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查技术与工程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8 11:49:54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勘查技术与工程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勘查技术与工程论文

篇1

1.2场地微振动测试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抗震设计的质量,可以对场地微震动进行测试,对脉动幅度值等参数进行确定,从而将场地内的地震区进行划分。另外,在室内外测试过程中,利用各种检测技术可以获取各种数据资料,通过对这些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确保能够获得更加准确和可靠的岩土工程设计参数。

2地理信息系统

当前地理信息系统已经开始广泛应用在空间数据处理中,其主要是以地理坐标为主,通过勘察来获取某一区域内的数据资料,从而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来有效管理岩土工程勘察信息。地理信息系统在应用过程中得以不断的完善,其功能也不断的增多,不仅具有输入、编辑、维护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功能,同时对于文件型图形数据和关系型的属性数据还具有有效的连接功能,这样不仅有效确保了这两种不同的数据库能够互相进行访问,还可以对图形数据进行更好的分析。由于是完全面对用户进行界面设计,而且还能够提供相应的接口,这样可以有效确保二次开发的顺利进行。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信息处理能力,可以有效确保信息管理系统可视化功能的实现。当前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功能不断完善和发展,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的扩大。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在民用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不仅可以将地质资料在工程中进行输入和查询,还可以使可视化综合动态查询和检索功能得以实现,有效确保了勘察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这样就可以为勘察管理部门提供更真实的数据,确保其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利于更好地指导岩土勘察工作的实施。

3遥感技术

利用遥感技术可以确保探测范围和信息量的进一步扩大,同时通过多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在短时间内即获取到相应的信息,可以实现动态的监测。而且利用遥感技术收集到信息后,可以对信息进行存贮、传输,这对于信息的进一步应用带来了较大的便利。在民用建筑岩土工程勘察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更好地显现出地域内的不同地貌特征,为工程建设方案的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有利于更好地掌握复杂的地理环境。

篇2

学校扩招使本来就不充裕的实验室面积、实验设备量严重不足,且仪器设备陈旧落后,资源配置紧张;实践教学课时被削减,被多媒体演示或课堂讲授形式所代替,效果可想而知。而且多数高校的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实验内容也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偏少,创新性实验更少。

1.2实践教学环节缺乏严格合理的考核制度,流于形式

学生的专业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流于形式,实习报告或者毕业论文(设计)也仅仅是在生产单位原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修改,并没有达到最终的实践目的。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是体现大学生完成四年学习后专业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但由于处于大学最后的阶段,往往得不到重视,又受到学生找工作、考研等的影响,使得时间比较仓促,学生并没有独立认真地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也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1.3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欠缺,不能很好的起到引导作用

大多数青年教师都是刚毕业就上讲台,虽然专业基础知识比较深厚扎实,但普遍缺乏生产实践经验。作为实践教学的执行者,这恰恰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一个没做过设计的教师去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结果可想而知。专业课的讲授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理论不能联系实际,学生听起课来也觉得乏味,对专业课内容没有感性直观认识,没能达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效果。

2提高工科学生实践能力的措施

2.1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创造更好的实践教学条件

根据专业定位目标,完善现有的实践教学安排,增强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内容,提高学生设计实验能力。对现有课程中的实验安排要保质保量地完成,确保学生能真正学到东西,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对于大型实验设备缺乏而又暂时不能解决的情况,可积极与相关兄弟单位加强合作,达到实验安排的最终教学目的;同时对有些专业课程可针对性地安排课程设计或课程论文,以提高学生的科技写作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比如对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来说,地基基础、岩土工程勘察等课程均可设置课程设计,对学生进行分组,让组员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有效地融入到项目的完成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地学习、自主地进行知识的运用,最终从头到尾完成一个项目的设计,熟悉设计的流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给学生提供实践活动场所,创造更好的实践教学条件,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我校积极克服各种困难,建立了临城、张河湾等校外实习基地,作为一二年级学生的地质认识实习、工程地质实习等教学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不但为青年教师队伍提供了一个良好有效的工程实践锻炼场地和条件,而且也避免了学生在企业实习走马观花的情况,解决了学生校外实习住宿、交通等因素的制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时间。除上述传统的校内校外实习实践教学模式外,我校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也采取了与生产单位联合培养的教学模式,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工程实践、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中。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集体完成一二年级的地质认识实习和工程地质实习后,基本掌握了对野外地质现象的认识与描述、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工作方法以及工程地质测量与测绘方法与技能。因此,三年级与四年级的实习安排在工程单位进行,参与到实际的工程勘查实践,既把一二年级实习所学的技能得到了应用,又在实践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方面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学到了在学校中没接触到的东西,为日后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加强毕业实习环节

毕业实习这一环节,是实践环节中亟待加强的地方。毕业实习是继认识实习、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等环节之后的一个时间较长、综合性较强的特殊教学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但往往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考研、找工作等,学生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也很难达到预期目的。针对近年来我校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出现的一些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措施:(1)端正学生对毕业设计的态度,纠正他们的错误思想,使其认识到毕业设计是对大学阶段所学知识的总结与提高;(2)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学生毕业后不同的发展对毕业设计选题进行分类,提高学生毕业实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3)完善毕业设计监督和管理,加强毕业设计过程中教师的监督和指导作用。

2.3建立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与考核体系

为确保实践教学活动的质量,我专业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分别制订各项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考核大纲,细化考核方式、考核内容、操作规范、评分标准等,并制订相应的教学考核标准,使实践教学的评价科学化、标准化,对学生起到督促作用,并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考核方式基本可归纳为:口试、笔试、提交报告、第三方证明(证明文件)等。口试是以口语演说、答辩等形式测试学生口头表达类等技能程度,如毕业设计的答辩等。笔试是以书面答卷形式考核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技能要领、步骤规范等,是常规考核方法。现场操作是让学生现场动手操作,观测其操作规程与技能掌握程度,比如对仪器操作的考核可以采取这种方式。提交报告(论文或设计)是通过提交一定格式要求的书面文字材料来考核学生观察、分析、策划、写作等综合技能,我校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一二三年级实习要求提交实习报告,四年级实习要求提交毕业论文(或设计),每个年级根据实习内容再选择口试、笔试等相结合来考察学生。

篇3

0 引言

对于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学生进行培养,主要的教学目标是培养理论知识扎实,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进行实践教学是该专业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因此必须不断的完善和改进实践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1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1.1 以专业特色为基础 在构建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之时,必须充分结合其专业实际,立足于特色进行。该专业的专业特色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充分结合专业和学科,科研和教学两个方面。第二,校企合作,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保障对学生的培养和之后的岗位需求充分结合。因此在构建该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之时,应该通过建设室内实验室、校外实践教学等进行。从而形成从实验课教学到论文设计的,具有全方位综合性强的体系。

1.2 分层次递进式教学 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之时要注意,在教学当中需要分层次进行,采取递进式的方式逐次推进,从而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效率。针对不同年级进行相应的安排,比如针对一年级学生,可以进行一些相对普通的地质认识实习,然后随着学生掌握的知识不断的提高而增加实习内容的难度。

1.3 进行科研训练 进行科研训练实习,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该训练主要针对已经完成基础训练的学生,通过有效的考核进而选拔较为优秀的学生参加。通过教师或者学校建立的有关科研基金,以此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经费保障,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类针对该专业的比赛。

2 实验室建设

根据专业要求建立相应的实验室,比如建设普通地质实验室、矿物岩石实验室等。同时在实验室配备相应的设备,显微镜、标本等。例如针对矿山的勘察,可以依据其专业方向,在建设实验室之时,将矿山勘探地质以及矿山开发地质,将这两个方面作为重点进行建设。这就需要不断的丰富实验室的样本,矿石品级、类型等。在教学当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鉴定、识别等。而在矿山开发地质有关实验室之上,在教学当中需要分析矿床地质特征、相关技术等。并且通过多样化的项目教学,进而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3 实践教学

3.1 构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在实践教学当中坚持产学研结合,通过校企合作、院校合作等,构建校外的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实践教学基地的构建,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确保学生通过不断的实习进而充分的将理论和实践结合,提高专业技能。并且通过实习让学生熟悉日后的工作流程、熟悉岗位技能等,也为之后的发展和面对社会的竞争打下坚实基础。结合专业实际,立足于企业的具体情况建立相应的实习基地。比如认识实习可以开设矿山勘查队等相关企业。在相关的科研院所进行一些相关思路、动态等方法的实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实践能力。

3.2 构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 构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就要求配备有关的设备,图像分析仪、多功能显微镜等。在这些具有先进性的设备基础之上,进而完成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构建工作。将教学、科研和生产有机的结合,促进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通过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不仅可以保障学生相关专业课程能够有充足的实践机会,而且为学生日常的创新思维和活动、设计等提供条件,拓展学生在教学之外的自主学习空间和提高实践能力。

3.3 开展多方联合 学生在进行最后的毕业论文之时,大部分是建立在教师的科研基础之上。虽然有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学生在选题设计之上和科研课题结合,然而由于经费、课题限制等,大部分学生无法进行现场实习。加之最近几年以来大部分院校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扩招,学生的数量增多在毕业之际教师所需要指导的学生也相应增加,在一定程度之上对论文的质量造成了不利影响。这就要求学校开展多方联合,加强和相关企业的联系,为学生的毕业论文提供条件。另外增加和各研究院所的合作,将一些优秀学生推荐入内,进而提高论文设计质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之时,要求要建立在专业的特色之上,并且在实际的教学当中进行分层次的教学,通过递进的方式而逐渐提高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与此同时也需要进行一定的科研培训,鼓励学生参与专业相关比赛,提高其创新能力和熟练专业技能。最后需要进行实验教室和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开展多方联合,为学生不断提高综合能力而提供条件和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淑敏,胡夏嵩,夏楚林,胡德旺,胡莹.青海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0,02:175-178.

篇4

引言

工程地质勘查的目的就是为拟建设场地查清地下岩土体包括一些未明目的物、构造断裂带、地下水等的物理力学性质、赋存状态、分布特征等工程地质条件,为设计、施工部门提供依据。目前主要的勘探方法有钻探、槽探、探井和物探等,其中因钻探资料具有直观、可靠的特点而使钻探成为最常用的勘探手段,但由于钻探只是在点线上揭示目的物,在一些较复杂的地质条件下,如石灰岩地区、大采空区地段等,很难完整地反映地下岩土层的变化情况,为查清岩土层在地下空间的展布情况,往往需施工大量钻孔,费时费力,效率较低;而在物探方面随着近几年物探方法、技术的发展及先进的仪器设备的应用,可以以极高的效率完成对地下岩土体的形态、规模、分布的圈定及一些物理力学参数提供资料,但由于物探方法的多解性、复杂性使物探工作很难单独地进行,被较少应用。

1直流电阻率法

工程地质勘察中常遇到目的体埋深不大,规模较小的情况,在进行电法勘察时,要求小点距、高密度数据采集,这时用常规电法开展工作就显得施工效率太低且精度不够,当前探测地下岩土体最常用的是高密度电阻率法。高密度电阻率法进行二维地电断面测量,兼具常规剖面法与测深法的功能,敷设一次导线后可进行数百至数千个记录点的数据观测,其信息量大、施工效率高,而且数据经自动采集系统采集后,可以通过处理软件实现资料的现场实时处理,并根据需要自动绘制和打印各种成果图件,大大提高了电阻率法的智能化程度,很适合一般勘查中对地下目的物的探测;高密度电法野外工作装置形式较多,总电极数与点距可根据场地与勘察深度任意选择。

一般固定断面扫描测量,其视电阻率断面为一梯型剖面;变断面连续滚动扫描测量其视电阻率断面为一平行四边形剖面。对高密度电阻率法资料的反演分析方法主要有边界单元法、有限单元法和目标相关算法等三种方法,三种方法各有千秋,可根据岩土层的具体形态选择。高密度电法勘探的出现使得电法勘探的野外数据采集工作得到了质的提高和飞跃,同时使得资料的可利用信息大为丰富,使电法勘探智能化程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下面是用高密度电阻率法求取石灰岩基岩面的一个实例:广东平远河披水桥工程地质勘查共施工钻孔四个,其地层自上而下为砂卵石层、含砾粘土层、二叠系灰岩。其中各孔内砂卵石层厚度变化不大,但灰岩岩面起伏非常明显,左侧钻孔最浅处埋深仅7m,往右依次为9. 2m, 18m,最右侧钻孔至48m犹未能见到基岩,钻孔中灰岩岩芯完整,未见溶蚀、溶洞现象。后进行桥桩超前孔施工时,发现入岩面相差很大,且见较大溶洞, 2#基础处水平相距2. 5m,入岩面竟相差10m。为全面了解地下基岩面情况,采用高密度电法测量,共布设四条测线,点距2m,通过已有的钻探资料选取测量参数,并校正深度,最终得出成果图件,可以看出灰岩视电阻率在250~300Ω·m左右,灰岩岩面呈石林状起伏分布,整体呈左高右深趋势,溶洞反映相当明显,在最右侧钻孔未见基岩处,显示基岩面约60m深。后经钻孔证实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2地质雷达

地质雷达以其轻便、抗干扰性强、分辨率较其它物探方法高的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地质勘探、公路质量检测、文物考古等领域。地质雷达的探测深度和分辨率主要与天线的中心频率、天线距离、偶极方向等设备参数及地下介质电性、电磁波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等岩土层物理性质有关。目前的双天线地质雷达的观测方式主要有两种:剖面法和宽角法。其中剖面法就是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以固定间隔沿测线同步移动,每移动一步便得到一个记录,整条测线的记录就是地质雷达的对地下探测的时间剖面图像,这种记录可以准确的反映正对测线下方的地下物体变化情况。宽角法观测则是一个天线固定不动,而另一天线沿测线移动,通过记录地下不同层面反射波的双程走时而求取地下介质的电磁波传播速度、地下介质的电性参数。地质雷达的资料处理与地震波的处理相似,可应用数字滤波、反褶积、偏移绕射处理、多次叠加等技术手段进行,一般都有专门的处理软件。下面是地质雷达配合钻探在对地下溶洞探测的实例:山东临沂地区某厂区内部分道路及地面出现裂纹和下陷,怀疑地下有溶洞等物体,需进行勘探,由于不知地下物体的具置、形状,如果纯粹利用钻探方法,则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还可能劳而无功,拖延处理。

3瑞雷波法

瑞雷波法可分为稳态瑞雷波法和瞬态瑞雷波法。因稳态瑞雷波法设备较笨重,成本较高,一般难于推广应用,而瞬态瑞雷波法以其简便、快速、分辨率高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民建岩土工程勘察和环境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估当中。瞬态瑞雷波测试是由一个垂直作用于地面的冲击震源(爆炸、落重、铁锤等)产生信号,用两个或多个检波器从震源开始沿垂直于测线方向直线布置,对一定频率范围内的瑞利波信号进行记录、提取,并利用专门软件进行正演和反演分析。瑞雷波法尤其适用于层状岩土体的探测、识别。

4瞬变电磁测深法

(TEM)瞬变电磁测深法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电法勘探分支方法,它利用采集的数据求取各个测点在不同深度的视电阻率,做出视电阻率的剖面图,进而利用视电阻率异常来分辨和定位地下目的物的几何形态与展布。它除了具有电磁法穿透高阻层能力强、分辨能力好,采用人工源随机干扰影响小、探测效率高、成像清晰直观明了等优点外,还具有耦合方便、受地形影响小的突出优点,在一些场地狭窄,其他物探方法难于开展工作的条件下,采用瞬变电磁法往往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更为难得的是由于该方法探测的为纯二次场,故可采取简单加大发射功率的方法以增强二次场提高信噪比,增加探测深度。正是由于瞬变电磁法的一系列优点使其在工程勘查、地质矿产、路基工程等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

5总结

在工程地质勘探中常用的物探方法尚有高分辩率浅层地震反射法、折射波法、高分辨率电阻率法、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等,限于篇幅在这里不再一一叙述。实践表明,在工程地质勘查中,单纯利用一种勘探手段,往往不能取得良好的勘查效果,而将多种勘探手段有机地综合利用,却往往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收获。

参考文献:

[1]李大心 探地雷达方法与应用 1994

篇5

一、前言

现今国内的高层建筑中土钉支护技术应用的很广泛,也是高层建筑的施工重点。很多的建筑工程由于土钉支护技术的失误,结果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是建筑工程的工期延误。所以,在建筑工程中,我们应当确保深基坑的安全性和质量,这就需要我们采用土钉支护技术进行深基坑的施工。土钉支护技术的造价较低,施工方法简便,同时工期较短。本文主要通过对土钉支护技术在深基坑中的设计、施工以及检测和在雨季中的处理对策等内容进行分析,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二、工程概况

笔者所在公司负责某市的一座综合楼,该楼的建筑面积是9.5万平方米。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该楼有22层,并且有地下室,基坑开挖的深度为9米。通过地质勘查报告可以知道,影响场地基坑支护影响的岩层包括填土层、粉土、黏土、粉砂等。粘土没有钻穿,现场测验有两层地下水,第一层地下水的深度是2到12米,第二层地下水的深度为14米。深基坑东临城市主干道,西侧是住宅区,北侧是一宾馆。

三、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通过现场的地质勘查情况,同时还考虑到工程的安全、经济以及周边情况等因素,对于该工程,我们可以采用土钉支护技术和护壁桩两种施工方案。同时通过地质勘查报告,可知,该场地地下水位较高,因此实际开挖地下3米左右就可以见到地下水。。

1.基坑降水

为了使地下室能够干燥作业,我们使用12口径的管井进行抽水,将降水井安置在距离开挖线1米处,考虑到可能将地下水降到基底一下1米处,因此要在基坑周围布置82口管井,每口管井的距离为八米,在基坑内部布置渗井。降水井的深度为13米左右,将管底封死,同时在管外填上滤料。

2.土钉支护

由于地下结构施工对空间的要求,因此基坑侧壁和地下结构外墙之间的水槽为0.8米,同时土钉墙的高度应该为12米,土钉墙的坡度大约为1:0.2,同时还布置8排土钉。使用20HRB335型号的钢筋,保持水平间距在1.5米。土钉的长度为5米到九米,孔径是110毫米,排拒是1.5米。同时在第二排要采用预应力锚杆,长度为15米。

四、土钉支护施工技术

1.土钉支护工艺原理

土钉支护技术就是在依次开挖基坑土方而形成的坑壁中,通过采用机械进行钻孔,从而将土钉放到孔内,然后向孔内注入混凝土,然后在挂上钢筋网,最后喷射混凝土面层结构,这样就使其形成共同支撑的结构体系,经过这样的施工,一直到挡墙支护完全。

2.工艺流程

首先是基坑降水施工,接着是土方开挖至土钉标高下50cm,然后是土钉成孔,接着是杆体支放,接着注浆,接着坡面修正,接着铺设钢筋网,然后喷射混凝土,然后重复工序至基坑底,最后基底排水沟。

3.基底施工

对于土钉墙的施工,必须要根据开挖来进行,对于基坑的边坡一般应该按照分层分段开挖的原则进行开挖,采用中心岛的开挖方法,也就是说,首先将基坑沿线挖出10米左右宽度的护坡作业平面。将土方开挖到土钉标高一下0.5米处,同时采用机械成空方式,孔径大约为110ram,同时还要控制好空的深度、孔径以及倾角。在成孔以后,要迅速的向孔内插放钢筋,同时进行注浆。土钉杆体的水灰比为0.5,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浆进行注浆。在第一次注浆完成后两个小时内,进行第二次注浆,同时要将孔口进行封堵。对于喷射砼施工,我们分段进行在统一分段内,喷射的顺序为自下而上。

五、施工监测

1.地下水位监测

从6月21日项目开工到7月17日,对降水井施工完毕并进行连续的抽水后,必须要保持水位在十米左右,可以达到施工的标准。

2.基坑位移监测

在进行土方开挖之前,要对基坑坡顶的水平位移以及沉降位移进行测定,得到原始值。水平位移很沉降位移的监测点沿着基坑坡顶的变现布置,距离为三十米。在进行土方开挖时,要每天检测一次。将沉降监测点布置在深基坑开挖可能影响范围内的市政道路上。对于水平位移,我们采用视准线法,就是说在需要进行位移监测的基坑槽壁上布置一条视准线,并且在改线两端深基坑可能影响的范围内设置两点A、B,将他们作为监测的主站点和后视点。接着就沿着改线在槽壁上设置几个观测点,就可以直接在读数尺上读出位移。

六、雨季中出现的危机情况和处理措施分析

7到8月间,该地区就进入了雨季,雨季给深基坑施工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和影响,同时伴随着暴雨的来临,边坡支护的安全就面临很大的挑战。

1.危机情况的出现

在基坑的边坡锚钉和面层喷射混凝土施工完以后,在坑壁的局部就出现了一些出水点,同时在基坑西侧的边坡坑壁上,出水点有不断加大并进而形成涌水或者是涌砂的现象。同时在西侧的土体局部的变形变大,有些观测点点的水平位移达到75ram,沉降位移达到90mm。在基坑的北侧和东侧的情况要好一些。通过我们的观测数据分析可知,土方开挖到预先设计的深度,基坑边坡的水平位移相对比较稳定。

2.处理措施

对于坑壁局部渗水,在基槽四壁增加灌水孔,孔深0.6m,高度距槽底0.8m,间距2m。在护壁中插入周边带孔眼的包网塑科排水管,把局部渗水通过暗埋在土钉坡内的塑料排水管引入基坑周围排水沟及集水坑中。利用水泵及时抽排,加快边坡粉土层排水固结。

基坑东(3—1)轴到(3—7)轴采取分级支护.首先把高2.5m.宽4.0m的土卸除。在-7.0m位置增加一排预应力锚杆,高度16m。

按上述措施进行施工和危机加固处理后,对整个基坑及邻近建筑物的位移进行了跟踪监测。各观测点均处于稳定状态。同时对基坑开挖后,地面裂缝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跟踪监测,各观测点的裂缝均处于稳定状态。

3.情况分析

通过现场的勘查,基坑西、北两侧场地条件较好,全部进行了硬化处理.通过对承平位移监测数据分析,开挖到设计深度,基坑坡顶水平位移在10mm以内,变形稳定。说明水源远近是影响基坑稳定的主要因素,地表水渗入土体造成坡体土层的力学性能指标严重下降和坡体水压力增加。

七.结束语

土钉支护技术在深基坑施工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对于深基坑施工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晁 郑俊杰 辛凯 土钉支护技术在软土基坑中的应用 (被引用 18 次) [期刊论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ISTIC EI PKU -2002年6期

[2]陈东 黄博 刘兴旺 曹国强 土钉墙支护技术在杭州某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用 5 次) [期刊论文] 《岩土工程学报》 ISTIC EI PKU -2006年z1期

[3]孙丽梅 张玉敏 高明涛 鞍山东方大厦深基坑土钉支护技术 (被引用 13 次) [期刊论文]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ISTIC -2007年2期

[4]杨文侠 王松泉 朱彦鹏 土钉支护技术在黄土地区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被引用 11 次) [期刊论文] 《甘肃科学学报》 ISTIC -2003年4期

[5]赵乃志 刘丹 张敏江 姚静 复合土钉支护技术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用 2 次) [期刊论文]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 -2007年3期

篇6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性很强,工程勘查和施工方法的多样性以及工艺的特殊性等,使得单一的理论教学手段很难满足课程教学的需要,无法达到教学目标和要求。因此,实践性教学在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学科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而且是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实践性教学要求专业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而且还要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善于将抽象、乏味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生动的工程实践相结合,把学生的眼光由课堂引向广阔的工程技术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可以提高本专业的教学质量。然而,刚从学校毕业踏入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具有学历高、年青富有朝气的优势,但是也存在教师意识不强,工程实践经验不足等问题。因此,培养“双师型”青年教师是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之一,直接关系到该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我校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特点

勘查技术与工程是以地质学、岩土钻掘工程学、应用地球物理学等为基础,系统学习勘查技术与工程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验、实践技能,将其应用于国土资源勘查与评价、各种建设工程勘查、基础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工程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的学科,它既是地质勘查技术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服务国民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方法。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实践,我校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确定了以岩土钻掘工程、勘查技术工程、基础工程设计与施工为专业特色, 将钻掘新技术新方法、新型资源(能源)的勘探与开发和基础工程施工新技术作为专业发展方向的。同时,拓宽本专业在石油钻井工程、非开挖施工技术、地质灾害防治、环境监测和治理技术等方面的应用。在人才培养上,根据我校的特色和办学理念,提出“ 重基础、宽口径、加强实践、个性培养及实施‘双师型’教师” 的模式。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优良学风的培养,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和专业实践,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完整的知识体系以及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以适应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宽广的应用领域。

   二、“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有关专家和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了“双师型”教师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双证”型。认为“双师型”教师就是具有教师资格证和同专业工程师职业资格证。和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相关的执业注册考试就有很多,如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注册建造师等。随着我们国家执业资格考试的深入开展,同时具有教师资格证和土木工程师(岩土)证的人数将会迅速增长。按照这类观点,只要有“双证”,就可以是“双师型”教师。

第二类是“双能”型。认为“双师型”教师是既有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又有工程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主要体现在教学的业绩,如教务部门的考核、学生的评价、教学论文以及专注等;而教师的工程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主要考查教师的企业委托项目、工程咨询以及各种专家系统等等。按照这个方法,刚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很少有人能够达到“双师型”教师的要求。

第三类是“证能”型,既要有“证”,又要有“能力”。这类看法是强调教师必须同时具有“双证”和“双能”,认为“双证”是“双师型”教师的外延,“双能”是“双师型”教师的内涵。

总体来说,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双师型”青年教师应该满足以下特点:一是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具有很强的专业科研能力;二是具备较好的工程实践经验,有参加实际工程项目的工作经历,对本领域内的工程设计、施工流程以及机具等都有较好的了解。

   三、“双师型” 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新的机械设备不断出现,施工方法和工艺也越来越多样化。对授课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不但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参加生产实践,提高其科研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教学中能将知识和技能有效结合和综合应用,提高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学质量,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 建设“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是提高应用实践型专业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之一

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学历层次高、知识面宽、思想活跃,但是工程实践经验不足,在讲授专业课时,容易导致理论与工程实践脱节,难以指导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及生产实践环节,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必须建立一支既有扎实专业理论基础又有丰富工程实践能力的“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提高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学质量,培养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应用人才。

2 建设“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可以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与工程素质

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重点之一就是要“加强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要使学生在校期间,获得较好的工程意识的培养和工程技能的训练,就需要教师的认真引导,因此,只有教师具备了较强的工程意识,才能在课内外、校内外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对学生进行现代工程意识的培养,使学生们能够独立思考各种工程问题,锻炼学生们解决实际工程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合格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3 建设“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是科技迅速发展和生产力水平提高的要求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技含量高的技术装备已经广泛应用到勘查技术与工程领域。但受教育经费以及其他方面要素的制约,课堂上演示的教具以及实验室的设备还停留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水平上,因此,需要青年教师进行工程实践活动,掌握工程上最新的技术装备和工程理念。 “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

   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途径

根据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特点,“双师型”青年教师的培养应该重点放在工程实践方面。结合我校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 “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情况, 进行了如下尝试。

1 提高教师的工程意识与工程素质

近年来,我校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师队伍中新老教师交替步伐逐渐在加快,青年教师比例增大,且教学任务繁重。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学历层次高、知识面宽、思想活跃;但是一般都存在工程实践经验不足的特点,在讲授专业课时,容易导致理论与工程实践脱节,难以胜任指导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及生产实践环节的工作。学校通过建立专业教师定期实践制度,有计划的安排教师特别是年青教师走出去,到相关企业挂职锻炼,参加生产、科研实践,参与工程设计、成果转化、市场销售等工程研究、生产、开发、转化的各个环节,从而提高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工程观念,取得一定的工程实际经验。

2 引进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

不仅要培养与引进学术人才,更要注重培养与引进技术人才。聘请一些大型工程的工程技术人员给学生作专题报告,介绍一些大型工程的设计、施工情况,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聘请技师、高级技师具体指导学生对各施工工种的实际操作。另外聘请工程单位的专家到学校任兼职专业课教师, 与他们进行广泛的交流也是培养专业课程教师的有效途径。

3 校企结合、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有效途径

以“产学研”为导向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保证教育质量,落实培养目标,办出专业特色,提高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质是学校与企业建立一种优势互补、互通有无、共同促进的紧密合作关系。以“科研”为结合点,开展产学研合作,高校教师通过参与科研参项目、科技开发和生产实践锻炼,改善了教师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同时教学水平也得到较大提高。产学结合,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产学合作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专业实习机会,还可以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更重要的是为教师参加实践锻炼、提高技术技能水平创造了条件。通过产学研合作,可使教师了解企业先进的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和新方法,充分利用产学研合作的契机,可以获取生产一线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为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学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师到企业挂职实践可以将先进的科学理论知识带给企业,加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教师通过实践可以把握企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进而可以促进学校有针对性的对相关专业进行教学改革,达到校企优势互补,这样的双赢是学校和企业都期盼的。

   五、结论

培养“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是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直接关系到青年教师本人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是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重要途径之一。“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和培养必然会促进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发展,为国家培养出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素质过硬,敢于实践、善于实践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黄润秋, 许强, 陈礼仪, 等. 重视实践教学 培养地质工程创新人才[J]. 中国地质教育,2008, (4): 17-22.

[2] 王贵和, 夏柏如, 刘宝林, 等. 我校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特色及专业发展方向[ J]. 中国地质教育, 2005, (2): 38-41.

[3] 王贵和, 吕建国. 工科大学生工程意识的内涵与培养途径[J]. 中国地质教育, 2006, (4): 62-64.

[4] 贾苍琴, 王贵和, 吕建国, 等. 加强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师工程师素质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地质教育, 2008, (4): 141-144.

[5] 林开仕. “双师型”教师的内涵解读与评定标准[J]. 福建信息技术教育, 2010, (4): 40-43.

篇7

本文结合现行法规,参考财务管理书籍[1]和地勘单位勘查项目管理论文等,立足于地勘单位的现状,主要针对财务管理战略,在分析特殊的筹资环境基础上,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战略的前提下,对地勘单位的资源筹集和配置活动进行统筹和长远性的谋划,更好地融入在资源勘查合理配置和资源开发立体分布综合利用等方面进行理论性的探索。

二、地勘单位工程项目财务管理的主要特点

(一)资金来源

也就是地勘单位工程项目资金的筹资或投资来源。由于资源勘探工作一直属于国家的基本建设内容。尤其是基础地质勘查工作,一直是由前事业单位性质的国企和央企进行分项目的申报与核准后承担完成。投入资金主要来自于财政拨款和中央与地方的各种地勘基金,少部分来源于地勘市场的需求服务和其它。

(二)预算投资

也就是地勘单位的工程项目预算。由于地勘单位的投入资金主要来自于财政拨款和中央与地方的各种地勘基金,而投入资金的管理是采用项目申报核准、全程监督、分期投放制。针对年度经费总预算、项目经费预算原则、核批年度项目经费预算及组织实施费预算和监督检查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全方位预算管理。对组织和管理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制定具体职责的规划、年度项目的立项指南和年度项目立项计划;给出不同年度项目经费预算及组织实施费预算标准;对重大项目和组织实施单位承担的项目组织审查论证和验收;监督检查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分期投放。因此,地勘项目都有一个立项申请、项目设计和施工方案及项目资金预算、[2,3]编制、地质勘查报告编制提交的全过程。在立项申请和项目设计中的预算也都是非营利性的,按照不同勘查程度要求进行的成本预算。尤其是资源勘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以后,资金预算只能是采用预算标准的中、低档,资金不足部分基本靠内部宏观管控和技术挖潜、改造来弥补消化。自从建国以来,地勘行业的资金来源一直受控于国家的产业政策,伴随着国家“五年规划制”的不断实施,地勘行业也同时呈现出明显的“大周期小循环”的特征。针对这一实际,利用好财务管理的手段特点,针对地勘单位各工程项目的特殊要素,给予工程项目先期预算的投资引导和修正,为达成国家基本战略和地勘单位局部利益的共同愿景、使命和目标服务。

(三)生产成本

也就是地勘单位承担完成的各类工程项目的总成本。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对于项目费和组织实施费规定了按项目核算成本费用的详细方法。具体到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甚至包括人员费、专用仪器设备费、能源材料费、外协费、用地补偿费、差旅费、会议费、管理费和其他相关费用的细致划分与确定内容。由于地勘工作多是在戈壁荒漠中开展,具有勘查区交通不便、生产补给困难、生活条件极差等等特殊性,从而也就势必造成地勘工作的生产成本很高且变化很大不易控制。尤其是地质钻探的综合成本,受气候条件(天热降温、天冷保湿、刮风、下雨停钻等)、地质条件(松散地层成孔难、坚硬地层进尺慢、贫水层需拉运循环水、富水层需止涌材料等)和设备条件(高温、高寒极剧变化时设备机故率增高并引发高孔故率和钻孔报废率)的极大影响居高不下,成为地勘费用的主部。在许多钻探施工极困难的勘查区(采空、火烧发育区、高山无路上钻困难区、地层严重涌漏却无水源或水源很远区、设备配件缺少或无生产材料供给区等)基本就是用技术服务费来补贴钻探成本费。因此,充分利用好财务管理这一杠杆,实现内部技术创新和节能挖潜,将地勘单位带入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轨道具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四)产品

地勘单位的最终产品就是依据各类工程项目施工成果汇总编制的地质勘查报告。地质勘查报告中的各种基础数据的真实、全面和可靠就是产品的质量内涵;地质勘查工作中对于勘查方法的综合合理、有效运用就是产品质量的基础;地质勘查报告中的文、图、表的巧妙利用就是产品质量展示宣传的窗口;新技术、新方法的创新引用和传统方法坚守传承的有机运用就是产品内在质量的坚实保证,更是地勘单位立足本质和有效开拓市场的根本保证。因此,合理发挥财务管理的激励机制,促进高水平科研人才的扶持培养和高品质地质报告的编制提交,完善地勘单位整体战略水平的提升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五)成果检验

也就是地勘单位承担完成的各类工程项目质量,尤其是地质报告的成果质量,不仅要通过专业报告评审机构(省级或部级评审机构)的评审,还要经受地质报告使用方(多为业主)在成果利用和指导效果与实际情况“符合程度”的全程的历史检验和评判。

(六)后期服务

由于国家对资源勘探、开发和利用的政策垄断专营,地勘单位的工作成果――地质报告也就主要是服务于国家整体战略需要的。地质勘查在国家的整个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系统中只是其中的第一阶段或一部分,加之地质勘查主要是“以点连线、以线推面”的,具有很强的经验与技术推断预测性。那么,在资源开发利用的各个阶段就不仅仅是对地质勘查综合成果――地质报告质量的核准验证,还有一个不断补充完善的过程。更有针对实际所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勘查与解决等的后期服务过程。所以说,地质报告的质量优劣实际上体现于资源开发利用的全过程中,集中体现在后期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上。而在地勘单位中,只有财务管理才能贯穿于不同勘查工程项目和勘查阶段的始终,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前期工程项目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市场拓展优势和促进成长方向,为下一次工程项目的合理投资预算、降低工程成本、节能挖潜、开源节流和提高地质报告的创新服务质量提供可深入分析、有效利用、可持续循环发展依据。

三、地勘事业单位工程项目财务管理的重要方面

通过对地勘事业单位主要特点介绍和专项基金管理现状我们可以看出:地勘单位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和中央与地方的各种地勘基金。资金预算和使用受制于上级管理审核机构。尤其是基金项目的管理是全程监督分期投放落实制。所以,地勘单位的财务管理就是服务于对现有下达基金的合理有效使用情况和地质报告的服务质量长期有效的管理调控。就是用财务管理这一杠杆为地勘单位在行业内的声誉、信誉和市场形象服务。然而,由于地勘工作受到的影响因素很多,而且在同一区域的不同地段都有很大差异,尚有许多不可预知干扰。集中反映在工程项目立项、设计预算、工程项目管理和成果提交的各个具体环节,情况非常复杂。最好的财务管理实际就是渗透于工程项目技术管理体系的各个环节之中去。

由于财务管理与工程项目管理间存在着密切的经济关系。指导和参与具体策划地质勘查工程项目的合理配置[4,5]就是更好地发挥财务管理职能的良好途径。

(一)勘查方法选择中的财务管理

资源勘查方法遵循的是“从已知到未知”、“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的基本原则。因此,资源勘查基本划分出了找矿、普查、详查和勘探几个大阶段。对应不同阶段都有明确的勘查方法与内容和勘查程度的规范要求,并同时提交相应阶段程度的勘查报告。可是在资源勘查的成果与目的上又是具有继承性、连续性与相互验证、补充完善和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系统。所以,运用财务管理服务的目标分解方法,充分考虑到不同勘查方法运用的经济、有效和勘查目标的快捷速达,适宜调整有效勘查方法工作量的比重;运用数据分析进行成长方向的趋势预测,高瞻远瞩到特殊勘查内容可能在建井利用时的参考有效程度和环境承载的可持续发展利用价值;立足全局预先建立起勘查资料和对应的资金投入的时序可比对体系,形成背景值、现状值、影响值和验证值不同或相同方法间的连续可比、循环利用数据库体系。为优化勘查工程项目大数据管理提供切实依据。

(二)勘查内容选择中的财务引导

煤田地质勘查方法和内容在各种资源地质勘查中都有相互关联,甚至是某种意义上的相同。这就为在煤田地质勘查中运用投资分析管理战略方法进行多种资源的同时发现、勘查、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可能;也为不同种类资源地质勘查资料的共享创造了条件;更为统筹、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开展煤田内的多种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指明了发展道路。财务管理的参谋、助手和引导作用这时就能得以充分发挥。

(三)保证勘查目的服务质量的财务监督

对于各种资金条件下的所有地质勘查工程项目,建立保证勘查目的服务质量财务监督服务体系的充要性将随着勘查成果的逐步利用而相对滞后地逐渐显见。煤田地质勘查的目的就是服务于建矿设计、采矿和闭坑规划的全过程。在新疆以往的煤田地质勘查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煤田地质勘查的目的主要是针对煤炭资源量的勘查确认。而对于煤炭资源量之外的其它影响因素与条件的勘查确认程度就显得相对薄弱、模棱两可或不够准确可靠。由于地质勘查报告质量的检验周期相对较长,充分利用地勘事业单位现有的管理体系,合理整合现有资源(地质勘查工程项目资金支出、各项责任落实的奖惩明细、人才岗位流动使用的准确劳资状态等等)就能实现保证勘查目的服务质量和工程项目质量责任人责任程度的财务数据监督与责任管理。

篇8

2桩基础工程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2.1施工前的准备问题

桩基础工程建设具有较高的复杂性,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前期准备工作如资料收集、勘查、测量、评估等,而在实际的工作当中,这些环节都存在一定的漏洞,导致前期准备工作存在偏差或疏漏,影响后期的测量或施工。很多施工方不重视前期的准备工作,导致工程中存在各种纰漏,降低了工程的质量或效益。

2.2桩基础工程设计问题

桩基础工程的质量和设计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设计工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桩基础工程的稳定性、刚度、平衡性等指标。设计过程是建立在精确的勘查、测量、论证和计算的基础上,设计流程严格规定。但实际的工作中,为了缩短时间,设计流程被简化,计算验证也不严谨,造成桩基础施工中存在各种质量问题。

2.3施工阶段的问题

施工是桩基础工程付诸实施的阶段,此阶段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施工阶段的质量问题主要与几个方面的因素相关,其一,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问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导致施工质量问题频发。其二,施工进度的安排,为了追赶施工进度,施工方对质量的忽视,导致各种质量问题。其三,施工材料问题,偷工减料的问题比较常见,导致桩基础的强度、刚度不足,影响其稳定性。其四,施工中的质量监控措施不到位,没有有效的质量监控,疏忽质量问题,桩基础存在质量隐患。

2.4环境因素的影响

环境因素对桩基础的质量存在很大的影响,如温度、地质、水分等,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软土地基对桩基础的影响,软土地基的强度不足,易发生沉降,施工后桩基础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3桩基础工程质量控制的对策

3.1提高质量控制人员的专业素养

桩基础人员的施工水平和工程质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因而要着手于提高人员的素质,严格管理,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与质量。提高质量控制人员的专业素养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其一,组织定期的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其二,聘请资深的技术人员讲座,提高员工的经验;其三,进行考核,激发员工自我提高的兴趣。

3.2提高勘查的效果

勘查技术是质量控制的关键,能为桩基础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实际的勘查过程中,要对重点的区域进行研究分析,规避一些不利因素,做好严谨的规划。提高勘查的效果还与设备的投入有很大的关系,因而要着手引进先进的勘查设备,提高勘查的精确性。

3.3规范质量控制过程

桩基工程质量控制需要按照规定执行,每一个岗位的检测人员必须到位,并且要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精确性。规范质量控制过程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其一,制定程序,按照流程执行;其二,质量控制与设定的指标对比,不符合的必须返工或重建;其三,控制过程要受到监督,确保透明性和公正性。

3.4确保工程材料的质量

工程材料的质量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因而要从出厂、采购、运输、保管、配制、施工等环节进行监督控制,确保材料的合格。

篇9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英文版)是长安大学主办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评议组、韩国道路工程师学会、西南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共同协办的权威性学术刊物(ISSN 20957564,CN611494/U),主要刊载道路与铁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等领域的英文学术论文。《交通运输工程学报》(英文版)为双月刊,大16开,80页,每期定价100元,全年共600元,国内邮发代号:52305。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是长安大学主办的权威性技术刊物(ISSN 1000033X,CN 611119/U),主要刊载国内外筑养路机械设计制造、工艺材料、试验研究、应用技术、使用与维修经验,机械化施工技术与工艺,以及公路、桥梁、隧道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论文。《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为月刊,大16开,80页,每期定价20元,全年共240元,国内邮发代号:5257,国外发行代号:M4170。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长安大学主办的权威性学术刊物(ISSN 16718879,CN 611393/N),主要刊载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交通工程、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汽车工程、汽车运用工程、工程机械等领域的学术论文。《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双月刊,大16开,128页,每期定价100元,全年共600元,国内邮发代号:52137,国外发行代号:BM5720。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长安大学主办的权威性学术刊物(ISSN 16716248,CN 611391/C),主要刊载长安学研究、交通运输、经济学、管理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等领域的学术论文。《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为季刊,大16开,160页,每期定价50元,全年共200元,国内邮发代号:52272,国外发行代号:Q2291。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是长安大学主办的权威性学术刊物(ISSN 16726561,CN 611423/P),主要刊载基础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含生态地质和灾害地质)、资源勘查、测绘工程、地球信息科学等地学领域的学术论文。《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为双月刊,大16开,144页,每期定价50元,全年共300元,国内邮发代号:52280,国外发行代号:BM4115。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是长安大学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联合主办的权威性学术刊物(ISSN 16732049,CN 611442/TU),主要刊载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地下建筑与基础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学术论文。《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为双月刊,大16开,128页,每期定价50元,全年共300元,国内邮发代号:52140,国外发行代号:BM4981。

以上所有期刊均可在当地邮局订阅,如错过邮局征订,可随时通过邮局或银行直接汇款至长安大学杂志社订阅。

篇10

    1.工程概况

    该区隶属承德县三家乡谢木东沟村管辖。铁矿成因类 型可分为岩浆晚期分凝式和贯人式两种类 型。前者有经济意义 ,后者 目前尚未发现经济矿体。

    赋矿岩石有三种:一为赋存于辉石角闪岩体 中的低品位的矾钛磁铁矿体 :另一种为赋存于紫苏辉长岩 中的矾钛磁铁矿体 ,第三种 为产于基性斜长岩体 中的矾钛磁铁矿体 ,规模小无意义。

    二 十世纪七十年代 河北 省区调大队完成 1/20万 承德幅地质图 ,901航测大队完成 1/10万航磁测量。

    2004年 6月河北省地质调查院完成 《承德县三家谢木东沟铁矿地质普查设计》。

    2008年 4月华北质勘查局五一 四地质大 队完成 了 《河北省承德县谢木东沟铁矿普查地质报告》。

    2008年 9月承德天意建设工程 勘察有限公 司对 2008年 4月由华北地质勘查局五一四地质大队提交的《河北省承德县谢木东沟铁矿普查地质报告》中 2号矿体的储量进行了钻探验证。全 区共完成槽探工程 745立方米 。施工 2个钻孔 ,总工作量 200.60m。

    2.储量估算

    2.1采用的工业指标

    边界品位 mFet>6%:

    工业品位 mFe~8%;

    可采厚度t>4:

    夹石剔除厚度>4m;

    剥采 比不大于 0.5:1;

    边坡角≤60。

    2.2储量估算参数

    2.2.1矿石体重平均值 :3.23dm

    2.2.2矿体 面积 :通过计算机在剖面 图上测 量两次 ,误差小 于 2%时。取其平均值。

    2.2.3矿体圈定 :按工业指标 ,其品位符合指标要求的圈定为矿体。沿走向边部工程外推到地表矿体尖灭点的距离为矿体的零点边界 。

    2.2.4矿体的内推与外推:沿走 向端部工程外推 ,1/2尖推 。

    2.2.5碎体下限 :本区矿体 自地表垂直下推 50m,但 不超 过本区的侵蚀基准面(550m),作为矿体底边界 ,并且 满足 60。边坡角时剥采比小于 0.5:1.所划定 的露天坑内为可采矿体 。

    2.2.6储量的分类及块段的划分 :本区适合露天开采 ,露天坑 内划 为经济基础储量 122b,端边外推划为 333资源量。块段划分原则为:两相邻勘探线间和沿走向外推部分 ,分别划为不同的矿体。

    2.3储量估算该矿床为低品位磁铁矿 ,全区探获经济基础储量(122b)108444千吨 ,全铁平均品位 14.39%,磁性铁平均 品位 7.36%,磁性铁平均占有率为 50.1%。其中 I号矿体全铁平均品位 15.5%,磁性铁品位一般为 7.19—12.83%,平均 8.93%,储量(122b)为 24225千 吨;I号矿体全铁品位一般 10—15%,最高为 17.48%,平均 13.25%,磁性平均占有率为 43%,储量(122b)为42636千吨;III号矿体全铁平均品位13.55%.磁性铁平均为 7.85%,磁性铁平均占有率为 57.93%,储量(122b)为 13323千吨;Ⅳ号矿体全铁品位一般为 17.O3—22.39%,平均18.44%,磁性铁平均为 8.93%,储量(122b)为 28260千吨;

    3.开采技术条件

    3.1水文地质条件本区地貌形态主要为中低山地形,地势起伏较大,沟谷发育.有利于大气降水的排泄。第四系孔隙含水层渗透性较好,富水性弱,水质良好。基岩裂隙含水层渗透性较好,但富水性弱,水质良好。矿区内目前尚未发现较大构造破碎带。矿体围岩为火成岩,裂隙水是矿床充水的主要因素,也是矿床充水的水源,但渗透性较小,对露天开采影响不大。

    3.2工程地质条件本区矿石为含铁辉石角闪岩型及二辉岩型。

    属半坚硬一坚硬岩石。为整体结构,区内矿石稳固性属中等,矿体完整性属中等,按矿石质量标准分级属中等。在矿区矿体附近没发现较大的断层.但存在小的裂隙,特别要注意选厂后沟二辉岩体与花岗斑岩的接触带 ,在开采过程中要做好边坡处理及必要的工程防护。

    4.经济效益

    4.1计算指标

    选矿比 l:12,可采系数(122b)0.6、(333)0.5计算。

    铁矿石采选总成本200元/吨(含税费),铁精粉售价 1000元,吨。

    4.2效益指标(全采期 )

    铁精粉总量=矿石量×可采系数X选矿 比=5422.2千吨

    销售收入:铁精粉量X销售价=542220万元

    生产成本=铁矿石可采量X单位成本=108444万元

    总利润=总收入一生产成本(含税)=433776万元

    4.3社会效益建设年产 10万吨铁精粉的矿山企业 ,安排劳动力200多人。同时带动了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不会给周边造成环境污染.社会效益和企业内部效益都是很可观的。

    5.结论

    本区适合建设年产l0万吨铁精粉的矿山企业。

    【参考文献】

篇11

中图分类号:C39

一、前言

科学的发展,对于金矿进行勘查的过程中,采用综合物探的方法,对于水文地质条件进行有效的勘测,进而能有效的了解矿井的地理结构。而矿产勘查的主要目在于通过少量的经费投入获取较好的地质效果,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在过去多年的矿产勘查工作中,找矿实例表明在目前的工作中只有将地质、物勘、化探和钻探等多种方法综合起来,并且合理的运用和配合,进而实现良好的配合效果和最佳处理途径。

二、金矿成矿的必要条件

据了解,地壳中金的丰度为0.5×10―9,与地幔中的丰度相比,地壳中的丰度更低,地幔和地壳中富集着许多的金矿的成矿物质。从当下的开采和回收水平来看,从3×10―6的工业品位出发,当金在地壳中的浓集系数达到≥6×103时才可以成矿。所以,经过了地质作用的不少回富集之后才可以形成金矿;又因为金具有亲硫性,自然界中的金通常都是金的硫化物,与硫化矿物共生,相关资料显示,造岩金难被活化,而金的硫化物不难被活化。所以,对于金的富集有决定作用的关键取决于硫化物作用。构造岩浆作用和在构造岩浆作用背景上的金属硫化物富集作用是归纳金矿成矿的两个主要条件控制。所以,我们可以从硫化物的强度、碎裂状来看,也可以从其被角砾化的岩石及其在岩石中的赋存特征来分析原生金矿存在的位置。

三、金属矿综合物探勘查技术的应用范围

1、在成矿带、矿田预测研究中的应用

综合物探技术在康古尔塔格成矿带找矿取得了重大突破,先后发现了石英脉型金矿、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以铜为主的多金属矿及铜硫化物矿等类型矿床。

2、在矿产普查与勘探中的应用

在矿床普查、勘探中,应用较多的地球物理勘查技术主要有:各种地面磁法、布格重力、电阻率法、自电、激发极化法、电磁法、地震法和各种地下物探方法等。例如,天湖铁矿的发现和勘查过程中,地面磁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可塔勒铅锌矿的找矿勘探史可归纳为:1/20万化探扫面发现异常―1/5万化探异常检查―1/2万地质、磁法和激电扫面圈定异常范围―1/2万TEM圈定矿体―TEM测深隐伏矿定位。该矿床的储量由小型变成大型,物探方法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四、综合物探概述

在矿产勘查工作中将地质、化探、物探、钻探等方法综合一起,进行恰当合理的分配,进而实现采矿目标和最佳效果要求,这就是综合物探。矿产勘查的主要目的在于多快好省地发现矿产资源的储存位置和储存规律,是通过少量的经费投入获取较好的地质效果,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对于现阶段的矿产勘查工作而言,除了采用必要的地质勘查的前提,要确保勘查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保证勘查能够准确、完善的描述出矿产分布规律,以提高矿产开采要求。

在这种工作基础上,很到成都上取决于勘查方法与技术选择是否合理、科学。在工作中我们在强调具体地址问题、经济效益、有效的原则和选择适当的方法技术,要在工作中尽可能的发回综合物探方法的优势,进而因地适宜的解决现有问题。

五、综合物探的原理

所谓的物探技术就是根据各种岩石之间存在密度、电性放射性以及磁性等物理性质的差异,利用地球物理的原理,选用不同是物理方法和物探设备,进行工程区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测量,以此来了解其水文地质以及工程地质条件的一种勘测方法。目前,由于单一的物探方法具有自身的局限性以及地质勘查具有复杂性,因此,我们在地质勘查中常常采用多种物探方法进行勘探和测试,这就形成了综合物探技术。综合物探技术是基于先进电子信息技术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由于不同的地质结构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采用精密的电子器对地质结构进行探测,然后根据仪器反的信息数据和图像,对地质结构作出准确的定量分析,从而对勘探地质结构的岩石密度和辐射进行判断。通过综合物探技术可以很好的了解各个岩石层的岩石结构和岩石种类进而有效地完成地质勘查工作,为各种地下矿石能源的开采进行安全的指导。由于地质勘查工作的复杂性,针对不同的环境往往采用不同的物探技术,因此进行地质勘查的综合物探技术的方法有很多。例电磁法、电流法、天然磁场法、无线电波法。

六、金属矿综合物探勘查技术的应用范围

1、在成矿带、矿田预测研究中的应用

综合物探技术在康古尔塔格成矿带找矿取得了重大突破,先后发现了石英脉型金矿、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以铜为主的多金属矿及铜硫化物矿等类型矿床。

2、在矿产普查与勘探中的应用

在矿床普查、勘探中,应用较多的地球物理勘查技术主要有:各种地面磁法、布格重力、电阻率法、自电、激发极化法、电磁法、地震法和各种地下物探方法等。例如,天湖铁矿的发现和勘查过程中,地面磁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可塔勒铅锌矿的找矿勘探史可归纳为:1/20万化探扫面发现异常―1/5万化探异常检查―1/2万地质、磁法和激电扫面圈定异常范围―1/2万TEM圈定矿体―TEM测深隐伏矿定位。该矿床的储量由小型变成大型,物探方法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七、物探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首先,应对工作地区的研究程度进行系统地了解,充分认识工作地区待找矿床的地质、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特点,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及成矿背景研究。其次,应根据现有物探技术水平及地质找矿过程中要解决的实际问题,选择经济有效的地球物理探查方法。应根据工作区的具体地质条件确定物探目标物―与欲寻找矿产有某种关系,从而确定物探调查的目标物。要保证现有地球物理方法技术能找到该目标物,且工作方法在经济上是合理的,同时还要注意获取系统、完整的地球物理调查资料,这对全面认识矿区地质体地球物理场特征和后续找矿工作十分重要。

物探方法技术选择的基本原则是:方法技术的选择不仅要重视其先进性,更要重视其针对性、适用性和经济性;不仅要重视各种方法技术的组合,更要重视其有效配置;不仅要重视方法技术实施的时序,更要重视其时效。

八、结束语

综合物探法在矿产勘查中具有着间接找矿效果,尤其是在金矿勘查中效果最佳。在采矿过程中,运用各种物探方法来指导施工是很重要的并且也很必要,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找矿过程中的盲目性。

参考文献:

1、王卓,综合物探方法在金矿勘察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3年第3期

篇12

总体实力机构设置有待加强

测量工作总体实力有待加强:陕西省煤田地质局(公司)现有测量工作人员130多名,其中本科以上学历53名。有两个单位分别具有测量甲级和乙级资质,其它单位仅有丙级资质,这些单位曾经奋战在陕西和西北地质勘探一线,为行业发展和国家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地质测量工作相对于行业总体发展速度和水平还比较滞后。由于种种原因,现有工程测量人员大多忙于常规的地质测量工作,对新理论、复杂工程条件下测量工作接触少,承担较大工程测量的能力和经验不足。机构设置不健全:多年来全局(公司)机关仅有1名测量主管人员,下属各队地质科有的设有测量主管有的没有,各野外分队(除测量分队外)仅有测量人员,没有测量技术行政管理组织,不利于单位测量工作长远规划和接序发展。总之目前地勘测量科研人员数量少,科技攻关能力弱,科技成果较少,难以适应公司“地勘立局,矿业兴局,多元发展”的工作需要。

对策

1建立管理体系更新仪器设备

建立自上而下的组织和管理体系:要建立自上而下“局、队、分队”不同层级的测量技术管理网络,根据不同单位规模和技术要求,赋予相应的技术(行政)管理权限,以便进行技术规划和管理、人员交流和培训、队伍建设和长远发展。根据工作需要,更新仪器设备:相对于地勘其它设备,测量仪器设备投入费用并不大。只要局队重视,根据各单位工作性质配备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促使单位测量人员不断学习,使测量能力和水平与社会科技发展水平同步。

2配足工作人员加强培训

配备和充实足够的工作人员:各野外地勘单位要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充足的测量人员。要把测量人才发展纳入局队专业技术人才发展规划,从研究生、大学本科、高职、中专技校生中逐年补充优秀学员以充实队伍和培育新鲜血液,形成测量人才在学历、职称和年龄上的梯队结构。加强培训,提高广大测量工作者技能和水平:局队要制定测量人员培训提高计划,分批次分层次逐年提高测量人员专业技术能力。每年安排适量测量人员到高校及工程单位去学习和深造,更新测量人员知识和能力体系,并聘请高校教师、技术专家进行新理论和行业发展前沿动态讲座,拓展测量人员视野,提高业务技术水平。要认真落实局“5511”人才培训工程,实行专业技术人员“导师制”,技术工人“师徒制”,签定“导师(师傅)与学员(徒弟)培养责任书”,落实培训内容,在工作和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培训学习,加强对测量工程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继续教育的培训和考核,将培训考核成绩纳入年度考核、职称评定及工资定级等范围,逐年提高测量人员技能和综合素质。

3提高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