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4 08:03:3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动物行为文化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近年来,研究了许多抑制ECM积聚的细胞因子,其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growthfactor,HGF)作为一种抗纤维化的因子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它不但能加速急性肾衰中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再生,而且能减缓慢性肾衰的进程。在体实验发现,加入HGF可以改善肾纤维化的程度,而加入HGF的特异性抗体则加速肾纤维化的进展,显示出良好的治疗前景。多项研究表明,急性肾衰竭(acuterenalfailure,ARF)患者血清HGF的水平呈显著增加,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ARF患者肾功能恢复[1-3]。本文就近年来对HGF和其受体c-met的研究,以及其在肾脏纤维化动物模型中的研究作一综述。
1.HGF/c-met的一般生物学特性
1.1HGF的起源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又名Scatter因子(scatterfactor,SF),因其与血液凝固级连反应的酶具有结构同源性,而成为纤溶酶原相关生长因子(theplasminogenrelatedgrowthfactorsfamily,PRGFs)家族的成员之一。它最初是从部分肝切除的大鼠血浆中分离纯化获得的,因能刺激原代培养的肝细胞生长而得名。1987年日本的中村敏一从3000只大鼠的血小板中将HGF纯化成单一的蛋白质,1989年根据HGFN末端氨基酸序列成功地克隆了HGF的cDNA并得出了其全氨基酸序列,并用基因重组的方法人工合成了HGF。
1.2HGF/c-met的结构和作用机理HGF是由由分子量69kD的重链(α链,465个氨基酸)和34kD的轻链(β链,234个氨基酸)以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异二聚体糖蛋白。重链N末端的31个氨基酸为信号序列,其后由1个发夹域和4个卷曲域组成花瓣式构造,轻链含有丝氨酸蛋白酶样结构。HGF的单链前体无生物活性,双链的成熟HGF才是其具有生物活性的分子。HGF的受体是c-met原癌基因编码的一种跨膜酪氨酸激酶[4],是目前已知的HGF的唯一受体,在肾脏表达相当广泛,主要分布于近曲小管、髓袢厚段、薄段以及集合管。c-met是由分子量50kD的α链和145kD的β链组成的异二聚体跨膜蛋白,α链在膜外,β链横跨细胞膜。β链的胞外端富含与HGF结合有关的丙氨酸,而胞内端则富含酪氨酸激酶构域。其中c末端的MDS可与信号传递分子发生特异性结合。HGF与受体结合后使酪氨酸激酶活化,导致c末端酪氨酸残基磷酸化,从而发挥HGF的多种生物学功能。HGF/c-Met信号传导途径对于胚胎发育过程中肾的器官发生,正常结构的维持和患病肾的修复和再生都起着重要作用。
HGF通常由间质来源的细胞产生,如肾小球系膜细胞、内皮细胞、间质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在肾小球区主要由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产生,在肾小管间质区主要由间质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HGF与受体结合引起酪氨酸激酶活化,激活细胞内多个信号级联反应,包括三磷酸肌醇激酶(PI-3K),Grb/sos/Ras复合物,Gab-1,Shp-2,磷脂酶C,Ras-GTP酶活性蛋白和c-Scr等。因此HGF是一种多效性的生长因子,对多种细胞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包括细胞生存,增殖,移动,和分化等(5,6,7,8)。炎症介质(IL-1,INF-α,TNF-α,TGF-α等)、去甲肾上腺素均可诱导HGF的表达,值得一提的是HGF可以诱导自身及受体表达的提高。而TGF-β,糖皮质激素,1,25二羟基维生素D3和维甲酸等则抑制其表达[9]。HGF通过内分泌、自分泌及旁分泌方式发挥作用[7-10]。
2HGF与各种动物模型肾纤维化的关系
在慢性损伤后,大多数CKD动物模型中内源性HGF的表达被短暂地诱导[11-12]。两组研究群体独立地证明/论证了用中和性的抗体阻断/封闭HGF信号显著地促进了组织纤维化和肾功能异常的出现和进展[11-13],暗示了在慢性肾脏病中诱导HGF的表达对于保护正常肾脏结构和功能是有益的。研究发现,HGF不仅阻止了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的发生和发展也显示了它在组织已经受损时的治疗有效性。同时还发现HGF能协同其它治疗物质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来抑制肾间质纤维化。
2.1HGF与慢性肾小球肾炎在一种ICR品系衍生的肾小球肾炎的基因小鼠(ICRstrain-derivedglomerulonephritismice,ICGNmice)的早期阶段,应用中和性的抗HGF抗体,中和内源性HGF加速了ECM的积聚,增加了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的表达,和肾小管的细胞凋亡,导致了进行性肾纤维化和肾功能不全[13]。
相反,给ICGN小鼠提供外源性HGF蛋白抑制了TGF-β1的表达并阻止了肾纤维化和慢性肾功能不全[13-14]。Mori等[15]用anti-Thy-1.1抗体制备的实验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大鼠模型进行研究,于模型制备完成的第2至第9天连续给予腹腔内注射重组的人HGF0.8mg/(kg·d),此后连续观察8周,发现HGF干预组的大鼠肾脏肾小球的恢复加快,表现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和毛细血管的再生。
2.2HGF与残余肾Liu和Rajur等[11]应用5/6肾切除的大鼠残余肾模型,在给予了中和性的HGF抗体后,拥有残余肾的大鼠经历了肾小球滤过率的迅速下降和血浆肌酐水平的上升,伴随肾纤维化损伤的加重,从而证明了内源性的HGF保护了残余肾进行性发展的肾纤维化和慢性肾功能不全。Dworkin等在5/6肾切除大鼠模型中加入HGF蛋白或它的基因也可以抑制残余肾的肾纤维化损伤并减轻肾功能不全。
2.3HGF与梗阻性肾病一些实验证实了给予外源性HGF减弱了通过单侧输尿管接扎造成的小鼠和大鼠梗阻性肾病模型的肾间质纤维化。Gao等制备了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ureteralobstruction,UUO)的大鼠模型,将外源性HGF基因导入大鼠骨骼肌细胞后,病肾的内源性HGF和c-met上调。在术后第14天与第28天,基因治疗后病肾的纤维形成,巨噬细胞浸润和小管萎缩的现象明显弱于对照组。Mizuno等分别给予UUO小鼠HGF的中和性抗体和外源性的重组人HGF,发现前者加速了病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进程并伴有TGF-β表达的增高,而后者则作用完全相反。Yang和Liu证实了在UUO小鼠模型中,术后3天,梗阻侧的肾脏呈现出典型间质纤维化损伤,以肌成纤维细胞活化,纤维粘连蛋白过渡表达,间质基质沉积和TGF-β1上调为表现。从这一时间点开始,连续11天给予小鼠外源性HGF,发现治疗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muscleactin,α-SMA)水平较对照组减少大于70%,ECM和TGF-β1以及其I型受体显著的减少,抑制了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
一种联合应用HGF基因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的治疗方法已经证实能产生协同效应而减弱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此项联合治疗法应用了人HGF基因和一种血管紧张素II的I型受体抑制剂氯沙坦,保护了UUO大鼠梗阻侧肾脏的总体形态和结构,几乎完全消除了α-SMA,抑制了ECM的积聚和肾脏的TGF-β1及其I型受体的表达,减轻了肾间质纤维化。
2.4HGF与糖尿病肾病一些实验已经证实了外源性HGF可以显著改善小鼠和大鼠的糖尿病肾病。Dai等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的单肾切除后的糖尿病小鼠体内注入外源性的HGF基因,发现治疗组小鼠肾脏TGF-β1的表达被抑制,纤维粘连蛋白和I型胶原沉积减少,间质肌成纤维细胞活性被抑制,改善了糖尿病肾病的肾脏病理改变。Mizuno和Nakamura[12]应用STZ制备的糖尿病小鼠进行研究,在小鼠出现高血糖症后的第4至第6周给予抗HGF的IgG抗体,发现肾小球的病变显著的加重了。而在STZ诱导后的第6至第10周期间给予重组的HGF后,发现尽管高血糖的水平没有改变,但肾小球系膜细胞内TGF-β1的含量减少了,进行性发展的肾小球肥大和硬化也几乎完全被抑制了。Kagawa等应用一种遗传性糖尿病小鼠模型-db/db小鼠进行研究,在实验小鼠出生后12周龄时,在它们后肢肌肉处注射腺病毒编码的人HGF基因,到达24周龄时进行糖尿病肾病的评估。结果发现基因治疗组小鼠肾小球和肾小管的纤维化明显少于对照组,肾小球内皮细胞和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也显著降低,并且肾脏的TGF-β1的表达也显著减少,db/db小鼠的生存期也明显延长。Cruzado等在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的早期和进展期糖尿病肾病阶段分别应用人HGF基因治疗,发现进展期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脏TGF-β1和系膜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tissuegrowthfactor,CTGF)的上调被抑制,同时也抑制了肾脏的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I(tissueinhibitoeofmetalloproteinase-I,TIMP-1)的表达,减少了肾脏间质肌成纤维细胞的数量,减轻了肾纤维化。
2.5HGF在其它肾病模型中的作用Azuma等发现每天注射外源性HGF4周能够阻止大鼠慢性同种异体移植物肾病的进展。
Kuroiwa等在(C57BL/6×DBA/2)F1(BDF1)小鼠体内注射DBA/2小鼠的脾细胞后诱导了小鼠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并出现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在造模后12周内,每两周重复转染HGF基因一次,发现通过HGF基因转染有效的减少了治疗组小鼠狼疮肾炎的蛋白尿量和组织病理学改变。
另外,HGF与碘麝香草酚酸肾病和环孢霉素A肾病的动物模型中的有效性也已经被报道[15]。
3结论
研究表明,HGF作为一种内源性因子,它可以减轻慢性损伤后肾脏组织的纤维化损伤。它的抗纤维化效应主要是通过它抵抗TGF-β1的促纤维化活性来介导的。由于TGF-β1已经被广泛的认同是在各种类型的损伤后肾纤维化的发病原因,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据显示,HGF是主要的抗纤维化因子可以对抗TGF-β1的活性。根据本文,我们可以发现给与外源性HGF或诱导内源性HGF的表达很可能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来治疗慢性肾脏纤维化。但是离临床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比如给药的途径,剂量,频率等,尽管目前有较多的动物试验的证据支持,但尚需要大量的临床的试验来进一步证明。
【参考文献】
[1]SchieppatiA,RemuzziG.Chronicrenaldiseaseasapublichealthproblem:Epidemiology,social,andeconomicimplication[J].KidneyInt,2005,68(Suppl1):S7-S10
[2]LiuKD.Molecularmechanismsofrecoveryfromacuterenalfailure[J].CritCareMed,2003,31(8Suppl):572-581
[3]SugimuraK,GotoT,TsuchidaK,etal.Productionandactivationofhepatocytegrowthfactorinacuterenalfailure[J].RenFail,2001,23(3-4):597-603
[4]RosarioM,BirchmeierW.Howtomaketubes:signalingbytheMetreceptortyrosinekinase[J].TrendsCellBiol,2003,13:328-335
[5]LiuY.Hepatocytegrowthfactorandthekidney[J].CurrOpinNephrolHypertens,2002,11(1):23-30
[6]MichalopoulosGK,DeFrancesMC.Liverregeneration[J].Science,1997,276:60-66
[7]MatsumotoK,NakamuraT.Hepatocytegrowthfactor:renotropicroleandpotentialtherapeuticsforrenaldiseases[J].KidneyInt,2001,59(6):2023-2038
[8]TenDijkeP,GoumansMJ,ItohF,ItohS.RegulationofcellproliferationbySmadproteins[J].JCellPhysiol,2002,191(1):1-16
[9]GohdaE.Functionandregulationofproductionofhepatocytegrowthfactor[J].NipponYakurigakuZasshi,2002,119(5):287-294
[10]LiuY.Hepatocytegrowthfactorinkidneyfibrosis:therapeuticpotentialandmechanismsofaction[J].AmJPhysiolRenalPhysiol,2004,287(1):F7-F16
[11]LiuY,RajurK,TolbertE,etal.Endogenoushepatocytegrowthfactoramelioratechronicrenalinjurybyactivatingmatrixdegradationpathways[J].KidneyInt,2000,58(5):2028-2043
[12]MizunoS,NakamuraT.SuppressionsofchronicglomerularinjuriesandTGF-β1productionbyHGFinattenuationofmurinediabeticnephropathy[J].AmJPhysiolRenalPhysiol,2004,286(1):F134-F143
一、引言
Lakoff和Johnson以双域映射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概念隐喻的观点,而动物隐喻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很多动物与人之间存在某方面的相似性或相关性。根据双域映射理论,以动物的外部特征、行为习惯、自然习性、与人类的密切度等因素为参照,将其投射到人类世界,构成动物与人的相似喻或相关性转喻关系,从而完成人类对自身的认知。这种动物喻人的认知深刻地体现在人类的语言载体中,特别是凝结人类智慧的成语中。本文依据汉文版《新华成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3)和维文版《维吾尔语成语详解词典》(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5)两部词典,选取汉语和维吾尔语动物喻人成语,对其进行分析。
二、动物喻人成语的分类
动物喻人成语既有隐喻类型,也有转喻类型。隐喻类型主要建立在动物的外部形态、动作方式上,转喻类型主要以动物的习性、性格特点为参照,转喻具有相同或相似习性或性格特征的人。
(一)由隐喻形成的动物喻人成语
汉语和维吾尔语中由隐喻形成的动物喻人成语,主要表现为通过动物的外形、动作等来隐喻人的外貌、状态、行为活动。
1.以动物喻人的外貌
动物的外形、声音等外在形态特征投射到人身上,可以隐喻人的外貌外形、声音等特征,其隐喻的喻义分人的正面形象和负面形象两类。
表1:汉语中以动物喻人的外貌的成语
形象 喻义 成语举例
正面 相貌美丽英俊、仪表出众;身材修长、高大、魁梧;声音好听、洪亮 沉鱼落雁、龙眉凤目、龙章凤姿、鹤势螂形、牛高马大、虎背熊腰、人高马大
负面 相貌凶狠、威猛、丑陋、猥琐;身材枯瘦;秃顶;声音难听 獐头鼠目、鹰鼻鹞眼、燕颔虎头、鸢肩豺目、鸟面鹄形、牛山濯濯、鬼哭狼嚎
表2:维吾尔语中以动物喻人的外貌的成语
形象 喻义 成语举例
正面 ―― ――
负面 身形消瘦 ????? ????? ??????(像吃了针的狗,喻骨瘦如柴)
从上表可以看出,汉语以动物喻人外貌的成语比维吾尔语丰富,在隐喻的喻义方面也多一些,并且形象直观,活泼生动。
2.以动物喻人的状态
动物的外在神态、行为状态,与人的某些状态、心理行为十分相似,因此可以隐喻人的某种状态或心理。这些喻人的状态有积极倾向的,也有消极倾向的。
表3:汉语中以动物喻人的状态的成语
形象 喻义 成语举例
积极倾向 精神抖擞、充满活力;威武雄壮、老实、飘逸奔放的样子;眷恋、疼爱的心理情感等 鹤发童颜、虎头虎脑、龙骧虎步、生龙活虎、龙飞凤舞、华亭鹤唳、舐犊情深
消极倾向 衰老、贪婪可恶、鬼鬼祟祟的样子;惊恐惧怕、悔恨、悲凉等心理状态 鹤发鸡皮、鸱视狼顾、虎视眈眈、贼眉鼠眼、呆若木鸡、鸟惊鱼骇、亢龙有悔、猿惊鹤怨
表4:维吾尔语中以动物喻人的状态的成语
形象 喻义 成语举例
积极倾向 欣喜、满意、惊讶、豁达的心态 ???? ?????? ????? ?????????(老牛喜欢刀子)? ???? ???????? ?????????(受到像宰了头骆驼款待客人一样的礼遇) ?????? ????? ????????(猫吃皮牙子般感到惊讶)? ??????? ??? ?????? ??? ??????? ??? ??????(乌鸦聒噪,自得其乐)
消极倾向 狼狈窘迫的样子;担心、自大、幸灾乐祸的心态 ???? ?????? ????????(像掉进水里的猫)? ????????? ????? ?????????(猫挠肚子,心里忐忑)? ??????? ????? ??????(斑鸠仰天飞,得意洋洋)? ??????? ?????? ???????? ?????(幸灾乐祸)
汉语和维吾尔语中都含有以动物的状态喻人的成语,并且都包含积极倾向和消极倾向两种精神状态。汉语中多以“龙、虎、鹤、鼠”等动物的神态来隐喻人的精神状态,维吾尔语中则多以“牛、猫、骆驼、斑鸠”等动物来隐喻人的精神状态。
(3)以动物喻人的行为活动
动物的行为方式、活动方式等,投射到人的领域,可以隐喻人的行为活动。有些行为活动是人们所喜爱的具有褒义倾向的行为,有些则是为人们所不喜欢的含贬义倾向的行为。
表5:汉语中以动物喻人的行为活动的成语
感彩 喻义 成语举例
褒义倾向 信守承若、关心爱护、施展才华、选贤任能、思念亲人、关系和睦、战胜困难、勇猛善战、强大力量、雄心不老…… 范张鸡黍、犬马恋主、犬马相报、犬马之养、老牛舐犊、蛟龙得水、腾蛟起凤、打龙捞凤、素丝良马、走马上任、走马换将、见鞍思马、乘鸾跨凤、鸾凤和谐、鱼水相投、降龙伏虎、驽马十驾、横戈跃马、匹马当先、兵强马壮、老骥嘶风、老马为驹
贬义倾向 偷窃、侵吞、欺压、逃窜、助纣为虐、阿谀奉承、警告恐吓、勾结、不务正业、争夺、见识短、受限制、分离、逝世…… 鸡鸣狗盗、鼠窃狗偷、鲸吞虎噬、鹤轩虎冠、老马恋栈、狗仗人势、抱头鼠窜、狗急跳墙、割肉饲虎、引狼入室、攀龙附凤、吹牛拍马、使羊将狼、杀鸡儆猴、指鸡骂狗、狼狈为奸、狐假虎威、狗彘之行、鸡鹜争食、鼠目寸光、鸟入樊笼、离鸾别凤、龙驭上宾
表6:维吾尔语中以动物喻人的行为活动的成语
感彩 喻义 成语举例
褒义倾向 落叶归根、互相忍让、一箭双雕、安分守己、赏罚分明、努力勤奋、分工明确、知恩图报、果敢坚持…… ??? ???????? ???????? ?????(马走千里,终回槽头)? ?????? ????????? ??? ???????(相互忍让)? ????? ?????? ????? ??? ?????? ?????(和气生财)? ??? ??????? ????? ?????? ??????(一箭双雕,一石二鸟)? ???????? ???? ???????? ??? ????????(不招谁惹谁)? ???? ????? ??????? ??????? ?????? ?????? ????????(胡达明明白白:给毛驴没赏赐双角,给青蛙没赏赐尾巴)? ????? ?????? ?????? ??????(笨鸭子,笨鸟先飞)? ????? ??? ???? ???? ????? ???(毛拉念着吃,乌鸦啄着吃)? ??? ??? ???????? ????????(狗不咬主人)
贬义倾向 懒惰、争名夺利、忘恩负义、强人所难、糊涂、侵占、陷入危险、袖手旁观、消失、挑拨离间…… ??? ??????? ???????? ????? ????????? ????????(狗支猫,猫支尾巴,大懒支小懒)?? ??? ??????? ??????? ????????(狗坐轿子――不识抬举;狗头上不了金盘子)? ??? ????? ???? ?????????? ????? ????? ???(与狗争凉席,与猫争上席)? ????? ????????? ???????????(卸磨杀驴,过河拆桥)? ???????? ???????? ????????????(牛犊再跑,离不开麦草房,不过尔尔)? ????? ??? ????? ??? ????? ?????(毛拉多了羊暴死,龙多不治水)? ?????? ????? ????????(晕头转向,昏头昏脑)? ????? ?????? ??????? ??????(把羊托付给狼)? ?????? ????? ?????????? ????????(才脱狼穴,又入虎口)? ?????? ???????? ??????(强人所难,赶鸭子上架)? ??????? ???? ????? ??????(挑拨离间)
通过以上归纳,我们可以看出,汉语和维吾尔语中,以动物喻人的成语非常丰富,其隐喻的喻体(即源域)和本体(即目标域)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喻指意义也很生动形象。
(二)由转喻形成的动物喻人成语
汉语和维吾尔语中通过转喻形成的动物喻人成语,主要以动物的内在习性、性格特征等为源域,来转喻具有某种特征的人、人的性格品质等内容。
1.以动物喻人的类型
汉语和维吾尔语中都有以动物的习性、性格特征转喻具有某些相似特征的人的成语。
表7:汉语中以动物喻人的类型的成语
人的类型 成语举例
优秀、杰出、高贵之人 龙驹凤雏、人中骐骥、凤雏麟子、祥麟威凤、泛驾之马、熊虎之士、白龙鱼服、龙种凤台、龙子龙孙、真龙天子、鹤鸣之士、南鹞北鹰、吞舟之鱼、朝阳鸣凤、云中白鹤
平庸、卑微、一般之人 不舞之鹤、寒蝉仗马、笼中之鸟、牛蹄之鱼、枯鱼病鹤、饭牛屠狗、孤雏腐鼠、牛童马走、迷途羔羊、脱缰之马、首鼠之士、河鱼天雁、漏网之鱼、无名鼠辈、瓮里醯鸡、瓮中之鳖
各型各色的坏人 豺狼虎豹、饿虎饥鹰、驽马铅刀、害群之马、城狐社鼠、牛鬼蛇神、牛头马面、牛首阿房、过街老鼠、稷蜂社鼠、丧家之狗、一丘之貉
表8:维吾尔语中以动物喻人的类型的成语
人的类型 成语举例
泛指人 ???? ???????? ?????? ?????????(花牛生花犊)? ????? ??????? ????? ????(七个老爷八个兵)
未婚女子 ???????? ?????? ????? ????????(黄花闺女,贞童玉女)
首领、带头之人 ?????? ???? ????(鸡为畜禽之首)
坏人 ??? ????????? ????????(一丘之貉)
在汉语和维吾尔语以动物喻人的类型的成语中,不论是成语数量方面,还是喻体、喻义方面,汉语成语要明显比维吾尔语成语更丰富。
2.以动物喻人的品性
动物的内在习性、性格特征不仅可以转喻某类人,还可以喻指人的性格品质。
表9:汉语中以动物喻人的品性的成语
人的品性 成语举例
超凡脱俗、正直廉洁、勤劳勤恳 鹤骨松姿、鹤立鸡群、素丝羔羊、鸡鸣而起、鸡鸣@耕
小气、徒有其表、志短、不耻、贪婪、歹毒 鼠肚鸡肠、马牛襟裾、马瘦毛长、豺狼成性、狗彘不如、佛口蛇心、鸟声兽心、蛇蝎心肠、狼心狗肺
表10:维吾尔语中以动物喻人的品性的成语
人的品性 成语举例
品行纯洁、性格机灵 ???????? ?????? ????? ????????(女子品性纯洁)? ??????????? ???(机灵,警觉)? ???????? ?????????? ?????????(非常机警的)
嘴馋、贪小便宜、吝啬、胆小、歹毒 ??? ??????? ????????(馋猫似的)? ???? ?????? ??????(贪小便宜,小气)? ???? ?????(胆小如鼠)? ????? ???????? ??????(一毛不拔)? ???????? ???? ????? ???? ?????(蛇的外表光滑,内里歹毒)
在动物喻人的品性方面,汉语动物喻人成语和维吾尔语动物喻人成语都不是很多,而两者在喻体选择上呈现出较大差异。汉语成语中多用“鹤、羊”的习性特征来转喻人良好的品性,用“马、狗、蛇、狼”等动物的习性特征来转喻人不好的品性。维吾尔语中除了用“鸡、蛇”来转喻人的劣性外,还会用“苍蝇、蛇”的某一习性来转喻人性格中较好的一面。
三、动物喻人成语比较分析
(一)动物喻人成语的共性
(1)汉语和维吾尔语动物喻人的成语,都可以通过隐喻或转喻的方式喻指“人”的意义。或由动物的外形、行为方式隐喻人的外貌、行为、心理,或由动物的内在习性、性格特征转喻具有某种特征的人、人的品性等。这是因为动物亦是生命的载体,人与动物关系密切,人们通过观察动物,发现动物与人具有某些方面的相似性或相关性,随着人类认知能力的提高,人们逐渐会用动物的外形、动作方式、习性特征等来喻指人类本身。这种认知是人类所具有的普遍性认知规律。
(2)在汉语和维吾尔语动物喻人成语中,许多动物词语都可以成为两种语言形式的共同喻体。这些喻体有些喻指正面意义,有些喻指负面意义,有些喻体则蕴含褒贬双重喻指意义。在人与动物相处的过程中,人们逐渐熟知动物的各种习性、行为及外在特征,并且由于动物与人的利益发生关联,人们会对其进行主观评价,从而引起人们或喜或恶的情感体验。因此,在动物喻人的成语中蕴含着具有一定倾向的感彩。
(3)在汉语和维吾尔语动物喻人成语中,以动物的行为方式来喻指人的行为活动的成语非常丰富。这是因为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运动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整个世界都是运动着的,所以不论是人还是动物,运动贯穿其生命的始终。运动的显性体现形式就是动作行为,不同的动作行为蕴含着不同的意义,反映在人类语言中则展现出各种各样的行为意义。
(二)动物喻人成语的差异性
1.从数量上看,汉语动物喻人成语要比维吾尔语动物喻人成语丰富。不论是动物喻人成语的总体数量,还是动物喻体的类型数量,或者是动物喻指人的范围,汉语成语都要比维吾尔语成语丰富。这与两种语言的语言体系、历史源流有密切关系。
2.从隐喻转喻的内容来看,因两民族的生活环境、生产方式、历史背景等不同,动物喻人成语存在着文化上的差异。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动物喻人成语在喻体选择上存在不对应的现象。在汉语动物喻人成语中,喻人胆小怕事的性格,会用“鼠”作喻体,如成语“胆小如鼠”;而维吾尔语则会选择“鸡”作喻体,如成语“???? ?????”(胆小如鼠)。这是因为不同的民族受自己的生活环境的影响对不同动物有不同的关注度。
第二,在动物喻人成语中某类喻体出现空缺现象,即汉语中有的喻体,维吾尔语中没有;或维吾尔语中有的喻体在汉语中没有,这主要是由文化空缺引起的。如“龙、凤”这两种动物,是由汉民族创造出来的汉族独有的动物,在汉文化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地位。因此,在汉语动物喻人成语中“龙、凤”经常被赋予褒义色彩,象征着权威、尊贵、吉祥、幸福。如成语“飞龙在天、真龙天子、龙驹凤雏、龙章凤姿”等,都喻指人美好的一面,但在维吾尔语中则没有类似的成语。
第三,动物喻人成语用相同的喻体喻人时,体现出的感彩在褒贬程度上存在差异。在汉语成语中,“狼、狗”喻人时,被赋予贬义的情感色彩,常常喻指人阴暗的一面。而在维吾尔语中,其既含贬义色彩,也有褒义色彩,如成语“???? ????? ??? ??????? ???? ????? ????? ??????(狼有肉共享,乌鸦有肉独吞)”,以狼的行为喻指人能同甘共苦;“??? ??? ???????? ????????(狗不咬主人)”,以狗的行为喻指知恩图报。
四、结语
因人类认知事物有共同的规律,所以动物喻人成语在认知上存在着共性,都可以通过隐喻或转喻的方式喻指“人”。同时,由于不同民族在生产生活、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及文化因素等方面存在不同,两者在认知上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本文得到新疆师范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41001]。)
参考文献:
[1]潘明霞.汉英“身物互喻”词汇对比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2]赵倩.人・动物・隐喻[D].西安: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房培.汉语动物成语问题探究[D].天津: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这两项研究成果让学术界颇有点激动。一些科学家认为,“动物有没有文化”的争论从此可以结束了。
此前几十年,科学家们对“动物文化”是否存在争论不休,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家纠结于怎么定义文化。目前多数人同意,文化更应该是一种过程而非结果,指群体中新行为的社会化传播——意思是靠观察和模仿学会,不靠遗传。
动物有很多行为精妙得让人惊叹,包括造出精致的安乐窝、跳着舞向异性献殷勤等等。但这些能力大多不是文化的表现,而是固化在基因里的本能,不需要观察和学习。因此研究动物文化时,要剔除动物行为中的遗传及环境因素。
猴子也会赶流行
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的安德鲁·怀滕领导的研究小组报告说,他们在南非对野生绿猴进行试验,给每群猴子两盘玉米粒,一盘染成粉红色,另一盘染成蓝色。每群猴子得到的玉米都有一盘用苦味的芦荟汁浸泡过,其中一群的粉红色玉米是苦的,另一群的蓝色玉米是苦的。猴子们很快都学会了回避苦味的那一盘。
等到有27只小猴出生并且长大到能吃固体食物,研究人员做了改变:仍然是不同颜色的两盘玉米,但味道都正常。接下来两个月里,成年猴子和小猴都对本群体原来爱吃的那种颜色表现出强烈偏好,虽然现在两盘玉米吃起来都一样。实际上,有26只小猴只吃自己母亲所吃的那一种,完全无视另一盘玉米。
另外,试验期间有10只成年雄猴从一个群体搬家到另一个群体,他们纷纷放弃旧习惯,其中有7只第一次进食就接受了新群体的“传统”,显然是受到其他猴子的影响。当比自己地位高的猴子在场时,新移民迅速融入当地文化的趋向尤其明显。唯一没有这么做的,是一只刚进入新群体就成为猴王的猴子,它根本不在乎其他猴子喜欢吃什么。
另一项新研究也由圣安德鲁斯大学的科研小组完成。该小组研究了座头鲸的一种捕食方式:在水里向鱼群吹出一串串气泡,使受惊吓的鱼聚集到一起,然后游过去吃掉它们。1980年,一条座头鲸发明了一个新技巧:吹泡泡之前先用大尾巴拍打水面。
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海湾保护区内,人们长期观察座头鲸的行为,获得七万多条观察记录。科研小组在分析这些数据后发现,在二十七年里,用尾鳍拍打水面的技巧扩散到了当地37%的鲸当中。采用新技巧的座头鲸,绝大多数看起来是从其他鲸那里学到的。
观察、学习、改变
猴子、黑猩猩等灵长动物一直是科学家寻找动物文化现象的主要目标,不过在野外观察它们比较困难,导致资料很难做到全面,给剔除无关因素增加了难度。怀滕等人的绿猴研究之所以特别重要,是因为其观察对象是野生动物,同时试验条件受到很好的控制,使不同行为的对比显得清楚而有意义。
非灵长动物也有很多“疑似”文化现象,例如不同群体的鲸有不同的歌声,难以用遗传和生态环境来解释,可能是社会学习的结果。
詈语,俗称骂人话。长期以来,囿于传统观念,詈语一直被认为是“难登大雅之堂的语言垃圾”。不过詈语在每一种语言中都存在,且因它是非理性的心理冲动的产物,更能折射出一个民族的性情和心理。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不论对语言学,还是对社会学和文化学都有着比较积极的意义。
对詈语的研究可以上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到现在其成果不可谓不丰硕。关于詈语的分类,很多研究者从内容、目的和性质三个方面划分,以内容分类为主。对于詈语的内容,张廷兴、尹群、刘福根、胡士云、周荣、江结宝、孙顺霖、郭沈青、刘雅茹、姜明秀等研究者都尝试进行了分类。从数量上看,有分成四类的,如郭沈青的灾祸诅咒、异类贬损、伦理道德和性詈语,姜明秀的不敬类、不吉类、不雅类和不洁类;有五类的,如胡士云的与性有关,与死亡、疾病等灾祸有关,与种族集团有关,与辈分孝悌有关,与性格、品质、能力有关;有六类的,如孙顺霖的与人相关的、动物类、植物类、灾异和神怪类、工具器物类、时间地域类;有八类的,如周荣的与禽兽及其行为有关、与鬼神妖精有关、与什物有关、与种族有关、性语、排泄物、死亡、职业身份歧视;有十一类的,如刘福根的与相貌、生理缺陷有关,斥人低能,斥人品德恶劣、行为,与年龄、性别有关,与地位身份、职业有关,咒死类,与鬼神等有关,与种、族意识有关,以“东西、货色”等骂人,以动物之名骂人,与人体器官、排泄物、性有关。
从以上所列举的各种分类的具体内容来看,它们之间显然既有较多的交叉的地方,又有较小的相异之处。这种交叉不但体现在不同研究者之间,在同一研究者身上也存在。如刘福根分类最详尽,其第四类中对年幼者的骂詈如“狗崽子”与第十类以动物之名骂人有所交叉。这种交叉既与研究对象本身有关,又与研究者大致相似的研究方法、认知传统相连。至于相异之处,较明显的是孙顺霖《中国人的骂》明确列出植物类、工具器物类和时间地域类,这无疑是对詈语内容分类研究很好的补充和完善。
尽管汉语詈语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但细究起来,突出表现为动物类詈语、死亡类詈言、尊卑类詈语、性詈语四类詈语。本文对这四类典型詈语研究情况作简要综述。
一、动物类詈语
骂人为禽兽是汉语詈语分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对该类詈语进行研究时,大都是在分析詈语全部类型时囊括动物类詈语,也有一些专题研究,如关英伟《詈语中动物词语的文化含义》、段佳音《析动物类詈语的文化心理成因》、张艳艳《汉语动物詈语研究》。其中关英伟对动物类詈语的划分较全面,包括动物本身;动物体貌,如“猪头”;动物后代,如“龟儿子”;与这些动物搭档的其他动物,如“猪狗”;与动物行为、习性相关的,如“狗吃屎”。后来姜明秀既将关氏第四类的“搭档”一词改为“某些特征相似”,又补充了动物动作类,如“滚”。
对动物类詈语的研究特别全面,既有社会语言学上的探讨,又有专门的语法研究。前者如李群认为蕴藏在动物类詈语中的是贬物观念;李朵透过动物类詈语看到了人优物劣的传统价值观;关英伟认为动物类詈语来自社会对禽兽行为的禁忌,是传统的天地万物等级格局带来的人贵畜贱观念的一种反映;周荣认为这些动物类詈语无不体现出“人为动物之尤”的优越感;郭沈青认为强调人性和蔑视异类是动物类詈语产生的深层社会心理根源。后者如张艳艳的《汉语动物詈语的语法研究》专门从语法层面对动物类詈语进行初步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刘福根和段佳音从历时角度对动物类詈语进行了研究。刘福根《古代汉语詈语小史》提出:“以禽兽骂人,最初只是个别的比喻性用法。”“这种比喻着眼于被骂者的行为或品格与某种动物劣性的相似之处。”他认为动物类詈语主要在于之辨,体现了人性论思想。段佳音《析动物类詈语的文化心理成因》认为动物类詈语自先秦开始出现以后一直是詈语的主体,并总结了各种类型的动物类詈语,归纳了该类詈语的几种主要构成方式和产生的内在文化根源。
二、死亡类詈语
死亡是人类感到恐惧的事情,死亡类詈语成了汉语詈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死亡类詈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死亡的时间,主要诅咒对方早一点死去,如“短命鬼”;其次是死亡的方式,主要诅咒对方死于非命,如“吃枪子”、“挺了尸”;最后是死后的命运,主要诅咒对方死后不得安宁,如“五鬼分尸”。尹群《汉语詈语的文化蕴含》、周荣《汉语骂詈语研究》即采用这种分法。姜明秀《汉语詈骂语研究》又补充了两类:死亡本身,如“挺了尸”、“上西天”;和死亡有关的葬礼,如“停尸”、“报丧”。死亡本身这一类较复杂,与上述三类略有重合,如“挺了尸”可以归为死亡方式,“上西天”可以归为死后的命运。以上皆是在研究各种詈语时涉及死亡类詈语,而米敏《“死亡”类詈语》则以单篇形式专门探讨此类詈语,详细阐述“鬼”类詈语的起源和发展演变。
死亡类詈语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反映了民族的文化传统。尹群认为“中国人讲究体面地去死,‘寿终正寝’乃人生最好结局。那么,与此相反的任何死亡便都可转化为詈语”。米敏认为死亡类詈语是人类詈骂词中最为恶毒的,“它直接指向人类心灵的最薄弱处,既发泄了咒骂人愤怒的情绪,又给了被咒骂人以沉重的打击”。姜明秀认为正因为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人们对死亡高度禁忌,詈骂者才以此为内容大作文章。
三、尊卑类詈语
曾长期处于封建集权统治下的中国,其等级观念非常严格,主要包括长尊幼卑、男尊女卑、官尊民卑、富尊贫卑。这种等级观念也体现在詈语中。尹群《汉语詈语的文化蕴含》把上述四尊分为两类,一类为官本位和等级制度,包括长尊、官尊、富尊;一类为性别差异,所言即是男尊。周荣《汉语骂詈语研究》将此类詈语分归入职业身份歧视类,清晰明了地归纳了尊卑类詈语的种类,即长尊幼卑类,如“小子”、“小崽子”;官尊民卑类,如“苍头”、“叫花子”;富尊穷卑类,如“穷鬼”、“穷光蛋”;男尊女卑类,如“”、“臭娘们儿”。在官尊民卑类下又按照身份分了八小类,包括以奴隶之称骂人,骂人为乞丐,骂人为匹夫、村夫,商人之称骂人,读书人的贬称,士兵的贬称,以妓之称骂人,戏子等。刘福根《古代汉语詈语小史》注意到汉语中有关女性卑贱的詈语集中体现为三类:一是将女性“物化”,包括“动物化”和“货物化”;二是对强干的女性十分反感,动辄以“妒”“悍”称之;三是丈夫背称妻子时虽美其名曰“谦称”,但有不少实际上是詈语。
从尊卑类詈语的研究情况来看,研究者对其范围界定差异较小,均认为其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严格的等级观念。如尹群认为尊卑类詈语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等级观念,是维护官本位和等级制度的一种手段;周荣认为尊卑类詈语的语义深受等级观念的影响,又反过来把这一观念予以显示。
四、性詈语
性詈语,指与性有关的詈语。性在日常生活中较为隐秘,对其忌讳也很多。骂人者不顾避讳,对被骂者进行言语上的攻击,从而发泄自己的情绪。大部分性詈语指向女性。刘澍声《说骂――“骂”语言文化现象研究综述》提到中国的骂,绝大部分以“性”为主题,为立论基础为归结点。郭沈青《汉语詈语及其文化底蕴》认为性詈语是最龌龊的詈语。江志全、范蕊《汉语性詈语的心理及文化分析》认为人们破口而出的詈语常与性有关,性詈语成为最直接、最有效的宣泄方式,指出性詈语主要包括五类:与性器官有关的,如“”、“”;与有关的,如“日”、“操”;与性心理有关的,如“”、“破鞋”;与性职业有关的,如“妓”、“”;涉性的词,尤其是与身体有关的,如“放屁”、“屁话”。应该说除第五类涉性的词归入性詈语稍显牵强外,其他四类基本上囊括了目前性詈语研究中提及的所有类别。
可以说性詈语的广泛使用与传统文化和中国人的深层心理积淀有关,性詈语的研究者们就此展开了深入的阐释。刘澍声提出性詈语既与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生殖崇拜有关,又与其对在理论上源远流长并且愈后愈烈的贞节观念的变本加历的强调有关;周荣认为涉性骂语是性心理压抑之后的一种变相发泄;郭沈青认为个体本能发泄是性詈语产生的源动力,性詈语是本能发泄冲破语言规范的一种表现;江志全、范蕊把性词汇突破了社会禁忌作为其成为詈语的首要原因。
五、小结
除了上述四大类外,詈语内容分类需提及的主要还有八小类:(一)生理缺陷类,如“独眼龙”、“瘸巴熊”;(二)能力类,如“蠢才”、“笨蛋”、“窝囊废”;(三)排泄类,如“屁话”、“狗屎”;(四)品质类,如“流氓”、“痞子”;(五)性格类,如“火药桶”、“磨子压不出个屁”;(六)鬼神类,如“丧门神”、“扫帚星”;(七)种族类,如“杂种”、“”;(八)什物类,如“蠢物”、“人渣”。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詈语内容分类研究方面收获颇丰,不过仍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比如说詈语内容的分类有些混乱,对所分各类詈语的研究十分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几个大类上。其实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与詈语内容本身的争议有关,比如胡剑波认为有些詈语易与民族侮辱语、贬称、蔑称、赌咒等混淆;仇伟、张法科认为诅咒语与咒骂语是需要区分的;还有的学者提出要区分言语上的詈语和语言上的詈语,但是在区分时界限不明。客观来说,詈语研究本身不过才二十年左右的时间,相信随着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展开,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自然会得到较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张廷兴.民间詈词詈语初探[J].民俗研究,1994(3).
[2]胡剑波.我国詈语研究综述[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2).
[3]周荣.汉语骂詈语研究[D].中国优秀硕博士论文数据库.北京语言大学,2000.
[4]江结宝.詈骂的构成与分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0(1).
[5]刘福根.古代汉语詈语小史[D].博士论文.浙江大学,2007.
[6]胡士云.骂人话及骂人话研究杂谈[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3).
[7]谭芳芳.近二十年来汉语詈词詈语研究综述[J].盐城工学院学报,2009(3).
[8]郭沈青.汉语詈语及其文化底蕴[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2(4).
[9]孙顺霖.中国人的骂[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05.
[10]陈伟武.骂詈行为和汉语詈词探论[J].中山大学学报,1992(4).
[11]姜明秀.汉语骂詈语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吉林大学,2006.
[12]刘澍声.说骂――“骂”语言文化现象研究综述[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2).
[13]尹群.汉语詈语的文化蕴含[J].汉语学习,1996(2).
[14]李朵.古代汉语詈语中的文化蕴含[J].黔南民族师专学报,1999(2).
[15]江志全,范蕊.汉语性詈语的心理及文化分析[J].青海社会科学,2008(3).
[16]孟建安,柳金殿.詈语与社会文化[J].修辞学习,1997(5).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4-0285-02
普通动物学是综合性大学生命科学教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更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课程,不仅需要通过实验去验证理论, 而且还需要实践去发现问题。该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会影响其他有关专业课程的进一步学习, 还会影响学生毕业后从事的相关教学以及今后的科研工作。因此,充分利用各种教学环节,搞好普通动物学教学,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近年来,我们在普通动物学的实验教学及野外实习等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进行了一些改进,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而且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具有独特的作用。
一、实践教学在普通动物学教学中的地位
在普通动物学研究上所取得的成果,都充分说明普通动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普通动物学实践教学包括普通动物学实验和野外实习两大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普通动物学实验教学是通过代表动物的解剖、观察动物标本等,对动物各门、各纲的主要特征进行了解。另外,普通动物学野外实习是通过对动物的栖息环境、动物与环境的关系的了解,丰富和升华了动物学、动物生态学和行为学等方面的知识。普通动物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都是从实践中得来的,因此,充分利用其实验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普通动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动物生物学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实验教学方面,教学思想和观念落后, 必须坚持以教育思想观念转变为先导。传统实验教学目标,强调的是验证理论、培养动手能力,而忽视了对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目前的动物实验教学中,验证性的实验多,设计性、应用性试验少,传统、经典的实验多,综合性试验少。另外,实习教学方面,学生野外实习一般安排为期两周的长途实习, 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很少有实际观察动物行为、迁移、地理分布以及生态保护的机会,这对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由于客观原因,实习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无脊椎动物的采集,而缺乏脊椎动物的实践教学内容。普通动物学实践教学的内容显然存在不足之处,学生毕业后很难完全胜任普通动物学教学和科研工作。
三、普通动物学实践教学的改进建议
普通动物学实践教学内容,应按照最近修订的教学大纲执行并认真完成。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教学状况作出如下改进建议:
1.整合改进实践教学内容
应对现行的普通动物学实验的内容进行精简合并,适量增加一些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并适当增加标本制作、室外生态观察等内容,从而加强学生基本实践能力的培养。
2.构建开放式实验室制度
成立动物研究兴趣小组,在开放实验室、动物标本室里, 结合学生的大学生科技活动,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条件和动物标本室开展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实践证明,这样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充分利用野外实习教学
加强技能训练和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作为实习的指导思想,改变野外实习只定位在动物的识别、标本采集的层次上。在野外实习前,让学生巩固加强基本理论知识,并由教师给出各方向研究性的小课题,经教师指导,各实习小组开展专题研究,从选题、方案设计入手,对动物作细致的观察和研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完成实习专题研究报告。
4.结合科研项目进行实习教学
普通动物学实践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锻炼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和检索文献、概括资料等科研能力,使他们主动学习知识和锻炼技能。让学生加入到教师的科研群体中,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采集科研材料,研究地方动物多样性等,让学生独立撰写调查报告和研究论文, 学生公开发表的论文数量明显增加,真正实现了将科研实质性地纳入教学过程。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科学研究必须具备吃苦耐劳、甘于寂寞的精神,使我们的实践教学产生了质的飞跃。
5.规范实践教学考核制度
根据实践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制了实验考试题库,规范笔试考核。另外,学生在完成综合实验和相关实习内容的基础上,以论文的形式完成部分教学实践任务,自主完成专题的调查研究任务。教师要对实验(实习)内容的完成情况、工作态度、论文质量、实习报告以及实习研究结果的答辩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最后给出学生的实验(实习)成绩。改进后的实践考核方法,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使实践教学考核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实践教学, 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并提高了学生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与热情,从而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凌云,郑光美.普通动物学实验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7-15.
[2]盛和林,王歧山.脊椎动物野外实习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9-20.
一.关于几个术语的区分
根据《朗文语言教学与应用语言学词典》,第一语言指的是一个人从小就从父母或周围的环境里自然学到并用于交际目的的语言,即本族语或母语。硕士论文,语言学习。第二语言指在多民族聚居的国家或地区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在这种复杂的“语言接触”的环境里,人们往往还要学习一种非本族的语言来进行交际,这就是第二语言。语言习得即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的第一语言都是在他一岁半至六岁之间随着发育成长而在周围环境的作用下自然获得的这就是语言习得。语言习得不用进过正式的课堂学习,也不会受小孩智力发展的限制,但是一般人认为它有一个临界期,超过了九至十三岁这个阶段,第一语言就很难习得。而语言学习是大多数的第二语言和外语都是在小孩第一语言习得以后才开始学习的,一般都需要在正式的场合(如课堂里)进行,而且学习有成有败,不象第一语言那样都能习得。有人认为语言学习要是超过了十三岁左右的敏感阶段,也会显得比较困难。
针对以上的定义和区分,让语言学家饶有兴致的是儿童如何自如的习得了母语,哪些因素在起作用?儿童乃至成人又是怎样去习得二语或外语,影响他们习得语言的因素又有哪些?
二.语言学习的相关理论
语言学家针对不同的领域即第一语言学习,第二语言学习或外语学习分别有自己的观点,并据此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1. 模仿说
模仿说(imitation theory)是以行为主义理论为背景的后天环境决定论中的一派观点。此学说主要是根据孩童成功学习了自己的母语而进行的研究。
行为主义创立于1913- 1930 年,代表人物是华生(J.B. Watson)和斯金纳(B. E. Skinner)。华生(J.B. Watson)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创立。他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 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 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 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 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 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 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 达到预测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硕士论文,语言学习。据此语言学家如布鲁姆菲尔德提出了刺激—反应论(stimulus-response theory)也叫强化理论(reinforcement theory)。该理论认为儿童获得母语的途径是在外界各种环境输入(不断刺激下,通过传递性刺激(mediating stimulus),儿童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反应,从而成功地习得了母语。
2. 语言习得机制
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也是对母语进行研究,Chomsky (1965)提出了天赋假设理论,即语言习得机制理论(LAD),儿童先天就具备语言习得的知识、机制或系统,好像儿童天生大脑中就有学习语言的一张蓝图。Chomsky认为正如人类天生就有直立和行走的学习能力,人类天生也具有学习语言的能力。Chomsky用UniversalGrammar (UG) 来指代这个能力系统,即UG是一种人脑先天就具备的语言能力,它由几个模块构成。在每个模块当中,有成套成套的原则,每一个单个原则虽然简单,但当不同模块之间的原则相互作用时,这些原则就变得复杂了。
3.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的代表者是David Carroll, 他(2000)认为,在儿童接触语言或模仿语言的过程当中,认知过程可能在起作用。认知过程包括三类:操作原则(operating principles),归纳(induction)以及感知运动图示(Sensormotor Schemata)。硕士论文,语言学习。操作原则是儿童最喜欢接受信息的方式, 如:注意单词的末尾,注意单词和语素的顺序等;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过程;感知运动图示,Piaget (1952) 提出0-2岁是儿童感知运动发展的关键期,因为儿童用以组织经验的图示直接与它对感知信息的接受和作用有关。
4.语言潜能
Carroll(1967,1981)对语言潜能(language aptitude)的内涵作了概括:(1)语言编码能力;(2)语法意识;(3)语言学习和概括能力;(4)记忆力。Pimsleur (1966)认为语言潜能包括:(1)语言智力;(2)动机;(3)听力。Skehan (1989) 对语言潜能进行了重新考察。他提出语言潜能的基本组成成分是:(1)音位编码能力;(2)语音分析能力;(3)记忆力。Rod Ellis (1994)认为,语言潜能可能还与其他因素有关,比如认知风格(cognitivestyle)。认知风格主要指人们接受、组织和检索信息方式的差异。不同的认知风格,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的二语习得。
5.语言学习策略
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人们发现,语言学习中,善学语言者总是会使用某些策略,善学语言者与不善语言者在使用策略上有差异,策略的使用与第二语言习得成绩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可以说学习策略的不同会导致语言学习效果的不同。Rubin (1975)语言学习策略( language learningstrategies)是指,学习者用以获取知识的技巧和手段,并认为语言学习策略取决于目标语掌握水平,学习者的年龄,学习任务,个体差异,语境,文化差异等因素。Cohen(1998) 认为语言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有意识的进行选择的学习过程。有意识这一要素将用策略学习和不用策略学习区分开来。
Rod Ellis(1994)进一步提出,语言学习者个体差异,学习策略,语言学习产出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Cohen (1998)总结了语言学习策略,可以从认知(cognitive)、元认知(metacognitive)、情感(affective)、社会(social)等角度进行分类,但区分的界限不一定很明显,相互之间可能有交叉。
6. 情感过滤
Krashen(1985)提出情感过滤(affective filter)的输入假设理论,认为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当中的输入过程(input)必须经历情感过滤(affective filter)阶段才能变成语言吸入(intake),进一步形成语言习得的能力。过滤是输入的语言信息必须逾越的非智力屏障。也就是说,情感因素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在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设里最重要的三个情感因素是:(1)兴趣和动机。硕士论文,语言学习。兴趣浓厚,动机大将产生好的学习效果。(2)自信心。硕士论文,语言学习。自信心是对自己能力和知识水平的肯定看法和评价。硕士论文,语言学习。很多的研究文献表明,自信且外向,乐于把自己置于不熟悉的学习环境中的学生在学习中进步较快,而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常常处于被动学习,失去很多的学习机会。(3)情感状态。主要指焦虑和放松这互为对照的精神状态,在较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外语的语言输入,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焦虑较少的人容易得到更多的语言输入。
三.结论
综上所述,影响语言学习的因素很多,我们首先要意识到人脑具有学习语言的先天优势和能力,这是其它动物所不具备的。其次,不同学习者的个体差异也会影响语言的学习效果,最后,语言学习策略的不同,也会产生善学语言者和不善学语言着之分。
语言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主客观相互作用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的日新月异,相信对语言学习的研究也会越来越深入与细化,更多的未知因素也将被挖掘出来,更好的引导和指导学习者的语言学习。
References
1.Carroll, D. 2000. Psychology of Language.Cengige Learning press
2.Cohen, Andrew D.1998. Strategies in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 Longman.
3. Carroll, J. 1981. Twenty-five years ofresearch on foreign language aptitude in Diller (ed.)
4. Chomsky, N. 1965. Aspects of the theoryof syntax. Cambridge, MA: MIT Press.
5. Ellis, R. 1994. The study of 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 Krashen, S.D. 1985. The InputHypothesis. Essex: Longman Group Limited.
简单来说,译人指译者把外语义本译成母语文本,译出则指译者把母语文本泽成外语文本。
1.关于“译出”
多年前,英国汉学家A.C.Graham在其译作《晚唐诗选》之序《论中国诗的翻译》的最后一段说:“……在翻译上我们几乎不能放手给中国人.因为按照一般规律.翻译都是从外语译成母语,而不是从母语译成外语,这一规律很少例外。”(“…wecanhardlyleavetranslationtotheChinese,sincetherearefew ex—ceptionstotherulethattranslation isdone into,notoutof,one’Sownlanguage.")(Graham,1965:37,转引自潘文国,2004)。Gra—ham是西方一位受人尊敬的汉学家,对中国哲学深有研究,出版过有分量的著作及译著,对传播中国文化起过重要作用,可能正是由于治学严谨.认为中国人的英语表达能力有限,才会说出上面的话。按他的道理.中国学者将无权插手汉籍英译事业。
翻译理论发展到目前为止,基本是建立在三个层面上,第一个是语言层面,第二个是文学层面.第三个是文化层面。在语言层面上,翻译被理解为语码转换,同一意义从一种语言形式的表达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形式的表达。在文学层面上,翻译被理解为文学作品美的再现而在文化层面上,翻译则被理解成文化的传播。如果从语言层面或文学层面上讲,Graham的话有道理。但是从文化的角度来分析,他的话毫无道理,至少他讲的“一般规律”是必须被违反的。
2.中国经典文化意象“龙”的误译
文化,从狭义上讲指的是特定人群的显性的或隐性的行为模式——这涵盖了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思维方法等。所谓“卜里不同俗”,特定人群中当然会形成一些独特的事物。中国的“龙”文化就是一例。
在中国.“龙”这一文化意象,其文化内涵可谓博大精深。中国人自古就有崇龙、拜龙的传统和习俗,其渊源可追溯至7干年前伏羲时代。伏羲在中原地区征服了许多部落后,它集中了当时人们喜爱的几种动物特征创造了马头、鹿角、蛇身、鹰爪等许多动物的综合体——“.龙”,并自称“龙师”,将龙作为华夏族的族徽——图腾,为此中华民族史称龙的传人。在其后数千年的中华文化巾.“龙”始终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当代学者吉成名认为,龙主要有以下4种文化含义:百虫之长;保护神;水神;自喻为龙。
所以.20o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公布之前.龙的呼声一商很高。然而最终却未能入选,因为当前中国的神龙在世界的舞台上被等同于英语dragon,使得象征“尊贵、至高无上、风调雨顺”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象在西方人眼里背上了“邪恶”的罪名。我们自称为龙的传人,真是遗憾至极。我们无从也无须考据到底是谁第一个把“龙”译成了“dragon”,或者把“dragon”译成了“龙”,但这一翻译绝非“意义相符,功能相似”的佳译。从语义学的角度来看,与“狗”译成“dog”、“猫”译成“cat”等不同.这些词共同的特点是他们具有相同的概念意义,这是翻译的基础.而“龙”和“dragon”是人们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主观臆造出来的.二者不论从产生的渊源到实体形象再到其文化内涵都有天壤之别。
在《现代汉语词典》巾,对“龙”这一词条的解释为:
(1)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麟,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
(2)封建时代用龙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3)古生物学上指某些爬行类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技能与职业道德处在同样重要的地位。从根本上来说,良好的职业道德来源于社会责任感。强烈的责任感可以成为行为者自我鞭策、激励、监督的力量,使自己在工作上精益求精,并且没有丝毫的懈怠。由此可知,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和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
那么,高校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教师首先要有意识地加强自身的责任感,给学生做好典范
“教师是社会的人,是文化传递的关键环节。而且,创造一种社会的、道德的存在,也是他的使命。通过教师,社会创造出想象中的人。”[1]责任感的形成是潜移默化的。有的教师只一味地强调知识的学习、才能的培养对大学生自身多么有利,却不提及知识和才能对社会进步的作用;有的教师甚至公然宣扬大学生只要能管好自己就可以了、不要妄想去改造社会。教师素质的现状如此令人堪忧,学校应首先关注于教师素质的提高。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给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创建良好的氛围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较长时间的积淀。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大学生接受教化、塑造、熏陶的重要平台。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笔者认为须做到:一是要大力地广泛地开展和谐校园文化活动;二是要努力将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学校规章、学生守则等具体行为准则和学校管理制度中,使责任意识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工作的基本意识和规范;三是不断与时俱进地丰富德育工作载体,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的覆盖力和影响力德育论文,用广播、电视、学报、校报、简报、黑板报、校园网等媒体进行责任感教育;在大学生身边,在平凡的生活环境中树立典范,每年从全校选举出思想道德品行突出的大学生,给予表彰。大学阶段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育中时时渗透责任意识,必将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性格形成,逐渐使其增强责任感,最终成为一个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奉献社会、追求人生最高责任目标的人。
三、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给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搭建平台
(一)在社会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大学生认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 [2],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以这样说,个人与社会之间是一种既有区别又相联系的关系,是一种共生共存、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个人离不开社会。另一方面,社会又离不开个人,没有个人,社会就不能存在,“社会本身.即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 [3]正确地理解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才能把自我价值于社会价值联系起来,而不会在价值取向上有失偏颇;才能在给奋斗目标定位的时候不会只看到个人理想,而忽略社会理想。把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联系起来,才能对自己负有历史的使命产生正确认识,在这种认识基础上才能建立对社会应具有的主人翁的严肃态度——即社会责任感。
(二)大胆的、广泛的实践早就被证明为是培养社会责任感行之有效的途径。
对此,我们进行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问卷调查。调查所选定的取样标本,是我校未参加过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低年级学生。这次调查一共分两期完成。
第一期调查时间是2009年12月。
①问卷下发500份,样品约占全体10%。不记名(样表如表1)。
表一 问卷调查表(不记名) 时间: 月 日
此问卷回收486份,占下发数97.2%。
结果为:强:25%,一般:56%,差:14%,没有:5%。基本成对称三角状:
第二期调查时间是2010年3月,在2010年1月10日至2月20期间,这一年级的全体学生都参加了学校或者班级组织的或者自发的为期至少2周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②问卷下发500份,样品约占全体l0%。不记名(样表仍是表1,同上)。
此问卷回收491份,占下发数98.2%。
结果为:强:42%,一般:48%,差:9%,没有:1%。成一不对称三角形:
从两表中不难发现,学生的责任感明显加强了。究其原因,就是进行了社会实践。
我们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目的,就是要将其对社会责任的承担落到实处,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履行对他人、群体和社会的责任[4]。让大学生走出校园德育论文,深入社会,通过社会实践磨砺意志,历练品格,促进知、情、行的相互转化与统一,最终真正建立起社会责任感。
四、学校应主动与家庭沟通,提升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实效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仅靠学校单方面努力难以成就,学校、家庭应该通力协作、形成合力,给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全方位的氛围,共同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在家庭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气氛的好坏都直接影响着孩子责任意识的形成。以独生子女为主体的当代大学生,由于其较为优越的成长环境使他们养成了凡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进而形成了以自我为主的价值取向,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知索取、不知奉献,缺乏应有的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感[5]。对此,首先父母本身要以身作则,在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帮助他们超越个人的利益,了解自己周围的世界,形成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总而言之,父母不仅应要求孩子学会做事,还要学会做人,学会承担各种责任。
参考文献:
[1]涂尔干.道德教育[M].陈光金等译.上海人民出版杜,2001:46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杜.1972:87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杜.1980:226
[4]由建武,用伯伟.对大学生个性发展与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校研究.2001.(12)
关键词:英语论文摘要;跨文化;体裁分析;经济学
Key words: research article abstracts;cross-cultural;genre analysis;economics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4-0177-02
0引言
学术论文摘要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文章的录用与否、信息检索以及同行之间的知识交流和传播。同时,许多国际著名期刊都接受英语写作的文章,因此,学术论文英语摘要对于研究者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论文摘要作为一种体裁形式,有其自身的篇章结构和语言特征。英语论文摘要的跨文化和跨学科特征日益受到应用语言学界特别是专门用途英语研究学者和教师的关注。本文通过自建的80篇经济学类英语学术论文摘要语料库,采用体裁分析的理论,对比分析了中美两本经济学期刊摘要在跨文化视角下的宏观结构特征,丰富了体裁分析的实证研究,同时以期为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提供依据。
1研究背景
自从John Swales将体裁这一概念作为学术语篇分析的工具,体裁分析法就受到应用语言学界以及EAP和ESP教师和研究者的广泛应用(Brett,1994;Holmes,1997;Nowgu,1997;Posteguillo,1999; Swales,1990)。近年来,由于摘要体裁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对于摘要的研究就引起了学界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其中,关于特定领域中的摘要的重要研究有Salag-Meyer (1992;1994)对于医学摘要的研究,Gibson(1993)对于信息与图书馆科学领域论文摘要的研究,以及Santos(1996)对于语言学类论文摘要的研究。另外,还有部分研究涉及到跨领域的研究,如Hyland(2000)研究了1997年8个不同领域论文的800篇摘要,Samraj(2002)研究了野生动物行为领域论文和生物保护学领域的论文摘要,以及Dahl(2004)研究了经济学和语言学领域的摘要的个人与宣传特征。值得一提的是少数关于摘要的跨文化对比研究。例如,Martin(2003)研究了英语和西班牙语的社会科学实证研究论文摘要,Bonn & Swales(2007)研究了英语和法语的语言学类的论文摘要。鉴于此,本研究对比分析跨文化视角下经济学类英语论文摘要其宏观结构的特征。
2研究方法
摘要的宏观结构可以分为两类:IMRD结构(Introduction-Method-Result-Discussion),多用于报道性摘要(Informative abstracts)中;CARS模式(Create a Research Space),多用于指示性摘要(Indicative abstracts)中(任再新和马静,2008)。本文对于摘要宏观结构的分析采取的是前者。但是,本研究基于前人对于摘要的宏观结构分类,发现经济学论文摘要的最后一部分应当称为Conclusion(表1)。本研究的语料来自于2008年发表的中美两本经济学权威期刊论文摘要各40篇。这两本期刊名为:经济学季刊(CEQ)和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语料的选取充分考虑到可比性原则的诸因素如时间,体裁,语言等等。
3研究结果
摘要的基本数据特征(表2)显示中国学者的英文摘要总字数和平均字数偏少;句子个数和平均每句字数也同样少于国外同行。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表3)英语摘要在两本期刊中出现最多的两个部分是Introduction和Result,这也符合国内期刊(CEQ)的基本数据特征,即平均句子数为两个。虽然国外同行会省略如Method部分,但是国内学者则更甚,会略去Method和Conclusion两个部分。这一现象与我们的观察(表4)高度吻合。美国期刊(QJE)的摘要通常会以完整的IMRD结构出现,而国内期刊(CEQ)出现两个和三个部分的摘要占所选摘要的大多数。
此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学者的英语摘要在宏观结构的安排上受到了本族文化的影响。表现在,中国学者会将两个部分混在一个英语句子中表达,使得摘要的句数偏少。例如:
Using a firm-level data set for 1998 and 2005 including all of China's "above designated size" enterprises that together account for more than 85 percent of China's industrial output,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ree issue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ntrepreneurship derived from the Austrian School, this paper connects the creation of entrepreneurs to the contracts that entrepreneurs obtain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studies how these contracts affect economic growth.
不注重英语科研论文的逻辑性,省略重要的摘要组成部分如Method部分等。例如:
We establish five facts about prices in the U.S. economy: (1) For consumer prices, the median frequency of nonsale price change is roughly half of what it is including sales (9-12% per month versus 19-20% per month for identical items; 11-13% per month versus 21-22% per month including product substitutions). The median frequency of price change for finished-goods producer prices is comparable to that of consumer prices excluding sales. (2) One-third of nonsale price changes are price decreases. (3) The frequency of price increases covaries strongly with inflation, whereas the frequency of price decreases and the size of price increases and price decreases do not. (4) The frequency of price change is highly seasonal: it is highest in the first quarter and then declines. (5) We find no evidence of upward-sloping hazard functions of price changes for individual products. We show that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 facts are consistent with a benchmark menu-cost model, whereas the fourth and fifth facts are not.
4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中美经济学期刊英语论文摘要的宏观结构,发现了两类摘要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是受到各自的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为中国学者撰写英语摘要提供参考,并为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一些依据,同时,丰富了体裁分析的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1]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for writing abstracts. (1979). New York: American Standards Institute (ANSI).
[2] Bhatia, V. K. (1993). Analysing genre:Llanguage use in professional settings. London: Longman.
[3] Bonn, S. V., Swales, J. M. (2007). English and French journal abstracts in the language sciences: Three exploratory studies. 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6:93-108.
[4] Brett, P. (1994). A genre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section of sociology article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3:47-59.
[5] Dahl, T. (2000). Lexical cohesion-based text condensation. An evaluation of automaticallyproduced summaries of research articles by comparison with author-written abstracts. Dr. art. thesis, University of Bergen.
[6] Dahl, T. (2004).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argumentative abstracts. Akademisk Prosa, 2:49-67.
[7] Holmes, R. (1997). Genre analysis,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research article discussion sections in three discipline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6,(4):321-337.
[8] Hyland, K. (2000). Disciplinary discourses: Social interactions in academic writing. London: Longman.
[9] Martin, P. M. (2003). A genre analysis of English and Spanish research paper abstract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science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2:25-43.
[10] Nowgu, K. N. (1997). The medical research papers: Structure and functio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6(2):119-138.
[11] Posteguillo, S. (1999). The schematic structure of computer science research articles. English forSpecificPurposes, 18,(2):139-160.
[12] Salag-Meyer, F. (1992). A text-type and move analysis study of verb tense and modality distribution in medical English abstract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1,(2):93-113.
[13] Salag-Meyer, F. (1994). Hedges and textual communicative function in medical English written discourse.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3,(2): 149-170.
[14] Samraj, B. (2002). Disciplinary variation in abstracts: The case of wildlife behaviour and conservation biology. In J. Flowerdew (Ed.), Academic discourse (pp. 40-56). Harlow, UK: Pearson Education.
[15] Santos, M. B. (1996). The textual organization of research paper abstracts in applied linguistics. Text, 16,(4):481-499.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32(C)-0173-01
1976年,牛津大学著名的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指出除了基因之外,还存在另外一种复制因子,就是meme,中文译做“模因”。就像基因在基因库中通过跳来跳去的或卵子自行繁殖那样,模因在模因库中通过在广义上讲可被称为模仿的一个过程进行繁殖。
从那时起,关于模因研究的理论――模因论,就一直力争达到一种科学地位。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斯科特•爱特朗已经采取了步骤:初始阶段要通过详细审查说明是否基因与模因可以类比。如果可以类比,将会引发对于具体的因果结构的重要和惊讶发现。如果不能类比,整个研究将被认为非科学的并被丢弃。
一、Meme-as-Germ和Meme-as-Gene
根据类比,模因论文献资料倾向于把它分为两个主要分支:Meme-as-Germ和Meme-as-Gene。“meme-as-germ”是最受欢迎的模因论的解释,它把模因看做是疾病毒剂。这种观点强调对于进化理论的主要问题的回答。传统的社会科学一直认为文化行为必须最终显示为个人受益的行为,而模因论认为得益于进化文化动力学的是模因自己,而不是大脑,个人或团体。
第二种主要方法被称为“meme-as-gene解释”,它对道金斯最初关于遗传和文化传播的类比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这个学派以进化遗传学为科学依据,因此采用类似于“基因视角”的“模因视角”来解释在过去几年模因理论的发展。进化模因论从遗传学得出的主要概念是复制:就像DNA链复制产生相同的自身拷贝一样,模因也可以自我复制实现进化。模因论亦指出,模因自我复制的方式是模仿。
二、复制与模仿
把达尔文的进化思想理论应用于文化研究的思维当然也不是什么新东西。社会生物学及其最新衍生学科进化心理学的目的是缩小自然与社会科学的差距,提出一个在他们的追随者看来早该被称作关于人类研究的达尔文化学说。这些学派把所有人类行为看做是进化的生理和心理变量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人类文化将最终由生物因素上物种的进化历史所决定。这一立场致使社会生物学家和进化心理学家把某些普遍的行为(例如使用避孕用具)看作是人类在石器时代的本能特性与现有的技术环境产生冲突的不适应结果。
社会生物学家和进化心理学家的极端简化言论在某种程度上受文化选择方法的缓和,文化的选择性承认人类物种遗传存在一种双重体系:基因传播和文化传播。在这一方面,模因论可以被认为是一个文化选择的分支,不同于主流的共同进化,它坚持认为复制是文化遗传的机制(而文化选择仅仅假定了一个未指明的遗传机制)。认为文化单元可以像基因一样复制的观点假设那些不连续的、可以确定的单元可在文化内得以区分。模因的立场一直受到主要来自人类学家的批评,他们的理由是:文化构成一个统一的连续体,任何这一体系内的单元都必然是观察者任意的构想。但即使文化单元可适当区分,模因论者坚持把复制作为文化遗传的唯一机制的观点也受到了批评,他们的依据是复制是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例外而不是规则。
进一步的观点认为,文化传播的进化特性不受遗传机制定义的限定。苏珊•布莱克摩尔强调模仿是人类物种的显著特征。然而,对模仿的限制受到了哲学家大卫•霍尔的质疑,他认为:对于人类物种的限制严重削弱了模因的跨度和兴趣;这种独特的人类模因论不能把一般的进化趋势解释为一些动物家族智力的提高。
正如罗伯特指出,一个潜在的模因科学面临三个主要问题:
(1)是否文化可以被看作是由独立的信息单元传送;
(2)这些单元的传播过程中是否必然要复制;
(3)一种达尔文主义或选择主义的方法是否足以成为文化科学采取的最充足的形式。
模因论对于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然而,这篇文章中所提到的反对意见不过是这样一个不恰当问题提出的并发症的样本。在将来,如果模因论想要达到真正的科学地位,模因论者必须应对这些并发症、修改和重新定义他们目前对模仿和复制的概念,以提出一个一致的理论。
作者单位:西安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Blackmore, S. The Meme Machine[M].Oxford: OUP,1999.
一、汉泰量词概述与分类
(一)汉语量词
汉语在量词分类的历史过程中,由于标准不同,角度也不同,各语言学家都有不同的看法与观点,导致量词分类到现在也仍有不同的划界。熙的划分法是把量词分为7类:1.个体量词;2.集合量词;3.度量词;4.不定量词;5.时量词;6.准量词;7.动量词。其中动量词又分为3小类:专用量词、借用名词、重复动词。吕叔湘把量词分为9类:1.个体量词;2.集合量词;3.部分量词;4.容器量词;5.临时量词;6.度量衡量词;7.自主量词;8.动量词;9.复合量词。郭绍虞把量词分为3大类:名量词、动量词、形量词,而且他又把名量词分为9式:绝对单位量词、相对单位量词、临时单位量词、集体单位量词、一般性的个体量词、特殊性的个体量词、集合性的个体量词、修饰性或临时性的个体量词和疑量词,如:“点、些、般”之类。把动量词分为6式:动量词与动词同字、专用动量词、用强度的专用动量词、以名词为动量、动量述分数和不用动量词。把形量词分为8式:形量词用单位词、形量词用个体量词、用名词为形量词、形量取动量形式、动量名量结合、形量名量结合、动量形量结合和量词形式组成主谓结构式。刘月华等的划分法是把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两大类。名量词又分为专用量词和借用量词。专用量词又分为:1.个体量词;2.集合量词;3.度量词(长度、容量、重量、面积、体积);4.不定量词;5.准量词;6.复合量词。动量词分为:1.专用动量词;2.借用动量词。
(二)泰语量词
在《泰语语法新篇》中,裴晓睿把泰语量词分为两类:名量词、动量词。名量词是表示事物单位的量词,可以分为5类:1.个体量词:是用来计算和区分事物个体单位的量词;这种量词分类意义很强,泰语的名量词大都是根据名词的性状定名的,如“????(本)、???(册、套)、???(只/条/头/匹/峰)、???(串)、???(滴)”等;2.度量词:用来表示度量衡单位的。泰制度量衡单位有:长度单位,如“????????(厘米)、????????(公里)”,重量单位,如“?????????????(斤)、????????(公斤)”,容量单位,如“????(克)、?????????(毫升)”和面积单位,如“?????????(平方米)”等;3.集合量词:表示成组成群的事物的单位的量词,如“???(对/双)、??? (期/批)、???(群)、????(擦)、????(束/捆)、?????(槟榔/椰子的串儿/簇)、???(队/处)、???(打)、???(团)、?????(组)、????(剂,用于专指药)、???(串)、??(支/用于指乐队等组合)、???(用于指用木签子穿成串的东西)、????(种)、??? (式)、?????(样)、?????(串,用于专指香蕉)???(把,用于专指香蕉)”等;4.临时量词:是借用名词作为临时计算和区分单位的量词,如“????????????? (两碗菜)、????????????(一瓶酒)、???????????(三杯咖啡)”等;5.自主量词:是由名词本身兼任量词,如“???????(两旦眼睛)、????????????????????????(73土府)、?????????????????(12全国家)”等。动量词是用来表示动作行为的计量单位的量词,可以分为两类:1.描写动作行为的量词;2.表示某个人或某些东西的状态。而后来为了让泰语量词更简单一些,泰语语言学家披耶乌巴吉辛拉巴桑(Praya UPPagidsinla Pasam)在《泰语语法》中将所有泰语量词重新分为6类:1.表示种类的量词;2.表示集体的量词;3.表示形状的量词;4.表示数量与度量的量词;5.表示动作的量词;6.借用名词的量词。
二、汉泰动物量词
在汉语中表示单个动物的量词有“只、条、头、匹、峰”等,表示动物群体的量词有“群、窝、行、对”等。
表1:汉语中表示单个动物的量词和动物群体的量词
在汉语中表示单个动物的量词用得较多的是“只”。“只”这个量词上面是“口”,下面是两点,看起来像腿一样。从表1来看,与“只”搭配的动物都是有腿的,例如:“一只狗 、一只猫、一只猴子、一只老鼠、一只鸡、一只兔子、一只虫子、一只蝴蝶、一只虾、一只狼、一只鸭、一只鸟、一只羊、一只大象”等,所以可以认为有腿的动物,无论大小都是可以和“只”搭配的。
“条”指的是身体是长条形的动物,例如:“一条鱼、一条蛇、一条狗、一条虫、一条龙”等。“头”用于某些牲畜,例如:“一头牛、一头羊、一头驴、一头猪、”等。“匹”只用于“马、驴、骡”等少数动物,这可能是因为在古代汉语中,只有奇蹄类动物才能用“匹”来配合,这种说法也一直沿用到现在。“峰”只有“骆驼”可用。骆驼的形体有个显著特点,就是其背像山峰一样,无论是单峰驼还是双峰驼都具有这个相同的特征,所以可以认为这是“峰”为骆驼专用量词的原因。汉语中大多数表示动物群体的量词是“群”,如:“一群熊、一群鸡、一群羊、一群猴子、一群牛、一群大象”等。表示经常在一起的动物的量词用“对”,比如说:“一对蝴蝶、一对鸳鸯”。表示鹭鸶和鸳鸯群体的量词有时也用“行”,可能是因为它们飞的时候像排队一样。
泰语中表示单个动物的量词有:“???、?????、???、?????、???、????”,表示动物群体的量词有:“???、????”。
表2:泰语中表示单个动物的量词和动物群体的量词
泰语中用得最多的动物量词是“???(tuo-身)”,如:“?????????????(一身狗)??????????(一身牛)???????????(一身鸡)??????????(一身蚊子)??????????(一身猴子)????????????(一身龙)??????????(一身猫)???????????(一身鱼)”等。泰国人的习惯是无论什么动物都可用“???(tuo-身)”为量词,但是有的动物是用有特征的量词,如:“????????????????(一圆木贝壳)”。贝壳在泰国从过去到现在都用来在礼仪上盛水,比如说在泰国传统的婚礼上,长辈要以盛水的贝壳倒在新郎和新娘的手心表示祝福,所以贝壳不能用“???(tuo-身)”,要用“???(kon-圆木)”,可能是因为贝壳的形状像木一样。大象也用有特性的量词“?????(chiak-绳)”,而不能用“???(tuo-身)”。以前的泰国用大象拉大木头来做建造房屋等事,可以认为大象的量词用“?????(chiak-绳)”,是因为当它拉木头的时候主人会用绳绑扎它的后腿和木头。除了“?????????????(一绳大象)”,还有“????????????(一大象大象)”,“??????????????(一绳大象)”和“?????????????(一大象大象)”的用法不一样。“?????????????(一大象大象)”是只有在宫里养的大象才可以用的,像“???????????(一马马)”和“??????????????(一狗狗)”一样。我们可以认为只有在宫里养的动物才能用动物本身来做其量词。表示动物群体的量词用得最多的是“???(foong-群)”,比如:“????????????(一群狗)、????????????(一群天鹅)、???????????(一群鱼)、???????????(一群猴子)、???????????(一群羊)”。泰语中的几只鸟叫作“??????????(一窝鸟)”,因为它们住在窝里,所以我们把窝用作鸟群体的量词。“???(cok-畜舍)”和“????(lao-栏舍)”也是一样的,泰语中用他们住的地方作量词,例如“???????????(一畜舍牛)、???????????(一畜舍猪)、???????????(一畜舍马)、????????????(一栏舍鸡)、????????????(一栏舍鸭)、????????????(一栏舍猪)”等等。
三、汉泰动物量词对比分析
从上述汉泰语言中的动物量词来看,汉泰动物量词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就是:个体(单体)动物量词与集体(群体)动物量词。汉泰量词的异同如下:
在个体动物量词上,汉语把动物分得比泰语细得多,就是以动物的形状与特点来区分适用于它们的量词,比如牛、羊、猪的特点是头,所以用“头”来搭配;鱼、蛇、龙的特点是身体是长条形的,所以不能用“头”,而要用“条”来搭配。但泰语中大多数的动物都用“???(tuo-身)”来搭配,这是因为泰国人认为动物都有各自身体上的特征,所以用它们的身体作为其量词。另外,泰国人也认为动物就是动物,不必再多加细分。只是有的动物采用其特征作为其量词,如大象,因为以前的泰国养大象是为了拉超重的东西,泰国宫廷里以前也养大象,战争的时候战士会骑它,所以泰国人对大象怀有感恩之情,因为它们保护国家。为了表示尊重它们,所以泰国人说“一大象大象”。
在集体动物量词上,汉语里是采用动物的行为特征来区分的,如有的鸟是排队飞行的,所以说“一行白鹭、一行大雁”。但泰语里却是用动物的住所来表示。
由上可见,无论是汉语还是泰语的动物量词都有自己的特征。汉泰两种语言都是根据动物的形状来使用量词。正是由于中泰两国的历史、地理、文化等因素的差别,才导致这两种语言中的量词存在差异。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与动物搭配的量词是汉泰语言中最有特色、极为丰富的词语之一,它们不仅丰富多彩,而且搭配用法也很多。汉泰动物量词的不同用法反映出中泰两国文化方面的差异。本文探析汉泰语言在动物量词上的异同点,希望能借此加深中泰两国在文化上的理解,并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学习、比较汉泰语言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2]丁声树.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3]广州外国语学院.泰汉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4]裴晓睿.泰语语法新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5]????????? ?????????????????.?.?.2525,?????????????????????,2538(1995).
[6]王景萍.汉语量词的语法、语义、语用特征――兼谈对外汉语量词教学[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7]潘秀英.汉语和泰语个体量词对比研究[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8]龙伟华.汉泰语量词比较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Abstract:The remains of shell collected from several sites in Pre-Qin period around the Pearl River Delta area were identified in this paper, and connected with the correlated archaeological background of the Yinzhou shell mound site, the animal remains from the Column Sampling One and Column Sampling Two of the site were also studied in the zooarchaeological way. The research of this paper focus on the ancien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of the Yinzhou shell mound site, the characteristic of subsistence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human and environment, which also raise new understanding, proof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the reseach.
Key words:Yinzhou shell mound, Zooarchaeology, Ancient environment, Relationship of human and environment
一、 前 言
本文所谓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指狭义的珠江三角洲,即北自广州市石门水以下,西北自佛山市三水区思贤蛞韵拢西自潭江以下,东自东莞市石龙以下的地区①。先秦贝丘遗址最早发现于1956年②,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该区域发现的贝丘遗址已多达数百处③。相比全国大多数地区的贝丘遗址研究,珠江三角洲地区贝丘遗址的研究较为滞后,主要表现在正式发表的发掘资料不多,如发表的考古报告仅有佛山市河宕遗址一处④,其他多为发掘简报或调查报告。另外,由动物考古学的视角对该区域开展研究的工作也很少,动物考古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为种属鉴定,比较科学地对动物种属进行鉴定的只佛山市河宕、镇头⑤和东莞市村头⑥等遗址,其中有的贝类遗存的鉴定结果尚待商榷⑦,种属名称同时写有中文和拉丁文学名的只有镇头和村头遗址。其二为量化分析,仅村头遗址的哺乳动物经过量化分析。其三为考古背景,前人的研究缺乏层位间的纵向和横向对比,这样就降低了遗存中可提取的信息量,例如动物遗存在人类食物结构的比例、种属结构改变的原因和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⑧。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对当时的古环境和人地关系研究难免会出现一定的偏差。
以前在研究银州贝丘遗址的贝类中提及“通过初步整理,我们发现在早期的堆积中,文蛤的数量较多,以后逐渐变为以河蚬为主,到晚期,又发现田螺的数量增多……即从古代人类生活于此地开始,到废弃这个地方为止,海水有过一个较大范围的后退过程。还有,尽管我们在发掘时采集到一定数量的较大的鱼骨,但在水洗筛选时没有发现小鱼的骨骼,这似乎也暗示出当时遗址附近的水产食物资源种类及生活于此地的古代人类进行捕捞活动的特点”⑨。以往在珠江三角洲史前遗址的调查中还提及“遗址上采集到的动物遗存有猪、鹿和鱼类骨骼,贝壳类计有蚬、文蛤、牡蛎、石螺和丽蚌等,其中蚬和文蛤的数量为最多,其余皆少见。而对银洲贝丘遗址岗西侧坡(二期)和东侧鱼塘底(三期)两处贝壳堆积的柱状取样的初步观察发现,似乎随时间的变化,遗址中的文蛤数量逐渐减少、河蚬数量相对增加且个体逐渐变小,可能反映遗址使用期间周围环境的变化以及人们生计活动强度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⑩。上述推测的结果可以归纳为人类行为和自然原因两个方面:在人类行为方面,当时在银洲贝丘遗址生活的人群大量捕捞河蚬,导致河蚬发生尺寸减少的捕捞压现象,而其在捕捞鱼类时只选择体型较大的个体;在自然原因方面,在银洲贝丘遗址晚期文蛤数量减少、河蚬和田螺数量增多所反映的海退现象。
由于上述的推论均属于调查及初步观察所得,当时并未对遗址出土的全部资料进行科学的鉴定和定量分析,因此,作为推测的结论是需要进行科学印证的。我们通过对当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史前遗址调查组采集的部分贝壳遗存和银洲贝丘遗址的动物遗存进行鉴定,同时对银洲贝丘遗址的动物遗存进行量化分析,得出的认识与以前所推测的结果有较大程度的不同,以下分别阐述。
二、 出土动物种属和比例研究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史前遗址调查》一文中采集的部分标本再次进行鉴定,发现对新会市罗山嘴、东莞市圆洲、佛山市河宕、古椰村鲤鱼岗、镇头、苏村蚬壳岗、邓村邓岗、丹造船埋岗、上湾福旋岗、良登通心岗、鱿鱼岗和银洲等多个贝丘遗址中鉴定的文蛤(Meretrix meretrix)是错误的,这种贝类应该为大蚬(Cyrenobatissa subsulcata)。文蛤和大蚬的形态和尺寸十分相近,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其侧齿,大蚬有前后侧齿且侧齿上缘具小齿,文蛤则无后侧齿,且前侧齿上缘无小齿11(图一)。这些遗址中的大蚬多与河蚬(Corbicula fluminea)和方形环棱螺(Bellamya quadrates)共存。另外,新会市罗山嘴、东莞市圆洲、佛山市河宕和银洲等遗址中的大蚬与牡蛎属(Ostrea)共存。目前同时期的遗址中经确认为文蛤的仅有东莞市村头遗址,该遗址中的文蛤与其他海产贝类共存,不见河蚬及方形环棱螺等淡水和河口的贝类遗存12。
银洲贝丘遗址位于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东南约6公里处,坐落在银洲村东侧一座孤立的椭圆形岗丘上。整个遗址可以分为三期,一期文化位于岗顶处,堆积非常薄弱且破坏严重;二期文化堆积布满岗顶和岗坡处;三期则分布于岗底平地13。1995年发掘时在遗址西面岗坡和东面岗底平地进行了两次柱状取样。前者为第1柱样,属银洲贝丘遗址二期,取样高度约180厘米,土壤属红色黏土,相关的碳十四测定年代有两个,即距今3455±150年和距今3840±125年;后者为第2柱样,属银洲贝丘遗址三期,取样高度约25厘米,土壤属灰土,绝对年代不晚于商代早期,即不晚于公元前1600年左右。
经水洗、鉴定和分析,银洲贝丘遗址第1柱样出土的贝类种属有2纲4目7科9属10种,贝类的最小个体数中以河蚬占绝对优势,其次为方形环棱螺及大蚬,其他贝类种属均为零星出土。河蚬的平均长度为20.44毫米、平均高度为20.78毫米,完整个体与破碎个体的比值约为1E1.9。鱼类有硬骨鱼类和软骨鱼类两种,硬骨鱼类的8件脊椎骨尺寸均小于5毫米;软骨鱼类仅发现1件脊椎骨,其尺寸也小于5毫米(图二)。爬行类有鳖,按其背甲尺寸可以分为大型鳖和小型鳖两类。哺乳类以猪为主,还有小鹿、小型啮齿动物和中型哺乳动物等。
银洲贝丘遗址第2柱样出土的贝类,种属有2纲2目4科5种,同样以河蚬的数量占绝对优势,方形环棱螺少量出土,与第1柱样相比数量有所下降,其他种属均为零星出土,第2柱样中大蚬的数量较第1柱样大幅减少。河蚬的平均长度为21.2毫米、平均高度为22.02毫米,完整个体与破碎个体的比值为1:4.65。鱼类有硬骨鱼类,其3件脊椎骨的尺寸均小于5毫米。哺乳动物有猪,还有小型啮齿动物和小型食肉动物。
三、 相关问题讨论
1. 关于人类行为的问题
从上文的研究结果可知,通过对柱状取样出土动物遗存进行整理时发现11件尺寸小于5毫米的完整的鱼类脊椎遗存,以前没有发现这类细小的鱼骨遗存的原因可能与水洗和筛选的方法有关。因第1柱样为红色黏土层,而较小的鱼类骨骼遗存可能因长时期埋藏而变成与黏土相似的颜色,再加上水洗后的黏土大部分会变成颗粒状,其体积大小与较小的鱼类骨骼遗存相似,因而被研究人员所忽略。所以,在遗址中普遍存在这种尺寸较小的鱼的可能性很大,捕获这类鱼的行为在当时人的活动中可能占有一定的比例。
经过对河蚬的测量后发现,第2柱样(银洲贝丘遗址三期)出土河蚬的长度和高度比第1柱样(银洲贝丘遗址二期)的尺寸都要大,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并未对河蚬造成捕捞压,河蚬尺寸增大的原因可能与其年龄、性别、生存环境(温度、盐度和饵料)14或人类行为有关。
2、 关于自然因素的问题
以前认为银洲贝丘遗址出土贝类种属变化的原因是受到海岸线后退的影响。但经过对以往资料的重新整理和对新材料的研究,可见以前的推测是值得商榷的,这里提出几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是种属鉴定和量化分析问题。以前依据错误的种属鉴定和分析,导致形成海退变化的认识。尽管从贝类的栖息环境看,大蚬和文蛤都能在河口生存,但文蛤主要是在浅海生长的,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到河口生活,而目前为止只有位于海湾或海岛的遗址中发现出土文蛤;从河蚬与大蚬共存的关系上看,河蚬同样可以在淡水或河口生存,两者共存的盐度值在4%~8%之间15,因此如若大蚬的减少与海退有关,其影响的盐度值应只有1%~3%变化,且银洲贝丘遗址三期出土的栖息于淡水环境的方形环棱螺数量要比银洲贝丘遗址二期有所下降。这与原来认为的文蛤减少和田螺增多所反映的银洲贝丘遗址在使用到废弃阶段,海水有过一个较大范围的后退过程并不相符,其反映的可能只是一个不足以证明环境变迁的变化。
其次是年代问题。依据地质学家对珠江三角洲一万年来的环境演变研究结果,其对距今四千年海岸线的划定虽然是依据海蚀地貌,但碳十四测定年代的对象采用了牡蛎壳和含化石硅藻淤泥的标本16。银洲贝丘遗址二期的碳十四年代数据是引自佛山市鱿鱼岗二期F1的标本,但未说明F1的标本是何材料17;银洲贝丘遗址三期的年代是引自东莞市村头贝丘遗址出土贝壳的碳十四测定年代结果18。利用贝壳进行碳十四测年是存在问题的,因为石灰岩地区水生贝类所含的特殊成分,其测定的年代可能偏老,与实际年代大致相差1000年到2000年19,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贝类在生长时可能吸收了部分上游石炭岩地区流下来的碳酸盐,形成碳十四年代偏老的现象20。这就导致一个问题,即遗址的年代和海退事件的年代是否吻合?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对不受自然因素影响的人骨或陆生哺乳动物骨骼标本进行碳十四测年。
第3是柱状取样的可比性问题。从前文可知,第1柱样和第2柱样的土质、厚度、出土种属和贝类破碎度差异非常大。从土质看,第1柱样为红色黏土,而第2柱样为灰土;从厚度看, 第1柱样是第2柱样的7倍多;从出土种属看,第2柱样的出土种属较第1柱样单一;从贝类破碎度看,第2柱样比第1柱样高出2倍多。因此,在对第1柱样和第2柱样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时,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在讨论时留有充分的余地。
第4是可能导致大蚬减少的原因问题。我们不能忽略人类行为和潮夕对贝类生存所造成的影响等自然因素的作用。蚬类为狭盐性贝类,而河口本身的盐度变化受到上游、潮夕、风场和海水等多方面影响21,并不仅仅受制于海退的影响。大蚬在第2柱样中虽然大量减少,但并非完全消失。如果换一个角度,从食物的味道和口感上观察,日本学者丹桂之助观察了台湾圆山文化中大蚬的食用性,指出大蚬的味道不如普通的蚬好吃,但仍可食用22。而在与银洲贝丘遗址二期和三期同时的贝丘遗址中已经发现家猪的证据23,尽管目前在银州贝丘遗址尚未发现明确的家猪骨骼,由于大蚬的味道不如河蚬,如果当地存在家猪饲养,当时的居民在肉食来源得到一定保证的前提下,可能存在选择好吃的贝类进行捕捞的行为,由此造成大蚬数量减少的现象。另外。银洲贝丘遗址二期和三期的年代差距达到数百年,三期的文化堆积薄弱,我们不能确认三期与二期是否属于同一人群,是否由于不同时期的人群对于贝类种属的不同选择导致大蚬数量的减少?这个问题也是需要考虑的。
综上所述,种种证据和推测表明,大蚬的减少与海退的出现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尚存在疑问。当然,我们不能排除海退这种可能性的存在,今后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有必要对银洲贝丘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和这个地区同时期的其他贝丘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开展比较研究,认识整个特定时空范围内的动物种属和数量变化。还有,借助自然科学的相关技术和方法,对有明确地层关系和经过定性定量分析的贝类进行切片和碳氧同位素分析,确认其采集季节、海水盐度和气温的变化,才能科学地回答是否是因为海退造成大蚬减少这个问题。
四、 总 结
本文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一) 当时人捕获鱼类时没有特定的选择。因为在柱状取样中发现多件尺寸小于5毫米的鱼脊椎,其尺寸明显小于以前发现的尺寸较大的鱼脊椎,可见在当时人的获取肉食资源活动中,捕获尺寸大小不同的鱼,这类捕获行为占有一定的比例。
(二) 当时不存在捕捞压现象。通过对河蚬最小个体数的长度和高度进行测量,确认出于第2柱样(银洲贝丘遗址三期)河蚬的平均长度和高度都要比第1柱样(银洲贝丘遗址二期) 河蚬的平均长度和高度要大,由此反映出当时不存在从早到晚贝类尺寸变小的现象,当时不存在捕捞压,河蚬尺寸增大的原因可能与其年龄、性别和生存环境(温度、盐度)或人类行为有关。
(三) 贝类种属变化的原因不一定归结为是海退所造成。依据种属鉴定和量化分析的结果、碳十四测年样品的问题、比较第1柱状和第2柱状研究结果时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及人类主观选择的可能性等诸多因素,我们认为形成贝类种属和数量发生变化的原因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我们认为,系统的动物考古学研究对于深入探讨银洲贝丘遗址古代居民的生业模式和人地关系是十分有益的。今后,我们还需要对这个地区与银洲贝丘遗址同时期或不同时期的其他多个贝丘遗址进行系统的动物考古学研究,以期建立贝丘遗址动物考古学的区系类型模式24,真正深入的全方位研究必须建立在周密详实的初步研究的基础之上。我们还应该进一步把相关学科的研究应用于银洲贝丘遗址的研究之中,以求深入发掘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比如对银洲贝丘遗址出土的哺乳动物骨骼或人骨遗存进行碳十四测定年代,获取银洲贝丘遗址的年代信息;对银洲贝丘遗址出土的贝类标本进行碳氧稳定同位素分析、切片分析等,研究贝类的栖息环境和捕捞季节,应用科学的证据探讨当时自然环境和人类行为的相互关系及人类行为的特征。
致谢:本文自整理资料到写作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得到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三水博物馆的大力支持,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赵辉教授、在读博士黄可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吕鹏博士和李志鹏博士、英国阿伯丁大学的余博士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提出了宝贵建议,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的学生刘佳月、曹美丹、刘忆晗、也参与了部分资料的整理工作,在此一并表示衷心地感谢。
注释:
① 杨式挺:《试论西樵山文化》,《考古学报》1985年1期。
② 莫稚:《广东珠江三角洲贝丘遗址》,莫稚:《南粤文物考古集(1955~2002年)》,第180页,文物出版社,2003年。
③ 矽i:《中丘z址的lF和研究》,见中u夫、林介:《水交界У聂~和人:稻作起源的新方法》,第161,ふくろう出版社,2014年。
④ 广东省博物馆、佛山市博物馆:《佛山河宕遗址1977年冬至1978年夏发掘报告》,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⑤ 黄慰文、李春初、王鸿寿、黄玉昆:《广东南海县西樵山遗址的复查》,张杰龙:《西樵山遗址与西樵山文化文集》,第32页,广东旅游出版社,2013年。
⑥、12 娄欣利:《先秦东江流域三组文化遗存分析与综合》,《文物》2010年第11期。
⑦ 在《佛山河宕报告》图板二三中的“蛏”应为“矛蚌”、“螺”应为“中国耳螺”。
⑧ 史本恒:《国外考古学界的贝类研究》,《东方考古》(第5集),科学出版社,2008年。
⑨ 袁靖:《关于中国大陆沿海地区贝丘遗址研究的几个问题》,《考古》1995年第12期。
⑩ 赵辉、袁靖、赵善德、李子文等:《珠江三角洲史前遗址调查》,《考古学研究》(四),科学出版社,2000年。
11 陆忠康:《简明中国水产养殖百科全书》,第838页,农业出版社,2001年。
13 广东省考古所、北大考古系、三水博物馆:《三水银洲贝丘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0年第6期。
14 张玺、齐钟彦:《贝类学纲要》,科学出版社,1961年。
15 陆忠康:《简明中国水产养殖百科全书》,第839页,农业出版社,2001年。
16 李平日、乔彭年、郑洪汉、方国祥、黄光庆:《珠江三角洲一万年来环境演变》,第66页,海洋出版社,1991年。
17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系实习队:《广东南海市鱿鱼岗贝丘遗址的发掘》,《考古》1997年第6期。
18 北京大学考古系碳十四实验室:《碳十四年代测定报告(一)》,《文物》1996年第6期。
19 仇士华:《甑皮岩遗址与石灰岩地区14C测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华南及东南亚地区史前考古―纪念甑皮岩遗址发掘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37~38页,文物出版社,2006年。
20 李松生:《关于西樵山遗址的两个问题》,张杰龙:《西樵山遗址与西樵山文化文集》,第179页,广东旅游出版社,2013年。
21 王彪:《珠江河口盐水入侵》,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