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范文

时间:2022-08-30 23:05:2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篇1

说起作文,学生头疼,老师也头疼。一直以来,作文教学总会出现这种现象:学生把写作文当作折磨心灵的苦差事,一写作文就绞尽脑汁。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作文教学的难点其实在于学生无素材写。生活是作文创作的源头活水。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地应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我们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写作素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乐于写作,不断提高作文效率。

一、通过游戏让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是孩子们最正当的行为,让游戏渗入到作文中,或者说让学生在游戏中作文,和作文一起游戏,玩中学写,写中再现玩趣,这样作文也就成为一件平常事了。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有感可发,能和作文一起分享游戏的快乐,再也不会感到写作文是一件痛苦的事了。

特别是在三年级的起步作文时我经常结合文体活动、课堂教学活动、课外活动等来进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在一堂作文课上,我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来进行一次简单的比赛——拔河。孩子们热情高涨,个个脱衣卷袖,准备大干一场。一声哨响,比赛的两个小组便使出全身的力气,一个个涨红了脸,旁边的啦啦队员也不停地舞动小手,为他们加油助威。红线不停地左右晃动,一会儿来,一会儿回,两个小组实力不相上下。几个来回后,左边小组的队员坚持不住了,绳子一下子被右边小组拉了过去,由于用力太猛,队员们一个个摔在了地上。但他们立刻爬起来,笑着,跳着,叫着:“我们赢了!我们赢了!”左边小组虽然输了,但瞧那一张张红润的脸蛋上,堆满了微笑,他们还聚在一起总结刚才失败的经验教训呢,准备下一回合转败为胜。

接着又开始了另外两个小组的比赛,整堂课上,孩子们玩得很尽兴。事后写作文,同学们眼睛里都闪着喜悦的光芒,写出来的作文篇篇内容具体,写出了真情实感。这样的作文课让他们觉得写作文并不是难事,慢慢地学生会在作文起步阶段就开始喜欢上作文了。

二、鼓励学生增加阅读量,注重知识积累

现在有不少学生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缺乏写作素材,对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

我们老师应以小语《〈大纲〉》来指导我们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班级建立“图书角”,尽量做到种类多样,老师推荐好书、规定读书数量、安排读书时间、进行摘抄读书笔记这些常用的方法。同时要授予正确的读书方法,指导读书笔记的内容不拘一格,可以是学生自己的心得。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可以是摘抄,比如摘抄一些好的语句,或是精彩片断,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为写作积累词汇、语言。

这样日积月累,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又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词汇和知识,写作时定能信手拈来,何愁写作时没有优美的语句。

三、发现生活,仔细观察,注重生活积累

由于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生活是文章的源泉,文章是生活的反映,真实是文章的生命。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就是说没有材料,即使是能工巧匠,也无法造出精美的器物。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与,进行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为目的的作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做个有心人,学会观察事物,引导他们在积极体验生活的同时,要善于从生活中去发现写作的素材。

篇2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由于小学生在写作时,读书少,写作经验不足,所以写起作文来,一般都会遇到种种困难。长期以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费时费力,收效甚微,因此如何调动小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小学语文老师经常探讨的问题。现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作文教学体会。

引导阅读,唤起兴趣。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多阅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这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课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对于这些课文,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记,必要时背下来,积累的东西多了,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要写出好文章,不但要让学生熟读课文,还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报刊,阅读名家名篇,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只有做到读书破万卷,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

走进生活,积累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就是把我们身边的生活写出来,把平时所见的、所听的、所想的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这正如叶圣陶所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这就要求教师多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如郊游、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广泛积累写作素材。在生活、实践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过程,若有一些心得体会,就要及时记下来。这样坚持久了,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就会习惯于记实事、写真人、抒真情、发实感。

注重观察,教授写法。学生写好作文还有一些重要方法,如多观察、多体验、多写、多说等。这些方法都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体验。“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实际观察与生活体验是获取一切知识的门户,也是学生直接运用感官在实际生活中获取第一手材料的重要途径。教师指导学生实际观察、体验生活中的点滴情趣是培养与训练他们写作基本功的重要方法,这一训练应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学生通过处处观察和体验周围生活的人、事、物,将会得到许多作文的好材料,也将会把文章写得更生动、更细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各种动植物,体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学生通过一段时间观察和亲身体验写作时就会得心应手,真正体会到了写作的无穷乐趣。多说多写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有了写作兴趣以后,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多说多写。写是积累,说是提高,只有说与写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

作者:秦艳平 单位:吉林省四平市中央东路小学校

篇3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我国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曾云:“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生活是作文素材取之不尽的源泉。”生活是广阔无垠、丰富无比的,它犹如一座巨大的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写作实践中,由于不善于观察、分析思考和巧妙运用,大多数学生不会从生活这个巨大宝库中挖掘写作素材,每每提起笔来,脑袋空空如也,无从下笔。写作时冥思苦想,也写不出好文章来,而凭空虚构的作文是不真实的:自然没有感人的力量。只有全面、细致、认真地观察生活,才能直接从生活中获取鲜活的写作素材,为写作提供丰富的营养。

怎样观察生活?作家艾芜曾说过:“要练习我们的眼睛,善于观察人的动作、态度和表情。练习我们的耳朵,善于听取别人讲话的语句、声调和他的特殊用语。”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学生写作文,不能脱离生活。作为语文教师,应引导和教会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从生活的宝库中汲取写作营养,解决“作文难”的问题,促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一、从校园生活中捕捉写作素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对于儿童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最重要的能源。”很多孩子对于身边的事、物常常熟视无睹,对于生活中发生的极平常的小事不善于体察,以致作文时“无话可说”。其实,校园生活就是小学生作文素材的鲜活源泉。校园是小朋友学习、玩耍、交友的成长乐园,校园生活是小朋友最为熟悉、最为主要的生活组成部分,发生在校园里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小朋友作文的内容。作文时,可以把涉及校园生活的人、事、景、物等方方面面,以及自己在校园生活中的感悟与体验、开心与烦恼,有选择的写下来。从自己最为熟悉的东西开始写作文,使小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这样既有益于从小树立起写好作文的自信心,切实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又有助于培养多观察、多体悟、多思考的好习惯,成为生活的有心人。

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总是由简单到复杂。在指导学生观察时,我们可以从校园里的一片树叶、一颗红果,到天空一片云彩、枝头一只小鸟、园内一池碧水,再到课间一次活动、身边一件小事逐步进行。并把观察所得与同学、老师交流,兴趣所至,再把它写下来。由校园观察再逐步引导学生把视野投向家里、社会,不求轰轰烈烈的大事,只把视觉触摸到的捕捉进脑海里。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体味观察所带来的乐趣,为作文提供丰富的素材。

二、从容庭生活中积暴写作素材

教育家叶圣陶在论及文章与生活材料的关系时,特别强调从“留心自己的生活”中获得真实材料。这种真实材料最容易从家庭生活中获取,因为孩子在家里表现的是真实的自我,无论是说还是做都是发自内心的,非常放松与快乐。如做家务活、养花、喂养小动物、搞小创作等,一个人一边玩,一边做,一边想,用心灵去实践,去感受,去创作。在痛快淋漓的“玩”中获得丰富多彩的素材,在不知不觉中会有一种欣慰在心头,孩子会发现生活原本是这样妙趣盎然。只要教师引导有方,教会学生如何去挖掘、去发现,生活的宝库里就有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

三、从社会生活中寻求写作素材

在小学阶段,有很多的知识是课堂上学不到的。因此我们应该走出课堂,到广阔的知识园林中去折枝采叶,到浩瀚的海洋中去拾珠捡贝。记得有一次,我带孩子们一起去找春天,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走着、笑着、说着,认真找寻着。他们发现山坡上的小草长出了嫩绿的小芽,龙眼树上的新芽是红色的,蛇也睡醒了……孩子们一边找,一边记录。第二天作文课上,春天不仅来到了我们身边,也来到了我们的作文本上。如果我们把社会生活实践中一点一滴,及时搜集,并真实记录下来,那么日积月累,一枝一叶就会变成枝繁叶茂的园林,一点一滴就会变成浩瀚的海洋。

综上所述,我们在写作时,只要联系生活,提炼生活,品味生活,就会从生活这个巨大的宝库中,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久而久之,作文的路子就会不断开阔,创作的灵感就会层出不穷,写作的水平就会不断提高。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生活热情,写好作文,而且对学生将来从事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以及从事其他工作,也是大有裨益的。

总之,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是一种轻松、愉快,有富有刺激性的写作欲望。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那里有许多生动、有趣的第一手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作文教学只有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亲身体验,真切感悟,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学生才能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024-01

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创新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因此作为中职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写作文时做到说真话、诉真情,并在写作中发展和提高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以下是我在作文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源头盛而文不竭。”这番话道出了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了解社会,了解生活,了解国家大事,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使他们感受生活的充实。可以对家庭中的种种琐事,校园内的桩桩小事,邻里之间的不同争执,乃至街头巷尾的见闻,去体验生活,领悟人生。生活是取之不尽的源泉,只要把学生引向生活,让他们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以饱满的热情去体验生活,歌颂生活,赞美生活,才会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因为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的人、事、物等,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以接触的。

只有将生活和作文联系起来,让作文素材开发成为无尽的源头活水,学生习作时才会左右逢源,运用自如。没有了材料,习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活是学生习作的主要源泉,学生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写作之源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二、作文离不开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石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要让学生广泛地阅读,不断增加词汇量,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到生活的大课堂中学习生活的语言。把家庭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事积累下来,学校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班级和班级之间发生的事积累下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还要让学生随时摘录,写感受,有意识地背诵,并随时评奖。学生头脑中储存的材料就会与日俱增,再也没有学生对作文“望而却步”,“无米下锅”,从而也激发了学生对作文产生了浓厚兴趣,也就不再怕写作文了。

我在教学中常利用积累时间来开展读书比赛,优秀诗文朗诵及背诵比赛。激发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多看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多读一些词句优美、情节感人的诗词文章。我们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准备一本读书笔记,把自己在阅读中学到的佳词美句抄录下来。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日记、观后感、评论人物时事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也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

三、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常言道:“情动于中而行于外”。情感是思维的翅膀,认知的催化剂。作文一定要有感而发,不能无病,这就要求学生要善于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在写作时找“动情点”,要细心地感受生活的喜怒哀乐,尝试生活的酸甜苦辣,反思学习中的成败得失,回味经历过的美好时光。总之,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只有在真情涌动、激情荡漾、热情似火的融情状态下,才会焕发出忘我的探索精神,实现知识的超越和理性的升华。因此,创设一定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这样的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有生活气息,有真情实感,才能避免写空话、假话的抄袭的弊端。

四、适当地欣赏学生,鼓励肯定学生

篇5

一、鼓励阅读,激起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多阅读。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这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课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对于这些课文,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记,必要时背下来,积累的东西多了,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要写出好文章,不但要让学生熟读课文,还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报刊,阅读名家名篇,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只有做到读书破万卷,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

二、融入生活,积累素材

篇6

那么作文的真情实感来源于哪呢?由于生活面知识面过于狭窄,学生写起作文来,总是无病,东拼西凑,甚至胡编乱造,不真实。为了防止中学生作文误入歧途,近几年高考作文特别提出“作文要有真情实感”。这种导向应该是非常正确的,我们经常讲“言为心声”“作文与做人”,如果中学生写出来的作文,矫揉造作,弄虚作假,那将不利于中学生的人品、文品的培养。

一、学生作文缺乏真情实感的成因

1、阅读源的影响使学生作文模式化。

学生的阅读源主要来自语文教材、报刊、作文选等,而学生也普遍认为这些文章都是好文章,模仿其结构或套用其思想内容也就是很自然的,如果学生由阅读以致模仿,不加以吸收改进,必然会写出模式化的文章。

2、教师评改的导向使学生作文的思想情感虚饰化。

教师在评讲学生习作时,一般都拿一些优秀的习作作为范文在班上读, 并且指出开头怎样好,中间的组材如何巧,议论抒情有深度,结尾又会呼应等。这样做法本意在表彰学生的,但言外好像还有要学生学习这样写的意思。学生在“范文”的影响下,便不管什么虚情假意,照抒不误。

3、考试指挥棒的束缚使学生创造思维单极化。

教师都有一个很明确的态度:考什么就练什么。如前几年的高考作文都是写议论文,教师在备考时就跟着训练相关文体了,这就很大程度地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人为地使学生的作文思维走向单极化。好在近两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注意到这一点并迈出了可喜的步伐。命题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情感,更强调写真情实感,实话实说。

二、改变学生作文缺乏真情实感状况的对策

真情实感来自于真诚地热爱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炼达即文章”。我们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只有如此,学生作文才能真正起步,学生才会真正喜欢写作,并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1、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写作激情。

常言道:“言为心声”、“无欲不举笔、无情难成文”。教师作为主导者就要善于发现和捕捉生活与学生情感的触发点,从而帮助、带动学生走出自我、走进生活、走向感情,进入创作的最佳状态。年轻人思想活跃、爱好广泛,个性差异较大,若以一题命之,有很多学生可能没有写作兴趣,我们可以投其所好,用弹性的要求“喜欢什么便写什么”。这样,电影、歌曲、足球、名星、焦点新闻等都可成为触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好素材,何愁无话可说呢?

2、开掘学生作文的源泉。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现在大力提倡生活作文,但学生主要时间在课堂上,不可能长期投入到生活的海洋中去,那么如何开掘学生作文的源泉呢?

首先是要开掘“阅读源泉”。①利用课文的信息作为写作源泉,如你对《项链》中的玛蒂尔德是批判还是同情?这些回答式的小作文既可使学生言之有物,又可训练思维。②增加课外阅读。文学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学生多读可以间接地了解生活现实,学习写作技巧,这是现实生活所不能直接赋予的。因此,对于学生,加强阅读是重于“生活”的一种写作需要。③引导学生学会品评。品评文章,可以使学生认识作品的优缺点、作者思想的局限性,自觉地避免盲目模仿,多写性灵。

其次是要开掘情感源泉。生活不是作文的唯一源泉,情感才是文章的生命。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去开掘情感之源,无情的山水,充满着情趣,人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逐步养成睹物抒怀的习惯,文章的内容就可以层出不穷。但我们又要避免无限拔高的假情,牵强附会的虚意。情感还是美感的基础,也是文章的最高境界。

篇7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2C-0057-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然而,现实状况中,老师往往只重视学生作文技巧的训练。殊不知,这完全是舍本逐末的做法。学生的作文都成了空中楼阁。有的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一看就觉得矫情;有的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满篇假话套话;有的“弄巧成拙”,出现了违背生活常识的错误……造成诸多问题的原因是就是学生的作文与生活脱节。“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也是写作的源泉。要让学生的作文有生活味,就要让学生进入生活的情境,让他们融入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书写生活。

一、创设情境,指导学生观察生活

罗丹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有很多。阳光、草坪、鲜花……也有很多美好的情感,只是我们被现实的残酷和烦琐蒙蔽,心灵不得舒展,视线不够长远,以至于对身边的美好熟视无睹。解放自己,解放心灵,眼睛会更清亮,突然间会发现美就在身边。学生不经过指导和训练并不知道观察什么,怎么观察。观察景物我们要关注事物的颜色、形状、声音等,尤其是它们的变化。就下雨来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雨就各有特点。春雨细密连绵,夏雨急骤疯狂,秋雨萧瑟飘忽,冬雨阴冷凄苦。同样是雨,如果不细心体会往往很难写出特色。当然这也只是通常情况,天气变化无常,应该让学生如实描写。有学生在作文中写道“今天的月亮又圆又亮,月亮的周围闪烁着无数的明星……”这就是典型的没有观察,凭想象去写的。有明月的夜晚,星星的光辉早就被月光掩盖了。

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但只有真正融入生活的人才能有所得,才会有用笔倾诉的冲动。如果一个人对生活无动于衷,甚至与生活脱节,与生活产生隔阂,那么他又怎能写出文章。怎样让学生融入生活,体验生活?创设情境,模拟生活的典型场景,让学生表演情景剧,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有一次我让学生去写《那是一次……的尝试》,要求帮父母做一件事,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快乐,目的是让学生体会父母的辛劳。指导写作之前我要求学生做准备在课堂上将自己做事情的过程表演出来。表演得是否到位,同学们相互评说。学生们谁也不想在同学面前出丑,于是不仅自己去做,还主动要求父母指导。表演时我给他们准备了简易道具。我要求学生注意观察表演过程是否恰当,还要求观察表演者的动作、神态,揣摩他的心理。因为有了真实的生活感受,学生的作文自然水到渠成。有个女生写道:“我拿着菜刀,小心翼翼地放到南瓜上,却怎么也使不上劲,急得我手心里全是汗……”作文不算精彩,但那是她真实的感受。情景剧的作用就是让学生们成为带着写作目的的有心人。

三、创设情境,丰富学生情感积累

对现实生活的直接体验是学生情感积累的前提,但仅有直接体验的情感,无论在丰富性,还是在深刻性方面,都嫌不足。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情感,引导学生积累起丰富而深刻的情感,并且融入到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之中。例如学生写母亲在风雪中送自己去上学,表现母亲对自己的关爱。有个学生开始写得很简单:“母亲太爱我了,她总是把伞让给我,自己却不怕风雪的打击。”文字平铺直叙,没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于是我指导他思考:我看到寒风中的母亲是怎样的,母亲是怎样做的,母亲的神情又是怎样的,我是怎样想的。于是,修改后就有了这样一段话:“母亲穿着很大的胶鞋,每走一步都要用力才能使身子保持平衡,但她手中的伞始终罩在我的头上,并随着我的移动与风向不停地艰难地调整着角度。她那握伞的手冻得已经很难准确地说出它的颜色了,好像是一种低沉的灰色。乍一看,就像严寒中枯死的树枝。雪片无情地抽打在母亲的脸上和那仅穿着毛衣和外套的身上。飞舞的雪花与母亲花白的头发交织在一起,这使我的心里很内疚,一种咸涩的滋味涌向喉咙。”这一段文字之所以感人就在于作者的细腻的情感表达。

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情境创设的目的是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利于学习的心理环境和认知环境,使他们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认知环境中产生对写作的兴趣,激发起写作热情。要让学生以一种兴奋轻松的情绪状态进入写作就必须给学生心灵的自由。教师运用合适的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如音乐、录像、多媒体,可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学生入情入境激起的强烈的情感共鸣,能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心态。

总之,创设情境的目的是利用生活的典型,让学生明白生活与作文的联系,让他们学会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在感悟生活的基础上创作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篇8

小学生年龄小,但他们上进心强,渴望成功,常常把教师的鼓励性评价视为最受鼓舞的精神褒奖。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创新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写作文时做到说真话、诉真情,并在写作中发展和提高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以下是我在作文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1、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可以对家庭中的种种琐事,校园内的桩桩小事,邻里之间的不同争执,乃至街头巷尾的见闻,去体验生活,领悟人生。生活是取之不尽的源泉,只要把学生引向生活,让他们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以饱满的热情去体验生活,歌颂生活,赞美生活,才会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因为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的人、事、物等,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以接触的。教师应组织学生经常开展有趣的班队活动,带学生参观游览,领略大自然无限的风光;走进社会,认识社会的真、善美;参加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用心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导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并关注他人在活动中的表现。只有将生活和作文联系起来,让作文素材开发成为无尽的源头活水,学生习作时才会左右逢源,运用自如。没有了材料,习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活是学生习作的主要源泉,学生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写作之源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作文离不开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石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要让学生广泛地阅读,不断增加词汇量,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到生活的大课堂中学习生活的语言。把家庭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事积累下来,学校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班级和班级之间发生的事积累下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还要让学生随时摘录,写感受,有意识地背诵,并随时评奖。因为小学生正是发展记忆力的黄金时段,记忆是智慧的仓库,小学阶段让学生多记住一些东西,对他们的一生都大有益处。学生头脑中储存的材料就会与日俱增,再也没有学生对作文“望而却步”,“无米下锅”,从而也激发了学生对作文产生了浓厚兴趣,也就不再怕写作文了。我在教学中还很注重运用多种方法来激励学生多读书。我常利用积累时间来开展读书比赛,优秀诗文朗诵及背诵比赛。激发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多看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多读一些词句优美、情节感人的诗词文章。我们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准备一本读书笔记,把自己在阅读中学到的佳词美句抄录下来。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日记、观后感、评论人物时事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也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

3、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篇9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源头盛而文不竭。”这番话道出了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了解社会,了解生活,了解国家大事,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使他们感受生活的充实。可以对家庭中的种种琐事,校园内的桩桩小事,邻里之间的不同争执,乃至街头巷尾的见闻,去体验生活,领悟人生。生活是取之不尽的源泉,只要把学生引向生活,让他们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以饱满的热情去体验生活,歌颂生活,赞美生活,才会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因为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的人、事、物等,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以接触的。教师应组织学生经常开展有趣的班队活动,带学生参观游览,领略大自然无限的风光;走进社会,认识社会的真、善美;参加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用心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如开展体育比赛、文娱表演、小实验、小制作、游戏、劳动等活动,引导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并关注他人在活动中的表现。只有将生活和作文联系起来,让作文素材开发成为无尽的源头活水,学生习作时才会左右逢源,运用自如。没有了材料,习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生活是学生习作的主要源泉,学生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写作之源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二、作文离不开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石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要让学生广泛地阅读,不断增加词汇量,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到生活的大课堂中学习生活的语言。把家庭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事积累下来,学校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班级和班级之间发生的事积累下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还要让学生随时摘录,写感受,有意识地背诵经典诗文,并随时评奖。因为小学生正是发展记忆力的黄金时段,记忆是智慧的仓库,小学阶段让学生多记住一些东西,对他们的一生都大有益处。学生头脑中储存的材料就会与日俱增,再也没有学生对作文“望而却步”,“无米下锅”,从而也激发了学生对作文产生了浓厚兴趣,也就不再怕写作文了。

我在教学中还很注重运用多种方法来激励学生多读书。我常利用晨读时间来开展读书比赛,优秀诗文朗诵及背诵比赛。激发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多看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多读一些词句优美、情节感人的诗词文章。我们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准备一本读书笔记,把自己在阅读中学到的佳词美句抄录下来。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日记、观后感、评论人物时事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也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

三、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常言道:“情动于中而行于外”。情感是思维的翅膀,认知的催化剂。作文一定要有感而发,不能无病,这就要求学生要善于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在写作时找“动情点”,要细心地感受生活的喜怒哀乐,尝试生活的酸甜苦辣,反思学习中的成败得失,回味经历过的美好时光。总之,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只有在真情涌动、激情荡漾、热情似火的融情状态下,才会焕发出忘我的探索精神,实现知识的超越和理性的升华。因此,创设一定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这样的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有生活气息,有真情实感,才能避免写空话、假话的抄袭的弊端。如开展、班队活动、小实验、实物演示、现场表演等各种游戏活动,把学生带入特定情境之中,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仔细观察,在欢乐的气氛中亲自动手、动口、操作、思考,再写出自己的亲身体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尝到写作的乐趣。

四、恰当地欣赏学生,鼓励肯定学生

小学生年龄小,但他们上进心强,荣誉感强。他们非常看重教师对他们的评价,渴望成功、期盼正确评价是学生共同的心理,他们常常把教师的鼓励性评价视为最受鼓舞的精神褒奖。有时一两句鼓励性的话,胜过一大堆指指点点。

篇10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源头盛而文不竭。”这番话道出了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了解社会,了解生活,了解国家大事,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使他们感受生活的充实。可以对家庭中的种种琐事,校园内的桩桩小事,邻里之间的不同争执,乃至街头巷尾的见闻,去体验生活,领悟人生。生活是取之不尽的源泉,只要把学生引向生活,让他们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以饱满的热情去体验生活,歌颂生活,赞美生活,才会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因为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的人、事、物等,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以接触的。教师应组织学生经常开展有趣的班队活动,带学生参观游览,领略大自然无限的风光;走进社会,认识社会的真、善美;参加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用心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如开展体育比赛、文娱表演、小实验、小制作、游戏、劳动等活动,引导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并关注他人在活动中的表现。

只有将生活和作文联系起来,让作文素材开发成为无尽的源头活水,学生习作时才会左右逢源,运用自如。没有了材料,习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生活是学生习作的主要源泉,学生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写作之源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二、作文离不开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石。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要让学生广泛地阅读,不断增加词汇量,并在积累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到生活的大课堂中学习生活的语言。把家庭中人与人之间发生的事积累下来,学校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班级和班级之间发生的事积累下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还要让学生随时摘录,写感受,有意识地背诵,并随时评奖。因为小学生正是发展记忆力的黄金时段,记忆是智慧的仓库,小学阶段让学生多记住一些东西,对他们的一生都大有益处。学生头脑中储存的材料就会与日俱增,再也没有学生对作文“望而却步”,“无米下锅”,从而也激发了学生对作文产生了浓厚兴趣,也就不再怕写作文了。

我在教学中还很注重运用多种方法来激励学生多读书。我常利用晨读时间来开展读书比赛,优秀诗文朗诵及背诵比赛。激发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多看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多读一些词句优美、情节感人的诗词文章。我们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准备一本读书笔记,把自己在阅读中学到的佳词美句抄录下来。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日记、观后感、评论人物时事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也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

三、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常言道:“情动于中而行于外”。情感是思维的翅膀,认知的催化剂。作文一定要有感而发,不能无病,这就要求学生要善于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在写作时找“动情点”,要细心地感受生活的喜怒哀乐,尝试生活的酸甜苦辣,反思学习中的成败得失,回味经历过的美好时光。总之,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只有在真情涌动、激情荡漾、热情似火的融情状态下,才会焕发出忘我的探索精神,实现知识的超越和理性的升华。因此,创设一定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这样的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有生活气息,有真情实感,才能避免写空话、假话的抄袭的弊端。

如开展、班队活动、小实验、实物演示、现场表演等各种游戏活动,把学生带入特定情境之中,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仔细观察,在欢乐的气氛中亲自动手、动口、操作、思考,再写出自己的亲身体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尝到写作的乐趣。

四、适当地欣赏学生,鼓励肯定学生

小学生年龄小,但他们上进心强,荣誉感强。他们非常看重教师对他们的评价,渴望成功、期盼正确评价是学生共同的心理,他们常常把教师的鼓励性评价视为最受鼓舞的精神褒奖。有时一两句鼓励性的话,胜过一大堆指指点点。

篇11

【关键词】作文与生活;作前素材;想象虚构;多看多练

1 作文是生活的反应

生活是作文写作的唯一源泉,这是作文写作的一条客观规律。学生写的文章,跟文学作品一样,都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常言说得好:“鱼儿离不开水,花儿离不开阳光。”同样,学生笔下要生花,就离不开生活的海洋。同志对文学的源泉问题,作了科学的阐述。他说:“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应的产物。……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一旦离开了社会生活,他们的文章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学生的生活,反应社会生活,绝不像鹦鹉学舌那样生吞活剥、照搬照录,而是象春蚕吐丝、蜜蜂酿蜜那样用自己的全部心血去创造新的产品。一旦他们写成文章,所描写的哪怕是生活里的一朵浪花,都已经在他们的“加工厂”——头脑里加工过了。

生活本身是绚丽多姿、丰富生动的,而学生的文章所反映的,恐怕连生活海洋中的一滴水还达不到。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引导学生去了解生活。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作文时,有源头活水滋润着生气勃勃的事物形象。

2 作前观察是提供素材的保证

当前很多学生的作文内容不够充实,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的生活素材不丰富。要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水平,就必须从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入手。平时在生活中的观察、体会,一到写文章的时候就都有可能在脑海中再现,成为文章的血肉。所谓“长期积累,偶然得之”。弗莱说,他之所以能发现盘里西林,是“从一次偶然的观察中发生的。我唯一的功劳是,我没有忽视观察。”这充分说明,观察力是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对于写作,养成观察力常常比学习写作技巧还要重要。如果不留心观察,仔细分析,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许多值得写的内容就会从眼皮底下滑过去。

3 想象、虚构是主要的活动力量

想象,是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学生的想象更是极其丰富的,没有作文写作活动的想象、虚构,就没有作文世界。任何作家都不可能只写他亲身经历的,比如杀人的过程、死亡的感觉。虚构和想象却是无时空限制的,陆机描述艺术想象是“精骛八级,心游万仞”。但是构成想象的材料却总是来源于客观现实。例如,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猪八戒,但猪头、人身、五齿耙、猪八戒穿的衣服、说的语言等等构成猪八戒形象的材料,都是客观存在的。至于日常生活、科技中的想象,也无一不可在客观现实中找到根据。

想象力,正如列宁所说的,它具有“伟大价值的性质。”折断了想象的翅膀,所描写的自然景物,亦不过是无情的草木,冷漠的星云,呆滞的山石而已。

4 仿写是作文教学的必要手段

仿写训练是根据范文提供的内容形式,让学生进行摹仿或改动,借鉴、引申的作文训练。许多有成就的作家在他们学习写作之初,都经过摹仿练习这一阶段。鲁迅先生就说过:好摹仿绝不是什么劣点,在摹仿的基础上加以创造不就是成功吗?“摹仿可以说是创造的第一步,摹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

篇12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作文教学中,我首先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作为一名刚写作文的小学生,对写作既神秘而又好奇,但他们存在想写又怕写不好的矛盾心理,这是老师应鼓励他们,写自己所想所见,不要有所顾虑,同时老师对自己学生的作文,应尽量找出其闪光点,加以表扬,让学生明白,自己还行,从而增强器信心,这对初学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生活就是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过不停”生活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学生的生活本来丰富多彩,但是为什么在写作时会出现空洞无味,言之无物的情况发生呢?原因是不会观察,不会想象,形象思维十分薄弱。

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生活的能力呢?首先要教会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学会观察的方法。结合阅读教学,唤起学生重视观察生活。只有懂得观察同作文的联系,认识了观察生活的重要性,才能做观察生活的有心人,才能随时随地捕捉到“貌不惊人”却又“异彩闪耀”的生活素材。若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思索,就可以唤起学生对生活中的小事、平常事的重视。在生活中,有一些发人深省的小事、平常事,它不像独立鸡群的白鹤,让人一眼就看出它的高和美来。如不留心观察和分析,就会稍纵即逝、一闪而过。鲁迅先生笔下的《一件小事》,就是一个例子。必须通过对“一件小事”的深入分析,讲清“小事”不“小”的道理。要使学生懂得,只要重视观察,善于观察,只要精心选择,深入开掘,注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小事也可以表现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不小的主题来。

其次,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学好观察日记,注意积累材料,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这些对学生的写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