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网络技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8 11:50:1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现代网络技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现代网络技论文

篇1

二、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实践有效性的方法

1.观念转变。

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由讲授者变成课堂的组织者和指导者,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更生动的学习资源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解决需要学习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可以在校内进行多媒体教学比赛、课件展示、微课比赛等;学生积极转变学习观念,变被动为主动,通过教师提供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网络、精品课网站、教学资源库、微课等进行探究式的自主学习,培养自己动手能力以适应今后职业岗位需要,为提高学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性,可以进行网络学习竞赛等活动。

2.学校要加大投入。

要加大资金投入,提升学校的硬件水平,配备充足的多媒体教室,实训室,软件及时升级,购买或开发合适的模拟操作软件,模仿学生将来工作的实际场景,实现校园信息化,让师生能随时运用网络找到需要的资源,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加大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培训教师学习使用FLASH、Authorware、3DsMAX等软件,投入资金组织人员建立教学资源库,建设精品课网站;针对现代教育技术使用过程中课前的准备工作量太大和课后与学生交流时间太多这个问题,可以考虑配备学生助手,帮助教师做一些简单的录入工作和统计工作。

篇2

二、网络经济对我国现代企业发展的影响

(一)网络经济影响着企业的组织结构

在传统经济环境下,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类似于金字塔,企业管理信息通过不同级别的部门一级一级向下传达,这样不仅影响了信息传递的效率,也影响了工作效率。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信息变化速度也越来越快,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企业这种复杂的管理结构已经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在网络经济时代,生产流程的网络化以及同步化非常关键。企业内部的生产与销售环节的工作人员之间必须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才能起到协同的作用,进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在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持下,非层级的组织方式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优势,管理组织模式呈现出柔性化、扁平化、分立化以及网络化的趋势。在企业内部组织上则体现为企业内部决策层次较少,管理的范围越来越宽,企业决策的制定能够紧密结合客户情况。网络经济让企业之间能够实现资源共享,通过网络将企业的经营伙伴、供货商、供销商以及客户之间通过不同的形式关联在一起,构成一个互相依赖,相互影响的网络系统,而这一网络的管理与企业内部管理经营同样非常重要。不论是企业的领导或者员工,都能够通过这种网络组织得到各种信息,并且自己的经营思想或者理念也能够通过这一网络组织向外快速传播。

(二)网络经济影响着企业的营销体系

当前,我国产品流通成本比例达到了50%到70%,这一水平要比世界的平均水平多出2倍。由此我们能够看出,当企业在尽量压缩生产成本,企图降低产品价格的同时,消费者获得产品价格却并不便宜,其中交易的流通费用居高不下是导致这一情形的重要原因。然而网络经济却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网络交易费用比较低,节约了交易成本,所以也能够降低产品的最终销售价格,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而企业的营销体系也会因此而发生变化。网络经济对企业营销体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网络的帮助下,企业在和客户进行沟通时,突破了交流成本的限制。在传统的经济活动当中,企业交易的数量、速度以及交易的辐射面不仅受到了地域因素的限制,同时还受到了信息交流成本的限制。企业在收集客户资料数据时,往往难度较大,不能够针对客户进行个性化服务。而网络技术的发展让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快速、方便,企业可以通过网络直接面向市场,并且能够在网络中针对客户需求制定出专业的服务。第二,由于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缩短,省略了中间很多不必要的环节,因此能够直接以批发价将产品卖给消费者,这样企业产品的价格降低,但是自身的利润并没有发生变化,也提高了竞争力。第三,企业能够借助网络提供信息产品,为服务创造更多的价值。可以通过网络即时采集客户的反馈意见,以此来对企业的产品及服务进行改善,这也降低了企业的产品创新成本。

(三)网络经济改变了企业管理的控制手段

控制是现代企业在管理中,确保企业的生产以及经营活动不会背离经营目标的重要手段。在新的时期,由于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企业的经营环境也瞬息万变,所以这也就需要企业的管理控制能够更加灵活,注重合作与沟通,能够让企业的员工拥有更多的自,并且通过制定出有效的激励机制来让下属发挥出作用。在企业的职工组成当中,知识分子已经成为主要部分,他们在工作中开始追求实现自身的价值,追求成就感。在新的经济形态下,知识分子的脑力劳动进度控制难度较大,而且劳动的效果以及质量测定等是组织控制面临的新问题。传统的组织控制基本上都是按照计划规定来执行,而在脑力劳动面前,这种控制手段基本上失去了控制作用。而且,互联网也让传统的工作方式产生了变化,员工的工作空间不再局限于企业的办公室中,员工甚至在家就能直接办公。而且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企业控制的对象或许在国外。所以,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管理者必须改变传统的控制手段。

三、网络经济时代企业发展应当采取的策略

(一)建设符合网络经济要求的信息系统

网络经济活动的开展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持,所以企业应当整合各种信息资源,建设与企业特点和网络经济要求相符合的信息系统。首先,要建立企业的自动化办公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以及市场营销系统,而且所有系统之间实现信息连接。其次,要建立起客户与供应商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改变原有的管理模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同时,如果企业的资金充足,技术条件较好,可以借助流量较大,顾客较多的平台开展各种电子商务活动。再者,企业要搭建对外的网络影响平台,搭建起企业的官方网站,通过网站对外展示企业的产品,树立企业的形象,并且通过平台介绍企业的服务。另外,当前网络购物发展越来越火热,企业也可以借助网络购物平台,开通自己的店铺,通过这种方式来扩展业务渠道。

(二)加强对专业人才的管理

现代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应当坚持“人才高于一切”的原则。在网络经济时代,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企业不仅需要精通信息技术,计算机操作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并且还需要管理经验丰富的管理人才,更需要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企业在对人力资源进行配置时,要做到职工与岗位想匹配,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在最合适的岗位上发挥作用。并且制定出一定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在对员工的工作业绩进行考评时,要以多种经济指标为依据,综合考虑各项管理目标。同时要设定一定的奖励政策,对于员工的突出贡献要给予奖励,调动员工的创造性。另外,企业也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培养出复合型员工,缓解复合型人才缺乏的压力。

(三)加强对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

首先,企业要创新管理理念,加强对网络经济的了解,特别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必须看到相比于传统经济,电子商务所体现出的巨大优势和对企业的竞争力带来的影响。其次,企业要对管理技术进行创新,在管理当中要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提升管理的质量,确保管理的效果。第三,组织管理模式要创新,僵化的、刻板的组织模式必须淘汰,构建出扁平化、网络化的组织管理模式,让管理决策更加灵活和快捷。第四,管理战略要创新,企业要对战略观念、战略目标、战略核心、战略环节以及战略措施全面整合,让其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体现出适应性,而且要提高战略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篇3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同时互联网技术也在飞速发展,它们之间的交叉度更是日新月异。教师在讲授教材内容时必须时刻面对技术的淘汰和更新,调整把握对专业学习所需要的知识广度和深度。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受教材影响较大,顾及教材的完整性,会导致抽象理论讲解过多,而与学生的生活距离甚远,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

1.2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能力薄弱,缺乏信心

现代网络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完成许多具体细节性的操作步骤。前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相关知识和技能如果没有熟练掌握,在课堂上就很难跟上老师的思路和集体性指导。这时部分学生往往会因为缺乏信心而放弃部分内容的训练,并直接影响后面更进一步的相关内容的掌握。另外,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比较差,在缺乏教师指导的情况下,为迎接考试,学习形式主要以记忆相关内容,做练习题为主,不能进行自主性的实践探索。

1.3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交叉深浅度较难把握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所包含的多门计算机类课程,它们或多或少都与网络技术有着深浅不同的交叉联系。如果不注重和其他课程的衔接,往往会出现重复讲授和跨域基础的深度跳跃讲授,不利于学生的接受和知识体系的完善。

2现代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

2.1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只停留在自身上网的感性认识的水平,对网络没有深入的专业性理性认识。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可以在原来教材的基础上,加入教师自身收集整理计算机网络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以及相关背景人物的资料,可以让学生在全面了解互联网发展的历史脉络的同时提高文化修养。教师有条件应该去国外或国内发达地区进修,把自身所见所闻的最新技术产品成果和最新应用在课堂上介绍传播给学生,从而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减少学生对相对枯燥的知识理论产生的消极情绪,让学生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积累资本。

2.2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解决学生实际问题

首先要强化基础的综合型实验,把最新实验设备,如网络打印机、网络交换机等设备搬进学生实验课堂,耐心细心的指导学生遇到的每一处问题,尤其对于基础较差又不愿意开口的学生,教师应该主动多加关心。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到实习基地等用人单位实地考察,了解学生未来工作岗位中需要的基本能力,同时结合课程的实际情况,消化整理后添加与就业密切相关的新内容。还要尽量关心学生面临的生活实际问题,如课下学生在宿舍共享上网,局域网联机,旧电脑升级,外接设备驱动等。这样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心里距离,无形中支持鼓励学生的信心。

2.3以专业整体的高度,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主讲教师应该利用教研室会议等集会时间主动和本专业相关课程的负责教师进行交流,讨论相关知识的讲授,确立合适的教学内容,避免和其他课程教学内容的重复,并做好衔接铺垫,从而让学生全面系统地把握网络知识。比如,前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里讲授的相关知识在这门课的某些部分得到深化,后续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电子商务网络安全》等课程的相关知识需要在这门课里做引导和铺垫。

2.4改革考核方案,提高实践能力考核的比重

以往的考核形式主要笔试卷面为主,平时上机实验为辅。学生在准备考试时主要靠背诵相关专业名词,理解相关理论步骤,大量突击相关习题来应付考试。另外教师在准备考题时也很难全面把握专业的需要度,这样就会偏离课程开设的目的。为了把实践能力的考核地位提升,可以让学生以宿舍为单位分组,将自行完成有线、无线局域网连接,配置简单服务器软件的步骤,以及共享上网,划分子网等试验综合成总结报告,提交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

篇4

1引言

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网络上各种新业务也不断兴起,比如电子商务、网上银行、数字货币、网上证券等,使得工作、生活变得非常方便,但病毒侵虐、网络犯罪、黑客攻击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危及我们正常工作、生活。据国际权威机构统计,全球每年因网络安全问题带来的损失高达数百亿美元。因此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分析与防范显得非常重要。

2网络信息安全概述

网络信息安全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或泄漏,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网络信息安全涉及的内容既有技术方面的问题,也有管理方面的问题,两方面相互补充,缺一不可。

3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戚胁

目前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3.1TCP/IP协议存在安全漏洞

目前英特网上广泛使用的网络协议是TCP/IP协议,而TCP/IP协议恰恰存在安全漏洞。如IP层协议就有许多安全缺陷。IP地址可以软件设置,这就造成了地址假冒和地址欺骗两类安全隐患;IP协议支持源路由方式,即源点可以指定信息包传送到目的节点的中间路由,这就提供了源路由攻击的条件。再如应用层协议Telnet、FTP、SMTP等协议缺乏认证和保密措施,这就为否认、拒绝等欺瞒行为打开了方便之门。

3.2网络滥用

合法的用户滥用网络,引入不必要的安全威胁,包括用户私拉乱接网线、局域网内部私自架设服务器。近年来被广泛关注的P2P传输问题并不是一个典型的信息安全问题,但由于这些传输流量常常严重干扰单位的正常通信流量而且也存在着一些泄漏单位信息的风险。

3.3信息泄漏和丢失

由于存储设备、介质丢失而引起信息丢失,造成信息泄漏,特别是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这些现象越发突出。比如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大意,忘记将存储有重要信息的笔记本电脑、存储介质、文件携带或删除,造成他人能够获得该重要文件,导致信息泄露和丢失。

3.4破坏数据完整性和真实性

以非法手段窃得对数据的使用权,删除、修改、插入或重发某些重要信息,以取得有益于攻击者的响应:假冒合法用户身份,干扰用户的正常使用。

3.5利用网络传播病毒

通过网络传播计算机病毒,其破坏性大大高于单机系统,而且用户很难防范。

4网络信息安全的主要防范措施

4.1信息加密技术

信息加密技术是利用数学或物理手段,对电子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和存储体内进行保护,以防止泄露的技术。数据加密过程就是通过加密系统把原始的数字信息(明文),按照加密算法变换成与明文完全不同的数字信息(密文)的过程。数据加密技术主要分为数据传输加密和数据存储加密。数据传输加密技术主要是对传输中的数据流进行加密,常用的有链路加密、节点加密和端到端加密三种方式。链路加密对用户来说比较容易,使用的密钥较少,而端到端加密比较灵活,对用户可见。在对链路加密中各节点安全状况不放心的情况下也可使用端到端加密方式。

4.2数字签名技术

所谓“数字签名”就是通过某种密码运算生成一系列符号及代码组成电子密码进行签名,来代替书写签名或印章,对于这种电子式的签名还可进行技术验证,其验证的准确度是一般手工签名和图章的验证所无法比拟的。“数字签名’可以确保传输电子文件的完整性、真实性和不可抵赖性。

4.3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是位于两个(或多个)网络问,实施网络之间访问控制的一组组件集合。防火墙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行之有效的网络安全机制,其本身也是网络安全策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能根据用户设定的安全策略控制和监测网络之间的信息流,且具有较强的抗攻击能力。防火墙的技术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包过滤技术、技术和状态监视技术。现在大多数防火墙多采用以上几种技术的结合,以期达到最佳性能。

4.4加强病毒防范

为了能有效地预防病毒并清除病毒,必须建立起有效的病毒防范体系,这包括漏洞检测、病毒预防、病毒查杀、病毒隔离等措施,要建立病毒预警机制,以提高对病毒的反应速度,并有效加强对病毒的处理能力。

4.4.1病毒预防。要从制度上堵塞漏洞,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不要随意使用外来光盘、移动硬盘、u盘等存储设备。

4.4.2病毒查杀。主要是对病毒实时检测,清除已知的病毒。要对病毒库及时更新,保证病毒库是最新的。这样才可能查杀最新的病毒。

4.4.3病毒隔离。主要是对不能杀掉的病毒进行隔离,以防病毒再次传播和扩散。

4.5定期扫描系统和软件漏洞

坚持不定期地对重要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检查,发现其中可被黑客利用的漏洞。漏洞扫描的结果实际上就是系统安全性能的一个评估,它指出了哪些攻击是可能的。然后针对这些系统和软件漏洞,及时打上相关补丁。

4.6加强安全管理队伍的建设

篇5

    本文以cnki中的《中文期刊数据库》为统计源,以篇名和关键词分别作为检索入口,以“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作为检索式,以精确检索的方式,共检索到文献152篇,去除不符主题和重复的文献,得到相关文献119篇,并根据结果从论文年代分布、论文期刊分布、地区分布和作者分布等方面结进行统计分析。

二、    统计结果分析

1、 的数量及年代分析

论文的发表数量反映了该学科的研究水平和发展程度。而某一时期论文数量的多少, 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该领域学术研究的理论水平发展速度。表1是有关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论文的年代分布情况。

表1 论文年代分布

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总计

论文数

3

1

8

9

8

13

10

18

16

20

13

119

比例%

2.52

0.84

6.72

7.56

6.72

10.92

8.40

15.13

13.45

16.81

10.93

100

从表1中可以看出,我国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最早是1998年,20世纪以前的数量很少,仅占总数的3.36%。但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文献数量总体呈逐渐上升趋势,并在2007年达到高峰,说明我国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经历了到由关注、到认识了解、再到探讨、实践、及经验总结的研究过程。另外,从表1中还可以看出,2008年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相关文献比前几年略少,这一点值得注意。

2、 论文的发表期刊分析

研究论文的来源期刊不仅是了解该领域的空间分布特点,掌握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群的最有效的方法,而且还能为文献搜集和管理提供依据,为读者提供指导,还可以了解各刊物的办刊特点,有利于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 进一步促进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的发展。

本文所统计的119篇文献,分别发表在72种期刊上,总体比较分散,但是论文的分布又具有相对集中性。从表2中可以看出,图书情报类专业期刊发表的论文数所占比例最大,达到了57.14%,说明图书情报专业期刊是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文献的主要来源。表3列出了最多的前20种期刊,共发表了论文69篇,占论文总数的57.98%,是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重要情报源。根据布德拉福定律,核心期刊区所载论文量要占总论文量的1 /3,可以将前8种期刊认为是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核心期刊。

表2 期刊类别分布情况

期刊类别

期刊种数/种

论文数/篇

论文所占比例%

图书情报专业期刊

27

68

57.14

学报

15

16

13.45

其他

30

35

29.41

总计

73

119

100

表3 期刊分布

期刊名称

数/篇

所占比例%

情报科学

8

6.72

图书情报工作

6

5.04

图书馆学研究

5

4.20

现代情报

5

4.20

中国图书馆学报

5

4.20

情报杂志

4

3.36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4

3.36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3

2.52

图书馆论坛

3

2.52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3

2.52

高校图书馆工作

2

1.68

图书馆杂志

2

1.68

情报学报

2

1.68

河南图书馆学刊

2

1.68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

1.68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2

1.68

科技资讯

2

1.68

电脑知识与技术

2

1.68

甘肃科技纵横

2

1.68

中国科技信息

2

1.68

3、 论文被引情况分析

在统计的119篇文献中,被引的论文共有篇76篇,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前十篇文献如下:

表4 论文被引情况分布

论文题目

著者

刊名

年份

被引次数

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网络信息资源

管理(一)——从技术角度的分析

马费成,陈锐

中国图书馆学报

1998-1-15

122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化体系研究

吴慰慈,张久珍

情报科学

2001-1-25

69

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网络信息资源

管理(三)——从人文角度的分析

马费成,陈锐

中国图书馆学报

1998-5-15

33

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网络信息资源

管理(二)——从经济角度的分析

马费成,陈锐

中国图书馆学报

1998-3-15

32

基于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

黄明杰,张萍

图书情报工作

2002-6-18

27

试析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特点

李莹

情报科学

2000-4-25

27

网络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管理研究(3)

——数字图书馆版权保护技术及其规避行为的法律对策

邱均平,陈敬全

图书馆建设

2003-5-25

27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论纲

靖继鹏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0-5-15

26

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与管理研究

王海波,汤珊红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3-5-25

25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初探

皮介郑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1-3-25

24

从表4中可以看出,以上十几位作者撰写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论文被引次数都很高,说明其论文影响力大,可以看作是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领域重量级的论文,尤其是武汉大学的马费成等人写的“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一文被引频率最高,无人能及。

4、 论文作者分析

(1) 作者合著情况分析

    研究论文的合著现象, 一方面可以反映研究论文的深度和广度, 以及该研究领域的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等; 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弄清合作的特点以及影响合作的主要因素, 有助于组织合作研究。合著度是指某一时期内刊物载文的篇均著者数, 合著率则为刊物合著论文篇数与论文总数之比。我国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论文的作者合著情况见表5。

由表5中可以看出,我国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论文主要以个人独著为主,共82篇,占所有论文的68.91%,但从整体上看,每年的独著论文数时高时低,在2005年达到高峰,总体呈现出很不稳定的状态。另外,从表5中还可以看出,每年的论文合著率也很不稳定。这充分说明,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相互渗透和综合发展, 合作研究将会成为当今科学研究的一大趋势。

表5 论文作者合著情况

形式     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合计

比例%

独著论文数/篇

1

7

6

4

9

10

17

11

8

9

82

68.91

2人合著论文数/篇

3

1

1

3

3

1

3

9

3

27

22.69

3人以上合著论文数

2

1

1

2

3

1

10

8.4

合著度

2

1

1.13

1.56

1.63

1.46

1

1.06

1.44

1.75

1.38

合著率%

100

12.5

33.33

50.00

30.77

5.56

31.25

60.00

30.77

(2) 作者地区分布情况分析

    分析研究作者的地域分布,可以了解各地区图书情报学项目研究的基本情况,揭示各地区科研创新能力的大小,为国家统一协调项目研究力量和项目分布提供参考数据。在统计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关于我国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论文遍及了全国的28个省市自治区。表6表明发文最多的前10个省市分别为湖北、北京、湖南、黑龙江、吉林、广东、山东、辽宁、浙江、河南和甘肃。这10个省市共计发文87篇,占论文总数的73.11%。这一方面说明这些地区是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水平最高、最普及的地区。其中,尤其是湖北省,数最多,远远领先于其他省市地区,此外,湖北省的论文中绝大多数都是武汉地区发表的,特别是武汉大学,说明在研究我国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方面湖北武汉地区有很强的一批专家和学者,对该领域有着自己比较独到的见解,为该领域的发展作出了很多努力。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地区分布非常不平衡,地区差异很大,其他地区也应该积极努力,投入力量,紧跟上全国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的脚步,使我国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更上一层楼。

表6 论文作者地区分布

地区

数/篇

所占比例%

湖北

20

16.81

北京

9

7.56

湖南

9

7.56

黑龙江

9

7.56

吉林

7

5.88

广东

7

5.88

山东

6

5.04

辽宁

6

5.04

浙江

5

4.21

河南

5

4.21

甘肃

4

3.36

5、 论文的内容主题分布情况分析

    从统计分析可知,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论文内容分布极不平衡。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基本理论研究     这类论文一般都是对网络信息资源及其管理的概念、构成要素、类型、特征的研究,论述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现存问题或必要性的。在调查中,共有33篇论文探讨了这方面的内容。调查显示,国内学者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认识多倾向于:其是“信息管理学”中新近产生的一个分支,并没有达到能成为相对独立学科的程度。在调查的论文中,并没有专门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学”及其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体系结构、学科性质、相关学科、研究方法、学科史及未来发展、学科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等的论述,而多是在对“图书馆学”、“情报学”及“信息研究”等学科,进行学科研究总结与展望时,提到“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方向的研究进展。而论述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模式,基本上都是引用泰宏教授提出的信息资源管理是三种基本信息管理模式的集约化,即信息资源的技管理、信息资源的经济管理和信息资源的人文管理,它们分别对应不同的背景,即信技术、信息经济和信息文化,三者的集成构成信息资源管理的三维构架。      

马费成、陈锐的《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信息资源管理》系列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其分别从技术、人文和经济的角度讨论了面向高速网络的信息资源管理、组织和利用的问题。而靖继鹏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论纲》在分析比较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与传统信息资源管理差异的基础上, 概论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研究内容。其主要研究内容则为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业务环节, 其模式是信息技术、信息经济和信息文化三维构架。贾春华的《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值得关注的几个基本问题》,较专注地分析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中重点领域、最新进展和未来展望。他认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需要研究和解决的几个重点问题是网络信息资源分布特点与规律的研究、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研究、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和网络信息服务等方面。另外,尹艾蓝、李曙光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及其管理探讨》则创造性地把书签式管理模式、搜索引擎管理模式、书目控制管理模式列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模式, 把人文管理、技术管理列为管理手段。

(2)企业与图书馆网络信息管理

    主要是企业与图书馆如何开展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收集与构建工作。本次调查中,涉及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论文共有18篇。刘海燕等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管理》中立足于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全面分析了信息时代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对策建议。曹秋霞的《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探析》通过对高校图书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的剖析,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在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应当改进的几个问题。张丽辉的《浅谈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改进》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及网络信息资源服务的改进策略。冷伏海、孙扬民的《面向我国中小企业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在分析中小企业的信息需求与管理的基础上, 结合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特点, 给出了面向中小企业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及针对这种模式的实施过程。

(3)描述与组织研究

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中心环节就是:如何准确、全面揭示每个网络信息资源的内外特征,并通过有序组织,来调整网络信息资源的无序状态。可见,对网络信息资源揭示与组织,是提高其利用效率的前提,也是业内人士探索研究的重点之一。在本次调查中,共有14篇论文涉及到这一领域。

袁红梅在《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元数据》中提出了元数据的3 种格式,4 种类型,讨论了元数据在网络信息资源组织中的应用。丁晓红的《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刍议》针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介绍了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组织管理的原则和几种方式, 进一步提出网络信息资源对图书馆工作的影响及图书馆应采取的对策。王海波、汤珊红的《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与管理研究》论述了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组织方法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并对如何更好地组织与揭示网络信息资源提出了一些看法。对未来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学者们提出的设想是:“从组织者角度,网络信息组织要简便,扩充性、专业性、及处理能力都要强;从用户角度,网络信息组织要易于查询,满足个性化需求;从技术角度,网络信息组织应向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知识组织的方向发展,并逐步实现知识挖掘。”。

(4)信息开发研究

    信息资源的开发是开展信息服务的基础与前提,信息服务在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合理组织的基础上才可能有高效率。网络信息服务更是以信息资源的网络化开发为前提。在本次统计中,共有7篇论文涉及了这一领域。

    王怀惠的《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开发》概述了网络信息资源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概念及其重要性, 分析了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值得重视的技术, 提出了网络信息资源开发的建议。辛春华在《论我国信息资源网络化的开发与管理》在分析我国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息资源网络化开发的战略目标与利用原则, 探讨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配置及其优化。

(5)系统管理的研究

主要涉及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总体过程、策略、方案及有序运行的条件、机制与障碍等微观环境的研究。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是由一系列工作程序构成的,调查中有7篇论文是将其作为一个总体来进行讨论的。如:《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基本要素及其运作机理探讨》中,作者邓克武提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运作机理包括:网络信息的采集和网络信息的组织。建立一个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对特定的网络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有序化并经常剔旧纳新,是非常必要的。”马惠君在《谈构建安全的网络信息环境》中则针对网络信息的特点,分别从技术角度、法律角度以及人文社会角度对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进行探讨,从而创造绿色、安全的网络信息环境。

(6)信息服务研究

网络信息服务是信息工作者直接面向用户的“前沿”,网络的应用、信息特征的转变等因素,都使信息咨询工作产生新的方式和突破。本次调查中关于信息资源服务研究的论文有4篇。

谭兆民的《试论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与服务》提出了开展网络信息资源服务的6种方法:网上导航服务、公共网上查询服务、馆际互借和文件传送服务、系统开发服务、联机检索服务和因特网网络资源服务等。朱淑芸、朱钜锋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就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工作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丁立萍在《现代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与对策》中提出目前图书馆信息服务存在着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无序、信息开发肤浅, 馆员素质低, 信息人才缺乏等问题。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是图书馆工作的战略重点, 应对网络信息资源加强管理, 开展多层次的文献信息服务, 加强特色馆藏建设, 提高读者服务的信息质量, 加强文献信息队伍建设, 使图书馆信息服务具有资源共享、特色化和社会化的发展趋势。

(7)信息政策研究

主要是用国家机器的手段进行的控制与引导、制定相应法规的研究。有5篇文章论及国家信息资源政策,如《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的政策调控与实施机制研究》、《浅论我国信息网络环境的政策体系》等。还有就是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法律研究。

查先进的《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国家信息政策》阐述了高速信息网络环境下的国家信息政策需求、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国家信息政策目标和面向高速信息网络的国家信息政策内容框架。彭晨曦, 尹锋的《国外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建设及其启示》通过国内外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的对比,在分析了国外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建设的重要特点与趋势的基础上,对我国信息政策法规的建设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8)信息检索研究

    探讨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策略、检索工具改进、及新的支持技术的研究论文,在这次调查中有3篇。范超英、曹芸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与检索的工具——全文检索系统》介绍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与检索的工具—全文检索系统的功能特点、构成及在图书馆的具体应用。

王纯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www 搜索引擎》认为搜索引擎是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搜索引擎众多, 各具特色, 分析常用搜索引擎的类型与功能是非常必要的, 用户可依此选择合适自己的检索工具。

(9)其他方面的研究

除了以上几个内容外,还有许多涉及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很多内容, 如管理的标准化体系、网站资源管理、知识管理对其影响、人文因素、管理安全、人员的思维结构、人才培养研究、目录学及计量学的应用等。

通过论文调查,笔者发现,国内对于用户的分析研究,用户利用网上信息资源的研究:如用户网络信息需求的决定因素、表现形式与满足方式,用户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行为与心理,用户潜在信息资源的开发、用户的教育等很少。可能与我国网络信息资源建设起步晚、条件落后的情况以及用户的信息意识薄弱有关。但是,随着我国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相信有关这方面的论文会越来越丰富,相关理论与方法会越来越成熟。

篇6

贯彻落实《县“十三五”教育技术装备发展规划》,实施2016年“国家全面改薄项目”教育装备类中央和地方资金的采购招标项目,严把采购和验收关,进一步提升全县教育装备标准化、现代化水平。

二、抓好装备管理与应用,充分发挥教育装备效益

落实好四个规范,推进教育技术装备的标准化建设。落实制度管理规范,工作责任落实;落实安全管理规范,保障师生安全;落实仪器管理规范,设备存放科学合理;落实档案管理规范,工作有迹可查。

充分发挥设备效益。加强实验教学及管理,学校必须落实好实验公示制,并按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开齐开足开好各类实验,演示实验开出率不低于98%,学生分组实验开出率不低于100%。要创新图书室管理和借阅工作模式,提高图书的借阅率,加强对学生阅读指导,培养学生终身读书习惯。要充分用好音、体、美器材开展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活动时间。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向学生开放各类功能室,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条件。

抓好功能室和装备安全管理工作。各学校要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并做好工作记录,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学校实验室要加强对危险药品、有毒物品安全管理,开展好功能室和设备的用前安全排查和日常维护保养,加强对涉危教学仪器设备设施(特别是户外体育器材)正确使用的培训指导。技装站要加强对全县学校功能用房和教学仪器设备使用安全工作检查,发现问题的要及时督促学校整改。

三、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得到深度的融合

(一)做好“三通两平台”工作。

加强网络校校通建设,全面建成网络条件下的教学环境。加强与电信公司合作,升级全县光纤网络带宽,实现全县所有学校不低于100M带宽的最低要求。学校要加快内部网络建设,确保校内有线、无线网络全覆盖,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做好全县老旧班班通数字教室设备的升级改造,加快学校美术、音乐等功能室信息化改造,加大全县教师办公用电脑的配备力度。学校和县技装站要及时做好设备的补充、维护和升级更新工作。

加快优质资源班班通建设,推进优质资源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和深度应用。加快县、校两级教学资源库建设力度,推进县内优质教育资源的城乡共享,县初中、实验初中、南城中学、学道街小学、实验小学、南城小学组成专门团队,其它学校积极参与,分学科分年级对网络资源进行搜集、筛选、整理,二次生成符合本县教学实际的优质教学资源,2016年基本完成全县教学资源库构架。进一步建设好“同步在线课堂”、“名师课堂”,进一步打造“高效课堂”。

用好“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平台。用好“平台”中“班级集体空间”、“名师空间”、“大师工作室”、“网上教研室”等各类空间的功能,以网络跨越城乡“数字鸿沟”,以教育信息化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全县教育更加均衡。2016年教师开通网络学习空间率达到90%,城区学生网络学习空间开通率达到50%。

(二)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教研室和各学校要主动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潮流,积极探索网络及数字教室环境下的有效教学形式,以技术助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以活动为载体,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度使用。每年分学科开展网络与信息环境下的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组织开展教学课件制作大赛。

(三)促进“互联网+教育”的全面落实。

完善全县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管理要求,落实县教体局股室和学校的主体责任,强化考核落实,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管理与应用。加强校园网络的管理与规范,防范不良信息对学生的损害。整合各级各类教育管理资源,完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为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公众提供公共教育服务,不断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

四、加强装备队伍建设,深入开展业务培训

建设一支与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相适应,具有业务良好、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育技术装备管理队伍。学校和技装站要开展好对管理员和相关教师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其管理和使用教育装备的水平。

做好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全员培训工作,重点提高教师使用现代信息化设备的能力和课件制作水平,提升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教育管理中的普遍使用。

五、加强教育装备管理与使用的过程指导与督查

学校在将教学仪器设备在教学中的使用纳入对教师的工作考核内容。县教研室、县技装站要加强对学校教学工作的过程指导与督查,将学校使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纳入对学校工作过程检查与指导内容,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通报表扬。技装站要继续落实“挂校包干”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工作要求,增强工作针对性,督促全县学校将装备管理与使用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六、组织好“四项”考试

严密组织、严肃考风考纪,认真做好2016年初中理科实验操作考试、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高中理科实验操作考查、高中通用技术实践操作考查“四项”考试(考查)相关工作。

篇7

1.1科技档案管理的发展

随着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不断进步,其管理方式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完全手工管理的纸质档案目录管理;科技档案目录的数字化管理;科技档案数据库网络化管理开始形成,并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所谓科技档案数据库网络化,是采用扫描仪或数码相机等数码设备对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载入数据库,通过网络技术为科研人员提供科技档案信息远程服务。

自2001年起,药研所开始建立科技档案数据库,对科技档案实施规范化、数字化管理。十余年来的不断升级更新,积累建立了七大项科技档案数据库(图1)。每个数据库依据其特点,设立了尽可能全面的档案信息录入条目。无论从何种角度查询、利用、统计,只要科研人员将科技档案按时按要求归入档案室,科技档案管理人员就一定可以为其提供完整的信息服务。

1.2科技档案数据库网络化管理的意义

将科技档案管理数据库网络化,对数据库信息采用多元化的入库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数据库信息的准确性、专业性,为科技档案的鉴定、利用和编研等工作提供及时、便捷的服务。

药研所1958年建所至今,含原始记录的科技档案已超过万余卷,且90%的档案保管期限尚未到期,档案的利用率逐年增长。科技档案数据库的建立与不断完善,[2]将促进管理工作进一步向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成为全方位服务的坚实基础。为科研人员利用档案信息提供便捷服务。

1.3科技档案数据库网络化管理的设计

药研所科技档案相关人员包括:科技档案管理人员,科研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数据库中的每位用户都有其相应的角色分配,对数据库信息目录查看及录入是最基本的权限设置。科研管理人员或科研人员可将科技档案信息自行录入,并将纸质档案上交档案室,然后由科技档案管理人员对录入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以及纸质档案是否已经归档等档案相关工作进行审核,通过后,科技档案的归档工作才算完成。针对少数用户不具备网络信息录入条件的情况,科技档案管理人员有对数据库管理的最高权限,可协助科研人员完成科技档案信息在数据库中的录入工作。

2.科技档案数据库的信息入库

2.1原纸质档案电子化入库

对已归档的纸质档案,其目录均已全部录入到科技档案管理数据库中,在相应目录下增设原文、附件的上传下载功能,将相应的电子文件保存其中,科研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获取到需要的科技档案信息或电子文件,拓宽了科技档案的利用途径。使得档案管理工作可以切实地为科研工作提供强有力地支撑,从而对促进科技工作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2.2电子档案多元化入库

建设一个完整且信息量丰富的科技档案数据库,离不开对电子档案的收集。[3]电子档案是指具有保存价值的已归档的电子文件及相应的支持软件、参数和其它相关数据。药研所主要以科研工作为主,电子科技档案主要是针对科研课题中形成的档案资料,如原始记录、图谱、照片等。虽然利用计算机记录实验过程及结果,可以简化纸质记录、减少错误,对数据进行快捷分析等优点。但由于有些电子科技档案不能直接阅读,必须有相应的软件支持才可以识别利用,且大部分电子档案不具备永久保存特性,安全可靠性低,法律效力不足等缺点。因此,药研所的电子科技档案与纸质档案实行双套归档制度,将计算机生产的电子文件转换成纸质文件,以确保电子科技档案的凭证价值。这一做法不仅维护了电子档案的安全性,又满足了科研人员的查阅利用要求,且将数据库进行权限设置,以保证电子档案的安全。

2.3科技档案数据库信息的鉴定

载入科技档案数据库的信息鉴定,主要分为科技档案目录信息鉴定、挂接电子文档信息鉴定、纸质档案电子化文档信息鉴定。第一,由于科技档案数据库目录信息是基于纸质科技档案的,在目录信息入库时,只需核对其与纸质科技档案基本信息是否一致即可。第二,对于科技档案数据库各条目录下面挂接的电子文档,则需对电子文档的内容进行鉴别。第三,对基于纸质科技档案的电子文件的鉴别,主要是针对其真伪性和完整性的鉴定。

药研所是以科研工作为主的单位,对实验记录的原始性、真伪性要求尤其严格。由于与纸质科技档案紧密结合,电子文件的真伪性鉴别不难做到。对于电子文件,特别是实验记录的完整性,则需要课题负责人参与鉴定、确认。

3.科技档案数据库网络化管理的利用

3.1便于科研人员远程查阅

对科技档案数据库进行网络化管理,向全所科研人员开放权限,科研人员可通过自己的域账户,利用内网登陆,随时查阅个人科研论文、著作、获奖情况、职工课题档案、研究生课题档案等信息。也可对公开资料进行下载、借阅和检索统计。用户按照不同级别,拥有不同权限,用户利用科技档案数据库中的信息,从只能依靠档案管理部门进行查询统计,到实现对个人档案信息的随时掌握,开放性和便捷性使科技档案数据库得以发展成为必然,且容易得到科研人员的广泛支持和参与使用。

3.2进行高效的数字化编研工作

篇8

近几年来,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不断更新办学理念,紧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适时调整专业结构,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各方面都有长足进步。不过,目前学校“德技双馨的仲景学子”培养过程中,几乎没有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技能培养,另外信息素养教育内容缺失也引起校内专业人士高度关注。因此,如何通过设置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课程,来培养仲景学子的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写作技能,也成了比较有价值的课题。

2 南阳医专仲景学子培养的现状

2.1 基于仲景学子培养的课程设置现状

自从开始打造仲景学子培养品牌以来,尽管医药护技等各专业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升,但由于高职高专学制只有三年,还有一年时间到医院临床实习,实际在校学习时间只有四个学期,各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尽可能的压缩非专业课比重。而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课自学校开展本专科教育以来,一直没有面向所有学生开设。

2.2 仲景学子培养过程中课程设置的问题

由于课程设计上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课是空白,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系统教育的缺失,学生普遍没有利用图书馆丰富馆藏资源的意识。暴露出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自我提升和研究能力不足等问题。

3 开设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课的必要性

3.1 开设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课有政策依据

一方面,教育部三次下文要求开设文献检索课。①教育部教高一字(84)004号 关于印发《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的通知。②教高一司字(85)065号《关于改进和发展文献课教学的几点意见》。③教高司[1992]44号《文献检索课教学基本要求》。另一方面,教育部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医学专业的“业务培养要求”均包含“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这一培养要求。

3.2 开设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课是大势所趋

一方面,全国各高校已普遍开设本课程,文献检索课教学经多年发展,“到1998年已经成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周边其他高校已开设本课程,学时16-32学时,学分1-2分。

3.3 开设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课是仲景学子培养的需要

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课是提高仲景学子信息意识和资源利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本课程融图书馆学、情报学、计算机知识等为一体。旨在培养学生获取、利用、评价信息知识的能力,从而能为学生将来自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等奠定基础。

4 基于仲景学子培养的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课程设置原则

4.1 把握好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导向

教高[2000]2号《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学生应重点掌握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4.2 要结合专业特点增强课程针对性

课程开设要仔细研究医药护技等各专业的需求差异,能在有限的时间里,除了完成共同的知识技能模块教学,按专业有针对性的在内容选择、实践环节设计等方面进行有效区分。

5 基于仲景学子培养的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课程设置

5.1 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的知识模块设计

结合我校实际,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课程主要由以下6个知识模块组成:第一模块回答“如何利用现代图书馆”这个问题;第二模块回答“如何获取图书杂志等纸本资料”这个问题;第三模块回答“如何进行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这个问题;第四模块回答“如何通过计算机网络检索中外文数据库”,主要内容包括搜索引擎、网络开放数据检索、万方数据库、同方知网、重庆维普全文数据库、泉方PUBMED数据库、超星移动图书馆等;第五模块回答“如何进行医学论文写作”这个问题,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收集、文献阅读、文献积累与整理、医学论文写作等。第六模块回答“如何进一步学习本课程”这个问题,主要内容包括特种文献、其他中外文检索工具、其他中外文全文数据库等。

5.2 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的教学条件

良好的教学条件是课程开设的基础,为此应做好以下5点:一是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图书馆就有职称、学历层次和年龄结构等都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二是要对已制订的“课程大纲”进行再修订,要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三是做好教材建设,根据学校实际编著校本教材;四是做好实训基地建设,要充分利用电子阅览室、工具书库等做好实践教学,并不断改善实践教学条件。五是做好课程网站建设,丰富网络学习资源,建立网上学习、评价机制等。

5.3 医学文献信息检索课程的反馈与评价

篇9

我园是开办才两年的新幼儿园,我在开园后便负责整个幼儿园的教学技术管理工作,通过两年的摸索与尝试,我从不知所措到有条不紊,从千头万绪到规范统一,现就这两年在我园教育技术管理工作中的实践做总结。

一、虚心请教,建立常规

一线老师虽然对常规教技活动开展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如何规范建立教育技术工作台账,如何有效组织相关培训与竞赛活动,如何进行民主、有效日常检查与考核等都无从下手。面对现状,我首先想到的是向原有幼儿园教技主任、教技片片长和教育局分管领导进行咨询与请教,按照教技综合考核要求建立园教技工作台账资料,细化教师日常教技工作内容与要求。在常规的建立方面,我做了如下尝试。

1.细致做好登记、管理工作,使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有序。

学期初,我们制定了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管理规章。在整个管理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进行物品的领用与管理:每个班级现代教育技术装备都有固定编号;每样物品的使用与保管都责任到班级或指定教师;设备出现故障都有专人维护与记录;班级充分使用现有教育技术装备并做好细致的登记工作。在全体教师的配合下,我园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有序,使用充分。

2.规范做好常规工作,使幼儿园各项教技工作有序开展。

为了确保教技常规工作的规范开展,每月定期对班级电教设备、班级网页、班级论坛、功能室记录等进行全面的检查与整改,在全体老师的努力下,教技相关设备与运用较好地配合了幼儿园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1)建立幼儿园、班级网页,注重日常管理,建构活动展示平台。

首先,我们利用园内专业资源自行设计、设置校园FTP校园网络和园所、班级网站。开发初期我们搭建大的框架,权限分层明显,设置到位,配合专业的杀毒与维护,基本建立通畅的校园网络与对外网页。

在基本规范的前提下,为了更好地为班级活动内容展示服务,我们细化网站管理的内容与要求并定期检查。教技主任根据检查情况进行个别交流并督促各班整改到位。在相互提醒与努力下,各班班级网页内容丰富多样,向家长展示了幼儿多方面的活动情况,展现了班级活动的特色,较好地建构了我园班级活动、日常教育等展示平台。

(2)各班论坛互动有效,搭建家园的沟通桥梁。

在班级网页呈现活动情况的同时,各位教师都能较好地利用班级论坛与家长进行互动式交流、沟通。老师和家长根据需要提出讨论话题,分享育儿过程中的有效经验,探讨家园教育中存在的难题,展现幼儿生活中的快乐,沟通家长与老师的情感,为各班家园互动搭建畅通的桥梁。

(3)电教设备状态正常,保障学期工作的有序开展。

每月我们会检查班级、多功能室等各类电教设备的运行状态与设施设备是否完好,确保日常教育教学、全园和对外活动的有序开展。本学期我园组织了教研六片百节好课的评选活动、市百节好课展示活动、市学术带头人研讨活动,还接受了苏州市优质幼儿园的验收考核。每次活动前我们都会对各类设备做认真检查与提前的调试,为保障本学期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出了绵薄之力。

(4)专用室活动丰富,记录完整,发挥专用室应有的效用。

学期初各年龄阶段制订切实可行且各具特色的多功能室活动计划,各班教室能够按照计划认真组织专用室活动,并做好相应的记录,较好地发挥各专用室应有的效用。

通过细化管理要求,实现检查互动方式的多样性,教师全都能参与到管理与工作改进中,最终使得我园教技工作逐渐常态化、有效化。

二、掌握需求,对症下药

新开办的幼儿园迎来的是众多年轻新教师,新教师对于课件的制作、电教设备的操作等没有经验,教学技术相关的培训工作是顺利开展教技工作的重点。在培训工作方面,我分步进行:

首先,通过集体培训确保日常教学设备的正常使用,保障日常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这方面的主要培训内容有视频转换仪、电脑连接展示器材、投影仪使用、电子白板使用等。

其次,结合教师各自需求开展针对性的自助式内部培训。通过组内的动态效果制作需要汇总,发现青年教师对电子白板中的“容器”、“透视镜”,对PPT中的标注、自定义播放和视频、照片自动播放和FLASH课件的基本知识需求比较大。针对教师的需求,电子白板和PPT课件我们请较好地掌握这些操作的老师进行内部的相互培训与指导。通过教师间的内容培训,各种实际制作需求得到满足,全体教师的课件制作能力有所提高。

最后,在各项教技工作常态化以后,我们在FLASH课件的制作上下工夫。新老师对于FLASH课件制作没有经验,由个别自学参赛的情况发现没有系统专业的培训无法获得显著效果,应广大青年教师的要求和提高教师课件制作能力的目标,我们接下来在教技培训方面的重点为FLASH课件制作,希望能在有序常态的教技工作中寻求突破。

三、个性发展,各司其职

我园虽为新开办的幼儿园,但是规模不小,相关教技方面的各类工作很多。面对现状,我尝试将园各项常规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操作与运用尝试分类实行专项专管责任制度。也就是根据青年教师不同的特长进行相应的个别指导与分类的管理。培训后,每个年级组都有小部分教师分项掌握系统安装、打印机设置、音像设备连接调试、校园广播系统调试播放、刻字机使用等能力。这部分教师在承担分管工作的同时还肩负培训同组老师的任务,将各类教育技术运用渗透在日常操作运用中。通过专项工作责任制,在负责教师有特长发展的同时,全体青年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都普遍提高。

篇10

【Abstract】The author analyses the researches from three foreign language class core journals(2012-2016),including quantity variance and research contents.Based on the analysis the author summarized the points that could be improved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 in China.

【Key words】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Translation software;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 teaching

0 引言

随着移动网络,计算机设备的高速发展与普及,全世界已进入大数据时代。而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与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作为国与国不同语言沟通之间的桥梁,翻译行为在中国以及全世界的地位愈发重要。传统的借助纸笔词典的翻译早已成为过去式,面对迅猛增长的翻译需求,如何在短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大规模翻译任务成为当下译者普遍讨论的话题。现在的翻译工作已进入自己的新时代,“体现出新的特征:全球化,信息化,技术化,本地化,职业化,项目化”(傅敬民,谢莎2015:37)。借助计算机辅助翻译(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缩写MAT)的翻译协作,是现在翻译行业的主流模式。

1 研究方法

借b南京大学关于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目录,译者选出更能代表翻译类研究的3个核心期刊,在中国知网以“计算机辅助翻译”为选项,分别搜索符合条件的篇名,摘要和关键词,选出近五年(2012-2016)的有关论文20余篇,筛选掉因包含“计算机”,“翻译”等单独关键词实际内容与MAT无关的论文数篇,最终得到15篇符合所有条件的论文(表1),并组建成本次分析的自建论文数据库。

2 3种核心期刊发表的关于计算机辅助翻译论文现状分析

2.1 数量及变化

整体来看,3种期刊所刊登的计算机辅助翻译相关论文数量都不多,与外语类或者翻译类其他研究内容相比更是少之又少。这与计算机辅助翻译这一较新概念发展时间尤其是在中国国内还较短有很大关系。其中,作为翻译类论文最权威刊物《中国翻译》的论文数量要明显多于另两种。而《外语电化教学》又比《外语教学》论文数量稍多,不难看出与《外语电化教学》办刊宗旨有关:探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外语教学与外语研究。且期刊常年设有,国外机助教学动态等先进的与计算机技术相关的栏目。

2.2 基于计算机辅助翻译的论文研究分类。

笔者将这15篇论文按照计算机辅助翻译相关软件研究实践和高校计算机辅助专业研究进行了分类。对软件研究的论文有6篇,占论文总量的40%;MAT专业教学的有9篇,占总量60%。

3 计算机辅助翻译的主要研究内容

3.1 计算机辅助翻译相关软件研究实践

研究软件实践的论文一共6篇,其中,两篇为国内常见的翻译软件探究比较,两篇为CAT软件真实项目实践,两篇有关CAT软件的完善应用。

现在国内翻译行业见得较多的CAT软件主要有国外的SDL Trados、Déjà Vu、Wordfast、 Memo Q,以及国内的雅信,传神等。2008年北京大学计算机辅助专业候晓琛等关于中国翻译行业CAT工具使用情况报告中显示,国内约有66%译员使用CAT工具,其中86%译员使用Trados,30%译员使用雅信,26%译员使用Déjà Vu,21%译员使用的Wordfast(朱玉彬等,2013:69)。而高校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教学中,“一般的做法是主讲市场占有率最高的SDL Trados,略讲Déjà Vu,Wordfast”(周兴华,2013:91)。同时每个软件各自优缺点也很明显:使用最广泛的Trados功能最全面,几乎支持所有格式的文件,单人翻译以及团队项目,自带语料库术语库处理插件,价钱也是最昂贵一款;Déjà Vu术语和翻译记忆添加功能很方便,而且可以分享记忆库术语库,有利于团队翻译项目的术语统一,并兼容SDL Trados的术语以及记忆库;Wordfast经典版依附于Word,作为一个插件使用下载安装很方便,Wordfast Anywhere则在有网络情况下便可随时随地免费在线翻译;国内CAT软件起步晚,但借鉴国外发展成熟的经验,在各方面性能虽不出色但也都照顾到,且大部分自带术语库,原始中文界面更适合中国译者,尤其是CAT新手及高校学生使用。

市场上的CAT软件越来越多,却没有一套完善的测评系统,《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测评框架初探》(高志军,2013:70)初步构建了一套对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测评的框架。关于CAT一直有一种说法是只能应用于工程技术文本,文学翻译不能应用。徐彬等借助真实翻译案例及平行文本比较阐述了CAT技术也可应用于非技术文本的观点。

3.2 高校计算机辅助课程的教学思考

现如今,如何提升大规模项目的翻译效率是翻译界最关注的问题,行业的转变也必然会引起翻译教学的转变。对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的探索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加强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的教学。

国内从事翻译人员多数仍由高校翻译专业输送,因此在校通过课程掌握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学生更具备行业竞争力。同时,通过开展各高校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有利于彼此之间信息交流,答疑解惑,促进国内CAT大环境的发展。通过使用计算机及网络辅助翻译,不仅包括基础的文档格式处理,文字排版,还有CAT软件,桌面排版等。

2)高校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的实践。

计算机辅助课程不同于其他理论性课程,其重点在于实践和操作。纵观各高校CAT课程的课时安排,均是占用较少课时的理论开篇,后续重点为教师讲解软件以及学生的实践操作,最好还能讲演结合,边听边操练。在掌握一定操作基础后,更要有完整的翻译项目让学生去实践,深化所学。

3)提升高校硬件及教师自身素养。

CAT软件大多造价较高,许多高校因觉察不到行业变化改革或是自身资金不足,忽视硬件设备的配备。因此很多CAT软件开展的有对应的高校合作计划,学校可以较低的资金投入或是学校网站首页广告,取得非商业但功能同等的软件试用。这对高校的教学开展以及软件公司的推广都有促进作用。

4 对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的不足及发展方向

通过此次研究总结,笔者发展国内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正朝着越来越完善的深层次探索行进,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1)总体数量偏少,计算机辅助翻译的需求仍未引起整个业界的关注和投资;2)作为一项需要大量实践的技术,教学之外的真实项目实践研究偏少;3)过去的文本实践多集中在信息类,科技类等工程技术文本,对此之外的文学文本等相关实践较少。综上所述,不管是高校,学生或是译者,应加强对计算机辅助翻译的重视,完善高校课程的不足,从业者们还应加强计算机辅助翻译对各类型文本的实践应用,广泛发掘其适应性和功能性,使计算机o助翻译技术流畅地地广泛地为译者所用。

随着高校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的完善,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的深入,我国的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及实践定会追上世界先进水平,实践出自己的特色,更好地为翻译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Bowker,puter-aided Translation Technology:A Practical Introduction[M]. Ottawa:University of Ottawa Press,2002.

[2]崔启亮.高校MTI翻译与本地化课程教学实践[J].中国翻译,2012(1):29-34.

[3]傅敬民,谢莎.翻译技术的发展与翻译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15(166):37-41.

[4]高志军.计算机翻译工具测评框架初探[J].中国翻译,2013(5):70-76.

[5]陶李春.道技融合,学以为用:《计算机辅助翻译》评介[J].外语教学,2016(5)111-113。

[6]徐彬,郭红梅,国晓立.21世纪的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J].山东外语教学,2007(1):67-70.

篇11

    一、教学目标的改革

    当前,计算机及其应用正朝着网络化、多功能化、行业化方向发展。从就业市场看,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计算机图形图像、计算机广告设计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操作等中级计算机技术人才十分被看好。因此,中高职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应适应社会需求,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前提下,更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目标可确定以下几个培养方向:

    1.办公自动化:培养力、公自动化管理和操作技术人员。

    2.网页制作:设置以dreamweaver, flash, javascript, access为主的课程,培养能从事网页设计的人才。

    3.计算机网络:以学习网络操作系统为主,培养计算机网络管理员。

    4.多媒体技术:培养能从事计算机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电影电视等多媒体制作的人才。

    5.平面图像处理:培养能从事金}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广一告设计的人才。

    二、教学计划的改革

    新的教学计划应以技能培养为主。对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以培养“一技之长”为主导思想,求“专”而不求“广”,但一定要突出专业特色。

    以三年制为例,在前两学年,每学期用3至4周时间在机房进行某个发展方向的专门化训练,最后一个学期根据学生特长及爱好,分方向进行专长提高训练,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喜爱的方向上有自己的特长。具体安排为:

    第一学期,进行中英文打字的强化训练,使其打字速度达到每分钟80字以上。

    第二学期,进行办公软件 office的加强提高,使其能适应各种办公自动化的需求。

    第三学期,进行网页制作的重点突破,使其能设计满足用户要求的各种网页。

    第四学期,用两周时间进行计算机平面图像设计,使其能从事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广告的创意和设计。再用两周时间进行网络的安装和维护,培养计算机网络管理员,使其能掌握internet网的接人技术及局域网的安装和维护。最后用四周的时间,进行提高训练,最终使每个学生有一技之长。

    三、课程的改革

    随着社会对中职生尤其是计算机等专业的中职生的培养要求越来越讲求实用和应用,必须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应大胆开设《网页设计》、《 photoshop 》,《多媒体制作》、《 flash动画设计》、《电子商务》等面向市场、以实践操作为主的实战型课程。这样学生毕业后可立即适应市场的需求。

    四、教学模式的改革

    1.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时代的发展,正在促使教育改革从传统的以教师传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强调“学”重于“教”,目的在于体现“教育应满足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需求”,体现‘顺应市场、服务社会、服务学生”的价值取向。

    2.以实验室、视频室为主战场的教学模式。计算机课程具有操作性强、适于视频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特点。应采用以实验室、视频室为主战场的教学模式。

    3.以多媒体技术为教学环境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提供交互式的教学环境。首先,教师通过制作教学课件实现模拟环境,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计算机硬件水平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的问题。其次,教学内容中用文字和语言难以表述清楚的部分,用教学课件可以直观地呈现出来,既明了,又生动形象。其只,多媒体技术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听、能看、能动手操作以及进行讨论、交流的环境,可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其四,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

    4.以网络为教学系统的教学模式。应有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充分发挥虚拟教室、远程教学、分布式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技术的作用。学生每修完一科,可在指定时间到网上参加考试,如果通过则取得相应的学分。

    五、考核方法的改革

    由于中职生的文化基础、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在整体上处于弱势,按照现有的考核办法,必定会出现大面积不及格。这势必冲击整个教学计划的完成,进一步打击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之计算机课程的实践性很强,笔试考核方式无法反映学生的真正水平。因此,考核方法要进行重新设计。

    1.采用学分制。学分制的实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学校指定的选修课范围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特长和兴趣进行选修。

    2.允许部分课程不及格,各科学分可互相弥补,平均达到及格即可。

    3.凡是与实践有关的课程,均以实践(如上机)考试作为评定成绩。

篇12

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沧州市毗邻京津,东临渤海,城市经济及城乡私有经济较发达,劳动力资源丰富,经济发展一直处于河北省前列。经济的高速发展愈发显现出人才短缺及劳动力水平的不足。本文着眼于沧州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职业教育体系结构的调整和建设出发,试图探索一条适应我市经济发展特点的职教道路,适应沧州经济的高速发展。

一、合理调整各级职技院校,构建层次分明、组成多样、结构合理的职业教育体系

目前,沧州市有高职、高专院校三所,本科院校一所。中等职业学校52所,其中省级重点学校11所,国家级重点学校5所,基本以各市、县级职业教育中心组成,学校规模和师资力量相对较强。其他学校主要是以短期职业培训为主,规模不大,师资力量较弱。全市职高、职中在校生5.5万人,专任教师5531人。基本形成了现代化服务、机械制造和卫生三大职业教育集团。

从整体结构来看,沧州市职教体系规模基本适应全区经济发展的需求。但是,职教体系结构还略显单一。国办学校占据绝对优势,民营学校虽然数量居多,但在办学规模和师资上差距很大,其他形式如企业所属技校已逐步退化,民营或联合办学的高职院校还是空白。这种单一形式办职教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及用人单位的要求,容易造成学、用脱节。山东省职业教育体系就很值得借鉴,以淄博市高职院校为例:全市共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11所,其中民营办学一所,国有企业办学2所,国有民助高职学校2所,行业办学3所,政府办学3所。形成了以政府办学、行业办学为主,同时吸收社会力量参与的多种模式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和模式。使职业教育呈现出公、私立职业教育共同发展和多元立体办学并举的新格局,拉近了产、学,产、研,学、用的关系。沧州市的民营职业学校集中于中职教育,主要是短期技能培训和单一工种的操作训练。如何引导和扶持企业和民营资本介入更高一级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多元所有制形式的职业教育体系,是政府部门应该迫切解决的问题。

国际上职业教育发达国家都有很成功的经验,德国的“双元制”就要求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学校学习一段时间后,必须进企业实习,拿到学校毕业证之后,还必须在相关企业培训合格。其毕业生完全满足企业要求,也避免了需求与就业矛盾。如何能借鉴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呢,各种途径办教育不无是一种有效方式。政府应该对企业办职教给予资金、土地、贷款、师资等多方面的支持,向民营职技教育倾斜,尤其是给予师资方面的支持,可以考虑调配、充实国办教师助教,由国家负担教师工资。职业教育关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功在国家,利在全民,是国家长远利益的体现。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资本,民营资本与国有院校联合办学,使学校成为企业科技的支撑,企业成为职技院校的实训基地。形成以国有职业院校为主体,多种体制并存的职业教育体系。

二、加强职技院校自身建设,培养合格的职业技术人才

沧州职业教育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其中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有十六大类,五十余个专业,中职学校设置有二十大类,70余个专业。基本涵盖了我市工、农、商、金融、服务等各优势行业和企业。但同时也存在各院校专业设置不平衡,例如,财会、计算机、幼教等专业过热。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应该与科技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与当地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而不应盲目无序地上热门专业。沧州的优势产业如管道机械加工、铸造、电力电缆等,规模大、影响广泛,具有国内领先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应与来自一线的专家认真调研论证,设置相应专业。或与企业联合办学,进行订单式培养。如沧州师范学院计算机系、沧州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就与河北网讯集团合作,进行移动通讯专业的订单式培养,取得良好效果。中等职业学校应面向当地企业和区域经济,面向当地现代农业、优质林果、特种养殖、农业加工等行业,培养技术能手,致富带头人。如沧县职业教育中心设置的船员、水手、轮机专业;沧州市职业教育中心设置的空港服务、海乘服务、酒店管理等专业,特色鲜明,培养目标明确,实现了培养—就业“零距离”。

如何培养能够和企业零距离对接的技术人才,就要求职技院校努力改革教育方法,摆脱沿袭普教办学模式的束缚。第一,要改变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学和加大实践技能的训练。德国的“双元制”就要求学生用30%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70%的时间在企业实习和接受培训。我国的职业教育也对实习、实验做了统一要求,一般不低于40%。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实习、实训大多不能满足要求,基本上是自谋实习基地,失去了职业教育最重要的环节。因此,要加大政府对职业教育倾斜力度,建设更多、更先进的实训基地和实验室。这些实训基地可以公开化、社会化和市场化运作,资源共享。第二,要加强职技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既能以扎实的专业知识授课,又能以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技术指导学生实际操作。而现实的情况是学科型教师具有较大比例,实践经验差距很大。目前,我市“双师型”教师比例,中职为28%,高职为50%,而且“双师”质量不高。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和保障。要对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进行工程实践、技能方面的培训,让他们到所教专业领域挂职锻炼,以取得相应岗位实际经验和任职资格。另外,还要从一线聘请一些懂理论、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建立专职、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培养名符其实的“双师型”人才。

三加强舆论引导和政策支持,有效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读书做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意识严重。通过对沧州某普通高中的升学就业问卷调查,90%的学生不选择到高职学校学习,60%的学生选择管理类职业。即使学习成绩不佳,明知考不上大学,宁愿在普通高中混,也不愿意读职中和考职业技术学院。使职技院校生源严重不足,学校招考成绩每况愈下,这种恶性循环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要想快速、健康发展,首先就要改变当前这种现状。其一,要在主流媒体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宣传各行各业中的职业标兵和技术能手,宣传普通劳动者及职业教育中涌现的典型模范人物,而不是一味地宣扬高考状元。其二,要努力缩小普教院校与职教院校的差距,加大对职技院校的财政拨款,办出几所规模大,特色鲜明,能与重点高中、大学齐名的响当当的职技院校,使职业教育摆脱三流学校的阴影。其三,要制定相关政策,改变职技学生毕业后的社会地位、工资福利偏低的现象。在企事业单位招工、录用时不能盲目抬高标准,注重考察人才的素质和能力。其四,要制定政策,进一步推广和实施职业证书制度。职业资格证书是衡量职业教育人才实际能力的重要尺度。推广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行就业准入制,对规范劳动力市场,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

充分开发网络教育资源,完善成人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制度

职业教育具有两大功能:职前培训和终身职业教育。目前,传统职业教育体系基本上是封闭的、层次单一,主要体现在职前教育功能上。随着互联网、电视教育的发展和学习化社会的要求,终身学习与教育的理念和需求愈加强烈。在现代化大生产形势下,人们选择职业的自由度在扩大。一劳永逸的就业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可能,职业世界的变化要求我们打破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疆域。

目前,沧州市只有规模有限的劳动系统组织的短期培训教育和民办职业学校的成人短期培训,师资和专业设置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成人教育需求。但是,教育对象却呈急剧增长之势,不仅有下岗职工,各类待业、求职人员,农民工更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劳动大军。如何提高这些特定人群生产劳动水平,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充分发挥现有职业院校的教育资源,面向成人教育开放办学,不限地域、职业、年龄。配以相应的政策支持,如加强就业、职业准入证制度,并给予下岗工人、农民工学员政策补贴。第二,加强广播电视大学及网络职业教育资源建设。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专业特点,开发重点专业的网络职业教育课程,与现有的职技院校和相关企业合作实习、实训。增设电大职业教育课程、专业,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因特网的教育资源作用。

在刚刚结束的2012年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视频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提出:“2012年,职成教育工作要紧密围绕服务国家改革和发展大局,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为引领,以提高质量为重点,以深化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为主线,加快发展,深化改革。”职业教育成人化、终身化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改革职业教育的思路、方向,把普通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有机结合,相互关联、沟通,逐步形成一个以职业教育为主体,以基础教育、职业继续教育为双翼的大职业教育体系,为沧州经济从渤海湾的隆起、腾飞护航。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