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范文

时间:2023-04-08 11:49:45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品德与社会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品德与社会

篇1

1.在一次全县的公开课展评中,一教师在教学《我敬爱的老师》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对教师的敬爱、敬仰之情,课前自己搜集了大量的优秀教师(甚至有好多为学生、为教育献身的老师)的图文资料,声情并茂地讲述一位位优秀教师的事迹,还利用滚动字幕打出许多已经为教育事业献出生命的教师名单,在深情而又悲壮的《感恩的心》的音乐渲染下,时而激昂、时而哽咽,最后泪流满面……可学生却一脸茫然,一副置身事外的样子,老师期盼的眼神顿时写满了无奈与尴尬……

2.“画出自己心中理想学校的样子”,教师一声令下,我们的学生只有拿着彩笔,在一张白纸上没有目的、没有构思地涂着什么。走近一看,学生心里的学校的样子只是一排楼房、一个操场、一杆升旗杆,真的很苍白、尴尬。

二、反思情境教学“尴尬”的背后

1.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参与,学生失去了对教学资源提前知情的权利。

情境的创设应该是为学习主题内容或解决学习问题的一个教学方法,其目的是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知识、积累经验,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为了让学生的经验更加丰富,对社会生活有更广更深的认识、更高的辨别力和判断力,教师要让学生接触、观察、体验他们未曾经历、未曾听说的社会现象、社会事物。比如,在教学《我敬爱的老师》一课时,教师应该提前让学生走近生活中的广大老师们,留心观察老师的每日工作,处理班级事情的辛劳,回忆整理自己与老师难忘的故事,甚至走近那些远离我们而有感人事迹的老师们……也可让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对敬爱的老师的了解情况,这样当教师创设情境后,学生对这些信息早已知情,就有展示的欲望、有不吐不快的要求,面对教师的情绪宣泄、情感迸发,他们会被轻易地感染,触动,从而一起走近教师,真正体会到教师的平凡、可爱、可敬之伟大。这样创设有效情境才会把学生带到一个多样、复杂的真实情境中体验、收获知识。

2.环境的缺失,是学习课堂“尴尬”的诱因。

如在教学“画出自己心中理想的学校的样子”一课时,教师如果只满足于学生画出了自己学校最真实、最原始的样子是不够的,这些农村学生理想的学校就真的只是这样吗?老师完全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近兄弟学校去看一看。当走近实验一校,看到的便是乡镇学校学生看不到、甚至想不到的样子。最显眼的是教学楼大厅里的滚动电子版,多角度呈现知识信息、行为要求及温馨的师生共享的“心灵鸡汤”……如果我们的学生只凭空想象,是无法想象这样的情境,所以当我们的自身环境不能提供最有效的教学支撑时,老师有责任、有义务引领学生都走出去,走进我们需要的氛围,感受那种氛围,哪怕只是短暂的触碰,我们的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人的情感是依循“环境—情绪—情感—情操”的过程发生、发展的,是一个渐进、积累的过程。由此可见,在教学中倘若没有平时情境体验的积累,就达不到最终的乐学效果。

三、逆袭“尴尬”,实现情境教学的高“效价”

1.慎设问题。

课堂中,教师的问题盲目、过大或过小、没有价值、情境创设一片混杂,缺少目的性等现象最为普遍。情景的创设要充分依据教学目标,以实现教学目标为根本,不能盲目创设,虽然课堂上看上去很热闹,但实际学生没有真正体验,只是一笑而过,或是盲目跟从,没有真正触动他们的心灵。这就需要教师深挖教材,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实际设计问题或创设情境,最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重视学生的参与。

新课程标准是以学生为本的,并把其作为新课程的生长点。课标明确提出:教学要联系生活领域,结合学生与家庭、学校、自我不断地创设问题,让学生通过资料收集、交往、讨论不断地反思自我、反思社会,形成基本认识和观念,让学生在不断的综合过程中体验参与建构价值观、生活规则、行为规范,绝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如果学生没有参与,就很难体会或领悟教师想要传授的知识,甚至游离于教师的课堂。

篇2

名言警句语言凝练,内涵丰富,震撼力强,哲理深刻,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好的启迪作用,而且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恰当地引用名言警句导入课文,有新奇感,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从而创造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比如教学《诚信是金》时可选用下面的名言警句导入课文。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当老实人,做老实事,说老实话――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莎士比亚

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艾琳・卡瑟

二、创设情境导入

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其独特的优势,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它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动学生学习情感的最佳途径,是激活课堂教学的有效办法。在教学实践中,我常常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唤起学生的直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顺利导入新课。例如:在《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教学中,我先播放一曲体现“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各民族团结爱中华为主题的《爱我中华》之歌,借助优美的旋律和感人的画面,最大限度地调动同学们的情绪,个个手舞足蹈,尽情欢唱。接着,画面切换为来自十个不同民族的如花似玉的小朋友,向学生提出“我国有多少民族?”、“这十个小朋友分别来自哪个民族?”、“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为什么把五十六个民族比作五十六朵花?”等问题,为新课学习作了充分的铺垫。就这样,我通过有声有色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成功导入新课。

三、扣题谈话导入

利用扣题谈话的方式导入新课,不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尽快地进入新课的学习。如在教学《伟大的先人》这篇课文时,可以这样扣题谈话导入:“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代表人物,有造就了72贤人距今两千五百多年春秋时期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有遭受了残酷宫刑整整用了18年时间完成巨著――《史记》的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司马迁,有留下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我国古代爱国的民族英雄文天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伟大的先人》(板书课题)。”又如在教学《蔚蓝色的地球》这篇新课时,教师可以这样扣题谈话导入:“地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有什么奥秘。同学们一定对地球充满了好奇和困惑。其实,这些困惑,古代的人也曾经想过,他们还想出了种种答案。今天,我们学习《蔚蓝色的地球》,进一步了解我们的家园――地球。”

四、设疑激趣导入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设疑激趣导入是指教师根据儿童的好奇心理,一上课就给学生创设一些疑问,制造学生头脑中的强烈悬念,引发思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设疑激趣导入是常用的有效导入方法之一,如果只简单地提出几个问题作为导入,效果一般。只有精心设疑激趣导入,才会效果显著。如在教学《汉字和书的故事》这课时,我这样导入:“我们每天都要和汉字打交道,那么汉字究竟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又是怎么演变的?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和书打交道,那么我国最早的书究竟是什么样的?又是怎么演变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汉字和书的故事》这一课。”这些疑问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学生情绪高涨,为下面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心理环境。

五、竞猜谜语导入

竞猜谜语导入是教师通过让学生猜谜的方法导入新课。这种方法形象、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可以快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还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比如,在教学《祖国的宝岛台湾》这课时,我先请同学们猜谜,看谁能先猜出来。“治河堵住水,引水入弯道”、“治水地下流,水流曲线美”、“形似芭蕉叶,卧在东南边,日月潭,阿里山,隔海常相思”,由于谜面不同,谜底相同,在学生猜谜之后,台湾给学生留下了强烈的印象。此时,教师绘声绘色地描述:“台湾富饶美丽,与祖国大陆根脉相连,是祖国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今天,我们就要走进祖国的宝岛台湾,学习一些有关台湾的知识。”

篇3

由于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挑战,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使得传统的教学设计无法适应新的要求,信息化教学设计应运而生,随之信息化教学设计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信息化教学设计强调以学为中心,在学习资源方面强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学习策略上强调情境创设,进行协作学习,在学习评价方面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

品德与社会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小学生涉世未深,对于社会上的很多现象,理解得还不是很透彻,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要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我们就要善于在教学中采取具有新鲜感的教学手法,根据教材内容有意识模拟创设社会生活场景,多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便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能够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再回归到生活,能够让学生正确地运用教学知识,就此实现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创设体验情境

培养真实情感对于小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的教育群体,和社会接触的还不是很多,所以社会上的很多现象孩子无法用正确的道德观去评判,这也是我们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际目的。学生由于学习时环境、气氛、情绪等因素不同,其注意力、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就不一样,学习效率也就会产生差异。为此,教学时我注重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并创设日常生活场景和组织学生到社会参与实践活动,营造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品德与社会既有趣又有用。在这种教学情境中,学生的积极性得以激发,主动参与意识明显增强,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角色表演,创设情境

在《让我先说对不起》这节课中,我让学生讲述自己和同桌的故事,讲述自己与同学的矛盾故事。引导学生明白我们的集体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大家互相理解、互相帮助,一块开心地成长。通过角色表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创设“角色换位,引发共鸣”的情境,达到情动欲行的目的。教师先以角色表演的形式,请两个学生表演了两个“朋友”的不愉快,然后引发学生思考:“该怎办?为什么?”让其他同学亲身感受当事人的感受,并给予理解。唤醒学生承认错误,先说对不起的意识,这样,课堂上氛围趣味盎然、生动活跃,效率提高,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在现代教育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巧妙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品德与社会教学情景的创设呢?我们都知道,小学生好动,喜欢五彩斑斓、活动频繁的动画,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制造课件时要善于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突出特点,制作的课件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法,突出生动性、新颖性、趣味性,客观实在性情境来激活课堂教学,比如:在讲《我的家乡真美丽》这节课时,设计到家乡的美,可以利用图片或视频来让学生看到、体验美丽的景色,也可以把学生旅游的一些留念照片通过展示台,让大家共同欣赏景物的美丽,提高学生欣赏美,感觉美的效率。

四、以辩论的方式创设情境

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开展课堂辩论,教师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的情境,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如在教学《让我先说对不起这课》教师给学生创设了一道辨论题:如果给同学或朋友发生了矛盾,应不应该给对方先说对不起?再把全班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让他们展开自由辩论。由于这一问题与学生思想、生活实际联系非常密切,有的学生自身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于是双方各抒己见,展开辩论,唇枪舌剑,非常激烈……“灯不拨不明,理不争不透。”引导学生自己分清对与错,是与非,给学生正确的道德指引。

五、走近社会、注重践行

《品德与社会》课应当以社会为背景,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强调拓展课堂教学的内涵,课堂的组织教学要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结合进行,教师应有意识地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等活动,让学生走出学校这个小课堂,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实践,不断体验、领悟道德准则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社会生活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去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社会实践能力。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设计,如教学《购物有学问》时,我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集市上、超市里,让学生在观察中切实感受价格的秘密,亲身体验购物的学问。因此,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我们在实际教育时,应着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看到事情的真实部分,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触及他们的心灵,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篇4

    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作为一名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

    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上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

    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

    有的学生说:“我家里的人最怕我哭,我就哭,直到他们同意。”

    也有的说:“我就偷偷地做,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

    ……

    我说:“确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它们。回去后,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也许就成功了。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有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再去实践,得到的可能会更多。

    2.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二、结合实际,让道德教育工作有特点

    我们国家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因此农村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必须面向农村,紧密结合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

    首先,要利用品德与社会课加强爱农村、爱劳动的教育。现在就有许多身在农村而不爱村、不爱劳动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很好,他们学习的动力是考上大学,走出农门,离开家乡……这样的想法是偏面的。这种思想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家庭、社会、个人等各方面的因素存在。这时如果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上显然是不行的。这就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来教育学生树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如在教《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首先用类比法引导学生说说参与劳动的不同感受,从而教育学生要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热爱农村。

    其次,要结合品德与社会课加强农业科技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在农业生产中的含量正日益加大。我教《春天的种植》一课时,先播放VCD多媒体课件,做“农事5分钟新闻会”,对学生进行农业科技教育,再组织学生展开“种子发芽”的条件讨论。然后结合类似事例,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增强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长大攀登科学高峰的自觉性。

    三、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

    农村小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均采用了单一的、古老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这种以说教为主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现实社会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要改变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就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经过这几年教学的不断实践,我探索出以下几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

    1.明理激情导行模式

    这是在传统的讲解模式基础上演化而来的,适用于品德与社会新授课中的各种课型。它是以教师为主导,通过直观演示、口头讲解、文字阅读、评价行为、激感等手段传递信息。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理解教材、动情明理、自省辨析,最后由教师评价提出行为要求。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道德知识或某一方面的行为方式。选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时候,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如在教《我送老师一支花》一课时,提出了“老师像红烛,无私奉献青春年华”“老师像园丁,辛勤培育现代化建设人才”“我们要尊敬老师”的观点之后,教师可推心置腹地向学生谈谈自己在教师的关怀下成长的故事,以及对教师工作的情感体验,然后让学生谈他心中的老师,使师生间产生感情上的认同和共鸣,促使学生主动地以实际行动来尊敬老师,提高了教学实效。

    2.“问题--讨论”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个人的潜能和整个人格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思考辨析机会,培养学生“悟理--讲理--用理”的能力,适用于哲理性较强的课。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模式最受学生欢迎。

篇5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A-0088-01

品德与社会课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促进学生的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一般来说,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会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所以,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要关注儿童的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引领儿童“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

一、结合生活实际,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生活。因此,准备、设计每一节课都得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我们互通有无》一课,教参上目标大而全,从情感态度到行为习惯,从知识技能到过程方法,好像滴水不漏,但是不具体,操作性不强,而且有些描述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我校地处农村,经济欠发达,学生搜集资料的途径不多。因此,对于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我校学科教研组经过研究讨论,将其定位为:(1)情感态度:让学生通过调查了解我们身边的出口和进口商品,了解外来词汇,知道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重要性,全球经济走向了全球化。(2)行为习惯: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经济活动,养成用开放的视野思考问题的习惯。(3)知识与能力: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4)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了解、整理归纳,让学生了解互通有无就在身边,由来已久,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来临。

这样的教学目标,调查了解的都是学生身边的事,具有操作性,便于实施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调查,发现身边的玩具厂、水泥厂的产品都出口到亚、欧、美、非等地,我们使用的手机、电视、电脑和照相机等都有进口的,而且我们家乡的企业也有了“洋专家”。所有这些,学生由于亲身感受到,觉得亲切,课上学习的热情很高,再加上教师的指导,很快对经济全球化有了初步的认识。

二、链接学生生活,活化教学资源

教材,作为课程的重要载体,是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基本的步骤和方法。但是,教材“只是学生学习文化的一根拐杖”,不能把教材当做学习的全部。尤其是品德课的教学,更是不能离开学生的生活、对学生进行空洞地说教。

在教学《天有不测风云》一课时,笔者及时地把玉树地震和冰岛火山爆发的资料补充给学生,在“天灾无情人有情”的教学中,笔者把2008年我校学生给汶川地震捐款的照片做成课件,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学生看到自己捐款的照片,一个个十分自豪,纷纷表示要继续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为玉树震区献爱心。同样是这一课的教学,由于有了我校学生的捐款事例,笔者就大胆地把南京孩子为新疆捐款的素材给删了。实践表明,联系学生的生活,活化教学资源,教学效果更好。

三、挖掘生活经验,组织有效教学

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因此,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有效教学对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尤为重要。在品德课的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再现生活情景,唤起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生活经验来学习道德,提升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理解。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不说话的朋友》的教学中,笔者是这样设计的:

活动一:说我认识的“朋友”。教师出示邮政信箱的示意图,让学生说说它的作用。由于邮箱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所以学生感觉到非常亲切。由此,引出“公共设施”的概念,从而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公共设施。

活动二:我为小区请“朋友”。出示一个新建小区的示意图,让学生为新建的小区设计公共设施。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别在自己认为合适的位置贴上示意图,然后在全班展示,说说自己的理由。

活动三:我替“朋友”说说话。通过阅读《椅子的哭诉》,了解有些人对这些“朋友”并不友好。让学生听一个真实的故事,明白损坏公共设施的严重后果。然后,请学生代公共设施对人们说说心里话。

篇6

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作为一名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一下几点:

1.1 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

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让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

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

有的学生说:“我家里的人最怕我哭,我就哭,直到他们同意。”

也有的说:“我就偷偷地做,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

……

我说:“确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回去后,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也许就成功了。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有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再去实践,成功的可能会更大。

1.2 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2.结合实际,让道德教育工作有特点

首先,要利用品德与社会课加强爱劳动的教育。现在就有许多不爱劳动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很好,他们学习的动力是考上大学,走出家乡……这样的想法是片面的。这种思想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家庭、社会、个人等各方面的因素存在。这时如果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上显然是不行的。这就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来教育学生树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如在教《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首先用类比法引导学生谈谈参与劳动的不同感受,从而教育学生要尊重劳动,热爱劳动。

其次,要结合品德与社会课,加强科技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在生产中的含量正日益加大。我教《春天的种植》一课时,先播放VCD多媒体课件,做“农事5分钟新闻会”,对学生进行科技教育,再组织学生展开“种子发芽”的条件讨论。然后结合类似事例,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增强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长大攀登科学高峰的自觉性。

3.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

小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均采用了单一的、古老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这种以说教为主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现实社会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要改变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就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经过这几年教学的不断实践,我探索出以下几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

3.1 明理激情导行模式

这是在传统的讲解模式基础上演化而来的,适用于品德与社会新授课中的各种课型。它是以教师为主导,通过直观演示、口头讲解、文字阅读、评价行为、激感等手段传递信息。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理解教材、动情明理、自省辨析,最后由教师评价提出行为要求。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道德知识或某一方面的行为方式。选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时候,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如在教《我送老师一支花》一课时,提出了“老师像红烛,无私奉献青春年华”“老师像园丁,辛勤培育现代化建设人才”“我们要尊敬老师”的观点之后,教师可推心置腹地向学生谈谈自己在老师的关怀下成长的故事,以及对教师工作的情感体验,然后让学生谈他心中的老师,使师生间产生感情上的认同和共鸣,促使学生主动地以实际行动来尊敬老师,提高了教学实效。

3.2 “问题――讨论”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个人的潜能和整个人格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思考辨析机会,培养学生“悟理――讲理――用理”的能力,适用于哲理性较强的课。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模式最受学生欢迎。

篇7

从社会常识着眼,以种种社会现象,如家庭的、学校的、国内的等具体事例,展示美与丑、真与假、善于恶的比较,让学生明白这些社会现象、社会实例的同时,也能在自己的思想深处对自己的行为的好坏有所鉴别和认识。而这种认识,在小学生初次认识社会现象的过程中往往是不全面的,甚至会出现错误认识,这也是正常的,但必须加以正确引导,引导靠什么呢?就是靠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始终将思想品德教育贯穿其中。

二、以情激情,吸引学生去学

真情能打动人。在一定条件下,人的真实情感可以互相传染,互相影响,进而产生共同的情绪体验。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热情,会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在品德与社会中,教师在把握教材的结构和重点的基础上,以自己的真情实感来感染学生,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后果。

三、坚持与社会实践现结合

品德与社会课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参与社会,适应社会,了解社会,以便能在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在这日新月异、千变万化、五彩缤纷的社会里,要提高小学生辨别是非的思想觉悟,就必须注重社会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的同时,设计好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通过社会调查、参观爱国主义基地、法制宣传等等,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味真、善、美,引导学生对社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其明辨是非,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自律、自信,有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

四、注重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对于学生来说,探讨和把握获得科学结果的方法和途径,往往比学习和记忆知识结论更有价值。他们在向未知和疑问的探讨研究过程中,需要经历和体验失败的。

《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法规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如《学校生活有规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1、初步建立规则的概念,认识规则的普遍性。2、理解规则的必要性,懂得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3、初步树立规则意识,开始将《小学生守则》等学校规则内化。

五、要不断拓展教学空间

篇8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教师如何组织各种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使课堂真正动起来呢?

一、自主学习,课前“动”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课前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表现。在新课改理念下,品德与社会课更应注重课前预习,在《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有很多是要求学生自主探究,调查访问、收集资料,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若课前没让学生先 “动”(预习)起来,搜集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的各种资源,是很难充实教学内容,让学生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的。

《品德与社会》学科的预习应与语数学科的预习有很大的差别,它是以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程资源为主,包括人物资源、文本资源、音像资源、环境资源、网络资源等;搞调查、做访谈、参观、写小调查、小论文、参加过的社会实践活动等保留下来的活动资料(录像、照片)等,要完成需要动脑动手,亲历亲为,或在家长的指导、小伙伴互助合作下完成。应让学生通过口动、手动、脑动、全身心动等动态的自主学习活动来完成。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这一课时,可让学生通过动口来完成课前的预习:课前让学生与身边的一位大人聊聊天,对象可以是自己的爸爸妈妈、邻居、老师、或周围的人,通过聊天,了解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苦和挫折,对他们所造成的影响。这样在课中交流时,学生就会更深刻地体验到,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都会遇到困难和失败,与大人相比,自己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要少的多。又如:在教学《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结果,磨练毅力》这一课时,可让学生通过动手来完成课前的预习:课前让学生将胡萝卜、鸡蛋、咖啡粉这三种食物分别放入水中煮8~10分钟,观察并记录它们不同的变化。到上课时,通过同学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就可以深刻感受到,对待挫折和失败采用不同的态度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再如在《吃穿住话古今》这一课课前,可以让学生分组分别去收集从古至今以至将来,人类的吃穿住有关图片或文字资料。这样可让学生在课前就全身心地动起来,积极主动投入到自主学习的状态中。

二、活动体验,课中“动”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种经验性课程和体验性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的东西,无法通过知识和道德概念去实现,而是要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不断体验中得到。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去进行积极的道德构建,使学习过程成为有意义的生命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随着体验的日益丰富和深刻,精神才会得到不断的升华。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情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加速道德认识的体验和内化,体现课程的过程价值,让整个课堂动起来,从而促进“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伟大的先人》这一课时,可让课堂变成百家讲坛,让学生先在学习小组内组合课前收集的有关我国伟大先人的资料,再将整个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分小组打擂,上讲台当百家讲坛主讲,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给同学们介绍一位先人。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被调动起来了,各小组成员你追我赶不甘示弱,多媒体用上了,肢体表演用上了,自主合作发挥作用了,整个课堂动起来了。学生在自主的讲与评中深刻地了解到了像孔子、司马迁等这样的伟大先人的事迹,体验到了他们的思想精髓,哪里还需要老师费口舌?又如,在教学《我国的国宝——世界文化遗产》这一课时,可让学生展示他们外出旅游时拍的照片,并介绍自己的所见所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再加上教师的补充介绍讲解,从而更深地了解像故宫、兵马俑等这些我国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爱国热情。再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我是参与者》这一课时,在讨论“可以不参加吗?”这个问题时,可以采用情景表演的方式,将第五小队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活动后的不同想法,请同学表演出来,而且让四个组都来表演。通过多次表演让学生更明确的体验到是与非,更深层次地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

篇9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教育的起点,学生的生活是教育的背景,强调在生活中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学生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是在现实的生活中自主建构的。新教材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到结构编排的设计都凸显了“生活化”这一特色。为了实现品德与社会课程真正回归生活,就要让品德与社会课程同语文、数学课程一样也有作业。因为品德与社会作业是实现本课程向课外延伸的最有效的途径。只有作业才能在课程实施中自觉地、有意识地将学生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生活连成一体,才能把课程带出课堂,使课程延伸、扩展到课堂之外,从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所以,在作业设计中应当考虑回归生活,把作业看成是课堂内外的一个衔接点,力争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体现“学以致用”的价值取向。

例如,上《我的劳动感受》(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一课时,笔者布置了这样一个课后作业:回家后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学着为家人做一次饭或炒一个菜,并将整个过程用日记的形式写下来。学生是好动的,这样的实践性作业是最受欢迎的,学生在劳动中学到了本领。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收获了更多:体会到了父母操持家务的辛苦,品尝到了劳动带来的快乐……学生在日记中写道:“……原来,光做一个番茄炒蛋就这么麻烦。为了让我吃上营养齐全的菜,妈妈每顿都要炒好几个菜,真是太辛苦了。我真想对妈妈说:妈妈,您辛苦了!以后,我再也不挑食了……”

生活化的作业学生都乐意做,于是在轻松有趣的作业过程中,学生自然地体验到了生活,提高了能力。

二、 自主化――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

现代德育呼唤个性的张扬和积极性、创造性的释放。品德课程是动态的充满灵气的,每个学生都是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体参与活动的。作业过程自主化闪烁着学生创造的火花,体会着创造的快乐。

1.自主设计作业

让学生也当老师,自己布置品德作业。如在上了《请到我的家乡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后,笔者让学生自己布置作业,设计作业内容。学生设计的作业形式之多,质量之高,令人欣喜。有的到家乡的景点拍下了一张张家乡的美丽景色;有的展开想象,在纸上描画出家乡的美丽身影;有的精心构思,设计出本地一日游方案……这些作业无不体现着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2.自主选择作业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方面的优势,也有不尽相同的兴趣指向。设计多样化、可选性作业,让学生像逛超市选购自己喜欢的商品那样,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作业,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做作业的兴趣。如在上完《我们的班级》(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这一课后,为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进学生对班级的喜爱之情,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作业供学生选择:为班级出一期黑板报;为班级举行一次大扫除;为班级制作班级备忘录;为班级写首班歌;为班级画幅画美化教室……

三、 多元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我们布置的作业不感兴趣,那么设计得再好也只是白纸一张,起不到任何实效。因此,要想达到预期的目标,首先就要吊起学生的胃口,给学生一个乐于做的理由。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品德课作业是一份快乐的作业,是一份能让学生获得体验、感悟的作业,是一份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作业,是一份长知识、长德性、长智慧的作业。这种作业会让学生感到某种程度上的自我实现,得到某种成就感,从中获得快乐和喜悦。为了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我们可以从作业的形式上入手,尽可能地以多样性和新颖性的特点来吸引学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因此,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应从学生出发,体现品德作业形式的多样化。

1.行为履行式作业

这类作业,是为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中设置相应的“岗位”,承担某种角色,通过亲身体验实践,从行为的履行中孕育出相应的情感体验,这种内心体验是形成道德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如《怎样和他联系》(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一课的作业设计:让学生给想念或很长时间没有联系的一位亲友写封信、打一个电话、发一个电子邮件等,把问候带给对方,同时注意使用礼貌用语。通过实践,学生亲身体会到了科技进步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同时又学会了有关通信的基本礼貌用语。

2.资料调查式作业

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以及学生的兴趣水平,设计相应的资料调查式作业,引导学生从家庭、社区、媒体等渠道采集资料,对既定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予以鲜明的证明和具体的充实,从而将其内化为发自内心的价值追求和自我完善的指向。如在教学《平安回家》(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一课时,可设计:根据课上的准备,利用放学或休息日的时间调查本地区近期的,特别是关于小学生交通事故的情况,让学生体验到遵守交通规章的重要性,感受到交通事故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伤害。

3.评价式作业

教学《我是自己的主人》(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一课,在学习“我能管住自己”后,笔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一份合理的、切实可行的自我锻炼计划,在一周内每天对执行情况进行自评和家长互评。两周后,用日记的形式谈谈自己的体会,对进步的学生进行全班表扬,鼓励其今后保持下去。这样的作业让学生在不断克服、战胜困难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意志,从而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类似这样的评价式作业关注更多的是学生能力的提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注重的是过程性评价,这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展览式作业

上了《绿色小卫士》(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之后,笔者布置了一个“变废为宝”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利用废弃物品制作一个生活中的小用具,并在班级中将作品展出。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展出的作品精彩纷呈,环保意识和创造力也在制作中得到了培养。

篇10

相对于单纯的知识传授而言,思想教育更有其复杂性。所谓“言传身教”,这对担任《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任务的教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人品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东西都取代不了的。其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吸引学生的主要源泉。这就要求教师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努力提升自己的学识和修养,从而让学生们“亲其师,信其道。”

作为一名《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观念,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吸取新知识,研究新问题,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致力于本学科的教研改革,并且将最新的理论成果运用到教学中去。课堂教学中,老师积极有效的引导,是确保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教师素养的不断提高必然会令教师在课堂上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上尽情挥洒智慧,展现创造力,创设高效课堂。

二、精心备课

是否备好课,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思品课教师首先要深入研究小学杂工作的培养目标,实施途径和教育原则,这是搞好《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前提.与此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教材,而且要活用教材。当然,光靠书本提供的素材和内容,往往课堂教学有效性不是那么如意圆满,必须通过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悉心研究教法,合理整合教学资源后才能将课堂教学有效性充分展示出来,通过教师精心的教学过程达成对学生最大的教育成效,使学生有所知、有所思、有所感、有所得。作为教师只有在深入领会课程标准、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精心备好课,才能灵活驾驭课堂,才能生成更多的精彩,创设高效课堂!

三、寓情于教,激趣乐学

人的情感往往受情景气氛渲染,特别是孩子们,它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一定的氛围下产生,触景生情。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创设与教学内容想适应的具有激发道德情感的教学情境,以境生情,以情激趣,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从而进入角色,产生情感体验。把课本中的图片制成多媒体课件,适用图像,再现情境,使内容具体形象,例如,《马路不是游戏场》,通过介绍交通事故在社会中的频繁现象,引导学生观看一组,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引发的交通事故的图片,在指名同学以小记者的方式报道一组安全隐患的资料,以当时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热情,会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达到动情中明理,明理中促行。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幻灯、影音、图片等来创设有趣生动的情境,化抽象、枯燥为形象、生动,使学生学习热情与情境产生共鸣。同样是这一课的教学,在新课伊始,借助现在教育技术手段,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欣赏一首名为《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的酷视频,感人的音乐,把学生带入了事故的现场,十三岁女孩的悲惨遭遇,让每个学生都留下了伤心的泪水,从而感受到交通规则的重要性。遵守交通规则,能够给社会带来一份安宁与和谐。

篇11

《品德与社会》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学生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在课堂中只有创设各种不同的情境,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这种感性活动中,学生们的身体、各种感官、各种心理因素都处在积极的状态之中,它能满足学生好动的天性,自然而然地营造出一种让学生感到美好、亲切、喜爱的学习氛围,使原来枯燥乏味的说教成为喜闻乐见的身心享受,从而诱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热情,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中、积极向上的教学内容中感受生活。

比如在《家有喜事》一课中,上课前,笔者喜气洋洋地走进教室,兴奋的向学生介绍了自己家中的喜事,学生们一下被感染了。笔者随机问道:“人人都有一个幸福美好的家,你家的喜事肯定也很多,谁能说一说让我们共同分享?”学生们踊跃举手,兴致勃勃地争着上来介绍自己家的喜事。教师用“真为你高兴”、“祝贺你”、“为你喝彩”等来表示肯定,学生很快就带着愉快轻松的心情进入学习角色。

二、注重以学生生活为本的自主活动

新课程理念指出:课程源于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原型出发,使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等重新融入到学生生活中,有机地整合为学习主题。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与主动精神,让学生在主动中参与,在参与中发展。

在教学《公共交通有规则》一课时,因为交通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笔者针对这一实际情况,设计了“我会过马路”的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感受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而且印象很深,不容易忘记。接着笔者利用多媒体制作了交通标志和交通设施的课件,让学生了解了基本的交通知识。然后开展了“交通规则知多少”竞赛,在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言中,交通标志、交通规则不再枯燥、呆板和难以认识。学生在自己进行的活动中,学到了基本的知识,丰富了生活经验。

三、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

新课程标准中的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等,能满足个体与他人交往的的需要,在这种交往中学生又能感受人与人之间达成的融合、沟通的快乐,得到集体、小组的认同,看到自己在小组中、合作中的力量,找到自己与他人之间许多共同感受,这些都是令学生快乐的事。既能培养了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虚心听取别人发言的习惯,又能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 转贴于

例如,在《我是聪明消费者》一课学习中,有个环节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买东西有哪些学问?笔者让每个学生都来说说自己的想法。有的说买食品要看保质期;有的说买早晨的菜最新鲜;有的说买换季的服装便宜;有的说多走走看看要货比三家;有的说买东西索要发票……小组合作时做到人人发言,组长选择记录并总结发言。全班交流时小组可以根据自己组选出的“学问”自主地展示给大家。这样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同时又学到了很多买东西的学问,成为聪明的消费者。

四、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新教材中的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有选择地选取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内容。一

篇12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脱离生活,纸上谈兵。把握教学目标,创设生活化的探究情境,让更多的儿童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因问题而产生需要,激发兴趣,形成探究的动力。以往莘莘学子一个个像嗷嗷待哺的小鸟,张大嘴巴等着教师喂食。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为了所谓的课堂秩序,为了灌输更多的知识,封锁了学生的思维。新课程如同一缕清新的春风,为我们带来新的活力,它更贴近学生,更像一本学生的“学本”,而不是老师的“教本”,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具有开放性。这就要求我们要走出原有的误区,跳出教材,走进学生,走进学生生活,让学生做空中自由翱翔的小鸟,而不是笼中咿呀学舌的鹦鹉,要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思维的想象的翅膀。

如在教学一年级的课文《认识好朋友》一课时,为了可以让更多的小朋友叫出对方同学的名字和促进新同学之间的交流,我安排了到操场上做游戏——兔宝宝快回家(“说说自己的姓名”)。全班围成1个圈,一个小朋友当熊宝宝,其他小朋友当兔宝宝。当熊宝宝追上兔宝宝时,兔宝宝能说出熊宝宝的名字,并说“我是你的好朋友***”,这样,兔宝宝就可以安全顺利地回家。熊宝宝大家轮流着当。孩子们处于非常激动与兴奋中,于是笔者问:“我们班级中的每位同学你都认识吗?你都可以顺利的叫出他们的名字吗?如果你不能叫车他人的名字,你也许会回不了“家”哦!怎么办好呢?”小朋友们都说:“赶紧认识他。”于是全班在操场中开展了认识新朋友的活动。教师引导孩子们不认识或者叫不出对方名字的同学,可以通过握握手、说姓名、拥抱等方式,积极地认识新朋友。然后分组游戏。游戏中,教师又提出:你知道你认识的的同学有什么爱好吗或者特长吗?很快,大伙又进入互相询问、介绍。课中,很多小朋友从陌生变成了好朋友,让他们从中体会到结识新朋友的乐趣与愉悦,减少了部分孩子因胆小、害羞而不能快速去认识新伙伴情况。

这样的学习方式给一年级的新入校的孩子们带来了愉悦,他们可以从中自由地表达所知、所见和所感。学生是真正自我解读,自我感悟,我们应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使学生充分经历学习的过程。生活蕴藏着无限的教育价值,“以人为本,创设情境,走向生活”张扬学生个性,既检验了学生的个方面的素养,又提高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切实体现新课程的育人理念。

二、学科联系,真情演绎,拓展生活

先生曾说过:“人人都有情感,但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情感推动力的薄弱”。所以,在《思品和社会》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去创设一个个充满情感、易于沟通、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中获得体验,陶冶情操,得到启迪,使美好的情感体验内化为高尚的道德情操。

我们知道,任何一门学科都不可能独自完成全面发展教育的任务,这就要求各学科协调统一,互相渗透。如:语文学科是多方位、多角度、多层面,立体式的综合性学科,其内容包罗万象,涵盖了文、史、哲、数、理、化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个方面的知识。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与语文、音乐、数学、美术、体育等其他学科内容紧密结合与联系,尽力演绎一个个美好、和谐的情感体验氛围,使每一个孩子在感动中感悟、在体会中学会。

如在教学《祖国的宝岛台湾》一课时,为了加强学生对台湾同胞渴望回归心情的体验,笔者从网络中找到了《乡愁》一诗,播放朗读:“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让学生从中得到了台湾同胞回归

“学科联系,真情演绎,拓展生活”,学生对学习始终充满好奇,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去探索,使《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更富有趣味性,有吸引力,加强了该与其它学科的整合,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促使学生顺利和谐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内容生活化

社会生活是《品德与社会》学习的源头活水。学生的学习离不开实践,而实践、探索的最好平台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思想品德可以说无处不在,而现实生活又是思想品德的丰富的源泉。只有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充分的发展,优化学生的学习。如果实现了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学生的学习将是在喻教于乐中进行,学生的认知、情感将同时得到和谐发展。并且,教学内容与生活结合,会很大程度上优化学生的学习。因此引导学生依托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去认识和探究,对更好的掌握《品德与社会》知识有着很大的帮助。

如在上《集体处处有规则》的一课前,让班级的学生在课间自由活动10分钟,并告诉学生可以玩自己最喜欢的活动项目,只要开心就好。上课伊始,我便随机问学生一下几个问题:

(1) 你是怎么活动的?

(2) 玩得开心吗?为什么?

(3) 你期待以后都这样活动吗?为什么?

通过活动和回答,每个学生的心中自然都有了自己的行为准则,很快就可以懂得集体中规则的重要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