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6 19:07:3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电脑技术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电脑技术论文

篇1

运用电脑技术进行备课可以摆脱手工书写教案的种种苦恼,避免重复性抄写的简单劳动,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教材和教法。在备课中充分利用电脑字处理软件(如WPS2000、WORD2000等)上的各种功能,可以有效地提高文字输入的速度。常见的做法如下:

1、根据各学科教案的基本格式,利用字处理软件中建立一个模板文件,在模板文件中输入教案中的一些固定的内容(如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和字体段落的格式,每次备课时先打开该模板文件,然后即可填上教案中的具体内容。

2、利用电脑字处理软件的词组(包括驻机的和自定义的)、复制、查找、替换和插入等多种功能,输入教案中本学科常用的术语、重复性的文字和图形图象,能明显地提高输入速度。

3、充分利用以往存入电脑的备课资料,在备课时对旧教案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会减少许多重复性的劳动。

4、在利用电脑备课的过程中,根据所教学科的特点建立有关备课内容的资料库,在备课中直接调用,将为教师的备课节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二、有利于精选习题和试题

选择典型的习题和编制各类试题也是备课中比较繁琐的工作。利用电脑具有信息存贮量大和处理信息速度快的特点,在备课中建立学科习题库,可以更好地满足教学中的需求。

学科习题库的建立可以按照知识点内容、能力要求层次和试题难度等有关指标进行分类存贮和管理,在备课时进行快速浏览和选择,从而方便地获得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的习题。如果利用电脑中的题库进行各类考试的命题工作,不但会使命题过程质量高速度快,而且还能够轻松地制成清晰美观的试卷。

在建立各学科的习题库时,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和自己的教学个性,构建一个基本的模块体系,具体的试题内容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积累和完善。我在建立习题库的主要途径为:一是在教学实践中精选的题目不断输入到习题库系统中,二是在市场上购置的一些优秀的教学习题库软件,三是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通过下载或与同行交流获得有关试题。

三、有利于课堂教学过程的现代化

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投影、录音录像和电脑等电教媒体,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直观、形象和快捷,有效地促进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利用电脑备课可以充分发挥各种电教媒体的功能。

投影片是一种运用广泛的电教媒体,而手工制做投影片耗费时间长且效果欠佳。利用电脑技术制作投影片,不但速度快还可以长期保存重复使用,并且能获得手工绘制投影片无法产生的效果。在制作过程中可利用有关软件(如超级解霸5.5)从VCD、录像片中裁取图像素材,或用扫描仪、数码相机采集图像素材,再运用图文处理软件(如PhotoExpress3.0、Photoshop5.0)对图形的色彩、亮度、对比度、大小和方向等方面进行修改、调整和编排,利用文字工具添加文字,然后通过彩色喷墨打印机即可打印出精美的投影片。

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CAI)是世界教育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它对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备课中利用多媒体创作工具(如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frontpage等)制作CAI教学课件,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一定的输出设备(如大屏幕投影仪、彩电等)或网络课室展现给学生,可以实现文字、图像和声音等多种信息的同步输出,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计算机课件强大的动态模拟功能和人机对话双向交互的优势,使学科教学的内容与计算机技术结合成一个完美的整体,达到传统教学媒体无法实现的效果。教师只有学会运用电脑技术进行备课,才能利用好信息化环境中的各种教学资源,并选用或开发适合自己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的CAI教学课件,实现学科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

四、有利于对教学反馈信息的分析和统计

对教学中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各种考核中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是了解教学效果和掌握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及时而准确地统计有关数据资料,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反思和总结教学实践中的得与失,从而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传统的纸笔加计算器的手工操作方式,不但速度慢错误率高,而且难以进行各种数据的准确分析和跟踪对比。利用电脑的数据处理软件(如Excel2000、Access2000等)进行学生考试成绩和有关资料的分析统计,不但速度快正确率高,而且可以十分方便地对考试成绩及有关资料的各种数据(如难度系数、区分度、标准差等)进行统计分析,对统计资料的保存、查找和跟踪对比也十分方便,从而为教师的教学研究和改革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

五、有利于备课资料的保存和交流

篇2

首先,开设速写课程,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很多用人企业把艺术素养作为职业竞争的一种考评。艺术素养中的手绘功底更是企业用人的一杆标尺。无论中外,速写所承载的一个主要功能—帮助画家实现从“臆想”到最终作品“创作意图”的呈现。它的目的是为创作做准备素材,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及迅速描绘对象的能力,以帮助其真实表现客观物象。在这个过程中,速写无疑扮演着重要角色,因为它是艺术家们汲取创作灵感,快速、准确地形成最终视觉效果的造型基础,同时速写是帮助艺术家们观察事物的最佳途径。其次,很多就业单位认为,一个合格的设计师,如果不具备艺术素养,不具备快速把概念视觉化的能力,就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因此,在高职院校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开设速写课程,为行业企业培养合格毕业生,无论对学生、对专业还是社会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拓宽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渠道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来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高职院校电脑艺术设计专业速写课程的开设,不仅体现了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宗旨,更有利于学生职业竞争力的提升。高职院校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要求比较高,既要求学生具有灵活的思维,又要求电脑软件的熟练,更需要学生具备随手、任意都可以把设计作品视觉化的能力。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未来市场需要大量思维活跃、懂审美、懂电脑技能的人才。这种“宽口径”开设速写课程,有利于社会的需求,有利于高职院校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未来的就业,拓宽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渠道。

二、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开设速写课程出现的问题

1.速写课程定位不准确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环节,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高职院校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开设速写课程,由于属于艺术设计专业的“新”课程,缺少可以借鉴的授课“模版”,出现了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上。忽略了速写是为专业课程服务的理念,造成速写课程与专业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的衔接不够准确。缺乏衔接的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势必会影响该专业的健康发展。

2.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随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适合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引进适合高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速写教学适合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是专业发展的关键途径。目前,速写课程的授课教师基本都是美术教育专业教师担任,缺乏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整体的认识,授课方式仍旧是传统教学方式的沿袭,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在速写课程中运用适合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对速写课程的兴趣,达到教学目标,是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速写课程授课教师需要改革的核心。

3.教学素材(教材)的缺乏

学校的第一产品是课程,课程的质量如何直接与教材有关。高职院校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由于办学历史短,缺乏经验和基础条件,同一个教师在同一个专业所上的同一门课中,所选用的教材也是五花八门、良莠不齐,由于教师的教学意图难以通过书面教材得以彻底贯彻,因而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学生的审美和艺术观还没有成熟,再加上缺少统一的专业教材引导,更由于地域的差别和在校生进校时专业水平的差距,校本教材的编写,迫在眉睫。

三、高职院校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开设速写课程的对策

(1)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起点。首先,让速写课程结合本专业相对应的专业课程来进行学习,为专业课程进行服务。如在图形创意课程中的思维培养,用一个概念的发射性特征进行思维训练时,可以在第二次重构中,让学生进行图形的绘制。如果学生感到无法完成此任务,那就引入传统速写的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速写绘画技巧,再进行传统速写与设计速写的结合,在此过程中,要结合钢笔画、插画、卡通画、儿童画等画种的特点,进行创造意义上的造型语言训练,从而转变学生原有的绘画观念与表达形式,树立整体观察意识,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提高审美与艺术修养。

(2)引入新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的引入,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断引入新的适合本专业学生的新的教学模式,如“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在课堂讲授中,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可持续的发展能力。

3.“双师型”教师的塑造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建构合理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是电脑艺术设计专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是速写课程教学质量优略的关键。只有具备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来进行速写教学,才能为行业企业培养出优秀的设计师。授课教师要具备“双师型”,一方面让现有速写课程专任教师到培训院校学习前沿理论,转变教学观念、打开教师创新思维;另一方面,专任教师应该深入企业,多了解设计速写在企业里的具体应用和参与企业研发新产品,使专任教师具备双师素质。

4.校本教材的开发

教材的编写,凝聚了无数全国各院校专家学者和富有教学经验的精英教师的心血。考虑到地域的不同、进校时学生程度的不同,针对于适合本区域、本学院、本专业的高职的校本教材的编写,也是十分有必要的。设计速写教材的编写,可以大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基础篇。可以用传统的速写教材作为基础;第二部分,方法篇;主要是传统速写与设计速写的融合及方法;第三部分,提高篇;主要有一些适合各专业课需要案例;第四部分,应用篇;主要是设计速写在各专业课中的应用。

篇3

2电脑美术设计的弊端

虽然电脑美术设计具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也正是由于其美术设计完全是建立在人机互动的基础上的,所以电脑美术设计也有着其特缺点。

(1)设计是创意与表达的完美结合。

一般来说,在大众审美中较好的作品一般需要依靠色彩、线条、文字、图像等视觉语言的有机组合来进行表达。对于设计过程来说,设计师的思维是感性的,所以其创造的东西是极具跳跃性的,更加富有动力,而电脑美术设计的基础则是数字化,这种艺术形式是一种非常理性的艺术形式,在创作过程中很多感受往往无法通过创造传递出来,所以其本身对于设计师来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缺乏创意就毫无意义。

对于设计师来说,虽然电脑美术可以极大程度上节省其时间完成一项复杂的艺术创作,但是正是因为电脑美术设计软件的运行完成是建立在运算和操作的基础上的,所以如果设计师没有良好的设计创意,那么电脑美术设计就完全成了一种纯粹的机械叠加而缺乏一般艺术品具有的生气和灵动。电脑美术设计如果仅仅依靠图片加上软件功能加上文字简单叠加那么只能是一种玩弄照片的形式,失去了设计的意义。

3对电脑美术设计的几点思考

对于计算机来说,功能虽然日益完善,但是正如比尔•盖茨所说的那样,要把计算机设计得连狗都能用,计算机再精确和便捷的同时其本质仅仅是一种工具,虽然电脑美术设计的优点非常多,但是作为工具本身它依旧需要人的设计思维贯穿其中,如果没有办法通过设计使之日益丰满,电脑美术设计将毫无生机,由此我将提出在我长期应用电脑美术设计过程中的一点思考。

(1)加强设计思维及创意表现,提高计算机操作技能。

对于一个真正优秀的设计作品,不仅需要精致的线条色彩组合并且还需要匠心独具的好创意,而优秀的创意仍旧还需要通过电脑美术设计来具体表现。电脑作为一种极具现代化气息的工具,本身就极为挑战一个人的操作能力,但是不论如何它依旧无法取代人,所以为了完成一些极为复杂的工作就需要我们能够熟练掌握这种工具。因此设计师在注重设计思维和创意的同时,依旧还需要熟练掌握软件的新功能并加以灵活的运用。

(2)设计师个人艺术修养不可忽视。

在掌握了电脑美术设计的软件后,设计师可以随性所欲的完成大量规律、机械、烦琐的工作,但是设计的本质依旧应当是个性的、张扬的,只有这样才能让作品保持其独一无二的特性,让人在视觉愉悦的基础上感受到一种美。所以设计师本身的个人修养依旧是非常重要的基本功,在此基础上才能完好的运用计算机这一工具完成作品的设计。

(3)将设计艺术与计算机技术完美的结合。

电脑美术设计作为数字化时代下的产物,将延续了千百年的传统美术设计彻底地数字化,将其中最为重要的表现手法,诸如颜色、线条、画布等都通过现代软件来进行重现,这种肆意编辑,将图画中的色彩、明度、线条都赋予极限的运用手法,令整个作品在保持严谨的同时极尽张扬之能事,这可以说是设计艺术与现代计算机技术完美的结合。设计师既要避免过分热衷于计算机技巧,又要熟悉各种软件,只有这样才能在掌握了专业知识的同时不会走入电脑美术设计的误区,从而创造出一些非常优秀的作品。

篇4

2浅析中职计算机专业

2.1中职学生的特点

在全国各所中职院校的生源来说主要是面向应届初中毕业生,这部分学生年龄小,文化底子薄。但是这部分学生这出于花样年华的阶段,对于新事物充满好奇,对于美的鉴赏能力还犹存不足。因为文化底子薄,所以学习能力相对薄弱,而且没有好的计算机技术作为基础。大部分生源来自并不发达的农村区域,这就使得大部分学生的鉴赏能力有限,对于“美”和“丑”的分辨能力并不成熟,没有经过系统的美术教育和培训,这对于设计行业来说是致命的。而且大部分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前并没有接触过电脑,其对于电脑的认识和操作水平极低。

2.2中职计算机专业特点

目前我国大部分中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中包括几个方向,一个是计算机办公、计算机组装或网络安装、艺术设计等主要几个方向。在艺术设计方向中,学校多侧重于对计算机设计软件的教育和培训,像Photoshop和Flash等图像制作软件和动画制作软件等,而往往忽略的学生在艺术方面的造诣,鉴赏能力犹存不足,虽然可以熟练使用软件,但是没有好的鉴赏能力作为指导,做出来的作品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3根据现实情况做出改进方案

根据现在全国中职普遍存在的社会现实情况对目前做出合理的改进方案,根据目前的计算机专业特点,按照这样地方式走下去很难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电脑艺术设计人才,本文根据已经分析得出的问题,就目前现状提出几点看法和建议。

3.1制定教学方案,推敲教学计划

作为一个现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者,对于教学计划进行合理的教育教学方案是对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也是对学生和学校负责的教学态度,是一个教育工作者素质的体现。教育工作者应当明确目前的教学目标,根据目标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通过教学内容的不断革新实现人才培养的有效方案。

3.2艺术设计应重视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在目前的中职院校中,即使学生之前对于电脑操作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也可以较好地掌握计算机软件操作的基本知识,但是艺术设计专业并不只是要求学生能简单地操作几款软件,更是要求他们可以做出符合市场需求的设计作品。设计要通过计算机软件表达设计思路和设计理念,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鉴赏“美丑”的基本美术能力。没有经过良好和系统的美术学习和练习,学生很难具备相应的艺术内涵和艺术素养。对于艺术素养的培养需要长时间的艺术氛围熏陶和美术技巧学习,每个人从出生就拥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但是这种能力可以通过后期的培养和诱导来获得提升的,对于世界上美的认识,对于事物的感知能力,通过见识的广阔也可有利的培养意识思维的形成。中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于农村区域,他们文化底子相对薄弱,见识少,审美能力和意识思维受到了很大的局限,针对这种现象,可以根据现阶段学生都喜欢打扮的特点对他们进行引导和扩充,教会学生如何选择美的事物,学会对美的追求,在生活中通过点点滴滴有意识地对学生灌输美的思想。对于学生在艺术方面的造诣,可以从其平常的读物为切入点,通过向学生推荐主流的设计刊物,广告创意等引导学生对于创意设计的兴趣,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另一个角度去看创意,去学习别人的设计、配色、构图、排版等,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在学生的课堂实践中插入一些陶冶情操的课程设置,让学生亲近大自然,向大自然学习,通过发现大自然的美来放飞自己的视野,放飞自己的性情,在现实生活中去感受美。学校应加强对于美术课程的设置,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美术功底,设计基础相当薄弱,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种问题,没有好的办法,只能通过对学生系统地美术培训来弥补学生在这方面的空白,因为这是设计的基础,可以增加和设置素描、速写或者是色彩构成的课时来达到这一教学目的。这方面的培养学习虽然并不会直接体现出来,但是这部分的养成就相当于一个建筑的地基,是做设计的基础,地基打不好建筑建成了就会出问题,设计也是同样的道理。还有一方面是作为艺术设计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作品做出评价,艺术设计老师不同于其他老师,对于学生的艺术作品应及时给出评价,好在哪儿坏在哪儿要告知学生,因为学生并不知道自己的作品所存在的问题,它不像是数学题,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而是通过教师的审美观念给学生一个美丑的认识和评定,可以说学生的审美观念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教师得以发展和改变的。学生审美观的养成是通过时间的沉淀逐步形成的。

4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艺术设计的过程是一个创作的过程,所谓创作便是一种对自己大脑的一次突破和挑战,对对自己思维模式的一种具体体现,而创作来源于灵感,灵感来源于生活。在教育缓解中要激发学生对于艺术作品的创作兴趣,从生活出发,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让学生放飞自己的想象空间无拘无束地体现自己的思维意识。比如在photoshop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在人物修图这部分学生就会产生很高的兴趣,因为他们可以运用到生活中,学生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可以将自己的照片做的好看一点放在自己的空间里或者微博上,甚至有的学生会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给照片添加滤镜做出不同的特效。

篇5

一 电脑数码艺术与传统文化——传承

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结合的产物是设计,而艺术与科技,又同属于广义的文化范畴。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具有不可逆的传承性。虽然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与设计师,总是企图摆脱传统文化的阴影,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艺术里程碑,但传统文化还是如影随形,到处可见。因此,我们可以说,任何传统文化,都必然对艺术与科技的发展,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并且通过艺术与科技,或者直接,或者间接,都对现代设计产生连带的巨大影响。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出现,都要依赖于当时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电脑数码设计这一艺术形式便是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电脑电本文由收集整理脑数码化时代的到来而诞生的。著名艺术家罗伯特·劳申伯(robert rauschenberg)和设计大师乔治·开普斯(george capps)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成立了专门机构研究电脑数码图形与电脑数码艺术,从上世纪80年代美国苹果电脑公司推出macintosh电脑形成“桌面排版系统”(简称dtp)开始,电脑数码技术在设计领域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电脑数码图形技术的成熟带动了cad/cam(电脑辅助设计/电脑辅助制造)的普及和发展,设计艺术与电脑数码技术才得以真正结合。随着现代的电脑数码技术在艺术表现领域中开始形成自身独特的视觉表现语言,体现出更高的艺术价值,电脑数码设计开始进入到艺术的古老殿堂。但是当电脑数码艺术创作给艺术家带来兴奋和视觉的新奇的同时,却发现因文化科技等诸多因素,产生了电脑数码艺术与传统绘画艺术美的情感差异和电脑数码艺术表现的不足,同时还存在一些对电脑数码艺术的模糊认识。通过对传统艺术形式和电脑数码艺术创作文化渊源的发掘,探讨电脑数码设计创作的视觉表现和美学趋向,及其艺术创作最基本的图形、色彩、民族文化、电脑数码技术等方面的要素,有助于学生正确认识电脑数码艺术。用传统艺术,尤其是民族的文化艺术来丰富电脑数码艺术创作,以弥补电脑数码艺术创作中艺术文化内涵的不足,解决在现代电脑数码艺术创作中存在的视觉表现,以及认识和发展方向的问题,是正确表现电脑数码艺术创作中传统绘画艺术美的关键。

二 电脑数码艺术与传统文化——审美情感差异

形成传统艺术形式和电脑数码艺术创作审美情感的差异,首先是文化传统渊源的不同。传统绘画艺术创作是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之上的,蕴藏着众多的地域风情和民族文化。传统的艺术精粹形式丰富,包涵着深刻的文化积淀、民族的心理情感、风俗习惯、审美观念及审美情趣。传统绘画艺术所体现出深远的历史传统,众多的风格流派和博大的地域民族文化,以及传统绘画的笔墨造型和传统艺术的文化渊源,都在人们的心理情感交流上造成亲和力,产生心灵的共鸣。而新生的电脑数码艺术创作是在科技和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美学情感上缺乏传统文化基础,在表现形式和内容上有较大的局限,使人产生在文化遗传上的陌生和疏远。其次是因为现代科技的含量导致创作和表现的差异。延续了几个世纪的传统绘画,尤其是传统的工艺美术,除了在技法和材料上的创新外,还没有受到过像现代电脑电脑数码化所带来的这样巨大的冲击。

三 电脑数码艺术与传统文化——完美结合

在电脑数码设计表现过程中,吸收不同文化、各学科领域的相互补充、借鉴是电脑数码艺术发展的根本。结合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形式是不断充实电脑数码设计的魅力和生命力所在。电脑数码艺术创作也具有很多自身的魅力,她为传统绘画创作的表达和反映艺术家的创作构思提供了形象化的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艺术家的思维和想象力。

在近50年来久负盛名的设计师中,诺曼·塞斯

篇6

电脑音乐一一c0mputermusic属于现代科技领域里的多重性及交叉性应用学科(边缘学科)。广义的概念是指在创作、演奏、制作与传播过程中使用电脑技术或设备的音乐;狭义的概念是指通过电脑、合成器、音源、采样器等设备进行编程,控制midi乐器或数字设备进行创作、演奏和制作的音乐在电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领域依靠电脑技术的支持都为本领域实现了自己在新时期的腾飞。音乐也概莫能外,依靠电脑音乐技术制作出来的音乐已达到了一个相当的艺术高度。但是.当今电脑音乐所指向的的重点都在纯艺术或纯商业音乐的研究、制作上,在把电脑音乐技术引入音乐教育课堂,特别是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理论课堂这一领域.还鲜有涉猎。

1高师电脑音乐课程和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现状

1.1电脑音乐专业教育滞后

教育观念滞后于电脑音乐的发展,在以往,电脑音乐被视为商业性的,无学术价值.而且经费投入甚大,使得电脑音乐一直徘徊在专业院校门外;观念落后使得现代音乐教育发展缓慢.大多数高师院校近几年才开设电脑音乐课程,而现今高师音乐教育的师资主要来源于专业院校,他们的电脑音乐技术滞后于电脑音乐教学的要求。加上高师音乐系的培养目标主要为中、小学教师,电脑音乐的专业性与目标的师范性相背.教学效果不佳.专业建设缓慢。

1.2师范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滞后

过去我国高师音乐理论课程的教授.都是采用“集体课”的授课方式。不可否认,这一教学方式在几十年的音乐教育中确实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当前几乎所有的音乐工作者都是在这种方式下培养出的。但现在师范生的起点低、师生比例过大、理论课程的抽象性、音响效果的不定性,特别是在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等几门专业性强的理论教学上,大大加深了教学难度。传统的说教式音乐理论教育形式的教育效率特别低,学生的学习效果也非常低。

2利用电脑音乐技术辅助高师音乐理论课程教学

电脑音乐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师资的循环短缺无法一时解决。但可以利用现有资源.在高师音乐理论课程教学找到切入点.即利用电脑音乐技术辅助高师音乐理论课程教学。这样既缓解了师资压力.避免了电脑音乐教学的专业艰深性,符合了高师的培养目标.又有利于电脑音乐技术的推广运用和音乐理论课程教学的改革。在师范院校音乐专业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中,电脑音乐技术可以起到一系列辅助作用。

论文摘要:针对高师电脑音乐和理论课教学实际,本文就电脑音乐课程和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现状以及如何辅助理论课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

论文关键字:电脑音乐、辅助理论 教学探讨

电脑音乐一一c0mputermusic属于现代科技领域里的多重性及交叉性应用学科(边缘学科)。广义的概念是指在创作、演奏、制作与传播过程中使用电脑技术或设备的音乐;狭义的概念是指通过电脑、合成器、音源、采样器等设备进行编程,控制midi乐器或数字设备进行创作、演奏和制作的音乐在电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领域依靠电脑技术的支持都为本领域实现了自己在新时期的腾飞。音乐也概莫能外,依靠电脑音乐技术制作出来的音乐已达到了一个相当的艺术高度。但是.当今电脑音乐所指向的的重点都在纯艺术或纯商业音乐的研究、制作上,在把电脑音乐技术引入音乐教育课堂,特别是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理论课堂这一领域.还鲜有涉猎。

1高师电脑音乐课程和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现状

1.1电脑音乐专业教育滞后

教育观念滞后于电脑音乐的发展,在以往,电脑音乐被视为商业性的,无学术价值.而且经费投入甚大,使得电脑音乐一直徘徊在专业院校门外;观念落后使得现代音乐教育发展缓慢.大多数高师院校近几年才开设电脑音乐课程,而现今高师音乐教育的师资主要来源于专业院校,他们的电脑音乐技术滞后于电脑音乐教学的要求。加上高师音乐系的培养目标主要为中、小学教师,电脑音乐的专业性与目标的师范性相背.教学效果不佳.专业建设缓慢。

1.2师范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滞后

过去我国高师音乐理论课程的教授.都是采用“集体课”的授课方式。不可否认,这一教学方式在几十年的音乐教育中确实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当前几乎所有的音乐工作者都是在这种方式下培养出的。但现在师范生的起点低、师生比例过大、理论课程的抽象性、音响效果的不定性,特别是在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等几门专业性强的理论教学上,大大加深了教学难度。传统的说教式音乐理论教育形式的教育效率特别低,学生的学习效果也非常低。

2利用电脑音乐技术辅助高师音乐理论课程教学

电脑音乐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师资的循环短缺无法一时解决。但可以利用现有资源.在高师音乐理论课程教学找到切入点.即利用电脑音乐技术辅助高师音乐理论课程教学。这样既缓解了师资压力.避免了电脑音乐教学的专业艰深性,符合了高师的培养目标.又有利于电脑音乐技术的推广运用和音乐理论课程教学的改革。在师范院校音乐专业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中,电脑音乐技术可以起到一系列辅助作用。

2.2 cakewalk cubase、sqo1等程序的midi编辑制作功能的运用

在曲式分析、音乐欣赏上可以拆分、展示谱例中任何一处需要讲解的地方,音乐的进行可以从任意小节开始.在任意节拍停止;通过音轨m、s、r功能.学生可以听到乐队中任何一件乐器的独奏,从电脑记录中看到独奏的所有次数设置;在复调课教学上,利用其强大的编辑功能,制作出任何一种复调音响效果.可以是独奏与乐队之间的.可以是乐器组与乐队之间的.也可以是乐器组与乐器组之间的。学生通过这种多途径、多形式的活生生的谱例讲解.可以在短时问内,接触到尽可能多的谱例.并对谱例有一个透彻的了解,从而能较全面地理解复调音乐的魅力。

2.3合成器软音源及硬音源音色库的运用

在配器常识课教学上.限于教学没备的缺乏和课程本身的技术性强的特点,光靠老师一张嘴、一套音响没备很难把一部配器手法新颖、音乐色彩斑斓的作品向学生作一个透彻的讲解。学生难以对音乐作品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对作品作出理性的分析。通过电脑音乐技术的运用,任何一部复杂的音乐作品.在输入电脑后,通过简单的一些方法就可以剥离出任何一个声部、任何一种乐器,来专门倾听、分析它所运用的作曲、配器手法;可以让乐曲以任意速度播放;可以在作品任意一个节拍上准确开始、停止,可以选择任意一个特殊音乐片段作反复分析、倾听。对一部复杂的配器作品,可以从单旋律开始逐步叠加或相反从全部声部的出现逐步递减的方式.透彻地对音乐进行综合分析。

3电脑音乐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探讨

3.1在作曲理论课上进行实践

在作曲理论课上,借助电脑音乐系统.可以把所有声部、所有的乐器一轨一轨地录入电脑.并且几乎所有乐器都可以用mid1键盘来演奏,既可以作曲叉可以是指挥还兼职演奏员,关键是学生能够马上听到自己作品的效果,进行midi编辑制作.效果处理和音频缩混.插入视频文件.输出并刻录cd。

3.2批改作业是一项重要且繁重的任务

篇7

 

当前艺术设计专业改革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学校来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是亟待解决和重新思考的问题。我们认为,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独特的审美视野、综合的创新思维方法和熟练掌握本专业技术能力的综合素质,应该是高校设计艺术人才的培养目标。从素质教育的思想来看,高质量的设计人才应是知识、能力、素质的和谐与统一,要求学生既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又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能适应社会生活、独立思考,并具有创新意识的科学精神。 

一、合理设置课程 

目前,大多数学校采取的学科课程:一是设计基础课,二是专业设计课程。 

我们知道,设计基础课程在艺术设计专业起到奠基作用,它对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与专业潜能的训练具有独特的作用,它在教学中的先行性与普遍性及对以后的专业课程,如广告、室内设计、书籍装帧等专业的影响力,说明了它的重要地位。 

(一)对基础课程的设置 

让基础课程融入到专业课程当中去。例如,素描课程,可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进行不同侧重点的内容设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把重点放在空间结构上,动漫专业的学生放在物体造型上。不同专业的培养方向是不相同的,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一专多能的目的。 

(二)对专业课的设置 

强化专业特点,化整为零,让学生可以在相对完整的时间段里去体验实务,深入研究,体会和消化课堂教学的内容,可以有相对集中的时间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并将知识连贯起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三)重视实习教学,贴近学科前沿,加强实习基地的广泛性、多样性 

根据艺术设计市场需求大、更新快、时间性强的特点,让学生多去了解现代科技设计手段,熟悉传统手法与新型的材料工艺,观察设计家的表述手段,开阔学生眼界。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通过亲力亲为的教学形式加强学生的实战经验。 

二、提高教学的开放性 

开放教学,倡导个性表现,能够帮助学生发展自我意识,充分调动他们的思维方式,更好地促使他们产生创造力,从而达到在教育活动中培育、完善健全人格的目标。 

在教学辅导中,只有重视个性化的教育,强调主观感受,才可能给学生一个开放的,顺其个性任其表现的空间,让他们始终在一种轻松的氛围内表现自己,感到艺术设计教学活动是一件很自然、很自由、很快乐的事。开放式教学辅导注重的是活动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发学生的艺术冲动,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艺术感受,都能自由地表达他对客观事物的理解。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勇于表现自己,开放学生的观念,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努力让学生们树立这样的意识:只要我大胆地想、设计,用我的作品表达了我的感受,那就是成功的尝试。 

为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形成适合不同个体的开放学习形式,营造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对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聘请一些专家到学校进行讲座,组织学生经常参加一些国际国内的设计比赛,加强和兄弟院校及相关其他专业领域的交流,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的、具有浓厚设计氛围的教学环境。在课堂上,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大大限制了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教学中,采用自由组合的小组合作教学形式,为他们创设敢于表现、乐于表现的空间,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室内设计课程教学活动中,可以让全班同学分成小组,组里的每位成员负责一个空间的设计,从最初的方案草图阶段到最后的定稿阶段,全部由小组成员相互商讨完成。无论是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还是表达能力、学习与自我发展能力都能让学生有所提高。 

三、正确对待电脑与手绘的关系 

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电脑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设计专业的学生运用电脑进行设计并反映最终设计成果等,电脑技术无疑给传统的设计及其设计教学方式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电脑技术是把“双刃剑” 

电脑技术在设计学科中的广泛运用,带来了设计方法和观念的变革,成为设计和创作的新趋势和新动向。首先,电脑虚拟技术的发展和在设计领域中的应用,使设计作品能综合艺术、结构、工艺、技术、材料、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以谋求最佳、最完善的视觉效果。如建筑大师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所设计的迪斯尼音乐厅,在最初传统模型构思的基础上运用电脑虚拟技术来检讨、完善和深化,最终完成传统二维图纸所无法表现的具有戏剧般的形状、动人心弦的建筑设计作品。其次,电脑技术亦使传统的设计观念受到冲击。电脑还是一种能够激发设计创作灵感的发生器,是获取全新的、非传统设计程序和观点基础上的造型形态的有效手段。 

然而,如同一切高新技术一样,电脑技术在艺术设计学科中的运用亦存在着众多的负面效应。如电脑技术带来了设计的“异化”,反映在具体的设计中即为重“表现”轻“设计”,设计方案变成了电脑效果图;学生设计时在电脑效果表现上所花的时间大大超过设计方案构思的时间,重“结果”轻“过程”的情形十分严重。又如,电脑技术其本身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设计思考过程“幻想”的翅膀,国内有位设计师曾说过设计是让“不可能”变成“可能”的过程,我对这个观点十分赞同,但电脑技术及其软件其本身的局限和操作者的水平影响了设计构思,扼杀了方案构思过程中的转眼即逝的设计灵感,让使用者不得不放弃方案初始阶段的模糊性和随机性,而向电脑“投降”,使设计艺术创作变成简单的工业化“生产”。再如,在设计教学中,学生过分依赖电脑和沉湎于电脑,忽视了严格的基本功训练,对设计徒手草图的训练和运用失去了应有的热情和追求,最终导致设计分析、思考、创作能力的丧失,也使学生设计素养降低。 

(二)手绘效果图能提高创造性 

设计徒手草图实际上是一种图示思维的设计方式。在一个设计的前期尤其是方案设计的开始阶段,最初的设计意象是模糊的,不确定的。而设计的过程亦是对设计条件的不断“协调”,图示思维的方式即把设计过程中的有机的、偶发的灵感及对设计条件的“协调”过程,通过可视的图形将设计思考和思维意象记录下来。而作为电脑,其保持精确数据概念的特点——点、线、面、形体在屏幕上的明确和肯定的显示,扼杀了方案构思设计阶段设计思维的模糊性和随机性,亦不符合设计初始阶段的设计思维方式及其设计的表达。显而易见,电脑无法替代创造性思维活动。 

设计是一个解决问题和协调矛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两个内容十分重要。一是发现问题、解析问题;二是对所解决的问题答案进行评价。前一个内容是后一个内容的基础和做好一个设计的前提,亦是目前设计教学中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对于学生缺乏想象构思和创造的能力,利用设计徒手草图的训练——图示思维的设计方式,将有效地提高和开拓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实践证明,国内外的许多优秀设计师和设计大师均精于此道,出色的图示思维亦是他们的成功之道。 

高技术的确给设计及设计教学带来了许多帮助,电脑技术带给设计的变革也毋庸置疑。但电脑不是“一切”,它无法替代我们的大脑,无法替代设计的创造性思维,电脑只能是我们进行设计的好帮手。在设计教学中,加强设计徒手草图的训练,通过脑—眼—手—图形的有机的、不断的形象化思考和再观察、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综合的设计修养,能使设计者产生更多的新构思和新创意。 

四、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中国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仍然是十分薄弱的环节,大多停留在手绘表现和计算机表现,而与设计实践密切相关的实践教学(工作室教学)十分薄弱,投入明显不足。针对设计艺术教育的本质特点,设计艺术的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教学改革中的成果也说明了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途径之一。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学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的方法——在实践中教学,在教学中实践。结合实习基地让学生边学边做、边做边学,了解今后实际工作岗位中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1)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把课堂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等环节引入教学计划中,增加了现场教学实习环节,加大实践能力的考核力度。借鉴学科课程设置特点,加大实践课时与教学力度,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观察问题能力与团队合作意识。 

(2)加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装饰材料与结构工艺、模型制作、家具设计、丝网印刷、建筑与家具测绘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中,设定学生自学内容,并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完成相应设计作业,促进学生自我完善,在实践中提高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组织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和工程实施;综合创作训练和毕业设计以工程“实题”真题真做,强化学生实际设计能力和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学生在实践中增加了才干。 

(4)建立校内外设计、实验实习基地,在“实战与演练”中完善创新能力。 

(5)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创新能力、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手绘大赛、摄影比赛、广告设计大赛、网页制作等专业竞赛,学校也对教师和学生制定出相应的鼓励政策。 

五、加强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它包括思想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和劳动素质教育等五个子系统。文化素质教育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这是因为:第一,文化素质对思想道德的形成和确立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第二,文化素质对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也有密切的关系。文化素质较高的人热爱生活,珍惜生活的价值和意义,重视身心健康,易于形成健康的人生态度、科学的思维和良好的生活方式。第三,文化素质对于专业素质的提高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为学生学好专业奠定文化基础,有助于学生提高理解能力和艺术技能。 

加强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主要是指:加强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以及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科学精神。 

(二)专业学习与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契合点 

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课程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要有意识地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于专业教育始终,把与素质教育的有关内容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去,充分挖掘和发挥专业课对人文素质养成的潜移默化作用。 

1. 对性格的塑造 

艺术设计的大学生大多20岁左右,是一个人的性格形成期,专业课对其性格的塑造有一定的帮助。法国美术家罗丹说:“美,就是性格!”艺术设计的多门专业课无不浸润着对完美性格的塑造。 

2. 对气质的培养 

在艺术设计教学当中,我们常常讲到形式美。所谓形式美,就是体现造型规律的审美对象的外在形式,它能被审美主体所直接感知,并诱发相应的生理、心理反应。它通过主体审美感受力的中介作用,影响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与具有“动力特征”的气质产生“同构”对应,从而使特定气质得到相应的强化。 

3. 对人文知识的培养 

艺术设计专业的大学生很少接触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他们往往对文学、历史、哲学、地理、数学等缺乏兴趣,因此作为教育者必须在这方面引导他们。在专业课上,老师可以有意提出一些传统的、文化味极浓的选题,让学生在查找与这些选题相关的资料时,吸收这方面的知识。如书籍装帧课可以布置类似于给四大名著作封面设计的作业。同学们在准备当中至少要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大概写的什么内容,有的同学还会找这四大名著评价的文章来读,吃透名著的背景、成就等方面的内容,这样,无形中学生的文学修养也提高了。 

 

篇8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203-01

随着近几年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突飞猛进,音乐软硬件也是与时俱进、日新月异。在音乐教育、创作、演奏及商业音乐,各个层面都渗透了电脑音乐技术。它不仅提供了耳目一新的音色素材,而且对人们的音乐生活和音乐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电脑音乐教学最突出的特点是音乐与视频同时进行,结合音乐设备、音乐软件与多媒体信息处理功能,通过多媒体方式,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示音乐教学内容,使教师在教学中能完美结合理性与感性。无论在配置硬件系统、开发利用软件,还是网络传输方面,电脑音乐技术都日臻成熟,越来越接近和影响着而且改变着人们的音乐文化生活,对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也产生一定的冲击。因此,现行音乐教育体系吸纳电脑音乐教学,是当前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教学中利用电脑音乐教学系统进行管理,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工作效率,受到师生的热烈欢迎。

1 电脑音乐的概念

电脑音乐,又被称为“MIDI音乐(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或者是“计算机音乐”。电脑音乐是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迅猛发展而出现的一门新兴音乐学科。作为一种进行音乐创作的音乐制作方式,“MIDI”音乐是利用一些专业电子音乐设备来制作音乐声音素材,而这些设备都是由如电脑软件和电脑来控制。电脑音乐一般是指通过电脑和与音乐相关的软硬件为制作工具而播放出来的音乐,不仅是音乐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表现音乐的一种技术工具。在音乐教学中,如果能正确运用电子音乐设备,传统音乐教学中存在的理论与声音脱节、内心听觉等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2 电脑音乐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2.1 电脑音乐技术在和声课中的应用

一直以来,高校音乐院系里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黑板、粉笔、钢琴和音响唱片。和声教学中所面临的困难就是如何有效解决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学生的听觉与视觉难以沟通的问题。最为有效的手段和途径之一就是利用电脑音乐技术实施教学。例如:课堂讲授时可以利用Encore的乐谱显示功能;进行习作示范教学时可以利用MW3的乐谱编辑功能,既能培养学生的和声听觉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和声思维能力,还能培养其和声审美趣味;利用tonica学习不同类型的和声风格并帮助进行和声改题;利用Encore和MW3的实时录音功能进行键盘和声弹奏指导;利用多媒体手段讲解和声序进中不同的排列方式。

2.2 电脑音乐技术在乐器课中的应用

传统的乐器课教学中,教师局限于介绍知识理论层面上,而乐器知识是不可或缺的基本常识。由于教学条件有限,乐器教学只能局限于传授书本知识,而仅仅依靠理解与想象进行配器,是不可能真正创作出好的作品来,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而电脑音乐技术不仅使学生听到各种乐器的实际配器效果,还能够生动、形象和直观地看到有关该乐器的彩色图文资料,如外形结构、发展历史、演奏方式等等。教师可以轻松地利用Cakewalk音乐软件操纵相关步骤,通过直观的讲解获得以往传统教育模式无法达到的最佳教学效果。

2.3 电脑音乐技术在曲式课中的应用

音乐教育专业技术理论中,曲式课程是必修课之一。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按照一边听音响一边看谱例,然后老师讲解这样方式,学生只能整首或片段的听谱例去感受乐曲的一个整体或局部的音响效果[1]。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引进电脑技术后,教师可以通过音乐软件的帮助把重要课件向学生展示谱例中任何一处需要讲解的地方,并且通过静音的方式,学生可以听到任一乐器的独奏,从而可以淋漓尽致地分析每一谱例[2]。

2.4 电脑音乐技术在视唱课中的应用

作为视唱练耳教师,把电脑音乐制作应用到教学中时必备的现代教学手段之一。它不仅能有效地提高传统听觉训练方式的效果,还能克服传统的听觉材料缺乏和风格单一的不足,增近学生与作品的距离。采用电脑音乐技术,利用Sonar8等软件,我们可以自己按照教学需要随意编写不同长度、难度、速度的节奏或旋律,比老师自己弹或放CD更准确方便,更能提高学生练耳水平,且不会花费老师过多时间精力,能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3]。

2.5 电脑音乐技术在复调课中的应用

作为音乐专业学生,复调课是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复调课旨在培养学生写作、分析复调音乐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敏锐的听觉能力。复调课写作技巧是纷繁复杂,传统教学的双方只选择最基本的方法进行讲授和练习,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注重理论传授而忽视实践练习,加上教学设施有限,对于复调学生缺乏足够的感性理解。而运用电脑音乐技术,教师可以将制作好的谱例, 通过电脑的控制随时播放,还可以通过音色的变换,在电脑上用同一个谱例,制作出任何一种复调音响效果[4]。

2.6 电脑音乐技术在课外音乐实践中的应用

电脑音乐系统不仅能服务于音乐课堂教学,还能应用于课外音乐实践活动,如排练演出等等。音频编辑软件可以轻松地完成舞蹈伴奏音乐的剪辑处理。如利用MIDI功能和音频编辑功能为演出制作和处理伴奏音乐,能达到过渡平滑自然的效果,而不会损失音质。还可以通过计算机的音乐系统,利用五线谱或简谱打谱软件的文字和乐谱混排功能,印制包含乐谱的试卷和包含谱例的论文。

3 结语

在音乐教育中引入电脑音乐教育技术,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提供了崭新的技术平台,还为音乐教育展现了无穷的魅力,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创新革命。随着电脑技术的推陈出新、不断发展,我们的音乐教育事业必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杨晓东.电脑音乐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9,5:110-111

篇9

自1997年,开始是数学课、信息技术课两头兼,后来逐步全部转向信息技术。一直来,我负责学校的信息技术课教学、学校电脑设备及网络的管理工作,经历了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的起步、发展到目前全面普及、已成规模过程,对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设备管理、网络管理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政治思想和道德方面

多年来,我始终明确政治目标,注重品德修养,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忠于教育事业。认真贯彻教书育人的思想,为人师表,爱护爱生。在工作中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思想素养。热爱本职工作,和全体教师团结协作,共同关心培育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

服从学校安排,按学校要求做好各项工作,不计个人得失,个人利益服从于整体利益,具有奉献精神。自参加工作以来,我担任过数学教学、信息技术教学、信息技术和数学、思想政治等混合兼课、班主任、网管等各项工作,只要是学校需要,我都是欣然接受,认真做好,从来没有怨言,更从来没有向学校提要求,讲条件。

我为人谦和,待人诚恳,生活的和工作原则性强。平时和同事们和睦相处,对同事在处理电脑故障、制作课件等方面的要求总是尽力去帮助,深得大家的信任和好评。作为学校的电脑设备和网络管理,做到公私分明,严格把关,从1997年学校的第一批电脑到目前学校的各种电脑及相关设备,它们的配置性能、来龙去脉我都搞得清清楚楚,为学校管理好电教设备,让学校领导和同事们放心。

三、日常的教学、学生管理和学生辅导方面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深刻地认识到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认识到信息技术课教学是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一环,认识到信息技术课教学是现代教育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我深知自己责任之重大,对自己严格要求,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每年都能圆满地完成教学工作。虽然,初中信息技术课在成绩考核和对学生升学影响等方面都相对宽松,但是一直一来我都是把搞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放在工作的首位。

(1)历年来,我任教的初三年级在信息技术等级考试方面,做到参考率高,合格率、优良率在全县各校中总能位居前列。

(2)自1998年以来,我辅导的学生在参加学生电脑操作比赛、学生作品比赛中,基本都能拿到县级个人二等奖、三等奖和团体二等奖、三等奖的成绩,在农村学校中一直属成绩的。

(3)20xx年机器人竞赛首次普及到农村学校,我辅导的两名学生过关斩将,依次获得县级一等奖、市级二等奖和省级二等奖的好成绩。

四、教研成果和获奖方面

多年来,我能做到认真钻研业务,把握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捕捉信息技术教育新趋势,在教育教学研究、学科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

(1)20xx年以来,我编写的工具软件《几何画板打包机》在网上公布后,受到全国各地使用几何画板的教师的欢迎和肯定,为几何画板软件的推广使用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2)20xx年,论文《浅析初一年级的应用题教学》获县论文评比三等奖。

(3)20xx年,获县级优秀班主任。

(4)20xx年,课件《频率分布与直方图》获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课件评比全国三等奖。

(5)20xx年,论文《搞好电脑教室软件系统建设,为日常的教学提供称心的平台》获市级二等奖。

(6)20xx年,获校级双高课三等奖。

(7)20xx年,自编教学辅助软件《流程图编程工具》获县级评比一等奖,获市级评比二等奖。

(8)20xx年,论文《九年级程序设计初步教学的实践和思考》获市级二等奖。

(9)20xx年,申报课题《基于自主开发流程图编程环境下的初中程序设计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获县级立项。

另外,我在辅导学生参加各类计算机相关的比赛中,获得若干个优秀辅导员的称号。作为学科备课组长、教研组长,认真搞好每周的备课组活动,配合宣富金组长搞好综合组内的教研活动等。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所以,知识更新对信息技术课老师尤为重要。我作为年近四十的老教师,兴趣广泛,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在信息技术教育领域一直跟上时代的脚步,并不断成长。今后将不断努力,继续进取,力争为学校的信息技术课教学做出更多贡献。

五、设备管理和网络管理方面

学校的电脑设备和网络的管理工作是我工作的另一个重心,而且这部分工作占了大量的工作时间和精力。这个是需要耐心、细心和责任心的工作,我在这方面具备了这些要求,工作一直开展得扎实有效。

(1)无论是老学校还是目前的新学校,办公网络和教学网络的配置和安排都有我辛勤的劳动付出。今后随着办公自动化的进一步推进,这块工作还有很多要去做。

(2)配合总务处做好学校的电脑及相关设备的登记管理。十几年来,凡我经手管理过的设备,配置性能、来龙去脉都清清楚楚。我校一直能够做到设备管理规范,利用率高。

(3)做好电脑及相关设备、网络环境的日常的维护维修工作。虽然这项工作费时费力,但是我一直坚持为学校和同事们服务的思想,默默奉献,有很强的责任心,同时工作经验丰富,并不断学习,工作的效果和效率都比较好。另外,我做事有完美主义的倾向,做事追求一种自我感觉完善无缺憾的状态,所以日常的维护工作应该是能让人满意和放心的。

(4)学校网站和其他相关网站的建设。从20xx年以来,我一直负责学校网站的搭建和管理工作,其中经历五、六次改版。创建和改版网站都是很费心费神的过程,其中搭上了我的很多深夜和周末休息时间,做这项工作还是需要不计较个人的事的奉献精神。

(5)协助各部门做好一些临时性的工作。多年来,校长室、教导处、总务处等布置的临时性工作很多,通常这类工作通常是处理起来比较繁琐的,但是,我做到即使加班加点也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比如,遵照教务处要求,每次月考成绩的数据分析;期末考试的学生座位混排;课堂录像的摄制等等。

篇10

本年度里,我坚持和党、校领导保持一致,决不跟任何非法组织、有丝缕联系,维护集体利益,顾全大局。每周坚持周政治学习一次、记笔记一次、写体会一次。本学年里,我共进行政治学习20次,师德师风学习10次,记政治学习笔记7000余字,记师德师风学习笔记5000余字,写学习体会3次共2800多字。

二、业务上不断进取

本年度里,本人坚持通过各种途径对自身素质进行提高。通过认真的自学,记业务学习笔记共约8000字,听评教师课23节次,讲、听公开课、示范课6节,写论文8篇,写优秀教案2节,使自己的业务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时,我也加强了对教学周边知识的学习,一是加强了普通话的学习,不仅上课坚持使用,而且在公共场合也努力试用,积极向他人学习,使自己的普通话水平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二是加强了对电脑技术的学习。虽无师指点,但我通过自学和向有关人员求教,使自己的电脑技术有了较大的提高。目前,已基本能处理一些简单的应急问题。对刻录技术也初睨其端。

三、教学上力创新高

虽然今年的学生是吃别人的“剩饭”,底子薄、基础差、思想不稳、兴趣不高,但我们不叫苦不气馁,立足实际,以心为本,对每一个学生尽职,对每一节尽责。努力熟悉教材、了解学情、钻研教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他该学到的知识。经过努力,在年末的考试中,全班同学基本都考出了应有的水平。另外,本人克服了无教师无经验的困难,积极学习,使自己的电脑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四、同事间和睦相处

篇11

[1]冯祺我国国产手机市场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9

[2]刘玉松中国手机市场分析及国产手机营销策略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8

[3]陈博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现状分析[J].中国市场,2013(1).

[4]李玉韬浅析摩托罗拉的战略风险管理[J].财务与会计,2012(8).

[5]敏行联想乐phone的战略风险与定位关键[J].广告主市场观察,2010(5).

[作者简介]刘晓红(1989—),女,山东日照人,会计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审计理论与实务。

附1:《对以用户体验为导向的智能手机应用软件界面设计的几点探讨》

参考文献:

[1]杨东润.数字媒体中的交互设计对用户体验的影响—以资讯类手机APP应用为例[J].传谋,2015(12).

[2]林刚,张碧涛.基于互动装置艺术的手机美图APP品牌运动研究[J].今传谋,2015(3).

[3]陆远蓉.基于移动用户体验的APP设计[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14(8).

附2:《智能手机中传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鲁建全,贾晓燕.传感器在手机中的应用[J].中学物理,2013(03).

[2]牛利.移动设备上的传感分析[C].第十二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报告集,2014.

[3]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学会网站:自主知识产权便携式智能有害金属电化学分析仪诞生[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13(04).

[4]黄善洛等:基于Android平台的便携式痕量重金属离子检测仪的研制[J].分析化学,2015,43(07):1098-1103.

[5]王骥,王莜珍,任肖丽,沈玉利.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水污染监测系统[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29(03):247-250.

[6]OFweek仪器仪表网内置传感器将为智能手机应用带来新的革命,2014.

[7]化学传感器的研究背景及发展趋势[J].中国科学人,2015(18).

附3:《智能手机电源管理模块的设计》

参考文献

[1]徐进.智能手机电源管理模块和音频模块设计[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8.

[2]刘平.智能手机电源管理系统设计与故障分析方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8.

[3]陈熹,陈英,戚正伟.一种智能手机电源管理方案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8(09):80-82.

附4:《锁屏Android智能手机的取证方法》

参考文献

[1]戴明.手机取证及其电子证据获取研究[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5(58).

[2]杜江.智能手机取证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69).

[3]赵毅.智能手机取证方法研究[J].取证技术,2016(59).

[4]刘欢.手机取证及具体分析研究[J].电脑技术,2016(123).

附5:《智能手机SD卡数据恢复初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陶荣,饶佳艺,严丽娜等.智能手机RS-MMC存储卡数据恢复研究[J].电子设计工程,2012.20(17):180-182

[2]周立功.ARM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实例(二)[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

[3]刘素花,龚德俊,徐永平等.SD卡在海洋数据存储中的应用[J].海洋科学,2009.33(3):16-20

[4]李志强.常见硬盘数据损坏的类型及恢复方法[J].硅谷,2011.23:124-126

篇12

1. 数字技术给新闻摄影带来的隐患

科学是把双刃剑。有人曾预言,数字技术的运用将会葬送新闻

摄影。这话虽嫌偏激,但有一定道理。

数字时代使新闻照片的真实性受到了空前的挑战。过去,传统摄影也可把摄影特技运用到新闻摄影中而造成新闻照片失真,但其操作方法复杂,需要具有专业水平的人才能完成,且经过处理后的照片效果差,加工痕迹明显。而当今的电脑技术不仅能够对照片进行改头换面,甚至可以无中生有,使用PhotoShop这种功能强大的图像编辑软件,在一台普通的电脑上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将新闻照片修改得面目全非且天衣无缝。

真实性是新闻摄影的基本属性,也是新闻摄影的生命。摄影记者只有选择拍摄角度的权利,没有变动新闻真实的权利。

2003年海湾战争期间,有着25年从业经历的《洛杉矶时报》摄影记者布赖恩.瓦尔斯基与3月30日向报社传回一张英军士兵和伊拉克平民的照片,该照片令图片编辑激动不已,因为画面要素和构图等显示是一幅足以竞争普利策奖的作品。时报将它刊登在2003年4月1日头版,但有细心读者将照片放大到一定倍率后发现是合成照片,合成的照片将英军士兵和伊拉克平民的距离拉近,目的是为了改进构图,增加视觉冲击力。此事在世界新闻媒体引起震动。《洛杉矶时报》立即在其网站上刊登更正和道歉声明,并作出了开除布赖恩.瓦尔斯基的决定。又如2004年7月14日,我国西安连续暴雨,地面严重积水,某报记者将拍摄到的照片用PhotoShop软件中的“橡皮图章”修改,结果原来没膝深的水改成了齐腰深的水,“积水”也就变成了“洪灾”。照片经美联社采纳发稿后被芬兰读者在报纸上发现了修改痕迹,芬兰报纸编辑通知了美联社,美联社对照片仔细鉴定后确认其造假,从而将该照片删除,同时通知用户不要使用该照片,此事在我国新闻摄影界引起了很大反响,这说明新闻照片的真实性不容忽视,数码相机拍摄的新闻照片中任何内容都不能被随意修改。

利于电脑技术制作各种类型的假新闻照片,使得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在数字时代变得十分脆弱,以往新闻照片的“眼见为实”、“以图为证”的权威性和见证性受到了强烈冲击。如果放任这种电脑技术的滥用,将会使新闻摄影失去存在的意义。这绝非危言耸听。

2. 如何消除和应对隐患

2.1 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可从以下两方面对所发表的新闻照片进行规范和把关:第一,不绝对排斥对新闻照片进行电脑处理,因为数字技术在新闻摄影中的发展和应用已成必然,但运用数字技术对新闻照片作改动应制定一个底线----以不损害新闻的真实性为前提,允许作者为突出新闻主题,对照片的清晰度进行调整,对一些污点、划痕等进行处理。第二,对那些违背了新闻真实性的照片,要加强加大惩处力度。

2.2 对那些制造和假新闻照片者,要有相应的法律来进行制裁,使造假者不敢轻举妄动。

2.3 利用技术手段规范互联网上的新闻照片。一方面可以运用类似于微软浏览器中关于网站内容分级的软件,对网上的新闻照片进行可信度分级。另一方面,还可以开发一种程序,对收到的已经过电脑处理的照片进行过滤和提示,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还原照片的本来面目。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随着技术的进步,这是应该做得到的。

3. 数字时代对新闻摄影记者的新要求

过去对新闻照片的评价标准是:见报快就是好照片。数字时代,摄影技术已经不再是问题,那么对新闻摄影的新要求则体现在新闻应该在更深内容层面上拓展。要求新闻摄影记者在更高层面以新的视角把握时代脉络,在新闻选题、价值判断和新闻深度等问题上下功夫。数字时代,对新闻摄影记者提出了以下三方面的要求。

3.1 对职业道德的要求

数字技术让作者对影像的改变更容易了,这就对新闻摄影记者的道德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摄影记者的职责决定了他是公众舆论的代表,他要向社会负责,要遵循新闻规律、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用真诚客观的态度报道新闻,如果我们的新闻摄影记者坚持了道德规范,那么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就不会因数字摄影的产生而遭到怀疑。

3.2 对独创性和快速传递的要求

数字时代对新闻摄影产生的影响,将不仅仅停留在新闻照片的物理形态的改变和传输手段的先进。数字相机和互联网将新闻摄影的时效推向了极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前从事摄影之前那种较长时间的技术训练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新闻摄影变得越来越强调如何获得信息,如何在新闻现场选取独家角度,如何迅速传递信息等。

3.3 对数字化管理的要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