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3 10:03:1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互联网金融毕业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2 金融控股公司式的混业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 浅析我国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前提条件的完善与发展
4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风险分析
6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及其对策研究
7 金融控股公司式的混业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8 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限制性因素及应付措施
9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风险分析
10 人民币国际化的潜在危险分析
11 人民币升值后提高我国外贸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举措
12 人民币国际化的现实障碍与对策分析
13 人民币贬值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14 论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与监管的分析
15 浅谈我国第三方支付的风险及监管
16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风险防范
17 国有商业银行县域支行发展研究
18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创新
19 经济新常态下的农村小额贷款发展
20 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商业银行影响的研究
21 浅析外汇期货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22 从日元国际化看人民币国际化
23 欧洲负利率及其经济影响
24 我国汽车金融现状问题及对策
25 ××省农村支付环境现状及政策建议
26 我国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的发展探究
27 美联储量化宽松对石油价格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
28 ××省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发展现状
29 民营银行的发展及问题分析
30 我国绿色信贷的发展问题分析
31 中国外汇储备问题研究与对策
32 地方债务风险与银行信贷的关系
33 ××省小额贷款公司问题的研究
34 信用卡风险防范问题的研究
35 我国第三方理财机构调研
36 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及对策分析
37 ××省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的发展障碍及对策
38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39 我国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40 我国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及其防范
41 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难点及对策探究
42 p2p网贷的风险探析及防控对策
43 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与对策
44 我国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风险与控制研究
45 我国外汇储备的成本与收益及管理建议
46 股指期货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47 基于P2P网贷的互联网金融行业研究
48 当前我国P2P网贷内部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49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抵押物风险探究
50 中信银行对公信贷贷后风险管理研究
51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52 ××省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研究
53 小微企业融资困难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54 在中国推行以房养老的障碍及对策分析
55 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违约风险管理分析
56 ××省农村信用社操作风险研究
57 中小银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策略研究
58 P2P平台与小微企业融资合作可持续性的探讨
59 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研究
60 我国商业银行汽车金融业务的发展路径分析
2013年开启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新时代,其模式包括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大数据、众筹、金融机构互联网化等,这对传统金融冲击很大。第三方支付的牌照更加规范第三方市场。大数据模式下的阿里金融设立小额贷款公司以及民营银行发放贷款,更是采用电商模式开启贷款时代。供应链金融利用核心企业的信用链接上下游企业为其提供便利,众筹平台的腾空出世让创业者看到了希望。互联网化的金融机构不断创新自己的产品,利用互联网积极实现O2O模式经营。而P2P网络借贷是一种新型的针对中小企业的互联网小额贷款模式。究竟P2P网络借贷给中小企业甚至是国家经济带来什么影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本文就P2P网络借贷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P2P网络借贷的发展。
二、我国P2P网络借贷现状
世界第一家Zopa网贷平台的出现开始了互联网化的小额贷款历程,我国P2P网络借贷借鉴国外P2P平台模式应运而生。我国P2P网络借贷经历了试水到蓬勃发展的阶段。
(1)P2P网络借贷业务模式。我国从2007年正式开启了P2P网络借贷时代,主要的业务模式有纯中介、债权转让和担保三大模式。纯中介模式是真正的互联网化借贷,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目前拍拍贷出借的资金主要是用于个人消费和企业经营,占比达到80%以上。拍拍贷的发展受网络借贷信用的限制,因而拍拍贷不再是纯粹的线上模式。在经营过程中引入社会因素审核客户,也会采用与一些机构合作发放贷款。人人贷的线上线下结合模式中实地认证标高达80%以上,比信用认证标多近75%的比例。债权转让的宜信模式让P2P网络借贷走上一个新的台阶。债权期限和金额的拆分给予投资者更多的选择,分散风险。同时P2P网络借贷平台也吸引更多的客户,销售难度降低许多。然而投资者的风险有所减少,但平台跑路事件的频发,让投资者心慌。第三方担保和平台担保模式的出现实现了P2P网络借贷的3.0时代。陆金所属于平安集团旗下的P2P网络借贷平台,平安集团旗下担保公司给予投资者全额或部分担保。红岭创投则利用自身的平台资金为投资者担保。
(2)P2P网络借贷发展现状。截至2014年底,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高达1,575家。广东因地区优势以349家平台位居榜首。其贷款余额更是比2013年增长了287%,其中陆金所以贷款额95.1亿元排名第一。2014年全年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总成交量2,528亿元,相比总成交量3,829亿元来说,2014年P2P网络借贷平台呈现爆发式增长的局面。据统计,P2P网络借贷的人均借款金额是40.12万元,借款金额最少3,000元。且大多数借款人集中在20~40岁之间。这可看出我国P2P网络借款主要服务人员是中低收入者。网络平台受欢迎在于低门槛、高效率、利率自定、平台中介、风险分散等特点。如2015年我国银行存款利率几度下调,活期存款利率为0.35%,两年期定期存款也只有2.35%。如某投资者拥有10万元,银行一年期定期投资回报额为1,750元,而P2P网络借贷年化收益率按10%算,投资回报额可达10,000元。通常此类平台的年化收益率基本都在12%~18%之间,可见P2P网络借贷市场的前景巨大。
三、我国P2P网络借贷存在的问题
P2P网络借贷让中小企业看到了光明,融资难得到很大的改善。但2014年的野蛮式增长也暴露出很多问题,让人深思P2P网络平台是否是资金池,资金能否有保障。
(1)法律法规制度的缺失。最初P2P网络借贷平台归属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管理,可该部门有自己需要管制的小额信贷机构。小额信贷机构填补了农村金融机构的空白,对其的合理管制十分重要。小额信贷机构与P2P网络借贷都是小额贷款,但平台发展模式完全不一样。中国小额信贷联盟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管理有所欠缺。国家相继出台政策规范P2P的发展,更是在2015年明确规定其归属银监会管理。银监会规定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中介性,明确不得担保和做资金池以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更有人提议P2P网络借贷平台应该和第三方支付平台一样颁发牌照经营。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规范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2015年政府又相继出台了两项意见,可见政府对P2P网络借贷发展的重视,但同时也可发现P2P的问题数量仍不少。且监管细则并未出台,行业协会的自律性也不强,政府亟须出台具体规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2月4日
一、金融领域“就业难”与“用工荒”现象
近年来,“就业难”与“用工荒”现象悄然渗入金融领域。一方面由于高校连年扩招,金融学领跑热门专业,毕业生与日俱增,但传统金融机构岗位有限,招聘条件水涨船高,“就业难”问题不期而至;另一方面许多新型金融机构,如村镇银行、小额贷款组织、资金互助社、互联网金融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求贤若渴,急需大量金融人才,却尴尬遭遇“用工荒”。
显然,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人才培养模式与金融实践契合度不高是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亟须加强对现有高等教育体系的审视,引导普通高校战略转型,发展现代本科职业教育,顺应金融业发展潮流,探索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根本上破解金融领域“就业难”和“用工荒”。
二、现有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够务实。目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势头良好,但尚未建成良好的高等教育生态体系,本科职业教育职能弱化。而部分高校存在思路不清晰、定位不准确、目标不务实问题。不顾自身在社会认知度、信誉积淀、教学管理、教学条件等实际而拔高人才培养目标,实行“精英型”培养战略。同时,缺少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不了解当前金融发展现状与趋势,不掌握市场需求状况,导致人才培养不接“地气”,与金融实践脱节。
(二)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创新。一部分由专科升格而成的高校,未能很好地传承与发扬应用技能型特色,仅在原有基础上简单调整,有的甚至只增加了几门金融理论课程,培养出的学生愈发“眼高手低”,与市场要求渐行渐远。一些新建的高校则普遍奉行“拿来主义”――直接照抄照搬研究型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忽略生源质量不高、师资力量不强等现实,培养出的学生只懂得基本理论知识,仅会“纸上谈兵”,缺乏应用技术能力,与经济、金融发展需要契合度低。
(三)应用技术能力培养欠缺。当前,多数高校实行“7+1”的人才培养计划,即7个学期进行理论学习及实验,最后1个学期进行实训、实习等。理论课多且脱离实践,实验、实训很少,缺乏应用技术能力的培养。金融机构只得“补课”――进行2~6个月的岗前培训。为了留足这一时间,校园招聘连年提前,从原来的当年春季提前到上年冬季甚至秋季。为给学生更多时间应聘,有些学校又压缩课程,提前结束校内课程,甚至取消了校内实训。这样,就形成了“学校压课――学生应用技术能力差――金融机构提前招聘”的恶性循环。
(四)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高校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不强,重理论,轻实践。以苏北某校为例,该校金融学专业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主要是政治、英语、体育等,共计1,068个学时。学科专业课程,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共计1,392个学时。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有26周。其中,军训、读书活动、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暑期专业实践、毕业实习用时22周;由企业经营管理实习、商业银行模拟实习、国际结算模拟实习、保险学模拟实习组成的校内实践教学仅有4周。
(五)职业道德教育几近空白。金融机构以货币为经营对象,为此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随着电子技术深入发展,网络金融普及,社会对金融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金融行业对于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愈发重视。但当前高校受条件所限,普遍强调学生对金融专业知识的学习、理解与运用,忽略了金融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教育。近年来,金融领域犯罪频繁发生,金融机构操作风险高,企业内部员工、特别是青年员工职务犯罪增多也反映了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的缺失。
(六)教师实践能力有待提高。近年来,高校金融学科师资队伍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主要体现在学历、学术方面。大多数教师是“出校门、进校门”,金融理论功底较强,但实践经验匮乏,既不能根据实践需要合理设定实践教学计划,也不能科学安排实践教学内容,更不能准确地指导学生实践,与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要求相去甚远。仍以苏北某校为例,总共4个年级,12个自然班,600余名学生,金融专业教师仅6名,只有1名教师具有金融从业经验,却承担了16门金融专业课程、4门金融实训课程的教学任务。
三、创新金融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若干建议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教育主管部门应做好统筹,完善高等教育生态体系,保留一定量研究型高校的同时,推动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深化教育改革,努力建成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有机衔接的金融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尤其是本科职业教育,把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作为重点。全面推进金融专业设置改革,确保与社会需要紧密对接。
同时,应用技术型高校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在准确定位基础上,积极探索“差异化、特色化”之路。顺应金融发展趋势,面向社会,紧盯市场需求,以应用技术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为村镇银行、互联网金融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输送人才。发挥原有的办学优势,培养重心从理论转向理论与务实并重,从专业知识型向综合素质型转变,培养既有深厚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并“适销对路”的金融人才。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应用技术型特点。首先,摈弃“7+1”而实行“5+2+1”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即前5个学期进行理论学习,后2个学期进行校内实训,最后1个学期进行校外实习、撰写论文等,加强学生应用技术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其次,结合我国金融“分业经营”实际,将专业细分为银行、保险、证券三大方向,甚至将银行方向再进一步细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微型/类银行,让学生结合未来职业规划自主选择,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实训,培养应用技术能力,提高与金融发展需要契合度;再次,完善学分制度,在强调必修知识基础上,增加选修知识比重,配合学生进行职业准备。针对混业经营的潮流,探索金融主干知识稳定不变,通过开设经济、金融相关选修知识,弹性地结合金融前沿理论和行业发展动态,开设选修知识,拓宽学生金融视野,增加知识的广度与深度,为将来实行金融混业经营打好基础。
(三)改革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培养应用技术能力。一方面不折不扣地贯彻四年院校教育,采取课程实训与综合实训、校内实训与校外见习、模拟与实战“三结合”专业实习模式。并通过增加校内实训环节、落实校外专业实习,充分体现产教融合、学以致用,全面提高学生的应用技术能力,彻底打破“学校压课――学生应用技术能力差――金融机构提前招聘”恶性循环;另一方面改变灌输式教学方法,培养应用技术能力。丰富教学手段,采取案例讨论、角色互换模拟讲课、情景式教学等方法,丰富课堂授课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要求学生关注金融时事、聚焦金融热点,通过召开座谈会、开展辩论赛、撰写论文等形式,提高专业思辨能力,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金融模拟使学生直接进行角色体验,增强感性认识,强化对专业技能的认知。
(四)完善课程体系设置,提高实训课程比重。改变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增加金融实训课程、创造更多实践机会。加强校内金融实验室建设,利用仿真金融模拟教学软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产、学、研合作或者校企合作办学等方式,依托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的经历提升自身应用技术能力。
同时,改革传统考试制度,实行多元化评价体系,将教学管理的重心前移,贯穿于整个教学考核的全过程,迫使学生的学习精力由期末突击应付移至全部教学过程中,从而端正学习态度和考试态度,提高学习效率。
(五)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服务意识。金融从业者应具有崇高理想、高尚品德,能够淡泊名利,因此金融教育强调以德为先。要将道德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融入日常课堂教学、融入实训和实习中。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力加强职业道德、伦理、社会学、法律等职业素质教育;注重人文关怀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使金融学生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和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团队合作的良好职业素养。”
具体而言,应将金融职业道德教育纳入教学实践中。通过设置《金融职业操守》课程,及时灌输正确的金融道德标准和职业理念,强化学生基本道德修养,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质、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同时,加强学生服务意识培养,从专业知识、文化技能、礼仪修养等方面提高社交能力、有效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
(六)引入现代学徒制,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是提高金融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校社会服务能力、服务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坚持产业链和教育链有机融合,通过推进政府主导、市场主导、行业组织主导三种校企合作模式,建立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搭建校内实训、金融机构实践、应用技术研究、社会服务等平台,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体系建设。
实行现代学徒制,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请进来”是指聘请金融高管、行业精英、业务骨干、技能标兵走进校园,介绍金融最新动态、关注金融热点、分享实战经验、传授实践技艺,帮助学生树立服务理念、提升应用技术能力。“走出去”是创造条件,鼓励、支持教师深入金融一线部门,如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进行系统地学习、培训,尽快补足实践“短板”,尽早成为“双师型”教师。
主要参考文献:
[1]刘香,王玉忠,吴治成.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金融应用型人才培养与金融教学改革[J].世纪桥,2014.4.
[2]李铭辉.英德现代学徒制教育方法及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2014.4.
金融学是一门集理论、实务、技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践教学设施建设,建立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已成为当前专业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决定其能否真正办出成效、办出特色的关键。
根据教育部提出的“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的方针,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进一步分解和细化,本科教育将更多地强调基础理论和应用性,并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那么,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如何改革以适应这一要求,是一个值得探讨和交流的课题。
一、规范和创新实践教学对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意义
1、规范性是保证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
实践环节突出学生自主,具有灵活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的特点,要实现完全规范性是有难度的。实践环节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涵盖课程内的实验及应用型环节、专业性技能训练环节、综合性实习环节等多个层次,涉及到前期统筹规划、过程管理与执行、后期考核评价等方面,包括学生实践能力和教师实践指导能力的共同提升。因此,必须以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为核心,构建规范的课程体系、管理体系和执行体系。建设好一个规范的系统工程,对于金融学专业教学效果的提高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2、创新性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动力源泉
金融实践日新月异的变化对金融从业者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高等金融教育提高金融人才素质。90年代至今,金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并不断完善,培训学生掌握必备金融知识、获取金融从业资格是实践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在此基础上,适应信息化背景下互联网金融时代金融模式和业务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创新教学思路、内容和手段,增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更好地促进其成长成才,是人才培养更深远的目标。实践教学是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及专业素养提升有机结合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创新与金融业的革新及发展趋势保持一致,对于提高金融专业教学质量、实现“基本理论和技能+从业资格+综合素养”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规范实践教学的主要方面
通常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内实验和课外集中实训实习两个部分,分别有相应的教学管理要求,但是在内容体系、管理和执行上都需要加强规范建设。
1、创建多类型多层次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课程实验(上机)旨在训练学生在业务流程操作、观察和分析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完成实验报告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作风,是加强学生对证券投资、商业银行、保险等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融会贯通的重要手段。教学必须明确各个课程的具体目标,理清各个实践项目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保证体系内各环节之间的连续性、系统性、相互协调性和衔接性。例如投资理财课程实验与专业技能训练中的理财规划设计都是与理财相关的实践环节,但是前者注重于对理论的验证以及知识运用能力的提高,后者侧重于信息处理、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增强。
集中性实践教学由“基本素质和技能培养、专业知识运用与实践操作、专业综合设计、职业适应与创新”的递进式教学体系组成。低年级阶段,通过认识实习、财务会计等基础实训培养学生基本的专业技能;中期由专业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安排核心课程的专业设计、学年论文写作和考证培训,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高年级阶段组织综合实训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职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合理安排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和设计性项目,将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序从简单到复杂,从单项到小综合再到大综合,由低到高逐级递进整合,分阶段进行,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2、建立良性互动的管理和执行体系
实践教学过程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规范有效的管理和执行体系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管理和执行并不是生搬硬套冷冰冰的规则,而应该有尺有度有互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7-0177-02
金融混业经营是指金融业务互相渗透、交叉,而不仅仅局限于自身分营业务的范围。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浪潮的不断高涨,金融业务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主导趋向。自1993年12月国务院做出《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来,我国实施的是分业经营政策。这一政策是在我国金融业处于发展初期这一背景下制定的,对防范金融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和促进了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但在当今金融业务不断创新、国际金融业互联互通的情况下,如果继续分业经营,将会削弱我国金融市场效率,不利于我国金融业务与国际接轨。
近年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金融机构在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业务方面互相渗透,融合趋势不断加大,成立了诸如平安集团、光大集团等大型金融集团公司。我国金融业务渐渐地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应该说我国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最终选择。金融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发展方面作用的发挥,依赖于高素质金融人才的培养。金融学是一门集理论、实务、技能于一体的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在混业经营的趋势下,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在金融业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其业务操作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当前,现代金融理论侧重从微观方面对金融行为进行研究。由于微观金融本身具有应用性和操作性强的特点,因此,在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一、分业经营模式下金融业专业人才实践教学弊端
1.专业过于细化,忽视金融业务资金融通的内在联系。传统的金融专业分为银行、保险、金融工程和投资理财等专业,实行专业模块教学。模块教学虽然有利于学生掌握本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但是忽视金融知识的融合性。比如,传统金融专业人才培养分专业设置课程,这会导致银行专业课程很少开设保险专业课程,使得银行专业学生对保险学知识掌握得较少,不利于银行专业毕业生未来在保险行业中发展。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充分显示了金融各行业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现在所谓的“专才”培养模式不符合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展需求。
2.学生实践教学过于模块化,缺乏综合性、设计性和前瞻性。一些本科院校,甚至是“211”和“985”院校的金融专业实践教学也缺乏前瞻性,过于强调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其实践教学与一些职业院校的实践教学没有多大区别,进行的金融实践活动基本上属于操作性、验证性实验。这些实践教学活动缺乏综合性、设计性和前瞻性,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模块化实践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能较快地适应金融机构的基本业务,但明显不适应日益创新的金融业务对学生的更高素质的要求,不利于我国金融业的创新和发展。
3.传统分专业的实践教学实验内容不适应金融业务混业经营的需要。传统的分专业的金融实践教学活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在学校金融实践室完成的,一种是到相关金融企业进行实习。现在,大多数院校的金融专业实验室还处于初级金融实验室阶段。虽然金融专业实验室模拟了银行、证券、保险行业的业务,训练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但金融业务与现实的经济联系十分密切,且不断创新发展。金融实践室的模拟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了解传统金融的业务上,由于缺乏对前沿和创新业务的引进,不适应互联网金融等诸多金融信息化快速发展的需要,不利于学生紧跟金融业不断创新的发展新步伐。到金融机构进行实训,目前是众多高校进行金融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有利于学生提高专业业务能力。综合我国目前金融机构业务方面的具体情况,大多数高校学生是自己联系单位去实习,多数是为了找工作才去实习的,学校并没有具体的组织和管理,也没有相关的教师进行具体指导。学生实习没有具体的计划和方案,实习后也没有系统的总结,这样的实践活动,其整体效果可想而知,不利于学生综合业务素质能力的提高。
二、混业经营模式下,金融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的改革措施
1.深化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一体化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为了适应未来金融业混业经营人才的需要,要改变传统所谓的提高动手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本科院校金融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为出发点,一些“211”和“985”院校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应以培养金融行业高端人才为目标,通过金融高端人才来引领金融学科和金融业务的未来发展方向。笔者所在的学校虽然不是“211”也不是“985”院校,但为了培养能适应未来金融业务发展新趋势的金融专业人才,学校进行了如下改革:①单独成立金融学院;②提出宽口径、厚基础、懂专业、会管理、通外语、强能力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③金融专业的招生实行大类招生,在大学前两年实行金融学通识教育,增开诸如《专业写作》、《心理学》等课程,培养学生的沟通和交际能力;④将金融学本科专业申报为国家标准建设项目,以更高的标准规范实践教学这一环节;⑤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力度。为了加强实践教学,学院单独成立金融实践教学教研室,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加强实践教学理论研究。
2.在实践教学目标上,由单一性目标向综合性目标发展。为了适应金融业不断融合和日益创新发展的新趋势,在设置一体化实践教学目标时,应该由单一性目标向综合性目标发展。为了使本科院校的金融专业学生具备适应金融业不断融合和日益创新的能力,必须加强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而言,包括:①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深化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具备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修正、拓展和创新的能力;②通过案例分析和文献阅读等多种形式来培养职业素养及创新能力;③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规范。
3.在实践教学内容上,注重课程内容的综合化、形式的多样化。实践教学的内容是实践教学成功与否的核心问题之一,教学内容规定着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方向,影响着实践教学目的的实现。对于金融专业来讲,综合性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即以掌握基本专业知识为主的实训,包括课程设计、课程论文及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第二方面,即与教学紧密相关的、帮助学生把第一课堂的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的各类学术科研活动,如案例分析、金融文献阅读和金融建模竞赛等。
4.在金融教学中,积极构建新型校企合作模式。校企合作的方式能够更好地使教育的目标与企业的实际人才需求结合起来,因而,在混业经营模式下,可以采用这种经过实践证明有效且可行性较强的模式,将企业与学校的资源进行互补,达到互利、合作、共赢的目的。还可为学生提供到金融企业实习的机会,使其能真正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科研项目中,了解当前金融企业的发展动态,从而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应对混业经营模式下金融企业对人才的更高要求。
参考文献:
[1]江日初.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实践、理论与制度变迁[J].经济师,2004,(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260-03
伴随着知识经济、教育理论以及应用科学的迅速发展,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能够引导学生思维拓展、激发学生科研潜能、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普遍认同,在各种实践案例中,也广受社会各界的好评。大学作为链接社会、培养综合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如何为大学的研究性学习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如何构建研究性学习的质量保障体系以期培养出具备自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如何促进研究性学习“常态化”成为我们比较关心的问题。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我们应认清当今中国大学生教育的现状,梳理研究性学习的认识误区,保障大学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实施,提升研究性学习的质量和影响力[1-8]。
一、当前研究性学习的困境
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性学习逐渐走向社会大众的视野,由于受传统“口口相传”式教学和封闭性教育体制的影响,仍有很多人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不够透彻,存在很多认识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研究性学习形式大于内容
很多高等院校在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形式大于内容的“作秀”风。虽然在课程改革的浪潮下,为了推进研究性学习的深入开展,很多院校在不同的知识层面开设了科研小组、项目小组,用不同的方式吸引学生加入,但之后便放任式管理,老师只顾自己的课题研究,学生很难从中有所收获。在课堂上,老师依旧采用“备课+授课”任务式教学,学生也依旧是“听课+课后作业”被迫式学习;在在很多课外实践环节中也存在只注重开始和结果,不关注过程的现象,使得很多学生抱着“应付”心理,逃避实践环节[9]。这些现象都大大削弱了研究性学习的真正效果,使得研究性学习浮于教育形式表面,而不能扎根在教育体制之中。
(二)保障性资源开发、利用不足
大学研究性学习的保障性资源主要分为学校内部、外部资源。内部资源主要指学校的基础设施(图书馆、信息检索机、研讨室、实验室等)、教师资源、网络资源(网络覆盖面、网上讲坛、共享资源)、学生资源等;外部资源主要指国家政策支持、社会信息资源等。在很多院校中,学校的基础设施薄弱,实验室、研讨室、机房数量根本不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开展;但仍有很多高校存在基础设施闲置的情况,由于学生科研氛围不足,图书馆等信息检索机形同虚设。校园网费用昂贵、覆盖面小、网速慢也是实施开放性研究性学习面临的困境。在与校外资源链接的过程,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及时使得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得不到真正实践的保障,使得课程改革不够彻底。
(三)社会考评和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研究性学习从国外课堂引进,在中国的发展正处于新兴阶段,伴随着中国大学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涌现出各种各样的研究性学习模式,但由于社会考评机制不完善,激励机制得不到根本的保障,使得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效果相差悬殊,出现了很多“面子工程”和“烂尾楼工程”。老师安于现状,无心变革;学生懒惰成性,应付泛滥。师生之间仍旧处于“你教,我学或不学;你不教,我学或不学”的尴尬处境。如何构建完善的社会考评和激励机制成为有效推动研究性学习的发展保障前提。
(四)人才培养体系断层
在大学本科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学课本知识和社会所需技能严重脱节,不能满足“新常态”经济下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在很多大学校园里总会出现“理科生不懂文,文科生不懂理”的现象,限制了研究性学习跨专业的综合性、开放性发展,使得学校人才库与社会需求库产生断层现象。比如说“互联网金融”时代,企业需要更多的是具备互联网技术和金融知识素养的人才,而不是单纯的“程序猿”和“金融男”。但是由于大学本科教育体制的封闭性使得这种教育与社会产业脱节的问题难以解决。
二、研究性学习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
在大学本科生阶段,为使得研究性学习“常态化、去形式化”,就需要构建一个科学、完善的研究性学习质量保障体系。从行为主体的角度将研究性学习质量保障体系分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校长、教师、学生、其他(家长、企业、图书馆等)。这些行为主体之间相互协调、共同作用使得研究性学习在持久健康、高效的路上前进。
(一)教育行政部门层面
依据我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10],教育行政部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营造宽松环境,为大学研究性学习树立标杆。在大学本科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秉承着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大学选修制和学分制正是倡导将自主学习的选择权还给学生[11]。在教育课程改革中,要学会“简政放权”,使得学校有更灵活的发挥空间。除此之外,在研究性学习发展初期,应依照顶层设计原则,统筹全局,集中有效资源,发掘重点扶持学校,全面开展研究性学习,为全国高校树立标杆,鼓励并资助部分高校以实现研究性学习的初步发展。
2.主动做链接企业与学校的纽带,带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对于大学学生来说,研究性学习的本质是在研究、实践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手段,为了使学生能够在比较真实的环境中获得实践真知,教育行政部门应该主动为学校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并给予资金援助,政策支撑,促进研究性学习从课堂走向企业,走进管理层、走进工厂。
3.建立公平、合理的教育评价机制,引导研究性学习的健康发展。针对教研一体化的大学学术现状,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分析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构成和结果贡献,建立一套科学的教育评价机制,利用大学老师的利益趋向,激发老师的科研热情,促进研究性学习生态发展。
(二)大学校长层面
1.改变认知,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作为大学校长,应该在大一新生阶段,就尝试改变新生对大学学习的认知,将大学定义为“学与究”共存的组织体。可以通过开设各种前沿学术主题活动、讲座、网络课程供学生选修,从早抓起,营造出一种开放又严谨的学术氛围。
2.改善学校科研基础设施,推出灵活的科研奖励政策。在很多大学校园里,图书馆、研讨室、实验室、体验馆成为大学生们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要场所。针对基础设施薄弱、机房数量欠缺、图书馆资源利用不足校园网覆盖范围小、网速慢等现象,大学校长应该做好资金调控和人才部署,改善研究性学习的软、硬件环境。针对科研突出的团队或个人应给与一定的奖励,带动其他科研团队的积极性,使得研究性学习不断深入发展。
(三)教师层面
1.改变角色定位,去权威化。在传统教育理念的长期禁锢下,很多学生认为老师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大学教师应该主动转变角色,通过课题研究参与式学习,建立一种新型的合作关系,拉近和学生的心理距离,解除部分同学的心理防备。心理学家认为,从人的本质来看,人类具有一种希望自己控制自己行为、主宰自己世界的需要,并渴望得到周围环境的认可[12]。所以,作为教师应该营造宽松、自由的讨论环境,还学生主动权,让其的思维能够自由运转,促进创新萌芽的产生。
2.互动式教学,重视引导作用。课堂是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场所之一,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方法会直接影响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效果。研究性学习本身就是自由的、开放的、综合的。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应该重新认识“课前‘备课’+课上‘教课’”这种传统式教学,备课的目的不应该是固化课堂内容或任务式知识传递,而是尽可能多的能够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学生创新活力。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维特征,并结合所教学科的特点,主动与学生做朋友,采取平等互动式教学,营造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打破“老师讲的神采飞扬,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尴尬局面,提高课堂上学习知识的绩效。
(四)学生层面
1.转变思想,避免知识系统闭环发展。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直接行为主体,逐步将深植于意识中的“学习+考试”模式更换为“研究+报告”,从课堂讨论到课外实践,从调查分析到成果汇报,逐步扩散自己的思维,挖掘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一定不要将自己的知识封闭死。比如说,当学习经济管理的学生当遇到文理交叉的问题时,不要因为自己不懂而自动忽略对这种知识的获取,相反,我们可以试着去了解,去和别人沟通、探讨。只要这样,我们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库,不断扩宽看待问题视野,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实施研究性学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在本科课程学习中,创立“问究”网,目的是将我们的问题分享给全校的师生,然后吸引感兴趣的同学加入进来,共同为解决问题出谋划策。在共享经济时代,知识共享也将成为一种校园教学趋势,致力于培养“知识型+研究型”人才。
2.有效利用课余时间,提升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在大学研究性学习中,信息素质是提升大学生研究性学习效率的保障,也是提升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基础[13]。在大学校园里,图书馆是学生进行知识检索与获取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图书、网站资源,提高对CNKI、EI、万方等国内外文献网站的了解和使用频率。在大数据时代,要培养敏感的数据认知能力,善于用理性的角度、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五)其他层面
1.家长层面。应该理解并支持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很多家长的观念里认为学生就应该好好上课、努力考试,不应该利用课上时间进行调查、实践等。家长应端正观点,正确理解研究性学习的涵义和作用,给与子女精神上的支持。
2.企业层面。企业应与学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为大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实践机会,加快学校创新转变成企业生产力,带动产学研一体化。
三、结论
研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中重要的一笔,也是人才培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研究性学习将从根本上逆转了当代大学教育中不合理的发展趋势,破除了师生间尴尬的处境,营造了一种和谐、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文中在探讨大学研究性学习的质量保障体系时,总结出了现阶段研究性学习发展中遇到的种种困境,并从不同行为主体进行分类,构建了比较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教育行政部门、校长、教师、学生和社会其他团体必须协同作用、积极展开合作,共同保障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实施。本文只是从行为主体的角度定性的探讨研究性学习的质量保障措施,还待其他学者指正补充。
参考文献:
[1]童绍玉,李秀寨.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途径研究――基于大学研究性学习的视角[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10,13(3):45-53.
[2]庆林,张淑亚.我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0,(4):165-168.
[3]龙慧灵,熊黎.论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J].社会科学家,2010,(8):119-122.
[4]李常明.研究性学习深度实施问题与对策――以重庆市普通高中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1,31(7):25-28.
[5]黄怀荣,郑兰琴.信息化学习视域中的开放性学习质量框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6):10-17.
[6]刘新奇.县域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常态实施的学校保障机制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3(35):40-42.
[7]张红光,姚宝峰.促研究性学习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1):177-181.
[8]王睿.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与策略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5,(5):82-83.
[9]张春瑞.研究性学习中的问题与对策[J].基础教育研究,2015,(5):24-25.
[10]魏春明,赵星海.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视界,2012,(18):48.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3-0084-02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目前是所有财经类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同时也有部分学校将该课程作为软件工程、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本科专业的必修或选修课程[1-4]。为了更好地对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进行改革与实践,我们首先调研了部分财经院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开设情况,然后设计了我们的课程改革框架,并进行了相应的实践。
1 财经院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体系设置现状
为了分析财经类高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置情况,课题组从2015年到2016年通过现场调研、邮件、电话、网络等多种途径对东北财经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吉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财经类院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实践(实验)教学、案例教学、作业形式及课程考核方式等。
1)《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开设情况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财经类高校基本上都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开设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课时、教学方式以及考核方式等都具有很大差异。部分调查高校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2)《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内容现状分析
北京工商大学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材采用的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毛基业等主编的《管理信息系统――基础、应用与方法》,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包括:管理信息系统概念基础、信息系统技术基础、组织中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信息系统的管理和信息系统的发展等。
东北财经大学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采用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管理信息系统》,教学环节以基础知识教学、习题练习与案例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吉林财经大学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材采用的是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由王北星、韩佳伶编著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及计、工商和公共管理本科生专业学科基础课程。通过课程的教学,侧重学生的全局意识、团队意识和市场意识的培养,并注意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西南财经大学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材采用的是哈格编著的英文版《信息时代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通过管理信息系统相关理论知识的教学和信息系统的实践训练,让学生能够全面、正确地对信息系统在组织、管理与使用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评价。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能力,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毕业论文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浙江工商大学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材采用的是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金海卫等主编的《管理信息系统》。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实验实践并重。课堂理论教学以多媒体课件为主,黑板板书为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能力的培养,以企业实际采用的管理信息系统作为案例,不断提高理论教学与实际相结合的程度,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综合运用探索式、启发式以及案例教学方法。
3)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考核方式现状分析
各财经类高校对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考核方式的各不相同,如吉林财经大学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50%,平时成绩包括上课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阶段小考成绩等,期末考试占50%;对外经贸大学平时成绩占20%、大作业占30%、期末笔试占50%;上海财经大学课内讨论及考勤占40%、平时作业占20%、期末考试占40%;西南财经大学采用考察的考核方式,平时分占100%;浙江工商大学则是平时成绩占45%,期末考试成绩占55%。
2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管理信息系统既是一门课程,又是一门学科。从学科角度看,管理信息系统是综合运用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和系统科学,以解决实际管理问题为出发点,经过融合而提炼组成的一套学科体系。该课程既具有理论的深度与宽度,又对实践具有较高的要求。从课程角度看,管理信息系统涵盖了管理学、信息学、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信息系统开发、管理的实践训练,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管与工相结合的专业课。
从调查来看,目前,财经类的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该专业,很多高校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建设中都有一些很好的经验,但同时我们也发现目前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5]。
1)教学定位模糊
在管理信息系统的课程教学中,目前的高校有“技术型”、“管理型”和“复合型”三种不同的形式。“技术型”教学偏重从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角度进行教学,对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各个阶段进行详细的介绍,对学生的开发能力与分析设计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管理型”的教学则从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管理的影响角度出发,如管理信息系统如何固化、优化和重组企业的业务流程,管理信息系统与商业创新的关系等角度进行。从现实来看,管理信息系统既有技术的一面,也有社会和管理的一面,它是一个社会技术系统,从而有一部分学校的教学变成“复合型”。在这种模式下同,既有对管理信息系统整个生命周期的详细讲解,也包括对管理信息系统与企业竞争优势、业务流程改进以及对管理决策支持的内容。
2)教学内容更新滞后
管理信息系统伴随着管理思想、软件工程、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需要反映最新的信息技术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影响,如互联网+与管理信息系统,互联网金融,O2O,信息系统与商业创新等。
3)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所讲授的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开发方法以及与竞争优势的关系等内容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加上学生普遍缺乏对企业业务流程的理解和对管理的实际认知,在课程学习过程上会感觉比较抽象,从而导致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4)实践环节薄弱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得不到培养
从调研情况来看,基本上大部分财经院校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都安排了实验。但从实践环节安排上看,一部分是通过对相应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来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一部分是通过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来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全过程,还有一部分则通过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案例来分析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各方面的应用情况。整体来看,缺乏对学生整体动手能力和系统思维的训练。
5)缺少复合型的教师队伍
从目前情况来看,教授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师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教师;另一种是管理类的教师。从培养企业信息化复合型人才角度来说,首先需要有一支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教师队伍的支撑。
3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实践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目前将慕课与传统课堂教学混合,通过学习者行为大数据的分析以促进有效的教学管理的主流方法,能够把传统线下(课堂)学习方式的优势和在线学习(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根据黄荣怀等人提出的“混合式学习课程的设计框架”[6],结合学校购买的泛雅平台特点,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建了一个课前学生自主学习阶段、课中教学阶段和课后讨论提升阶段的三阶段实施模式。具体的实施方法及效果分析可参考“财经院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7]的详细介绍。
4 结束语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作为一门综合类的课程,需要我们从课程体系的角度去思考该课程的建设问题。在实际中,我们需要理顺该门课程与相关专业其他课程之间的前后关系,学生学习本课程需要具备哪些课程的基础,即先修与后续课程分别是什么,另外还需要理解该课程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的定位是什么。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
由于课程的综合性,相应地也要求任课教师具有综合的知识结构。因此,需要在课程改革过程中,通过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不断地调整知识结构,逐渐适合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张献华. 基于信息应用的财经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3(3): 88-89.
[2] 黄艳. 经管类《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的调查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 2013(2): 32-35.
[3] 刘伟. 财经院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08(2): 62-63.
[4] 李晶. 面向财经管理类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建设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 2011(26): 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