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3 10:03:1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学生消防安全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高校一旦发生火灾,影响力大、涉及面广,会严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和学生的健康成长。进入21世纪以来,各地高校屡发失火事件,造成一定损失。通过对高校火灾事故原因的了解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消防安全意识和知识的不足是导致高校火灾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同时,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加强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目前,我国关于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的研究大部分还是基于工作经验的总结,对现状展开分析,然后指出存在问题和原因,最后通过个人思考提出对策,缺乏一定的理论和数据支撑。本文尝试将行为安全理论引入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研究,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深入大学生生活、学习实际,获取第一手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期望能更加科学、准确地找到问题关键,提出针对性对策,为更好开展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提供参考。
一、行为安全理论概述
(一)行为安全的定义
行为安全理论(BBS,BehaviorBasedSafety)的基础是行为分析理论,是基于行为科学、安全管理科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相互融合形成的一种安全管理方法,能够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培养安全习惯和安全意识,促进安全氛围的形成,进而提高组织的安全水平的较为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1]。目前,业内对行为安全的含义、研究范围、研究内容和应用效果的看法很不一致,总体认为行为安全理论主要着眼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在对行为人不安全行为进行观察统计的基础上,找出影响安全的关键行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逐渐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帮助行为人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和习惯,进而提高组织的安全水平。
(二)行为安全理论的运用
1.作用范围
根据行为安全理论,造成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动作”或“物的不安全状态”,而造成“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根本原因还是“人的不安全动作”。因此,预防事故发生的关键策略是消除人的不安全动作,但这在实际中较为困难,因为不安全动作的产生是一个动态过程,其与动作产生者的安全意识、行为习惯和所掌握的安全知识都密切相关,这些相关要素又与动作产生者所在组织的教育管理有关。行为安全理论将行为安全当作一整套事故预防的理论与方法来看待,它认为人的行为具有可观察性,可以通过组织行为对其进行管理,从而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
2.实施流程
行为安全管理的实施模式是建立在前因—行为—后果的基础上的,旨在改变人的思维习惯以及行为方式,使这些“不安全”的行为不再发生[2]。行为人表现出的行为的前因是导致行为发生的个人习惯和思维等要素,后果是行为所导致的具体结果。行为安全管理的实施流程具体分为识别关键行为、收集行为数据、提供双向沟通、消除不安全行为四个步骤[3]。
二、行为安全理论在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中的应用
根据海因里希的事故统计,88%的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10%的事故是由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仅有2%的事故是由不可控因素造成的[4]。这些人的不安全行为和大部分物的不安全状态都可以通过安全管理来避免,这一统计结果也适用于分析大学生消防安全事故,因此,运用行为安全理论指导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一)大学生消防安全事故致因链模型
笔者根据行为安全理论,结合大学生消防安全事故成因,提出大学生消防安全事故致因链模型(如图1)。如模型所示,大学生的不安全动作直接导致火灾事故,或者造成物的不安全状态进而导致火灾事故;引发大学生不安全动作的根本原因包含两个方面:即大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不强和消防安全知识不足,消防安全意识是指对消防安全事故可能造成自己或他人受伤害的一种戒备和警觉的心理状态,消防安全知识是指与消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处理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如什么是消防安全隐患、如何扑灭初起火灾、如何进行逃生疏散等,这些知识的掌握与否直接决定了大学生如何发现、处理消防安全隐患和在突发火情时的应急表现。
(二)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实施流程
结合大学生消防事故致因链模型和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方式、目标,笔者提出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实施流程图(如图2)。根据流程图,首先要确定教育的重点环节,即找到大学生在检查消除火患、处理初起火灾、应急疏散逃生等方面的意识和知识上的薄弱点;其次,通过研究分析,找到解决这些薄弱点的方法,并在教育过程中不断进行沟通、优化,最终达到减少大学生不安全动作,从而遏制高校火灾事故的目的。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的形式为研究提供数据支撑,使论文更具科学性和广泛性。
三、问卷调查研究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通过网络问卷形式,在福建省内5所高校在校大学生中随机发放1028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011份,有效率为98.34%。其中男生608人,女生403人;一年级390人,二年级312人,三年级255人,四年级54人。调查以问卷为主,访谈为辅。笔者在查阅有关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行为安全理论,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并与相关专家和管理老师交流,编制《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情况调查问卷》,选取反映大学生在检查消除火患、处理初期火灾、应急疏散逃生等方面的意识强弱和知识掌握情况的问题,并单独设置考察学校宣传教育实效方面的问题。
(二)结果分析
1.检查消除火患方面
在“是否会判断灭火器属于有效状态”、“是否会留意宿舍或其他校园场所的逃生路线”、“是否知道宿舍或其他校园场所消防设备的摆放位置”等问题,分别有25%、30%、20%的大学生选择“会”或者“知道”。通过访谈发现,较大部分学生认为自身不会遇到火灾事件,没必要关注这些设施设备,也有部分学生反映校园内很少见到疏散路线图、灭火器标示等指示性标牌。在“是否会关注身边的消防安全隐患?”一题中,只有15.33%的大学生选择“经常关注,并要求别人注意”,绝大部分大学生选择了“偶尔留意”或者“不懂如何关注”。通过访谈发现,大学生普遍对哪些是消防安全隐患、消防安全隐患可能造成的后果不甚了解。在“您对在宿舍内使用违章电器的看法”一题中,有66%的大学生选择“存在隐患,不应该使用”,可是,在“是否在寝室使用过违章电器”一题中,高达62%的大学生选择“使用过”。通过访谈发现,大部分大学生使用违章电器是为了烧水、做饭等,他们也反映学校存在诸如开水房偏远、食堂定时关闭等后勤保障方面的问题,同时,学校对于使用违规电器的惩罚力度没有构成一定威慑。以上结果说明大部分大学生火灾忧患意识不强,对消防安全隐患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什么是消防安全隐患认识不足;部分学生侥幸心理较强,为图一时方便,依然使用违规电器。同时,通过对调查数据交叉分析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关注身边消防安全隐患的主动性呈现下降趋势,而使用违章电器的和对此行为存在错误认识的人数比例呈现上升趋势,说明高年级学生消防安全意识较淡薄。
2.处理初起火情方面
在“发现初起火情时,您的第一反应是什么?”、“电器或线路着火,您认为应该首先做什么?”、“发生火情时,您对报119火警的态度是什么?”等问题中,80%左右的大学生都能够做出正确选择。但是,在回答“面对初起火情时,您认为自己是否会使用消防栓、手提式灭火器灭火”、“是否会正确报火警”等实操层面的问题时,高达56%、42%的大学生选择了“不会”或者“可能不会”等否定性选项。这说明大学生了解处理初起火情的基本知识,但缺乏实操技能,一旦遇到初起火情,很难在第一时间予以正确处置。通过交叉分析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大学生认为自己会正确使用灭火器灭火和报119火警的比例呈现上升趋势,这与大学生在校时间越长,所参加的实操演练和教育活动越多有关系。
3.应急疏散逃生方面
在“逃离火场时,突然想起遗漏某个重要物品,您会怎么做?”、“您觉得火灾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是哪个?”、“若所有的逃生路线被大火封锁,您认为该怎么办?”、“您认为哪些是火场逃生的正确方法?”等问题中,75%以上的大学生都能够做出正确选择。但是,在“若遇到火灾,您觉得您是否能够运用疏散逃生知识从火场逃生?”一题中,高达58%的大学生选择“不能”或者“不好说”。通过交叉分析发现,各年级大学生对疏散逃生知识的掌握水平相当。当今社会信息传播媒介丰富,大学生在入校前获得这方面的信息渠道较多,一旦形成潜意识就会固定下来;另一方面,大学生虽然能够在理论上掌握应急疏散逃生知识,但是需要在演练实践中提升运用能力,否则他们没有信心运用这些知识处理消防安全突发状况。
4.宣传教育效果方面
在问卷调查中,88%的大学生认为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重要,大一学生群体中有92%选择“重要”,其他年级学生选择“重要”的比例都在84%左右。但是,仅11%的大学生知道消防“四个能力建设”和“三个应知应会”这些基本消防安全知识。说明大一时期是大学生对消防安全最重视的阶段,同时,可以看出大学生能够普遍认识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但是在消防安全概念和内涵上的认识还比较模糊,没有形成认知体系。大学生认为大学最需要加强的消防安全教育内容前三位依次是面对火情时候如何处理、哪些行为存在消防隐患、灭火器材如何使用。大学生最愿意参加消防安全教育的形式前三位依次是参与消防实战演习、以消防宣传为主题的学生活动、案例警示教育。在开放式问题中,“多开展实践操作性的演练”是大学生为改进高校消防安全教育工作所提最多的意见,可见大学生最愿意接受实践性强的教育活动。
四、对策建议
根据行为安全理论,结合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在大学生消防安全教育方面需要重点解决的突出问题是:火灾忧患意识较差;检查火患能力较弱;处理初起火情实操技能不足;随年级升高消防安全意识降低;消防安全教育实效不明显。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紧抓新生入学关键期,强化教育效果
调查结果显示,新生在入学阶段对消防安全的重视程度和知识接受程度都处于最高水平,在这一阶段接受的教育效果将有效辐射大学生未来的校园生活。高校应大力提高这一阶段的消防安全教育投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可以开展新生入学消防安全知识考核;在新生教育读本中加入包含消防安全教育的部分;通过辅导员、班主任、新生联络员在新生入学阶段,为新生讲解防火安全知识;在新生集会中播放相关教学视频或典型案例;还可以利用易班网、校园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和载体开辟新生消防安全教育专栏。在教育内容方面,既要体现对消防安全的压力传导,又要侧重于帮助大学生掌握“面对火情时候如何处理”、“哪些行为存在消防隐患”、“灭火器材如何使用”等具体知识,促进新生尽快形成消防安全认知体系。
(二)加强宿舍消防安全检查,消除侥幸心理
学生宿舍是高校火灾高发地点,也是加强学生消防安全教育的重要场所。从实际情况看,新生的纪律性较强,在宿舍内使用违规电器的现象较少,但大学生使用违规电器的比例随着年级升高而明显提高。因此,在规范宿舍日常检查的基础上,保卫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宿舍管理部门等职能部门应加强高年级学生宿舍消防安全检查,发现学生使用违规电器、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情况的都应及时处理,同时,对拒不改正和多次违规的学生也应给予适当处分,通过日常检查和纪律约束形成震慑,促进大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意识。相应的,学校后勤管理部门也应多深入基层,了解学生生活上存在的困难,尽力解决学生反映的实际问题[5]。
(三)丰富校园教育形式,做到理论结合实践
结合调查统计发现,大学生知道消防安全理论知识,并不等同于能够把这些知识变成消防安全实操本领,要实现从“知道”到“会做”的过程,最重要的还是增加实操演练。学校职能部门可以利用每年新生入学阶段、安全教育月、119消防日等关键节点,将灭火演练、疏散逃生演练等融入教育活动,并邀请公安消防部门进行现场指导,通过“以点带面”的效应传递,带动二级学院结合实际有效开展类似演练,加强学生的“实战经验”。同时,学校可以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例如针对化工类学生、美术类学生、机械类学生不同的知识结构和需求,开展危化品防火、画室防火等专项消防安全实践教育。
(四)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参与积极性
高校消防安全教育工作不能仅依靠学校职能部门,还需要依托学生群体自发开展活动,提升教育效果,从而达到群防群治的工作局面。一方面,可以依托学生会、研究生会和其他学生社团,指导他们结合实际需求,开展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生活动,作为学校正式教育或演练的有效补充[6],例如,开展消防安全知识手抄报比赛、消防设备现场观摩、模拟火场疏散路线设计比赛等活动;另一方面,可以大力发挥学生志愿消防队、班级安全委员的作用,通过对他们进行消防安全培训,组织他们开展消防安全自查、消防知识宣传等活动,完善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带动更多周边学生关注消防、了解消防、重视消防。
参考文献
[1]王哲,白云杰.基于行为安全模式的煤矿安全管理研究[J].经济师,2010,(3):72~75.
[2]任玉辉,秦跃平.行为安全理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煤炭工程,2012,(12):138~140.
[3]余昌才.行为安全管理在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管理学家,2014,(2):284~284
据统计,我国现阶段从事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人员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不到万分之零点九,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均在万分之十以上,多数发展中国家也都在万分之三至五以上左右,我们现有消防警力不足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发展中国家的五分之一。尤其是基层从事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警力资源严重不足,笔者所在的县级消防监督机构,一般只有3名消防监督员,除了日常对消防安全重点位的监督抽查工作以外,还要担负建设工程的审核验收、火灾事故调查、消防宣传教育和根据需要进行的其他消防监督检查等任务,长期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难以积极、主动、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1.2从事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干部整体业务素质还有待加强
当前各地从事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干部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公安消防部队基层消防战斗单位的指挥员;二是地方院校的毕业生。第一部分在当前阶段相对占大多数,他们一般是战士出身,考学提干后先在中队任职,受消防部队是现役体制的制约,达到一定年限和级别后直接到防火工作,起点较低、业务不熟。第二部分人员随着近年来消防部队接收地方院校大学生干部数量的逐渐增多,所在比例逐年增大。地方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干部虽然素质文化较高,但消防专业知识较少,且从事基层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经验欠缺,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从事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干部整体业务素质偏低,很难适应当前日益繁重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需要。
1.3消防技术人才缺乏
消防工作是一门边缘学科,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电力、建筑、治理等各个方面的知识,需要各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但是,目前全国培养消防专业人才的院校大多是本科学历教育,,难以培养和造就消防工作需要的更高层面的专业技术型人才。
2.加强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应对措施
2.1加强消防科技建设
这是消防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消防工作发展的持续动力。一是进一步加强基础硬件建设。配备“九机”和“三仪”,即:配备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电话机、电视机、放像机、照相机、摄像机和可燃气体测量仪、检漏仪、火灾自动报警灭火系统检测仪器等设施,同时还应配有必要的交通、通讯设备,进一步提高消防机构办公条件和工作效率;二是加强消防信息科技手段的研发和应用;三是大力发展高科技消防检查仪器和检测手段。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如消防安全检查设备、电气消防安全检测设备等,尽快改变目前消防监督检查只凭目测、手量等方式进行消防检查的落后局面;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及时准确地发现火险隐患和火灾预防中的问题,使消防工作水平实现质的飞跃。在选择高科技技术手段及设备时,一定要注意根据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需要,选择适用性强的设备和技术手段,不可一味追求科技含量和档次,否则就会产生一种新的浪费。
2.2加强消防监督管理机制改革,以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是要狠抓自我改革,加强消防监督执法规范化建设,建立高效、快捷的专业消防队伍;二是要狠抓社会单位治理改革,加强单位规范化自我治理体系建设;三是要狠抓公安派出所三级消防监督治理机制建设,强化派出所消防监管职能。
2.3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消防监督队伍素质建设
新世纪,独立学院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据统计,截至2014年,全国独立学院共有283所,其中广东地区有16所,在校人数超过150万。独立学院受到用地规划和资金的双重制约,建筑越来越密集,功能日益复杂,出现了不少的高层和超高层建筑。高校新时期的火灾呈现出原因多样化、火情复杂化和严重化的新特点,给独立学院的消防安全宣传和防范工作带来了新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
1独立学院消防安全宣传和防范工作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独立学院属于人员密集场所,而且由于学生自救能力较差,历来都是所在地区的重点消防单位。虽然近年高校的火灾发生有所减少,但总体形势仍然不容乐观。面对当前复杂的局面,做好独立学院的消防宣传和防范工作,既是提升全体师生的消防意识,让他们掌握必要的消防技能,防止火灾的发生,减少火灾损失的重要途径,也是发挥独立学院自身优势,提升毕业生综合素质,增强毕业生竞争力的有力举措。
1.1消防安全是构建和谐校园,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基石
做好消防安全宣传和教育既是法定义务,更是构建和谐校园和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基础。独立学院的师生来自五湖四海,一旦发生严重消防事故,容易引发群死群伤,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甚至在国际上造成不良影响。消防宣传和防范工作缺位,直接影响在校师生的安全感,“构建和谐校园,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无从谈起。因此消防安全宣传和防范是构建和谐校园、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基石。
1.2保障教职工和学生生命、财产安全的有力屏障
独立学院之所以被纳入政府重点消防管理,是因为人员密集,学生自救能力差,高校的消防事故往往会造成师生的财物损失,严重的会威胁生命安全。而“预防为主,消防结合”是我国消防安全工作的宗旨,也是消防管理工作的关键。因此,做好消防安全宣传和防范工作,提高师生的消防意识和消防技能是防灾、减灾的重要途径,也是保障教职工和学生生命、财产安全的有力屏障。
1.3是独立学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增创竞争新优势的有力举措
根据新的消防法,独立学院在学生的教育课程中,首先,应当加入基础的消防技能教育课程。其次,按照现行的消防安全一岗双责制度,定位于培养未来的管理者的要求,学院应当培养学生具有更高的消防管理知识。所以相对于非独立学院,独立学院在调整培训的具体内容上,具有更高的自由度。可以按照社会对人才的需要,适时进行调整,增加消防安全的教育内容,这样可以保证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具有相对的竞争优势。
2独立学院消防安全宣传及防范工作的成绩和不足
通过对调研和文献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我们认为当前独立学院的消防安全宣传及防范工作已经在各院校普遍开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独立学院的发展历史较短,对消防安全宣传及防范工作的理解不一致,其重视程度也各不相同。各学院的消防安全宣传及防范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具体如下:
2.1取得的成绩
根据我们对广东地区的独立学院的专项问卷调查分析,大部分的独立学院按照消防法规的要求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有兼职消防安全宣传及防范的队伍。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的独立学院基本按照消防主管部门的要求,建立了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系别、班级、区域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各独立学院建立了以安全保卫部门为首的兼职消防安全宣传及防范队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重视新生的入学消防安全宣传及防范的教育。注重对新生的消防安全宣传和培训是院校的共同点,接受电话访问的兄弟院校100%都在新生入学的教育过程中,将消防安全教育作为重点课程之一,组织教官进行教育。3)定期举办消防演练。各学院会定期举办消防演练,多数安排在新生军训期间,让学生通过消防演练学习逃生和自救的技能。有些院校的消防演练比较逼真,科目比较齐全,并直接邀请消防主管部门参与和指导。但为了保障教学进度,多数消防演练仅仅是针对新生。4)举行“119消防宣传周”活动。电话访问兄弟院校了解到,多数院校会在消防宣传周活动中,通过举办讲座、出宣传板报等方式进行消防安全宣传。
2.2独立学院消防安全宣传与防范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
对调研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我们认为当前独立学院消防安全宣传及防范工作存在以下的问题和不足:1)对消防安全宣传和防范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基本上是以通过消防管理部门的检查为目标。由于受到社会上各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学生就业率这个硬性指标的影响,独立学院更偏重于教学方面的工作,局限于学生“专业技能”“、专业素质”的培养,忽视学生消防技能的培训。高校对消防宣传和防范工作基本上都是能省则省,以能通过消防部门的验收为目标。2)消防安全宣传和防范的队伍自身素质不过硬,难以适应新时期的要求。消防安全宣传与防范是个综合叉学科,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涵盖了多种学科等综合知识,对从业人员的综合性知识和经验有较高的要求。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独立学院的消防安全宣传和防范,基本上是保卫部门唱独台戏,其他部门兼职支援,并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现有的人员多数为半途出家,仅仅依赖自己的工作经验开展工作。此外,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院校基本没有规范的配备标准:如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备比例,或者从业工作人员的资格认定等等。3)消防安全宣传和防范的标准缺失,考核标准也不规范不统一。目前,独立学院的消防安全宣传和防范没有规范统一的标准,更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尽管我国的《消防法》《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和《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等法规提出了一些的要求。但上述法规没有得到细化,没有针对不同的学科、系别、岗位制定相应的教育标准和考核标准,这也是导致大部分独立学院消防安全宣传及防范走过场、形式化的原因之一。4)关起门来搞消防安全宣传和防范工作,没有充分利用社会的先进经验和政府资源。受到条件的限制,独立学院在消防宣传和防范工作中,往往采取的是“挂横幅,出墙报,搞讲座”传统老三样。不善于借鉴社会其他单位的先进经验,不积极利用政府的资源,这是导致消防宣传和防范落实不全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合理利用消防部门的火灾逃生培训中心,分期分批对学生进行体验式培训;“送出去,请进来”,利用专业的消防学校的师资来提高队伍的素质,动员师生关注专业的消防微信平台学习,鼓励师生报考专业消防资格认证等等。
3做好消防宣传和防范工作的思路
3.1科学制定消防宣传和防范工作的目标
目标是行动的指引,一个不清晰甚至错误的目标,往往会让工作误入歧途,最终以失败告终。做好消防宣传和防范工作,亦需要制定科学清晰的目标,指引工作的方向。我们要看到,做好消防宣传和防范工作不仅是独立学院的法定义务,更是独立学院利用自身优势,培养有别于传统学院优质人才的契机。独立学院利用课程调整相对灵活的优势,顺势而为,培养具有消防管理技能的新世纪复合人才,创造自己的新品牌。个人认为独立消防安全宣传和防范应当明确以下两个目标:1)依法合规,完成法定义务。按照法规的要求,依法开展,全面覆盖,扎实有效,保证全体师生掌握必要的消防技能,防止火灾的发生,降低火灾的损失,保障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持社会的安定团结。2)培养人才,增创新优势。提高对学生的培养层次,抓住社会上消防人才紧缺的契机,着眼于教育,着眼于未来,对部分的学生实施提高教育,为社会培养复合型人才。
3.2做好消防宣传和防范队伍专业化是成败的关键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高校都建立了消防安全责任制,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但实际工作中往往都是保卫部门在唱独角戏,成效甚微。其原因是配备的工作人员专业能力难以适应新时期的要求。笔者认为,一支专业化消防安全宣传和防范队伍应在人员配备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具体的要求:1)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持有消防部门颁发的消防管理专业资格证书,经过专业的消防技能培训和考核通过才能上岗。2)应当明确消防安全宣传和防范工作人员的编制,根据实际的工作经验,建议每1000名师生配备1个专职培训师,每300名师生配备1个专职安全员,每100师生配备1个兼职宣传员。以上培训师、安全员和宣传员均应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的专业人才。
3.3制定标准,明确消防宣传和防范工作的内容,考核验收的标准
独立学院应根据消防安全宣传和防范工作的工作目标,编写相应的教材,将其列入教学内容。同时将大学生遵守消防安全法规、掌握消防技能列入德育、教学的考核内容。在实际编写过程中,建议针对不同的系别、不同的专业,不同的教学对象编制相应的教材,而高校老师、宣传队伍另有侧重等等。在实施过程中,要科学规划,全面实施,防止出现走过场、形式化的情况。要抓好考核验收的环节,并根据学期初制定的教学目标,对消防安全宣传和防范工作进行验收。1)检验是否全员达到《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的要求,必要时组织第三机构对在校师生进行理论和实操的考核,考核不合格者暂缓毕业、暂停上岗,并对责任人进行适当的处罚。2)统计分析取得消防专业资格证书情况,并对取得消防专业资格证书比较多的系别、班级进行奖励。
3.4创新是搞好消防宣传与防范工作的出路
要做好消防安全宣传及防范工作,必须有创新精神,因循守旧是无法在工作上取得突破,获得成效的。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新的探索。1)主体创新。消防宣传和防范工作,不仅仅依赖现有的队伍,可利用各种学生组织,大胆将学生中涌现出的消防安全宣传和防范方面专业人才吸收到队伍中,成为义务宣传员,甚至是培训师、安全员。2)渠道创新。要善于利用消防专业学校和消防管理部门的资源,可以采取联合培养的方式。鼓励有兴趣的师生获得消防专业资格认证,也可以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提高专业队伍的力量,更可以分期分批将师生送到消防部门的实训中心、社区的消防体验馆进行体验式培训。3)形式创新。消防安全宣传不能沿用“挂横幅,出墙报,搞讲座”老板斧,搞填鸭式教育。要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媒体、新渠道,增强宣传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比如举办涵盖安全隐患排查、灭火器材使用、消防法规的消防运动会,让学生在对抗中提高;再如开发消防宣传电子游戏软件,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也可以搞典型案例分析会、消防安全论坛等活动,以模拟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消防管理能力;更可以利用网络传媒,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让宣传教育变得形象和生动;更可以利用社区的消防体验馆进行体验式培训,让学生感受火灾现场,快速提升自救能力。以创新的宣传模式,增强师生对消防安全知识的消化、吸收和运用,提高他们对消防安全的认识。独立学院的消防安全宣传和防范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社会安定团结,同时关系到学生毕业后所在就业单位的消防管理水平。我们要深刻认识当前存在的差距,奋起直追,真抓实干,将工作水平提高,不负时代对独立学院的重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2]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
从1999年开始,全国高校招生规模急剧扩大,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高校扩招后,因为家庭、社会的多重影响,学生生源整体水平相对下降,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尤为明显:集体观念欠缺、学习态度不端正、组织纪律性差等问题不断暴露,这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现状
随意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富足,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呼声中,相当一部分高考分数较低的学生“迫不得已”选择进入高职院校完成学业,很多学生进入学校后没有了目标,就等着熬完三年拿到那一纸文凭,或者单纯为了了却父母的心愿,这样的动机导致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暴露出种种问题。
(一)思想意识不稳定,集体观念不强。
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青年期,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虽初步形成但仍不牢固,其对是非对错的判断能力没有成熟,易受环境影响而发生改变。对于自己的将来没有明确的定位。作为“90”后的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习惯于独来独往,处于家庭的中心地位,缺乏团队意识及集体观念,做事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其他人的感受,经常导致人际交往的失败,加大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
(二)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习惯不好。
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数入校时的分数较低,文化基础比较薄弱。以2010年江苏省高考录取分数为例,普通高校本一批次的录取分数线是文科345分,理科355分,而第一批高职分数线文科类210分;理科类200分,两者有100多分的差距。考试分数虽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但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人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目标不明确。具体表现为缺乏学习主动性,学习兴趣不高,“60分万岁”;作业不能独立完成,靠抄袭交差;“平时不努力,考试就作弊”,平时课堂上下没有多少积累,临时报佛脚又嫌太辛苦,为了考试合格,打起了歪主意:夹带资料、传递纸条、手机作弊、找人代考,这些现象阻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学风建设。
(三)自我约束力不强,组织纪律性差。
“90后”个性张扬,因为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自我约束力不强,喜欢“随心所欲”,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都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做事不考虑后果,易冲动。对于学校的规章制度不能很好地遵守,迟到、早退、旷课,违反宿舍管理规定,打架斗殴等现象时有发生。犯了错误不反省自己,反而找各种理由和借口为自己开脱。这些现象向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育与市场接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行为现状与这个目标相距甚远,这就要求学校在三年中要对学生进行“改造”,通过教育教学把低水平进来的学生培养成高起点的社会有用人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日常的工作中要夯实基础,把握重点,努力提高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精细化水平。
(一)把握重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工作。
行为以思想为主导,要规范学生行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加强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稳固的“三观”,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业,为将来踏入社会积累资本。
1.关口前移,开展“入学教育从学业生涯规划开始”新生入学教育。
新生刚入校对学校、专业都不了解,处于迷茫状态,为了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完成角色转变,稳固专业思想,可以通过举办“入学教育从学业生涯规划开始”主题教育活动,邀请企业人员、专业主任、教研室主任为学生做就业、专业教育报告会,讲解就业现状及专业发展前景,为新生打开一个了解社会、了解企业、了解专业的窗口;同时可以邀请优秀毕业生代表与新生进行经验交流,为新生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提供借鉴;召开新生家长见面会,解答家长疑问,间接稳固学生的专业思想。
2.以节假日为依托,加强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
利用重大节假日的特殊意义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清明节祭扫缅怀先烈、“五四”青年志愿者活动、“十一”讴歌祖国、“一二·九”纪念活动等,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远大的理想,把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节日化,提高学生思想教育的实效性。
3.健全报告制度,抓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因为环境、学习方式等方面的改变,容易出现各种不健康的心理倾向,继而引发各种问题,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管理教育的重点。在日常管理中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进宿舍;根据学生心理问题日渐凸显的实际情况,可以建立班级信息员制度、班级情况一日一报制度,从不同层面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特别关注“三困生”的思想教育,给予他们更多精神上的关爱。
4.利用信息网络,发挥网络的教育服务功能。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在学生的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可以建立育人信息服务网,充分利用网络的教育服务功能,通过宣传学习生活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树立典型,展现当代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充分发挥服务网在思想教育、服务学生、促进和谐中的积极作用。
(二)稳固基础,做好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服务工作。
1.从日常管理与教育入手,扎实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和稳定工作。
安全稳定是学生工作的第一要务。要高度重视学生安全工作,学生管理人员经常深入班级、宿舍进行安全大检查,倾听学生反映问题,消除安全隐患;平时加强学生安全意识教育,严格落实学生请销假制度及晚就寝检查制度;在日常工作中教育学生树立安全防范意识,注意“防火”、“防抢”、“防盗”、“防骗”。通过组织消防安全知识竞赛、消防安全演练、观看消防安全科教宣传片等活动增强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消防安全技能,营造“时时讲安全,处处抓安全,人人保安全”的良好氛围。
2.从抓学生基础文明入手,切实推进班风与学风建设。
大学生作为接受过或正在接受大学教育的人,是掌握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是人们眼中的“天之骄子”,但随着高校扩招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学生的基础素质出现很大滑坡,要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需要从基础文明入手,推进班风与学风建设。
(1)开展大学生文明养成教育活动,深化文明礼仪教育,强化学生的文明意识,提高学生文明程度。通过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创建和争当“文明大学生”等活动,要求学生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责任意识,树立创新意识,摒弃生活陋习,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说文明话,行文明事,做文明人”,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新风。
(2)推荐先进,树立典型,发挥示范作用。要注重舆论引导,通过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来教育、引导、激励学生。通过各种评奖评优及先进表彰活动,宣传报道校园的先进个人及事迹,努力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3)开展诚信教育,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引导学生诚信行为。通过催缴学费,召开考证、考级、考试教育,助学贷款催款等相关工作,对学生进行诚实守信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诚实守信意识;利用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引导学生的诚信行为,比如通过诚信征文、诚信演讲、诚信辩论帮助学生树立诚信意识,规范行为。
3.从关心学生入手,加强学生资助管理工作。
虽然高职院校学生整体的家庭情况较好,但仍然有部分学生来自家庭经济相对困难的家庭。由于家庭经济的原因,这部分学生存在更多的学业压力和思想负担,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对象。要通过各种途径帮助这些学生树立信心,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一是要认真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保证认定工作的公正、公开、公平;二是要认真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让有限的资助费用发挥最大的作用;三是要鼓励、引导、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勤工助学等自立行为,通过诚实劳动自食其力,既减轻家庭负担,又增强自信。
参考文献
[1]刘凯.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J].港航论坛,2007,(1):72-75.
高校学生公寓是大学生休息、学习、生活和课外活动的综合性场所,在校期间,大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时间是在宿舍里度过的。同时学生公寓是高校人群最为密集的场所之一,一旦发生火灾,特别是在夜间,就将对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后果不堪设想。近些年来,大学生公寓起火事件屡见不鲜,已引起高校和社会的普遍重视。本文将试从高校学生公寓火灾的严峻现实与原因谈起,对大学生参与高校学生公寓防火安全管理的途径进行研究,以期能为高校学生公寓防火安全管理提供理论参照。当然学生参与高校学生公寓消防安全管理并不是消除高校学生公寓火灾事故的唯一办法,要消除这一安全隐患,需要高校和学生共同努力。
一、高校学生公寓火灾的严峻现实与原因
1.高校学生公寓火灾的严峻现实
先看下列几组数据和案例:2011年1月4日,武汉语言文化职院14栋4楼发生火灾,消防人员及时疏散被困师生,未造成人员伤亡。2010年11月19日上午,江汉大学张湾学生公寓发生火灾,所幸大火被及时扑灭,无人员伤亡。“2009年3月16日上午,中央美院位于南湖公园内的学生宿舍发生大火,两层楼的学生简易宿舍起火,40分钟后,大火被消防员扑灭。2008年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中山西路校区女生宿舍发生火灾,4名女生慌不择路从6楼阳台跳下逃生,当场死亡。2008年12月7日,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女生宿舍801房间突然失火;同日下午南京江宁大学城的金陵科技学院一间男生宿舍又发生火灾;2003年2月19日,武汉大学测绘校区学生公寓4号楼发生火灾,着火面积达450平方米左右,30多间寝室均遭火灾,直接经济损失约10万元;2002年11月7日,浙江万里学院一女生宿舍发生火警,扑救及时,未造成损失;2001年12月17日,四川大学一研究生宿舍发生火灾,寝室内所有物品全部焚毁;据网上不完全统计:自2000年以来,全国高校共发生火灾3700余起,48人死亡,79人受伤。”
2.高校学生公寓起火的原因分析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学生生活条件逐渐改善,电脑、电视、饮水机、充电器等电器进入公寓。学生学习生活用品不断增多,可燃物也随着增多,学生违反宿舍安全管理规定的现象屡见不鲜,不安全隐患增多,引发火灾的可能性也在增大。高校虽然进行安全教育,但有些学校仅是流于形式,在实际操作中,雷声大雨点小,学生也并没有把其当一回事,照样在宿舍里违章用电,有的甚至与管理员玩猫捉老鼠的游戏,根本没有树立起灾难意识和做好防范灾难的准备。
(1)大学生在公寓内违章用电。大学生在公寓内使用劣质电器和大功率电器。包括劣质应急灯、充电器、电吹风、电热杯、电水壶、热得快、电褥子等器具。绝大多数大学生没有经济收入,同时又缺乏社会经验,贪图便宜购买劣质电器在宿舍使用,还有的在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有时几人同时使用,使电线超负荷,很容易造成短路引起火情。
“热得快”的使用在各校区学生公寓是普遍现象,但屡禁不止。相当一部分学生并不把消防安全当回事,存在侥幸心理,总以为火烧不到自己头上,不愿到开水房打水,为了图方便,就在宿舍使用“热得快”。虽然学生公寓安装了超负荷断电装置,但学生使用大功率电器断电后,未及时拔下插头,待下次送电后,可能会引起火灾事故。
大学生在公寓内私拉乱接电线。一些学生为图方便,忽视用电安全,私拉乱接电线,情况严重。例如:在床上使用床头灯、电褥子,把正在充电的手机放在被子上,离开宿舍后忘记切断宿舍电源,在宿舍熄灯后从楼道灯或安全出口处私接电线为宿舍照明,这些都很容易引起发热短路,从而引起火灾。
(2)大学生在公寓内乱抽烟。男同学中有许多人抽烟,有的抽完后不掐灭烟头,随手扔掉。烟头的内部温度高达几百度,一旦未熄灭,随意扔掉,落在易燃物上,就很容易引发火灾。据统计,许多高校均有因香烟未熄灭从窗口或阳台扔出掉在楼下晒的被子上而引发火情的事故发生。
(3)高校基础设施落后。大多高校有着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建校初期大部分高校校址都选在城郊结合部,其供水管网系统等基础设施是按照当时办学规模、发展规划及国民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来设计和建设的,电力配备落后,电力设施老化严重,无法承受现在用电器增多和学生人数增多的使用压力。老式建筑多,火灾隐患相对就会多一些。
从高校学生公寓发生火灾的原因中可以看到,高校学生公寓起火大部分是由学生违规用电和抽烟造成的,学生是造成高校学生公寓火灾的主要原因。
二、大学生参与高校学生公寓防火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1.高校学生公寓起火大部分是学生造成的
从高校学生公寓发生火灾的原因中可以看到,高校学生公寓起火大部分是由学生违规用电和抽烟造成的,学生是造成高校学生公寓火灾的主要原因。因此让起火者主动参与到防火安全管理中,维护切身利益,这样不但能增强学生的防火安全意识和责任心,还能逐渐消减学生对被管理的抵触心理,维护其主人翁感。让学生参与到管理中来,高校学生公寓防火安全管理工作将会更高质高效。这是让学生参与高校学生公寓防火安全管理的一个主要现实原因。
2.高校学生公寓防火安全管理中学生缺位
从全国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的现状来看,大学生公寓的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种:以学校为主体的管理和以社会为主体的管理。“学校为主体的公寓管理模式是学生公寓由学校学生工作部门和后勤服务部门共同管理。其分工形式是:学生工作部门负责学生行为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和组织工作,以及学生宿舍的内部卫生检查和评比。后勤服务部门负责公寓的物业、安全、水电管理和其他服务工作。学校管理模式,到目前为止,仍是普遍采用的很成功的管理模式。社会管理模式主要由投资者负责管理,也有极少数由学校投资建设的学生公寓经过招、投标形式委托社会进行物业管理。其分工形式是:社会企业全面负责学生公寓的物业、安全以及其他所有配套服务;学校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管理工作。学校对物业管理和服务提出具体的要求,并以协议形式确定下来,同时学校委派学生工作等部门负责学生的组织工作、管理队伍建设和思想品德教育,并对社会企业的物业管理和服务进行检查、评估、监督。从目前看,效果不尽如人意,物业管理和服务多数达不到学校的要求,结果是学校利益、学生利益与社会管理企业的利益经常发生冲撞而产生矛盾,使管理、服务、质量、效益都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防火安全管理则是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管理内容之一。
在以学校为主体的公寓管理模式中,由后勤服务部门负责公寓的物业、安全和水电管理等其他服务工作;在社会管理模式下,则由社会企业全面负责学生公寓的物业、安全以及其他所有配套服务。可以看出在这两种管理模式的主导下,高校学生公寓防火安全管理中没有学生的正式参与。管理的客体没有参与到管理中,这显然不符合“以人为本”和“善治”的管理理念,在管理一个人数众多的学生之家时,不但需要一个由专职工作人员组成的规范高校学生公寓防火安全管理系统,也需要管理的客体——大学生的积极有效参与,否则将不利于高校学生公寓防火安全管理。
其次,学生是公寓的居住者,对公寓的熟悉程度不亚于任何一个公寓管理者,他们最清楚公寓潜在的火灾安全隐患,能够及时向上级管理部门传达防火信息,从这个角度考虑,高校学生公寓防火安全管理中学生缺位则是管理资源的浪费。仅用传统的以学校为主体单一的上传下达的直线式垂直化公寓管理模式是不明智的,也是对学生安全的一种不负责。
3.大学生是高校学生公寓火灾的主要受害者
高等教育扩招后,每个班级一个教室的大学生活一去不复返了,而图书馆自习室的容量相对有限,因此宿舍就成为学生日常生活中消费时间最长、互动交际最集中的一个主要区域。从某种程度上讲,宿舍实际上是学生课堂的延续。学生呆在宿舍里的时间一般要长于课堂的时间。宿舍不仅是学生生活和休息的场所,也是他们获取思想交流的渠道和娱乐的天地。
因此,高校学生公寓是一个特殊的场所,是学生的“家”,是大学生休息、学习、生活和课外活动的综合性场所,是大学生离开父母外出求学的一个主要居住场所。这里一旦发生火灾,学生的生命财产将会受到威胁,失去“家”,学生是精神和物质上的直接最大受害者。若让学生参与到高校学生公寓防火安全管理中来,学生则具有被管理者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这样既能做到全面掌握情况,代表和维护居住学生的合法权益,加强与公寓防火安全管理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共同做好学生公寓的日常防火安全管理,又能依靠他们严格落实公寓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引导其他学生安全用电,并约束其违规用电行为,培养其自律意识和主人翁精神,提高学生公寓防火安全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大学生参与高校学生公寓防火安全管理的途径
1.建立公开竞聘学生防火安全管理员制度
每一个学生宿舍都设一名防火安全管理助手,他(她)是宿舍楼层长的助手,学生管理员的召集人。每个楼层二名防火安全管理员,其职责是:对自己所在层的学生防火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召集每两周一次的全层防火安全管理助手会议,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全层学生防火安全活动,这种活动的内容由管理员自己决定,内容越丰富越好,可以是关于防火的一些知识教育,也可以让大家在一起尽情自炊,让大家在一起安全的使用大功率电器,丰富大家的用电生活;督促这一层的学生遵守学校和宿舍的防火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受理本层学生提出的各种防火安全管理意见和问题。上述楼层学生管理员除了完成各自分管的工作,都还要参加前台值班及宿舍楼内外的防火安全巡逻。这些学生管理员的选拔一般都采用公开招聘的方法,先自愿报名,再进行面试,选拔对象是大学二年级以上的学生,获得岗位者任期一年,且不得连任,这样做是为了给更多学生锻炼的机会和行之有效的普及落实高校防火安全管理教育。
2.学生民主参与管理,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
学生公寓是大家共同的家园,维护家园安全,人人有责。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高校学生公寓防火安全管理,认识和了解公寓防火安全管理工作,参与到宿舍防火安全管理中来,起到参谋、助手和监督的作用,自选有责任心的值得大家信赖的学生干部管理。
学生公寓的学生干部要在民主选举中产生,作为公寓的学生干部一定要有责任心。他(她)既是学生的带头人,又是管理工作的好助手,是老师和学生的纽带和桥梁。学生干部生活在学生中,能直接地从学生中了解动向,获得代表学生心声的良好意见,反映同学的呼声和要求。同时,参与管理可使他们在正确认识如何管理别人的同时,懂得如何管理自己,自觉维护宿舍利益,自我成长。
3.建立宿舍管理制
建设一支好的学生宿舍管理自律队伍是学生参与高校学生公寓防火安全管理的重要途径。宿舍管理制就是以单个宿舍为单位,在宿舍长的带领下,在不违反学校作息制度和用电规章制度的前提下,根据宿舍具体作息情况制定本宿舍安全用电规章制度,权责具体到个人,每位室员相互协作、互相监督,本着对本宿舍成员生命财产负责的态度做好本宿舍的安全防火工作。使安全用电成为每个宿舍每天都要落实的工作之一。
采用这样的管理模式可以将很大的管理模块,缩小成以宿舍为单位的小模块,以便减轻管理负担,强化宿舍及其宿舍长的管理作用。
4.成立学生自管会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是管理的关键,学生既是学校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高校应积极发动学生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学生公寓管理活动,成立学生自管会。学生是有责任能力的行为主体,能够对自己负责。学生自管会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锻炼、自我教育,承担部分治安、消防安全等管理的群众性自治组织,这是一个由一群有责任心、有毅力、喜欢自我挑战锻炼的学生组成的年轻有活力团队。
一、引言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安全需要是人类的重要需要之一”。国际21世纪委员会在《教育一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中提出,21世纪教育的4个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就要求大学生学会适应社会和求得生存,学会安全进入社会,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安全地做人、做事,增强学生的安全知识,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因此,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对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大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确保高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深远的意义。
目前,各高校陆续对安全教育开始重视,但是存在学生多,老师少,课时少,问题多,交流少,理论多,操作少等问题,部分开设安全教育的高校仍然停留在课堂讲授式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上,不能够很好的达到安全教育的目的,教育效果也不明显。全国高校至今还没有一门较完整的综合性的安全教育课程,更没有规范的、科学的信息系统适合于安全教育。
二、设计思路
论文针对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和信息化建设的需要,结合目前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对大学生安全教育信息系统进行设计。
该系统首先要将安全法律法规、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就业安全、心理安全、网络安全等安全知识系统化,形成教学模式信息系统,使大学生安全知识的学习循序渐进地进行;其次,设计专项信息网络模块,提高学习主动性,如在线练习、知识搜选、安全技能模拟训练等。最后,设计在线讨论及留言模块,充分考虑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关系。
三、大学生安全教育信息系统功能分析及系统设计
(一)系统体系结构分析设计
本系统采用B/S 体系结构, 以web 服务器( IIS) 为前台和ACCESS数据库为后台。ACCESS 数据库用于存取指标体系、评估材料、用户等所有与此评估系统有关的全部信息。用户通过Internet 浏览器访问IIS 服务器上的ASP 文件,ASP 脚本程序通过OLEDB 驱动程序与ACCESS 数据库管理系统通信, 访问评估数据库。
(二)前台功能分析设计
(1)在登陆的页面提供注册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注册得的帐号和密码,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提交到系统进行处理,在系统里判断数据库里是否有此用户。如果有该用户就进行用户判别。是管理员就跳到后台,普通用户就跳到在线学习教学系统首页。如果没有该用户就提示没有该用户。如果用户输入的密码不正确就提示密码不正确。
(2)用户可以从个人资料中修改用户的密码。主页提供用户新闻浏览、在线学习、在线练习等主要功能。在线教程模块有搜索功能,便于用户查看相关的学习教程。用户可以在主页的论坛中与其他用户交流。也可以通过留言与其他用户和管理远交流。
(三)后台功能分析设计
(1)浏览网站:因为在登陆页登陆时,如果是管理员帐号就自动跳到后台。故增加此功能提供管理员查看网站。
(2)用户管理:可以查看整个系统所有用户。为保护用户资料,管理员也无法查看用户资料,但提供删除用户功能,并且提供管理员添加帐户的功能。
(3)新闻管理、教程管理、试题管理都设有查看现有信息,并提供添加、删除、修改功能。
(4)留言管理:提供查看留言、删除留言功能。
(5)网址管理:管理友情链接中的网址,可供添加、删除功能。
(6)退出系统:退出后台管理系统,并返回到登陆页。
(四)系统总流程图
该系统是用户注册、登陆、参加在线学习,以及管理员进行教程录入、修改、删除管理用户的ASP信息系统。它应该具有开放性、方便性和灵活性。管理员不仅可以轻松地向网站添加、修改和查询学习质料,而且还可以通过系统的简易的BBS互相交流学习经验。
根据需求分析,在线学习系统的结构图。
四、结束语
安全教育信息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就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教师通过网络把安全知识信息传给每个学生,学生通过连网的计算机来进行学习和接受信息。同时,系统为教师及学生提供友好的人机工作界面,确保了系统的可操作性和友好性、信息的可靠性和实时性、安全知识的形象性和系统性,提高了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 推进了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使学生安全教育网络化、规范化,提高学生法律、法规、自我保护意识及综合素质,达到高校安全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2-0252-01
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学校为了提高学生安全防范知识和技能,保证其身心健康不受侵害,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对学生进行的安全教育活动。本文以贵州花溪大学城5所大学实证调查出发,了解大学生的安全意识现状,探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方法。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本研究调查对象为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医科大学、贵州财经大学和贵州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五所高校学生,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91份,回收率98.2%,有效问卷490份,有效率为99.7%,调查对象统计如表一所示:
(二)调查方法。文章主要采用查阅文献资料、发放问卷调查和分析统计等研究方法。在查阅有关学生安全教育和安全意识培养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自行编制出《大学城建设过程中学生安全意识情况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安全教育、人身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网络安全、财产安全、食品安全、性安全和个人经历等9个方面。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运用SPSS20.0数据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关结论。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主要分为大学生安全知识掌握状况、安全意识状况、接受安全教育的方式和内容及开展安全教育的建议四种类型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一)大学生安全知识掌握现状。调查结果统计显示,遇到突况(盗窃、抢劫)时,只有52%的大学生会报告相关部门并保留证据,11%的大学生惊慌失措或妥协忍让,34%的大学生看情况自己处理;从防身技巧掌握的情况分析,29%的大学生对防身技巧一点也不了解,61%的大学生基本了解,只有10%的大学生熟练掌握;55%的大学生不知道QS标致的含义;对于是否能正确使用消防器材的调查,只有26%的学生表示了解。从上述的调查统计数据看出,大学生掌握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情况不容乐观。
(二)大学生安全意识现状。调查结果统计表明,44%的大学生会坚持选择正规运营的交通工具出行;对寝室使用大功率电器的认识上,45%的大学生认为可以用,注意安全就行;46%的大学生会在离开座位时把手机、钱包等贵重物品放在教室里;57%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周围的饭店不太安全,但不会介意;对的了解程度,只有10%的大学生非常了解艾滋病、梅毒等可以通过性传播的相关知识;45%的大学生不会留意所处环境的安全通道。
(三)高校安全教育内容和方式的现状。在对5所高校的调查中,高校开设安全教育课程的频率参差不齐,学生认为开展安全教育的内容和方式还有待加强。20%的大学生表示学校没有开设过安全教育的课程,6%的大学生表示学校每年开设三次,26%的大学生表示学校每年开设三次以上。就接受过的安全教育的内容占比来看,交通安全占24.4%,人身安全占27.3%,网络安全占15.1%,财产安全占18.9%,食品安全占11.8%,其他占2.5%。就高校开展安全教育的形式分析,通过课堂教学开展的占23.7%,通过案例分析开展的占23.8%,通过影响观摩开展的占16.5%,通过网络学习开展的占13.6%,通过同学交流开展的占12.6%,通过亲身体验开展的占6.8%。
(四)大学生对安全教育方式的建议。在对大学生安全教育方式的建议上,17.1%大学生建议开设讲座,19.4%的大学生建议设置专题课程,25.5%的大学生建议召开主题班会,18.1%的大学生建议通过网络宣传,19.9%的大学生希望通过寝室实践掌握相应的安全技能。针对不同内容的安全知识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图一交通安全知识教育方式的建议(图一)为例:
三、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思考
高校的安全问题关乎生命,关乎全局,责任重于泰山。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对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强化大学生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高校不仅是大学生集中学习和生活的地方,也是国家和民族培养未来和希望的基地。安全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安全观的形成,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安全态度和行为。
(二)创新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形式。现代大学生有别于以往,当代大学生思想更开放,个性特征明显,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因此创新安全教育形式十分必要。第一,安全事故的典型事例生动形象,教育意义强,具有广泛的警示性。因此,可以利用舞台剧、网络论坛及新媒体,开展校园安全典型事例的宣传,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对安全问题进行关注。第二,开展开放性讨论性的大学生安全主题辩论赛。在辩论过程中,大学生们可以将自己学到的安全知识学以致用,既丰富了安全教育的形式,也锻炼了大学生的口才。
其次,有所侧重,做好不同阶段的工作。对于班主任工作,我认为在不同的阶段要有不同的工作重点:第一阶段(第一学年)是学生建设、志向建设。经过第一阶段的积累,第二阶段(第二学年)的重点应放在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上。班主任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观看、观摩专业团体演出等艺术类活动,以开阔其专业视野。同时,专业基础较好的学生在本阶段就可以找机会参加高级别的赛事和展演了。第三阶段(第三学年)是第二阶段的延续,班主任要专注于帮助学生提升专业素养。同时,准备考研的学生要启动考研科目的学习。第四阶段(第四学年),几个任务:考研、毕业晚会、毕业论文、找工作。因篇幅有限,现笔者就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工作做一详细论述。
针对刚入校的新生,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应放在两方面:第一,抓学风;第二,树理想。我们要用纪律去帮助学生提高自律性,让目标去引导学生提高自觉性。
大学生大多来自不同的省份,有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风俗习惯。这样的背景情况决定了他们对大学生活、对广州这座城市、对专业见识等方面都有着不同层面和角度的认识,而要让他们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变则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不能操之过急,只能慢慢引导。而在他们的过去经验与现在角色的转换过程中,存在缝隙最小的就是专业学习,因此短期内将他们最有效凝聚起来的办法就是抓学习。所以班主任要把这个阶段一切工作的重心和关键点都放在抓他们的专业学习上。
在第一学期初,我重点督促他们(舞蹈专业学生)练早功和晚功。很多学生进入大学之前是普通高中的艺术生,他们并没有练早功和晚功的习惯,而且他们的身体素质也跟不上大学专业学习的训练量。所以,通过练习早功和晚功,迅速地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是非常必要的。在为学生讲明白练习早功和晚功的重要性之后,我没有硬性要求所有的学生必须练功,而是鼓励几位原来是舞蹈专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带头练功,并给予了他们一些鼓励和指导,他们提高得非常快。看到这种情况,没有练功的学生开始着急了,也加入了练早功的行列。这是非常好的一个学习习惯养成和毅力的锻炼方法。我在学期末大力表扬了学生这种行为,并且鼓励学生坚持刻苦训练的精神,在假期自学一个舞蹈剧目。之后,第二学期初,我就组织学生进行了假期作业的展示。通过这次集中展示,学生对彼此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原来平时上课默默无闻的同学,竟然一个假期就可以把一个舞蹈剧目演绎得如此精彩,真是让大家刮目相看。学生学习的热情更高了!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高等教育事业的蒸蒸日上,在校大学生人数剧增。与此同时,各类校园突发事件频频上演,尤其是高层学生公寓的失火事件屡见报端。高层学生公寓的建筑形式多为内廊式,平面几何尺寸长,每层房间布置密集,加上高层建筑本身体积大、层数多、空间复杂[1],烟囱效应(1min烟气传播200m[2])显著,一旦起火,火势蔓延速率快且难以控制。高层学生公寓居住学生相对集中,人员和物质流动相对集中,可燃物品和各类电器相对集中,用电负荷大及线路交错连接相对集中,造成火灾发生概率大及火灾载荷大。学生自身对火灾发生时的扑救措施和逃生手段又知之甚少,一旦发生火灾将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和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学校的科教文化建设,甚至带来恶劣的社会负面影响。
高层学生公寓火灾风险评价涉及多个难以量化的影响因素,简单的线性叠加已对评价工作失效,而运用模糊综合评价对火灾风险进行量化分析更具科学性。为了降低高层学生公寓火灾时给师生带来的伤害,提高学生公寓的安全性能和校园的安全稳定性,论文对高层学生公寓火灾风险的各系统因素进行模糊层次分析,运用灰色模糊理论建立了高层学生公寓的火灾危险性评价模型[3],旨在为高校制定应急疏散预案和相关建筑的疏散避灾策略、性能化防火设计以及校方的消防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2灰色模糊综合评价的理论概述
2.1评价指标的选取
将系统目标层U按照某种属性划分为n个一级指标,记为 ,集合 则构成第一层次评价指标集;一级指标可细化为若干二级指标集合,二级指标用 (表示第i个一级指标下的第j个二级指标)表示,则第二层次评价指标集记为 ;若有细分,以此类推。整个指标体系中不可划分的指标称为单因素[4]。
2.2评价集的建立
评价集系指评价者判断的评价指标所属的所有评价结果组成的集合,直接反映了评价对象的优劣程度。评价集一般分为5个等级,在应用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某个级别。就建筑物风险安全评价而言,可将评价集取为 ={很安全,较安全,一般安全,较危险,很危险}。本文中,“很安全”指高层学生公寓能满足防火安全要求并有较大程度的裕量;“较安全”指能满足防火安全要求并有一定程度的裕量;“一般安全”指基本能满足防火安全要求;“较危险”指不能完全满足防火安全要求;“很危险”指存在严重的防火安全缺陷,需立即采取措施补救。
2.3指标权重的计算
指标权重系数表示同层次上各指标对于上层某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层次分析法(AHP法)将定性和定量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种应用极为广泛的确定权重的方法。
AHP法将大量模糊、不确定的因素通过定量的方式表现出来,以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为基础,采用9级标度法将专家对同级各指标的两两相对重要性加以数字量化,构造上层某指标对下层相关指标的判断矩阵,此矩阵的特征向量的各分量即为各指标的权重[5]。最后,需用指标 、 、 和 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设一级指标权重集表示为 ,二级指标权重集记为 。
2.4单因素隶属度的确定
隶属度为单因素指标对于某一评价等级的数字量化后经归一化处理的结果。本文采用模糊统计法确定隶属度:首先需要制作专家打分表,各位专家依据自身经验和调查分析结果对每项单因素指标所归属的等级进行认定,并在打分表上相应位置处做标记;然后进行多张打分表的数据汇总。以具有2个层次的指标体系为例,单因素的隶属度就是单因素指标Uij在等级Vj上的打分专家人数与被聘请专家总人数之比的归一化处理结果。隶属度的规律集合即单因素评判矩阵,设为Ri,可表示为
2.5模糊综合评价
采用加权平均法进行模糊综合评判[6]。设系统目标层具有二级评价指标,则需要对系统进行二级模糊综合评判。
2.5.1一级模糊综合评判
3应用实例
为了对高层学生公寓火灾危险性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现选取某高校一高层学生公寓作为实例,以公寓详尽的设计资料和消防专家参与的调查资料为依据建立高层学生公寓评价指标体系,借以评估其火灾风险。
3.1 系统评价指标集的建立
高层学生公寓火灾风险评价指标集是一个多层次、多指标评价体系。综合考虑与高层学生公寓消防安全有关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建立火灾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表1给出了高层学生公寓火灾安全的3个一级评价指标,分别为主动防火系统、被动防火系统和消防安全管理。其中主动防火系统划分为2个二级指标和5个三级指标,被动防火系统划分为4个二级指标和20个三级指标,消防安全管理划分为2个二级指标和7个三级指标。
3.2各指标权重的计算
现以确定主动防火系统中的5个三级指标的权重为例,建立判断矩阵如下:
同理,其他同层次上各指标的权重见表1。
3.3用模糊统计试验求单因素指标的隶属度
现分别聘请规划、消防、设计、管理等多领域的专家组成专家调查组,结合实际和经验,对系统中各单因素进行等级认定,打分汇总后的隶属度数值如表1所示。
3.4运用加权平均法和模糊矩阵的合成运算得到评判结果
由于A=(0.4,0.4,0.2),则系统目标层对于各评价等级的隶属度即目标层的模糊评判结果为B=A・R=(0.381,0.252,0.254,0.085,0.028)。从结果看,系统属于“很安全”等级的隶属度最大,故系统安全。
至此,没有运用目标层隶属度带给我们的全部信息,故常采用等级参数评价法对此进行补充。这种方法往往赋予各等级评价参数作为标准,然后用加权平均计算出系统的量化指标以确定其安全等级。高层学生公寓火灾风险等级参数向量为V={95,80,60,40,20},见表2。
由此计算出高层学生公寓最终的评判结果,即该高层学生公寓安全等级为Ⅱ级,处于较安全状态。
3.5用灰色关联分析计算关联度
由此可见, ,说明建筑物中被动防火系统对于学生公寓防火安全至关重要,故在公寓设计、施工以及后期装修中一定要保证被动防火系统规范、合理,以从根源减少火灾隐患、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高层学生公寓层层构造相同,防火与防烟结构以及疏散功能可能不尽如人意,加上学生用电负荷大,公寓内配电系统不完善,都会导致火灾的发生。主动防火系统设置欠佳是学生公寓火灾发生的次要原因,消防安全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学生公寓防火安全。故加强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定期组织消防培训和演练对消除公寓内火灾隐患也十分重要。
4结论
本文以某高校高层学生公寓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和灰色关联理论建立了高层学生公寓火灾危险性评价模型,证明了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于建筑物火灾风险评价的可行性。灰色模糊评价法是研究建筑物火灾危险领域的理论基础,科学地完成高层学生公寓火灾危险性综合评价,对学生公寓的性能化防火设计和施工以及保证学校的安全稳定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同时对高校制定应急疏散预案和高层建筑的疏散避灾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陈亮.高层公寓建筑防火设计探讨[J].武警学院学报,2008,24(6):30-32.
[2]杜晋浩. 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和扑救对策初探[J].减灾技术与方法,2011(5):15-19.
[3]范维澄,孙金华,陆守香.火灾风险评估方法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段秉乾,司春林.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产品创新风险评估模型[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7):1002-1005.
大学生生活园区主要指学生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休息和思想交流的重要场所,是对学生施以良好影响和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大学生素质、涵养、个体情趣和品行集中体现之处,是展示高校学生工作状况和水平的窗口。 [1]
1.当前大学生生活园区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大学生生活园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多侧重于园区管理,育人工作不够明显。后勤服务企业由于其自身的企业属性,与以“育人为主”的新型公寓文化建设目标存在冲突,很难完全担任起育人的教育功能。
1.2大学生生活园区的思想政治教育重共性轻个性。生活园区中的主体来自四面八方,家庭背景不同,个性也是千差万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比较单一,以整体教育为主,忽视了大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1.3大学生生活园区思想政治工作缺乏系统性,活动的开展流于形式。不少教育工作往往是口号响,声势大,而忽略了活动有没有真正达到效果,并且事后就松懈下来,这种重形式的教育方法在多数学生心目当中都产生了负面影响。[2]
2.加强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建设
良好的生活园区环境建设是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平台。而这里的环境主要是指生活园区的硬件和软件建设。
2.1硬件健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能说话。”学生生活园区每个角落、每项设施都应充满着文化的符号,潜藏着教育特质,应在每一栋宿舍楼前设置宣传栏。同时在每个楼层张挂壁画,还应在学生生活园区建立阅览室和借书室,为同学们的学习提供方便,增强学生生活园区的文化育人功能。
2.2软件配套。
2.2.1制度环境是保障。应加强增章建制工作,实施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学校与业主及物业管理公司、学校与学生、学生与园区等都要签定详细规范合理的协议,园区应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约束学生的行为,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2.2.2文化环境是载体。园区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成才有着巨大的影响。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舆论文化、人际关系等方面。通过文化艺术活动,引导和营造健康高雅、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从而实现园区文化的德育功能、美育功能和实践功能。
2.2.3网络环境是挑战。高校应将学生生活园区网络纳人高校校园校园网,统一建设和管理,并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使生活园区网络成为融思想教育、素质教育、信息服务、文化娱乐、学习生活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网络系统。
3.“五进驻”搭建园区良好育人平台
3.1园区辅导员进驻。生活园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者便是园区辅导员。他们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通过便捷的走访寝室、交流谈心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生活学习情况,提醒心理和安全注意事项。
3.2党团工作站进驻。以院系为单位,在学生生活园区建立“特别党支部”,开展党员咨询接待、定点(寝室或个人)联系、党员示范寝室(示范床位)、每月党日等活动,同时院系按宿舍楼层建立团支部,以寝室为单位建立基层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与班级团支部组织生活形成互补。
3.3舆论宣传栏进驻。利用传统的报栏、橱窗、黑板报、海报、横幅和电子屏等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舆论宣传和正确引导。
3.4 生活服务点进驻。建立学生生活园区工作办公室;建立园区学生成长成才指导与服务中心;建立学生宿委会等学生自治机构。而心理健康宣传教育与咨询已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进学生生活园区的新的亮点。
3.5文化休闲室进驻。积极开展争创文明寝室、文明小区活动。通过争先创优活动来推进学生基础文明养成教育,调动学生参与寝室和生活小区文明建设的积极性,提高寝室内部和小区的文化品位。
4.高校辅导员通过“四融合”发挥园区育人功能
高校辅导员在生活园区这一平台上,通过“思想教育”、“行为指导”、“生活服务”和“文化建设”的“四融合”发挥园区育人功能。
4.1“思想教育”是学生园区教育管理工作的灵魂和立足点。高校辅导员除了利用党建活动室和楼道团支部开展思想教育外,更可以把就业教育做到园区。高校学生生活园区开展就业思想政治教育要努力将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到活动之中,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如组织模拟招聘会,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技巧和就业心理素质;开展就业心理咨询,纠正就业过程中的不良心态;举办以寝室为单位的各类文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增长知识。
4.2“行为指导”是学生园区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在全校范围内认真开展星级寝室检查活动,在星级寝室考核的基础上,结合寝室成员思想政治表现及学生学习成绩,评比出年度“校标兵文明寝室”、“校文明寝室”和“校文明楼栋”,进行奖励和授牌。对典型寝室发挥的示范作用进行广泛的宣传,从而引导学生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达到育人的目的。开展以消防宣传教育和消除安全隐患为重点内容的消防安全活动。此外,还可以将学风建设引入到园区,通过帮扶、结对子、学习兴趣小组、专业共建小组等形式开展良好习惯养成教育。
4.3“生活服务”是学生园区教育管理工作的特色和优势的充分体现。可以通过组织学生文明督导服务队、宿舍楼长层长、管理委员会的形式,发动大家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使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使大家都来关心园区建设,都来参与园区氛围的营造。通过这种自我教育的方式,可以为广大同学服务,维护学生园区的正常秩序,及时解决园区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一、背景
2005年5月2日某某大学一位学生在长江荆江段涉水,不幸滑落深水中,溺水身亡;2009年10月17日和2010年10月5日同一学校又发生两起溺水事故。据调查,这三起学生意外溺水事故都是班里几位同学一起到江边游玩,一时兴起而涉水造成的。2005年11月2日15时许,北京市林业大学一栋学生宿舍楼发生了爆炸起火,一男一女两名研究生在大火中丧生;2008年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一栋女生宿舍楼发生火灾,4名女生在消防队员赶到之前从6楼宿舍阳台跳楼逃生,不幸全部遇难;2003年11月24日,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一栋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造成41名外国留学生死亡,近200人受伤,其中有中国留学生46人烧伤,11人死亡;2006年1月8日菲律宾马尼拉市北部大学区的一栋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8人被烧死……。这些事故的发生,暴露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反映了高校校园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加强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是十分重要和紧迫的。同时,高等学校作为高等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更有义务和责任确保高校校园的安全,努力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健康、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进学生的成才和全面发展,在科教兴国、实现创新型国家中做出更大贡献职称论文。
二、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共性原因分析
安全科学有三条公理性基本观点,即任何事故都是原因的,任何事故都是由“人”和“物”两方面原因引起的,事故的严重程度和事故发生频率间存在“三角形”分布规律。高校学生伤害事故发生的场所及其“物”方面原因可能完全不同。但是,从事故原因的深入分析中可以发现有三点是共同的,即事故相关人员缺乏足够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这三点是事故的间接原因)。根据海因里希(Heinrich)的事故“三角形”理论,这三个共同点间的关系为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可以产生两个结果,即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而人的不安全行为一部分直接导致了事故,一部分又导致了物的不安全状态,不安全状态再引起事故的发生。
三、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高校的安全意识普遍不强,安全观念相对比较落后。就大学生而言,他们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安全能力都难以令人满意,更谈不上安全习惯。在教职工中也普遍存在学生安全就是治安和消防的片面认识。这种现状直接影响着高校学生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意识到学生安全事关高校全局,没有学生安全,高校校园稳定就失去了基础,而高校的安全稳定对于社会安全稳定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学生安全涉及面广,包括健康、饮食、交通、学习、心理、恋爱、校园安全与社会安全等。出现安全问题的原因也纷繁复杂,有自然方面的,比如地震、海啸、台风、流行性传染性疾病等等;有社会方面的,比如社会治安、交通、国内社会矛盾和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矛盾与冲突等等;有学校管理与服务方面的,比如消防隐患、饮食卫生差、教学设施和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等等;有家庭和个人方面的,比如家庭经济困难、与家人感情不睦、个人学习压力、升学就业压力、恋爱和婚姻困扰、交友困扰、网络成瘾等问题都可能引发个人安全问题,个人安全问题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引发群体安全甚至社会安全。因此,必须加强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研究和探索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任务紧迫而重要,也只有开展好在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才能有效预防和避免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通过对高校学生事故共性原因的分析,我们得到事故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事故相关人员缺乏足够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因此,高校安全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现代安全理念教育
从对事故的统计分析发现,在各种伤害事故中,不安全事故只占4%,不安全行为占96%。在所有事故中只有2%是天灾,98%是人祸,由此可见人的意识和行为在日常生产和工作中至关重要。要消除不安全行为,就必须有正确的安全意识和行为、态度,需要从思想上、意识上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在科学技术进步、文化繁荣和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将“安全第一”、“安全至上”、“安全超越一切”的理论,即“安全第一公理”牢固树立在广大师生心中。“安全第一公理”的实质就是安全高于一切,其目的就是以人为本,人命关天,把关爱生命,珍惜人生,保护人类从事的一切活动的安全与健康放在首位,放在超脱一切的位置。因此,必须加大安全理念教育的力度,在校园中形成一个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树立“以人为本”和“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的安全理念,培养出具有本质安全化的素质的人才。
对广大学生进行现代安全理念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提升大学生的安全素质,这对于提高其走入社会安全生存具有基础性意义和战略性意义。大学生应具备的安全素质不仅包括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还包括安全伦理、情感、认知、态度、价值观和道德水平以及行为准则等。
(二)法制观念教育
作为培养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校,应加强法制宣传和教育,为社会输出的人才应是懂法、守法、执法的高素质的合格人才。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律法规知识教育,以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从而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特别是要加强大学生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知识教育,除在法律课、德育课等必修课中进行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外,在其他课程教学及安全教育中也要对大学生进行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如:《宪法》、《刑法》、《安全生产法》、《国家安全法》、《保密法》、《消防法》、《游行示威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以及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知识教育,使学生懂得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分清犯罪与非罪的界限,了解道德、纪律与法律的关系,明确什么事可做,什么事不可做,并能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和自身的利益和权益,与犯罪行为作斗争。
(三)安全知识教育
安全知识教育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是基础安全文化知识,是指提高大学生在各类活动中应具备的安全文化知识。例如,起居安全、一般用电安全、交通安全、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及避灾和逃生等。这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都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生存素质。二是专业安全文化知识,是指从事各类生产活动和科研活动时所具有的安全文化知识。例如,化工安全技术、矿业安全技术、冶金安全技术、消防安全技术、建筑安全技术、运输安全技术、机械安全技术、科研实验的各类安全防护技术等。大学生了解和掌握必要的生活常识和安全防范的基本知识,增强安全防范的意识和能力,既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也可以在危险时更多地帮助周围的人。
(四)安全防范、自我保护的知识教育
增强学生的安全及防范意识是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高校要教育大学生懂得安全防范自救的一些基本知识,如熟记火警“119”、匪警“110”等报警电话号码,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或自己、他人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或侵害时,要立即想办法报警,如无法报警,要能沉着冷静地寻求自我保护和自我解救的方法。大学生还应懂得一些基本生活常识,如使用灭火器等知识。总之,在校内,学生特别要加强宿舍以防火为重点的安全防范,了解掌握防火、防盗、防骚扰等知识以及防受骗、防食物中毒、防意外事故等常识。更要掌握在校外防抢、防受骗、防流氓滋扰、防交通事故、防意外事故等常识。教育学生遵守校纪校规,不到偏远地方游玩,出游最好结伴而行。在人际交往中,特别是女生在与异往中,更要注意保护自己。学校在安全教育及日常管理中应经常不断地给学生讲授这些知识,警钟长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及自救的知识与能力。
参考文献:
1、傅贵,李宣东,李军.事故的共性原因及其行为科学预防策略[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2).
安全科学是研究人类在生产过程和生活活动中技术事故和危害的科学,它是研究事故或危害的产生、发展规律以及预防的现代科学技术。安全工程是安全科学技术(一级学科)综合学科的重要分支学科,是以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发生的各种事故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总结、分析已经发生的事故经验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方面的有关知识,识别和预测生产、生活活动中存在的不安因素,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防止事故发生的科学技术知识体系。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追求安全、舒适和健康的生活环境,这使得安全工程学科的研究领域由过去以研究生产领域问题为主扩展到生活安全、生存安全领域,大大拓宽了安全科学技术的研究范畴。
安全工程专业的高等教育是培养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确保安全科学与技术能够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础。安全工程专业作为安全学科的本科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复合型高级安全工程技术人才的重任,安全工程专业教学课程体系设置的合理性将直接关系到高校培养的安全工程专业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有必要对本学科的内涵、课程体系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进行系统的研究。
一、我国安全工程专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我国,安全科学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崛起和90年代初期的徘徊后,在新世纪已进入稳步发展的阶段,安全科学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术界和整个社会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认可和提高。这说明科技界已从更深的层次认识到了安全科学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自身安全的渴望以及社会文明的进步。
安全工程本科专业是近年来我国高校纷纷设置的新学科和热门学科,2001年只有30所,而2004年就有68所大学招收安全学科本科学生。为了培养安全科学领域急需的各种人才,身处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高等院校安全工程专业教师,努力组织教学,突出专业,有的侧重于采矿、化工、航空等行业工程技术,有的侧重于消防、空调等公用工程技术,极不统一。这样由高校一厢情愿地培养的特定行业或某一专业的安全工作人员,非但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反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人才浪费,同时还使某方面的人才短缺。可见,安全科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更多深层次的问题,特别是面对21世纪的新技术革命,安全科学如何完善和发展自己的学科体系,进行安全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以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已成为安全科学建设中一个亟待研讨的重要课题。
二、河北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现状
河北理工大学是河北省内重点发展的骨干大学,其下属资源与环境学院从事矿山安全技术、采矿技术、爆破技术和地质的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采矿工程专业硕士授予权,涉及安全工程的许多课程已开设多年,不论是教材建设,还是教学研究,都有坚实的基础。
河北理工大学于1958年建校就设立采矿工程专业,1993年获得采矿工程专业硕士授予权,2002年获得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硕士授予权,在此基础上,我校在2005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安全工程专业,于2006年开始招收首届本科生,主要学习矿山与地下建筑、交通、航空航天、工厂、物业、商厦与地面建筑的灾害防治技术及工程和通风、净化与空气调节、安全监测与监控、安全原理、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监察和管理等专业知识和实践。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安全科学、安全工程及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在安全管理部门、科研院所、化工、建筑、交通运输、大型工业企业等部门,培养从事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科学与研究、安全监察与管理、安全环境监测与监测、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教育与培训等方面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可在科研单位、政府部门、教育机构、厂矿等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矿山与地下建筑、交通、工厂、物业、商厦与地面建筑的灾害防治技术及工程和通风与除尘、安全监测与监控、安全监察与管理等工作。
三、河北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1、指导思想
课程设置要明确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遵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秉承“崇术重用”的人才培养理念,积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精心设计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生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方案在设计上要实现“五个明确”:明确宽口径的专业教育思想,明确扎实够用、科学先进的教学内容体系,明确稳定与灵活的课程设置结构,明确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明确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并行的教学模式。
2、基本要求
(1)根据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以及各专业委员会的相关要求,进行专业教学内容的设计。在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的基础上,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大专业知识结构调整力度,以课程模块的形式合理设置专业方向,以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
(2)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优化课程结构,构建以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课程体系;要进一步提高必修课的质量,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增加上机、实验等实践环节,以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创造条件,组织学生结合专业教学积极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科学研究,进行创新性实验和实践,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认真研究在新形势下,教育、教学和社会、科技、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内容、途径和方式。要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出发,对实验、专业实习、课程设计、社会调查、毕业设计(论文)和课外科技活动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整体、系统的优化设计,明确各实践教学环节在总体培养目标中的作用。要把基础教育阶段和专业教育阶段的实践教学有机衔接,逐步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4)注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要通过教育、教学、课内课外等各个环节的共同作用,将能力培养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实验、自主设计和自主实习等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实践教学活动,要有计划的组织开设如数学模型、电子设计和机械设计等方面的选修课,组织各类科技竞赛,要倡导学生参加科研活动,促进学生在以学习为主的条件下,逐步实现由单纯的学习知识向学习知识与发现、发展知识相结合的转变,逐步形成创新教育机制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
3、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设置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是教学课程体系设置的基础。课程体系设置必须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颁布与实施(2002年)以来,政府、企事业用人单位对复合型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长,同时也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学校提出了“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更新思想观念,拓宽专业口径,改革内容方法,加强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思想,采用“一减少、两增加”的方法,即减少专业课学时,增加基础课学时和增加新的专业方向,加强基础,淡化专业,灵活培养为原则,跨学科组织教学,横向设置专业并充分考虑社会需求,进行安全工程专业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按照“平台+模块”结构进行设计。包括通识教育平台、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分流限选模块、任意选修模块和实践教学环节等部分。
(1)通识教育平台:包括大学英语、大学体育、计算机文化基础、原理、纲要、概论、基础等课程是全校学生的必修课,占理论教学总学时的30%。
(2)公共基础必修平台:包括各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方面的课程,如数学类、大学物理、化学类、机械类、力学类、计算机类和电学类等课程。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在此平台设置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实验、机械制图、普通化学、物理化学、电工电子学、线性代数、工程力学、概率统计等课程,占理论教学总学时33%。
(3)学科基础平台:主要包括安全学原理、安全人机工程、安全系统工程、安全管理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工程流体力学、安全检测与监控、安全心理学、安全法律法规等,占理论教学总学时的14%。
(4)专业选修模块:专业选修模块按照专业特色设置矿山安全、消防安全和化工安全三个模块。其中矿山安全模块设置矿山地质学、采矿学、通风工程学、矿山安全工程等课程;消防安全模块设置燃烧学、防火与防暴、消防工程学、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化工安全模块设置化工原理、化工工艺、工业防毒技术、化工安全等课程。每个模块占理论教学总学时的10%。
(5)任意选修模块:包括专业任选课和校公共选修课。其中:专业任选课是为本专业学生提供的以拓展专业知识深度和广度为目的的专业课,此类课程为任选课;校公共选修课是为学生提供的以拓宽知识面、提高素质、培养能力、完善知识结构的要求设置人文、艺术、社科类、计算机类、外语类、自然科学类、经济管理类、环境类等多方面课程。公共选修课程每学期由学校教务处统一修订。要求学生至少选修专业任选课6学分,公共选修课15学分。
(6)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不少于40周,主要包括军事训练、单独开设的综合试验、专业实习、金工人士实习、专业课程设计、机械设计制图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同时为更好的贯彻《高等教育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较高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本专业还开辟了第二课堂,设立了“创新学分”。创新学分主要指对第一课堂以外所实施的一系列创新实践活动,按相应的规定和要求取得学分。凡在各类学科竞赛(如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等)、学术活动(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技术开发等)、及文学作品、社会实践、文体活动及其他方面的创新活动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或成果的在校大学生,均可申请获得相应的科技创新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