不合理的劳动就业制度和户籍制度,尽快形成合理的投资融资机制,完善证券市场的功能,建立统一的开放的市场体系。真正实行“非禁即入”市场准入制度,改审批制为备案制。

(二)推进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加强市场机制对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调节作用。

“十五”期间政府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式和政策,应当有较大的转变和相应的改革,不仅要提出鼓励或限制的产业和产品目录,要有符合市场规律要求的经济和法律手段加以配合,而要重视加强和完善市场调节功能,使结构调整的政策手段主要通过市场机制起作用。

(三)为了加强市场机制对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调节作用,需要重点推进以下几项改革:推进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加快以股份制为基本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全国城乡人市场,健全市场体系;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尽快形成合理的投融资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场竞争的规则和机制,加快优胜劣汰的进程;继续消除地区之间的割据状态,促进资源在区域之间、产业之间和各种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构建企业破产和职工再就业的系统工程。

参考书目:

1、政府干预与市场经济秩序[M]徐向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5)

2、以制度和秩序驾驭市场经济[M]洪银兴人民出版社2005,(3)

3、政府干预理论与政府经济职能[M]谢自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7)

篇7

先对行序列X0、Xi进行初值象,再进行始点零化象,之后利用公式(1)、(2)、(3)就可算出相对关联度γ01.

1.2灰色综合关联度

根据公式ρ01=θε01+(1-θ)γ01,其中θ=0.5,即可算出综合关联度.之后,对综合关联度数值进行排序.

2内蒙古三次产业的灰色关联分析

2.1内蒙古三次产业与GDP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以2005-2012年的GDP数据列为参考数列,以同一时间段的三次产业增加值数据列为比较数列,通过计算绝对关联度和相对关联度,最后得出综合关联度为p01=0.6330;p02=0.8424;p03=0.8095.(4)式(4)中p02>p03>p01,可以看出第二产业与GDP的关联度最大,其次为第三产业,最小的是第一产业.虽然内蒙古第一产业增加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呈上升的趋势,但其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却在逐年递减,从2005年第一产业占GDP比重的15.1%一直下降到2012年的9.1%,说明第一产业就业已经达到饱和,并且在逐渐排斥劳动力.而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不仅一直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而且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年快速增长,从2005年的45.4%增加到55.4%.因此,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大体趋于平稳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在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一直在34%-39%的区间内上下波动,可是总体上却是处于下降的趋势,但下降的幅度远小于第一产业下降的速度.

2.2内蒙古三次产业内部灰色关联度分析

2.2.1第一产业内部关联度分析以2005-2012年的第一产业的产值作为参考数列,以同一时间段的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数据为比较数列,同理得出综合关联度为p01=0.8676;p02=0.7139;p03=0.8540;p04=0.7000.(5)式(5)中p01,p02,p03,p04分别代表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产值与第一产业产值的关联度,其中p01>p03>p02>p04,可以看出农业与第一产业关联度最大,其次为畜牧业,再次为林业,最小的是渔业.从数据中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出,内蒙古第一产业产值确实主要以农业和畜牧业这两个传统产业产值为主,而其它两个部门产出成果较小.从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变动来看,农业的比重大体在47%-48%之间进行波动,只有2006年上升幅度最大,达到了51.2%,总体来看农业产值一直趋于稳定.畜牧业产在2005-2012年这段期间还是趋于稳步上升的.而林业和渔业两个行业的产值一直趋于稳定状态,其中渔业产值只在1%左右波动.因此,从未来发展角度来看,可以把农业和畜牧业发展成为最有影响力的支柱产业,[2]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尤其要做大做强畜牧业,打造更多的知名品牌.2.2.2第二产业内部关联度分析以2005-2012年的第二产业增加值数据作为参考数列,以同一时间段的工业和建筑业数据作为比较数列,同理得出综合关联度为p01=0.95712;p02=0.6739.(6)式(6)中p01和p02分别代表工业和建筑业产值与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关联度,其中p01>p02,说明工业产值与第二产业增加值关联度最大.2.2.3第三产业内部关联度分析以2005-2012年的第三产业增加值数据作为参考数列,以同一时间段的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产值数据作为比较数列,同理得出综合关联度排序为,批发和零售业(0.7809)>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0.7665)>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0.7629)>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0.7415)>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0.7205)>住宿和餐饮业(0.7199)>房地产业(0.7163)>教育(0.7036)>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0.696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0.671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0.6541)>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0.6504)>文化、体育和娱乐业(0.6452)>金融业(0.6359).从关联度数值中可以看出第三产业14个行业产值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关联度不算高,最高的数值也只为0.7809.批发和零售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这些传统服务业的关联度数值都高于0.75,并且排序相当靠前.而应该作为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的关联度排序却排在最后.其中教育行业关联度排序处于中间位置,这说明了教育并没有得到高度的重视,只片面地追求科学技术的产出,二者并没有建立起协调发展的关系.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的关联度排序也靠后,这说明内蒙古应积极扩大消费,增加公民收入,提高社会保障力度.[3]当前,金融业是第三产业的核心,也是衡量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关键性指标,并且具有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但是它的关联度数值却排在最后一名,说明内蒙古应该重视金融业的发展,积极引导金融服务领域发挥其领头军的功能.2.2.4内蒙古第三产业总产值与第三产业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以2005-2012年的第三产业增加值数据作为参考数列,以同一时间第三产业14个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数据为比较数列,同理得出综合关联度排序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0.7446)>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0.7378)>住宿和餐饮业(0.680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0.6765)>教育(0.6371)>文化、体育和娱乐业(0.6091)>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0.6041)>批发和零售业(0.5795)>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0.5694)>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0.5521)>金融业(0.5333)>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0.527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0.5264)>房地产业(0.5164).从关联度排序中可以看出,生产业中只有传统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服务业的关联数值最高,而新兴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的关联度排序都处于后面.因此,应对新兴服务业给予高度的投资来促进其生产功能,进而推动第三产业整体快速发展.

篇8

1.2市场结构与技术进步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研究与发展支出经费逐年上升,但是随着市场集中度的上升,研发投入比例呈现出阶段性变化。从图2可以看出,中国汽车行业的研发投入比例随产业集中度的上升呈现出先上升后减少的趋势。这证明,自2007年之后,汽车行业逐步形成的垄断势力,对于技术改革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需要警惕由于市场集中度的不断提高,垄断势力阻碍技术进步可能对能耗效率产生的负面影响。

1.3外资与技术改革我国汽车行业的开放程度很高,前6位汽车企业均是合资企业。外资企业在我国汽车产业链上横向和纵向延伸,通过技术转移和技术扩散,客观上促进了我国汽车行业的技术进步。同时,外资的大举入侵也给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技术发展带来竞争压力。从市场占有率来看,合资企业对于自主品牌汽车市场份额呈现出逐年挤压的趋势。表3为奇瑞和华晨市场占有率变化。可以看出,我国汽车行业国产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份额在逐年降低。由于这种竞争压力,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注重研发投入和资质认证。2009年,长城汽车多款自主品牌获得WVTV认证,帝豪EC7、MG6获得四星安全认证[6]。客观促进了国产自主品牌汽车技术革新。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深,是影响我国汽车行业能源利用率的另外一个主要因素。

1.4消费结构导向消费结构对于汽车行业向节能方向发展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这个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过去由于汽车的价格较高,中国民众更加倾向于选择小排量的轻型轿车,但是从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伴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我国汽车消费群体偏好呈现转移趋势。这种消费偏好的转移,导致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和混合动力等新型节能汽车并不受到厂商的青睐,缺乏进一步改革和技术研发的驱动力。这对于我国汽车行业向低碳节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负面效应。反过来,随着雾霾等现象被民众所重视,更多民众选择绿色出行,则可能对我国汽车行业能效有正激励作用。另一方面是政府乘用车偏好的改变。由于“三公消费”近年来逐步公开透明,党政务机关在政府采购方面逐渐倾向于采购自主品牌国产汽车。这对于加强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竞争力有正向促进作用。良好的竞争环境对于技术改革有着促进作用,政府采购偏好的改变,对于我国汽车行业有着正效应。

篇9

2)村庄规划。乡村村庄规划要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在充分结合村庄聚居条件、资源状况、交通状况的基础上,对乡、村同步进行规划编制。为保留村庄的原生态风貌,对聚居户数少且具有原生聚落特色的村庄可不进行规划;对具备良好聚居条件和交通条件的村庄进行规划。村庄规划要遵循尊重村民意愿的基本原则,采取柔性标准与刚性规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规划,其规划内容主要包括公共设施、村民住宅、居民点空间布局、基础设施、道路交通、景观绿化、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规划。

2基于产业结构调整视角下的乡村规划方法

在乡村产业结构中,农业一直以来是基础产业,占用农村大量劳动力;非农产业主要包括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生产资料供应业、农产品运输业、农产品销售业以及为农民生活服务的建筑业、工业和商业服务业。为了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乡村产业结构调整成为了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乡村规划有着直接影响。在乡村产业结构调整视角下,乡村规划的方法策略如下:

1)建立规划组织管理机制。乡村应设立规划建设管理机构,配备专职规划管理和监察执法人员,对规划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其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规划建设管理机构要严格审批规划编制,并加大规划强制性规定的执行力度,不得在没有编制过村庄规划的地方审批建房,有效控制农民的建房行为。建立村级规划监察队伍,让村民主任成为规划监察协管员,形成市、乡镇、村的规划监察联动网络,坚决制止各种违法行为。

2)确定乡村规划原则。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乡村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其一,保护生态环境原则。乡村规划既要着眼于乡村经济发展,又要看重生态环境保护,力求实现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双赢局面。在乡村规划设计时,要尽可能维持河流、绿地、树木等自然环境的原貌,使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创建具备当地特色的居住环境。其二,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乡村规划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改善村容村貌,通过乡村规划建设一个产业发展与内在文化相融合的现代化新农村。如,乡村可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利用当地的生态资源吸引城市居民来农村休闲度假,拉动乡村经济增长,提高农民收入,并通过城乡人相互交流、相互融合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其三,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乡村产业开发和乡村规划时,均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使乡村建设满足农民物质需求和文化生活需求。乡村规划要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问题,广泛听取农民的意见,尊重农民的意愿,着力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切实维护好农民的利益。

3)明确乡村规划步骤。产业结构调整视角下的乡村规划应分为以下四个步骤:第一步,实地调查。了解当前乡村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计划,对典型村庄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民情,与村干部和村民进行访谈,获取最为真实的第一手资料。第二步,综合评价村庄建设情况。准确掌握乡村地形地貌、自然资源、人口规模、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综合评价乡村产业发展现状,确定乡村产业发展模式,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目标。第三步,制定村庄发展战略。根据所掌握的资料,系统研究乡域范围内村庄产业结构与村庄数量、人口规模、空间布局之间的关系,分析乡村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村庄产业发展的优劣条件以及发展潜力,制定村庄发展战略。第四步,确定乡村空间布局体系。坚持“保护耕地”的原则,确定适用于不同产业发展的用地布局,明确中心村和基层村的用地需求、村庄性质、人口规模,制定建设中心村的标准,统筹安排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遵循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避免因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

4)突出乡村规划重点。在村镇体系结构规划方面,可依托当地产业基础,对交通干线进行完善建设,形成以集镇为核心,中心村为主体的级次分明的“集镇—中心村—基层村”三级镇村体系;在村庄布局规划方面,改变粗放型村镇模式,合理布局中心聚居点和一般聚居点,使聚居点形成网络状空间布局;在交通规划方面,以乡道为骨架,建设功能完备、快速便捷、多种交通方式相结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乡村发展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在基础设施规划方面,对供电电力设施、排水设施、通讯设施进行统一规划。在社会服务设施规划方面,规划建设小广场、便民店、文化娱乐室、卫生室、幼儿园、便民书屋、全民健身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

篇10

1.2数据来源偏离-份额分析法的计算基期一般取5年或10年,文章选取1999-2003年、2004-2008年、2009-2013年3个时段,以青海省为参照区域,将西宁市三次产业产值与青海省对比,对西宁市产业结构演变进行分析,结果如表2、表3所示。1999—2013年数据来自各年《西宁市统计年鉴》和《青海省统计年鉴》。

2、结果分析

2.1西宁市三次产业结构特征

近几年,西宁市地区生产总值以每年15%左右的增幅平稳增长。2013年西宁市地区生产总值978.5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43346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8.8:43.8:47.4转变为2013年的3.7:52.6:43.7。如图1所示。三次产业结构有较大的变化。通过对西宁市产业结构的逐个分析与计算,可看出产业结构具有如下特征。(1)第一产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其产值所占比重逐年下降。由2000年的9.66%降至2013年的4.63%。(2)第二产业表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2011年其产值和所占比重在三次产业中居第一位,工业化率仍然很低,仅有43.8%,低于进入工业化初始阶段工业化率50%的水平,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正在逐步形成以硅材料和光伏产业、有色金属精深加工、生物医药、蔵毯绒纺为主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3)第三产业产值逐年提高,2004—2008年提高幅度较大,。2009—2013年其在三次产业中所占比例变化不大。第三产业比重是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主要标志。西宁市全力推进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不断增强服务全省的能力。高原特色旅游业、商贸流通、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发展加快,成为带动第三产业增长的主要力量。

2.2西宁市产业结构的偏离-份额分析

2.2.1产业份额分量。西宁市三次产业的份额分量(Nj)均为正值,说明西宁市三次产业按全省GDP增长率增长所实现的增长水平高于全省GDP实际增长水平,对青海省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从表1可知,西宁市三次产业的份额分量顺序由前两个时段的三、二、一,变化为第三个时段的二、三、一。说明近五年来,第二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最大。

2.2.2产业结构偏离分量。西宁市产业结构偏离分量(Pj)均为正值,说明三次产业部门结构均对青海省经济增长做出了相应的贡献。三次产业偏离分量顺序从前两个时段的三、二、一变化为第三个时段的二、三、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结构偏离份额相差不大,远远大于第一产业。反映出西宁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青海省经济增长贡献较大。

2.2.3竞争力偏离分量。西宁市三次产业的竞争力份额(Dj)逐渐下降。在2004-2008年这一时段为负值。说明在这一时段,西宁市三次产业竞争力都较弱。三次产业区域部门优势顺序从前两个时段的三、二、一变化为第三个时段的二、三、一。第二产业最具竞争力。从表2可知,三个时期西宁市三次产业增长率(L)分别为:1.09757、1.00002、0.99999。说明西宁市经济增长率与青海省基本保持一致,体现出西宁市的经济核心地位。从1999年至2013年,西宁市三次产业结构效果系数逐渐增加,这反映出西宁市三次产业结构日益合理,结构增长率稍快于青海省结构增长率,产业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大。但是,西宁市区域竞争力系数逐渐减小,这反映出在柴达木循环经济区快速发展的条件下,西宁市竞争力优势逐渐减弱。综上所述,西宁市总的经济增长率较快、发展迅速、经济结构日益完善,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为了更加清晰直观的分析西宁市各产业部门的发展情况,根据分析表计算结构,绘制shift-share分析图,明确各产业部门属于何种类型。以三次产业偏离分量为横轴,以份额为量为纵轴,可建立产业优势分析图,如图2所示。从图2可知,西宁市三个时段的三次产业均分布在第一扇面内,属于朝阳产业。其中,每个时段的第二、三产业的位置都十分突出,离坐标原点较远,说明西宁市第二、三产业,是基础条件较好,结构增长优势非常明显的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以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分量为纵坐标,以竞争力分量为横坐标,可绘制三次产业偏离份额图,如图3所示。从图3中可以看出,2004-2008年、2009-2013年两个时期,第一、二、三产业都位于第二扇面,都属于结构增长优势产业。其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据坐标原点较远,但紧贴纵轴,其结构偏离分量大于竞争力分量,说明这两个产业的结构优势带来的增长量大,而竞争力却不强。

篇11

2、价格变动引起供求的变动首先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价格上涨,导致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减少;价格下跌,需求增加。同理,价格与供给成同方向运动,即价格上涨,供应商会增加供给量;价格下跌,供应商会减少商品供给。最终价格的涨落会调节供求的平衡。

二、基于供求模型的人力资源需求分析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人力资本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具备商品的基本属性,从这一角度来分析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也就是研究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的关系问题。探讨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源需求的关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分析:第一阶段,由于我国人力资源成本低廉,在这一区间,对低端操作工人的需求将持续增加,大量农业劳动者进入城市补充了这部分用工需求,反应在需求曲线上,体现为需求曲线右移且趋于平缓。

我国人力资源产业需求结构的演变规律:一次产业的社会劳动者总数的比重呈下降趋势。1952:83.5%;1992:58.5%;2008:39.6%二次产业绝对增加与相对增加并行1952:7.4%;1992:21.7%;2008:37.2%三次产业绝对增加与相对缓慢增加并行1952:9.1%;1992:19.8%;2008:33.2%第二阶段,大量的持续性的用工需求将推高人力资源成本,比产业继续转移,而原有产业将面临产业升级的需求,产业升级将导致二次产业低端人才需求逐渐降低,高端人才需求增加,人力资源向三次产业转移,三次产业崛起。反应在供求模型上表现为需求曲线上为高端人才需求右移。

篇12

2.产生聚集效应,重塑电子信息产业战略格局。三星在电子信息领域拥有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实力,已连续两年称冠全球IT行业。三星项目投产后可形成年产660亿元人民币的产值,至少带动160多家配套企业,创造就业岗位1.3万个左右。而关天经济区区域原本就是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多年来已形成了以机械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为主体的装备制造业体系,有一大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中小科技型企业,三星项目投产后,这些活跃的中小科技型企业完全可以围绕三星这个项目,进一步发挥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承担三星的产业配套,最终形成区域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使以西安为龙头的关天经济区成为中国电子信息产品新的生产极,有利于发挥关天经济区龙头城市西安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3.推动产业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源开发。韩国三星公司投资是一种与技术关联的投资。其技术进步不仅由三星公司在本地的子公司实现,而且扩散给了本地企业。通过设立研发中心、发展与当地企业的配套协作,不断提升当地企业的技术水平,提高相关产业部门的整体竞争力。当三星公司向本地企业购买零部件和原材料时,一般会对其质量、技术和性能提出较高要求,由此,也会对零部件供应商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以提高质量,改进工艺,或进行新产品的开发,这些效应都将会带动西安相关企业的技术进步。此外,三星投资的注入不是简单的资本流入,其中也包括企业家才能技术和管理经验,这些都能从不同方面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因此,三星在西安的投资对人力资源开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高效化、合理化。韩国三星公司进入西安后,通过加工贸易、外资并购等方式,扩大西安地区市场份额,更新企业的技术观念和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逐渐淘汰低效率的行业,被淘汰的落后产能要么转向有效率、新兴产业,要么被具备更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的大型企业收购,因此抬高了并购者的整体实力和竞争能力,间接促进了该地区的产业结构高效化。另外,随着三星公司入驻西安跨国公司之间也产生激烈的竞争,这些竞争促进了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的合理配置,既有效避免了国际行业巨头的垄断行为,又大大加速了西安产业结构升级速度。三星投资不仅促进西安地区产业聚集、就业增长、技术进步、工业增长,同时三星投资反过来也受西安产业结构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使先进产业和有效率的行业发展迅猛,使产品的利润水平和附加值提高,产业发展更加科学合理,进而引导这些外资流向,促使外贸结构优化。因而,总体来讲,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更深层次的经济发展。

二、三星公司投资对西安产业结构调整的消极影响

1.导致区域差异扩大,产业结构出现偏差。在区域结构方面,经济较发达的西安高新区由于三星项目投资其发展会更快,也就会更多地吸引外资,而其他较落后地区发展速度持续很慢,所以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外资加大了地区经济的不平衡,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提升。在产业结构分布方面,外商投资方向选择的目标是占领市场,实现利润最大化,这一方向往往与东道国的引资目标是错位的,因此东道国通过外资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没能达到预期,有时还会加大产业的结构偏差。韩国三星公司所投资的电子行业,投资量相对较少、投资回收快、利润高。三星的接入,更多的是处于与国内企业相竞争的替代状态,而并非分工合作的互补状态,降低了整体资源配置效率。但实际上,那些投资量大、价值增值率和利税率较高的上游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是我国的产业瓶颈,是需要重点发展和鼓励外资投入的,可见三星电子的过多资金投入不利于这一目标。产业发展中存在着局部结构失衡和扭曲的现象。在农业基础地位仍然不稳、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偏低,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工业的现状下,三星项目这样的外资产业投向上的不均衡,会加剧西安产业投资结构的偏差,使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错位,不利于西安市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

2.导致产业控制,危害经济安全。跨国公司在我国市场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通过直接投资、合资或者其他策略,压制本土品牌,推广自己的品牌。中外合资企业股权控制比例与品牌控制相对应的是,我国很多产业领域的绝大部分市场被跨国公司所控制,如以计算机为例,中国产的计算机,CPU来自英特尔公司,主板和显示器来自中国台湾,硬盘来自美国,在中国组装生产,最终以跨国公司的品牌出口,在上游和下游部分均严重依赖海外。这种市场垄断的严重后果是它对我国经济安全带来实质性伤害。其次,跨国公司还对我国经济产生危害,为了吸引FDI,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给予跨国公司非常优惠的税收条件。而且FDI规模的扩大,产品出口对外商的依赖增强,给跨国企业增强自己谈判能力提供了条件。沃尔玛、家乐福等拒绝建立工会是公然对国家政策的违反,而微软在某些地区政府采购软件中的胜利实际上是对政府官员的收买。在此,韩国三星公司在西安投资建厂所产生的经济安全主要表现在:首先,三星投资的终极目标与西安的长期经济发展目标之间存在矛盾。三星所投资的电子行业主要推动了第二产业的发展,但是不利于巩固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这与西安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存在偏差;其次,三星公司若将利润集中汇出,则不利于西安市的国际收支平衡。

3.形成资本排挤或外逃,危害资本形成。第一,可能产生排挤内资现象,增加资本形成的成本。特别在东道国为吸引外资,提供较之内资更为优惠的政策。当外资选择和国内资金流向相同的产业,不如传统技术型产业时,优惠政策将降低外资的成本,从而非市场因素导致对内资的排挤现象。实际上,对内资的排挤增加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建设的成本。第二,减小国内储蓄倾向,危害资本形成。引入外资后,新的消费方式对国内产生示范作用,提高对奢侈品和相关服务的需求,国内用于消费的部分增加,从而降低储蓄倾向,储蓄转化为资本的数量也大大减少,外资对资本的形成效应是双方面的。第三,引发资本外逃,爆发金融危机,破坏良好经济环境。厦门大学李晓峰将资本外逃定义为“因恐惧、怀疑或为了逃避本国的异常风险或管制,或为了获取较高的相对收益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资本外流。”当外资更多的为风险基金或投资于证券市场而非实物经济时,投机获利后将出现大量资金转移,目标函数由预期收益、风险、交易成本等组成的外国及地区私人投资者将有可能大规模撤资,引发信用危机和挤兑现象,引起汇率市场的波动,进而导致金融危机。资本外逃对产业结构调整极为不利,不仅表现在信用支持、资金支持上,还表现在临时的撤资对产业结构带来的冲击,加大在可预期的未来恢复的困难度,不利于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

4.危害或污染国内自然资源安全。随着我国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的深入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我国遭受“生态侵略”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一些外商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和逃避母国或第三国严格的环境治理规定,逐渐将污染行业转移到我国,给我国环保工作留下新的隐患。三星公司在电子项目实施过程中,避免不了会产生一些由于重金属、阻燃剂等一系列的工业原料、化学物品、可燃性气体所造成的各种污染。在国际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会将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由韩国转至中国,大大地损害了我国国内的自然环境与资源,进而影响到国内的经济安全,不利于国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

三、充分引导三星项目,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

1.塑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市场准入机制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要更为完善,这对于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是鼓励和吸引外资的最佳途径。第一,市场开发力度要加大,要积极打造合理、公平、透明的市场竞争机制,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减少行政手段对其干预,进一步加强软环境的建设力度。第二,根据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制定政策,尤其对欠发达地区要进行政策倾斜,并制定科学的外资引进规划。第三,加强当地劳动者的科学文化建设,提高其整体劳动素养,进一步创造条件积极吸引国内外的高端人才,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进一步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

2.法制体系与监督体系要建立健全。引进外资,必须要对相关的法规和立法进行完善,第一,能够表明西安大都市对外开放的决心,消除投资者的各种顾虑。第二,对引进外资进行有效管理和评估,规范外商和省内引资企业的行为,有效提高外资的使用效率。第三,对投资者和投资行为进行规范管理,防止金融风险。第四,对现有的引资法规要细化分析,以便有效服务于引资过程。第五,在引进外资时,加强对外资行为的规范管理,进一步加强政府职能作用,维持好市场持续,提高监管水平,简政放权,提高服务效率。第六,外管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监管,并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预警体系。

3.拓宽引资渠道,利用多种引资方式。目前,西安市利用外资的方式主要还是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借款,为了更好地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速度,还应该鼓励其他一些投资途径。通过引进外资可以对经开区国企和民企实行并购投资,以便更好地进行招商引资,壮大投资规模。同时,还可以鼓励外商进行风险投资,也可以成立中外合资风险投资基金等新型投资方式,并积极探索资产支持证券化项目、项目融资和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国际通行的和新兴的吸收外资方式,鼓励与跨国公司合作。同时,也应尝试股权融资、海外基金融资、海外债券等国际金融市场的筹资新方式,以降低利用外资成本为原则,灵活机动地利用外资。

4.引导外资投向,区域结构平衡。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将外资引进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多方面、多层次加以考虑。近几年,西安市政府的引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过去的“全面引资”逐步向“有针对性的选资”方式转变,为当地的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应做到:第一,积极鼓励外资向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投资发展,改变过去传统的产业方式,加强市场监管,谨防外资流向房地产行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了保护环境,对污染大、耗能高、效益低的落后产业进行彻底淘汰。第二,加强外资吸引能力。通过招商引资,提高外资与产业的配套率,进一步发挥产业集群效益,带动产业升级,拉动经济发展。第三,加大外企的科技研发力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下,谁掌握科技核心谁就赢得市场的主动权,科技研发和科技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