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职称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3 10:03:4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科研职称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科研职称论文

篇1

本文作者:孙修楠作者单位: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教学内容及活动框架设计

课程学习采用学生自学市场调研指导书、小组讨论、分组调研、角色互换等方式。学生每5-6人分为一组,每组以完成一个调研项目为任务(例如分组对不同的销售群体和购买群体进行调查)。第一:前期培训:学生在进入市场前首先必须要接受“企业员工制度培训”、“职业道德培训”、“市场营销规范培训”、“市场调研及预测培训”、“安全保障培训”并通过结业考试;第二:预演未来情境:通过视频或企业管理人员及市场中的负责人介绍在市场中与消费者、销售商沟通时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进行案例讨论并模拟解决方案,达成一致后方能进入指定的市场调研地点,学生必须遵守严格的考勤纪律以及调研地点的管理规定和制度。第三:实施调研(含对访谈、问卷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的人员培训)(形式多样,周期长、可反复):按照规章制度进入调研地点进行分组调研,调研内容包括1、市场宏观调研;2、外部环境调研;3、销售商调研;4、消费群体调研;5、产品的广告信息调查;6、竞争对手调查;7、样本的构成调查。所有的调查必须在经过允许的前提下实施,由被调研地点的负责人员等教师共同体分组分点进行监督,对违规现象及遇到各种特殊问题及时进行流动拍摄,在综合实训调研结束后的总结过程中可以回放,供讨论并做成课件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用;第四:初级调研成果展示:将每组的初级调研结果汇总通过信息宣传栏展出,由企业中高层领导及技术骨干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市场信息分析产品生产改良措施和手段;第五:产品改良:根据改良方案进行实验小试,并抽取部分实验产品做精致包装;第六:二级调研:将精致包装的实验品再次投入市场促销获得二次市场反馈;第七:市场开拓及预测:应用以上所有调研分析成果三次回归市场,进行市场拓展,获得同类型产品的调研信息及研发方案,并逐渐形成对市场动向的初步预测能力。第八:市场调研报告的书写及答辩:学生个体提交个人感受,小组提交本组调研报告。教师共同体通过学生的成果描述以及过程中监测到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改变给出该次活动的评价陈述。

教学内容的具体实施

以上教学内容采用调研与实验结合的方式展开,为期四周,共20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分为具体的工作任务程序和任务完成后的小组学习讨论两个部分。例如:第1个工作日:1、教师共同体布置课程调研任务、要求、纪律;前期培训;现场参观,熟悉工作环境和岗位工作内容以及各项职责和管理制度;2、未来情境预演:由指导书共同学习探讨市场研究的基本原理和处理过程、可能出现的案例分析及情境模拟;3、写工作日记;小组学习与讨论主题:岗位职责与“我,如何成为一个职业人”;4、制定初步的调研方案及不同的调研手段。第2个工作日:1、市场普查:外部环境调研和市场宏观调研可作为最初的调研工作同时启动,为后续调研提供相应的材料信息;2、小组学习与讨论主题:确定重点调研、典型调研、固定样本连续调研以及各种非随机抽样调研内容。并针对不同的销售群体和购买群体制定出具体的调查问卷、访谈提纲。第3个工作日:1、深入调研。实施市场调研的基本模式,小组分别对各级销售商、各类消费者进行问卷及访谈等重点和典型调研,并体验固定样本连续调研以及各种非随机抽样调研方式;问卷及访谈人员的短时培训。教师共同体分散监督流动拍摄。2、小组学习与讨论主题:重点调研和典型调研的问卷及访谈分析。第4-5个工作日:同上。第6-7个工作日:同上。第8个工作日:1、初级调研成果展示:将每组的初级调研结果汇总通过信息宣传栏展出;2、小组学习讨论主题:分析产品生产的改良措施和手段(由企业中高层领导、技术骨干及理论实验教师引导学生甄别利用有效的市场信息实现)。第9-10个工作日:1、生产现场参观实践。进入产品生产企业实地参观生产过程,根据市场调查和生产实景提出一些产品改良的合理意见;2、小组学习讨论主题:分析产品生产的改良措施和手段。第11-12个工作日:同上。第13-14个工作日:1、改良实验小试。进入产品生产企业实地参观生产过程,将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进行实验2、小组学习讨论主题:分析产品生产的改良措施和手段。第15-16个工作日:1、将小部分实验改良产品精致包装投入市场,由学生自己推销并做出产品的市场反馈报告;2、小组学习讨论主题:改良品的市场影响力。第16-17个工作日:同上。第18-19个工作日:市场调研预测专家、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成功的创业人士开设讲座:市场动向的把握、市场预测及创业经历。第二十个工作日:答辩。四、考核方法设计整个课程的实施中伴随过程评价,由教师共同体制定具体考核方案表格,由专人打分,需要遵循考核原则:以考核岗位技能职业素养为重点,兼顾理论联系实际。对专业技术技能的掌握采用现场提问和现场操作的方法进行考核,部分考核要求以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专业技术技能、出勤情况、劳动纪律、敬业精神、工作表现由教师共同体负责评定,占实训成绩的60%;体验报告及答辩成绩占实训成绩的40%。市场调研虽然不作为专业核心课,但也应给予一定的重视,市场调研的课程化设计不但使学生了解了市场竞争状况和特征,巩固了课程涉及的多项具体操作技能,更强调培养学生对产品生产、企业管理、市场销售和社会效应的整体性意识,并逐步形成正确的产品定位及市场预测能力,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更多的途径。

篇2

下面以窗体及基本控件为例,与大家共同探讨这种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单选框和复选按钮、列表框、命令按钮。目的要求:掌握控件的常用属性(Name、Caption、Value、BackColor、ForeColor、FontName、FontSize、ListCount、ListIndex、List、Selected);方法(AddItem、RemoveItem、Clear);事件(Click);控件数组;IIF()函数、Choose()函数的用法;流程控制用法的复习和提高。教学重点与难点:列表框选项删除,循环流程控制的Step用法。实例设计:准备好实例设计思路,设计过程在教学中边设计边讲解。教学过程:第一步、新建一个窗体,设置一些常用的影响窗体外观(BackColor背景颜色)的属性,运行程序,讲解让学生理解这些属性。第二步、往窗体添加一个单选框,设置Name属性为OPFontName(讲解让学生理解该属性),拷贝该控件,粘贴该控件(讲解让学生理解创建控件数组的方法)。这两个控件将用来控制字体,OPFontName(0)的Caption设置为宋体、OPFontName(1)的Caption设置为黑体。重复第二步操作新增两个单选框(OPFontSize),用来控制字号,OPFontSize(0)的Caption设置为12号字、OPFontSize(1)的Caption设置为14号字。这时可以设置控件的BackColor背景颜色和ForeColor前景颜色,FontName字体、FontSize字号等改变位置、外观的属性,运行程序让学生理解这些属性的作用。点击单选框(讲解让学生理解单选框每次只能选取一个)。第三步、往窗体添加一个框架,剪切窗体中OPFontName(0)、OPFontName(1),把它们粘贴到框架中,这样OPFontName与OPFontSize就相互独立。第四步、往窗体添加两个复选框。Check1的Caption设置为加粗、Check2的Caption设置为斜体第五步、往窗体添加两个命令按钮和列表框。设置列表框的Style属性为复选,设置列表框的List选项为"项目1"、"项目2"。。。"项目9"(讲解让学生理解设置时往列表框添加选项的方法),设置控件的对齐。第六步、运行讲解:(1)分析代码,讲解采用控件数组的作用在于复用过程。(2)点击单选框“12号字”、“14号字”、“宋体”、“黑体”,讲解让学生理解单选框每次只能选取一个。如果需要多选,应该用Frame框架或图片框将单选框分组进行。(3)点击复选框,讲解让学生理解复选框可以多选。(4)选择列表框选项,点击命令按钮,讲解让学生理解点击事件(Click)的触发时机;运行时列表框添加选项的方法(AddItem)、删除一个选项的方法(RemoveItem)、删除所有选项的方法(Clear)、检测选项选中状态的属性(Selected)、选项内容的属性(List)、选项数量的属性(ListCount)、列表框其他常用属性(5)注释掉语句Fori=List1.ListCount-1To0Step–1,启用语句Fori=0ToList1.ListCount–1,运行程序,选择列表框选项,点击命令按钮,程序提示找不到列表框选项的错误。讲解让学生理解列表框ListCount、ListIndex属性的动态改变,采用递增的循环流程控制,造成当删除一个选项找不到列表框选项的错误,采用递减的循环流程控制可以解决问题。

2课程实验

要求学生以VB为开发语言、以SQL为数据库,独立完成一个功能较简单的程序设计。良好的编程风格有助增强程序的可读性、可理解性和可维护性,保证程序的质量。查阅学生的课程实验时,不但要掌握学生对知识点、对象的属性、方法和事件的理解和应用情况,同时要分析学生的编程算法、编程风格,帮助学生总结其编程风格和编程算法的优点和缺点,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和良好的编程风格。根据学生的差异,做到有的放矢,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3

为了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进一步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从而全面提高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以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教育部决定在全国高等学校中启动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为了切实做好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就高等职业院校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有关问题与各位同行进行探讨。

1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课程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教学质量是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要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其核心工作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加快课程建设的步伐。可见,课程建设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基本建设中最具基础性的核心工作,其水平、质量和成果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

2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

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是:以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基准,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重点,以整合各类教学改革成果和优质教学资源为手段,从全校的公共课和主干专业课入手,实现加大教学过程中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强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促进学生主动和自主地学习,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3精品课程的特点

精品课程建设的特点主要通过以下课程的理念、内容、实施和教师水平的四个先进性来反映。

3.1课程理念的先进性

要明确理解高职课程的内涵与外延,清晰认识课程的服务对象、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职业指向以及课程与职业岗位和就业市场的联系等。

3.2课程内容的先进性

表现为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前沿性、适应性和技术技能应用性。科学性是指课程内容与形式的合理,前沿性是指课程内容反应了科学技术及应用的最新动态,适应性和技术技能应用性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最本质属性。

3.3课程实施的先进性

指课程实施要根据客观条件和客观需要,合理灵活地采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创新教学模式,增加研究型、讨论型、自主实践型等课程,实现从以教师为主体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同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先进实验仪器设备将之有机整合到教育过程中,构建富有成效的师生满意的课程实施平台。

3.4课程教师水平的先进性

高职院校教师水平的先进性是指教师学术水平高、技术应用能力强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没有三位一体的高水平的教师,精品课程建设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4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

高质量的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4.1教学队伍建设

要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讲教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

4.2课程体系建设

在精品课程开发与建设中,课程体系建设要与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需求相适应,要与技术进步相适应,要与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相适应。新的课程体系既要有本地区、本行业、本专业、本课程的特色又要有普遍适应性。

4.3课程内容建设

教学内容的整合重组和精选优化既要注重技术教育,又要注重人文教育;既重视专业教育,又重视综合能力培养;既充分发挥课程在课程群中的独特作用,又注意加强各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增强其内在逻辑性,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的结合上构建高职人才培养的课程框架。

4.4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要加快实验项目的改革与更新,加大实验室建设与开放的力度,积极推进多形式、多层次的实验、实习、实训体系开发与建设。大力开展仿真实验、模拟实验的研究。

4.5建立完善的评估指标体系

课程评价是办学主体依据自身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对被评课程的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实习基地建设、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现代化建设、教材建设、课程管理、教学效果等诸方面的价值判断。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课程的评价与检查,以评估促进建设。

4.6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在高职院校精品课建设过程中,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是确保出精品的有力措施。激励机制的建立要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个人成长,要作为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参考,同时也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精品课程的建设不仅是集众智的过程,更是建设优质教材,建设先进的实验、实习、实训基地的过程,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很难获得这些物质性的优质教育资源。

5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5.1制定本课程建设目标

要按照培养岗位能力为着眼点,依据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制订好课程建设目标。

5.2课程教学内容与体系的研究,包括教材建设

要根据课程的建设目标,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并按照层层分解的能力要素确定教学内容。在课程内容体系结构中,不追求学科的完整性,内容的取舍遵循教学规律,知识结构有序可循,知识的综合具有有机性和相融性,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相呼应。

5.3课程实践环节与实验、实习基地建设

精品课程配套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一部分,在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到精品课程实训要求,模拟生产一线或就业岗位环境,把单个实验(训)室的建设,向综合性、创新型实践基地发展。

5.4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应紧紧围绕“双师型”队伍的建设展开,形成以“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高中级职称教师占一定比例的,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学效果好的教学群体。

篇4

甲壳素又名甲壳质、几丁质、壳多糖,是由N-乙基-D葡萄糖,通过B-3、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大分子直链多糖。其结构与纤维素相似。也被称为动物纤维素。估计地球每年生物合成的甲壳素约为1000亿吨,是地球上仅次于植物纤维的第二大生物资源,是人类取之不尽的生物资源。

壳聚糖在食品工业中可用于果汁澄清。原果汁中因含有大量的带负电荷的果胶、纤维素、单宁及多聚戊糖等物质,使果汁成为一个不稳定的热力学体系。把壳聚糖的稀酸溶液加到果汁中,过滤以后,即可得到澄清的果汁。由于澄清的果汁是一个稳定的热力学体系,可以长期保存,不会再出现因浑浊而影响果汁产品的感官质量的现象,同时由于壳聚糖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本文就壳聚糖对苹果汁山楂汁,西瓜汁的澄清效果进行探讨。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及仪器设备

(1)材料:苹果(红富士)、山楂、西瓜、壳聚糖:粘度≥1000厘泊、果胶酶:3万单位/毫升

(2)仪器设备:72-1分光光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恒温水浴螺旋压榨机阿贝折光计

1.2实验方法

(1)分析测定方法。

透光率:利用72-1分光光度计测定

可溶性固形物测定:阿贝折光计直接测定

还原糖:用斐林氏液滴定法

总酸:用0.1mol/LNaOH溶液滴定法

蛋白质:用凯氏定氮法

(2)实验方法。

①将壳聚糖配制成1%溶液,果胶酶稀释成30mg/L;

②分别将苹果、山楂、西瓜等原料洗净,取可食用部分,放入螺旋压榨机中进行破碎榨汁,加热10分钟,冷却至室温,进行澄清过滤处理,弃去处滤液10ML,收集滤液备用;

③果汁的澄清度的测定。

苹果汁、山楂汁、西瓜汁经过澄清处理后,取出上清液,利用72-1分光光度计测定果汁的透光滤。用T%表示果汁的澄清度。

A:0.1%壳聚糖溶液用量对澄清苹果汁效果的影响

分别取苹果原汁40ML置于5支50ML比色管,按编号顺序依次加入1%壳聚糖溶液0.5ML、1.0ML、1.5ML、2.0ML、2.5ML,再加水至刻度线,混匀,静置2小时,用2cm比色杯,以零管调节零点,于605nm处测吸管度。

B:澄清静置时间对苹果汁澄清效果的影响

分别取苹果原汁40ML置于5支50ML比色管,各加入1.5ml0.1%壳聚糖溶液,加水至刻度线,静置时间分别为0h、2h、4h、6h、8h,用2cm比色杯,以零管调节零点,于605nm处测吸光度。

C:壳聚糖用量对澄清西瓜汁效果影响

分别取西瓜原汁40ML置于5支50ML比色管,按编号顺序依次加入1%壳聚糖溶液0.5ML、1.0ML、1.5ML、2.0ML、2.5ML,再加水至刻度线,混匀,静置2小时,用2cm比色杯,以零管调节零点,于605nm处测吸管度

D:壳聚糖和果胶酶用于山楂汁澄清效果的比较

分别取山楂原汁40ML置于5支50ML比色管,按编号顺序依次加入果胶酶溶液0.5ML、1.0ML、1.5ML、2.0ML、2.5ML,再加水至刻度线,混匀,静置4小时,用2cm比色杯,以零管调节零点,于605nm处测吸管度。再分别取山楂原汁40ML置于5支50ML比色管,按编号顺序依次加入1%壳聚糖溶液0.5ML、1.5ML、4.5ML、6.0ML、7.5ML,再加水至刻度线,混匀,静置4小时,用2cm比色杯,以零管调节零点,于605nm处测吸管度。

2结果分析

(1)原料选用:首先选用质嫩、新鲜、成熟度适宜的原料。水果选用9-10成成熟的。

(2)1%壳聚糖溶液用量对苹果汁澄清效果的影响由图1可见,1%壳聚糖溶液用量在3%以上澄清效果较好。在5%以上,随着壳聚糖的用量的增加并没有使透光滤有较大的提高。因此,1%壳聚糖溶液用量应选择在3%-5%之间。

图2澄清静置时间对苹果汁澄清效果的影响

由图2可见,澄清2小时以上即可达到透光率90%以上。且2小时以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并没有明显提高透光滤。因此,时间可选择2小时。3壳聚糖用量对澄清西瓜汁效果影响

由图3可见,1%壳聚糖用量在3%以上,澄清效果显著。在5%以上,随着壳聚糖的用量的增加并没有使透光滤有较大的提高。因此,1%壳聚糖溶液用量应选择在3%-5%之间。

4壳聚糖和果胶酶用于山楂汁澄清效果的比较

由表1可见,由于山楂汁中含有较多的果胶,壳聚糖的凝聚作用不很明显,山楂汁使用果胶酶处理较理想,但果胶酶的价格高,我们利用壳聚糖代替部分果胶酶进行实验,结果见表2。

由表5可见。用壳聚糖代替部分果胶酶是可行的,不但降低成本,而且缩短了澄清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当果胶酶110mg/L+壳聚糖1.2g/L混合处理效果最好。

5苹果汁、山楂汁、西瓜汁澄清前后主要成分的变化

由表3可见,用壳聚糖澄清三种果汁时,果汁的主要成分没有变化,苹果汁含有的蛋白质在澄清后基本除去。

6结论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壳聚糖澄清效果显著,与单纯用果胶酶澄清相比,成本降低,且缩短了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壳聚糖对澄清前后果汁的营养成分几乎没有影响。因此,壳聚糖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澄清剂。

参考文献

[1]夏文水.壳聚糖澄清果汁作用的研究[J].无锡轻工学院学报,1993,(2).

篇5

(一)前科及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概念

1.前科的概念

不论是作为人们对其更泛化的认识还是法律的专业术语,"前科"一词在在日常生活中的出现频率并不低。现代汉语词典中将其定义为"曾被判处有期徒刑刑罚并已执行完毕的人又犯新罪,其前罪的处刑事实叫做前科"。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会从各自国情和相关法律理论的成熟度去做出自己的理解与定义,所以目前也尚未有个确切统一的定论。但总结得出主要区别在于:宣告有罪之后是否必须要求刑罚执行完毕。

目前,我国对"前科"一词的概念也没有在立法或者相关司法解释中明确。但是在刑法理论对于该问题的研究中,学者们均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第一,历史污点说。认为前科是历史上由于违反法纪而受过各种处分的事实;第二,判处刑罚说。前科是指曾被法院判处刑罚的事实;第三,徒刑执行完毕说。认为前科是指曾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且已执行完毕的事实;第四,劳动教养与刑罚并合说。认为前科是指曾因违法犯罪而受过劳动教养或刑罚处罚的事实;第五,构成犯罪说。认为前科是指曾被宣告犯有罪行或者被判处刑罚的事实;第六,累犯事实说。

根据我国《刑法》第 100 条规定:"依法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在入伍、就业的时候,应当如实向有关单位报告自己曾受过刑事处罚,不得隐瞒。",基于该定义,有学者理解认为,我国在前科报告制度中刑法规范采用了科刑说,便由此推论出前科消灭制度中宜采用科刑说是符合逻辑的。但笔者认为,之所以我国前科报告制度中采用了科刑说,将"有前科者"的范围缩小化,其初衷是为了人性化的将对他们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同样,今后我国建立了规范明确的前科消灭制度,仍应从维护有前科者利益及未来发展的角度出发,相应的将有前科者的概念范围扩大,即无需刑罚执行完毕等,有宣告事实即可。在这样基础上建立的前科消灭制度才能服务更多重新回归社会的有前科者,尤其是未成年人,这也是现行政策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概念

首先,对于未成年人前科,不外乎即是把未成年人和前科两个词结合在一起。我国的未成年人年龄界限在法律上的定义为未满十八周岁,又如上文所述,前科是指被判处有罪宣告无论刑罚处罚是否执行完毕。综述,未成年人前科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青少年实施了被认定是犯罪行为的客观事实并已经有罪宣告。

虽然理论上对前科的争议颇大,但对所谓前科消灭制度的概念基本达成了共识,是指具有前科的人经过法定程序被宣告注销其犯罪记录,恢复正常法律地位的制度。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是指曾经受过有罪宣告或者判处刑罚的未成年人具备特定条件时,由有关司法部门宣告注销其犯罪记录,恢复其正常法律地位的一种制度。在我国现行法律理论中,相关研究也并非一片空白,对于前科消灭制度的探索需从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起步,我国在20__年出台的刑法修正案(八)中免除了未成年人前科报告义务便是一大理论性突破。

(二)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主要内容

1.适用条件

首先,主体是未成年人,根据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未成年人的年龄范围是犯罪时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其次,根据刑法规定的"轻罪"的范围应限制在宣告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附加刑或免于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此外,是否适用还应根据未成年人犯所犯罪行的具体情况而定,如对于初犯、过失犯、非严重暴力犯罪可以适用,对于累犯、严重暴力犯罪严禁适用或严格限制。

2.运行程序

目前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前科主要有两种消灭方式:其一是司法机关依职权,如判决,主动对满足条件的未成年犯罪人的前科记录进行消灭:其二是司法机关只对满足条件的未成年犯罪人尽告知义务,由未成年犯罪人自己申请,来决定是否对前科进行消灭,也有国家无需申请,实行自然消灭。

3.法律后果

未成年人前科消灭的法律后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档案中不再留有其犯罪或刑罚的记录,不负有向单位等报告前科的义务,并且原本的基本权利可以恢复,如升学和就业等。第二,可以设立专门机构用以封存犯罪记录并设立严格的查询程序,这是基于日后案件审理的需要。

二、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现状

(一)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国内理论现状

"标签理论"通常又被称为"标签定论"、"贴标签论",其理论核心是主张行为人成为犯罪人的原因在于社会给其贴上了越轨的标签。所谓"贴标签",就是立法者、司法者、社会舆论把某些个体定义为"越轨者"的过程。该理论告诉我们的是,如果用有色眼镜或标签另类的看待他们反而会刺激或促成有前科者做出社会危害性更大的行为,致使更多的犯罪行为产生。

20__ 年刑法修正案(八)取消未成年人前科报告义务和累犯制度,属于初步摘除有前科者"标签"的一个重要举措,同时对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在我国的构建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刑法修正案(八) 涉及未成年人前科消灭的法条有:六、将刑法第六十五条第一款修改为:"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十九、在刑法第一百条中增加一>,!

科报告义务"。二是"前科报告义务"的免除,仅限于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未成年人,立法对五年以上重罪之人并不必然免除其前科的报告义务,不能与前科消灭制度相等同。

对未成年犯罪人来说,前科的"标签"时刻强调着未成年犯罪人其过去是一个触及过法律底线的人。带着这样的心里状态,他们很难迈出勇敢的一步与社会融合起来,甚至根本没有迈出那一步的机会,这样的否定评价容易让他们"破罐子破摔",若心理得以进一步扩张,在没有完全具备自身控制力的情形下,任一导火线的牵引都极有可能使其做出更为严重的犯罪行为。未成年犯罪人身上犯罪"标签"的去除--免除前科报告义务,意义十分重大。首先一定程度上切实维护了未成年人的权益,完善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同时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精神相符,对于未成年人本身是种很好的鼓励机制,帮助其较好的回归社会重塑人生道路。其次,实现了少年刑事立法和司法与国际接轨,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早在《北京规则》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少年罪犯的档案不得在其后的成人诉讼中加以引用。"可见,未成年犯罪人的前科记录在今后的诉讼是不得作为证据使用的,并且非经法定程序不允许外露,实际上也就是对未成年犯罪人前科的封存和消灭。刑法修正案确定未成年人"前科报告义务"免除制度,为构建未成年人"前科消除制度"创造了立法和司法条件,给予了我国法制不断完善的动力,指引了发展方向。

(二)国内司法实践经验

从20__ 年底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法院在全国首开先河制定了"未成年人前科消灭"试行办法至今,已有多个省市地区相继出台有关规定。 20__ 年,四川省彭州市法院率先制定出台并实施了《"前科消灭"制度实施意见》。20__年1月1日起,山西省太原市实施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犯罪情节轻微并且通过三年考察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将不再记入户籍登记和人事档案。20__年两会期间,贵州省公安厅厅长崔亚东呼吁对未成年犯罪实施"前科消灭制",并称贵州先行一步的尝试已使瓮安县100多名未成年人获得新生。20__年4月,山东德州市综治委、中级法院、公安局、检察院、司法局等 10 个单位联合签发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消灭实施细则,称其在复学、升学、就业时,法定机关依据一定程序有条件地封存其犯罪档案,刑事判决书不进入其学生档案和人事档案,从而视为其未受过刑事处分。对轻罪犯罪记录消灭的未成年人,在就学、就业以及从事法律没有明确限定的职业时,与其他人享有同权利,免除其报告义务,学校和用人单位不得因其曾经犯罪而拒绝复学、升学、就业和录用。如果在复学、升学、就业等方面遭受歧视或变相歧视,他们有权利向相关单位申诉。20__年,广东中山市法院根据刑法修正案(八)相关规定从5月1日开始实施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将不再作为累犯情节认定和记入档案。同样是刑法修正案(八)正式颁布实施的这一天,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对第二批 6 名未成年犯实施前科消灭,并对该院已判决生效未成年犯的前科记录全部予以封存。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因为刑法修正案(八)颁布实施,免除了未成年人在升学、入伍、就业时的前科报告义务,从立法上对未成年人前科消灭提供了依据。这意味着"前科消灭"制度终于能够权威登场。

(三)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国外考察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专门规定了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并且立法已经比较成熟。

对于上述未成年人的前科制度俄罗斯联邦法律又做了进一步的修改, 20__年3 月26 日俄罗斯国家杜马第三次会议又通过了《关于缩短未成年人前科消灭期限》的修正案, 对刑法典第九十五条进行了修订: 即因为轻罪和中等严重犯罪被判处剥夺自由刑罚的未成年人前科消灭的期限依然是一年,但是上述未成年人如果因轻罪和中等严重犯罪被判处比剥夺自由轻的刑罚, 其前科消灭的期限由一年缩短为六个月。上述修正案表明了俄罗斯联邦当局对尽可能完善消灭未成年人所犯轻罪的前科记录做出的积极努力。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少年法院法》第九十七条规定:"少年法官确信,被判刑少年的行为无可挑剔,证实已具备正派品行时,少年法官可依其职权,或经被判刑少年、其监护人或法定人的申请,宣布消除前科记录。亦可经检察官申请,或被判刑人在提出申请时尚未成年,经少年法院帮助机构的代表申请,宣布消除前科记录…"。

法国《刑事诉讼法典》中专门对未成年人刑事污点的消灭作了全面的规定,其第七百七十条规定:"对未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做出的裁判决定,在此种决定做出起三年期限届满后,如未成年人已经得到再教育,即使其已经达到成年年龄,少年法庭得应其本人申请、检察机关申请或依职权,决定从犯罪记录中撤销与前项裁判相关的登记卡;经宣告撤销犯罪记录登记卡时,有关原决定的记述不得留存于少年犯罪记录中;与此裁判相关的犯罪记录卡应销毁。"

瑞士1971 年修正的《瑞士刑法》第九十九条,规定了对未成年犯罪人"处罚记录之注销"的制度。

澳大利亚《青少年犯罪法》规定,警方对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不能保留到其成年之后,18岁后必须销毁,以便其以无罪记录的身份进入社会,过正常人生活。

此外,《联合国保护被剥夺自由少年规则》第十九条规定:"释放时,少年的记录应封存,并在适当时候加以销毁。"《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对少年罪犯的档案应严格 保密,不得让第三方利用。…少年罪犯的档案不得在其后的成人诉讼案中加以引用"。

各国对前科的范围大小限定不同,考察期长短不一样,罪行轻重也有区别,但每个国家的法律对于其特定国情都有先进性和合理性的地方,我国在制定未成年人犯罪前科消灭制度时可以结合自身特点予以借鉴。

三、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

(一)社会学与心理学理论依据

一种刑事制度的确立, 除有其历史政治背景外, 还有其赖以支撑的理论基石, 否则, 这种制度则是空中楼阁,没有存在的基础, 建构我国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是具有哲学、 犯罪学、 社会学、 伦理学等方面的依据或者基础的。

1.社会学理论依据

社会化理论认为,文化属于社会的那些习得的方面而非继承的方面。儿童或其他社会成员学习他们那个社会的生活方式的过程被称为社会化。社会化实际上是两个过程的结合:一是个人通过与社会的互动,获得独特的个性和人格,学会适应并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二是社会成员、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一起行动,共同支持和维护社会生存与运行的过程。由此不难看出,人的社会化过程不仅需要有最基本的生物性基础,还应具备一定的环境因素,具体有家庭、学校、工作单位和社会大众传媒等等。这些社会环境因素对个人产生的影响根据人不同的发展阶段和人格成熟程度有较大差异,显然未成年时期受环境影响的程度比较大。对许多未成年犯的犯罪行为调查不难发现,究其根源或多或少都有受到家庭、学校等不良因素的影响,而恰恰家庭、学校等又是承担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角色,是未成年人性格和意识成长的重要来源,因此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所以对于未成年犯罪人的改造这样一个再社会化的过程,家庭、学校及社会应尽可能的为其创造条件。并且在社会联系理论中认为"任何人都是潜在的犯罪人,个人与社会的联系可以阻止个人进行违准则的越轨行为与犯罪行为,当这种联系薄弱时,个人就会无约束的随意进行犯罪行为,因此,犯罪就是个人与社会的联系薄弱或受到削弱的结果。在美国社会学家、犯罪学家赫希看来,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就是因为未成年人同社会的联系薄弱或者受到了削弱。尤其是未成年犯罪人对于家庭、学校这些环境因素的依赖性还是比较大的,他们的内心也存在因自己的犯罪行为导致这种良好关系破裂的恐惧,所以更因利用好这一点原理建立起良好的联系,遏制不法后果的重演。

于此,现实的意义便赋予了前科消灭制度其内在的合理性,有句谚语说" 年轻人犯错误上帝也会原谅",未成年人犯罪有着其年龄和性格给予的特殊成长性特征,过于严厉的前科制度只会给他们带来冰冷无情的负面回应,前科报告制度即使对于一些成年犯,也难以承受其后果之重,难免会产生对社会排斥的情绪,进而重蹈覆辙再度滋生行为。在未成年人可塑性还很强的时候社会应该给予正确的引导,使他们摒弃自暴自弃, 从而很好地适应与回归。

2.心理学理论依据

未成年人正处于心理上与生理上的发育急剧变化的特殊年龄阶段。主要依据是:(1)孤独感和强烈的交往需要的矛盾。未成年人的生理成熟年龄普遍提前, 生理上发育使性意识和成人感等逐渐增强,从而产生了种种困惑和不安的复杂心理,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形下很容易出现心理闭锁。(2)好奇心强和辨别是非能力低的矛盾。未成年人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尚未具备完善的认识能力,容易受教唆而模仿,对许多社会现象和观点还没有自己的见解,易不自觉地受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3)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随着成人感的增强,未成年人对自己独立自主的能力过于自信,想离开父母的监护和管束,而现实生活中又不得不依赖父母。由此可能加大代沟,甚至激发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冲突。(4)强烈的情绪冲动和理智控制较弱的矛盾。未成年人情绪的兴奋性高,波动性大,冲动性强,既热情活泼,又易急躁好感情用事。(5)自我意识的矛盾。未成年人由于独立性意向的发展使其将对外界事物与自己关系的关注转变为对自己心理活动的关注。当这些处于不协调状态时,就会导致未成年人出现不安、苦恼、忧虑的情绪,如果未成年人无法将这种消极状态转化,最终便促使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正是因为未成年犯罪人在这样一个关键的时期,他们更迫切需要家庭与社会提供一个平等的交流机会与和谐的环境,从而协调好生理与心理之间的关系,避免再次陷入犯罪的泥潭。

(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必然要求

有人说,"和谐社会并不是一个没有矛盾和纠纷的社会,更不是一个没有犯罪的社会。和谐社会是指在一个社会,矛盾和纠纷能够得到及时的调解,犯罪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而法律就是各种社会关系的调节器,各种社会矛盾的化解器。刑法,则是控制犯罪的一种方式。因此,只有实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才能使轻罪与重罪分别得到妥当的处理,获得刑罚效果的最大化。"20__ 年 2 月 9 日最高人民法院了《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指出"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在具体考虑其实施犯罪的动机和目的、犯罪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其是否属于初犯,归案后是否悔罪,以及个人成长经历和一贯表现等因素,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进行处理。"

不论是学者的言论还是最高院明文规定的若干意见,都从人文关怀和人权保障的角度出发。对待未成年犯罪人,我国已基本运行着"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这样既符合未成年人特殊的心理成长需要,又遵照了社会、家庭配合教育和感化的思路。让未成年犯罪人自身也能够体会到回归社会之后其人格和尊严受到了尊重,能以正常身份重新被接纳融入社会。政策实践时仍应遵循"宽中有严、宽严相济",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并不是绝对化的,需要具体案例具体分析,对罪行较轻、在考察期内改造良好的未成年人给予前科消灭的机会;而对严重暴力犯罪、主观恶意性较大的未成年人应本着"教育、感化、挽救"的原则严加管教,助他们早日走上正途。但在我国刑法中,无论立法还是实践上,"严"始终较"宽"出于一个更加主要的地位,所以在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运用到针对未成年人前科消灭相关问题的时候,我们必须突出"宽"的地位,切实的做到帮助其尽早卸掉精神包袱,所以说建立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正是体现宽严相济政策中"宽"的一个重要亮点,同时也顺应了世界法治的潮流。

(三)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可行的配套机制

1.完善少年法庭的建设

我国对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1984年上海长宁区人民法院建立第一个少年法庭。20多年来,在最高人民法院指导和积极推动下,少年法庭获得了极大发展,目前基本实现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由少年法庭审理。但有学者认为,"我国目前尽管有少年法庭,但是都设置在普通法院之中,基本是普通法院的附从物,强化了少年司法制度的成人化。"总而言之,我国在未成年人司法模式方面的协调性还不够,应切实落实刑法修正案(八)中有关未成年人的司法理念并从实践中总结不断深入研究,其次要加强少年司法机构建设,强化少年司法保障并争取创 新机制。

篇6

(一)社会发展目标

社会发展目标是社会期望在课程目标中的具体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的社会发展目标是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专业的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其培养目标为:培养党政工作管理干部和学生工作管理干部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因此,要求学生不仅要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本专业系统的专业知识,能够运用的立场、观点较好地解决实际问题,还要在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讲授与传播方面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和较强的社会实践基础,成为能够在高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学科知识目标

学科知识目标是课程目标实现的载体。学科知识目标会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要求上,具体表现为:要求研究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有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能够基本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历史经验,比较系统地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基本研究方法,充分认识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认识。

(三)心理发展目标

心理发展目标是课程目标的核心。具体表现为:在认知发展领域,能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理论方法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在情感领域,能够具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形成较高水平的专业态度和专业价值观;在行为领域,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能够运用心理学原理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的思考

课程内容是课程改革的载体,课程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课程改革的质量。以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内容常常难以处理好研究生课程与本科生课程的差异,过于关注课程内容的知识完整性与学科基础性,导致研究生课程成为本科生课程的简单延续,在注重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弱化了研究生课程的学科探索与科研训练的功能;与此相反,有些学校则忽视研究生课程建设,以和科研立项代替课程学习,或以协助导师完成课题研究、翻译外文资料等作为课程内容,忽视了研究生课程的学科理论深化的作用。针对当前研究生教育在课程内容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及“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课程特点,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课程内容的建构,一要充分反映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成果,特别是国内外最新的相关研究成果;二要坚持科学性、系统性的原则。围绕这一指导思想,在确定具体课程内容时,要有针对性地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课程内容既要突出理论研究的重点问题,又要遵循学科知识结构的内在逻辑性;其次,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突出学科特色;最后,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态度和精神。

篇7

在硕士学位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想向曾经给我帮助和支持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曹计昌教授,他在学习和科研方面给了我大量的指导,并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让我学到了知识,掌握了科研的方法,也获得了实践锻炼的机会。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对我的严格要求以及为人处世的坦荡将使我终身受益。除此之外,他对我生活的关心和照顾也使得我得以顺利完成研究生的学业。在此祝愿他身体健康,全家幸福!

感谢我已经毕业的师兄徐日东、张凡、周志坚、段云涌和夏志远,他们曾经给了我无私的帮助和鼓励,让我学到很多2015优秀C语言学论文致谢词(3)篇2015优秀C语言学论文致谢词(3)篇。感谢汪健和程诗猛两位师兄,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对于本文的硬件设计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感谢同届的张斌、李纯和张登宝,他们是我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伙伴,也是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战友。感谢我的师妹邓祯,师弟冯国平、古明生、周建琼、杨帆、舒林、周宇杰、朱圣健、吴喧辉和张泽,从他们身上,我学到很多东西,和他们在一起的日子是读研期间快乐的时光。

感谢在广东普信公司实习时的同事们,他们在我第一次参加实际项目开发的过程中给了我莫大的帮助和鼓励

特别要感谢我的项目经理李旭和黄润怀,是他们的信任给了我很多锻炼的机会,也一直对他们给予我的生活上的照顾心存感激。和他们一起为广州项目奋战的一年多是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2015优秀C语言学论文致谢词(3)篇论文。

感谢我的朋友Louis,Dick,Iris,Tracy,Sawyer,Joe,Jason,IceBear,以及更多我无法逐一列出名字的朋友,他们给了我无数的关心和鼓励,也让我的研究生生活充满了温暖和欢乐。我非常珍视和他们的友谊!

感觉计算机学院研028班的我的同学,感谢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我的帮助。

感谢生我养我的父母,他们给了我无私的爱,我深知他们为我求学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而我至今仍无以为报。祝福他们,以及那些给予我关爱的长辈,祝他们幸福、安康!

还有很多我无法一一列举姓名的师长和友人给了我指导和帮助,在此衷心的表示感谢,他们的名字我一直铭记在心!

最后,衷心感谢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审阅本论文的专家教授。

Acknowledgements

MydeepestgratitudegoesfirstandforemosttoProfessoraaa,mysupervisor,forherconstantencouragementandguidance.Shehaswalkedmethroughallthestagesofthewritingofthisthesis.Withoutherconsistentandilluminatinginstruction,thisthesiscouldnothavereacheditspresentform.

Second,IwouldliketoexpressmyheartfeltgratitudetoProfessoraaa,wholedmeintotheworldoftranslation.IamalsogreatlyindebtedtotheprofessorsandteachersattheDepartmentofEnglish:Professordddd,Professorssss,whohaveinstructedandhelpedmealotinthepasttwoyears.

优秀C语言学论文致谢词(2)篇

在硕士学位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想向曾经给我帮助和支持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曹计昌教授,他在学习和科研方面给了我大量的指导,并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让我学到了知识,掌握了科研的方法,也获得了实践锻炼的机会。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对我的严格要求以及为人处世的坦荡将使我终身受益。除此之外,他对我生活的关心和照顾也使得我得以顺利完成研究生的学业。在此祝愿他身体健康,全家幸福!

感谢我已经毕业的师兄徐日东、张凡、周志坚、段云涌和夏志远,他们曾经给了我无私的帮助和鼓励,让我学到很多。感谢汪健和程诗猛两位师兄,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对于本文的硬件设计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感谢同届的张斌、李纯和张登宝,他们是我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伙伴,也是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战友。感谢我的师妹邓祯,师弟冯国平、古明生、周建琼、杨帆、舒林、周宇杰、朱圣健、吴喧辉和张泽,从他们身上,我学到很多东西,和他们在一起的日子是读研期间快乐的时光。

感谢在广东普信公司实习时的同事们,他们在我第一次参加实际项目开发的过程中给了我莫大的帮助和鼓励2015优秀C语言学论文致谢词(3)篇论文。特别要感谢我的项目经理李旭和黄润怀,是他们的信任给了我很多锻炼的机会,也一直对他们给予我的生活上的照顾心存感激。和他们一起为广州项目奋战的一年多是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

感谢我的朋友louis,dick,iris,tracy,sawyer,joe,jason,icebear,以及更多我无法逐一列出名字的朋友,他们给了我无数的关心和鼓励,也让我的研究生生活充满了温暖和欢乐。我非常珍视和他们的友谊!

优秀C语言学论文致谢词(3)篇

在硕士学位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想向曾经给我帮助和支持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曹计昌教授,他在学习和科研方面给了我大量的指导,并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让我学到了知识,掌握了科研的方法,也获得了实践锻炼的机会。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对我的严格要求以及为人处世的坦荡将使我终身受益。除此之外,他对我生活的关心和照顾也使得我得以顺利完成研究生的学业。在此祝愿他身体健康,全家幸福!

感谢我已经毕业的师兄徐日东、张凡、周志坚、段云涌和夏志远,他们曾经给了我无私的帮助和鼓励,让我学到很多。感谢汪健和程诗猛两位师兄,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对于本文的硬件设计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感谢同届的张斌、李纯和张登宝,他们是我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伙伴,也是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战友。感谢我的师妹邓祯,师弟冯国平、古明生、周建琼、杨帆、舒林、周宇杰、朱圣健、吴喧辉和张泽,从他们身上,我学到很多东西,和他们在一起的日子是读研期间快乐的时光。

感谢在广东普信公司实习时的同事们,他们在我第一次参加实际项目开发的过程中给了我莫大的帮助和鼓励

特别要感谢我的项目经理李旭和黄润怀,是他们的信任给了我很多锻炼的机会,也一直对他们给予我的生活上的照顾心存感激。和他们一起为广州项目奋战的一年多是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

感谢我的朋友Louis,Dick,Iris,Tracy,Sawyer,Joe,Jason,IceBear,以及更多我无法逐一列出名字的朋友,他们给了我无数的关心和鼓励,也让我的研究生生活充满了温暖和欢乐。我非常珍视和他们的友谊!

感觉计算机学院研028班的我的同学,感谢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我的帮助。感谢生我养我的父母,他们给了我无私的爱,我深知他们为我求学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而我至今仍无以为报。祝福他们,以及那些给予我关爱的长辈,祝他们幸福、安康!

篇8

1.1快速发展的现代医学使专业教学出现滞后性医学检验事业快速发展,仪器学科广泛介入医学领域,给传统的临床学科在疾病检测和诊断上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新的检验技术给医学检验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随之而来的一些教学仪器设备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很容易被淘汰,如果继续使用则会加大与临床岗位之间的差距,而同时专业课程教师又缺乏临床实践经验,使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发展严重滞后于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大了专业课程教学与临床岗位、工作任务之间的距离。知识陈旧,仪器设备老化,在教学内容跟不上社会需求,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不符合用人单位需求。近几年虽然在专业教学上做了一些探索,在课程设置上做了一些调整,但专业课程改革的深度没有跟上现代医疗卫生发展的更新速度。

1.2传统的“1+1+1”教学模式,不符合社会市场的标准长期以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1年基础课程教+1年专业课程教学+1年临床实习这种人才教学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很含糊,在专业技能培养上过分强调循序渐进,专业技能学习开始时间较晚,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没有形成一体化,加上学生基础薄弱,专业及相关技能学习时间又很短,学生的综合素质达不到社会市场的人才要求。

2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仍然沿用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三段式”,即普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育模式,其优点是以学科为中心,循序渐进教学,注重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这种课程体系在过去二十多年的医学检验教育中发挥了令人瞩目的巨大作用,为我国的现代化医疗事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并且在未来的医学检验教育中还会继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医学科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课程体系已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点。通过文献的查阅以及对高职院校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情况的了解,各高职院校虽在教学上都做过多次改革,教学计划进行过更改,课程设置进行过调整,但改革的深度仍跟不上岗位需求,目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设置还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2.1专业教学缺乏连贯性大部分高职医学院校中课程体系分为文化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是前提,为专业课程服务,是打好专业课程教学的理论基础支撑,专业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之间应该互应,构成粗中有细、首尾相应的统一整体,但现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课程教学模块之间却缺乏这些连贯性,以学科为中心,基础医学课与专业课程之间,界限分明,缺乏过渡和融会贯通。其次由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课程教学教师,缺乏长期的临床实践经验,所以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缺乏连贯性与整体性认知,仅凭个人的教育理念和教材内容实施教学,导致与临床上工作任务脱节。

2.2部分教学内容陈旧,滞后于实际工作教材内容滞后于实际人才培养需要,虽然使用的都是最新出版的教材,但教材从编写、出版、发行到用于教学本身需要一定的时间。另外,教材编写作者以高校教师为主,而大部分的教师对医学检验工作第一线的了解毕竟是间接的,虽然一些高校已经对教师的临床实践有具体要求,但短期的临床实践不能代替实际工作的体会,而医学检验技术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教材编写容易脱离实际,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2.3以学科为中心,不利于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于学制短、学时多,三年制高职医学检验技术学生一般总学时在3100个学时,周学时数达30左右,教学超负荷运转,学生穷于应付,效果适得其反。尤其在基础医学课程上,课时数紧张,只能将课本中的重点章节稍以讲解,学生学到的知识零散,使得学科之间的知识不能前后连贯,基础医学知识与医学专业课程之间彼此脱节,更谈不上与临床的有机联系,缺乏整体灵活性。

篇9

 

《水文地质学基础》是高职院校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水文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金属矿开采技术专业、矿山地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主要研究在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水文地质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为以上4个专业的专业课程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参与地下水的观测、进行地下涌水的处理等提供理论依据,因此,搞好这门课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据统计,云南省有5所高职院校开设了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专业。笔者所在的学校自2005级开始在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金属矿开采技术专业、矿山地质专业中招收高职全日制脱产和函授大专学生,到2010年已有三届毕业生、三届在校生。先后有10个教学班开设了《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笔者一直承担该课程的教学工作。结合教学实际,笔者认为,在高职院校《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对《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认识不足在高职教育中,资源与测绘大类的专业少,开设《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专业更少,学习本门课程的人数少,课程在专业以外的认知度低。在笔者所在的学校,制定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时,《水文地质学基础》应作为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还是专业主干课,曾在相关教师中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最终根据教育部教育司2005年版的《高职高专专业概览》才尘埃落定。 

使用的教材多为高等学校教材,与高职教育的要求不相匹配高职教育主要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具有够用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工作适应性,强调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要“素质高,上手快,技能强”。高职教育与高等教育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是不同的。培养目标的不同决定了教学内容的不同,但是,在高职实际教学中,《水文地质学基础》主要选用的大多是高等院校的教材,学科理论介绍多,实际应用介绍少。 

适合课堂教学的电子课件少,教师多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单一《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专业性强,尽管近年来多媒体电子课件在网络上随处可见,但关于《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课件少之又少。要做好一件成熟的实用的电子课件,需要大量的资料和图片,但由于专业性较强,这方面的资料往往有一定的保密要求,一般人很难找到相关资料,再加上水文地质工作目前主要是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实施,高职教师参与很少,导致现在的课件以罗列教材中的内容为主,质量不高,适用性和吸引力不强。 

教师大多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单一在实际教学中,《水文地质学基础》的任课教师大多采取单一的讲授形式,教学仍然是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整个教学过程都在教室里完成。学生没有机会到实地考察,将理论与生产实际对应,因此,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较差。学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接受教师传授的现成知识上,学习围绕课本和考试,沿袭着“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传统学习方式。讲授方式单一,课程缺少吸引力,导致本门课程枯燥无味;学习方式单一,学得快,忘得快,导致课程学与不学一个样;再加上有些学生本身对所学专业认识不清,更是降低了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体会 

笔者从2006年开始讲授《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到2010年,已经完成了10个教学班的教学工作。经过在教学中不断总结和完善教学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体会。 

根据专业特点,确定教学目标高职院校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水文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金属矿开采技术专业、矿山地质专业的学生学习《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目的,并不是要把他们培养成为水文地质专家或专门从事水文地质科学研究的专业人员,而是让他们掌握水文地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能够将水文地质理论和技术应用于其今后的工作领域,成为既熟悉本专业业务,又掌握水文地质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技能型人才。对这些专业的学生进行水文地质教育,应该面向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水文地质与勘查、金属矿开采、矿山地质等工程领域的应用,以掌握基本理论、突出实践应用为目的。因此,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讲清《水文地质学基础》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重点抓好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教学。 

根据教学目标,增加课程的实践性和实用性教学笔者所在学校属于企业办学,隶属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在学生实习实训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到学院兼职讲课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结合集团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笔者重新编写了高职《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突出了课程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在实际教学中逐步尝试进行课程改革。首先是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在2006、2007级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的《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讲授中,尝试性地引入讨论式教学和现场教学。在讲授“岩石中孔隙”时,先讲清基本理论,然后通过布置课外作业的方式,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或相关书籍查阅砂岩、泥岩、泥质灰岩中孔隙的异同,最后让学生结合《普通地质学》、《岩石学》等课程展开讨论,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对2007级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的学生进行生产实习动员时,笔者结合实训基地的情况,向学生介绍了即将实习的工作区的水文地质情况,并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收集实习矿区的水文地质资料。这一尝试在学生一年后的毕业论文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笔者参与评阅的12份毕业论文中,有多达11份介绍了实习矿区的水文地质情况,有的还提出了矿山巷道涌水的处理方案。在给2008级金属矿产地质与勘查技术专业的学生讲授“大气降水入渗机制”时,恰逢降雨,笔者便直接将学生带到一个建筑施工工地,通过地表的一个新鲜垂直剖面给学生介绍此部分内容,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热情。其次是积极与实训基地的工程技术人员沟通,建议实训基地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学生进行认识实习、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的过程中注意介绍水文地质的内容,包括地下水量的计算、地下涌水的处理、矿山巷道水的处理等,增加课程对实际工作的参与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方式的改变和调整,大大增强了课程的吸引力,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制作ppt演示文稿,增加课程讲授的直观性和吸引力从2008年开始,笔者将教学讲义的部分章节做成ppt演示文稿,利用多媒体将枯燥的教学内容通过图片和动画展示出来,大大提高了课程讲授的直观性和吸引力。 

《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思路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职教育必须向培养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转变和发展。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强调实用性和技能性,这就要求在高职课程建设中充分考虑课程的实践性环节。 

应进一步明确高职院校《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目标高职院校开设《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目的是学习水文地质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其应用。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职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根据现在和将来的实际应用及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近年来,各种地质灾害频发,不断地提醒人们必须加强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才能增强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水文地质学基础》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类课程,有责任在人类改造自然的进程中对其研究领域的知识进行普及和介绍,让更多的人了解其学科性质和内容,因此,在教学目标中突出实践性和实用性至关重要。 

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增加课程的直观性和吸引力《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如果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的心理相违背,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教学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在《水文地质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必须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枯燥的理论形象地展示出来,增加课程的直观性和吸引力,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水文地质的具体教学内容、(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岩石中的孔隙与水分、地下水的赋存、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毛细现象与包气带水的运动、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地下水系统、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地下水资源、地下水与环境)学习目标及学生特点等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多媒体形式进行教学。例如,在讲流网时,可引入如何判断矿区的潜水含水层和地表水的补给关系的内容,利用动画模拟地下水的流动方向,从而判断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这些直观的演示可以加深学生对流网的认识,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器官的功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用有限的时间获得更多的信息和知识。若能结合专业特点以及课程内容设计一些课件,会使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篇10

(二)培养学习兴趣。

教师需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在学习中有主观性。比如photoshop教学,上课开始展示上届学生优秀作品,调动学生学习欲望,让学生喜欢这门学科。课下认真备课,备课时精选素材,认真找到适合本次课的精典案例,将知识融入到案例中去。上课时充分利用时间,保证课堂质量。上课时先展示讲解的案例作品,再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分析怎么做,教师协助攻破难点,演示新知,让学生带着兴趣主动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所思、有所想,达到学习的目的,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有创造性地学习。古语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三)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激发学生思维。

巩固学生技能,要不断举一反三,讲解新知时,引导并带着学生做,给学生相似的案例,完成练习,熟练后让学生进行设计。比如PS教学,讲解杂志封面和电影海报制作、婚纱摄影、企业宣传册、建筑效果图设计等大型案例后,讲完一个,就让学生给出相应的定位,自己设计,让学生动起来,成为课堂主体。将老师解放,进行指导。得到锻炼的学生才能走向工作岗位,缩小毕业生与工作需求的差距。

(四)增加表扬机制,树立学生自信。

教学管理过程中,表扬与鼓励对学生的作用大于批评与指责。因此,不管再坏、再不好管的学生,你要发现他的闪光点,加以表扬,拉近与学生距离,再让学生学习会轻松些。完成任务较快较好的学生,要不断鼓励。比如:把学生完成的较好作品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自我、相互点评。在老师指导下做出改进,然后将作品上传到学校网站。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得到认可,树立起了信心,学生学习积极性就会提高,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

(五)教师能力提升。

学生完成在校学习后将走上工作岗位,学校教学质量高低对学生就业影响很大。如果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高,该校教学质量肯定好,学生在校能学到更多知识与技能,更易找到适合的岗位。加强教育、心理学学习,提高教师课堂组织能力。组织有经验的教师进行经验交流学习、入企实践学习。将所得经验及企业需求引入到课堂中。教师在新形式下不能抱着陈旧观念不放,要以平等眼光看学生,意识到自己也是学习者,教育学生同时也向学生学习。教师岗位是平凡的,教师作用是巨大的。

篇11

二、灵活运用相关标准和规范

在铁路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相关人员要充分根据铁路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在满足施工任务的基础上,加强设备之间的行业配套,要尽可能减少进口设备的使用。在选择设备的过程中,项目的设计人员根据所确定的施工方案、施工流程以及选址等,要尽可能采用经济合理和质量高的设备,除此之外,还应该充分考虑到铁路工程项目的附属工程所需的设备,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选择国内的施工设备。估算人员在合计设备费用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设备本身的费用,还应该考虑到设备维修、运输等附属费用,将其通通纳入设备购置费用中。

三、各种风险的评估工作

(一)对社会稳定风险进行评估作为铁路工程的建设单位应该在当地发改部门的配合下,委托一些具有资质的单位编写关于社会稳定风险的评估报告,该报告不仅要采纳当地政府部门的意见,还要广泛听取铁路沿线广大民众的意见,从而对社会稳定风险等级进行客观公正的认定。在当地发改部门认为社会稳定风险较低的情况下,然后上报给省级发改委进行审查,最终再由国家发改委进行核实。而铁路施工单位在这项工作中主要是提供相关资料、听取政府意见以及完善风险预案的作用。

(二)对环境风险进行评价所谓环境风险评价主要指的是在铁路建设项目实施后可针对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以及评估工作,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或者降低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的措施,并对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一种方法。通常情况下,铁路建设项目的风险评价工作主要是由铁路总公司委托评价单位开展的,由环保部审批,评价单位则需要编写铁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四、用地预审用地预审

主要指的是国土部门在铁路建设项目审批、核准以及备案阶段,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对建设项目所涉及的土地利用事项开展的审查。在通常情况下,用地预审一般也需要通过委托有资质的预审单位实施,用地预审主要是采用分级预算,同样也需要经过县级、市级以及省级进行逐级审查上报,但是由于铁路建设项目所需的用地数量较大,需要经国土部批准。在铁路工程建设上,相关部门要做足准备,在确保铁路工程项目所用土地性质的基础上,按照“资产保全原则”,注意随时关注国家新的相关政策和规定,保证铁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的正常化。另外,还应该加强工程项目建设前期的准备工作,在获得项目所需的土地的时候,尽可能得到土地的使用权,以便防止出现二次续租或者转征建设项目所追加投资金额。除此之外,还应该按照“资产保全”的原则,将所有参与铁路项目建设的各种资金要素和费用都形成资产。因此相关部门在铁路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估算阶段,要实行资产保全的原则,不管是针对购置的土地使用权还是自用的土地使用权,都应该将其纳入工程建设投资中。

五、加强各个项目费用的估算

铁路工程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还需要加强对各个项目的费用的估算工作,从而保证预备费的计算基数的准确性;通常情况下,预备费主要是将建安工程费、设备费以及工程的其他费用作为基数进行计算的,所以,应该对铁路项目的建设规模、技术方案、工程方案以及设备方案等各个部分的规模和数量进行准确的估算,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必须对铁路工程的费用进行估算,从而逐步形成预备风险金的估算制度,要充分利用和借鉴历史资料,从而提高铁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的精确度。

六、制定适当的项目资金运作计息方式

篇12

有些具有专业技术性的毕业论文写作,的确具有困难性,对于一些工程学科的学生而言,该毕业论文应当是结合设计进行的。

例如,计算机应用或者软件工程学科,就需要进行相关的系统设计,并且完成、能够成功运行才能够符合他们的毕业论文的标准。这样的毕业论文由于要基于真正的系统实现,意味着从一开始的系统框架的搭建以及数据的链接都要非常明了如何实现,才能够不断推动整体设计的进行。所以有很多工科学生因为无法独立完成这样的论文以及毕业设计内容,而尝试用多种方式进行转移。便会去寻找一些愿意有偿代做系统设计,且愿意提供毕业(设计)论文的人,这样做既可以帮助自己完成学业拿到相应的学分得以毕业,还能够学习更多的其他知识丰富人生。

但是在进行该类设计很多知识的工科毕业设计工作中,例如涉及数学小论文的知识内容、通信类相关技术论文等等,就需写作人员在开始构思整个系统的实现之前,进行必要的技术掌握,才能避免在实际研发过程中出现问题及错误。例如,在进行数据挖掘技术相关的系统设计或者模型分析的论文中,在材料准备阶段,就应当结合数据挖掘原理及技术应用的相关理论内容,探讨该类已经在期刊中所提到的相应的预警规则,针对网络安全方面的安全预警模型进行多维度的介绍。【提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