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科技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1 10:34:3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英文科技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英文科技论文

篇1

Title  Author(s)  Affiliation(s) and address(es)  Abstract  Keywords  Introduc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discussion(Results, Discussion)  Conclusion(Summary; Concluding remarks)  Appendix  Acknowledgement  References 

二. 不同项目的基本要求

 

篇2

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课堂教学与自主探究学习的结合是提高学生科技论文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1]。针对高校英文科技论文写作教学现状和学生在论文写作中的切实需求,提出将在线免费网络语料库资源作为学生科技论文写作的辅助资源,提高学生在英文科技论文方面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积极探索提高英文论文写作水平的新模式。

2 英文科技论文特点分析

不同于口语、小说、纯文学类文体的文章,学术类文章的语言准确精炼,流畅易懂。其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专业性特点,科技论文中包含很多专业词汇和与专业相关的表达。例如植物学方面论文中出现的诸如“self-compatible”(自花授粉)、“biennial”(两年生植物)、“rosette stage”(莲座期)等专业性很强的词汇。

在词汇层面,当代英语科技论文用词力求简洁、规范、准确。例如:“aim”和“objective”是一组近义词,但是二者在语义上有差别,“objective”的用法是“目标”,在描述“研究目的”时,使用“aim”比“objective”更准确;表达数字“大约”时,使用proximity较about更规范[2];表达原因时,更倾向使用“because”而非“in view of the fact that”,因为这样使文章表达更简洁。

在语法层面,当代英语科技论文在词法、时态、语态、标点符号等方面严格遵循约定俗成的语法规则,严谨规范。例如,在论文的材料和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部分和结果部分(result),描述材料准备、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时,通常使用第三人称的被动语态,将动作执行者放在次要位置或忽略不写,目的是突出实验器材、步骤等客观的东西而非作者本人。另外,由于实验操作以及数据分析等工作是论文撰写之前的工作,所以这些章节的表达中多使用过去时态。

在句法层面,英语科技论文也存在独特的特征,如大量使用名词化结构、分词短语、介词短语,而不习惯使用太多定语从句、状语从句[3]。

在篇章层面,科技论文要求条理清楚,逻辑严密,所以,科技论文非常注重转折词和连接词的使用。如similarly、furthermore等表示平行或递进关系;thus、due to等词表示因果关系。

时效性特点,英语科技论文通常能迅速反映出科技界最新学术动态与研究成果,在时效性方面往往走在学术专著、教材等其他英语科技文体的前面,有很强的时代感。

3 网络语料库应用到科技论文写作中的可行性

网络语料库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强调写作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在科技论文学习、撰写以及修改过程中遇到的语言问题,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其可行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免费使用在线语料库。语料库的建库模式正在从一般语料库向专门用途或学科专业语料库发展[4]。但是国内专门的科技英语语料库只有上海交通大学的科技英语语料库(JDEST),大部分高校学生都不具备使用权限。幸而,互联网有不少在线语料库如BNC(英国国家语料库)、COCA(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等可以通过申请注册后免费使用。

2)根据学科分类的学术期刊子语料库。不同学科领域对学术论文写作要求有所不同,这种差异在文章结构、内容和语言运用方面都有所体现。这就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发现各自学科领域论文写作的规范,包括核心内容要素及语言特点[1]。上文提到的免费在线语料库可以根据文章内容区分出不同专业的学术论文子库。以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为例,它涵盖了美国同一时期的口语、小说、流行杂志、报纸和学术期刊五大类型的语料,并且这五个类型方面呈均匀平衡分布[5]。使用者可以在全库中查找,也可以将查询范围限定为特定类型(如学术期刊)。在学术期刊语料库下,又细分出9个子语料库,包括Education、Geog/SocSci、History、Humanities、Law/Polsci、Medicine、Misc、Phil/Rel、Sci/Tech,这就为不同研究方向的学生查找语料提供了方便。

3)语料库可应用于学生日常的科技论文学习、撰写以及修改。语料库具有的同近义词搜索、词频统计、相关度排列、词性限定、词性列表、上下文限定等一系列功能,可以在词汇、句法模式、时态、语态、写作规范、语篇逻辑等方面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给予帮助。

另外,学生可以对查找的语料进行年代的限定,这有助于学生紧跟时展,学习科技界最新学术动态与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语料库可以呈现包括本例句出现的年代、出版的信息、文章标题、作者信息和语料库分类等详细内容。因此,语料库还可以为学生在相关论文查找和搜索方面提供便利。

4 网络语料库在英文科技论文写作中的应用

基于英文科技论文的语言和结构特点,本文以美国当代语料库(COCA)为例,从4个方面展示网络语料库在科技论文写作中的应用。

通过语料库发现与专业相关的搭配框架及表达模式 Marco发现某些普通词汇对该专业语篇的搭配框架特别有选择性,并且会拓展为专业性短语单位,还有一些半专业词汇则通过这些搭配框架呈现出专业词汇的使用模式,并且与该类语篇的具体话步或篇章功能直接挂钩[6]。学生在语料库中输入关键词,可以发现与专业相关的搭配框架及表达模式。例如,以动物作为实验对象的医学专业的文章,在论文的实验材料和方法部分,通常需要交代“本实验遵守了动物协会的相关规定(institutional animal care)”等内容,这些表达通常有固定的表达模式。如果在查询框(WORD(S))中输入“institutional animal care”,选定SECTIONS中的“ACADEMIC”,并选择按照频率排序,搜索结果如图1所示,通过上下文功能即可找到相关表达模式作为参照。如图1中所示:

1)Approvals from the 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 and...were obtained.

2)This study was approved by the Institutional Animal Care and use committee.

通过词频统计排序查找符合科技论文风格的表达 同义词之间除了有定性差异外,在使用频率以及不同语域词频分布上都有较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可以帮助判断应优先考虑哪个词[7]。以“cause”和“give rise to”为例,这两个词在COCA语料库各文体中的频率及每百万词次的宏观分布情况分别如图2-a和图2-b所示。

根据上图所示的结果不难发现,在学术领域的文章中,“cause”出现12 962次,每百万词次的分布为142.34;而“give rise to”的出现次数仅为450次,每百万词次的分布为4.94。由此看见,在一般写作中,考虑到用词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学生可能会更倾向于使用give rise to,但是在科技论文写作中,“cause”为更合适的选择。

通过相关性分析和积累最相关搭配 语料库语言学中搭配的概念不只是固定词组,设计的搭配是一组开放的词汇总和,而这些词汇总和也不是任意的,是受语义制约的,它们之间是“互相期待”的[8]。以“effect”一词为例,在查询框(WORD(S))中输入′effect.[n*]′,在(COLLOCATES)中输入′*′,选定SECTIONS中的′ACADEMIC′,与其搭配的高频词汇列表如图3所示。

由此看见,在科技论文中,“significant”是与“effect”搭配频率最高的词汇,接下来,还可查看两个词汇搭配的例句,搜索结果如图4所示。

由以上的例句可以分析得出,“significant”多作为“effect”的定语使用,形如“significant effect”。

由此可见,学生可以通过语料库寻找科技论文专业词汇的固定搭配,积累高频写作词汇。

通过语料库进行验证和修订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语料库确认语言使用是否得当,从而帮助学生强化正确的语言假设,错误的语言假设,发现符合科技论文惯有表达,写出地道的学术文章。比如在使用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时,要表达“回收率”(a response rate of)时无法确定前面的介词,有的误以为是“in a response rate of”或者“with a response rate of”。这时可以在查询框(WORD(S))中输入′a response rate of′,在(COLLOCATES)中输入′[i*]′,选定SECTIONS中的′ACADEMIC′,检索其前置介词的搭配情况,如图5所示。

结果显示,“in a response rate of”和“with a response rate of”并不是惯用表达,而应该是“for a response rate of”。由此可见,通过使用语料库,可以帮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进行自我检查,避免语法错误的发生,提高论文的准确性和专业性,写出符合规范的科技论文。

5 结语

网络语料库应用于科技论文写作可以帮助学生接触更多的真实语料,查找更为精确的用法,归纳更多的专业词汇和表达模式。它的使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虽然理论和实践都表明语料库在科技论文写作中起到促进作用,但是它并不能取代科技论文写作课,而应该将其视为协助学好这一课程的工具。笔者确信,随着语料库的发展和更新,它将在英文科技论文学习和撰写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蓝,陈纪梁.研究生英语科技论文写作探究式学习体系的思考与构建[J].中国外语,2009(7):66-71.

[2]贺萍.英文科技论文撰写中的几个用词问题[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3):321-323.

[3]汪家树.当代英语科技论文的文体特点及其表现形式[J].同济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15-19.

[4]何安平.语料库的“教学加工”发展综述[J].中国外语,

2010(7):47-51.

[5]汪兴富,Davies M,刘国辉.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英语教学与研究的良好平台[J].外语电化教学,

2008(5):72-82.

[6]Marcro M. Collocational frameworks in medical research papers: A genre-based study[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2000(19):63-86.

[7]潘璠,冯跃进.基于语料库的同义词差异性特征调查[J].山东外语教学,2000(4):8-12.

[8]卫乃兴.词语搭配的界定与研究体系[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28.

篇3

为适应文献情报工作现代化的需要,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各国标准化组织都对论文标题的技术规范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如词语和符号的使用,标题字数的限量等)。我国颁布的科技论文标题字数的国家标准是,标题字数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外语不超过10个实词。国际标准化组织则规定每条标题不超过8个词,并规定除各国通用的缩写词和特殊符号外,标题内不得使用缩写词和特殊符号。国际学刊一般早已执行国际标准,也有些西方国家明确规定以国际标准代替本国的国家标准,而我国学刊一般要求作者按国家标准拟写中文标题,对英文标题既不强调执行国家标准也不要求执行国际标准。因此,目前只有极少数学刊基本按国家标准编译英文目次表(如《中国翻译》、《浙江大学学报》、《应用写作》等),大多数中文学刊的英文目次表的制作既不执行国际标准,也不执行国家标准。有些学刊的英文标题用词大多在10个词以上,多至20余个(如《历史档案》等),与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相差甚远。据调查,许多学刊的英文标题中的其他技术细节也不规范,有的竟按中文方式用破折号区分主标题和副标题,如Social Sciences in China(我国唯一的英文社会科学刊物)、《研究》、《法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界》、《外语学刊》、《法学研究》、《人文杂志》、《美术研究》等等。因此,英文标题制作的标准化问题应引起论文作者和学刊编辑的重视。

二 科技论文英文标题的制作要求

科技论文的标题是其基本思想的浓缩与概括。一则好的标题应该确切、鲜明、扼要地概括论文的基本思想,使读者在未看论文的摘要和正文之前即能迅速准确地判明论文的基本内容,从而做出是否阅读摘要和正文的判断。那么,如何制作一则既符合国际标准又能概括论文基本思想的标题呢?

1.标题中尽量不用赘词冗语

据调查,标题过长的主要原因是标题中多有不含学术信息的赘词冗语。例如,国外一家学刊上有一则中国学者所撰的标题,即Discussion on Several Academic Problems in the Book 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ese Paper Money (《中国近代纸币史》中几个学术问题的探讨)。[1] 此标题共用15个词,几乎是国际标准用词数量的2倍。可以说,其中的discussion on, the book, academic 是无用词语。学术刊物刊发的学术论文不可能讨论非学术问题,故academic 无用;书名已按英文规范(斜体字母以及标题和实词的首字母的大写)标出,the book 无用;新的或未定论的学术问题必然要通过讨论、证明从而扩大已知领域,故discussion on也无用。把赘词冗语删去,再把“纸币”的短语术语换为单词术语banknote,即可写出一则符合用词数量国际标准的标题:Several Questions in Modern History of Chinese Banknotes 。若不改换paper money, 则可将several删去。改后的标题之语义与原标题完全相同,因为question 通常用于表述社会科学中需要讨论或需要解决的问题。

应该指出,许多论文作者在中文标题中喜用“试论”、“初探”、“浅论”、“浅谈”、“考略”、“管窥”等表谦词语,在译写英文标题时也常将之加入英文, 如此便要在英文标题中增加一两个词。因此,表谦词语应一概删去。至于许多学者在标题中惯用的A Study of, The Exploration of等一类无用词语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国外英语科技论文中尚较常见,但是七十年代以来,它们由于受标题字数国际标准的制约已经在国际学刊中绝迹。

在了解标题的国际标准之前,许多学者都写过一些词语数量不符合国际标准的标题。例如,Methodological Principles of Solving Linguistic Problems Relating to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解决与人工智能有关的语言问题的方法论原则)。[2] 因为与人工智能有关的语言问题无非是基础理论、应用理论方面(如知识表示、自然语言理解等)和技术方面(如人工智能程序设计语言Prolog等)的问题,所以此标题可改为Methodological Principles of Solving Linguistic Problems of AI (解决人工智能语言问题的方法论原则)。标题中的缩写AI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规定,因为它是国际科学界通用的缩写词。又如,Some Results of Handling Metalogical Problem of Entailment System Cm by Computer (用计算机处理制约系统Cm的元逻辑问题的若干结果)一题也不符合标准。[2] 据原论文的内容,可将之改为Machine-Proving of Metalogical Problems of Entailment System Cm (制约系统Cm的元逻辑问题的机器证明),改后的标题用8个词概括了原论文的基本思想。由此可见,只要了解标题技术标准并遵照执行,即可制作出符合规范的标题。

2.标题中尽量多用关键词语

尽量在标题中使用论文中的关键词语,一方面有助于概括论文的基本思想并减少标题中的词语数量,另一方面可增加论文的被检次数,从而可能增加被引次数,因为用机器检索时,机器只显示标题中的关键词语而不是整个标题。就此而言,标题中关键词语的使用问题应该引起论文作者和学刊编辑的重视。在上述修改后的机器证明一则标题中的machine-proving, entailment system Cm, metalogical problem 是原论文中的关键词语;在改后的人工智能一则标题中,除solving 和功能词之外,其他词语均为论文中的关键词语。下例是一位外国学者所撰的一则包括论文全部关键词语的标题:Action Minimizing Solutions of the Newtonian n-body Problem: From Homology to Symmetry (牛顿n-体问题之作用极小化解——从同调至对称)。[3] 此标题中的n-body problem,action,symmetry是原论文中的全部关键词语,而minimizing solution 和homology则是数学专业术语。此标题包括主标题(8个词)和副标题(4个词),用词总量超过8个,但是,它完全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规定。

3.根据需要制作主、副标题

由于某些论文中的内容复杂或科学术语结构复杂,难用8个英文词写出概括全文的标题,所以国际标准化组织建议采用主标题加副标题的办法解决标题过长问题。有学者写过如下一则标题:Why Is Chinese Modal Logic Different from Its Western Counterpart (中国模态逻辑为何不同于它的西方对应物)。[2] 由于论文的基本论题是根据中西语言特点论证中西模态逻辑差异形成的原因,所以此标题难用8个英文词写出。它可改为主、副标题样式:Chinese and Western Modal Logic: The Difference and Its Cause (中西模态逻辑的差异及其成因)。二者同样用了10个词,但后者符合国际标准化规范。因此,在制作科技论文英文标题时应注意这一国际标准和英文规范,并用冒号将主、副标题分开,不要按中文方式用破折号将之分开。

参考文献

[1] Journal of Asia Numismatics,No.2, 2002,

ANS Press, Singapore.

[2] Abstracts of 9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Logic,

Methodolog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Vol.Ⅰ,Ⅲ,

篇4

二、语体值的对比分析

本研究从2007-2008年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中随机抽取了100篇英文摘要,其中,中文期刊的英文摘要50篇,涉及理工、农业、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经管等专业,包括《计算机工程》、《材料热处理学报》、《电工技术学报》、《农业工程学报》、《振动工程学报》、《航空动力学报》、《粉末冶金技术》、《建筑材料学报》、《工程力学》、《系统仿真学报》、《管理科学学报》等中文核心期刊。英文期刊的英文摘要50篇,主要是从剑桥科学文摘(CSA) 随机抽取的,包括:“Biomedical Materials”.

本研究参照程雨民先生的语体计量研究方法及其语体成分表,结合科技论文摘要中上述三个语体因素,将这些语体因素量化得到语体值。根据语体成分表,被动语态、名物化以及非谓语动词均为语体的正丰满成分(+1),因此出现一个被动语态记+1分,名物化与非谓语动词也这样操作,然后分别累计这三个语体因素的得分,再分别除以总词数,就得到了每一项的语体值。这样中文期刊英文摘要的50个语体值就组成一个样本,而英文期刊英文摘要的50个语体值就组成另一个样本,然后做这两个样本的独立样本t检验,看两者是否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结果见以下各表。

如表1-1所示,在中文期刊的英文摘要中被动语态的语体值(3.5640)大于英文期刊的英文摘要中被动语态的语体值(2.8306),对这两组语体值进行平均数差异性t检验,结果如表1-2所示样本的方差齐(P=.250>α:0.05),两组英文摘要中被动语态语体值有显著性差异(P=0.020

如表2-1所示,在中文期刊的英文摘要中名物化的语体值(1.4506)小于英文期刊的英文摘要中名物化的语体值(2.5576),对这两组语体值进行平均数差异性t检验,结果如表2-2所示样本的方差齐(P=.075>α:0.05),两组英文摘要中被动语态语体值有显著性差异(P=.000

如表3-1所示,在中文期刊的英文摘要中非谓语动词的语体值(1.7720)小于英文期刊的英文摘要中非谓语动词的语体值(4.0784),对这两组语体值进行平均数差异性t检验,结果如表3-2所示样本的方差不齐(P=.009

三、讨论

表1显示两组刊物的被动语态的语体值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别。中文期刊英文摘要的语体值显著大于英文期刊的。在中文期刊中,有些英文摘要句句都是被动态,而且还出现如下严重失衡的句子,如:A strategy of feedback control optimization of stochastic dynamic systems via stationary response is proposed.这种头重脚轻,信息分布不均衡的句子不符合英文表达习惯,但在中文期刊的英文摘要中俯首即拾,英文句型是头轻脚重的,是正三角形的,是后续性的,而汉语句型恰恰是倒三角的,前置性的。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中国作者在写英文摘要时善于进行RL逆线性扩展。按照英文主述位信息结构来讲,主位提供的是旧信息,述位提供的是新信息,而这种句子结构的述位几乎没有提供任何实质的信息,而主位的信息负载量却过大,这种句式不符合英文表达习惯。其实汉语也很少使用被动态,只是英文摘要一般都是从中文摘要翻译而来,在中文摘要中使用的汉语无主句就被统统译为英文被动句,直接把动词甩到其他成分之后,然后给动词披上被动态的外衣。这其中的原因是大家在学英语时,对被动态形式的习得普遍是很好的,在使用时似乎没有什么障碍。再者是十九世纪以来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文科技论文中非常流行使用被动态,在大学英语和研究生英语的教学中,对于科技英语写作,教师强调最多的就是被动语态的使用,并鼓励学生把能变为被动态的句子全变为被动态。被动态的使用必须兼顾句子的平衡以及主位和述位的信息连贯,否则就显得有些生硬了。中文期刊的英文摘要中存在被动语态滥用的情况,这不是让我们抛弃被动态统统转向主动态,也不是说被动语态这种语体因素丧失了它正式语体正丰满成分的地位。应该看到的是,英文期刊摘要中被动态的使用频率仍远远高于普通语类,被动语态仍然是语体正丰满成分。但必须要意识到国际主流英文期刊在时态使用上发生的变化,主动语态比过去更频繁地使用了。

表2显示两组刊物的名物化的语体值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别,英文期刊比中文期刊更多地使用名物化。通过对比这100篇英文摘要可以看出不论是中文期刊还是英文期刊都较少使用复句,句子结构倾向于简洁,这是撰写摘要的一个原则,但中文期刊的英文摘要多使用一致式,即通常用名词体现过程的参与者,用动词体现过程本身,用形容词来体现事物的特征,这些动词短语、名词短语以及形容词短语在一致式中都没有经历浓缩的过程,词汇密度难以增大。较之汉语,英语属于浓缩性语言,往往使用较低级阶的句法单位,将意义浓缩在一个较小的单位里加以表达;而汉语取较高级阶的语法单位,将意义扩展成较高句法单位来表达。而名物化是英文实现意义浓缩的主要手段,是语法中产生词汇高密集度的主要来源。中国作者由于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当语义需要扩张时往往断句另起,信息较为分散。事实上,名物化属于语法隐喻范畴,熊和刘(2005)指出二语习得中语法隐喻的个体发展遵循了从一致式到隐喻式的规律,也就是说要英语水平高的作者才会自觉自如地使用这种名物化的隐喻式。

表3显示了两组刊物的非谓语动词的语体值存在统计意义上显著差别,英文刊物中更频繁地使用非谓语动词结构而中文刊物则很少用这种结构。在中文期刊摘要中出现的非谓语动词结构通常是些约定俗成的表达,如:based on,according to,compared with等,较少使用分词作定语特别是分词作状语。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汉语不是一种屈折语,形态特别是动词的形态稳定自足,无限定性和非限定性之分,往往使用连动和兼动式,不恪守动词形式的各种规范,如时态、语态、数等。由于母语负迁移的作用,中国人对英文句法的掌握往往遵从单句-复句-非谓语的发展路径,并且在复句这一层次就停滞不前出现化石化现象。

四、结语

由于科技语域的名物化、分词化与关系过程化的特点突出,科技语体的句法特点是名词词组庞大、复杂,但句子结构简单。本文通过分析两组摘要中被动态、名物化以及非谓语动词的语体值,证明了中文科技刊物和英文科技刊物在这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为了和国际主流期刊接轨,在撰写英文摘要时应注意在句法方面提升语体的正式性、正丰满性。

参考文献:

[1].沈育英:《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特点及写作》,《中国科技翻译》,2001.2。

[2].方红:《科技论文英文摘要写作》,《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5.3。

[3].赵有斌:《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特点》,《中国科技翻译》,2001.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