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检课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6 19:07:3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文检课教学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文检课教学论文

篇1

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以便找出符合学生实际的实践案例;其次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分层安排实践体验活动任务,如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实践难度较大的体验活动;最后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并将已经准备好的实践体验任务分配给每个小组,引导学生开展实践体验活动。例如,教学“植物”时,教师可先弄清学生对各种植物的了解程度,以便找出符合学生实际及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实践案例,然后根据植物的花、叶、果实和种子的不同,结合教学目标确定学生的实践体验任务,如观察植物生长处的土壤及植物的花、叶和果实的结构等,最后带领学生到附近的公园实地考察,以为后续的科学教学奠定实践基础。课前实践活动的这些指导及探索措施还可应用于“显微镜下的世界”和“植物的种子”的学习。

二、课中同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实践活动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实现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同步进行,让学生有内容可研究,有知识可凭借。这样的活动,学生有兴趣,也不会感到困难。教师还要积极引进生活实践案例,因为缺少生活实践的科学课是乏味无趣的,也是纸上谈兵的。对此,教师应尽可能地挖掘与课堂同步的探索实践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科学教学质量。例如,教学“绿色植物的繁殖”时,教师可就教学内容———扦插方法、植物繁殖时花的作用以及促进植物生长的途径等,直接带领学生到校园中的树林处,观察并实施教学中提到的方法,如“为树浇水,以促进生长”等,以实现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的同步进行。又如,在教学“排除电路故障”时,教师可出示生活实例:两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当开关闭合时,发现两灯均不亮,电流表示数为零。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判断电路故障。学生都能判断出电路为断路,但电路哪儿断路,怎样排除这一故障,学生无从下手。对此,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展开讨论。经过讨论,有小组提出电源接触不良或是已损坏,应更换电源。有的小组提出电流表接触不良或坏了,有的小组则认为某一导线断了……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究竟哪一个正确呢?又怎么一一解决呢?教师让学生讨论并动手实践排除故障,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

篇2

教学从矛盾开始就是从问题开始。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在教学中可设计一个学生不易回答的悬念或者一个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起到启示诱导的作用。如在教授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有位教师先讲了一个数学小故事:德国的“数学王子”高斯,在小学读书时,老师出了一道算术题:1+2+3+……+100=?,老师刚读完题目,高斯就在他的小黑板上写出了答案:5050,其他同学还在一个数一个数的挨个相加呢。那么,高斯是用什么方法做得这么快呢?这时学生出现惊疑,产生一种强烈的探究反响。这就是今天要讲的等差数列的求和方法--倒序相加法……。

二、设疑于重点和难点

教材中有些内容是枯燥乏味,艰涩难懂的。如数列的极限概念及无穷等比数列各项和的概念比较抽象,是难点。如对于=1这一等式,有些同学学完了数列的极限这一节后仍表怀疑。为此,一位教师在教学中插入了一段“关于分牛传说的析疑”的故事:传说古代印度有一位老人,临终前留下遗嘱,要把19头牛分给三个儿子。老大分总数的1/2,老二分总数的1/4,老三分总数的1/5。按印度的教规,牛被视为神灵,不能宰杀,只能整头分,先人的遗嘱更必须无条件遵从。老人死后,三兄弟为分牛一事而绞尽脑汁,却计无所出,最后决定诉诸官府。官府一筹莫展,便以“清官难断家务事”为由,一推了之。邻村智叟知道了,说:“这好办!我有一头牛借给你们。这样,总共就有20头牛。老大分1/2可得10头;老二分1/4可得5头;老三分1/5可得4头。你等三人共分去19头牛,剩下的一头牛再还我!”真是妙极了!不过,后来人们在钦佩之余总带有一丝怀疑。老大似乎只该分9.5头,最后他怎么竟得了10头呢?学生很感兴趣,……老师经过分析使问题转化为学生所学的无穷等比

数列各项和公式

(|q|<1)的应用。寓解疑于趣味之中。

三、设疑于教材易出错之处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过:“差错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能原谅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最常见的错误是,不顾条件或研究范围的变化,丢三掉四,或解完一道题后不检查、不思考。故在学生易出错之处,让学生去尝试,去“碰壁”和“跌跤”,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然后顺其错误认真剖析,不断引导,使学生恍然大悟,留下深刻印象。

如:若函数图象都在X轴上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学生因思维定势的影响,往往错解为a>0且,得出0<a<1,而忽略了a=0的情况。

四、设疑于结尾

一堂好课也应设“矛盾”而终,使其完而未完,意味无穷。在一堂课结束时,根据知识的系统,承上启下地提出新的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可以激发起学生新的求知欲望,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我国章回小说就常用这种妙趣夺人的心理设计,每当故事发展到,事物的矛盾冲突激化到顶点的时候,当读者急切地盼望故事的结局时,作者便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结尾,迫使读者不得不继续读下去!课堂何尝不是如此,一堂好课不是讲完了就完了,而是词已尽意无穷。

篇3

中职建筑专业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重,其不仅要与高职院校的学生竞争,还要与高等本科院校学生竞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内容体系,结合学生就业岗位的要求设置教学内容,而不能在仅仅围绕书本的理论知识进行教学。重视对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相关的知识教学,比如教师在进行《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时,教学内容的重点是如何培养学生制图与识图的实践技能,而不是掌握制图的理论知识。

1.2教师的实践技能不高。

建筑专业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要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但是分析中职建筑专业教师团队结构发现:具有“双师型”资质的教师数量非常少,尤其是缺乏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教师实践技能技术的缺乏,必然会影响中职实践教学的质量;同时教师在进行专业课程改革时也缺乏创新精神,导致中职院校师资力量整体素质不高。

2建筑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对策

2.1创新教学模式,应用模拟教学法。

基于中职建筑专业较强的社会实践性特点,建筑专业课程改革要本着以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就业的原则,深化教学模式,将模拟教学法应用到建筑专业课程教学中。模拟教学法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模拟建筑专业就业岗位的要求与环境,让学生提前获悉工作岗位环境,通过模拟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理解,从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为以后的就业增加砝码。将模拟教学法应用到建筑专业课程教学中并不是一味的强调模拟应用教学,而是要灵活应用,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比如建筑基础理论教学则需要应用探究式或者启发式教学模式,总之在建筑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

2.2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内容。

中职学校学生学习建筑工程专业知识的最终目的就是获得理想的就业岗位,基于当前就业市场的严峻形势,只有掌握了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之后,才能在社会中获得理想的就业岗位,而所有的前提必须依赖于中职院校完善的教学体系:一是中职院校建筑专业课程教学的内容必须要突破传统的以书本理论知识为主的模式,构建以社会岗位要求为导向的教学内容体系,因为建筑行业的技术更新速度比较快,如果单纯的学习书本知识,就会导致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已经落后于市场技术,导致学生在毕业的同时就失业;二是教学内容要提高建筑实践专业知识的比例,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2.3提高教学手段。

建筑专业课程教学因为其含有大量的理论概念和图表知识,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时间进行板书,浪费课堂时间,而通过创新教学手段,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手段,可以将一些复杂的建筑工程图表知识形象、快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加深学生的印象。比如《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教学,就需要借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才能顺利实施。

2.4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

建筑专业课程教学离不开优秀教师团队的支持,只有构建高水平的教师团队,才能保障建筑专业教学的质量,因此学校要强化对师资力量的建设力度:首先学校要为教师团队水平的提高创造各种学习培训的机会,鼓励教师参与相关部门、行业所组织的技能教育培训,比如重庆市永川职教中心每年组织多次人才培训教育活动,以此增强师资队伍的质量;其次学校要深化开展校企合作模式,鼓励年轻教师深入建筑企业一线进行实践锻炼,同时将企业优秀的技能人才引入到学校中,让他们定期到学校指导实践教学活动,通过双向交流,提升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最后学校要增加对实践教学的支持力度,配建先进的实践教学设施,为实践教学提供广阔的平台。

篇4

传统DSP技术实验教学内容偏重于验证性实验,如,DSP的存储器实验、外中断实验、定时器、计数器等实验,这些实验主要是验证教学过程中的结论,验证性实验较多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要想培养学生的应用开发能力,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DSP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需要改革实验教学,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添加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并完成的扩展功能,抓住每一个小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在定时器实验中,学生可以自己编写程序添加外中断,通过自主选择控制交通灯或LED屏幕等硬件,从而比较两种中断的优先级,并总结中断的触发,以及中断的应用。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掌握了知识点,也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增加学生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对课程的兴趣。除改进验证性实验之外,增加综合性实验,如将DSP与数字信号处理相结合进行FIR、IIR滤波器实验、LMS滤波器实验,与通信原理相结合进行数字幅度调制、频率调制,与语音相结合进行实时语音信号压缩及解压实验,实时语音FIR滤波实验,实时频谱分析实验等,不仅要求学生清楚算法,而且要求学生在了解DSP特点的基础上实现该算法。综合性的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调整实验结构,先易后难D

SP是DigitalSignalProcessor的缩写,即数字信号处理器,实现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的专用或通用芯片。学习DSP技术除了要求学生掌握DSP硬件结构、汇编指令系统和开发平台外,还要求学生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算法,进一步要求学生能在一个DSP开发板上进行相应的拓展开发。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在进行DSP实验时,除了学习复杂的硬件结构以外,还要学习很多生涩难懂的汇编指令,使用汇编指令要求非常严格,任何细小问题会导致程序出错,而问题的查找同样困难,学生很难很快上手。传统实验一开始就使用汇编指令,会让很多学生产生挫败感,进而失去兴趣,严重影响教学效果。调整后实验的编程部分先从C语言入手,逐步过渡到汇编,根据汇编语言方便操作硬件、效率高而C语言编程容易等特点,将两者进一步融合进行混合编程。如在完成ccs入门实验之后,先利用C语言进行外中断实验、定时器实验、模数/数模实验以及与设备相关的实验,逐步熟悉汇编,最后进行纯汇编的滤波器实验,以及FFT实验。由于学生已具备了C语言的基础,有利于学生熟悉了DSP的硬件结构,在熟悉DSP的硬件结构过程中,逐步熟悉汇编。

2卓越课程实验教材建设

实验是理论学习的延生,学生通过实验不仅能够验证理论知识,反过来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进而能利用已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实验教材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进而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精神,那么实验教材也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创新。传统的实验指导书注重知识的传递,忽视对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从内容的组织上,不仅详细描述实验原理,给出了详尽的程序代码,而且写出了详细步骤,每一个步骤应出现什么样的结果都描述得非常清晰。这种形式对于能自主学习的同学固然是好,但对于另一部分缺乏学习主动性的学生来说,既不学习实验原理,也不看程序代码,直接按照实验步骤一步一步做,如果得到正确结果则好,如果不是正确结果,很少自己去思考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或者如果失败,那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实验,因为都是根据实验指导书步骤进行的,不知道为什么要按照这个步骤,如果不按照这个步骤会出什么问题,在缺乏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情况下,出了问题只有问老师或同学,很多同学下次若遇到类似的问题仍然不知如何解决。针对传统实验指导书的问题,卓越课程的实验指导书在形式和内容上均进行较大改进。(1)实验指导书中实验原理部分,在讲述实验原理的过程中,巧妙设置填空题、问答题、思考题,要求学生在实验之前完成,由此可强迫学生在实验前的对实验原理进行预习,学生一边看一边思考,最后对实验原理有较深的理解。(2)实验程序部分,逐步要求学生自己编写。仅靠实验课的时间是完全不够的,所以程序的编写也作为学生预习的一部分,在课前完成。有了实验程序后,DSP实验的步骤就很简单,主要就是将程序编译链接后下载到DSP芯片运行,调试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实验的关键是在对硬件结构的理解的基础上学习如何利用程序去控制硬件或实现相应的算法,所以实验程序部分,应逐步提高学生编程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应用开发能力,DSP技术卓越课程实验指导书的程序部分这样处理:依照实验的顺序,先给出程序,逐步改为给出部分程序,最后要求学生能根据程序流程图写出实验程序。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写出算法流程、程序代码、实验结果,并且分析实验结果的原因,如果正确,为什么是这个结果,如果不正确,问题出在哪里,通过修改后结果如何,对于这个实验还能从什么方面进行改进,从而引导学生科学地进行实验,并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3卓越课程实验方式———实验课程实验室和口袋

实验室相结合传统的实验课程是集中在实验室内进行,大多在一次课内完成,由于学生的差异性,在一次课内,必然有的学生提前完成,而在课后又没有得到进一步的训练,知识不能巩固和深入。有的学生到下课都没有做出来,达不到实验教学的效果,导致实验效果参差不齐。为改善实验效果,本卓越课程实验在传统实验箱的基础上,给每个学生配置了一块DSP的开发板以及仿真器,只要安装了CCS软件,就能在宿舍或开放实验室进行实验了。不仅能够帮助学得慢的学生完成课内要求的实验内容,也能帮助学生们进行创新设计和开发,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与课外实践体系相结合培养学生应用开发及创新能力

卓越课程是以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实践创新能力为目的,若只靠单独的一门几十课时的课程,很难达到卓越课程的目的。为此,改革培养方案与课外实践体系相结合从以下几方面继续加强学生对DSP技术的应用开发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1增加课程设计

在理论课程结束后进行为期一周的DSP的课程设计,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利用DSP进行开发。学生自主选题,小组合作完成,这两年来学生的选题多样,有算法类的滤波器设计,游戏类的贪食蛇、推箱子,也有计算器、万年历、电子照片显示等。大部分小组能够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查找资料,确定实施方案,小组内分工环节的圆满完成设计。通过课程设计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

4.2增加课外能力拓展课程

传统的教学,以单独的课程教学为主,学生虽然掌握了理论,却不知如何应用,知识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对于自己能做什么学生很茫然,缺乏自信。为拓展学生的专业能力,锻炼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我校通信工程专业从第二学期到第七学期在开放实验室的开展课外能力拓展课程,而第六学期的拓展课程则专门安排自主选题,利用DSP完成相应的设计。学生从选题,选择方案,论证方案具体实施,调试,书写设计报告等过程,提高学生的应用开发能力,也增加学生的成就感,使其更有自信。

4.3与后续的课程进行结合

DSP技术是一门课程,更是一种技术,是可以实现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的处理器。将DSP技术和后续的课程有机联系起来,如数字语音处理,实现语音的录放,语音的压缩编码等。在实现过程中,既能加深学生对后续课程理论的理解并加深DSP技术的应用,也提高了学生应用开发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