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施工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6 19:07:0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建筑与施工管理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建筑与施工管理论文

篇1

二、质量管理

1.事前做好质量管理工作

在项目施工开始以前,设计人员就要规划好施工的具体方案,对施工图纸进行设计。施工人员一定要亲自在施工现场考察施工情况,对施工的总体要求进行明确。另外,施工单位还要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对施工方法进行正确掌握,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性指导,对施工时间进行合理安排,确保在施工前就把各项工作安排好。

2.对施工管理机制进行完善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良好施工质量,一定要建立施工管理制度,确保其详细和严格,只有对施工管理制度进行良好建设和完善,才能保证在施工过程之中可以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按照施工的具体要求进行施工操作,对施工的整体过程进行详细了解[2]。工程施工的具体负责人还要制定施工管理的具体制度,在正式进行施工之前,全部施工人员都要对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管理制度进行认真阅读和熟悉,确保施工人员能够合理施工,保证施工过程得以顺利开展。

3.对施工图纸进行全面审核

在施工开始之前,对施工图纸进行设计,主要目的就是对整体施工过程进行合理规划。施工单位一定要对施工图纸进行全面审核,对施工图纸具体施工设计内容进行检查,对施工设计内容进行正确判断,确保其和工程具体施工需求保持一致,保证其满足工程的具体施工条件。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在施工技术方面,要对技术人员具体的设计水平进行审核和检查,确保其资质以及专业技能能力能够与施工要求相符。另外,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质量管理的过程中,相关管理人员的自身能力和素质会对管理工作效率和效果造成直接影响。管理人员素质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质量。因此,不但要做好管理工作,还要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施工单位一定要经常组织相关教育与培训,使管理人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以及操作能力和管理水平得以提升,同时还要对施工管理人员自身岗位责任意识进行强化,确保其做好质量管理相关工作。

三、安全管理

1.完善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

为了顺利开展安全管理的相关工作,一定要确保安全生产相关管理制度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和完善性。这是确保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同时还要安全的重要保障。对安全生产相关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主要目的就是对施工作业行为进行规范,使施工人员自身安全意识得以提升,在施工的过程中防止不规范操作的出现,保证在规定时限以内安全完成工程施工工作。要实行安全责任制,这样能够着将安全工作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同时还要设置相关奖惩机制,对于违反安全制度的一定要进行处罚,而对于表现比较好,能够遵守安全生产相关规章制度的所有人员,一定要进行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这样施工人员在提升自身安全生产相关意识的基础上,还能对安全操作方式加以规范,使施工人员自身积极性得到调动,做好安全生产的相关管理工作,使安全事故的具体发生几率得到降低,确保工程能够顺利开展[3]。

2.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与培训

当前,人们在管理过程中坚持要以人为本,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人是重要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对于建筑工程也是这样,施工单位在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将以人为本作为重要的思想观念,充分重视人的安全。在建筑工程中,大多数施工人员都是农民工,其素质比较低,文化程度也不高,缺少安全意识。因此,施工单位在开始施工以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组织,对其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同时还要要求其持证上岗,使施工现场实现规范化以及合理化和制度化。

3.监督、检查施工现场

这是确保工程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要对施工现场安全进行监督和检查,从而把安全生产的相关责任制落实好,对施工安全管理进行监督,利用现场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施工中的问题,并由施工企业加以整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现场安全的相关监督和检查工作一定要贯穿在施工整体过程之中,监督检查的相关人员一定要认真负责,严格行使监督和检查权,针对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向施工单位通知,由其进行整合,如果施工企业或者是施工人员不服从,就要对其进行制裁。

篇2

一般而言,由于种种的原因,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很多的问题,而其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混凝土工程中出现的问题

混凝土的质量是十分重要的,其是现代化建筑的重要标志。但是就目前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的具体情况来讲,依然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特别是在剪力墙与框架这一部分,要特别的注重这几部分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技术。主要是由于其能够直接的影响工程使用的安全状况。对于混凝土的质量一定要是工程在施工过程进行质量管理控制的最为主要的目标。现在,许多单位和地区因环保等因素,都已开始采用商品混凝土进行施工。尽管如此商品混凝土也会出现施工的问题。例如搅拌站因为距离比较远运送混凝土的过程中可能会影响到其质量。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若振捣棒的插入深度不到位,从而导致振捣不密实或出现了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

1.2钢筋工程中出现的问题

目前有许多的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都会出现采用了再生钢的现象。然而,这一类型的钢筋的抗拉的强度由于已经使用了一次,所以其抗拉的强度往往会不能达到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此外,目前许多生产钢筋的厂商及企业都不十分规范。例如钢筋的焊接长度以及搭接绑扎的长度都不够,再或者钢筋焊缝的高度不满足技术的规范要求以及其焊缝不够饱满等。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有很多因为工程操作人员对施工规范的要求理解不到位,并缺少工作经验,致使在绑扎钢筋时出现问题而致使返工现象地出现。同时,现在有很多的建筑工程中,会出现采用再生地钢材的现象,但是由于这种钢筋已经被使用过了,所起其抗拉地强度就会满足不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需要。另外,由于钢材构件的耐火限度在分等级时,是依据钢材在进行耐火地试验中可以连续承受荷载的最短的时间来分等级的,而在实际的钢材制造过程中,有的生产商不按照生产规范,致使出现钢筋的焊接的长度以及绑扎搭接的长度都不够或者是钢筋的焊缝饱满度不够、其高度达不到技术要求等情况。

1.3建筑防水工程的问题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防水是一门实用性较强且极具综合性的工程技术,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整体使用效果。而建筑防水工程也是一个系统性很强的管理工作,在这个系统的工程中倘若在材料、设计、施工、管理、维修等其中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建筑防水工程的质量,并致使建筑工程出现渗漏的情况。

2我国施工管理中的管理措施

2.1对于施工进度的控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1)要做的就是施工的设计:第一要先进行建筑项目的工程设计;(2)才是为建筑工程的要求制定出合理、实用的施工进度,在制定施工进度时要依据实际的建筑工程现状,能够在工程规定的工期内完成。要想达到这一效果,制定施工进度时要考虑一切可能出现的问题,并结合施工单位签订的合同,尽量可以依据当地的施工条件进行调整。另外,在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的时,还应该请教当地的施工人员,以便保障施工计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2.2对施工技术质量的控制

对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控制:(1)要明确建筑公司在质量这一方面的具体目标,并制定出与这相对应的质量验收的标准,最好是企业自身的验收标准要比国家的标准高;(2)要严把质量这一关,甲乙两方自己使用的施工材料都要严格的符合国家的有关技术标准与设计需要;(3)要保证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的质量,因为建筑结构的主体质量的问题能够直接的影响建筑整体的质量和其安全的问题;(4)要重视装饰的质量。在工程施工装饰的阶段,要先搞好装饰过程中对于细节的处理,在细节上下好功夫,对于装饰要有一定的特色与创新能力,能够根据建筑所在地的区域以及民族特色进行相关的装饰;(5)要好好把握对关键的部位的施工。例如地下室及卫生间等一些关键的部位。

3改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方法

3.1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性标准

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的数量也在随之增多,而由于施工的不合理操作等原因,使得建筑工程发生事故的频率也在逐渐增多,而有些施工方只是一味的追求利益最大化,导致投入到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的经费在整个工程造价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而以前的低安全标准只能适合于之前计划经济的年代,但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风险的,倘若施工方有很高的安全标准作保障,就可以避免一些安全事故。因为建筑行业是服务于未来的现代化社会,所以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标准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结合着现在我国较差的建筑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即便是建筑工程设计的安全性标准可以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其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仍然会存在一定的差距,还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篇3

在建筑项目施工之前,电气施工工程师要对图纸进行仔细的研读,不仅要了解图纸中的各项标注和要求,还要了解图纸的设计思想,这样才能对施工中存在但是图纸中没有提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电气施工工程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对不了解的问题及时进行沟通解决。电气施工工程师不能唯图纸,对于不可行的、有问题设计要及时发现、修改,同时还要带领技术人员、监管人员共同了解、探讨设计图纸,对施工人员的疑问及时进行回答。使施工人员做到心中有数。使主要参与人员全面掌握设计图纸,这样才能保证施工的正确、安全完成。

1.2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现场情况复杂多样,设计人员并不能全部掌握,因此设计图纸也会有不尽合理的地方。施工单位要认真对图纸进行复核,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解决。在保证设计图纸完整无误的情况下制定施工方案。施工方案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遵循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则。保证施工措施安全可行。特别要注意对交叉系统的施工,需要准确的配合进行。施工之前要做好材料和设备的准备工作,以此保证施工进度。

1.3做好设备选型工作

电气设备质量是否过关是电气施工质量好坏的保证,除此之外,施工用的各种工程材料以及器件,都决定了整体施工的质量。在建筑电气施工过程中,相应的管理人员要对设备、器材、材料的规格、型号、种类等信息了如指掌。对于设备的选型,要严格按照性能、用途以及相关要求选择、订货、采购。对于进入施工现场的设备要进行严格的验收,包括外观验收、性能检查和关键部位的解体检查,与此同时还要仔细审核设备的说明书、合格证、检验报告等相关文档材料,对于检验不合格的设备禁止进场。在具体施工使用过程中,若电气材料的某种电气性能出现异常,无法满足施工要求,就要停止使用,并尽快做好处理工作,以免耽误施工进度。

1.4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在施工之前应该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素质教育,树立“质量第一、安全随行”施工理念,在施工中要认真负责,要保质保量的完成电气施工任务。在实际工作中,要严肃对待电气质量监管和检验人员的资质考核工作,上岗作业也要根据上岗人员的职称、从事行业以、工作能力以及从业年限进行分配。在对施工人员进行素质培训时要制定相关的奖励机制,充分激发施工人员的学习兴趣,以促进工作热情和施工水平。此外,还要向施工人员教授最新的施工知识、技术,以提高电气施工人员的综合水平。

2施工阶段的管理

2.1对基础施工的管理

在施工阶段首先进行的是基础施工,在此阶段,要根据设计图纸做好防雷接地引下线的焊接工作,同时还要与土建做好配合工作,将强电、弱电的进户电缆穿墙这方面的任务处理好。这一任务要求在外墙体防水处理之前完成,否则该项电气施工将会破坏墙体的防水层,造成墙体渗水、漏水。在施工时,要预留、预埋好止水套管,并提前准备好与止水套管相应的螺栓、配电柜等基础设备,为后续施工做好准备。

2.2对主体施工的管理

主体施工是整个电气施工的重点环节,在施工时,必须明确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部位以及重点工序,例如:要认真对待电线电缆、电力装置以及配电箱三项重点分项工程的交接与验收,严格执行设计规范和设计标准的要求,做好技术交底工作,预控好工程质量。在混凝土楼层施工时,电气施工要与土建施工紧密配合,按照土建施工的进度要求与作业顺序做好电路的铺设工作。在混凝土浇筑时,要时刻注意配管与开关盒是否有移位现象,防止在浇注混凝土时配管损坏或开关盒移位。若管路有所损坏,要及时上报并采取修复措施,将质量隐患及早消灭。

2.3对设备安装的管理

电气设备的安装要根据建筑物施工顺序和进展进行,逐层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和管线的铺设。使设备安装的进度与建筑物施工的进度相协调,任何一方的施工如未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均会对整个项目的施工造成重大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建筑的质量。为了检验电气施工的质量,减小返工返修来带的困难,需要对安装完毕的电气设施进行调试,这也是对设备在使用之前的一次全面检查。首先是对配电箱柜进行检查,明确配电箱柜的控制对象,调试灯亮、开关正常使用等;对设备的调试要做到全面准确,所以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和设计图纸,进行反复的检验,逐项检查设备的性能指标。为保证调试的公正、公平,应与其他部门一起进行调试工作的检验。所有工作都完成后再进行时效检验,保证设备的稳定可靠运行。

2.4对装饰阶段的管理

建筑的装饰管理主要指对预留孔洞、插座和开关位置等管理。按照设计图纸对照建筑装饰进行检验,对标高、粉刷层厚度进行复核。对预留的埋线盒不能与墙面显得凹凸不平。对墙面的粉刷、边角处的浇筑密实等处收口要平整光滑。

2.5对施工安全的管理

安全是施工顺利进行的保障,在施工中要针对施工的具体情况制定一系列的安全规范,做好安全防护措施,有条件的一定要设立持证上岗的安全员,对整体安全进行巡查。同时,要建立健全的安全培训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向用电人员或电气施工人员进行用电安全的教育和培训,每个上岗人员必须配备安全上岗证书,企业必须从各个环节消除安全隐患。某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安全意识较差,在施工单位明知存在事故隐患,却未及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安全生产责任制未得到落实,施工现场混乱,使得人员集中,在作业过程中脚手架平台失稳发生坍塌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因此,每一个建筑工程都必须严把安全关,减少悲剧的发生。

篇4

因为大多数大型投资过多关注经济效率,设备一次性许多建筑公司在短期内,因此,在老化设备中,故障率高是不会更新相同的门,机器不能处理,这一失败的超低率高的结果在安全设备也存在。设备的区别是更普遍的问题的培训项目,“罗伯Pierre支付Paul”部靠近,匹配的不足,技术设备状态的转移数较低,但有仍然大对应具体的问题,该设备可能不。由于设备、建设的质量和进度必然影响的状态。同时,新工艺、新技术需要新设备,新设备缺乏有关新技术、新技术的采用也有影响。在长期来看,它将所有并最终会削弱企业的竞争力。

1.2机械设备使用不规范,加速机械设备磨损老化

建设的技术、知识利用设备因工作人员操作的一部分很少,尤其是技术的低质量征聘的工作人员在短期内,不把重点放在工作条件和混凝土,品味为捕获的持续时间,进步施工方法以便机械设备已超载或"运作的这种疾病,以及操作的状态甚至国家"机器,允许加速老化设备的磨损。此外,末端设备不能后项目,按照维护与保养、认真地审查、后获得了新的机器和设备的工程项目,经常下来。其中已花费了更多的精力和高昂的翻新和严重贻误正常施工。

1.3设备电气机械存安全隐患,对施工人员可能造成伤害

建筑机械施工,存在着许多安全问题,还有电线是亚配电箱不是负责防止泄漏或保护的失败,控制单元设备接地或接地的可靠性较低;控制箱的电气作为配电箱,使用接线盒的内乱。安装机器,发展问题电池安装设备等,还有更多的风险,使用机电转换器机施工没有调试起重机等材料总是此问题起重设备的安全装置。

1.4租赁设备只用不养,设备管理存在脱节

目前,建筑公司设备在工业中用于建设三个方面,即从公司自己的设备、建筑及设备租赁与设备公司的信用工人的租赁。租赁以解决挪用资金的问题,该网站不是设备的所需的备品备件,维修设备用于制备装置。然而,租赁设备不需要建造在租住期间每日维护,公司有责任的例行维护管理程序的设备。但事实上,这些都不是要做维护的原因,给出了设备维修租赁的建筑公司收取的信贷信用合作社租赁租赁建筑公司在租赁期间,部门需要进行日常维护,造成线设备管理的公司。

2应对建筑施工工程机械维护与管理问题的对策

2.1加强设备更新配套管理,充分发挥先进设备功效

建设现代建筑施工中先进的机器中,趋势是向大尺寸、智能机器、信息、开发建设、一体化局和人性化效率的经济利益的建设项目的质量将得到改善,如果老了,走在后面,老化、能耗高、装置效率低不会削弱企业的竞争力,事实上,它是相当重要的实用缺乏远见。其结果是建筑公司应该看没有进一步,随时了解工程机械的技术和新的事态发展,建设动态结合设备和装置的原则,那些背后的老化,领带的人排斥在公司的具体项目坟墓去除,在时间的有用的不只是满足项目的需求购买的新功能,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就像有两个。同时,在机械结构是一个完整的机具有功能的联系,其目标是获取过程系统优化的系统和整个系统的内部协调,使最好的经济利益的过程和技术,有必要根据工程的施工机械设备配置的特点从这台机器它可以满足强度的每个项目,而且还协调群集索引。为了满足这一要求,部署器具必须符合下列原则:(1)必须遵守本组织在设计和施工的要求。(2)应适应的特征的建设,方便施工,以提高水平的机械化,但也与一些变化,以满足需求和建设。(3)组合而成装置应遵守原则的浓度,也可以分散。

2.2完善设备维护管理制度,使用保养维修相得益彰

施工企业必须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的机器,创建的机构专门负责管理的机械设备、人员和设备以充分的时间。因为所有的机械设备必须制定技术文件,因此,服务更好地控制设备和使用状态的性能,可以实现有针对性的方式管理设备,提高设备管理的效能。及时和定期核查,必须更新的设备档案。管理为主,应采取预防性的维护,建立和实施例行检查制度和整改,以避免严重的设备出现问题。设备维修必须采用技术,提高回收率,系统维护,建立专业化并改进有效的修复工作。加强管理的燃料、油、控制设备、维修费用。人员管理设备和给维护人员定期培训,以改善其结构、知识水平和更新的理论,这将有助于加强热情和负责其工作。训练方法可以是不同的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机构、制造商的机械和设备,如举办的训练课程的人员选择。施工机械应执行,定位、固定机原理,规则的操作、施工、安全和生产。由操作设备、人员的检查和执行登记、评价、奖励不当的维护操作的良好性能维护、人员应惩处情况。

2.3规范设备安装调试,重视安全杜绝隐患

建筑公司在系统的设备必须严格地遵守规则和标准的力量,并建立相关设施的安全管理的规则。电气安全准备一家机械设备,专用设备,安全检查。系统的设备,不得交付使用受到的安全检查员检查。定期检查设备,该设备的安全运行,促进良好的安全管理设备用电安全的方式。特殊的设备,比如升降装置控制,并定期打开了的压力检测设备。车辆操作人员必须认证和审核周期和物理,保证车辆使用的安全。

2.4健全租赁设备管理机制,理清使用保养维修关系

设备的租金大型设备,通常在合同以明确界定双方的责任维护并非易事是一个问题,但对于小型设备,由于频繁地使用期限短,由于产权和使用权的分离,服从管理设备断开连接和因此,首先,双方应该更多关注小设施维护管理,妥善解决维修问题;第二,改善出租管理系统,使租金可以更健康。

篇5

Abstract: the main cont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including quality, schedule and cost three aspects. In the current manag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the three problems of always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engineering, therefore, the author of the three aspects and the analysis of existing problems and research,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quality, schedule and cost of innovative management.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quality, progress, cost

中图分类号:TU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建筑工程管理的常见问题分析

1.1工程质量管理问题

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需要贯穿于工程的前、中、后三个流程,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体现为:①施工之前勘察设计未能全面展开,而且施工的时候对于强制性的要求没有严格执行,加上设计单位的不配合,在最低化成本和最大化利益的误导下,缺乏质量管理理念和保障措施。②在质量监理方面,通常为了控制监理成本,而减少监理次数,另外由于监理制度不完善,给质量管理留下了漏洞。③施工单位法律意识薄弱,质量管理体系有所缺失,在施工中使用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设备和材料,甚至偷工减料。

1.2工程成本管理问题

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问题,主要体现为:①项目组的负责人具有资金调度的权力,但对其的约束和监督几乎一纸空文,使得成本管理的其他部门和负责人未能发挥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②成本的控制不能够全面反映其真实情况,其控制范围也较为狭小,而且控制手段落后,譬如某些单位认为成本控制就是施工材料以及其他施工费用的支出的管理。③工程在进行预算的时候,由于建筑材料的市场价格波动原因使然,使得原本的预算失控,也就是说,成本预算存在缺乏弹性空间的问题。另外在招投标的时候,承包商为了取得施工权而相互压价竞标,使得中标后的施工单位为了弥补招标的报价损失,而在施工成本上进行克扣,影响工程的质量,甚至造成工程的安全威胁。

1.3工程的进度管理问题

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较长,进度的问题始终制约着工程质量的提高和成本的有效控制,目前建筑工程普遍存在的进度管理问题如下:①设计部门提交的设计方案与施工实际相悖,需要进行调整时,设计部门交付变更计划不及时,造成施工延误。②后期施工材料供应的时候,供应商交付的材料不符合施工标准,而必须进行退货处理,导致材料供不应求,影响正常施工时间。③工程投入的资金不足,影响施工流动资金的正常运转,缺乏资金的工程,效率也就难以得到提高;④在施工的过程中,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譬如施工遇到了大雨天气,从而影响工程的进度。⑤其他经济性和技术性指标的影响,譬如付款时间的推迟、材料价格的变动和合作一方的违约等。

2.建筑工程的创新管理优化方案

2.1工程质量的创新管理方法

首先是加大施工各个程序的质量监督力度,减少隐蔽工程部位的质量漏洞:①施工前做好未雨绸缪工作,在工程实地勘察的基础上,编制合理的施工质量控制方案;②施工过程中以质量控制方案为基础,采取动态管理模式,督促各部门按照方案进行施工。如果涉及施工变更情况的,要进行变更备案,经审批之后方可执行变更内容。③竣工验收时施工单位通过自检找出遗漏质量问题,及时整改或者重修,经自检合格后,方可进入正常的验收程序。

其次是质量监理方案,加大质量监理的力度,在建立监理制度的基础上,还要明确监理职责,关于质量监理,可从以下几方面探讨:①施工资格、施工机械和材料的检查管理,尤其是施工机械和材料,一定要在检查后制定和提交质量评估报告。②以监理机制为基础,监理人员在监理制度规定范围内实施管理,笔者建议进行集体式管理,避免一人失策而影响整个工程的状况出现。③部门签发监理报告要逐级进行,不得越级,提高监理程序的严格性和严肃性。

最后是施工材料和施工人员的创新管理。关于施工材料的质量管理,一是检查进场材料的合格性,譬如合格证书和质量保证书的检查,二是在选用材料之前,要进行检验测试,确保材料符合施工的质量要求,在采购的环节上,也要进行理性采购,减少材料闲置而出现后期损耗和破坏。而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是工程质量成败的关键,因此笔者建议施工单位应该从技术和理念上提高人员的质量管理能力,尤其是管理层的人员,要加强考核和培训。

2.2工程成本的创新管理方法

工程成本要进行动态管理,笔者建议措施如下:①建立健全的成本管理组织机构,并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通过相应的管理责任制,对工程成本的预算、核算、监督检查和结算等进行动态控制。②成本控制部门要实现成本的创新管理,就必须提高管理的相关配套设施,譬如劳务、材料、设备和资金等的资源配置,并且利用成本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使得工程成本管理趋于合理化和科学化。③作为财务成本的一部分,责任成本是工程成本管理工作的基础,通过对责任成本的合理界定,可以实现工程各部门之间成本控制的有效性。④加强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一方面是掌握工程成本管理的基本知识,了解工程投资和经营的流程,并且实际参与项目的策划和管理工作,另一方面是制定人才培养的相关机制,提高管理人员的质量。

2.3工程进度的创新性管理方法

首先是制定科学的进度控制方案,主要内容:①在调查工程实情的基础上,进行工程部署,譬如施工的顺序和施工的时间;②合理安排各工程单位之间的关系,避免由于职责不明确而出现进度交流的迟缓;③对气候、材料等不可预见因素进行预防控制,并定期检查工程的完成情况。

其次是施工方案的合理执行:①确保方案的严密性,对各个层次的施工计划进行复检,检查各方案是否与总方案的编制原则脱节,尤其是工序、时间和材料供应商;②保证各个部门明确施工进度的计划目标、任务范围等,使得各部门协调一致自觉落实方案。③掌握进度的执行情况,其中包括分析和解决进度中存在的问题,适当地进行进度调度。

最后是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施工进度的记录工作,包括每道工序的开始时间、执行情况和完成的时间,并对进度记录进行检查和分析,以便做出适当调整。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的管理问题主要集中于施工质量、成本控制和进度三方面,笔者在对这三方面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这也是工程创新管理实现的重要渠道。

参考文献

篇6

2.建筑施工领域应急管理存在问题

应急管理即要做到“急”,即应对及时,也要做到“预”,即提前预想,对比两方面要求,当前建筑施工领域应急管理虽基本达到快速响应,第一时间及时处置的要求,但在体系机制、预案编制、队伍建设、资源调配等事前准备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

2.1应急管理基础工作亟待加强

从建设主管部门方面看,主要体现在个别部门应急管理机构还不够健全完善,职责分工不够明确细致,熟悉应急管理工作的人员稀缺,导致应急管理力量薄弱;有些受限于条件,还没有建立成体系化的应急信息平台,缺乏应急指挥信息系统,技术储备不够,手段相对落后;有的尚未对应急资源进行有效管控和储备,应急培训、预案制定和救援演练开展力度达不到要求等。从施工企业方面看,很多把事故救援等同于应急管理,出了事故才想起抓救援,平时对应急管理基础工作不够重视,使得应急预案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应急资源储备不足,应急管理职责模糊不清,应对事故难以做到科学有效,甚至出现盲目施救导致事故负面影响扩大的情况。

2.2应急预案不完善

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要求,施工单位应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特点、范围,制定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必要的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但目前存在着几方面问题:一是预案覆盖面不全。有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虽制定了应急预案,但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没有延伸到关键岗位,没有覆盖所有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二是应急预案质量不高,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的情况还普遍存在;三是企业内部上下级预案不相衔接,企业预案与建设主管部门预案不相衔接;四是一些应急预案编制后便被束之高阁,没有进行宣传、培训,更没有通过演练验证预案是否真正可行。

2.3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设进展缓慢

反映在各企业应急救援装备水平参差不齐,缺少大型、特种救援装备,很多企业对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投入力度不大,应急救援队伍力量薄弱,人员战斗力不强的问题仍很突出,且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决策、指挥手段落后的现象也还普遍存在。同时,政府也应更加重视对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激励措施和鼓励性政策支持。

3.建筑施工领域应急管理对策

3.1加强应急资源储备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通过多种渠道,努力提高基层应急队伍的社会化程度。把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志愿者纳入应急救援队伍。针对建设领域施工特点,依托行业企业力量,以定期集训等形式切实提高救援队伍应急能力和战斗力,政府部门应全面系统的掌握各类救援物资储备情况,发生突发事件后,统一对行业应急救援资源进行调配。

3.2重视应急预案编制

随着工程建设发展,施工过程中面对的各类新情况也不断出现,应按照预案的功能与目标有针对性地不断充实和完善预案内涵,提高预案编制质量,将所有可能发生的新情况考虑周全、及时补充,使应急预案更具应变性和实际操作性,政府部门应加强对行业企业的统筹协调,确定预案编制标准,明确各级预案之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逐步实现政府预案与企业预案的相互衔接。

3.3建立应急经费补偿机制

各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有关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专家应急救援队伍和志愿者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与工作经费通过政府补助、组建单位自筹、社会捐助相结合等多种来源形式加以保障。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可对实施跨区域、跨行业、跨单位抢险救灾时所造成的装备、设备、器材和物资损坏、损耗以及所付出的人力资源进行必要补偿补贴,以各项鼓励性措施提高行业应急救援队伍参与应急事件处置的积极性。

篇7

Abstract: The project cost control is a comprehensive set of management, technology, quality, construction in one of the systems engineering. Therefore, the professional personnel from their respective areas, effective control of the money, can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demand and supply of funds for construction co.. The significance of strengthening the project cost control is the rational use of manpower, material resources, financial resources, so as to achieve the best economic benefit and social benefit.

Key words: 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 control; problems;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L3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 言

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指的是企业采取一定的控制方式和管理手段,对工程项目各个阶段的造价水平进行科学的调控,在确保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小各种不必要的开支,将建筑工程的整体成本控制在有效的范围之内。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不仅与业主和施工企业的利益息息相关,在一定程度上也关系到整个建筑行业甚至是国家的利益,尤其在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现状整体不理想的背景下,加强对建筑工程造价的科学化管理探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1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概述

1.1法律不健全

综观我国日前建筑市场的现状,发现现有的法律法规对各种违规行为的规范力度还不能完全适应建筑市场的实际情况。在建筑施工项目的招、投标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就比较多。

1.2立项、设计审批到具体的施工不协调

迄今为止,建筑工程项目从立项、设计审批到具体的施工,由于管理体制的分割,难以协调一致,也是导致工程造价管理当中存在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项目对立项的工程项目缺乏前期科学的可行性研究,导致工程项目施工单位盲目投资,估算不实,编制虚假的工程概算,给后续施工中的工程造价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在具体的工程造价管理中,只把重点放在工程的建设阶段,注重工程造价和施工中的变更及结算造价,往往忽略了该项目从立项、设计乃至建设单位工程投资中存在的风险,致使施工项目成了名副其实的“钓鱼工程”。

1.3约束机制不完善

在工程发包中约束机制不完善,存在着行业垄断和层层分包的现象,将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肢解破碎,使工程造价管理难以到位。有一些建设单位在一个项目中有多个单位共同参与施工,各参建单位在机制管理、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机具配置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使被肢解的工程增加了中间环节,使整体的工程造价无法与预期的设想相一致,造成极大的浪费。

2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

在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建设工程造价以及项目建成投产后的经济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阶段。

做为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在决策阶段应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对拟建项目进行经济评价,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例题的建设方案,并在优化建设方案的基础上,编制高质量的项目投资估算,使其在项目建设中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总投资的作用。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有:(1)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2)建设地区的选择。(3)建设地点(厂址)的选择。(4)项目的经济规模。(5)工艺评选。(6)设备选用。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常有一些不顾客观规律,忽视对项目决策过程中的经济评价,导致提高成本、降低效率,影响项目应有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如建设地区的选择,有一个基本原则,即靠近原料、燃料和消费地的原则。这样在项目建成投产后,可避免原料、燃料和成品的远途运输,减少费用,降低成本;可缩短运输距离,减少流通时间,加快资金周转,有利于企业经营,而1958 年建成投产的湖南某大型钢铁企业,其主要原材料铁矿石须从海南运来,大大增加了运输成本,也给运输部门增加了压力,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又如项目的经济规模,规模经济标准是指产品的合理生产批量,一些产品的生产在一定条件下呈“收益递增”的经济现象,即随生产批量的扩大,单位成本降低,收益上升。在我国,长期以来一些宜于发挥规模效益的产品生产企业数目过多,生产规模小,集中度低,企业之间缺乏合理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使得资源配置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不少地方与企业,不顾经济规模和布局的合理性,重复引进,重复建设,使项目投资和资源严惩浪费;有些行业众多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使项目投资和资源严重浪费;有些行业众多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使项目投资和资源严重浪费;有些行业众多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低水平竞争,打内战,这极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不利于国际惯例接轨,不利于参与世界经济大循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近在眉睫的今天,这样的问题尤其突出。

3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

施工阶段是直观投入最多的阶段,也是直接影响建设费用和竣工结算的阶段。为此,施工前就必须按项目、按时间进度对建设投资进行合理分配,对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认真审查,做好技术经济分析;在施工过程中,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以工程进度计时支付工程款,搞好项目投资的动态结算,并严格控制工程变更,按规定程序确定工程变更价款。以此为基础,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以合同为依据,处理好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的关系,做好投资支出分析,帮助承建企业加强建安成本管理,合理确定工程造价。

目前,建筑市场上供求比例悬殊,过度倾斜的买方市场,造成施工企业间的激烈竞争,建设单位压价施工单位间相互杀价抢标,往往使合同价低于成本价,给施工企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施工企业应转变工作作风,从实际出发,在施工中加强现代化管理,大力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从而不断提高施工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造价,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施工质量不过关,就会留下许多后遗症,返修工程越多,工程的建设费用就越高。 另外,工期也对工程造价影响很大。因此,我们在施工中一方面要搞好整个建设项目的单项工程、分部工程,特别是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监督和验收,杜绝质量隐患;另一方面,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按照工程施工本身的要求和内在规律,加强施工现场的组织协调,充分发挥现有机械设备的作用,把大型机械和中小型机械结合起来,把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结合起来,合理确定材料、机械资金及劳动力等的组合方式,搞好物资的合理调运。这样不但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而且还可以节省人力、物力消耗,降低工程成本,缩短工程工期。在施工阶段必须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做到不随意变化批准的设计图纸,不随意增加项目,不随意提高设计标准。做到这一点,应当首先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工程管理人员只管签证,不管算账的现象,从而增强工程变更管理的严密性避免不必要的工程变更。

4 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与展望

篇8

现在,建筑工程的规模逐渐增大,大型高层建筑工程越来越多,而越是大型的工程其施工程序越复杂,对于其质量的要求也就越严格。我们国家的工程质量管理成绩还是很显著的,无论在建筑自身单位,还是监督机构都在不断的加强自身的能力,严格监督执法,认真履行责任。但是,我们也应看到,随着建筑数量和规模的不断变化,在各种建筑施工中仍然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进一步的改进。

1.目前建筑管理与工程质量监督存在的问题

1.1从业人员问题

在施工人员和质量监督从业人员的状况来看,人员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大多没有一定的基础知识,素质普遍偏低。对建筑质量方面缺乏一定的关注。 来自农村的农民工,大多是每年聚集到一个施工工地,比较分散,无法形成统一的整体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教育。他们多是没有承担责任的法人实体,权益很难保障。

工程技术人员没有严谨的制定科学的施工设计方案或者施工中施工人员未能严格按照施工设计的要求去作业,导致很大一部分建筑工程的质量不能达到技术标准,严重影响了工程的使用性能。

1.2 施工企业的资质问题

目前很多施工企业固定资产流失严重,人才流动性大,只有少数几个工作人员能够守住公司的资质证书,采用挂靠等形式,借证书赚钱。这种皮包公司的管理模式,导致施工企业有名无实,企业中出现有资质无能力或高资质低能力的怪象。

1.3 监理单位的违规问题

监理单位经常发生的违规行为有:第一。越级监理,即允许其他单位和个人以单位名义承担监理业务;第二,与建设单位签订虚假合同,卖章,只收费,不监理;第三,推销建筑材料,介绍施工队,抹去非法的利润;第四,监理人员的能力不足,素质底下,对关键的过程和重点部位,隐藏工程检查不到位,不及时,不履行相关的规范。

1.4 用户对建筑质量问题

工程建设的业主对工程质量投诉中,经常是投诉无门,无人受理。如关于建筑住房质量事故的赔偿标准及索赔程序、关于建筑工程质量的仲裁机构及仲裁程序等,没有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没有建筑工程质量的法制管理,尚未形成经常性的社会监督机制。

2.建筑管理与工程质量监督的改进措施

针对工程质量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切实做好质量监督工作,针对具体的质量问题采用不同的建筑管理方法,加强工程质量监督力度,严格依法办事,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安全可靠。另外工程监管要按照一定流程进行监管,(如图1)

图1工程监管流程

按照图中的监管流程进行管理,可以很好的把握好工程监管工作的实行。

2.1加强从业人员工作能力

监督管理人员必须在山岗前进行专业的培训和考核,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熟练账务监督的方法和手段,熟悉建设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了解建设工程经济知识,以具有发现问题、鉴别质量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的形势下,充分发挥监督职能的地位和作用,是我们提高整个建筑行业质量意识,解决处理质量问题的关键所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要实现可持续化发展,就要以人为本,加强相关专业基础教育和在职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把提高从业人员的能力和水平放在首位。当然,我们还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和惩罚机制,这样才能进行公平,客观的竞争和升职,进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从而保证监督队伍的整体水平。

2.2管控企业入市资质,把好建筑市场准入

国家应该加强对建筑企业资质审查的立法,针对目前多数民营施工企业要重新进行审核和考察,完善资质审查的内容和细节,对无相应资质具体内容的企业需要及时取缔。各地区的建设行政部门也要加强对违规企业的惩罚力度。一旦发现挂靠,就立即给与降级制止吊销挂靠双方当事人的资质等级和项目负责人的职业资格的处置。将被挂靠企业计入不良行为黑名单中予以公示;司法机关要加强对资质挂靠的打击力度,对因挂靠导致的司法纠纷,盐城不待。当前,存在较多的无证、越级、超范围承接建筑设计、施工、建立业务行为,挂靠承包、转包、非法分包行为,同体监理行为,这些都需要进行大力度的整顿。认真组织对建筑设计、施工,建立单位的资质进行年检,取消出现重大责任事故的单位从事相应业务的等级。

2.3建立完善的质量监督机制

在提高社会监督的前提下,实现从单一事实监督向工程建设各方质量行为监督的延伸;并特别注意工程建设各方衔接部分的工程质量有效监督。划清各方衔接的质量界限,分清责任,避免管理权限的混乱冲突,通过日常监督、监督巡查与结构工程季度大检查相结合的监督形式,对影响建设工程质量的全要素实现全覆盖的监督。

2.4政府的作用

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必须与时俱进,对新兴的新兴技术必须掌握,实现监督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打破地方保护的意识,实现监督方法的科学化,不断创新和改进检察设备和仪器,以有效的适应建筑技术发展的需要,保证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由实体质量的环环把关向随机抽查转变;由“看、问”式现场检察向科学仪器,提供可靠的数据的权威性监督转变;以施工现场对承包商的监督为主向全面’全过程监督转变。改变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的行政职能,促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专业化和社会化,以经济和法律相结合为主要手段对建设工程质量所有参与者实施执法监督。

2.5监管模式和监督机制的改进

进一步完善对建设工程的监督管理,建立监督简报制度,形成内部监督和监察的压力。依靠行政手段构筑工程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工程质量监管的制约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和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对项目全过程实体质量和行为质量的监督检查内部通报机制,形成政府内部监督、监察、管理联动的局面,避免人为的行政干预,起到在建设过程中的综合制衡约束的作用。建立法定建设程序的内部审批公示制度,同时实施责任追究制,扼制对政府投资项目的行政干预,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实处,形成巨大的威慑力和影响力。

3.健全建筑管理与工程质量监督体系

建设工程质量不仅要重视某个“点”或“几个点”的管理,更要注意“面”的管理,“全过程”的管理,工程质量不仅是静态管理,更重要的是动态管理。建立严监管‘透明化等措施健全建设工程质量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增强建设工程质量的社会保障能力,对建筑的质量标准及有关问题应该立法并严格执行。全国建筑质量监督必须公开透明,让人们了解此事,关注此事。想要从根本上治理建设工程质量差的问题,就必须确立系统工程的观念,对其进行全方位、全寿命的系统管理,建立健全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体系,即包括各建设主体的质量保证体系,工程保险,政府监督监管体系,社会监督保证体系。

结束语:

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加快,促使了建筑管理与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不断改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的摸索和总结,才能稳步的提升建筑的质量,而不要盲目下手,徒劳无功。相信在各方面共同的努力下,建筑管理与工程质量监督系统会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王朋举,朱广利.建筑管理与工程质量监督相关问题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7).

篇9

1 建筑施工管理的现状

建设项目在开始前都需要按照规定办理相关的前期手续:建设用地(招标:拍卖)批准书(建设用地批准书申请表、国有土地出让合同、地形图);土地确权;选址意见书;立项(立项申请书、营业执照、环境评估报告、选址意见书、董事会决议、土地协议、土地确认书、投资项目核准登记表、外商投资项目核准申请书);建设项目报建登记表;设计招标;委托设计方案;建筑设计方案审批;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钻探;委托施工图设计;施工图审查;报消、人防审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监理招标;施工招标;质量监督、安全备案;施工许可证。

在施工过程中,也需要按照各个规范、标准进行:(1)施工前期注意办理开工手续、设计现场交底、进料及验收。(2)施工中期注意放水、水电、质量检查、与业主沟通原料额采购及建筑变更、工程款的收付等。(3)施工后期注意验收问题的整改、尾款的结算、售后服务的兑现等。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行业标准、合同的严格执行下,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工程质量也在逐步提高。但是由于这些手续办起来比较繁琐、费时,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工序多、设计工种也比较多,所以在实际的工程建设过程中还是有不规范的现象存在,从而导致施工质量不高、工程返工、施工工程事故、延误工期等现象。

2 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工程质量管理上的问题。工程质量问题是建筑使用安全的重要保障。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管理中出F的质量缺陷、质量不合格、质量问题、质量事故等需要返修、加固或做报废处理的,都是工程质量问题。造成工程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施工过程中管理不到位。首先,建筑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最多的是材料的管理方面。包括采购的原材料本身质量的优劣、原材料的保管与堆放、原材料的规格是否合乎要求等。其次是施工工艺。施工的工艺流程设计不合理导致人力、空间、时间等的浪费,增加工程成本。施工工艺实施不到位会导致工程存在质量缺陷而返工。再次是施工监督检查。合理进行施工监督检查,可以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有效促进工程顺利开展。

第二,工程施工管理的安全问题。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管理中,安全管理一直是一个广受关注的问题。人员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者其他问题,造成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重大的事故,被称为施工安全管理事故。近年来,建筑行业为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制定了很多有效可行的安全保障措施。即便如此,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上还是问题不断。造成建筑工程中管理的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有:首先,对施工安全管理不重视。管理人员缺乏安全至上的管理意识,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施工培训不足甚至是粗放式管理,使参与工程建设的人员对安全漠然无视。再加上建筑工程追求时间效益、经济效益,这就使得在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安全管理不重视。其次,安全管理的基础比较薄弱。很多施工单位在经济快速发展、建筑行业突飞猛进的大背景下,注重追上时代的步伐,在施工管理中整体使用粗放式管理,没有必要的安全保障机制保障工程建设参与这的安全。最后,建筑施工单位的设备、工具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目前很多建筑施工单位的安全保障性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建筑施工过程中依然使用陈旧、落后的施工工艺,再加上设备更新不及时,缺乏保养、检修使设备老化、停止运转等问题时有发生,为施工的安全问题埋下很多隐患。

第三,工期设计不合理。某些施工企业为了寻求一时的利益,人为的缩短项目工期,一边设计施工一边购买原材料,每一个工种中间交叉作业,实施长时间的建筑施工,大大缩短工期,有的上亿的建设项目工程使用昼夜施工的办法,把原本需要多年的工期减缩到几个月内,为了迎合检验,违规施工赶工情况也常有出现。

3 对策

随着我国市场化步伐的加大,建筑行业里的市场竞争也在不断加大。为了使工业与农用建筑施工工程能为企业声誉赢得一面面锦旗,各大建筑企业有必有采取一定的措施,减少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问题和施工安全问题,提高其管理水平。

第一,做好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在施工前期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技术交流与图纸会审工作,明确划分施工管理中的责、权、利。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要注完善工序的质量控制,参照科学的质量体系、质量检查制度,对人员、设备、材料、方案、环境实施全面的管理。另外需要对工程中的主要材料、半成品、构配件以及施工过程留置的试块、试件等应实行现场见证取样送检。最后,完善工程的验收工作。

第二,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在建筑企业内部建立起比较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并在具体的施工管理过程中,严格执行。其次,加强全员的安全教育,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自上而下的树立施工安全意识,促进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工作。最后,工业与农业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要要个执行安全责任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安全责任管理工作中的责任。一旦出现事故,按照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总结,避免以后发生类似的安全事故。

第三,适当安排施工进度。建筑项目的进度控制是指在建筑项目工程施工前,对总目标实施一个适当可行的进度划分。进度划分要有预见性,思考到有关原因对施工的影响。依照合同需求适当编制项目进度计划。想要土建以及安装配合好,就需要施工人员以及安装人员参加到进度计划中来,依照计划进度协调好有关工作人员、机器设备和应用材料,保证总目标的完成。

篇10

加强工程预算管理,就是要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预算,其目的不仅在于把项目投资控制在批准之内,更在于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益。一个建设项目,往往需要数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元的资金。项目建成以后能否盈利,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是每个业主非常关心的问题。这就要求工程预算管理人员对项目从立项、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直至竣工验收进行全过程跟踪管理,使项目投资控制贯穿于项目投资决策、项目设计、施工招标、实施施工及竣工结算、结算审计的全过程。

二、 建筑工程预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观念落后,政府过分干预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在预算管理与控制上,存在观念陈旧,思想落后,对建筑工程预算缺乏整体概念和认识的问题。没有对工程预算进行全程的动态的分析认识,并进行管理和控制,在预算管理与控制中,没有充分的实施动态管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国家对材料市场价格的监管,已经由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控制,转为市场调节,市场现行材料价格随市场的波动而波动,市场起主要的调节作用,市场价格的管理是动态的管理,全国各地的各种费用也随市场而定。但是市场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特点,其自身调节机制不是万能的,完全依靠市场不可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这就要求政府在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的建筑行业的价格调整上,改变落后的观念和思想,发挥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杠杆作用对工程预算进行合理干预,以保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调节过高的房价,控制房地产泡沫。因此政府的合理干预是防止建筑工程预算市场混乱的必要手段之一。但是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一些地方的市场观念淡薄,当地政府市场价格过多采取行政手段进行干预,对建筑工程的预算上沿用老套的方法,严重阻碍工程预算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二)预算工程师素质偏低

目前我国的一些建筑工程预算工程师的专业技能水平低,无法做好工程的预算管理与控制工作。建筑工程预算管理是一门讲究技术性的专业,而建筑工程预算具有广泛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工程预算涉及的范围非常广,而且都是涉及到专业知识,而一些预算工程师的综合素质较低。现有的工程预算专业人员及其相应的管理机构,大都依靠工程定额进行工程预算的编制和审核,这对工程预算的管理与控制而言有重要意义,但是单一的手段不能适应现代预算管理的新要求。现代建筑工程的预算师,需要具备综合的专业知识,才能胜任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与控制工作。但是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预算师,或者专业技术水平低,或者缺乏综合的专业知识。比如一些预算工程师在工程技术经济问题的处理上专业知识不足,没有投资预控的能力,同时又不能处理好工程项目各主体之间的复杂关系。比如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预算管理与控制是整个工程预算管理与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一些预算工程师没有施工专业知识的支撑,对施工技术和施工过程没有深刻的了解,很难在施工阶段的预算上做出正确的管理和决策。

此外,一些预算工程师的职业道德低下,在工程预算的管理和控制过程中,或者受各种势力的胁迫而妥协,在预算的管理和工作上,为一些不法分子大开方便之门,严重影响建筑工程预算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或者为个人私利而不惜践踏职业道德,在预算管理和控制过程中中饱私囊。这些都影响了建筑工程预算的真实有效性。

(三)法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在对建筑工程预算的管理上,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条款,对建筑行业的工程预算问题进行规范。但事实上出于各种原因,已经制定的法律法规在许多方面还不能应对市场经济下复杂多变的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与控制,许多法律法规条款没有涉及到影响建筑工程预算方面的内容,出现法律法规盲区,在实际操作中出现无法可依的现象。此外在法律法规的执行上,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比如对合同签订后的管理和监督不到位,许多工程的合同只是“纸合同”其内容没有真正得到履行和实施。而且对违犯违背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查处力度不够,在执行尺度上没有掌握好,出现的现象。法制的不完善严重地影响了建筑工程预算的真实、合理、有效。

(四) 缺乏完善的工程预算定额体系。

预算定额体系的不完善导致在编制过程中常常出现借用定额的现象。不同类型的工程、不同的施工环境、参差不齐的施工水平却运用同一定额标准,这充分的说明建立一套包罗万象、来源于实际的完整预算定额体系势在必行。另外,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异地承揽或跨行业承揽建筑工程项目的情况越来越多,而各地区建设各异的预算定额管理、预算编制规定又不利于跨区域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五) 缺乏有效的政策激励使预算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有待提高。

通常来讲,预算管理工作由各建设单位自行组织的部门、成立的机构专门人员来负责完成,进行审核预算、宏观监督与调控。而据笔者了解,我国除了一些大型建设单位配备了相关专业人才进行预算管理工作外,多数中小企业却极度缺乏工作胜任能力强、成绩突出的管理人才,常常准备进入工程建设阶段才开始组建人员、熟悉业务,而随着工程竣工的完成,此项工作业务则立即终止,而刚刚积攒了一定经验的工作人员又会将预算工作搁置。另外,同其他行业相比,建筑行业缺乏对预算管理人员的政策激励、成绩肯定也是导致员工积极性不高、无法热情的投入到预算管理工作中的根本原因。 (六) 综合管理意识不强、确定方法滞后。

目前,我国多数的工程预算管理模式均处在阶段性的子项目管理上,很难对建筑工程的全过程进行综合管理。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建设单位、设计部门与施工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各自为政,而工程监理部门则只对施工阶段的质量、进度进行监督,很少参与到决策分析与投资管理中。虽然,预算管理包括单位预算及工程概算,但由于缺少对设计方案的预算指标控制,因而不可避免的造成了设计保守、投资偏高、脱离实际等现象的发生。另外,我国现行的工程预算大多停留在静态、滞后的层面,没有跟上时代的形式作创新的调整,无法满足市场经济日益变化的扩张需求。

三、加强建筑工程预算的对策与探讨

(一)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

建筑工程基本建设程序是建筑工程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所决定的。它不仅是优质、高速完成建设任务,获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工程建设的科学管理方法,也是合理确定预算的科学依据。大型建筑工程项目,由于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人财物消耗大,并考虑到投入使用后的经济效益等因素,一旦决策失误,将造成无可挽回的巨大经济损失。为了合理确定预算,必须在建设全过程进行多次性计价,即按基本建设程序合理确定不同阶段的预算,以充分体现预算的合理性。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建设项目的程序化是合理确定预算的基本前提。

(二)积极推行工程量清单报价

所谓工程量清单计价,即在建设工程招标投标过程中,按照国家统一的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由招标人提供工程量数量,投标人自主报价,经评审低价中标的工程预算计价模式。相对于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减少了招标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规范了评标委员会的行为,在能够反映工程的个别成本的同时,有利于业主控制预算及企业自主报价和公平竞争。工程量清单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招标投标方式,其实质是最低报价中标,而且是建立在发育完善的市场和工程担保制度基础上的。这种招投标方式是我国招投标制度改革的方向,应积极推行。

(三)规范管理,建立有形工程预算咨询市场

目前,各项政策法规的实施,靠的是管理部门的监管和咨询单位的自律,但是监管仍存在局限性,自律难以真正自律。因此,除政府投资的大型项目可以请政府预算管理部门全方位参与管理和进行全程控制外,其余与工程预算有关的业务可以推向咨询市场,以激活工程预算管理的市场机制。成立有形市场后,由于工程结算审核要进入该市场,政府代表的监管力度和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监管机制;企业如不自律,政府可绳之以法,从而更充分的发挥政府对工程预算的宏观调控职能,真正起到维护预算咨询工作严肃、公平、公正性的作用,确保实现高质量的工程预算控制。有形市场的建立不仅能为所有工程预算咨询单位提供一个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届时,还能有效制止国外建筑企业的不公平竞争行为。

(四)引入动态管理机制、及时调整工程预算定额。

一成不变的预算定额只会反应出建筑市场应对策略滞后、发展缓慢、科学创新性不强的落后格局。因此,随着市场调节的大幅增加,物料、原材料、人工费、场地费、机械设备运输管理费用的上涨,我们应及时的把握市场动向,对预算定额做动态、实时的变更,使之缩短与其他行业的差距。我们可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特点进行定额调整,并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地域环境差异等因素增加相应的难度系数,从而使基本键设尽可能多的创造出经济效益。同时,在动态机制的管理中我们还应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的引入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预算定额,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配套措施,综合考虑引起市场波动的因素,科学的将变化反应到工程预算中,切实有效的使预算编制依据明显、标准合理、预算真实。

(五)构建科学、统一、完备的预算管理体系。

构建科学、统一、完备的预算管理体系的首要任务即是加强与设计单位、建设部门、施工单位、银行机构、行政机关的紧密联系,杜绝信息孤岛的现象发生,使良性的互动、积极的交流合作为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有力的支持。首先,有关行政部门应充分发挥对工程预算管理工作的正确导向作用,促进各项法规政策的完善与实施,对申报预算的项目进行全方位的动态审查,对报批成功的项目进行有效的跟踪、监控管理。接着,设计单位应严格的按照相关出台的政策、标准,来源于实际的编制预算计划,提高预算编制质量。而建设单位则要根据初步批准的预算进行招投标定价工作,及时的在企业内部成立专门机构、配备专业技术人才对预算管理工作做实时跟进与管理,杜绝临时部门、临时工作现象的发生。最后施工单位则应根据自身的建设情况切实按照预算计划安排开展紧锣密鼓的施工,以发挥预算管理工作最大的服务价值。 (六)开展有效的人才激励政策,加强预算工作的监督与校审。

有效的人才激励政策可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可通过阶段性的工作成绩评定给予优秀员工一定的物质奖励,肯定他们的工作成绩,并鞭策那些后进的员工迎头赶上。另外,我们还应积极的拓宽员工再培训、再提升的机会,为他们制定按部就班的学习计划,特别是对预算管理人员、设计人员、监督校审人员专业素质的培训与提升。在工程预算中,监督与校审的工作能有效的防止人为错误预算的发生,因此,在校审中我们首先应确认阶段工作的重点,制定完备的校审程序,明确在预算环节中各个职能部门的责任与义务,其次要通过严明的纪律约束、职业道德防止表面校审、应付了事等不良行为。最后在监督与校审人员的选择上,我们应充分把握工作人员良好职业素养的形成,通过有效的激励、严格的制度规范他们负起责任的行使监督权力。

四、结语

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与控制,对建筑工程建设的管理而言,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对建筑工程的预算有深入的了解,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处理实际的问题时要对包括项目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工程招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等,进行全程的监控。这样才能做好建筑工程的预算控制和管。

因此为了使建筑工程顺利有序的开展,我们只有充分注重工程预算管理的重要性,用科学探究的精神、勇于实践的魄力,与时俱进的完善预算定额,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用动态的管理机制完善构建统一的预算管理体系,才能最终使建设资金用到实处、使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根本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林荣木,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预算管理[J]。科技资讯,2008

[2] 侯龙文,侯岩,何瑛。现代全面预算管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3]曾蔚,郇良,企业有效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探讨[J]。财务与会计导刊,2005

作者简介:

篇11

近几年来,建筑施工管理体制不断进行改革,广泛实施了招投标制度,对工民建施工的标准也越来越严格。很多施工企业在实际的工作中,施工管理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在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以及施工环境等问题上存在缺陷。因此,加强建筑施工管理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下面针对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施工进度问题

控制建筑的施工进度,属于工程建设项目时间总体安排和建设工作程序的内容,保证施工进度按照科学的规划进行,有利于规范一系列的建筑施工、检查、调查等活动。目前,我国很多的建筑建设施工中都普遍存在着总包和分包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很难对施工进度有统一的要求,往往各个分包单位的施工进度相差很多。建筑工程往往都是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就有着科学合理的进度控制规划与计算。在土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很多分包项目的分包比较简单,在合同中对施工进度的规定都比较模糊,而及时做出了明确的合同规定,很多规模较小的分包公司也没有延误赔偿的概念。造成了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很多小的分包项目不能按时完工,使得土建工程的整体施工不能按照预定的时间完成,影响了工程的交付使用,增加了土建工程的施工成本,严重影响了土建工程的投资效益。

2 、技术控制问题

无论是在设计阶段还是在工作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施工技术往往决定了设计者意图的实现,竣工效果的检验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施工技术的影响。因此,在土木工程的施工中,是否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对土建施工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影响。虽然现在的土建工程施工对施工技术有着详细的技术规范要求。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不能按照技术指标准确施工的情况,很难保证稳定的施工技术指标。土建工程施工技术主要的技术指标包括如下几个:深基坑开挖技术、预应力技术、防水技术、混凝土技术等,这些技术指标对施工效果有着巨大的影响。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要想完成众多的施工技术指标,必须要对技术控制加强管理,这样才能保证良好的施工技术指标。目前在很多的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涉及到了众多复杂的技术,造成了控制体系存在一些漏洞。虽然工程施工监理部门会对重要施工技术问题加强监督, 但很容易忽视对现场、气候、资源等问题的考虑,影响施工技术控制工作。

3 、环境公害问题

当今的社会,随着人们观念的不断提高,日益重视环境保护问题。而土建施工对环境有着极大的影响,施工过程中必然会带来诸如有害气体、粉尘、噪声、杂乱的施工现场、废弃物、高空坠落物等。产生的这些环境问题将会给城市居民造成很大程度上的心理和生理上的伤害。因此,必须认清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境问题。但很多企业在土建工程施工阶段,对环境公害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对于这一问题往往都比较忽视,缺少专门的环境公害问题的管理规则。

二、建筑管理中出现问题的解决对策

1 、对施工进度控制加强管理

施工项目的施工进度管理工作,也是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施工进度是影响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和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保证工程建设项目可以按照合同的要求,如期的交付使用。控制工民建建设施工的重点,就是在施工前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进度计划。在进度计划中,要包括所有的施工项目,同时要把所有项目的施工进度都明确地注明。然后还要与所有的分包单位签订详细的施工进度合同,约定好施工的进度和工期,如果延误工期,分包单位必须要进行经济赔偿。此外,工程施工的进度问题,在招投标的时期就要给出明确的规定,以便在工程开始施工时就能有着清晰的施工进度控制要求在施工进度管理工作中,还可以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也应用到施工进行管理工作。虽然对于施工进度控制工作而言,信息技术只是一种管理手段,但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极大的提高各种施工信息的处理效率,可以提高进度信息的透明度,促进施工各参与方的协同工作和进度信息的交流。

2 、建立全方位的技术控制系统

由于建筑施工涉及到多项的施工技术,而通常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的技工管理又十分的单一,因此十分有必要建立全方位的技术控制系统。建立完善的技术控制系统,需要借助现代计算机处理系统,对影响施工技术的气候条件、地质条件、荷载条件、材料性能、资源状况、现场条件等制约因素进行预测、识别、分析和调整,最终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最大限度的实现设计目标。借助计算机系统,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求解其内力和位移,比较分析实测值和预测值,如果两者间存在较大的误差,及时进行调整,一直到符合设计要求为止。同时还要采取测试和现场分析的手段对影响施工技术的材料进行管理和控制。现场技术控制是全方位的技术控制体系必不可少的内容,在施工阶段要建立现场监督机制,针对现场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控制。

三 、全力解决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公害问题

想要有效地降低土建施工带来的环境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的一些措施:

(1)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大量的应用各种环保技术,减少施工造成的大气中有害气体、粉尘、以及废弃物和噪声等施工公害。首先要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技术来控制施工产生的噪音。同时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还能在施工的过程中省时和省料,这样就可以缩短施工周期,和节省原材料,可以极大的降低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施工影响。

(2)施工中使用优质的工程材料。施工中材料的选择,直接决定了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优质的工程材料可以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控制到最低,主要是尽量避免施工过程造成的气体污染,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优质材料还能极大的避免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的出现。

(3)加强施工环节的监管。对于施工的每个环节都应该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预防各种环境问题的出现。要注意采取严格的现场管理指导,有效的控制施工垃圾的数量,同时,对于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也必须要严格的控制,保证施工场所保持整洁干净。

篇12

目前,国际上开始探讨一种新的合作关系,即“伙伴关系”。尤其是英国、香港等地,正将这一理念贯穿于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工作中。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订立合约的双方,通过各自的代表,商定共同的目标,找到解决争端的方法,分享共同的收益。

在长期的工程实践中,人们从单纯的合约关系,发展为对双赢理念的认同。所谓双赢,即合作的双方(或多方)通过共同合作实现各自的目标,在某种意义上讲都是赢家。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引入双赢理念,即投资者达到预期收益,承包商获得合理的期望利润。例如,虽然从合同上讲,业主(工程师)没有义务向承包商提供帮助,但从工程建设的大局来说,业主帮助承包人也就是帮助自己,这样,不仅可以免遭或少遭损失,从而避免或减少索赔,而且承包人对某些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机会,还可以基于友好考虑而主动放弃。达到双赢,对投资者和承包商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实现双赢,投资者与承包人不单纯是买方和卖方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具有了共同获利的合作关系。因此,要求双方合作的经济活动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另外,按国际惯例和成功经验,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委托专业中介咨询机构,可以保证双赢模式的实施。

二、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与分析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根据工程项目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对项目成本组织预测、规划、考核、实施控制、分析等进行的一系列价格管理活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关系到施工项目是否盈利。在工程总价包死的情况下,成本越低,盈利越高。建议的成本控制方法如下:

(1)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以项目为中心,分层管理,分级核算的承包和核算体系。工程成本主要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他费用组成,将“四费”落实到经营、劳资、材料、机械各部门,进行责任考核,并与质量、安全、工期指标挂钩,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2)做好成本核算。工程开工前,按照施工图纸做好成本预算,分析出人工、材料、机械的含量,并与中标预算做好对比,制定出人材机的成本目标。若实行包工不包料的分包形式,人工费用可一次包死,不再调整,此项支出即为固定值。

(3)工程竣工后,进行成本核算。做好竣工结算,调整可调的价差,在竣工总价的基础上,进行成本分析,做好竣工成本分析资料,为今后的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三、改革和完善工程造价的计价依据及计价办法

计价依据及计价办法的改革和完善是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关键。要继续完善和改革现行工程造价计价依据及计价办法。计价依据及计价办法改革和完善的思路应该是:统一量,放开价,指导费。真正市场化的价格机制是通过价值规律来起作用的,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的另机手在自发地调节着建设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工程价格若真正实现市场化,就有可能自发地调节建筑市场的供求,就有可能通过企业成长与破产来维持市场的均衡。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以市场为取向的,对于工程造价的确定不可能游离于经济体制改革之外,因此,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必须以市场为取向,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最终建立以市场形成工程价格的机制。

四、建立工程造价信息咨询服务系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