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06 19:07:29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机械工程导论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0 引言
在国家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城市陆路交通的基础建设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同时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保障。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各城市之间的经济、文化等交流水平,完善市政道路的建设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面对在实际施工中存在的施工技术问题,为了不让其影响道路建成质量,所以必须对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问题整治。
1 市政道路工程中施工技术出现的一些问题
1.1 道路路基防护施工技术问题
在进行道路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施工环境的影响,各地区道路施工地质状况存在问题,有些地方的路基施工地质土壤较为疏松、密实度不足,在处理施工后,虽然得到了强化,不过受到当地环境温度、湿度变化以及特殊雨水气候条件的影响,路基路面极易被外力损伤,造成道路病害问题的发生,所以必须加强路基防护技术的使用。
1.2 混凝土道路施工裂缝问题
道路出现裂缝后会使道路的质量直线下滑,并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不过,有时因为裂缝过为细小,施工检测人员无法通过肉眼进行辨别,之后在通车后车辆载荷的负压下导致路面裂缝不断增大、增多,在受到雨水天气侵蚀后,道路内部被渗入大量积水,最终造成道路坍塌等危害发生。裂缝的原因有很多种,常见的如混凝土浇筑完成硬化期间,因水泥释放出大量的水化热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上升,且外部因散热过快造成内外温差大,在表面引起拉应力。混凝土作为一种脆性材料,在使用中抗拉强度较低,如果施工时配合比与搅拌等出现问题,就会导致路面抗拉强度出现差异,从而使路面抗拉强度最弱的位置首先出现裂缝。
1.3 道路排水施工技术问题
道路在施工中出现的排水受阻、积水排放不顺也是重要施工技术问题,这主要是因为道路排水系统不合理或者出现问题造成的。一旦道路排水管道等设施出现堵塞等问题,就会影响排水的效果。造成这种问题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施工时管道铺设出现问题,局部管道使用后出现破损。还可能是管道质量不达标,在路面压力与水压的共同作用下出现损坏与破裂。
1.4 沟壑回填技术问题
在进行道路路基的处理中,需要开挖路基,进行施工。所以做好沟槽的回填对道路整体质量的影响十分重要。在进行沟槽回填的过程中要重视碾压工作,确保碾压到位,应避免碾压操作不合格造成的路面沉降问题的发生。不过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使用的回填土不是含水量过高便是用垃圾土、拆房土以及混凝土硬块等,使得沟槽内土质间隙过大,不能充分碾压密实,对于后续施工步骤影响很大。最终导致道路通车后,在长时间的载荷负重下沟槽两侧逐渐产生裂缝,最终引发路面整体坍塌病害发生。
2 市政道路工程中施工技术问题处理对策
2.1 强化道路施工路基防范技术的使用
保护好市政道路的路基,将有效的提高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避免相关道路病害问题的出现,减少路基受到温湿度变化的影响,降低雨水对路面冲刷造成的直接性损坏等。所以,在进行道路路面路基的防护中,可以采用植物防护技术与矿料防护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在土质边坡条件下最适宜使用的就是植物防护技术,而在石质边坡中最常使用的是矿料防护技术。所谓植物防护技术,主要是根据施工环境的土质特点,结合当地的气候变化规律,选择适宜的草本植物进行种植,在实现绿化道路的基础上,草本植物还可以固定沙土,起到雨水缓冲与调节道路周边温湿度的作用,从而达到对道路的保护目的。而矿料防护技术使用范围相对较少,需要采用因地制宜的策略,一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具体设计。所以植物防护技术推广的范围就相对较为广泛。
2.2 对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
在进行混凝土裂缝的治理、控制中需要从原材料入手。在配比时可以通过改善骨料级配,用干硬性的混凝土、掺混合料、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等措施来减少水泥的用量,从而降低水化热的产生。混凝土拌合时可适当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浇筑温度。浇筑时如果天气较热,可减少浇筑的厚度或是在混凝土中埋设水管,通过冷水来降温。浇筑完成之后采用科学的养护措施,养护的目的主要在于保持适宜的混凝土表面湿度,从而防止冷缩和干缩裂缝。在养护的过程中,要严格保证养护时间达到要求,不可过早或者过晚的停止养护。在拆模的时候要在规定的时间使用规定的技术进行操作,从而有效避免混凝土表面短时间内发生温度梯度现象的发生,进而降低由温度梯度造成的路面裂缝发生的概率,若施工地域属于寒冷地区或者昼夜温差相差较大的地区,需要做夜间的路基防护工作。
2.3 强化道路施工排水系统防护技术
完善道路的排水系统建设,将有效的应对雨季雨水激增带来的问题,并有助于改善雨季人们出行的环境,确保交通的通常无阻。所以强化道路施工排水系统防护技术的运用对改善民生状况具有很大帮助。一般在进行市政道路施工排水系统的防护强化中可以采取以下相关措施:首先,在道路施工设计的时候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考察,确保各类信息都符合实际施工要求时在对其进行设计,以确保排水系统施工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其次,在进行排水系统建设时,如有遇见一些障碍物影响导致施工无法继续进行时,而施工设计图纸上又没有标出,这时方案的设计人员要及时对其进行调整,合理的避开障碍物对排水系统施工的影响;然后,在市政道路施工人员进行排水技术及工艺的运用中需要派遣专业的监督管理人员对整个施工操作的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管理,相关施工技术人员必须严格的遵照相关施工技术要求及规章进行排水施工,从而保证排水系统的质量不出现任何的差错。待道路排水系统建成后,应通知相关检验部门及管理人员通过水压测试等方式对排水系统的施工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查、验收,若在检验中为发现排水系统不存在施工技术问题,则可以签字验收。
2.4 做好路基回填的控制
在进行路基路面的沟槽回填质量控制中,施工技术人员必须端正自己的施工工作态度,重视路基沟槽回填对整体道路施工质量的影响作用。因此沟槽回填时:首先,应保证沟槽内无积水;其次,是回填的土质不能含水量过高,不能有大体积硬块等物质,更不能是垃圾土;最后,严格执行分层回填管理,每层回填厚度不超过30cm,在进行碾压的过程中应派遣专业技术监督人员对碾压环节进行监督,并对碾压的最终结果进行抽样检查,确保碾压密实度达到施工技术标准。由于市政道路施工除检查井四周采用人工夯实处理,所以对于其他所有回填的区域必须严格的按照标准进行压路机的碾压处理,从而提高路基路面的稳定性与承载性,避免沉降问题的发生。
3 结束语
城市化速度的不断加快,增加了城市对市政道路的使用需求。面对市政道路质量对人民生活、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作用,在进行市政道路的施工过程中就必须重视施工时存在的技术问题,面对问题的存在应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及完善监督管理机制等方法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市政道路施工技术效果、道路施工质量,满足城市发展的交通需求。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8-0105-03
近20年来,发达国家都在从观念、目标、教育内容到教育方法对工程教育进行整体改革。环顾欧美各科技强国不难发现,科技发展的加速化、综合化、产业化、国际化和一体化,对各国的工程教育改革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的愿景是为学生提供一种强调工程基础的、建立在真实世界的产品和系统的构思-设计-实现-运行(CDIO)过程的背景环境基础上的工程教育。通过精心规划项目的CDIO,可以引导学生对核心专业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能力培养、综合发展的目的。
CDIO工程教育模式与以往培养计划的不同点之一是:通过开设导论性的基础课程,从起始阶段就将工程实践引导入门,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尽早领略工程技术的精华,并且让他们亲手制造一些简单的东西。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绝大部分只是凭专业名称或十分简单的专业介绍对所学专业有一个直观理解,对自己专业认识较少,甚至不知道所开设的课程对从事本专业工作有何作用,导致入学时找不到学习方向和目标,对专业课程的学习缺乏动力。而现有高校的教学计划中,很少有学校开设引导类的课程,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所学专业,提高学习兴趣。
在新生入学时开展专业引导教育,开设《专业导论》课,通过相关核心工程学科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明确学习动机。同时,学生CDl0教学大纲要求的主要能力发展也能有较早的起步。广东白云学院从2010年开始,在高职“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上,为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创出一条新路,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施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人才模式改革试点工作,开始了对《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及考核方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内容
根据CDIO教学大纲中对导论课程的教学要求,其教学内容和项目的设计建立在对学生的引导及激发学习兴趣上,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在学生入校时即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专业知识教育。将《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项目制作实践两个部分。
理论教学内容的设计 《专业导论》课程强调教学的系统性、全面性、前沿性以及与国际化,强化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通过精心设计,理论部分内容通过开设10次学科前沿及发展的讲座,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最新发展及应用领域。讲座主要内容如下:机械工程发展简史、工程图学概论、工程材料概论、机械设计概论、机械创新设计、机械制造概论、模具技术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机械工程师职业能力素质要求等。在开展讲座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带学生去相关企业参观见习,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专业。
项目制作实践内容的设计 项目制作实践让学生初步体验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装配调试过程及工程图的表达方法,为学生了解本专业、深入学习本专业的知识打下必要基础。对模具方向的学生引入模具结构测绘项目,让学生以模具实物为载体,通过对模具的拆装及测绘,完成简单模具二维装配图和零件图的输出;对机械设计制造方向的学生以齿轮泵、二级齿轮减速器、蜗轮蜗杆减速器为载体,测量并绘制典型零件图和装配图。这样,以工程图学基础理论和实验装置为依托,以工程绘图为载体,对实物装置进行结构分析和研讨,在实践中互动,在讨论中争辩,激发了学生创新意识,达到了新旧知识优化和创新思维综合训练的目的。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本专业所需掌握的工程语言——机械制图及零件测绘,直接培养学生对工程图的识图、绘图能力,并对模具结构、常用的机械产品结构有了初步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CDIO改革并不是要淡化理论课程的学习,而是要改革教学方法,采取能激起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理论课程的教学不能采取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而应采取基于问题的学习、师生互动主题研讨、案例教学、论文研究、项目训练等教学形式,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能力。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一是实施教学和研究互动、课内和课外互动、寓学于研的培养模式,设置基于课程的科研训练项目和自主科研训练项目两类,资助学生开展研究工作。基于课程的科研训练项目由研究型教学课程责任教师组织课程教学团队教师指导。自主科研训练项目一般为学生进入高年级后,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经学院审批后开展科研训练工作,并以小组的形式参加创新设计大赛、机械设计竞赛、力学竞赛、挑战杯等科技竞赛活动。较好地完成科研训练项目的学生可以取得实践教学环节学分,鼓励学生以科研训练项目研究成果为内容撰写毕业论文,完成毕业环节。
二是在知名企业建立学生实践基地。学生可优先获得去该类企业实习的机会,并鼓励其在企业中开展科研训练项目的研究工作。
三是通过组织科研训练团队、社会工作等途径培养学生的组织、沟通、协调等领导能力。
四是定期组织开展学术讨论。在导师的指导下对各自研究的课题,发表各自观点,营造良好的学习交流氛围,激发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CDIO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考核方式
理论教学部分的考核方式 学生结合10次讲座所讲授的内容,独立查阅中英文文献,开展市场调研,撰写不少于5000字的调研报告或课程论文,并制作讲授课件,参加课堂上模拟的“21世纪制造业前沿国际论坛”,对调研报告或论文内容进行讲授。教师根据学生调研报告或论文撰写质量和课堂讲授的表现,以及平时教学活动全部环节的表现,确定此部分的分数。
项目制作实践部分的考核方式 (1)项目制作实践的组织形式及成果提交。项目制作实践时学生以4~6人为一个项目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名指导教师。项目制作实践以小组为单位,在理论课堂外执行;项目组内活动方式有:座谈式交流研讨,专题式讲解介绍,边做边探讨式互动,系统性总结等。组间活动主要采用总结介绍方式。项目完成后团队需提交的成果资料有:零件图,总装图,工作原理介绍,项目工作总结或课程论文等。(2)项目制作实践考评方式与标准。项目制作实践的成绩分为优(>90分)、良(80~89分)、中(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
课程教学的成效
《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及考核方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效。
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动手能力等,提高了综合素质 在 “模具结构测绘”实践项目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完成后提交的资料有:项目工作报告(装配体的工作原理、拆装顺序、装配简图等);全部零件(标准件除外)正式零件图;装配图(每人一张)。据统计,采用实践项目教学后,在学时与原来相同的情况下,45名学生共完成零件图119 张(A4~A1 不等),A1 装配图39张、A2装配图6张,比往届多绘制了装配图,并且零件的种类结构形式也有所增加;学生首次对典型模具机构进行了拆装和测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有明显的提高,促进了实践过程与工程实际接轨。虽然学习难度和工作量增加了,但由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被激发出来,在项目团队的协作和交流中,大大促进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动手能力及合作精神,其综合素质得到较好的培养,成绩明显提高。
以项目小组为单位的答辩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项目制作实践在最后环节进行以项目小组为单位的答辩,采用答辩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在答辩时,回答问题的不是“个人”,而是代表团队,每个成员都可以抢答或补充回答,以体现团队的真实水平。该实践教学环节的成绩首先是团队的成绩,然后是在此之下的个人成绩,每名学生的成绩都和自己团队的表现息息相关。
教师的教学能力得以提高 基于CDIO工程理念的课程教学,其主要理念是通过项目制作实践环节,让学生在项目制作的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这就意味着教师决不可以袖手旁观,而是正好相反,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教师要根据每个项目组学生工作的进展情况给予引导和适当的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面对不同的情况和对象,会灵活选用和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手段。教师还要根据各组不同的工程项目,分别对学生讲解必须注意的问题和必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基本原则,介绍一些可供参考的途径和技巧等。
结语
《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根据不同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需求,分别设置了模具结构测绘、齿轮泵、二级齿轮减速器、蜗轮蜗杆减速器等项目实践,测量并绘制了典型模具的零件图和装配图,典型零件图和装配图;以工程图学基础理论和实验装置为依托,以工程绘图为载体,对实物装置进行结构分析和研讨。在实践中互动,在讨论中争辩,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达到了新旧知识优化和创新思维综合训练的目标。
根据课程特点,建立了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课程考核方式,对课程教学中的理论教学部分,以课程论文代替传统考试;在项目制作实践部分,将学生的成绩与团队成绩挂钩,学生成绩由个人和团队两部分成绩组成,采用团队成员之间互评、团队之间互评及导师评价三部分组成,通过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沟通和协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顾佩华,沈民奋,陆小华.重新认识工程教育:国际CDIO培养模式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陶勇芳,商存慧.CDIO大纲对高等工科教育创新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6,(11):81-83.
[3]杨善林,潘轶山.专业导论课——种全新而有效的大学新生思想教育方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4):1-3.
面向2l世纪的机械类专业人才,不但要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较强的独立工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从人才市场反馈的信息来看,机械类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平时书本知识学的多,较系统。但是,接触工程实际少,学生不善于将书本知识应用到工程实际中;课程中的实验教学零散,彼此孤立,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难以形成解决工程问题的完整印象。从培养者角度来看,教师自身的工程素质亟待提高。随着高校的连年扩招,教师队伍也在大幅度膨胀,年轻教师学历高,但往往实践经验少;教师忙于繁重的教学工作,与企业的联系少,真正从事工程设计研究的也少。从学校和社会提供的培养条件来看,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行市场经济后,学生的生产实习面临很尴尬的局面。一方面,生产实习更为重要,企业对人才的实践经验更为看重;另一方面,企业对学生的生产实习的态度较过去计划经济时代消极了很多,主要原因是担心影响生产和怕出现安全事故。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学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设计的能力,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课程体系的构建
根据我校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与定位,即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构建了由通识教育课程占32.9%、学科平台课程占28.6%、专业平台课程占13.2%、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占25.3%组成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是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石,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具体内容。河南工业大学机械类专业在人才培养上一直坚持重基础、强实践的观念,课程体系能够保证英语、计算机类、实践环节四年不断线;确保通识类课程学时和质量;专业类课程形成有机的课程群;将基础实验串联起来,独立设课;课程设计循序渐进;社会实践扎实有效,丰富多彩;毕业设计真题真做,过程管理规范、严格。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有了明显提升,收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一)理论课程设置
通识教育课程包含:思想政治类、体育、数学、物理、英语类、计算机类、人文素质类、集中实践类。学科平台课程:机械工程导论、机械制图、工程数学、工程力学、机械工程材料、材料成型工艺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等。
专业平台课程按照专业方向设定,大三进行专业分流,即现代制造工程方向、机械电子工程方向。强调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将计算机知识与专业培育相结合,形成新型机械工程专业人才所必须的工程信息技术应用和开发能力。如开设计算机仿真、cad原理与应用技术、数据库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自动化控制技术、产品造型设计、机电一体化实验技术、电子商务技术、技术经济学等,以增加学生毕业后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
(二)实践课程设置
1、实验课
(1)独立开设专业基础实验课
机械工程基础实验(含17个实验)是一门独立的实验课程,所有实验都在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进行。本实验课与机械原理、机械设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等课程的理论教学相衔接。
(2) 课内实验
其它专业课程所含的实验主要有:液压与气动、控制与机电测试、材料及热处理、微机原理及应用、plc应用、数控技术等。这些实验专业性较强,是机电设计制造必要的知识,这类实验主要在加强应用性上做文章,推出了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
(3)开放型实验
开放型实验拉近了学生与专家教授的距离,拓宽了学生的眼界,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应用水平,增加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自开设以来,参与的学生大量增加,也为学校参加诸如机
设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等提供了人员和平台保证,取得了骄人成绩,连续取得全国机械设计大赛“二等奖”,河南省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等荣誉。
2、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程设计、各类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它们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是学生理论初步联系实际的桥梁。因此,精心设计和安排这一环节对培养学生的意义重大。这些环节应该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随着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不断锻炼和提高。
(1)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一般安排在该课程结束后开始,常放在学期末或刚开学时集中进行,按顺序从机械测绘与计算机绘图、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制造综合设计、机电系统综合设计等逐步展开。经过系统的训练,逐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使理论与实践得到了初步的联系。
(2)各类实习、实训
实习、实训是高校工科学生教学计划中规定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它能够使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生产实际,了解本行业传统技术、先进技术、最新发展动态和前沿,增强劳动观念和职业素养,巩固所学知识,获得本专业初步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金工实习是机械类学生的第一个必经的环节,重点训练学生机械加工及工艺实践方面的基本技能,使学生掌握各类常用机床的操作与使用,钳工与焊接等工种的操作等,初步了解机械加工的基本概念。一般放在大二开学时进行,为陆续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提供必要的感性认识基础。
数控技术实训紧连金工实习安排,让学生亲自操作数控机床通过模拟加工和实际加工演示,为数控技术课程和实验提供了必要的操作技能准备和感性认识。
生产实习在大三下(第六学期末)安排,在校外国家认可的专业实习基地进行,我校机械类学生一直与河南洛阳一拖集团、湖北十堰东风汽车公司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生产实习以亲身经历与现场感受等特征,有着其他教学过程无法替代的显著作用。学生还能够在与现场工程师、工人师傅的交流中获取宝贵的实践经验,培养观察力、交流能力、适应能力等。
毕业实习是毕业设计的必经环节,通过毕业实习使学生对毕业设计的对象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工作任务应包括:该设备设计制造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进展,关键技术有哪些,以及进行设计的必要资料和知识储备等。
(3)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机械类学生毕业前最后的综合教学实践环节,它要用学生所有的知识和能力去完成一项较为复杂、功能相对完整的机电设备的设计任务。要经过文献翻译、方案论证、初步设计、详图设计、计算制图、撰写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心得、答辩等环节。
毕业设计的选题应该尽量真题真做,若果条件达不到,也必须要有真实的工程背景。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应进行合理的分组和分工。大家互提设计资料,各自为战,还要协调配合。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与此同时还锻炼了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
毕业设计吸收企业专家参与指导也是提高实战经验的好的做法,大大提高了真题真做的比例。经学院论证有条件的企业可以直接吸收一些学生到现场进行设计工作,企业导师辅以校内导师共同指导,设计题目即为企业的技术难题。
3、课外科技活动、竞赛、社会实践
其他实践教学模块包括学科竞赛、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课余时间接触社会,培养适应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学生通过这些科技活动与实践,把理论知识融入到研究过程,开拓了学术思想,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及创新精神。另外,拟通过请领域内专家、技术人员、校友来校作专题讲座形式,拓宽师生的知识面,了解技术的最新进展。
二、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
(一)实验平台建设
实验教学平台是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必须保证的硬件条件,它搭建的科学性直接影响专业建设的良性发展。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是追求的目标,总结起来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应该注意以下几点[3]:
1、尽可能综合应用多课程专业基础
和专业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尽可能将实验系统模块化,通过提供实验组件的方法,实现实验系统的可组装和可重构。以满足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和不同课程的教学需要。
3、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发散思维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
4、具有开设创新型实验和开展科学研究的软、硬件扩展条件。
5、平台应该满足经济、安全、可靠、节能、低消耗、低嘈声和环保的技术要求。
6、鼓励和激励教师自行开发和研制。
我校的机械综合实验中心是河南省第一批批准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材料组织与性能、液压与气动、机电传动与控制、汽车、模具、计算机辅助设计、包装、数控中心等实验室,实验设施省内一流,实验室管理上采取专兼职教师模式。
(二)建立工程技术实训中心
学校极为重视实践教学,在市场经济时代,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要立足自己建设,我校在新校区建成了总建筑面积12704平方米(其中生产场地 3224平方米,教学实习场地8932平方米,地下设备间548平方米)的工程技术实训中心,主要功能为车工、铣工、磨工、磨床装配、磨料模具实习场地及现代制造技术中心,专职人员35人,拥有劳动部认可的《数控培训基地》,以及劳动部授权的合格证颁发资格。为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培养提供了国内一流的实训条件。
(三)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在继续保持好原有校外实习基地合作单位的前提下,根据专业特点不断拓展合作企业,为毕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提供充足的基地。另外,通过与企业的接触也了解人才的需求状况和对人才培养要求的第一手资料。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优良的师资队伍是办学条件中非常重要的条件,对于机械类学生实践能力要求高的特点,加强“双师型”人才非常迫切。通过对新进教师进行企业培训,将新引进的有博士学位而无两年以上实际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安排到产学研合作企业锻炼半年到一年。一方面,可以充实企业的技术力量,与企业技术人员一道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真刀真枪的工作,年轻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为今后的教学工作积累了宝贵的实际工作经验。
四、建立实践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2-0047-03
机械工业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械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提高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 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中国制造2025》也明确提出要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走人才引领的发展道路。高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大批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服务于国家建设。因此,探索一条适合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计划,对于提高大学生工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面临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对员工队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由原来的单一专业型、理论型向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转变,要求毕业生既要拥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也要有工程实践的实际技能,还要具备利用各种技术信息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和开发能力。这种需求与培养之间的落差,导致我国就业市场的矛盾日益明显和突出。一方面现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造成了找工作难,找理想的工作更难的现象。究其根源,在于高等院校办学定位不准确,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 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落后于时代和社会发展;同时,学校对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重视不够,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缺失;工科教育和生产实际脱节,学生不能学以致用等。
齐鲁工业大学在2011年成为山东省应用型名校工程第一批建设单位,明确提出了把学校建设成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在全国同类院校形成较为突出的人才培养优势特色。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学校重点建设专业之一,结合卓越工程师培养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制订了有利于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从而为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提供了保证。
二、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环节和课外社会实践等几个板块。总体培养目标是,使学生获得机械工程师素质和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专业理论基础、外语交流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具有规范的工程素质,动手能力强,掌握多种专业技能;掌握机械工程领域内的研发、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技能。课程体系的构建,贯彻“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注重学科交叉”的基本原则,体现素质、能力和知识的培养,强化专业基础与应用,同时紧密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和新突破,全面更新教学内容,注重引进新成果、新技术和新工艺。
按照上述指导原则,我们构建形成了“三类别、多模块” 的课程体系。“三类别”即三类课程,包括素质能力必修课、专业出口核心课和兴趣特长选修课。“素质能力必修课”包含了通识教育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专业出口核心课”包含见习式训练、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及其他与就业关联度高、针对性强的课程;“兴趣特长选修课”包含了通识教育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所谓“多模块”,就是指紧密围绕学生就业出口的实际需要,设置不同的职业出口课程,培养学生就业、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
通过“增”、“减”、“删”、“并”、“借”等措施重构课程内容,进行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以“素质”和“能力”培养为目标,教学内容跟随学科最新发展,引进装备制造新技术、新工艺,渗透工程问题,对实践性教学环节(如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进行多方位的改革及实践,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课程体系层次如图1所示。
■
图1 课程体系层次图
(一)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
根据课程内容、教学目的和对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侧重点不同,大学期间所学理论课程分为核心课程、创新课程和职业出口课程,分别建设成为核心课程群、创新课程群和职业出口课程群。
核心课程群主要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微机原理及应用、工程材料、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液压与气动技术等,以培养机械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能力为主。该类课程主要采用讲授式、启发式教学方法讲授机械与机器的组成原理、运动分析方法、力学分析方法等,让学生掌握宽广扎实的基础知识。
建设两大创新课程群,以培养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典型机械结构创新件设计、制造和检测”的创新课程群主要包括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械精度设计、机械课程设计、创新设计与制作等,以典型机械结构为例,让学生完成机械结构的创新设计、加工制造、检测和装配。“机电一体化”创新课程群,主要包括控制工程基础、微机原理、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电机拖动、计算机控制技术、现代物流装备与技术等。创新课程群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启发式、项目式、头脑风暴式,重在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组建的项目小组为创新团队,开设机械工程创新实践综合训练课,进行典型轻工机械结构部件的设计、制造和检测等全过程的实践训练。由此,学生把学到的相关知识应用于真实具体的生产过程,不仅可以把零散知识点形成有机整体,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和沟通表达能力。
职业出口课程群以培养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能力为主。制造装备设计与制造方向职业出口课程群主要包括机械系统设计、机械现代设计导论、机电传动控制、现代制造技术、模具CAD/CAM和数控加工技术等;轻工装备设计与制造方向职业出口课程群主要包括轻工产品生产工艺与装备概论、轻工装备现代设计概论、机电鞫控制、过程装备、过程装备控制技术等。职业出口课程提倡校企合作教学,提倡小班上课和小班讨论,由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承担,以讲座式、探究式、企业项目案例式、技术难题招标式等方式开展教学,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水平,强化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环节包括:物理实验和专业方向综合性实验、课程设计和创新设计、工程训练、生产实习、电工和电子实习、毕业实习与设计、军事训练等。安排实践教学体系时,要注意合理调整理论课学时和开课时间,留出更多的时间进行实践教学。为了增强学生的企业现场的实践教学,把第四学年上学期生产实践由3周增加到6周,并调整到学期期末进行,这样就便于和第四学年下学期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相联系,可以让学生在企业中完成与工程实际有关的毕业设计,通过工程实践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
针对专业方向综合性实验,积极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以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为主,既重视基本技能训练,又强化开发创新,打破各专业课程间的壁垒,加强相关课程之间的交叉与渗透,在系列课程或课程群起点上,建立具有一定柔性、实验与实习一体性的实训环节,进一步优化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术应用能力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形成具有特色的“四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以工程能力培养为中心,构建机械类实验教学中心。为了改善和提高实验实践教学计划,学院投入500多万元购买了新的实验设备。按照国家“标准化实验室”的建设标准,整合原来分散建设和管理的实验教学资源,建立机械类专业教学的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综合实验中心建立后,学生通过预约,可以随时到开放实验室从事课外科技创新活动。通过“机电产品创新与综合实验课”等系列课程,向学生传授创造学、创新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通过选修课的形式,对近机械类学生开展创新教育,将“机电产品设计创新大赛”作为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评选产生创新实验课的优秀作品,每年举办,每年评选,形成长效机制。通过竞赛活动,营造创新氛围,鼓励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在比赛中脱颖而出。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建立全开放实验教学模式。在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基础上,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理念,引入现代化的实验技术和实验内容,按照“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构建模块化、分层次、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其中包括机械认知实践、工程综合实践、研究创新实践、机械基础实验、产品制造基础工程训练、机械基础综合课程设计等。通过这一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增加实验教学的比重,强化能力培养。根据现代企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研究制订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主动适应市场,调整教学计划,更新教学内容,拓宽实践教学空间。充分利用校内科技实验站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大大增加学生实践课的比重,促使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动手能力明显提高。结合科研课题、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项目和生产实践的需求,积极开发综合设计型和研究创新型实验项目,着重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研发创新能力,使毕业生能够提前与生产实际“对接”,更好地适应将来岗位需要。
三、课程体系建设成效
自2011年应用型名校建设工程开展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经过对课程体系的删减和优化,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三类课程群,初步构建了适应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该专业现已成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和山东省高等学校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专业形成了“基础实验、综合设计实验、研究创新实验”的三级实验教学平台,实施多层次实验教学;实现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开放式工程实践动手能力与课程实验相结合,创新实践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增强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开设的典型机械零件综合实验,通过让学生在机械零件的设计、制造和检测过程中进行实践和实训,把所学专业知识应用于真实具体的生产过程,以生产实际为导向,使零散孤立的知识点形成有机整体,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结束语
为了达到企业对学生工程能力的要求,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构建适应学生工程能力培养要求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既兼顾培养学生扎实的工程理论知识,又重视学生的工程基本技能、工程思维和素质、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突出专业特色,保障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 参 考 文 献 ]
[1] 许崇海,史岩彬,张鹏,肖光春,方斌.机械类专业工程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初步实践[J].临沂大学学报,2014(6):21-23.
[2] 朱高峰.中国的工程教育――成绩、问题和对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4):1-7.
[3] 李茂国.中国工程教育全球战略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6):1-12.
基金项目: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资助(11JK0851);西安科技大学培育基金项目(2010025).
引 言
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面对日趋紧张的就业压力,在校大学生却普遍存在着求学目标缺失、迷茫的现象,究其原因这与我国保守、服从的传统文化、家庭教育中的包办代替和职业生涯教育的相对滞后等因素有关[1]。大学的学习方式与中学比较,更强调的是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如何支配大量的自由时间,有些学生会感到无所适从,因为将来从事何种性质的工作不是靠考试分数这种量化指标来衡量,社会对大学生提出的要求是多方面的,社会要求毕业生所具有的能力就是在校大学生的求学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大学生尽早规划职业发展道路。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无及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质量、求职就业甚至未来职业生涯的成败[2]。职业设计需要结合工业工程专业性质及自身的兴趣取向,认真思考将来有可能从事何种性质的工作,然后做详细的调研,通过网络、招聘信息等途径充分了解欲胜任该工作需具备的各项专业技能及能力,接下来按照学期或学年制订并实施学习计划。当然实施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
工业工程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在我国只有十年左右的开设历史,本科教育还处于完善和探索阶段。我校工业工程专业设置在机械学院,主要培养既具备坚实的机械工程技术基础,又掌握现代工程管理理论的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主修课程除高等数学、制图、计算机等公共必修课外,主干课程包括工程技术和物流管理两大类近二十门课程。部分学生抱怨,和机械学院其他专业相比开设课程太多,整天忙于上课,根本无暇顾及其他事情。针对这种情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加以引导。
1.明确专业特点,端正学习态度
要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工业工程专业自身的特点、培养目标及就业前景。该专业毕业生承担的角色更像是企业中的“军师”,要求具备广而博的专业知识,所以开设的课程和所涉及的领域自然要宽泛一些。
2.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改进学习方法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以及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部分传统的课程做了较大的合并和精简,以便补充领域新技术、方法和成果,同时开设了一些新课程。在学制不变的情况下,各门课程伴随着表现出课时紧张、进度加快、深度不够的现象,这就对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学习方法与学习本身相比较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学习方法各人不尽相同,但要注意:
(1) 要重视课堂教学,它是获取专业基础知识的主要渠道,杜绝像无故旷课、心不在焉这种学习效率甚微的现象。
(2) 自学能力必须在大学期间逐渐培养,主动探究理论和方法的来龙去脉以及理论是如何解决工程问题,将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并举一反三学习和解决相关问题。
(3) 要做好充分的课前预习和课后总结,大学里讲课涵盖的信息量非常大,仅仅通过课堂听讲是无法吃透的。
3.拓展专业领域,把握知识前沿
以宽泛扎实的专业理论为基础,注重拓宽专业知识面,才能把握专业的时代特征。图书馆是高校最大最重要的课堂,要充分利用其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和互联网强大的搜索引擎,培养和锻炼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或深造做准备。另外,在选修课选择上也应谨慎对待,把选修课纳入到职业计划中,作为能力培养不可或缺的环节。在选课前需了解该课程的研究内容和教学目的,避免望文生义,更不能盲从或以容易拿到学分为目的。
加强实践环节锻炼,培养创新意识
1.在修各门课程时,要做到目的明确
理论课的学习要以工程应用为目的,只有意识到理论是用于指导实践才能更好地把握理论学习的方向。通常教师在讲授课程导论时都会讲清楚这样几个问题:这门课是研究什么的?学这门课有什么用?是怎样解决实际问题的?应该采取的学习方法等等,即回答“为什么学”和“怎样学”的问题。教师希望在第一次课告诉学生整门课程的精髓和意义所在,目的是要学生带着兴趣和问题学习,以激发学习热情从而最终达到教学目标和要求。因此课程导论这个往往被学生忽视的环节却是整门课程的提纲挈领。
2.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影响理论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实践环节在内容和课时上近几年均有所增加,在组织管理方面作了较大的改革和探索。
需借助于实验仪器的理论讲解完全可以在实验中心授课,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动手能力,改善了教学效果。 在课程设计环节,该专业目前主要有机械设计、制造课程设计、物流设施规划和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设计,以便学生了解产品从设计到生产的全过程。开题前指导老师要做好思想动员,让学生清楚每个设计都是为实现职业规划目标做点滴的技能积累。在选题上更加灵活,在原有传统题目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命题,为思维活跃的学生创造施展能力的空间。尽量做到一人一题,每个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独立完成设计。
毕业设计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在选题阶段要特别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要求学生认真考虑课题的研究方向,尽可能选择与将来的工作方向或研究生阶段的专业方向有关联的课题,后面的工作包括调研、文献检索、制订方案、实验设计、撰写论文等环节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设计方法、实验方法和研究方法的系统全面训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4-0161-03
Thinking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Pattern for Trai-
ning Professional Talents in Material Forming and Control Engi-
neering//FAN Xiangfang, QIU Changjun, LI Biwen, CHEN Yong,
WU Wei, ZHOU Juan
Abstract The pattern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personnel training which is based on the original undergraduate courses, will make full use of both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 in the joint training. At the scene of production, students can effectively put theoretical knowledge into practical ability. Since 2006, the department of material forming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of USC cooperated closely with local large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on the improvement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 and gradual exploring the rules for teaching during joint training process. Through several years cooperation of USC and enterprises, we had made some certain achievements.
Key words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department of material forming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企业是人才需求的主体,大学应与企业保持紧密联系。南华大学自组建以来,一直坚持自己的办学特色,坚持走“核特色、医品牌、以工为主、工医结合”的道路,并不断探索和实行与相关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2012年2月,南华大学被教育部正式批准为“卓越计划”高校,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进行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卓越计划的实施,对机械大类其他几个专业的实践教学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适时修订培养方案,进一步加强了实践教学,从最初的学生在校期间到企业参观实习这种较为单一的教育模式过渡到校企不断深入合作,除认识实习外,在多个教学环节开展多渠道的合作人才培养。如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强化“双师”教学指导,同时开设企业专家课程,针对专业特点和企业需求开展产学研活动等。优选与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大中型企业密切合作,建立相对稳定的人才培养基地。其中,南岳电控人才培养基地,2014年被湖南省教育厅评为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1 校企合作培养人才适应本专业特点及行业发展需求
专业特点需要 为适应人才培养宽知识面的时代需要,扩大本科生的专业口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1998年国家教育部将原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等专业合并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该专业是材料科学、成型工艺和自动控制技术的综合与交叉,专业通用性强、适应性好、择业面宽,能更好地满足日益高、精、尖的社会大生产的需求,材控专业毕业生属于热销人才。但由于合并后,专业涵盖内容多,涉及范围广,学生在同样的学习时间需要掌握的知识信息量大,给大学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实施提出了的新挑战。近年来,很多高校就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探讨。据调查,各高校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虽各具特色,但大多还是体现了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1]。
行业发展需求 在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领域,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工艺设备上,差距都十分明显。随着机械工业的飞速发展,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在产品设计与制造过程中,会遇到越来越多的材料及材料加工方面的问题。这就要求技术人员掌握必要的材料科学知识,具备正确选择材料和加工方法、合理安排加工工艺路线的能力。行业发展,形势逼人,需要培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领域的专业人才,让他们具有材料成型与控制过程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生产及经营管理能力,对材料成型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在该领域去赶超发达国家。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性强,跟企业合作进行人才培养,顺应时展需求,培养出实践型工程技术人才,也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2 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模式
培养目标 南华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目标是注重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培养适应基地各生产岗位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外语表达和沟通协作能力好、综合素质高、职业综合技能水平过硬及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专业人才。
培养特色 南华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分为两个专业方向:材料成型方向和焊接方向。
材料成型方向:以现代企业要求为根本,以金属塑性成型为主线,以模具技术为重点,以熟悉先进成型制造方法为特色。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电工电子技术、材料科学基础、检测技术与控制工程基础、机械设计基础、制造技术基础、热加工工艺基础、金属塑性成型原理、热处理原理及工艺、液态成型技术、冲压成型技术、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先进制造技术、热加工工艺设备及设计等。
焊接方向:以现代企业要求为根本,以金属连接成型为主线,以焊接技术为重点,以熟悉典型核电机械设备焊接成型方法为特色。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电工电子技术、材料科学基础、检测技术与控制工程基础、机械设计基础、制造技术基础、热加工工艺基础、熔焊原理、焊接方法及设备、焊接结构、热处理原理及工艺、核电设备焊接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现代材料测试与分析技术等。
实施方案 以“立足行业、面向社会、突出特色、强化基础、注重创新、提高能力、优化素质”为指导思想,按照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教化与养成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突出人才培养特色,整体优化教学内容,突出以人为本、产学结合的模式。培养过程强化“案例教学”和“双师教学”。
1)案例教学。当今社会,科技知识日新月异,传统四年制教学体系框架已不能充分满足各方面知识结构需求。因此,当今的大学教育除了加强基础理论,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外,对于工科大学生还应强化实践能力训练及创新意识培养,以加强他们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为了在理论教学和实际生产之间架设桥梁,针对专业课程设置,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引入一些工程实例进行分析讲解,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每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开设综合性实验。如材料成型方向的课堂教学引入基地产品――油泵壳体砂铸模具设计、汽车单体泵的成型加工等作为实例。焊接方向的课堂教学结合自编出版的核类特色教材――《核电设备焊接技术》,引入核电行业典型焊接结构进行讲解。实践性教学环节中的机构创意设计实验,通过实验灵活运用机构组合、机构演化与变异,创造性地设计、拼接机构;在机构创新设计平台上,利用提供的构件、运动副进行机构创新设计训练,使学生掌握机械创新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机构的演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设计的能力。
此外,结合基地实际情况,选择有代表性、有针对性的一些专业问题汇编成册。去不同的企业都有相对应的实习教学指导书,并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在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中,指导教师现场答疑解惑;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优选一些综合运用知识性较强的典型成型工艺设计、成型模具设计项目;还有一部分课题,结合学校拥有的大功率激光器、数控加工中心、真空熔炼炉、摩擦磨损机、疲劳试验机等设备,基地拥有的多种先进的热加工生产设备条件,开展学科前沿带有探索性的试验研究。
2)双师教学。学校不仅与本地企业积极沟通,也联合其他工科院校共同参与建设基地。目前,南华大学联合湖南工学院,加强校企联系,建立了由学校专职教师与基地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共同组成的“双师团队”。从培养方案的确定开始,便开始“学校导师”和“基地导师”共同合作指导,学生在校学习四年的各教学阶段都有“基地导师”参加,即学生受到的实践教学不断线:入学后的专业教育有“基地导师”与“学校导师”共同进行;认识实习由基地教师现场进行全面教学;专业基础课,根据不同的课程,利用校内实验室和基地生产现场对专业基础课的理论部分进行实验验证,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专业课教学时,部分实践性强的课程在基地进行现场教学;专业生产实习结合基地的不同工作岗位,通过轮岗达到多种知识、多个岗位的学习,最后形成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 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教学效果及思考
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根据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教师课程教学考核指导意见》及《南华大学教师课程教学考核管理办法》进行,学校分学期开展学生对教师网上评教、教师互评,学校将网上评教纳入学院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对各教学院进行考核。据统计,在历年的考评中,课堂教学能采用案例教学的教师往往得到高分评价;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结合生产实际的课题普遍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也因参与企业课题,缩短了融入企业实际工作的时间,部分学生毕业后较快成为企业技术骨干。
几点思考
1)企业对参与联合培养的认识不一。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其参与联合培养人才的动力,源自其经营目标和社会责任感。南岳电控每年接受来自南华大学、湖南工学院等高校多个专业的学生实习,为湖南省的人才培养做出重要贡献。多年的实习培训,积累了丰富的实习管理经验,建立了较为完整、较为系统的实习管理制度,形成了较科学的实习管理机制及实习模式。公司每年都会招聘一批来自南华大学、湖南工学院等高校的应届毕业生,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
但也有一些企业参与联合培养的动力不足,合作意识淡漠,担心增加企业风险,怕出安全事故、增加管理成本,害怕技术等,未能把培养人才纳入企业价值链中[2-3]。
2)高校适应企业需求的能力有待提高。高校教学模式往往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还没有形成与企业需求相适应的独立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涯感到茫然,个别学生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认识不足,怕苦怕累。说到铸造,想到的是整天生活在尘土飞扬的车间里的翻砂工;说到锻压,想到的是长年拿着大锤的打铁
匠;说到焊接,想到的是时刻戴着面罩、拿着焊枪的电焊工。
针对这一点,高校尚需加强专业思想教育。这几年,南华大学开设了专业导论课,让学生尽早了解现代企业,了解本专业的重要性,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有所提高。
3)校企合作的有效模式有待进一步探讨。校企合作培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需要政府加强统筹,建立校企合作的专门机构[4]。不仅仅是针对职业院校与企业实现对接,所有高校都应与本地的企业加强合作,最终形成多校资源共享、校企共建、优势互补、利益双赢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培养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让学生学有侧重、专有所长,以满足行业特征招聘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常云龙,李润霞.我国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8(8):94-95.
[2]王芳,倪勇.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的分析与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4):121-125.
[3]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4):62-66.
[4]袁媛.以校企合作教育推动大学生就业[J].江苏高教,
工程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推动。美国以及西方许多国家本科阶段的工程教育自20世纪50年代起日益形成“科学导向”的模式,强调科学基础,忽视工程实际问题的解决。20世纪80年代,美国工程教育领域发起了“回归工程运动”(ReturntoEngineeringMovement),开始对“科学导向”的工程教育模式进行改革。纵观近30年美国本科阶段工程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工程设计导向”的改革趋势日趋明显,工程设计成为本科阶段工程教育的核心要素。
一、“工程设计导向”的原因分析
(一)商战引发工程教育界对工程设计的关注
20世纪70年代,在愈演愈烈的商战中美国三大支柱产业收益连年下跌,在国际竞争中逐步处于劣势,如图1所示。[1]为提高产业竞争力,维护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美国经过大量研究论证,发现产品成本的70%由设计阶段决定,有效的设计能够提高质量、减少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美国认真审视自己的工程设计状况,指出政府、企业界、教育界存在的九大问题。其中,教育界存在的问题主要是:(1)高校名义上承担责任,实际上并没有做好工程设计教育。设计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工科教师普遍认为设计难教,仅有的设计教师没有工程设计背景,高校不能培养企业需要的工程设计人才。(2)高校关于工程设计的研究正在复兴,但还远远不够。(3)目前的工科课程不关注整个产品实现过程,大部分课程只强调小部分传统的、技术性的设计过程。课程从整体来看缺乏现代设计活动学科交叉的特点,而且课程也没有教授目前多数有竞争性的企业正在进行的设计活动。结果导致工科毕业生在实际设计活动中缺乏团队精神,不能很好地应用他们的科学、数学和分析知识,不能真正理解制造过程、成本和产品生命周期等概念。[2]这些问题归因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工程教育界发生的重大转折:极其强调数学和自然科学在工程教育中的地位,在工科课程计划中大幅度增加科学教育的比重,削减了设计类科目及学时。商战凸显出工程设计的重要性,工程教育界开始重新关注工程设计。
(二)工程设计是工程的核心
工程设计和工程有着同样漫长的历史。工程设计的涵义及其与工程的关系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现代工程与社会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受到系统工程学和社会建构论的影响,过程主义的工程本质观出现。取得职业身份的工程师们更倾向于把工程定义为一种设计的过程,认为设计是工程的核心,真正的工程师是设计师,强调工程的创造性本质。[3]120—121美国工程师普遍认为专业工程师的特质在于“设计”。工程教育家Smith把工程定义为建筑、装置或系统地满足特定条件的最优化设计方式,并进一步指出,在宽泛的意义上,工程的本质就是在观念中设计装置、程序、系统,有效地解决问题,满足需要。[3]120—121美国许多著名的学者都对工程设计的定义进行了阐述。比较有代表意义的如Simon指出“凡是以将现存情形改变成想望情形为目标而构想行动方案的人都在搞设计”[4];Dym在Simon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对设计的理解:“设计是对物品规范系统化的、智能的生产和评估,使物品外形和功能达到规定目标并且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5];Bucciarelli认为,工程设计是处于真实情境中,涉及社会过程,持有不同观点、来自工程或非工程的不同学科的人,一起工作解决复杂的技术问题,来满足社会和消费者的需要[6]。可以看出,美国学者对于工程设计的定义都较为笼统,这也反映出工程设计的复杂性。在现代工程活动中,设计工作绝不是一个“局域性”或“局部性”的环节,而是一个影响到工程活动的“全过程”和“全局”的起始性、渗透性、贯穿性环节,具有特殊的重要性。[7]
二、“工程设计导向”的研究与实践
(一)“工程设计导向”研究进展
美国关于工程设计教育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宏观层面的理念构建研究阶段、中观层面的课程改革研究阶段和微观层面的设计学习研究阶段。
1.宏观层面的理念构建研究阶段(20世纪七八十年代)此阶段研究的重点是论证工程设计在工程中的重要性,以及本科阶段开展工程设计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持否定态度的学者主要认为工程设计不能算是一门真正的学科,因为它缺乏数学的支撑,更像是一门艺术而非科学;工程设计往往是依靠直觉,工程设计教育没有充分的理论基础,师资队伍也没有保证。[8—9]持肯定态度的学者认为工程设计理论更关注设计过程而非产品,而设计过程是可教授的。[10]随着计算机科学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发展,可以用符号表述出许多传统算法不能表达的东西,实现并展示工程设计,这证明了工程设计并不是凭借看不见摸不着的直觉。20世纪70年代以来涌现了一批有重要影响的设计学家和著作,促进了工程设计科学的发展,使工程设计成为一门学科而不再仅是费时难教的技能。Henderson于1980年发表《当然,设计可以教授》一文,该文通过对学生修完工程设计课程后的收获进行实证研究,得出设计可以教授的结论。[11]
2.中观层面的课程改革研究阶段(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确立了工程设计教育的可行性和重要地位后,各个高校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工程设计导向”的改革,相关研究主要是基于现有的工程设计学理论如工程设计过程模型等,结合研究者自身的教学经验,尝试提出有效的设计教学方法,改革工程设计课程。此阶段涌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对“工程设计导向”的改革实践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Turns等选取1994—2001年10种工程教育期刊和2种重要的工程教育会议论文集,筛选出题目中包含“工程设计”的文章共273篇,从设计教学的对象、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目标及要求、课程评价和设计的定义五方面对选出的文章进行了文本分析。[12]具体来看,此阶段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论证工程设计教学的有效性。例如:Atman和Bursic选取10位大一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一半学生在阅读工程设计过程内容之前解决三项开放性的工程设计问题,另一半读完之后完成同样的问题。然后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发现工程设计过程的相关知识对于学生定义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确实有一定的帮助。[13](2)探讨工程设计教学方法。学者们普遍认为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project-centeredlearning)是比较有效的设计教学方法。可以通过设计项目训练学生的设计思维,了解设计过程并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14—15](3)大一年级贯穿设计体验。研究者意识到本科低年级教学环节与工程实际脱节,开始探讨与大四年级的顶层设计(“capstonedesign”)相对应的大一年级底层设计(“cornerstonedesign”)。一些学者提出大一年级学生应该面对真实的工程问题,理解工程师究竟在做些什么。[16]同时,大一年级开设工程设计课程有助于缓解工科学生的流失,对今后学生的学习也有很大帮助。[17]一些高校尝试在大一年级让学生以团队合作的形式通过真实的工程设计项目体验产品设计的完整过程,深刻理解工程设计的开放性与复杂性。[18]这一阶段的研究在理论方面主要依托工程设计科学研究取得的一些成果,包括设计过程的发现与描述、基于企业最优的设计实践建立规范的设计活动模型、设计过程的自动化模型开发、开发设计语言及陈述、开发设计分析工具、发展用于工业和民生的设计。[19]工程设计的相关理论为设计教育研究提供了方法和视角,但是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工程设计学习,即工程设计者如何习得知识和技能并将其转化为生产力和创新。此外,此阶段关于课程评价的研究较少,不能很好地评价某种工程设计课程对于学生的设计学习所起到的作用。建议使用的教学方法多是作者的自身经验总结,并没有认知科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作为支撑。设计教育研究出现瓶颈,在指导实践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微观层面的设计学习研究阶段(2000年至今)随着工程教育从知识导向到能力导向的转变,工程设计教育进入了重视学生设计能力培养的新阶段。工程设计教育研究开始关注学生做设计的心智过程,即学生如何处理工程设计问题并具备设计能力。鉴于工程设计科学与工程设计教育之间存在的距离,Eastman于2001年所著的《设计知识与学习:设计教育中的认知》提到了设计教育中的认知概念框架,试图从四方面建立认知科学为基础的设计教育理论。从此工程设计教育研究开始对工程设计认知密切关注。[19]这一阶段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华盛顿大学工程学习教学中心关于设计教育的实证研究和斯坦福大学设计研究中心关于设计教育的理论研究。华盛顿大学工程学习教学中心的研究者们利用“发声思考”方法,考察工程本科生和专家如何解决工程设计问题。主要通过录下学生和专家“出声”的思想,基于设计中最基本的操作单元对音像带进行分析,取得数据,从而对比大一学生、大四学生以及经验丰富的设计者之间设计行为的差异及变化。该团队在3套数据的基础上完成了6项相关研究。该团队对设计学习的研究成果如何运用于实际的设计教学中也做了系列研究。斯坦福大学设计研究中心主要致力于工程设计教育的理论研究,将设计科学与认知科学结合起来,为工程设计教育实践提供更好的指导。例如:NeeleyJr.鉴于以往工程设计教育领域对设计的一些本质属性如设计过程中人的特性、动力、适应性等特征关注不够,在仔细分析已有设计模型的基础上,提出自适应设计理论。[20]该理论并非对已有的设计过程、阶段进行详细解释,而是强调对设计者和设计本身的关注,将设计者的思考过程整合到设计活动过程中,从设计思维与认知的角度更加深刻地阐述设计及其过程。2010年斯坦福大学研究团队出版《设计思维:理解—拓展—应用》一书,对工程设计思维进行深入剖析并建立了相关模型。此阶段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1)工程设计课程评价。传统的、单一的评价方法对于设计课程已经不再适用,为了评价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的有效性,应综合采用多种方法,如封闭性调查法、开放式问卷法、概念地图法、观察访谈法等。[21]Safoutin等在布鲁姆的目标分类法基础上,按照设计活动包含的各个要素及其子要素建构课程目标,提出了基于设计的课程分析框架,用于评估课程计划和学习效果,他们还对大一年级的4个设计项目进行了实证研究,按照提出的框架构建目标,在课程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检测学生每一项教学目标完成的程度,并将学生调查的结果与教师相比较。[22](2)建立工程设计课程体系。“工程设计导向”的改革需要改变原有的以科学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设置,突出工程设计课程的重要性。这就需要建立工程设计课程体系,将设计体验作为主线贯穿本科各个阶段。一些学者采用比较研究、案例研究的方法探讨如何在本科阶段建立一体化的工程设计课程,实现工科课程计划的转型。[23—24](3)有效培养工程设计能力。2004年在日本召开的国际工程设计教育研讨会上,经过专家学者的讨论,对以下几种工程设计能力达成共识,即识别并明确地表达问题;创造力;不同的科学技术知识的整合及应用;用制图、命题、方程式、编制程序等方式表达和描述问题;从经济、安全、伦理、环境影响等角度思考问题;在以上约束条件下对问题求解;规划并追随规划;交流;团队合作。如何有效培养工程设计能力的研究也日益增多。学者们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深入分析教学对于培养设计能力的作用。
(二)“工程设计导向”改革实践
在理论研究的推动下,工程设计教育改革实践持续向前推进。1990年9月美国科学基金会(NSF)资助了ECSEL和SYNTHESIS两个工程教育改革联合体,通过校际协作和联合攻关,前者意在将工程设计教育通盘考虑并贯穿于本科教育全过程,后者旨在开发一种创新的综合课程结构模型。美国工程和技术鉴定委员会(ABET)从1996—1997年度鉴定周期起,将原来一年的工程科学和半年的工程设计,融合为一年半的工程主题,按照工程主题标准对教学计划中的设计成分进行评价,从而引导工科院校在本科阶段全面贯穿工程设计的体验。从美国近期的报告中可以看出,“工程设计导向”已经成为工程教育改革的趋势。2007年美国科学理事会(NSB)的研究报告《大力推进工程教育改革》(MovingForwardtoImproveEngineeringEduca-tion)提出进行以设计为核心、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结构及内容改革。[25]2008年《杜德斯达特报告》第4章中提到工程师应具备工程设计的能力,并指出一些工科教育计划已经建立或者转型,使得工科课程计划在所有层面上都贯穿设计的体验,通过课题或基于工作室的活动来完成它。①大学层面的工程教育改革也体现出“工程设计导向”的趋势。素有“世界理工大学之最”的麻省理工学院,非常注重本科阶段的工程设计教育,以机械工程系为例,其本科阶段的教育目标强调“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建模、测量、设计机械部件及系统”“学生能够有效地构思、执行工程设计任务,并且做好团队合作与沟通工作”。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从大一年级到大四年级都开设不同类型的工程设计课程,其内容主要有:(1)为社区顾客设计玩具。其中包括了解社区顾客需求、头脑风暴进行初始设计、绘制草图制作模型、细节设计、建模、为社区顾客展示设计产品、交流沟通等过程。(2)设计机器人并参加比赛。比赛的内容每年都不相同,要求学生在预定时间和预算内完成机器人的设计,强调坚固耐用和工艺性。(3)以15~19人的大团队形式完成一项产品设计,课程结束后学生要向近1000人包括设计师、企业家、学术人员和校友等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4)设计一款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课程将工程与管理整合在一起,决定制造的速度、成本、质量和灵活性。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设计一款对消费者负责任的产品。学生在上完本门课之后应该有能力和信心去制造企业用不熟悉的过程制作他从未见过的产品,并作出明智决策。建于1997年的富兰克林•W•欧林工学院(FranklinWOlinCollegeofEngineering,以下简称“欧林工学院”)以推动美国传统高等工程教育彻底、系统地改革为目标,确立了“欧林三角”这一别具一格的课程理念,尤为关注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
欧林工学院课程类别对应于欧林三角,包括四类课程:艺术、人文社会科学、创业类;科学类;工程类和数学类。在工程类课程中,设计流(designstream)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修读要求中单独列出并做出明确规定:第一学年开设“设计本质”(De-signNature,课程代码ENGR1200),强调工程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把学生带到工作室环境中并鼓励他们尝试将想法转化为模型。第二学年开设“用户导向的协同设计”(User-OrientedCollaborativeDesign,课程代码ENGR2250),强调通过与用户的互动及合作,开发真实产品的概念与模型。第三学年,学生必须从六门深度设计课程(DesignDepthCourse)中选择一门修读。学生在深度设计课程中接触的是学科跨度较宽、项目主题较大的设计,包括系统、部件或流程的再造。第四学年的高级毕业设计(SeniorCap-stonePrograminEngineering,简称SCOPE,课程代码4190)是设计流的终点,也是人才培养的最后环节。位于美国中西部印第安纳州的普渡大学以其雄厚的工科实力所著称。该校机械工程系本科阶段重点突出四大类专业课程:系统、测量和控制类课程;机械科学类课程;热力、流体科学类课程和工程设计类课程。这样的分类是基于机械工程领域专家学者对于机械工程本科阶段教学内容理解和课程安排的共识,即系统、测量和控制,机械科学,热力、流体科学作为机械工程本科阶段课程的三大基础,而设计则更为综合,是上述三类课程的有机结合。
普渡大学机械工程系工程设计类课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半开放的设计项目的完成。学生从备选项目中根据自身兴趣挑选一项完成。包含问题表述、用户与市场调研、信息搜集、初步设计、头脑风暴、初步评估、设计挑选、材料清单、性能分析、最终设计评审等要素,基本涵盖了工程设计的全过程。(2)典型设计项目的完成。包括典型的运动学项目、典型的动力学项目、典型的应力项目、疲劳失效项目、机械零件设计项目。这些典型项目并不是简单的验证型设计实践,而是与生活非常贴近的如棒球投掷装置、公交车挡风玻璃雨刮装置、食品搅拌器轴等的设计。在访谈时该系的副系主任Jones做了这样的比喻:“如果把机械工程系的课程体系看作是一个三脚椅,那么三大类基础课程可以看作是三条腿,缺少一个则三角椅不能平稳支撑,而设计类课程则是三条腿上面的平台,有了它,椅子的功能才得以实现。”美国“工程设计导向”的改革实践不止体现在对工程设计类课程的重视与改革,还包括其他课程或培养环节的配合。例如:麻省理工学院在本科阶段为学生提供许多参与课外工程设计项目的机会;欧林工学院除设计流之外的其他许多工程类课程中都贯穿有设计的体验;普渡大学的社区服务工程项目(EngineeringProjectsinCommunityService,EP-ICS)包含许多工程设计的成分,此外,大一年级的工程导论课程和大二年级的国际化工程讨论班课程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了解工程师是如何工作、思考、交流,并尝试培养学生像工程师一样思考问题。需要说明的是,美国在“工程设计导向”的工程教育改革中并没有削弱基础科学知识的分量,依旧认为基础知识决定了学生未来的发展潜力与创造能力。“工程设计导向”的工程教育改革并非是对科学的否定,而是强化工程教育的工程属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三、启示与思考
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大学的研究团队意识到英美国家工程设计教育的复兴运动将成为工程教育革命的前奏曲,对工程设计教育作了系列研究。王沛民在1989年《工程教育的目标、模式、核心:问题与思考》一文中就鲜明地提出:工程教育的核心不是科学教育,不是普通文科教育,不是技术技能教育,也不是三者简单的加和;工程教育的核心是设计教育。[26]进入21世纪后,美国的回归工程运动、大工程观、CDIO工程教育模式成为中国工程教育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虽然中国近十几年的研究没有对工程设计教育再做专门的讨论,但回归工程、大工程观、CDIO教育模式,都与“工程设计导向”密切相关。回归工程就是要纠正工程教育过分科学化的倾向,突出工程自身的特点,实际上就是向“工程设计导向”转变。大工程观强调工程的系统性、复杂性、综合性,这些特性集中体现在现代工程设计的内涵中。CDIO模式中的“D”正是指工程设计,“设计-实现”经验是CDIO专业计划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CDIO教育理念的核心部分。中国工程院在《走向创新———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工程设计能力是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应该具备的重要能力,中国的工程科技水平要进一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必须大力提高工程设计水平。拥有高水平的设计和开发(D&D)人才,特别是培养和重用创造性设计人才,是产业与工程创新取得成功的根本所在。[27]应该关注美国“工程设计导向”的工程教育改革进展与趋势,深刻认识工程设计及工程设计教育的重要性,以推动中国工程教育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LelandMN.Viewpoint:anindustryviewofengineeringdesigneducation[J].InternationalJournalofEngineeringEducation,1998,14(1):7—13.
[2]CommitteeonEngineeringDesignTheoryandMethodology,Commis-siononEngineeringandTechnicalSystems,NationalResearchCoun-cil.Improvingengineeringdesign:designforcompetitiveadvantage[M].WashingtonDC:NationalAcademy,1991:11—15.
[3]张铃.西方工程哲学思想的历史考察与分析[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8:120—121.
[4]SimonHA.Thesciencesoftheartificial[M].Cambridge:MITPress,1996:125.
[5]DymCL.Theroleofsymbolicrepresentationinengineeringdesigneducation[J].IEEETransactionsonEducation,1993:36(1):183—187.
[6]BucciarelliLL.Designingengineers[M].Cambridge:MITPress,1996:64.
[7]殷瑞钰,汪应洛,李伯聪.工程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35.
[8]EvansDL,McNeillBW,BeakleyGC.Designinengineeringed-ucation:pastviewsoffuturedirections[J].JournalofEngineeringEducation,1990,79(4):517—522.
[9]ToddRH,MaglebySP.Evaluationandrewardsforfacultyin-volvedinengineeringdesigneducation[J].InternationalJournalofEngineeringEducation,2004,20(3):333—340.
[10]DymCL.Engineeringdesign:asynthesisofview[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4:1.
[11]HendersonJM.Yes,designcanbetaught[J].EngineeringEdu-cation,1980,71(4):302.
[12]TurnsJ,RobinA,JoshuaM,etal.Tacklingtheresearch-to-teachingchallengeinengineeringdesigneducation:makingthein-visiblevisible[J].InternationalJournalofEngineeringEducation,2006,22(3):598—608.
[13]CynthiaJA,BursicKM.Howeffectivearetextbooksinteachingtheengineeringdesignprocess?[C]∥25thAnnualConferenceofEngineeringEducationforthe21stCentury,1995:32—40.
[14]SheriDS,KellyM,AnneC,etal.Educatingengineers:designingforthefutureofthefield[M].SanFrancisco:Jossey-Bass,2008:99—136.
[15]DymCL.Teachingdesigntofreshmen:styleandcontent[J].JournalofEngineeringEducation,1994,83(4):303—310.
[16]QuinnRG.Drexel’sE4program:adifferentprofessionalexperi-enceforengineeringstudentsandfaculty[J].JournalofEngineer-ingEducation,1993,82(4):196—202.
[17]SheppardJS.Freshmanengineeringdesignexperiences:anorgani-zationframework[J].InternationalJournalofEngineeringEduca-tion,1997,13(3):190—197.
[18]DallyJW,ZhangGM.Afreshmanengineeringdesigncourse[J].JournalofEngineeringEducation,1994,83(2):83—91.
[19]CharlesME,MichaelMcCracken,WendyCN.Designknowingandlearning:cognitionindesigneducation[M].Atlanta:GeorgiaInstituteofTechnologyAtlantaGA,2001:1—23.
[20]WilliamLNJr.Adaptivedesignexpertise:atheoryofdesignthink-ingandinnovation[D].PaloAlto:StanfordUniversity,2007.
[21]CynthiaJA,RobinSA,JenniferT.Usingmultiplemethodstoeval-uateafreshmendesigncourse[C]∥Kansas:30thASEE/IEEEFrontiersEducationConference,2000:18—26.
[22]MichaelJS,CynthiaJA,RobinSA,etal.Adesignattributeframeworkforcourseplanningandlearningassessment[J].IEEETransactionsonEducation,2000,43(2):71—78.
[23]WoodK,JensenJ,BezdekJ,etal.Reverseengineeringandrede-sign:coursestoincrementallyandsystematicallyteachdesign[J].JournalofEngineeringEducation,2001,90(3):363—374.
[24]TirupathiRC,JohnCC,EricC,etal.Engineeringclinics:in-tegratingdesignthroughouttheMEcurriculum[M].NewYork:A-mericanSocietyofMechanicalEngineers,2001:79—83.
[25]NSB.Movingforwardtoimproveengineeringeducation[R].Wash-ington:NationalScienceBoard,2007:35—40.
10月19日(星期日)
课程 上午
9:00—11:30
下午
14:30--17:00
上午
9:00--11:30
下午
14:30--17:00
专业名称 金融
020106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67财务管理学
00058市场营销学 00076国际金融
00054管理学原理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77金融市场学 00015英语(二)
01214培训管理
00079保险学原理 国际贸易
020110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100国际运输与保险
00045企业经济统计学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0101外经贸经营与管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102世界市场行情
00055企业会计学
00096外刊经贸知识选读 01214培训管理
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
00099涉外经济法 农业经济管理
020114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130作物栽培学(一) 00054管理学原理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28农业技术经济学 00015英语(二)
01214培训管理00134农业统计学 经 济 学
020115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143经济思想史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0142计量经济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38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00015英语(二)
01214培训管理 餐饮管理
020119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989国外饮食文化 00986中国饮食文化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987餐饮美学 00015英语(二)
01214培训管理 调查与分析
020121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58市场营销学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0142计量经济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628管理经济学 00015英语(二)
01214培训管理 工商企业管理
02020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67财务管理学 00054管理学原理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54企业管理咨询 00015英语(二)
01214培训管理00152组织行为学 会计
020204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58市场营销学
00162会计制度设计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59高级财务会计 00015英语(二)
01214培训管理
00158资产评估
00161财务报表分析(一) 市场营销
020208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185商品流通概论
00186国际商务谈判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55企业会计学
00184市场营销策划 00015英语(二)
01214培训管理
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 旅游管理
020210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67财务管理学
00058市场营销学
00163管理心理学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0198旅游企业投资与管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96专业外语 01214培训管理00152组织行为学00197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电子商务
020216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910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 00915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
00995商法(二)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906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 00015英语(二)
00997电子商务安全导论
01214培训管理 电子商务
(移动商务管理方向)
020216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910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 00995商法(二)
00054管理学原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82公共关系学 00015英语(二)
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
00144企业管理概论 人力资源管理
020218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6091薪酬管理 03325劳动关系学
00261行政法学
00107现代管理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82公共关系学
0609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00015英语(二)
00152组织行为学
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物流管理
020229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67财务管理学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01214培训管理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公共事业管理
020230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163管理心理学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3312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 00261行政法学
05723非政府组织管理 03335公共管理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82公共关系学
05725文化管理
00449教育管理原理 00015英语(二)
02382管理信息系统
05722公共经济学
00034社会学概论
00040法学概论 工程管理
020279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67财务管理学
02194工程经济 00054管理学原理
07138工程造价与管理
01854工程质量管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1856建设与房地产法规 00015英语(二)
00122房地产评估
01853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采购与供应管理
020282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5374物流企业财务管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销售管理
020314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55企业会计学
00181广告学(一) 00015英语(二)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中小企业
经营管理
020320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58市场营销学 00054管理学原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204经济管理
00154企业管理咨询 00015英语(二)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法律
030106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230合同法
05678金融法
00242民法学 00227公司法
00262法律文书写作
00257票据法
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
00265西方法律思想史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263外国法制史
05680婚姻家庭法
00167劳动法 00015英语(二)
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0169房地产法
00233税法 律师
030108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230合同法
05678金融法 00227公司法
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
00993法院与检察院组织制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67劳动法
00229证据法学
00924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 00015英语(二)
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0233税法
00917民法原理与实务
00925公证与基层法律服务实务 行政管理学
03030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67财务管理学
00320领导科学
00024普通逻辑 0031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00319行政组织理论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316西方政治制度 00015英语(二)
00034社会学概论
00322中国行政史
00323西方行政学说史
00144企业管理概论 公安管理
030401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372公安信息学 00235犯罪学(一)
00354公安学基础理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860公安行政诉讼 00015英语(二)
00373涉外警务概论 侦查学
030405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24普通逻辑
08029国内安全保卫
01426犯罪心理学 00235犯罪学(一)
08032物证技术学
08033擒敌技术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229证据法学
08035劫持人质案件处置 00015英语(二)
00376现场勘察学
00382刑事侦查学导论 学前教育
04010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24普通逻辑
00401学前比较教育
00409美育基础
00398学前教育原理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88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0088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402学前教育史
00885学前教育诊断与咨询
00884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 00015英语(二)
0040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00886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 教育管理
040107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454教育预测与规划00459高等教育管理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455教育管理心理学
00457学前教育管理
00458中小学教育管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449教育管理原理
00445中外教育管理史 00015英语(二)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0453教育法学 教育学
040108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464中外教育简史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469教育学原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449教育管理原理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0468德育原理 00015英语(二)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0453教育法学
00471认知心理 体育教育
04030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498体育统计学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0500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501体育史
00499体育游戏 00015英语(二)
00503体育教育学
00497运动训练学 秘书学
050104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320领导科学
00523中国秘书史 00261行政法学
00107现代管理学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0524文书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015英语(二)
00312政治学概论
00526秘书参谋职能概论
00525公文选读 汉语言文学
050105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540外国文学史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813外国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00816文艺心理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00015英语(二)
00541语言学概论 英语
050201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600高级英语
00087英语翻译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830现代语言学
00836英语科技文选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833外语教学法 00603英语写作
00840日语
00841法语
00842德语 日语
05020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609高级日语(一)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0611日语句法篇章法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838语言与文化 06042日语写作
00845英语
00841法语
00842德语 广告学
05030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662新闻事业管理00642传播学概论
00639广播电视广告 00107现代管理学
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641中外广告史 00015英语(二)
00034社会学概论
00040法学概论00244经济法概论 新闻学
050305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662新闻事业管理00642传播学概论
00529文学概论(一)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659新闻摄影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82公共关系学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015英语(二)
00312政治学概论00244经济法概论00660外国新闻事业史 音乐教育
050408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734中外音乐欣赏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733音乐分析与创作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7124西方音乐史 00015英语(二)
07123中国音乐史 美术教育
050410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698素描(四)(理论)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0742美术技法理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7125色彩(2)(理论) 00015英语(二)
00747美术教育学 服装艺术设计
050419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3520服装材料(一) 07537服装CAD(二)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7540服装色彩 00015英语(二)
07539时装画(理论) 室内设计
05043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58市场营销学
05340室内空间组合与理论 05342室内环境与设备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6216中外建筑史 00015英语(二)
06217人机工程学 艺术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方向)
050437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694设计素描(理论) 00695设计色彩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5546系列书籍装帧设计 00015英语(二)
05712艺术设计基础 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
方向)
050437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694设计素描(理论) 00695设计色彩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4839材料成型工艺 00015英语(二)
05712艺术设计基础 动画设计
050438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3512剧本写作 03513影视编导
03430动画技法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7887平面设计 00015英语(二)
11733动画视听语言 数学教育
07010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018数学教育学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02009抽象代数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010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一)
02015偏微分方程 00015英语(二)
02013初等数论 生物工程
070404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537发酵工艺学 00054管理学原理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6709微生物遗传与育种 00015英语(二)
06711生物制药学
07732普通物理学 采矿工程
080109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199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11887采矿优化设计 03095系统工程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198线性代数 00015英语(二)
08146矿井提升运输 光伏材料
应用技术
080206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194工程经济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023高等数学(工本)
11552光伏建筑一体化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204经济管理
0220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00015英语(二)
07732普通物理学 机械制造
及自动化
08030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213精密加工与特种加工 02207电气传动与可编程控制器(PLC)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204经济管理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220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00015英语(二)
00420物理(工)
02241工业用微型计算机 机电一体化工程
080307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194工程经济
02199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02245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02240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220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00015英语(二)
00420物理(工)
02241工业用微型计算机 模具设计与制造
080313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5513塑料成型技术 02609互换性原理与测量技术基础
05508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5509成型设备概论 00015英语(二)
05510模具工程材料 电厂热能
动力工程
08050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199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02267热工过程自动控制 02265汽轮机原理及运行
02261传热学(二)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198线性代数
02264锅炉燃烧设备 00015英语(二)
00420物理(工)
02262机械设计基础及电厂金属材料 工业自动化
080603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297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293检测与转换技术04737C++程序设计
02291自动控制理论(一) 00015英语(二)
00144企业管理概论
07732普通物理学00420物理(工) 电力系统及其
自动化
080605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199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02310电力系统分析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2312电力系统远动及调度自动化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2306自动控制理论(二) 00015英语(二)
07732普通物理学02311发电厂动力部分 计算机及应用
08070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324离散数学
02331数据结构
04747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4737C++程序设计
02325计算机系统结构 00015英语(二)
07732普通物理学02333软件工程 电子工程
080705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194工程经济
02199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06541现代通信技术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2358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2306自动控制理论(二) 00015英语(二)
07732普通物理学00420物理(工) 计算机网络
080709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331数据结构
04747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
02335网络操作系统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
04749网络工程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379计算机网络管理
04751计算机网络安全 00015英语(二)
07732普通物理学04742通信概论
03142互联网及其应用 软件工程
080720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324离散数学
07169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7029软件项目管理
07172信息安全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4737C++程序设计 00015英语(二)
07732普通物理学07028软件测试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080735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199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06541现代通信技术 0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2358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20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00015英语(二)
00420物理(工)
05691智能化仪器仪表设计 数控技术
080741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5661机床数控原理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2240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220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00015英语(二)
07732普通物理学05667数控系统维护及调试
02205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时间 10月18日(星期六)
10月19日(星期日)
课程 上午
9:00—11:30
下午
14:30--17:00
上午
9:00--11:30
下午
14:30--17:00
专业名称 金融
020106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67财务管理学
00058市场营销学 00076国际金融
00054管理学原理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77金融市场学 00015英语(二)
01214培训管理
00079保险学原理 国际贸易
020110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100国际运输与保险
00045企业经济统计学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0101外经贸经营与管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102世界市场行情
00055企业会计学
00096外刊经贸知识选读 01214培训管理
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
00099涉外经济法 农业经济管理
020114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130作物栽培学(一) 00054管理学原理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28农业技术经济学 00015英语(二)
01214培训管理00134农业统计学 经 济 学
020115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143经济思想史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0142计量经济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38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00015英语(二)
01214培训管理 餐饮管理
020119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989国外饮食文化 00986中国饮食文化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987餐饮美学 00015英语(二)
01214培训管理 调查与分析
020121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58市场营销学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0142计量经济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628管理经济学 00015英语(二)
01214培训管理 工商企业管理
02020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67财务管理学 00054管理学原理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54企业管理咨询 00015英语(二)
01214培训管理00152组织行为学 会计
020204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58市场营销学
00162会计制度设计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59高级财务会计 00015英语(二)
01214培训管理
00158资产评估
00161财务报表分析(一) 市场营销
020208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185商品流通概论
00186国际商务谈判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55企业会计学
00184市场营销策划 00015英语(二)
01214培训管理
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 旅游管理
020210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67财务管理学
00058市场营销学
00163管理心理学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0198旅游企业投资与管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96专业外语 01214培训管理00152组织行为学00197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电子商务
020216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910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 00915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
00995商法(二)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906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 00015英语(二)
00997电子商务安全导论
01214培训管理 电子商务
(移动商务管理方向)
020216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910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 00995商法(二)
00054管理学原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82公共关系学 00015英语(二)
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
00144企业管理概论 人力资源管理
020218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6091薪酬管理 03325劳动关系学
00261行政法学
00107现代管理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82公共关系学
0609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00015英语(二)
00152组织行为学
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物流管理
020229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67财务管理学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01214培训管理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公共事业管理
020230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163管理心理学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3312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 00261行政法学
05723非政府组织管理 03335公共管理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82公共关系学
05725文化管理
00449教育管理原理 00015英语(二)
02382管理信息系统
05722公共经济学
00034社会学概论
00040法学概论 工程管理
020279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67财务管理学
02194工程经济 00054管理学原理
07138工程造价与管理
01854工程质量管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1856建设与房地产法规 00015英语(二)
00122房地产评估
01853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采购与供应管理
020282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5374物流企业财务管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销售管理
020314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55企业会计学
00181广告学(一) 00015英语(二)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中小企业
经营管理
020320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58市场营销学 00054管理学原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204经济管理
00154企业管理咨询 00015英语(二)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法律
030106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230合同法
05678金融法
00242民法学 00227公司法
00262法律文书写作
00257票据法
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
00265西方法律思想史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263外国法制史
05680婚姻家庭法
00167劳动法 00015英语(二)
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0169房地产法
00233税法 律师
030108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230合同法
05678金融法 00227公司法
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
00993法院与检察院组织制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67劳动法
00229证据法学
00924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 00015英语(二)
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0233税法
00917民法原理与实务
00925公证与基层法律服务实务 行政管理学
03030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67财务管理学
00320领导科学
00024普通逻辑 0031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00319行政组织理论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316西方政治制度 00015英语(二)
00034社会学概论
00322中国行政史
00323西方行政学说史
00144企业管理概论 公安管理
030401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372公安信息学 00235犯罪学(一)
00354公安学基础理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860公安行政诉讼 00015英语(二)
00373涉外警务概论 侦查学
030405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24普通逻辑
08029国内安全保卫
01426犯罪心理学 00235犯罪学(一)
08032物证技术学
08033擒敌技术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229证据法学
08035劫持人质案件处置 00015英语(二)
00376现场勘察学
00382刑事侦查学导论 学前教育
04010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24普通逻辑
00401学前比较教育
00409美育基础
00398学前教育原理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88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0088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402学前教育史
00885学前教育诊断与咨询
00884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 00015英语(二)
0040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00886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 教育管理
040107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454教育预测与规划00459高等教育管理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455教育管理心理学
00457学前教育管理
00458中小学教育管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449教育管理原理
00445中外教育管理史 00015英语(二)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0453教育法学 教育学
040108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464中外教育简史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469教育学原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449教育管理原理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0468德育原理 00015英语(二)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0453教育法学
00471认知心理 体育教育
04030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498体育统计学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0500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501体育史
00499体育游戏 00015英语(二)
00503体育教育学
00497运动训练学 秘书学
050104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320领导科学
00523中国秘书史 00261行政法学
00107现代管理学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0524文书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015英语(二)
00312政治学概论
00526秘书参谋职能概论
00525公文选读 汉语言文学
050105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540外国文学史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813外国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00816文艺心理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00015英语(二)
00541语言学概论 英语
050201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600高级英语
00087英语翻译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830现代语言学
00836英语科技文选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833外语教学法 00603英语写作
00840日语
00841法语
00842德语 日语
05020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609高级日语(一)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0611日语句法篇章法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838语言与文化 06042日语写作
00845英语
00841法语
00842德语 广告学
05030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662新闻事业管理00642传播学概论
00639广播电视广告 00107现代管理学
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641中外广告史 00015英语(二)
00034社会学概论
00040法学概论00244经济法概论 新闻学
050305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662新闻事业管理00642传播学概论
00529文学概论(一)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659新闻摄影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82公共关系学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015英语(二)
00312政治学概论00244经济法概论00660外国新闻事业史 音乐教育
050408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734中外音乐欣赏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733音乐分析与创作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7124西方音乐史 00015英语(二)
07123中国音乐史 美术教育
050410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698素描(四)(理论)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0742美术技法理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7125色彩(2)(理论) 00015英语(二)
00747美术教育学 服装艺术设计
050419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3520服装材料(一) 07537服装CAD(二)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7540服装色彩 00015英语(二)
07539时装画(理论) 室内设计
05043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58市场营销学
05340室内空间组合与理论 05342室内环境与设备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6216中外建筑史 00015英语(二)
06217人机工程学 艺术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方向)
050437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694设计素描(理论) 00695设计色彩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5546系列书籍装帧设计 00015英语(二)
05712艺术设计基础 艺术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
方向)
050437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694设计素描(理论) 00695设计色彩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4839材料成型工艺 00015英语(二)
05712艺术设计基础 动画设计
050438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3512剧本写作 03513影视编导
03430动画技法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7887平面设计 00015英语(二)
11733动画视听语言 数学教育
07010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018数学教育学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02009抽象代数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010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一)
02015偏微分方程 00015英语(二)
02013初等数论 生物工程
070404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537发酵工艺学 00054管理学原理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6709微生物遗传与育种 00015英语(二)
06711生物制药学
07732普通物理学 采矿工程
080109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199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11887采矿优化设计 03095系统工程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198线性代数 00015英语(二)
08146矿井提升运输 光伏材料
应用技术
080206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194工程经济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023高等数学(工本)
11552光伏建筑一体化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204经济管理
0220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00015英语(二)
07732普通物理学 机械制造
及自动化
08030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213精密加工与特种加工 02207电气传动与可编程控制器(PLC)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204经济管理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220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00015英语(二)
00420物理(工)
02241工业用微型计算机 机电一体化工程
080307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194工程经济
02199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02245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02240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220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00015英语(二)
00420物理(工)
02241工业用微型计算机 模具设计与制造
080313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5513塑料成型技术 02609互换性原理与测量技术基础
05508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5509成型设备概论 00015英语(二)
05510模具工程材料 电厂热能
动力工程
08050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199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02267热工过程自动控制 02265汽轮机原理及运行
02261传热学(二)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198线性代数
02264锅炉燃烧设备 00015英语(二)
00420物理(工)
02262机械设计基础及电厂金属材料 工业自动化
080603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297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293检测与转换技术04737C++程序设计
02291自动控制理论(一) 00015英语(二)
00144企业管理概论
07732普通物理学00420物理(工) 电力系统及其
自动化
080605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199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02310电力系统分析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2312电力系统远动及调度自动化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2306自动控制理论(二) 00015英语(二)
07732普通物理学02311发电厂动力部分 计算机及应用
08070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324离散数学
02331数据结构
04747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4737C++程序设计
02325计算机系统结构 00015英语(二)
07732普通物理学02333软件工程 电子工程
080705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194工程经济
02199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06541现代通信技术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2358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2306自动控制理论(二) 00015英语(二)
07732普通物理学00420物理(工) 计算机网络
080709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331数据结构
04747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
02335网络操作系统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4735数据库系统原理
04749网络工程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379计算机网络管理
04751计算机网络安全 00015英语(二)
07732普通物理学04742通信概论
03142互联网及其应用 软件工程
080720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324离散数学
07169软件开发工具与环境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7029软件项目管理
07172信息安全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4737C++程序设计 00015英语(二)
07732普通物理学07028软件测试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080735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2199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06541现代通信技术 0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2358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20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00015英语(二)
00420物理(工)
05691智能化仪器仪表设计 数控技术
080741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5661机床数控原理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2240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220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00015英语(二)
07732普通物理学05667数控系统维护及调试
02205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江西2014年10月自考科目安排表
时间10月18日(星期六)
10月19日(星期日)
课程上午
9:00—11:30
下午
14:30--17:00
上午
9:00--11:30
下午
14:30--17:00
专业名称金融
020106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67财务管理学
00058市场营销学 00076国际金融
00054管理学原理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77金融市场学 00015英语(二)
01214培训管理
00079保险学原理 国际贸易
020110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100国际运输与保险
00045企业经济统计学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0101外经贸经营与管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102世界市场行情
00055企业会计学
00096外刊经贸知识选读 01214培训管理
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
00099涉外经济法 农业经济管理
020114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130作物栽培学(一) 00054管理学原理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28农业技术经济学 00015英语(二)
01214培训管理00134农业统计学 经 济 学
020115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143经济思想史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0142计量经济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38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00015英语(二)
01214培训管理 餐饮管理
020119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989国外饮食文化 00986中国饮食文化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987餐饮美学 00015英语(二)
01214培训管理 调查与分析
020121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58市场营销学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0142计量经济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628管理经济学 00015英语(二)
01214培训管理 工商企业管理
02020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67财务管理学 00054管理学原理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54企业管理咨询 00015英语(二)
01214培训管理00152组织行为学 会计
020204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58市场营销学
00162会计制度设计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59高级财务会计 00015英语(二)
01214培训管理
00158资产评估
00161财务报表分析(一) 市场营销
020208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185商品流通概论
00186国际商务谈判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55企业会计学
00184市场营销策划 00015英语(二)
01214培训管理
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 旅游管理
020210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67财务管理学
00058市场营销学
00163管理心理学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0198旅游企业投资与管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96专业外语 01214培训管理00152组织行为学00197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电子商务
020216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910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 00915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
00995商法(二)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906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 00015英语(二)
00997电子商务安全导论
01214培训管理 电子商务
(移动商务管理方向)
020216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910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 00995商法(二)
00054管理学原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82公共关系学 00015英语(二)
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
00144企业管理概论 人力资源管理
020218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6091薪酬管理 03325劳动关系学
00261行政法学
00107现代管理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82公共关系学
0609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00015英语(二)
00152组织行为学
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物流管理
020229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67财务管理学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5963绩效管理
03601服务营销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01214培训管理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公共事业管理
020230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163管理心理学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3312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 00261行政法学
05723非政府组织管理 03335公共管理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82公共关系学
05725文化管理
00449教育管理原理 00015英语(二)
02382管理信息系统
05722公共经济学
00034社会学概论
00040法学概论 工程管理
020279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67财务管理学
02194工程经济 00054管理学原理
07138工程造价与管理
01854工程质量管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19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1856建设与房地产法规 00015英语(二)
00122房地产评估
01853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采购与供应管理
020282 00009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05374物流企业财务管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15英语(二) 销售管理
020314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055企业会计学
00181广告学(一) 00015英语(二)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中小企业
经营管理
020320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58市场营销学 00054管理学原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2204经济管理
00154企业管理咨询 00015英语(二)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法律
030106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230合同法
05678金融法
00242民法学 00227公司法
00262法律文书写作
00257票据法
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
00265西方法律思想史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263外国法制史
05680婚姻家庭法
00167劳动法 00015英语(二)
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0169房地产法
00233税法 律师
030108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230合同法
05678金融法 00227公司法
0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
00993法院与检察院组织制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167劳动法
00229证据法学
00924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 00015英语(二)
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00233税法
00917民法原理与实务
00925公证与基层法律服务实务 行政管理学
03030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67财务管理学
00320领导科学
00024普通逻辑 0031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00319行政组织理论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316西方政治制度 00015英语(二)
00034社会学概论
00322中国行政史
00323西方行政学说史
00144企业管理概论 公安管理
030401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372公安信息学 00235犯罪学(一)
00354公安学基础理论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860公安行政诉讼 00015英语(二)
00373涉外警务概论 侦查学
030405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24普通逻辑
08029国内安全保卫
01426犯罪心理学 00235犯罪学(一)
08032物证技术学
08033擒敌技术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229证据法学
08035劫持人质案件处置 00015英语(二)
00376现场勘察学
00382刑事侦查学导论 学前教育
04010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024普通逻辑
00401学前比较教育
00409美育基础
00398学前教育原理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88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0088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402学前教育史
00885学前教育诊断与咨询
00884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 00015英语(二)
0040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00886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 教育管理
040107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454教育预测与规划00459高等教育管理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455教育管理心理学
00457学前教育管理
00458中小学教育管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449教育管理原理
00445中外教育管理史 00015英语(二)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0453教育法学 教育学
040108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464中外教育简史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469教育学原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449教育管理原理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0468德育原理 00015英语(二)
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00453教育法学
00471认知心理 体育教育
04030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498体育统计学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0500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501体育史
00499体育游戏 00015英语(二)
00503体育教育学
00497运动训练学 秘书学
050104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320领导科学
00523中国秘书史 00261行政法学
00107现代管理学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0524文书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015英语(二)
00312政治学概论
00526秘书参谋职能概论
00525公文选读 汉语言文学
050105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540外国文学史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813外国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00816文艺心理学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00015英语(二)
00541语言学概论 英语
050201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600高级英语
00087英语翻译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830现代语言学
00836英语科技文选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833外语教学法 00603英语写作
00840日语
00841法语
00842德语 日语
05020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609高级日语(一)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0611日语句法篇章法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838语言与文化 06042日语写作
00845英语
00841法语
00842德语 广告学
050302 03709基本原理概论
00662新闻事业管理00642传播学概论
00639广播电视广告 00107现代管理学
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641中外广告史 00015英语(二)
09:00-11:30
14:30-17:00
09:00-11:30
14:30-17:00
A020105 金融 00041 基础会计学 A020201
工商企业管理 00058 市场营销学 00147 人力资源管理(一) 00041 基础会计学 A020203 会计 00067 财务管理学 00041 基础会计学 A020207
市场营销 00058 市场营销学 00041 基础会计学 00182
公共关系学 A020215 电子商务 00896 电子商务概论 00041 基础会计学 A020228
物流管理 11178 物流管理基础 08094 仓储学 03997 采购与供应管理 07802 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 A030301
行政管理 00147 人力资源管理(一) 00182
公共关系学 A040101 学前教育 00383 学前教育学 00386 幼儿文学 A040103
小学教育 00410 小学语文教学论 A040106
教育管理 00442 教育学(二) 02111 教育心理学 00182
公共关系学 A050102
秘书 00058 市场营销学 00182
公共关系学 A080777
通信信息管理 09016 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 06032 电信业务与管理 A080801
房屋建筑工程 02394
房屋建筑学 A081208
应用化学 02070 微生物学
02483 工业分析 02173 无机化学(二) 03475 环境化学 08220
定量分析化学 A082207
计算机信息管理 00041 基础会计学 A082214
工程造价管理 00708 装饰材料与构造 06958 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 06960
合同法与合同管理 A100701
护理学 02113 医学心理学 02998 内科护理学(一) C030112 法律 00261 行政法学 00245 刑法学 C050114
汉语言文学 00533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C050207 英语 00596 英语阅读(二) G020106
金融 07250 投资学原理 00067 财务管理学
08390 金融风险控制与管理 00041 基础会计学 00054
管理学原理 G020204
会计 00058 市场营销学
07250 投资学原理 00067 财务管理学
00149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041 基础会计学 00054 管理学原理
00160 审计学 G080806
建筑工程 02446 建筑设备 06568 房屋建筑概论 06001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02394 房屋建筑学 G081707
铁道与道路工程 06086 工程监理
06287 结构设计原理(本) 02407 路基路面工程
05497 基础工程
06528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06523 线路工程(本)
07259 土力学及路基工程 06519 工程流体力学
06527 土木工程施工组织及概预算
07258 结构设计原理(三)(专) G082231
工程造价管理 00708
装饰材料与构造
08984
房屋建筑工程概论 04624
工程经济学 04228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实务
06958 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
06962 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 06960
合同法与合同管理 Z020140
财税与金融 00041 基础会计学 Z020201
工商企业管理 00058 市场营销学 00041 基础会计学 Z020205
人力资源管理 00164 劳动经济学 00166 企业劳动工资管理 Z020207 市场营销 00058 市场营销学 00041 基础会计学 Z020209
旅游管理 00191 旅行社经营与管理 00193 饭店管理概论 00194 旅游法规 00190
中国旅游地理 Z020211
饭店管理 00058 市场营销学 00193 饭店管理概论 00194 旅游法规 00201
饭店餐饮管理 Z020212
企业财务管理 00067 财务管理学 00041 基础会计学
00150 金融理论与实务 Z020215 电子商务 00058 市场营销学 00896 电子商务概论 00041 基础会计学 Z020228 物流管理 11178 物流管理基础 08094 仓储学 03997 采购与供应管理 07802 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 Z020242 会计电算化 00067 财务管理学 00041 基础会计学 Z020260
工程财务管理 07103
现代企业管理法 00041 基础会计学
06962 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 05289 项目投资管理 Z020313 销售管理 Z030112 法律 00261 行政法学 00245 刑法学 Z030202
社会工作与管理 00266 社会心理学(一) 00272 社会工作概论 00273 社会工作实务 Z030301
行政管理 00147 人力资源管理(一) 00182 公共关系学 Z040101 学前教育 00383 学前教育学 00386 幼儿文学 Z040103
小学教育 00410 小学语文教学论 Z050114
汉语言文学 00533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Z050207 英语 00596 英语阅读(二) Z050220
商贸英语 05844
国际商务英语 Z050442
服装设计与工程 00677 服装材料 Z050444
环境艺术设计 00673 素描(二)(人物线描为主) 00674 色彩 00688
设计概论 Z050445
动漫设计 00673 素描(二)(人物线描为主) 00674 色彩 04744
网页动画设计 Z071601
信息管理与服务 02115 信息管理基础 02118 信息检索 Z080704
电子技术 02595 高频电子线路 09016 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 02358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02340 线性电子电路 Z080725
现代信息技术教育 03785 创意图形设计 04342 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制作 05196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小教) 05918 数据库原理与程序设计 Z080744
数控技术应用 05787 数控编程 05789 数控机床操作 04068 机械制图及AutoCad 02561 机械工程材料 Z080752
电子信息工程 09016 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 Z080777
通信信息管理 09016 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 06032 电信业务与管理 Z080786
移动商务技术 Z080801
房屋建筑工程 02394
房屋建筑学 Z080802
道路与桥梁工程 06279 道路工程制图 04624 工程经济学 02405 道路勘测设计 02411 道路施工与管理 Z081208
应用化学 02070 微生物学 02173 无机化学(二) 03475 环境化学 08220
定量分析化学 Z081305
烹饪工艺 02528 烹饪营养学 02527 烹饪化学基础 02525
烹饪原料学 Z081306
应用生物技术 02070 微生物学
02537 发酵工艺学 02533 普通生物学 02072 生物化学(一) 12521
酿酒工艺学 Z081701
交通运输 05105 民航货物运输 04570 民用航空法 05106
民航旅客运输 Z081716
铁道与道路工程 06528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07259 土力学及路基工程 06519 工程流体力学
07258 结构设计原理(三)(专) Z081717
交通运输管理 02571 铁路站场
02575 货物运输组织
07267 道路运输组织 02573 旅客运输组织
07263 运输企业管理 00365 交通工程
02569 运输设备 02570 铁路行车组织基础
07266 道路运输行政管理学 Z081725
汽车维修与检测 06921 汽车机械基础 05875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06904
汽车保险与理赔 04442
汽车概论 Z082207
计算机信息管理 00041
基础会计学 Z082214
工程造价管理 06958 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 06960 合同法与合同管理 Z082230
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 03894
施工项目管理 03887
建筑工程基础 03891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和合同管理 Z100701
护理学 02113
医学心理学 02998
内科护理学(一) Z100801
药学 03027
植物化学 03026
药理学(二) 03034
药事管理学 Z100803
中药学 02972
中医基础理论(一) 03037 药用植物学 02974
中药学(一) 03040
中药鉴定学 B020104
财税 00058
市场营销学 00067 财务管理学 00233
税法 00054
管理学原理 B020106
金融 00058
市场营销学 00067 财务管理学 00150
金融理论与实务 00054
管理学原理 B020110 国际贸易 00098 国际市场营销学 00045 企业经济统计学 05844
国际商务英语 B020202 工商企业管理 00152 组织行为学 00067 财务管理学
00149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150 金融理论与实务 00054
管理学原理 B020204 会计 00058 市场营销学 00149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150 金融理论与实务 00160
审计学 B020208 市场营销 00098 国际市场营销学 00149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150 金融理论与实务 00054
管理学原理 B020210 旅游管理 00058 市场营销学
00152 组织行为学
00199 中外民俗 00067 财务管理学
00197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00198 旅游企业投资与管理 00189 旅游与饭店会计
00200 客源国概况
06124 旅游文化学 B020216 电子商务 00896 电子商务概论 B020222 物业管理 00147 人力资源管理(一) 05674
物业信息管理 00054
管理学原理 B020229 物流管理 07725 物流规划 07114 现代物流学 07726
物流经济学 B020230 公共事业管理 03331 公共事业管理 00147 人力资源管理(一) 00261
行政法学 B020232 劳动和社会保障 00147 人力资源管理(一) B020279 工程管理 06086 工程监理 00067 财务管理学 06962 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 B030302 行政管理学 01848 公务员制度 00067 财务管理学 00320
领导科学 B040102 学前教育 00881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00399 学前游戏论 B040107 教育管理 00442 教育学(二) 02111 教育心理学 00261 行政法学 00054
管理学原理 B040112 小学教育 00442 教育学(二) 02111 教育心理学 B040302
体育教育 00442 教育学(二)
00501 体育史 00495 体育保健学
00499 体育游戏
02111 教育心理学 00502 体育管理学 00497
运动训练学 B050104 秘书学 00261 行政法学 00320 领导科学 B050140
对外汉语 00539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00840 日语 00541
语言学概论 00538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00537
中国现代文学史 B050412
环境艺术设计 05424
现代设计史 04489
室内装饰材料 04026
设计美学 B050418 数字媒体艺术 07219
数字摄影技术 07227
电脑动画 07231 数字影视合成 09537 动态网站编程基础 B070102 数学教育 00442 教育学(二) 02111 教育心理学 02009 抽象代数 02013 初等数论 B071602 信息管理与服务 02133 信息政策与法规 02134 信息系统设计与分析 09537 动态网站编程基础 B080302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02213 精密加工与特种加工 02204
经济管理 02207 电气传动与可编程控制器(PLC) B080612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10053 工程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 08182
自动控制原理(一) 02358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00054
管理学原理 B080702 计算机及应用 04741
计算机网络原理 B080709 计算机网络 04751
计算机网络安全 04741
计算机网络原理 B080713 信息技术教育 01263 数据库VisualFoxpro及学校应用 01265 Photoshop图形处理
07227 电脑动画 02115
信息管理基础 03137
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 B080738 电子信息技术 07874 信息技术导论 06169 电子电路EDA技术 07871
多媒体应用技术 B081209 应用化学 02483 工业分析 02066 有机化学(二) 02471 环境生态学 05082 波谱学 B081311 营养、食品与健康 05766
新型食品概论 B082208
计算机信息管理 02378
信息资源管理 04741
计算机网络原理 B082231
工程造价管理 08984
房屋建筑工程概论 04624
工程经济学 04228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实务
06962 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 04231 建设工程合同(含FIDIC)条款 B082232
汽车服务工程 08587
汽车服务工程
10053 工程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 04912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06906
汽车运行材料 02576 汽车构造 04946 汽车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 B090614 林业及园林高新技术与管理 02685 园林病虫害防治 02831 林业企业经营化管理
06505 森林游憩概论 06509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 06503 特种经济植物生产技术 D030106
法律 00259 公证与律师制度 00226 知识产权法 00233 税法 D050105
汉语言文学 00539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00541 语言学概论 00538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00537 中国现代文学史 D050201
英语 00840 日语 00600 高级英语 05844 国际商务英语 D050305 新闻学 00182 公共关系学 Y020106 金融 00067 财务管理学 00054 管理学原理 Y020110
国际贸易 00098 国际市场营销学 00045 企业经济统计学 Y020155
文化产业 04140 知识产权概论 04125 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 04139
应用写作(本) Y020202
工商企业管理 00152 组织行为学 00149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150 金融理论与实务 00054
管理学原理 Y020204
会计 00058 市场营销学 00149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150 金融理论与实务 00160
审计学 Y020208
市场营销 00098 国际市场营销学 00149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150 金融理论与实务 Y020210
旅游管理 00058 市场营销学
00152 组织行为学
00199 中外民俗 00197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00198 旅游企业投资与管理 00189
旅游与饭店会计
00200 客源国概况 Y020213
企业财务管理 00058 市场营销学 00160
审计学 Y020216 电子商务 08395 网络金融与管理 08674 计算机网络基础 Y020218
人力资源管理 06088 管理思想史 06093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06089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00054
管理学原理
00182
公共关系学
06090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Y020221
建筑经济管理 02460 工程质量与进度控制 02204 经济管理 01564 工程建设监理概论 Y020222
物业管理 00147 人力资源管理(一) 05674 物业信息管理 00054
管理学原理 Y020227
资源经济与管理 02560 资源经济学 06726
资源政策与法规 06728 资源信息管理 06734
财政与税收 Y020229
物流管理 00058 市场营销学
07725 物流规划 07114
现代物流学 07117 铁路运输组织学 07726
物流经济学 Y020230
公共事业管理 03331 公共事业管理 00147
人力资源管理(一) Y020256
项目管理 11880 项目组织与团队管理 05061
项目成本管理 05059 项目管理学 05060
项目范围管理 Y020261
工程财务管理 06072 企业财务审计 05293 国际工程与建设项目管理 Y020263
现代商务 00098 国际市场营销学 00896 电子商务概论 00947 国际商务管理学 Y020279
工程管理 06086 工程监理 00067 财务管理学 06962 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 Y020302 酒店管理 08424 酒店管理 04929 旅游市场营销 06126 旅游人力资源管理 06124
旅游文化学 Y020314 销售管理 Y030106 法律 00259 公证与律师制度 00226 知识产权法 00233 税法 Y030203
社会工作与管理 00279 团体社会工作 00285 中国福利思想 00281 社区社会工作
00282 个案社会工作 00283 社会行政
00284 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 Y030302
行政管理学 01848 公务员制度 00320 领导科学 Y030405
侦查学 00382 刑事侦查学导论
08027 侦查措施与策略 08031 经济犯罪侦查 08028 审讯学 08030
犯罪侦查 Y040102
学前教育 00881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00399 学前游戏论 Y040107 教育管理 00442 教育学(二) 02111 教育心理学 Y040112 小学教育 00442 教育学(二) 02111 教育心理学 Y040202
思想政治教育 00442 教育学(二) 02111 教育心理学 00479 当代资本主义 Y040302
体育教育 00442 教育学(二)
00501 体育史
09479 健身理论与方法 00495 体育保健学
00499 体育游戏
02111 教育心理学 00502 体育管理学
09480 学校拓展训练 00497
运动训练学
09478
休闲体育学 Y050105
汉语言文学 00539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00567 马列文论选读 00541 语言学概论 00538 中
国古代文学史(一) 00537
中国现代文学史 Y050113
汉语言文学教育 00442 教育学(二)
00539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02111 教育心理学 00538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00537
中国现代文学史 Y050140
对外汉语 00840 日语 00541 语言学概论 00537
中国现代文学史 Y050201
英语 00840 日语 00600 高级英语 05844 国际商务英语 Y050206 英语教育 00442 教育学(二) 02111 教育心理学 00600 高级英语 Y050218
商务英语 05959 外经贸应用文 05844 国际商务英语 Y050305 新闻学 00182 公共关系学 Y050310
播音与主持 00504 艺术概论 00537 中国现代文学史 Y050311
广播电视编导 01181 电视节目导播 01183 电视文艺编导 01184 电视艺术片创作 01179 非线性编辑 Y050408 音乐教育 00442 教育学(二) 02111 教育心理学 09471 舞蹈教学法 04805 声乐教学法 Y050410 美术教育 00442 教育学(二) 02111 教育心理学 Y050412
环境艺术设计 05424 现代设计史 04489 室内装饰材料 04026 设计美学 Y050418
数字媒体艺术 07219 数字摄影技术 07227 电脑动画 07231 数字影视合成 09537 动态网站编程基础 Y050437
艺术设计 05424 现代设计史 00709 室内设计 00755 广告设计与创意 04026
设计美学 Y050443 服装设计与工程 03908 服装材料学 01014 针织服装设计 Y070102 数学教育 00442 教育学(二) 02111 教育心理学 02009 抽象代数 02013 初等数论 Y070405
生物技术 06708 发酵工程与设备 02066 有机化学(二) 06648 生物技术概论 06705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 Y071602
信息管理与服务 02133 信息政策与法规 02134 信息系统设计与分析 02140 信息咨询 Y080105 石油工程 01135 油藏工程 06340 油气开发地质 Y080302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02213 精密加工与特种加工 02204 经济管理 02207 电气传动与可编程控制器(PLC) Y080338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4―0078―04
美国著名研究型大学麻省理工学院(MIT)有着悠久的利用技术变革教育的传统:1983年至1991年与IBM和数字设备公司合作启动实施了“雅典娜项目”,其主题为“计算机真的可以帮助本科生更快更好地学习吗?”该项目从技术和教育两方面对信息技术(特别是新一代计算机技术和交互图形技术)可能引发的高等教育变革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尝试,使1983年教育信息化预算只占MIT总预算3%的现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1999年至2006年MIT又和微软(由微软研究院具体实施)合作启动了“信息化校园”(iCampus)项目;其间又于2001年4月启动了“网络课件开放工程”(OCW),在全世界产生了极其广泛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其中的“信息化校园”项目进行评介和分析。
一 项目简介
1999年启动的“信息化校园”项目是MIT“教育技术发展战略”(该战略旨在转变学生的课堂学习经验,使之成为一种更加主动的学习;促进智力共享;鼓励机构间合作的新模式和创建广泛的大学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项目总投入为2500万美元,旨在通过信息技术促进大学教育,探索技术变革大学课程与教学的潜力与可能,同时借助信息技术的工具推动高等教育实践的革命性变革。具体研究和探讨信息技术对以下三方面的影响:
1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结构――远程使用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可能;新型写作评价工具软件探索;辅助学习的新型工具(远程辅导与远程导师系统等);基于网络的虚拟博物馆。
2 整个大学教育范围内整合信息技术的理念与方法――比如基于大规模协作的工程设计尝试,复杂系统的研究,超越传统学科课程的界线创建以信息为基础的课程模式。
3致力于大学教育环境的变革――例如为大型社区提供远程和终身学习,数字信息技术对学术出版的影响等等。
MIT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深刻认识到:多年来教育技术为学生和教育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先进的数字媒体技术正在取代传统的幻灯投影片、电影胶片、打字机等,师生不用再跑到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然而较为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这些先进的信息技术并没有真正使教育变得更加有效。MIT的领导者坚信教育技术可以以有限的资源和投入创造无限的可能,而“信息化校园”项目的实施能够在高等教育领域产生重要的、可持续的积极影响,能够为MIT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
“信息化校园”项目主要包含两大主题:一类是“为高等教育提供Web服务”,另一类是“转变(transform)课堂”。第一类主题主要致力于解决信息技术及相关资源在大学和学院中应用的“信息孤岛”问题,如何使全世界的大学能够共享优质的课程和教学资源,包括“信息化校园框架”、“数字实验室”、“数字学习--基于网络的开放资源教育平台”、“MIT在线评估工具(iMOAT)”、“新一代移动教室”等子项目;第二类主要关注于课堂教学的变革,尝试借助信息技术改变目前大学课堂教学中被动传输、接受知识的现状,探索一种更加积极主动的、个性化的、同时强调协作共享的课堂文化,主要项目包括“借助信息技术的主动学习:航空航天工程系的改革与探索”,“借助信息技术的主动学习:机械工程系的改革与探索”,“课堂交流者项目”,“探险:从图片中学习”,“为了教学的游戏”,“做中学:哈佛-MIT健康科学与技术部的改革”、“在线学习:技术支持的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科学教育”,“机器人世界―基于项目学习的技术结构”,“新加坡:创造全球教室”,“技术支持的主动学习(TEAL)项目”等等。
MIT认为通过“信息化校园”项目的实施,已大大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对全校一百多门课程的数字化改造,明显地丰富和扩展了五千多名学生的学习经验,现举例如下:
1项目实施中对全校注册人数最多的《电磁学》课程进行了数字化改造,由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转变为基于“主动学习环境”的小组学习、协作学习,并且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各类模拟工具和操作实验资源;
2将《计算机科学导论》课程由传统的面对面讲授形式改变为在线讲座和自动作业评测相结合的混合学习(Blending Learning)模式;
3将以往基于教师讲授的《机械工程导论》课程改造为小组参与式研讨、虚拟实验和网上学习相结合的模式;
4由教师参与创设了网上虚拟实验与传统实验室实验相结合的实验模式,学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物理实体实验室空间,大大方便和扩展了学生的实验活动;
5尝试将电子游戏和虚拟环境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探索新型的学习方式;6借助先进的视频技术使学生在创建多媒体作品的过程中学习和研究莎士比亚戏剧;
7 借助信息技术将“设计”思想贯穿于航空航天工程专业课程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全方位变革;
8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全新探索―将强大的网上学习社区与面对面学术研讨环境有机整合;
9探索教学资源在学院层次、甚至是全校范围内的协作与共享;
10除此之外,本项目还为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提供了超过一百万美元的研究性项目。
“信息化校园”项目在大学内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有500多位研究人员(包括近三成的工程学专业教师)参与了该研究项目;有近150门课程进行了数字化改造,影响到了75%的学生群体;该项目涉及到近150个本科及研究生专业,学生注册人数超过7500人;大约400名教职员工、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与了此项目,占MIT教师总数的10%(占工程学院教师总数的20%);大约40篇博、硕士论文都是基于此项目的研究而公开发表的。项目的开展过程中还涉及到了与美国三十多所大学和十几家公司企业的合作,特别是与微软产品开发团队的交流。到2006年3月止,基于此项目已公开发表70篇学术论文,300多场学术演讲,90多篇报纸杂志的报道,25篇网上出版社物的报道,在多个学术会议上进行了专题报告,引发了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
二 “TLT小组”对此项目的总结与评价
为了能够全面了解“信息化校园”项目实施的情况,及时总结项目的经验和出现的相关问题,并对信息技术在MIT应用的未来提出建设性的有益指导,MIT委托TLT(Teaching Learning and Technology)小组(一个非营利性公司)对该项目进行了评价工作[1]。TLT小组对MIT全校师生及相关部门进行了150多次访谈,对项目的系列文档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主要针对以下五个子项目进行了重点评价:1数字实验室项目(iLabs)--学生可以借助网络设计实验,并且能够远程操纵实验室设备并收集数据;2在线评估工具项目(iMOAT)―借助网络能够对大规模学生的写作过程进行评价与管理;3技术支持的主动学习项目(TEAL)―基于探索、讨论、实践和可视化的教学原则对大一新生两个学期的《大学物理导论》课程进行了重新设计;4 XMAS(Cross Media Annotation System)项目--该项目是MIT“莎士比亚计划”的一部分,学生可以借助XMAS系统(特别是视频)通过在线讨论、展示等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莎士比亚戏剧;5xTutor项目―xTutor是一种基于XML的、可扩展的、可定制化创建网络课程的工具。
对以上五个项目评价的总体结论如下:
1 以上五个项目的实施促使MIT学生的学习更加真实(authentic)、主动,更具协作性,具有了更多的反馈。
2 TLT小组认为任何一个创新项目如果不能够扩散推广到其他部门那么它的生命力就不会长久(亦即:只有多个部门和更多用户互相支持协作才能确保创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然而,“信息化校园”项目的推广和普及却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与障碍,大多数的部门和机构并没有建立支持引入和采纳技术创新项目的激励机制,繁重的推广任务全部落到了已承担、参与“信息化校园”项目的组织管理者及各项目组成员身上,没有任何激励与支持措施,同时又缺少相应的推广传播渠道。
3 虽然项目的大范围推广和扩散举步维艰,但在某些方面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效应与影响―比如网络上的部分软件资源已可以公开免费共享。
4 TLT小组认为如果MIT的领导层面能够重视“信息化校园”项目的推广工作,那么实施起来就会容易许多。TLT小组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物理空间的距离反而会增大其他大学与MIT合作的机会―那些积极关注该项目并主动寻求合作的大学往往是美国之外(国立新加坡大学、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大学、中国台湾中正大学等)的学校。
TLT小组在项目总结中得出的主要经验和建议如下:
1为了能够使教育更加真实、主动,更加具有协作性,具备更多的反馈,大学或学院的信息化部门(Academic computing)、教/学中心、远程学习部门、图书馆等与专业教育和课程改进相关的部门必须协同合作有组织地为达到这一目标而共同努力;政府部门及各类基金组织应当提供适当的方法以评估各学科教/学活动的结果与效果;MIT“信息化校园”项目的组织及参与人员应该系统回顾总结所有的创新项目以便为项目的进一步推广扩散提供支持。
2为了确保教育技术创新项目的有效推广,应该奖励那些在各自的学科领域持续坚持教学创新改革的教员。大学或学院需要制定政策支持和奖励所有学习、吸纳、共享并致力于自身教学创新改革实践的教员;图书馆、信息技术部门或教学中心的专业人员应该共同合作为各学科教师改进教学提供所需的理论、方法和资源;政府部门及各类基金组织应该为教师提供多种专业发展的机会、与国内外同行沟通交流相互学习的机会;公司企业在赞助教师进行技术变革教育的各类探索创新项目时,应坚持与其他院校、同行共同改进、协作发展的原则。
3应有意识地促进、培育大学内各学院之间及各大学之间教学改进的联合、沟通和共享。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大学或学院应寻求鼓励师生与本专业校内外同行经常讨论的方法与途径;政府部门及各类基金组织应该对那些长期以来在某一特定学科课程教学领域坚持全国范围内协同教学的教师给予资金支持;公司企业应该探索寻找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为(全国范围内)同类课程教师教学的信息资源共享、协同教学及评价等方面提供支持服务;MIT需要进一步研究跨系的联合教学问题和各类教学实践的影响与教学资源、经验的共享问题。
4 为了更有效地推动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需要探索更加有效的高等教育-企业之间的联合模式。
5为那些至力于教学创新的、教授相同(或相近)课程的教员们(同一所学校甚至是不同学校的教员)提供共同设计教学、开发软件、评估教学、合作共享的机会。
三 “信息化校园”项目对教育技术推动高等教育变革与创新的经验和启示
TLT小组基于对以往大量研究文献的追踪、调研并结合自身的经验,确信“技术的适当应用可以改进教育的结果”:计算机和互联网可以使教师和学生转变他们做事的方式,改变教与学的活动进而改进教育结果。勿庸质疑,计算机能够使教的内容更加丰富、形象,计算机可以扩展教育的时空,使教育形式更加多样化―远程学习、混合学习等,同时更便于传统教育系统中弱势群体的学习,还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但同时TLT小组也深刻认识到: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创新推广活动将是十分困难的,改变一门课程的教学方式相对容易,然而在一个专业范围(甚至是大学范围内、全国范围内)对所有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持续改进是非常困难的(无论是否有技术角色的参与),他们借用前普林斯顿大学校长Thomas Woodrow Wilson的感叹:对一门课程进行改造甚至比墓地的迁移还要困难(It is easier to move a graveyard than revise the curriculum)[2]。
MIT教/学实验室(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Lab,TLL)的Lori Breslow认为目前教育技术的发展尚处于婴幼儿阶段(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still in its infancy),正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变化着,教育技术将对高等教育系统产生怎样的影响与变革目前尚未明朗[3]。美国学者E.G.博格同样认为“新技术对大学的影响是关于高等教育使命的一个尚在开展的主题。计算机、信息与通讯技术对大学的影响还没有完全表现出来。但从目前非常初浅的早期发展来看,我们已经注意到,高等教育正在经历重大的结构性的转变。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这个进展中肯定会有一些令人沮丧的副作用需要考虑……”[4]。
Lori Breslow及其所在的部门TLL同样也对“信息化校园”的主要项目进行了研究与评价,关于教育技术的影响与作用得出了以下三个重要结论[5]:
1 成功的教育技术应用在于满足了某类特定的教学需求,而这类需求是传统媒体无法满足的―MIT的“信息化校园”项目再次印证了五十年前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的理论:媒体不是一种中性的传播工具,它们具有各自的偏好、特性及局限。某类技术在一些方面可以做得很好,而另一类技术却只适用于其他特定的任务和需求。Lori Breslow等的研究证明教育技术在实现以下教学目标方面是具有优势的:(1)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可视化(比如主要针对大一物理教学的TEAL项目);(2)加强非文本媒体的素养(比如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莎士比亚戏剧的XMAS项目);(3)扩展学生的学习经验(比如iLabs项目);(4)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及时的反馈(比如TEAL项目)。
2 教学中引入太多的技术或技术的不适当应用都将是有害的。研究者认为学生对于新技术的学习和掌握是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的,如果学生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和掌握新技术,必然会影响到专业知识的学习,这时技术实际上成为了专业学习的障碍而不是有效的促进工具!(XMAS项目的实施使研究者明显认识到学生在课程学习的开始需要花费相当的时间和精力熟悉技术,并且努力适应这种基于技术的学习模式;TEAL项目中由于采用了复杂的课堂教学技术,开始时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极大的不适应,特别是给教师增添了许多额外的工作)。
3 在教育技术和它们所应用的学习环境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关系。这里的环境包括教室、图书馆、实验室、教师的办公室、学生公寓、甚至是当地的咖啡馆等。研究者们得出了以下三条结论:(1)当技术的使用与学习目标、教学方法之间存在强联系时教育技术的应用是有效的(比如TEAL项目中动画、可视化技术、桌面实验技术及个别化反馈系统等的应用主要是为了加深学生对电磁场概念的理解),但现实中如何将技术、教学法及目标有机整合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2)即使是同一技术,针对不同的情境会有不同的效果,而同一应用情境中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其效果也有所差异;(3)教育技术通过改变学习环境中信息的特性而对教学产生影响,以此促进师生角色的转变。但TEAL项目中发现很多学生似乎不愿意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不愿意主动去建构知识。
结合以上学者的研究,并论文认为MIT的“信息化校园”项目对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变革可以提供如下启示:
启示一: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仍处于起步的萌芽初级阶段,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和作用还只是刚刚开始,目前尚不明朗,因此很难在短时期内达成共识,形成定论。正如前康奈尔大学校长罗德斯(Frank H.T.Rhodes)所言,我们仅仅处在信息技术带来的巨大变化和机遇的开始阶段[6]。因此,无论是大学的领导者、管理者还是教师都应该以一种积极开放的心态对待信息技术,从政策、管理体制上鼓励教师进行一些先行的探索性试验,并及时总结经验。
启示二: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虽然只处于尚不明朗的初级阶段,但他们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正逐步从边缘向中心趋近(虽然其步伐缓慢而艰难,甚至有时还会受到不友好的怀疑与抵制),同时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变化多样性将使高等教育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与不稳定。
启示三:信息技术的不断扩展及迅速渗透将使传统大学校园中被动接受由教师选择和传授的课程内容的“学生”,逐步转变为主动寻求知识的、更倾向于分布式、灵活学习的、同时更愿意为自己的学习经历和效果负责的“学习者”。
启示四:目前大多数的高校管理者、教师、及各类专业人士还没有为这种信息技术将带来的变革做好准备,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种转变将是一种苛求的、有时甚至是痛苦的过程。
四 结语
虽然Lori Breslow曾告诫说由于MIT自身的独特性(特别是充足的资金支持,所拥有的世界上最优秀、最具创新精神的教师和学生群体等),其信息化校园经验是很难复制与模仿的。但MIT作为一个利用信息技术变革高等教育的先行者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探索性的创新与尝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为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推广与普及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其实任何一所大学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信息化校园的建设中只能根据自己的目标、战略规划及资源现状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只有那些具有世界眼光同时又立足于本国、本地区、本校实际的大学在世界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变革浪潮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2] Ehrmann S C, Gilbert S W, and McMartin F.Factors Affecting the Adoption of faculty-Developed Academic Software:A Study of Five iCampus Projects[EB/OL].
[作者简介]田兆富(1969- ),男,山东淄博人,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山东 淄博 25509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2-0115-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高等工程教育与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更加激烈。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实践经验等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世界各国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国际经济发展与竞争的环境中,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成为高校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容
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建立一个完整的能力培养体系,通过对学生的综合培养,使学生热爱本专业,了解行业背景、专业最新前沿技术,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广博的专业视角,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在极短的时间内适应工作环境,在生产一线顶岗工作,具备从事复杂系统的生产、制造、设计、应用、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和较强的敬业精神。
二、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工程意识的建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专业认知教育,使学生了解专业知识的基本框架、与专业知识相关的行业背景,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日常教学与思想灌输密切结合。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学科的发展也步入了快车道,工程型人才应该是专业化和多元化相结合。围绕这一培养目标,学校应在学生入学初期,开设学科导论课,引导学生了解专业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帮助大学生确立毕业时的目标,合理制订学习计划;通过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形式,向学生灌输专业思想,建立专业工程意识。二是加强引导,培养专业兴趣。在低年级,开展“学习与成才”讨论及辩论会,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开设基础讲座,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结构和框架;举行专业知识讲座,帮助学生洞悉专业前沿知识和发展前景;组织学生参观专业实验室、到企业进行认知实习,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学习的积极性。
2.基础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学生进行工程基本技能的基础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工艺知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形成工程素质。一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重点,坚持开放办学,服务区域经济,适应经济社会需求。根据课程教学的特点和教学目的,强化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提炼和突出各专业特色,培养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要以服务区域经济、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目标,突出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培养方案按公共基础平台、学科(专业)基础平台、专业教学平台三级教学平台组织教学。在制订专业培养方案前,要对毕业生、用人单位、社会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切实弄清企业的需求、现代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明确本专业的毕业生未来从事的工作岗位及岗位群、要胜任这些岗位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同时吸纳行业的高级技术人员参与,使专业方案更加贴近行业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二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与行业高级技术管理人员共同制订专业培养方案,在专业方向模块中预留4~6学分的学科前沿课程,与企业共建专业方向,既强调专业的知识结构又重视行业方向转变和产品更新换代的复合知识结构,既强调面向行业的专业能力培养又重视人文精神、科学素质、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专业培养内容与企业要求的贴近度更高。
3.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一,完善校内实践教学环节。一是吸收部分优秀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教师的科研课题都是研究当前学科前沿技术的问题,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等同于让学生进行科技创新锻炼,对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增强了学生对科研的浓厚兴趣,又使学生体会到科研的艰辛,提高了综合素质。二是指导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项目、各类研究课题,并在实验室自主进行课题研究,以促进学生深入学习专业理论,开阔视野,认识到自身的创造潜力,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科研生涯,为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奠定了基础。三是实践教学要从生产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真刀真枪的训练。在实训室中要让学生多干。要与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跟踪现代技术的发展,广泛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实践教学,从现代化、规范化的要求出发,在实践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现代行业意识。
第二,强化校外实践教学环节。一是完善认知实习环节,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岗位一线、工程一线实习,延长学生实践时间并加大考核力度,使学生在学习期间受到行业实际环境的熏陶,并对行业的发展前景有所了解。二是加强与企业的技术协作与联合研发。企业的科技人员对原材料性能、生产流程、设备运行等情况较熟悉,又是新产品研制开发的主力军。教师对基础理论有较深较全面的掌握,并有自己的理论科研成果。学校应根据企业所提供的市场信息及生产存在的问题、研发中的瓶颈与企业积极联合,集中智力优势,开展技术攻关,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并将新产品研制开发过程中的最新科技成就传输给学生,使他们了解相关行业的最新发展动向,市场的需求热点,把专业与生产、市场联系起来,激发专业学习兴趣。把实践教学课堂置于生产企业或科研单位中进行,可将抽象概念与具体实物统一起来,给学生一个从感官到直观的认识,激发专业学习兴趣,从而密切生产、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关系。
第三,充分利用科技竞赛载体。一是不断规范大学生科技创新立项制度。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通过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研究的训练,使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二是加强大学生竞赛的组织管理。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能极大地调动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要把握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这个抓手,增强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三是强化大学生科技创新立项制度。为提高大学生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可以通过以学生为主和以教师为主的科研课题立项制度,强化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促进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第四,结合工程实际做毕业设计。结合工程实际,学生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可以极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1.积极探索行业融入型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广泛细致地进行行业调研,深入研究就业环境和行业导向,根据专业和行业背景,邀请行业人员参与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增设部分专业课程,设计并安排更多到行业才能完成的教学实践环节,使教学更加贴近实际,符合行业发展需要。
2.“订单式培养”模式。学校按照企业对人才质量与数量的要求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学生,学生毕业后直接输送到企业。在专业培养计划学分不变的情况下,学校与用人单位联合修订教学培养计划,设置相关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教学模式采用“2+1+1”的合作办学机制,学生第一、二学年在学校上课,完成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任务,并由合作企业的专家强化动手能力培养,教学以学校师资为主。第三学年学生分方向,以合作企业师资为主,学生修完本科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理论课程。第四学年开始,学生在合作企业实训基地内按照企业的人才需求规格进行实战实训,同时完成毕业论文或设计任务。合作企业负责接收合格毕业生到企业工作。学生毕业时既达到了普通本科专业的毕业资格,也能适应用人单位的技术和管理要求。
3.积极参加主题实践活动。一是参与科技竞赛。学生科技竞赛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一方面,通过组织全体同学参加以专业技能比武为载体的技能比赛,让全体同学在参与中提高动手能力;另一方面,选拔出动手能力强、成绩突出的同学,重点培养,代表学校参加省级以上的各类专业技能竞赛,以赛促练、以练促学、赛练结合,从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二是参与社会实践。要组织学生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与导师项目、走进企业顶岗实习等形式,增强学生科技创新的实效性和服务社会的能力。通过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制作模型、成果展示、解决实际问题等形式,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实践的同时巩固专业知识,开阔视野。
4.努力完善机械工程类CDIO培养模式。在机械工程类专业的实训中,建立多层次多目标、面向实际生产的工程实训平台,教学过程全部采用多媒体课件,并利用教具、挂图、模型、录像、现场实物等,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采用面向制造工艺及项目驱动模块化教学的实训方法,学习高端数字化设计制造的相关课程及数控机床操作,使学生能熟练利用高端CAD/CAM/CAE/PLM软件进行数控编程、操作数控机床,设计出项目对应的机电设备并制作出产品,培养出能够从事机械设计制造、研究开发、设备维护和运行管理的复合型高级工程专门人才。
5.积极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生学习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个阶段,采用“3+1”模式,即在校学习3年,在企业学习实践和毕业设计累计1年,创建高校和行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加强工程实践教育,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牢固树立产品制造的系统工程意识和质量意识,做到“学中做、做中学”,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培养适应行业企业需要的工程人才。
6.设置创新实验班,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拔尖人才。实验班要秉承“育人为本,理论为基、应用为重、创新为魂”的人才培养理念,贯彻“加强基础、拓宽口径、提倡个性、重在创新”的教学改革思路。低年级学生实施通识教育,旨在拓宽基础,加强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高年级学生在导师下,制订个性化的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专业教育,旨在强化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和学术研究能力训练。学校要组织实验班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实践与创新活动,使学生在校期间完成规定的创新学分。
[参考文献]
[1]李锦春.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
[2]王洪忠,杜瑞成.实习基地建设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关系探讨[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3]赵婷婷,雷庆.课程综合化: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2).
[4]黄金林,魏双燕,郭春光.高等工程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探讨——高等工程教育的历史沿革、发展状况和存在问题[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是“十大”盟校(The Big Ten)之一,建立于1867年,一直是全美最优秀的大学之一,理工科在“十大”中更是排名第一。该大学排名全美前10名的研究生专业有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心理学、教育学、工程学、会计学、大众传播学、图书馆科学、音乐、数论、代数、逻辑学、微生物学。工程学院在全美闻名遐迩,其电子工程、计算机工程、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原子工程、农业工程、环境工程等系科都排在全美前五位,化学工程、航空航天工程排在全美前十位。
该校的教授和校友有不少知名人士,比如历史上第一次在同一领域(固体物理学)中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发明了晶体管并提出了低温超导理论(BCS理论)的巴丁教授;哈肯教授与阿佩尔合作在计算机完成了四色定理的证明;网络神童马克・安德森(Mark Anderson)在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设计了因特网浏览器软件Mosaic及Netscape;身价一度超过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的甲骨文公司(Oracle)董事长兼首席执官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曾在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读书;AMD创始人兼首席执官杰里・桑德斯(Jerry Sanders)是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电子工程学士;通用电气(GE)董事长兼首席执官杰克・韦尔奇(Jeck Welch)是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化工博士。截至2003年,该大学共有二十位教授及校友荣获过诺贝尔奖,两位校友荣获过图灵奖,一位教授荣获过菲尔兹奖,二十一位教授及校友荣获过普利策奖,十一位教授荣获过美国国家科学奖章,现任教授中有两位普利策奖得主、二十六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二十九位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该校的计算机系创建于1972年,多年来在全美排名一直保持在Top5之内,一些事实也无可争辩地捍卫着这一地位:世界上最早的计算机Eniac诞生在这里;世界上第一个网络浏览器Mosaic诞生在这里;其毕业生所建立的公司(Netscape、YouTube、PayPal、Lotus和Sieble Systems)在计算机界赫赫有名;其国家超级计算机应用中心(NCSA)是全美国五大计算机研究中心之一。
课程设置
该校计算机系的课程设置乍一看上去和国内大学似乎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对本科生来说,“1”开头的系列基础课程,主要是包括计算机导论,离散数学等计算机基础课程;“2”开头的是更专业一些的课程,比如类似国内操作系统的System Programming、计算机体系结构和数据结构;“3”开头的目前仅有两门课:397 Individual Study和398 Special Topics in CS,主要是扩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研究生的课程都是以“4”开头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以“5”开头的专业课程,其中以598开头的为前沿学科讨论课程。学生也分为硕士和博士,但对硕士的要求不高,所以很多直接跟随教授做研究的学生都是博士。课程的要求也是作业、项目和最后的考试。但实质上,由于管理、研究水平等原因,这些设置还是有所不同。
该系目前提供三种类型的本科学位,一种是五年的本科和硕士生打通的学位,五年毕业后取得本科和硕士两个学位;另两种是计算机科学本科学位和软件工程学位。每一种根据对学生都有不同的学分和课程要求。比如对于第一种学位,要求选够120学分,其中理论(473 Algorithms或者475 Formal Models of Computation)、结构(431 Embedded Sys Arch and Software或者433 Computer System Organization)和软件(421 Programming Lang and Compilers或422 Programming Language Design或423 Operating Systems Design)必须按研究生学分选修。
研究生分论文和非论文两类。论文学位中和国内一样分硕士生和博士生。普通论文硕士要求28个课程学分和4个论文学分。博士生的总学分要求是96个课程学分,包括课程学分和论文学分,其中至少要求32个论文学分;学士直读的博士生要求96个课程学分。目前注册的研究生人数近450人。
从课程设置方面看,该系的课程分得很细,从和国内相类似的专业基础课,比如计算机导论、数据结构、软件体系结构、数据库系统、操作系统、软件工程;到很专业的课程,比如算法、密码学导论、程序验证、自主信息系统、形式化软件开发方法以及以598打头的带有主讲教师名字代号的扩展课程。尤其以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最为细致。数一下他们的课程可以发现,学生有很多方向可以选择,本科生的课程多达77门,研究生的更是多达102门。当然有不少课程是两者都可以选修的。一般一门课程3~4个学分(根据是否完成Project区分),每周两次,一次75分钟。
讲授该课程的教师基本上都是该校专门从事这一方面研究的权威,有着多年的研究经验。比如我所选修的“程序验证”课程属于该系的研究生基础理论课程,任课教师Meseguer教授已经在这方面从事了近三十年的研究,而且目前也是这方面的权威。“数据挖掘”课程的教师是Han教授,也是数据挖掘的世界级权威。这保证了任课教师在讲授课程的同时贯穿了该课程在学科中的领先技术和知识。同时,比较明显的一点是课程结合实际动手的项目比较紧密。比如我所选修的“程序验证”课程虽然有很强的数学背景,介绍了等式逻辑和重写逻辑,但该课程辅以该实验室的Maude系统作为实践工具,所以所介绍的理论可以实实在在地在计算机上看到其作用和结果。“程序设计原理”这门课也使用了Maude系统作为高级程序语言的规格说明语言,这立刻就让本来很抽象的两门课有了感性认识的平台,学生可以立刻通过工具感受逻辑在计算机中的作用,可以使用该工具立刻设计出自己的新的程序语言。相比而言,国内类似的课程都缺乏相应的辅助工具,学生学理论不知道怎样用到计算机中,学程序语言设计多是看看别人设计的语言是怎样的,难以在短时间内自己动手设计一个。
开放性
这半年中我感受最深的当数该系信息资源的开放性。从课程上来说,每学期的每一门课程都能在系里的网络上找到相应的讲义、作业、项目以及阅读的参考资料。和课程相对应,每位教授都开设一个甚至多个专题讨论会,这些讨论会都有相应的MailList可以让学生或是研究人员加入。根据我的研究兴趣,我参加了Maude、Runtime Verification以及软件工程讨论小组。每一个讨论组由教授主持每周定时讨论一至两个小时,同时维护一个网站公布每次讨论的主题或是论文。所以,和国内的例会不同,这些讨论会除了教授自己的学生,往往会有一些感兴趣的学生或是像我这样访问学者参加。通过这样的方式,也有教授的介绍,我和目前我感兴趣的几个教授都交流过,他们都很细致地介绍自己的研究,包括介绍实验室开发的软件工具。而这些软件工具都放在他们自己实验室的网站上,有的是可以免费使用的,有的甚至是源码公开的,同时有他们公开发表的论文。有两位教授的实验室研究内容我比较感兴趣,但他们还没有源码,经过两次讨论后,他们都表示可以提供源码以便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同时,我找他们的学生询问相关工具的一些细节技术,他们都详细解答,有时甚至花费两个多小时。
其实这一点在我联系访问的Host Professor时就感受颇深:每一位教授都可以在他们的主页上找到非常详细的资料,他们的研究概况、发表的论文、教授的课程、所做的研究项目、学生、联系方式等等。对比国内同行,很多都没有自己的主页,有一些由于单位组织倒是有,但所找到的基本上都是仅仅一页的概述而已。这导致国内很多信息无法交流。当然,我想这也有一点客观原因,就该系的项目情况而言,纵向课题的资助就已经足够教授们完成研究,所以他们并不在乎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而是公开这些研究成果,让其他人尽量多地使用,让其他人或公司完成产品的转化工作。反之,国内很难找到根据研究成果完成的软件工具,因为一般如果做到工具,都希望更进一步做到产品化,能以此争取到横向课题的支持,以便弥补纵向课题经费的不足。由于横向课题讲求实用,有很多非前沿性,非研究性质的工作需要完成,直接影响了研究的深度。
开放性还反映在该系的研究领域交叉之中。该系的研究领域分为:算法和理论;人工智能;体系结构、并行计算机和系统;复杂生物及计算生物;数据库及信息系统;图形图像和人机界面;系统和网络;程序语言、形式化系统和软件工程;以及科学计算。但在我所参加的讨论中,经常可以看到多个实验室的教师和学生相互参与讨论。比如我上上周参加的形式化小组的讨论会上,就有体系结构实验室的学生;上一周的软件工程讨论会上,报告者是一个数据库实验室的学生,因为他的工作内容涉及到用数据挖掘和统计的方法进行软件调试,同时与会的还有该实验室的两位教授以及其他实验室的学生。同一个研究领域内的合作就更多,比如我所访问的教授专注于程序语言、形式化系统和软件工程领域,他自己的实验室和另外该领域的另一位教授Rosu的实验室相连,两人合作过多篇文章,Rosu的程序设计语言以及形式化软件开发方法课程中应用了Prof. Meseguer的形式化工具,甚至有一些讲义。我大致看过该系教授们的简历,非常少有本校毕业的学生,这说明相关合作并不是以前师生关系的继续。同时,这里常常有一些前沿讲座是由斯坦福、剑桥、伯克利和爱丁堡大学的教授和博士生开设(应聘的博士生都要公开做一个面试形式的讲座),也有微软和IBM这样的大公司的研究院或是一些著名公司的学者的讲座,这些讲座频率很高,常常可以在该系每周的日历上看到这些通知。
其实,访问学者这样的一个制度本身就是很开放的。半年一年的互访,带来了很多交互的信息。相比而言,国内有不少实验室虽然也设有客座教授、开放项目等,但是很难落到实处,很难有人真正是在实验室里交流这么长时间,更多的仅仅是每年几次的互访而已。不过,为每一位访问学者提供一间宽敞明亮的办公室,提供所有办公服务恐怕也是目前高校难以提供的紧缺资源。
风气
另一个让我感受比较深的地方是该系的学习风气。由于课程设置很细,很多课程选课的人并不多,一二十个学生的课堂是很常见的,有的课程仅仅4~5个学生。当然也有上百人的大课,这一般是本科和研究生共同选修的课程。我上学期选修的program verification课程共有12个学生,这学期选修的formal method software development也不过十七八个学生。但给我印象很深的一点是,从开学到学期末,学生数目基本上保持不变,可见很少有人缺课。上课的气氛很活跃,课堂上几乎没有见过学生打瞌睡,讲课中间学生随时提问,教师也是当时就回答。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也几乎没有冷场没有人回答的情况,当然也不是每一次回答都正确。相比而言,国内大学目前缺课的现象相当严重,有的必修课程都有三分之一缺课的,选修课就更不用说了。这当然有教师的原因,目前教学普遍不受重视,所有职称的评定基本上由科研决定,这从前年上海交大的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始终仅仅是一个讲师就可见一斑。而教学显然是很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
也不是说这里的教授上课都很好,也有底下学生反映讲课不好的,但无论是从教师的授课还是学生的学习,你可以明显感受到两个字:认真。研究生自己决定上什么课,一个学期一般也就选修2~3门。相比而言,国内硕士研究生一学期的课程多达七八门,其中不少都是必须选修的,学生的学习相对比较被动,很多学生就为拿学分,课堂上打瞌睡,学Tofel和GRE,复习考研的学生大有人在,课堂上很少看到学生主动提问。在我的一门电子商务的选修课上我就问过学生,他们是否愿意做我以项目的方式提供的考试,很多学生说很有兴趣,可是却没有时间。必修课和学位课的项目、作业已经让他们穷于应付,还要复习考研、考Tofel和GRE,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为此我还调整过项目完成时间,允许学生在第二个学期开学时交,可以看到效果要好一些,有一些学生利用假期完成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可是随着教学管理的正规化,要求课程结束后一周内必须给成绩,刚开放一些的项目只好又恢复原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