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类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1 10:34:5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建筑工程类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建筑工程类论文

篇1

2提升中职建筑工程类专业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途径

2.1通过产学结合,强化与改善校内生产性实训条件

(1)校企共建,实现前厂后校,探索学工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当地建筑工程类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建立“分散式”建筑工程专业实训基地,把很难操作的大量学生一起集中实训化解成“多点分散式”的实训形式,使教师与学生在真正的职业环境中实现学习与工作的交替开展,切实受到锻炼。

(2)开展岗位教学,营造具有真实职业情境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院校内部建立工种实训场及综合实训场,依据建筑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分解技能基础能力、工程综合能力及行业管理能力开展建设。实训环境按照建筑行业施工现场设置,学生在具有真实职业情境的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学习和培训,组建由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实践教学指导团队,依据企业、行业标准和企业工作项目开展生产性实训。

2.2深化“2+0.5+0.5”学习与就业相结合模式

强化校外顶岗实习针对建筑行业受气候影响的季节性和建设周期较长等特点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继续深化“2+0.5+0.5”学习与相结合就业模式,即4个学期在校内学习(中间阶段开展校内外生产性实训),0.5个学期根据学生自选方向,在校内进行专业强化实训,0.5个学期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预就业顶岗实习,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为导师加强指导,安排专业教师分区域开展技术指导和管理。尝试校企联合签发“工作经历证书”。

2.3实行“三阶段两能力”学用递进式实践能力培养模式

(1)课内为主、课外为辅的学用递进“三阶段”内容。第一阶段———基础/工艺实践阶段,以学为主。以基础课程教学实验、材料工艺加工和实验动手能力培养为重点,如专业概论课与参观实习、实验、上机、论文写作、金工实习、测量实习、社会调查等。第二阶段———技术/工序实践阶段,学用结合。以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实验和单项工序过程设计能力培养为重点,如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生产与管理实习、课程设计/大作业等。第三阶段———工程/项目实践阶段,应用与创新。以专业课程教学实验和项目综合设计与组织能力、施工与管理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如科技活动周、专题研究、前沿讲座与学术报告、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2)课内外相结合的“两能力”内容。第一,人文社会实践能力。以思想政治系列课程和人文素质教育系列课程为主体,以公益劳动和志愿者服务、社会调查与社会问题研究、社会服务、读书活动、文艺活动、社团活动等社会实践为辅助。第二,工程技术实践能力。以课内专业基础和专业技术教育和实践教学为主体,以课内外科技立项、各种学科竞赛与科技活动、参加教师科研和开展科技服务等为辅助。

篇2

Abstract: The editors of journal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the audit, distributing, largely determine the quality of the journal. It has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o guide the construction cost, ensure project quality. Journal Editor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gineering the audit, this paper from the journal editor's point of view, the importance for engineering review papers editing of journals. This article first introduces the qualified editors should have the quality of occupation, and then pointed out that journal editors exists in the examination paper the problem and solution, combining project thesis and points out the importance of journal editors in the audit process.

Keywords: journals, thesis project, the audit process, important role, occupation accomplishment

中图分类号:G21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我国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促进我国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个方面的进步,尤其是建筑业在我国迅猛发展。建筑工程在我国逐渐发挥重要的作用,规范建筑施工管理成为重要的问题。建筑工程施工需要建筑期刊的指导,建筑期刊的优劣决定建筑工程发展的进程。期刊编辑在建筑工程论文的审核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需要加强期刊编辑对于工程论文审核的重要性研究。本文根据期刊编辑的职业要求,结合当今工程论文的审核工作,浅谈编辑期刊对于工程论文审核的重要性。

期刊编辑在期刊的从审核到发表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质量取决于期刊所配备的编辑水平的高低,因此说期刊编辑的职业素养十分重要。期刊编辑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拥有扎实的文字功底以及精准的专业知识,在审核论文的过程中尊重实际,一切以论文的实际质量出发,把握好论文的审核工作。

期刊编辑的工作主要是对论文进行整体把握,稿件进入编辑手中,编辑需要对稿件进行反复阅读,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文字功底,查阅相关资料对稿件进行审核。期刊编辑按照分类不同,承担不同的职能。期刊编辑主要由编辑部主任和各个专业技术总工程师组成。各个专业技术总工程师主要负责对稿件的全程审核,例如:投稿人把稿件投个期刊报社,稿件首先就进入专业编辑之手,他们对所有投稿稿件进行删选,挑选出质量较高的稿件。然后根据要求对稿件进行修改,使稿件达到既尊重著作权人的创作思想,又符合稿件发表的要求。最后通过期刊编辑部主任和其他人员的合作顺利完成稿件的发表工作。各个专业编辑总工程师在稿件发表的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掌握着稿件的命运,决定稿件可否进入期刊报社直到稿件可否发表。编辑部主任对于稿件起到把关作用,他们对于稿件要把好政治关、学术关、文字关等工作[1][

[1]余朝锡:《浅谈期刊编辑与期刊质量的关系》[J],载于《编辑素质》。]。编辑部主任编辑相对于专业编辑来说,承担责任更加重大。编辑部主任从文章的总体把握,审查文章内容是否和国家总的路线、方针、政策一致;文章是否具有创新性,文章遣词造句是否合理准确;文章是否达到相关学术领域应具备的质量。总之,编辑的任务就是通过自身运用相关知识,加工处理手头的稿件,使稿件达到符合国家的政治要求,符合相关学术要求,符合读者的要求,负责稿件的挑选、加工、发表等工作。

期刊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部编辑的素质,有什么样的编辑会有什么样的期刊,因此说编辑期刊的素质对于期刊的生存起决定性作用。编辑期刊的任务是负责稿件的审核、加工,对于稿件的审核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职业素养,对于编辑来说,应该做到:一视同仁,从事实出发。编辑首先要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平以及政治素养,编辑对稿件是否符合国家的政治关进行审核,如果自身不具备良好的政治修养,不能完成对稿件的把握。其次编辑要具备专业知识,编辑的任务是对相关论文进行审核,审查论文是否具备学术性,不具备专业知识的编辑对论文的质量无从把握。最后编辑要具备文学修养,编辑工作需对文章的语言文字把关,没有良好的文学素质,很难对文章的语言文字进行审核。编辑的素质代表期刊的素质,严格要求编辑素质对于期刊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编辑的个人素质在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素质高的编辑选出的稿件质量要,通过高标准选择出的稿件不仅符合期刊报社的要求,而且满足读者的要求。编辑在审核稿件的过程中,要全面把握,不仅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而且要具备宽阔的知识面,有助于交叉学科的发展。期刊编辑的职业素质对于树立期刊的形象具有重要作用,期刊报社在选任编辑时一定要严格要求,选择合格的编辑。

期刊编辑应当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尊重实际,一切从期刊的质量出发。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期刊编辑出现很多问题。期刊编辑任务没有变化,但是随着我国整体实力的提高,尤其是对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对于从事与学术研究有关的工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教职工来说,如果要获得一定职称,必须,由于教职工忙于教学工作,缺乏足够的时间从事学术创作,因此产生用金钱来换取文章的需要。期刊编辑的工作能够解决教职工遇到的难题,在需求和供给之间,二者形成高度的一致。编辑被需求者用金钱买通,不遵守职业道德,发表质量低劣的文章。随着需求的不断增加,报社期刊的编辑素质逐渐下降。报社期刊不在以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文章为准则,而是以营利为目的,利用发表大量的劣质文章换取大量的金钱利益。

随着时代的进步,期刊作为传递信息的载体也在发生变化。以前获取信息主要通过纸质版的期刊、报纸、书籍等有形工具,现代电子资源成为巨大的信息载体,为人们提供更加快捷方便,更加经济实惠的阅读文章的途径。随着信息载体的变化,新时代对编辑也提出新的要求。在要求编辑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扎实的文字功底、精准的专业知识的情况下,必须符合新时达的新标准。第一,编辑观念要不断更新[2][

[2]唐莉:《浅谈期刊编辑的变革与完善》[J],载于《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5年6月,第13卷第3期。];第二,要革新编辑方法;第三,充分发挥创新能动性。编辑在新时代下,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以论文的质量为发表的唯一标准,以维护期刊的形象为准则,严格审核期刊。在审核期刊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原作者的创作思想,结合自身的专业素质。编辑要认真处理好编辑的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3][

[3]王继卫、朱毅:《浅谈期刊编辑的内外部关系建设》[J],载于:《编辑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6期。 ]:内部关系主要是上下级关系和同事关系;外部关系主要是编辑与读者、作者等关系。编辑在工作中要协调好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以稿件的事实为依据,不参杂个人感情因素。编辑要以作者的创作意图为准,加强对读者的关注,处理好编辑与作者、读者的关系。新时代对编辑提出新的要求,编辑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更新思想、工作方式。

3.期刊编辑对于工程论文审核的重要性

期刊编辑在论文的审核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审核文章的遣词造句。工程论文在工程施工、工程学术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做好工程论文的审核工作对于编辑来说义不容辞。

3.1工程论文的作用

工程类专业论文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建筑工程系列论文和土木建筑系列论文。建筑期刊主要内容是刊载建筑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成果,以建筑学以及相关专业人员为读者的期刊。[4][

[4] 刘源:《国内建筑期刊研究综述》[J],载于:《四川建筑科学研究》,第38卷。

修改意见:

全文格式均有不准确之处,望整体调整。

第三点 和 3.3中的重要性 看似有些题目重复 是不是可以将某个题目进行变向改动一下。

3.1中,刷红色字体部分,删除

3.3中,刷红色字体部分,可将关于建筑业词语修改的更扩大一些,诸如工程类,因为不是只有建筑业。

3.3中,与3.2有部分重复感觉,写的混乱,望再梳理一下。

2中,名字望加上“期刊编辑的素质”,因为从引言的工程切换下方的编辑显得过于生硬。

2中 刷红色字体部分,可以改的更结合我们实际一些,我们不是报社,没有总编辑,只是编辑部主任和各个专业技术总工程师进行最后审稿。不用讲完整的报社和著作权人的说法详细讲解。 所写的流程我们一致,就是人员上稍微有所不同,我们是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终审。可以改的更贴近工作。

谢谢编辑。O(∩_∩)O]建筑工程期刊主要刊登建筑工程论文,建筑工程论文对于研究工程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筑工程论文为建筑工程理论研究提供参考资料,通过阅读相关建筑论文了解国内外建筑工程发展状况,为学术创作提供理论基础;在实践方面,建筑施工通过了解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运用理论去指导实践,为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实现节约成本,保障安全施工,提高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程提供指导。建筑工程论文在建筑工程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要加强对建筑工程论文的重视。

3.2期刊编辑审核工程论文应注意事项

工程论文在工程整个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对工程论文的审核工作。工程论文在审核过程中,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审核:第一,严格审查工程论文的观点是否正确,编辑在收到稿件后要熟读内容,从整体把握工程论文的内容。第二,要对论文的布局和语言进行审核,工程论文是要求十分严格的文章,要对文章中公式的计算结果、公式的应用进行严格审查。第三,工程论文不仅要审核理论部分,而且要结合实际对工程论文进行严格把关。编辑人员通过查阅相关资料,采用分析法、核对法、调查法对文章中的数据材料进行审查。编辑期刊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对工程论文进行审核,结合工程活动实际情况,严格审查工程类论文的质量。期刊编辑在审核工程论文的过程中实事求是,以文章的质量为标准,不能参杂任何个人因素,保证工程论文受到平等对待。

编辑期刊决定工程论文是否合格,对工程具有决定性作用。工程论文在建筑工程和土木建筑工程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工程管理中也具有指导意义。经过编辑严格审查的建筑论文具有良好的质量,它取得的研究成果对于建筑工程和土木建筑工程等工程类活动具有重要作用:第一,通过研究工程类论文,可以从中获取国内外工程类最新发展趋势以及国内外工程类学术领域取得的成果。利用已经研究出的技术成果指导实践,可以节约成本。第二,通过研究文章,可以为工程学术领域提供充分的参考资料。第三,通过研究文章,加强对工程类活动的认识,可以合理的避免风险。第四,文章中提供的观点,可以作为工程管理的理论,改善原有的管理模式,创造新型的管理模式。第五,通过文章提供的资源,研究出合理的管理模式,确保工程很好地协调工程进度、工程安全、工程质量和工程成本之间的关系。

期刊编辑对于工程论文的审核具有重要作用,以文章的质量为标准,严格审核论文的观点、调整论文的结构、修改论文的语言。期刊编辑利用自身的专业素质,结合相关资料的查阅,对工程论文进行审核。通过期刊编辑的严格把关,使得工程类论文具备发表的条件,从而为工程活动提供指导性意见,也为我国工程类论文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4.结语

期刊编辑在论文的发表过程中承担论文的审核工作,对于论文能否被发表,能否被读者阅读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期刊编辑在审核论文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结合相关资料,遵守职业要求,严格审核文章的质量。期刊编辑在工程论文的审核发挥重要的作用,他们从整体上把握论文的质量,为读者能够阅读到优质的文章提供保证,为工程论文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奠定基础。随着时代的变化,期刊编辑要遵守更加严格的标准,更新观念,改进技术,充分协调好编辑与读者、作者的关系。期刊编辑在审核工程论文的过程中要更新已有观念,结合时代的特点,为新时代建筑工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提供资源。

参考文献

[1]余朝锡:《浅谈期刊编辑与期刊质量的关系》[J],载于《编辑素质》。

篇3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民用建筑多种多样,且在城市建筑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民用建筑主要包括学校、医院、以及民用住宅楼,这些建筑作用重大,对建筑质量的要求高,其外观要求也相对比较高。在民用建筑施工测量中,测量活动要求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把需要建造的民用建筑的平面位置以及高程位置运用一定的测量仪器和方法进行测设,这是十分重要的工作。说测设的工作贯穿于整个施工工程之中,也是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重要保证,有着重要的意义。当代的民用建筑的类型也是各不相同的,有低层建筑也有高层建筑,这些不同类型的建筑所要求的测量精度以及测设的方法是不同的,我们在测设的过程中不能够一概而论,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所设计的建筑物的自身特点以及周边环境的特点,选择一种最合适最科学的测设方法。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当前越来越多的民用建筑物不仅仅从质量上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外观造型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民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测量工作就显得更加的重要,我们所测量的数据是否科学合理,平面位置和高程位置是否准确无误,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我国民用建筑的外观以及质量的好坏。

2、民用建筑施工测量的重要性

测量是施工得以正常进行的前提,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建筑施工测量关系到了整个施工过程,因此测量工作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其作用显而易见。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能够保证定位的精度。建筑物的定位精度非常重要,直接影响整体的施工效果和工程质量。只有经过准确的测量定位,才能保证建筑物的施工精度,保证建筑物的质量。

(2)为施工提供准确的资料。在工程施工中需要很多资料,如:图纸资料、施工的范围、定位资料、放线资料、施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等,这些资料都要准确无误,否则会导致质量问题,延误工期。而这些准确的资料只有通过测量才能得到,资料的准确无误是工程质量的一大重要保证,有着重要作用。

(3)竣工验收的测量。在工程竣工之后,还应该进行竣工测量,竣工材料报告者应该要以实际工程测量作为依据,保证拟定的内容要符合工程的标准,这样才能够有效的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的高质量高效率进行。

3、我国民用建筑工程测量技术概述

3.1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内容

在我国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测量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民用建筑施工前要建立符合精度要求的施工控制网。

(2)在民用建筑施工时要不断地对建筑物进行定位的测量与记录。

在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合理确定测量机械设备的的安装位置。

(4)当民用建筑工程竣工之后要注重竣工后的一系列测量工作。

(5)在民用建筑施工的工程中要注意对附近的一些比较高的建筑物进行实时观测,以确保施工安全。

3.2对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几点要求

对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的测量就是要求我们要按照工程的设计要求来对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位置进行正确的标定,从而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我们知道建筑施工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它们是一个整体,而不是相互无关的几个部分,所以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之中我们必须做好各个工序之间的衔接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在施工的工程之中不断的进行各工序的测量工作。对于建筑施工而言测量工作是前提与保障,测量工作对于建筑施工的质量和进度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各工序、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测量工作。首先应根据各工序、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设计要求可以制定多个不同的测量方案,再根据各工序、各分部分项工程特点,选择确定最合适的测量方案,确保测量精度。

4、我国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特点

4.1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技术难度较大

我国民用建筑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民用建筑平面布局、结构形式和外观造型差异较大,特别是一些民用高层建筑, 施工测量时容易产生较大的误差,难以保证精度要求,因此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测量技术难度较大。另外一方面,有一些民用建筑的外观比较奇特,施工环境和周围环境因素复杂,在施工过程中受施工环境和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导致高空测量的控制网不太稳定,给测量工作带来了困难和不稳定的因素,严重影响测量的精度,再加之高层建筑楼层比较高对于一些测量设备的安装工作也带来了不方便,也增加了测量难度。因此,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的技术难度较大。

4.2 民用建筑施工测量对测量精度的要求较高

建筑的施工测量精度和建筑物的高度是有关系的,建筑高度越高其测量时越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其测量的精度越难以保证。所以在对高层民用建筑进行施工测量时会很容易出现误差,我们需要做的是要努力克服不利的影响因素,把误差不断的缩小,并且控制在允许的精度范围之内。除此之外,一般而言在民用建筑施工时都会采用流水施工,这样是为了提高施工的速度,加快施工的进度。采取这种流动的施工方法对测量技术的要求更高,当然对精度的要求也会更高。

5、测量技术在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举例

5.1民用建筑物的定位工作

在建造民用建筑时,就是在规定的建筑区域内新增加一些建筑物,一般来说民用建筑的设计图纸都会很明确的标明新建筑物的具置、相对位置,以及和原有建筑物的关系。下面以下图所示进行分析说明。

如a图所示,我们可以采用延长线法来进行定位工作,图中A'B'是AB的平行线,我们可以在B'的位置安置经纬仪并且标出A'B'的延长线E'F',之后我们分别在E'和F'安置经纬仪,分别在E'和F'测设直角,就可以定出EG以及FH的位置。如b图所示,我们可以利用直角坐标法进行定位工作,定出图中A'B'的延长线,测量出S的值,测量出E'E的距离以及EF的距离,这样我们就可以确定出E和F的位置了。最后我们可以测设出G和H的位置。如c图所示,我们要建造的民用建筑物是平行于道路中心线的。通常测设该民用建筑的方法是先定出道路中心线的位置,然后用用经纬仪来测设道路中心线垂线,这样我们就可以定出建筑物的位置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必须要将所测设建筑物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和设计的长度进行比较,要控制其差值不能超过两千分之一,如果一旦超过则需要测量员复查,以保证测设精度。

5.2民用建筑物的放线工作

我们一般是根据已经定位的基础线来确定民用建筑物的放线位置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对各个建筑物的轴线交点进行比较详细的测量。之后我们可以利用交点桩的位置,画出基槽的边界位置。我们知道,在具体施工时,角桩以及中心桩都是要被挖去的,所以我们在挖槽工作开始之前,要把各个位置的轴线合理的延长,作为以后施工的依据。

5.3对民用建筑基础施工的测量工作

5.3.1民用建筑施工基槽开挖的测量工作

我们在基槽的开挖之前,必须注意基槽的标高以及相关的尺寸是否正确,并且要考虑合理放坡坡度和放坡距离,以防止发生坍塌事故,保证安全施工。首先设计好基槽的挖土宽度,然后根据设置的基础轴线放出我们要开挖的边线。其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在基槽开挖完毕,验槽合格并浇筑好基础垫层之后,我们可以利用控制桩或者中心钉的位置,用经纬仪将轴线投测到垫层上。

5.3.2注重基础墙标高的测量与控制工作

在砌筑基础墙时,可以在民用建筑物的各个转角处,用水准仪标出其标高,然后计算出所砌砖的具体高度。并且在基础墙的施工工程中不断对标高进行复核,保证基础墙标高位置的正确,从而做好基础墙标高的测量与控制工作。

6、当代测量新技术在我国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有力的推动了我国测量技术的发展,在测量技术方面一些新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也不断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测量方式。其主要的新技术主要有以下的几个方面:

(1)新型测量仪器如全站仪等在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测量中的应用。

(2)当代先进的数字化自动测绘技术在民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3) GPS 技术在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4)摄影测量技术在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5) GIS 技术在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6)当代数字成像测量技术在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的应用

7、提升民用建筑工程测量质量的办法

上述分析可知:地处城市繁华段的民用建筑,往往平面布局、结构形式和外观造型复杂,对测量工作的精度要求更高,施工更繁琐严谨,加之工程测量关系到建筑物的施工安全和运营安全,所以笔者认为在实践中还需要不断借助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的技术方法,来提升工程测量的质量。

7.1提高计算机的利用。通常大型建筑由于结构复杂, 所以图纸绘制的难度大,施工测量的计算量大。尤其是对于复杂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平面不规则建筑的施工放样与数据计算,使用传统的绘图技术和计算方法显然已不能满足工程的需要。因此提高计算机的应用,借助计算机绘图软件快速绘图或利用设定好的程序进行合理计算,受到广大业内人士的青睐,因为此法不但计算精确高效,绘图准确整洁,而且还能快速完成,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极大地提高了测量工作效率。

7.2利用测量新技术。对于精度要求高、结构复杂且施工条件复杂的建筑群,因受现场通视等条件影响,在布设控制点和控制点的使用受限制时,采用GPS 技术进行控制点的随机布设,施工时既可避免由于不通视所带来的困扰,又可免除控制点间联测等工作;而且GPS 技术每定一点时间不超过40min,点位精度可达到±3mm,一步定点既可确保点位精度,又可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当然测量新技术还有很多,比如数字化成图技术可以解决复杂建筑人工绘图的繁琐重复; GIS 技术完全实现了集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三维可视化显示与成果输出于一体的流程等等,不同的技术方法都有其自身的优势,个人觉得抓住优势占为己有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8、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大力加强城市及农村的基础建设。随着基础建设的大力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城市规模越来越大,这就直接导致城市土地资源紧张,更多的建设工程不断的向高空以及地下发展,这也是我国建筑工程日后发展的趋势。各种民用建筑业向着高层的趋势发展,这不仅仅是建筑质量具有很高的要求,而且要符合现代社会的潮流,建筑的外观造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建筑测量的工作是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之中的,也是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重要保证,有着重要的意义。当代的民用建筑的类型也是各不相同的,这些不同类型的建筑所要求的测量精度以及测设的方法是不同的,我们在测设的过程中不能够一概而论,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所建筑物的自身特点以及周边环境的特点,选择一种最合适最科学的测设方法。不断的加强测量技术在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使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赵伟 张小牛 孟浩文 网络化--测量技术与仪器发展的新趋势 [期刊论文] 《电测与仪表》 PKU -2000年7期

[2]许树楷 谢小荣 辛耀中Xu ShukaiXie XiaorongXin Yaozhong基于同步相量测量技术的广域测量系统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期刊论文] 《电网技术》 ISTIC PKU -2005年2期

[3]王波 陆进军 基于同步相量测量技术的励磁系统调节性能分析方法及其系统实现 [期刊论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ISTIC EI PKU -2012年3期

[4]裘祖荣 石照耀 李岩QIU ZurongSHI ZhaoyaoLI Yan机械制造领域测量技术的发展研究 [期刊论文] 《机械工程学报》 ISTIC EI PKU -2010年14期

[5]马洪强 高贺毕 志献 高超声速飞行器相关的摩擦阻力直接测量技术[期刊论文] 《实验流体力学》 ISTIC EI PKU -2011年4期

[6]高瑀含 安志勇 王劲松 于秋水Gao YuhanAn ZhiyongWang JinsongYu Qiushui三维面型精密测量技术 [期刊论文] 《红外与激光工程》 ISTIC EI PKU -2011年11期

[7]郭文川 朱新华Guo WenchuanZhu Xinhua 国外农产品及食品介电特性测量技术及应用 [期刊论文] 《农业工程学报》 ISTIC EI PKU -2009年2期

篇4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是对工程建设项目所消耗掉的全部生产资料的价值总和,通过对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进行合理的预算,可以对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为提高建设资本的利用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建筑工程实际造价受人为原因以及建筑市场发展变化的影响,实际工程造价超预算的问题非常普遍,工程预算超标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进度甚至影响工程建设质量。为此文章就分析了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具体原因,并就如何有效控制工作造价提出了几点建议。

二.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探讨

1.建筑工程预算编制不合理

由于建设工程预结算的编制是一项很繁琐而又必须很细致地去对待的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核算工作,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预算不合理的问题。如:在施工处理的过程中如果对工程定额换算不合理就使得工程总体支出预算与建筑初期的预算不相符合。而如果工程预算的编制过程中对工程所采用的新技术、新结构和新材料的预算不合理等,也会产生预算编制的缺陷问题。另外,预算人员的技术能力问题也是影响预算编制的主要原因,预算人员对造价控制的忽视会使得整体的预算控制缺乏实效性。

2.工程变更对造价预算的影响

在建筑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受到环境、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工程变更的情况,而工程变更会对造价预算产生影响。工程变革必须要得到适当地控制,因为工程变更会影响工程的进度,对工程设计也会进行相应的改变,自然会使得原有的造价预算出现误差。而且目前有些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对于工程变更的管理过于忽视,随意允许出现工程变更的情况出现,导致了工程造价预算很难与实际的施工情况相符合,如果加上施工设计前的合同标明不合理就会使得施工单位的资金严重超长预算。

3.工程实施阶段造价控制的忽视

工程造价的预算管理在设计阶段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更受建设单位的重视,但是在工程实施阶段造价的控制往往会超过预算控制。因此,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地点会有变化、工程人员也可能有变更、加上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工程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自然更为困难。而对于工程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则是简单化的、程式化的设计内容,不能实现全面化的工程造价管理,影响了施工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4.建设单位对工程预算管理不善

工程造价预算的实施需要全面化的管理规范,通过必要的预算审计工作确保造价预算的合理编制与实施。但是目前建设单位对工程预算管理不够完善,使得预算编制内容与实际的预算实施之间存在脱节,严重影响了施工的质量控制、造价控制、进度控制等,事情建筑工程建设处于过于自主,没有预算约束和审计监督的程序之中

三.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具体控制措施

1.制定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预算编制

(一)预算编制人员应掌握项目现场的具体情况,在综合考虑工程的施工组织特点的基础上进行预算编制。在编制之前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收集工程勘查报告、地形测量图、施工设计图纸、各类标准图集等相关资料,深入瑚场勘察、调查施工环境并进行施工方案研究,了解现行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取费标准、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及材料预算价格。

(二)要熟悉施工图纸,精确计算工程量及套用定额单价

在造价预算编制过程当中,反复阅读设计图纸直至深刻理解设计者的意图,将阅读图纸的过程与熟悉工程、审核图纸的过程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做出准确的预算编制分项,计算出相应工程量,熟练套用单价,最大限度地防止漏记、重记、错套等失误出现。

(三)客观分析价格因素,对价差调整留有余地

建筑工程建设所需要的设备与材料品种多、价格不一,购置设备材料的费用在造价构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这就要求工程造价编制人员对设备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和价格做到心中有数。因为设备材料的价格水平是依市场价格确定的,还要对其进行差价调整和动态管理。为防止因价格波动影响预算对投资的控制效果,应该建立工程造价差价预测系统,对各项工程造价指标的变化趋势做出合理预测,以适时调整差价。

2.做好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工作

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是资金投入最大的阶段,经研究表明,建筑工程的实施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约为10%,在这个阶段节约投资的可能性较小。因此,不少建设单位忽视了建筑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造价预算控制。其实,在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施工浪费投资的可能性非常大,造成工程造价上升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受造价控制人员无法控制或较难控制的因素影响。

(二)受施工组织失误、技术限制、合同变更等人为因素影响。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造价预算控制人员要切实落实合同造价预算的内容,将其作为控制的重要一环,并从经济、技术、合同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做好现场签证工作,对原合同价格中的主要费用进行正常计量,严格结算程序,派专人随时监督,保证各项费用如期、正常地发生,防止超前过量支付。

3.严格工程造价调整审批,最大限度减少项目变更的影响

在工程的实施中,经常会出现项目的变更,包括设计缺陷引起的变更、业主意愿引起的变更、客观条件变化引起的变更等。我们十分清楚,项目的变更往往意味着以增加工程造价作为代价,因此工程造价预算控制人员应该最大限度地减少项目变更对造价带来的影响。造价预算控制人员要对变更部分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确认变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尽量缩小因设计变更引起的造价超支,同时,在考虑项目变更对其它造价因素(如工期、工程质量等)影响的基础上,将项目变更朝向有利于节约造价的方向引导,还要严格工程造价调整审批,加强事前批准、事中监督和事后审查,对工程超量、超价部分从严控制,力争将项目变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降到最低。

4.加强工程造价预算控制人员的培养,确保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素质

(一)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多种多样,既有自然环境因素同时也有人为因素,而且工程造价受市场环境的影响也十分严重,为此从事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工作人员就必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以及良好的专业技能,掌握预算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够熟练的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进行预算控制工作。还要对建筑设计领域及其施工领域的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市场分析能力,能够及时的掌握市场上各种原材料价格变动的真实信息。此外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工作人员经常需要进入施工现场进行监督与检查工作。

(二)工作环境很艰苦,为此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工作责任感,有吃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工作的复杂性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是多方面,工作人员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管理能力,才能够不断地提高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工作的有效性。

四.结束语

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工作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在进行工程预算控制工作时要突出重点,不断地采用新的控制方法和手段,提高造价控制工作的效果,努力提高建设资金的利用率,确保我国建筑工程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耿媛子 徐广祎 邢骞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探析 [期刊论文]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1年22期

[2]包德力 根玛海鹰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探析 [期刊论文] 《世界家苑》 -2011年12期

[3]朱成波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探析 [期刊论文] 《企业技术开发:下》 -2011年9期

[4]姜跃强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有效控制措施探析 [期刊论文] 《中国集体经济》 -2012年9期

[5]王宏伟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与造价管理研究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年21期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