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3 10:02:4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化学与社会发展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引言
中原武术文化隶属于中原文化,是七大武术文化中的一枝独秀,中原文化与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南文化、岭南文化,三晋文化、燕赵文化、京派文化并驾齐驱,中原武术文化以太极拳系和少林拳系为主导,以中原文化为载体,其衣钵是中国传统文化,并依托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为实现手段,目的在于弘扬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继承中原武术文化的优秀传统,发展以登封的少林拳系和焦作的太极拳系为两个中心,以“走出河南”、“遍布全国”、“发展国际化道路”为基本点,以坚持挖掘中原优秀武术文化、坚持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武术发展、坚持落实大武术观思想、坚持打破武术门户壁垒,走和谐、统一、创新、可持续发展的中原武术文化道路,意在完善中国武术文化的内涵与深蕴,促进中原武术文化资源的健康发展,扫除中原武术文化发展道路上的阻碍与弊端,吸收风格迥异的武术文化,形成独一无二、匠心独运的发展新途径,提升中原武术文化的核心竞争力,健全中原武术文化发展的新路子,这就需要结合新的社会学理论来丰富中原武术文化的实践。
1帕克社会学理论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之一的RobertEzraPark(1864~1944),曾依据社会成员行为上相互作用的方式,将社会的发展阶段分为四个递进的部分:“竞争阶段、冲突阶段、调节阶段、同化阶段。〔1〕”RobertEzraPark文明于二十世纪初兴起的芝加哥学派,该学派主要由芝加哥大学的E?伯吉斯(ErnestBurgess)、R?E?帕克(RobertEzraPark)以及其他城市社会学家所组创,这一时期美国面临着经济危机,国际地位空前下降,面对“内忧外患”的窘迫经济,芝加哥学派创始人著名社会学研究家帕克等提出:社会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四个发展阶段,因此,社会的发展亦如此。
2 中原武术文化的发展
中原武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的一颗璀璨珠宝,以技击性为其本质,囊括武术中的气功、养生、导引、拳械等,彰显中国文化的无限魅力,引诱武术爱好者的无限遐想,推动研究者们的跨文化研究。以社会学家帕克的社会发展理论为主,中原武术文化的发展亦经历百家争鸣的竞争阶段,矛盾显现的冲突阶段,温文尔雅的调解阶段,稳步前进的同化阶段。黑格尔哲学是这样阐述这一过程的:“自然、社会、精神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变化发展是有阶段性的,但总体趋势是向前不断发展着的,处在不断运动之中,这一运动的动力就是矛盾。〔2〕”这一量变产生质变的过程符合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点。
2.1 竞争阶段
所谓“竞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四版解释“竞”是争逐,比赛。源自屈原《离骚》:“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商君书?错法》:“功赏明,则民竞于功。〔3〕”
“争”是争夺,竞争。《韩非子?说林下》:“争肥饶之地。”《史记?高祖本纪》:“上问左右,左右欲击之。〔3〕496”竞争即是个体或群体争逐胜利或者比赛战胜对方的心理需要和行为活动。哲学家大卫?休谟曾语:“高尚的竞争是一切卓越才能的源泉。”对于中原武术文化而言,其核心竞争力在于登封的少林拳系和焦作的太极拳系,相对于其他六大拳系,其虽表现出绝对性的优势,但由于起源于道教圣地武当山的武当武术文化,形成以太极、阴阳、五行、八卦为技法原理,同时配合吐纳、呼吸形成独具特色的养生文化健身术,武当的武术文化曾远赴海外进行汇演,颇具竞争力,可与中原武术文化一争高下;此外,发源于峨眉山的巴蜀武术文化,起源于战国,形成于宋朝,亦称峨眉武术,依托峨眉生态养生健身文化,广纳儒、道、佛等宗教文化新理念,兼具民俗、民风、地理环境,呈现出匠心独运、内外兼修的峨眉武术特色,亦欲中原武术文化争芳斗艳;形成于清末的形意拳系,技击原则上讲究先发制人,主动进攻,硬打硬进,适合于实战,传播较快,曾衍化出心意六合拳,以河北沧州武术文化为载体,依托当地武术文化资源,形成形意拳系,其竞争力不可小视;依托开拓务实、内外兼修、刚烈勇猛的岭南文化形成的南拳拳系,亦是七大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拳以广东、福建为中心,结合当地丘陵多、盆地少、平原地带稀缺的地理资源,以技击为主要特点和原则,创新与传统相结合,既不背离传统武术技击的本质,又外加新的元素充实,使得南拳形成具有当地地理特色的南拳武术文化;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八个地理方向命名的八卦拳系,实乃是八卦掌为主要拳法,行拳时要摆扣步走圆形,拳路表现为直线来回往复,动作简单,招式简朴,短小紧凑,刚猛有劲,注重太极、八卦原理,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风格独特,内容充实。综上所述,中原武术文化的发展竞争力空间广泛,其竞争力的提高是需要过程的。
2.2冲突阶段
随着国内传统文化的发展,武术文化也受到了冲击,中原武术文化进入冲突阶段在所难免,所谓冲突”:“冲”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四版解释为向,对着。源于《山海经?海外北经》:“有一蛇,虎色,首冲南方。〔3〕50”“突”意义为急速地向前或向外冲。源自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驰突火出。”《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知有科禁,公敢干突。〔3〕384”冲突即是以打败对方为主要目的的直接的激烈交锋,中原武术文化的冲突包含内外两个方面,一方面,以七大拳系文化为发展标准,中原武术文化的核心内涵就是少林与太极,中原武术文化登上中国传统文化的龙椅宝座,成为国门对外开放的一面旗帜,面临的困难重重,这就包括对其他六大拳系武术文化的竞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例如,面对国家体育总局下发的相关文件通知,全国各地争相建设自家武术文化,刮起传统武术节的举办,如雨后春笋一般,旨在加强人们对本地代表武术文化的信仰与认同感,提升本地武术文化的知名度,这对中原武术文化的冲击是不可度量的,窘境的出现,中原武术文化开始与异型文化相冲突,问题暴露甚多。另一方面,以中原武术文化为主体,从整体而论,传承的速度落后于发展的速度,导致传统的中原武术开始流失,继承者青黄不接,导致门派难以为继,从部分着眼,中原武术中的个别拳种随着习练人群的减少而消亡,生命殆尽。比如,原属于中原地区的查拳、梅花拳等拳种,因区域习练人口的减少,外加人口流动性较多,武术传承人开始消失,这带来的后果就是这一部分武术文化未得以保留;然而,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门户派别之见,使得各个派系来往较少,龙争虎斗相对较多,门派自家规矩的束缚和羁绊,外加派系之间的不和谐,加速了少数门派的瓦解,流失了宝贵的中原武术文化资源,中原武术文化发展面临着改革,推动中原武术站在了变革的风口浪尖,如何去挽救和挖掘指间遗失的中原武术文化,弥补中原武术文化这一宝库,成为了摆在中原武术文化发展炙手可热的瓶颈。
2.3调解阶段
面对中原武术文化在社会上发展的冲突阶段,如何调节自身的武术文化资源,发挥自己的优势,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和重点。“调解”:“调”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四版解释为协调、调和,源自于《史记?历书》:“阴阳调,风雨节。”《汉书?食货志下》:“以调盈虚。〔3〕82”“解”意为调解、排解、和解。源自于《战国策?赵策三》:“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史记?项羽本纪》:“项王、范增疑沛公之有天下,业已讲解,又恶负约,恐诸侯叛之。〔3〕187”调解一词即为协调、调和,统一规划稳定的发展环境。中原武术文化的发展需要官方组织的宏观调控和民间组织的自救,围绕这一基本任务,官方和民间在这一阶段举行合作对话,手拉手共同协作,挖掘中原武术优秀文化资源,健全和完善发展武术文化资源的宝贵途径,在1985年的全国武术挖掘整理活动中,河南省挖整组积极配合响应国家口号,整理发掘优秀拳种资源178种之多,丰富了中原武术文化资源,随着全国武术整理接近尾声,河南省挖整组于1990年继续贯彻落实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的精神,承办少林国际武术节,举办太极武术锦标赛,这一举措使得中原武术文化内容变得多姿多彩,在中国武术文化中重新站稳了脚跟。在坊间,民间武术组织的成立、社会组织团体的成立、武术学院的兴办思潮均为中原武术文化的发展再续了香火,挽救了像苌家拳类似的武技,武术学院的兴办以及高校中武术专业的设立,为中原武术的发展提供了后备资源,为中原武术文化的可持续、健康提供了契机,特别是社会组织团体的依法成立,使得武术这一民间“俗”文化确立了合法地位,明确了新的标准,走上大雅之堂,迈进官方的视野,正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太极拳表演赛的巧妙开赛,为武术走出国门,传播四大洋、五大洲奠定基础,中国优秀的武术文化太极发源于中原武术文化,也不失时机迈向武术成功的殿堂,经历着异样文化的洗礼,促进了自身武术文化的建设,夯实了中原武术文化建设基础,然而,这仅仅是九牛一毛,是微不足道的,在中原武术文化的开发建设中,拥有认可异国他乡文化的认知思维,这是发展自身优势必不可少的利器。
2.4同化阶段
中原武术文化资源的官方“无形之手”和民间“有形之手”的完美结合,有效促进中原武术文化的自身建设,为中原武术文化的远播提供充足的驱动力,仅有驱动力这只机翼是很容易夭折的,创新这一机翼的迫切需要则是刻不容缓。中原武术文化进入同化阶段,所谓“同化”:“同”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四版解释为相同,一样。源自于《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商君书?开塞》:“有法不胜其乱,与无法同。〔3〕383”“化”即是变化、改变。源自于《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韩非子?五蠹》:“钻燧取火以化腥臊。〔3〕152”同化即是事物双方共同做出改变,朝着实物美好的一方面不断发展前进。著名哲学家皮亚杰的“同化”理论就是对这一阶段完美的诠释,他认为:“同化即是对事物双方所获得现有信息进行交换,前提是毫无保留,并认知现有的思维模式,对其进行创新以达到互利,促进双方共同发展。〔4〕”自1840年以来,船坚炮利的西方打开中国大门,使得沉睡的中国有机会开眼看世界,增加了中西文化得以碰撞、交流的机会,“土洋”体育之争更是淋漓尽致彰显中西文化之差异,民国初期,政府派出一支运动团去参加奥林匹克盛会,但由于中西文化等差异,中国运动队仅作为演出形式,汇演了中原武术文化中的太极拳,获得一致好评,这说明中原武术文化拥有走向世界大舞台的机会,但遗憾的是仍然需要吸收西方“竞争力”为主的文化;发展中国传统“中庸”文化,借鉴于此,中原武术文化在走向世界、走出国门的道路上,需要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和谐统一”、“刚健自强”等精神,吸收西方充满探索的人文主义精神,充实中原武术文化的内涵,创新中原武术文化发展途径,做到皮亚杰所陈述的“同化”要求,这样才能赋予中原武术文化新生机、新生命,为中原武术文化的台阶式发展夯实基础,这就需要丰富少林与太极发展的新路途,充实其技击内涵,完善品牌效应,做到“中西结合”、“两架文化”马车并驾齐驱,借西方文化外衣,推动中原武术文化的新发展。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中原武术文化的发展历经竞争阶段、冲突阶段、调解阶段、同化阶段,所面临的每一阶段的任务是有所区分的,这就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3.1.2中原武术文化的发展所面临的每一阶段的任务不尽相同,出现的弊端也不一样,这就需要重视处理好发展和建设这一矛盾的关系。
【摘要】培养信息化理念当今社会正在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则必须实施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策略最终目的是学生不再是信息简单机械的接受者,而要让学生成为信息的运用者,在互动的信息中将知识进行重组,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培养信息化理念 当今社会正在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 跟上时代的步伐 实施信息化教学
【本页关键词】省级国家级期刊快速发表 学术期刊论文投稿欢迎来稿-
【正文】
3 培养信息化理念当今社会正在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则必须实施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策略最终目的是学生不再是信息简单机械的接受者,而要让学生成为信息的运用者,在互动的信息中将知识进行重组,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而实施信息化教学要注意以下三点:3.1 内容不再只局限于化学课本内容,要紧跟化学发展研究的步伐,让学生了解世界上化学发展动态和化学研究新的成果。3.2 形式不再局限于口授耳听,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辩论、采访、观看有关化学知识的影片和参观一些与化学有关的工农业单位等等,这些形式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激发兴趣,发挥学生的特长。3.3 授课者不仅是教师,也可以是化工厂的工人、工程师及研究人员或者是具有丰富知识和实践的人都可以给学生作专题报告,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兴趣。
4 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性多角度课题,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是目前教学中面临的一个现实。4.1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强调教师对学生单向的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的对象。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再是知识的灌输对象,而是学习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导演,努力探求新的教学思路,缩小当前学习内容和学生头脑中认知结构的差距,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知识的同化,进而构建起系统的知识体系。4.2 创设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情景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学习不发生于单纯的吸收,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以积极心态调动原有知识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或顺应新知识的积极建构过程。教师应该充分创设和模拟化学实践情景,增强事物的直观化和形象化。4.3 切实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选择与生活、生产和社会密切联系的实际问题作为课题研究的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化学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培养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此外,还应尽可能地把教师实验变为学生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在探索中发现问题,并尝试着解决问题。4.4 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研究一些实验性课题,或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化学问题,开阔知识面,增加一些生活阅历。总之,任何知识只有在应用中才能不断完善,也只有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才有所创新与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性多角度课题,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与积累,形成一整套切实可行的培养措施,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文章来源】/article/66/4381.Html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材料化学作为化学和材料科学的一个交叉学科,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重视,许多高校纷纷设立材料化学专业。为适应21世纪社会对材料化学专业人才的需求,经安徽省教育厅批准,我校于2003年增设了材料化学本科专业,并在当年正式招生,目前已经有5届毕业生,学生就业情况良好。材料化学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二级学科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理科人才,所以材料化学专业学生不但要加强数学、物理、化学及材料学科等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必须接受更多的应用性、实践性的知识教育。如何完成这一培养目标,使材料化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能够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是高校材料化学专业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只有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改革,革新教学体系,优化课程体系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才能培养出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强,富有创造精神的材料化学专业人才,才能办出高水平的材料化学专业,以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1 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
从“厚基础、强能力、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总体要求出发,设计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我校材料化学专业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由公共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性课程五大部分内容构成。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思想教育,体育活动,大学英语和计算机基础等。
通识教育课程包括:人文社会类,自然科学和艺术类等知识体系。
专业课程包括:大类平台专业基础课程和材料化学专业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包括:材料化学专业方向性选修课程。
实践性课程包括: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社会实践、科技活动等材料化学专业实践训练知识体系。
2 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材料化学作为化学和材料科学的交叉学科,其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材料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培养学生具有材料的制备、表征、技术开发和生产的基本能力。在构建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时,我们一直强化教学环节的科学性、系统性和综合性,将所有教育环节分为公共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性课程五个知识体系。其专业课程体系以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的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基础,把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化学、材料物理等作为本专业的入门专业课程。在经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之后,陆续学习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材料性能学、材料现代分析技术、机械制图等专业课程,在此基础上通过专业选修课程的学习形成专业特色方向。并通过开设材料科学导论、纳米材料导论等任选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了淡化专业界限,我校材料化学专业和化学、应用化学专业实施按大类培养,统一设置通识教育和基础教育平台。在2011年修订的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教学计划课内总学时为2633学时,学生毕业应取得总学分为154学分,其中,通识教育和基础教育与我校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一致;专业教育、实践教学和综合教育的课程体系与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有区别的开设,更加突显材料化学的特色。
3 构建相对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3.1 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材料化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交叉学科,在教学计划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确保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按照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我们优化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础实验层次,注重基础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二是测量实验层次,注重专业技能训练,设置了课程设计、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等内容,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三是综合实践层次,注重综合素质训练,设置了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科技竞赛和创新性实践活动等内容,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3.2 更新重组实践教学内容
在2011年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环节为35学分,占总学分的22.7%。实践教学内容重点强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优化和重组了原四大化学(无机、有机、分析和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内容与结构,将实践教学内容分层次进行教学,确立了基础实验、测量实验和专业实验三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涵盖了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等教学内容。同时,积极推进实践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方法手段的改革,减少验证性实验,积极创造条件增开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研究性实验,强化毕业论文实践环节的检查和指导;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安排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 结语
材料化学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探索和完善将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今后多年的一大工作任务。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实际,研究建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课程体系遵循“厚基础、强能力、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教学计划,在四年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分析理论教学相关课程,优化教学内容,合理分配理论课程学时数,使课程体系逐渐趋于科学、规范,达到构建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和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禹筱元,罗颖,董先明.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0(1):24-25,39.
[2] 宋金玲,蔡颖,王瑞芬,等.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价值工程,2011:273-274.
[3] 易清风,申少华,肖秋国,等.教学研究型高校材料化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广东化工,2011,38(10):174-175.
[4] 郭琳琳.材料化学课程设置与教学初探[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26(1):115-116.
1.1我国有机化学所取得的良好成果
首先,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有机化学领域的人才不断增多,国际有机化学领域已经留有我国有机化学研究者声誉,部分学者已经成为国际著名杂志的编委和副主编,如杨丹教授已经成为有机化学快报副主编,极大的增强了我国有机化学研究者的工作信心[1]。其次,我国很多高校和科研部门已拥有世界先进实验设备,工作条件也与世界发达国家相差无几。再者,有机合成化学与金属有机化学已经走在世界有机化学研究前列,不对称合成研究也取得了喜人成绩,在国际中,我国学者充分展露头角。最后,我国以北京大学为首的诸多高校开始重视有机化学的研究,并在化学期刊上发表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论文,其质量也在逐年上升。如北京大学仅在2010年就发表了55篇与有机化学相关的论文。
1.2其中存在的问题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定问题,这也是相关研究者需要重视的方面。首先,带有鲜明新颖的系统研究偏少,很多研究涉面较窄,通常以跟踪热点为主,通俗的说就是跟风现象严重,研究缺乏创新性,论文内容万变不离其中。以有机合成化学研究为例,很多论文研究的都是合成方法,并不重视是否真的具有实用性。其次,很少有针对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的研究,对于有机化学长远发展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再者,有机化学的研究队伍还不够壮大,各项研究都存在研究队伍缩小的情况。最后,在研究上并不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只是一味在自己领域进行研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关于有机化学的研究还是很少,发表的论文质量也不如发达国家,同时,相应的评价机制还有待于提高。
2我国有机化学发展趋势的展望
2.1发展趋势
现阶段,有机化学的发展异常迅猛,研究内容也在不断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绿色化学被提到日常研究中,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对其研究也就成为了有机化学的重点研究内容,同时,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渗透逐渐增多,更是推动了有机化学进一步向前发展[2]。在未来有机化学研究将重视以下内容:首先,重点研究小分子活化与惰性化学键活化,绿色化学对原子提出了新型要求,尤其是不对称催化的研究更是关键,对其研究以便降低污染。其次,注重对化学生物的研究,这项研究主要是将有机化学与生命科学联系在一起,着重两者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并研究有机超分子的设计与合成。最后,研究具备独特生理活性的各种有机分子,同时研究一切与能源开发与利用有关的各种有机化学,以及关注化学信息学的研究,进而充分发挥有机化学的作用。
2.2发展方法
首先,应遵从国家相关部门的领导,注意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融合,实现优势互补。有机化学是我国重要研究内容,作为有机化学研究者应具有良好的主动性,积极融入到各领域中,尤其是能源领域与环境保护领域,通过研究真正实现绿色化学目标,不断扩宽有机化学研究领域,壮大有机化学研究队伍,有机化学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学科,它需要与其他学科融合才能不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创新有机化学研究。其次,由于有机化学的分支学科存在明显的缩水情况,作为国家基金委应看到这一点,应加大对有机化各学科的资金投入,为其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对于有机分析等热门学科的研究应突破传统,避免研究流于形式化,创新研究内容。同时,为其创设良好的评价机制,根据研究方向与内容的不同,设定不同的资助方式。最后,要突破研究传统,进入新型研究领域最重要的就是具有创新思维与能力,根据国家现阶段所重视的内容展开课题研究,对于挑战性较大的研究要做好长期准备。在拟定研究课题时,应将推动国家经济建设、促进社会发展融入其中,尤其是重点研究怎样减少化学污染,真正发挥有机化学的作用。国家基金委应为有机化学研究创设良好的建设研究环境,提供先进的研究设备。整顿剽窃他人论文观点等不正之风,使研究人员树立良好的创新意识。
人文精神是哲学体系中的一种重要精神,它既代表了人类追求全面和自由的发展,也体现了维护和关切理想的人格。因此,倡导人文精神不仅顺应当代社会发展的潮流,而且对高等化学实验教育的改革也有积极作用。表现在:
(一)人文精神有助于培养高校学生在化学实验中的人文素养。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在注重学生化学实验综合技能培养和训练的同时,加强人文精神的渗透,是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化学人才的要求。但目前实验教学的模式仍然沿袭了传统的注入式模式,每个学生实验的相关信息如实验目的、原理、仪器、药品、步骤,甚至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都在教材中详细地列出来了,学生只需机械重复,“照单抓药”,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也就是说,目前的高校化学实验教材设计使得学生在实验中的主动参与度不够,对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综合设计体现不够,在化学实验教学中难以体现化学这门学科和其他学科相互交叉的特点,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实验设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限。如果在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学习精神,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验教学中,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习效果应该优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因此,良好的人文修养可使高校学生在化学实验中经常进行两种思维方式的交差、互补训练,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
(二)在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可以培育大学生们的民族责任感,锻炼其形象思维能力和学会如何做人,为其在社会上立足,为社会做贡献打下坚实的精神基础。作为今后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当代大学生如果不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怎么谈得上对国家、对民族有感情、有责任心呢?又将如何为国家、为民族服务和献身呢?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杨叔子院士曾要求他的博士毕业生在论文答辩前,必须能背诵《论语》和《老子》,否则就不能参加博士论文答辩。
(三)人文精神能为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提供正确的导向。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本身并不包含价值判断,因此需要人文精神为其导航,明确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和价值取向。高校的化学实验教学不能只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还应在实验技能培养的同时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方法通常只注重化学实验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将人文精神运用到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手把手式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创造力的开发将是大有裨益的,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把人文精神贯穿于化学实验教学中,能有效保证化学实验教学工作和谐、有序、健康地进行。为了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构建现代化化学实验教学创新平台体系势在必行。创新平台的创立应着重以训练基本实验操作能力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在传授学生实验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科学思维,注重人文精神的渗透。因此,我们要结合化学实验教学实际,整合与优化基础化学实验课程、专业实验课程体系,使化学实验教学进一步规范化、系列化、规模化,不断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个学科门类相互融合程度加大,因此,在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中,需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科技人才,不但具有娴熟的实验技能,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应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具备全面的知识结构。近年来,为适应社会发展对化学人才的要求,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已在悄然进行。高校化学实验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将化学理论运用于化学实验、加深对化学理论感性认识的好办法,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在实验教学中,高校化学教师应精心设计实验教学的过程,将人文精神渗透其中,通过多种渠道、多个环节、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积极观察多变的化学现象,主动分析和探究化学问题,并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让学生自主设计和完成实验内容,形成稳定的学习动机。在高校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从如下几方面渗透人文精神:
(一)恰当地运用教具、实验、模型、化学常识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针对教材中各章节的教学内容特点,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方法、手段,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最根本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1]。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是陕西省首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院校转型发展试点院校,肩负着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示范引领重任,逐步地将“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理念转化为实践过程,发展专业内涵和特色,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既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基础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实务操作应用型高级人才[2]。生物科学专业是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的优势和特色专业,随着学校的转型发展和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培养师范生教师教育实践技能的同时,还要考虑到生物专业的学科特点,不断加强学生的专业应用技能培养,使学生的专业核心应用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以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一、生物科学专业核心应用能力的内涵和培养体系
(一)生物科学专业核心应用能力的内涵
国家教育部2012版高等学校专业目录要求,生物科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理化基础、生物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人文社科知识,接受专业技能和科学研究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科学思维和国际化视野,掌握从事生物学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科学研究及应用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能够在生物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方面工作[3]。生物科学专业核心应用能力就是生物科学专业学生所具有的能够履行岗位职责的综合能力,其培养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的岗位工作基本能力、教师教育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四个方面[4],以此来促进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生物科学专业核心应用能力的培养体系
按照社会需求-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的原则,专业课程的设置要服从于社会需求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经过调研、修订、总结几个阶段,确定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生物科学专业的核心应用能力培养体系(图1)。核心应用能力培养都设立了与之相支撑的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培养体系,其中,要重点培养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的教师教育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生物科学专业核心应用能力的培养模式
(一)教师教育能力的培养
生物科学专业培养的学生首先应当具备一名中学生物学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教师教学能力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包括备课能力、讲课能力、课外作业布置与批改能力、学业评价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班级管理能力等[5]。通过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生物课程与教学论、中学教材解析、教师语言、教育评价、现代教育技术、班级管理等理论课程的系统学习,以及教师基本功“三字一话”训练、教育技术及课件制作、微格教学、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和中学教育实习等实践环节的训练,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的教学能力得到培养和加强。
(二)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
掌握生物学专业知识、培养专业应用能力是从事和胜任生物学领域教学及管理、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必备条件。生物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除了系统的学习和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6]。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生物科学专业开设了高等数学、基础化学、大学物理等专业基础课及实验,开设了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专业核心课及实验。另外,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根据秦巴山区的生物资源,开设了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生物多样性、食用菌栽培、保护生物学、珍稀濒危植物组织培养、生物摄影技术等专业选修课程,还根据中学生物学教学需要,结合中学生物学探究性实验和中学生物学竞赛内容开设了中学生物学实验技术培训课程。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学习和训练,学生的专业知识、实验操作技能和实践应用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创新能力的培养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都发生了变化,在现代化的中学生物学课堂中,学生从被动接受者逐渐转变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从知识传授者逐渐转变为学生学习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引导者。要有效推进素质教育,当务之急就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师范生[7]。通过实施导师制、指导本科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开放实验室、提高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比例、组织学术讲座、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实习与科研结合、指导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参加教学技能大赛和学科竞赛活动等途径,大大提高了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生物科学专业核心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成效
自2012年以来,通过对生物科学专业4届近300名学生的核心应用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学生的教师教育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一)教学能力大幅提升
一年级通过组织院级中华经典朗诵和演讲比赛,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普遍得到提高,生物科学专业毕业生普通话测试二级乙等及以上通过率100%。二年级通过开设书法课和组织院级三笔字、多媒体课件比赛,学生的课堂板书和课件制作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多媒体使用熟练,板书设计规范。三年级通过生物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与微格教学实践,学生掌握了生物学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学会了课题引入、教学设计、课堂互动、难点突破、作业布置、教学反思等各个教学环节。通过组织师范生教学技能比赛,学生全员参与,逐级选拔,当场点评,每位学生的教学技能都有了明显提高。四年级通过参加为期16周的中学教育实习,参与了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班级管理、教研活动等全过程,同学们体验角色转换,发现自身的不足,切磋教学技能,相互促进提高,为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物学教师奠定了基础。
(二)应用能力显著提高
三门专业基础课及实验的开设和学习,为学生掌握生物学专业知识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八门专业核心课程及实验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生物学专业知识。专业核心课实验全部独立独设课,单独计算学分,编制实验课教学大纲,实验课时量大于理论课时量。实验教学强调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的特点,按照基础-综合-提高的原则,对原有实验内容进行整合,减少经典性、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一年级学生以综合性实验为主,二年级之后的学生以设计性实验为主,对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开放实验室,设立专项经费开设创新性实验,并逐年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的比例,加强实验考核。通过对核心实验课程的训练,克服了过去实验课程相互脱节、实验内容过细过窄、学生实验技能得不到系统训练的缺陷,学生不仅系统掌握了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各分支学科实验操作技能,还大大提高了实验课效率。除此之外,利用陕西省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办公室在我校设立的优势,和多所知名中学的生物学教师探讨,结合中学生物学探究性实验[8]和中学生物学竞赛内容开展中学实验教学研究,对生物学下的八个分支学科内容进行实验设计,编写讲义,开设了中学生物学实验技术培训课程,提高生物类师范生的实验教学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奠定了基础。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根据秦巴山区的生物资源,根据我校与省内多个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优势,不仅为学生开设了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食用菌栽培、保护生物学、珍稀濒危植物组织培养等专业选修课程,还与太白县政府、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单位联合,确立科研合作研究项目,合理开发和保护秦巴山区野生植物资源。
近年,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正以每年10%左右速度扩大,又恰逢我国经济发展处于转型升级期,硕士研究生培养出现与社会需求不匹配、就业困难等瓶颈。目前,国内外把研究生培养类型分为职业性(即专业学位,以职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培养为主,毕业生能较快从事职业领域实践工作)和学术性(即学术学位,以理论和学术研究为主,毕业生攻读博士或从事科研工作)两种12]。近年来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招生比例接近1:1,在校生比例约1:2。然而,与传统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相比,无论是在理论探索还是在实践领域方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都处于探索阶段。探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个性化、特色化需求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成为高校应尽之责。
我国现有高等学校2 879所,具备“大学”称谓省属本科院校(以下简称“地方高校”)占“大学”层次高校69.58%,占据高等教育体系主体地位,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特别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中坚力量。但与国家部委以及省部共建大学相比,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软硬件建设短板。实践培养模式上,容易存在“同化、矮化、弱化”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弊端。大学生存与发展的土壤既依托区域经济产业优势,又受制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不确定性、多样性。有效发挥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牵引作用,资源共享协同,推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职业性特色和个体差异化的形成,成为地方高校探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
一、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协同培养的可行性
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既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又要兼顾学生个体发展的复杂性;培养突出职业应用性的同时,又要加强应用基础理论。如何解决上述培养问题?出路在于明晰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适时转型,坚持需求导向,建构协同育人新模式。搭建起专业型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间的沟通桥梁,形成硕士层次完整人才链条,提高研究生培养的社会适切度,同时满足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个体发展的多向性;充分利用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学科相关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等多种资源,构建紧密合作的生态培养圈,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保障度。
1.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瓶颈
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创业兴起的背景下,各行各业对硕士研究生层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需求日趋旺盛。然而,却出现硕士就业难,高新技术企业招不到人的怪象。究其原因,对地方高校而言,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时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研究生培养单位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上存在与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绝对割裂(即双轨制)或者绝对趋同的现象,导致职业与学术、理论与实践不能真正融合;二是地方高校大体沿袭重点大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模式,同质化倾向明显,办学特色不突出,缺乏核心竞争力;三是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培养效果上区分度不够,特别是单一主体的培养单位主要参照学术学位模式定位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致其知识结构与社会行业脱节,造成潜力不足、适应周期过长的现象;四是缺乏既能有效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学术型研究人员沟通,引进、消化、吸收科研成果,又能引导专业型技术人员将其再创新、转化为科技产品的复合型和管理型人才,导致科研成果转化难,硕士研究生层次人才链条断裂;五是地方高校研究生生源主要来自调剂且是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生,研究生报考意愿没有得到充分落,再加上个体发展意愿具有多变化、多样化特点,因此突破传统培养模式,契合社会与个体双重需求,培养特色化硕士人才变得尤为迫切。
2.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协同培养的可行性
作为区域经济社会系统中重要一环的地方高校,可坚持学术与市场双导向,即二元价值取向,与区域经济社会的科学技术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专业学位硕士是依托应用基础研究成果,以职业背景和专业实践为方向的学位,在培养模式上可有效地将双轨制下研究生培养基础与经验加以复合,积极挖掘、统筹,综合应用校内外研究生教育资源,从而培育有别于重点大学的特色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闽南师范大学作为地方高校,以现代分离分析福建省重点实验室和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为依托,以化学类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和现代分离分析科学与技术福建省创新团队建设为载体,综合双轨制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优势经验,探索特色化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模式。将培养定性在“服务区域社会发展和学生多样性成长双向需求”,定向在“应用基础能力提升”,定格在“突出职业性兼顾学术性”,定点在“应用理论与专业实践并重”。实行教学、实践、科研相结合,构建“学-研-产”“产-学-研”“产-研-学”良性生态圈,形成“三类导师”“三种教学资源”“三类课题”“三种角色”协同培养模式,“三种研究成效”协同循环与提升。
二、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的理论之思
地方高校要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中挖掘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所需的科学问题,继承学科研究的区域特色与学术性优势,同时攻克区域产业关键的共性技术难题,获取课题的应用前景与区域行业扶持,从而在学科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研发交叉领域发力。以职业性“兼容”学术性为指向,以“应用基础能力”为诉求,通过多元化的培养方案,构建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1.注重个体需求多样化,定位“职业型为主”培养目标规格
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个体发展需求较重点大学学生而言更具多变性和多样性,这些均对人才培养规格提出新要求,个性化培养、因材施教、因需施教成檠芯可教育以生为本的体现。美国历来注重高等教育的多样化格局,避免培养和发展的趋同化,不树立国家样板大学,使得高等教育能迅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能满足地方高校学生攻读博士研究生或从事技术研发与管理、政府职能部门管理工作等,既可实现侧重高层次技术与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又可充当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向学术学位研究生过渡的桥梁。
2.推行多元化课程设计,定性“服务地方发展”为主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课程设置要关注区域科学技术经济文化发展产生的科学问题、技术需求、管理难题,职业性与学术性并进,开设学术课程群(学科基础知识、学科发展前沿、区域发展相关学科特色校本课程)、职业课程群(技能培训和专业实践)、应用基础课程群(技术研发、研究成果应用及转化)、管理课程群(行业及人力资源管理),将上述课程群融入公共学位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校内导师组、校外知名学者、行业专家三者共同设计,实现基础学科理论、开发应用、专业管理三元能力融合,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规格匹配。
3.提倡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定评“综合素质能力提高”
地方高校应改变重理论轻应用、重成果轻转化等学术型研究生原有评价模式,积极建立以社会评价为主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地方高校要依据课程群类别,把分类评价机制贯穿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中,确保与专业学位硕士人才培养规格定位标准相一致,使培养效果得以综合性、专业化反馈。学术课程群以校内导师组直接评价为主,校外知名学者参与诊断式评估为辅;职业课程群、管理课程群评价采取重点邀请未参与课程设计行业专家监督课程质量,再由课程设计三方专家针对反馈反思改进;应用基础课程群由行业专家与学科带头人共同评价;专业实践课程评估参照研究生拟从事行业执业资格标准,由学校与实践单位共同依据学生实验技能成长进行评定。最后,改革学位论文研究体系,要涵盖学科基础理论及其应用两个领域。
三、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的现实探索
闽南师范大学在率先探讨地方高校背景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协同培养理论体系的基础上,聘请三类导师(校外博士生导师、本校硕士生导师、行业主管部门领导或企事业单位技术负责人),挖掘三种教学资源(合作的国家级研究机构和重点大学、本校教学研究资源、企事业单位实习实践基地),提升研究生培养的保障度;参与三类课题(承担基础型科研项目,参加应用型科技开发项目,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扮演三种角色(硕士研究生、项目技术人员、本科生导师助理),设置交叉学科前沿研究及其应用领域,提高培养体系运行的有效度;获得三种研究成效(学术论文、发明专利、科研项目),赢得研究生和用人单位的好评。
1.重视三类导师协调指导,定格在专业与学术的复合培养
研究生导师多样化的学缘结构、学派结构、学科结构、能力结构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有很大促进作用。
闽南师范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三类四层”导师指导制。聘请三类导师进行四层次指导(见习指导、实践指导、全面指导、协同指导)。一类导师为本校硕士生导师组,注重通过理论讲授、学术讨论、科学研究、科技开发、论文指导等指导学生如何把研究领域相关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多项技术复合整合,形成与社会需求和研究生发展意向双向匹配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系;一类导师为企事业单位行业专家,培养学生用技术知识解决生产、服务、管理等一线实际问题,同时传授学生分析、创造和设计的技能、技术;一类导师为协同发展科研机构的导师,提供科研资源和学术思想共享,参与课题项目的共同开发,让学生在一定时期外出进行研发学习,对研究过程中遇到的艰深、复杂、关联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指导帮助。
2.参与三类课题研究,定局在综合科技问题的解决
课题项目类别不同,对硕士研究生知识能力结构的要求不同,锻炼提升的层面不同。闽南师范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一般要求在读硕士研究生参与三种不同类型的课题项目,具体如下:在校外博士生导师、校内硕士生导师指导下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课题研究,提升基础理论研究素养,解决学科交叉领域内的科学问题;参与高校导师或企事业单位行业专家的科技开发等横向课题,培养自身的技术开发、应用研究能力,突破专业技术难题;指导本科生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的调研、选题、实施,申报校内研究生资助课题,锻炼科研项目组织和管理能力。三类课题、三种角色、三种成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3.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定向促进地方行业发展和硕士生多样性成长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要考虑研究生发展路径和社会需求的多样性,既要注重个性化培养,又要立足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还要关注能够输送优质博士生生源。综合性、多元化、发展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就是突出学生学习能力及其实践应用。
(The University Of Taizhou,ZheJiang Taizhou 3180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influence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gradually increased, local government reliance on local universities increas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disadvantages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serving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local universities.
【Key words】Local Universities;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Promote;Countermeasure
0 前言
高校是??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力量,是促进产业升级的主要推动力之一。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未来发展方向必须有助于促进高校重要职责的完成,促进未来高校的发展能够适应社会进步特别是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日前,科技和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越发显著,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高校未来发展的新增长点。 地方高校作为国家高校的一部分,应刻不容缓地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调整高校学科和科研布局,多方共建产学研公共技术创新平台,积极开展全面的产学研合作,为地方经济贡献力量。
1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优势
1.1 地理位置
地方城市在地理位置上远离省会城市或中心城市,而高校一般都集中分布在省会城市或中心城市;其次,地方城市的基础建设和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差,在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稀缺行业的专家学者上就较为困难。再者,地方高校地处本地区之内,与地方政府和企业都比较近,交通便利,方便联络;能及时、快递地给予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咨询、方案以及解决实时问题。
1.2 自身综合实力
随着地方高校自身师资、科研、教学等各方面水平的提升,地方高校在地方创新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的影响和作用逐渐增强,地方政府对地方高校的依赖程度日渐增大,从而逐步加大了对地方高校发展的支持。有了政府的支持,地方高校在人才引进、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等领域就有了更大的发展,进而促进了产学研活动的开展,加强了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合作,为地方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3 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上地方高校也非常具有优势。地方高校的主要生源是来自本地,这就决定了地方高校在通过培养人才服务地方时,其培养目标更具针对性,而大多数学生毕业后也会选择留在当地就业,分布在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里,这又为地方高校日后在本地区内开展政策咨询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社会实践与服务工作提供了便利。
2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足
2.1 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之间沟通不通畅
地方高校和地方政府之间,由于其工作性质和工作方式不同,且缺少有效地交流平台,导致了他们之间联系不够紧密、沟通和信息传达也不通畅,进而致使彼此之间缺乏了解和信任。从客观上,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文件中,针对地方高校的扶持政策比较少;从主观上,地方高校对于政府的相关政策,也是知之甚少,很少主动去学习理解的;因此,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并没有对地方高校起到引导和扶持的作用。
另外,地方高校与地方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也不通畅。通畅的信息沟通是地方企业之间开展有效合作的前提条件,两者之间的信息传递不及时或者不对等,就很难能达成合作。就目前来看,大部分地方高校和地方企业之间都没有建立正规的信息沟通渠道,一般通过个人关系与企业接触的较多,这样就很难从学校层面与企业进行沟通、洽谈,这对两者之间开展合作产生不利的影响。
2.2 地方高校对科技创新认识不到位,意识薄弱
现有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职称评价体系,使得高校的科研人员“重成果、轻转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科研人员在开展科学研究过程中,只注重基础研究,获得项目、发表科研论文、评职称,却轻视了研究成果的后续转化问题。科学研究不能只停留在理论阶段,比如提出科学问题、研究问题、、申请专利,更要理论联系实际,把研究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运用到实践中,以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最终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的科研人员对科技创新的意识薄弱,从而对地方经济社会需求缺乏了解,科研成果偏离社会需求,难以转化和应用。
2.3 地方高校的科研成果与社会需求不匹配,成果转化不足
一直以来,地方高校都长期致力于基础研究,且缺乏科研成果转化的专门机构,这就导致了地方高校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与社会需求不匹配,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科研成果很难与社会需求有效对接,也就难以转化为实际产品。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束之高阁,在如今大力提倡科技创新的时代,无法转化的科研成果就失去了其现实价值,从而导致了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局面。虽然目前我国SCI(科学引文索引)和EI(工程索引)数据库收录的中国科技论文数量非常大,达到世界前列,但科技成果转化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却相差甚远。
2.4 地方高校现有的科技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长期以来,高校科技管理大多是“重管理、轻服务”“重成果、轻转化”的状况,这样的管理理念直接影响了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地方高校由于其自身的科研水平有限,科研项目、科技成果(科技论文、专利)数量也相对较少,这就形成了科研管理权力过度集中的情况。学校科研管理部门通过行政管理方式直接对二级学院管理,管理层面大、头绪多,往往无法做到较好的统一规划;且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机动性,也阻碍了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由于目前高校科技管理?w制和机制是对科研人员作出评价,而不是科学技术本身,地方高校的科技评价机制不够完善。一是,缺乏分类评价,使用相同的评价标准去衡量不同的科技成果,使得科技成果无法得到客观真实的评价。二是,导向不合理,只注重数量,而轻视质量,注重形式,而轻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不良风气。三是,缺少长效机制,现在的科技评价大多只关注眼前利益,忽视了科学研究的持续性和长远效益,从而影响了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3 提升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分析
3.1 搭建地方高校和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之间有效的交流平台
地方高校应与政府、企业达成共识,共同强化为地方社会服务的观念,地方政府要为地方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搭建沟通桥梁,组织搭建有效的信息交流平台,保障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信息流通和传递的通畅;在交流平台上,公开并宣传地方高校的科研成果的同时,收集企业发展需求信息,加强与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系,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另一方面,地方高校要经常性地开展一些跨学科、跨专业的学术交流,邀请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参与,不仅给不同学科背景的科研人员创造一个思想碰撞、发现问题、共同探讨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还加强了地方高校和政府、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了解。
3.2 确立提升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的发展思路
地方高校必须立足地方,以地方社会需要为导向,根据地方经济、产业和技术结构的特点及特殊的人文和自然资源,优化学科建设,对接地方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创新人才;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方向,加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逐步确立提升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的发展思路。
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离不开教学内容的创新,而科学研究中获得的成果和想法,又是教学内容创新的来源;因此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科技创新与教学创新是互相依赖和互相促进的。地方高校要全面审视现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要开展专业人才调研,深入地方,深入企业,优化调整创新性人才培养方案。将现有的资源整合,形成高水平的专业的团队,把科研、教学融入社会服务。
3.3 积极推进产学研,努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
地方高校必须紧密对接地方主导产业和新兴战略产业,加强特色学科、重点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建设,提升科技攻关能力和技术研发水平。地方高校必须积极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及时了解地方经济社会需要和科技动态,掌握最前沿的科技信息,积极投入到地方经济建设中去。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和地缘优势,主动选择地方产业、行业发展中的共性问题进行研究,切实解决共性问题的技术难题,加强应用性科技成果的市场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硕士生在企业做学位论文工作期间,会面临许多问题,如企业导师会把企业中的一些其他技术工作交给学生做,似乎影响了研究生做毕业论文的进度。但这其实是联合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广西药用植物园做学位论文的研究生曾多次参与企业新产品生产与开发,协助解决了几个新产品的提取工艺优化及活性分析。该学生反映,这种额外的工作要求研究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强,要会自己分析问题、查阅资料,还要自己进行试验方案设计,确实弄不懂的才向老师请教,使自己大大增长了见识,受益颇深,这些在学校是很难学到的,大大拓宽了研究生的知识面,提升其创新能力。
2.有利于丰富研究生实践经验,培养其创业能力
硕士生在企业做学位论文的一两年是参加社会实践的最佳时机。进入企业,如何才能学到企业工人、技术人员丰富的生产实际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是产学研联合培养的研究生面临的实际问题。研究生要正确看待“下企业”,不要认为自己有什么“优越感”,要放低位置,主动向企业工人、技术人员学习,很多研究生在企业中都要经过一番磨合,才能把自己真正融入企业,顺利地开展毕业论文研究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也获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企业的社会实践也是硕士生学习如何创业的良好机会。如“基地”之一的广西化工研究院原来是事业单位,后来改制为企业性质,从一个财政拨款单位发展为工业总产值超亿元的科技企业,这样的企业发展史能让研究生接受创业的理念、学习创业的过程,培养研究生的创业能力。
3.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竞争力、获得更多就业机会
研究生通过产学研联合培养,不仅巩固了研究生的有机化学基本实验操作技能,而且提高了研究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快学习与生产的结合,大大提高了研究生就业竞争力,获得更多就业机会,并使其在毕业后能从学习者转变为工作人,适应新的岗位工作,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获得了企业的认同与支持。产学研联合培养的毕业生基本都在企业科研生产第一线工作,主要从事的工作是新产品开发、新技术研究,与企业生产实际密切相关。这些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适应当今行业新技术发展,专业对口,一般毕业时能使选聘单位非常满意,初次就业率即达100%,而且很快就成为企业的骨干。
二、对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几点思考
1“.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
要考虑企业方面,也要符合学校培养要求。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必须坚持按照《学位法》对硕士学位的严格要求,谨慎选择硕士生培养基地,确定学位论文选题,在充分考虑企业生产实际需要的前提下,符合学校培养需要。培养工作必须做到有利于培养硕士生独当一面的科研能力,有利于培养硕士生在毕业论文试验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有所创新,在培养过程中避免出现对硕士生“只用不教”的偏向及个别“放羊”现象。而在企业的实际生产中有些质量关键问题迫切需要解决,但技术含量不高,比如生产工艺管理、技工培训问题,不能作为硕士生的毕业论文选题,不然就不能达到硕士学位论文要求。
2“.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
必须强调学校导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充分发挥企业导师的积极指导作用。硕士生下到企业后,环境陌生,不了解企业产品和生产工艺,需要一段时间熟悉,困难较多,这时企业导师的指导作用很关键。而有的企业导师往往只重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不进行难点的分析和理论上的深化,因此学校导师要及时在理论上做指导,提高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水平,确保满足学位论文要求。
3“.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
要充分利用企业平台,提高硕士生综合素质。硕士生到企业做毕业论文是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拐点,是研究生踏入社会前的“实习”。企业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社会实践的平台,他们要处理新的人际关系,了解新的生活环境,熟悉新的工作内容,因此,学校与企业的导师双方要加强联系,通过各种途径和硕士生及时交流,及时了解硕士生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帮助他们尽快适应企业环境,提高硕士生的综合素质。
一、从电子版工具书刊中系统搜集
电子版工具书刊载有大量文献信息,一般以检索型光盘、网上数据库等形式存在,是较理想的文献检索工具。
1.综合性电子版检索工具书刊。常用的综合性电子版检索工具书刊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中国学术期刊网》(同方)。该库遴选国内正式出版的中英文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与专业特色期刊6600余种,收录1994年至今(部分刊物回溯至创刊)上述刊物上发表的论文近1800万篇。该数据库共分为8个专辑,查找理科文献应利用理工a辑、理工b辑、理工c辑、农业专辑、医药卫生专辑。
(2)《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万方)本文由收集这是一个综合性信息资源系统,主要收录理科文献,包括少量文科文献。系统中的全文期刊库涉及期刊5500余种,其中理科期刊为3876种。
(3)《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该库涉及期刊1.2万余种,收录上述刊物上发表的论文1700余万篇,引文2400万条。理科文献是其收录的主体。
(4)《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库》。该库精选国内1949年以来的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目前总量已达31万余篇。分为9大专辑,查找理科论文应利用理工a(数理科学)、理工b(化学、化工、能源与材料)、理工c(工业技术)、农业、医药卫生以及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等6个专辑。
(5)《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该库收录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目前已达73万余篇,其中理科论文为51万余篇,约占总量的71%。与该库互为表里的《中国学位论文文摘数据库》摘录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也有一定的检索意义与参考价值。
(6)《calis高校学位论文数据库》。该库是文摘索引型数据库,其内容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医学等各个学科领域,目前已收录由全国80余所高校提交的自1998年以来发表的4万多篇学位论文的题录数据,并在cernet上提供试检索服务。
(7)elsevier、ebsco、spring link等外文期刊数据库。这些国外研制的数据库收录了大量的理科文献,国内数量可观的高校与研究机构都购买了使用权。这些电子检索工具比较集中地体现了科研动态与科技水平,应予以充分利用。
(8)《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即《科学引文索引》,是美国出版的综合性检索工具刊物。收录约40个国家的大约3000种高质量的期刊。
(9)《the engineering index》。简称ei,即《工程索引》,是美国出版的检索工具刊物。收录50多个国家、20多种文字的3500多种期刊和1000多种相关论文集上发表的论文。
(10)《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简称istp,即《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编辑出版。适用于检索会议论文,内容涵盖工程技术、应用科学、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和化学、生物和环境科学。
(11)《index to scientific reviews》。简称isr,即《科学评论索引》。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1974年开始编辑出版。涉及3600多种期刊、100多个学科。每年提供近3万篇评论文章、科技发展动态综述。
(12)《science abstracts》。简称sa,即《科学文摘》,是英国出版的检索工具刊物。创刊于1898年,分辑出版,如a辑为“物理文摘”。其中的资料选自3000多种高质量的期刊。
2.电子版专科、专题文献检索工具书刊。综合性的检索型光盘、数据库是常用的理科文献检索工具,但在检索某些学科的文献时,利用相应的电子版专科、专题文献检索工具书刊更得心应手,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类检索工具主要有以下几种:
(1)《mathematical reviews》。简称mr,即《数学评论》。
(2)《physical abstracts》。简称pa,即《物理学文摘》。
(3)《chemical abstracts》。简称ca,即《化学文摘》。收录150多个国家、50多种文字的约1.6万种期刊、会议录、学位论文等。年报道70万篇,约占化学文献总量的98%。
(4)《biological abstracts》。简称ba,即《生物学文摘》。
由于国内开发的统一检索平台目前在检索效果上还不够理想
转贴于
,所以系统搜集相关理科文献时还需逐库检索。
一、现状分析
生物工程专业于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在高校开设,在本科专业目录中明确隶属于工学的生物工程类,包括了原来的生物化工(部分)、微生物制药、生物化学工程(部分)、发酵工程等4个专业,从而大大拓宽了专业口径。郑州大学于2008年开办生物工程本科专业。此前该校开设有生物技术、制药工程2个相近专业,分别归口于生物工程系和化工与能源学院。两专业办学规模稳定,已经形成较完善的教学和实践(实验)体系。而生物工程专业在实验体系(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实验室建设)、实习环节(实习类型、实习方式和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则面临着软硬条件不够、办学经验不足等重大挑战。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办学近4年来,我们发现在学生工程素质和实验技能培养方面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生物工程实验模块体系尚未完全建立,部分课程缺少实验,不但影响教学效果,还易导致学生产生“重理论,轻实验”倾向,这对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极为不利。
根据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生物工程专业规范”,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生物工程专业必须加强实性践环节的教学,构建实践性环节教学体系,着重培养以下能力:实验技能、工艺操作能力、工程设计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实践教学应包括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课程设计、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科技训练、综合论文训练等多种形式。此外,也明确规定了该专业的主干学科应该包括生物学、化学、工程技术学三个领域。相应的实验课程也应该在这些方面得到体现。然而在实际办学过程中,涉及到生物学领域的生物分离工程、发酵工程、生物工艺学的相关实验,以及涉及工程技术领域的工程制图和生物工程设备的相关实验,却因受限于实验室设备、师资队伍条件等原因未能正常开设、或开设课程内容简单肤浅,没能达到提高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创新能力的要求。因此,现有的专业实验构成现状,难以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探索与发挥的空间,难以发挥专业基础实验对学生实验技能和操作技能培养的作用,难以适应企业用人单位的需要。
2.专业涉及到的三个主干学科的实验课程模块,缺少相互衔接和重要知识点的相互补充。作为主干学科之一的“生物学”课程模块,没有脱离原有“生物技术”专业的影子,多数实验课程在实验项目、教学内容上与之没有区别,更没有体现“生物工程”的“工程”教育特点。生物学基础实验、验证实验开设比例过大。阻碍了三大学科之间的渗透,特别是未能强调“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
3.实践实习体系没有真正建立,缺少稳定、有效的专业实习基地,“双师型”、“复合型”师资缺乏,严重制约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首先,缺乏稳定、针对性强的实习基地。由于专业方向及特色不明显,实习单位选择盲目,实习地点不固定,实习内容变化快、深入不够;其次,现有的专业师资队伍主要是以生物学背景的教师为骨干,而双师型教师、不同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师资严重缺乏,这种状况根本不利于生物工程专业的发展与工程类人才培养的要求。
4.办学就业导向教育不够,学生考研“趋向”严重影响实验教学效果。一般来说,学生考研对于改善学风、为国家培养更高层次人才非常重要。受“生物技术”专业影响,我校“生物工程”专业2012届毕业生中有60%以上的学生参加考研。但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课程学习,特别是实验、实习环节。同时,多数学生以考研为主要追求目标,实践、实习环节重视程度不够、投入时间不足,使得实践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改革内容与目标
1.对实验体系进行模块划分,明确各模块的教学内容和侧重点。建立“化学工程实验”和“生物分离工程与工艺实验”模块课程组,加强课程建设。
将实验课程体系划分为“生物学实验”、“化学工程实验”和“生物分离工程与工艺实验”三个模块,三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和侧重点各不相同,修改实验课大纲,整合实验项目与教学内容,重视三类课程相互之间的衔接、重要知识点的互补。
在模块建设中注意对薄弱模块进行强化,特别是强化“化学工程实验”和“生物分离工程与工艺实验”模块教学,增设部分实验课程。同时,这些课程的教师分散到担任教学任务的专业系中,参加教研活动和专业建设工作,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和要求,适时地修改或调整实验教学内容和方式。
2结合教师科研项目选题
教师的科研项目以及教师的科研课题是教师对某一领域经过较长时间思考研究后形成的成果,一般都具备较好的可行性和创新性[3],同时也具备相对较好的研究基础。以教师的科研项目与科研课题作为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工作中,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与本专业发展相关的研究热点、学科前沿知识与前沿技术,从而使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创新研究获得较高的起点。例如,有的教师承担有国家或省部级科研课题,这些教师利用已有的科研平台和科研经费,在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同时,还指导学生撰写了较高水平的学术于核心期刊,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科研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与写作能力。
3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选题
在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理念绝大多数都定位于应用型本科[4]。当前社会大量需要应用型人才,高校人才培养要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对地方经济建设的支撑作用,增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5,6]。作为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的环节,毕业论文的选题应当契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选取有社会价值的课题,实现科学研究服务于社会的目的。基于我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根据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和用人要求来确定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能力点,大力增加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相关的毕业论文选题越发显得重要。纵观近五年我院生物技术专业的毕业论文选题,也确实在这方面加大了比例。例如,针对当地特色经济桑蚕种养的需求,有的老师带领学生开展了桑树病虫害调查及预防、桑蚕副产物综合开发利用等相关课题研究;针对当地政府为解决喀斯特地貌的农民生境问题而提倡的大力发展核桃种植的方针,有的教师则引导学生开展了核桃组培苗的研究工作,通过这一举措,学生能学以致用,更好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
4根据就业意向选题
根据学生的就业意向给出选题方向,这一点也是学生毕业论文选题的关键出发点。有的同学在选择专业就读的时候,就已经对某一就业领域有浓厚的兴趣,并立志于本科毕业后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针对学生的这一需求,我们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教师增设了能有效解决学生就业需求的毕业论文选题,根据学生毕业后所需承担的工作性质和任务,如技术操作、产品研发、工艺改造等对学生提前进行针对性的行业培训和科研思维培养,通过这一举措可以直接强化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并通过学生在论文研究过程中激发出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为培养合格的企业员工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针对毕业后有意向从事食品发酵行业学生的需求,我们开设了“甘蔗糖蜜发酵产谷胱甘肽菌种选育及发酵工艺优化”、“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筛选鉴定及产酶工艺优化”、“黑蒜加工过程中各种有效成分变化”等相关选题;针对酿酒行业的学生需求开设了“酒曲中优势菌种筛选鉴定及发酵产物研究分析”、“酒曲中酵母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的优化”、“酒曲中霉菌的筛选及糖化霉能力的测定”等选题,通过相关的研究让同学们提前了解并熟悉企业的技术核心与工业流程,使之能较快胜任毕业后的企业工作。
5根据考研方向选题
虽然大多数的学生都是本着毕业后能从事一份跟专业相关的工作而就读本科院校的,但其中也不乏想考研究生进一步学习深造的学生。针对这类学生,我们在毕业论文选题上也在优先考虑范围,根据经验,我们都知道不管是哪一位导师,都不会乐意去招一个没有一点动手能力没有一点研究基础与经验的学生,这样的学生招进来指导困难,很难有突破。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录取率,在学生自身加强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尽量为学生开设跟其考研方向相关的毕业论文选题,加强他们在动手能力及科研方面的素养。例如针对考研方向为微生物、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方向的学生,开设的毕业论文选题有“纤维素酶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及“家蚕肠道组织RNA提取方法比较及RT-PCR检验”等选题;针对考研方向为生态的学生,开设的毕业论文选题则有“重金属耐受菌株的筛选及其潜在生物修复功能研究”、“喀斯特地貌下几种不同经济作物种植区土壤动物的多样性调查”及“不同植被对石漠化地区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等。通过这些论文实验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科研思维分析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为将来的研究方向打下了前期基础,提高了研究生复试的通过概率。
6根据兴趣爱好及专长自主选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动力的出发点。研究者一旦对某个事物发生了兴趣,它就会被该事物深深的吸引。因此,兴趣也是毕业论文选题的不可忽视因素。这一类选题相对选择范围较宽泛,同时也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结果,选题方式是先由学生自行查阅相关专业的文献,看看对哪些问题感兴趣,对这些问题产生过怎样的感触和想法,然后根据阅读文献的感想与教师多次沟通确认可行后再撰写开题报告开始论文实验研究。因为是带着问题与兴趣进行探讨研究,这样的选题学生往往完成得较好。因选题范围宽泛,在此不一一罗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