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8 00:09:0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复学考试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⑴在“科海泛舟”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制造了诸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社会问题。根据你了解的有关科学技术正面功能和反面效应的事实,参照例句,仿写一个句子。
例句①基因工程可以用来治病,也可以用来毁灭人类。
例句②塑料袋的发明和使用可以方便人们的生活,也可以污染环境。
⑵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潜水艇的发明者之一西蒙在自传中的第一句话就是“凡尔纳是我一生事业的总指导”;现代直升飞机发明者西科斯基的灵感源于年轻时读了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云的快船》,他经常引用凡尔纳的话“一个人可以想象任何东西,另一个人可以使之变成现实”。
【材料二】1914年,威尔斯出版了一本名为《世界释放》的科幻小说。该小说想象1933年出现“人造”原子能,接下来发生一场灾难性的世界大战,最后出现一个全球性的和平政府。物理学家齐拉特于1932年阅读了这部小说,该书启发他于1933年解决了核键式反应出现的一个问题,也启发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起了在国际上控制军备、和平利用核能的运动。
从以上材料中你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有着怎样的关系?
⑶科学是人类理性精神的最高成就,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的巨大动力。请你写一句赞美科学的话。(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试题解析】
⑴题考查了学生的仿写能力,做好本题需要注意:1.内容要协调一致,前后呼应。内容协调一致,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仿句和被仿句(或称例句)的内容要有内在的联系,要能够互相搭配,互相衔接。二是仿句与被仿句的内容和精神实质要一致。(感彩、正反对立关系、富有哲理性和启迪性等方面。)一定要结合被仿句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2.句式要统一。句式,即句子的结构形式。句式要统一,是指仿句与被仿句的结构要一致。3.修辞要相同。是指仿句和被仿句所用的修辞方法要完全相同。4.字数要相等或大致相等。
⑵题考查了考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做好本题需要考生仔细阅读两则材料,从两个材料中提取相同的信息,抓住“科幻小说给人的启发,以及科幻小说的贡献”去写出其中的任何一点即可。在写作时注意语言得体、简明、连贯即可。
⑶题要考生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对科技说一句赞美的话语,属于考察口语表达方面的能力。写作时考生要用上一种修辞,最好把科学比喻成什么,当然也可以使用拟人等修辞方式,最后要注意语言的凝练性。
【参考答案】⑴示例:①核能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用来制造原子弹。②汽车的广泛利用可以方便人们出行,也可以成为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之一。③冰箱、空调可以使人们生活更舒适,也可以破坏臭氧层。④互联网的使用可以开阔视野,快速获取信息,也可以使人沉溺于虚拟世界难以自拔。⑵示例:①科幻小说能给科学家很多启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学的发展。②科幻小说为科学的启蒙和文明的传播做出了贡献。③科幻小说能激发科学家的灵感,促进他们把幻想变成现实。⑶①科学像一粒种子,孕育了巨大的生产力。②科学像一把钥匙,开启了文明创新思维的大门。③我爱科学,它给了我学习的动力,给了我创造的信心,给了我前行的力量。④让科学之树,在祖国的土地上生根。⑤科学就像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为人类的发展导航。
【试题演练】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各题。
材料一:作为高科技产品的电脑、手机,在十多年前还是一般人不敢企及的高档商品,如今却走进千家万户,走进寻常百姓家,特别是手机,在中小学生中已不是什么稀罕物了。据调查,某城镇中学学生手机拥有量已达80%。手机已不再是单一的呼叫接听器,还有收发短信、游戏、聊天、上网等功能,有人甚至在平时考试时用来传送答索。一个自制力差的学生每天玩手机的时间可达一个多小时。有的学生课上课下,随时随地手不离机;有的学生白天不敢玩,深夜起来偷偷玩。很多学生因为玩手机,成绩越来越差。
材料二:2012年10月,青岛市民张先生约弟弟妹妹带着孩子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爷爷屡次想和孙子孙女们交流,但孩子们却并不在意,只顾着低头玩手机。老人不高兴了,说了一句“你们和手机过吧”之后,摔了眼前的一个盘子,生气地回了房间。原本其乐融融的家庭聚会,立刻变得尴尬无比。
⑴读了两则材料,谈谈你的观点或看法。
⑵如果看到你的同学在课堂上玩手机,你该如何劝说?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各题。
有关部门对儿童接触和使用电子科技产品的现状进行了一次调查,数据显示:67. 28%的孩子接触过类似iPad的平板电脑;84. 14%的孩子每天都会使用QQ;80. 08%的孩子每天都会上网看视频;71. 21%的孩子每天都会玩网游;42. 02%的孩子每天都会使用腾讯微博;50. 41%的孩子拥有属于自己的手机,或与父母争夺手机玩网络游戏。
⑴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0个字)。
⑵针对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内容,请你给家长或孩子提两条建议。
名称定义:函数中,应变量的取值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值域函数的值域,在数学中是函数在定义域中应变量所有值的集合
常用的求值域的方法
(1)化归法;
(2)图象法(数形结合),
(3)函数单调性法,
(4)配方法,
(5)换元法,
(6)反函数法(逆求法),
(7)判别式法,
一、精心准备
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和重视下,我便积极策划,精心准备。具体做了两件事.
1、收集大量的关于历史中考复习的相关论文资料,一次来加以研究和吸收消化,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来作出相应的学习和借鉴。
2、分析我所带的这届孩子的学习状况,包括他们基础考试成绩的排名,全班的历来历史考试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的大体情况的了解,尤其是后进生的情况,掌握了这些后 并作出详细的对策和今后的复习计划。
二、扎实研究
小课题立项已经三个多月的时间,从课题刚立项起,我就不断的在教学实践中去摸索去反思今,尤其是加大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并对整个课题研究实施做了周密细致的部署,在研究环节上我从以下方面入手:
1、对教材的编排进行研究,主要包括:如何理解教材的内容和编排意图;探索每一内容索要渗透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2、对教学设计进行研究,在校外学习的过程中和网上的教学案例的收集加以研究探讨并且转化为自己的教学思路。
3、在研究过程中,逐步积累和形成一些典型的案例和经验,以指导教学实践,对专家的课或者通过视频,对名师课例进行学习、感悟和反思。
4、教研教学活动中,我们学校多次进行教研课题展示可活动,我们请来了 很多兄弟学校的教科研主任和教师和科研所专家来进行观摩教学并作研讨和交流,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经验。我先后做过初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单元复习课和《三次科技革命》专题复习课并受到了专家老教师的肯定和指导
5、建立校外教师QQ群,学习研讨优秀教师的课例,交流教学心得。通过QQ群聊,我把平时的教学花絮、心得体会,反思困惑等及时地相互传达和交流。并且把每一次的课题研究点滴发帖在群里面供大家研讨,交流。建立QQ群网络平台,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便于课题研究的开展。
三、初出成果
从课题立项以来也就将近四个月的时间,但我经过前期的精心准备和部署,也取得了一点点的成就
1、在课题实验与探究的过程中,首先我渐渐的养成了勤学习、勤实践、勤反思、勤总结的好习惯。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有所提升。
2、课题试验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思维得到了拓展,个性得到了发扬。通过各种形式的教研课,学生学会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学会了通过独立思考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学会了学习中交流与合作。
3、在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课题经验交流中荣获一等奖。
四、凸显问题
在课题研究中虽取得一些成果,但也有很多的困惑
目前,初中课堂教学基本是按学科课程标准统一、教材的统一要求进行的。学生升入初中后,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同,学生的个性不同,学习差异较大。初三学生英语学习水平差异更大,学困生增多,两极分化日益加剧。面对常规大班教学,要扭转这种教学被动局面,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实施“分层次教学”迫在眉睫。分层次教学是根据不同的学生,实施班内区别教学,使教学要求适应各层次学生学习的教学形式。它承认和尊重个体差异,让学生各方面素质获得均衡提高。
一、“分层次教学”的理论基础
“分层次教学”思想源于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是在班级授课制下按学生实际学习程度施教的一种重要手段。前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在《教学与发展》中,提出“使包括后进生在内的全体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分层次教学”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促进包括后进生在内的所有学生发展的有效措施。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动机等多方面就会变得十分相似”。这里所说的学习条件,就是指学生学习并达到掌握所学内容的必需的学习时间,给予个别指导和全新的学习机会等。“分层次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分层次教学”是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承认学生差异,改变大一统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为培养多规格、多层次的人才打基础而采取的必要措施。
二、分层次教学的具体措施
学生分层的设置。学生分层采用显性分层,两个班级的学生按照成绩分成快慢班。经过半学期教学,教师比较了解学生接受知识和学习能力方面存在的差异,同时参照初二期末考试成绩,分设A、B两个层次:A层是有一定困难,还不能完全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技能的学生,成绩常处于合格边缘地带。B层学生为优生,他们基础较扎实,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能。分层以后,再根据学生的基础进行课堂任务设计分层、作业分层和评价反馈分层。
1.课堂任务设计分层
随着任务型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推广,好的任务设计是其得以成功实施的关键。“层次性原理”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过程,交流可分为不同层次:元素层次(词语交流)、命题层次(语句交流)和模式层次(语句网络交流),师生交流必须在同层次下才能顺利进行,即交流双方必须有“共同语言”。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能力水平存在差异,在完成同一任务时,就会有快有慢、有好有坏。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任务时应充分体现层次性。我尝试对不同任务采取分层设计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以听力任务设计为例,进行说明。
听力任务设计
通过分类完成听力训练,为所有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听力水平,激发他们提高听力水平的愿望。
2.作业分层
在备战英语中考的总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层次目标,精心设计课后作业。设计作业时需考虑到中考备战阶段学生精力有限,课后作业必须量少质高。课后作业内容的设计,既非轻而易举又非高不可攀,具有一定的创造性。结合层次的设置,一般作业可分为拓展题和基础题两个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一般要求A层学生努力夯实基础,并鼓励其尝试做拓展题;B层学生在基础知识再现的前提下,进行拓展题的演练,进而展开研究性学习。
作业的布置方面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A层:为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适当精简必须掌握的重点句型和重点句子单词,要求他们能够模仿教材进行简单的对话或复述课文的简单段落。为帮助他们做好预习,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编制基础知识点的辅导材料,做到A层的同学人手一本“英语秘籍”。B层:要求学生逐步提高自学能力,课前一定要预习单词、词组及课文,对课文中较难理解的内容做标记,主动请教老师和同学。课后能结合实际进行对话或就相关话题进行书面表述。同时,发动A、B层学生结成“壹加壹”小组,互帮互学,教师间或进行个别指导。这样,两个层次的学生均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与提高,形成了积极的“递进”氛围。
3.评价反馈分层
分层教学的目的是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使其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结合备课组的统一测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用相对应的标准衡量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问题的设计、课堂练习、小测验或单元练习中,按各层次教学目标评定优、良、中、不及格4个等次。指明A、B层的等次是同分不同质的,它只说明你达到本层次目标的等级。如果学生完成高一个层次的练习题,则可增加一个等级的评分待遇,多次测试后还可给予调整。在作业评价中要特别关照A层学生,帮助他们进一步增强自信心。比如,同样是做“根据句意,填入适当的词”练习,当A层学生正确完成试题时,不但表扬鼓励,而且适当加分。又比如,如果A层的学生能流利背诵课文,就可在口语成绩上适当加分。新的测试及评价形式适合每一个层次学生,使人人学习都有成功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
初三英语分层次教学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分层次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充分发挥基础好的学生的优势,使他们的自学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基础差的可受到教师、同学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消除厌学情绪,不再被动消极应付或跟班陪读,增强达到分层目标的信心,使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得以巩固。最重要的是,他们感到自己也是课堂的主人。通过不同层次学生的互助,培养学生相互尊重、协作进取的精神。
参考文献:
[1]王旭明.分层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学科教育,2002(02).
[2]吴文彦.分层教学在英语课外阅读指导中的运用[D].首都师范大学,2007.
[3]于立新.论分层教学之利弊[D].首都师范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