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1 18:54:2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大学语文课程总结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一、人文精神对大学生的重要作用
所谓人文精神,顾名思义,即人类文化积淀下来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因此强调对人尊严的重视,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以及对人类命运的关怀等。现代社会之所以强调人文精神,是因为人文精神是人类几千年历史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的,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具有的精神的总称。
人文精神对于大学生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人文精神是大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为了自己价值的实现,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等人文精神的追求,会成为大学生刻苦努力最直接的原因,从而使其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其次,人文精神是其形成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对弱者的尊重、对受害者的同情,是现代社会具有良好道德的人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起码的品质,因此具备如此人文精神的大学生必然会使人对其作出道德良好的评价,从而愿意与之互相往来。[1]最后,具备人文精神是大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得到良好发展的基本要求。大学生毕业之后,必然需要承担其维护社会和谐与发展的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而只有具备相应的人文精神,其才会自觉地承担起这份责任,从而得到其他人的认同和尊重,为自己的工作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并为社会作出相应的贡献。
二、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缺乏的具体表现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的缺乏较其他专业学生更为严重,很多学生由此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体育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畏难情绪严重,得过且过
同其他专业的学习一样,要想取得好成绩就必须有艰苦的付出。而体育专业在此方面同其他专业不同的地方在于,其他专业主要是艰苦的脑力劳动的付出,而体育专业的艰苦更大程度地体现在肉体的痛苦上。很多学生由于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的缺乏,既不愿动脑筋总结相应的经验教训,也不愿忍受刻苦学习和训练带来的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最终结果是不愿意挑战自己的极限,畏难情绪严重,得过且过,严重影响其可能取得的最终成绩。
(二)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很少考虑他人,人际关系很差
由于人文精神的缺乏,导致很多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缺乏站在他人立场上思考问题的能力,不尊重他人,不考虑他人的利益,在他人眼中往往表现为冷漠、自私。而由于其为体育专业学生的缘故,他人更容易认为其说话和行动不经过脑袋,属于“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肌肉型“野蛮人”的类型。[2]这样行为的必然后果是对他人有意无意地感情上和利益上的伤害,为了避免这种伤害,其他同学会自觉地避免与其交往,或者以更缺乏人情味的方式与其交往。最终结果是其人际关系很差,为周边人群所排斥,严重影响日后的发展。
(三)养成各种不良行为习惯
正是因为其人文精神的缺乏,所以往往不注意自身不良行为及不良习惯对他人的恶劣影响。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很多严重影响他人的不良习惯,如不顾场合,经常性地作出粗俗的言谈及相应举止,在公众场所抽烟,酗酒闹事等。这些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因为直接损害了他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利益,其必然受到周边人群的排斥,自身的后续发展也必然会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对于提升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的作用
总体上来讲,大学语文所包含的知识构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必然会取到相应的提升作用。而对于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来说,对人文精神提升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促使其养成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涉及到很多历史名人自强不息的叙述。如南北朝时祖逖“闻鸡起舞”、北宋时范仲淹“划粥”苦读的典故,《史记》作者司马迁的经历,以及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表述,就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人为了自己的理想而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地苦苦追求。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接受这种大学语文教育,必然会对此方面人文精神的养成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促使其“更高、更快、更强”的竞技精神的形成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很多方面的内容都涉及到历史上各行各业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体育方面的竞争历程,其中阐述的道理正是现代“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体育精神形成的基础。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接受此类教育时,必然会与其从事的各项体育竞技活动产生共鸣,从而促使此方面精神的形成。
(三)使其养成尊重他人,同情弱者的良好道德品质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涉及到古今中外的一些良好品质的表述。比如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强调的孝道,仁者爱人的美德。基督教文化提倡“四海之内皆兄弟”,不因为弱者而对其鄙弃。事实上,如今的人文精神的核心即“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的核心来源就是这些传统文化精髓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
(四)有利于其养成团结协作、助人为乐、诚信重诺等精神
大学语文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会向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展示古今中外历史上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的记述,这些记述都以文学作品的方式让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们明白集体协作、互信互助对自己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比如中国传统社会强调的“仁义礼智信”五种美德,每一种都是人应当怎样对待其他人的道德上的要求。人首先是社会中的人,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亦即离不开周边人群的承认和帮助,历史的经验教训无不告诉人们这一被无数事实证明并被无数文学作品所记述的真理。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体育系的学生们在注意身体活动和锻炼之余,也会认真思考自己对待他人的态度,从而真正理解团结协作、助人为乐、诚信重诺等与他人交往的良好品格对于个人以及社会的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进而促成自己此类精神的形成。
四、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提高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受到的限制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对提高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有着多方面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这些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使其并不能达到上述的理想效果。现实中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虽然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精神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并没有使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缺乏的现状得到根本的改变。这些限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大学语文课程教育在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学习中所占比重过小。一般来说,大学语文课程教育仅作为全校所有专业包括体育专业的公开课的形式出现,而且对于包括人文精神在内的语文素质偏低的体育专业学生来说,这种课程教学安排的教学量是严重不能满足其要求的。
第二,从学校本身到体育专业的教师和学生等均没有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实际的大学课程教学中,学校本身以及体育专业的师生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提高学生人文精神的作用存在严重的认识不足的问题。因此在有限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从而使其对学生人文精神起到的提高作用大打折扣。
第三,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的语文基础偏差的情况,进一步限制了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对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提高的作用。由于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语文平均水平较其他专业偏低,很多语文知识甚至都不能真正理解,比如古文的阅读,涉及到很多典故的文学作品的欣赏等,必然使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五、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提高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的具体策略
针对以上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提高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精神作用的限制,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消除或者减少以上限制的影响。
应用型本科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特征,重点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较高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在培养模式上,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注重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重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因而对语文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大学语文课程应以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宗旨,注重语文课与专业课的联系,着眼于提高语文实际应用能力。
一.要完善教学方式
要注重提高实践能力。为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应及时修改教学计划,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或补充,以教会学生掌握技术应用或胜任工作岗位为主线制定培养方案改革课程内容,少讲或不讲繁琐的理论知识,多讲联系实际的内容,教学内容应具有应用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以工作岗位的需要为出发点,使学生听得懂、用得上,让学生从中得到综合性训练。为提高应用能力,还应注重学生在实训、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中的亲自操作与仿真“实践性”,通过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为他们毕业后尽早适应工作岗位做好充分准备。
可尝试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如研讨式、演讲式、访谈式、讲座式等,这些方式方法,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增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其中演讲式教学方法,能够有效避免大学语文堕入“高四语文”的误区,避免重走中学语文侧重字、词、句、段分析的路子,宏观把握大学语文教学。演讲式教学方法,是学生分组讲演、教师点评的一种教学方式。每学期抽出若干课时,将学生分为若干组,全组同学收集资料、相互研讨、集体备课,在此基础上,推荐一名代表在课堂上分析课文。在分析完课文之后,教师和其他同学向该组同学提问。备课团队和授课学生代表进行解答。根据授课学生的表现和该团队同学回答问题的情况由老师和同学进行评分,期末前进行总结评比表彰。这种方法,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文章理解能力、材料搜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可将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融入大学语文教学。多媒体相较于传统教学具有较大优越性,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所具有的适应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特点,与其他传统教学手段优化组合,把多媒体教学作为大学语文教学的辅助手段之一,使学生在声、光、影的交替中直观感受语言和艺术的魅力,可以收到传统教学难以达到的效果。多媒体的优势是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借助它能够将静态文本的展示变得具体生动和形象。大学语文授课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借助多媒体,可以在听觉、视觉、感觉等方面给学生留下心灵体悟的空间,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互联网已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联在一起,极大地拓宽了教育的时空界域,对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也是一个机会和挑战。要充分运用网络技术构建适合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拓展大学语文教学空间。
二.要服务于通识教育理念
通识教育又称为“通才教育”、“博雅教育”或“自由教育”,是西方教育中的一项重要的传统。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强调“没有通识教育,就没有大学”。他要求芝加哥大学的学生,无论什么专业,都要接受共同课程的训练,使每一个受过大学教育的人都兼具文化与科学的知识、思考与表达的能力。这个人人必修的课程就是“通识教育”课程。此后美国一些名校依照以下基本原则先后设计了类似的课程,即“通识教育的内容是以经过时代考验的经典名著为基本,文理兼重;重视学生的语文、数学及思考训练,闲杂科目一概摒弃;课程由资深教授悉心指导,学习必求认真,务求融会贯通。”
20世纪中叶以来,经济的迅猛发展、科技的飞速进步、知识的不断交叉融合,使学科之间更新频率加快,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并存,“专才”与“通识”的需求同在。“通识”日益受到重视。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宽厚的知识基础和广博的知识层面,应该具有更强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多方面的交流能力。显然,作为“通识教育”重要一环的大学语文,无疑属于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理应主动挑起重担。
大学语文课程担负着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为学好各类专业课程和接受通才教育奠定基础的重要任务。通过教学,既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和作品分析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自主读书的好习惯,帮助学生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还应使学生掌握常用文体的写作知识,具备写作能力,尤其是应用写作能力,撰写的文章应在逻辑、主题、内容、层次、语言等方面合乎要求。因此,大学语文课以它的文学性、思想性、文化性、情感性兼备的特点,多方面契合了通识教育的目标要求,能够保证通识教育目标的有效实施。
应用型本科学生只有专业知识,或仅接受技能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重技术只能带来专业知识的积累,并不提供价值判断,不能解决人的目的和行为取向问题。只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人的精神素养的培养,培养出的人类像机器人,不具备完整的人格,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易失去理性迷失方向,或丧失情感缺乏动力。因此对应用型本科学生加强人文教育,是维系其完整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现实需要。对于思想逐渐成型,并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说,人文素质教育尤显重要。人文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语言文学知识传授,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大学语文包含了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知识的精华,可以说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集聚。大学生通过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可以在人文氛围中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完善知识结构,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文化素养,培育人文精神。大学语文课程汇集了在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所蕴涵的文化、观念、哲学思想和精神特质,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公民。
三.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环境,是指对人的发展以及才能的养成产生影响,并与校园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密切相关的环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体现大学校风的建设思路出发,将大学自身所提倡的校风学风、办学目标、校园精神通过各种载体向师生员工传达,使身在校园的师生员工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感受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校园文化环境过程中,大学语文课程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理应积极参与进来。
关键词:
大学语文;教学;新思维
现在大学教育也走向了改革之路,在新时期的大学语文也走向了改革之路,大学语文教学只有将文化性、时代性、趣味性、运用性相结合,才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一、当前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由于当前大学语文教师队伍不稳定,其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课程的定位不准确。有些大学设立了中文系,从自身的晋升、职称的评定还有学生的实际就业等现状来看,很多人不愿意上语文课,刚刚毕业上岗的青年教师由于缺乏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能力、课堂讲授的把控不够,教学质量普遍偏低。久而久之,大学语文课程的位置就变成了配角,不少大学在语文课程的设置上没有明确其地位,对开设语文课程的目的不清楚,很多大学开设语文课程仅仅是为了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或者是对原有的语文基础不好的学生进行补课。此外,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外社会经济文化都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外国文化的不断涌入,对传统文化形成了剧烈的冲击,影响了我们的青年一代的思想观、政治观、价值观,使得他们的生活态度及思维形式产生了一定的质的变化,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环境已经不复存在,语文课程的地位非常的艰难。
二、大学语文教学的新思维
1、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思维,与时俱进,准确定位语文课程设置目标
要想大学语文课程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大众文化语言环境。延续好的传统的教学内容的同时要在不不变中寻求新的变化,随时注意教学的内容与形式,要尽量与世界各大学保持同步,从内心深处刺激大学生学学语文课程的激情。从课程设置上来说,既不要不断的重复过去中学中学习过的内容,又要围绕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进行设置。让学生感觉到在大学语文的学习中确确实实的觉得档次提升了,将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思想、文化交流等密切结合。让大学语文成为传播文化的重要途径,让大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真实而全面的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让大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大学语文是所有科目的根本,以文化为基调,打破各学科间的互不相干的局面,构建出以大学语文为主的知识全面体,从学生发展的长远目标来看,构建学生的综合能力。
2、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将学术性、运用性、趣味性、学术性原则充分坚持
大学语文课程从内容上看,兼顾的学科知识非常的广泛,是其他课程所不能相提并论的。对于这样的综合型基础教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坚持学术性、运用性、趣味性、学术性原则。大学语文在较大程度上是在向我们的学生讲授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何上好这门课程?既要求我们的教师专业性强,知识渊博,还要深入到学科的前沿,随时掌握本学科的最新的研究动向。并将这些导入课堂,使得这门课程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就是用科研促进了教学,在注重大学语文课程学术性的同时也要注重其趣味性。没有趣味性的课程是没有学生关注的。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从不同作家的生平、源远流长的汉字文化、风格迥异的民俗文化,都是大学语文这门课程能够呈现给学生的,这些内容大多都拥有一定的趣味性,进而提升了大学语文课程的趣味性。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及特长对教学内容进行挖掘并运用于课堂教学。时代性贯穿于大学语文课堂,教材中的经典文章是数千年来先人的智慧的结晶,呈现给今天的人们是先人的生活与感情,但是这些内容和当前高速发展的科技时代相距甚远。学生很难理解先人的智慧以及生活,很多我们传统的文化经过了历史的沉淀并没有消亡,还能够给今天的人们以启示。以《孙子兵法》为例,这本貌似是兵书的书籍,为何咋今天任然在被后人研读并被关注,这是我们的教师和学生需要深思的问题。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进行讲授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当前的大众文化的语言环境,只有源于生活的知识才能用深刻的影响力来感染我们的大学生。教师要善于对较多的社会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见解,予以理论文化的阐述,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大学生理性的分析和看待当前的各种形式的社会现象的能力。还有就是要在大学语文的教学的过程中追求实用性,语文课程从自身而言有很强的实用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任何资源都能够转换成为经济资源,都可以引入到现代的企业管理当中去。这些方面是我们的传统教学中所缺乏的,今后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这一方面。
3、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提高大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当前的社会是信息化爆棚的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前所未有,让人应接不暇。总古至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多如牛毛,大学老师不管多么的勤快,所能够传授的知识也是非常少的,那么多的知识只有通过学生利用各种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因此大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的方法。学习方法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高于了知识的传授,教师可以通过生活,联系实际,在文学学习中结合个案记性分析并运用,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将学生的课外自学纳入课堂,建造开放式的大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
大学语文教学要想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需要变单一的课堂教学环境为教学内容、空间的不断延伸。将互联网、图书馆、现实生活与大学语文教学相紧密结合,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教学评价体系在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将直接影响到课程教学目标是否实现。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的考评形式就是试卷、考试,要转变观念,建立全面考核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评价体系。将基础知识和创新能力的考评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激励学生赶超前人,敢于挑战权威,还要将学生的平时学习的情况纳入到考核中,最终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作者:陈娟 单位:安顺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浅谈高职艺术类专业《大学语文》教材存在的不足及对策王斌…-…《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6
二、体育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受忽视
在高校,大学语文作为公共基础课一向不在课程体系的重点范围内,在体育院校,大学语文更是处于边缘地位。一方面,大学语文是所有学生的必修课,但在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心目中并不重视甚至对这门课程不屑一顾;另一方面,体育院校的学生对大学语文课带有不同程度的抵触情绪,究其原因在于这些学生的文化功底较差,大学语文中相当一部分内容是较为深奥的中国古典文学,使得这些学生主观上不感兴趣,客观上也听不进去听不懂。所以,大学语文在体育院校与体育类的专业课相比,处于从属地位。许多体育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喊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考起来不要”[4]。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状况尤为突出,很多高校都把解决就业作为高校培养体系的重要指向,在课程设置上就出现以就业为主的导向,这使得与就业没有直接关系的课程受到了冷落。大学语文在体育院校中作为一门偏僻的公共课,无法提供与就业相关的各种知识技能,无论在哪个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都不被重视。
(二)学生不重视大学语文课程
上文曾经提到,体育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较差,正是需要借助大学语文的学习来提升自身的一个群体,但就是这些学生对大学语文漠然处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这门课程不感兴趣。学生对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缺乏兴趣,与生源的低质化有关。与其他高校相比,体育院校生源的人文素质相对较低。特别是特别是一些单招学生和退役运动员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前进行文化学习的时间很少,人文素质基础差,在进入高校学习后对大学语文这种人文类课程的学习存在断层,因而缺乏学习兴趣[5]。
(三)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针对性不强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许多学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不管是教材的选择还是具体教学过程,都围绕这个中心,现行的《大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较为深奥的文史哲知识,这对于那些已经建立了良好语文功底的普通院校的学生来说并不困难,但是,对于体育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文化素质较普通院校的学生要低,很多通过单招考试进入体育学院的学生对字词句、语法、修辞等基本知识都掌握不好,因此体育院校的大学语文应基于学生的语文水平来进行课程设置,大学语文课程的一项最基本的目标应是加强他们的基本语文功底。笔者认为,体育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应该以加强学生基本的语文功底为主,在此基础上逐渐提高他们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对于体育院校的学生而言,大多常年进行运动训练,对文化课的接受较差,上课容易开小差、说话甚至睡觉,如果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超过他们的接受能力范围,又与专业联系不紧密,就很难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纵观体育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与专业联系不紧密是很普遍的现象。近年来,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本多是采用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的《大学语文》除了北京体育大学组织编写了一本针对体育院校的《国语读写教程》,并没有其他针对性较强的大学语文教材出现。
三、体育院校大学语文的课程调整对策
本课题针对体育院校大学语文的实际教学状况,旨在突出大学语文在培养学生人文综合素质中的地位和作用,计划通过新的改革,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切实提高体育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使之具备一定的人文修养,对此,本课题从以下几方面就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进行研究:
(一)明确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
针对体育院校学生语文功底较差、人文素质较弱的情况,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着重完善学生人文方面的基础知识结构,尤其应重视体育院校大学生普遍匮乏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学习和训练,同时注重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学学语文的兴趣,通过兴趣的引导逐步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在此基础上,增进文化修养,提高审美能力。
(二)调整教学内容和选择适合的教材
1.调整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直接涉及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对课程改革的结果有重要影响。根据体育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基础,在教学内容上应体现大学语文教学的层次性,兼顾学生的接受能力。同时,大学语文没有应试的压力,教师尽可以摆脱教学模式的束缚,根据具体教学情况对进行教学内容的创新和实践。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调查发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将其中一些加入课程当中。从目前普遍采用的大学语文教材来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内容较多,其意图是借助中国古典文学的学习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语文水平。古典文学固然博大精深,但做为体育院校的公共基础课,借此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效果并不如预期那么好。就体育学院学生而言,教师必须在有限的课时中重点解释古文的字词句,即便如此,学生的接受效果并不好,很多就是听完就忘,要求他们掌握深奥的古文成为他们的一种负担,学习也因此缺乏动力,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对此,笔者认为,大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可以多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文学作品,在坚持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尽可能地将文学知识和专业知识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体育人才发挥积极作用。体育院校的大学语文还应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只有这样,这门课程才能保持生命力。面临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市场,体育院校毕业生想要获得就业机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就是沟通,能够在公众面前从容、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思想,从而与他人进行良好的交往、沟通与协作被公认为人才的基本素质。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都不够流畅,很多学生的普通话都不标准,很难能用口头语言逻辑严密地表述思想。这一情况也与我们教学过程中重知识积累而忽略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有关。因此,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多表达,多设计一些课堂讨论或者主题演讲,不仅能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自信心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2.选择适合的教材
教材是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教学试验后才总结编撰出来的,是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同时也是教学与学术科研成果的融合。作为体育大学的语文教师,应寻找语文与体育相结合的切入点。就目前体育院校大学语文的教材选择范围来看,可选用的教材并不多,除了多数普通院校使用的华中师范大学编写的《大学语文》,还有由北京体育大学组织编写的大学语文系列教材,但除此以外,没有其他针对体育院校学生水平和专业特点而编写的大学语文教材。因此,体育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师们应注重结合体育院校实际开发编写新教材。一部教材的编写过程,有助于教师更深入更全面地把握这门课程。体育院校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老师可在教材内容选择的基础上编写新教材,突出针对性和专业特色。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应拘泥于一种教材,可以同时参考借鉴相关的文学教材和体育史教材,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身的课程内容。
(三)更新并拓展教学方式方法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基础课程,涵盖内容广,但教学课时相对较少,加之体育学院学生的语文基础导致他们并不易于接受古代经典作品,这就需要老师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授课效果。增加教师间的教学交流活动,集体备课、互相听课、讲课比赛等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基于现在体育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多是经典作品,因此可采取以导读为主的互动性教学模式,在老师介绍基本文学背景、讲解完生僻字词后,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见解,老师着重启发、引导、点拨和鼓励。大学语文和体育的结合是文化的结合,大学语文的教学不应仅仅局限在课堂,可以开辟多种教学实践渠道。民族传统体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根据学校和地域特色,可以在大学语文课堂中加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容,引导学生到图书馆搜集相关资料,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参观,让学生以各种文学作品的形式总结,举办优秀作品交流、主题演讲等形式拓展大学语文课堂,实现大学语文和体育专业相结合。
(四)调整考核方式
体育院校的学生对大学语文不够重视,平时学习不够认真,考前突击强化,这种临阵磨枪的方式很难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因此,考核目标不应局限在对知识的掌握,而应重点评估学生是否通过学习有了进步,能力有了发展;相应地,在具体考核内容上,可多设置开放性试题,注重对学生能力的测试,将学生的平时成绩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提高平时成绩在考核中的比重,注重过程与结果评价、理论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在考试形式上,可采取开闭卷结合式、口笔试结合式等方式,比如平时作业有成绩、课堂讨论发言有记录等。课程结束后,老师着从各方面综合评定学生成绩,避免仅凭一张试卷定成绩,力求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有客观全面的评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9-0165-01
一、存在问题
多数高校过于强调本校该有的专业特色而忽略了对大学语文的重视,这就导致了这门课程的边缘化地位。大学语文课形同虚设,专业课随意挤占大学语文课的课时,甚至有的学校干脆取消了这门课程。
(一)课程开设目的不明、随意定位、课时过少
大学语文课程开设目的长期以来不明确,随意定位,导致学生无法明确知道学习本门课程的必要性,教师也不知道教学的重点在哪里,因此陷入双重盲目的境地。再者,课程是否开设,课时多少,基本全由本校领导所决定,存在着较大随意性、不稳定性。这样,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大学语文在教师与学生心中的地位,使之一落千丈。
(二)教材特色不突出
由于各高校对于大学语文的不重视,各高校的语文教材往往随意选择,而这种随意选择的教材针对性不强,存在严重不足和不配套的情况。不少学校也使用本校教师自编的教材,但因主编者在教材研究方面真正有造诣者不多,教材编撰质量难有保证。目前的大学语文教材内容普遍存在偏难、偏深、专业性太强、与学生所学专业语文说写能力要求结合不够、高出高职学生的接受能力范围等共性问题。
(三)教学内容过时陈旧,教学手段单一
现行的大学语文教材内容多以古代文学史及其名家作品为主,而对当代优秀人文科学作品与值得关注的文学现象占有太少,而且国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微乎其微。然而,这些课程内容大多与高中内容重复,对于高校学生而言显然并不适用,甚至会引起学生的无聊情绪,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很多教师的教学手段仍然遵循以前的老式教学方法,阅读课文、分析课文、总结课文,这种模式自学习语文之日起就已经印入学生头脑,但对于朝气蓬勃的大学生来说已经不再适用,他们需要更加生动、活跃、具有时代气息的教学手段。
二、改革
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语文课要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在教学理念、思维模式、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创新。在教学理念方面要树立应用型教学的思想,并把这种思想贯彻到大学语文课的课堂中去,在教学方法上要灵活多样地体现应用型教学的理念。
(一)转变原有观念,重视大学语文课程
当今社会,由于人才供大于求,导致大量人才的积压,专业人才层出不穷,因此,用人单位除专业技术娴熟外,更加注重人文素养,思想境界等方面。
所以,高校学生要想立足于社会,除了具有高超的专业技术外,更需要加强本身的文化修养、职业道德等人文精神的培养。而大学语文课程在这方面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所以按照与时俱进的原则,大学语文课程更应偏向于人文性的培养,教师要通过课文的讲解,培养和熏陶学生的文学修养及道德情操,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满足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
(二)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实现多种教学模式混合的教学新方法
改变师讲生听的古老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其中,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教师只要在关键的问题上加以引领,控制课堂的导向,剩下的一切都可以交给学生自己完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古今中外的名著,但不要逐字逐句地给学生讲解,而是由学生来进行内容的分析与阐述,教师不要提及其分析的对与错,将权利完全下放给学生,由学生展开问题并讨论问题。最后,将学生与教师的分析一一列出来,让学生自行判断其结果,充分发挥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辩证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是非观。另外,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将图片、声音、影响资料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之中感受作品的美与丑。
(三)鼓励教师自编教材,突出专业特色
每个专业都有自己本身的特点与侧重点,教师应在了解本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反复推敲琢磨大学语文课程的内容,使之符合本专业学生的特点。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在专业范围内提高本身的人文素养,也使大学语文与本专业紧密结合,学生学学语文不觉得突兀,进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与兴趣。
关于教材内容的选择,要基于专业特色之上,尽可能包罗古今中外、名学名家的作品,扩展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品位。
三、结束语
总之,要提高高校语文课堂教学,首先要对大学语文加以重视,利用多样实用的教学手段让语文课程融入到学生学习和生活当中,逐步改变高校语文在教师与学生心中的地位,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精神文化底蕴,提高感悟人生的境界。
[作者简介]周峰(1980- ),男,湖南常德人,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科学系,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语文教学、文秘教学等。(湖南 长沙 410151)
[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南省创造学会2011年科研课题“精细化人才培养视角下我院《实用语言艺术》课程标准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XCZXH2011K115)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3-0131-03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因此,作为高职院校中最重要的公共基础课之一——大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就显得日益突出了。
一、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的内涵
(一)课程标准的界定
《教育大辞典》是这样解释“课程标准”的:“规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文件。一般包括课程标准总纲和各科课程标准两部分,前者是对一定学段的课程进行总体设计的纲领性文件,规定各级学校的课程目标、学科设置,各年级各学科每周的教学时数、课外活动的要求和时数以及团体活动的时数等;后者根据前者具体规定各科教学目标、教材纲要、教学要点、教学时数和编定教材的基本要求。”一般来说,课程标准是对学生接受一定教育阶段之后的结果所作的具体描述,是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体指标,是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考试命题的依据,是规定某一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教育内容、实施建议的教学文件。
(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的内涵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是根据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形成为重点,教育教学提供较详细的指导而构建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其内涵主要包括课程内容标准和课程考核标准两部分。
二、制定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必要性
(一)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需要
虽然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大学语文”或类似课程,但教学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笔者分析,其主要原因如下。
1.对高职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出现偏差。高等职业教育(简称高职)作为教育的一种类型和层次,其教育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囿于专业认知,绝大多数专业课教师和学生认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就是来学技术、学技能的,就是为了将来找份好工作,多挣钱,不下岗,因此,学不学大学语文关系不大。有的甚至认为大学语文课是多余的,还不如多花些时间学习专业课。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认识并不是局部存在,而是带有相当的普遍性。
实际上,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不仅仅只需要具备从事成熟技术的应用和工作能力,还必须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即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杨叔子指出,大学之道在育人而非制器。而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恰是一门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融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为一体的,旨在培养高职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公共基础课程。
因此,我们才能更进一步认识到,高职大学语文还担负有与学生的专业知识相结合,增强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重任。亦即让学生的语文潜能向现实的职业素质转化,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相适应,成为现实社会需要的有文化、有技术、有道德的高素质劳动者,实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
2.高职院校人文与技术教育严重脱节。近些年,为适应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发展转型对大批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职教育发展形势喜人,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然而,由于过分强调高职教育的技术属性(仅仅造就一批适应大工业化的机器生产的技术熟练的技师或者技术工人),忽略甚至无视高职教育的人文属性(学生还应该懂得如何自由地生活和发展,怎样才使劳动更具有精神的愉悦感),造成了目前高职教育中人文与技术教育严重脱节的现象。诸如在专业设置上“重理轻文”,人文类课程一删再删,教学过程“重客观知识,轻个体知识;重技术效率,轻技术伦理;重物质效益,轻精神发展”,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即使专业能力尚可,也缺乏终身学习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最终还是有悖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加强高职院校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大学语文课程的改革责无旁贷,语文教育本是人文素质教育最好的载体之一。周庆元教授认为,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包括这样几层含义:一是指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二是指引导学生开掘汉语汉字人文价值,注重体验汉族人独特的汉语感受,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三是指尊重和发展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但是传统的大学语文教学过多地强调语文的工具性,而无人文性。即使目前选入了一些有鉴赏意义的文学作品,但与当前学生的心理特征、时代背景有些不太契合。因此,必须对高职大学语文教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先,要在课程观上渗透“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其次,要在课程内容上摆脱专业学科和文体体例的限制;再次,要在课程结构上走出篇章加写作的框架;第四,在教学形式上,务必冲破“课堂中心”的藩篱,使教学更显生活化、人性化。
(二)主动适应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更是提出了对高职教育改革的宏观要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各高职院校以各自的教学环境为起点,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和市场需求,本着提高质量、办出特色的原则,以专业设置和课程模式改革为重点,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时代在发展,人们对高职教育的观念也在与时俱进,为了跟上时代的发展和理念的变化,高职大学语文教学再也不能墨守成规,故步自封。因为改革不仅仅牵涉到一门课程或一个专业,必须以整个高职教育体系为对象,以课程建设与改革为核心,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也应在其中有所作为,来适应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制定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思路
(一)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标准的特点
1.将高职专业人才精细化培养理念纳入课程标准中。精细化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管理理念,是现代科学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全面和科学的管理模式,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在传统的教学大纲不能够完全准确把握高职人才培养的内容和评价准则的情况下,把精细化理念引入高职人才培养是高职人才培养观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在对高职各专业进行充分调研和分类的前提下,将各专业能力标准、德育标准、职业素质标准、人文素质标准、心理素质标准、创新创业能力和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标准等有机结合,依据高职课程标准的内涵和高职人才精细化培养方案的要求对大学语文课程标准进行研究、整合,来适应不同专业对于人才培养素质的要求。
2.课程标准是对学生课程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标准应该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制定,应是学生学学语文课程后应达到的教育质量指标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它更强调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课程目标、理念、设计思路。具体体现为:在原有的结果性目标 (知识技能,如“让学生全面掌握阅读、日常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基本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加入了体验性目标(态度、情感、意志、文化意识、价值观,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育学生的职业素养”)。
3.课程标准的考核评价更注重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的统一,重视评价的发展性特点和过程体验。我们经常说,考核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但是在实践教学中往往由于客观条件所限,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混为一谈。如古代诗词的教学内容大多有背诵经典名篇的要求,相对应的在考核内容里也会要求学生背诵。殊不知目的不仅在于背诵,更在于引领学生从这些名篇中找到乐趣,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发现人类精神财产的伟大和宝贵,着重培养学生的归纳、领悟、表达和再创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考核评价还要注意反馈。课程评价包括两个内容:测量和评价。测量是考核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主要是定量地描述所要实现目标的实现程度,实际上是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作出考核。评价则是对测量所得的结果,对照目标作出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注重的是对课程实施效果价值的评判。
4.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标准同样要突出专业能力标准和职业技术标准。高职大学语文区别于本科大学语文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要与高职各专业的联系和整合。忽视了这一特征的高职大学语文就仅仅是中学语文的“翻版”,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整个社会也对包括其在内的中国语文教育痛加挞伐。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根据社会需要为各行各业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因而语文教学也应围绕专业,强调不同专业确立不同的能力标准和职业技术标准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酒店管理、市场营销等管理类专业,根据其人才培养目标,就应把沟通协调能力作为语文能力训练的重点,并注重实用文体的写作训练;机械、电子等专业应把思辨和应用文写作能力作为训练重点,并注重经济应用文写作;文科类专业应强化朗读、写作等方面训练,这样使语文直接同专业挂钩,同将来的职业挂钩,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要素
1.基本信息。包括:课程名称、课程类别、课程编码、学分、课程管理单位、适用专业、授课对象等。
2.概述。包括:课程性质、课程定位(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和前导及后续课程)、修读条件、课程目标(知识、技能目标,情感、态度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参考课时、教学方法建议等。
3.课程实施和考核。包括:课程实施建议(教学和师资条件)、教材与教学资源、课程考核方案等。
4.课程教学设计。(1)课程教学设计原则要求。在对学习需要、学情、学习内容和教学内容进行准确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课程教学设计。(2)课程教学设计参考方案(如图所示)。
5.其他说明。对以上不能涵盖的内容作必要的说明。
(三)制定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注意事项
1.需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积极推进。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引导、促进,规范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如出台各高职院校实施和制定课程标准、制定规范等政策,在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中设置相应评估指标等。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应直接组织有关专家制定课程标准。
2.贯彻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注重基础,发展能力。将高职专业人才精细化培养理念纳入课程标准中,注重前期的调查研究,主动与专业能力标准和职业技术标准对接。满足受教育者就业、谋职、职业发展、个体职业生涯的需求,提高他们的终身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性。
3.与时代进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紧密结合。时展日新月异,不论是反映在科学技术领域还是反映在语言文字方面的变化都需要我们去不断学习,及时总结、更新和调整。制定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标准是为了规范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使教学有章可循,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大学语文是一种依赖性很强的课程,与社会经济、政治、科技发展带来的劳动力市场变化即时相关,必须及时更新调整,促进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一、大学语文的历史反思与当下现状的不对称性
我国现代高等教育诞生初始,即已在高等院校开设了大学语文课,时称“大学国文”。后,全国大学都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了大学国文课,为必修课,当时叫“大一国文”谓之“国学”,并有了黎锦熙、朱自清、魏建功,伍淑傥等编写的《大学国文选》教材。当时从事国文教学的也都是一些国内知名学者、专家、教授,如:郭绍虞、朱自清、吕淑湘、沈从文等,从上世纪30年代到全国解放前,是我国高等院校大学语文课的第一个繁盛时期。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随之大学语文课程在高等院校遭到了冷遇,此后,由于社会变迁(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多种因素,大学语文课程逐渐淡出了大学课堂。
1978年秋,在南京大学任亚明校长、复旦大学苏步青校长的倡导下,全国高等院校才得以逐步恢复了大学语文课程,从1978年到1985年,大学语文课程在高等院校里又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兴盛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实用主义抬头,大学语文的课程建设止步不前,在一些学校里,大学语文几乎被应用写作课替代,或被定为“选修课”、“任选课”,随意压缩课时,甚至停开。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在《“大学语文”的教学困扰与改革尝试》一文中说:“大学语文现在最关键的就是‘地位’和‘定位’没有弄清楚,特别是定位”。
二、大学语文课程定位问题的探析
仅就大学语文的课程名称看,“大学”代表语文课高层面,“语文”即指母语汉语言。大学语文姓“大”,不姓“中”,同是进行汉语母语教育,由于层次不同,自然其教育目标、教材、施教的方法也就不同。简言之,会听、会说、会写、会阅读,掌握汉语言最基础知识,即为中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大学语文就不同了,大学语文是要解决怎样听、怎样说、怎样写、怎样阅读的问题,是在高层次上学习汉语言母语的问题。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之一,汉字的结构美、语意美、音韵美,用汉字语词结构的语句有言尽而意无穷的意境美。经典的古代、现代文、史、哲文选,是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作品,都蕴藏着丰厚的传统文化和博大的民族精神。大学生通过学学语文的经典篇章,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己掌握和运用汉语言的水平,并通过语言载体,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理解其中的文化意蕴,感悟人生和生命的价值取向,从而达到提高人文素质,培养审美能力,完善人格品质的教育目标。要达到这样一个高层次学习汉语言的教育目标,大学语文在教学中必须坚持做到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的三统一,决不能凸显某种特性而忽略其他共性,这应该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基本定位。
三、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研讨,大学语文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已毋庸置疑,然而在大学生中却普遍存在着不重视的现象,这说明一定是在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中存在着与学生需求不适应的方面,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当下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大学语文教学的师资建设问题。目前,在大学里大学语文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性和低素质倾向,已经影响到了大学语文教学的正常进行,反过来,也正是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不尽如人意,也影响到了大学生学学语文的积极性。这种状况的形成,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大学语文课二度淡出高校课堂且被边缘化,其负面影响不容低估;其二,大学语文课由必修课改为选修课,由考试课降格为考查课,课程定位的偏差,给人造成一种错误印象,大学语文课可有可无;其三,学校一些带有政策性的具体规定和做法,如:工作量的计算,职称评定,教学成果评审,教学科研资金的使用,大学语文教师不能与专业课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大学语文教师被列入“二等公民”。种种因素导致了大学语文教师向专业课教师转移,出现了任何人都可以去教大学语文的不良现象。建设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大学语文教师队伍已刻不容缓。
2.关于教学工作。因为是大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具有一定感悟能力和开放性思维的人生观、价值观趋于成熟的青年大学生,我们应当摒弃“填鸭式”、“满堂灌”、由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应采用互动式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
采用互动式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应该注意下述几点:
(1) 立足于文章本身的语言感染力和文章本身所传达的情感的、审美的、哲理的艺术情境。这一点教师首先要有比较透彻的理解和比较清晰的语言表达,并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简洁的讲解。如能做到这一点,将有助于掌握互动的维度,有助于强化互动的广度、强度、深度,也能达到多数同学参加(广度)、能对问题深入讨论(深度)、甚而引起激烈争论(强度)的效果,使学生感到有所收益或受益匪浅。
(2) 不局限于文章或诗词歌赋本身,可以将教材内容放到更广阔、更高层次的范围去讨论。这样可以把学生引导到对文章本身更高层次、更高境界的理解上来。
(3) 应掌握适当时机,对学生的讨论给予准确的归纳梳理,这样可以加强互动效果和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到晏殊的《蝶恋花》时,要讲清楚这是一首闺思词,写出了对亲人的无限的思念、缠绵的情感。其中“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为我们展现了令人神往的境界。
在讲清楚晏殊词本身的同时,可以把国学大师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三境界”拿来,进一步讲清楚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被王国维借用来比喻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必经的第一境界,取其目标始终为一的含义,使之更富哲理。
云南昆明消防指挥学校 周洪波
摘要: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一门消防院校普遍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现已成为推动当前适应现实消防需求消防教育培养对象发展重要价值显性载体。基于大学语文教材建设运用价值释析,反思大学语文教材本质与价值追求诉求,探究大学语文教材建设本质,挖掘教材建设价值实现,架构培养对象所需教材建设基本思路。
关键词:消防院校 大学语文 教材建设 价值略论
目前全国高校所用或统编的《大学语文》教材,集工具性、基础性、审美性和人文性凸聚人文教育与人文精神攀沿依托。以昆明消防指挥学校《大学语文》教材为例,经过多年探索,大学语文课程从内在品性探究有其独有特色性质、潜在目标定位和人文追求价值,在教材本质价值体现消防指挥人才人本精神追求,课程目标定位体现培养对象人格精神塑造,在教材建设终极价值体现个体全面发展,现已成为推动现代消防人才素质教育培养生力军,面对培养对象需要教材教学现实,如何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编出适应现实消防实战需求集开放性与多元化、高质量与人文化的大学语文教学教材,突出消防院校教育时代特征,挖掘教材本质与价值追求模式,对于推动院校大学语文建设具有一定现实指导意义。
一、现行课程教材建设运用价值分析
大学语文教育价值是逐渐被揭示和被明确过程,也是教学资源建设不断提高过程,推动现代消防指挥人才人文素养、写作能力和责任使命等需求素养。
(一)寻根探源教与学。
大学语文是一门培养和开拓人文视界的课程,教学过程体现全新传递大学教育理念有效填补以往教学缺失,使学员感受院校学习新意。面对年龄心智和人文精神已达成年且与普通高校学子有所差别的培养对象,在大学语文教育中融入学习认知转型达到提升自身思想、学识、风度和人品,培养气质内涵和终生竞争力学习理念,形成具有创新意义教育目标指向,实现与培养对象精神接轨。面对因为浮躁和喧哗社会影响而陷入短暂迷茫遭遇各种人文难题,大学语文教材在“教师的教”和“学员的学”显现徘徊。大学语文是一门给中学语文补课的课程吗?学员回答表明过去大学语文失败在于是在补中学课,不能较好培养学员鉴赏表达和会动手运用教学需求,亟需加强课程教材建设探索。
(二)开阔研究指与向。
随着全国大学语文教学研究活动广泛兴起,注重提高人文素养能力兼顾丰富完善教育视野。近年来,消防院校大学语文建设改革研究对大学语文教材和教学任务新认识得到拓展,由过去“高四语文论”提倡弥补高中语文学习缺陷延伸到“大学文学论”,从人才与人文素养关系、课程教学特色和人才融入现实实战、人才走向等层面构建较为完整宽广的人文视野,明确文本牵引主动追求理想和重拾寻觅人文精神,让人文台阶迈向不同岗位和走向不同人生熔铸更高层次人文素养殿堂。但现代社会中充满活力语言及富有时代特色语文范例没有很好地融入研究,目光局限聚集古代传世经典作品层面,忽略广阔域外文明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当代作品脉络,不可避免造成大学语文教材滞后当下社会生活被动状态。
(三)反思载体互与补。
作为一门联系学员、课程和教师间重要关系纽带的课程教学载体,大学语文教材建设环节取得长足发展。以昆明学校所编教材为例,大学语文教材打破了长期依靠外来教材教学和纯中国文学状况,避免“炒冷饭”和“难度倒置”,形成多元特质互补,作品的选择和注重时代融入教材建设特色体系。调查表明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不仅锲合消防院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还更适合对应教育特点重要载体。但部分院校过分追求人文性使大学语文教育步入忽略基础性和应用性同样是大学语文课程特征和价值追求体现误区。与有所谓“高四语文”重复现象而授人以话柄,文学思路与大学中文专业教学相近引发部分学员疏离情绪,存在教材选取篇目与中学语文大量重复、教材内容比高中语文还浅、人文和实用文体指向不明等问题,这是因为部分大学语文教材建设视域不够宽阔,在一定程度上离开语文教材本质属性和背离语文价值本位,给教材建设运用造成混乱而将大学语文课程推入非语文境地。
二、明晰教材本质建设价值追求认识
大学语文教材作为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是课程建设价值追求的根本,作为培养现代消防指挥人才文化素质教育重要载体,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明晰课程性质、定位、功能与价值阐述,显性提升大学语文教材本质与价值追求潜在承载。
(一)教材性质。
大学语文教材从原意上来说是一本语文类的教科书,其内在品性是教育性。其作为培养消防指挥人才的载体,教育性必须立足于语文学科的品性,不仅要注重工具性和基础性,更要重视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
(二)教材定位。
依据院校现代消防指挥人才培养目标,大学语文教材目标定位是提高学员品格素质与人文精神。教材建设要以我国古今民族优美精炼语言和文本应用为媒,通过丰富多彩古今中外优秀作品选,借助作品所塑造真实感人艺术形象,传达古今中外贤哲英豪高尚深邃睿智节操思想,关注消防指挥人才人文陶冶、人格提升和能力锤炼。
(三)教材功能。
教材功能既有语言文学修养听说读写能力功能层;又蕴涵熏陶传统儒雅、砥砺现代指挥人才人格教化功能层。既是大学语文教材本质潜在力量的转换,也是培养对象主体内化价值追求显现,体现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现代消防指挥人才精神实质。
(四)教材价值。
大学语文教材价值不仅体现教与学、信息对流和主体发展实用价值、原生价值同时再现内核价值复合体,教材建设核心价值集中体现主体发展,提供现代消防指挥人才精神食粮标准,送去人文关怀温情和捎去终极意义价值信息。
三、架构培养对象需求教材建设体系
面对时代观念变化和现实消防实战的需求,大学语文教材建设应为消防工作新变化而求新。大学语文教材建设代表编撰思想观念变化,是现代消防人才共同人文理想不停跋涉途中的驿站, 在新思想体系与价值观念尚未完全成熟定型社会人文环境更深刻担当身上重托时代赋予更多责任。基于消防院校《大学语文》教材运用价值分析和大学语文教材编写创新理念探讨,不断深入大学语文课程定位、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探索研究,在总结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建设价值基础之上,理清发掘适应培养对象需求大学语文教材建设体系架构。
(一)架构选编文学文本教材建设体系
基于文学文本为中心审美特质教材的选择,院校大学语文建设需打破文学文本定义常规,重新考虑教材中现当代文学类作品设置,大胆跨入大语文视野形理念更新,去掉现行教材中那些陈旧、不便教学或不能体现时代精神的作品,形成文本对话知识体系和思想体系蓝本。教材部分内容以时代、文体和地域方向为选围,选编现代文、古代文、诗歌和散文等内容融汇大学教育、语言文章和中国文化,形成具有时空选择无限性和相关区间有限性教材建设体系。大学语文教材建设遵循学科基本规律和考虑学科内在规律,在主体文本遴选、教学重点和文本背景等布局,既要考虑不同体裁文本作品联系与区别,也要考虑不同年代不同作者作品的文本比例,文本选择初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语文基本知识之上兼顾古今中外一定比例外国文学作品文本。教材在选材中鲜明确立教育多元化理念,筑牢培养对象精神成人选文本和做文章,让学子学习过程开阔眼界获得精神启蒙和人文素质提升。
(二)架构提升中文素养教材建设体系
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中文素养应看作一项基本能力,思想教育与审美教育应成为主导。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在教学实践中可将文本分成现代大学与学人、学员身份与视野、人文精神反思录和文学家心灵世界等模块,注重现代指挥人才自我身份认知,具有生活视域和学习视域导向性质,形成人生意义价值主题,向培养对象传达无论“做什么、怎么做”均需语文修养理念诉求,任何专业的成功者往往都具有较高语文修养,进而让院校学子充分认识到大学语文学习是专业所需,语文既是培养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平台,同时也是培养对象取得成就重要根基,是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建设所缺乏人生意义价值追求对话诉求的准确定位。
(三)架构融入知识视域教材建设体系
教材建设吸收新观点和顺应全球化语境新变化需求解决“文”与“人”关系课题难题。以人为本价值标准系统落实到文本采摭上,要进入作品所构成体系之中,由文本部分构成整体,再从整体分离成部分,最终融入对话新视域。编者既是阐释者,又是传播者,还是把关人,经过编者与作为传播者的教师对话形成敞开空间。教材建设编写融合学子基础现有水平,不能简单照搬地方院校语文教材模式,也不能人为地拔高教育要求,在主体文本遴选方面,既不能过于晦涩难懂,也不能使之浅显,作为传播者应与作为受众主体的读者形成核心意义对话,选择人类能够普遍认同观念和展示时代进步作品表达熏陶,对于开拓刚步入大学学子视野和增强现代消防指挥人才感悟时代能力具有很强指导意义。在这样一种理念推动下,利于大学语文教育空间拓展,消除对大学语文教材大学语文语境融入隔阂,提高培养对象整体人文素养,体现教材本质建设新型教育价值脉络。
(四)架构人文教育功能教材建设体系
语文课和其他学科主要区别在于有其独特的人文教育功能。教材的编写要根据现实消防实战的需要,针对当前学员情商缺失、理想信念淡漠和功利主义至上等现象,结合院校教学条件、师资队伍水平、学员语文水平、文学素养和人文素质等状况,发掘人文性内容和选编架构教材文本。通过选编较高文学水平和较强感染力的名作名篇来影响、教育和感染学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领现代人才向素质重要高地挑战,让培养对象主动筑融大学语文思维,积极追求大学文化理想和人文精神,在语文浸润中提高修养内涵,促成培养对象提升素养、开启智力和创新能力终极蕴涵,筑牢服务现实实战人才任职需求厚实人文素养和提升表达能力奠定基石。
参考文献
[1]徐中玉.大学语文・不该站在边缘的课程[J].社会科学报,2004(12).
一、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现状及成因分析
(一)日渐式微的大学语文课堂现状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没有清晰明确的定位,仅凭学校自己的理解来规定课时的多少。由于有些高校学制普遍较短,且教学偏重于对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在英语、政治等公共必修课安排之余,才会想到安排大学语文课程,即使安排课程一般一周也不会超过两节,有的高校甚至直接用讲座、选修课、大班授课等方式敷衍了事。在教育目标问题上,大学语文的目标定位也十分模糊,甚至任课教师自己都没有清晰的教学目标。由于教学目标不清晰,又没有明确的教学大纲,因此,大学语文的教材体系十分混乱,部分高校是直接采用中文学生本科教材稍加删减直接变成大学语文教材,内容陈旧,无法满足现在学生的要求。对大多数非中文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些偏重经典的教材显得“繁、难、偏、旧”,其中的古典文学知识体系与他们所需要的语言沟通实践技能有不小出入。大学语文课程很难引起学生的重视,大家普遍认为这门课程不重要,能跟着混两个学分就达到目的了。而大学语文课程的任课教师,对这门课程也没有足够的热情,通常一本教案用好几年,对任何专业的学生教法都一样。(二)当前大学语文课堂现状的原因分析一方面是教学方法落后,研究陷入困顿。目前的大学语文课堂依然是知识本位的,教学手段依旧是围绕课本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考虑学生的理解与接受能力,忽视学生的感受,缺失课堂互动。而且教学内容也主要集中在文本知识的传授,不考虑深层次的文化与审美理解上的要求。此外,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方法落后还由于国内目前针对大学语文教学模式的研究不够充分,关于大学语文教学应该偏重于“工具性”还是“人文性”的争论并没有解决。另一方面也有学生基础薄弱、考评机制单一的问题。目前,大学生语文素养与文学功底普遍不高。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教育资源逐渐走向公平。但伴随扩招也带来了另一些问题,就是生源质量的下滑,使得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学生整体素质水平也出现滑坡。在考评机制方面,按要求本应在教学过程和结果方面进行多项考核,但许多高校与教师都依然延续用一张试卷进行测试,以分数定成绩的方式,这不利于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二、“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模式的教学价值
首先,内容明确、针对性强。“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课前安排微课视频教学先将本节课的知识点交给学生自主学习。每段视频或者说每段微课只针对一个重点、难点或疑点进行讲解,构建了一个独立的结构完整的微课程。这既便于学生理解消化,又具有针对性,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寻找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反复观看,在短时间内强化记忆、方便理解,这比起传统课堂教学更容易凝聚学生注意力,节约时间成本,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其次,表达生动、吸引力强。一方面从教师的层面来说,由于授课与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结合使用,因此,教师可以利用高科技的传媒手段,通过视频、图片、动画效果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生动的视听语言更清晰深刻地将一个知识点抽丝剥茧,解释清楚。生动形象的教学视频既是知识的载体,也是拉近学生与大学语文之间距离的桥梁。另一方面从学生的层面来说,合作探究之后需要展示探究成果,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除课堂发言之外,学生还可以采用报告、演讲、表演等多种多样的汇报形式,这种生动的表达同样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再次,灵活多样,自主性强。当前大学生受到社会快餐文化的影响,传统的课堂教学或枯燥无味的理论灌输已经很难让他们产生兴趣了,然而“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灵活多样正好可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一是学习时间上的灵活多样,教师课前将微课出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安排灵活掌握学习时间。二是学习内容上的灵活多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灵活调整最符合自己需求的学习内容,把精力集中在自己不懂、不会的内容上,可以反复看、慢慢看,实在不能理解的留在课堂上与教师探讨,这不仅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也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三是学习方式上的灵活多样,在观看微课视频时,学生就可以互动交流,教师同样也可以在线上对这种交流进行指导。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先做一个独立的思考与探索,产生一些自己的想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关注点、兴趣点,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课中再对不懂的问题进一步探讨。最后,资源整合、普适性强。“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教学模式一直以来和互联网联系紧密,具有流通性强、普适性强的特点。这一模式能否取得好的效果,关键在于微课质量。微课如果设计得不好,就会影响教学效果,甚至对学生产生误导,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为了做好微课,大学语文教师可以对网上的各种资源进行整合。整合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在自己制作微课的过程中,搜集整合所有与课堂内容有关的资料、图片、小视频等,以丰富自己的微课内容。二是整合其他高校教师的微信视频,进行对比分析,优化自己的微课内容,在优化整合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与业务水平,达到教师与学生双赢的效果。这一教学模式一旦确立下来,推广起来也比之前学界广泛讨论的翻转课堂更加适应中国大学语文的教育,翻转课堂毕竟是西方的理论传入中国,而“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教学模式是笔者根据多年的大学语文课程一线教学经验总结出来的符合中国学生和学校特点的教学模式,它对学校软硬件的要求并没有那么高,只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改变教学方式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可以在国内大范围地推广。
三、“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教学模式模型构建
新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语文课堂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学生从被动的听众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实现课堂翻转;课堂内安排各种活动实现学生知识建构和内化;课堂内有时间帮助学生掌握更具挑战性的概念,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时代向前发展,科技进步为大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更新提供了更多可能,特别是基于“微课”与“翻转课堂”理念相结合打造全新的“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大学语文教学模式,必将成为今后教学方式中的主流。(一)课前知识任务输入——创建“微课”视频学习媒介课前的微课通常不会超过十分钟,在有限的时间里,微课具有针对性强、内容精练、知识点精确等特点,同时微课也是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微课的主要内容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课文的时代背景与作者介绍,这些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微课了解学习,以节省课堂时间。比如,在讲授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时,教师可以提前通过微课向学生介绍陶渊明的生平,以及当时黑暗的社会时代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其次是一些难以理解的词语或生僻字的介绍,可以通过微课展示其典故或易错点,让学生反复学习。比如,在学商隐的“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时,教师可以将其中的典故做成动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再次是作品赏析,利用微课可以增加音频的特点,教师可以插入画外音、小视频、音乐、Flash等,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课文的魅力。比如,在遇到《红楼梦》节选等经典文本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影视作品,让学生有更加深刻的体会。(二)课中内化吸收——构建自主合作学习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来说是将学习的自还给学生,将教师从冗杂的知识灌输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指引者和协助者。学生要占据课堂的中心位置,首先要根据之前微课的学习,提出自己的问题。比如,在学习舒婷的《致橡树》时,学生会问到“舒婷为什么要写下这篇《致橡树》”“这其中的树都代表了什么”“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两棵树的形象的”等问题。教师不应该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而应让学生先分小组讨论,小组中给出一个意见,再让每个小组派代表来给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然后教师将答案汇总,让学生比较哪些答案更贴合实际,或是把学生的答案综合一下就可以回答这些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真正动脑思考。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反馈,学生对自己的发言进行评价,对产生的问题希望在下一次发言中改进提高。(三)课后活动辅助教学——拓展语文教学平台在教学活动进行的同时,教师也应该拓展课外教学平台。大学与中学不同,学生有更多的课外时间,也有更丰富的社团文化生活,这些都可以利用起来。比如,学习完庄子的《逍遥游》之后,学生可以开展一场关于“人生来自由还是不自由”的辩论赛;学习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之后,学生可以开展一场情景剧大赛。这些比赛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更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学习《诗经》《楚辞》等经典时,教师可以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与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背诵这些经典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四)线上线下混合教育——开发多纬度学习空间教育的高度信息化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使学习者置身于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微内容”的大环境中,学习过程、学习习惯实现了颠覆性改变。学生的学习范围不再是囿于课堂范围之内,而是随着互联网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学习范围也可以无限延伸。微课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观看教学视频,而且可以多次播放,直到听懂为止。除微课外,大学语文教师还应该建立其他如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平台,供学生在课下交流讨论,有问题可以随时提出来,随时解决。同时,大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开通在线直播授课,学生有意见能及时反馈。对教师的评价方式也不仅局限于学校提供的评价模式,可以更灵活多样,教师的调整也可以更加准确及时。
参考文献:
二、构建艺术设计专业大学语文课程模块化教学体系
艺术设计专业的大学语文应该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针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特点,从教学实际出发,教材内容整合为“文学欣赏模块”、“应用写作模块”、“口语表达模块”三个主题模块,构建起艺术设计专业大学语文教学体系。每个模块承担着不同的功能,每个模块的教学均有目的、有内容、有步骤、有要求。
1.文学欣赏模块
文学欣赏模块以经典文学作品为载体,引导学生感受、领悟文学和汉语言的魅力,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此模块还注重提高学生阅读、鉴赏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的能力,为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奠定阅读、理解、分析和写作能力的基础。
2.应用写作模块
应用写作模块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课程内容进行重组。教师将学生日常生活和职业生涯中常用的应用文设计成四个项目:日常生活工作事务、求职应聘、产品营销策划、科研。围绕这四个项目设计工作情境,课上通过任务演练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各类常用的应用文写作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为学生学好专业课和将来进入社会从事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3.口语表达模块
此模块遵循由易到难的阶梯性原则,从基础口语交际技能(朗读、演讲)、日常口语交际技能(介绍、倾听)、职业口语交际技能(求职应聘)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让学生掌握口头表达技巧,增强学生当众讲话的胆量,培养学生口语表达、沟通与交际等通用能力。此模块与其他两个模块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整合,大学语文教学成为提高艺术设计专业高职生人文素养的有效介质、传承优秀文化的主要载体,更成为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重要平台。
三、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形象思维较强,想象力较丰富。针对此特点,可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法
在应用文写作模块教学中,我们尝试建构任务型应用文写作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课上教师把学生在校园、生活和职业中涉及到的写作知识和技能,转变为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学习任务,以具体的实践任务牵引教学。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阅读写作案例,教师布置讨论任务,然后通过分组讨论咨询、教师提示、任务演练、组内相互评价、教师总结评价、学生检查誊写等师生互动的方式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落实。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锻炼了写作能力,提高了学习的自主性。
2.情境教学法
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合适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情感共鸣。例如,在讲授诗歌《蒹葭》时,教师配上古乐示范朗读,然后指导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感受诗歌的音乐美,欣赏诗歌的意境美,领会诗歌的感情美,接受艺术熏染。教师借助多媒体演示与诗歌意境相符的图片,再现情境,引导学生抓住其中的意象,展开想象,细细品味,在情与景的关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教师还可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专长,尝试为诗歌配画,练习配乐朗诵,进行诗歌改写,制作诗歌欣赏影片。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专业创作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3.实践演练法
在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所学专业特点开展训练,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校园生活对接,向专业延伸,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根据艺术设计专业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师可开展“介绍我的作品”、“演讲比赛”、“诗歌朗诵会”、“求职应聘会”、“产品推介会”、“校园(班级)活动策划”“、专业课学习经验交流会”等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演练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学生适应未来职业岗位的需要。
语文在高校课堂教学中是人文教育的一门必要课程,语文教学承载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集成与弘扬的使命。当前大学生语文综合水平呈明显降低趋势,而且很多学生都不了解中国文学知识,而且对中国文化也较为陌生,具有较低的文化素养,且国内很多高等院校都不够注重高校语文课程教育教学,学校管理人员表示,学生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实用性比较强的学科方面,比方说数学,和专业课程具有密切相关性的课程,并非大学语文。而高校生与高校管理人员的想法如出一辙,作为中华民族国语,汉语是国人最为熟悉的一种语言,而语文课程又是贯穿教育教学始终的一门课程,因此语文教学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为了达到大学语文的教育目的,建议语文老师采用模块化的教学方式。本文主要讲述了模块化教学设计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对大学语文模块化教学提出的几点建议。
一、大学语文模块化教学的意义及现状
1、大学语文模块化教学的意义
依照内容,可划分语文教学为六大模块,即:文学材料阅读分析、语文基础知识、文章写作、文学尝试、语言表达以及文学作品赏析。以上模块间有着不可分割的相关性,然而,又具有彼此独立特性。高校语文教师展开模块化教学对学生复习自身学习情况非常有利,极易获得自身所没有有效掌握的环节,便于学生复习。语文课程教学模块方面,教师应该依照学生学习成绩展开分析,以此明晰学生未牢固掌握的环节,针对性对学生开展补习工作,这对语文教师补充课外教学知识点非常有利,语文教师可在语文课程教学中从各教育视角展开多维度拓展与延伸,这对高校提升语文教学水平非常有利,而且也有助于提升学生思维与人文素养,一方面能够对学生语文学习成绩进行优化,另一方面对学生学习其它课程自信心的树立也非常有利,以此使学生学习其它课程的效果得到提升。
2、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虽然我国大学语文教学模式在不断的创新与改革,但是在其中还是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其一,在教学中还是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认为大学语文是一门基础的文化课程,忽略了学生的能力及需求;其二,在语文教学中缺乏特色,导致其语文应用与行业及市场需求脱节;其三,在部分大学语文教师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是一味的传授知识,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及学生语文的实际应用;其四,在大学语文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使学生的积极性明显降低。所以就要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语文模块化教学体系,结合社会对语文人才的需求,进行具有职业特色的大学语文模块化教学模式,使教师运用全新的教学手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几年,我国大学教育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也越来越突出。其中大学语文是大学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已深入到各师生心中,使得目前语文教学模式跟不上社会的发展,也使得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其职场语文水平无法满足工作需求。所以如何改进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是目前大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问题。
二、大学语文教学中对模块化教学设计的实际应用
1、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模块化教学从根本上说,高校语文本身存在较为分散、宽广的教学内容,且还必须在有限课时内将课程内容讲完,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往往比较困难,再加上高等院校学生有着不同的文娱知识水平,因此并不存在万能语文教科与各高校教学特点相适应。由此就需要语文教师自主改变教学内容,并基于以上六模块展开语文教学。比方说,依照文本各模块展开划分,教师应该组合相同文章的体裁,并将该体裁特征凸显出来,由此便于学生全面学习自身所喜爱的语文体裁。2、大学语文理论讲解模块化在大学语文课程中,理论讲解模块讲解的主要在于关于文学作品的文学尝试与写作知识等,而且理论模块化讲解的关键在于基于教学目标所展开设计的可以对学生学习课外知识进行有效引导,帮助学生学习更多语文知识,对学生思维广度具有有效扩充作用,培养高校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就本质而言,理论讲解具有较为广泛的模块知识,然而,讲解过程中应该将知识重点突出出来,很多高校教师就将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集中在一起展开讲解,由此避免学生在学习期间出现极易混乱的情况。讲解理论知识点应该突出层次,应该适合大学生理解能力与自身情况,由此对学生从理论层面学习语文信息与知识点非常有利。
三、大学语文应用模块化教学的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基础知识仅仅是其基础组成环节,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良好,对高校生人文素质的提升非常有利。而语文模块化教学和学生学习存在密切相关性,选择模块化教学能够使学生综合表达能力与语文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1、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在职业能力模块培养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在职业中的应变能力作为核心培养目标。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模拟求职及就职环境进行教学。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使用语文进行职场交际,不仅可以使学生日常学习的语文基础知识可以得到应用,还可以培养学生听、说能力[4]。在就职过程中,对于学生语文水平要求是非常高的,所以要加强学生的听说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参加学校中的语文口语考试,这样也可以使学生能够进行自我学习检测。在对学生进行行业适应培养时,应把重点放在行业中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多多阅读,增强自身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此过程中应以实际社会中行业方面的材料作为测试内容。在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的时候,应以学生为主体来设置能力训练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兴趣爱好来计划,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满足学生对个性化的需求,进行跨文化教育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全方位的了解各国的历史背景、文化等情况,并且了解各国的礼仪,在和今后工作和国际友人交流的过程中,可以避免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误会。2、实施人性化教学模式在对大学学生语文能力训练的过程中,应该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要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教学,然后在对其传授复杂的内容,实施人性化的教学模式,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逐渐增强语文教学的难度。从基础语文到职业语文,然后是专业语文和拓展语文,通过这四种模块的教学,使学生能够适应职场中语文的应用方式。在基础语文模块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语文应用能力;在大学语文模块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商务语文能力,使学生能够了解到商务语文中的语法及词义,进一步提升学生使用语文的熟练度。3、提高语文的实用性在专业语文模块教学中,应该对其进行难度分层训练,对于在今后就业过程中涉及到的知识进行分散式培养,让学生能够通过掌握不同行业领域的商务语文来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在拓展语文模块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先进的技术,比如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播放文学影视的方式,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语文知识点的理解能力,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学生对语文发音及交流的理解能力。
四、总结
总而言之,高等院校应该重视高校语文课程教学,选择模块化教学方式,模块化划分形式多样混乱、内容复杂零散的大学语文知识点,从而增加语文教学的明朗化与清晰性,使高校生人文素养得到不断提升,改善高校生文学素养偏低的问题。除此之外,要想提升高校语文课程教育教学效果,大学还必须将教学人才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定期培训高校语文教学人才,使其教学水平得到不断提升。而且高校教师还必须重视高校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动、积极研究切实可行、科学的教学方法。总而言之,大学英语职业化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技巧为中心,通过进行现代化的手法进行英语教学,使英语与专业相结合,以实现就业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模块化教学模式。另外教师也可采用全新的评价手段,让学生使用富有创新性的学习手段来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少锋,李娟,蒋月侠.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大学语文模块化课程改革初探[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3,(4):169-170.
[2]张义君.论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模块化教学体系的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2010,(13):104-105.
[3]刘伟.浅谈大学语文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应用[J].才智,2016,(15):15-16.
一、大学语文在高校的重要地位
大学语文课程教育目前在全国许多大学中都受到重视,是各校非中文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是旨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课程。2004年4月,在我国高校开设大学语文92年周年之际,来自内地,港澳等从事高校语文教学研究的百余名专家学者,相聚在武汉大学,共同研讨大学语文教学。与会者的共识是:只要不把大学办成技校,只要大学还是大学,大学语文的作用就不容忽视。学者的主要问题不是要论证大学语文多么重要,而是要研究如何教好大学语文课。
二、目前大学语文课程存在的一些问题
1.学生缺少热情
在传统的观念中,大学生群体应该是社会中最理想的文学部落,承载着文学的希望。因为大学生拥有诗样的年华,充满浪漫情怀,渴望借助文学来宣泄和诉说。但是在电脑、电视、网络,多媒体的“围城”中成长起来的今日大学生,即使在文科院校中也普遍缺少像昔日大学生那种对文学的兴趣和热情。这必然在以文学为主体的大学语文课上有所反映。教师的热情投入与学生的冷漠形成强烈的反差,让为师者徒唤奈何。当然,一些教师凭借厚重的学术根底及颇具魅力的艺术表达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可惜这不具备普遍性,而更多是源于教师的个人优势。
2.教师缺少自信
应该看到,经过二十余年的新陈代谢。目前的大学语文师资状况已今非昔比,特别是高学历教师连续加盟,大大优化了高校师资队伍结构,大学语文这样的基础课也有了比较充分的师资保证。但从另一个方面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的陈旧也大大限制了他们,使他们难以施展身手。学校内外对大学语文课程普遍的漠视,课程主体地位的缺失,教师没有成就感,缺少自信等,影响了他们的热情,有的教师干脆改换门庭,另辟蹊径,寻求自我发展。
3.教材旧颜难改
我们的语文教材一直是文选式,这在中小学阶段确应如此。文选式教材我们也是最为熟悉的,《昭明文选》,《古文观止》等都是文选的范本。即使在恢复高考二十余年中,大学语文仍旧是文选形式。以文选为底本,在注释,通读,梳理脉路的基础上解析,概括其蕴涵的思想意义,总结其艺术特征,做出美学的和历史的评价,这一套路已成为学生学习的定式。中学阶段语文课一直唱主角,六年中十二个学期的单一学习模式学生总不免心生厌倦,求新趋变的心理让他们对大学的语文学习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方式上都有所期待。
语文学习的目的和作用在中学和大学并无根本差异,但在学习内容、方法和要达到的水平上应该有明显的区别。大学语文决不能简单重复中学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要有明显的特色,特别是在教学深度上力求有“大学”的味道。近年来,高中语文几经重大改革,教材建设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其入选课文数量多,涉及知识面宽广且富有时代感,又辅以配套的课外读本,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大,视野较为开阔。因此,他们对大学语文抱有更高的期待。目前通行的大学语文教材,有限的文选中有相当部分与中学教材重复,很难适应高校大学语文教学。
4.课程建设缺少支持
在高校中,公共基础历来难与专业课相比肩。在学科发展、科研空间、资金支持,学术交流诸方面都受到很大局限。其中大学语文课程尤为艰难,虽然在素质教育的口号下赢得了一定的名分,但并未真正得到从社会到学校的认同和重视。即使在全国文科学校中,课程设置也没有保证,缺少统一的规划和标准,随意性很大。时开时不开,有开有不开,必修选课没谱,课时多少不定,总是跟着感觉走。在有些非文科学校,大学语文课程常常被置于压缩甚至取消的尴尬境地。
三、深化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笔者认为深化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可认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改革教材内容
新编的大学语文教材应该以中国文学为主体,大体按照文学史的线索分为十余个专题,介绍,阐说文学现象。还可设两个专题如《两希风范/希伯来,古希腊文学景观及影响》和《小说大观/西方小说发展流脉》等,介绍外国文学,分别涉及西方文学的基本精神和西方小说艺术发展概略,能够帮助学生“窥一斑知全豹”,从文学的角度触摸西方文化。还可设置《文学理论》专题,帮助学生从理论的角度认识,欣赏文学。在编写体例上不再沿袭惯有的文选讲解模式,而是通过专题式的习题讲解,将学生在以往大量感悟式,习得式语文综合训练中得到的零散知识和人文思想整合,帮助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的系统知识,提高综合能力。
2.改变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要实现从过去的注重文本的单向传授式向教学双向的讨论式转变。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加强学生的能力训练。教学手段也可以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尽量创造与应用文写作相关的真实环境,气氛或语境,让学生投入其中进行思维与写作,以避免语料单一造成的简单模仿,以及语言表达上的枯燥。应用文体的应用目的决定了教师结构的复杂性。作业批改也可以以引进学生相互间出题,相互批改后在由老师最后指导的方式,以此来增加学生学习应用文写作的积极性。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尝试聘请一些有实际写作经验的人士及专业教师对应用文写作进行教学,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长期以来,中小学语文教学一直采用“讲读模式”:背景简介——自读课文——总结主题思想——总结写作特色——课堂练习。这种机械、枯燥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文学作品的分析,也不利于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在阅读作品的基础上展开讨论不失为一种新的,可行的大学语文教学模式。
3.更新教学内容
结合工科学生语文基础薄弱,授课课时少的特点,可对一些文言文加译文,对古典诗歌的选择可根据诗歌发展的脉络挑选一些有体裁代表,较短小的名篇。应用写作的教学也可以在增加一点实用文体,以便于学生自学。大学语文应用教育目标主要有两个:一是为大学学习阶段服务,即教学有关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或研究报告的写作;二是为大学生走向社会适应未来工作环境服务,如留言、邀请、却约、计划、总结、假条、通知、介绍信等各种日常应用文体。我们应该为每种文体提供足够的范例和写作练习,以便让学生在今后的实际应用中迅速找到最基本的写作依据。
4.提升教师水平
首先,教师的思想素质对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的教师,才能按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确定自己的教学目的,才能有利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发展。其次,教师的知识业务水平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如果教师本人对教材吃不透,那又怎么能准确地传授知识呢?如果还采用中学的那套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那又怎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呢?
5.改革考试模式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