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政治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8 11:49:4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比较政治学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比较政治学论文

篇1

数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更是一种文化的熏陶、素质的培养。在知识经济时代,数学教育的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由分野到整合,并呈现出以数学教育的科学价值与人文整合形态出现的趋势。

1. 数学教育的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整合是时展的趋势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数学教育存在不定期多的短期功利色彩。因此在数学教育的实践中。大多数教师传给学生的是充满科学的“业”,而没有挖掘富有人文精神的“道”,作为数学工作者,我们不要忘记让数学教育充满文化和生活气息,让数学教育在传授科学的同时起到人格教化作用。在数学教育中多一些“科学人”而且是一个“文化人”。多年以后,知识可以忘却,但根植于科学知识中的文化将让学生受益终身。应当指出的是。上述问题已在新一轮的数学教育改革中得到了高度重视,具体可见《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国关于“发展性领域”与“知识技能领域”的区分。

2. 数学教育的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整合是人全面发展的需要

我国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时展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数学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功能是工具、育智功能和自我完善功能的统一体。数学教育的价值现在可以通过数学的思想的精神提升人有精神生活,培养既有健全的人格又有生产技能、既有明确生活目标、高雅的审美情趣,又能创造、懂得生活的人。素质教育体现出浓厚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

数学具有纯粹的理性与完满严谨形式,数学中蕴涵着使人道德优化、促使美德生成的力量。实践证明,单纯地强调数学教育的科学性与实用性是对数学教育的削弱,对人的精神品格的形成可能产生消极的影响。只有把技术、文化、人格统一于科学文化这一范畴,才能真正使数学教育的技术和文化素质教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我产在数学教育中应有意识地注重深究生的人格培养和道德教化。

3. 数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整合是数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传统的数学教育过分强调学科自身的体系性,逻辑性和系统性,把数学教育的价值仅仅局限在知识层面上,而忽视了文化价值,其功效只能是有限的,数学教育弘扬科学精神的一面是毋庸置疑的,但揭示其中的人文意义,则往往易于被忽视,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数学观对数学人文价值的遮蔽;第二,是狭隘的功利主义教育观对数学教育人文价值的淡忘;第三,是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倾向对数学教育人文价值的抛弃;第四,是数学教师自身的素质不能与现代教育的发展相适应等等。这种教育观从本质上讲是属于科学主义、实用主义的教育观。我认为,忽视人文价值的数学教育是不健全的教育,必须引起注意,并引以为诫。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体验甚至创造数学一切美的东西,激发学生的对奇心,求知欲和对数学学习兴趣。学校教育功能需要通过数学教育渗透人文教育。数学不能离开社会大众与实际生活,过于强调数学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必然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对数学失去兴趣。因此数学教育的目的性应该跳出数学本身这一狭窄的范围,必须溶入到整个教育这一宽广的大视野中。

近年来兴起的“情境教育”和“研究性学习”模式体现了人文主义教育观的观点。在数学教育中,我们不仅要关心学生智力的发展,鼓励学生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而且也要关注培养完整的人,培养有情感、有思想的人,反对片面强调智育成绩。随着数学教育观的不断发展与变革,人们已经开始注意到了数学思想对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数学不仅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而且作为一种文化能够提升人的精神,增强人的本质力量,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对于数学教育的人文价值问题,我们亦可以从乔治.萨顿与贝尔纳的科学观与教育观中得到启示与借鉴,萨顿是给科学教育赋予人文意义的先驱者之一。早在本世纪30年代,萨顿批判了科学教育只注重功利意识的灌输与只教“技术业务”而缺少真正教育的偏向,呼吁要使科学及教育“人性化”要“赞美科学所含有的人性意义”。

篇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8-0170-02

《政治学概论》作为政治学类和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基础性必修课,往往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具有为该专业的本科生培育政治学兴趣、奠定政治学理论基础和认知框架的目的与重要功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由于缺乏学术思维的训练,对所授内容的接受感知与课程的教学要求往往相差甚远,普遍存在学习困难。

一、《政治学概论》的学习困难

(一)学生受应试思维影响,学习中缺乏学科意识

学生往往把《政治学概论》看作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延续,在学习思维上也沿用了以往的应试思维。最明显的表现是学生习惯在学习中追求一字不差的唯一标准答案,对教材介绍的同一名词的不同定义,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往往缺乏独立思考,无所适从。甚至要求教师提供练习册,通过题海战术来应对考试复习。这种应试思维严重影响了学生以学科意识来整体把握《政治学概论》课程的内容体系,奠定政治学理论基础和认知框架,造成学习的困难。

(二)学生学习政治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存在困难。

《政治学概论》往往安排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同时,使用的教材大多理论性、系统性较强,对于大学新生来说,学习理解抽象概念和理论会有一些困难和挑战。往往是名词听起来熟悉,但却不能准确表述与理解,如“政治、国家、权力”等。对政治学中的基础理论,特别是某一理论的不同观点,如“民主理论、国家理论”等往往是似是而非,不知其所以然,更谈不上用其概念与理论分析现实政治问题。[1]

(三)学生课外阅读政治学经典著作存在困难

阅读经典著作是人文社会学科入门非常重要的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提倡学生不要囿于教材,要阅读经典著作。但政治学经典著作多数来源于西方学者,无论是内容体系还是理论分析逻辑,抑或行文表述都令学生觉得艰涩难懂,难以坚持。例如《政府论》、《学术与政治》,还有马列经典原著等都不是大一新生能够轻松读懂的著作,单纯强调学生阅读经典著作,不仅无助于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反而加深了学生认为政治学是一门枯燥、难懂的课程的刻板印象。[1]

(四)学生自主运用理论分析现实政治现象存在困难

《政治学概论》教材由于内容的相对稳定性,并囿于篇幅,往往限于简单介绍理论的主要观点或是简单得出结论。表现为作者在论证观点时仅仅限于从理论到理论的思辨与价值判断等传统的规范手段,缺乏以令人信服的事例、数据等事实资料作为观点的支撑,懈于进行田野调查等实证研究方法,未能及时反映政治生活中的变化。虽然教师常常运用“讨论法”、“案例法”等去弥补教材的不足,但学生往往还是难以信服结论,更难以自主运用理论分析、解决问题。

二、《政治学概论》的教学建议

上述学生在学习政治学中存在的困难,既涉及到中国政治学研究发展的问题,也涉及到政治学的教材建设的问题,但笔者主要就教学中的应对学习困难提出了一些建议。主要是课程讲授中应凸显学科意识与学科研究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述议”能力,引导、推动学生的课外学习。

(一)教学体系安排应凸显学科体系的完整、独立,帮助学生建立学科意识

政治学的知识体系庞大丰富,《政治学概论》课程到底应该涵盖哪些基础性政治学知识呢?为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政治学概论》的基本框架及其独立的学科地位,需要对其内容进行分类,进而明确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联系。[2]而且这不仅仅是在导论课给学生做一次性的介绍,教师应在每一章节的课程讲授中起到“串珠成宝”的作用。以政治内容可分为实体、观念、活动三个方面为线,根据所选教材的分析框架,帮助学生建立起学科体系的基本框架,系统把握政治学概论的课程内容,而不是通过“背多分”的应试方式来获得概念或理论观点。

(二)理论教学过程注重学科研究方法的介绍与分析

关于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往往是导论中的一节内容,但这远远不能让学生掌握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更不足以让学生自主运用这些学科方法去学习、研究。学者们的理论成果是通过一定的学科研究方法得出来的,教师进行理论分析也运用了一定的学科研究方法,但是,如果我们疏于介绍与分析方法的使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以接受知识性内容为重,以方法的学习与运用为轻。就如大厨端出美味佳肴,食客能品尝到食材,却不懂炮制方法一样。师生之间的教学,不仅要授之以鱼,亦要授之以渔,因此强调理论教学过程注重学科研究方法的介绍与分析。如:在讲授历史上“非政治观”的内容时,需要对每一思想家的历史背景、经济地位、阶级地位以及历史地位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对不同政治观的合理性、局限性进行辩证分析,作到有理有据、全面客观,可以向学生介绍综合运用到的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经济分析法。

(三)构建互动课堂,培养学生的“述议”能力

构建互动课堂的方式,已经有很多学者作了有益尝试,提出了“引导讨论”式、启发式、辩论式、师生角色互换式等,这都值得我们在课堂中学习应用。值得重视的是,构建互动课堂不能仅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习的生动性、有趣性,更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述议”能力,提高学生的明辨、批判和创新等思维水平。例如,在介绍了非政治观与政治观之后,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政治的概念,可以鼓励学生对不同的界定进行发言,讲出自己赞同或者反对的理由。在涉及到观点评价的讲述时,还可以让多个同学针对彼此的看法进行发言,以更深入明了观点的逻辑。“述议”能力的锻炼,能够培养学生在表达思想观点时拥有清晰的概念、严密的逻辑、有力的论据和明确的观点,这十分重要。“凭借这种思维,在了解必要的预备知识后,对于关乎国计民生的社会热点话题,就能够独立思考并得出正确结论;对于社会上的种种争论,也能够给予恰当评价。”[3,4]

(四)教师引导、推动学生的课外学习

课堂教学效果的取得与巩固,少不了课外学习的配合。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推动学生的课外学习。

第一,推动主题阅读,夯实理论功底。阅读是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理论思维能力的基本载体。针对学生阅读经典的困难,教师一方面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少而精地选择一些经典的章节,先教师导读再学生阅读;另一方面也可以以学科发展前沿与中国政治热点、难点为依托,推荐学生阅读一些比较具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还可以通过举办“两会精神我解读”、“读书笔记大赛”等常规性的学生素质拓展活动为学生提供阅读交流、提高的平台;也可以以读书笔记、小论文等作为作业形式与学生考核方式来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

第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推进课外学习。一是利用多种网络形式建立师生的课外互动。微博、微信、QQ群等多种网络形式为师生课外的提问答疑、讨论交流、分享资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关键是教师在网络交流平台中要起到组织者的作用,除了答疑与分享资源,要善于抛出问题、引起讨论、适当总结,营造活跃、热闹的学习讨论、交流的氛围。二是充分利用《政治学概论》精品课程等教学网络资源,为学生课外学习提供参考书目和复习思考题等,补充和丰富课堂教学的参考资料,通过题目等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纳。三是利用政治学学术网站与名家博客等网络资源为学生课外学习提供高质量的资源。如“选举与治理网”、“中国政治学网”、“中国政治学研究网”、“中国农村研究网”、“共识网”、“爱思想”等学术网站吸取了大量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前沿动态信息等,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及时了解到学术界的新成果和新动向。一些学者、专家在自己博客中的精湛论述往往就是政治学中的理论难题与现实难题,可以从某种程度弥补教材未能及时反映政治生活变化的不足,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现实政治现象的能力。

三、结语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虽然学生存在着一些普遍的学习困难,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还是由教师根据自身的授课风格、所拥有的资源和学生的能力与专业要求等的不同,依据课程的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减少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间的差距,以提高教学效果。教师也需要做好备课工作,运用新的教学方式使政治学概论课程变得生动有趣,不再抽象难懂。

参考文献:

[1]唐睿.关于《政治学原理》教学方法改进的分析[J].世纪桥,2012,9(248).

篇3

(一)教学内容陈旧

政治学涉及到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人类学、民族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知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但是,目前大部分教材的内容比较陈旧和空洞,大部分内容都集中在对政治专业术语的内涵、特征、分类和作用等方面的详细论述,不仅缺乏其他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更缺少典型、时效性强的案例分析,导致教材充满了枯燥和抽象的政治学基础理论。即使著名高校或者权威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其作者也往往是由博士生或硕士生组成,查阅或翻译国外资料直接拼凑而成,内容很不系统,甚至前后矛盾、错误百出。而民族类院校的授课教师考虑到民族问题的敏感性,一般都是严格按照教材内容讲授,特别是考虑到我国目前政治环境和政府的治理模式,不可能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情况相结合,几乎都是单纯地讲授理论。学生没有真正体验过社会政治生活,也就没有政治的利益冲突,对政治学抽象的理论更不会有深刻的体验,其结果就是知识和现实不能有机联系,对政治学也就没有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要么讲授历史事件或故事,要么讲授我国的各种腐败现象、公共管理的缺陷等现实问题,甚至会讲出一些违反原则的内容,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但并不能解决实质问题,严重的会误导学生的价值观。为了保证教学秩序和社会稳定,考虑到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民族特征,教师也只好回避一些现实问题,重点讲授理论知识,教学内容也是严格遵循教学大纲而不敢有任何创新。

(二)教学方法单一

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特性决定了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理解的局限,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最好有机会或者主动地参与到具体的工作和生活中,才能真正感受到理论知识的价值。可是,由于我国曾经存在着2000多年的专制统治,普通民众几乎没有权利意识,而在当今保障民众的权利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但是我国目前的政治体制举步维艰,难以真正体现民众权利的保障,并且经常发生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使得教师无法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教师不得不坚持传统的授课模式,自始至终向学生灌输基本的理论知识,较少利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前沿的分析方法。学生也自始至终在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几乎没有主动学习和参与教学的动力,更别提积极参与到实际工作了。再加之当前高校都在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上课的人数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尤其是政治话题、民族冲突、等问题在我国是非常敏感的,民族类院校的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较高,教师和学生通常都不愿意轻易地谈论,甚至有意识地回避,结果难以形成师生互动的课堂气氛,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教师按照统一的教学大纲、同样的教学内容来培养学生,忽视了少数民族学生的受教育水平参差不齐的现实,使得学生没有真正领会政治学的精髓,仅以死记硬背的方式记住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原理,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洞察力和创新能力。

(三)考核方式落后

目前,民族类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政治学课程的考核方式比较落后,一般是由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实验课成绩等方面组成。平时成绩一般包括学生课堂出勤率、平时回答问题和平时作业成绩组成,所占比重往往由教师灵活掌握。期末考试一般采用传统的试卷和闭卷考试的方式,间或采用开卷考试、写作论文、撰写调查报告、案例分析等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对政治学基本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大部分学生平时没有参与真正的政治生活,对政治学抽象的理论没有深刻的体验,也就没有积累相应的政治学知识。尤其是传统的考核方式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很多学生没有学习主动性,平时不上课或者在课堂上看其他书籍,仅仅在考前努力复习,在考试中靠死记硬背一些理论知识,以求得较高的卷面成绩。当课程结束后,学生只会简单的记忆一些零碎知识,没有任何自己独特的见解,难以掌握重要的政治学理论,更不能熟练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最终的结果就是学生只为求得分数而学,并没有增加对公共管理的认识和学习的动力。长此以往,学生就没有任何危机感和社会责任感,不利于公共管理专业的发展,更不利于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和公共服务意识的培养。

二、提升政治学课程教学水平的思路

政治学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传授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基本的政治学理论,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人才。就民族院校而言,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要面向少数民族,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作出贡献。鉴于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认为学校和教师应紧密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特质和我国少数民族发展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我国公共管理的发展状况,积极改善政治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其教学效果。具体来讲,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教学内容创新

经过千百年来国内外的哲学、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和政治思想家们的研究,政治学理论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逻辑严密,思路非常清晰。学生在这之前已经学了相关的基础课程,而且文科生的人文知识相对比较丰富,还有大量图书馆资料和新闻媒体可以阅读。因此,本文认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必过多强调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讲解,因为学生的社会阅历和知识积累很有限,内容过于抽象和深奥不利于学生吸收和理解,反而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反,重点在于加强历史事件和典型案例的讲解,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政治学理论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针对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更应讲授现代西方的政治发展状况和我国传统的政治文化精髓,否则政治学的讲授和学习将陷于非常困难的境地,教师和学生都会感觉空洞,没有任何实际价值。另外,教师应该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了解当前政治学理论发展的前沿问题,尤其要详细阐述我国少数民族的历史、各民族的发展状况,创新社会管理离不开各民族的风俗人情和发展特点。结合我国目前社会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引导学生理性思考、科学地运用所学理论来分析现象,使其明白理论知识离现实很近,不断提升其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方法创新

出于落实国家政策和各种利益的考虑,全国高校普遍在扩招学生,其后果之一就是大班上课。由于民族类院校的学生民族成份比较复杂,学生的受教育水平更是千差万别,学生的利益诉求更是多元化。但是,受经济条件和师资条件的限制,不得不实行通行的大班授课,教学质量肯定会受到严重影响。本文认为,民族类院校应当果断采取小班授课,每个班级的规模最多不能超过50个人,便于师生互动。由于政治学课程的综合性和应用性,教师应该严格要求学生关注时事,点点滴滴地积累各个学科的知识,经常搜集典型的案例,并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这种措施不在于要求学生分析得准确与否,而在于彻底改变目前学生被动学习的习惯,增强其动手能力,促使其主动阅读相关资料。比如,组织相同民族成份的学生搜集整理自己民族发展史上著名的政治改革案例、重大历史事实、不同民族之间的利益冲突案例等等,并在课堂上讲解,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加强相互交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甚至比单纯的教师灌输知识更为重要,因此,民族类院校应该鼓励教师和学生多讨论、多阅读、多实践。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学生的优势,鼓励其在假期间进行实地调研,并在课堂上分享其劳动成果。

(三)考核方式创新

篇4

二、主要数据及初步分析

(一)《高等教育研究》论文引文量

从1980年至2012年,《高等教育研究》共刊载论文4517篇(不包括短讯、动态、通知等),引文35302条,篇平均引文量7.82。从表1可以看到,无论是引文数量还是篇均引文量,30年来总体都呈显著增长趋势,这表明高等教育学吸收已有知识的能力在逐步提高。

(二)《高等教育研究》论文引文的学科分布

从表2看,高等教育学自引率达到45.61%,普通教育学排名第二,为23.56%。作为教育学的两个“同门兄弟”,普通教育学在高等教育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担当高等教育学第一相关学科,理所当然。社会学和哲学的比例相对较大,分别达到7.36%和6.74%。社会学是一门对人和社会进行综合性、总体性研究的社会科学,在研究对象上与多门人文社会学科有交叉性。从宏观社会学角度来讲,高等教育系统属于整个社会体系的一个分支,现代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很多问题都是社会问题,已经趋于成熟的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往往能为解释和解决这些问题提供重要帮助。而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人生和思维的最普遍的本质和规律的学科,为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论,高等教育学也不例外。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管理学比例在2%到3%之间,与高等教育学的关系也较为密切。历史学对高等教育学有特殊的意义,因为“高教理论一般说来是从高教历史中总结出来的”,两者关系可表述为“论从史出”[5]。文学、心理学、自然科学和法学低于2%,与高等教育学的关系相对疏远。文学不被重视与高等教育学长期以来对“科学化”的执着追求密切相关,自然科学比例低的原因是两类学科鸿沟巨大,法学比例垫底是高等教育法制建设和研究长期滞后的必然反映。最令人遗憾的是心理学比例竟排在倒数第三,我们认为,这绝非合理现象。众所周知,普通教育学从创建开始,就把研究重心放在人才培养上,自觉地利用了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使得心理学一直成为与普通教育学关系最密切的学科之一,而高等教育学从一开始就把研究视野拓展到社会这个更宏观的层面,关注更多的是体制、结构、制度等宏观问题,对人才培养的研究相对忽视,造成高等教育学不怎么研究“教育”的情形。于是,心理学备受冷落就不足为奇了。高等教育学与心理学关系的疏离,直接导致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研究的难以深入。

(三)《高等教育研究》论文引文的学科结构变化

一般而言,一个新学科在创建初期,由于学科知识和理论尚在形成中,学科自引率是比较低的,但随着学科的发展和成熟,自引率往往会呈现上升趋势。从表3看,30年来高等教育学的发展轨迹可以印证这种现象。高等教育学与普通教育学关系的变化耐人寻味。高等教育学创立初期主要借鉴了普通教育学框架、理论及概念,因此20世纪80年代普通教育学对高等教育学影响巨大,《高等教育研究》引文中有近1/3(32.75%)来自普通教育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构建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而其背后的潜台词就是摆脱普通教育学的影响,高等教育学引文中普通教育学的比例随之逐步下降。高等教育学与普通教育学之外其他相关学科(简称“其他学科”)的关系也有令人费解之处。从我们的经验判断,30年来,其他学科对高等教育学的影响日益扩大。特别是21世纪后,多学科研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社会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受到了不少高等教育学者的青睐,但我们的统计显示,其他学科引文的比例相比90年代并没有明显增长。

(四)部分相关学科引用高等教育学文献的情况

2010-2012年,文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6学科引用高等教育学文献的数量为102条,仅占6学科全部参考文献数(70700条)的0.14%,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同一时间,高等教育学论文引用6学科文献2229条,达到高等教育学参考文献数(10323条)的21.6%。“衡量一门学科地位的标尺是看它在多大程度上吸引了其他学科。”[6]0.14%的数据反映了高等教育学的薄弱现状,更是它在学科之林中卑微地位的真实写照。有学者最近提出:“高等教育学在引进知识的同时也对外输出知识”,如“通过实践哲学命题进而反哺哲学”,“向社会学提供了特殊社会关系的内容养分”[7]。可惜,我们的研究还不能证明这一观点。

(五)教育学论文引用高等教育学文献的情况

由于难以选择最能代表目前普通教育学研究状况和水平的刊物,所以本文没有统计普通教育学引用高等教育学文献的情况。我们对综合性权威教育刊物《教育研究》2010-2012年的825篇论文8445个引文进行了统计,发现教育学论文引用高等教育学文献的比例为17.25%。这表明,年轻的高等教育学已经成为教育学(教育科学)重要的知识来源。

篇5

〔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7)03-0090-06

新制度主义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社会科学在制度分析方面的突破性成果,并于80年代经过政治科学、社会学、经济学领域奠基性文献的梳理界定而形成身份自觉意识。政治科学的新制度主义经历了传统制度研究的推陈出新并从学科边缘向核心领域迈进,在研究领域扩展和内容深化方面取得可观成就,其各流派在累积现实解释力的同时致力于提升理论建构水平,由此逐渐成为当代西方政治科学研究的主导范式。

一、社会科学视野下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起源

按照通行观点,马奇与欧森发表于1984年的论文《新制度主义:政治生活的组织因素》,在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霍尔与泰勒发表于1996年的论文《政治科学与新制度主义三个流派》,则为历史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社会学制度主义的三分法赋予权威依据。这两篇论文为新制度主义政治学设定了核心研究领域,提出了受到普遍认可的解释逻辑,但是基于政治科学角度审视新制度主义的确立及演进,仍面临亟待澄清或深入阐释的一系列问题。某种意义上,政治学者特别是早期历史制度主义者倾向于从政治科学自身把握制度研究路径的做法,很可能对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演进发展设置了障碍,这具体表现为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在自身起源、新旧分野、流派划分问题上引发了来自社会科学各领域的质疑及批判。

在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起源问题上,历史制度主义往往强调新制度主义和行为主义的决裂,但行为主义虽然反对非理论化取向的经验研究和历史取向的宏大叙事,并重视一般化的系统理论和应用性的{查方法,却并未将历史分析排除在政治科学领域之外。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同样批评行为主义由于忽视社会结构而落入原子论的窠臼,并通过对社会学和经济学的优势和不足进行比较并借鉴社会学的嵌入性观点,指出忽略制度分析的做法也存在于理性选择理论之中。以此作为契机,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制度分析关注嵌入社会情境的选择活动,创造性地论证了结构诱致均衡的含义及机理。社会学制度主义作为政治科学特别是历史制度主义指称的对象,该流派的形成和发展较历史制度主义和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而言存在更多歧见。历史制度主义承认社会学制度主义主要源自社会学组织理论,但是多侧重从规范和认知的双重文化向度以及工具逻辑同适宜逻辑的对立视角,对社会学制度主义的丰富内涵进行裁剪。相比之下,组织社会学认为新制度主义源自伯格与拉克曼的社会建构论,他们对共享知识和信念结构的阐释揭示了认知框架比规范系统承载更多功能,从而为社会学的制度分析赋予新的属性。〔1 〕16

在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新旧分野问题上,历史制度主义宣称其复兴了政治科学重视制度的传统,但同其他流派相比却更多强调新旧两种制度主义的分歧。历史制度主义批评旧制度主义太过关注正式结构和法律体系,对政治体系予以描述性说明,从静态稳定而非演进发展的角度看待制度,偏重历史分析而非理论研究,道德哲学色彩浓厚而较少涉及实证科学方法。〔2 〕3-6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理论内核来自经济学,研究议题和方法工具包括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假设和均衡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成本和历史分析、社会学的嵌入性理论以及政治科学的公共选择理论。由于无法在理性选择理论的早期阶段找到制度分析的踪迹,所以很难从新旧嬗变的角度认为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属于新的制度研究路径。对于社会学制度主义来说,新旧之别的问题显得更为复杂。社会学对组织趋同性的研究揭示了制度环境和文化机制的突出作用,因此相对于青睐技术环境和行动效率的传统制度学派而言具有更新意义。但是主张社会学同经济学交汇融合的研究者认为,社会学制度主义的新颖之处应体现为接纳个体主义方法论,并对约束条件下的理性选择行为做出深入探索。〔3 〕12

在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流派划分问题上,彼得斯以及霍尔与泰勒的观点最具影响力。彼得斯区分了规范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经验制度主义、社会学制度主义、利益代表制度主义、国际制度主义七个流派,之后又增添了话语制度主义和建构制度主义。但如此繁琐的划分方式可能反映出界定标准的错综复杂,比如马奇与欧森被彼得斯视为规范制度主义的代表人物,被霍尔与泰勒归入社会学制度主义流派,还被社会学组织理论者贴上历史制度主义先驱的标签。霍尔与泰勒的三分法受到不少制度研究者质疑,比如海伊与文科特指出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各自坚持的算计路径与文化路径,实际上基于两种相异的社会本体论并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历史制度主义由于在两种社会本体论之间游移不定,不仅使它缺少坚定的分析立场,还会因接受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个体主义方法论而失去作为独立流派的资格。〔4 〕在传统的三分法以外,政治科学受社会理论、分析哲学和国际关系研究影响,愈发重视观念、认知、利益的社会建构性质,由此孕育产生了建构制度主义这一最新流派。〔5 〕82同历史制度主义和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相比,建构制度主义更主动地从社会科学各学科当中汲取养料,也进一步表明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研究领域实际上并不限于政治科学。

其次,政治科学的制度研究对不同流派及路径开展综合分析的同时,围绕内生制度变迁、观念分析及话语分析、修辞制度研究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阐释。其一,新制度主义政治学早期阶段具有明显的结构约束性色彩,多从制度外部探寻变迁的源头,但对制度在其形成以后的演变却较少说明,一些制度研究者于是从理论角度思考行动者的阐释活动对意义发挥的作用。具体而言,行动者关于自身处境的看法,同背景结构向行动者策略施加的影响相比,两者在重要程度上往往差别甚微。行动者的动机及偏好在根本上具有观念性和规范性特征,因而并不只是简单反映社会背景和物质环境。政治生活中的行动者除了关切物质利益,还通过对利益予以识别和加工而使自身看法转化为行动方案,并随时对动机和手段加以权衡。这意味着人们无法从制度环境中推导出行动者的偏好集合和行为逻辑,所以利益可被视为社会的建构物,观念则构成了制度的基石并在制度形成以后继续施加影响从而产生路径依赖效用,这也为内生制度变迁理论提供了解释逻辑。〔6 〕63-64其二,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在容纳建构主义路径的过程中着重对观念分析与话语分析作出理论阐释。观念分析基于结构性和观念性双重维度而把观念区分为典范、公众情绪、程式、框架四种类型,它们不仅限定了决策者的认知范围和规范情境,还为政策方案获得合法性而建构出众多符号和概念。观念由于会受到政策领域当中斗争的影响而发生变迁,利益、资源和权力的复杂关系于此时显现出来并不断发展。话语分析将观念c话语划分为认知性观念和规范性观念、协调性话语和沟通性话语两种类型。对行动者而言,制度兼具外在结构和内在建构的双重属性。行动者的自觉意识、自知之明及自我表达能力对应着算计逻辑、历史逻辑和适宜逻辑,同时还基于沟通逻辑而运用话语活动来维持或变革制度。其三,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修辞制度研究路径受组织社会学和语言学影响,认为能动性内嵌于制度结构当中,应从修辞学角度审视语言对能动性的影响。修辞制度分析倾向于从内生性角度解释制度变迁,但不承认能动者有能力依据意图摆脱内嵌约束并变革制度,因此在人如何运用语词的问题上强调说服活动能够影响意义并塑造行动,同时在语词作用于人本身的问题上强调说服活动的沟通性质,从而揭示了语言对思维活动和选择活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修辞制度研究路径为制度理论提供了语言分析工具,从叙事分析、话语分析、比喻分析角度论述认知局限以及说服活动如何让语言发挥相应效果。

最后,政治科学的制度研究综合运用了数学模型、博弈论、个案研究等多种方法,但其作为社会科学分支学科的属性以及政治制度研究取向的特点使其兼重科学化和人文化,特别在建构机制和时序分析的方法论研究方面颇有建树。其一,社会科学及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建构主义转向,某种程度上展示了因果论证和建构论证之间难以调和的张力以及解释和理解之间的分歧对立。建构制度主义主张,基于解释的因果论证关注某些条件为何动态地导致另一些条件出现,而基于理解的建构论证则关注规范、文化、观念、认同因素同适宜情境的配合如何导致另一些因素产生。这促使政治学者在制度研究中更加关注观念对政治行动发挥的建构作用,进而运用方法工具考察政治争论中的说服性权力和协商审议,如何向民主合法性的核心功能、政治利益及价值的建构和重构以及历史和文化变迁这三个领域提供关键动力。具体而言,建构制度主义认为在规范化过程与制度嵌入过程中现有观念被编码为认知滤镜,行动者藉此能够解释环境中的信号,而且在某种条件下还能够对这些认知滤镜予以质疑、发起挑战并进行替代。其二,路径依赖和关键节点是社会科学及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理论内容,也是擅长时序分析的历史制度主义自身发展并向其他制度研究途径输出影响力的重要优势。历史制度主义重视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路径依赖与意外后果,使用层叠、转化、漂移等分析工具对渐进制度变迁进行阐释,但关键节点因其倾向于导出路径依赖这一结果而具有强烈的历史决定论意味,故而难以为制度变迁提供内生性解释逻辑。〔13 〕针对该问题,一部分学者致力于考察制度中所涉文化因素对变迁的影响以及不同制度在此方面的能力差异,并从权力的自我强化角度探讨官员在何种制度条件下最有可能维持稳定或延滞变革。还有学者致力于消解路径依赖中的历史决定论倾向,重点考察制度变迁中由偶然性转折点引发的大量联系紧密的反馈活动,以及对此类活动造成干扰的一些因素。就这些反馈活动的先后次序而言,由于源自偶发事件中的反馈活动或干扰因素能够轻而易举改变甚至扭转先前步骤的方向,因此路径依赖并不意味着先前步骤对随后步骤方向的导引作用。

参考文献:

〔1〕W. Richard Scott.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Ideas and Interests〔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2007.

〔2〕James A. Bill,Robert L. Hardgrave Jr. Comparative Politics: The Quest for Theory〔M〕. Washington: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1981.

〔3〕Mary C. Brinton,Victor Nee.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Sociology〔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4〕Colin Hay,Daniel Wincott. Structure, Agency and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J〕. Political Studies, 1998 (5).

〔5〕David Marsh,Gerry Stoker. Theory and Methods in Political Science〔M〕.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2010.

〔6〕R. A. W. Rhodes, Sarah A. Binder,Bert A. Rockman. The Oxford Handbook of Political Institution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7〕Sven Steinmo, Kathleen Thelen,Frank Longstreth. Structuring Politics: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Analysi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8〕Theda Skocpol. Why I am an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t〔J〕. Polity, 1995 (1).

〔9〕Daniel Diermeier. Institutionalism and the Normative Study of Politics: From Rational Choice to Behavioralism〔J〕. The Good Society, 2015 (1).

〔10〕Ira Katznelson,Helen V. Milner. Political Science: State of the Discipline〔M〕. New York: W. W. Norton Company, 2002.

〔11〕Orfeo Fioretos, Tulia G. Falleti,Adam Sheingate. The Oxford Handbook of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6.

〔12〕Walter J. M. Kickert,Frans-Bauke van der Meer. Small, Slow, and Gradual Reform: What can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Teach u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2011 (8).

〔13〕Vivien A. Schmidt. Taking Ideas and Discourse Seriously: Explaining Change through Discursive Institutionalism as the Fourth New Institutionalism〔J〕. Europe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2010 (1).

〔14〕Royston Greenwood, Christine Oliver, Roy Suddaby,Kerstin Sahlin. The Sage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al Institutionalism〔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2008.

〔15〕Mark D. Aspinwall,Gerald Schneider. Same Menu, Separate Tables: The Institutionalist Turn in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Study of European Integration〔J〕.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 2000 (1).

篇6

从1981年开始,海贝勒每年都在中国不同地区做长时间的调查研究。他说,他能深深地体会到中国所发生的巨变,德国乃至欧洲应该始终支持中国进行这场富有成效的变革。他认为,中国对国际社会来说太重要了,全球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中国,中西对抗的局面不会出现。人们会逐步认识到,中国的现实和那些从未去过中国的人的主观想像完全不是一回事。当然为此需要做很多解释工作。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133-03

教学方法对于一名教师能否成功授课至关重要,如何能够把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种思维的方法,一名成功的教师应予以充分重视。从效果上来讲单向度的灌输性教学行为,学生只能学到简单知识,并不是他们所要掌握的核心部分。教师教学重要的就是让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学到了思维的方法,而且还能达到理论思维水平的提升。当然要想实现这一步是非常困难的,但这也正是我们进行探索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一、学生学习《政治学理论与方法》课程存在的问题

《政治学理论与方法》是一门基础科学,在教学中比较容易发现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学习能力,经实际调查研究发现,经贸类大学学生的素质普遍较高,他们大多能够对于学科专业问题进行独立的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常能够积极思考课堂问题,并踊跃发言,主动探索,体现出较强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能力。然而,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体现在:第一,对于缺乏专业功底的学生来说,政治学理论的分析与政治学方法的掌握存在着较大的难处。对于经贸类大学来说,他们的专业方向多为实用性的,比如经济类、法学类等应用性学科,而“从教学方面来看,不同学科领域内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具有不同的要求”,这就使他们产生了对于政治学理论的陌生感,即便他们具有对政治学研究的兴趣,但是专业功底的不足仍是制约其深入探索的一大瓶颈,为此,对于这一类学生的教学授课,教师的难度相当大。第二,对于拥有具有专业基础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充分利用所学知识的实践中也有着很多的不足之处,他们现有的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尚不能够应对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对于初入社会的当代大学生来说,要想独立地进行思维判断并准确实践确实存在着不小的挑战。所以,在这方面,本门课程给予的重视稍显欠缺,这也是对此进行详实分析以及调整改善的重要原因。第三,目前的《政治学理论与方法》教学方法仍然是较为单一与传统,大部分教师的讲授仍是按照以往的思路进行,导致成果的低微和教学模式的僵化,其实,在其他领域收效卓著的很多教学方法都可以适用在本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而教学方法的开拓与创新正是一门学科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保证。所以,在教学方法的探索上,这门学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而推陈出新,使我们的学科教学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研究《政治学理论与方法》教学方法的意义

研究学习《政治学理论与方法》的方法对于经贸类大学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我们不仅可以通过这门课开阔视野,还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其意义和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有利于学生在应用实践的基础上提升理论思维能力。经贸类大学的学生专业应用性非常强,然而关于政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却显得非常薄弱。在正常授课过程中,由于学生们的知识结构偏向某一个单向度应用性专业,学生经常听不懂教课老师的的知识讲授。部分老师可能会改变授课风格,通过通俗易懂的形式和结合实例的方法来讲解,虽然能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但是一味地迎合学生不利于学生理论思维能力的提高。作为授课教师,在结合实例进行讲解的过程中,也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理论分析和抽象思维能力的训练。第二,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政治学理论与方法》的方法与路径。《政治学理论与方法》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这门学科需要前期基础性课程所提供的理论准备,例如政治学原理、行政学原理、西方政治思想史等课程的学习。对于公共管理相关专业的同学来说,这些课程大都进行过系统学习,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来讲有所欠缺,尤其是缺乏相关基础课的支撑。此时,如何使学生掌握学习《政治学理论与方法》这门课的方法就显得至关重要了。现在教育的目标越来越倾向于人的能力的提高和全面素质的增强,而科学学习方法的养成则是重要的一方面,这方面能力的提高将直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三,有利于学生培养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思维模式。“理论储备与实践智慧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两大基石”,因此对授课教师来说,就是通过《政治学理论与方法》的教学来实现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深度结合。由于学生还没有接触过相应的理论,所以还不会运用相应的理论来分析社会现实。作为教师来说要做的就是要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提炼出理论,或使之把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甚至在经过一段实践的训练后能形成比较稳定的思维模式,这样有助于他们掌握一种科学的思维范式,而这正是促进一个人健康成长的最为关键和最为核心的因素。

三、《政治学理论与方法》课程的教学方法分析与探讨

对于《政治学理论与方法》的教学方法,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探讨,一是《政治学理论与方法》教学方法的指导原则;二是《政治学理论与方法》教学中采取的具体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的指导原则。在《政治学理论与方法》教学中构建科学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过程中,必须在这门课程教学中始终遵循着这样几个理念:第一,紧密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进行教学。通过老师授课,学生最终所能掌握的相关知识依然是表面的,还很难对这个领域有着专业的分析和运用能力,他们的重心依然是停留在本身的专业基础上,“没有专业基础的人在专业要求较高的行业里面发展,关键是要结合自己的兴趣”,所以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应该结合他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使他将所学课程与所学专业有机结合起来,或者更进一步使他加深对原有专业结构性知识的理解和认知。第二,将提升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作为核心宗旨。虽然教师教授一门课程的目的是使其获得相关的知识,但让学生掌握一种思维方法,一种分析问题的视角更为重要。知识是无限的,我们无法穷极世界上的所有知识,所以寻找到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就显得非常必要了。如是,我们就可以运用这种逻辑思维能力去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或者依据客观事物的规律,发现新的问题,而这并不是仅仅通过读书就能获得的能力。基于这种考虑,老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科学思维方式的训练,例如课堂发言、组织辩论等都要贯穿这种思路,引导学生对这种思维模式产生主观自觉。第三,紧密结合本校的发展思路。在教学方法的研究上要紧密结合本校特色,比如在很多经贸类大学中,国际化是其重要特色之一,教师的教学方法研究也应具有这个特色。《政治学理论与方法》这门课实际上也是一门以世界各国政治制度为视角的课程,它的国际化内涵毋庸置疑,只是它重点在于政治制度领域,很多学生愿意选修这门课也是基于这个特点。因此,这门课不仅对于中国学生来讲意义重大,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也是如此,很多外国留学生也主动选修这门课,他们也正是看到了这门课的国际化色彩。因此,我们在《政治学理论与方法》教学活动中也要紧紧抓住和贯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国际化特色。

2.《政治学理论与方法》教学中采取的具体的教学方法和路径。结合上面的分析和指导性原则,我们认为《政治学理论与方法》这门课的教学方法应从以下视角出发,既要考虑本学科的特点,又要兼顾到经济类专业、法学类专业、外语类专业、管理类等专业的特点,尽可能达到教亦有道,学有所得的目标。具体来说,我们将要采用这样几种教学方法:(1)经济分析方法在《政治学理论与方法》课程中的应用。认为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对政治问题的考察也不能忽视其背后的经济根源。如今经济分析方法引起了多方的关注。这种分析视角我们也可以运用在《政治学理论与方法》课程的教学活动中。例如制度经济学就是经济分析方法与制度研究相结合的产物,其中的制度分析,主要是政治制度分析又居于核心地位;博弈论作为一种经济分析方法也日益进入政治领域。很多政治学专业也都开设了经济学方面的课程,尤其是到了博士研究生这个层次,经济的分析方法更是不可或缺。虽然政治学专业的学生不能像经济学专业的学生那样熟练运用经济分析方法,但可以培养政治学专业学生的经济分析能力。基于这些成功的经验,我们在教学中也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经济分析方法来分析政治制度问题,通过这种分析方法运用使他们逐渐成熟起来。(2)社会分析方法在《政治学理论与方法》课程中的应用。受课学生来自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和价值观念取向。教师在讲授《政治学理论与方法》的过程中要注意,既要利用来自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生的知识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也要运用这门课所蕴含的多元文化内涵来丰富学生对外面世界的认识。我们在讲授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分析政治制度形成的社会背景因素,以及学生价值取向的社会政治背景因素及其根源,分析其利弊,有的放矢地抓住问题的关键,我们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把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建立在科学的思维、正确的理论基础之上。最终培养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的人。(3)比较分析方法是《政治学理论与方法》课程的核心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方法是一个内容非常广泛的分析模式,它包括许多具体的分析方法,具体来说包括国别比较方法、专项比较法、综合分析比较法等。这种分析模式有利于学生找到政治制度的共同点、不同点,并分析其优缺点。①比较分析的逻辑。进行科学比较分析的基础是要找到我们进行比较的逻辑线索。我们在讲授《政治学理论与方法》课程的时候,要遵循一定的分析逻辑,即首先以政治制度的因素作为切入点,如社会经济因素、政治文化因素等;然后再具体分析各种政治制度的异同,这还主要是在理论层面上,虽然我们也是结合具体国家的政治制度等因素进行分析和论述,但还不是对某种类型的国家政治制度进行综合分析;最后我们运用上述提供的理论工具对某种类型的政治制度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这个教学逻辑,有助于我们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并达至良好的教学效果。②国别比较研究。在授课中发现,很多学生对国外的政治制度、政治文化等因素并不十分了解,在这种情况下,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先介绍其他国家政治制度的一些特点,然后结合我国相关制度的情况比较分析。通过直观的国别比较,使学生了解各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在此基础上做出自己的价值选择判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把自己的比较、鉴别、判断直接告诉学生,另一方面也要给学生留下较大的比较和思考的空间,激发他们去思考问题,对自己进行考查,学会认识自己,“未经考察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发现内心善良的火花,靠他们自己使之变成熊熊烈火。③专题或专项比较研究。国别研究虽然是比较研究方法中最好的一种方法,但它也有弱点,即把政治制度进行分类,然后选择代表性的国家从宏观上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的政治制度进行比较,对具体政治制度的比较研究涉及的还不多,也不能对于政治制度的细微差别进行详细的解读。因此,还需要我们采取专题或专项研究的方式进行实验室式的解剖和分析,尤其是对于研究对象很具体,范围也较小的制度,通过研究不仅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的异同点,而且能够对其程序运作的效果做出判断,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因此这种比较方法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准备大量采用这种实验室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比较方法不仅能让学生获得理论思维能力的提升,而且在分析具体政治制度的异同、利弊的同时也能推动学生做出科学、正确的判断。因此,这是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要力争做到的授课方法。(4)制度分析方法在《政治学理论与方法》课程中的应用。这种教学方法所针对的主要是中文、外语、人文类学生,这种专业应用性很强的学生通常对政治分析不感兴趣,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一本书只看表象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体会书中思想的更深层次,例如余秋雨教授就认为《李尔王》包含三个层次,普通人只能看到第一个层次,专业人士也许能看到第二个层次,而第三个层次则很少人能及了。由此可见我们具备必要的专业素养。如果中文系的学生不了解认识和分析政治的方法,那他就很难成为一个在文学创作方面有成就的人。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这部分学生,使其能树立正确的看待政治科学的态度,把政治学作为一门科学来理解,破除其过去在思想上对政治行为的错误认识。应该说在我们学校这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应用性专业的学生通常在脑子里已经有了一个先定的印象,认为政治是消极的。而我们作为教师的,就是要在教学中做到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认识、分析政治。(5)系统分析方法在《政治学理论与方法》课程中的应用。系统分析方法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途径被许多教材列为学习方法或研究方法之一。任何事物都是由一个复杂的系统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不能忽视事物的任何系统性构成因素,而要对之进行有效整合。虽然系统分析方法需要经验的累积,需要在实际中不断的探索和磨炼,但我们认为如果能在《政治学理论与方法》教学中注意这方面的引导,例如在讨论中提出单向度的问题,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多向度、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思考,也能锻炼学生运用系统分析方法的能力。

综上所述,《政治学理论与方法》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仅凭上述的授课方法和学习方法尚不能及,我们还需要运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探讨。但从目前的教学实际状况来讲,上述方法在36学时的课程中是完全适用的,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把上述方法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教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这些研究手段和思维模式考虑问题、分析问题。

参考文献:

[1]侯月华.做好小专题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J].教科研,2010,(10).

篇8

表格、图形、公式

(3)公式一般居中对齐,公式编号用小括号括起,右对齐,其间不加线条。

注释

一律采用页下注(脚注)。注释序号用①,②,③ 标识,每页重新排序。引文注释的具体格式按《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关于引文注释的规定(试行)》执行,见附件四。

一律放在正文之后,不得放在各章之后。可不编序号。著录项目及次序与引文注释基本相同,但不注页码。

中文著作和论文、电子文献按作者姓氏的汉语拼音升序排列,外文按作者姓氏的英文字母升序排列。外文著作、论文用原文列出。

页眉、页脚文字

均采用小五号宋体,页眉左侧为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右侧为一级标题名称;页眉下横线为上粗下细文武线(3磅);单面复印,页码排在页脚居中位置。

页码

从第一章开始按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第一章之前的页码用罗马数字单独编排。均置于右下脚。

写作基本要求

篇9

无论是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还是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都给我们的初中政治教学提出了一个共同的要求,那就是实施开放性教学。政治学科是初中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这是一门对初中生实施德育的重要学科,并且在初中阶段这个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政治学科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 目前的政治教学工作却普遍存在着教学内容陈旧,严重脱离学生实际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给政治学科的学科功能的有效发挥带来了很多消极的影响。而努力打破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打造一个开放的课堂就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式。

一、初中政治中引进开放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笔者认为,在初中政治教学实践中大力提倡并引入开放互动式教学模式具有如下优点:

1.1 大力提倡并实施开放互动式教学是适应政治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正在实施新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材、教学大纲都要求教师在新的形势下。在教学活动中体现以“学生为本”这一要求。如何适应这一新的要求呢?我们认为要想实现以学生为本,政治教学1二作者首先就要求摒弃传统的政治教学模式,即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教学及学习思路。在此前提下。政治教学工作者应在政治教学活动中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并结合中学生自身的个性特点。逐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而上述一切做法恰恰是开放互动式教学模式必然要求的。

1.2 大力提倡并实施开放瓦动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有的政治教学模式简单机械,学生完全处于消极被动的听讲地位,如果引进开放巨动式教学模式,则学生必然要自身参与到整个政治教学活动中来。这就无形巾督促学生在课外认真阅读由授课内容相笑的一些政治资料,自我充实,也只有这样才可能在开放互动式教学模式中完成学习任务,满足课堂上积极参与相关问题讨论的迫切需。也就是说,通过实施开放互动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在政治学习中的主观能动作用。

1.3 大力提倡并实施开放互动式教学模式,有助于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并拉进师生之间的关系在政治教学中,老师要想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以及参与的积极性,其自身必然要事先精心备课,探寻简单易懂能使教学过程生动幽默的途径,这必然督促老师加强身的理论学习与知识积累,也是对老师的锻炼与考验。另一方面,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与老师在政治教学课堂上不似从前那种等级森严的师生关系,在开放互动式教学模式下,朋友型师生关系得到确立,无论有关政治问题的提问或是讨论,)双方之间的对话都是平等的,气氛也是融洽的,学生上课就相关政治问题自由发表其观点。这样老师既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同时也是一名忠实的听众,师生之间的关系大大的缩近,而这义有利于政治教学取得最佳的效果。

二、开放式的初中政治课堂

2.1把政治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课本上的知识永远是枯燥乏味的,要想让它“活”起来必须把课本知识带进我们的实际生活。把课本理论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是初中政治课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Ⅲ。教师应该让学生通过学习多了解生话、社会。同时政治作为一门时效性很强的科目正是需要教师用开放的思维去教授。如在学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分组调查、了解当地政府在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引领学生观察党和国家目前所敛的工作。采取在实践中学习的办法,不仅使学生牢记了所学的知识。雨且也锻炼了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2.2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设教学情境是教师引导学生的想象活动,在已经获得经验的基础上。将表象重新加以组合的情境。学生的情绪往往在想象中得到高涨,想象力也随之而发展。教材中常有一些比较重要但又抽象的内容,教师若适当的引入一些与教材有紧密关系的,学生爱昕的,且形象的有趣的材料加以联系、想象,一方面能引起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深化学生所学的知识。同时,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和教材内容而创设的问题情境,能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思维的火花。这样的教学,是学生对于课本的一次再创造。是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发挥的过程。

2.3教学角色要开放

在传统的政治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是固定不变的,教师的任务就是“教”,而学生的任务就是“学”。然而,在新课改理念中,我们不再强调这种教学角色的固定化,而是倡导在课堂教学环境下,教师和学生能够建立一个教学相长的关系。在课堂上,教师要以更加谦虚的姿态积极地从学生乃至整个教学过程中吸取知识和经验,以便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而作为学生,虽然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是以学为主,然而,我们要清楚地知道,“学”应当是一个主动词,而非被动词,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只有积极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把从

教师那里接收到的知识主动地经过思考加工,然后把它纳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这样,从教师那里获得的知识才能够真正地转变为自己的知识,进而促进自身素质的真正提升。总而言之,在开放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都无需将自己的角色一成不变地固定住,而是依据教学实际能动地对自身的角色进行调试,这样,才能够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呈现出更加动态化的特征,更有利于政治课堂教学素质化教育目标的实现。

结语:

总之,在开放的课堂中,学生无论是知识还是其他方面的能力都能够得到更好的提高,这与我们所追求的素质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努力为学生打造一个开放的课堂。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深化高考改革 思想政治课应对举措

祝国强,男,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

为推进《浙江省普通高中深化课程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浙江省深化课程改革方案》)的顺利实施,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浙江省人民政府制定并印发了《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浙江省深化高考改革试点方案》)。《浙江省深化高考改革试点方案》的和实施不仅对高考和高校招生,而且对普通高中各学科的教学都具有广泛和深刻的影响。

一、深化高考改革

《浙江省深化高考改革试点方案》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作为改革着力点,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和多元录取机制,增加学生的选择性,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加强政府宏观管理,健全社会监督机制,确保高校考试招生公平公正。其中,与思想政治学科及其教学关系比较紧密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统一高考招生方面的改革。深化高考改革后的统一招生,将实行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高中学考)相结合,考生自主确定选考科目,高校确定专业选考科目及其他选拔条件要求,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第二,考试科目方面的改革。深化高考改革后的考试科目分为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必考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3门(外语分为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选考科目则由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的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门设有加试题的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第三,各科目考试分值。深化高考改革后各科目考试的分值是,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得分计入考生总成绩;选考科目按等级赋分,每门满分100分,以高中学考成绩合格为赋分前提,根据事先公布的比例确定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起点赋分40分。考生总成绩满分750分。

第四,考试的要求。深化高考改革后考试的要求是,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突出能力立意。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考试时间、次数及参加对象。深化高考改革后,语文、数学考试于每年6月进行。外语每年安排2次考试,1次在6月与语文、数学同期进行,考试对象限于当年高考考生;1次在10月与选考科目同期进行。选考科目每年安排2次考试,分别在4月和10月进行。外语和选考科目考生每科可报考2次,选用其中1次成绩。

二、相关配套改革

对思想政治学科影响比较直接的除了《浙江省深化高考改革试点方案》,还有与之配套的《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实施办法》。

1.学业水平考试办法。为适应深化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招生制度改革需要,根据教育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相关要求精神,并与《浙江省深化高考改革试点方案》相衔接,浙江省教育厅制定并印发了《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坚持素质教育导向,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坚持全面考核,促进学生切实认真学习国家规定的每一门课程;坚持高中全面深化课改方向,促进高中教育特色化多样化发展;坚持提供多次选择机会,促进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和考试压力。其中与思想政治学科及其教学关系比较密切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

第二,考试范围。除外语外,其余科目只考必修内容。省教育考试院根据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制定“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规定各科考试具体范围和要求。

第三,报考对象。普通高中在校生均须参加所有科目的考试,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生和社会人员也可报名参加各科考试,每科至多报考2次。相关科目考生2次考试均不合格的可增加1次考试机会。

第四,考试形式、时间。考试采用笔试,外语含听力考试,技术及外语科目待条件具备时实行机考。考试时间,语文、数学各80分钟,外语120分钟,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各60分钟。

第五,分值与等级。卷面分值,语文、数学各100分,外语150分,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各70分。学考成绩采用等级制,设A、B、C、D、E5个等级,E为不合格。以卷面得分为依据,A、B、C等按15%、30%、30%最接近的累计比例划定,E等比例不超过5%。

第六,实施时间。本办法自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学生开始施行,2015年10月进行首次考试,其中外语科目2016年10月进行首次考试。普通高中2013级及之前的在校生仍按原办法参加考试。因休学、留级等原因转入2014级的学生,其已获得的高中学考成绩等级有效。

2.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实施办法。根据《浙江省深化高考改革试点方案》要求,结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有关规定,浙江省教育厅制定并印发了《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实施办法》。《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实施办法》坚持高考与高中学考相结合,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有效缓解学生的考试压力。坚持自主选择,促进学生在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发展;坚持统筹兼顾,促进高中改进教学和高校科学选拔学生;坚持科学规范,确保考试公平公正。其中与思想政治学科及其教学关系比较密切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选考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

第二,考试内容。各科在学考“必考题”基础上增加“加试题”,“加试题”考试内容为高中课程的必修和选修内容。具体考试范围和要求由省教育考试院根据国家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制定。

第三,考试对象。参加普通高考招生的高中在校生和符合报考条件的相关社会人员。

第四,报考办法。实行网上报名。每生限选考3门,选考科目在首次报考该科目时确定。每科最多报考2次。成绩2年有效。

第五,考试时间。一年安排两次,分别在4月和10月与高中学考同期进行。各科考试时间在同科目高中学考基础上各加长30分钟,各为90分钟。

第六,成绩呈现。考生各科成绩按等级赋分,以当次高中学考合格成绩为赋分前提,高中学考不合格不赋分,起点赋分40分,满分100分,共分21个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

具体等级比例和赋分值:

第七,等级划定。以各科“必考题70分十加试题30分”卷面得分为依据,按最接近的累计比例划定等级,其中第21等级比例不超过1%。

第八,成绩使用。符合高考报考条件的考生,在有效期内自主确定所选科目的一次成绩记入高考总成绩。

一、思想政治学科应对举措

《浙江省深化高考改革试点方案》以及学业水平考试办法、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实施办法的和实施,对普通高中学科教学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它要求思想政治学科教师对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进行富有创新性的调整和改进。

1.合理选择教学要求。与深化课程改革尤其是高考改革相适应,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要求应进行合理选择或确定,由原来基本按照高考要求转向基本按照学业水平考试要求。

首先,必修课程的教学要求应合理选择。浙江省编制的作为学科教学、学业水平考试和升学考试依据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思想政治》对必修课程的教学要求一共设置了四种,即“基本要求”、“发展要求”、“不作拓展”和“不作要求”。按照规定,学业水平考试只考“基本要求”和“不作拓展”两个部分,高考除了这两部分以外,还包括“发展要求”部分。据预测,大多数学生只参加思想政治学科学业水平考试,而不参加高考,对于这部分学生,思想政治必修课程的新课教学只要按照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进行教学就可以了,而没有必要按照高考的要求进行教学。对于一部分选择思想政治学科进行高考的学生,则可以考虑按照高考的要求进行教学。如果两类学生混合在一起上新课,那么也可以在新课教学时按照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进行教学,而到复习阶段再按照高考的要求进行教学。

其次,指定性选修课程的教学要求也应合理选择。《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思想政治》对指定性选修课程的要求一共设置了三种,即“教学要求”、“不作拓展”和“不作要求”。按照规定,考试的内容包括“教学要求”和“不作拓展”部分。指定性选修主要用于学分认定考试和选择本学科参加高考的学生进行高考,不进行单一的学业水平考试。可见,参加指定性选修新课学习的主要是两类学生,一类是只为了获得学分,另一类是在获得学分的同时还为了获得高考分数。也就是说,参加这些模块学习的学生,不一定都是选择本学科参加高考。由于学业水平考试是由学校自主组织实施,考试方式和范围可以由学校进行合理调整,因此,这些模块新课教学的要求应根据不同需求的学生而有所区别,有的学生只要按照学分认定考试的要求进行教学就可以了,而有的学生则需要按照高考的要求进行教学。

最后,自主开发或开设的选修课程,其教学要求同样应合理选择。全省没有对这类课程的教学要求做具体的规定,集中体现了课程实施的自主性。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这类课程更多的是基于兴趣、特长以及将来自身的发展,同时也是为了获得高中阶段必需的学分。因此,学校和教师更应该根据学校、学生和课程的具体实际,合理并灵活地选择和确定教学要求,同一课程在不同学校可以选择和确定不同的教学要求,同一课程在同一学校对于不同的学生也可以选择和确定不同的教学要求,这样才能更加充分地体现出课程的自主性。

2.改进教学方法。由于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要求和教学任务、教学功能的变化,大多数学生学习思想政治学科的内部动力有所减弱,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大胆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不应也没有必要仍以高考为导向进行教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要求的降低,使得改进和改变教学方式和方法具备了可能性,最关键的是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努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改变教学理念。一是要更加尊重学生,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思想政治课堂的主人。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各个环节都让学生参与,甚至让学生主持、负责,教师只对一些环节出谋划策,从主演转变为导演,导而不演,主角和配角都放手让学生来承担。二是要更加重视结合实际,把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走出学校,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访问、调查、实验,从亲身体验中内化学习内容。把课堂变成社会,把社会变为课堂。三是要更加灵活安排教学时间、确定教学重难点,创造性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在教学安排和教学设计中可以突出那些与生活、社会实际联系紧密的内容,增加这些内容的教学时间,适当降低那些与生活、社会实际相对较远内容的教学要求,减少这些内容的教学时间。

其次,改进教学手段。应更加重视现代技术的作用,指导学生运用各种现代技术在课堂内外学习思想政治课。一是课堂内的教学应该尽量采用合适的现代教育技术,这不仅能够引起学生兴趣,从而吸引学生,而且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使学生用尽量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尽量多的、高质量的知识和技能。二是在课前、课后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课前的预习或其他学习准备中,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学生预习任务的布置、学习材料的搜集等都可以利用网络加以完成;又如一些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网络中的相关资源,包括利用网络上优秀的教学设计、微课视频等资源;再如课后作业的布置、批改、点评和改正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包括校园网站、教学类网站以及短信、微信、客户端等方式。

最后,改进评价考试方式。一是考试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是闭卷笔试的形式,还可以灵活运用口试、面试、写小论文、写调查报告等多种考试评价形式。二是考试实施手段可以多样化,考试不一定都要在课堂集体进行,也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网络上进行个性化考试。三是考试的主体可以多样化,既可以由教师评价考试学生,也可以由学生相互评价考试,还可以由师生共同评价考试,不仅同班学生之间相互评价考试,还可以由不同班级、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相互评价考试等等。

3.改变教学组织形式。在新的高考方案下,不同学生对于思想政治学科的需求有较大差别,有的学生只是为了获得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有的学生只是为了获得一定的学分(包括必修的学分和选修的学分),有的学生除了获得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以外还为了升学。为了满足不同需求的学生,教学形式也应该进行相应的改变,不能按照传统的固定班级的形式组织教学,而应根据新的要求实行走班制教学,不仅在选修课教学中实行走班制,在必修课教学中也应实行走班制。

首先,必修课教学应该实行走班制。由于必修课程中,有些内容只有参加高考的学生需要学习(主要是“发展要求”部分),有些内容则是高考和学业水平考试都涉及。因此,对于不同需求的学生来说,一方面,由于他们的学习内容有多有少,只参加学业水平考试的学生学习的内容相对较少,而要参加高考的学生学习的内容则相对会多一些,因而教学进度会不一样;另一方面,由于有些内容的教学要求不同,因而教学的方法也会有区别。所以,同一行政班的学生,需要在不同的教学班中学习同一门学科,这就需要实行走班制教学。

其次,指定性选修课教学也应实行走班制。就指定性选修课而言,许多学生是不选学的,有些学生选学只是为了获得选修课程的学分,有些学生选学在获取学分的同时还为了获得高考分数,对于不同需求的学生,在教学要求、教学方法、评价方法上都应该有所区别。因此,以行政班的方式实施教学已不适合实际情况,只能采用走班教学的方式,把选学指定性选修课程的学生组成教学班。

最后,做好走班制的分班工作。实行走班制的关键是分班,采用什么方式分班是值得思考和探讨的一个难点。关键在于找到分班的依据或标准,总的思路是分类与分层相结合。具体来说,既可以依据学习的知识范围不同进行分班,又可以依据教学的要求不同进行分班,也可以依据学习的方式不同进行分班,还可以依据教师教学风格的不同或者学生学习水平或成绩的不同进行分班等等。不仅如此,不同学校还可以根据各自的具体校情进行灵活操作。

(责任编辑:罗松涛)

篇11

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已经深切地认识到,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教学在高等学校日常工作中处于中心的地位。就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来说,不仅仅需要解决人才培养的目标选择、人才培养主体改革、人才培养条件的创造等基本问题[1],还需要进一步将这三个基本问题的解决思路贯彻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通过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提高教学实效性,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在具体的课程教学改革工作中,课程的准确定位是首要问题,教师的素质提升是重要保证,教学的科学实施是其关键环节。笔者结合个人政治学原理课程教学实践,就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课程教学问题谈谈体会。 

 

一、课程的准确定位: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人才需要的变化引发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不得不思考社会发展的客观的多样性需要、办学主体自身的条件能力和使命、培养对象的个体特殊性。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人才培养目标的选择又决定了高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因此,课程教学改革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对课程进行准确定位。这涉及课程性质定位、核心价值观定位、内容定位等问题。 

课程性质定位要考虑课程所属学科性质,学校和专业的性质与特点,课程体系的设置特点,以及时代要求和学生的特点。相同课程在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中的定位并不相同,如高师院校的课程很显然区别于其他普通高校的课程设置。课程核心价值观和内容的定位直接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联系,课程核心价值观的定位要求课程必须有鲜明的价值观导向,在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能够给以正面、积极的引导;课程内容的定位要求课程必须根据时展的要求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既能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又能了解、把握国内外本学科领域的发展动态,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就政治学原理课程的教学而言,首先需要准确把握政治学的课程定位。政治学是社会科学的一门传统基础学科,主要是对社会政治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政治学原理处于专业基础课地位,一般在大学一、二年级时开设,学时安排多为51、54或68学时。该课程的核心价值观应该是坚持以理论为指导,运用的研究方法来正确认识政治生活和政治现象并分析其本质。这与高校政治学原理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一致的,即应当“帮助学生掌握当代的科学政治观,科学认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与改革的成果、道路和规律,成为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2]因此,选用何种教材和选择哪些教学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内容方面,要处理好经典与现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重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师的素质提升:教学改革的重要保证 

 

无论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改革,最终都需要通过教师这一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来实现。因此,直接担当人才培养责任的教师的素质提升就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保证。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教师必须是与时俱进的人才,教师队伍也必须不断更新。 

一般而言,教师应当具有比较全面的素质结构,包括良好的思想政治基本素质、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业务能力水平。 

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技术的现代化和人才市场需要变化等,教师必须积极加强理论学习,及时更新、积累知识,拓宽知识面,既要掌握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又要涉猎广泛的相关相邻学科知识。 

教师活动还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业务能力和水平。教学是中心,科研是基础,以科研促教学、科研与教学并重的理念已逐渐成为共识,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注重教学的同时加强科研研究,努力提高自身的教研科研能力,并将研究成果吸纳进课程教学中。 

但实现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还需要有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能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因为教学团队建设是教师素质发展的重要平台。 

三、教学的有效实施: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标的实现,与办学主体怎样培养人才直接关联。而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则在于教学的科学实施。课程的准确定位决定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而教师的能力素质则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整体设计与实施。 

如何实现教学的有效实施?结合近几年的政治学课程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学生的中心地位越来越凸显,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也早已明确。教师的教学必须树立强烈的“学生意识”,全面了解学生,遵循教学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学规律和教学基本原则,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信任学生,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要注意营造民主、平等、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引导、鼓励学生大胆、积极地运用正确方法、理论原则分析、论证问题。 

 

2.妥善处理教材更新内容 

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其问题的导入、理论的讲授,不能脱离教材内容。在众多的教材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教材,并妥善处理教材内容,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与现实社会联系密切,要贴近生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对于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的结合,教师应该注重从现实生活着手,调动学生投入社会、观察生活、分析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人生;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科学思维与方法。 

 

3.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政治学原理课程的教学易陷入“原理性”的纯理论讲授中,而这往往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进而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因此,应尽量避免纯理论的讲授方式,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注重多种方法的灵活运用,引导、鼓励学生融入课堂。对于教学方法,主要是专题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多种方法的结合;教学手段则是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展开多媒体教学,并借助“网络教学平台”资源进行师生互动。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叶圣陶先生也曾经告诫我们:“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在于教师。教师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应该坚持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探索、自己辨析、自己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这才是教师工作的可贵之处。 

 

篇12

长期以来,政治课被边缘化,其地位被主要学科挤压,原因就是政治在升学中所占比重不高,不会影响全局,因此被广泛称为“豆芽科”。学校在安排老师的任课时一般把政治课作为主要学科教师的“代头”搭进去,很少有专上政治的教师。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也强调指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中小学教育提出的要求,是基础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至此,初中政治课顺应时展的要求,突破了“应试教育”的“包围”逐步进入了“素质教育”。新教材从内容到形式到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基础,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必须具有不断学习和应用新知识、新观点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政治教学和政治教师的地位才得以价值体现,政治教育才可能去实现对人的政治素养和行为素养提高的目的。

二、终结闭卷考试的一统局面,逐步开创开卷考试的新模式

传统的闭卷考试立足于选拔,实施选拔性教育行为,只面向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使大多数学生以失败者的心态进入社会;闭卷考试以考试为指挥棒,只在考试能力上下工夫,重考试结果而轻教学过程,以考分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闭卷考试采取违背教育规律的“题海战术”及“加班”、“加点”、“加压”的办法给学生造成沉重的课业负担,扼杀了学生的个性与特长的发展,使他们的身心长期处于难以承受的超负荷状态,而过早地卷入残酷的社会竞争中。教育部于2000年3月13日发出政治科中考改革指导意见后,对政治科考试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从而使初中政治课突破闭卷考试的“垄断”,步入开卷考试的尝试。政治教学不再是单一知识获得,更重要的是学生内心深处的体验、感悟、理解、判断。因此,学生答题的过程就是学生人生价值观、道德理想、是非观点的文字表现。

初中政治课实行开卷考试,即考试时允许考生携带政治教材及相关资料进入考场,随时查阅。要求学生运用课本中的知识、观点、原理,联系国际国内重点热点问题、联系校园生活实际以及自身的思想行为实际,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分析、解决试卷中的问题。此举措重在培养学生利用课本知识分析、处理社会问题的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走出传统教学的束缚,探索开放、民主、活泼的课堂教学

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枯燥乏味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受考核方式的制约,教学方式的简单枯燥。在闭卷考试的形式下,考试考条条,学生背条条。二是内容枯燥。课文中不乏有许多远离学生实际的“偏、难、繁、旧”的概念、原理和观点。对这些知识原理,为了达到考核和选拔的要求,学生只能“死记硬背”。三是学生对政治学习认识上的偏差,他们不会思考政治本身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而简单认为学习政治仅仅是为升学学,临考时多背一些进行了,平常不需要听课。为了突出创新精神和时代精神,以适应时展的需要,加强思想政治课的针对性、时效性和主动性,教育部于2001年10月17日对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进行了必要的、大胆的修订。

这次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从转变教育观念的角度,重点删改了原教材中“偏、难、繁、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使活动教学成了新教材最亮丽的风景:首先,活动内容丰富。新教材中的“活动”主要包括三类:课内活动、课外活动和活动课。初中课外活动共8节;课内活动共26类391次;其次,活动形式多样。初中政治教材中的活动课,设置了大量新颖生动的教学活动,尤以初一教材最为典型。全册十二个单元,每个单元都由三课理论课和一课活动课组成,而每节活动课又安排了3-5个教学活动,活动形式有心理测试、自我画像、愉快游戏、小品表演、漫画评析、特长展示等50多种,其他年级还有主题讨论、辩论、模拟选举、案例分析、热点透视、环保提案、撰写小论文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