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保险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6 19:07:3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少儿保险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少儿保险论文

篇1

中图分类号:G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4)03-04504

1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古籍文献保护的意义

地方古籍文献是地方图书馆收藏的具有较大参考价值、保存价值和版本价值 的文献,它大都是线装本。有的是古籍善本书,有的是反映地方历史与发展的文献,有的是拓印本或有的是手抄本,它的版本形式多样,内容复杂。因此,认真保护好这些地方古籍文献,一方面可以充分保护地方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可以为研究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历史发展的读者提供第一手详实的资料。特别是我们这些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很多资料是在国家图书馆均无法查阅的。如:《诺叶》、《洪水连天》手抄本,带有较为浓重的地方色彩,是其它地区无法查到的,它对研究彝族民风民俗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和使用价值。又如光绪年间成书的《普洱府志》,《思茅厅志》等历史典籍,详细记载了普洱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历史沿革等等资料线索,它是研究我市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及其历史沿革不可缺少的第一手资料。在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作为文献信息的收藏、管理、开发和利用的图书馆来说,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强那些被称为“老古董”的古籍文献,并高度重视和加强其开发和利用的力度,对我们进行文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普洱市少数民族地区古籍文献资源现状

2.1 数量、质量和价值

普洱市位于云南西南部,辖九县一市,14个勤劳智慧的世居少数民族很早就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各族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化,传承下来了许多珍贵的古籍文献,记载了几个世纪,几朝几代以来普洱府、思茅厅、他郎厅、车里宣慰司、银生城等普洱市古代各族人民的历史沿革、地理概貌、经济状况,古迹名胜、民族文化、茶文化。体现了资治、存史、教化的作用和意义,为今天各少数民族建设妙曼普洱、养生天堂留下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和宝贵的借鉴。

少数民族文献是民族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知识资源。普洱市14个少数民族中近半数有自己的文字,在各县图书馆都收藏有各个民族的文献。文种上有拉祜、彝、傣、布朗、苗等。从版本上看,既有贝叶经写本、草纸毛笔写本、线装本。

彝族有传统文字,俗称老彝文,普洱市尚存的彝文古籍手抄本有《诺叶》、《洪水连天》、《作泊布》、《无常》、《买常》、《彝族情歌》、《择日历书》、《彝族医药书》等70多卷。这些文献,内容涉及天文、历史、哲学、伦理道德、地理、医药、民族等,是研究彝族历史、文化艺术的宝贵材料。

为了发掘彝族文化遗产,从1982年开始,市、县民委和有关部门聘请彝族毕摩,对彝族古籍进行编目,翻译和整理。目前已翻译整理出《诺叶》、《洪水连天》、《彝族医药书》、《指路经》、《作泊布》、《作斋篇》、《六祖史》等近10部史书,约30万字。《彝族医药书》成书时间为清康熙三年(1664年),全年共9000余字,完全用彝文写成,经普洱市中草药研究所验证,确认是一部有重要价值的医药书。《诺叶》一书汉语可译为“教育”主要宣扬彝族的伦理道德。《指路经》是为之者举行蔡祀活动时念诵的经文,内容是为之灵指路,使之返回祖先居住的地方,和祖先团聚,它从一个侧面概述了彝族先民的迁徒路线。

拉祜族,有语言和文字,影响较深的文学作品有200多篇,代表作品有:《牡帕密帕》、《扎努扎别》、《古搓戛搓》和《古根》等,拉祜文献有《拉祜族史诗》。

佤族,有语言和文字,口头文学作品中,尤以“司岗里”、“三木落”等最为流行。“司岗里”所代表的事实已远远超过文学范畴,成为研究佤族社会历史的验证史料。在脍灸人口的“三木落”长诗中,成功地塑造了佤族青年英雄“三木落”的形象。

2.2普洱市县图书馆工作者对古籍文献的保护与管理

2.2.1普洱市图书馆。2008年开始,云南省图书馆古籍保护中心,组织云南省各市州图书馆开展古籍普查登记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义》(图办发〔2007〕6号)文件要求,依据这些精神,普洱市图书馆领导重视并认真落实。古籍普查是古籍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古籍属于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料,一旦破坏就不能再现。为抓好这项工作,普洱市图书馆于2008年8月成立了普洱市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划拨了必需的经费,加强制度建设与管理,几年来先后举办多次古籍讲座和培训班,保障古籍保护工作的正常进行,领导小组成员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为总的指导原则,先后对全市进行多次古籍的普查、收藏、管理工作。

2.2.1.1对私家藏书进行普查。2008年11月,先后到景谷,在景谷县图书馆同仁的带领配合下,到景谷永平镇芒东村谢荣卫家考察征集古籍。由于主人保管不善,古籍出现了虫蛀、鼠啮、火烟烤过的味道,古籍受损十分严重,工作人员耐心宣传古籍保护的知识,给他们送去经济上的补偿,使普洱市图书馆购卖到这批古籍文献,填补了普洱市图书馆无古籍的空白,这批古书内容为四书五经和教科书。有55种、205册(其中古籍有100册、民国的书有34册、手抄本75册、破损书22册.)

2.2.1.2对宗教寺庙藏书进行普查。2009年至2012年先后几次到孟连宣抚司置学习、普查、了解傣族贝叶典籍,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是中国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贝叶典籍是傣族创制,使用时间较早的文字,它是用特殊的叶子贝叶上刻字制作成一捆捆的。内容为佛经、民间故事、歌遥、诗歌等描写本乡土的山山水水,使民族文化遗产自古传承至今,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共普查登记贝叶经28件(册),近代古籍文献385件(册)。

2.2.1.3对全县藏有古籍的单位机关进行普查。

①2012年在思茅区档案局普查到2种3册,分别是清时期《思茅厅志》上下册原稿,清时期《思普志稿》一册。并做图片拍摄。

②2012年在江城县档案馆普查到彝文稿1件,并做图片拍摄。

③2012年在孟连县档案馆普查到傣族贝叶经《侈啥》集卷之五1件。

④2012年在普洱市档案馆普查到3种21册,分别为:光绪十三年丁西重修《普洱府志》原稿13册。乾隆元年《云南通志》二十八卷、7册。清朝乾隆四十五年《钦定历代职官表(文渊阔)四库全书》1册。

⑤2012年在景谷县档案馆普查到景谷傣族贝叶经棉纸稿1册,景谷县傣文档案1份,并做图片拍摄。

⑥2012年在景东县档案馆普查到彝文档案10册,并做图片拍摄。

2.2.2墨江县图书馆:汉文古籍59种、175册,少数民族古籍16册。

2.2.3江城县图书馆:汉文古籍2种、2册,谣族经书8种、14册。

2.2.4景东县图书馆:汉文古籍3种、4册。

截止2012年11月,普洱市图书馆对本辖区内古籍登记联合目录总是数为494种,722册。

3 少数民族古籍要抢救保护与传承

3.1加强领导对保护古籍文献的认识

无论什么工作,领导的重视与否,是这项工作能否顺利而有效地开展的重要条件。因此,我们要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东风,向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领导们大力宣传加强古籍保护和弘扬本地地方古代文化的重要意义,引起他们的高度重视。要让他们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真正重视此项工作,才能使这项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起来 。

3.2 加强对工作人员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和培训

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古籍文献和整个图书馆的管理。因此,首先要加强工作人员文化素质的培训。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工作的开展。其次,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思想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可以说是做好工作的动力。思想素质高的人,无论工作难度有多大,总是想方设法的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他们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使命感,无论什么工作都能认真的做好。再次,努力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业务素质的高低和管理能力的强弱 ,直接影响到业务工作的开展和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标准化。

3.3 积极改善环境条件,加强古籍文献的保护与管理

环境条件对古籍文献的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大力弘扬我国古代传统的优秀文化。在改善管理条件方面,首先要改善馆舍 ,让那些破旧的馆舍和书架告别古籍图书的收藏室;其次古籍图书长期以来由于管理不善,有的已经发霉、变黄;有的被虫蛀;有的因纸张变脆,在过去的搬动中出现了严重的破损现象;有的缺张少页;有的文字模糊不清。发霉、变黄的古籍文献 ,是由于库房空气潮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纸张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在温度过高时所致。因此,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按照国家规定的有关古籍管理和保护的标准,在库房内安装温度计和湿度计和空词,随时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古籍文献的再次发霉、变黄。被虫蛀的古籍文献,一定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杀虫、防虫措施。纸张变脆的古籍文献,是由于纸张严重脱水而产生的。因此,我们在具体管理时,一定要经常观察室内的空气湿度,凡是温度高或低都要尽快调整。缺张少页、被虫蛀坏的古籍文献,应采取积极有效的补救措施,如:对缺页的古籍,要请教有关专家学者,让他们根据上下内容将该古籍补充完整,也可以向其他图书馆求助,请求他们帮助补齐、补全,使资料具有较全面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对被虫蛀的古籍,我们也要进行修复,将被虫蛀掉的字仿照书中字体补齐补全,将其修复完整齐全。文献能具有较强的完整性和内容上的连贯性。总之,我们只有在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在图书馆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和精心工作下,积极改变原来的管理方法,才能使我们普洱优秀的古代文献、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4 加强西部地区古籍文献的开发,提高古籍文献利用率

4.1古籍文献之所以利用率低,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原因:①宣传力度不够,读者根本不知道图书馆里有哪些古籍图书,于是使得这些古籍图书长期积压无人问津;②由于古籍图书大都用古字体,大部分读者群对古字体阅读困难,即使是研究历史的读者,也同样存在这样的困难和问题;③开发的力度不够。在这些地方古籍中,可能有很大一部分是我们撰写地方史志、制定地方发展规划和研究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等方面最有价值的资料,但由于资料分散,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才能收集齐全,大部分读者由于缺乏耐心,使得这些资料也无法用上。

4.2加大对古籍文献的开发,提高其利用率

一是利用图书馆的墙报和在显要位置对本馆的地方古籍进行宣传、介绍,让读者进图书馆就看到本馆有那些古籍文献。还可 以通过广播、电视进行宣传 ,扩大影响和宣传面 ,让更多人知道、了解 、认识并利用图书馆的古籍文献;二是加大古籍文献开发的力度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①编制古籍文献专题索引,将馆藏古籍 中的各种资料按专题进行集 中,并利用宣传橱窗向广大读者进行推荐和介绍。②对古籍文献 中的生僻字和不常用字用拼音字母进行注音,方便读者阅读。让更多的读者能够读懂它、理解它,并进一步利用它;③对古籍文献进行全面介绍,主要是对馆藏古籍文献的结构、内容、编排体例进行全面介绍,让读者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 ,有选择地利用现有馆藏古籍文献。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馆藏古籍文献的功能,为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服务,为更广大的读者服务。

参考文献

1施廷镛著。中国古籍版本概要 [M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

篇2

问题的提出

江苏省作为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2010年GDP排名位于全国第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江苏省也保持着较高的国民储蓄率,2010年已高达58.39%。江苏省统计年鉴显示,2010年城乡居民存款储蓄额已达23334.8亿元,占当年总GDP的56.33%;企业部门储蓄额为19148.59亿元,占当年总GDP的46.22%;政府部门储蓄额569.95亿元,占当年总GDP的1.376%。从统计数据来看,居民储蓄和企业储蓄对江苏省高储蓄贡献较大,企业储蓄所占比例较小。

现有的关于高储蓄率的形成原因,学术界对其有不同的解释,比如: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男女比例失衡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动等。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江苏省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0230180人,占13.01%;15-64岁人口为59861916人,占76.10%;65岁及以上人口为8567807人,占10.89%。国际上将年龄在 65 岁及以上的人口总数占总人口数的 7%作为衡量人口老龄化的起点,根据该标准,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在发生显著变化的同时,老龄化程度也在不断加快。那么江苏省的高居民储蓄率和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呢?本文对此进行验证。

人口年龄结构与储蓄率理论介绍

现有的关于人口年龄结构与储蓄率的关系研究基本上都是基于Medigliani(1954)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说(LCH)。生命周期假说将人的一生分为年轻时期、中年时期和老年时期三个阶段。一般而言,在年轻时期,家庭收入低,但因为未来收入会增加,因此在这一阶段,往往会把家庭收入的绝大部分用于消费,有时甚至举债消费,导致消费大于收入,这时家庭中基本上没有储蓄或有很少的储蓄。进入中年阶段后,家庭收入会增加,但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会降低,收入大于消费,因为一方面需要偿还青年阶段的负债,另一方面还要把一部分收入储蓄起来用于防老。退休以后,收入下降,这时需要依靠年轻时的储蓄来消费,从而社会储蓄率又会下降。1976年,Medigliani对生命周期理论进行扩展,认为储蓄率会随被抚养人口的比例上升而下降,随劳动者人口比例上升而上升。

LCH理论是从微观行为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人口年龄结构变动与储蓄的关系,Coale and Hoover(1958)从宏观角度提出了人口转变过程的“抚养负担假说”(Dependency Hypothesis,DH)。该假说认为,下降的婴儿死亡率和上升的生育率导致劳动年龄人口背负的少儿抚养负担上升,导致社会储蓄随之减少。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经济活动人口的急剧增加,劳动年龄人口背负的少儿抚养负担减轻,社会储蓄也增加。最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表现为巨大的老龄抚养负担,这将削弱储蓄力度并使经济增长速度减缓。

文献综述

一些学者以生命周期理论和抚养负担假说为基础进行了相关实证研究。Loayza等(2000)在Schmidt(1996),Higgins(1998)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少儿抚养负担比和老年赡养负担比与储蓄率呈负相关关系。Kraay(2000)通过不同国家截面数据的估计,认为老年抚养负担比对社会储蓄率存在显著的负作用,而少儿抚养负担比对储蓄的影响并不显著。汪伟(2009)运用中国1989-200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得到少儿抚养比对居民储蓄影响为负,老年抚养比对居民储蓄影响为正,且均显著。李魁(2010)通过采用全国30个省市1990-2006的面板数据,主要运用二步系统GMM法进行研究,发现少儿抚养负担比对储蓄率有负的影响,在10%水平上显著,老年赡养负担比对储蓄率有正的影响,但是效果不显著。王麒麟、赖晓琼(2012)以1999-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Hausman检验,实证分析表明人口年龄结构对我国储蓄率的影响存在明显城乡差异。

总体来看,关于人口年龄结构与储蓄率的关系,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已有的研究大多是利用面板数据对储蓄率进行整体的研究,较少将其细分,并且具体到省际的研究也较少。本文研究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城镇居民储蓄率和农村居民储蓄率的影响,为江苏省关于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方面提供对策建议。

数据、变量选取

由于本文要考虑人口年龄结构对储蓄率的影响,选择江苏省1995-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储蓄率和农村居民人均储蓄率数据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区分城乡差别的特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储蓄率(CS)和农村居民人均储蓄率(US)分别是城镇居民人均储蓄额和农村居民人均储蓄额与各自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率。在作为人口年龄结构的解释变量里,本文选择少儿抚养比(FC)和老年抚养比(FO)作为衡量人口年龄结构的指标。假定N、L、O、C分别表示总的人口数量、劳动力数量(14-64岁人口数量)、老年人口数量(65岁以上人口)和少儿人口数量(0-14岁人口数量),少儿人口抚养负担比FC用C/L表示,表示每100名劳动力要抚养的儿童数量,老年人口赡养负担比FO用O/L表示,表示每100名劳动力要赡养的老人数量。从微观上来讲,人口自然增长率同居民储蓄率存在一定的关系,所以引进江苏省人口自然增长率,用NR表示。

以上数据由中国统计年鉴和江苏省统计年鉴整理得来,由于考虑到各种数据指标的可得性、完整性和有效性,数据区间选取为1995-2010年。

实证分析

由于时间序列往往存在非平稳性,为保证建立的回归有意义,应先对各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再在此基础上进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并建立相应的误差修正模型。

(一)平稳性检验

本文为考察人口年龄结构与与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关系,选取1995-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测算,分析城镇居民储蓄率(CS)和农村居民储蓄率(US)分别与少儿人口抚养负担比(FC)、老年人口赡养负担比(FO)、人口自然增长率(NR)的协整关系。各序列的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结果可知,上述序列除人口自然增长率在原序列平稳外,其余序列经过一阶差分后均不存在单位根,为平稳序列。

(二)协整检验

从上述ADF检验结果可知,城镇居民储蓄率、农村居民储蓄率与少儿抚养负担比、老年抚养负担比、人口自然增长率符合协整的必要条件。分别对城镇居民储蓄率和农村居民储蓄率与各自变量进行OLS估计,建立回归方程,结果如下:

CS=50.39658-1.586298FC+ 0.302968FO+2.728209NR (1)

t= 2.5987 -7.0439

0.294812 2.8644

R2 =0.9029, F=33.3552,DW=2.0091

US=-2.866137+0.970690FC+ 0.896333FO-4.244340NR (2)

t= -0.154251 4.498764

2.9103 -4.6510

R2 =0.9057, F=22.3758,DW=2.40739

上述模型回归效果比较理想,然后对上述两个回归模型的残差序列E1和E2进行平稳性检验,仍然采用ADF检验。若平稳则可证明上述变量之间是协整关系,具体结果见表2。

通过对两个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E1和E2进行ADF检验,结果显示,E1的t检验值为-6.971217,在1%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E2的t检验值为-3.872195,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说明两个残差序列均平稳,意味着城镇居民储蓄率和农村居民储蓄率与各指标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根据上述协整方程,分指标情况看:第一,少儿抚养比对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影响为负,对农村居民储蓄率影响为为正,并且影响效果显著;老年人口抚养比对城镇居民储蓄率影响和农村居民储蓄率影响均为正,但是对城镇居民储蓄率影响不显著,对农村居民储蓄率有显著的影响。第二,少儿抚养比对城镇居民储蓄率负的影响大于老年负担比对其正的影响,少儿负担比每下降1个百分比,城镇居民储蓄率增加1.586个百分点;老年负担比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储蓄率上升约0.303个百分点。少儿抚养比对农村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大于老年负担比对其的影响,少儿抚养比下降一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储蓄率下降0.971个百分点;老年负担比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储蓄率上升0.896个百分点。第三,人口自然增长率对城镇居民储蓄率有正的影响,其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储蓄率增加2.728个百分点;但对农村农村居民储蓄率有负的影响,其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储蓄率下降4.244个百分点。第四,从常数项来看,城市居民存在更多的自发性储蓄行为,农村居民相对来说自发性储蓄比较少,这个可能与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高低有关。

(三)误差修正模型

上述分析证明城镇储蓄率和农村居民储蓄率与各因素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根据协整理论,存在协整关系的经济变量之间可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把各个影响城镇居民储蓄率和农村居民储蓄率的影响指标的短期行为和长期变化结合起来。先对各自变量序列进行一阶差分,再进行回归分析,纳入误差修正项,建立误差回归模型(3)和(4):

DCS=12.46441+0.540489DCS(-1)+0.577721DFC+1.568364DFC(-1)-1.743938DFO-1.686220DFO(-1)+11.89308DNR-10.45389DNR(-1)-0.919043ecm (3)

上述误差修正模型常数和误差修正项的t值分别为:

t=(-1.958373),(2.965464), (3.050599),(2.391702),(2.944830), (2.952219),(-2.378873),(-2.763881, (-3.109256)

R2 =0.8919 F=21.29877

DW=2.553747

DUS=-14.39142-0.121804DUS(-1)-0.527489DFC-1.25919DFC(-1)+ 1.685201DFO +0.950451DFO(-1)+ 5.010568DNR-1.647784DNR(-1)- 0.591880ecm (4)

上述误差修正模型常数和误差修正项的t值分别为:

t=(-1.978498),(-2.332162), (-2.402645),(-1.987975),(2.539363),(1.890086),(2.373466),(-2.063968)

R2=0.9124 F=21.419295

DW=2.018500

以上数据说明上述两个模型拟合度较好,变量之间无明显共线性。误差修正项为负,说明均衡误差对短期波动收敛于长期均衡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当城市储蓄率和农村居民储蓄率与各影响因素之间出现不适应时,误差项能够在其中起到迅速调节作用。

(四)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为进一步考察年龄结构与居民储蓄率的关系,本文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来判断江苏省城镇居民储蓄率和农村居民储蓄率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表3、表4所示。

由表3可知,老年人口负担与城镇居民储蓄在一定程度上不存在因果关系,少儿人口负担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城镇居民储蓄率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

由表4可知,少儿人口负担比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农村居民储蓄率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老年人口负担比与农村居民储蓄率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

(五)脉冲响应分析

为了反映少儿负担比和老年负担比对城镇居民储蓄率和农村居民储蓄率之间的长期动态影响,可通过绘制脉冲响应图来衡量。

由图1可知,少儿抚养比对农村居民储蓄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大约从第1年持续到第20年,影响最大的是前10年,在第15年后开始逐渐减弱。

由图2可知,老年抚养比对农村居民储蓄的影响持续时间长达15年,影响最大的是前8年,在第10年后开始逐渐减弱。

由图3可知,少儿抚养比对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同样是个长期的过程,影响最大的是前5年,从第7年后影响开始逐渐减弱。

江苏省少儿抚养比对城镇居民储蓄率有显著的负影响,对农村居民储蓄率有显著的正影响,即少儿抚养比的下降使城镇居民储蓄率上升,农村居民储蓄下降,这可能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较大有关。江苏省2010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为22944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为9118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大约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2.52倍。城镇居民收入较高,少儿负担减轻了,在消费水平既定的条件下,能够储蓄的钱相对增加。老年抚养负担对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影响比较模糊,城镇社会保障政策的相对完善,而且老人有更多的再就业机会等原因,使老年抚养负担的增加对城镇居民储蓄率没有太大的影响。农村居民收入相对较低,除去日常生活消费开支外,能储蓄的钱相对较少。少儿负担的减轻,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农村居民消费能力增强。虽然农村养老保险政策正在逐步贯彻实施,但各地还是存在差别,同时人口抚养负担对农村的影响年限长于城镇,所以农村老年抚养负担对农村居民储蓄仍然存在正的显著影响,预防性养老储蓄在农村还是比较普遍。人口自然增长率对城乡居民储蓄率的不同效应影响,进一步说明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和农村居民养老保障体系的不成熟。

结论

本文对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对城镇居民储蓄率和农村居民储蓄率的协整关系和Granger因果关系进行检验,发现江苏省少儿抚养负担比和老年负担比对江苏省城镇居民储蓄率和农村居民储蓄率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并且少儿人口抚养负担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城镇居民储蓄率存在因果关系,老年人口负担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农村居民储蓄率存在因果关系。同时绘制脉冲响应图,说明人口抚养比对城乡居民储蓄率的长期动态影响,结果显示,人口抚养负担对农村的影响时间年限长于对城镇的影响时间年限,抚养负担对农村居民储蓄率的影响相对城镇居民储蓄率来说更加深远。

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特别要鼓励城镇居民消费,用消费拉动内需;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促使城乡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尽快完善和贯彻实施农村养老保障政策。

参考文献:

1.Anselin,L.,Spatial Econometrics; Methods and Models,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8

2.Loayza,N.,Schmidt-Hebbel,K.and Servn,L.,What Drives Saving across the world,Review of Economincs and Statistics,2000,82(2)

3.Kraay,Aart. Household Saving in China[J].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September,2000,14 (3)

篇3

也使我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人民教师的光荣所在,虽然是受了一些苦,挨了一些累,但党和人民都给予我很高的荣誉。回顾二十余年的工作历程,我的路是这样走过的:

1.在活动中陶冶孩子们的美妙心灵

1.1开展读书活动。少年儿童的接受能力很强。为了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我经常到书店里买一些儿童读物。如《少年百科全书》、《少年英雄》和一些连环画册等。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活动课,亲自指导他们读,帮助他们认生字,解新词汇。同学们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多数同学把吃零嘴的钱用来买书,到处借书,向亲友们要书,通过开展这一活动,不但有利于语文教学,更主要的是染红了孩子们的幼小心灵。

1.2指导看电视。随着电视机的普及,看电视是人们文化生活主要组成部分。对于少年学生,我不主张让他们看谈情说爱的故事片,也不主张看哪些舞刀弄剑的武打片,多集多幕没完没了,影响学生的学习和休息。我经常指导他们看一些少儿节目,动画故事和一些科幻影片,如"大风车"节目中《争当风车勇士》等,学生从中可以学到许多知识,又得到了娱乐。并且要求他们每天不准超过一小时,双休日可以廷长一点时间。我觉得看这些节目是有益无害的,能进一步地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

1.3督促写日记。记日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明辨真善美,假恶丑的能力;更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求学生把书中和电视上的好片断记录下来,上升感性认识,作一番评说。更主要的是坚持经常,几年来,我坚持一周检查一次日记的制度。个别日记还要写上几句评语,对于记得好的篇目,还要念给全班同学听,做以认真的讲评。对于教师来说,有利于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便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1.4开展演讲活动。演讲会不同于故事会。要求有思想性,能够密切联系生活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说理能力。上学期,我校举行了《祖国在我心中》演讲比赛,赛前我利用大量的休息时间,写作搞件,指导动作表情,我班五名同学登台参赛,个个感情饱满,慷慨陈词,博得了全校师生的热烈赞扬,赵晓涵同学获得了特等奖,李洪艳获得了一等奖。

1.5召开主题班队会。主题班队会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既能澄清是非,又能达成共识;既能促进班级工作,又能鼓励先进,带动后进;既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又能培养,锻炼学生的诸方能力,从而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形成良好的班风,产生如胶似漆的凝聚力。

2.在生活中规范孩子们的道德行为

学习礼仪常规,提高文明素质。本学期,由于新分班,发现个别同学上课多嘴多舌,下课说脏话,对师长不礼貌。我及时组织全班同学学习了《礼仪常规十条》并且要求学生对照检查自己,配合自控活动进行正面教育。同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家访,很快转化了这些同学。通过学习,全班同学的文明素质极大提高,对待师长彬彬有礼,同学之间热情谦恭。举止行为朴实端正。

3.在教学中搜寻差生差班的转化规律

3.1差生转化、教师心安。由于学生的年龄小,又是实验课本,不可能学生的成绩都好。加之农村家长个别不重视孩子的学习,于是我认真找差生出现的原因。利用应利用的时间给学生补课。到去年期末学生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期末统考的成绩在全乡总评中取得思品、自然全乡第一名,语文第二名的好成绩。

3.2宁肯受苦、不能落后。我们学校同年级,同学科的评比竞赛持续多年了,对于教育教学中的失误,是要严惩的。我是一位较年轻教师,工作经验不足。于是我放弃了大量的休息时间,认真地钻研教材,苦心钻研教法,为了及时地批改学生作业,往往都是忙到深夜。由于我的努力,我的《精心设计练习,优化教学内容》论文被评为"松花江地区三等优秀论文"。

3.3战胜疾病、坚持工作。那是零四年的十二月份,我得了慢性阑尾炎。平时常发作,疼起来就用止痛药、消炎药来维持。学校领导几次劝我住院手术,我就是不肯,总觉得不放心。有一次下班,疼的我连饭都吃不下,爱人又劝我:"咱手术去吧!我知道你的学生是两个班合在一起,不好管教,又刚刚接手一个学期,学习成绩在全乡又是下游。"我说:"这就是我坚持不去手术的主要原因。"直到一月九日,学生考完试,我才做手术,术后大夫批评了我,把病情耽误了。这时又赶上教师由人身保险转为医疗保险期间,又未能报销医药费。虽然多花了一些钱,病痛多了一些,但躺在病床上的我听到了孩子这次考试在全乡进入了前五名,心理别提多高兴了。

3.4不为索取、甘愿奉献。我自参加工作以来,从未计较过个人的得与失。我们是双职工家庭,爱人在单位工作又特别忙,但我很少请假,如果学校不安排统一放,那我就把假都存下了。

篇4

    1农村的传统养老模式受到挑战

    2000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1.3亿,其中,农村老年人口大约有l亿左右,其总量远远大于城市老龄人口,是世界上农村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丁永利,2002)。但在谈及农民的养老问题时,许多人的思想还囿于传统的养老模式,即家庭养老、土地养老和集体养老三种主要方式。诚然,农村传统的养老模式曾起过重要作用,但研究表明,家庭养老并不是灵丹妙药,土地养老难以为继,集体养老也有局限性。

    家庭养老是目前农村最主要的养老方式,占92%(张汉湘、周美林,2002)。家庭养老实际上是以个人终身劳动积累为基础,在家庭内部进行代际交换的“反哺式”养老。目前,农村主要依靠家庭子女、亲属和自身劳动收入养老的占93%(丁永利,2002)。维系家庭养老的机制是传统文化中的孝道。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机制的作用会不断弱化。因为经济水平的提高,使老年人寿命延长,人数增加,但家庭赡养能力并未同步提高,从而造成老年人需求和家庭赡养能力之间的矛盾(于景海,1999);实行计划生育使家庭结构小型化,家庭内“重幼轻老”和子女忙于工作,老年人口高龄化对生活照料需求的增加,使传统家庭养老中子女全身心照料老人的状况难以维系(穆光宗,1999),而传统崇老文化的衰退,社会主义养老文化建立迟缓,家庭养老的行为模式缺乏规范,随意性增强(姚远,1999),以及“家庭养老没有在政策上得到应有的安排”(台普恩,1999),等等,都造成了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家庭应主要履行凝聚亲情、享受天伦、慰藉精神的职责,而家庭养老功能逐步社会化,家庭与社会在承担养老义务中主次角色应该换位(熊必俊,1999)。

    靠“土地养老”要视农民的劳动能力和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实行家庭联产承包是我国一项长期不变的大政策,由于受土地经营规模的限制和多数地方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农民一旦因年老失去劳动力,就失去了生活来源。据不完全统计,由于耕地有限,粮食剩余率低,我国50%的农户商品生产率为0,35%的农户商品生产率低于30%,仅有l5%的农户商品生产率大于30%(刘学愚、孙德华,1997)。

    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后,大量廉价的外国农产品涌人我国,农产品价格将受到更大的冲击,农民土地产出商品部分的利润率呈现负增长,以土地为保障的养老机制面临巨大挑战(张维庆,2002)。

    靠“集体养老”取决于集体经济发展状况。在一些双层经营搞得好的单位能够建立退养制度,但目前多属于“空壳村”,靠集体养老缺乏经济实力(班开庆,2002)。从实际看,1998年,全国农村集体办敬老院1.9万所,人住老人约27.5万人,国家集体救济的社会散居孤寡老人为282.8万人,占农村老年人口的比例很小(张汉湘、周美林,2002)。

    传统养老模式不仅与市场经济发展、家庭观念的变化相冲突,也从根本上构成了农民养老需求与国家生育政策的矛盾(张汉湘、周美林,2002)。

    2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模式选择.

    2.1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现状特点

    第一,农村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大。2000年底,农村老年人口约占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75~80%(班开庆,2002)。

    第二,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所谓社会保障水平是指社会保障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据研究,中国现行的社会保障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用于城镇职工福利支出,它主要代表城镇社会保障水平。1992年农村社会保障支出仅占全国社会保障支出的1.23%(穆怀中,1997)。目前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占全国社会保障支出的ll%(张维庆,2002),有所提高。

    第三,处于起步阶段、覆盖面小、层次低。自1986年开始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来,已经有l6个年头。截止到目前,全国31个省、市、区的2000多个县(市、区)、8000多万农村人口参加了保险,大约覆盖了10%的农村人口,累计保险基金160多亿元(穆光宗、苗景锐,2002)。

    2.2模式选择

    l9世纪末,德国建立实施了社会保险制度。目前,全世界已有162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建立了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其中近80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到农村(班开庆,2002)。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社会保障程度和筹措资金的方式也不相同。一些发达国家建立了“从摇篮到坟墓”的全方位、高福利社会保障制度,一些发展中国家采取了“低水平、广覆盖”方式来解决社会保障问题,还有一些国家采取了强制储蓄养老模式(姜向群,1999)。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生产力特别是在农村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不能照搬别国模式,应探索和建立适合中国广大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障模式。总的原则是:根据农村人口特点及其发展变化趋势,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分类指导,逐步完善”的思路,将庞大的农村人口社会养老保障分解成三个板块,以建立农村计划生育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为切人点和突破口,推进农民合同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带动纯农户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尽快起步,从而拉开构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序幕。

    3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模式运作思路

    3.1农村计划生育户和双女绝育户的社会养老保障

    计划生育社会保障是国家对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给予基本的社会保险,其保障的对象是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个人及其子女,保障的内容是与群众实行计划生育、落实避孕节育措施密切相关的手术平安、子女安康、养老及有关福利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们面临“少子女老龄化”的挑战。据估算,我国农村大约有独生子女户3000多万、双女户1000万,且今后每年还将新增独生子女户350万、双女户100万(穆光宗,2002)。农村独生子女户、双女户是农村人口中的弱势群体,也是对计划生育贡献最大、牺牲最多的计划生育户。研究结果表明:1971~1998年,全国因计划生育减少的出生人口数达3.38亿,为家庭和国家节省少儿抚养费7.4万亿,相当于1997年全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国家计生委课题组,2000)。这与4OOO多万农村独生子女户和双女绝育户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构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选择以建立农村计划生育社会养老保障为切人点和突破口,优先把农村独牛子女厂1和双女户作为保障对象,就是考虑到它的重要性和典型性,这对解除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因少子女带来的后顾之忧,吸引更多的农民加入到少生快富奔小康的行列中来,对稳定现行计划生育政策和低生育水平至关重要,对最终转变广大育龄群众的生育观念、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家庭计划,也是十分重要的。

    建立农村计划生育养老保障制度,应达成以下几点共识:其一,对计划生育养老保障事业性质的界定应为福利事业的一种,但又有其特殊性,带有很强的回报性质,应纳入政府行为,由政府保障资金支出(穆光宗,2002);其二,解决好目前农村计划生育养老保障标准、水平普遍偏低、落实难问题,如到2000年末,农村计划生育养老保险基金累计仅有l8亿元(班开庆,2002);其三,增强“造血”功能。政府及相关部门,抓住人世契机,转变对计划生育户的帮扶思路与方式,把扶贫与开发、传播科技知识、调整产业结构结合起来,增强和提高计划生育户经济后续发展能力和自我养老能力。

    3.2农民合同工的社会养老保险

    “现代化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而不像古代那样,是城市乡村化0”这是马克思关于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论断。马克思所说的乡村城市化是指的这样一种趋势: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在总人口中农村人口所占比例下降而城市人口所占比例上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的步伐有所加快,人口城市化水平从1990年的26.23%提高到2000年的36.09%,平均每年提高近1个百分点。但同时也得承认,由于一些体制性障碍和政策原因,如户籍制度、城镇就业制度对向城镇转移的农业劳动者的歧视,使得本可以更快一些的人口城市化步伐放慢了脚步。人口城市化水平低,导致的一个直接结果是全国目前仍有一半以上的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1/3的城市居民收入占到全部居民收入的2/3,而2/3的农村人口收入只占全部居民收入的1/3(陈剑,2002)。不改变这一现状,庞大的农村人口和农业剩余劳动力,将成为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生产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过程中的巨大障碍(郭书田、刘纯彬等,1990)。

篇5

在现代社会中,养老保障制度是实现公民的生存权利以及其他****的重要问题,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主要途径.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支柱,因此,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生活中,建立完善的、包括城市和农村在内的覆盖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不仅是为体现每一公民的生存权和其他****,也是为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所必需的。

社会养老保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在一个国家内部,这种基本权利对于每一个公民应是相同的,不应该因为公民的户籍身份或居住地域而区别对待。长期以来,农村社会保障始终处于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农民一直游离于社会的保障网之外。因此,及时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和体现社会公平。已日益成为关注农村问题的人们的共识。但是.就现阶段我国所面临的实际情况而言。实现这一目标的难度仍然不可低估。下面就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现状及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和挑战进行分析。

一、农村社会养老的现状及原因

(一)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

迄今为止。我国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主要还只是面向城镇人口,占总人口近80%的农村人口尚未被覆盖.目前我国农村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占农村总人口的7.36%以上,而城镇的比重为6.29%,到2030年,农村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17.39%,而城镇的比例则为13.1%.负担明显低于农村。由于80年代以来长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惯性效应,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村老年人口的比重还将会继续上升。市场化改革以来,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农村居民的相对地位进一步弱化.反映了农村居民生活风险的累积。

经历了将近20年的时间,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已初步确立。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心却一直倾向于城镇弱势群体。对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忽视,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一大失误。在缺乏社会保障制度安排的情况下.农村人口的养老保障仍然只能凭借传统的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

民政部于1991年开始试行

(二)形成农村养老现状的成因

1.历史原因

由于中国历史传统中儒家“孝道”思想的影响,农村老年保障在中国历史和传统上是以“家庭”为主。“家庭养老”是我国赡养老人的优良传统,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经济社会基础,“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养老孝亲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人民就把‘老有所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等作为道德理想和现实的道德要求提了出来,使得当时及其以后的家庭具有了赡养老人的职能。直到现在,这种职能仍然存在。”囿于历史和传统思想的影响,使得社会对于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的探索和改革的迫切性及必要性的认识受到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自觉不自觉的导致了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工作严重滞后。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以及现实社会中竞争的加剧、工作压力增大等原因,“核心家庭”、“空巢家庭”大量涌现。家庭结构小型化,家庭内部重幼轻老和子女忙于工作,使家庭中子女全身心照料老人的状况难以维系等.且维系家庭养老传统文化中的孝道作用在不断弱化;事实上家庭养老的作用在大大削弱。1991年中国老龄科研中心老年人供养体系调查资料表明我国农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完全依靠家庭养老的比例为63%:2001年“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农村家庭变化课题组”调查资料表明,这一比例已经下降为50%左右。从而使得农村传统养老的方式“家庭供养加土地保障”的模式受到了强烈的挑战。

2.经济原因

从我国宏观经济情况看,虽然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有相当大的提高,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东西部地区差距大、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当前要做的大事又非常多、摊子非常大(如基础设施建设、西部大开发、三峡大坝、国防军工等都需要大量的投资)。所以,现有国家经济实力与实际需求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因此,国家目前只能将社会保障的重点放在城市.这也是导致农村社会保障工作严重滞后的原因。从农村贫困人口的情况看。不仅存在着大量需要社会救济的“三无”(无收入、无劳动力、无经济来源)对象,而且仍有9000~15000万左右的贫困人口。农村贫困人口“糊口”问题仍然是目前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解决数量庞大的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和温饱问题,无疑需要一个极大的财力支持。而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财力非常有限,这就造成对农村养老保障工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制约着农村养老保障工作的发展。从市场运作的角度来看。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由于运作成本较高.商业保险的利率不稳定,养老金的保值、增值困难,一般的农民难以承受其经济压力和风险,农民所能享受的养老金数额有限,显然对农民的养老难以起到真正的保障作用,故吸引力也不大。

3.社会原因

由于人口结构的特殊性。我国社会养老负担特别重.在农村尤为突出。2000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1.3亿左右,其中,农村老年人口大约有1亿左右。其总量远远大于城市老龄人口,是世界上农村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实施.我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已达到70岁以上.加上少儿人口的相对减少.导致了我国社会人口结构的老龄化速度加快。据“五普”资料表明,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在总人口当中所占比重已经达到6.96%,现已跨入了老龄化社会。与世界上人口老龄化国家相比较,我国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而且,人口老龄化的水平是农村明显高于城镇.随着流动人VI的增加,这种趋势将会更进一步地增加。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现在的养老保障仅局限在城镇人口中开展。从而导致了农村养老保障工作的滞后。

4.政治原因

从中央政策层面上看,对这个问题还处于研讨和试点阶段。“确实在理论界和政界关于农村是否需要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是不统一的。不主张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主要理由认为,农民尚没有多大能力或没有条件参加养老保险,农村家庭仍可以发挥养老的作用,开展社会养老保险没有必要或者作用不大,加上农民家庭拥有一份土地,土地可以成为农民最后的保障”。可见,这些反对意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前文所述历史原因的影响。对于“家庭、土地”养老。在新形势下,特别是人世以后,将受到的巨大冲击估计不足。尽管政治方面的决策,很大程度上与前面所分析的四个原因息息相关,但由于这些意见来自决策层面,这无疑对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具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造成一定的阻力。

二、我国农村养老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及挑战

(一)面临农村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困境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人口出生率大幅降低度: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健康水平的不断改善,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已从1949年的35岁上升到目前的70岁。生育率的下降与平均寿命的提高,使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迅速上升。据人口学家估计,到本世纪中叶,中国老年人口的比例将接近1/4,达到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高峰时期。虽然农村的生育率明显高于城市,但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大和城市化道路吸弓l大批青年向城镇转移,本世纪我国农村老年人口比例将高于城镇,使养老的绝对需求量扩大。届时农村经济仍然落后于城镇,而老年的生活主要还是依靠家庭,必将使家庭养老压力更加沉重。计划生育政策产生的另一个结果是家庭小型化的趋势。据统计,农村平均家庭规模已从1980年的5.54人下降到2002年的4.13人。农村的独生子女在大幅增加。“4—2—1”家庭结构在逐渐形成。以家庭养老为主的老年保障模式将使未来的子女在养老的问题上不堪重负。

(二)面临WTO带来的挑战

加入WTO后,农业竞争越来越大。首先是我国农产品面对国际农产品压力倍增,以粮食生产为例,我国粮食生产的商品率只有30%左右,而发达国家几乎为l00%。国外价廉物美的农产品的进入必将挤占我国农产品相当一部分市场.这无疑会导致一部分农民收入的减少。而且中国加入WTO后.国外农产品的进口量将会增加,从而必然对我国农产品的商业化、农村的产业结构产生强大冲击与影响。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农业协议我国农产品总体平均关税在2004年前要降至l7%,重要农产品关税则要降至14.5%,这就意味着受国家政策长期保护的农产品将面对国外农产品进入的竞争,使农村保障水平降低。其次是农业的现代化挑战土地的家庭粗放式经营.在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以国际化和市场化为导向推进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和集中.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而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要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农业劳动力能够稳定地进入非农产业,农民家庭收人来源主要依靠非农产业。二是要有可靠的社会保障能够帮助他们抵御未来一系列事故风险,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所以必须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应建设能替代土地保障的保障体系。

(三)“新三农”问题的紧迫性

篇6

论文关键词:退役运动员;养老保障;制度重构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以后,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也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但与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与改革相比,对运动员的社会保障明显滞后,保障水平在全国各行业中属于中下游水平。社会保障的滞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尤其是退役运动员的生活保障问题,引起了广大体育工作者和学界的极大关注,它已成为严重阻碍我国竞技体育事业进一步发展的一大不利因素。因此,为退役运动员提供经济补偿和养老保障,解除后顾之忧,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退役运动员的养老保障问题

养老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退役运动员养老保险是指运动员因职业的特殊风险损失和退役后养老的基本需要而给予补偿的保险制度。我国对国家级运动员是有良好保障的。根据规定,运动员伤残或者亡故,最高可获得30万元的赔偿,拥有世界冠军头衔的运动员最高获得60万元的赔偿。但毕竟,国家队运动员和世界冠军是少数,在竞技体育中更多的是那些默默无闻的运动员,他们可能没有得到过冠军和荣誉,但是他们却在训练中付出同样的甚至是更多的艰辛,落下各种伤病,他们是亟需保障的一个群体。此外,在各级各类的运动队中,有些运动员在训练初期被上一级教练选中,但在比赛中并未取得优异成绩,甚至未曾正式进队,教练又让其回到原籍。这些运动员在训练中没有出成绩,却耽误了文化课的学习,直接导致退役后的出路问题。由此,为各级各类运动员设立退役养老保险十分必要。2006年11月由国家体育总局、财政部、劳动和保障部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保障工作的通知》,指出运动员的社会保障包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方面,《通知》将运动员养老保障工作纳入到国家保障工作的制度体系中,使运动员养老保障工作进入制度轨道。但是,退役运动员的养老保障不仅涉及到我国社会保障的总体安排和制度设计问题,还涉及退役运动员群体的特质性,涉及到我国竞技体育改革中各种制约因素。

1、养老保障的可及性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基本上把退役运动员的安置和择业让位于市场。而针对运动员群体特质性的社会保险制度安排却没有相应跟进,给退役运动员养老保障带来很大的困扰。

第一,退役运动员的就业、生存压力大,养老难保障。长期以来,我国的竞技运动把运动成绩作为质量管理的单一评价指标,运动员的生存技能过于单一,个体素质和社会需求相脱节,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一旦退役,几乎成为“文化知识的废人”和“身体的废人”,他们就业难、收入无保障、伤病多,生活问题难以解决,是劳动力市场的弱者。即便是政府加大了救助和帮扶的力度,保障面仍然很窄。据《北京晨报》报道,中国运动员保障主要集中在对“优秀”运动员的保障,如安置就业必须获得过世界三大赛的冠军,一般运动员退役后要自谋出路,生活难有保障。根据国家体育总局人事司2002年编制的《全国体育人事工作调研报告》,我国每年大约有3000名以上的运动员退役。在湖南等8个省区,处于待业的退役运动员,占全部在队运动员人数的28.9%,占运动员编制总数的24.2%,其中宁夏回族自治区比例高达78%,是在训运动员的3倍,滞留运动队时间最长的达21年。另据《南方周末》报道,被誉为“金牌工厂”的辽宁体院,2002年积压的待分配人员有数百名,2003年获得各种冠军的就有数十人。国家体育总局的数据显示,2002年该省待业比率达34.5%。

与严峻的现实不相称的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安排并没有给职业运动员带来有效的保障。这有我国整体上社会保障功能不强的原因,也说明职业运动员这个群体还游离在制度设定之外,从政策层面看,则是对运动员的保障无论是理念还是具体措施都相对滞后,但其中最重要的问题,还在于制度设计不完备,缺乏群体的特质性。

第二,制度设计缺陷,养老保障可及性差。1997年7月我国建立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模式,运动员的养老保险类比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模式,执行结果具有明显的“不适应性”。首先,运动员作为特殊人群,他们退役之后身份各异,有国家干部、合同制工人、学生,更多的人处于待业状态,如果将其简单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必然存在因身份差异而导致的待遇不公。其次,那些长期处于待业或就业状态不佳的伤残运动员,很难形成养老金积累。因为现行政策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金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二是在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并且参加保险缴费期限满15年,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个人缴费满15年。个人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退休后不享受基础养老待遇。竞技体育的特点决定了运动员伤残的不可避免性。伤残不仅发生在运动当期,还发生在延迟性上。延迟性是指运动员的伤残有一定的潜伏期,退役前没有表现出来,退役后,由于身体机能的退化,伤残逐渐表现出来,并且随着身体机能的退化,伤残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显然,这一部分人退役后很难再就业或就业的稳定性差,养老金的缴费年限和累计缴费将无从谈起。再次,目前的养老保险待遇偏低,保障功能有限。按规定,国发[1997]26号文件实施后参加工作的新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替代率为59.2%,其中基础养老金35%,个人账户养老金24.2%。无论是基础养老金,还是个人账户养老金,制度设计作为参保者的养老金替代率,都只是劳动者退出劳动岗位那一时点的替代比例,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退休者的养老金相对收入水平会趋于下降。对于伤病缠身的运动员而言,工作年限短,日常需要耗费大量的医疗费,基本养老金显然不足其用。

第三,制度涉及的对象性问题。首先是制度的指向性。究竟为运动员提供的养老保障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制度,还是仅仅作为国家统一制度在体育领域内的运用,是必须考虑的问题。这里涉及到运动员参保时间如何确定的问题,缴费记录是否可被统一制度接受,保险费和保险金如何转移接续?运动员退役后失业或待业的,只要个人愿意继续缴费,是否可以视同缴费年限,领取养老金,该责任又由哪个部门负责?等等这些问题目前都没有一个相应的政策框架。其次是覆盖范围问题。运动员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是什么呢?目前没有确定。即使我们认定运动员的养老保险应该覆盖所有运动员,而不仅仅是优秀运动员,如何确定运动员的参保条件也是一个问题。有学者指出,运动员在训期间身份较为特殊,有的是国家干部,有的是合同制工人,还有的是学生身份,对其纳入到社会保险体系就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以什么标准界定运动员参保和参保待遇值得考虑。

2、体育保险发展缓慢,养老保险亟待开发

体育保险是指各商业保险公司,按照市场化和商业化的原则,为体育运动和体育产业提供的保险。自桑兰、姜涛等事件后,我国已有2万多名运动员自己付费购买了体育保险。但相较于国外成熟发达的体育商业保险,我国目前基本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相当缓慢。最早提出体育保险设想是在1995年3月,当时11位全国政协委员向八届全国政协会议递交提案,要求给那些曾为我国体育事业做出贡献的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建立伤残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1996年,香港南华体育会主席洪祖杭先生向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捐款1200万元,用于建立专项保险基金,为国家队运动员进行保险。同年5月30日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批准设立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体育保险部,作为体育保险的职能部门。闭在国内,体育保险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体育产业保险,一类是运动员保险。从国外的成熟经验看,保险作为一种商业性分摊损失、转移风险的经济手段,能够更好的发挥其经济补偿作用。从我国的情况看,商业养老保险发展滞后,体育保险大多还停留在一些传统险种上,缺乏针对性。主要原因在于:

从供给方面看,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体育保险公司,体育保险业务只是商业保险公司经营业务的一部分。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发展速度缓慢。表现为对体育保险市场开发的意识不到位、专业性不强、保险产品险种少、条款粗、理赔难、服务差等问题:一是险种少,投保人缺乏选择空间。目前,国内专门的体育保险产品非常少,相关险种只有《综合责任保险》和《意外事故保险》。仅有的险种,也存在费率高、条款缺乏灵活性等问题。生命人寿保险业相关人士表示,国内的体育保险产品大多是公众责任险、人身意外险、财产险的变种组合,养老保险等产品在国内至今还是空白。二是条款粗。由于一些保险公司生搬硬套现有的格式化产品,条款不细,权利和义务规定和体育本身的特点不匹配,保障范围不够全面,难以满足要求。三是缺乏熟悉体育、保险和法律的人才,尤其缺乏精通精算技术、理赔核赔技术及保险公估技术的人才,难于开展业务。四是业务对象过于单一导致逆向选择,业务风险无法分散,使保险费率居高不下,缺乏市场竞争力。

从需求方面看,一是运动员的保险意识仍然不够。长期以来,我国体育实行举国体制,运动员由国家出钱培养,由国家拨发工资,有伤病由国家出钱治疗,养老和转业多由国家负担,各种大型体育赛事的风险也由国家承担,这种隐性的社会保险使体育运动主体缺乏风险意识,有的甚至心存侥幸。二是投保能力不足。投保能力是指体育运动主体客观上有没有能力购买体育保险。总体上看,虽然目前我国体育保险有非常大的潜在需求,但是一般运动员收入水平都不高,难以支付保费,一些俱乐部、运动队及体育企业由于经营和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经济效益不好,也无力为运动员投保。

从外部因素看,一方面,体育保险经纪市场发展滞后。成熟完备的保险市场应包含保险人、中介人和投保人三大主体。体育保险经纪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欧洲已经有了成熟的运动员保险市场,通过经纪公司购买保险的投保人占投保总人数的50%。相比而言,中国的保险经纪市场发育较晚。全国仅有“中体保险经纪有限公司”一家专业体育保险中介公司,这与我国庞大的运动员保险市场极不协调。另一方面,现阶段我国体育保险的相关法律法规覆盖面窄、比较零散、条款陈旧,和现实脱节且不成体系,严重制约了我国体育保险业的发展。

二、退役运动员养老保障制度的重构

我国运动员平均每年的淘汰率大约为25%,如果恰逢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年,淘汰率甚至会达到或超过40%。每年平均约有2700名运动员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面临走向人才市场和双向选择的问题。考虑到运动员职业是青春的职业,运动员从青少年时期或更年少的时候就进入运动队,这使他们失去了其他获得机会,这些机会成本理应得到补偿。运动员退役养老保险旨在为运动员因职业的特殊风险损失和退役后养老的基本需要给予补偿。

1、强化政府责任,完善制度设计

运动员过去的养老问题由国家和职能部门负担,改革后将运动员纳入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是必然的选择。但是,改革的成本不应该完全由退役运动员个人承担。如果将退役运动员养老保险类同职工养老保险,要他们依靠个人账户养老,是不合理的,因为他们的个人账户基本上是空的,这实际上存在一个国家没有对他们付出的贡献做补偿的隐性负债问题。为此,应该由国家通过专项财政支出来填补“空账”。从长远看,需要在制度设计方面更有作为。首先,必须强化政府主导作用,设立专项养老基金。其次,坚持公平性原则,调整和改变“一刀切”的做法,对从事运动强度大、易受伤、对身体健康危害大的运动项目运动员的养老保障作相应的政策倾斜,让他们享受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养老保障待遇,这即是对运动员的生存保障,也是对从事高危运动项目的一种激励。再次,坚持统一协调性,政府必须统筹退役运动员的就业安置、工伤保险、意外伤害险、医疗保险、福利与优抚问题,促进各项保障功能协调到位。

2、建立多支柱的运动员养老保障体系

考虑到运动员的特殊风险,应该建立一个多支柱的运动员养老保障体系。建立多支柱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各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所遵循的一项共同思路,它既能够减少政府责任,又能够为被保险者提供更全面、更丰厚、也更安全的退休保障。我们认为,我国运动员的养老保障可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运动员补充养老保险、补偿性养老福利金和商业养老保险等四个方面。

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养老金由政府从财政中列支,设立运动员保险专项基金,向所有运动员提供,其资金来源于体育事业经费。在缴费年限上可以考虑给予运动员一些特殊权利,如将人队训练时间视同工龄和缴费起点,缩短缴费年限,运动员退役后失业或待业的,只要个人愿意继续缴费,可以视同缴费年限。在给付待遇方面,依贡献不同给予区别:(1)对人队时间较短、运动成绩一般的运动员的给付。从运动员人队当月起,参照社会养老保险缴费办法计缴,由国家和个人分别按规定比例向个人账户注入基金进行积累,其总额与社会养老保险相当,运动员退役后即可转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中。(2)对有卓越贡献的运动员的给付。这些运动员的养老金给付应不低于伤残或者亡故的赔偿金额。

运动员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类同于企业年金,由国家体育总局设立,向所有运动员提供。采用待遇确定型模式(DB计划),即运动员将来退休时的待遇水平是预先确定的,等到退休时直接支付养老金。待遇标准因工龄长短与贡献大小而异。替代水平可参照企业年金替代水平的最高限即25%为界。补充养老金主要从福利彩票收入、体育赛事的门票收入、电视转播收入、广告收入、俱乐部冠名权等商业性收人中提取作为保险基金。

补偿性养老福利金。运动训练是一项青春职业,运动员大多数是从少儿时期就开始专业训练,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超负荷的运动训练,技术要求高、劳动强度大。短暂的运动生涯过后,不但留下了不同程度的伤病,还错过了人生的最佳学习时机,为国家奉献了自己的青春。设立养老福利金作为对退役运动员的补偿,是社会对他们的回报,也是党和国家对他们负责和关心爱护的最直接体现。补偿的社会学依据是社会交换理论,其重要特征是用代价和报酬分析社会关系。补偿概念有两点必须明确,其一是补偿不同于奖励,奖励是针对人们的贡献和成绩而做出的,不涉及损失;其二是补偿也不同于单纯的赔偿,赔偿大多是针对损失而言。补偿含有奖励的贡献因素和赔偿的损失因素,是二者的结合形态。问补偿金的给付以工龄为依据,资金来源于运动员培养费,可从中拿出部分作为运动员补偿养老福利金。商业养老保险。在国家社会保障的制度框架下,大力发展体育保险事业,鼓励运动员参加商业保险。国家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如参加养老保险的保险费直接从其个人所得税中扣除,主管部门协助保险公司开发新险种,加强精算,降低保险费率等。就当前而言,鉴于我国保险公司开发的体育保险险种少、费率高、保障范围窄等问题,体育行业可考虑加强行业自保和互助保险。事实上,在桑兰事件后,我国已经建立起运动员的互助保险,但是这一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3、加强体育保险相关法制建设

篇7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1998年底,中国的总人口已经达到12.48亿,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占总人口的9.7%左右。与其他已经成为老年型国家的人口老化历程相比,中国的人口老化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人口老化速度和老年人口的绝对数增长快;二是人口老化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而提前出现。以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为基础按中位方案所进行的中国人口预测的结果表明,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正在迅速地老化,年龄结构正在由成年型转变为老年型,但各个时期的老化速度有很大的差异。中国的人口老化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0~2000年,中国人口由成年型向老年型转变;第二阶段为2000~2020年,这时中国将变成典型的老年型人口的国家;第三阶段为2020~2050年,这一阶段将是中国人口老化的严重阶段。令人担忧的是,在中国人口总体老化的同时,老年人口内部也在不断老化。据人口学家预测,下世纪上半叶高龄老人每年平均增长速度是51‰,而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9‰,总人口在达到峰值前每年平均增长速度可能只有7‰。毫无疑问,高龄老人是增长速度最快的人群,而老龄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高龄老人,因为大多数60~70岁的老年人尚有生活自理能力,而80岁以上的老年人最需要照料,带病生存甚至卧床不起的概率最高。庞大的“中老年”和“老老年”人口无疑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如果分地区考察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问题,这一问题则更为迫切。中国人口年龄结构老化总的格局是农村地区快于城市地区,汉族地区快于少数民族地区,东部地区快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到1998年底,已经有近一半的省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本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超过或基本接近10%,率先成为中国首批老年型省区。从中国人口老化的地区差异上看,中国人口目前已经自东向西开始老化,而且速度将越来越快,在不久的将来,这一“灰色浪潮”就将席卷全国。从这一点上看,中国的人口并非到2000年前后才突然地成为老年型人口,老年人口问题也并非到下个世纪的某一天才突然严重起来。人口老化本身是个动态的过程,它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也是动态的。就中国的整体情况而言,目前人口老化的社会经济影响还没有显性化,但就局部地区的情况而言,形势已经相当严峻。如1993年上海人口开始负增长,目前上海最主要的人口问题并非生育水平问题,人们更关心的是人口结构问题,尤其是人口的老化问题。

正如人们关心人口数量一样,人们之所以关心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出自对人口与发展之间关系的关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人们考虑的主要是人口总量变动与发展之间的关系,而对人口结构特别是年龄结构的变动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没有予以充分的重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人口老化的出现,人们逐渐认识到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比人口总量变动对发展的影响更大,因为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同人口数量的增长一样,会给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远比人口数量的增长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要复杂得多。如果我们只考察人口总量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将所有不同年龄的人都视为具有相同特征的“同质”的人,这样的考察方法会抹煞不同年龄的人不同的社会经济含义。事实上,不同年龄的人具有不同的社会经济特征,是“异质”的人。中国目前约有1.2亿老年人口和3.2亿未成年人口,从数量上看,同作为消费人口的老年人口和未成年人口,二者的负担孰轻孰重,一目了然。但如果我们考虑到这两个不同年龄组的不同的社会经济特征,我们就会发现,老年人口和未成年人口并不是简单的1:3的关系,中国赡养其目前的1亿老年人口也并不一定比抚养其3亿未成年人口简单。因此,考察年龄结构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研究,它会使我们能更准确地把握人口变动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世界及中国人口年龄结构正在老化的事实,要求人口学界、经济学界和社会学界对人口老化的原因、过程、特征、社会经济后果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扎实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寻求解决人口老化所带来的后果问题的对策。国外对人口老化问题的大量研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956年,联合国出版的《人口老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总结了以往对人口老化问题研究的成果,标志着对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此后,由于西方国家人口老化问题日益严重,加之人口理论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进步,使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有关人口老化问题的文献也在不断地丰富。同国外关于人口老化的研究相比,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更晚,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人口学研究的复兴是从70年代末期才开始,当时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才刚刚进入成年型,人们关注的重点不在人口老化上,即人口老化问题不是人口学领域优先考虑的课题。只是随着中国人口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和人口老化速度加快的客观事实才使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心人口老化问题。

近几年来,中国很多部门和机构对人口老化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积累了一批文献和数据。然而,当我们仔细回顾这些数据和文献后,我们会发现,对中国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目前多偏重于考察人口老化的人口学效应和社会学效应,也就是说对中国人口老化的现状、特征、原因、过程,以及人口老化的人口学和社会学的后果的论述较多。但弱点是,对现实情况的描述多,而理论上的创新少。

随着中国人口年龄结构老化这一不可避免的客观现实的到来,对人口老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已经迫在眉睫,搞清这种关系对于制定中国下一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阶段的中国来说,正确认识中国人口老化发生的原因、运动的过程、发展的趋势以及将会产生的社会经济后果至关重要。中国在制定下一世纪的产业政策、分配政策、交换政策、消费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时,必须考虑到未来中国人口老化的客观事实。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全面、稳定、协调、健康地发展。

二、几个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老年人、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年龄界线

“老年人”是指达到或超过老年年龄界线的人,这里的关键在于老年年龄界线,因为确定这一界线是统计老年人口的前提条件。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对老年年龄界线的定义是不同的。1900年桑巴德在其《人口年龄分类和死亡率研究》一书中将人口按年龄划分成不同的类型,实际上,他是将50岁作为老年年龄的下线;1956年,联合国发表的《人口老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中将65岁定义为老年年龄的下线;而1982年在维也纳召开的“世界老龄问题大会”又将老年年龄界线定义为60岁。国际上之所以将老年年龄界线从1956年的65岁增改为60岁,这是因为1956年联合国发表的报告主要是针对发达国家出现的人口老化问题,而当时发展中国家还谈不上人口老化问题,将65岁定义为老年年龄界线是根据当时发达国家人均预期寿命的情况而设定的。而到了80年代初,人口老化已经不仅是发达国家的问题,发展中国家同样面临人口老化问题,而发展中国家的人均预期寿命比发达国家的人均预期寿命低得多。因此,考虑到全世界的人均预期寿命的情况,将老年年龄的界线定义为60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和人们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老年年龄的标准应是不断变化的。一般说来,发达国家老年年龄的起点应高于发展中国家老年年龄的起点。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尽管人均预期寿命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但还是比发达国家的人均预期寿命水平低很多,因此,将60岁作为中国老年年龄的界线是合理的选择。

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对未成年人的年龄界线也是不同的,界线范围在15~20岁不等。一般说来,发达国家未成年人的年龄界线高于发展中国家未成年人的年龄界线。国际上一般将15岁定义为未成年人界线,即0~14岁的人口均为未成年人口。

在给出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的年龄界线后,我们就很容易确定成年人的年龄界线了,即成年人的年龄界线是15~59岁。(二)人口年龄结构的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的划分

对人口年龄结构的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的划分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和人们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特别是随着老年年龄标准的不断变化,对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划分也是要相应改变的。一般说来,对老年型人口的定义通常以60及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在10%以上,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在7%以上的人口称为老年型人口。(三)人口老化和人口老化问题

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来说,由于人口的出生、死亡和迁移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人口的年龄结构是在不断变化的,即未成年人口、成年人口和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构成是不断变化的。在总人口中,如果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提高,而其他年龄组人口的比例不断下降,我们就称这一动态过程为人口老化;反之,如果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下降,而其他年龄组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我们就称这一动态过程为人口年轻化。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人口可能出现老化,也可能出现年轻化,人口的老化与年轻化是可逆的;而对个人来说,从他或她一出生就开始进入了老化的过程,这是不可逆的。人口老化问题是指在总人口中,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提高,而其他年龄组人口的比例不断下降的动态过程给社会经济带来的调整问题。由于在人口老化的过程中,各个年龄组的人口都在发生变动,所以人口老化问题不仅有老年人口给社会经济带来的调整问题,而且有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给社会经济带来的调整问题,而老年人口问题是指老年人口这一特殊的群体给社会经济带来的问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不论是老龄化还是年轻化,都会存在老年人口问题,即存在老年人口问题不一定存在人口老化问题,而存在人口老化问题则一定存在老年人口问题。三、关于人口老化研究的主要观点综述

国外早期对于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多数是对老年人口特征的探讨,主要是回答老年人口面临的实际问题。然而,对实际问题的研究离不开一些基本的理论假设。不同的学者在特定的条件下提出不同的理论假设,而这些理论假设又为后人所演变发展,进而形成了一些人口老化理论。国外对人口老化问题的大量研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956年,联合国出版的《人口老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总结了以往对人口老化问题研究的成果,标志着对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此后,由于西方国家人口老化问题日益严重,加之人口理论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进步,使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人口老化问题的文献也在不断地丰富。1969年,在二十四届联大上,马耳他率先提出了老龄问题,呼吁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关注老年人口迅速增长的趋势及随之出现的一些问题。

国外关于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和老年事业的经验为研究中国人口老化问题提供了借鉴的成果。但中国的人口有其自己的特殊性,中国人口老化问题的背景既有别于其他的发展中国家,更与发达国家的情况不同。因此,国外的经验虽然可以借鉴,但终究难以适应中国的国情。我们的问题要靠我们自己去解决,中国人口老化的科学研究要靠我们自己去探索。

1982年,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的老龄问题世界大会揭开了中国的老年事业的序幕。随着中国人口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和人口老化速度加起快的客观事实使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心人口老化问题。近些年来,中国相关部门和机构对人口老化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积累了一批文献和数据。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北京大学人口所张纯元主编的《中国老年人口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所田雪原等主编的《中国老年人口》、《中国老年人口经济》、《中国老年人口社会》、吉林大学人口研究所曲海波的《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武汉大学人口所徐云鹏等主编的《人口老化和老年人口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熊必俊主编的《老年学与老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杜鹏的《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于学军的《中国人口老化的经济学研究》,复旦大学王爱珠的《老年经济学》,天津学者的《1988年中国九大城市老年人状况抽样调查》和上海学者的《上海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等。这些著作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人口老化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此外,大量的有关调查数据为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准确的依据,如中国社会科学人口所组织的“中国1987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1992年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组织的“中国老年人供养体系调查数据”等。所有这些文献和数据都为进一步研究中国人口老化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关于下世纪上半叶中国人口老化趋势的预测

人口老化的理论和实际证明,人口老化的速度和程度主要取决于人口的生育水平和死亡水平,但在人口老化的不同阶段,生育水平和死亡水平对人口老化的作用是不同的。在人口老化的前期,生育水平占主导作用;而在人口老化的后期,死亡水平占主导作用。无论如何,生育水平和死亡水平是人口预测的两个最重要的参数。基于中国70年代和80年代生育水平下降的趋势,当初人们在进行人口预测时,普遍倾向于中国人口生育水平会急速下降的乐观估计,估计到2000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会下降到1.8,甚至于1.5的低水平。很普遍的一种预测方案的参数假定是:总和生育率从1981年的2.63到2000年的1.8,随后不变直到2050年;人口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从1981年的67.88岁上升到2050年的80.20岁。事实上,近年来,中国的生育率并未沿70年代末的趋势继续大幅度地下降,而是在80年代出现了波动徘徊的局面。1980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曾下降到2.24的较低水平,而后回升到1982年的2.86的较高水平;1985年再度下降到2.20,1987年又回升到2.59;1987年以后至今,总和生育率的下降的速度较快。对国家计生委规统司1992年10月进行的“38万人口抽样调查”的结果,国内外争议较大,大多数人认为此结果偏低,极少数人则认为实际的结果可能会更低。人们对目前总和生育率的水平众说纷纭,低的低到1.3左右,高的高到2.3左右。因此,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际工作部门对此莫衷一是,无所适从,给人口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也造成了学术界的混乱。

(2)世界银行,《1984年世界人口预测》。

(3)宋健等,《人口预测和人口控制》,人民出版社,1982年。

(4)《人民日报》,1986年7月30日。

(5)曾毅,1994年。

(6)王慧炯,杨光辉,1984年,《迈向2000年的中国经济》,气象出版社,北京。

(7)杜鹏,1994年,《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

(8)于学军,1995年,《中国人口老化的经济学研究》,中国人口出版社,北京。

综合考察国家计生委规统司1992年10月作的“38万人口抽样调查”的结果和1993年国家计生委对河北、湖北等地的抽查结果(见“当前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喜与忧:由几则信息引发的思考”,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计划生育情况》增刊(9)期)以及国家统计局1990~1998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的结果,我们认为,目前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在1.9左右是合理的估计。就中国的全国平均水平而言,中国的生育率水平不大可能降低并长期保持在西班牙、西德,甚至日本现在这样低的生育率水平。因为即使像美国这样发达的国家,其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仍然为2.1,而且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和生育率长期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同样会带来许多问题。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中得到一定的启示。比如,人口老化程度过高,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过重等问题。因此,2020年倘若中国的总和生育率果真能低到1.5的低水平,政府则应采取干预政策,抑制总和生育率的进一步下降。

1973~1975年“全国人口三年肿瘤死亡回顾调查”资料表明:当时中国的男性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为63.6岁,女性为66.3岁(中国计划生育年鉴1993)。1982年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时,中国男性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为66.4岁,女性为69.4岁,男女合计为67.9岁(姚新武,尹华1994)。1985年,国家统计局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则表明,当时中国人口平均出生预期寿为68.9岁,其中男性为67.0岁,女性为71.0岁(中国计划生育年鉴1993)。1998年,中国人口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上升到71岁,其中男性为69岁,女性为73岁。目前,中国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已经远远超过了世界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尚有一定的差距。1998年,世界人口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为66岁,其中男性为64岁,女性为68岁。不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为61岁,其中男性为59岁,女性为62岁;而发达国家人口平均出生预期寿命为75岁,其中男性为71岁,女性为79岁(PRB1994)。

从1973~1975年到1982年,中国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提高了近3岁,平均每年提高近0.5岁。从1982年到1985年的3年间,中国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提高了1岁,平均每年提高0.33岁左右。而从1985年到1998年的13年间,中国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提高了2岁多,平均每年提高近0.16岁。毫无疑问,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卫生和营养保健状况的不断改善,中国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还会有所提高。但是,平均出生预期寿命的提高的速度是“边际递减”的,即当平均出生预期寿命较低时,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会使平均出生预期寿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而当平均出生预期寿命较高时,相似的社会经济条件只能使平均出生预期寿命有相对较小幅度的提高,在达到一定阶段后,平均出生预期寿命甚至可能出现停滞不前的状态。中国人口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的提高的历程证明了这一点:从每年提高0.5岁下降到每年提高0.33岁,进而又下降到每年提高0.16岁。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中国人口的人均出生预期寿命会逐渐提高,但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人口粗死亡率会逐渐提高,每年老年人口死亡的绝对数会逐渐增多。目前,中国每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死亡人数为550万左右,而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上升为1130万左右(世界银行1993)。

(2)世界银行,《1984年世界人口预测》。

(3)中国老龄委,《中国老年人口发展预测》,1986年全国老年学术讨论会参考材料之二。

(4)宋健等,《人口预测和人口控制》,人民出版社,1982年.

(5)杜鹏,1994年,《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

(6)于学军,1995年,《中国人口老化的经济学研究》,中国人口出版社,北京。

从表2我们可以看到:中外单位或学者对中国未来老年人口数量的规模的发展预测是非常接近的。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下世纪前半期老年人口数量的规模的发展取决于现存人口的死亡率和预期寿命,而与今后出生的人口数量没有关系。在上述的各种预测中,联合国的预测略低一些,而在宋健等人的《人口预测和人口控制》中,对下世纪老年人的预测又相对较高,但无论如何,从以上的各种预测结果中,我们可以作这样的判断,即到2000年,中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1.3亿左右,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0.9亿左右。

需要说明的是,预测毕竟是预测,任何自认为是以合情合理的假设条件为依据的预测都难以断言其所预测的内容会成为现实。对发展中的中国来说尤其如此,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变动受政府政策的影响较大,我们不能肯定中国政府在某个时刻不会改变其经济政策和人口政策。倘若如此,结果会迥然不同。更重要的是,中国目前尚缺乏权威、精确的人口和经济方面的统计数据,这为我们的预测在一开始就造成了障碍。因此,我们的预测大致只能说明一般的趋势,而不能将其视为对未来的客观描述。(二)对人口老化问题研究主要观点

中国人民大学邬沧萍认为,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看,中国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不发达的背景下发生的,中国未来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并非名列世界前茅。中国老年人口有40年的高速增长期,人口老龄化速度将超过一些发达国家。中国人口转变快,但人口增长尚未得到完全控制,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受人口政策的影响甚大。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邬沧萍提出的最新观点是: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主要是老年人口的数量问题,而非老年人口在总人口的比例高低,因为无论比例多高或多低都是相对的,而数量是绝对的。据此,他指出,人们要从新的视角审视计划生育在老龄化过程中的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田雪原认为老年人口学研究的重点在于老年人口变动,而老年人口变动同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紧紧连在一起。在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和过程进行分析之后,他认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表现在:一是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比较快,达到的水平比较高;二是老龄化发展在时间上具有阶段和累进的性质;三是老龄化在空间分布上不平衡。北京大学袁方对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老年人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人口老龄化将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解决中国老龄问题要依靠国家、社会、集体和家庭相结合的方式。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徐勤认为人口转变速度将决定人口老龄化强度。人口转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任何人口随着社会的发展或迟或早总要发生,只是由于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速度不同,导致人口转变的速度不同,从而人口老龄化的强度也不同。一些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人口转变速度快得多,因而在人口转变的后期将出现老年人口比重急剧增长的时期。中国人民大学乔晓春通过对人口老化模型研究认为,在分析人口老化影响因素时不能只看到出生率、死亡率,而看不到现实人口年龄结构对人口老化的巨大作用。从现实看,年龄结构对人口老化的作用可能比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作用还要大(虽然历史上年龄结构最终也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过去往往只重视出生率、死亡率对人口老化的影响,而忽视了现实存在着的年龄结构的作用。

史菁的研究认为,运用稳定人口模型研究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是不恰当的,因为中国人口处于急剧转变之中。以往根据稳定人口理论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死亡率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对老年人口比例的增长的作用是不重要的,可以忽略,在人口老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生育率的下降。然而通过对9个方案人口动态模似的结果分析,史菁却得到了这样的结论:死亡率下降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它的作用与生育率下降的作用同样重要。由于生育率的下降并不是促使人口老化的唯一因素,中国的人口老化不能简单地归因于计划生育政策。

曲海波以中国1964年人口年龄结构为基础,运用人口预测方法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论是生育率的下降是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根本原因,死亡率下降并没有使中国人口老龄化,反而使其年轻化。他还认为人口年龄结构发展的惯性也是年龄结构变化的一个原因。

杜鹏在《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一书中认为,对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表现在:(1)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过程重新加以认识,这对认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特点以及制定今后的人口政策、社会福利制度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资料为这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可能性,它除了能使我们分析过去40年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之外,以1990年人口数据为基础所作的人口预测也使我们得以对未来的人口老龄化趋势重新进行估计。(2)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生育率、死亡率和年龄结构,但是这些因素在过去40年的人口发展中各起了多大作用还没有从数量上加以全面分析;这些因素在不同时期的作用是否一样?差异有多大?这些问题都有待进行量化分析才能回答。我们可以利用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用比较预测方法对过去40年和未来40年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来回答上述问题。(3)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老年人口本身也在不断地更替,新进入老年人口的队伍逐渐取代了原有的老年人口。因此,即使在两个不同时期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并未改变,甚至老年人口数也一样的情况下,都不能避免老年人口自身的更替。由于这种更替的存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老年人口的特点及由此产生的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都会有所变化,这是人口老龄化过程中以往未被广泛认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这里将运用第三、四次人口普查数据对中国老年人口的更替规模和更替率进行分析。(4)人口老龄化过程并不只是总人口的老龄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老年人口自身也在不断老龄化。对这一特点的了解是随着老年人口的迅速增加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而出现的,但还未被广泛认识(杜鹏1994)。

于学军认为,无论采取那种方案对中国未来的人口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都会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中国在下个世纪将面临人口老化的巨大挑战。面对下一世纪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的挑战,我们既不能采取不承认的态度,视而不见或有意回避,也不能一提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就“谈虎色变”,盲目悲观,凡是不尊重客观规律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人口年龄结构老化问题,以积极的态度迎接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的挑战,积极采取对策,充分利用人口老化前期总抚养比较低的有利形势,大力发展社会经济,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同时,我们又要认真研究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的消极后果,尽量避免或减缓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对中国社会经济的消极影响。因此,从战略的高度认识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老化问题,从宏观上看清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的趋势,及早地制定人口发展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总体战略规划,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十分必要。特别要注意的是,各个年龄组的人口群体是抚养和被抚养的关系,所以,在考察人口老化的过程和解决老年人口问题时,要全面系统地考察整个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趋势。老年人口是整个人口的一部分,老年人口的比例变化必然引起其他年龄组人口的变化。因此,老年人口不是孤立的群体,必须与未成年人口和劳动力人口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察。在制定政策时,要考虑到不同年龄组人口群体的不同需求和作用(于学军,1995年)。

以上列举了部分对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的代表性文献,这些研究对认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和在分析中所要注意的问题都有重要的发现和建议,为以后的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中国人口老龄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其过程及影响的认识需要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此外,人口发展往往并不能按已有的人口预测的方式变化,随着新的人口数据的取得和人口老龄化分析技术的发展,使我们有可能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过程和特点重新进行认识,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从而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三)人口老化对社会经济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始于6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人口老化过程,是人口转变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如上所述,人们之所以关心中国人口老化的过程,是因为会产生所谓的人口老化问题,而人口老化是会否构成人口老化问题,以及人口老化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可能是人们最为关心的。在过去的20多年中,中国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人口老化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产生了一些学术上的争鸣,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的马赢通和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所的乔晓春之间的交流。

马赢通(1987)指出,多年来,人口老化被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消极因素来论述,研究的重点是探求人口老化的对策。这无论对认识未来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景,还是对深入开展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都是不利的。他认为,从各方面的相关分析看,人口老化是好事而决不是坏事。人口老化是人口发展的必经阶段,主观上抗拒是无济于事的,人们在其面前的选择,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超脱。只有按规律办事,促进其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马赢通指出,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必然形成少儿人口远大于现时少儿人口和老年人口同时上升的“两头沉”的现象,而人口老化过程起到了减轻一头负担的作用。因此,只有通过计划生育降低生育水平,加速人口老化,才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将有利于中国四化建设的全局。

乔晓春(1988)不同意马赢通的上述观点。他指出,人口老化并不是指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与近年来的计划生育没有关系,但人口老化系数的变化与计划生育确实有关系。这一点是任何人也回避不了的。他认为,人口老化、计划生育、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出生人口数量减少及老年人口数量增加会导致人口老化;由于作为人口老化系数分子的老年人口数量是相对确定值,而出生人口为未定值,控制人口增长只能使出生人口减少,从而加速人口老化;计划生育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虽然人口老化也是由于计划生育引起的,但从逻辑关系上看,不能直接推出加速人口老化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乔晓春进一步指出,出生人口的减少直接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导致了人口老化,但由此并不能引出人口老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直接关系,人口老化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之间没有直接的和必然的联系。

马赢通和乔晓春之间的学术交流是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下的讨论,既交流了学术思想,也深化了学术研究。笔者认为,马赢通和乔晓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问题:老年人口问题和人口老化问题。他们之间的辩论没有使用同一个概念和标准,讨论的结果自然不会达成共识。

在随后的十多年间,中国的学者没有间断对这一问题的探讨。田雪原(1987)认为,中国人口从属年龄比的大幅度降低,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口方面的有利条件,未来二、三十年是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黄金时代”,总的来说利大于弊。曲海波(1988)指出,人口老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反过来,人口老化又对社会经济的运行产生相应的影响。人口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作为生产者是有条件的,而作为消费者是无条件的。人口老化是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必然涉及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从而使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于学军在《中国人口老化的经济学研究》(1995)一书中认为,伴随中国人口转变过程中出现的人口老化是必然的,但是人口老化是否构成人口老化问题,以至于整个国家的人口问题要看它的发展程度和速度是否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影响而定。因此,人口老化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要区分不同的阶段来看。从长期的趋势上看,中国的人口老化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多于积极的影响。但如果分阶段看这一问题的话,我们会发现,中国的人口老化问题大致以下世纪20年代为过渡期,在此之前,由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会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许多有利的条件,这一阶段是利大于弊;而在此之后,由于人口老化速度加快,程度加深,许多“利”将逐渐转化为“弊”,这一阶段是弊大于利。需要说明的是,利与弊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利与弊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只要我们能利用这二、三十年的有利时机,在大力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注意人口老化的动向,采取相应的对策,及时调整社会经济结构,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我们就可能将人口老化给社会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限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四、未来中国人口老化的研究

我们对中国人口老化原因和过程的研究已经比较充分了。过去,我们的研究主要以宏观为主,视野主要局限于人口学和社会学领域;今后,我们应进行一些微观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并将我们的视野放远于更多的交叉学科之中。我们应将人口老化问题提高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从多角度审视人口老化问题。我们都预感到人口老化会对中国的社会关系、经济发展、文化传统、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各方面产生影响,人们想知道这些影响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影响?在这些影响中,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如何引导积极的影响而减缓消极的影响?只有把这些问题说清楚,让人们意识到人口老化问题不仅是老年人口问题,而是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的问题时,人们才会关注和重视人口老化问题。

在进行人口老化问题研究时,我们应该借鉴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研究成果,因为他们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为解决老龄化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有严格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理解和掌握这些理论和经验会使我们少走弯路,节省很多时间。但遗憾的是,对他们成熟的理论和经验,我们知道的还很少。

参考文献

北京市老龄委编.1990.北京老年人口论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

陈卫.1994.城市化、国内迁移和人口老化.中国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新人口问题及其对策学术讨论会论文

杜亚军.1988.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与就业问题.人口研究,(3)

.1985.社会学的探索.天津人民出版社

韩良诚.1992.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国行政管理,(8)

黑田俊.1993.亚洲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学刊,(3)

胡逢云.1994.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上海市改革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经济日报,(8.2)

胡伟略.1990.关于中国老年人口经济收入问题的城乡比较分析.中国老年人口文选.经济管理出版社

胡伟略.1993.中国家庭的社会保障和人口控制.家庭经济与生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

胡伟略.1994.论家庭保障的社会化.人民日报,(10.5)

黄勇.1992.中国人口老化的若干思考.益阳师专学报,(2)

李荣时.1993.计划生育与社会保障.大思路-90年代中国人口形势与对策.科学普及出版社

李澍卿.1987.中国社会养老的现状与趋势.人口与经济,(3)

刘铮.1984.人口理论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吕荣侃.1991.中国老龄人口再就业问题.人口研究,(2)杜鹏.1994.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马赢通.1987.加速人口老龄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国人口科学,(2)

穆光宗.1994.老年人需要精神赡养.中国生育率下降后果与对策研究组咨询报告第四号胡立群.1994.大力改革中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老龄论坛,(1)日本社会发展研究所.1991.日本社会保障成本1990(英文版)曲海波.1988.论老年人口学的基本范畴及其理论框架.中国人口科学,(1)

乔晓春.1988.对加速人口老龄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一文的几点看法.中国人口科学,(2)

乔晓春.1994.对中国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人口老化与老年人口问题的认识.第六次全国人口科学讨论会论文选

曲海波.1990.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

田雪原,胡伟略.1991.中国老年人口经济.中国经济出版社

田雪原等.1992.独生子女与父母养老保险的理论和实践.四川大学出版社

王树新.1991.论开发利用轻龄老年人口资源.中国人口科学,(4)

王文英.1987.关于人口老龄化若干问题的探讨.人口与经济,(2)

王芸.1993.退休制度与退化年龄.老龄问题研究,(7)

邬沧萍.1987.调整人口年龄结构是计划生育的社会职能.中国人口科学,(2)

邬沧萍.1986.以战略眼光对待老龄问题.北京市老龄问题委员会编.首都老龄战略问题研究

邬沧萍,徐勤.1990.对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和特点的新认识及对战略对策的新思考.中国人口科学,(2)

香玲.1993.西方部分国家社会养老保障措施考察.中国国情研究,($$$$

肖振禹,郭平.1994.人口流动与老龄化.中国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新人口问题及其对策学术讨论会论文

熊必俊.1986.人口老龄化的宏观经济影响与对策初探.北京市老龄问题委员会编.首都老龄战略问题研究

熊必俊.1987.国外的老年社会保障与退休制度.老龄问题研究资料,(78)

熊必俊.1987.老年经济学初探..老龄问题研究资料,(83)

徐勤.1994.中青年在家照料老人的调查与研究.中国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新人口问题及其对策学术讨论会论文

于学军.1994.老龄化·祖父子·四二一.中国青年报,(9.3)于学军.1995.中国人口老化的经济学研究.中国人口出版社

于学军.1995.中国人口老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人口研究,(4)。

于学军.1995.中国人口老化与代际交换.人口学刊,(6)

于学军.1996.中国人口老化对消费需求的宏观影响.人口学刊,(5)

于学军.1996.中国人口老化与储蓄.人口与经济,(3)

于学军.1999.中国老年人口健康研究.中国人口科学,(4)

袁方.1987.中国老年人与家庭赡养.家庭结构与人口老化国际研讨会论文

袁方.1988.论人口老化对策.北京老年人口论文集.北京燕山出版社

曾毅.1994.从海南的实践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第六次全国人口科学讨论会论文选

曾毅.1994.关于中、长期人口预测的课题研究报告.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中长期人口预测课题组内部报告

张纯元.1987.中国农村的养老事业.人口与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张纯元,1990年,“论人口消费结构”,载于《人口情报与研究》,1990年第1-2期,天津。

张纯元.1991.中国老年人口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曾毅.1993.农村储备积累式养老保险势在必行.人口与计划生育,(6)

张翠珍.1993.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市场经济与人口学术研讨会论文

张东辉.1987.西方国家的人口老化与退休金危机.山东人口,(2)

张宜霖.1992.试析推迟退休年龄.人口,(2)

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1983.老龄问题研究--老龄问题世界大会资料辑录.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周弘.1989.欧洲社会保障的历史演变.中国社会科学,(1)

朱传一.1990.从国外趋势看中国老年社会保障工作的发展方向.中国人口科学,(2)

ArnoldS.Brown.1990.TheSocialProcessesofAging&OldAge.Prentice-Hall.Inc.

DavidA.Wise.1989.TheEconomicsofAging.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

Modigliani.1975.TheLifeCycleHypothesisofSavingTwentyYearsLater.inM.Parkined.ContemporaryIssuesinEconomics.ManchesterUniversityPress.

篇8

据《2008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信息》公布,截至2008年12月31日止,全市户籍人口1391.04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00.57万人,占总人口的21.6%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4.50万人,占总人口的15.4% ; 7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60.65万人,占总人口的11.5%;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53.44万人,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17.8%,占总人口的3.8%;100岁及以上老人836人,其中男性175人,女性661人。按照人口学测算标准,老年人口的年龄起点一般定为60岁或者65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0%或者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的国家或地区被称为进人老年型社会。上海远远超过这一标准,其分别超过测算比例的11.6%和8.4%,上海的老龄人口已经是其总人口的1/5,上海市城市发展已进人真正的人口老龄化时代。

一、上海市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按照上海市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公布的2008年最新上海人口生命表测算,未来10-巧年上海市步人老龄人口的数量会急剧增多,即将进人人口老龄化高峰时代。由此带来的经济增长与劳动力短缺矛盾、等待领取养老金养老的老年人口与社保基金严重不足矛盾以及外来新增劳动力人口与上海市现行户籍政策等矛盾,都将给政府现行社会政策带来巨大挑战。

从上海市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公布的最新人口检测统计数据来看,在上海城市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近年来已表现出了新的特征。

1.从老龄人口总数来看,上海市60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逐年增高

从已有数据来看,近年来上海市老龄人口呈递增趋势,平均每年新增老龄人口数已超过10万人。截至2006年底,上海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75.62万人,占总人口的20.1 %,比上年增加9.25万人,增长3.5% ; 2006年到2007年末,60岁及以上人口增加了11.21万人,增长4.1%;占总人口比重从20.1%增至20.8 % ; 2007年末到2008年末,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增加了13.74万人,增长4.8% ;占总人口比重从20.8%增至21.6%,达到300.57万人。据预测,到2010年上海老年人口总数将达312万人,约占总人口的23%。这一比例直向世界第一长寿大国日本的老龄化水平看齐。2020年,上海老年人口数字将攀升至500万,而上海老龄化发展的趋势要到2025-2030年间才会达到高峰。

就其原因而言,从世界范围来看,上海市这一老龄化符合世界人口老龄化趋势,可以讲,现在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大多出尝于1949年前二战结束世界人口出生高峰期所生人口,上海解放前与解放后,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命脉,一直保持着劳动力的充足状态,由于二战结束后短期的和平以及解放后发展大上海而迁入上海市的青壮年人口生育意愿的极高状态,使得当时出生的人口极多,呈现出一个高峰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60年后的今天正好进人一个人口的老龄化时期。

2.从老龄人口年龄结构来看,上海市女性老龄人口多于男性,城市独居女性老人越来越多

从上海城市老龄人口年龄结构来看,女性老龄人口多于男性老龄人口,并且呈现出随着年龄的递增,女性老龄人口所占整个城市老龄人口的比重越来越高,高龄女性人口越来越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男性占46.9%,女性占53.1%;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男性占45.3%,女性占54.7 % ; 7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男性占43.6%,女性占56.4% ; 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男性占38.9%,女性占61.1%;10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男性占20.9%,女性占79.1%。由此我们可以很显著的看出,由于男女性别人口总数的不对等以及男性实际生命比女性短等现实因素的考虑,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上海市进人老龄化人口中,女性比男性多的现状仍然要维续一段时间,未来上海市的城市独居女性老人数将越来越多。

3.从人口抚养系数来看,上海城市老龄人口抚养系数越来越高,总人口抚养系数越来越高

人口抚养系数是指人口中处于被供养年龄(一般指15岁以下和64岁以上)的人口与处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的比,也被称为年龄抚养系数。如果只计算巧岁以下人口与15-64岁人口的比,则该比值称为少儿抚养系数;如果只计算64岁以上人口与15-64岁人口的比,则该比值称为老年抚养系数。相关数据显示,200(〕年人口普查上海市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抚养60岁及以上人口的老年人口抚养系数为26.1 % , 2005年老年抚养系数为27.2% ,2006年老年抚养系数上升到28.1%,比上年增加1.0个百分点,2007年末,老年抚养系数再次上升到29.4%,比上年增加1.3个百分点,2008年末,上海市老年抚养系数为30.8%,比上年又增加了1.4个百分点。也就是说2008年开始,平均3.33个上海劳动适龄人口就要养活1个上海老龄人口,加上人口生殖过程中的少儿抚养系数的存在,上海城市总人口抚养系数一直在增加。

4.从城市人口未来发展趋势来看,“纯老家庭”日渐增多,高龄人口显著增加

由于现代医疗技术的发达以及人口生活质量的提高,近年来,上海全市“纯老家庭”越来越多,也即意味着老年人总数在上升,2004年上海市“纯老家庭”总人数为70.%万人,时隔2年后2006年上升到78.72万人,2007增加到84.37万人,2008年上海市“纯老家庭”人数为86.38万人,比2004年首次统计增加了15.42万,其中80岁及以上“纯老家庭”人数达24.26万人,比2004年首次统计增加15.06万人。从已有数据以及上海市人口生命表推测来看,由于家庭养老习惯的变更,未来上海市纯老家庭总数还将有个上升的趋势,同时高龄人口也会进一步增加,这部分“纯老家庭”老人的生活照顾问题也将是研究与解决城市人口老龄化政策必须要考虑的现实性问题。

5.从老龄人口地区分布来看,城市不同地域间老龄人口差异显著

从上海市老龄人口分布来看,截至2008年末根据已有数据,老龄人口最多的依次为浦东新区40.6万人、杨浦区22.9万人、徐汇区20.74万人、普陀区19.21万人、阂行区18.82万人、虹口区18.26万人、宝山区17.72万人、崇明县16.82万人、闸北区15.17万人、南汇区14.41万人、黄浦区13.5万人、长宁区13.33万人、嘉定区12.3万人、松江区10.88万人、奉贤区10.59万人、金山区10.51万人、青浦区9.46万人、静安区7.72万人、卢湾区7.57万人。据《2008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信息》数据,"2008年末各区县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该区县总人口比重前三位的依次是静安区、卢湾区和崇明县,分别为24.9%,24.4%和24.3%;老年人口比重增加前三位的依次是金山区、宝山区和普陀区,与上年比分别增加1.0,0.9和0.9个百分点。2008年末各区县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占该区县总人口比重前三位的依次是静安区、卢湾区和黄浦区,分别为5.5% ,5.5%和5.1%;高龄老年人口比重增加前三位的依次是普陀区、长宁区和杨浦区,与上年比均增加0.3个百分点。2008年末各区县高龄老年人口占该区县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前三位的依次是黄浦区、卢湾区和静安区,分别为22.9% ,22.3%和22.2%;比重增加前三位的依次是长宁区、普陀区和杨浦区,与上年比分别增加0.7,0.7和0.6个百分点。

二、上海市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现象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性问题,从上海来看,人口结构中的日益老龄化现象已经给上海城市化过程中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挑战。

1.老年人增多,上海市社会保障体系面临重新调整,财政负担将进一步加重

上海市现在户籍人口1391.04万,上海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全国来说已经发展的比较健全,但从上海社会保障体系内部社会保险方面来看,现在上海的社会保险分为:①城市社会保险;这部分大约缴纳的人数为450万人,主要是针对上海市城市在籍人口缴纳的。②城镇社会保险;这部分人群主要有180万,主要是上海城市郊区大量农转非的失地农村人口。③农村社会综合保险;大约为200万人左右,主要是原来是农村户口的人群缴纳的农村保险,大多集中在区县郊区地域。④综合保险;这部分保险主要针对的是在上海市的流动人口而开设缴纳的,大约为350万人。⑤医疗保险;自愿参加,即在上海工作的人群都可以成为医疗保险的对象。

而现在上海的城市退休领取养老金的人口已经达到了206.51万,占老年人口的68.7%、全市户籍人口的巧%。根据2008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信息显示,2008年上海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领取小城镇社会保险人数为33.38万人,领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为30.96万人,领取征地养老的人数为19.21万人;全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从上海市最低生活保障及其他养老保障中获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为0.77万人,获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为5.20万人,获得城镇高龄无保障老人养老保障金人数为5.71万人,农村无保障老年人获得老年农民养老金补贴的人数为32.52万人,农村五保老人获保障人数为0.29万人。初步测算一下,上海现在单就户籍人口来说,用①中城市社会保险450万人群缴纳的部分保险金来养这206.51万人,差不多就是2.18个城市人养1个退休老龄人口,仅依靠征收社会保险金的形式返还社会保障已经“失灵”,政府不得不财政补贴兜底补偿社保基金的不足,加上财政在②③④⑤上的投人,上海市目前在社会保障体系财政负担已相当严重,已经出现了社保基金严重穿底的现象,“社保基金严重穿底,仅2008年上海市级财政收入为上海社保基金托底170-180亿元,占到了市级财政收人的17%-18%左右,而预计今年还需要增加60-70亿才能把社保基金的窟窿补上。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依靠并提高财政支出比例为上海社保基金托底的情况将长期存在,甚至会越来越严重,最根本的理由就是上海的老龄化问题。”(上海市市长韩正,2009卢由此来看,目前上海社会保险资金不足,社保基金中用于养老、助老、护老医疗费用支出的严重不足,现实社会养老问题的不到位,未来养老金缺口长期存在已是不争事实,社会保障体系在人口老龄化以及政府财政负担不断加重的过程中面临着重新调整的挑战。 2.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上海市现有家庭结构模式的变化,年轻人负担将越来越重

在目前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的情况下,人口的老龄化带来的直接一个后果是家庭抚养负担的加大,一方面,国家在老年人养老保障、养老金资金供给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社区为老服务以及社区其他公共服务供给的严重不足,都使得老年人养老服务再一次回到了家庭养老的层面。而由于医疗技术带来的人口寿命的延长,居家养老模式必然会带来现有家庭结构模式的变化,居于中下层的劳动适龄人口抚养负担未来将越来越重。

我们可以很容易想象得出,未来上海市人口抚养系数将越来越高,随着独生子女政策实施20多年后政策效应的显现,以及由于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口生活质量的提高而带来的人口寿命延长,未来独生子女A和B结婚,处于劳动适龄人口的他们将要抚养其下面的小孩C以及可能4-8个其上面的老人(A和B各自的父母以及各自父母的父母),由此,上海市未来劳动适龄人口家庭结构将发生变化,家庭总抚养系数也将越来越高,年轻人负担越来越重。

3.本地劳动力就业人口减少、外地劳动力的引入,上海市社会政策体系面临重新调整

由上海市15-64岁人口抚养比30.8% ,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4.50万人,可以测算出来,15-64岁之间的劳动适龄人口为696.43万人,剔除一部分高学历尚在就学以及失业人口来说,也就是讲目前上海市真正在籍适龄劳动力就业人数不足650万人口,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本地适龄劳动力不足将成为上海市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制约因素,目前来看,外来劳动力的流人可能会为此缓解一部分压力,但是外来人口的流人又会要求上海市现行社会政策进行新的一系列调整,例如,外来人口人沪户籍问题、外来人口会保障以及其未来养老服务养老金问题、外来人口子女人学问题、外来人口的社会公共服务问题、外来人口的住房、道路交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问题等等,都使得未来上海保持经济发展强劲势头,弥补劳动力不足必须要进行解决的政策调整问题。

4.城市人口的日益老龄化,未来可能阻滞上海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上海市越来越多的超过总人口1/5人口老龄化问题,使得上海市人口结构逐渐发生了变化,人口结构的变化将带来就业人数的变化,就业人数变化将会引起链锁反应。而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经济的来临,高端产业在上海的发展,改造和淘汰传统产业都会使一部分人失去工作,而这一时刻恰恰在当家庭收人出现危机时又面临大量家庭养老问题的出现,政府又无力去全部解决社会养老问题。此时的人口日益老龄化将会影响到上海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使得我国目前的社会投资结构、产业结构面临着重新变更的现实,“鉴于目前我国的产业发展都是着眼于近期的人口状况和国内外的需求而建立发展的,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原有的一些产业将不再需要甚至大量缩减,而原来没有的或者很薄弱的一些产业,却需要大量发展。”因而,在社会产业结构、投资结构发生变化过程中所带来的转型期的社会问题也必将会表现得进一步明显起来,典型的就是上海市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将有可能进一步加大。

三、应对上海市人口老龄化的对策思考

从世界范围来看,人口老龄化已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需要面对的问题,由人口老龄化而带来的如何应对老龄化趋势,尤其是在为老服务方面已是各国都在积极探讨的话题。然而对于上海而言,提前应对人口老龄化,发挥上海目前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发展社区为老服务事业,可能是应对上海目前人口老龄化的一项可行性办法。

1.完善现有老龄人口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业

截至2008年底,上海市全市养老机构共计582家,其中,政府办287家,社会办295家,床位数共计80554张,平均每千位老人占有床位26张;全市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共计229家,平均13125人享受1家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服务;社区助老服务社共计234个,平均12844人享受1家社区养老服务社提供服务;老年活动室全市共计5547家,平均542人使用1家老年活动室;全市老年医疗机构(老年护理院、老年医院)共计71所,平均每所为42334位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服务;全市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开设的家庭病床达41300张,平均每73人享有1张家庭病床数;全市共有老年学术组织、老年协会、老年文艺团队、老年体育团队、老年体协共计19706个,平均每153位老年人占有1个社团。因此,从总体上看,目前上海市养老、为老、助老服务体系严重不健全,为老服务的设施严重不足,服务的项目和内容也严重不健全,服务的质量和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还难以应对未来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到来,因此,从长远来看,要在社区兴办社会化养老机构,发展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社区养老,社区助老为老服务,在满足各个层次老年人需要的基础上,发展以社区服务为主体的老年服务体系,建立以社区养老为主,鼓励个人、家庭自助养老,实施社区助老、帮老,国家与社会资助养老等四级养老服务体系。

2.完善现有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养老金保障机制

通过前文分析可以看出,就上海而言,健全养老金保障机制,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根本途径还是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构建和完善现有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渠道和资金的管理方式,就目前来说,上海急需要尽快拓展和完善现有养老保障金资金的来源渠道,上海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一些经验。比如为了缓解养老金的压力,西欧各国养老保险体系实施的职业养老保障基金机制很好的解决了一部分资金的来源问题。“所谓职业养老保障基金,又被称为企业补充退休金,一般由雇主和雇员共同承担缴费费用,在西欧国家,通常该基金是从出资企业中独立出来,由企业的雇主组织和工会协商建立,通过储蓄、政府债券等多种投资渠道,提高基金的收益率,使职业养老保障基金保值增值。近几年,西欧各国更是通过财政激励和与有关合作方达成协议来提高职业养老保障基金,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英国,职业养老基金的覆盖面就极广,达到75%,资产规模超大,超过GDP的80% 。上海也应该从制度方面完善制度设计、加强制度创新、鼓励支持发展企业年金缴纳制度、配套实施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等多种形式的养老保险机制,形成国家、企业和个人相结合的多维养老保障体系,健全养老金保障机制。

3.延长退休年龄,实施柔性退休制度,延缓老龄化高峰

篇9

关键词 竞技体育 终身教育园区 环境研究

现代竞技体育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作为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认识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已成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群体生存与活动的外部条件的总和。环境是一个相对概念,是相对于一定的主体而存在的,主体不同,环境的内涵也不相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终身教育园区的环境,主要是指在教育园区这个特定的范围内,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有关联的周围空间的总和。而打造和构筑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终身教育园区首先要考虑的环境因素有管理运行机制、教练员队伍等因素来分析。

一、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目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主要有国家队、业余体校、体校和青少年俱乐部等培养模式。我们也可以把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分为集中型和合作型。集中型的培养模式主要是指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训练和学习在一个制度的管理下,集中学习文化知识和训练。国家队、业余体校、体校或青少年俱乐部安排专职的教练员和文化课老师,对后备人才进行训练指导和文化知识的教学。合作型的培养模式是指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训练和学习文化知识分开,业余体校、体校和青少年俱乐部主要负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训练,国家的教育系统负责他们的文化课学习,他们相互合作,共同合作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二、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文化教育与专业训练比重失调

于爱军在其研究中指出:山东省体育运动学校中96.35%的学生学习成绩与同龄普通学校学生相比,处于及格线以下,仅有3.65%的学生学习成绩位于及格线上;重点业余体校中91.19%的学生学习成绩位于及格线以下,7.67%的学生学习成绩位于及格线以上,1.14%的学生学习成绩处于良好的水平[1]。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文化素养是后备人才的薄弱环节,国家竞技体育的发展战略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竞技体育全运战略的实施,为了确保金牌,运动员的训练时间越来越长,那么必然导致学习文化知识的时间越来越短,有时甚至全天候的训练和比赛,就没有时间去学习文化知识,再加上一些运动员学习文化知识的积极性不高,所以导致现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而这些运动员再升学或就业的渠道也会比较狭窄。

(二)训练科学化程度不高

优秀运动员的成才历程一般需要6-10年,只有具有“天赋”的运动员才能最终攀登上世界体坛的高峰,正如人们所说,“选材的成功意味着训练成功的一半”,后备人才的遴选也因此显得格外重要。后备人才的训练处于运动员多年训练的基础训练阶段,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但是大部分的竞技体校、运动学校都采取早操训练、下午半天训练,专业运动员甚至是全天训练,这种训练体制不仅造成了运动员的身心疲惫,同时也让教练员缺乏足够的时间总结训练过程的不足,从而不能有效的调整训练计划,导致训练的科学化程度不高。“时间战”“消耗战”所引起的运动员运动生涯“早逝”和不暇顾及其它的现象,极大的阻碍了人们加入竞技体育的热情,造成后备人才的严重不足[2]。

(三)缺乏长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

运动员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直接担负着攀登世界竞技体育高峰的重任和为国争光的艰巨使命,体现了独特而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是国家的宝贵财富[3]。

我国运动员人才梯队培养金字塔结构包括基础训练阶段、初级训练阶段、中级训练阶段和高级训练阶段。以体委系统为主的青少儿竞技训练积极构建全国性网络的基础塔座的同时,教育系统的业余训练也开始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业余训练发展为各类体校、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和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以及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等几种形式,构成了我国竞技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常规模式[4]。

由于历史形成的制度障碍,运动员文化教育与体育训练分离的现象依然显著。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文化教育问题依然缺乏长远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教练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余万斌的调查中300名教练员,大专以上学历的教练员占总人数的62.3%,中专学历以下的教练员占总人数的37.7%;王万莉的调查中:河南省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教练队伍96%是本科以下学历,运动经历参差不齐,教练员训练计划的科学性不够,学校带队教练员约80%没有制定科学、详细的训练计划,随意性较强[5]。现实呈现出我国体育教练员队伍文化水平和职称水平偏低,教练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三、打造和构筑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终身教育园区环境的措施

(一)完善文化教育与专业训练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优秀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不仅要有优异的运动成绩,还要有与之相对应的文化知识水平。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就要树立文化学习与技术训练并重的观念,思想上提高对文化教育和技术训练结合重要性的认识,并贯彻到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利用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各自的优势资源,共同制定针对“体教结合”的优惠政策,推动体教结合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给后备人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对运动员的管理,帮助运动员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提高训练的科学化程度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作为基础训练,其总任务是围绕未来高水平专项技能的需要发展一般运动能力和专项运动能力。在这一阶段中,首要的具体任务是发展运动员的协调能力和基本运动技能,学习掌握多种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同时通过练习和参加初级的比赛培养运动员的一般心理素质,并相应的发展基本的运动素质,注重协调能力的发展。

在发展各种运动素质的训练内容配置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应该按照柔韧――有氧耐力及反应速度――最大力量、无氧耐力及力量耐力的顺序予以安排。安排参加基础训练的少年儿童的训练负荷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三)完善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

运动员作为特殊的群体,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周期长和高度不确定性等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建立起与此相符的社会保障体系[2]。我们应从社会保险、伤残保险、就业安置以及福利与优抚等方面保障运动员的社会保障福利,从而充分调动优秀运动员训练和竞赛的积极性,促进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四)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教练员队伍整体素质

教练员作为竟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根基,是运动员训练过程的控制者,是运动员训练计划、训练目标、训练方法、训练内客的制定与实施者[6]。教练员的自身素质和执教水平影响后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在教练员的选拔上要严格,不仅考虑教练员的文化知识水平,还要参考教练员的实际训练经验,选择最优秀的专业训练教练承担培养任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督促教练员学习先进的、科学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同时要制定对教练员进行科学管理、考核的制度,督促教练员队伍对后备体育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科学性;增加教练员队伍的人才流动,确保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科学成长。

参考文献:

[1] 于爱军.山东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模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10.

[2] 张凤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体育与科学.2008(29):69-71.

[3] 家体育总局.关于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Z].体人字[2010]214号.

篇10

(一)基础教育工作稳步推进。建立和完善了幼儿早期教育体系,0-3岁儿童早期教育得到充分发展,0-6岁儿童家长及看护人员普遍受到科学育儿的指导。适龄幼儿入园率达到90%,少数民族适龄幼儿入园率达到82%;比去年同期增长18.5%。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达到100%以上,今年我区三所民校高中毕业率达到100%,全区高考文理科总上线率为84.05%,十四中学的阿依古丽•艾买提、第十二中学的夏提古力•阿克拜同学分别以427、413分位居全市民语文科第一、二名,汉语言600分以上的8人。同时积极发展特殊教育,继续办好十九小学附设的特教培智班,目前有8名智力障碍儿童就读。积极做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依法保障了残疾儿童享受同等教育的权利。

(二)各类创建工作圆满完成

本学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重视和支持下,在市教育局的指导和帮助下,十六小学、远征幼儿园成功创建成为市级规范校和市级示范园,截止到目前,我区共有5所示范化校(园)、7所规范化校(园),全区规范化校(园)创建率达到100%,示范化校(园)创建率达到41.7%;同时,十七小学被授予“市级德育示范校”称号,十六小学和二十小学顺利通过市级德育达标校的督评;今年6月,远征幼儿园、北坡幼儿园被命名为市级“绿色学校”,目前区属12所校园中有11所创建成为市级以上“绿色校园”,创建率达到91.7%。

(三)办学条件、育人环境不断改善

一年来,我们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努力改善各校、园的办学环境和办学条件,为各学校、幼儿园新配置笔记本电脑444台,教育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各校园会议馆室配置空调104台,并为校园购置各种教育教学仪器、设备、物品等,为校园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强化管理,注重实效,基础教育再添新成果

(一)坚持育人为魂,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化育人

第一、在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社会之间建立德育工作的反馈机制,利用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和监管网络,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定期举办“家庭教育”专项培训,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在与社区、家长的互动中,达到了“三位一体”的合力教育效果。如组织少先队员到敬老院开展慰问活动,到社区开展联谊活动,深受老人和居民的欢迎。各学校还充分发挥校园及课堂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以品德课程为核心,以各学科课程为辅助,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努力营造“教育管理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育管理无闲人,人人皆育人;教育管理无盲区,处处皆育人;教育管理无空时,时时皆育人”的良好氛围,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二,以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道德建设教育活动。一是利用我区中小学德育教育基地、综合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全区中小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道德实践活动。本学年共组织278个班次约1.1万人次的中小学师生参加了城区和生态林保洁活动,既增强了师生环保、文明意识,又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为区容区貌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二是组织师生参加公民道德建设月、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宣传月活动、“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等;三是利用节假日、纪念日,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开展安全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提高青少年安全法制意识。四是在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组织区属教育系统广大师生涌跃捐款,849名教职工和5529名学生、幼儿共捐款142191.09元,交纳特殊党费40910元。通过这些活动,营造了浓厚的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氛围,突出了中小学教育“以人为本,德育为首”的教育理念。区教育局被评为“捐书惠农”活动先进单位,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先进单位和全国小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实践创新活动先进集体。

第三,坚持树立以德育课题研究促进教育工作全面发展的理念,重视德育课题成果的转化工作。通过课题研究实验,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有了很大进步,能坚持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从每天身边的小事抓起,《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熟知率、执行率均达到98%以上,守法率达到98%以上。目前8所学校申报了“十一五”德育课题实验研究,参与实验教师300多名,参与实验学生近5000人,参与率达95%以上。本学年十九小学、十八小学被评为国家级“十一五”和谐德育课题先进实验学校,*、*等10人被评为先进个人;*、*等11人被评为先进实验教师;64个“十一五”和谐德育课题成果获国家奖项。

(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工作更加规范扎实有效

教学案例和课例研究制度化。长期以来,区教育局坚持组织教师开展案例研究,鼓励教师从鲜活的教学实践中,选择问题,开展研究,并积极开展教学反思和同伴交流,促进教师把课改新理念转化为自觉的教学行为,努力把教学实践经验提升到理论高度。一是各学校、幼儿园已形成案例分析反思制度,定期举办案例或论文研讨会,利用教研网络平台发表教师个人的教学随笔、反思、日志,给教师搭建了思维碰撞的平台;二是成功召开了*区第五届学风建设案例研讨会。8位教师、2个学校进行了学风建设经验交流,一个个生动真实的案例无不体现着我区广大教师在学风建设中所付出的爱心与辛勤,同时也体现着我区学风建设的良好效果,受到了市教育局领导的高度评价;三是编辑出版了*区幼儿教师优秀案例集——《唱响的旋律》和中小学教师优秀论文、案例集——《教育之丰教学之果》,记录了区属各校(园)校本教研、园本教研实践情况,记录了各校(园)教师专业成长历程,反映了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感悟与成绩,是我区教师结合自身实践创作的智慧结晶;四是组织全区教师积极参加不同级别、学科的课堂教学、录像课和案例、论文、教学设计等比赛活动,为教师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十九小学*老师作为自治区唯一代表,参加第七届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研讨课比赛获一等奖;十八小学路萍老师代表长沙市参加自治区小学语文课程改革阅读教学观摩比赛获一等奖,十九小学吕梦琦老师参加“自治区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培训及选拔赛”获一等奖,十八小学赵红老师作为全市唯一代表,参加自治区小学英语优质课大赛获二等奖。

一年来,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论文等比赛,获个人国家级一等奖49人次、二等奖90人次、三等奖75人次、优秀辅导奖及优秀奖109人次;自治区级一等奖23人次,二等奖26人次,三等奖21人次,优秀辅导奖24人次;市级一等奖67人次、二等奖67人次,三等奖148人次,优秀辅导奖及优秀奖52人次;区级一等奖24人次,二等奖45人次,三等奖46人次,优秀辅导奖及优秀奖116人次。截至到目前,累计获得各级集体奖178个,个人奖982人次。

课题研究和教育科研实用化。一年来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各学科教育科研国家级课题7个。在“全国中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课题年会成果评审中,教育局、十八小学获先进集体奖,十八小学王敏老师获《歇后语编故事》录相课特等奖,同时有3人获优秀科研和课堂指导奖,5名教师被评为先进个人,27名教师获课题教学论文、课例、教学设计奖,294名学生分别获得作文一、二、三等奖,26位教师获全国学生作文辅导奖;在全市英语课题实验校特色展示课活动中,3位英语教师代表*区为130位教师展示了课堂教学风采;在长沙市第二届幼教年会上,区教育局被推选为交流单位,对我区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成功经验做了重要发言,3位教师作了专题发言。晨光幼儿园代表“自治区级课题园本教研制度的建设”实验园进行了成果展示,现场开放了教研活动。在区教育局统一要求和引领下,各校(园)课题研究制度日趋完善,研究过程日趋规范,课题研究工作朝着更加实用、有效的方向发展,广大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课堂教学观摩研讨”经常化。一是各学校积极开展课堂教学评比展示与观摩活动,引导教师学会课堂教学的自我评价和反思,逐渐形成“研究课”、“公开课”与“常态课”、“常规课”多元并存的课堂教学思路,从优化教学设计着手,进一步细化和落实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引导更多的教师解决好教学目标的课堂达成和落实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年来在全区中小学幼儿园组织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课改研讨观摩课、示范课、实践活动课”约180节,约1860人次参加。二是以校(园)学科中心组为依托,开展区级教学教研活动约30次,以此带动全区校本、园本教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形成了全区教师资源共享、互动交流的良好教研氛围。三是积极参加并协助承办上级组织开展的各类教学教研活动,一学年来,协助市局教研所在我区组织了约30次,共计1000多人次参加的大、小型教学研讨活动。活动富有实效,在我区开展的教研活动,均得到了专家的肯定,*区教师严谨的工作态度、面对困难团结拼搏、勇于挑战的精神多次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称赞。

(三)重视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开创“双语教学”新局面

成立了由主管教育的区领导为组长、教育局局长为副组长、区相关部门领导及各学校校长为成员的“双语”教学领导小组,及时组织各学校特别是三所民校积极行动起来,认真开展各项工作。如在民族学校开设汉语学前班,为一年级双语教学工作奠定基础;在汉族学校开设“少数民族学生学母语”兴趣班,增强少数民族学生上汉校的信心;组织开展*区少数民族少儿双语口语大赛活动,为各校、园少儿展示双语才艺搭建了平台;组织教师参加了自治区第一期MHK考试,有113名教师达标;选派81人次教师参加各级长短期派外培训,其中一至两年期的培训为11人;组织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自治区汉语教学专家刘军来我区进行调研和指导时,对我区的双语教学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我区民校上课教师给予了高度评价。十四中学作为全市“1+5”试点学校不开设母语课,其他学科全部用汉语教学模式进行;本学期实现了十一中学和十七小学的合并工作,民汉合校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四)实施精细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校园管理和教育教学行为

各学校、幼儿园统一思想,形成校(园)长、教务处、教研组三位一体的管理网络,并从常规化管理的精细化入手,使校园的各项工作都具体到人、责任到人,关注细节、注重落实。特别是在教学管理上,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目的,力求教师在每堂课、每个教学环节上都努力追求科学、规范、高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实行校(园)长、副校(园)长、教务主任、教师听课、评课制度以及蹲点、蹲学科制度,学校领导做到切实掌握教学的第一手材料,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抓好课堂教学过程的管理;坚持不断探索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树立长期质量效益观,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学校教务处、幼儿园教研组对各教研活动记录、听课情况、作业批改、教案反思等做到每月一查,实现“常规常抓,有序有效”,从而促进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区教育局不断完善和创新年终考核制度,在充分征求各校、园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考核细则》及《奖惩办法》,采取年终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区属校、园的各项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和考核,及时召开检查情况反馈会,总结成绩,发现问题,为各学校、幼儿园工作成效的展示搭建平台,为区属各校、园提供借鉴学习和交流的良好契机,切实通过抓好常规管理,全面提高我区中小学幼儿园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为了全面地掌握、及时地调控全区中小学的教学情况,促使教师改进教学工作,保证教学质量稳步发展,区教育局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测制度,每学年进行质量抽测和毕业考试工作,同时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各学校继续坚持各学科阶段性抽考制度,教育局加大对毕业年级教学质量跟踪检查的力度,形成了较为科学的复习迎考工作制度,为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奠定了基础。

(五)倡导全面发展,走“特色亮校”、“特色育人”的发展之路

近年来,我区各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狠抓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重视特色教育,为学生的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一是各学校根据本身的文化底蕴,社会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及本校教师的专长、学科教学成果,创特色学校。十六小学开垦了600平米的养植基地,将实践劳动列入课程,形成了“我劳动、我快乐、我成长”的办学特色。十七小学“德育教育”和“大阅读”一直保持着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十八小学结合区情校情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以国防教育和业余税校为龙头,彰显体验教育的办学特色;十九小学以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和社会道德实践活动凸现出自治区“科技特色学校”和“德育示范校”的特点,被评为区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二十小学结合教情、校情、学情,开设了兔子舞、搏击操、新疆舞等必修课和其他选修课共计26种校本课程,积淀校园文化,突出办学特色;十一中学以良好的师德凝聚人心,获得年终考核师德建设先进奖;十二中学以其扎实推进的双语教学和工作成效获得双语教学先进奖;十四中学以连续2年的全市民语言高考文科状元诠释了教育教学提高奖的含义。

二是以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为切入点,培育“底气、文气、灵气、大气”的学生。一年来我区各校、园充分发挥教师特长,纷纷开展各类兴趣活动,全区组建成立了100多个兴趣班,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乐器、舞蹈、书法、绘画、武术、健美操、鼓号、腰鼓、电脑、棋类、主持、朗诵、手工、科技、编织等,既丰富了广大学生和幼儿的校园文化生活、培养了特长,又为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得好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市教育局开展的“巧手创新”儿童手工作品比赛中,北坡幼儿园获得巧手创新奖,中兴幼儿园获得主题创意奖,区教育局获得优秀组织奖;在市教育局组织的20*年庆元旦文艺汇演中,我区选送的3个节目,十九小学获一等奖,十八小学获二等奖,十二中学获三等奖;在第十七届全国“六一”儿童节计算机表演赛新疆赛区比赛活动中,十六小学、十九小学获先进集体奖,区教育局获优秀组织奖;在全国中小学生迎奥运作文大赛活动中,区教育局被评为优秀组织奖。

一年来,我们组织学生、幼儿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近30种,约6000人次,累计获得个人奖项2513个。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69人次,二等奖280人次,三等奖334人次,优秀奖348人次;自治区级一等奖25人次,二等奖72人次,三等奖101人次,优秀奖114人次;市级一等奖79人次,二等奖201人次,三等奖309人次,优秀鼓励奖107人次;区级一等奖62人次,二等奖95人次,三等奖147人次,优秀鼓励奖70人次。

三是开展各种体育、艺术比赛活动,展现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区教育局、区属各中小学幼儿园每年以元旦、六一、教师节、国庆等重要节日、校园文化艺术节以及区委区政府大型庆典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各种喜闻乐见的活动,为学生的特长发挥提供了展示的机会。2007年10月,区教育局组织开展了阳光体育大课间比赛活动,二十小学、十九小学获一等奖,十八小学、十六小学获二等奖,十四中学、十七小学和十一中学获三等奖;今年4月成功举办的*区第六届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广大人民群众的称赞、特别是在校中小学生的欢迎。

三、稳步推进,多措并举,师资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

——加大对在职领导和后备干部的培训工作。选派中层以上领导参加岗位培训和提高培训,共组织了20名中小学中层以上领导参加长沙市校长高级研修班,并组织14名干部分期分批到南京、乌鲁木齐等地挂职培训。

——充分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重新修订了《*区中小学、幼儿园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选拔和管理暂行办法》,完善了区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评选制度及对骨干教师的考核管理制度。目前我区有自治区、市、区级教学能手、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共计51名。这支骨干教师队伍在教育教学教研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2007年10--11月,在市、区两级“骨干教师个性作品展示交流活动”中,我区23位骨干教师分别从不同角度、用不同主题介绍了自己多年来积淀的教育教学经验,为全区教师提供了可学习借鉴的典范作品,得到同行们的认可,也从一定程度上反应了骨干教师的综合水平。

——加强教师培训力度,走“师资兴校”的发展之路。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师德建设和学风建设系列教育活动,深入推动全区师德建设、学风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如:各学校在开学典礼上全体教师进行誓词宣誓,并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召开校级、区级学风建设案例研讨会,推广成功经验;开展“师德标兵”及各类先进评选,树立典型等,落实了学风建设年各项工作。

在区委、区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区教育局进一步加大了教师继续教育和外出培训的力度,本学年先后选派行政领导和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习、研讨交流、观摩活动共计1554人次。今年暑期,区教育局组织中小学273人次参加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同时邀请专家对500多名教师、家长开展“师生心理健康”、“和谐家庭教育”、“综合实践活动”专题讲座,组织学校领导开展“校园管理”专题讲座等培训活动;区属各学校还组织广大教师开展了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专业知识、技能专项培训等。在组织教师开展继续教育和外出培训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区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做到学习必汇报,达到以点带面的培训效益,有力地提高了我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今年我区16名教师取得普通话培训和测试合格证书;217名小学教师参加《课程标准》测试,及格率达100%。

四、真抓实干,求真务实,教育行风建设再现新气象。

——“法制进校园”工作顺利开展。各校园认真贯彻落实区教育系统“五五普法”规划,推行“法制副校长及法制辅导员”工作制度,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辅导员作用,切实开展各类普法教育活动,提高学生自觉学法、守法的意识;加强预防未成年人调研与交流,不断研究探讨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新方法。一年来各学校、幼儿园分别邀请法制、交通、消防、卫生、消协等校外辅导员进行法律法规、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的专题讲座达到30余次。

——校园维稳、安全工作成效显著。区教育局始终将学校、幼儿园维稳、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来抓,签订综治、安全、纠风等目标责任书,严格安全教育制度,加强安全教育管理,定期对学生进行防火、防电、防震、防盗、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等各类安全教育;在学期初、节假日前、传染病多发季节,多次开展学校幼儿园安全工作大检查和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活动,确保学生的交通与饮食安全;在市、区疾病控制中心组织的卫生保健、计划免疫和传染病预防等工作和检查中,我区5所幼儿园因工作突出扎实而多次受到表扬;组织3所民族学校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开展师生参加宗教活动和佩戴宗教服饰专项教育、管理与整治活动;区教育局为6162名在校学生、在园幼儿办理了意外伤害事故团体保险,保险金额达到3*10元。以上措施的落实和活动的开展,营造了安全、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区教育局被评为区年度优秀工作部门、纠风工作先进单位、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达标单位、先进单位、代表建议办理先进部门、档案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巾帼文明岗等,区属6所校园被评为区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学校,12所校园被评为区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达标学校,达标率为92.3%。区教育局还被市综治委评为市级“平安单位”。

——规范教育收费,关注弱势群体。认真按照“一费制”教育收费标准、“两免一补”和*区的优惠政策等规定,进一步规范收费管理和完善减免手续,各校、园通过公示栏、学生会、家长会、信箱监督等形式,实事求是反映收费项目与金额,落实九年义务教育“一费制”和收费公示制度。为困难群体学生家长解决后顾之忧,07年秋季免教科书人数120人,免杂费人数117人,合计减免费用16531.17元;为1685名学生减免借读费67.4万元;为175名困难户、低保户学生减免杂费和课本费33268.52元。保证了义务教育阶段没有一个学生辍学。

——强化民办教育管理,促进我区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依据《长沙民办基础教育评估细则》,区教育局依法对我区的2个民办幼儿园进行了审查和清理,对这两个办学单位学习贯彻《民办教育法促进法》情况,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情况,以及组织与活动、资产与财务管理、教育与教学、师资与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硬件建设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审查,对检查出的问题,责令及时整改,使民办教育逐步走向规范化的轨道。

篇11

妇女占人口的一半,在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事务管理中发挥着半边天的力量。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镇党委、镇政府充分认识到搞好妇女儿童工作的重要性,把妇女儿童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并于95年专门成立了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指导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开展工作,具体做到:

1、目标明确。根据我镇《“*五”规划》中提出的到*率先实现现代化的要求,我们在制订全镇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时,着眼21世纪,立足高起点、高要求、高标准,提出到*年全镇妇女儿童工作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妇幼卫生现代化、妇女儿童生存保护、发展的社会环境全方位优化,妇女儿童发展创苏州市级领先地位的目标。围绕这个目标,我们把《规划》指标具体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实行目标管理。

2、工作网络健全。建立健全工作网络是实施《规划》的基础和保证。我们利用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这一重要机构,缔结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化工作网络。在横向上,吸纳了*个党政职能部门参加,加大了领导协调工作力度。在纵向上从镇到各村均建立了有主要领导参与的妇女儿童工作领导机构,实行一级对一级负责制度。

3、工作制度到位。妇女儿童工作涉及到许多部门,为使整个工作规范有序,我们制订了严格的工作运行机制,各项制度相继出台,形成了“政策推动,目标管理,示范带动,表彰激励,现场办公”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使妇女儿童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4、资金保证。镇领导高度重视妇女儿童工作,加大对妇女儿童生存发展环境的资金投入。从“*五”期间,投资*多万元改善办学条件,易地新建了*小学、*幼儿园、*小学、*中学,高标准改造了*中学;投资*多万元改善妇幼卫生条件,易地重建*卫生院,投资*多万元改善妇女儿童生存环境,用于道路硬化、绿化;投资*多万元改善妇女儿童文化生活环境,新建了*游泳池和*少年文化宫。

5、宣传教育广泛。为推动全社会树立男女平等意识和“爱护儿童、教育儿童、为儿童办实事”的公民意识,形成实施妇女儿童规划的良好舆论氛围,我们利用黑板、广播、橱窗等渠道开展宣传活动。每年至少举办黑板报联展3期以上,开展宣传咨询一条街活动2次以上,开展《两规》、《两法》、维权等培训班4期以上,从而优化了妇女儿童发展的社会环境。

二、各方配合,齐心协力是实施妇女儿童规划的坚实基础。

妇女儿童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许多部门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工作中,我们通过各方面配合,齐心协力,强化了妇女儿童工作的政府行为,量化了妇女儿童发展目标,优化了妇女儿童生存环境,形成了“党委重视,政府统筹,妇联牵头,部门负责,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工作局面。

以党政和机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核心的领导队伍,每年至少召开2次以上专题会议,围绕《规划》的各项指标,专门研究部署实施计划,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妇女儿童工作目标。

以教育、幼教、卫生、家庭教育等主要条线为主体的科研队伍,围绕妇女儿童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几年中,围绕下岗女工再就业、妇幼卫生保健模式、0-3岁儿童保教工作、双休日及寒暑假小学生管理、儿童心理素质、家庭教育等课题开展课题研究,取得了明显成效,有100多篇论文在*市、*省、全国发表、获奖。

以各业务部门、业务骨干为主体的管理和操作队伍,围绕党委、政府下达的各项指标,制订实施方案。教育部门围绕儿童教育方面的指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工程。学校九年制义务教学人口覆盖率达100%,小学、初中入学率在100%,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达100%。全镇创建成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先进乡镇。中心幼儿园被授予苏州市示范幼儿园,*中学被评为江苏省重点中学。*卫生院认真贯彻实施《母婴保健法》,在新增添了一批新生儿保健设备和孕产妇休养设备的基础上,创建成爱婴医院。卫生防疫部门每年都要对厂、校医、保健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妇联、计生办每年组织妇女进行妇女病普查普治。并在全镇普遍实行婚前、孕产期知识培训、婚前体检、孕产妇随访、更年期培训等。妇保所积极推广儿童免疫接种,建立了免疫接种档案,儿童的“四苗”普及率达100%。镇爱卫办努力改善妇女儿童的生存环境。截止*年年底,*个行政村,村村创建成省级卫生村。每村享有安全饮用水人口覆盖率达100%,改水受益100%,改厕率达100%。并在创建成*卫生镇的基础上,创建成“*卫生镇”、“*先进镇”。文化广电站积极加强文化市场管理,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司法、法律服务所、派出所等继续加大对严重侵犯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加强了对舞厅、茶座等一些娱乐场所的管理。妇联、司法、老龄委、关工委等部门联合开展《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并积极为妇女儿童提供各类法律咨询、法律帮助;镇关工委组织发动全镇退休教师发挥余热,关心、支持少儿事业,成立家庭辅导站,免费为学生指导功课,并积极参与办好家长学校的工作。民政办、社保所等部门开展好扶贫帮困工作和女职工社会保险、生育保险等。

三、突出重点,解决难题是实施妇女儿童规划的重要环节。

随着形势的发展,妇女儿童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我镇不断加大力度,解决妇女儿童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以推进妇女儿童规划的实施。

一是切实加强下岗女工再就业工作。随着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女工因优化组合而下岗在家,妇女就业问题日渐突出,我镇妇儿工委面对这一新形势,分析了女工下岗越多,待岗时间越长,对自身、对家庭、对社会将造成的不稳定危害后,迅速召开了妇儿工委工作会议,及时研究对策,开发潜藏的岗位,促使更多的女工上岗再就业。我们首先在全镇范围内开展调查摸底,建档立卡,做到心中有数。制订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励下岗女工失岗不失志,找准机会第二次起跑。至98年至今,我们免费开办技能培训班7期,培训人次达300多人次,拓展家政服务项目15项,使123人重新上了岗,上岗率达85.3%。“*五”期间,全镇女职工8330人,占职工总数的70%,女性就业领域不断扩大。

二是加强新经济组织中的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我们在注重加强企业改制过程中女职工权益维护工作的同时,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新经济组织中的女职工劳动保护权益情况及时进行检查,及时督促解决严重侵犯妇女权益的问题。对这些组织中的女职工职业培训,男女公平、公正、公开再就业机会和合理的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障等都进行监察,督促企业自觉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对侵犯女职工权益,任意延长劳动时间、增加劳动强度、忽视五期保护等问题的,予以了严肃查处。

篇12

走进我们幼儿园,呼吸的是一种自由、快乐的空气,孩子们一个个热情地招呼着,愉快地跳跃着。

我园有一支专业水平高、锐意进取、勇于开拓的领导班子,以科学化、人文化、规范化的管理赢得了社会、家长、教师的高度赞誉,培养出一支爱岗敬业、团结勤奋、乐于奉献、勇争一流的教师队伍,多年来,我园有多名教师荣获“省、市先进个人”、“市、区骨干教师”、“市教改新秀”、“省、市优秀辅导教师”、“优秀党员”等称号。

近年来,我园紧紧围绕“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坚持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多元发展格局,坚持提升教育质量,着力打造幼教品牌,保持了整体发展优势,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一、打造学习型队伍,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我园从实际出发,组织教师采用集体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认真学习《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理论,深刻领会《纲要》的精髓,树立新的教育理念,让教师明确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完善评价体系,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建立工作评价标准,合理科学的进行自评、他评、领导评、家长评等形式,公正客观地反映教职工的工作实绩,使大家能够在自评中看到差距,在互评中找到不足,在幼儿家长的评价中明确方向,激发了教师们的干劲。

二、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保教质量

明确教育思想,按规律开展教育活动。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接收新知识、新信息,不断进行教育教学的创新和改革。坚持以游戏为主的教育教学方式,开展角色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桌面游戏、智力游戏等,幼儿一日活动以兴趣培养和习惯养成为主要目标。幼儿园有目的明确、切实可行的教育工作计划,每班有学期教育工作计划和月教育重点,每周写教育笔记。幼儿园领导成员深入各班组听课指导活动,每周一次检查,检查结果及时公布,并纳入当月考核。强调周、日活动安排紧凑,衔接自然,重视对幼儿生活照顾,将品德教育和常规培养贯穿幼儿一日生活之中,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尊重幼儿意愿,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各类游戏。如利用中秋节学做月饼、国庆节制作小国旗等教育活动。

三、狠抓安全工作,提升服务质量

为确保幼儿在幼儿园快乐健康地生活,让每一位家长放心,我们扎实严谨地做好安全工作。幼儿园制定了安全制度,成立安全领导小组,制定了“紧急处理突发事件的预案”,建立了晨检、午检制度,与每一位员工签定了一份“安全责任书”,给每一位幼儿配发一张“接送卡”,给每一位幼儿办一份“意外保险”,并应用多种形式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做到计划、课时、教材、教师“四落实”,教给幼儿防火、防盗、防触电等安全常识,并适时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如防火逃生演练、防震逃生演练等,增强了幼儿自我防护和自救意识。结合幼儿园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组织员工及家长学习,给全体教职工敲响了警钟,引起家长的注意,配合幼儿园指导幼儿的安全行为。

严防病从口入,严格履行《食品卫生法》、《伙房工作制度》、《采购制度》等,购置食品定点索证,保证新鲜、无污染。加工过程符合卫生标准。严把卫生关、质量关、营养观,制定了科学合理的食谱,严格膳食,特别对厨房24小时食物留样加大管理力度,职责分明、责任到人。建立伙房防毒、防盗等一系列制度。为幼儿、教职工的安全和保教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防止流行病传播,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对室内外环境、教玩具、餐饮具坚持每日消毒,责任到人、到物,幼儿一人一巾一杯,成立了卫生检查小组。并积极做好预防传染病应急演练。经过全园教职工的共同努力,确保了幼儿的健康。

四、以教研助教学,以创新促发展

置身于千年学府之中,深受文化熏陶的我园,多年来一直潜心于幼教科研,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园提出“以教研促科研、以科研促幼儿园发展”的口号,先后承担国家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现代幼儿英语与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研究”、省十五重点课题“多元智能创意课程的研究”、省十一五重点课题“在语言运用中发展幼儿的多元智力”、“艺术领域中教师提问有效性策略的研究”、“幼小衔接的研究”等课题研究,收获了丰硕的成果,教师撰写的100多篇科研成果及论文分别在国家级、省、市级评比中荣获一、二等奖。

在教研活动中,我们采用“师带徒”“老带新”的形式,由新老教师搭配组合形成教研互动小组,带动全教研组的教师共同发展。在教研组的研讨中,由组长带领组员一起确定活动主题,共同学习理论,分析教材,并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如“活动中师幼如何互动”、“如何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幼儿的主体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角色该如何定位”等。让老师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去实践、去体会,有意识地去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五、遵循活动育人的原则,提升幼儿的整体素质

“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若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出自童心,方能进入童心,“天下之致,未有不出自于童心焉者也”。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教育幼儿的重要部分。我们要先教幼儿学会做人:有礼貌、尊老爱幼、热爱集体。再学会做事:爱劳动,会自理。同时学会学习:会听课,爱读书,有一定的艺术表现欲望和表现力。积极组织幼儿户外活动,每天做操,增强幼儿体质。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每年都坚持安排几次大型活动。如:幼儿团体操表演、“六一”文艺汇演、春季秋季运动会、故事大王比赛、手工制作比赛等大型活动,得到了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赞许。积极组织幼儿参加各项活动赛事:如全国少儿画苑举行的幼儿绘画比赛、市体育协会和市教育局举办的国际象棋国际跳棋锦标赛等,并均取得优异成绩。

六、优化育人环境,彰显特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高校附属幼儿园不同于公办幼儿园或其他社会力量办幼儿园,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高校独立于政府机构,常常是一个社区内的文化集结点。高校附幼一般位于大学校园内或者住宅小区,幼儿一部分为高校的教师子女,一部分面向社会。理性分析高校附幼的物质或精神资源,对于提高幼儿园的办园质量、促进其长远发展意义重大。

七、存在的困难

目前,我园存在资金短缺,硬件实施陈旧、空间拥挤等实际困难,希望领导重视,给予资金扶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