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1 10:34:4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电子技术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电子技术教育论文

篇1

二、教学培养模式多样化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学设施与软件设计平台日益完善,学生获取的知识是多样化的,而不再仅局限于课堂上。把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引入“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体系建设中,培养学生科学的设计理念,将理论、仿真和实践有机结合,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电工电子电路分析设计教学方法。当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可重此轻彼,要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更多地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计算机仿真与传统硬件实践相结合通过计算机仿真平台,由过去的简单验证实验现象、观察实验波形,转向深入分析电路设计思想,强调实验的真实性,尝试解决基本原理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难题,让学生在一个与实际工作相似的模拟环境下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实验技能、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他们走向社会的适应能力。Multisim仿真软件是ElectronicsWorkbench(简称EWB)的升级版本,它是加拿大的InteractiveImageTechnologies(IIT)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推出的从电路仿真设计到版图生成全过程的电子设计虚拟电子工作平台,特别适合于电子电路的设计工作。[9]Multisim仿真软件最重要的特点是:(1)Multisim仿真软件中虚拟电子仪器可以对模拟、数字电路进行仿真,具有较强的电路仿真分析能力,元器件和仪器仪表与实际情况非常接近,采用内部提供的理想模型库构建电子电路,利用清晰明确的仿真过程使学生加深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10](2)Multisim仿真软件提供的电路模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电工电子技术中典型电路的实验原理和测试仪器仪表的使用,尤其是在电路仿真分析时不必担心元器件和电子仪器的损坏。学生在设计电路过程中,可以修改电路及其参数,随时观察结果进行仿真调试,同时与理论结果进行对照,还可以对电路进行故障设置,以观察故障条件下电路的各种现象,这是真实实验环境中是难以做到的。

2.教学资源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建设及应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全方位应用,如:注重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建立课程教学网站和网络实验教学平台。学生可在任何时间、地点,通过校园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和交流讨论,在课程教学网站中开辟教学讨论区,开展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交流讨论并为学生答疑解惑。教师可通过网络交互平台,实时课程教学信息、教学计划、考核要求,开展网络答疑、专题讨论和教学情况调查等教学辅助工作。建立网络实验教学平台,集成了实验教材、多媒体网络实验课件、电子教案、元器件数据手册、实验教学案例等立体化教学资源。创建一个多角度学习、多方位交流的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满足“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也为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奠定基础。

篇2

二、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1.创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中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课程的“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教学中,询问学生有没有献过血。通过此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究献血和所学知识的相关性;接着询问血型匹配知识。通过此问题调动大家探讨的积极性;最后提出能否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血型匹配判断电路。通过前期的情境培养,使学生对“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2.围绕主题,逐步深入。

学习了典型的时序集成电路后,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集成电路的理解和应用,继而引导学生作进一步讨论:能否用现有知识设计数字电子钟?数字电子钟的设计包含哪些模块?学生对数字电子钟比较熟悉,能够确定数字电子钟需要实现哪些功能。学生通过研究和讨论,设计出数字电子钟的总体结构图。数字电子钟的模块包括:秒脉冲信号产生、计数、译码、校时和显示等基本模块,利用Multisim仿真软件实现各电路模块的独立调试和仿真,再进行系统的级联调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数字电子钟的关键问题:秒脉冲信号如何产生?时计数电路,即二十四进制计数电路如何设计与实现?分、秒计数电路,即六十进制计数电路如何设计与实现?时(分、秒)译码电路如何设计与实现?时(分、秒)显示电路如何设计与实现?怎样实现对时、分的校准。

3.模块化设计,团队合作。

基本设计思路确定以后,进入项目的实施阶段。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应从多个方面考虑团队成员的组合,如知识结构、特长、性格等。确定了小组成员后,明确每位同学职责。项目负责人将项目任务模块化,负责项目的整体组织和协调,确保项目有条不紊地开展;成员两人一组完成子模块的设计与调试;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梳理项目,由项目负责人组织编写和完善所有项目文档和报告。在项目的设计过程中,学生参考他人的设计及实现方法时,主要是学习他人的设计方法,如编码、接口和电路的工作原理,而不是原封不动地使用他人的电路。在项目的方案论证过程中,鼓励学生开展讨论。学生可以通过提方案、相互补充和正反对比等多种探讨思路,对所拟定的方案进行仿真或试验验证。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力求全面把握学生动向,主动获取学生设计过程中的认知错误,加以指导。最后学生可以得出电子钟每一子模块的设计内容。数字电子钟的第一部分是时间基准,即时钟。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发现,为了获得可能的最高精度,时钟电路选择比较常见的32.768kHz的晶振,而32768是2的15次方,所以对这种晶振进行15次分频的话,就可以得到准确稳定的1Hz的标准时钟信号。数字电子钟的第二部分是秒计数器。秒计数器的工作原理为:给其装载一个初始值并执行减计数至零。当计数到达零时,产生一个时钟脉冲并将其传递给分计数器。在这里,装载的初始值根据需要设定的时间和时钟基准信号来计算,若时钟基准信号为1Hz,则60s的设定时间所需的初始值为60,若时钟基准信号为2Hz,则60s的设定时间所需的初始值为120。也就是说,装载的初始值等于需要设定的时间乘以时钟基准信号。数字电子钟的第三部分是分计数器,它实现分的计数和显示,且进行小时比较。每当秒计数器减至零时,分计数器加1。电路需包含一个比较电路的8位计数器,以实现分的复位并使小时计数器加1。通过仿真,学生发现,为了保证LED显示的正确性,当复位为零时,设置显示值为59。数字电子钟的第四部分是时计数器,当分计数器计数到60时,小时计数器加1。在计数器的设计过程中,学生最容易忽略计数器的工作特性,在仿真时就会出现问题。例如,在电子钟设计中计数器选用74LS193时,就要考虑其工作特性,在分计数器的值小于而不是等于60的那一个时刻加1。这样做可以避免使用额外的逻辑运算,来使比较器的输出转化为小时计数器的输入时钟脉冲。小时计数器电路中也应该包含一个比较器,用以检测当前值是否为12(电子钟小时显示为12进制),如果是,立即将小时计数器复位。

4.总结问题,共同研讨。

在项目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在做到整体掌握、全程引导的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的设计,协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难题。如学生在校时电路的设计中遇到了如下问题:校时电路的开关在接通和断开时均存在抖动问题,使电路无法正常工作。这时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引导下查阅资料,了解到常用的消除抖动的方法:软实现(编程实现)、硬件实现。软实现即处理器查询或者监视开关的状态,当开关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改变状态时,即认为开关已经不再抖动。常用的硬件去抖动的方法有:(1)使用施密特触发器电路;(2)使用CMOS555定时器;(3)基本RS锁存器电路。利用施密特触发器电路消除抖动时,应确保施密特触发器的门限电压尽可能小,以保证能被电容上的电压触发;当开关存在很多抖动时,最好的方法是采用CMOS555定时器构建单稳态电路来消除抖动。当开关按下时,555定时器可以输出一个稳定的脉冲信号,代替开关来触发实际;利用基本RS锁存器电路,将锁存器的S端接开关输入,R端接应用电路,将开关的状态锁存,当操作完成后取消锁存。学生可以分组,应用不同的方法消除抖动,比较去抖动的效果,确定最佳方案。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不仅解决了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也发散了思维,扩展了知识面。

5.时序仿真,实现目标。

学生通过原理图设计,得到了秒脉冲信号、二十四进制计数器、六十进制计数器,通过仿真可以得到其时序图,引导学生总结利用集成计数器芯片实现其他进制计数器的方法,最后通过级联实现数字钟的设计和仿真。每个小组实现项目设计后,教师应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项目组负责人应向全班汇报并展示本组设计的作品,列举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6.拓展项目,鼓励创新。

在学生实现了项目任务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项目的拓展,增强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如现在市场上的电子钟定时有何特点,学生自身对定时功能有何要求等。学生可以通过提方案、互相补充、多方面对比等探讨过程,实现电子钟个性化定时的设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思维探索,而且提高了对知识的理解记忆,为课程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不要局限于一套设计方案。在系统设计前,将学生分组,要求每组同学采用不同的方法达到设计目的。例如用数字电路设计一个闪烁式LED时序电路,在设计时序发生器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555定时器;(2)慢时钟;(3)快时钟,通过计数器来分频。

篇3

二、信息技术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教学要有“术”,要有技巧,有针对性。小学生年幼,尤其是低年级,有的活泼好动,难以久坐,有的胆怯害羞,讷于言语,有的东张西望,心神不定,有的甚至气躁心浮,难以管束,不一而足。所以,教师要制定灵活多样的教学计划和学生匹配。一般而言,学生缺乏耐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使用良好的教学手段,让教育有声有色、趣味浓浓,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接受教育,学到新的知识,让他们喜欢学习,热爱学校。只有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促使他们对新知识充满好奇,使他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并引领得体,才能使学生轻松做到安静快乐的学习,并做到“好学、会学、想学和学会”。我们要知道,不要说学习新的知识,就是再好玩的游戏,时间一长,学生可能也感觉枯燥无味,因为他们玩腻了。针对这一特征,教师应细致观察,知机识变,及时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即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授新知。此外,教师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使学生感觉不是在学习,不是在学校上课,接受教育,而是和在家里看动画片一样快乐。这样就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愉悦,认识到知识的美妙,学习起来就会欢声笑语你追我赶,乐此不疲,积极性高涨,并非常快地学会知识。而且,学生的创造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三、发展电子书包

(一)电子书包是大势所趋

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着教育。教育不断发展,社会不断前进。从口耳相传到私塾讲学,从班级授课制到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教育,随着技术更新,电子书包应运而生,成为素质教育的有力工具。电子书包具有全新的功能,并非简单地把书装到电脑里。它不仅仅把学生肩上的重负卸掉,而且作为现代化的学习,电子书包一改灌输式教学,给学生解脱和自由,让学生学习的灵性得以舒展,让学生的悟性得以增强。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需要,自主地进行探究式学习,从而使得课堂教学变得轻松无比。当然,反对与质疑同时存在着。有人提出,电子书包有损视力;有人说,电子书包内容纷繁,影响学生上课不专心;有人说,电子书包让学生玩游戏有了工具……一切事物,利弊相生,有积极的一面,就存在不利的一面。要想使新生事物得到发展,就不能因噎废食,而要尊重事物的发展规律,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

(二)电子书包定位

电子书包不等于教学资源化、电脑化,其内涵丰富,包括教学平台、新型的教学模式,适应时代的可持续发展。电子书包以课堂教学为核心,有效整合了丰富教学资源,通过五颜六色的图片、精彩纷呈的视频、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生动直观地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实现了授课高效化、学习趣味化和作业个性化,将信息化产品的应用效率提升,使教育质量改善,真正让师生之间实现了高效互动。电子书包是集学习、练习、评论、交流、拓展、安全与游戏于一体的电子课堂,它具有移动性,便于携带。电字书包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平台,也是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和家长之间的互动平台。我们要一起努力,让电子书包成为教育理念的创新产品,让电子书包成为学习方法的变革终端。电子书包随着改革的春风,以轻盈的身姿走进课堂,来到广大师生面前,融入“学与教”,焕发出青春的活力。这才是电子书包正确定位的基点。

(三)电子书包的优势不可取代

电子书包充满人性化的特点,携带方便,容量巨大,使用简单,优势多多。下面略作举例。

1.电子书包的重量轻,不会造成学生的疲劳。

且轻便环保,一般在一公斤以内,可以达到减少纸张甚至无纸学习的标准,对环境有着非常好的保护。

2.内容博大。

电子书包功能齐全,声色俱佳,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形式尽在其中,教学形象,学习生动,教材、教辅、工具书等应有尽有。反馈学习也非常及时,教师指导方便快捷,且便于随身携带。

篇4

1.2实践性强工科专业对于学生的实践要求高,电子技术要求学生掌握好理论知识,对抽象的理论进行很好的消化以后再将其应用到实践中。在这个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完善自身的理论知识构架,还需要进行反复的实验来对理论进行验证与分析,接着进行有关的方面的调适,然后再进行反复修改,在这样反复过程中才可以将理论与实践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所以说电子技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1.3知识面广发电子技术在学习与应用中需要具有较广泛的知识面,为了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在基础教学阶段需要学习的知识更多,涉及的知识面也很广泛。另外,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其知识的更新速度很快,需要学生与教师在学习中不断地充实自己,对于新的电子技术知识有效关注与了解,明确其发展的方向并与自身的学习相结合进行相应的调整。

2.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要求

基础课程主要学习的电子技术的基础内容,夯实基础。比如说,如何认识电路、分析电路,电路设计的方法等都是需要学生进行掌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研究,学会自主地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基础教学中要求较好地掌握各种电子仪器的使用方法,能够在模拟实验中对电子与电路进行检测与数据的分析。要求学生掌握一般的电子产品的设计方法以及生产的流程。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或者是实验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学生经过学习与训练可以自主设计图纸,编写简单的设计使用说明书。

3.基础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电子技术的基础教学中,教师主要侧重的是基础理论的学习,学生动手机会较少,对于实验以及器材的掌握能力也较弱;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工科的教学气氛较为沉闷,没有兴趣的同学对于教学课堂感到沉闷,学习的效果也较差;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处于权威的主导地位,学生主要处于被动地位,在学习中主要是被动学习与听讲,不会自主的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学生在学习中实践的机会较少,动手能力也不强,很多的同学都不能很好掌握与使用电子仪器与各种实验器材,学生在学习中很少有实训的机会,这会导致很多的基础知识理解不到位。

4.教学改革

4.1改变教学理念

在电子技术的基础教学中,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在基础教学过程中需要更新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权威,学生可以对教师的教课进行质疑,教师虚心接受与不断学习。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学习,尤其是对更新的电子技术知识需要较好的掌握,提高教学水平以及自身的专业素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更多的是一个引导者。教师为了有效引导学生,应该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掌握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进而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有关问题的探索,发现自身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求教于专业教师,学生主动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4.2改变教学模式

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可以对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改进,研习新的教学模式促使电子技术的基础学习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更加紧密的结合。例如,教师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在教学课堂中教师先布置一个项目:设计并画出手机的电路图。教师引导学生学生明确设计项目的基本要求,对于需要设计的线路图进行分析与讲解。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自主选择设计方案,自主选定手机电路的设计思路,查询有关资料,也可以与同学组成学习小组相互学习与讨论,最后完成教师的设计项目。项目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学习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项目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并且找出项目中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有效解决,项目教学模式也提高了动手能力以及实践水平。

5.教学手段与评价方法

5.1多媒体教学

随着教学器材以及教学设备的更新与改进,现代的电子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会使用多媒体以及有关的教学软件来辅助教学活动,提高了电子技术教学的课堂效果。由于电子技术是一门工科专业,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理论性也较强,需要较好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逻辑推理分析能力才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子技术知识。尤其是在基础课堂上,由于很多的同学都处在基础学习阶段,对于电子技术了解较少,在学习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需要教师利用有效的教学设备辅助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例如,在某校的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主要的教学对象是大二的电子技术专业的学生,共有25名学生,实行的是小班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向学生更好展示电子设计图以及设计使用说明书的撰写方法,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设计图的完整版,也可以通过教学软件动态模拟设计图设计到完成的整个过程。接着利用教学软件进行分步骤讲解设计图的设计方法以及操作流程。分步骤讲解中,教师在PPT的演示文稿中可以配上形象化的图片,对设计方法进行详细讲解,这样学生也会更加容易掌握设计方法以及操作的流程,完成设计方法的讲解。接下来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撰写简单的设计说明书以及使用说明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让学生明白撰写说明书的意义与用途,如何完善设计方案,让客户更加深入了解设计者的设计思路以及电子产品的用途。大二的学生具有一些较为浅层的电子技术专业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教学,在教学活动中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更加直接深入理解抽象化的电子技术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来辅助教学活动进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5.2评价方法

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是对学生的作业以及考试成绩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较为单一也不客观,需要对评价方法进行改进。在新的评价方法中需要更加综合与客观对学生与教师进行评估,对学生的上课表现,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业与成绩等进行综合评价;对于教师的评价可以从上课方法、课堂氛围、学生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电子技术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