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哲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6 19:07:0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大众哲学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大众哲学论文

篇1

2.哲学大众化的紧迫性和实现路径、方法

2.1哲学大众化的紧迫性

我国社会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而且实现经济全球化也是我国的重要社会目标之一,这些都凸显了哲学大众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但是由于哲学难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实际,所以哲学大众化的实现存在一定的挑战。在国内很多青年不热爱哲学、普通群众不懂哲学,这使得中国哲学越来越受冷落,而最终导致越来越多的人不理解哲学,很多人慢慢地出现了信仰危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了很多人没有把哲学看作为真正的哲学;其中也包含了中国的历史因素。有研究人员对当代理论教育教材进行分析,发现现阶段的教材还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些问题都极大地削弱了的指导意义,所以必须加快哲学大众化的进程[3]。

2.2哲学大众化的实现方法和路径

方法和路径是推行大众化的关键,而哲学在不同国家推行时所采用的方法是有所区别的。有学者认为,在采用推行哲学大众化时不能太传统,可以更好地利用现代传媒手段,不能只是采用单一的方法来推行哲学大众化,而要采用综合的、有效的手段;还有学者认为要想推行哲学大众化就需要加深对大众化的了解,这样可以更好地拓展哲学的包容性;还有学者指出要想更好地实现哲学大众化就要做好具体的事,比如说用具体的、大众的、通俗的语言来诠释抽象理论;同时还要以大众化的哲学来指导实践,这样才能更好地将哲学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而且要尽可能地采用多种多样的哲学普及和宣传方式。另外,还有学者认为推行哲学大众化需要以中国国情为基础。总之,推行哲学大众化的途径和方法归结为四个方面,即加工理论,让群众更好地掌握;调动群众积极性,让群众更多的参与;恰当地选择宣传方法,让理论与群众更好地融合;建立有效的运转机制。只有做好这几方面的工作,才能最终实现哲学大众化。

3.哲学大众化应注意的问题

实现哲学大众化具有很大的难度,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为了能够更加顺利地实现哲学大众化就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很多学者对此都做出了阐述,孙亮认为在推行哲学大众化时要注意增强哲学的说服力;而且在哲学大众化推行过程中要更加注重群众的自觉内化;同时还要注重哲学通俗读物的建设、深化哲学;郭建宁认为在推行哲学大众化过程中一定要防止庸俗化,这就需要掌握哲学大众化发展的逻辑;而且在推行哲学大众化时要注重其与时代特征和社会现实的紧密结合;同时还需要注意加强哲学的学术质量管理。总之,在推行哲学大众化过程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只有把握这些问题才能尽快地实现哲学大众化[3]。

篇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149-02

当前,高校大众化是一项关系到社会主义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事件。教学机制在推进高校大众化进程中,起着根本性、基础性的作用。良好的机制可以使高校大众化系统成为一个自适应组织,在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仍然能有序高效地运转,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学者们对高校推进大众化教学机制的建设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系统研究。

一、对高校大众化教学机制内涵的研究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大众化的必经途径,也是推进大众化的本质特征和根本任务。学者们对高校大众化教学机制的研究集中体现在对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研究之中。笔者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搜索标题同时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和“机制”两个词的论文有800余篇。在这些论文中,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制度说、组织结构说、体制说、机能说、方法说、综合说等观点。

1.制度说。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全体组织成员遵循的稳定的、可操作的规章制度,是规范组织成员行为,确定工作程序,制定办事方法的条例、规则、准绳、办法、标准、章程。

2.组织结构说。有学者针对于系统论,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构成和组建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主要由主体、目的、动力、环境、保障、控制、方式、程序八要素构成。

3.体制说。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在一定目标导向下,在一定条件保障下,在一定动力驱使下,相互协作,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和实现其目标的工作规范和工作机构的总称。

4.机能说。学者指出,机制是机能实现的保障和条件,是实现思想政治工作职能和作用相互关系的构建和功能创造。

5.方法说。有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途径和模式,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探索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机制。

6.综合说。学者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各有机因素的构造、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以及这些要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及其运行方式;二是包含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在内的各有机因素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制约、影响而形成的作用原理和工作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目标的桥梁和中介,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各层次、各侧面的结构、功能和运行原理的反映。

二、对高校大众化教学机制类型的研究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高校大众化教学机制类型做了不同划分。

1.从领导行为来看,可以分为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学者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机制,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进行决策、指挥、监督等领导活动的具体制度或体系。工作机制是领导机制的执行和落实。工作机制由保障机制、预警机制、监控机制、运行机制、评估机制、激励机制等组成。

2.从管理运行来看,主要有启动机制、调控机制、评估机制、保障机制。启动机制,就是激发组织成员动力、引导领导正确决策、制定工作计划、使计划有效实施;调控机制,就是强化调控权威,健全反馈系统,建立目标管理体系;评估机制,就是根据一定的指标体系,对大众化教学的实际效果进行价值判断;保障机制主要包括制度保证、组织保障、物质保障、人才保障、环境保障和学科支撑等。

3.从微观过程来看,可以分为不同的机制,内部传导机制、外部传导机制;内部输入机制、外部输出机制、监督约束机制;或双向互动机制、内化外化机制;等等。

4.从互动关系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可以分为教育主体与教育目标、内容、方式三者之间的互动机制,教育目标、内容、方式互动机制,主客体互动机制。

5.从显现程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有显运行机制和隐运行机制之分。显运行机制包括人员编制、奖励处分、机构设置等。隐运行机制是指内隐的、不明显的方式::如精神氛围、制度的设计、环境育人的影响等。

6.从运行范围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可以分为外运行机制和内运行机制。

三、高校推进大众化教学机制创新研究

有学者分析了高校大众化教学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部运行机制尚不完善,规划机制和目标机制尚不完善,过程控制机制和质量评估机制不够成熟,动力机制和激励机制有待改进,这些对我们教学的实效性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学者指出,高校推进大众化机制创新,包括内部机制构建和外部机制建设两方面。内部机制指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和第一、第二课堂联动机制。外部机制指全员育人机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机制。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由自我约束机制和自我发展机制两部分构成。有学者指出,建立健全优化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推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针对性的有力保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积极意义。只有建立优化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我们才能取得更好的绩效。有学者认为,大众化教育是长期的工作,不可能立竿见影。因此,一定要有长效机制作保证。其一,要建立工作责任制,明确理论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职责;其二要建立监督制度,掌握宣传普及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总结经验,调整策略方法,纠正工作中的不足;其三要设立专项普及教育基金,保证经费投入;其四要建立激励机制,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理论宣传队伍的作用。有学者借鉴企业界“质量保障”的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践,提出要保证和提升高校当代中国大众化绩效,需要构建质量保障体系。高校当代中国大众化质量保障体系是高等学校为保障和提升当代中国大众化质量而设立的组织机构、制定的方针政策、提供的条件支持以及采取的工作措施等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管理活动和管理模式,包括工作体系、组织体系、标准体系三大部分。有学者认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针对性、增强主动性、提高实效性,必须实现领导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估机制创新。通过建立关系协调、责任到人、齐抓共管、结构优化的工作格局,创新领导机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现代化;通过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机制、调控机制和预警机制,创新运行机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通过加强组织保障、制度保障、人才保障、物质保障、环境保障和学科支撑,创新保障机制,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状态最优化;通过建立科学有效检查考评制度,创新评估机制,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最大化。有学者指出,推进高校大众化,要强化理论武装;坚持正确的导向;合理设置目标,建立动态的目标管理机制;充分调查研究,建立科学的民主决策机制;以人为本,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

四、不足之处

我国高校大众化教学机制建设研究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对于高校大众化教学机制的内涵、外延、主要构成的界定存在分歧。目前学者们对高校大众化教学机制的概念厘定不够明确,对教学机制、教学体制、教学制度、教学方法等基本概念研究不透,相互混为一谈,概念有些模糊。对机制概念的准确定位是研究高校大众化教学机制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他们的相互联系表现在,体制是基础,一定的体制总是要求相应的机制与之协调和配套;反过来,机制又会施加于体制中相应的制度,从而有助于体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二者之间也存在区别,体制是机构与规范的结合体和统一体,涉及组织与制度两个方面的因素。机制不仅涉及组织与制度,而且还涉及组织之间、组织内部制度规范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说体制是机制的静态表征,机制则是体制的动态表现。制度指能对人们的行为产生规范影响的章程,总是表现为具体的条例、守则等,带有显性的特点,机制是指制度与制度之间的关系,带有隐性的特点,是相关因素为了一定的目标所发生的有机联系。制度为行为主体指明行为规范,对行为主体起约束作用。机制从机理上阐释行为过程,反映出行为过程中各要素的关联。机制和制度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但有时取消旧制度并不会导致旧机制即时消失,颁布新制度也不会导致新机制立即形成,两者的更替有可能不完全合拍或同步。制度内化为观念后具有很强的惰性,但在实施中没有到位,新制度就算详细复杂,机制却依旧有可能沿袭以往。一些研究者将高校大众化教学机制与教学方法相混淆。机制原指机器的构造、功能、各组成部分相互关系和运行方式。现已广泛应用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指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系统与其他外部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方法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途径、步骤、手段等。研究高校大众化教学机制涉及到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只有采取优化的教学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励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高校大众化教学机制不仅涉及到教学方法问题,还涉及到教学制度的制定、教学效果的检查、教学硬件软件设施的保障以及教学人员的充分激励等。二是对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有待深入。目前,学术界一致认为高校各部门在推进大众化过程中要发挥“合力”,相互协作。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应该设计什么样的机制来保证各部门在推进大众化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合力”?因此,未来需要加强对高校各职能部门相互协作、共同推进大众化的机制研究。三是研究机制中“应该做什么”的原则性问题的多,研究高校大众化教学机制典型案例的少,实证研究和借鉴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不够。目前学术界对大众化教学机制的研究较多地停留在宏观层面或理论层面,缺乏对高校推进大众化教学机制的实践性强和操作性强的研究。对高校大众化教学机制的规范性研究成果较多,实证研究成果较少。国外思想政治教育通行的做法是,国家政策积极引导,政府指导调控,家庭、学校、社区教育相互配合,企业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责任,社团组织大力协同,个人主动参与,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如何借鉴国外思想政治教育成功经验,国内目前研究成果较少,未来值得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陈洁.高校推进大众化机制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9,(12).

[2]马奇柯.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研究述评[J].求实,2006,(5).

[3]陆树程,方文.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新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3).

[4]秦岭峰.当代中国大众化的理论思考[J].理论界,2008,(8).

[5]陈东海.构建高校当代中国大众化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9).

[6]马福运.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简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9).

篇3

一、杜威与传播学的渊源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年出生于美国佛蒙特州,他是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政治学家和社会学家。他一生写了30多本书和800多篇论文,其中影响比较广泛的主要有:《哲学之改造》、《民主与教育》、《自由与文化》、《我的教育信条》、《教育哲学》、《追求确定性》、《心理学》、《批判的理论学理论》、《经验和自然》、《经验和教育》等等,他对诸多领域都有着卓越的贡献。

传播学的孕育始于美国,这固然是美国社会、经济、文化以及媒介发展的需要,但也与美国注重实证的传统有着必然的联系。在美国,传播学研究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杜威、库利、帕克和米德,而杜威便是他们四位中研究传播学的“鼻祖”,尽管他自身从来没有以传播学者自居,也没有人认为他是主要的传播研究者,甚至没有专门的传播研究论文,但他以其独到的传播观对传播学的形成作出的贡献是不可磨没的。

作为20世纪上半叶美国影响巨大的哲学家、教育学家、社会学家,他被罗素称为公认的首屈一指的哲学家,被成为西方的孔子,他的影响不仅在于他庞大的思想体系,更在于他以教育家的身份培养的一批优秀人才,包括美国的库利、米德、帕克和中国的、陶行知、郭秉文、张伯苓、蒋梦麟等这些得意门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传播对于杜威而言,尽管不是主要的,但却意义非凡,它不仅曾是杜威的重要关注点,而且它与许多其他领域都存着相互关联,更是杜威晚年不断反复思考研究的问题。因此,对杜威传播思想的研究不容忽视。

二、杜威的主要传播学思想

杜威的著作中间杂着传播学的智慧火花,但鲜少为后人提及,这一方面是由于相对于杜威一生丰富的学术成就而言,绝大多数都是关于他的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传播学思想在他的思想系统中所占比例确实很小,而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杜威的思想远高于同一时期许多传播学者的视野,在当时的时代而言“过于先进”,以致于他的思想不能被人们所认识和理解。

杜威在《经验和自然》一书中表达了他的传播观,“在所有事物中,就数沟通最为奇妙。……沟通的果实应该是活动参与和经验分享。简直就像奇迹一般,即使化体论也黯然失色。”这也就是杜威的传播即共享的思想,有了这种共享,传播的意义就在社会的意识中得到增强、加深和巩固。杜威对传播本质的理解,倾向于把传播看成是一种工具,而他对这种工具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独有偏爱,而这种工具最终的目的则是实现共享。

杜威的另一个身份就是教育家,他在《我的教育信条》中指出“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这个过程几乎是在出生时就在无意识中开始了”。杜威认为教育能使人社会化,从而使社会得以形成,而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传播行为,这点在学界已是普遍公认的。因为从职能上讲,教育本身就是传授信息的过程,只不过这种信息是一种被称为知识的特殊信息,所以,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传播。因此,在杜威看来传播又具备了教育的功能。

杜威认为“社会是众多个人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从单个的个人转变到集合的社会,传播在其中极富重要性,在这里,杜威是把社会作为有机体来研究的,在此基础形成了他著名的关于大众传播与民主关系的观念,他认为大众媒介是连结民众的工具,大众传播将是促进美国民主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并且,在他看来,没有传播就没有人类社会,“有组织的信息”能帮助创造一个“伟大的社会”。

三、哲学视阈的杜威传播观

哲学作为一门引导性与指导性的学问,几乎每一个领域都要受它影响,这种影响在社会科学领域尤其巨大,传播学作为一门20世纪兴起的新兴学科,自然也不可避免地要受其影响。杜威作为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传播学思想自然无不受到他的哲学思想的影响。

(一)杜威的自然主义哲学观

杜威在哲学见解上,跟传统的经验论相比,杜威对“经验”的涵义解释亦有不同,杜威所谓的经验,并不完全是一般经验主义者所强调的“纯粹的个人认知”。他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继承并发展了皮尔士、詹姆士等实用主义哲学家的思想,走的是一条介于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之间的中间道路。这种实用主义理论学说更加忠于事实,是一种典型的多元论,自20世纪在美国诞生以来至今,对整个人类生活、研究、思想的许多领域都产生巨大的影响。

具体来讲,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认为思想、观念、理论是人的行为的工具,它们的真理性的标准在于能否指引人们的行动取得成功,因而杜威实用主义哲学也被称为工具主义理论,这一理论是建立在批评传统真理概念的基础之上的,他摆脱了黑格尔关于永恒理念开展的束缚,在他看来,要实现美好的社会和圆满的经验,就要遵循基于科学的经验方法。杜威哲学的关注点在于现实生活,而不是空洞的思辨理论,他认为思想观念只是一种工具,用来实现人们改造世界和实现生活价值的目的。杜威及其所代表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在把人类从形而上的理论知识中解放出来,而投身于实践以创造更大的物质成果起了重大作用。

(二)杜威哲学观视角下的传播观

杜威的传播观深受他的哲学观的影响,他正是从这种经验自然主义的哲学观出发形成了自己对传播的理解,他努力将他科学探究的方法推到到人文领域,变成有效的工具,由此产生了他最著名的观念:传播就是人们达到共同占有事物的手段,它是一种工具,它能让我们生活的更有意义的,而它是最终目的就是人们分享社会上宝贵的目标和各种学问,即活动参与和经验共享,在杜威看来,参与被杜威视为人类的首要特征,传播是参与和分享的方式与目的,人类社会生活至关重要的共同体都是在传播的参与和共享中形成的,他把传播视为人们共同从事社会实践的一种活动。

此外,杜威介于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之间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对传播学的二元论来说也提供了一个弥合它们的最佳途径,与其说他终结了传播观上由来已久的非此即彼的二元论,倒不如说使它们双方在互动作用下对传播学的研究产生更多的启迪意义,这种互动在之前的拉斯韦尔“5W”传播模式和香农-韦弗的线性传播模式中没有的。而杜威的经验共享观念,已超越了一般的互动,从而能使我们在更广和更深的层面上解读了传播这一社会现象。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时代和自身生活背景的局限性,任何理论都不可能是无懈可击的,比如从历史发展以及现实关照的角度来看,杜威的大众传播与民主主义的关系就存在乐观主义的缺陷,大众媒介确实可以促进一定程度的民主发展,但对两者间的关系则有着过分乐观的态度,在大众传播媒介培育理性受众上也存在着过分乐观的认知,而忽视了传播技术终究不是政治,民主不会因传播而改变,因而,我们应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对待杜威的传播学思想。

参考文献:

[1]殷晓蓉.社会转型与杜威的传播思想[J].新闻大学,2008年第3期

[2]许加彪.传播哲学家和间接先行者――论杜威对传播学研究的贡献[J].新闻大学,2004年

[3]刘华初.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D].复旦大学,2010年

[4]张军芳.共享与参与:杜威的传播观辨析[J].学术研究,2015年第5期

[5]牛耀红.芝加哥学派早期代表人物媒介传播观的理想主义缺陷[J].东南传播,2015年01期

[6]赵祥麟,王承绪译.杜威教育论著选[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

篇4

[1]吴普红.高中文言文的文化功能[J].中国民族教育,2011(01)

[2]刘磊.“古文字教学法”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3]代秀琴.高中文言文教学初探[J].成功(教育),2011(04)  

[4]杨秀丽正视存在问题,寻求解决策略——简要论述如何做好高中文言文教学[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3)  

[5]张秋.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论高中文言文的情感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1(09)  

[6]钱国利.高中文言文词语归纳教学探讨[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9(04)

[7]梁玉敏,杜刚.关注人文精神构建完满人格——解析人教社新课标高中语文文言文教材的特色[J].语文学刊,2011(06)

[8]林玲.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提高学生语文素质[J].成才之路,2011(21)

[9]蒋绍愚.汉语词义和词汇系统的历史演变初探——以“投”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4)

[10]《200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试题分析》[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0)

[11]王力.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1997 年第 3 版

[12]李绪坤.《学记》解读[M].齐鲁书社,2008 年 11 月

[13]杜萍,张道荣.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理性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05)[14]丁念金.论教师参与课程决策的保障体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5)

[15]包玉红.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自身发展[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03)[16]孙叶飞.大众文化的人文关怀[J].理论导刊,2010(02)

[17]具春林.中学语文泛文学现象刍议[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

[18]薛凡平.浅谈文言文教学[J].现代语文(理论研究版) ,2008(04)

[19]柯群英.有关文言文教学的一点想法[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02)

相关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