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贴设计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3 10:03:2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招贴设计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招贴设计论文

篇1

2联想思维的概念与作用

联想是审美过程心理活动中的一种,是心理学、美学研究的范畴。同时联想思维作为一种扩展性的创造性思维方式也是进行创造性活动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之一。联想从字面意义上来讲就是指有联系的想象,从一个事物联系到另一个事物,或者将某一种事物的某一点与另一种事物的相似点或者相反点自然地联系起来。其精彩之处在于研究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性。联想思维简言之就是从一种事物的观念想到另一事物的观念的心理过程。例如红色联想到激情和青春以及战争等,而由战争联想到枪支鲜血等等。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巴甫洛夫说“联想就是神经中已经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的复活”。事物和事物之间的关联性是联想产生的关键因素。事物和事物之间差距越是关联性不强,越是风牛马不相及,联想的效果就越好。在招贴设计中运用联想,能加深主题的意境,丰富画面的艺术性,突破时空间隔,创造有趣的意味。通过联想,人们在接受招贴的过程中会融入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实了内心世界,体会到更强烈的美感,从而与招贴设计者连成一体,共同通过联想过程产生美感共鸣,从而加深对招贴的认识和记忆。但联想又有一定的客观性,它是以直接感知、客观存在的事物为前提的。联想的广义、深度和设计者实践经验以及感知程度、积累的知识有密切的关系,只有厚积薄发才能在展开联想的翅膀,同时又要放开心中的层层框架枷锁和束缚,追求真正的自由之本性,才能在思维的广阔空间里自由翱翔,从而创作出优秀的、创意性非常强的作品。

3联想思维的分类及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形式

联想思维有很多形式,可归纳性地分为简单联想和复杂联想。简单联想是指单纯从表面的形式上去追究联系,把具有相似形态或者相反形态的事物进行联系,利用事物的形态进行时空形态间的联系,如用古代传递信息的烽火想到现代的手机等通讯工具。所以简单联想中就包括相关联想和相反联想,细分下去就是类似联想、接近联想和对比联想。类似联想特别指形态相似的联想,比如图1中通过女人的腿和丝绸的柔滑这一形态上的共性来诉求丝绸高品质的效果,女人腿和丝绸都具备相似的笔直挺拔的形态,同时具备柔滑纤细的机理特征。另外如通过盘子联想到月亮、饼、乌龟壳、皮球等,这些事物之间有着类似的形态特点,都是圆形的。类似联想中包括象征和比喻中的几个方面,象征和比喻可以是从形态上进行修饰也可以从内在意义上进行修饰,这里仅指从形态上进行修饰的象征和比喻,艺术作品中的象征和文学作品中的借喻就属于这一类。比如说:“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山舞银蛇、原驰腊象”,在这里作者将月光的白色与霜的白色、山势的曲线与蛇行的曲线,进行类比联想,于是用霜白比月光、银蛇比喻雪山。接近联想重在强调一种时空关系的联想,从同类事物在不同时空阶段出现的不同形态进行联系,表现的是一种时空关系的接近。如图2通过综合不同历史时段和不同地域文化的艺术元素得到创作灵感,招贴通过四个亚洲国家独特的艺术形象构成了一个人的面部,四类艺术形象与人的面部特征和五官非常相似,通过面部五官这一平台把四个不同的元素联系在一起,突出了亚洲艺术节的典型特征。同时在招贴设计过程中接近联想思维也表现在用传统的手法表现现代的事物,或者用现代的手法描述传统的概念,这种创作手法在后现代主义招贴设计中应用广泛。对比联想也称相反联想或者矛盾联想,对比联想思维是从一种事物引导与它相反特征事物的联想或者从一种事物的正常轨迹推导其逆向轨迹的联想思维方式,是一种反常态的设计方法。比如简单地从水想到火,从荒漠想起绿洲,到著名的子弹反向行走,福田繁雄通过一颗子弹回到枪管的图案很直接地反映出制止战争的主题,招贴让人一目了然又回味无穷。对比联想是一种反向思维,是向事物相反或者相对的方向发展延伸。复杂联想在思维的深度上要比简单联想更讲究内在联系,是从事物内部意义上进行联系的探索思考。复杂联想是“由见到某种事物而联想到它的意义及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等。由此又称为关系联想或意义联想。”其中包括因果联想、夸张联想、种属联想(如通过猫想到老鼠)、生态联想(如通过虫子想起叶子)、象征联想(如通过玫瑰想到爱情)、依存联想(如通过脚想起鞋子)、配套联想(如通过筷子想起碗)等。

4联想思维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规律

上述的几种联想方式并非是独力的、分割的,而是相互联想的,一张招贴设计作品中可能包含多种联想方式,因为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景中对同一事物所产生的联想不是特定的,而是产生不同的联想,但是他们却共同遵守着联想的四条规律。在招贴设计创作过程中往往会陷入思维的枯竭之中,在这种情形下如果要通过联想思维来做出相关作品但却处在想象力的真空之中,那么从联想的规律性出发就可以开启思维宝库的钥匙,顿时会思如泉涌,这在招贴设计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里就涉及到了联想的规律。

1)对应规律。

是通过一种物质所对应的人文属性来进行联想。如前面所讲的玫瑰对应的就是爱情,这是由传统承接下来的文化。过节就要送礼品,这也是一种文化,所以商业招贴就很好地运用了这一原理,在逢年过节之际就会做出“节日送大礼”之类的大型商业海报。比如福田繁雄在做制止战争的海报时候就通过战争来对应联想枪支弹药,这是一种从属的关系,然后再用一种反向联想很好地表达了招贴的主题。

2)接近规律。

是将形似或者义近的事物加以类比而产生的联想。当人们对一个事物进行感知时可以引起和它在形态或者意义上相近事物的想象,通过这种直观的想象来进行联想,比如通过形状的接近或者色彩的接近等方式进行联想思维,让两个不同的形体结合在一张招贴设计中,形成独特的趣味。当然在招贴设计中,想得越怪异越好,但是不能脱离客观现实,因为联想的属性中存在客观性。

3)对比规律。

是对该事物性质或者特点完全相反的事物产生联想,旨在通过某些事物在某一种共同特性中具有较大的差异让人产生引起联想,如:黑与白,冰与火等。这种鲜明的对比是引人注目,因而在招贴中应用较多。例如:某些牙膏、化妆品等商品招贴为了强调本商品的作用功能,常以用了此商品的前后状态作对比。如反对皮草公益招贴中为了揭示人杀动物的残忍这一主题,可以通过联想到动物杀人这一一反常态的凶残性来更生动的表达主题。还有如某饮料招贴中也有如人在沙漠中的干渴状态与喝了消暑饮料的状态对比,使人倍感饮料的诱惑,等等。

4)因果规律。

是通过在逻辑思维上产生因果达到联系,如早上看到地面潮湿,会想到可能是夜间下过了雨。再如回家看到家里一片狼籍会想到家中被盗。在招贴中常用这种因果关系揭示某种商品可以满足消费的某种需要,把商品观念和需要观念联系起来,以突出产品的个性。如某自行车针对其青少年消费群做的招贴,即是先调查出当代青年具有一种长大成人,想追求新生活方式的强烈愿望,然后通过这一特点,做了口号为“独立,从掌握一辆自行车开始”的招贴,取得了较好的商业效果。

篇2

所谓象之迹,简单来说就是组成象的迹的因素。我们见到的图像都是有质地和纹理的。在今天看来很简单的一个过程在早期的手工绘制招贴中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例如,在古老的拜占庭艺术中,艺术家们在建筑装饰中使用了镶嵌画,《狄奥多拉皇后》就是著名的镶嵌画作品。制作这样一副镶嵌画,要备齐一些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头作为“嵌片”。它们是大理石的,玻璃料的,陶土烧制的。把它们排放在一起,组成人物或者画面,并由砂浆固定住。一张有若干块嵌片大小的金箔被用来作背景,一些螺钿成分用于突出皇帝夫妇项链上的闪光。各种各样的嵌片方法使壁面程度不同地捕捉和反射着光线,这就赋予镶嵌油画表面以镜面般的感觉,并且使色彩效果比起油画来要强烈得多。我们知道人物的形象是固定的,需要的就是在这个象里面使用合适的迹,这样类似马赛克的、小块的、不同肌理的镶嵌方法就是组成象的迹。在一组名为sonora的招贴设计也用到了类似的马赛克似的拼接。从远处观看这组招贴时,我们能够清晰的辨别出招贴中的象:有咆哮的女人、靠在墙上男人、捋头发的青年和伸着舌头的嘴巴。为了突出主体,背景简单,只用纯色修饰。但走近一看,画面瞬间模糊起来,这时就能够发现每一个图形都是由大小均等、不同颜色的小方块构成的,这些小方块所构成的类似马赛克的特殊纹理正是一种肌理的迹,是适用于这个招贴的迹。当这些迹填充在具体的象里面时,由于远清楚近模糊的特殊效果,使得观赏的人能够在远近不同的角度中体验到招贴的乐趣,在乐趣中感受迹象的奇妙。

篇3

众多创作者在设计实践中,都形成了一些个性化的表现手法,经过长期和广泛使用后,就形成了创作者的标志和符号。具体来说,符号化主要包含符号性技法和符号性元素两个方面。首先是符号性技法。即创作者对某一种具体表现手法的偏爱。如香港设计师靳埭强,其对中国水墨艺术十分青睐,很多作品都使用了水墨技法。如创作于2006年的《汉字》系列招贴中,作者就选取了山、水、风、云这四个汉字作为主要表现对象,并全部使用水墨形式予以表现,将山之伟岸博大、风之聚动无影、云之飘逸非凡、水之灵动幽远体现得淋漓尽致。此外,《北京奥运会》《岁寒三友》《运动与健康》等作品也都采用了水墨的形式,所以一看到水墨,人们自然就会想起靳埭强。另一位香港女性设计者苏敏仪,则对水彩艺术青睐有加。如《环保2000》中,先是用水彩技法画出了四片鲜绿色的叶子,给人以十分逼真的感觉,然后再将“2000”四个数字错落有致地放在每一个叶子的底部,传递出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此外,《苏州印象》《卓越女性颁奖展》等作品也都使用了水彩的形式,因此苏敏仪被誉为是将水彩和平面设计有机结合的第一人。其次是符号性元素。即设计者对某一个元素的青睐。观众看到这个元素,就可以推断作者是谁。如德国著名设计师冈特兰堡,他被称为是“土豆设计师”,原因就在于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有土豆元素的出现。为什么会对土豆情有独钟呢?因为二战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物质极度匮乏,人民普遍处于饥饿中。后来德国政府从美国引进了产量丰富、生长期较短的土豆,帮助包含冈特兰堡在内的德国人度过了那段最艰苦的岁月。没有土豆,也就没有冈特兰堡,所以他才会对土豆有着特殊的感情。此外,靳埭强的“红点”元素、刘小康的“椅子”元素等,同样成为了他们的“名片”,彰显着他们独特的创作理念和风格。

2.三维化表现法

传统招贴的图形都是以二维形态来传递视觉信息的,但是伴随着三维、四维形态的出现,二维图形的局限性也逐渐凸显出来,所以很多设计者都对招贴图形从二维到三维的转变,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到今天,这种三维化表现手法,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和善用的表现手法之一。具体来说,包含图形自身的三维化和与周围环境形成的三维化两种形式。首先是图形自身的三维化。即通过对点、线、面三元素的巧妙运用和对观众视觉思维的把握,让画面实现从二维向三维的扩展。如日本著名设计大师福田繁雄,就是一个创作三维图形的高手。在1987年创作的《福田繁雄招贴展》中,其将静坐在台前的四个人放置在同一个画面中,每一个人都有着不同的视角。在此基础上,利用线和面部的穿插以及黑黄色的对比,营造出了一个立体的画面,这种空间上的刻意模糊,让人分不清到底是二维还是三维。又如1999年为日本松屋百货集团创作的招贴中,画面中间是一张照片,但是照片的顶边和底边又分别放置了两个不同视角的人形,一个仰视,一个俯视,由此产生了视觉上的悖论,再一次让人产生了空间的不确定感,从而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其次是与周围环境形成的三维化。即让招贴图形和周围环境相配合,实现从二维向三维的扩展。比如一则保护野生动物的招贴中,作者将一只象牙的图片放在了一个九十度转折的墙壁上,依附在画面上的象牙也自然形成了强烈的弯曲,生动地展示出了砍取象牙给大象带来的痛苦。又如一则跆拳道的招贴中,画面左侧是一个跆拳道的踢腿动作,但是顺着这个动作向前望去,却是一片现实中破碎的墙壁,让人感觉好像是这个动作推倒了这面墙一样。这便是利用招贴周围真实存在的事物来替换原有的二维图形所形成的实体的三维化。

3.动态化表现法

招贴图形在其发展历程中,一直都是以静止形态出现的。但是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招贴的发展,设计者们已经不满足于这种静态表现,并在图形的动态化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尝试,从而使画面呈现出了鲜明的动态感。具体来说,包含图形本身的动态化和与周围环境形成的动态化两个方面。首先是图形本身的动态化。即通过对图形的加工和处理,使之呈现出动态化的效果。既可以直接选择具有动态形象的图片,如奔跑中的人或动物、行动中的交通工具等,又可以从视觉生理学的角度入手,让观众的眼球动起来,如模糊图形、不对称图形等,这些图形都能引发观众视觉的自觉调整,从而获得运动的感觉。尤其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在制图软件的帮助下可以将这种动态感描绘得更加逼真。当观众感受到作品的动感之后,会禁不住上前一探究竟,从而使作品具有了强大的吸引力。比如著名跑车品牌兰博基尼的一则宣传招贴中,就采用了运动加模糊的图形处理。当画面中的汽车飞驰而过时,周围的景物都是模糊的。这样既显示出了汽车的速度之快,又充分激发起了观众的好奇心,当观众纷纷上前仔细观看时,也就达到了设计者的初衷。其次是与周围环境形成的动态化。即让招贴图形和周围环境相配合,实现由静到动的转变。比如著名电影《杀死比尔》的宣传招贴中,特意将张贴环境选在了多个大楼的电梯间。电梯门上是电影中比尔的背影,每当电梯门打开时,比尔的身体就被一分为二,并慢慢地消失,而电梯间内部的墙壁上,则是拿着一把尖刀的女主人公布瑞得。最终通过对位置和主体行为的有机统一,获得了令人拍案叫绝的视觉效果。

4.残缺化表现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视觉有主动的完形意识,当面对一些不完整的图形时,他们会自觉地予以补充和完善,并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图像。基于这一原理,很多设计者在图形设计过程中,经常会有意地将图形进行部分省略,使之成为一个残缺的形象,而观众看到这些残缺图形后,则会自觉地将其补充到完整状态,这样既可以获得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效果,又可以增强作品和观众的互动。具体来说,包含图形自身的残缺和构图造成的残缺两种形式。首先是图形自身的残缺。很多常见的图形都有着自己固定的形态,但是如果设计者特意使其残缺,则会充分引起观众的注意力,并促使观众去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残缺。如陈幼坚创作的《圆》,该作品以呼吁海峡两岸统一为主题。画面中是一个晶莹剔透的玉镯。玉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物,有着圆满、团圆的寓意。但是这个玉镯上,却有一个明显的裂口,所残缺的那一部分,正好是台湾岛的轮廓。该作品先让人心生遗憾,继而又明白了作者的良苦用心,使渴望祖国早日统一这个主题得到了更加深刻的表达。其次是构图造成的残缺。所谓构图的残缺,其实就是对画面元素的取舍。在有限的画面中,不可能将所有元素都展示出来,而通过恰当的取舍,反而能够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如资生堂美白乳液的宣传招贴中,类似的作品都是将整个脸部作为主要表现对象,但是这则招贴中,画面中的主体却是一位年轻女士的额头。额头的左边黯淡无光,右侧却是健康亮泽,这显然是使用了该产品所致。仅仅是额头部分,就有如此显著的效果,那么整个脸部的美白效果更是不言自明了。通过这种构图上的刻意取舍,充分激发起了观众的想象力,并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篇4

1.1手绘法

近年随着手绘的艺术方法得日渐流行,手绘在招贴设计创作中占有一席之地。用于手工描绘的图形有一个共性:笔触自然,表达真挚,感情细腻丰富。其图形可以分为具象和抽象,诸如油画、水粉、素描、版画都可以拿来创作,而且风格不拘泥于特定的形式,手绘的图形一般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风格。手绘的图案传达的是设计者的人物性格特征、个人感情。手绘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考验的是绘画者的美术功底,能够纯属地运用手绘技巧以达到大众欣赏水平还是一大突破难点。

1.2拼贴法

拼贴是张贴设计创作手法比较有趣的一种方法,拼贴法就是利用多种艺术手段,一般是通过摄影、手绘或者是具体实物,以造成画面的不平衡感,然后把集中艺术手段统一结合、对元素重新配置组合,生成不同风格图形作品的一种艺术创作手法。拼贴法比较考验设计师对元素的整体掌握和材料的选择,既要表达出自己的创作特点,又要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效果。

1.3电脑制作

在数字化的时代,电子技术日新月异,电脑技术更是运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且凭借自身优势占据主导地位。现今消费者看到的很多色彩鲜艳、制作精良的作品都是依靠电脑制作生成的。招贴作品想要出彩博得大众欣赏,不仅需要设计师独到的思想见解,也要结合先进的技术。

2招贴创作中图形创作

艺术的演变总离不开时代的发展进步。招贴创作中图形的设计创作也是变化万测,这里选取了几个经典、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要求的图案来具体分析一下。

2.1传统图形

中国的传统图形从诞生时就与中华民族独特的思想内涵有着密切联系,中国传统图形在现代设计中被广泛地应用和重新创造,普遍的出现在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这里以中国传统吉祥图形和传统水墨图形为例,分别说明在招贴设计中是如何运用的,还有相应取得的效果意义。

(1)中国传统吉祥图形。中国几千年文化流传下来,较为熟悉的传统吉祥图形有方胜、云纹、太极八卦、和如意纹等等。题材相对比较宽泛、形式多样、源远流长,是其他图形难以相比的。将传统吉祥图案元素运用于招贴设计中,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具有很大的文化性底蕴和人文性。

(2)传统水墨图形。水墨常见于山水绘画艺术当中,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物我相融”的境界内涵。传统水墨图案以其简约的个性特点融入招贴设计中,来表达丰富的寓意。将这种表现形式完美应用,更是具有外在形式和内在层次的双重效果。传统图形在招贴设计创作中比较有时代意义:一方面是使招贴设计更具民族性。在这个被外来文化冲击的时代,本土文化随着西方艺术热潮的涌入,更是无人关注。面对这种情况,将中国传统元素注入招贴设计的浪潮中,使得招贴作品更具民族特点,实质上是对传统文化的再学习和新认识。在招贴设计上我们应“立足中华,面向世界”,发扬并传承中华文化;另一方面为招贴设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在招贴设计中灵活运用传统图形,并对传统图形加以创意设计,使作品更具美感和感染力,这从另一个角度也给予了设计者广阔的创作空间,观赏者也有无限的想象力。

2.2现代商业模式下的图形风格

招贴作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都会是招贴图形创作都要进行变化,要符合现代人的快节奏生活方式。招贴不是个人把玩的艺术形式,其具有明确的传播目的、特定的受众群体、很强的商业性质。就风格而言是夺人眼球的。就当今招贴的发展趋势而言,对商品的宣传,由于推销上的特殊要求和电视广告、网络竞争的需要,人们更注重与真实、直接、明了、迅速地传达商品信息,绝大部分的招贴都是采取摄影的形式。在新图形图像时代,现代招贴呈现多元素、多样化的面貌特征。图形设计通过摄影、漫画、水彩、油画、版画等形式,甚至素描的手法表现设计主题,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画面图案追求新鲜刺激、离奇怪诞,图形打破了时空、环境、对象的限制,出乎意料的组合,夸张变形的表现手法,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2.3视觉疲劳下的创意图形

在招贴设计中创意是图形设计的核心,人们生活在图形世界中,每天都有大量的图形扑面而来,这就造成了人们对图形产生视觉疲劳。这就要求张贴作品内容新颖、富有吸引力,这就要求设计师在图形的创意中通过构思创造出的视觉语言,既可以用感性含蓄的、隐喻的抽象图形语言来启发人们的联想;也可以用具体可感的事物形象的具象图形语言,来强化视觉的冲击力。图形的含义不能局限在简单的视觉图形传递信息的范围内,而一幅招贴设计作品能恰到好处的用图形语言来说话,而不是简单的只追求图形的形式美感,缺乏了生动性,同时忽视了更深层的主题内涵。未来的招贴广告会越来越需要创意,越来越需要智慧。随着社会的发展,运用创意图形作为招贴设计的发展趋势,会更加显现出它的社会优势。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