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设计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3 10:03:1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人居环境设计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人居环境设计论文

篇1

何谓乡土文化,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学界一直众说纷纭,至今没有统一定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学者认为乡土文化就是发端并积淀于一个特定的地域,带有浓郁地方色彩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总和,包括民风民俗、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语言文化等。还有的学者认为乡土文化就是乡土社区基于生产生活和智力活动总结和创造的关于自然与社会的实践经验和认知体系,它包括农业知识、技术知识、医学知识、民间文学与艺术知识以及诸如信仰、亲属与社会组织、人际关系等神圣与世俗生活知识等。我们认为乡土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乡土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乡土物质财富和乡土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乡土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与自然环境交往的漫漫历程中,以特有的乡土观、文化观为指导,以调适乡土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落脚点和归宿点而形成的乡土物质文化、乡土精神文化、乡土制度文化和乡土生态文化的总和。乡土物质文化包括乡土山水风貌、乡土聚落、乡土建筑和民间民俗工艺品等;乡土精神文化包括乡土孝文化、乡土宗族家族文化、乡土生活习惯、乡土传统文艺表演、乡土传统节日等;乡土制度文化包括乡土生产生活组织方式、乡约乡规、乡存共荣的意识形态、乡土价值取向、乡土行为方式等;乡土生态文化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地理环境的大气、地形、地貌、土壤、湖泊、河流等自然山水以及形成生物链条的动植物种群等。乡土文化是特定区域的共性文化积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既涵盖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共性因素,又涵盖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价值观和社会意识。

1.2乡土文化的内涵特征

我国乡土文化源远流长。乡土文化是华夏民族得以繁衍生息的智慧结晶和精神寄托,是区别于其他任何文化的唯一特征,是民族凝聚力和进取心的真正动因。优秀的乡土文化既表现了乡民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和审美情趣等,体现了乡村和谐为美的社会伦理思想,强调了人与人的和谐、家庭和谐、邻里和睦到社会和谐,又体现了乡民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社会进步的文化价值观,还体现了乡民勤劳、朴实、热情、开朗、健康的品质特征,民族性情尽显其中,更体现了乡民崇尚劳动、尊亲敬祖、敬老敬贤等传统伦理观念。所以,乡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无论是制度的还是生态的都是不可替代的无价之宝,已深深地融入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之中。因此,乡土文化具有以下内涵特征:

1)乡土文化具有强大的延续力。

纵观世界上各个主要的农耕文明,大都发生过中断或衰落,唯有我国的乡土文化从未中断过,它一脉相承直到今天。

2)乡土文化是一种农耕型的文化。

这种形态的文化,不仅在意识形态上使农民群众形成了重农、尚农的思想,而且在社会心理和行为上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3)乡土文化是一种开放型文化。

它总是能够积极地吸纳和融合异质文化,而不是盲目地排斥或应付。

4)乡土文化是一种和文化。

这种和主要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自我身心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

1.3乡土文化与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关系

乡土文化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灵魂,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乡土文化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与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之间的联系又是密不可分的。新农村人居环境受乡土文化的影响,又是乡土文化在物质环境和空间形态上的体现,是乡土文化的写照。由于乡土文化具有延续性的特质,因此可以根据需求从乡土文化当中找寻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素材来获得设计的思想源泉。同时,乡土文化作为乡土生活方式的一种载体,在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进行设计时也是对新的乡土文化的创造和完善。即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一旦形成,就会对该地域人们的思想、心理、行为、生活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形成新的乡土文化情景。不同的乡土文化反映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上会产生不同的人居环境风格。

2乡土文化的作用

乡土文化使设计者在认识理解乡土物质文化、乡土精神文化、乡土制度文化和乡土生态文化的过程中转化为设计理念,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产生深刻的影响。乡土文化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乡土文化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文化根基。

乡土文化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记录着乡土文明发展的轨迹和特殊性,承载着乡村的历史和传统,聚集并沉淀为一定的社会密码,是传统农业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原生态文化。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必须从中吸取营养,寻找设计灵感。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模式或载体的选择,只有与当地的乡土文化相结合,才能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由此可见,乡土文化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根基。

2)乡土文化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具有导向作用。

乡土文化导向功能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乡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与乡土精神文化,发挥着无形的导向功能,能够为设计者提供方向和方法,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者的设计思想和设计行为起导向作用,引导他们面向农村美好未来,以农民、农业、农村即“三农”整体利益为重,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业为重,使设计者自发地去遵从,把“三农”与设计者的意愿和愿景统一起来,从而促使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更加符合“三农”的实际需要。其次,对农民、农业、农村整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起导向作用,引导农民、农业、农村树立大局观念,支持和配合设计者对新农村人居环境的设计。因此,乡土文化就像一个无形的指挥棒,使设计者自觉的按照农民、农业、农村要求去设计人居环境。

3)乡土文化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具有文化传承的作用。

乡土文化具有传承的作用。乡土文化一旦形成,就会薪火相传、稳定延续下去。今天的乡土文化,是建立在对传统乡土文化的传承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优秀的乡土文化凝聚了乡民世世代代的智慧,是乡民赖以生存的精神力量。乡土文化的传承表现为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等方面的传承。所以,要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就不能无视这些宝贵财富的存在,不能离开对乡土文化的传承,否则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对乡土文化的传承要批判继承,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对于符合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要求,又积极健康向上的内容,应继承和发扬,对不符合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要自觉加以改造或剔除。

4)乡土文化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具有指导调适的作用。

乡土文化中有乡土奋斗目标、乡土的行为规范和乡土的共同价值观,这些都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有着强烈的指导作用。它让设计者明白自己的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哪些地方该发扬,哪些地方该规避,为设计者指明了调整和适应的方向。通过这些指导从而提高设计者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力,使设计者明确工作意义和工作方法,从而提高设计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乡土文化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的运用

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挖掘乡土文化元素,尊重当地自然与人文印迹,坚持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实现人居环境设计与人的天人合一。乡土文化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具有巨大的利用价值。

3.1对乡土物质文化元素的运用

乡土物质文化中有乡土山水风貌、乡土聚落、乡土建筑、民间民俗工艺品以及乡土地貌、乡土气候、乡土植被、乡土材料、乡土色彩、乡土符号等元素。它是在乡土地域范围内自然产生,且能被设计者利用到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带有乡土文化的真实性和朴实性,对节约新农村人居环境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如对乡土色彩的运用。设计者在进行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前要深入了解当地农户的风情民俗,体验当地的生活环境和场所精神,运用乡土地貌色彩、土壤的色彩、植物生态、人文内涵、天空、大地、山林、水体等自然物质实体固有乡土色彩,挖掘出当地的乡土色彩,并运用到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去,使得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富有乡土气息,创造出独具匠心的色彩映像。乡土色彩对整个造型赋予了乡土个性语言,它是造型要素无法取代的。又比如对乡土符号的运用。设计者将乡土符号作为物质载体,再结合当地的风情民俗,并以艺术的造景手法运用到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从而设计出能真正体现乡土文化特色、个性突出、生态和谐的新农村人居环境。还比如对乡土材料、植被的运用,呈现出的是自然美。取材于大自然的石材、植物、木等自然材料,通过造景手法处理使普通的材料变得不普通,利用地产的瓜、果、梨、桃等水果或蔬菜作为绿化设计素材,使之成为新的景观观赏对象。同时那些乡土建筑凝聚了历代民间建筑设计师的灵感,体现了民俗风情与乡土文化,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设计者应重视保护乡土建筑,注重从乡土建筑的布局、墙体、屋顶、门窗和其他细部中吸取地域元素,让新农村人居环境与乡土建筑和谐共生。

3.2对乡土精神文化元素的运用

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看得见的东西是它的物质文化存在形式,那些看不见的是乡土精神文化,它飘离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载体之外,隐藏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形式的背后,透过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物质文化所反映出的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化、心态、审美情趣、设计理念、设计思想、创作手法、设计方法等,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乡土精神文化。而这些共同思想、价值观念、基本信念、乡土精神、农耕传统、地域风情和民间技艺是乡土精神文化的精髓,可以作为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主题和设计理念,通过新农村人居环境载体设计,去营造空间环境,不仅能体现乡民的意识观念、审美情趣、心理需求和行为方式,同时还将反映蕴含在其中的深层次的乡土精神文化内涵。因此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乡土精神文化特征的表达,重在意境、神韵、场所精神的塑造上,在潜移默化中将地方的风俗遗存、生活模式、传统空间格局传达出来,作为一种乡土精神文化特色的见证。

3.3对乡土制度文化元素的运用

乡土制度文化介于乡土物质文化与乡土精神文化之间,相对于乡土精神文化而言,更具有外观的凝聚性、结构的稳定性和时间的延续性,它既起着规范乡民行为和办事规程的作用,也起着规范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作用。乡土制度文化为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提供了共同的设计准则和设计规范,这些共同的设计准则和规范反映了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共同意愿。同时,乡土制度文化是非物态文化,它的乡村生产生活组织方式、乡土纪律制度、乡土道德准则、乡约村规等,有利于增强设计者的文物保护意识,了解乡村的发展历程,知晓先人留下的文物古迹,促使他们增强保护文物的意识,使之合理利用乡土物质文化、乡土精神文化和乡土生态文化资源,以乡土制度文化为切入点,引导设计者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进行设计。如以乡土生产生活组织方式为物质载体,引入当地农业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等乡土材料,如古井、水车、石磨、古树等器物和农耕文化的簸箕、斗笠、锄头、风斗等原生态的生产农具经过艺术化的处理,充分展现乡村特有的艺术美。

3.4对乡土生态文化元素的运用

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应有效利用乡土生态文化元素。因为“环境的背后蕴含着千百年来生态演进的历史和文化发展变化的历史,它是人与自然共同的作品,经过了千百年来的改造,深深打上了人的实践的印记,成为‘人化的自然’”。然而,目前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缺乏对生态文化必要的尊重,对其运用还比较薄弱,大多以损害乡土生态文化为代价,过度的设计已造成乡村资源浪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是发展乡土生态文化、建设乡土生态文明的需要,设计者必须站在国家目标和发展战略的高度,有效地运用乡土生态文化资源,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遵循生态的原则,遵循生命的规律,把地形、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动、微生物、土壤、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土地、人口、体制、文化、历史等组成一个多维的复合生态体进行设计。也就是说,设计者要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去充分考虑,合理安排乡村土地及地上的物质和空间,创造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优化和美化的乡村人居生态系统,为农户创造安全、健康、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

篇2

研究当今各种城市环境景观形态设计失败的原因,多为设计脱离了人类作为环境的主人的行为感受和需求,或为忽略了当地环境的生态规律。21世纪的社会要求我们更加关注“人”,但又不能一味的满足“人”的欲求,而是从人的需求出发,创造符合生态发展规律的生活方式。而“人居环境科学”(The Science of Human Settlements)正是一门以人类聚居(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这为景观设计带来了指导方法,使得对环境的理解更为人性化和合理化。

一、人居环境学发展原则

依据吴良镛院士所着的《人居环境科学导论》,我们可以得知人居环境的概念及其构成。引用其书中观点,人居环境,是人类的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而人居环境科学就是围绕地区的开发、城乡发展及诸多问题进行研究的学科群,它是联贯一切与人类居住环境的形成与发展有关的,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新的学科体系,研究对象即是人居环境。

1、人居环境的框架及原则

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人居环境研究以满足“人类居住”的需要为目的。就内容而言,人居环境包括五大系统: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支撑系统。其中,“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是两个基本系统,“居住系统”与“支撑系统”则是人工创造与建设的结果。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和谐与矛盾共生,人类必须面对现实,与自然和平共处,保护和利用自然,妥善的解决矛盾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

在任何一个聚居环境中,这五个系统都综合的存在着,五大系统也各有基础科学的内涵。在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中,建筑师、规划师和一切参与人居环境建设的科学工作者都要自觉的选择若干系统进行交叉组合。另一个方面,根据中国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人居环境研究的实际情况,也可将人居环境科学范围简化为全球、区域、城市、社区、建筑等五大层次。

对于人居环境的建设大概有几个方面的要求:提高生态的意识;与经济良性互动;发展科技;重视发展整体利益;与艺术的创造相结合等。

2、人居环境学的系统性

人居环境学是涉及人居环境的有关科学。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总的来说,它们都以环境为研究对象,但各自的研究范围、内容、与侧重点及所采取的手段并不一致。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涉及的是具体的科学技术问题,全球变暖、臭氧空洞的产生等,而人居环境科学关心的则不仅是如何把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引入人类聚居形态,对五大系统的各个层次的人工与自然环境的相关内容均应引入到规划中去,用以提高环境质量、形成宜人的居住氛围。

从人居环境不同方面可以有不同的学科核心和学科体系,就人居环境的物质建设、规划实际来说,则可以以建筑、地景、城市规划三位一体,构成人居环境科学的大系统中的主导专业。依据我国的情况,当前大规模建设实践需要面向21世纪的建筑发展,宜将这三者融贯综合的进行规划设计与研究。

人居环境科学是一个学科群,人居环境科学是发展的,永远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其融合与发展离不开运用多种相关学科的成果,特别要借各自相邻学科的渗透和展扩,来创造性的解决繁杂的实践中的问题。因此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庞大的系统科学,研究建筑、城市、以至区域等的人居环境科学,也应当被视为一种关于整体与整体性的科学,目标就是获得整体的协调发展。若能将此系统的设计原则贯彻在景观设计上,也同样将具有高瞻远瞩的发展潜力。

二、景观设计原则

景观设计虽然是建立在环境艺术设计概念之上的设计门类,但它所蕴涵的内容却涉及到美、建筑、园林和城市规划四个方面。景观设计最通俗的解释就是美化环境景色,可以说是以塑造建筑的外部空间的视觉形象为主要内容的艺术设计。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环境系统设计,它的环境系统是以园林设计所涵盖的内容为基础,设计概念是以城市规划设计总揽全局的思维方法为主导,其设计系统是以美术与建筑专业的构成要素为主体。

同样是一门兼具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学科,建立在人居环境学的系统框架之内,景观设计同样需要贯彻整体的系统思维,以面对21世纪下,对环境的综合发展要求。在第20届建筑师大会上,吴良镛院士在《世纪之交展望建筑学未来》的报告中指出:广义的建筑应走向建筑、地景、城市规划的融合。他所谓的地景,即景观设计,用景观设计的手段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是必然趋势,而景观设计也就成为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1、景观设计的人性化原则

景观设计要做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原则,就要求设计者必须在充分了解所住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生活、工作习惯、生理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人性化设计。目前我国许多居住区内园林绿化在很多方面忽略了这一点。比如:有的楼盘用绿地做隔离带,却忽视了人们生活的方便,两分钟的路程可能得走上十几分钟,导致许多人直接从绿化带穿过,破坏了绿化;有的居住区绿化设计没有把残疾人的行为考虑进去,给残疾人的出行带来不便;有的居住区没有为老人和幼儿开辟专用活动场地;有的居住区景观设计粗糙,没能真正、准确地创造人们所需环境。

根据奥斯卡纽曼所作的人们行为活动与城市形体环境关系的研究,认为人的各种行为活动要有相应的领域,他提出了由私密性空间、半私密性空间、半公共空间及公共空间构成的空间体系设想。运用在居住区园林环境设计中,就是要按照人们的不同需求和不同的活动内容,适当地进行区域的划分,以适应不同年龄层、不同兴趣群和不同文化层的人们开展社交和活动的需要,既要有综合的集中空间,又要有适合集体和个人的分散性活动空间,空间类型尽可能丰富,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

例如:调查表明,当前居住区的绿地空间,老年人日常使用率最高。老年人的活动特点是以我国特有的各种健身功、舞、拳、剑等群体活动和小范围的交往、谈心等活动为主,为满足这些需求,应有针对性地以山、水、绿篱、树丛或建筑小品进行隔离,形成相对独立且视线干扰小的绿地空间。

2、景观设计的生态持续性原则

人居环境学是以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相结合的综合构成,它是尺度不一、形式不一的综合构成。人们的生活与人工环境之密切不难理解,但与自然环境的密切性却往往受到忽视。1872年美国建立的黄石公园,第一次公开确认原始荒野是文明生活的象征,不能不顾后果的把自然环境仅仅用于经济开发,因为风景也是一种社会文化资源,也是一种生态资源。被称为上个世纪最后一位伟大的人文主义者——芒福德,进一步指出:如果环境文化已经深入人心,我们的审美观念就不会只停留在一些风景名胜震撼人心的地貌上,而应该同等对待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还必须强调绿色空间不仅是为了游憩和观赏,更重要的是为了人作为自然的一贯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从生态学的角度把人类看作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强调生物的总体和环境的作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一起构成了一个实体,所有的需要都从这个人居环境取得,因此,不能只着眼于它的各个部分建设,还要达到整体的完满,既达到作为“生物的人”在这个生物圈内存在的条件的满足,又达到作为“社会的人”在社会文化环境中需要的条件的满足。因此,人工建设必然以人居环境的和谐作为前提和目的,园林景观设计实践同样不例外。

新时代的园林景观设计, 赋予新的形式、材料、科技、革新的同时, 传统的民族文化及特征需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中国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卓越的园林文化遗产是现代风景园林师的宝贵财富,其中蕴涵的自然文化理念、园

林生态美学和再现地域景观的手法, 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借鉴, 并融会贯通于实践之中。

三、结语

21世纪我们面对的将是一个全球性的生态意识觉醒,并开始进入积极行动的时代。人居环境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发生联系和作用中介,人居环境建设本身就是人与自然相联系和作用的一种形式,理想的人居环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或如古语所云“天人合一”。因此,现代的景观设计应积极为居民创造舒适宜人的室外公共空间及私密性空间,以及符合各年龄层居民行为特点的景观环境活动空间,加强居民与绿地的联系,调动居民参与景观环境设计与管理的积极性。在发挥景观环境、景观功能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住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满足居民进行社会性活动的需要,保持和发展其地域文化传统,共同营造人居环境的和谐美好。

参考文献:

[1] 吴良镛.关于人居环境科学.城市发展研究.1996 (1) 1.

篇3

问题的提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受到越来越大的破坏。人类在享受高度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对自身的生存环境更加关注,意识到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重要性,生态理念逐渐成为人类的共识,生态宜居住宅环境成为未来住居环境发展的方向。宜居的住宅环境体现人居住的舒适、安全、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一切从居住者出发,满足住户心理健康和身心健康的要求,使居住者生活在一个健康、安全、舒适、环保的室内外居住环境中。

生态理念在居住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的。1969年,I.L.Mcharg出版的《Design with Nature》一书中就提出了“设计遵从自然”的生态规划理念,并提出城市土地利用的生态规划框架。随后,国内外学者纷纷提出了生态规划的理论并进行了相关实践,特别是人类认识到全球环境恶化现象越演越烈的近二十年左右,生态规划理论在人居环境设计中的应用也越趋成熟。美国加州Berkley (1992)、日本北九洲(1993)和巴西库里蒂巴(2000)等城市纷纷提出生态城市建设计划,把生态理念用于了城市环境设计中。国内的研究与实践较国外晚,但由于充分汲取了国外先进理论与实践经验,起步较高。我国第一个生态城市的试点―江西省宜春市的规划与建设,就应用了复合生态系统的理论、环境科学的知识、生态工程的方法和系统工程的手段,打造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复杂生态系统。随后,安徽、浙江、山东、广东等省份也纷纷提出了《生态省建设纲要》,使生态理论在人居环境、城市规划建设与设计方面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本文按照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整体设计的现代住区规划设计原则,融入生态化理念,从住区环境的总体规划,景观、公共设施的布局以及植物的配置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对现代居住环境规划设计的认识,以供商榷。

住区环境的总体规划

居住区的总体规划是整个规划过程的基本环节,其目的是为了创造和谐的生活空间,营造优美的生活环境,更大程度地发挥住区的绿色生态效益,满足居民的生理、行为、安全、社会交往及审美的需求。

在对居住区进行环境规划时,一般都要对基地状况做调查,如位置、气候、原有植被等自然因素,还有建筑、道路等具体人工因素。与之相对应的是自然构架和人工构架的规划。自然构架研究的是一些自然因素,如地质、土壤等,不同地质条件的场地,其地耐力不同,地耐力强的地方适合建造住宅,而松软、含水量大的地方适宜建室外环境。从绿色生态角度出发,土壤也是一种资源,在外环境的布局规划中,保护土壤表土也是一件重要的事。另外,气候、光照、声等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会影响到住宅的朝向及布局,科学利用这些因素可提高住宅小区的绿色生态性。人工构架是在研究人工因素的基础上,对居住区的外环境进行合理布局,加强外环境的功能性、景观性。如使内外道路衔接顺畅,管线连接便利,并开发当地的人文景观,通过借景、组景、造景、分景、添景等设计方案的运用,达到居住区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

居住区交通环境是总体环境的一部分,相对于城市干道,住宅区内道路应将居民的步行以及在道路环境中适合各种活动置于更重要的地位。交通环境的要素主要有入口广场、小区主干道、次干道、宅前小道、室外停车位、地下停车出入口、自行车停放点等等。而停车场在住区中的位置很重要,规划时应从与环境保持和谐的角度出发,否则处理不当会产生噪音,破坏景观。在进行道路总体规划时,应按照道路与其他场地和公共建筑的关系做合理的分级设置。明确各类室外空间及其与道路之间关系的远近、密疏,有助于对道路的合理分级,合理地衡量外环境总体布局等。

现代住区的水利用规划主要从节水、降耗、低成本等方面考虑,如通过节水器具的使用、循环净化设施的设置,建立雨水收集及利用、中水循环和景观用水循环系统。在规划时通过屋面收集、大面积铺装收集或用暗渠收集雨水等方法,将收集的雨水直接进入小区的景观用水系统或经过处理之后进入中水系统;中水经处理达到一定水质标准又可重复使用,进入中水系统或进入景观用水系统;景观用水应大力提倡利用雨水和中水处理后的排放水,这样可以节省淡水资源和降低用自来水的成本。

住区景观、公共设施的布局

住区景观、公共设施的布局与交通规划、组团及层次结构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住区的框架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居住区景观的设计,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和建筑学等基本原理,合理安排并组织住区建筑、园林小品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布局,使人、建筑、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

在现代居住环境规划设计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尊重,满足人的需求和多样化的审美情趣。绿地要体现可融入性和可参与性。可结合园路、游园、健身场地、小型绿地广场等方式来促进居民与自然的亲和性,为居民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态空间。如园路的设计走向充分考虑到居民出入的方便,坐椅、坐凳设置在小广场或扩大园路的树阴下,便于人们休息。小游园位置设置在商店、超市和公共活动场所附近,方便居民茶余饭后活动休息、游憩、购物。儿童游戏场设置在既方便儿童前往,又避开与居民的日常生活相互干扰的地方,活动场地铺植草坪或其他软性材料,色彩艳丽,设置儿童玩耍的活动设施。绿地广场的规模、形式符合小区居民休闲的要求,既满足大部分人,又满足老人及儿童的需求。小区照明、健身器材、标牌、凉亭设施设置齐全,设立无障碍设施,关注弱势群体,体现人文关怀等。只有以人为立足点,从人的方位综合考虑,才能充分发挥生态住宅环境给人舒适、健康、欢愉、陶冶性情和促进邻里交往的作用。

在居住区公共设施的配置中,可以将社区和城市的公共服务设施综合起来,通盘考虑,使社区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完全融入到城市中去,避免重复建设。社区内的公共设施,如教育、医疗、商业、文化体育、金融邮电等也承担城市功能,同时将城市公共设施也可以引入居住区内部,使之成为一个有机体,以满足居民物质和生活的多元化需要。

植物的配置

植物在现代居住区设计中是一个活跃的表现元素,一个成功的居住区环境设计不仅要注重环境中各项景观和功能分区的合理布局,更应注重绿化中植物的合理配置和造景。在进行居住区规划植物配置和造景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树种选择注重本土性

在进行居住区绿化中植物配置与造景不仅要考虑到植物的观赏性,还要考虑到植物本身的生物特性。对于绿化树种的选择应充分运用乡土树种,慎重引进外来树种。选择乡土树种作为居住区绿化的主力军,最符合节约原则。因为乡土树种苗木易得、成本低,成活率高,管理省时省力,不会因气候变化而生病,更加可贵的是乡土树种能充分体现和突出地方特色。各地区都有独具特色的乡土树种,如江西的乡土树种有:黄杨、月季、牡丹、蜡梅、海桐球、紫薇、木槿、紫荆等。

(二)种植布局注重艺术性

现代宜居住宅环境注重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的统一,在绿化过程中应注意艺术布局的要求。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合理配植,将观果、观叶、观花的树种进行合理配植,使植物色彩、芳香、叶、花、果和植株的形态随着季节的变化交替出现,做到四季有景可赏;其次应主次分明,在植物造景时可以结合绿地的功能来进行植株配置,重点突出某一种类型,以免产生杂乱感;再次应注重动静结合,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特别要重视“水景”的设计,可以将水系作为景观主体,将水边植物和浮水植物巧妙结合在一起,将绿化空间串联起来。

(三)植物配植注重适用性

住宅旁绿地与居民的日常生活二者关系密切联系,这就要求在居住区绿化中进行植物配置时既要满足观赏的功能同时又要注重改善小气候、调节温湿度和卫生防护方面的效用,通常情况下可以多种植一些兼具观赏价值和抗污吸污、杀菌能力的树种和花卉,如:夹竹桃、桑树、忍冬、银杏、茉莉、丁香、金银花、牵牛花等。同时,种植时要疏密得当,将绿地自然贯穿、配置在小区内,在绿化时,要给居民的日常生活留出足够的活动空间和场地,在经济条件的前提下,可以在每幢建筑物前配置一开放式的小花园。做到各花园和宅旁绿化各具特色,甚至可以作为不同住宅单元的识别标志,使居民特别是儿童很容易识别。

(四)植物配植的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对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是极其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越丰富,系统稳定性越强。它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其中,遗传多样性是指同一物种或不同物种间的变异性,其值越大,群落的适应能力越强;物种多样性主要指某区域的物种丰富度及物种分类的多样性,其数值越大,群落的适应范围越广;生态系统多样性表现出生境、生态过程、群落的多样化,多样性越丰富,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越强;景观多样性,是更高一级的多样性,决定群落的生态功能多样性、空间分布多样化。人居环境生态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在注重艺术性和适用性的同时,构建不同属性的景观(如水体、湿地、森林、山体等),构建不同功能的景观,增加景观多样性,满足社会对不同生态服务功能的需求;而在注重本土性的同时,引种适应性强的园林植物,丰富物种多样性,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

生态文化环境建设

生态文化建设是人居环境生态规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生态文化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一种联系,是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一种认识。生态宜居环境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状态的一种诠释,是生态文化在人居环境设计中应用的一个实例。为此,在人居环境生态规划设计之前,得进行生态伦理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观等的生态文化教育,同时,把生态文化教育贯彻于人居环境生态规划设计的始终,营建生态意识氛围;其次,把生态规划设计应用于建筑、建筑小品、公共设施等的同时,要让这些“生态实体”来演绎生态理念,讲出生态、环保的故事;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通过不同的载体来宣传生态理念,让生态意识植根于民众大脑,形成生态习惯。

综上所述,城市居住区是城市居民日常起居生活的基础场所,融入生态理念的居住区是未来住居环境发展的方向,其实质是现代的建筑技术与现代生态学理念的结合, 在设计生态理念住区的过程中强调的是因地制宜、以人为本、整体生态设计等原则,结合高质量的园林绿化、先进环保的建筑材料以及合理的资源优化利用等手段,建立住宅小区良性的、开放的生态循环系统,改善居住空间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保证居民居住的自然性和舒适性,从而体现住区环境的生态、宜居。

参考文献:

1.杨丽.居住区环境分析中的CFD技术应用研究[J].建筑学报(学术论文专刊),2010(1)

2.Steiner F, Young G, Zube EH. Ecological Planning: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Landscape journal, 1987 (2)

3.Wana X R. SLraleaies of industrial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for a fast-Grow in a urban development zone: A case study in Shannhai,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cology and Enviranmental Sciences, 2002, 28

4.杨丽.如何营造生态宜居住宅环境.住宅科技,2011.5

篇4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项目来源:浙江省2012年访问工程师校企合作项目(项目编号:FW2012013)

作者简介:李兴举(1977—)男,安徽砀山人,建筑学硕士,讲师。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设计、人居环境设计研究。

1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2 浙江华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引言

居住建筑(Residential building)是指提供人们日常居住生活使用的建筑物。包括:住宅、别墅、宿舍、公寓。同时不仅意味着住房和住区本身,还几乎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相关联。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二年级分别安排了住宅设计和居住区规划设计这两门居住类建筑设计课程,是整个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居住建筑教育也成为培养学生创造力与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环节。

近几年来,本人与其他教师一起共同承担了住宅设计和居住区规划设计这两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

2.课程特点与实施存在的问题

居住建筑设计是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讲求理论与实践并重。该课程教学要求以培养目标为导向,结合市场需要,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居住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因此在课程教学工作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实现满足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但是,该课程以往的课堂教学基本上仍是以教师为中心,重理论、轻实践,忽略了教师和学生的充分交流,学生缺少主动提出新问题的探索能力。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原理部分内容的陈旧。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逐步完善,建筑学科得到了迅猛发展,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层出不穷,在学科研究和设计实践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本课程在讲授居住建筑设计的相关原理时,许多书本知识明显滞后。教材上实例虽然经典,但较为陈旧,与现代生活联系不够紧密。在实际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学生参照教材所做的户型被老师给否定的现象,产生负面效果。

(2)课题追求广度但忽视细致。本课程在设计课题的选取上往往奢望涵盖工作中所遇到的大部分住宅类型,比如别墅、多层住宅、高层住宅及住宅区等。但常常会在实践中遇到很大问题,即在有限的教学实践内追求“大而全”从而忽视每个课题的“精耕细作”。这样反而得不偿失,往往造成每个课题的完成度过于肤浅。事实上,我们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是无法也不可能做到使同学们掌握全部居住类型的。因为市场在飞速进步,居住模式也日新月异。

(5)评价体系有改进空间。在考核中往往较注重课程设计最后所完成的图纸质量情况,及平时及出勤情况,忽略了学生在个阶段的努力及进步状况,学生往往更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点。

3.课程改革的思考及探索

鉴于居住建筑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我们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与探索,并希望通过教研组的教学实践能够建立起一套新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居住建筑设计方法,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1)更新丰富教学内容。中国近十年的持续经济增长,居民生活水平和居住品质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同时也带来了居住建筑以及人居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在新时期的居住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我们教研组以现在正在销售、建设的一些商品住宅为范例,弥补教材的滞后性。内容采集方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去参观一些已建、新建、在建的居住建筑实例,亲身体验与感受这些真实的建筑、空间,再由老师加以启发,学生自己从中归纳出特点,总结理解书中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对户型设计、建筑尺度、细部构造以及人居环境等有直接认识。另外,教师在教学中所选择的工程实例,应当典型生动,既能反映当代建筑的新科技、新工艺等,又充满时代气息,以激起学生强烈共鸣,提高教与学的效果。

(2)深耕细作设计选题。针对本课程以往选题存在“大而全”而忽视“细致性” 的现象,本课题组经过多方研究摈弃了原来的做法而在设计课题“深耕细作”上下文章。我们在12级住宅设计课程上设置了低层住宅设计与多层居住组团及多层户型设计。第一,在低层住宅设计上,我们侧重于住宅的平面功能、常用空间尺度、建筑造型、环境营造等较为全面细致的建筑设计与表达。使同学们对住宅建筑有个较为深入细致的理解。第二,在低层住宅设计与多层居住组团课题设计中,我们较为侧重于多层住宅组团的空间设计,包含建筑与周边环境、住宅间日照及间距、住宅户型设计等与工程实际密切衔接的内容。同时保证做到教学时间充足。总之,我们在新课程的设置上注重设计的细致性,“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3)完善考核体系,注重过程化考核。在考核方式上也做了相应调整,将平时成绩比例提高,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注重提出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在课堂内外的沟通表达能力。另外,学生图纸等作品的成绩评定也由老师及学生共同完成。在此过程中,学生要仔细观察别人的作品,通过对比给出评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更使得学生因为能参与考核评价,提高对成绩的认同感。反观自身的设计作品,对自己更是一种学习和提高。通过教学验证,调整考核方案的做法,确实促使同学们更加重视平时学习,积极性也更高。

4.教改效果与结论

本论文针对我院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居住建筑设计教学过程中所呈现出的问题进行详尽的总结分析,思考及探索了一些教学改革方法,经过一年多的改革实践,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仍存在需要继续改革的方面,如学时问题、调查的针对性问题、以及与其他课程的衔接问题等,这还需要从专业层面进行调整。当然,课程教学研究与探索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不能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时间的探索,并在学生的反馈中继续完善,这样,才能达到这门课改革的预期目标,即课程内容与时俱进,学生能够掌握居住类建筑设计方法及技巧。

参考文献:

龚恺.东南大学建筑系四年级建筑设计教学研究[J].建筑学报,2005(12):24—26.

王雪英,曹犇,许东,丁波.锦州市三室两厅住宅套型原型设计的探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篇5

宜,是指强调对策或者方法的针对性。基本精神就是尊璧客观事实。它既是中国古代思维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形式,也轰古代室内陈设设计活动的运行准则和价值及其标准。宜人彰是要把人的需求作为出发点。传统室内设计在宜人的总目摘和设计主张的设计活动中,既有因地、因人制宜的做法,也羊宜简不宜繁的、宜自然不宜雕琢的审美抉择。

就因地、因人制宜的做法而言,以实用为主,以满足人创功能需求为出发点,创建和谐宜人的人居环境。我国古代经雀者因地制宜,把宜人与否作为取舍的标准。如建于清光绪九拜的苏州大新桥巷庞宅,书房设置与中路西侧的南首,前后有隽美庭园,坏境十分优美安逸,适宜读书学习。江苏吴江黎里镂柳亚子故居,第五进厅堂东侧为书斋,面对院落及植被,窗下布置书桌椅子,十分科学合理;书房分割成前后两部分,后值几位休憩之处,学习工作与休息两相宜。

清初李渔认为为太师椅不宜冬日长时间久坐,于是发a}了一种暖椅,借助座位和脚下设置栅栏、木板和抽屉,里面可以用来生火,在寒冷的冬季人们坐于其间也会感觉比较暖私舒适。这种设计竭力突出了一个“宜”字。

李渔在谈到住宅装修与陈设设计时还有以下建议:“居宅无论精粗,总以能避风雨为贵。常有画栋雕梁,琼楼玉栏,而止可娱晴,不堪坐雨者,非失之太敞,则病于过峻。故柱不宜长;长为招雨之媒;窗不宜多,多为匿风之;务使虚实相半,长短得宜。

厅壁不宜太素,亦忌太华。名人尺幅,自不可少,但须浓淡得宜,错综有致。……”

这里体现了一种辩证的思维,既要有曲折变化,又要有内在的一致性和整体性;既端庄整体,又要有变化活泼之态,以至“构合时宜,式征清赏”。形势与内容要统一,过也不好,不及也不行,两者之间的“中”才是最好和恰当。

《论语·雍也》认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孔子主张不偏不倚,扬弃“文胜质”、“质胜文”两种片面倾向,辩证地趋向”文质彬彬,文与质的协调与统一”。在《登徒子好色赋》中,宋玉答楚王问,形容邻居一位漂亮女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讲的就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和适宜。先秦墨家主张“强本节用”,从功利的角度审视和考察造物的存在价值,极力反对奢侈倾向,以实用为主。这些设计思想对于我国古代室内陈设和环境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明代文士文震亨在《长物志》卷一“海论”中总结了室内陈设和装修的技法、思路和手段后,提出了“随方制象,各有所宜”的设计原则。不同的设计对象具有不同的设计方案。例如山斋的设计,则应“宜明净不可太敞。明净可爽心神,太敞则费 目力。”厅堂方面,则“堂之制,宜宏敞精丽……高广相称”。山斋与厅堂在功能、使用包括环境等方面是有区别的。山斋的因地制宜与厅堂的功能之别,都应该具备各自的形式与内蕴。

李渔还提出设计应“宜简不宜繁”有两方面的意思和主张。一方面从实用经济的层面出发,例如在谈到住宅窗根的制作时主张:“窗权以明透为先,栏杆以玲珑为主,然此皆属第二义;其首重者,止在一字之坚,坚而后论工拙。”坚固是最大的经济,除此则是非实用的。只有在实用、坚固的基础上再求如“明透”、“玲珑”之类。另一方面,追求高雅清超之境,更多体现着审美的角度的选择、精神层面的需求。在中国传统人居环境文化及室内陈设的发展历程中,由简约、简朴等发展至高雅脱俗的审美风格,汇聚独特而清新的审美感受和精神追求。

李渔在《闲情偶寄》卷四“居室部”中提出的两项设计原则,除了上述“宜简不宜繁”之外,还有一项“宜自然不宜雕琢”,其中蕴含着顺法自然、尊崇自然的一种追求。反应了文人士大夫在室内设计中的一种审美倾向。也就是说“宜”的深层内涵,是以自然之美为主,具有素朴、本性的意蕴。更多的凸现了设计者的一种审美追求和理想信念。

环境的宜人和宜人的环境,是我国古代设计者追求的重要目标。汉代案桌体轻足低,以适应当时汉民族席地而坐的生活和起居方式。这种以人为本、根据当时生活方式和生活特点为出发点进行的设计和实践活动,蕴含着传统室内陈设的文化特征。

篇6

乡村,已不仅仅是农业生产之地,更代表着一种生活,一种与城市完全不同的生态环境与文化氛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明确的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近年,随着各地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的风貌,和谐的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生态环境景观,已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点。

新农村建设同时也给乡村景观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片面追求城市化现象,从而破坏了千百年保留下来的乡土风貌与文化景观,一些传统乡村景观已经或即将消失。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新的课题,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系统性研究尚不全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乡村景观尤其必要。

1.乡村景观的理论基础

所谓乡村是相对于城市化地区而言的,是指城市建成区以外的人类聚居区(不包括没有人类活动或人类活动较少的荒野和无人区),是一个空间的地域范围。【1】乡村景观是个复杂的概念,特别是我国幅员辽阔,北方的平原小镇与江南的水乡民宅有着显著的区别。和城市景观、自然景观相比其空间构型是在原有环境自然属性的基础上注入人类文化特征以后形成的,它是融社会、自然、文化于一体的,具有特定景观形态、行为和内涵的综合体

2、乡村景观发展的原则

2.1乡村景观的空间功能

保持景观的合理性和通达性,乡村景观的空间主要表现在景观块、景观路、景观廊和景观基地所形成的综合景观特征。特别是以居民点、村、镇所形成的空间特征是乡村景观规划发展的基本原则。

2.2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乡村住民的生活质量

对于各个不同地区来讲,乡村的社会发展模式不同,经济文化水平差异较大,景观也有较大差距,改变乡村贫困落后的面貌,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是景观规划发展的重要原则。

2.3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乡村地域的发展应以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乡村景观规划的过程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乡村的开发建设应该以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为原则,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进行破坏性开发,这样才能最终实现乡村景观的良性循环,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2】

3、当前存在的问题

尽管现在农村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与迅速发展的城市相比,农村建设和社会发展明显滞后,基础和公共设施严重短缺,环境脏、乱、差,使得城乡差距更明显、更突出。目前,我国乡村景观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观念存在偏差,主观认为城市的就是最好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对其居住条件有了进一步的要求。但受我国长期以来城乡结构的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普遍比城市低,造成人们在思想观念上认识的错误,认为只要是城市的就是好的,只要是农村的就是土的。

在缺乏正确思想观念指导的情况下,城市的景观建设模式和建筑特点误导着农村居民的建设思想,在进行乡村规划发展的过程中,片面学习城市建设模式,修建了不合事宜的宽马路、大广场,建筑上盲目模仿城市的住宅或别墅,甚至建造了西式建筑,即所谓的“欧陆风格”,造成不土不洋的建筑形式。这些做法都导致了地方文化和场所精神的割裂,造成了景观设计城市化,没有有效地保护和继承农村景观的固有风貌,而使原有的极富吸引力以及景观价值的本土特色丧失,破坏了农村的特色田园风貌造成了许多中国特有的传统乡土文化的丧失。【3】

3.2农村住宅建筑布局不合理。

长久以来,由于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不明确,村镇建设缺乏科学规划,农村住宅建设用地总体上比较粗放,住宅建设相对城镇大为落后,建筑形式单一、大量旧房空置,布局散乱无序现象十分突出。

3.3环境绿化不完善、不科学、不合理

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绝大多数农民认为,种植杨树、柳树和槐树这些适宜农村的树种,是祖辈遗传延续下来的,还有许多是自然生长的。这就使得树种单一,管理不完善的现象存在于我国广大农村环境中。而另一方面,在新农村建设中,不少地区农村盲目引进外地或国外树种,生搬硬套城市模式,盲目追求常绿苗木,忽视乡土树种,从而造成农村绿化“千村一面”和“有绿无荫”的现象。

3.4卫生质量差、环境污染严重

长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将垃圾随意地丢弃于房前屋后以及路边、田埂、溪岸等。垃圾的露天堆放,不仅影响居住环境的视觉美感,其散发出来的气味,还影响到农村居住环境的空气质量,更严重污染到农村的水源。此外,农村传统的厕所比较原始,不太卫生,对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危害相对也大。

3.5公共空间的限定模糊,功能性不强

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农村的公共空间没有明确的功能限定。在没有明确界定的情况下,公共空间仅依靠人们通过日常的自发活动来模糊地实现其功能。

3.6农村传统文化丧失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人们忽略了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一味拆旧建新,盲目照抄城市景观示样。农村传统景观遭到破坏,丧失了各地的特色,导致传统农村人居环境丧失了活泼自然的特色与亲切自然的生活气息。

4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发展模式

4.1要具有整体发展观念

农村的发展只有持续地改进其功能与形式,才能得以生动地保护与发展。乡村景观的发展需要表现其在历史上的延续性,这种延续性会加强乡村的景观特色及不可替代性。因此,在乡村景观格局的塑造上:

4.1.1充分考虑当地的现实条件以及历史人文环境,把这两者相结合;

4.1.2保证区域的整体协调统一,使改建与新建区域相互关联;

4.1.3维持农村居民基本生活的同时,尽可能满足其休闲娱乐的需要,改善传统空间及场所,使其拥有新的功能与形式,同时也更具有时代性;

4.1.4景观设计主要包括增加绿化面积,如在沿路、沿河、沟渠两侧设置绿化休闲带等;

4.1.5在区域内的出入口、交叉路口及重点地段等需要强化的景观节点处,要有很强的景观识别性;

4.1.6在景观建设的同时保护其生态环境不受损害,因此都要采用生态的景观设计手法。【4】

4.2合理适宜的景观产业地带

依照乡村景观形态分类,主要包括乡村居民点景观、网络景观、农耕景观、休闲景观、遗产保护景观、野生地域景观、湿地景观、林地景观、旷野景观、工业景观和养殖景观等。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宜地带规划,以确定合理的景观体系。

4.3以人为本,因地制宜

无论是规划还是建设,最终的目的都是要为所使用人服务的,为人的使用而解决问题的,所以在考虑大环境生态性的基础上,更多要考虑的是人的需求,甚至是从不同人群的角度去考虑,从人们的行为和习惯出发,营造实用、宜居的人居环境,要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延续原有乡村景观特色。

4.4美学原则

景观是由众多要素所组成,人既是景观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景观感受的主体。在特定的美学价值观下,对乡村的景观环境形成美学价值判断,获得自然或人文的美的感受。所以,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本质就是创造美学价值。

5结尾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未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探索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景观建设,依据乡村的功能、景观要求和经济条件,创造出极具特色的乡村景观艺术形象,无疑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为我国增添一道亮丽的色彩。

参考文献:

【1】祝自敏,胡希军,赵晓英. 走有乡土特色的乡村景观规划之路[J]北方园艺2007.8

篇7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在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正效益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负效益,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危机日益加深,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身心健康。生态危机说到底就是人类的生存发展危机,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并迅速为世界各国所接受,并达成共识:人类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涉及诸多方面,包括如何建造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在国际建筑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开始对现代建筑的发展进行反思,深刻认识到其耗费能源、浪费土地、破坏自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是不可持续的,必须改弦易辙。“建筑对环境的干涉及其程度的不确定性使建筑的生态环境和建筑本身的生态化愈来愈受到建筑师和社会的关注”于是,国际上,20世纪60年代应运而生的生态建筑获得了更加丰富深刻的内涵并迅速发展。

1、生态建筑研究的现状

1.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等是较早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运动的国家,很早就开始了生态建筑的研究和设计。现代主义大师赖特将建筑视为 “有生命的有机体”,富勒一直从事研究以最低能耗获得最大空间和高度可靠的结构体系,德国于 20 世纪 70 年代就进行生态建筑的研究,在建筑节能、节水太阳能利用、生活污水处理、屋顶绿化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已使德国成为生态建筑和建筑新技术的展示地,开发的各种节能设备、技术已在建筑设计中广泛应用。

20世纪60年代,人们对全球环境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关注。1962 年美国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唤醒了人类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关注。1969年L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最早提出了在城市规划和环境评价研究中运用生态学和生态设计的方法。

1987年Brutland 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书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和广泛的认同,此后人们对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多方位的探索与研究。1992 年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和《里约热内卢宣言》两个纲领性文件以及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签署了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两个公约。1995年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提出了一套能源及环境设计先导计划。1999年美国建筑师协会选择了10座本土建筑作为现阶段生态建筑创作的范例。

为了探求人类更加理想的居住模式,关于生态城市的研究占有重要的地位,各国相继走向行动。1990年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洲的伯克利城召开第一届国际生态城市会议,与会12 个国家的代表分别介绍了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1992年在澳大利亚的生态城市阿德雷德召开第二届国际生态城市会议,大会就生态城市的设计原理、方法、技术、政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1996年在西非的塞内加尔召开了第三届国际生态城市会议,会议进一步讨论生态城市的重建计划。2000年在巴西的库里蒂巴召开第四届国际生态城市会议,会议进一步交流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实例。2002 年在中国的深圳召开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会议,会议就生态城市的设计及实践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1.2 我国研究现状

在20世纪80年代顾孟潮就提出了“未来的世界是生态建筑学的时代” 的观点 ,1994年5月,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1972 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后,我国环境保护运动日益扩大和深入,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的绿色革命蓬勃展开。1996年3月,中国国家环保局推出两大举措:一是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二是实施“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在九五期间重点治理淮河、海河、辽河等的污染。199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正式将“绿色建筑体系研究列为“九五”重点资助课题”,1998年又将“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人居环境研究”列为重点资助项目。2000年我国颁布了《建筑节能技术政策》;2001年,建设部通过《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首次明确提出了绿色生态小区的概念、内涵及技术导则;2001年开始实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01年我国第一部生态住宅评估标准 《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 出台,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以节约资源、防污染、保护生态为主题,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推进住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生态建筑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对生态建筑的正确理解

生态建筑的概念国内外学术界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但核心的内容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建筑学、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合理安排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的自我调节能力,并具有节地、节水、节能、减少污染、延长建筑寿命、改善生态环境等优点。但是有人认为只要将建筑物周围加一些绿化就是生态建筑,在建筑物内部点缀一些植物就是生态建筑,建筑物单纯的节能就是生态建筑,还有人认为建筑的平面将来有重新划分的可能就是生态建筑等等。但这些观点只停留在生态建筑的表面,对生态建筑的理解是不全面的。

2.2 缺乏对农村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不平衡,其中城乡的差别较大。目前各个学科研究的重点大多局限在比较发达的城市,缺乏对农村居住环境的系统研究,特别是东北地区。大部分的研究都从本学科(生态学、环境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农业建筑学、能源等)的专业角度出发,虽然研究的内容较为丰富,但是各个学科之间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如何在特定地区将人居环境与植物环境工程结合起来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2.3缺乏生态建筑的广泛实践

目前,我国建筑界发表了许多关于生态建筑的论文,这些论文对于宣传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推动生态建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绝大多数的论文都停留在关于生态建筑设计的理论框架、设计原则及生态学理论对建筑学的指导、 国外先进生态建筑的经验介绍,缺乏实际工程实践模式、计算机模拟、环境效果的测试分析。关于农村生态建筑的深入理论研究较少,工程实践则更少。

生态建筑的思路与对策

3.1普及生态教育加强生态宣传

目前,我国教育发展总体水平有限,国家公共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比世界发达国家低得很多,特别是生态文明意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加大教育发展是提高全民族素质、 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国家有关部门应该通过多层次的公共教育和自我教育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唤起人们的生态觉醒并转变为行动。

3.2 加大生态建筑的科研投资建立相关的鼓励机制

尽管我国生态建筑在理论方面已经取得一些成就,但总的来说还处于自发、朴素状态,国外对于生态建筑技术已经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我国对于一些技术虽有介绍,但不全面 ,科研立项较少,国家应该加大生态建筑的科研投资、建立相关的鼓励机制 ,为我国建筑工作者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3.3 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加强人居环境的生态内涵

城乡建设在尊重自然特性的基础上,还要保持城乡文脉的延续。加大新材料、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生态建筑方面,努力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规划、设计经验,加大对节能、节地、新材料、新技术的研究与投入,不断改善和提高人居环境的质量和文化内涵。

3.4加强各学科间的联系与合作

篇8

 

住宅卫生间是与人类的休憩密切相关的场所,随着居室户型的设计日趋合理,其面积越来越大,成了一个美观实用、功能齐全的活动空间,已不再局限于“清洁”和“方便”。因此,卫生间的水环境设计就显得越发重要。

一、同层排水系统的设计

1.设计缘由

长期以来,我国住宅的卫生间排水一直沿用将用水器具的排水管敷设在下层房间上部的方式。这种传统的敷设方式在管道渗漏或堵塞需检修时,会给下层住户造成不良影响;其次,上层住户夜间冲水的噪声对下层住户也存在干扰。这样,同层排水系统的设计就越来越受到重视。

2.设计依据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6.1.6条规定:住宅的污水排水横管宜设在本层套内。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4.3.8条规定:住宅卫生间的卫生器具排水管不宜穿越楼板进入他户。

《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2004年版)2.7.4条规定:排水支管应以本户为界。

以上条文用语中有的是“宜”,有的是“应”,但都表达了同一个概念:住宅卫生间排水设计要采用同层排水。

3.设计方案

目前,同层排水系统设计有三种方式:

(1)垫高卫生间地面敷设排水管的排水方式

垫高卫生间地面敷设排水管的排水方式如图1所示。该方式适用于受建筑专业布置位置影响的卫生间和旧房卫生间改造以及加设卫生间等;但是这种方式采用的不多,原因是容易产生“内水外溢”,最主要的是不符合无障碍设计。

图1 垫高卫生间地面敷设排水管的排水方式

(2)后排水方式

后排水方式适用于小康以上住宅卫生间,并要求采用边墙型地漏(如图2所示)和后排式坐便器(如图3所示)。后排水方式的主要特点是隐蔽式安装系统,即将卫浴系统整合在墙体内,在墙体内设置隐蔽式支架,不同的卫生器具具有不同的杜菲斯支架,排水和给水管道也设置在隐蔽式支架内,并与支架充分固定,卫生器具也直接与支架固定,整个系统只有配水龙头和卫生器具本体明露。

图2边墙型地漏图3 后排式坐便器

(3)下沉卫生间楼面敷设排水管的排水方式

下沉卫生间楼面敷设排水管的排水方式是将卫生间的楼板降低或局部降低30~40cm,在这个空间内敷设排水横管。横管敷设完成后,再做卫生间地面。降板法使卫生间的布置更加灵活和方便,较适合商品化住宅卫生间布置的需要,因而应用最广泛。

二、卫生间的“干湿分区”

在卫生间内,普通家庭所要实现的功能通常包括方便、洗漱、淋浴、冲洗拖把,甚至洗衣服等。除“方便”外,其他活动几乎都可能使水花四溅,而洗浴完毕后,更会在卫生间墙上、地上留下水渍以及浓浓的一层水气。如此一来,不仅易使人滑倒,而且还需经常擦抹打扫以避免因潮湿而滋生细菌。

要想做到不让淋浴或盥洗时溅起的水花肆意扩散,就得多动一点脑筋了。“干湿分区”便是设计师通常会采用的一种方法,其作用就在于合理地把“方便”和“清洗”分成两块不同的区域,使其互不干扰。

空间大小决定分区手段。如果卫生间空间较大,面积在10平方米左右,设计干湿分区时,就可将衣柜和化妆间也设计到卫生间里面,一边是储藏衣物和化妆区域的,而另一边则是洗漱沐浴区域;如果空间在5平方米左右,这样的空间则可以用玻璃或者其他材料将马桶与浴缸分隔开来,一边是方便用的,另一边则是洗澡的独立空间。

淋浴房是划定卫生间干湿分区的经济选择。干湿分区最简单的方法是安装淋浴房把洗浴单独分出,可以有效地避免水花、水气扩散。不了解的人可能会将整体浴房与淋浴房搞混,因为他们都是淋浴用,又都能划定卫生间干湿区。但其实二者是有很大差别的,相较而言,虽然整体浴房要舒服一些,但淋浴房也是很好的选择。只要保暖措施得当,淋浴房也是很舒服的,最重要的是淋浴房比整体浴房要便宜得多。

巧妙利用地面处理或装设玻璃隔断等也可以实现干湿分区。有条件的家庭也可用不同材料来处理浴室地面,在安置浴缸、淋浴器的地方用耐水性能好的瓷砖、马赛克等材料,而在入口、洗脸池附近选用防水的室外地板等脚感舒适的材料,用不同地面来划分干湿区;若装的是浴缸,则可采用玻璃隔断或者玻璃推拉门,也可装道浴帘来遮挡水花。这种方法最简单、经济,而且不同风格、图案的浴帘还会给浴室增添情调。

参考文献:

[1]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M].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2]谭章荣.“一户一表与水表出户”的设计方案[J].中国给水排水,2004,(1).

[3]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规程[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4]鲍东杰. 建筑设备工程[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5]陈宗杰. 国内建筑给水排水新技术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3.

[6]于丽萍. 卫生间装修新思路: 干湿分离[J]. 中国房地信息 , 2003,(09).

篇9

Abstract: The user-friendly residential area landscape has become a hot topic of community concern. Therefore,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the residential area to achieve the harmony and unity between the landscape and people's living environment and construction, green landscape and the environmental functions of the combination of emphasis on the use of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ctivities, security, cultural, developmental comprehensive reflection. Landscape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of the living environment,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the diversity of plant species have an advantage. The application of its distinctive green environment diversity and function compatible with green space, and ultimately the formation of virtuous living green landscape ecosystem. This thesis is the design to reflect the landscape humanity overtaken discussed.Keywords: residential areas, landscape design humane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居住区园林景观人性化设计的意义

1.1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人在空间中活动,街巷、道路、生活广场等所有空间细部都蕴含着尺度的特性,当人们对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涉及的空间及环境是否方便、舒适时,影响其评价的重要因素就是其空间尺度。因此,在对居住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中,在尺度设计上一定要适合居住人群的身份以及文化背景。比如运用尺度相对较小的铺装材料以及降低高度的庭院灯具等。对于居住区环境设计的尺度,首先要满足居住环境功能上的需求,坚决杜绝只讲排场,只追求华丽却不实用的方案,因此居住区园林景观环境需同时兼备观赏性和实用性这两大特性,在绿地系统的统一布局中形成开放式的格局,布置有利于人群居住的空间,有利于人际关系发展的空间结构,使居住区居民能够自由,轻松的融入“家园”群体中。让每一个居民随时随地都享受较为新鲜的空气、阳光、营造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成为居民生活理想中的乐园。

1.2居住区园林景观人性化设计的意义

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与人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小区的景观最贴近居民生活,在规划设计中不仅要考虑植物配置与景区的安全性,设计时还应充分考虑以人为本的原则相对于以人为本的思路。在设计中应始终注重社会化、人性化要求,居住区景观主要是满足人们游憩、活动、交流的功能,固园林绿化所创造的环境氛围充满生活气息,做到景为人用,以人为本,富有人情味。无论是人工建造的园林,还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天然财富,都可以看成是一种生命的存在, 能够借助大自然的力量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循环。

二、居住区园林景观人性化设计原则

居住区景观的设计包括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发挥居住区周围环境有利的因素,公共自然山水环境,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与居住区整体风格的融合和协调。这些空间往往相互融会贯通,构成了居住区外部环境的物质基础,其主要目标是营造生态化、景观化、宜人化、舒适化的物质环境以及和睦,开敞半开敞空间,立体化空间处理,有亲活力的社会文化环境。这些方面既有功能意义,又涉及到视觉和心理感受,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体现“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即人性化景观设计,并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保护人居环境的生态美,保持生物系统多样性,注重环境生态及景观塑造。强调人性化设计的空间功能,又要有尊重自然、利用自然、设计结合自然的观点,才能体现“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真正内涵。给人产生一种归属的感觉。

中国的住区景观受市场导向,装饰之后看似美不胜收,即使景观设计师也眼花缭乱,然而,我们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明确一些基本的问题。那么,首先在设计之始一定要参询自然。自然是所有被设计物的创造者,少了自然这个基本条件,设计师无从设计。其次,在混沌的意识中万物归于一,每一个造物的过程,都是在探询人性的根本。住区景观中实现人性化重要的是看其是否营造出了适宜的场所感,是否解决了功能问题,使用上是否兼顾了不同年龄不同类型的人的共同需求,是否让人们在使用中真正方便,以及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是否合理,是否与周围环境融合。黄帝宅经中提到“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就是人要融于自然才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亦是如此。“天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天地之间,人是主体,任何场所的设计都是在为人服务。尤其居住区环境,是人的归属地。天人合一,合一乃大。

2.2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注重“生态设计”

在居住区户外景观设计中,就是通过环境设计为居民提供良好的日照、通风、阻隔噪音、吸附有害气体等条件,实现居住区地域的多样性,使人的感觉和感受是处在绿色的生态环境中。因此,对于人居景观生态环境而言,共生与再生原则就要求我们特别注意和自然环境的结合与协作;善于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2.3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体现“风水理念”

篇10

中图分类号:TU241.5;TU-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7)01-0041-04

收稿日期:2006-09-27

作者简介:陈丰(1975-),男(汉族),湖南南县人,2002级工程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建筑技术科学研究工作。

1 中国古代民居环境观念的内涵

受传统“堪舆学”(俗称“风水”)的影响,我国古代民居的营建大都按风水师的建议去择址建屋。风水术中对民居住宅地的选择、民居外形环境、以及宅内空间布局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古人营建民居环境的生态意象。

托名于人文始祖黄帝所传的《宅经》中“凡修宅次第法”一节有“宅以形式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林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得如斯,是事俨雅、乃为上吉。”之语,观点精辟,堪称我国古代对居住环境最早、最权威的注释。这句话清楚地表达了古人勘察地理、相地择居的传统规划思想和环境观,对中国传统民居的选址和布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左右着传统民居的格局形态。

古汉语词义与现代汉语有差别,从文中“宅――以舍屋为衣服”可以推断,当时“宅”字的含义,应为居住区域,居住环境。

人的肉体是生命的载具,是各脏器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宅经》将居住环境中地形、风水、植被、房舍、入口等诸要素之间的关系,比喻为人的身体各部与服饰,十分贴切。

凡人不可无衣服冠带,但服饰与身体相比,轻重自有分别。服饰可以随意更换,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改变。中国人历来造屋多用土木少用石材,并不刻意追求房舍长久存在,这是因为宅邸在古人心目中如黼黻衮冕一般,可以随主人身份的变化而更换。房舍与门户除提供舒适的活动空间之外,还应满足显示等级、门第、身份之要求。天子赐给诸侯、大臣有殊勋者的“九锡”中,就有朱户、纳陛两种宅邸元素,这正是中国历朝都把宅第纳于舆服的写照。

《宅经》认为在人与居住环境之间,应是共生、共存、共荣的关系。《宅经》认为:“宅吉则人荣”,“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又说:“以宅为家,居若安,则家代昌吉”,并有“故不可独信命也”的结论。

《宅经》认为居住环境的各要素组织在一起,作用既各不相同,又有机统一、相互协调,犹如一个鲜活的生命体,主次分明,但缺一不可。《宅经》的这种观点很大程度上暗合黄老“道法自然”思想,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具有天生的吸引力,因此,它不仅仅常见于后世的诸多风水术书之中,同时也为广大士人阶层所接受,从而成为指导中国人选择、评价、改造居住环境的理论纲要和实践指南。

近代以来,《宅经》中关于“风水”的论述受到许多有识之士的批判,被认为是伪科学甚至迷信,但事实上,它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追求理想居住环境的代名词,是古人试图人为的调整环境,以保持人与自然的有机融合。它决定民居村落营建的选址、朝向、空间结构、景观构成等,同时也充分反映了古人朴素的生态保护意识。这些意识在今天仍然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2 中国古代民居环境的类别

如果按居住所在地的地域类别而言,古代民居的环境一般可分为山水、村野、市郊、城邑四类。中国人迷恋山水福地,古已有之,明代文震亨《长物志》有云:“居山水者为上,村居次之,郊居又次之。”由此推论,未言之届于城邑当为最末。这句话集中体现了儒家知识分子阶层对于居住环境的审美取向,即居住环境以亲和自然为上。

山水地有林泉草木之生机,又有丘壑洞石之幽静,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本来就是最为宜人的居住场所。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人审美观念逐步扩展,大致到了魏晋时期,中国人已经对自然的山水奇趣及其所蕴含的意境有了极为深刻的体验,出现了许多隐逸泉林的名士高人,比较著名的,如东晋时谢灵运所居的“傍山带水,近幽居之美”的始宁墅,宣州谢眺建于当涂青山的池馆,唐朝时王维的辋川别业,白居易的“庐山草堂”等等。

无法依山傍水而居的历代统治者,想方设法,不恤民力财力地大肆堆土为山、广植林木,环园建廊,为自己营造自然山水之奇趣的皇家苑囿,比如东晋简文帝造“华林园”,北宋徽宗建“艮岳”,清代建颐和园“万寿山”。而肇始于东晋、南朝,兴盛于明清的江南私家园林,更是创造出幽静雅致、郁郁葱葱,可游、可观、可居的城市山林,如无锡寄畅园、苏州留园、拙政园、同里退思园等等。凡此种种,都从不同侧面体现出古代中国人对自然山水的迷恋。同时,丰富的实践造就出如计成、周秉臣、张涟、叶洮、李渔、戈裕良等一批从事造园活动的专门家。他们中间有一部分人有很高的文化艺术素养,将古典诗词、水墨山水画的意境引人园林景观之中,因而把园林创作推向了极高的艺术层次,使得园林创作变成一个独立于绘画雕刻的单独艺术门类,成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明代计成著《园冶》,乃是我国古代最为系统、成就最高的园林艺术论著。

山水地被推崇为最佳居住环境,除了上述原因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传统的美学伦理要求。孔子提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使山水成了美德和智慧的具象。居住环境为“礼之具”,山水地的景观能够很自然地满足文人“养心”、“自省”的处世要求。

由于城市道路限制了住宅的规模,在元代,居住于元大都内的权贵阶层中流行建别墅于郊外以供游玩、休闲。城郊离城市近,既能得城市中优厚物质生活之便,又可享受山水林泉的乐趣。无市井之喧哗、有山野之幽静,林木葱郁、环境幽静。这和当今西方国家的富裕阶层,纷纷在市郊建别墅以满足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诉求,是一个道理。

市居环境虽远不及山水村郊,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市居规模却日益扩大。这是因为:①城市是一个地域之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传统儒学中又有非常强烈的人世观念,城市可以提供参与政治与经济、文化活动的种种机遇;②“城市便家”,居住在城市,可以享受到村野无法享受的生活便利;③对市居无法令人满意的生活环境,古人能够提出一系列措施加以改善,如雅洁门庭,清扫室庐,可以“种佳木怪箨,陈金石图书,令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归,游之者忘倦……”,还要建筑界墙,以“门掩无哗”。

中国古代城市民居采用闾里制,居住区按居民的社会地位划分为一般市民阶层所居住的“廛”与士大夫等贵族官僚所居住的“里”,在建筑布局上,“里”类似宫殿;“廛”则按职业类别分区居住,井然有序。“间”为里门,闾里制的建筑布局形势,颇类高墙围筑

的小城堡。这种宅居制式大致形成于周,延续约两千年,至北宋前后逐渐消失。

3 中国古代民居聚落的环境营造

中国古代民居大多组合在一起,形成聚落,这是由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决定的。按照聚居性质划分,大致可以归为三类,即地缘性聚居,血缘性聚居,志缘性聚居。地缘性聚居一般为古城邑内各阶层、各职业百姓杂居一处的群体居住环境;血缘性聚居则十分常见,聚居者之间有血缘关系,一般为同一祖先的后裔,组成同一姓氏的血缘村落;而志缘性聚居则是聚居在一起的,同职业或同信仰者的居舍组合在一起的聚居环境,比如书院的同窗宿舍、寺庵中僧尼的禅房、行伍中士兵的营房等。本论文认为,这三种聚居类型中,以血缘性聚居对现代居住环境的营造最具有启示意义,故着重加以探讨。

相较之于城邑,野外村庄建筑密度低,与自然山水融合好。以宗族血缘为纽带的传统村庄,村落宅居的建设和改造历来被认为与宗族的兴旺与发展息息相关,而“祖宗家法”在族中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这在客观上提高了对宅居环境中的植被、水系、文化建筑、公共建筑、休憩空间、道路以及周围自然山水的保护、开发能力。绵延数百年的持续建设和改造,使得这些传统的自然村落在宅居环境方面做得十分完善。

中国这种传统的血缘村落主要建立在农业经济和农耕文明基础上,受传统哲学思想和风水术影响下“天人合一”的建筑生态环境观,它的生态意义在于它尽可能地顺应自然,或者虽然改造自然却又加倍补偿,达到生态的平衡与自然的循环;充分综合利用自然生态资源,非常节约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重视局部的生态平衡,以达到“人――天――地”的和谐统一。①居舍一般都是坐北朝南、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屋后的山峦可以阻挡北面来的冬季寒风,而面朝河流,便于获得良好的日照和通风效果,水面也具有明显调节热环境,改善局地气候的功能,河流、湖泊等水体可以为人的生活和动植物的驯养种植以及农田的灌溉提供充足水源,同时山水作为良好的景观资源提供人们一种美好的居住环境。因此往往村居聚落的布局形成一种“村落――山水――农田”良好的景观安全生态格局,组成一个有机的大地生命整体;②屋舍背山而处,尽量不占用良田,节约土地资源;③聚落选址勘察风水,汲取充沛水源,或傍水、或近水、或跨水,充分利用地表水资源建立灌、排水渠以利于耕种和生活用水,营建聚落内部的水圳、水塘、水池、水院,蓄泻生活的地表水,改善聚落小气候,美化环境,凿井利用地下水;④民居外形及其环境安排上也具有一定的科学生态意义,协调水体、植被、山峦、岗阜等各环境因素,形成风水中所谓“气场”,做到“气不外溢”,“地有佳气”,“随土而生”,在居住区内气候温暖湿润,气流通畅;冬避寒风,日照良好,植被丰茂,创造出非常宜人的生态环境。

相比之下,现代农村的行政村镇里,居民之间的血缘关系相对淡薄,行政领导者的权威和凝聚力更无法与过去的族长相比,所以村落的居住环境建设大都各自为政,缺乏组织与统筹,这对传统的村落居住环境与周边自然生态的保护与延续显然十分不利。比如东部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富裕起来的农民在原来的居住地拆除旧宅,建造在他们自己看来十分豪华现代的居合,虽然每栋房屋单独来看富丽堂皇,但总体上没有完善的规划,更没有像过去的血缘村落那样,长时间持之以恒地对总体居住环境加以改进与完善。

古代城邑中的血缘性聚居,一般表现为类似于周庄沈厅式的深宅大院,这是由城邑中人口数量和居住环境所决定的。这些深宅大院构成城邑血缘性聚居的基本单位,但是单位之间并无血缘关系。与血缘村落一样,等级森严的宗法是维系这种聚居式大家族的纽带和制度。在这些占地庞大的宅院里,长幼有别、尊卑有别的宅第位置、交通空间,灵活多变、气象万千的庭院布局,以及深厚内敛的文化底蕴,都可以为今天如何满足用户越来越高品味的需求,创造雅致、充满归属感的居住空间提供参考。

4 中国古代民居环境营造中的宅主参与

中国古代历来有宅居主人亲自参与居住环境建设的传统。如果宅主对环境和景观的营造有足够丰富的经验和艺术修养,那么这些参与往往涉及到环境设计、策划,营造细节等各个方面。古代谚语有“三分匠,七分主人”之说,足见这类宅居主人在营建过程中所起作用之大。此处“主人”的文化品味和人生价值取向决定着居住环境与景观设计和建造,可以将宅主的这类参与称为“操作参与”。

如果宅主对于居住环境的营建不熟悉而又有足够的财力支持,一般是委托当时较为著名的“都料”、“工师”进行宅居的环境营造。这类古代的景观设计师们既有较高的艺术品味,又有丰富的环境设计与施工实践经验。在这种情况下,宅主仅仅在策划工程中向设计师提出要求,并对设计方案进行认可,督促施工进度。这类宅主的参与类型可称为“策划参与”。

无论是参与操作,还是参与策划,有一点是共同的,宅主个人的愿望、个性、雅好一定要在居住环境的营建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和体现。

不象现在的商品房开发,中国古代从未出现“房地产”这一行业,住宅也从来没有成为商品(不包括抵押、变卖)。在古代,宅主集“开发商”与“业主”为一身,开发商对环境设计的干涉等同于业主对环境设计的干涉,这就是古代宅居环境与宅主不会产生矛盾的原因。

还有一种现象需要说明,即宅第的易主。宅第易主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家产继承中的房产再分配,另一种是因仕途不顺、家业破败或其他等等原因造成的房产的抵押、变卖易主。前一种情况,因两代主人之间不同品味、不同个性造成宅居环境的变化与调整;而后一种情况下,宅第具有了商品性质。除了因品味、个性以及功能需求等方面的差异造成居住环境的变动之外,还有中国社会特有的传统习俗和心态的原因。上文提到,《宅经》中有“以宅为家,居若安,则家代昌吉”之语,中国人一般认为个人的祸福时运与宅第凶吉密切相关,于是往往将原主人的“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归咎于宅第门庭的不吉,故在人住之前,一定要对原宅居环境进行大规模的改建,以求避凶趋吉,举家平安。

古代建筑大都为木结构,空间分隔灵活,结构构件更换方便,因此宅第的改建扩建一般不会遇到难以解决的结构难题。而在工程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业主们在对房舍进行改建或者装修时,却会因为怕影响结构安全而受到种种限制,这似乎是对人类科技进步的反讽。工程技术人员在进行房屋建造时,如何通过各种手段为空间的可变、可换提供支持,如何适应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古代宅居建设中所用的方式,也许可以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5 结论

5.1一个成功的居住环境设计,不但要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同时还应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对于前者,设计师们可以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所提供的精确数据和手段来实现,而对于后者,则需要设计师通过发掘存在于人们内心深处的理想环境模式,并使设计与这一心理模式相和谐来实现,但这是十分困难的。古代中国人以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哲学思想为基础形成的一整套关于传统居住环境观的完整思想体系,对于今天我们解决居住环境建设中的这一难题,仍具有现实意义。

5.2在进行居住区环境设计时,适当参考中国传统血缘聚居民居的做法,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家族观念运用于现代的居住区建设,使得居住区环境充满对自然的尊崇和对人的关怀,充满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归属感,应是现代建筑师可以探索的方向。

篇11

Abstract: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ecological concepts into building system, build a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system well; make the building system in harmony with the overal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future.

Key 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ecology;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

1、生态学及生态建筑

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与其周围环境系统之间的全部关系的学科。生态学认为任何大小的空间内的生物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的循环、能量的流动和信息的交换而构成一个开放的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有序整体,即生态系统。依据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建筑必须考虑人类整体以及自然整体的生存和生活。从这样的观点出发,建筑与其周围的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周围整体环境中的一个环节,建筑物对其周围环境的影响应当控制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能力之内,使得整个生态系统处于良性循环的状态,使得建筑物与周围的环境处于和谐状态,一言以蔽之,即实施生态建筑。这样的建筑以整体和谐、高效环保、 灵活性强为其根本特点,因此,生态建筑在设计的时候,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首先,整体设计。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应当从生态整体的观点出发,使得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环境以及经济环境之间达到和谐共生, 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使得人、建筑、环境构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

其次, 高效无污染。这一原则是前一原则的延伸。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采用对自然环境以及对人体无害的材料,尽可能减少建筑物对周围环境的破坏,以最少的非再生资源消耗换取最大的使用价值,即舒适健康的人居环境,这是生态建筑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生态建筑最为显著的特点,贯穿于建筑的始终。

再次,灵活多适。由于建筑系统在其全寿周期内,与周围环境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这种相互作用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建筑物的功能在这个周期之内也会发生变化,为了避免过早废弃,需要建筑师采用 “适应性改变”、“灵活性设计概念”、“长寿多适概念”以及“合理废弃概念”等策略,以使建筑物能够适应未来的变化。

2、生态建筑的基本特征

生态建筑的环境要有洁净的空气、水源与土壤不受到不良自然环境的危害, 也不易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基本特征如下:

2.1建筑物要尽量保持和开辟绿地。在建筑物周围种植树木防风、遮荫,改善景观,保持生态平衡。重视室内空气质量,保持新风在室内的流动。

2.2建筑物的资源、能源和其他消耗至最低程度。建筑物应该充分有效地使用水、能源、材料和其他资源。尽量利用清洁能源(如地热与太阳能、水能、生物能和风能 ),保护与改善自然环境。在满足人们的健康、舒适、安全使用的情况下降低消耗、节省资源。

2.3建筑物应有合理的朝向布局,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建筑物的形体布置合理, 应减小建筑物的体形系数,以减少采暖与制冷能耗,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应该采用高效保温隔热构造,并具有良好的自然采风系统以及充分的自然通风条件; 建筑物内的房间设置、布局恰当,既满足使用舒适度,又节省能源。

2.4回收并重复使用资源。从旧有建筑物中拆除的建筑材料,如砖石、钢材、木料、板材和玻璃等,尽可能保护好,根据不同情况,力求回收利用,做到建筑材料―――建筑―――建筑材料―――新建筑的良性循环。

3、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进行建筑设计

一个生态系统,如果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瓦解,就会引发生态危机。城市生态系统亦然。一个优化的城市生态系统除要求功能多样,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自调节能力,还要求各项功能协调,系统内耗最小,这样才能达到系统整体的功能效率最高。因此一栋建筑的设计, 甚或是一个街区设计就要考虑城市生态系统的各个要素,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尽量增加局部的自然生态要素,并且与特定的气候及地理环境相适应,这样才能有利于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减少城市系统循环的梗阻, 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生态学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是把问题的各个要素放入一个整体系统内,并以相互联系的方式来对待,问题的最终解决不是单一地消灭或改变其要素, 而是达到一种系统内的平衡。受这种思维方式的启发, 建筑设计, 也应当把设计放到整个城市生态系统当中,对历史、文化、经济、社会、气候、地形、心理行为等要素加以考虑,把问题与答案、思考过程与设计结果放在整个系统内,动态地研究或探讨它,以寻找最佳设计方案。这就是作为生态学角度进行建筑创作的整体方法论。( 图 1)

图1生态学角度的创作方法论图解

城市生态系统除具有生态系统的某些特征外,又具有人为性、开放性、复杂性等特点。城市的开发建设与建筑活动要兼顾这两方面的特性,使人工系统与自然系统协调,使建筑与城市生态系统协调,城市生态系统与大自然生态系统协调, 从而使建筑环境与城市环境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首先,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工程处于一定的自然生态系统之内,应注意保护自然景观,特定地段的物种多样性, 创造自然开敞的绿地系统,并与当地的气候和地形相适应, 注意节能。自然景观的破坏是一个无法修复的不可逆过程,有效地利用自然景观资源远比破环它更经济,更容易形成特色。城市物种本已贫乏,保护犹不及,更不应毁坏。创造自然开敞的绿地系统,为生物提供繁衍之地, 增加人类对于自然的可达性和亲密性, 同时也能调节城市的微气候。

其次,建筑设计处于特定的人类文化系统之中,要注重社会、历史、经济、文化、心理行为等要素的继承和创新。这与近年来所探讨的文脉的继承有类似之处,只不过本文是借用生态学的研究方式,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把这些要素放置到一个动态系统之内,来考虑建筑设计在这个系统中的操作过程。建筑设计不应当消灭或改变这些要素而是要进行创新和重组,疏导原系统的梗阻,降低原系统的内耗,达到系统内的新平衡。当代人常会感到环境的混乱不定和无归属感,这是由于建筑与环境设计和文化诸要素割裂所致。

4、生态建筑设计方法

4.1建筑与人和谐共生

在设计中强调以人为本,决不是“人类中心论”。建筑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健康、无害、舒适的环境。建筑应满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利用自然条件创造优美的外部视觉景观,改善室内环境品质,提高舒适度,降低环境污染。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需求,才是绿色生态建筑的基本内涵。

4.2建筑与自然环境共生

在对建筑物进行规划设计时,首先要遵循这一原则,即尽可能尊重和保留有价值的生态要素,尽量少地干扰和破坏自然环境,使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融合和共生。设计时,必须尊重这些自然因素,必须考虑建筑物对这些因素所可能造成的影响,根据这些因素的本质特性,科学地确定建筑面积,因地制宜,设计合理的建筑类型,选用对周围生态环境干扰少的建筑材料,减少对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全方位考虑建筑绿化,降低能源消耗,以使得设计出的建筑物对这些自然因素的影响降至最小。

4.3建筑与社会环境和谐

建筑物在与自然环境共生的同时,还必须与社会环境和谐,因此,在建筑方案设计之前,必须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地域景观、审美品位进行详细的调查,在此基础上,选择恰当的建筑语言,设计恰当的空间形态,使建筑物在其全寿周期内,对当地的地域景观、传统建筑能够起到保护和发展的作用,对居民原有的生活方式能够起到保持作用,对土地、能源、交通不形成压力作用,能够让居民参与建筑设计与街区更新过程,保持地域的恒久魅力与活力等。

5、我国生态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

5.1 缺乏对生态建筑的正确理解

生态建筑的概念国内外学术界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但核心的内容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建筑学、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合理安排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的自我调节能力,并具有节地、节水、节能、减少污染、延长建筑寿命、改善生态环境等优点。但是有人认为只要将建筑物周围加一些绿化就是生态建筑,在建筑物内部点缀一些植物就是生态建筑,建筑物单纯的节能就是生态建筑,还有人认为建筑的平面将来有重新划分的可能就是生态建筑等等。

5.2 缺乏对农村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不平衡,其中城乡的差别较大。目前各个学科研究的重点大多局限在比较发达的城市,缺乏对农村居住环境的系统研究,特别是东北地区。大部分的研究都从本学科(生态学、 环境学、 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农业建筑学)的专业角度出发,虽然研究的内容较为丰富,但是各个学科之间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进行深人的研究,特别是如何在特定地区将人居环境与植物环境工程结合起来是函待解决的课题。

5.3 缺乏生态建筑的广泛实践

篇12

1 湿地公园建设概况

湿地是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被誉为“ 地球之肾”。它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蓄洪水、调节气候、维系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湿地的概念很多,得到国际上公认的为《湿地公约》中的定义:低水位时水深不超过6m的静止或流动的水域、沼泽地、湿原和泥炭地,不论是天然的还是人工的,也不论是长久的还是季节性的。由此可见,湿地包括江、河、涌、潮汐水道、湖泊、沼泽、鱼塘、水库、水稻田、滩涂等。

湿地公园是近些年来的一个新兴事物。城市湿地是城市周边地区的一个生态交错地带,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城市湿地一旦受到破坏,就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正是由于其功能的特殊性和系统的不易恢复性,城市湿地的保护和开发受到社会极高的关注。发展城市湿地公园,不但可以保护现有的湿地生态系统,还能更好地发挥其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等功能。

湿地公园是具有湿地自然景观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生态公园,是选择具有美学功能的湿地,如水乡泽国,野趣盎然,是人们回归自然的理想场所。同时,湿地公园的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和景观变化强烈。湿地公园以具有一定规模的湿地景观为主体,在对湿地生态系统及其功能进行充分保护的基础上,对湿地进行适度开发,可供人们开展科学研究、科普教育以及适度生态旅游的湿地区域。根据原有的场地状况,城市湿地公园大致可以分为天然湿地公园和人工湿地公园两类。前者是指利用原有的天然湿地所开辟的城市湿地公园,是未经人为干预的或干扰较小的,后者是指人工开挖兴建的城市湿地公园,是有人为干预的湿地。人工湿地公园主要是以自然湿地为蓝本,采用人工挖填的方式创造一个湿地来进行公园建设。人工湿地公园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使得公园内的景观更加接近自然,因此,它的规划方式与自然湿地不同。人工湿地公园的面积较小,功能比较单一,主要满足城市居民的娱乐休闲和污水净化的需要,距离城市较近,与城市关系密切,并保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充分利用湿地的景观价值和文化属性开展生态旅游活动,丰富居民休闲游憩生活,这些功能是自然湿地不可取代的。

2 汾河湿地公园定位

太原是一座具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 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过巨大贡献。但是太原处于内陆的黄土高原,北方气候特征尤为突出,山多地少,气候干燥少雨,四季分明,和江南水乡风格迥异。作为能源重工业城市,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太原突出的地域特征就是有一条贯穿南北的河流――汾河,它是山西最大的河流,全长710km,也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者,大也,汾河因此而得名。汾河在太原境内纵贯南北,全长100km,占到整个汾河的1/7。

重工业发展时期的太原,历经千余年的沧海桑田, 环境已大不如前。城市景观体系不尽如意, 城市环境结构不健全,个性不协调, 缺少开阔的城市公园、广场,缺少合理的、分布均匀的街头绿地,水体亦多为死水。被称为太原“母亲河”的汾河太原段污染十分严重,长期以来,由于水土流失和工业污染, 使汾河河道淤积,河水污染,严重地影响了城市的形象和发展。针对城市依河而居,却无水可观的现实,紧紧围绕“水”这条主线,1997以来,太原市委市政府决定从改善市区人民生活环境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出发,下决心对汾河太原城区段进行治理美化,使治理美化后的汾河完整体现太原的地域特征,汾河悠久的人文背景和新的文化构思。2001年12月28日,国家建设部授予该项目“中国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并推荐联合国申报人居环境有关奖项。2002年5月30日,联合国人居署决定授予太原汾河景区为“2002 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人民环境最佳范例称号奖”。汾河景区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积极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围绕“人、城市、生态、文化”为主题,着眼大幅度改善太原市的呼吸系统,改变太原市缺水少绿、环境污的面貌,提高生态质量建设,集防洪、排污、园林绿化、运动休闲商贸等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型城市滨水空间,把河道治理、环境保护、城市绿化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环境综合整治,保持了城市滨河区良好的自然生态,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城市发展与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

3 湿地公园建设具体意义

一个城市要健康、持续地发展,离不开湿地。一个城市发展,必然要扩充空间,城市中的湿地水域具有显著的景观美学效果,湿地在城市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举足轻重。在反复进行经济比较、效益比较的前提下,对汾河景区北延伸段尝试性地进行湿地生态建设。

汾河景区湿地公园属于人工湿地公园,二期北段工程的设计方案在反复、周密论证的基础上,按照太原市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生活环境的需求期望于2005年5月开工建设,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向北延伸2.4km进行湿地建设。北起太原市森林公园以北500 m,南至胜利桥北汾河太原城区段治理美化工程的1#橡胶坝,全长2.4km,面积120万m2,其中水域面积60万m2,绿地面积50万m2,广场道路面积近10万m2。汾河景区湿地公园是北方城市中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河道湿地,在规划没计时按照“自然、生态、野趣”的原则,根据湿地的特性,追求生态平衡和现代城市中的野趣。努力恢复城市局部自然生物的多样性,以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4 汾河湿地景观建设与保护

汾河湿地设计为复式断面, 由中间的湿地景观区(行洪主河道)和两侧的运动休闲区域组成。具体规划采用1,2,3,4 的布局结构形式,即1条蓝色的水带(主河槽内自然蓄水池);2条绿色长廊(滨河东、西岸的绿化) ;3个湖心岛( 自然蓄水池内3个湖中小岛);4个景点(东岸: 芳草渡、轮之舞, 西岸: 汇石园、野趣园)。

4.1 功能规划分为3个区域

4.1.1 湿地景观区(主要包括湿地展示区和重点保护区),总用地103万m2,约占91%;

4.1.2 湿地展示区。主要以展示湿地生物多样性, 湿地科普宣传和教育活动为主,占地面积为28万m2(其中人工湖面: 6.7万m2 ), 本区以适宜北方气候的水生植物为主,并配以适量野生花卉等,共同形成特色展示区,为陆生、水生及两栖动物提供生存空间,重点展示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湿地自然景观,开展湿地科普宣传和教育活动,延续汾河的自然地域文脉,表现出自然界的另一种美,唤醒人们记忆深处对大自然的热爱。

4.1.3 重点保护区。主要是保障生物的生息空间,占地面积:47万m2 (其中3个湖心岛: 6.5万m2),以河道中央3个重点保护的小岛为代表的区域,岛上以汾河景区现有野生植物品种为基础,引入适合本地生长的灌木和草本植物,形成有野趣、湿地特色的景观区,针对候鸟及繁殖期的鸟类活动区设立临时性的禁入区,充分保障生物的生息空间及活动范围。

4.2 游览活动区,总用地16万m2,约占8%,主要为4个景点

4.2.1 芳草渡。景点占地面积为4.5万m2, 其中水面面积:0.3万m2,结合现状柳树、国槐及岸边大面积保留水生植物,通过北涧河上的景观桥,与汾河一期景观有机衔接,并设置休闲娱乐区:十里驿、天趣台水之源、君思渡等及三亩塘污水处理展示区等节点,向游人展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的主要功能流程,起到一定的科普教育作用。

4.2.2 轮之舞景点。景点占地面积:3. 2万m2,其中水面面积:0.2万m2,结合小轮车赛馆及森林公园西门设置轮之舞,紧扣“奥运”主题,力争将绿色、科技、人文奥运精神同湿地自然景观有机融合,全园由“五环树岛”、“小轮车历史展示区”、“地景区”、“小轮车雕塑区”、“体育活动区”等组成,象征人类与自然紧密共生的关系以及奥运精神的生生不息。

4.2.3 汇石园景点。景点占地面积:4.7万m2,通过“石”这一大自然最纯朴的元素辅以乡土地被植物来设置石滩,形成丰富的人文地景景观,并为周围居民提供一个放松身心的场所,体现了人文与自然野趣的共生。

4.2.4 野趣园景点。景点占地面积: 3.4万m2,西岸最北段的野趣园景点,通过树形观鸟塔、蘑菇休息厅等一系列仿自然的景观元素,为久居闹市中的市民提供大自然中的水岸野趣。汾河湿地公园在实施生态、环保的设计理念,以及原始、自然的设计风格后,必将达到“水映丛林静,路曲景更幽,鸟鸣芦花动,野渡舟自横”的意境,成为北方季节性洪水河道中具有环境、生物、景观多样性的生态湿地景观。

4.3 管理服务区,总用地1万m2,约占3个区域1%

管理服务区从细节入手,为广大游人提供了休憩场所,把以人为本的设计与建设理念融入到实际工作中。从城市设计入手,弥合支离的城市片断,结合远处高山,近处的建筑及公共设施,使公园与背景融为一体,焕发城市活力。

汾河景区湿地公园在建成以前是汾河太原城区段的城市行洪河道,常年干涸,主要水源以胜利桥北200m处的北涧河和天然降水为主。北涧河平均每日排入汾河的污水有6万m3,主要是上游企业的工业废水,一些小型企业的生产污水和周边居民的生活污水。排入的污水呈黑褐色、粘稠状、具有刺鼻臭味,且含有较多有毒物质和重金属,属劣5类水质,河道基本丧失自净能力。现在的汾河两岸湿地恢复与重建的实践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

汾河公园规划不仅充分认识到太原作为中国北方典型工业城市缺水少绿、污染严重的现状, 而且在景观规划时注意到了和现代景观环境设计与城市历史文脉的有机结合,注重突出地域特色,注重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及水环境保护与管理。从整体上看,汾河湿地公园是按照湿地特性因地制宜地进行了规划设计,实现了由规则式向自然式的转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保护了湿地的生态平衡,塑造了城市美好的生活环境。

5 结语

总之,优良的生态环境是湿地公园能否生存下去的根本所在。所以,保护环境是湿地公园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湿地公园建设应该而且必须对环境起到保护和改善的作用。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