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8 11:50:1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唐代文学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唐代文学论文

篇1

考证与发覆并举,解决了唐代文学研究中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书中有对新出土单篇墓志的专门解读,如《唐〈程修己墓志〉的文本释读与价值论衡》《新出土唐代诗人〈廖有方墓志〉考论》《新出土唐代诗人〈杨收墓志〉考论》;有通过新出碑志引发对唐代经典诗人的研究,如《出土碑志与杜甫研究》《从〈王洛客墓志〉看王勃的隐逸》;有通过出土碑志展开对特定家族文学群体的研究,如《唐代诗人卢纶家族新出墓志考论》;有通过摩崖碑刻展开特定时期文学环境和背景的研究,如《武则天君臣石淙诗碑考论》。这些论文或提出了前人未及之新见解,或纠正了前人认识之偏颇,或揭开了前人未发之覆。如利用《杨收墓志》,还原了杨收家族世系、婚姻、科举仕历、贬死、昭雪的情况,论述了杨氏家族包括杨收、杨发、杨乘、杨钜、杨检、杨凝式等人的文学成就,考察了《杨收墓志》撰写者裴坦的情况;通过考证嵩山石淙武则天君臣唱和的摩崖石刻,探讨其道教内涵,考察了武则天时期政治、宗教、文学创作背景,为七律演化过程提供了重要证据。

篇2

第二步:想读徜徉诗境,畅说诗景画意

宋代大儒朱熹提倡读诗要“心到、眼到、口到”。听读诗文,知人论世,让我们走近了诗人,走近了诗文,而要进入诗人所描述的情境中,必须“想读”。这里的“想读”,意思是在朗读时,张开想象的翅膀,施展联想的能力,想象诗中的画面景色、设想诗中的人物活动。这个环节的朗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笔者觉得自由朗读更能利于学生想象和联想,学生可以读得摇头晃脑,可以读得眼神迷离,可以读得低沉缓慢,可以读得高昂急速。可以读一遍,可以读多遍,可以读整首诗,可以读某几句,读到如置身诗中的画面中,读到如身临诗中的情境里。朱熹说:“大抵观书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得之于心,述之于口。在学生读后,教师趁热打铁,让学生用具体生动形象的语言畅说所想象到的画面景色以及所设想到的人物活动。可以畅说整首诗带给他的想象,可以畅说某一句激发起的联想,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诗句畅说,也可教师有的放矢指定诗句畅说。当然在让学生畅所欲言之前,教者可将诗文中的关键字词加以讲解,在学生畅说诗意之时,若有欠妥之处,教者可及时纠正完善。

第三步:赏读感悟诗美,品评精妙华彩

教师引导学生品味古诗词的语言艺术,领悟古诗词的语言魅力,有助于形成高雅的语言素养。一番想读,一番畅说,诗中画面如在眼前,诗中人物如在对面。诗人如何以最精准的文字描述如此动人的意境,如何以最简约的语句表达如此丰厚的内涵,若要体悟到这些,赏读必不可少,也就是朗读时,带着想象,带着联想,带着欣赏,带着品味。这一环节的朗读,教师可加以指导,读出节奏停顿,读出轻重缓急,读出语气语调,读出抑扬顿挫。可形式多样地朗读,可多次反复地朗读,让学生在听读中徜徉诗境,在自读中浸润诗美。“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充分印证了反复朗读对于语言学习的重要功能。在反复朗读中,学生对古诗词的遣词造句的技巧、谋篇布局的章法会有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的领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结合具体诗句教给学生古诗鉴赏的一些方法,如意象的含义、鉴赏的角度,鉴赏的术语等。诗歌中的意象是作者情感的寄托,思想的载物,它们表达着诗人的情感,倾诉着诗人的心声,寄寓着诗人的情趣,承载着诗人的意志。因此在教学中可指导学生从具体意象中寻出其中的情感旨趣。古诗词的语言精美,表现多样,所以鉴赏古诗词的角度自然也多样,遣词造句、修辞手法、写作方法、表达方式、表达情感、蕴含哲理、诗人风格等。不仅如此,教师还要教给学生一些相应的专业术语,以提高学生鉴赏的准确性,品评的精炼性,表达的流畅性。学生可选择多角度赏析,也可选择一个角度赏析,可赏析整首诗,也可赏析某句诗,只要言之有理,都该鼓励赞扬。

篇3

二、巧用现代教育技术,课堂教学效果更加显著运用

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课堂教学效果更加显著。以教学《秋天的雨》一课为例,运用传统的辅助教学方式时,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会使用投影或者挂图展示淅淅沥沥的雨幕中,五彩缤纷的美丽秋色。有的教师就绘制了多张投影片,其中一张绘制的是许多“小雨点”(水滴状空心图案)从空中落下来,另外几张有的是金灿灿的银杏叶,有的是红彤彤的枫树叶,有的是紫莹莹的葡萄串。教学效果也确实不错,但是因为没有动态变化,课堂气氛并没有达到顶峰,而且正如之前提到的,由于制作的数量和难度都不小,不仅画废了多张投影胶片,还耗费了三天的时间。这位教师的精神固然可贵,然而她的大量精力和时间都消耗在绘制投影胶片上,令人颇有事倍功半的感觉。而另一位语文教师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辅助课件时,先是使用搜索引擎在互联网上找到了需要的制作幻灯片教学课件所需的枫叶、葡萄、银杏叶等图片素材,然后把它们一一插入到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中,又自己用Power-Point软件自带的绘图功能画了一个小雨滴,并通过“复制-粘贴”的方法把这个小雨滴变成了一片小雨滴,再运用Pow-erPoint软件中的“自定义动画”功能的加上一个动态效果。“秋天的雨”的教学辅助课件就制作成功了。后来这位语文教师又从网上下载了一首轻柔舒缓的钢琴曲,前后耗时不到一个小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气氛空前高涨,特别是朗读文中的经典段落时(课后需要背诵),因为有配乐,学生感到特别新奇,纷纷请求教师给一个朗读的机会,后来教师不得不临时加了一个全班齐读的环节,而这时有部分学生已经能够比较完整的背出该段文字了。这节语文课毋庸置疑是成功的。可见如果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能够巧妙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辅助教学,不仅能够保证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动效率,还能极大地提高小学语文学科的课堂气氛。

篇4

利用录音、幻灯、投影、电脑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能够形象表现许多教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教学内容,其收效之大是教师的许多口头表达所不能企及的。那么,现代教学手段在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方面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下面就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谈些粗浅的看法。

第一,为教师加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插上了翅膀。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让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启发、点拨、解决疑难问题以及听说读写训练上。

第二,可创设情境,增加直观性、形象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获取能力的一种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毅力和意志,才能深切感知、思考、意会,并进而创造。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产生激动人心的情境效果,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可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化繁为简,变难为易。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一改以往主要靠口头语言和文字符号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打破了封闭式的死水一潭的教学状态,以其鲜明的直观形象,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以其多变的手段,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从而使教学得以化繁为简,变难为易,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可丰富作文素材,培养观察、分析、联想、想像能力,拓展思维空间,优化作文教学。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视觉、听觉形象,能使学生简便、快捷地直观现象,感觉真切、自然,甚至可以身临其境,进入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混合构成的氛围,使教学过程情境化、趣味化、形象化,诱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大了有效信息的接受量。这样在作文教学时,可突破时空的限制,将人、事、物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既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又为他们提供了作文的素材,开辟了多向立体的思维通道,促进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形成、联想想像力的增强、审美能力的提高。

第五、可使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器官综合运用于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种感官并用,学习效率最高,这是已被科学实验和教学实践证明了的规律。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中的图片、文字、声音、色彩、动画等,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丰富学生的感知,使学生披文入境,视听并举,身心投入,左右脑并用,感觉得以引发、强化,对学生的思维的训练更趋灵活、全面、立体。特别是生动多变的画面,开心启智的音乐创设了教学的情境,增强了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和动态感,使学生耳、目、口、心各种感官得以激发,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但是,在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时,我们也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目的明确,讲究实效。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其根本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切忌形式主义和盲目使用。必须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各种媒体的不同功能,选择运用。训练朗读能力,可选用声学媒体。总之,使用任何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目的都要非常明确,要讲究实效,科学使用,否则就可能弄巧成拙,起不了应有的作用。

篇5

张爱玲在《谈跳舞》中说:“中国是没有跳舞的国家。”其实大唐盛世,中国的舞蹈发展到了一个高峰,无论是宫廷内还是在社会上,舞蹈教育活动都有很大的发展。官办舞蹈教育机构的完备与层层设置,社会舞蹈人才的大量培养,都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舞蹈教育活动的发达。粗略翻检《全唐诗》,创作过有关乐舞诗歌的就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近三十位大家。大唐舞蹈的妖冶美艳,激起了诗人们的创作才情,也说明了那个年代的舞蹈辉煌。所以欧阳予倩说:“大体上讲,西周、西汉和唐代形成了舞蹈艺术发展的三个高峰,而唐代达到了历史上的顶峰……”。而这种舞蹈盛世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当时的舞蹈教育活动,正是由于有了优良的教育体制和政策,艺人的增多和技艺的增长才成为舞蹈繁荣的最大驱动力。

一、唐代的盛世舞蹈

欧阳予倩先生在《唐代舞蹈》一书中,对这一时期的舞蹈做了高度的概括和精彩的阐释。文舞的阴柔潇洒,武舞的荡气回肠;唐高宗的寓战略战术思想于破阵乐,武则天的用上九百人的夸大的《神宫大乐舞》,唐玄宗的令人惊叹的新型技术舞者回身换衣,以及平韦后之乱后所作的《光圣乐》;小型舞蹈的健舞、软舞;最为人称道的,还是舞者“羽化而登仙”的《霓裳羽衣舞》,轻纱罗曼的服装,时缓时急的节拍,艺术性和观赏性俱佳的,也就是唐明皇杨玉环这对恋人了。

二、唐代舞蹈的政府政策

唐政府关于舞蹈的态度,在皇帝们对待自己的娱乐生活中就能看的出端倪。wWW.133229.coM在唐代,凡是宫廷举行大宴,必定要进行乐舞的演出,如群臣朝贺皇帝举行宴会、招待兄弟民族使者、庆丰收、欢迎玄奘从西域返长安等都要举行大宴,整套地演出各种乐舞。还有上文提到那几位皇帝所作的舞蹈,并且远远不止这些。国家政策的制定者们,爱舞蹈,享受舞蹈,自然也就为了自己纵情声色支持舞蹈事业的发展。

另外,唐代有针对百姓的“禁舞”条例,实际的意思就是只准皇帝老儿高兴,不许平民百姓娱乐舞蹈。封建的统治阶级,把民间的歌舞表演集中到宫廷里,自得其乐,同时把这种享受当做一种特权,不许民间同享。唐代还曾明令禁止散乐百戏到农村去表演,《唐会要》卷34说,违反禁令的艺人,或者是接待他们的人家以及村长,就要打三十板,艺人解回原籍服重役。这样做的理由大致上有二:一是等级观念;二是维持统治,也就是怕平民聚众闹事。

三、唐代舞蹈的教学机构

提到唐代的舞蹈教学机构,一定会让人想起教坊和梨园。《教坊记》载:“右多善歌,左多工舞,尽相因成习”。说明当时居延政坊的左教坊以舞蹈训练为主。《新唐书》卷二十二记载:“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

《新唐书•百官志》载:“武德后,置内教坊于禁中,武后如意二年,改曰‘云韶府’,以中官为使,开元二年,又置内教坊于蓬莱宫侧”。唐代教坊主要负责宫廷俗乐的创作与表演,人数众多,是颇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乐舞百戏的创作和演出单位。自成立以后,它便成为宫廷娱乐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为唐代音乐舞蹈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教坊的最高统治者是皇帝,但在教坊中担任最高职务的,却是宦官,职务即教坊使,全称为“总监教坊内作使”。据考证,唐代第一任教坊使是范安及。安史之乱后,宫中如此庞大的乐舞机构和众多的乐工舞人变成了统治者的负担。至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教坊的规模和人员已越来越小和少,此时的教坊虽然还没有解散,但比起盛唐之时其规模和人员已远远不及了。教坊乐人隐于民间,大部分人晚景凄凉,只能在晚唐官商宴会的歌舞声中追寻开元盛世的记忆。

梨园是唐玄宗专为自己设立的乐舞机构,因在禁苑附近的梨园而得名。主要是教授和演奏“法曲”,能够选入梨园的都是最优秀的乐舞艺人,因此即有《唐会要•杂录》载的:“开元二男,上以天下无事,听政之暇,于梨园自教法曲,必尽其妙,谓皇帝梨园弟子。”梨园弟子从太常乐工中精挑细选,男性艺人300,住禁苑的梨园;女性艺人数百,住宫中的宜春北院,都称作“皇帝梨园弟子”。公元755年之后,宫廷乐舞机构逐步缩减和衰落,统治者也愈来愈无心于乐舞。唐代宗大历十四年(公元799年)梨园终于解散。梨园已经消失一千多年了,但它的名称却一直沿用至今。

四、教学机构中的教学活动

舞蹈艺人在宫廷娱乐中发挥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平时陪伴玄宗和杨贵妃度过无数欢乐时光的正是这些杰出的艺人。

首先是挑选学生。教坊设立之初,乐人主要有两部分成员构成,一类是原太常寺中的散乐乐人,一类是藩邸的散乐乐人。除此之外,青楼一直是教坊选拔乐人的重镇。公孙大娘是教坊杰出的剑器舞家,经常舞于华清宫御前,郑峪《津阳门》诗云:“公孙剑伎方神奇”,僧怀素见之,草书大进,受其舞蹈顿挫之势的启发,神奇的舞技才能使众艺触类旁通。张云容是杨贵妃发现的舞蹈天才,曾为之舞姿倾倒,留在身边精心培养,并格作诗颂扬相赠。

参考文献:

[1]欧阳予倩.唐代舞蹈[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2]窦培德.大唐盛世的皇家宫廷舞蹈.当代戏剧,2003.1.

[3]王松涛.从胡舞的流行看盛唐气象的多元性与延续性[j].中华文化论坛,2008.1.

[4]柏红秀,王定勇.关于唐代教坊的三个问题[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

[5]左汉林.唐代梨园弟子的产生与沿革考述[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篇6

在“问什么”方面,首先要考虑的是问的目的。如在课堂导入时,要设计导入的问题;在检查学习效果时,要设计与所授知识相关的问题。其次,要考虑的是题目的难易程度。往往题目太难或太容易都不是好题目,题目的难度要适中。再次,要考虑学生的兴趣问题。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如果教师所提的问题能够让学生感兴趣,那么,学生就会更重视这个问题,更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更有兴致地学习接下来的课堂内容。在许多学生看来,《古代汉语》课程比较枯燥、难懂,因此,在趣味性方面,古汉语教师上课时就更得注意。

二、合理确定提问形式

1.判断式提问

判断式提问句式往往是让学生有所判断、有所选择。

例如:在讲到白居易《琵琶行》中“主人下马客在船”时,我问学生:“该诗句的意思,是不是主人下马后,在岸上挥挥手,和船上的客人说再见?”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如果没有掌握古代汉语互文的修辞方式,就容易出错。该诗句的正确理解是主人和客人一同下马,一同来到船上。

2.开放式提问

开放式提问往往是考察学生的知识面和理解能力。

例如:在讲到《孟子?滕文公上》中“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时,我问学生:“你认为五尺之童有多高?如果按照现在的一尺等于33.3厘米来看,那么,五尺就有166.5厘米了,古代的儿童这么高吗?”听到这个问题,很多学生感兴趣地想听解释,在问了一两位同学后,我解释道:“其实,在春秋时候,一尺大约等于23厘米,五尺大概是115厘米,这和儿童的身高就比较接近了。”

3.对比式提问

对比式提问往往是考察看问题的深度和洞察能力。

例如:在讲到儒家的思想“仁爱”和墨家的思想“兼爱”时,我问学生:“‘仁爱’和‘兼爱’的异同点是什么?”学生大多能回答出这两者都强调“做人要懂得爱他人,善待他人”,但回答不出这两者的差别。我解释道:“‘仁爱’更多强调的是有差别的爱。儒家认为人与人之间存在亲疏厚薄的关系,所以爱也就存在差别。父母对自己小孩的爱往往胜过于对别人小孩的爱,所以我们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兼爱’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爱应该是无差别的爱。显然,‘仁爱’更加符合人之常情。”

4.连环式提问

连环式提问叫追问,往往针对学生回答问题中的漏洞作进一步提问,以便揭示问题的实质。

例如:在讲庄子《逍遥游》时,我问学生:“庄子认为‘什么才是真正的逍遥’?”部分学生回答:“不需要凭借外物就是逍遥。”我进一步提问:“你个人认为不凭借外物就是逍遥吗?渡河的时候,借助船渡河,就不逍遥吗?庄子提到列子御风而行,列子会飞,庄子说他逍遥了吗?”学生回答:“列子也有凭借空气,所以列子不逍遥?”我再进一步提问:“照你这么说,连空气都不凭借,那就叫逍遥?人是自然界中的人,怎么可能任何东西都不凭借呢?如果逍遥是这样理解的,那么,庄子的理论就和做人的基本方式不相一致了。”关于什么是逍遥,我解释道:“庄子所认为的逍遥有两层含义:一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需要和别人对比;二是在自己能力的范围内,做力所能及的事。”许多学生听后,骤然感觉轻松许多,感到自己还可以过得更“逍遥”。

三、合理把握提问节点

在课堂提问中,把握“提问时机”是发挥提问作用的关键。一般来说,课堂中存在三个提问节点,分别是课前、课中和课尾。

1.课前提问

课前提问是指刚开始上课时的导入提问,这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古今词义的异同”时,我问学生:“在电视剧中,我们经常听到‘有请大理寺的王大人’。那么,这里的大理寺指的是什么呢?”听到这个问题,某些学生就来了兴致。在问了一两人之后,我解释道:“在古代,‘寺’字是官署的意思,后来才演变为寺庙的意思。古代的大理寺,相当于现代的最高人民法院,掌刑狱案件审理。”许多学生听后,感觉这堂课挺有用,很感兴趣地接着听下去。

2.课中提问

课中提问是指上课过程中的提问,这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是否跟得上教师的上课节奏。另外,这可以起到吸引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例如:在讲到同义词“回”和“返”时,我分析道:“在上古,‘回’表示旋转,如《荀子?致士》:‘水深而回。’大约在隋唐时代,‘回’才有了返回的意思。如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于是‘回’和‘返’便成了同义词。”我进而问学生:“说‘回家’,广州话怎样说?”许多懂广州话的同学异口同声回答“返屋企”。这个问题加深了学生的学习印象。

3.课尾提问

课尾提问指的是课程尾声的提问,这主要是为了检查学生对课堂所授内容的掌握情况。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适当提问,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的重点和难点。

例如:在讲了“词类活用”一节后,我让学生分析:“‘不耕而食,不蚕而衣’中哪些字是词类活用?存在几种判断方法?”按照大多数流行教材的分析方法,在这两个句子中,名词“蚕”和“衣”都活用为动词,判断的方法有三,分别是:(1)名词放在副词后,‘蚕’字放在否定副词‘不’后;(2)名词用‘而’字连接,‘衣’放在‘而’后;(3)对应关系,‘不耕’对应‘不蚕’,‘而食’字对应‘而衣’。可以说,这个问题较好地检查了学生对课堂重点内容的掌握情况。

四、合理确定提问对象

关于课堂提问的对象,大多数情况下是面向全体同学的,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广泛地参与。但有时也可以只面向部分学生,甚至只面向个别学生,具体要看提问的目的。

1.面向全体

在课堂提问中,面向全体学生是课堂提问中最常见的。

例如:在讲到“诗词语言”的时候,我问全班学生:“大家认为李白的《静夜思》写得好吗?好在哪里?”学生听到这两个问题,纷纷思考起来,并且饶有兴趣地想听听老师怎么分析这首诗。

2.面向部分

在课堂提问中,有时面向学生也是可行的。比如,个别问题只面向男同学或只面向女同学。

例如:在讲到《诗经?卫风?硕人》“肤如凝脂”时,我问道:“在座的各位女同学,知道该诗句是什么意思吗?”我进而解释:“可以说,这是化妆的最高境界。化妆如果要达到‘肤如凝脂’,那是极难的事情。凝脂是凝固的猪油,大家看,凝固的猪油有什么特点呢?一是白中略带微黄。如果化妆后的脸是白色的,那就不好看了。二是固中略带柔韧。皮肤是需要一定弹性的。三是光滑中略带粗糙。如果化妆后的脸和玻璃的表面一样,那也不好看。四是干中略带水分。所以女子才要补水啊。”经过这一番解释,学生感觉古人用的这个比喻,实在太恰当。

3.面向个别

在课堂提问中,偶尔可以面向个别学生。之所以面向个别,可能是因为某位同学在某方面的能力比较突出,或是因为教师发现有个别同学开小差,故意问他,起到督促课堂纪律的作用。

例如:在讲到“汉字的构造”时,由于这部分的内容和书法有关,如果班里个别学生对书法比较有研究,那么,在课堂上,可以设计个别问题,与这位学生开展探讨。在探讨中,让其他学生“旁听”更多知识。特别是,这能够让其他学生佩服这位学生的见解,激发他们学习书法和学习汉字的兴趣。

五、合理回应学生作答

在学生作答后,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作答进行恰当的点评,该肯定的要肯定,该否定的要否定,该解释的要解释,这样才能将有关知识点讲解清楚。

1.作答后适当评定

在课堂提问后,对于学生的作答,往往需要适当肯定其中的合理之处,这样才不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而对于不合理的地方,教师也应予以纠正。

例如:曾经在“古文今译”课堂上,我问学生:“韩愈《师说》中‘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如何翻译?”有学生翻译为:“因此,无论地位高还是地位低,无论年龄大还是年龄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这个翻译显然是有误的,但我说:“这位同学的翻译,前一部分是对的,后一部分还要修改,正确的回答是‘因此,不论地位高贵还是卑贱,不论年纪大还是年纪小,谁掌握了知识道理,谁就可以作老师’。”

2.作答后适当解释

篇7

一 唐代体育文学的价值与意义

文学作品的价值在于最大限度地提高人们的审美品质,带给人们精神上的审美愉悦,开放人的思想,启迪人的智慧。当然,体育文学也不例外。于俊利老师的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唐诗》《全唐文》《文苑英华》等文学元典中收录作品数量来看,体育诗歌共有1500余首,体育散文1000余篇;从包含的体育项目来讲,除了传统的蹴鞠、角抵、秋千、竞渡、弈棋、导引术和各种兵器武艺之外,还记录了不少女子体育项目,如女子蹴鞠、女子击鞠等。这些文学作品,弥补了唐代体育原始资料的不足,并与历史资料相互引证,对唐代体育研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在体育文学中,精彩的体育活动描写不但能使人们对唐代的体育情况、社会风貌有清晰的了解,而且,在人们的品读过程中也会得到一种身临其境的审美体验,如《拔河赋》中有段这样的描述:“然而一鼓作气,再鼓作力……身挺拔而不动,衣帘袒以从风……可以挥落日而横天阙……”作者通过夸张、排比等手法把唐代的拔河比赛描写得精彩之极。另外,在体育文学作品中,作家通过对体育活动的描绘来表达自己或喜悦,或轻松,或自由,或激动,或闲适的感情,这也是体育文学作品存在的价值之一。例如,王维的《寒食城东即事》“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在轻松愉悦的蹴鞠秋千活动中,作者的喜悦闲适之情自不待言。作者借助体育文学作品除了本文由收集整理表达自己的感情,还传达着自己的思想,作者希望通过作品把自己的思想意志传达给读者,更渴望通过作品能使自己的思想观点长流于世,借此对世界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体育文学作品的深层价值得以体现。

二 唐代体育文学的审美内容

在唐代体育文学作品中,有关于当时社会上几乎所有体育活动的精彩描述,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唐朝体育的盛况、唐朝人对体育活动的极度喜爱、唐朝人参与体育活动的高昂热情,这是历史上其他朝代所无法比及的,即使是在世界体育赛事举办如此频繁的今天也是很难见到的。在唐代体育文学的精彩描述中,我们可以尽情展望唐人的风采,领略唐人的英姿,回味唐朝盛世,聆听唐朝文化的最强音。

1 文学关于球类活动的描述

唐人酷爱球类运动,当时在社会上流行的球类活动有马球、蹴鞠、击鞠、击壤等,在《全唐诗》中就有一百多首诗歌对球类活动进行了精彩的描述和详细的研究,例如,有名的《打球篇》《幸梨园观打球应制》《观打球有作》《宫词一百首》等作品对唐代球类运动的发展情况、精湛技艺、观球宏伟场景、观球者的激动心情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而生动的描绘,可读性极强。球类运动出现较早,但基本上都是在唐朝发展完善成熟的,在《封氏闻见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唐太宗观看了西域人打马球后,非常感兴趣,就下令在全国推广。可见,唐代统治者对体育运动的支持和热爱。更有甚者,唐代的新及第进士都要参加马球比赛,在比赛中历练自己,培养斗智,增强勇气,在赛场有神策军既职业球手参与其中,比赛很是激烈,观看群众摩肩接踵,热闹非凡,场面极为宏大,这在唐代体育文学作品中有记载。上有统治者大力提倡,下有百姓的广泛参与,唐代球类运动的盛况可见一斑。

2 文学关于胡旋西域舞的描述

胡旋舞原是从西域传入中原的,在唐代成为百姓喜闻乐见的体育健身项目。根据史料记载,唐明皇的宠妃杨贵妃精通音律、舞蹈,尤其擅长胡旋舞,她可在一个直径约二尺的木球上,来回滚动旋转地表演胡旋舞,速度如风,跳跃腾挪,进退自如,令观者目瞪口呆,深受君王喜爱。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和元稹都对胡旋舞有过精彩的描绘,在白居易的《胡旋女》中是这样写的:“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 转蓬舞,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这首诗描写了胡旋女在弦鼓声中跳舞的情境,表现了她舞姿的卓绝以及技艺的高超。另据记载,在唐代,胡旋舞已成为教坊女子的训练项目之一,学习胡旋舞的女子队伍很庞大,这些女子身穿艳丽的宫廷服装,同时在圆球上翩翩起舞,往返腾蹋,正如元稹《胡旋女》所言:“骊珠进珥逐飞星,虹晕轻巾掣流电。”作者把胡旋者跳舞是的动作比作飞星、流电,可见她们的速度极快,技艺极高,令人难以置信,给人无尽。在唐代古都洛阳,满城尽是跳胡旋舞的人,胡旋舞的盛行自不待言,可惜,后人难见真言,只能通过体育文学作品一饱眼福,体育文学传承文化,传承快乐,功不可没。

3 文学关于节令体育活动的描述

唐代体育文学中关于节令体育活动描写的篇章很多,如重阳登高赋、阳春踏青拔河诗文、端阳龙舟赋文、秋千诗歌等作品,有几百首之多,这是唐代风俗节令体育文学繁荣的标志。其中不乏在文学界负有盛名的杰作,如《观拔河俗戏》《丽人行》《寒食城东即事》《奉和圣制观拔河俗戏》中记载了拔河、龙舟、踏青、秋千、跳绳等体育活动的盛貌,既有对这些活动具体的气势描写,又有对这些活动带给人的心理变化的精彩叙述,内容丰富,意蕴高远,值得深品。唐代体育节令文学作品中,有关龙舟竞渡的描述很多,借此表达对战国先人屈原的怀念与祭奠,同时也是表达时人对龙舟竞渡的热爱之情,在恢宏壮观的竞渡场面描写中,我们与先人同乐,共同感受这种体育活动的魅力。从唐代体育时令体育文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唐人节令文化极为发达,唐人生活的闲适与快乐,对体育活动的热爱之情。

4 体育文学关于女子体育活动的描述

中国女子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处于被约束被压迫的境地,极少参与社会活动,更不要说从事体育运动了;但唐朝是个例外,唐朝统治者极为开明,他们允许女子追求生活的乐趣,允许女子从事体育活动,因此,在唐代女子体育最为盛行,关于女性参与体育活动的文学作品也随处可见,品读唐代女子体育文学,可以品读出别样的风情,尽情欣赏唐女子的英姿飒爽。在唐代女子体育文学中有大量关于女子参与体育项目的描述,郊游、秋千、舞蹈、围棋等活动都是女子擅长的体育项目,这类作品有:《宫词》《哀江头》《春游吟》《丽人行》《美人宫棋》《秋千词》等,这些作品既有关于妃嫔宫女射猎活动的精湛技艺描述,又有普通女子结伴出游的快乐场景渲染,还有女子荡秋千是毫无畏惧、任意而为的可爱描写,内容精彩,读之忘忧,心境大开。这些女子体育文学是我国古代难得的文学珍品,它是唐代社会社会风尚的艺术写照。

三 唐代体育文学繁盛的原因

唐代体育文学内容丰富,格调高雅,影响深远,是古代文学中的典范,它的兴盛与繁荣离不开唐朝经济政治的发展,离不开各民族文化的交流,更离不开唐朝统治者的开明,制定开明的科举制度,为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支持。可以说是各方面共同作用、共同促进了我国唐朝体育文学的繁荣与发展。

1 经济政治繁荣稳定推动体育文学的发展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经济政治的繁荣稳定,体育文学的发展也是如此。唐朝开国之初,统治者就以二世迅速灭亡的历史教训为戒制定了开明的政策,保证政治的稳定,并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鼓励农耕,鼓励商贾,大力发展经济。经过唐朝几代统治者的共同努力,唐朝成为历史上政治最开明、最稳定,经济实力也是最强的朝代,经济政治的繁荣稳定,促进文化的繁荣,儒、释、道思想在社会上普遍流行,人们的思想禁锢得以缓解,这时,从事各种文化活动的人才大量产生,体育文学在此基础上得以大力发展。

2 各民族的文化交流频繁推动了体育文学的发展

唐王朝幅员辽阔,是个多民族共存的国家。唐朝统治者在民族政策上也是很开明的,普遍采取对外文化的兼容政策,鼓励各民族,共同分享精神文化财富,这样,整个唐代都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从生活情趣到文学艺术,其中对汉文化影响最大的是鲜卑文化和突厥文化。他们主张男女平等,鼓励女性参与社会活动,参与体育文化活动,这对中原文化影响很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原女性的解放,女性体育开始盛行,这种开放思想对体育文学拓宽题材范围,增强文学情趣,提高文学风格,促进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发展意义重大。

3 体育文学的繁荣离不开人才的支持

篇8

教师话语(teacher talk)指课堂教学中教师用来讲授课文、组织教学的一切语言活动,包括讲解、提问、反馈、纠错等。国外学者从教师话语的语言特征入手,研究了教师话语的语速、语调、重音、句法等特点。而国内学者则重点研究了教师话语的重要形式――教师提问的策略、方式、类型及教师话语的数量等。Chaudron(1988)对教师提问作了详细的研究,发现绝大多数ESL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师话语时间大多被提问所占用;Allwright & Bailey(1991)也证实教师把1/2至1/3的时间用于提问。而在教师提问中,等待时间(wait-time)起着重要的作用。“等待时间”指的是当教师的问题提出以后和继续追问或者叫另一个学生回答以前,教师停顿的时间的总量(Chaudron 1988:128)。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时的等待时间,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

一、中国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提问中的等待时间长短对大学生的影响

教师提问后等待学生回答问题的时间长短对课堂教学的成败以及能否为学生提供使用语言的机会是相当重要的。Rowe(1974,1986)发现指定学生回答提问时,教师平均等待的时间不足两秒钟。如果两秒过后还没回答,教师或者自己回答或者要求别的学生回答。

笔者选择了一些学生需要思考的问题(除了抢答之外),对本校数学系05级在学习《新编大学英语》III第六单元时,课堂上教师的候答情况进行了如下统计分析。

从表中可以看到,教师提出问题后在等待学生回答时,有暂停的占67.65%,没有暂停的占32.35%。这表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上能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有利于学生的语言发展。

同时,笔者在课堂上也注意到,有些教师在看到被叫学生回答不出时,为了保持课堂教学的流畅,在学生口头沉默而思想最活跃的时候,迫不及待地叫另一位学生回答或者干脆自己回答,从而打断学生的思路。由此而来的结果是强制输入(pushed input),剥夺了学生抓住要点以及找出理解中的问题的机会。

让学生能积极地回答教师的提问,是大多数中国英语教师面临的问题。在一项对学生回答的研究中,White & Lightbown(1984)发现,在45分钟长的课堂上,42%的提问没有应答。而教师对沉默行为的不可容忍性,是造成学生沉默不语的主要原因。根据观察对那些Yes/No或False/True之类的问题,学生可以马上给出答案(当然其中还存在着学生是否真正理解的问题)。如果要求回答的问题需要学生进行归纳大意或说出自己的想法,一、二秒钟的时间往往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当教师看到被叫学生回答不出时,便立即叫另一位学生回答或自己回答,“这种课堂交际对于学生输出起到的作用相当有限(王银泉,1999)”。不给学生足够的反应和思考时间,教师急着以填空形式替学生给出答案,带来的结果是强制输出,和剥夺了学生学习操练的机会。

据调查,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1现行的英语课时不够,内容又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必须赶进度;2教师为了保持课堂教学的流畅;3此外,White & Lightbown(1984)还发现,由于教师认为答案只有一个,便急于得到那个答案,往往提问后很快就重复问题或叫另一个学生回答,结果降低了学生的回答率,因而也降低了其输出量。

Nunan(1991)也指出,等待时间在教师实际提问过程中是很少的,即使给予某种特殊的训练以后,有些教师还是不曾想使他们的等待时间延长一秒或两秒。他还发现在那些教师把提问后的等待时间延长了三至五秒的课堂中,有更高的学生参与率。

Rowe(1974,1986)发现在有些课堂上当教师设法把等待时间延长到3至5秒时,会有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回答的平均长度也增加。根据他对课堂提问等待时间的调查分析,教师如果把提问等待的时间延长到3―5秒,就会出现以下情况:学生对问题回答的长度增加;学生能恰当回答问题的比例提高;学生不能回答的机会减少;学生在回答时增加了自己理性的思索与推测;学生与学生之间对信息的比较有所增加;学生推理性的语句增加;学生能更多地提出自己的疑问;学生在课堂里能参与进行口头交际的机会与时间也有所增加。

如果这一研究结果具有普遍性,那么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延长提问后的等待时间,而不要因急于填补空缺(filling in the gaps)。

二、对大学英语教师的一些建议

中国教师通常希望学生反应迅速,时常连珠炮似地发问,若一个学生不能及时给予答复,教师会即刻叫起另一个学生来回答问题,上课环节紧凑,节奏较快。根据中国实情,大学生已经习惯于认真听讲而不爱参与,这就更加应当充分发挥英语教师的作用。

Rowe的阐述说明了教师等待时间的长短对英语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应引起大学英语教师的高度重视。

从言语的交际过程看,教学语言具有交流的反馈性,课堂上教师的注意力的真正中心并不在自己的讲述,而在学生的思维状况,教师应根据课堂反馈相应地对等待时间作出调整,目的是使学生更充分理解,更有利于第二语言习得。

1提问方式的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教师对信息的获得和学生对语言的输出。较早研究课堂教育的学者把提问分为开放式提问(open question)和封闭式提问(closed question)(Barnes 1969,cited in Chaudron 1988)。大多数研究教师提问的人都主张让教师少提“封闭性”问题,多提“开放性”问题。White & Lightbown(1984)指出这样能使教师在提问之后很自然地延长等待时间,从而给学生更多输出机会。

2教师在等待学生应答时应显得更有耐心,不要连珠炮似地提问,对待回答很不连贯的学生也要具倾听的热忱。当所提问题不被学生理解时,教师适当地给予暗示线索,在强调培养学生语言的流利性和准确性,但还要注意挖掘学生的观点和感受。在课堂提问时,教师应该注意留给学生足够时间,诱发学生的想象和表现欲,并有足够的耐心倾听学生的意见。如果相信当学习者被推到能力的极限时习得能被最大程度地促进的话,那么等待时间必须延长(Nunan,1991)。

3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纠正能力。Allwright & Bailey(1991)强调要用treatment而不是correction来处理学生的错误。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英语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时,应给出提示,尽可能多地给学生自我纠正的时间。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创造自我纠正错误的空间和时间,逐步培养他们自觉修正自己错误的能力,进而提高英语水平。

4对于一些问题,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后再回答。小组活动可以增加学生话语的量,减少教师话语的量。在小组活动时,学生愿意同他们的合作伙伴交流意见,有更多练习目的语的机会和更广的范围。这样会极大地刺激学生用语言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愿望,即便在很多情况下学生在认知上还没有来得及作细致的建构,也没顾得上是否符合语法,他们也愿意尝试,Barnes把它称为探索性话语(exploratory talk)(cited in Tsui 1995)。但小组活动比较难管理,事先需要很好地计划和安排。

结语

语言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己上课时对回答问题的等待时间对学生的目的语的学习的重要影响。就目前中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策略而言,的确存在着许多值得注意和改进的地方。我们应高度重视教师的课堂提问策略,充分强调教师话语与学习者输出的关系,提高提问的质,减少封闭式问答,注意反馈用语,鼓励学生开拓思维、积极参与课堂交互,讲究对待错误的策略。

参考文献:

[1]Allwright,D.& K.Bailey.1991.Focus on the Language Classroom:An Introduction to Classroom Research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CUP.

[2]Barnes.D.1969.Language in the secondary classroom[A].In D.Barnes et al.(eds.).Language,the Learner and the School[C].Harmondsworth:Penguin.

[3]Chaudron,C.1988.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Research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Nunan,D.1991.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A Textbook for Teachers[M].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 Inc.,.

[5]Tsui,A.1995.Introducing Classroom Interaction.Penguin Group.London

篇9

一、关注学生差异,通过课题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学生进入初中阶段,两极分化比较严重,我们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落后学生。虽然有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好,但是动手能力较强,课题学习为这部分学习有差异的学生提供了可发展的空间。

怎样通过课题学习激发有不同差异学生的兴趣呢?我的做法是:

1、将课题学习提到本章节的第一节课,引发学生的兴趣。

在初四第二章学次函数时,我故意让学生翻到课题学习这一节,展示我搜集的很多关于中国拱桥的发展及设计,激发我们班的爱好者的参与。可是这些拱桥的基本设计理论是什么呢?学完本章你就知道了,你也会成为设计家,动手能力较强的同学可别错过了本章的学习。学生的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了,在学习本章知识的过程中,所有学生都不肯错过,真正达到了教学效果的高效。

2、参与到社会实践中,从身边的小问题着手,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初四设计遮阳蓬这一课题的学习中,我让学生观察家庭、加油站、工厂等不同地点的遮阳蓬的特点,引导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

有差异的学生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发展空间,有的学生甚至做了一个遮阳蓬模型来说明自己的设计。这些学生对自己作品的自豪感写在脸上,他们再也不是课堂上的木偶,学生的兴趣提高了,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地方找到了学习的满足感。

二、课题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无限广阔的时间与空间

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真实的、生活化的课题学习情境,达到不动声色地激发学生的全员参与热情,更有助于丰富他们的生活体验,扩大他们的课堂生活交往空间。对于动手制作遮阳蓬的学生,我因势利导,提出:你能让你的遮阳蓬设计得更合理吗?这些学生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便自愿组成了合作小组,探讨研究,达到了解决问题的目的。学生之间的合作加强了,使得所有学生自主愉悦地量力而学,实现了基于各自个性特点的最优发展,同时又促进了不同学生之间的和谐交融、共同发展。不再是老师口头上说“下面我们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基础知识不扎实的学生根本没有发言的权利,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而不是积极参与。在课题学习过程中,老师为他们营造了自愿自觉学习的环境,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再也不会感觉自己只是边缘学生,讨论只是好学生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学习效果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三、课题学习更为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习得过程

篇10

现代信息技术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现代教育理念、教育观点、教育方法为基础,综合利用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等完成教育教学目标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数学是初中阶段素质教育的主要学科,数学知识相对抽象,学生在知识理解中存在一定的难度,而教育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将抽象的知识理论转化成具象、生动的图像,更能够实现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那么如何才能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整合呢?笔者接下来就对此提出几点建议.

一、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整合策略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成功的教学永远都不能是强制性的,而应该是充满乐趣的主动学习.数学是一门以理论性和逻辑性见长的学科,而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还不够完善,这些数学理论、公式、定理对于他们而言就像一个个枯燥无味的菜肴,因此,教师在实现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前者数形结合的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应用”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营造生动的教学情境,从而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强化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新课程改革中对于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在传统教育背景下,教师依靠教学资源的优势掌握了课堂的主动权,而学生则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讲解,但是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背景下,学生与教师在课堂上则处于平等的位置,因此,教师应该努力转变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具有探索价值的学习任务,这样学生就能够根据网络资源实现自主探索,并在探索中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是一种相对开放的教学手段,在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学习的情境,从而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中实现思维的创新发展,例如,在“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以“十一黄金周旅游”为背景,让学生制订一个“质优价廉”的旅游计划表,而学生在实践中可以结合自身的旅游经历以及家长提供的旅游计划,对各大旅游网站的旅游花费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数据统计确定出最优旅游路线,并在规划中实现数学知识的创新应用.

(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是数学综合素养培养中的重要内容,逻辑思维是一种理性思维,而初中生的思维习惯仍然属于感性思维,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通过具体的题目看到数学知识的本质,进而实现思想的升华.例如,在“探索轴对称的性质”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先利用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进行思考与总结,进而利用数学理论分析轴对称图形特点背后存在的理论内涵.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种全新而有效的教学手段,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万能的,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只有辩证地看待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才能够实现教育教学发展.在现代教育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问题:一、避免教育技术的过度使用,即教师应该解决具体的教学内容,对教学环节进行设计,避免出现信息技术无所不在的滥用局面;二、要注重在教育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一些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常常忽视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从而影响了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效果的评价;三、注重与传统教学方式的融合,传统教育方式不是一无是处,而只有在教育教学中实现现代与传统的有机融合,才能真正推动教育发展.

篇11

本次文献调查的目的主要是调查七夕节在唐文学中的反映情况,因此研究对象主要是唐朝的诗歌,曲子词和文学作品。我在图书馆查询相关的书籍资料主要有《全唐诗》、《开元天宝遗事》、《云谣集杂曲子》和一些学术论文《从白居易的长恨歌谈七夕节的文献价值》、《七夕节的文化透视》等等,以及一些报刊资料。

本次文献调查,在《全唐诗》、《开元天宝遗事》、《云谣集杂曲子》这些书籍中获得了关于七夕节的诗歌,曲子词和史诗记载等书面资料,大概明白了七夕在唐代文学中的一些反映情况;搜集了一些关于七夕和唐文学的学术论文资料,这些学术论文研究多集中在七夕节的形成发展,唐朝七夕诗的内容,古代七夕节风俗活动以及气息的文化意义和功能方面。大部分学者皆认为唐代时七夕节已成为固定繁荣的节日,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七夕民俗活动,这些在唐代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唐诗中表现尤为明显。

通过文献调查,完成了本次论文。论文首先介绍了七夕节的来源及其发展过程,重点论述了唐七夕诗的内容分类和唐文学中所反映出来的七夕习俗,最后简要总结了七夕节的文献价值。

篇12

台湾的龚鹏程在他的《唐代思潮》一书中《文学化社会的形成》一章明确地提出了一个“文学崇拜”的概念,认为唐代存在一种对文学的全社会的崇拜,而这种崇拜最主要的表现方式就是进士科举,以至于在社会的各个阶层,都对文学有一种近乎着魔的崇拜,从皇帝到普通百姓,从读书人到官员,甚至山林中的僧人也参与了起来[1]。从这个角度来看,与其说是科举———进士考试———影响了文学,倒不如说是文学崇拜影响了科举考试,从科举考试的名目以及考试内容来看,文学崇拜对科举考试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当然,科举考试最终也不可避免地对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唐五代时期的笔记小说来看,很多内容都是与科举有关的。如《唐摭言》,几乎就都是记录唐代科举的事,又《唐语林》、《北梦琐言》等笔记小说中都记录了大量与科举有关的事。一些文学作品,如传奇小说也是以进士科举为题材,至于科举诗则更不待言。从文体发展的情况来看,律赋的形成就不能不说与唐代的科举有关了,彭红卫的《唐代律赋考》对唐代律赋的产生及演变过程有详细的考证。这些都是科举对文学产生巨大影响的明证。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唐代科举与文学的关系。很明显,唐代科举与文学的影响是相互的,作为一种在唐代最引人注目的取士制度,反应在文学上也是深刻的,那么,我们有理由认为,因为科举的出现,在唐代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学———科举文学①。所谓文学,《新编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以语言文字为记述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散文等。”[2]从科举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看,科举完全可以称之为一种文化,而与之相关的一些作品,如诗歌、小说、散文,还有在科举考试中产生的大量省试诗、试策、律赋,都是用语言文字记述下来的、反应客观现实的艺术。由此,我们就找到了对唐代科举进行研究的另一个视角,那就是,以科举文学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唐代科举对唐代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产生了那么大的影响,甚至影响了唐以后一千多年的中国历史。那么,单从诗歌或者小说的角度、从制度本身来观照科举文学是远远不够的,不能算是完全地把握了科举与文学的关系。刘海峰在《科举文学与“科举学”》一文中指出:“大量反映科举活动的文学作品,尤其是个案人物的科举经历和体验的细节,有助于重构科举场景,还原科举实态,有助于加深对科举的认识,研究科举文学为全面深入地了解科举制提供具体而生动的历史图景,可以丰富‘科举学’的内容,拓展‘科举学’的空间。”[3]从文学的角度进行科举的研究,研究者们已经做过很多艰难而有成效的工作,也正如刘海峰在上文说的那样:“从文学角度研究‘科举学’,成果层出不穷,除了集中研究八股文、试帖诗以外,还关注科举制与《文选》学、与唐代进士行卷、唐诗及唐宋传奇、唐宋的韵图、唐宋律赋、元曲及明清小说等的相互关系,还有大量关于文学家的科举生涯、文学群体的科举生活与心态、文学作品与科举的关系、古代文人的科第情结、举子与青楼文学等方面的论文出现。”虽然如此,我以为,既然能够提出科举文学这个概念,那么我们也能从科举文学的角度对这一个领域进行研究,而不是把视角只限于“科举与文学”的研究。唐代科举文学,本身就是构成唐代文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自然也可以作为唐代文学研究的一个对象,从文学的角度对之进行系统的研究。唐代的科举文学研究,完全有可能、也有必要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在唐代文学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也是“文学研究”原本的任务。

二、唐代科举文学的研究范围

从笔者能查到的资料来看,现在对科举文学的研究,从文学的角度出发的,主要是在小说与诗歌,如郑晓霞的《唐代科举诗研究》,滕云的《唐代落第诗研究》,还有一些硕士论文也是从落第诗的角度进行研究①。近年来,学界对唐代的省试诗研究也逐渐多了起来[4],但都还在诗歌的范围。从小说角度出发的则应该是程国赋先生的《唐五代小说的文化阐释》的有关章节和王汝涛的《唐代小说与唐代政治》的有关章节。而从文学的角度对唐代科举中的赋及赠序等的研究则极少见。唐代科举文学的研究范围,笔者以为可以包括以下内容:唐代科举诗、唐代与科举有关的笔记小说、唐传奇、科举赋、还有与科举有关的各种赠序等。似乎这些都是老生常谈的东西,但是我们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则会发现很多新的东西。唐代科举虽承隋制,但并非一成不变地沿用,而是有了较大的改变,对于隋代科举的具体情况,杜佑的《通典》、《隋书》、马端临的《文献通考》都提到过,《通典》卷十四《选举二》说:“隋文帝开皇七年制:诸州岁贡三人,工商不得入仕。开皇十八年又诏:京官五品以上,及总管、刺史,并以志行修谨、清平才干二科举人。……炀帝始建进士科。”[5]《隋书》卷第三云:“夫孝悌有闻,人伦之本,德行敦厚,立身之基。或节义可称,或操履清洁,所以激贪厉俗,有益风化。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美秀,并为廊庙之用,实乃瑚琏之资。才堪将略,则拔之以御侮,膂力骁壮,则任之以爪牙。爰及一艺可取,亦宜采录,众善毕举,与时无弃。以此求治,庶几非远。文武有职事者,五品已上,宜依令十科举人。有一于此,不必求备。朕当待以不次,随才升擢。”[6]其实隋代的科举取士之法并不清楚,唯刘肃《大唐新语》卷十《厘革》云“隋炀帝改置明、进二科”[7],虽隋代已经有明经进士之科目,但隋的科举是如何进行的并不明确。按诸书所说唐承隋制,大概其内容也差不多,只是后来唐代的科举制度发生了改变,如秀才一科最终消失,并增加了明法、明字、明算三科。再如明经本与进士一样,不分高下,到唐代慢慢演变为进士倍受重视,而明经则出现了“明经擢第,何事来看李贺”的故事[8]。唐代科举其实一开始与文学并未有多大的关系,《新唐书选举志》说:“凡进士,试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经策全能为甲第,策通四、帖通四以上为乙第。”足见科举与文学并没有在一开始就发生了关系,《选举志》又说:“永隆二年,考功员外郎刘思立建言,明经多抄义条,进士惟诵旧策,皆无实才,而有司以人数充第。乃诏自今明经试帖粗十得六以上,进士试杂文两篇,通文律者然后策试。”[9]至此,科举与文学才算正式发生了关系。然孟二冬在《登科记考补正》《别録上》的按语中说:“按进士试杂文,先用赋,后增以诗,皆在玄宗时。”[10]那么至迟在玄宗时,科举与文学的关系就非常密切了。谈到科举与文学的关系,就不能不谈到唐诗与举的关系,自严羽《沧浪诗话•诗评》说:“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11]关于唐诗与科举关系的探讨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到现代也还有人在讨论这个问题。如傅璇琮的《唐代科举与文学》就谈及这个问题,他认为进士试诗赋时唐诗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科举对唐诗并无促进作用,相反还起了一定的消极作用①。笔者认为唐代科举对文学的影响并不能只看到科举跟诗歌的关系,而应该全面地考察。文学并不就只是诗歌,虽然唐诗是唐代文学的主流,但也不能代表所有的文学样式。程千帆先生有一段话说得非常有道理,他说:“个人年来涉猎文史,鸠集了一些有关这些问题的资料,因而大致明白了进士行卷是怎么一回事,并且进一步认识到,对于唐代文学发展起着进一步积极作用的,并非科举制度本身,而是在这种制度下所形成的行卷这一特殊风尚。”[12]确实,如果光从科举制度本身来看,与之有关的只有省试诗,而在科举制度的影响下,文学产生的一些新内容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对唐代科举文学的研究,应该改变那种只把重心放在诗歌和笔记小说上的现象。当然,唐代诗歌作为有唐一代的最主要的文体,受关注程度高这本身也无可厚非,但是,我们要做的是对科举文学进行全面的研究,那就不能,也不应当只把研究视野局限在诗歌或笔记小说的范围内,而应该把视野拓展到科举文学的各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算是对科举文学的全面的研究。

三、唐代科举文学的演变

唐代科举文学是随着唐代科举制度的出现而出现的,也必然会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而呈现出不同的演变方式,相应地贯穿整个唐朝。从唐代科举制度的发展来看,初盛唐时的科举制度尚处于制度建立的阶段,这时虽然也有许多文人参加科举考试,但总的来说,反映在科举文学上,有关的作品不是很多。就科举诗来说,这一时期的科举诗也是相对较少的,现存的初盛唐的诗歌也是以应制诗为多,这一时期,科举诗创作得较多的应该算是岺参、王维等人,而其风格也是具有明显的盛唐诗歌的风格。《全唐文》中有关科举的文章也大都是对科举制度本身的讨论,对及第和落第的心情的描述的文章相对少了许多,初盛唐可以算是科举文学的产生阶段。时至中唐,随着科举制度的逐渐定型,科举在社会上的地位也渐次提高,大多数文学家都是由科举走上仕途,如柳宗元、韩愈、欧阳詹、刘禹锡、张籍、孟郊等,也已经渐次形成了龚鹏程所说的“文学崇拜”,这一时期的科举文学大约可以分成大历时跟大历后两个时段。作为从盛唐连接中唐的一个特殊时期,大历时期的科举文学也呈现出与盛唐和大历后不同的风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