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1 10:34:4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学生使用手机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1 方法
1.1 调查方法
该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河北省某高校护理学院的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该学院在校生主要为2013级至2015级大一至大三的学生,考虑到调查的可实施性和样本的代表性,该次调查从该学院的每个年级中均随机抽取一个班级进调查,共纳入研究对象251人。
1.2 统计方法
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筛检,对无效问卷进行校正后逐一录入。使用SPSS19.0软件分别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χ2检验,规定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
护理专业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为3小时以下、3~5小时、5小时以上的人数及比例分别为70(27.9%)、83(33.1%)、98(39.0%)。
2.2 上课使用手机的目的
护理专业的大学生课使用手机的目的分别为聊天、看时间、刷朋友圈或微博等、看视频或直播以及其他,其人数及比例分别是64(25.5%)、58(23.1%)、55(21.9%)、18(7.2%)、56(22.3%)。
2.3 每天使用手机时间的影响因素
通过统计学检验发现,护理专业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时间的影响因素主要为生源地、每周体育锻炼次数和是否担任学生干部,而与性别、年级、月平均花费、是否获得过奖学金、是否挂科等其它因素未存在关联。(见表1)
3 讨论
护理专业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为3小时以下的仅为27.9%,可见大部分护理专业大学生将过多的时间投入到了手机上。另外,该研究还对护理专业大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的目的进行了调查,小学德育论文发现大部分学生上课使用手机是为了聊天、刷朋友圈或微博等与学习完全无关的活动。众所周知,护理专业的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任务一般都比较繁重[4],因此,这一不容乐观的校园现象很有可能会严重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应当引起高校相关教育、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通过影响因素分析,可以发现生源地为城镇的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为<3小时和3~5小时的比例均明显高于来自农村地区的同学,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可能是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在大学校园中会比城镇学生更有可能远离亲人,也就更易感受到陌生的环境与生活方式变化带来的压力,由此而来的不适应和孤独等状态[5]可能是导致他们将过多的时间投入到手机中的原因。护理专业大学生每周体育锻炼次数越少,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5小时者所占的比例越高,这一结果与胡吴进等[6]得出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其他研究者[7]也得出相似结论:手机依赖与体育锻炼相关,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明显改善大学生的手机依赖情况。体育锻炼可以有效缓解学习与生活压力,良好的体育锻炼兴趣与主动性可以有效避免大学生的手机成瘾现象,防止他们过度沉迷于手机娱乐等活动中。该调查还发现,未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5小时者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学生干部。这也从另一角度体现了担任学生干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促使他们将精力投入到学生干部工作中,而不是将业余时间过多地投入到手机娱乐中。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应当重点关注护理专业大学生中来自农村地区的同学,同时加强体育锻炼的宣教工作以鼓励更多地学生参与体育锻炼,采取灵活的学生干部换届措施鼓励更多地学生在校期间担任学生干部。除此之外,还可加强护理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8],以尽力减少护理专业大学生群体中手机依赖现象。
参考文献
[1] 吴含,金天星,王斐然,等.某医学院大学生网络成瘾对学习状况的影响[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4,31(1):57-60.
一、手机文化对大学生产生影响的研究意义
(一)理论价值
本论文的理论意义在于:随着手机使用的普及,随着手机功能的日益完善,手机已经远远超出了通讯工具这一基本用途,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核心性的作用,它也不仅仅局限于娱乐平台,而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寄托。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日益扩大,研究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有助于了解他们的思想发展水平,为手机文化在大学生中的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实践价值
本论文的实践意义在于:利用手机文化的积极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手机文化的消极作用予以防范,使得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朝着积极健康的的方面发展。
二、手机文化对大学生负面影响的分析
当下在课堂上经常可见学生不是在看书,记笔记,认真听讲,而是在摆弄手机,发短信,甚至接电话等等。手机文化特有的快餐式、娱乐化,正侵蚀着大学生的思维,他们满足于浅层次的短信文学,满足于轻松自在的娱乐方式,而排斥紧张的学习,不愿意阅读深奥的书籍,不愿意进行深入的思考,对于教材与教学持排斥态度。
(一)生活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手机发挥着最重要的通讯功能、娱乐功能。手机成为大学生与亲朋好友交流沟通的最为依赖的工具,无论是接打电话或接发短信,它都是最快捷的沟通途径。很多大学生表示,手机大大提高了与家人朋友沟通的频率,有助于消除孤独感,拓宽了与社会接触的渠道。但是手机对于大学生的生活也带来一些困扰,学生主动反映的主要是:垃圾短信、骚扰电话、骗人信息这几类。
(二)学习影响
手机对于大学生的学习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但似乎正面的影响并不乐观。在大学课堂上,大学生低头摆弄手机、观看短信的现象十分普遍,甚至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在课堂上接打手机是比较严重的违纪行为,因为它直接干扰了课堂秩序。
很多手机文化本身就是快餐文化,不需动脑,只求轻松,这与艰深枯燥的知识学习是完全两码事,长期依赖手机只会加剧二者的对立,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刻苦钻研精神。
(三)健康影响
从身体健康的角度说,手机辐射可能会对大学生的身体发育有一定影响。对于低年级大学生,手机辐射可能会影响其大脑的发育。过分使用手机短信会导致孤独感增强,对于交往能力、现实情感、价值取向产生很大影响,甚至会降低智商。
由此可见,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但我们不必杯弓蛇影,也不必草木皆兵。手机文化的潮流是无法阻拦的,但我们要对手机文化建设和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导向肩负起责任。文化生产者要以社会效益为根本出发点,以主流文化引导手机文化,提升手机文化的审美情趣,争取给人以智的启迪和美的提升。
三、应对手机文化影响,加强大学生教育的对策
当然,既要看到手机文化的负面效应,也要发挥手机文化的正面作用。首要的是重视手机文化,引导手机文化,对沉溺于手机文化的大学生积极疏导,帮助他们把主要精力转移到学习中来。因此,研究手机文化对于大学生的影响,包括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影响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对于有效地从事大学教育管理工作有着针对性的指导作用
(一)积极跟进,领先潮流
首先是端正心态,不是居高临下对于新时尚元素一律排斥,而是放下架子,摆好位置,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大学生追逐时髦行为的深层次的文化脉搏。进而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走进手机文化的核心地带,乃至成为时代潮流的领先者而不是被时代潮流拖着走。这就必须及时更新知识结构,及时掌握最新态势,调整好心态,事先做好面临新现象新问题的思想准备,形成必要的完善的预警机制。
(二)加强引导,掌握主动
对于大学生的手机使用,必须积极发挥管理一方的引导教育职能,从而变被动为主动。现在很多高校都重视校园文化氛围的酿造,但却忽视了手机文化的重要性。需要转变观念,把手机文化纳入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乃至把手机文化当作校园文化建设的突破口。
(三)适度规范,除弊兴利
对于大学生使用手机,必须采取有效适度的管理,要有良好的制度保障,形成必要的约束机制。应该把手机使用纳入到教学管理、生活管理中来。
总之,手机作为一种先进的通讯工具与媒介手段,本身并无对错利弊,关键在于它怎么用,做什么用。大学校园理应发挥手机的积极效用,让手机文化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徐华,吴玄娜,兰彦婷,等.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3-0117-02
随着我国信息化发展,互联网、手机网络等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们日常了解信息的主要方式。为了解武汉地区大学生在文化消费方面的行为特点,我们对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大学、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美术学院等学校进行了广泛的问卷调查,在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得出以下分析报告。
一、大学生文化消费存在差异性
我们对355名男性大学生和397名女性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此男女性别比例较为平衡,故在此基础上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
1.男女大学生文化消费存在差异
1.1男女大学生手机文化消费偏好不同
在使用手机进行文化产品选择的选项(多选)中,男生选择使用手机看电子书的占比38.6%,选择使用手机刷微博和朋友圈的占比37.2%,x择使用手机进行QQ、微信聊天的占比12.4%,选择使用手机淘宝的占比7.3%,使用手机查资料的占比3.4%,选择使用手机看电视剧、电影、动漫的占比1.1%。因此男生使用手机主要会选择以下文化产品:看电子书、刷微博朋友圈以及QQ、微信聊天。用手机淘宝,查资料和看电视剧、电影、动漫讯占比极少,不爱用手看新闻资讯。
然而女生选择使用手机看电子书的占比35.8%,选择使用手机刷微博朋友圈的占比46.9%,选择使用手机淘宝的占8.3%,选择使用手机进行QQ、微信聊天的占比7.1%,选择使用手机查资料的占比1.0%,选择使用手机看电视剧、电影、动漫的占比0.8%,选择使用手机看新闻资讯的占比0.3%。因此女生使用手机主要会选择以下文化产品:刷微博朋友圈、看电子书以及淘宝。用手机聊天,查资料和看电视剧、电影、动漫以及看新闻资讯占比极少。
1.2男女大学生电脑文化消费偏好不同
在使用电脑进行文化产品选择的选项(多选)中,男生选择使用电脑完成作业的占比43.3%,选择使用电脑查资料的占比34.6%,选择使用电脑进行自我学习的占比7.6%,选择使用电脑看电视剧、电脑、动漫的占比10.7%,选择使用电脑玩网游的占比2.8%,选择使用电脑看新闻资讯的占0.3%。因此男生使用电脑主要会选择进行以下选择:完成作业、查资料、以及看电视剧、电影、动漫。用电脑进行自我学习、网游、看新闻资讯的占比较少,不爱使用电脑淘宝。
然而女生选择使用电脑完成作业的占比72.8%,选择使用电脑查资料的占比19.4%,选择使用电脑进行自我学习的占比2.8%,选择使用电脑看电视剧、电脑、动漫的占比3.5%,选择使用电脑玩网游的占比0.3%,选择使用电脑淘宝的占比0.3%,选择使用电脑看新闻资讯的占比0.3%。因此女生使用电脑主要会选择进行以下选择:完成作业、查资料、以及看电视剧、电影、动漫。用电脑进行自我学习、网游、淘宝、看新闻资讯的占比较少。
1.3男女大学生书籍文化消费的偏好分析
在喜欢看哪一类书或杂志的选项(多选)中,男生选择与专业有关的书籍或杂志的占比30.4%,选择看经典著作的占比34.1%,选择看娱乐时尚类的占比12.1%,选择言情的占比2.5%,选择悬疑推理的占比8.7%,选择武侠奇幻的占比4.5%,选择艺术的占比2.8%,选择动漫幽默的占比2.0%,选择旅游地理的占比1.4%,选择生活类的占比1.1%,选择外文原版的占比0.3%。因此男生主要会选择以下类型的书或杂志:与专业有关的书籍或杂志、经典著作、娱乐时尚、悬疑推理。选择言情、武侠奇幻、艺术、动漫幽默、旅游地理、生活及外文原版类书籍或杂志的占比较少。
然而女生选择与专业有关的书籍或杂志的占比31.5%,选择看经典著作的占比30.7%,选择看娱乐时尚类的占比22.2%,选择言情的占比4.3%,选择悬疑推理的占比5.0%,选择武侠奇幻的占比1.0%,选择艺术的占比2.5%,选择动漫幽默的占比1.3%,选择旅游地理的占比1.0%,选择外文原版的占比0.5%。因此女生主要会选择以下类型的书或杂志:与专业有关的书籍或杂志、经典著作、娱乐时尚、悬疑推理。选择言情、武侠奇幻、艺术、动漫幽默、旅游地理外文原版类书籍或杂志的占比较少,不爱看生活类书籍。
2.不同级别大学的大学生文化消费存在差异
我们对233名一本大学的大学生,283名二本大学的大学生以及234名三本大学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不同级别大学的大学生在文化消费方面也存在着差异。
2.1关于手机文化消费时间的差异
调查发现,在使用手机的时间上,一本院校一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为1―2小时的大学生占比20.2%,二本院校一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为1―2小时的大学生占比11.0%,三本院校一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为1―2小时的大学生占比5.9%。一本院校一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为3―5小时的大学生占比36.5%,二本院校一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为3―5小时的大学生占比36.7%,三本院校一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为3―5小时的大学生占比44.1%。一本院校一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为5小时以上的大学生占比43.3%,二本院校一天使用手机时间为5小时以上的大学生占比52.3%,三本院校一天使用手机时间为5小时以上的大学生占比50.0%。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的级别越低一天使用手机的时间越长,大学级别越高一天使用手机的时间越短。
2.2关于电脑文化消费时间的差异
在使用电脑的时间方面,一本院校一天使用电脑的时间为1―2小时的大学生占比40.1%,二本院校一天使用电脑的时间为1―2小时的大学生占比34.6%,三本院校一天使用电脑的时间为1―2小时的大学生占比34.7%。一本院校一天使用电脑的时间为3―5小时的大学生占比35.8%,二本院校一天使用电脑的时间为3―5小时的大学生占比38.1%,三本院校一天使用电脑的时间为3―5小时的大学生占比28.0%。一本院校一天使用电脑的时间为5小时以上的大学生占比16.8%,二本院校一天使用电脑时间为5小时以上的大学生占比18.7%,三本院校一天使用电脑时间为5小时以上的大学生占比8.5%。一本院校一天不使用电脑的大学生占比7.3%,二本院校一天不使用电脑的大学生占比9.5%,三本院校一天不使用电脑的大学生占比28.8%。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的级别越低一天使用电脑的时间越短,大学级别越高一天使用电脑的时间越长。
二、造成差异性的原因
1.男女差异性的原因
我们随机采访了50名男性大学生和50名女性大学生。女生认为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说,微博使女性的话语权增强,并且赋予了女大学生与男大学生平等的表达空间,提高了女大学生的地位。所以,女生可以通过微博自由发表言论,享受与男生平等的权利。此外,分享明星状态,可以追赶潮流也是女生喜欢微博的原因。而男生觉得微博信息具有浅显性、破碎性以及不完整性,缺乏理性和辑思维,因此整体上来说,男生没有女生爱刷微博。
从消费心理上分析,女生淘宝多为满足自己的对时尚、美感等的精神追求,就算不买东西看看也很开心。然而男生消费时目标明确、果断,他们淘宝就是为了买东西,所以男生不如女生频繁使用淘宝。
2.不同级别大学大学生文化消费差异的原因
2.1校园文化氛围影响大学生文化消费
一本院校,特别是特别是985工程或211工程大学,大多拥有较长的历史文化积淀,自然环境秀美,文化气息浓郁。这些大学专任教师总人数较多,有的甚至超过新生人数。不仅如此,专任教师大多拥有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具有较强的应用型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此外,一本大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学生的教育资源丰富。这类高校,学术气息浓郁,大学生可以享受到高质量的文化教育,学习最新或最具特色的教学方式。受到优良文化氛围的影响,大学生会潜移默化地进行发展型的文化消费。
而三本大学办学时间较短,文化气息欠缺。此外,受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的影响,为学生提供的课程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远远落后于一二本院校,学生的教育资源有限。由于欠缺浓郁的文化氛围和教学引导,大学生的文化消费娱乐性强。
2.2学生自身素质影响大学生文化消费
一本大学的大学生是以优异的高考成绩考入大学的,这些学生大多勤奋好学,学习自主性强,拥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他们大多拥有明确的目标,学习能力强,做事持之以恒,他们会按照目标规划自己的大学时光,合理的进行发展文化消费。根据凡勃仑的炫耀性消费理论,齐奥尔格・齐美尔的流行是阶级的产物以及洛文塔尔的“消费偶像观”的论述,均体现了文化消费是一种带有模仿性质的消费形式。 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大学生文化消费具有模仿性。所以一本大学的大学生会不自觉地模仿周围的同学,进行优质的文化消费。而二本、三本大学的学生的综合素质弱于一本大学,学生的自觉性也较差,娱乐又是人的天性,所以这些大学的学生文化消费娱乐性较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8-0033-02
[作者简介]胡晓斌(1972―),男,湖北武汉人,博士,湖州师范学院讲师。
手机功能多、上网便利,智能手机还可以替代电脑的部分功能,其时尚和便捷对大学生有着很强的吸引力。有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手机拥有率在99%以上,大学生课堂手机使用率为96.1%,其中,经常使用率为36.2%。很多大学生已经对手机产生依赖。[1]
一、大学生手机依赖的主要表现
(一)作为社交的主要工具[2-3]
很多学生利用手机短信和微信、飞信、QQ、微博等聊天工具与朋友、同学保持交流或关注他人信息,同时也让自己的信息获得他人的关注,并从中获得一定的满足感。学生在虚拟世界交往时间的增加导致其参与社会活动时间的减少,久而久之,学生会脱离现实的人际交往。实际上,手机已成了很多大学生逃避现实人际交往的一种工具。
(二)作为个人休闲娱乐的主要工具
很多学生利用手机阅读手机报、阅读网络小说、浏览时政和社会热点问题、听音乐、玩游戏等,以达到放松娱乐的目的。频繁使用手机玩游戏的学生认为在游戏中可以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三)作为逃避学习压力的工具
还有很多学生到了大学后对自己未能严格要求,逐步沉迷于网络,整天“躲”在宿舍上网。他们即使去教室上课也表现得注意力不集中,课后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对教师布置的作业不动脑思考,直接用手机在网上搜索答案后抄在作业本上。[2-3]部分学生由于学业跟不上,对所学内容感到索然无味,便通过玩手机游戏、用手机上网的方式逃避学习。
笔者发现,现在很多大学生不愿思考、不愿学习,存在一定的厌学情绪。他们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或需要提交的课程论文,都用手机搜索答案或下载论文来应付。这样会严重阻碍大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的发展,致使学生产生思考的惰性,不利于大学生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4]
二、大学生课堂上玩手机的原因分析
(一)教学模式不合理[3,5]
总体上来讲,我国一般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与中学的教学模式区别不大,仍然沿袭教师在课堂上授课,布置课后作业,进行期中和期末考试(试卷考试为主)的教学模式。而且教师授课方式单一,课堂上缺乏交流与互动,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有的教师备课不够充分或缺乏讲课技巧,上课就念教材或PPT,学生对这样的讲授提不起兴趣,于是通过手机上网消磨时光。
(二)学生自控能力不强[6]
很多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就一直在教师和家长的双重督促下完成学业,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进入大学后,学生的学习压力没有高考前那样大,学习目标也不明确,同时受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所学专业的课堂教学,很容易逃避或放弃学业而沉迷于手机网络。[3]
(三)学生厌学和畏学情绪
在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学生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不断背书、做练习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题海中被消磨殆尽。可是大学阶段的课程学习与中小学阶段有很大的不同。中小学阶段的课程学习知识点少、课时多,教师会将知识点逐个讲精、讲透,并通过反复练习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大学的课程学习知识点多、课时少,学生必须在课前、课后进行自主学习才能学懂。但是很多大学生并没有在中小学阶段养成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习惯,进入大学以后发现所学知识难度很大,学不好,这时他们就产生了厌学和畏学的情绪。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许多原本对学习没有太大兴趣的学生也成了大学生。面对大学里繁多而艰深的课程知识,他们无法适应,产生厌学和畏学情绪在所难免。每当上课的时候,他们便通过手机上网逃避学习。[7]
(四)社会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
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得大学文凭迅速“贬值”,很多大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对学习前途产生怀疑,由此导致了目标动摇的迷茫和挫败感。面对大学学习科目繁多、人际关系复杂、就业形势严峻等压力,很多大学生这些方面的压力无法通过思想交流、情感疏导得到缓解,于是他们通过上网、玩手机、聊天等方式转移注意力,结果荒废学业,形成恶性循环。[3]
三、降低手机对大学生课程学习负面影响的建议
(一)制订相关管理规章
毫无疑问,课堂上玩手机对大学生的学习产生了非常明显的消极影响,甚至导致大学生产生手机依赖症。但目前,一般在高校,大学生带手机进课堂并不违反学生手册和教学管理规定。因此,为了保证教学效果,可制订相关规章制度,加大管理力度,规范大学生使用手机的行为。禁止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或玩手机,如有违反,一经发现,一律收缴。[3]目前,已有学校制订并执行此类管理措施。[8]
(二)教师以身作则,课堂上不使用手机[8]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传”。教师的行为举止对学生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特别应该在上课期间关闭手机,以自己尊重教学、尊重课堂、尊重学生的良好教学风貌影响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
(三)严格课堂管理
对于大学生课堂上玩手机的现象,很多教师只是善意提醒,并没有过多干预、制止。但事实上,学生课堂上把玩手机的现象仅靠善意提醒没有用,且课堂上玩手机行为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对于缺乏自控能力的学生,必须严厉制止其在课堂上玩手机的行为,一旦发现,立即收缴,课后再留待处理,绝不姑息。[4]
(四)改革现有教学模式
改革考试制度。根据课程特点,考试可以通过开卷考试、闭卷考试、口试、操作技能考试等不同的形式进行。增加课堂讨论在平时成绩中的比重,避免学生平时上课不听讲,考试前突击背书,也能考试及格的现象。严格执行校规,加大对学习成绩不合格的学生的清退处理力度,使学生感到一定的学习压力。
鼓励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5]课堂教学应该是对话、探究的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营造一种相互激励、共同成长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
参考文献:
[1] 李莹,沈阳,金鑫.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情况的调查与对策研究――以沈阳某高校为例[J].科教文汇,2010(11):207-208.
[2] 李滢彤,梁利,赵靓,等.大学生课堂“手机依赖”现象的思考[J].中国-东盟博览,2012(9):96-97.
[3] 王玉锋.大学生厌学现象的分析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3):34-35.
[4] 蔡雪珍.手机对大学生课堂学习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0):46-47.
一、手机媒体的内涵及主要特征
(一)内涵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如4G等)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推广普及,手机已经发展成为具有通信功能的迷你型电脑,手机媒体也应运而生。手机媒体也应同时具备了分众的传播目标、定向的传播效果、互动化的传播功能而被公认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
(二)主要特征
1、移动便携性
只要有信号覆盖的地方,手机媒体使用者就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传播和接收,不再受到任何时空限制。通过手机的收发信息功能,实现了手机媒体的服务移动化。随着手机处理器能力的增强,手机终端体积越来越小,便于随身携带。
2、即时互动性
相较传统媒体较长的信息制作、发行周期,在手机媒体上接受和信息几乎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具备较强的及时性,真正实现了信息传播的“流动性”。任何人只要身处移动互联网的环境中都能够通过手机媒体进行信息的、接受和转发,既可实现单向传播,也可实现双向甚至多向传播,具有极强的互动性。
3、个人个性化
作为个人化信息交流产物的手机,属于私人用品,机主对手机拥有绝对的主导权,这一点成为手机与电脑的主要区别。手机在连接互联网后,个人能够通过手机发表最具个性化的信息,使受众的主体意识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一对一的传播路径,也使手机媒体实现了信息定制、小众传播的功能,让信息传播变得更具个性。
二、手机媒体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优势
(一)适应并满足当代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的现实需要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6年8月的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10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5年底的90.1%提升至92.5%,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比达到24.5%,且网民上网设备进一步向移动端集中。网民以10-39岁年龄段为主要群体,比例合计达到74.7%。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4%。”当前高校在校大学本科生已全为“90后”,生长于全媒体时代的“90后”,更乐于使用手机媒体享受网络信息的推送。“90后”在校大学生更敢于追求新鲜事物、更新观念,希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信息量,他们对最新的科学技术也接受更快,能够迅速掌握和运用现代化的工具和手段,同时,他们也十分它们的实际、利害及功用。善于利用手机媒体对这样一群生长在观念多元、信息汇聚的开放社会的特殊群体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他们在互联网新时代接稳社会主义事业的接力棒,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手机媒体的开放性、共享性,极大地丰富大学生思政教育新课堂的内容
手机媒体拥有数量庞大、类型广泛的受众群。传统上,传统媒介在媒介行业具有特殊的垄断地位,手机媒体的出现,打破了这一格局。通过手机媒体,一般受众就能自己信息、表达意见,实现了传播者和受众的高度融合。来自社会各阶层的人都能成为手机媒体的传播者,他们不仅有政府官员、社会精英、公共知识分子、影视明星,还有来自各行各业的草根大众。他们从自身的社会背景、学识、利益诉求出发,在手机媒体中政治新闻和各种社会消息,对发生的政治、社会事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并与共同话题关注者进行及时交流。老师可通过手机短信、手机微博、手机视频等形式,可随时随地将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资料发送给学生分享。大学生通过手机媒体也能随时随地接收、检索、浏览老师传达的资料、图片和视频。这些都拓宽了大学生看待事件、思考问题的视野,丰富思想了政治教育的内容。
(三)整合性多种传媒的形态,巩固思想政治教育新课堂教育成果
手机媒体能承载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内容,并整合多种多样的传媒形态,实现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实时语音、实时视频、网页、电子邮件等功能。以上传统、新颖的功能的结合,使同一内容在手机媒体中能够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传播,满足拥有不同信息接触爱好用户的需求。手机媒体作为与人形影不离的传播工具,通过同步传播和异步传播的有机整合,大学生能在第一时间通过手机媒体查阅了解最新实事动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实现观点意见的共享及碰撞。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沟通渠道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大多为学生被动接受,时效性不高,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在手机媒体中上传课堂上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主动地、平等地参与课外讨论,克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模式和沟通渠道单一、时效性不高的缺点,巩固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育成果。
(四)移动便携性,使大学生思政教育新课堂具有可接近性
手机形体小巧,方便携带,非常适合个体的个性化需求。手机媒体是人能够“掌握”和控制的媒体,更能凸显人的主体性。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必备的通信工具,他们与手机几乎形影不离,利用课间时间、排队等候等“碎片化”时间,可随时随地在手机媒体上浏览和查阅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有关资料,打破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时间限制,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可接近性,实现处处、时时皆课堂。
(五)互动参与性,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新课堂的时效性
由于课时限制,为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基本是教师在讲台上灌输学生知识,学生很少参与讨论,被动地予以接受。手机传播是一种开放的互动式传播。[1]手机媒体实现了单向、双向甚至多向的传播,利用手机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及时交流思想、心得体会,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手机媒体传播情况下,传播者和受众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和融合。手机独具的随写、随拍、随录、随发功能,使普通受众的传播者角色得到空前强化。大学生通过在手机媒体中新闻信息、图片、视频、评论等内容,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学生的留言和发言,便于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但手机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有不少缺点:手机媒体海量信息中充斥虚假与不良信息,易使生理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造成价值取向的偏差和心理认知的扭曲。网络暴力和群体极化现象层出不穷,弱化了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淡化责任意识,导致大学生道德滑坡。如果大学生经常接触负面信息,经受多元化思想的冲击,他们的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爱国情感会产生动摇。此外,过度依赖和使用手机媒体,也会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产生不良影响,可能会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引发双重人格和强迫症。这些缺点必须得以及时加以关注并克服。
三、灵活运用手机媒体,打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堂
(一)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手机媒介素养教育力度
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高自身媒介素养意识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教育,是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主动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交往呈现的新特点,维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导权”地位的迫切需要。二是整合教育资源,打造实践平台。组织专业师资力量开展传播学理论知识的系统性教学,熟练掌握手机媒体各项性能,提升应对手机媒体和运用手机媒体的能力,打造实践平台进行技能锻炼,并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知识更新。三是采取灵活的教育模式,开展小组式讨论教学。根据受教育者的兴趣爱好和不同特点,成立专题研究小组,通过组织专题讨论、技能比拼、心得分享等不同活动进行交流,共同提高媒介素养。
(二)培育大学生手机媒体良好使用行为习惯
一是提升大学生认知能力和运用手机媒体自我服务的能力。加强大学生获取信息、辨别真伪并判断其价值、意义的能力培养,掌握利用手机媒体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二是加强系统性道德知识传授和良好行为习惯训练。把道德规范学习与手机媒体使用行为养成训练结合起来,形成良好内心信念,主动调节自己的行为,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是培养正确的是非评判标准和准确的判断能力,形成自律机制。提高大学生在手机媒体环境下、在多元价值观念影响下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行动能力,正确区分虚假与不良信息,不信谣,不传谣,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传播。
(三)灵活运用手机媒体手段和功能,打造富有吸引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一是打造适合大学生群体需要的主题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平台。通过在学校官网上陨杷枷胝治教育专题页面,或专门开设“红色网站”,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版,多大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如时事政策、理论方针、社会新闻等,并及时更新所的信息,创建满足大学生实际需要的集思想性、专业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网站。二是“运用手机短信与手机报技术,搭建高校手机短信平台。”[2]通过学生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将各类信息以短信制作成“高校手机报”,并通过群发或点对点的形式传递给大学生,成为丰富教学信息及反馈信息的载体。三是充分利用网络即时通信工具,如微信、“飞信”、QQ群组等工具,搭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与对话交流的平台。四是打造网络互动社区,搭建信息交换和人际交往的互动平台。通过在社交网络上新颖的主题新颖、内容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断聚拢人气,发挥思想引领作用。五是开发思想政治教育手机APP应用。整合思想政治优质教育资源,优化功能设置,开发适合大学生使用习惯的APP平台,结合移动学习功能,更好服务学生、服务教学、培养人才。
(四)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机媒体运行管理机制
为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机载体规范、高效运行,必须完善相关运行管理机制。一是探索建立手机联系网络制度。建立由上至下面向大学生的手机媒体信息联络制度,同时建立由下至上的手机媒体信息反馈网络制度。二是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权责制度。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机媒体领导管理机制,明确大学生辅导员工作管理权责制度。三是建立手机媒体运行的监督考核制度。在建立教育者手机媒体运行的监督机制和考核机制的基础上,完善手机媒体运行的评估制度。四是建立完善手机媒体运行的资金保障机制。实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手机媒体运行制度化补贴和非常时期补贴,特别是给予学生干部一定资费补贴,为大学生干部桥梁作用发挥提供保障。
四、结语
在互联网和4G移动通信网络技术高速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手机媒体已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普及,充分发挥手机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优势载体作用,探索完善手机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管理机制,开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堂,对形势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0062-02
“世上最遥远的距离并非天涯和海角,而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低头玩手机。”这句网上流行语逼真地刻画了“低头族”、“拇指族”、“手机病”的形象。如今“手机控”已“潜入”象牙塔里,“两耳不闻上课声,一心只为发帖子”的现象在大学课堂并不鲜见。其影响和危害主要有三,一是违反课堂纪律,此起彼伏的手机铃声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二是不尊重教师的劳动,侵害其他学生的听课权利;三是影响自己的学业,不利于身体健康,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损害视力。
“无手机课堂”活动应运而生,最先出现在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具体做法是在教室里准备若干个“手机袋”,上课前由学生统一将手机放入袋中,统一放在教室指定的位置上。随后,活动在一些大学里推广,广西高校也先后打造“无手机课堂”。“上课勿玩手机”“不做低头族,专心听课”等提示语出现广西大学200多间公共教室黑板旁。
然而,轰轰烈烈的“无手机课堂”因其自身的制度缺陷,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不断被质疑。“无手机课堂”作为努力方向和理想状态而开进行有益尝试,自有其积极意义,但无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现实,但其实质是“堵”而非“疏”,希望借助教师权威,自上而下地推行,缺乏长效机制,难以持续。
一、对“无手机课堂”的逆向思考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学课堂实难“独善其身”。 有数据表明,截至2014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已超过6亿,手机网民超过5亿,手机网民的数量第一次超过传统PC网民,标志着移动互联网时代汹汹来临。人手一部智能手机,这是时代年轻人的标配,作为引领时代潮流的大学生当然不甘落后。笔者对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5个班的200名学生做了一个调查,学生全部拥有智能手机;平均每天花费1小时用手机上网的有95%,而平均每天花费时间在3小时以上的有68%。
现代科技的进步,信息时代正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现代人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在增加,购物、游戏、社交、看新闻、获取信息等等。不会上网,就会“out”。我国正在倡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动,而大学校园里大学生也掀起了一轮创业热潮,青年学生与社会的联系更加密切,使用手机与外界联络的频率很高。同时很多大学生青睐“互联网+”的创新创业模式,也经常使用移动互联网。无视这些现实,想要简单地将大学生与移动互联网隔绝开来,不现实也不可能。
应该正确认识手机,这是我们探讨和破解大学课堂“拇指族”沉湎于玩手机问题的立足点。手机并非洪水猛兽,而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玩手机”这是一个社会问题,而非仅为大学课堂所特有,用简单的方法,禁止手机进课堂,尽管占据道德制高点,也无益于问题的解决。
(二)“低头族”倒逼课堂教学改革。在关注大学生课堂“玩手机”现象的同时,教师也该反思。有的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内容枯燥,方法单一,或者脱离实际,没有时代感;或者“旧瓶装旧酒”,多年的老教案反复使用;或者不去研究学生,没有更新教育理念;或者采用灌输式,激发不了学生兴趣;或者满堂讲授,缺乏互动。一旦教师的教学活动被手机打败了,仅仅靠禁令来维系课堂纪律,一时或有效果,但非长久之计。
这应让教师反思,倒逼课堂教学改革。从学生被动接受变成教师主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教与学从单向变成双向互动;及时更新教学案例,增强时代感,增强教学内容与生活的关联度;丰富教学手段和形式,利用图片、声音和视频等资料,让课堂灵动起来。
(三)“无手机课堂”难以解决根本问题。一是“无手机课堂”活动缺乏具有刚性约束力的相关配套制度的支撑,难以形成长效机制。目前,高校大多采用发倡议书、张贴口号标语的方式,用搞运动的模式来建设“无手机课堂”,尽管短时间会有一定的成效,但边际效应会不断下降。在现实中,不断有学生找借口挑战“无手机课堂”,最后名存实亡。二是缺乏告别手机的内生动力。在短时间,迫于压力,大学生会遵守相关规则,但用“一刀切”的方式,限制过度难免适得其反,还易产生逆反心理。三是“无手机课堂”将携带手机的学生视为可能违规“玩手机”者,容易导致扩大打击面。
二、课堂教学中手机管控和运用的创新探索
对于大学课堂的手机管控问题,要厘清两个认识,一是带手机进入课堂与玩手机违反课堂纪律的区别;二是课堂上借助手机服务于教学与用手机上网聊天打游戏的区别。对于课堂中因学生玩手机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不能坐视不管,应积极干预。“无手机课堂”仅仅是管控措施中的一项,更重要的是建设制度体系,形成长效机制。
(一)多管齐下整治“低头族”。对于大学课堂“手机病”顽疾,笔者探索了多种干预和管控措施,让学生做到“不想玩”“不敢玩”和“不能玩”。
“不想玩”:通过激励与约束机制强化价值引导。“无手机课堂”活动的难点和重点在于长效机制的建设。首先强教育。通过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运用漫画、小品、相声等载体,生动形象地宣传“手机病”的危害。其次是重考核。将“上课不玩手机”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考核指标,引导班委会建立起更完善和科学的评价体系,让课堂上远离手机者优先获得奖学金、助学金,优先评优、评先等。三是守承诺。引导学生签订“无手机课堂”承诺书,凡签订承诺书的,在所修课程考核中获得一定额度的加分,不签订承诺书的,不能获得加分。对签订承诺书者,按违反规定的数量给予扣分,直至加分总数扣完为止。四是定规矩。制定文明使用手机的班规公约,对手机使用设置具体可操作的细则,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安全上网。
有了科学的制度体系,激励与约束双管齐下,有形化的制度和无形化的文化共同作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重构价值,重塑课堂生态和文化。
不敢玩:用课堂吸引力“争夺”学生。精心准备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流程,精心设置互动环节,增强课堂趣味性和吸引力,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用课堂的内在逻辑“红线”牵引学生,整个课堂形成正向力,一旦学生分神玩手机就会在课堂里“out”,课堂文化和氛围让学生不敢用手机。
不能玩: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与手机“物理隔离”。我们的教学团队创造了一系列创新课型,教学过程中根本不给学生接触手机的机会。如有教师将学生带到体育场上《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用拓展训练来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还有教师采用模拟危机公关新闻会的形式开展《媒体公关》课程的教学活动。在创新型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兴趣盎然,无暇接触手机。
(二)充分发挥手机优势,打造特色课堂。立足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课程特点,利用学生在新媒体使用方面的特长,发挥手机即时通讯工具和新媒体传播载体的独特优势,创新出新的课堂教学范式,让手机为我服务,为教学服务。据初步统计,笔者每节课让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在10分钟以上。饱和地使用手机,消弭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感,增强“心理免疫力”。具体做法如下。
运用手机微信考勤。上课前2分钟,用手机签到,并附上所在位置的GPS定位截图;下课后2分钟用手机签退,同样附上所在位置。
借助新媒体教学。将教学案例放在微信和微博共享;教学环节中设有微信墙、微信问卷、微信调查、微信讨论。用手机服务教学,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开展新媒体实践。组织学生申请和设计了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微信公众号,分组由学生定期维护,更新和推送新闻,每次上课组织学生对属于我们自己的新媒体进行点评。
尝试用手机组织考试。考试期间,学生的智能手机卡取出来,在学校网络部门提供的WiFi环境下用指定的浏览器访问,通过考号和通行证书参加考试,全程实现无纸笔,全程监控防止舞弊。并且考试一结束就读出成绩。这一新的考试形式,教师和学生都轻松省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结语:手机是中性的,它既可以是“低头族”破坏课堂教学秩序的工具,也可以成为运用新技术服务于课堂教学的新工具,关键是教师主动探索和创新,积极作为,创造出更加丰富和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注:本论文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媒体融合背景下广西高职新闻专业实训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李喜荣.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初探――洛阳L高校“无手机课堂”为例[J].现代企业教育,2014,(16).
[2]谢菁,时烨璐,黄阳阳. 大学生班级学风建设现状及建议[J]. 现代交际, 2014,(06).
[3]董振华.浅议手机对高职院校课堂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a)-0253-02
随着新型移动通讯终端在高校的普及和国内移动通讯服务进入3G时代,能够随时随地获取所需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了部分高校读者的迫切需求和日常习惯。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教学科研信息中心,在传统图书馆和现有电子图书馆的基础上,应该逐渐将相关的信息与应用的环境,从单一的有线网络扩展到移动通讯领域,使读者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访问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
1 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应用需求与网络环境
1.1 目前大学生手机用户已成为移动网络的主力群体
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移动上网用户具有以下几个特性:(1)年龄层次较年轻,多数在18~28岁之间;(2)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能很快灵活使用上网技术;(3)使用时段较随机,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约92%的用户会在空闲时候、需要的时候或者想起来的时候,而有相对固定的手机上网时间的用户只占8%;(4)使用时间较短,约占50%的用户平均每天有不到10分钟用手机上网的时间,约占20%的用户每天有超过1小时用手机上网时间;(5)无线互联网的主体已经变成学生[1]。这些特点提供了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基本条件,大学生的上网习惯成了图书馆开展移动信息服务。
1.2 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手机阅读的需求较强
专业和课外阅读是大学生主要的阅读方向,根据一些高校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还是以学习为生活中心,各种教科书、教辅材料、应试考级材料、英语学习资料等是阅读重点,阅读这类书籍所占用的时间也较多。而多元化、娱乐化、时尚化是大学生课外阅读的趋势,尤其是像武侠、言情、校园青春等各类小说;其他像时尚、生活、体育等书籍也深受大学生喜爱。大学生大多数比较乐于接受现代出现的各种电子阅读方式,他们认为虽然电子阅读没有传统的纸质阅读享有时间上的优势,但是在部分领域电子阅读更具有优势,而通过网络、手机等工具的新阅读方式逐渐在大学校园内流行。因此,高校图书馆完全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大量的信息资源,以更为灵活的方式提供给学生阅读。
1.3 构建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的网络环境日益改善
虽然目前我国有一些图书馆开展了移动信息服务,可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发展还是受制于参次不齐的自身设备建设和移动网络环境存在的缺陷。首先,用户只能通过移动图书馆获取有限的一部分信息;其次,数据传输速度慢,2G手机(如GSM)数据速度是14kbps,GPRS手机的传输速度是40kbps~60kbps,用手机下载数据极大地考验着用户的耐心。随着3G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移动图书馆的应用环境得到极大地改善。我国TD-SCDMA、WCDMA等3G网络已经大范围推广使用,数据下载速率可达2Mbps,真正进入宽带网络时代[2]。3G无线终端设备能够不受访问速度的限制,随时随地地接入无线网是网络传输带宽高速化特点。图书馆的无线访问可以借助智能手机等无线终端设备,并且可以定制为用户量身定制个性化业务。
2 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平台的资源建设
在现阶段,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平台的资源建设可以着重从两个方面入手,即手机阅读资源与学术期刊数据库检索。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其它服务内容。
2.1 手机阅读资源建设
在手机阅读资源的建设上,需要根据手机阅读的特点对现有图书馆的数字资源进行选择和整理。当前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在校大学生的“浅阅读”需求,开展手机阅读服务,比如提供馆藏文献的报摘、文摘、书摘,或者对馆藏经典图书进行缩减、改编等后供学生们阅读。关于阅读内容的建设,可以适当采购部分手机出版的内容,也可以自建“手机阅读库”,尽可能地将电子版的学习资料比如各种教辅材料、应试考级材料、英语学习资料等放入其中供学生下载,当然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丰富课余生活,也应该包括一些健康的有一定励志和启发意义的文学作品以及其他如时尚信息、体育资讯、生活常识等方面的内容。这样,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手机这个新媒体来延伸、创新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有些读者会有自己特定喜欢的阅读种类及方式,对于这些资源,高校图书馆可以依据这些将资源分类,根据自身特点推出若干定制频道如资料检索、文化快递、书刊推荐、报纸速递等,读者可以根据自己喜好定制频道,获得自己感兴趣的资源。
2.2 学术期刊数据库检索
图书馆重点的服务内容是对现有信息资源服务的数据库检索。各个学校一般会因为版权的问题只对校园网开放本校所购买的数据库,这也是很不方便的,无法登陆校园网的用户就不能使用本校的数据库。如果图书馆的数据库检索服务是通过移动网站的形式开放,利用手机上网登录的读者就可以随时随地(如CNKI)检索并下载自己感兴趣的文章;而如果跟移动运营商合作,当读者下载论文的时候,由移动运营商进行代扣款,则数据库既可以扩大服务范围,又解决了版权问题。当然,由于图书馆一般并不掌握商业数据库的底层结构和运行机理,在移动网站的开发建设中涉及的移动用户访问认证与登录,信息检索与结果显示,数据库中不同格式的全文、多媒体数据的访问、浏览与下载等方面的问题存在一定困难,比较理想的做法是在网站开发的过程中,同软件商、数据商协作开发各系统的底层认证与检索接口,以及对非通用格式数据的浏览器进行第三方手机应用程序开发等。
3 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平台构建的技术方案
(一)网络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
在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进一步加深大学生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认识,培养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成才观。“互联网的全球性和无政府性特征,使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可以轻易渗透进来,一些大学生被不同程度的“西化”,这在无形中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海量的信息资源五花八门很难加以管理和控制,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互联网所宣传的资本主义精神和价值观是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矛盾、相冲突的,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运用国际互联网大肆宣传他们的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及生活方式,然而大学生正是处于人生成长以及思想形成的重要阶段,西方意识形态的参透非常容易使大学生产生一些混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网络对大学生的学校生活的影响
网络的迅速发展以及在人们生活中的普及,给传统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化。随着网络游戏在中国市场的大肆展开,沉溺于网络游戏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中非常普遍的现象了,有一部分学生已经把玩游戏当作是学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了,不仅严重影响了其学习生活,也危害了其身心健康。倘若一个宿舍内有一个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不仅影响到其他室友的休息学习时间,而且还有可能把这种玩游戏的心理传染给其他学生,使其也沉迷于网络游戏。学习是一个独立思考前人的研究成果并且努力创新的过程,然而现在大多数同学都是去网上下载一些现成的论文,稍作修改就去应付老师布置的论文作业。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广泛性、快捷性,虽然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也给我们的学习氛围以及学术道德带来了破坏。
(三)网络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产生的影响
“从数字媒介对人的交往、生活的影响来看,人际情感的疏远,是由于‘人―机’频繁交往,导致人际现实接触减少,从而使人们之间的感情联系淡薄。” 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自由化的特征导致大学生很容易在网络世界中找到满足感以及成就感。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大学生想要和他人交往非常的容易,只要有共同的爱好和语言,不论对方的职业、年龄、性别、长相和居住地都可以成为朋友,然而在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却没有那么简单,有时甚至很容易遇到挫折,这就使部分大学生选择逃避现实的社会交流,更愿意待在这个虚拟的封闭式的环境里,隐藏自己的身份尽情的向他人宣泄自己内心的想法,长期如此,必定会减少现实中和周围的亲人和朋友的交往,导致身边的朋友圈越来越小。同时其现实人际交往的语言表达能力将下降,更不懂得基本的礼仪礼貌,极易导致现实人际交往障碍。由于网络的隐蔽性可以使人肆无忌惮的发泄自己内心的情绪,这就使很多大学生在虚拟世界中放下自己现实中的思想包袱,冲破自己的道德底线,于是网络中就出现了相互漫骂、相互攻击的情形,这给我们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和影响。
(四)手机网络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
“调查显示,大学生的课堂使用手机率为 97.4%,其中上课经常使用手机的大学生占 42.1%,偶尔使用手机的占 55.3%,只有 2.6%的学生上课从不使用手机。”大学生的课堂上面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课是需要师生互动的,然而多数学生都是埋头玩手机,不但影响了听课效率,同时也严重影响了老师的讲课效率,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的积极性都有所下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时效性自然而然就下降了。手机网络的便捷性和隐蔽性为现在很多大学生考试作弊提供了便利,久而久之,很多学生养成了平时不认真学习,等到期末考试通过作弊蒙混过关的习惯,这种恶性循环滋生了学生的不诚信心理。因此,手机媒体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心态,也是不良学习风气的导火线,这必然会对大学生的学习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带来的挑战
(一)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的考验
“网上信息涉及面极广,它包括了人类所创造的巨额知识财富,堪称信息海洋,这些网上信息每天都还在以很快的速度更新,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知识准备欠缺,就不可能充分利用网上的信息资源,网络的优势就难以充分发挥出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将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育者一直处于知识信息的优势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就具有一定的威信,受到学生的尊重,这样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很大的帮助,然而随着网络的发展,网上的知识信息非常丰富,并且能够以极快的速度传递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时甚至处于略势。由此可见,倘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熟练的运用电脑,具备网络信息素质的话,将不能及时的把教育内容和学生感兴趣的网络潮流信息相结合,这样只会让学生感到课堂内容枯燥无味,没有兴趣听下去。
(二)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教育模式的冲击
“教育途径及信息来源的多向化促使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灌输式的领导优势削弱,自媒体的传播和教育功能被强化,教育主体之间传统的关系面临解构的危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教育者处于绝对的优势,学什么,怎么学,在那学几乎都是由教育者决定的,但是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以及共享性能够让上网者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自主的学习文化知识,甚至还可以和其他的教育者进行沟通和请教,传统的教育模式被彻底打破了,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可以随心所欲选择教育内容去学习,而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学生则只听感兴趣的部分。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是把道德学习强机械的灌输给学生,这是一种静止、抽象化的教学模式,容易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迫在眉睫。
三、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路
(一)强化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意识
“在网络的影响下,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觉得需要获取信息,交流信息,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当大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也是主要借助于网络排解自己的压力,解决自己的困难,而不再是依赖老师和辅导员。”通过简单的调查了解到现在很多大学生认为在大学里没必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了,他们觉得网上的关于这方面的资料很齐全,在网上都可以学习了,不需要再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这说明很多大学生对于理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意识很薄弱。网络能够让大学生了解到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知识,大家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面随时随地的交流、学习,但是这并不代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不重要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肩负着引导大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神圣使命,因此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意识是很有必要的。
(二)把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成才,怎么样引导学生避免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解决网络给生活带来的实际问题才是关键,把网络相关方面问题及解决途径编成系统化的教学内容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作为一个新事物出现在了我们这个时代,虽然给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希望。网络给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可以把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利与弊通过教育的形式传达给学生,让学生能都更加客观的认识到网络的作用。同时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让学生真正受益于网络带来的优势。
(三)积极推进手机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成为引领大学生思想成长的有效途径
手机已经成为现在大学生必不可少的工具,随着手机3G网络的普及,手机4G网络已经逐渐在发展,沟通已经突破了电脑的固定区域限制,随时随地可以进行交流,广大学生已经离不开对手机QQ、微信、微博等通讯工具的使用,有的学生每天对手机使用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学习的时间,因此要充分利用这些手机通讯工具的力量,建立一个班级或者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沟通的Q群或者微社区,教育者可以不但每天可以和学生进行无障碍的沟通,而且还可以把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这些工具传达给学生,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速度快有效率,而且也容易让学生产生兴趣和随时随地的接受教育。
(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
在网络时代下的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高尚的思想素质、过硬的知识素质,同时也要具有充分利用网络和课程相结合的综合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针对人的思想的一门课程,课程中最关键的部分就是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现在的学生更多的是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中去吐露自己的心声,老师想要去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需要学会掌握在网络上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学会利用网络的优越性去提升自身的专业性,因此只有不断的加强自身对于网络技术和计算机运用的素质才能适应这个时代的教育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1.086
College Students Addictive Behavior and Learned
Cognition on Today's Perspective
SUN Yongpeng, ZHOU Zifeng
Abstract This paper is aimed at college students' variety of addictive behavior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Internet and big data era of discussion, such as phone addiction, social media addiction, online shopping addiction, game addiction, addiction browsesites, etc.,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his excessive behavior must not be used to bring undervalued, and seriously affected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resulting in all aspects of the body, learn, live, work, etc. are compromised. This article is a summary of previous research, expand forth from college students learned addictive behavior and cognition, 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future research on college students' addiction on this basi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addictive behavior; behavior acquisition; cognition
0 前言
对于行为成瘾不同的学科对其有不同的解释,在健康心理学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课题,也是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的术语,而关于成瘾行为却没有一个被普遍认为科学而合理的界定。①之前的众多学者好像更多的是关注个体在心理和生理上对吸烟、饮酒、药物的成瘾和滥用,这种被称为物质成瘾。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新媒体是当今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生活依赖工具,尤其随着近几年来,3G、4G技术的发展,这些新型的工具给我们提供便利的同时,大学生对此的过度使用已成为了社会性问题,也被更多的研究者所重视,我们把这种“非物质性成瘾”称为过程成瘾也叫行为成瘾。②那么关于物质成瘾与过程成瘾它们的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又是否相同呢,我国学者李梦姣等人研究发现,行为成瘾与某些类型的物质成瘾也表现出了某些较高的共病率和相似的人格特征,并提示两者之间也可能存在某种共病的发病机制。③从我们生活中对此的了解,好像两者影响程度不同,前者的影响程度要明显高于后者,但是目前研究者对大学生成瘾行为研究中更多的是过程成瘾,这也表明在当今时代下,影响大学生顺利成长的因素中互联网、新媒体等占主要原因。
1 大学生成瘾行为的现状及危害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手机也渐渐变成了高校和大学生的噩梦,手机对于人们来说除了通讯之外已经是娱乐和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一项对大学生的调查发现,98.9%的学生拥有手机,④其中手机成瘾者占29.84%。⑤杨海英等人的研究显示,网络成瘾者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非成瘾者。⑥现在大学生的各种成瘾行为已日益增多,曾在网络上看到一组图,左边是上世纪40年代中国人民吸鸦片的成瘾者,右边是进入21世纪玩手机的年轻人,不得不说这幅图片确实是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现状,其对学生的影响极其恶劣,这也绝不是危言耸听。虽然手机成瘾这一行为没有被纳入DSM-5的诊断系统之中,但是它的危害绝不可小视,许多人一旦手机不在身边或是手机没电,就会表现出焦虑、坐卧不安、魂不守神等特征。我们在公交车、教室、马路上等等各种场所都能发现大量低头玩手机的人,还有人不管到什么地方首先询问的就是有没有无线网,甚至有人因为过马路玩手机结果失去生命,司机因为开车玩手机酿成大祸,尤其是大学生将大量时间浪费的手机上从而荒芜学业。
2 大学生成瘾行为的影响因素
关于成瘾的研究已经有多种理论解释,包括人格和精神病理学、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神经科学。心理学已经提出,它是基于一组有限制的假设和现象,如张力减少、应激反应抑制,自我设限,经典条件作用。⑦心理学对所有的行为都会从生物心理社会模型出发去解释、预测和控制。
从研究现状来看,国内外众多研究侧重于探讨大学生成瘾行为与某一单一变量之间的关系,如成瘾行为与人格、孤独感、家庭教育方式、心理健康、自控力等。这些研究虽然有助于我们从微观层面了解当今大学生成瘾行为的影响因素,但是从宏观层面来看,所有研究结论相对而言较零散,缺乏系统性和理论的整合。
美国哈弗大学成瘾行为研究所主任霍华德谢弗指出,众多成瘾主要是由于经历和行为,如最初的情绪化、重复体验等。这些行为重复刺激引起了神经系统的适应,使神经回路发生变化,得以维持了该行为的继续。而且物质成瘾和过程成瘾有一个共同特征,其中包括一些其它的心理疾病(抑郁状态,强迫行为)都与个体的自主控制缺失有关。
许多成瘾行为是由于大学生在空虚和压力下寻求一种解脱或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方法。习惯性的使用智能手机是导致手机成瘾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女性更容易习惯性的使用手机,而成年人不太可能发展习惯性或智能手机成瘾。⑧随着智能手机功能的全面化、便捷化,这便成了大学生用来消遣时间和派遣孤独的首选途径。⑨而在刘红等人的研究中得出,孤独是影响手机成瘾的重要因素,因此可以从降低孤独感着手来对大学生的手机成瘾进行干预。⑩在韩永佳对手机依赖和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中发现,低自尊和缺乏客观支持的大学生更容易导致手机成瘾。Z具有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会更频繁且更容易形成网络成瘾行为。[使用手机的人的问题主要表现出一种偏向于外向性和低自尊,但不是神经质,自我监控和孤独也被重新移植到成瘾行为的预测因子中。\其次,父母教养方式也是成瘾行为的主要因素,父亲的拒绝和过度保护,母亲的拒绝都会增加网络成瘾的风险。
3 未来的研究与展望
目前所有的理论和研究都是从单方面的角度去解释成瘾行为,为了充分理解手机使用者心理方面的问题,未来的研究需要展示这些成瘾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和手机使用的问题。还可以从校园文化着手,解读成瘾行为,因为我们更多的是对个体进行的研究,而忽略我们所处的这个大环境。我们要享受科技进步带给我们的方便,而不是增添时代的诟病。
基于所有关于成瘾行为的解释,从生理、心理、社会模型出发,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进行预防和干预成瘾行为,提高大学心理健康水平:
(1)加强自我管理,首先大学生应意识到手机成瘾给自己带来的危害,因此不管是在学校还是以后的工作生活,应从多方面去提高自我管理,丰富自己的课外生活,多参加一些学校有意义的实践活动,积极面对困难,善于人际交往,避免大量的时间浪费在手机上。
(2)实施校园教育,目前大学校园都充斥着一种自由散漫的氛围,导致很大一部分初入学的大学新生,面对与高中学习环境的极大反差,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方向,以及对未来职业发展规划的不知所措,因此学校应该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加强学生各方面的管理,包括课堂纪律与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实施就业与职业指导。
(3)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大学生钟爱手机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校园生活无趣和精神匮乏,我们要做的不是一味的禁止和惩罚,而是要从人文的角度教育和关注学生的需要。还可以通过团体辅导的形式,对大学生成瘾行为进行干预。
(4)最重要的就是从家庭着手,因为家庭环境和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前提,父母在互联网上的角色行为也是值得注意的,因为父母双方的情感支持会增加孩子的自尊,反过来又会减少他们沉迷于互联网的风险。因此,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从初始抓起,不忽视每一个发展阶段,提升全民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注释
P Maddux J F, Desmond D P. Addictive or dependence?Addiction,2000.95:661-663.
Q Masters R E.Trauma.The Addictive Model,And Repentitive Criminal Behavior .Criminal Just-ice Offienders.Sage Publications.2003:141-161.
R 李梦姣,陈杰.行为成瘾及其神经生物学机制的研究综述[C].2011.
S 周挥辉,党波涛,蒋永.手机对当代人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1.23(6):90-92.
TY刘红,王洪礼.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手机使用动机的关系[J].心理科学,2011.23(6):90-92.
U[杨海英,王从杰.高校学生网络成瘾行为调查分析[J].2010.20(6):410-411.
V Baker,T.B.(Ed). Models of addiction (Special Issue).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J].1988.97(2).
W Deursen,AJAM.Henger,SM.Kommers,PAM.Modeling habitual and sddictive smartphone beh-avior,The role of smartphone usage types、emotional、intelligence、social stress、self-reg-ulartion、age and puter in human behaviors.[J].2015.45:411-420.
X 王相英.大学生手机成瘾与孤独感、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2.12:59-63.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031-02
课堂上老师从不点名,教室里备有电水壶供学生泡咖啡,学生上课时随时可以吃东西或接打电话,甚至可以不打招呼就离开教室。这是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2级《建筑设计》的课堂情境。与此相反,西南大学某学院发起“无手机课堂”,要求学生课前将手机上交,课后再拿回。“无手机课堂”旨在纠正学风,克服部分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症;而自由课堂也并非无序课堂,能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充分调动思维。两种课堂模式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也都归根于当前高校学风淡薄、大学生学习热情的不足。但相比于“无手机课堂”,自由课堂更能给学生一个充分自由的思考空间,同时也能促使教师变革自身的教学方式。现在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在大学生中几乎达到百分之百,如何充分利用智能手机的强大功能,让智能手机成为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主动学习的辅助工具,进而成为大学学风建设的助推器,应该是当前高校教师和管理层面临的新课题。
一、智能手机对大学生的利与弊
智能手机,就是有开放操作系统的手机。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程序来不断对手机的功能进行扩充,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这样一类手机的总称。”可以说,今天的智能手机完全可以算作一部微型的掌上电脑,一部智能手机在手,可以打电话、发短信、网络聊天、网上购物、拍照片、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炒股票等等,普通电脑能做的事,智能手机几乎都可以完成。智能手机几乎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的日常用品,人手一台。大学生似乎离不开智能手机,一天不带手机,总觉得好像却了什么东西,做什么事也不够专注。功能渐多的智能手机,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大学生对智能机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
网上有笑话说“小学费嘴,初中费笔,高中费脑,大学费流量”,由此可见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
1、智能机对大学生的有利影响
第一,从智能手机的使用率来看,已经极为普遍,很重要的原因也是因为由于现在社会的信息度高度发达,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极为强烈,尤其是处于高校的大学生正是接受信息吸取知识的时期,更加对这种方便快捷的接受信息的方式情有独钟,这是社会发展的结果,是不可阻挡的。智能手机的出现,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相对于普通手机来说,功能逐渐增多,性能越来越强大。
第二,根据调查结果也体现出这是一个知识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的时代,这也是一个娱乐的时代。从我们得到的调查结果不难看出,娱乐对于大学生的吸引力很大。随着微信,QQ,微博等等一系列层出不穷的手机应用的出现,极大地吸引了大学生的眼球,让大学生有了能更大程度展现自己的舞台。同时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强大,拍照,听歌等等功能已经是基本配备,这也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可以利用手机查询各类生活信息,火车,客车的出行时间,公交车的行驶路线,在外出旅游时,可以利用导航指引方向,成为生活好帮手。
第三,挣脱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移动上网功能使学生随时随地的能够获取知识和信息,智能手机能下载许多软件,可以下有利于学习的,比如有道词典,帮助学生查询陌生的单词,有助于英文学习。另外给大学生构建了更加便捷和和谐的人际关系桥梁,有利于师生建立友好的关系,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网络在任何时间反馈自己对学校的对老师的建议,有效地疏导了学生的情绪,解决问题,能及时把我们教育的发展方向,这也良好的促使了我们教育制度和方式的改善。
2、智能机对大学生的不利影响
首先,智能手机的过度依赖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绝大多数的大学生使用手机都是在娱乐上,而并不是在学习上。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是有必要的,但是现在出现的状况是很多学生在智能手机的使用上仅仅停留于玩上,这并不是丰富课余生活,而是更加单一化。毕竟在学校的生活还是要以学习为自己的主要目的,过度的娱乐只是在浪费自己的青春年华。此外由于智能手机的上网功能已经相当成熟,但是对于网络环境的管理我们还存在很大的不足,手机诈骗,垃圾短信,虚假消息等等不良信息更容易通过智能机这种传播媒介夸大负面影响,对于缺乏警惕性,思想价值观还未成熟的大学生群体很容积造成巨大的伤害,如果长时间的接触这些不良信息,很容易形成不健康的阅读习惯,极大程度的影响大学生的人格塑造。过多的时间耗费在手机娱乐上面,有效地学习时间已经被智能手机所占用,这也表现出现在部分的大学生缺乏对知识的渴求度,对学习的知识的态度出现了问题,这种单一的娱乐方式使得学生把时间无节制的都用在手机游戏,网聊等方式上面,无论走到哪里随处可见一些学生在手中玩弄手机,上网听音乐等等,人机始终不分离,产生了严重的手机依赖症,从而无形的使自己产生了对学习的抵抗心理。同时,由于长时间的使用手机不免沉迷于手机游戏,导致了一些健康问题,主要有睡眠质量问题,手指会因为长时间的触摸与滑动抽产生了手指肌肉的酸痛,同时感觉视力疲劳,这些健康问题现象越来越突出。
其次,智能手机的影响正常的人与人交流,使得现实的人际化交往变成虚拟化。由于微信,QQ,微博等等手机应用的出现,让大学生中一度出现了疯狂晒照片的情况,无休止的在各大网络平台上展现自己的生活状况,从好的方面来看大学生是在展现自己,分享自己的快乐和痛苦,这的确是一种很好缓解压力的方式;但从另一方面也说明现在又不好大学生内心并不充实,精神上是一种空虚的状态,内在世界得不到满足,而想从发不断的发微博等等途径希望别人注意他们,也因为两种不同的交流方式使得很多学生在现实中无所适从,出现了沟通障碍,加重了孤独感。另外很多学生过分的迷恋这些聊天工具,往往忽视了人与人之间最直接的交流,很多时候在与人真面交流时还是手拿手机,这使得人与人的交流出现了很不和谐的因素,这是一种不尊重对方的表现。甚至曾有人感叹道“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我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这也说明了现在的大学生缺少直面的交流,遗忘了我们是生活在人的世界,而不是人连机,机再连人的世界。更加深入的说是缺乏人与人面对面交流的信心和勇气,内心的懦弱。
另外,众所周知,科学研究表明辐射对长期使用手机人们的健康不亚于抽烟带来的危害,研究表明,手机辐射可以引起基因突变,手机辐射会造成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神经衰弱,引起头痛、头昏、失眠、多梦、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对于大学生这样一个手机使用频率较高的群体,手机辐射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有些大学生长时间发短信,而且由于手机屏幕较小,同学们又习惯在被窝等黑暗处或走路发送短信,会造成同学视力严重下降,引发青光眼等疾病。还有同学晚上打电话、发短信持续到很晚,导致他们严重的睡眠不足,生活秩序紊乱,上课睡觉,不仅影响了生活,也影响了正常的健康,学习。
二、怎样让智能手机成为高校学风建设的助推器
1、依托智能手机的创建新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模式
新的时代带来新的挑战个新的机会,面对智能手机带来的种种弊端,我们不应该是禁止,而是应因势利导顺势而为,让它为我所用,培养一支能够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和熟悉新媒介特点的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队伍,引导学生正确合理的使用智能手机,利用智能手机的增强我们对知识的传播途径,针对性的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扩大我们思政教育的广泛度,也让我们的教育方式变得更加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让学生喜欢上我们的教育方式。利用微信平台,开通有针对性的微信广播,直接有效得传播正能量。
2、让智能手机正大光明地走进课堂,变成教与学的辅助工具
高等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其求知欲望。但创新意识的培养并不是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就能实现的。为保证课堂教学质量,采取一定措施纠正大学生的不良行为无可非议。但在执行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一刀切”可能带来的问题,以及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无促进作用。学生上课不准玩手机,看似能让学生专心听讲,但大学课堂不同于中小学课堂,课堂上的某个知识点可能会在一瞬间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急需对这一问题作深入了解。而有了手机,变可以及时查找资料满足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思考。因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更加符合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很多大学生有手机依赖症是事实,但学校在纠正学生的不良学风时,应该探究学生不专心听讲的深层原因,诚然,一些大学生缺少自制力,对学业不够重视,一上课就不由自主地拿出手机来玩。但有的时候,学生玩手机也是“情非得已”,因为有的教师的授课水平实在不敢恭维。在高校重研轻教的现状下,不少教师把工作重心放在搞科研、发论文上,而对教学百般应付,一份课件连续使用多年也不更新,授课方式单一、讲授内容都是在重复教材上固定的知识,学生从中感受不到精彩和启发,自然不愿意接着听下去。而对于有胆量实行自由课堂的教师来说,给了学生充分的自由,有意味着自身必须变革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通过多种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增强师生互动交流,对于提高教师自身的水平,更新知识结构也起到促进作用。
3、丰富校园生活,组织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在大学校园中开展分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传播正能量,为学生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创造各种竞技比赛,提升学生对技能和只是的渴求度,出了学校自行组织也要鼓励学生自己去举办这样的活动加大支持的力度,不让学生的生活变得单调无味,很多学生依赖手机也是因为学习生活的枯燥,所以我们应该对症下药,丰富和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这样不仅能提升学校本身的品味,净化校园,也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环境,做出正面积极的引导。
参考文献:
概括地说,媒介素养就是公众正确认识媒介、使用媒介的能力或修养。1992年,美国传媒素养研究中心将其定义为:人们面对传媒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1]。而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对公众进行媒介认知能力方面的教育,其目的是帮助公众正确认识传媒的性质,提高对各种媒体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正确使用媒体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英国、加拿大等国家。80年代后随着官方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介入,媒介素养作为独立课程开始纳入许多国家的学校课程教育体系;90年代以来,教育思想又有新的发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重点是培养青少年接受、处理与鉴赏传媒信息的能力,并渐成全球规模性的教育运动,甚至为此立法。目前,在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法国和几个北欧国家,它己被纳入全国或部分地区中、小学的正规课程内,并出现了许多教学模式和教材,甚至发展为白成系统的教育体系。[2]
一、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毕业论文尚未引起充分和广泛的重视,高校中只有北京、上海等少数新闻院校比较早且有计划地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但多是以选修课形式开设的,如2004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新闻传播信息技术学院首开《媒介素养专业》公选课,同年10月,复旦大学媒介素养小组创建并开通了中国大陆第一个媒介素养专业网站(WWW.medialiteracy.org.cn)。近几年,浙江、江苏、山东等地一些高校也开始面向全校大学生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选修课程。到目前为止,我国仅有中国传媒火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出版了儿本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专著和教材,如张开的《媒介素养概论》,蔡帼芬等主编的《媒介素养》,陈先元的《大众传媒素养论》,邱沛篁等主编的《媒介素质教育论集》等。同时一些新闻传播期刊和网站也登山了大量的探讨媒介素养教育的文章,高校硕、博研究生中也出现了有关专业论文,这都标志着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水平在逐步的深入和提高。可喜的是,2002年中国传媒大学正式成立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2004年高等教育研究所设立媒介素养教育专业硕士点;2004年10月,以“信息社会中的媒介素养教育”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中国传媒人学召开;2006年6月,复旦大学媒介素质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另外还有大量相关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个案研究出现,如调查发现,上海火学生对媒介的表征和建构能力缺乏足够的判断和警惕,获取利用信息还不够积极主动,参与媒介互动和媒介内容制作的人数比例较低等方面存在着媒介素养的缺陷等。[3]
总之,社会各界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促进了媒介素养教育各种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发展。
二、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现实性与必要性
1.媒介素养教育的现实性
最初,以李维斯为首的英国学者是出于对大众传媒文化的强烈批评,才开始倡导媒介素养教育的。直至上世纪90年代,由于大众媒体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欧美国家更把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信息时代对人才能力的基本要求,必备的基本素质,并把媒介素养教育作为青少年的通识教育,作为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训练,而今,全球化的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一种现实。在我国,大学生对网络、手机短信、校园DV等新媒体的接触与使用率越来越高。可以说,大学生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也是新兴媒体的主要接触和使用者。然而,在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未完全定型的时期,可能会受到媒体的某些误导,甚至是诱导和某些不良暗示,可能会影响到其价值、行为判断的偏颇。2003年3月哈尔滨某大学生创作并演唱的FLASH作品《大学自习室》在高校中几乎有口皆碑,但其中展示的某些大学生形象却令人担忧;2005年4月四川成都某学院的4l位在校男女学生露天,上演了一幕名为《@41》的行为艺术:以身体组成电子邮件符号“@”,此行为艺术在社会各界也是褒贬不一⋯⋯现代社会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人的发展也越来越个性化,这些在当代大学生身上的体现尤为明显,但是如果不加以正确的认识、分析和判断等系列媒介认知教育,可能会对其媒介素养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影响。
2.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2006年l0月,一组以中国人民大学为背景的女生“露腿学士照”在网络上引起巨大争议,中国人民大学方面则表示,大学生的自由开放思想不应该受限制;2006年10月中国戏曲学院大四女生,自称为自居易后代,被网友称之为“国学辣妹”,其针对孔子的大胆言行在网上引发热情“辣评”一片。在大众传播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校的大学生的注意力从诸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的火众媒体逐渐转向手机短信、网络、DV 等新兴媒体。然而,从诸多的传媒事件中我们感觉到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能力的缺失,特别是对媒介素养教育有着重要影响的传媒认知能力的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互联网的开放性吸引了整个青年群体,而大学生又是这个群体的主力军,他们可以利用手机、视频、QQ空间、博客等传播着自己的个性人生,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媒介观念与媒介素养,可能会对社会起着负面影响,对青年群体的社会认知和媒介认知起着消极作用。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高校传媒教育研究理论的提升,也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专著、论文和专题讨论也越来越多,媒介素养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均不再是纸上谈兵。大学生群体容易为新的技术、新的潮流所吸引,对于互联网上新鲜的东西有着无限的好奇和求知探索,而目前我国高校传媒教育课程体系如新闻学、传播学、电影学、广告学等学科体系均已成熟,加上社会学、教育学、伦理学等学科课程的支撑,它们能为善于探索求知的学生群体提供媒介素养教育的坚实专业知识基础。
三、媒介素养教育的实现途径
正确认识媒介素养教育的历史与发展概况,硕士论文有助于我们在学校甚至是在社会各个层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的实现有多种途径与方法,作为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实现关键问题还是在于以下三点:
1.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的确立
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是理论教育课程体系的确立,必须有一套成熟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目前诸如《媒介素养概论》、《媒介素养》等专门教材已经出现,加上传媒教育课程列:广播电视学、新闻学、传播学、电影学等学科体系的诸多课程,已基本可形成独立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专业教材、专业论文和专业教学、研究人员的出现使该课程体系的开设成为可能。各个高校可以开设《媒介素养概论》、《媒介文化》等必修课程,同时辅以《媒介伦理学》、《媒介认知与文化》、《人众传媒与社会》、《理解媒介》等选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给大学生提供全面的媒介教育,丰富利发展他们对传媒的认知与了解,从学习、认识传媒中发展其媒介素养,从而达到提高个人素养的目的。
2.学生参与传媒实践能力的提高
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世界对于大学生是具有强大诱惑力的,在媒介素养教育理论课程的基础
上,要注重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多地给大学生创造参加传媒实践的机会。他们每天都在网上体验着信息时代的传播乐趣,但也因为意识上的薄弱和缺乏把理论知识用于实际的能力。他们可能沉迷于传奇、魔兽等游戏的虚拟世界,他们可能热衷于FLASH、DV的制作来展现自己多姿多彩的学生生活,他们可能醉心于论坛(BBS)、QQ空间、博客的制作与维护,但是“铜须门”事件、“国学辣妹”甚至是更多的网上“愤青”“网络暴民”却使我们认识到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缺失,因此,必须要用正确的媒介素养教育来教育大学生,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基础上有更多的自我约束,有更多的责任意识,不至于自己的个人行为对学校、社会有负面作,也不使自己受现代媒介技术发展消极作川的影响,从而达到正确的认识媒介、理解媒介、运用媒介,提高传媒实践能力为自己认识社会、发展个人综合能力服务。
3.媒介素养评估标准(体系)的确立
媒介素养是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论能力,医学论文刨造利制作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媒介素养体现的是一个人内在品质,是一种内在思想意识修养,所以对于如何衡量一个人媒介素养的高低难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据目前的了解,媒介素养的评估体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评估体系并不完善,甚至可以说还没有明确的评估指标。但不管怎样,在衡量利判断一个人媒介素养的高低时,应该有一个基本的评判依据。它应该包括一个人:正确认识媒介的性质和功能;对媒介的信息有基本的是非批判意识和批判能力:对不良的信息有辨认能力和免疫能力;能有效的利用大众传媒为自己学习、生活等诸项人生发展服务[4]。完善的评估体系的确立,不仅仅是一个评价标准的确立,更重要的是使社会、学校和个人在这个评估体系里有一个明确的媒介认知导向,对于大学生个体来说,则不至于在纷繁的媒介信息海洋中失去辨别、接受和使用信息的交流能力。
在实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对媒介素养专业教育的实施,不仅能使我们的学校、教师等对媒介素养教育有着基本认识,而且能使其在教学、生活等领域对学生起着影响表率作用,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媒介性质、功能并且自觉用于自己的亲身实践,这样对于其学习和今后步入社会,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的确立以及其实现途径、方式的创立,对目前社会公众阶层的媒介素养教育问题的实现也必将起着重要的借鉴与参考作朋。
参考文献
[1]郑智斌,樊国宝.论农村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J].南昌大学学报,2005,(5):158—162.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3.10.021
〔中图分类号〕G250.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3)10-0092-04
当今社会人们对移动设备的依赖与日俱增,手机等通信媒体甚至已经成为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近年来,互联网企业纷纷进入移动互联网领域,移动即时通信、手机新闻和手机搜索业务发展迅猛,在手机网民中的使用率分别达到67.7%、59.9%和56.6%,成为手机上网使用率最高的3类业务,2011年移动互联网用户中,手机上网用户达到5.8亿户,占比97.6%[1]。手机作为新一代阅读媒体具有普及率高、互动性强、功能强大且便携等特点,因此备受人们,特别是年青一代的青睐。2011年,手机网民对手机上网应用的使用深度进一步提高,其中手机即时通信仍是实用率最高的应用,实用率达到71.8%;手机搜索排名第三,达到59.5%[1]。鉴于人们对手机等新兴媒体的痴迷与依赖,高校图书馆也看到了这一新的发展趋势,将这种移动网络技术应用于图书馆服务,推出了移动图书馆,以提高手机拥有率极高的大学生用户群对图书馆的访问与利用。
1移动网络时代中移动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
1.1国内外移动图书馆的发展简述
移动图书馆在发明之初是用来为那些处于乡村或城市郊区没有图书馆的偏远地区人们提供阅读服务的,所提供的阅读载体除了纸质图书也包括一些有声读物和电子图书。随着无线网络的兴起,利用手机、PDA等移动终端设备,以无线方式接受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开始成为移动图书馆新的业务模式,如手机接收图书馆短信提醒服务、进行书目信息查询、获取相关信息资源等[2]。
步入新千年以来,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外多所大学纷纷开展了移动图书馆服务,如日本富山大学图书馆在2000年9月开发出i-mode手机书目查询系统;芬兰赫尔辛基技术大学图书馆于2001年开始使用手机短信为其服务;韩国西江大学在2001年7月推出可以通过手机查阅馆藏资料的移动图书馆;全美高校中更是有多所图书馆相继开展了移动服务。通过数据显示,就排名靠前的美国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而言,美国图书馆的移动图书馆服务发展迅速,移动图书馆服务普及率高达90%[3]。同时,国内很多高校也感知到这些新技术的演变,正在努力开发移动图书馆业务以适应移动技术在学生中的大范围使用。到目前为止,很多高校都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移动应用业务,使学生们能够通过自己的移动设备来获取基本的校园信息。当然,这与学校各种硬件设施和服务是密不可分的,比如校内网络的覆盖率和使用条件等等。因此有学者指出,电子资源利用的情况呈逐年递增趋势与校园网、图书馆网络的逐年完善是分不开的[4]。
1.2移动图书馆建设的内容
1.2.1数字资源的建设
移动图书馆应具有充足的数字资源保障,读者通过信息平台除了能够检索所有的馆藏资源以外,还应拥有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如丰富的数据库资源、电子期刊以及一些特色资源和非书资源等,即将图书馆全部的数据库资源移动化,并提供这些资源的全文阅读。正如有学者指出的,从资源的收藏和可获得性两个角度得到数字资源的保障率[5]。因此,数字资源是移动图书馆建设的基础,是提供一切服务的前提和保障,同时,资源数字化移动化需要技术层面的支持,这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系统和服务网络的建设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2用户服务的完善
移动图书馆的最终目的是为用户提供更加方便简洁的图书信息服务,因此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和移动通信等新技术新媒体推广虚拟服务,向用户推送所需信息,制定个性化服务,并通过移动平台进行信息、资源下载、参考咨询及用户之间的互动交流等。
1.3移动图书馆服务的概念及功能
1.3.1概念
所谓移动图书馆服务是指用户利用各种终端设备,通过无线网络,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访问图书馆,接受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共享图书馆所提供的信息资源的一种服务方式[6]。移动图书馆服务最大的特点是其移动性,图书馆必须通过自己的门户网站作为信息平台向读者提供实时的服务。目前我国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主要包括书目信息查询、图书到期提醒、图书预约、图书馆公告、图书馆讲座信息、书目推荐、参考咨询等,并以短信和WAP网站访问为主要服务模式。
1.3.2功能
目前移动图书馆的功能主要包括:提供馆藏书目查询及个人借阅信息查询、续借、预约;提供图书馆电子资源的整合检索,支持在线阅读全文;在线浏览图书馆最新消息和资源动态;提供学术微博交流平台,支持互动学习和互荐文献信息;提供个性化的文献浏览与收藏以及个人中心提供显示模式、订阅消息时间及订阅内容等设置功能。以笔者所在的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2009年5月,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开通了基于WAP技术的数字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系统,该系统与馆内业务自动化系统紧密集成,主要功能包括读者信息查询更新、书目查询及单册查询、读者预约以及续借等[7]。通过移动图书馆服务,读者可以随时随地借助多种移动设备访问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并实现移动阅读。目前支持的设备主要包括各种上网手机,如IOS、塞班、安卓和windows mobile等,以及各种具有WI-FI上网功能的MP4、手持阅读器及平板电脑。
1.4移动互联网发展情况及阅读现状
近年来,3G(3rd-generation)技术给高校移动图书馆带来了巨大的生机。根据中国信息年鉴期刊社出版的2011年《中国信息年检》统计,截至2011年6月,我国3G用户规模超过8 051万户,各运营商纷纷推出丰富的3G业务,发展了天翼阅读、手机漫游、手机上网、手机搜索、可视电话、手机报等特色业务[1]。另外,在第17个世界读书日,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项目于2012年4月19日在京召开成果会,中新网4月19日对外公布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初步成果显示,2011年中国18~70周岁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7.6%,比2010年增加0.5个百分点。其中,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DA/MP4/MP5阅读等)的接触率为38.6%,比2010年的32.8%上升了5.8个百分点,增幅为17.7%[8]。
由此可见,随着移动互联网、3G业务、智能手机等新兴技术的不断普及,网络阅读、电子阅读和手机阅读等新一代阅读方式开始越来越多的改变着人们的阅读方式,使其具备了移动网络时代特有的阅读行为特点。从服务内容来看,当今媒体利用这些新技术新设备向用户推送各种类型的信息,添加了图片、杂志、视频、音乐、广播等丰富的内容,将可视化和娱乐性相结合,集广播、电视、网络、书籍等传媒功能于一身,以绝对优势吸引了广大用户,尤其是年轻人的使用和关注。从使用率来看,移动网络新技术更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使人们完全打破了时间、空间、身份的约束,随时随地的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高品质生活,满足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且迎合了现代用户的阅读心理,因此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和发展。
2大学生的移动网络阅读行为
2.1大学生阅读行为特点
移动网络和智能手机技术不可避免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行为,特别是以大学生为主的年轻群体,对移动设备的依赖更是与日俱增。大学生从年龄结构和身份特征来看,都处于移动网络用户的核心地位。根据2011年《中国信息年检》统计,20~29岁的网民比重继续加大,从2010年的29.8%增加到2011年的30.8%,在所有年龄段里居首位;从职业结构来看,学生占整体网民的29.9%,大幅度领先于位居第二的自由职业者(14.6%),也居首位[1]。鉴于年龄和文化层次等方面的优势,大学生读者有以下几种阅读需求:
2.1.1内容需求
大学生由于课业负担比较重,面临各类考试、考级和求职等压力,其阅读需求比较集中,主要阅读与考试或本专业相关的业务书籍、撰写论文所需的中外期刊文献和与之关联的视频资源等,当然也辅以一些休闲娱乐的书籍、杂志、视频等读物。不同学历和专业的大学生又有不同的内容需求,如本科生偏向阅读课程辅导、英语考级和老师推荐的辅助教材等书籍;研究生阅读的文献较为专深,针对性强,对国内外数据库中的最新研究进展等文献需求很大,纸本书籍一般作为辅助使用。
2.1.2功能需求
2009年,加拿大研究人员Wilson和McCarthy对Ryerson大学的学生使用移动图书馆的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学生们对移动图书馆未来的功能需求主要包括查找文章、阅读电子书、借阅书刊、联系或询问图书馆员等等,而图书馆还不能够通过移动设备提供大规模的学术搜索[9]。其实大学生对移动图书馆的功能需求颇多,就像数字图书馆网站上丰富多彩的资源与服务一样,大学生也非常期待能够充分利用和享受移动图书馆平台带来的便捷与帮助。
2.1.3学术需求
随着网络的大力发展和高校数据库资源的不断丰富,大学生对电子资源的需求也不断上升,尤其是对本专业相关数据库中的期刊、论文的阅读需求更为明显,这与当前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尤其是研究生的发文要求有很大关联。其中对全文文献的阅读和下载正在引起更多的关注与重视,在线查阅全文逐渐成为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一环。
综上所述,能够满足对如此庞大信息资源的需求,同时又可以对大学生随时开放的机构,惟高校图书馆莫属。各大高校的数字图书馆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丰富的电子资源和服务,国内外数据库、电子期刊、网络资源导航、馆际互借、科技查新等等内容,让读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坐拥书城。
2.2移动网络阅读
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人群分布特征来看,我国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中,85.3%是18~40周岁人群;对中国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的研究中显示,有11.8%的国民更倾向于“网络在线阅读”,有9.4%的国民倾向于“手机阅读”,有2.5%的人倾向于“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8]。世界上最大的数字课程内容提供商CourseSmart公司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现今的大学生已经不能长时间离开他们的数字电子设备,他们必须经常查看自己的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或其他类似的设备[10]。
随着社会的进步、电子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网络意识的提高,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形式已经无法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人们越发希望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随时随地的查询资源或浏览阅读,以获取所需的信息,由此,移动网络阅读应运而生。网络阅读是借助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来获取包括文本在内的知识和多媒体合成信息的一种超文本阅读行为,其阅读平台从传统的纸质出版物转向了电子设备及其电子形式的信息,网络阅读正在成为当代大学生阅读图书资料,查找各种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11]。由于网络阅读的高速发展,其便利性和实用性吸引了不同年龄、职业及文化程度的大量读者,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网络阅读的行列中来。高校图书馆根据这一新的发展趋势,针对大学生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强的特点,发展推出了移动图书馆服务,既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又加强了传统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
3移动网络时代大学生电子阅读对移动图书馆建设的影响3.1大学生阅读与移动图书馆的关系
高校移动图书馆的建立和发展主要涉及3个必不可少的元素:移动互联网、大学生和电子阅读行为:
(1)移动互联网技术和设备是支持移动图书馆的软硬件设施,它为移动图书馆的使用提供了必要的载体,正是当今互联网、3G业务、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新兴技术的出现孕育了与其发展对应的图书馆新形式,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与时俱进的基础和条件。
(2)大学生作为时展的主力军,文化素质较高,对新事物新技术接受能力强,比其他人群更加熟悉各类电子设备、软件、操作系统和网络服务,由年龄特点和学业要求所致又普遍拥有前沿移动设备,首当其冲的成为了移动图书馆使用和服务的对象。
(3)电子阅读是当今社会不可逆转的潮流,虽然电子资源永远不能取代纸质文献,但电子资源便捷、充足、易得的特性给人们的阅读行为带来了划时代的改变,图书馆要想赢得更多的读者和用户,就必须拓宽自身的服务来满足现代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习惯,移动电子阅读势在必行。
3.2大学生阅读行为对移动图书馆建设的影响
(1)鉴于大学生对专业文献的阅读需求,移动图书馆在资源建设方面应有所针对。目前在学术文献检索方面,从操作界面到数据库范围,移动图书馆检索系统所提供的都只是基本查询,对于有较高要求的文献查找还存在诸多不足,虽然很多高校的移动图书馆对数据库和在线资源检索已经做出了一定的改进,但大学生在校期间对学术文献的查询需求是大量而复杂的,对于检索系统的要求,如检索字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及各种限定条件等,不只局限于提供题名、作者、刊名等单一的检索项。因此,对高级检索的完善是移动图书馆OPAC系统设置应提高的方向之一。
(2)移动图书馆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其服务类型比较局限,主要以催还续借、预约咨询以及简单的数据库检索为主,与实体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提供的丰富资源服务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对于一些针对大学生的实用,如资源推荐、新书通报、学术活动、讲座通知、交流论坛等等开展实施的还比较少,因此不能完全满足大学生用户的高水平要求,要想增强使用率,必须提高软硬件设施,增加实用,将馆藏资源、电子资源和网络资源相结合,提供在线咨询、校外图书馆资源链接等服务,开展论坛或互动交流等2.0时代的新项目,使广大师生能够利用移动图书馆全面的开展各类科研活动。
另外,大学生作为高校图书馆读者的主体,其信息需求是教育部门及图书馆关注的重点内容,因此掌握大学生群体的阅读行为习惯和特点,对高校图书馆提高电子资源质量、做好阅读服务具有重大的意义。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发展虽已相当成熟,但大学生中仍有相当一部分人群还不清楚学校购买了哪些数据库或电子资源,对其利用率甚低,还有一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利用数据库查找相关资源,缺乏检索知识,这些都对高校移动图书馆的服务和资源构成了巨大的浪费。因此,要想增加移动图书馆的使用率并且实现移动图书馆与用户的有效互动,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有效的解决途径之一。
4结语
在网络时代和移动技术的新形势下,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电子在线资源库等新兴的媒体形式对传统图书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但同时也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和发展空间。将馆藏资源数字化、网络化,使其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随时随地的接入资源并为更多的读者服务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读者不仅能在实体图书馆内尽情享受阅读的乐趣,还能通过移动设备在无法到馆的情况下随时与图书馆亲密接触,而图书馆也能够通过移动网络扩充服务范围,增加读者数量,真正达到双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信息年鉴(2011)[M].北京:中国信息年鉴期刊社,2011:391,398,400.
[2]宋恩梅,袁琳.移动的书海:国内移动图书馆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189):34-35.
[3]高春玲.中美移动图书馆服务PK[J].图书情报工作,2011,(9):64-65.
[4]褚艳秋,张宇.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阅读需求分析及导读策略[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7,(3):30-31.
[5]王启云.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5):74-76.
[6]梁欣.移动图书馆联盟: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未来的发展趋势[J].情报资料工作,2012,(2):66-67.
[7]孙一钢,钱国富.新媒体技术对图书馆服务的影响[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3):90-91.
[8]中国新闻网.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图书阅读率为53.9%[DB/OL].http:∥/cul/2012/04-19/3832813.shtml,2012-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