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经营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8 11:50:3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广告经营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广告经营论文

篇1

我国媒体经营者往往缺乏营销意识或者不能恰当的处理营销各环节间的关系,媒体在发展中常步入一个误区,即办好媒体靠内容吸引受众就行。①

借用企业经营的4P营销战略组合:Product(产品策略)、Price(价格策略)、Place(渠道策略)、Promotion(促销策略),网络广告只是网络营销的一个环节,但其经营却是我国商业网站主要的维生机制。本篇论文将围绕新浪网的内容(产品)与广告(促销)展开论述,通过与同类网站搜虎网的比较,阐明网络广告经营对商业网站发展的重要意义。

论文主体分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网络经营者要走出“办好媒体靠内容吸引受众就行”的误区。包括:“内容为王”的局限性;网络媒体内容与广告的关系第二部分是商业网站产品的“致命伤”。包括:虚假新闻;网络资源的不确定性第三部分结合实例,对新浪网和搜虎网的广告经营进行比较第四部分提出我的观点,商业网站要重视广告经营第五部分是结论。

一.网络经营者要走出一个误区,即办好媒体靠内容吸引受众就行。

首先,互联网给人们获取信息、阅读信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引领“内容为王”时代的到来。通过网络渠道,人们获得及时、互动、丰富的信息资讯,在鼠标的点击中享受搜索、浏览的乐趣。对于媒体发展,业界有“内容+渠道=媒介巨人”的公式。国内门户网站老大新浪网深谙此道。它抢在第一时间报道中美撞机事件、9·11事件,抢尽了广播、电视、报纸的风头,其丰富、高效的新闻整合操作也成为同行效仿的楷模。

这是否就意味着办好网络媒体仅靠内容就行了?

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是“媒介巨人”的实践者,其近期发展结果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该公司在2002年全年损失987亿美元,这个数字是新西兰GDP的两倍;今年3月份,该公司副主席KenNovack出售了公司的2000股公司股票,这是继Turner抛售AOL股票后又一高层人物抛售股票的行为。②作为全球有名的传媒大亨,时代华纳的内容资源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鲜有传媒可以与其媲美。然而这个曾被称为新旧媒体“天合之作”的合并,没有取得人们预想中的成功。这充分显示:媒体经营包括内容策略、广告策略、公关策略、价格策略、人事管理等诸方面,是一个多层面的系统工程。

其次,就商业网站的经营特征而言,内容生产只是为了营造注意力和影响力,其最终目的是广告服务并赢利。网络媒体是注意力经济,遵循“双重出售”的媒介特征。受众是媒体的稀缺资源,它通过免费出售新闻(信息)和用户交纳一定的上网费,吸引尽可能多的目标受众,达到吸引广告商、出售广告版面的目的。②商业网站的内容生产只是为了营造注意力和影响力,其最终目的是广告服务并盈利。尽管手机短信目前的势头超过了广告,但从发展潜力来看,广告经营仍是我国商业网站的主要维生机制。

评判媒体经营的好坏,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1.广告结构。可分为总量结构、行业结构、产品结构、品牌结构等。

通过分析这些结构,可以知道是谁在购买网络的广告,才知道什么样的内容应该放在哪个频道。

2.内容结构。可分为行业结构、产品结构、品牌结构,以及在媒体运营中次常采用的结构,如:新闻、深度报道、专题报道等内容的结构比例等。媒体的内容结构是由媒体经营者基于受众需求、广告贡献度两个方面的需求平衡所决定的。

3.受众偏好。受众对媒体的态度,形成受众的偏好结构。

网络媒体不一定要以受众偏好之内容为核心和导向去办媒体,而是要对受众、内容、广告做交叉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来知道媒体经营,要使受众结构,特别是它的行业分类,与内容分类和广告分类大体相近。

例如,广告、内容与受众偏好的共有区,如科技、体育频道,是网络媒体运作的最佳区域,经营效益最高,网站就要尽力扩大这一区域的面积;受众偏好的内容,但广告贡献小,如通俗小说、连载等,适合专业媒体,如《小说月刊》,靠发行赚钱,网络媒体就不要盲目扩大;而受众喜欢、广告愿意投放但缺少有效内容的区域,如深度报道、背景报道,发展空间比较大,网络媒体应不断发现、集中发展。③

二.商业网站的“致命伤”。

虚假新闻,躲不开的痛。随着网络发展相关法规的出台和媒介自律能力的增强,网络媒体发展日益规范。但由于我国商业网站没有新闻采编权,只好在新闻时效性上大做文章,以弥补原创之不足。因此经常为抢第一时间报道而不惜登载虚假新闻,使其权威性、公信力不断受到挑战。

远的不提,单论今年愚人节前接连发生的“比尔·盖茨事件”和“张国荣事件”。愚人节前两天,国内各网站纷纷登载惊人消息:微软总裁比尔·盖茨身亡。然后新浪、搜虎很快在网上声明道歉,此新闻是微软公司在去年愚人节给人们开的一个玩笑。比较而言,主流新闻网站千龙新闻网的做法就值得称道:该网站怀疑此消息的真实性而坚持不予登载,从而大大提高了主流媒体网站在网民心目中的公信力。

事来凑巧,4月1日前夕传出张国荣跳楼身亡的消息。新浪迅速发挥其整合优势,又于“第一时间”推出“张国荣专题”,还有“张国荣歌曲铃声下载”。当时很多网友看后不相信,以为又是愚人节玩笑。据我后来在搜虎网传媒人论坛里看到的帖子,某业内人士称在晚上9点收到朋友的短信,还在犹豫要不要在搜虎上登载此消息时,新浪网已推出专题了。

可见,新浪网当时也不能确定新闻的真实性,但刚经历了“比尔·盖茨事件”的尴尬,新浪怎么敢再冒一次失信的危险?古语曰:知其者,性也。这是由商业网站盈利的特性决定的。为了吸引眼球,在竞争中抢占先机,“内容为王”的理念驱使商业网站抢时效、抓热点,而往往置新闻客观真实于不顾。

另一方面,网络资源具有不确定性。为吸引注意力资源,网络媒体展开一场“圈地运动”,但在网上圈的“地”,是长了腿的“地”。网站花巨额资金所吸引的注意力资源,就像天上的浮云,来得快,散得也快。④网络开放、共享的特性以及Copy+Paste的方便技术,使媒体间你有的我也可以有,导致网络媒体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对于没有原创新闻的商业网站,问题也更突出。

首先,在新闻竞争方面,新浪网与搜虎网的新闻大战由来已久。激烈的竞争使两者的差距越来越小,特别在新闻整合和时效性方面,搜虎紧跟新浪之后,咬得很紧。特别是关于“美伊战争”的报道,搜虎第一次向新板,它于“第一时间报道了战争打响的消息”。另外,从双方推出的新闻专题来看,尽管新浪的新闻整合再显优势,搜虎不俗的表现引来网民好评:一反常态把战争专栏报道放在首页之前弹出;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滚动报道最新消息;报道形式上更加多样化,除了文字报道外,还有网上音频、视频直播,Flash报道等。⑤

此外,在新浪刚刚对新闻内容进行整合表现时,整合是其竞争优势,但随着媒体同质化现象突出,整合实质上已无优势可言,倒成为网站发展的“软腹”。正如新媒体观察专家孙坚华先生所言:“互联网精神,最根本的一点恰恰是原创,而非复制,整合本身就是一种原创,但当人人都学会整合之后,其原创的内核就消融了。此时,整合只是背景与底色,大家要看的是风景。”

其次,目标受众是网络媒体的又一大资源。办网站就意味着“烧钱”,此话不假。因为网站要赢利,就要注入大量资金开发新闻资源与受众资源。一个网站辛辛苦苦经营起来的目标受众群和受众浏览、阅读习惯,很容易被后来者利用并被赶超,白白为别人做了“嫁衣”。前几年有名的网站的失败就因为此。网民的趋利性和点击阅读、搜索的便利性,决定了网络目标受众的不确定性,这就告诉我们:网络媒体要生存,就要寻找多种出路,仅靠内容取胜是远远不够的。

三.新浪网和搜虎网的广告经营进行比较。

我从3月中旬开始,主要针对新浪、搜虎的新闻频道、体育频道、社区频道的广告(含各式图片的)进行跟踪调查。在此基础上,特别关注了在“美伊战争”期间,新浪与搜虎的“美伊战争专题”频道的广告投放情况。

结论:(1)广告投放与网页点击率密切相关,点击率越高,越受广告客户亲睐。(2)一般来说,新闻频道广告投放数量最大,形式多样;其次是体育频道、IT频道这样的专业频道;而社区频道广告相对最少甚至没有。(3)广告投放与媒体的自身特点、广告经营理念密切相关。(4)广告投放还考虑产品定位、受众群体等特点,这在一些专业频道如体育频道、女性频道表现突出。

网页点击率与其产品即内容服务有关,内容服务质量好,点击率就高,反之就低。新闻频道广告投放数量大,与网民中50%以上上网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新闻信息的客观事实相一致,而“社区频道”相对冷门点击率不高,当然不能吸引广告客户眼球。具体分析如下。

先看搜虎(3月20日):

新闻频道页面16屏,广告41条:弹出广告(1),旗帜广告(10),漂移广告(2),按钮广告(28)--搜虎自己的广告有6条,擎天柱广告(1)。内容上,电子通讯(手机)、IT(TCL电脑)、食品(娃哈哈)、医药、车。特点:形式多样,内容不一。

体育频道页面11屏,弹出广告(1),漂移广告(1)--中国NBA,旗帜广告(4),按钮广告(8)--2条是搜虎广告,1条是足球周刊的。

社区频道:没有外来广告,是3条搜虎的特色服务广告:“同学录”“星级会员”“许愿树”。

新浪网(3月20日)也是如此。

新闻频道:16屏,广告31条,弹出广告(1),旗帜广告(9),漂移广告(2),按钮广告(19)。内容上,电子通讯(手机)、IT(方正电脑)、茅台酒、车等。

聊天频道:漂移广告(2),图标广告(2)--新浪1条。

体育频道:13屏,漂移广告(2),旗帜广告(4),按钮广告(9)--4条与体育用品有关。

在调查中发现,搜虎比新浪的广告经营

优势体现在两大方面:

(一)注重日常经营:①开发尽可能多的广告资源。搜虎广告类型不仅包括IT产品、轿车、电子产品,还有食品(娃哈哈)、医药、儿童用品(尿不湿);新浪广告类型则比较单一,多集中在前三种,且很多广告是为自己的短信、邮箱、社区等做宣传。②突破陈规,广告形式清新、活泼。医药、儿童用品广告,色彩清新明快,给人赏心悦目之感,也美化了网页。③注重整合广告资源。限制漂移、弹出广告数量,旗帜广告不通栏,合理使用擎天柱广告,使页面显得规整、漂亮;而新浪多漂移、弹出广告,影响页面打开速度,旗帜广告经常通栏,感觉突兀,页面布局显得堆砌、杂乱,影响网民情绪。

(二)网站自身特点。搜虎的页面点击率不及新浪,但据其季度财报(新浪公司2003年第一季度达1030万美元,搜狐2002第四季度营收为1060万美元)来看,两公司不差上下。这除了搜虎注重广告经营外,还因为搜虎是“中国首家大型分类查询搜索引擎”,“是中国领先的新媒体、电子商务、通信及移动增值服务公司”。这不仅为其广告经营提供了优势,也为其多样化经营提供基础。去年第三季度两大门户网站的非广告收入分别达到营业总收入的37%、51%,证明了这点。

一个注重整合,一个擅长自我宣传,这两个方面在“美伊战争专题频道”中表现尤为突出。

3月26日

搜虎:11条广告,其中手机图标广告(1),战争图片下载(4),弹出广告(1),横幅广告(5)--除了金立手机“省钱的IP手机”外,其它都与战争有关,南方高科(手机)--与你共同祈祷和平的来临新蓝电脑特约报道--伊方动态搜虎短信--萨达姆不低头严防死守(还做成擎天柱广告置于右侧)战争让全世界人民都头痛,解决头痛之道--天力士与您一同关注“美伊战争”。

新浪:13条广告,其中7条是自己的增值服务广告。有意思的是,新浪的广告也与战争挂钩,但是“自我炒作”,其它广告则像方正电脑“谈判后,喝杯咖啡,上网冲浪放松一下”一样,依然风平浪静。

在这次“战争广告战”中,新浪借助各种各样的短信服务--“新浪短信铃声下载”(图标广告)、“战争短信”(旗帜广告)、新闻冲浪、彩信冲浪等在美伊开战6天来,短信业务比平日增长了十倍。但这不是新浪的独特优势,在开战后短短几个小时中,搜狐的“焦点新闻”和“海湾战报”两项短信订阅每小时新增用户数都在3000以上。另外,在彩信服务方面,新浪远落后于网易与TOM网。

3月27日

新浪的新闻整合优势表现突出,当天专题页面上不但增加了一条图标广告,“方正广告”也改为一条洗发水广告。搜虎则增加了“小天鹅空调独家报道--冷静关注美伊战争”的图标广告。而到了4月2日,搜虎的专业优势就凸显出来了:老的合作伙伴还在,增加了5条文字链接广告和一条弹出广告;而新浪的几个旗帜广告不知怎么都不见了,代之以“新浪短信”“新浪企业黄页”“新浪任你邮”。

可见,媒体的经营理念至关重要。搜虎网站的广告经营巧借战争之机,并注重整合策略,事实也证明这更吸引广告客户。网络媒体要开发多种广告经营方式,走专业化路子,而不能把网络广告看作网站的附带品。

搜虎网推出的“竞价广告”值得一提。它真正体现网络广告互动的特点:广告客户自主设置广告投放位置、预算及竞价价格,根据市场情况,随时、修改自己的广告信息,还可以暂停广告投放。成功案例是今年1月底,搜狐公司竞价广告的优秀商--上海得帕电子有限公司,为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GE-通用电气春节招聘”竞价广告,在短短三天时间,仅花费不足953元,得到了2775个点击,获得上千份应聘简历。这体现了搜虎注重广告经营、开展多种特色广告服务的特点。⑦

四.商业网站应注重广告经营。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仅仅依靠“内容为王”或“广告”都不是网络媒体的出路。商业网站在继续保持内容品牌的基础上,应注重广告经营。产品:应满足最大多数网民的信息需求。

1.继续保持新闻及时、丰富、整合的优势。

2.确定一个长期的品牌定位,建立网站在目标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在市场营销学里面,品牌竞争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品质量差已逐渐消失而提出的一个概念,是超出产品竞争的更高阶段。品牌竞争要求不仅给消费者提供一种高品质的产品,更要让消费者从产品的消费中获得情感和自我表达的满足。⑧将产品竞争提升到心理层面,凭借塑造具有排他性的品牌音箱所定手中的认同。

3.努力开展信息的增值服务。如新浪在美伊战争期间,提出的“第五媒体”概念,推出“新闻冲浪”的短信产品。这就是新浪网的内容服务不仅仅局限于作为“企业广告服务的平台”,而是“通过移动增殖服务把优势整合到更多的个人服务领域当中去”(新浪总裁汪延如)。⑨

广告:

1.知己知彼,进行深入的市场调查分析。①对其内同进行产品结构、行业结构、品牌结构等多方面的分析②利用网络优势收集分析网民的爱好习惯、性格偏向等信息,从而为广告业务寻找合理的发展空间。

2.加强自身的广告资源整合。①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各种日用品广告、IT广告、食品广告进行整体布局,合理分配在相关频道或某一频道的相关位置;②页面上各种漂移广告、弹出广告和按钮广告、旗帜广告要根据受众的浏览习惯,按比例分配,不要安排过多的弹出广告、漂移广告,影响受众的阅读兴趣。

3.加大广告推广力度。①借助大众媒体的公信力推销自身和网络广告。新浪、搜虎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在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上推出自己的品牌广告,通过这些可信度高的大众媒体,培育和扩大自己的受众群,提高人们对网络和网络广告的认识,争取广告客户资源。⑩②利用先进技术,开发创新的广告表现形式,这也是目前网络广告效果最直接的影响因素。2000年,宝洁公司在网上推出洗发水“润妍”广告,由于采用新技术“弹出广告”和“漂移广告”,使点击率达到35.97%,创造了网络广告投放的奇迹。⑾

4.充实内容提高广告竞争力。媒体第二次出售即出售给广告商的完成以出售手重出注意力为基础,吸引和聚集注意力,根本上还要靠媒体提供高质量的内容产品。

5.扬长避短,寻求差异化竞争。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缺乏权威性,广告价格比较地,但这恰恰是“双刃剑”,网络媒体广告因此而形成实时、灵活、成本低的特点。①它不像电台、电视台的广告以秒计费,也没有杂志、报纸广告费用不菲,在出版或播出后很难更改。相反,在互联网上做的广告不但从提交材料到广告所需时间较短,而能按照需要及时变更广告内容,有利于及时实施和推广广告主经营决策的变化②由于成本低得多,可针对中小型企业,展开有效的宣传攻势,开展新的广告资源。

五.小结.

媒体经营的目的即实现赢利,而由于其定位不同赢利模式也存在差异。一般来说,越大众化的媒体对广告以来越高,个性化的媒体利润主要来源于内容,如专业化杂志的高价发行;新闻类的媒体利润依靠于广告服务,而娱乐类媒体的生存更多一种内容,如MTV的出版权。⑿

新浪网这样的门户网站,不仅具有传统媒体大众化、综合性的特点,又具有网络个性化、互动性的特征,这就要求其经营时不仅要注重产品服务(新闻),还要重视广告的经营。

参考文献:

①③传媒经济参考,2003年总第52期

②转引自汤李墚:《传媒为什么能售卖广告?》(上),《新闻与传播》2003年第4期

④崔援民:《电子商务》,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⑤转引自韩干群、卢安宁:《战争与广告》,《现代广告》,2003年第5期

⑥新浪网

⑦搜虎网

⑧转引自蔡卫平、黄飞:《超越定位:报纸品牌附加值的构建》,传媒,2003年第4期

⑨传媒经济参考,2003年第53期

篇2

一、序论

(一)、广告的四个目的

创作一则广告作品的前提是必须首先明确广告目的,根据广告目的确定广告的内容和广告投放时机、广告所要采用的形式和媒介,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广告的目的有如下四个:

(1)促进产品的销售,通过向目标受众介绍有关商品信息,突出商品的特性,以引起目标受众和潜在消费者的关注。力求产生直接和即时的广告效果,在目标受众的心目中留下美好的产品形象,从而为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最终实现企业的目标埋下伏笔。

(2)以树立企业形象,宣传企业理念,提高企业知名度为直接目的。一般着眼于长远的营销目标和效果,侧重于传播企业的信念、宗旨或是企业的历史、发展状况、经营情况等信息,以改善和促进企业与公众的关系,增进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3)树立产品的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的市场占有率,突出传播品牌的个性以

塑造品牌的良好形象为目的。以品牌作为传播的重心,从而为铺设经销渠道、促进该品牌下的产品的销售起到很好的配合作用。

(4)对影响到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并且也与公众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发表看法,以引起公众和舆论的关注,最终达到影响政府立法或制定有利于企业和社会发展的政策与法规,或者是指以建立、改变某种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为目的。[1]

(二)广告口号的作用及精髓所在

广告口号,也叫广告口号、广告主题句、广告中心词、广告中心用语、广告标语等。它是企业和团体为了加强受众对企业、商品或服务等的一贯印象,在广告中长期反复使用的一两句简明扼要的、口号性的、表现商品特性或企业理念的句子。它是基于企业长远的销售利益,向消费者传达长期不变的观念的重要渠道。

广告口号的作用有四个:

(1)广告口号首先是企业、商品、服务与受众之间的认知桥梁。广告口号以表现企业、商品、服务的精神、理念、特性为自己的内容,经过长期流传,这些句子就成了企业、商品、服务和受众之间的桥梁。

(2)其次加强受众对企业、商品和服务的一贯印象。广告口号在使用过程中反复表现、统一表现和长期表现。而统一的、反复不断的、长期的表现,能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一贯的、不变的印象。这个一贯的、不变的印象可以使受众心目中的企业、商品或服务体现出各自的个性特点和形象特征,使得它们能从众多的同类中突出自己,给受众一个深刻而绵长的印象和记忆。

(3)然后通过多层次传播,形成口碑效应。口语化的语言风格形成流畅、明了、通俗易懂的表现特征,它利于人们的接受和记忆,也利于口头传播产生。人们可以在轻松的状态下完成人与人之间的多频度、多层次传播,形成一种波及效应,产生口碑力量。

(4)传达长期不变的观念,改变消费指向的同时,产生长远的销售利益。广告口号的表现内容不外乎企业的理念和商品的特性。广告口号在表现企业特征、商品特性的同时也体现了消费新观念。

再看广告口号的特征:

(1)信息单一,内涵丰富。

广告口号一般都用一两句完整的句子来表现一个信息或一个观念,信息单

一,容易理解,没有过多的信息需要受众的用心记忆和用心理解;内涵丰富,不仅是对广告信息的认知、肯定、观念表现,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的表征,一种生活方式的倡导和价值体系的建立。

(2)句式简短,朴素流畅。

广告口号要在受众的心目中形成一定程度的印记,就要使之句式简短,容易

记忆;要形成多频度、多层次的波及传播,在句式上,除了简短,容易记忆之外,还要容易念,容易传。而要使广告口号成为大众阶层日常生活中的流行语,广告口号同时需具备朴素的口语化风格。因为口语化风格可以使得广告口号像一句日常的用语、顺口溜。因此,简短的句式、朴素的遣词造句方式、流畅的音韵效果,是广告口号的一大形式特征。

(3)反复运用,印象深刻。

广告口号的特点不是变而是不变。它是企业、商品、服务在广告运作的整个

过程中,在各种媒介、各个广告作品中都以同一面貌甚至是在同一位置、用同一种书写方式出现的句子。它长期不变地向受众进行同一种观念、同一个形象、同一项利益点的诉求。在反复不变的诉求中,留给人们一个一贯的、个性的、深刻的印象。[2]

我认为广告口号是为了加强企业、商品和服务的一贯的、长期的印象而创的,

比如一则国外航空公司的广告口号:“自12月23日起,大西洋将缩小20%。”

看到这则广告口号,消费者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肯定是飞机提速或换了新

型飞机,将跨越大西洋的时间减少了20%。因为对乘客来讲,速度提高20%,就等于大西洋缩小了20%,这则口号没有“提高速度”、“节省时间”、“节省时间就是创造金钱”之类的话,但却使消费者想到这一类话,这是广告口号的一种激活性,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广告口号是广告主要信息的浓缩,它可以直接为商品促销服务。特别是那些号召力、鼓动性强的口号,可以挑起人们的某种欲望,促使人们从速购买有关商品。广告口号一般都用一两句完整的句子来表现一个信息或一个观念,信息单一,容易理解,没有过多的信息需要受众的用心记忆和用心理解;内涵丰富,不仅是对广告信息的认知、肯定、观念表现,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的表征,一种生活方式的倡导和价值体系的建立。一个成功的广告作品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而广告口号就是帮助广告实现这个目的的最大功臣。作为广告中的另外一些要素,标题、正文、画面、音乐等都是广告的辅助成分,广告口号是广告的点睛之笔,让该则广告易被观众记忆,从而记住该广告所宣传的产品或企业,以达到广告所要的目的。

二、本论

(一)、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及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英国哲学家Austin(1962)在20世纪60年表了自己对后来语言的发

展产生具有重要影响的“言语行为理论”。“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它首先回答语言是怎样用之于“行”,而不是用之于“指”这个问题,即语言的形式和语言的交际功能关系。其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人们使用语言的目的不单是为了说话和表达一种思想,而是通过说话来实现某种目的――以言行事。Austin从一个完整的言语行为中抽象出三种行为,分别为言内行为(locutionaryact)、言外行为(illocutionaryact)和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act)。言内行为指的是“说话”这一行为本身,它大体与传统意义上的“意指”相同,即指发出语音、音节、说出单词、短语和句子等。在口号中指的是其字面形式。言外行为是通过“说话”这一动作所实施的一种行为,人们通过说话可以做很多事情,达到各种目的。言外行为寄寓于言内行为之中。言后行为是指说话带来的后果。[3]通俗的说,言内行为指说出合乎语言习惯的有意义的话语;言外行为指在特定的语境中赋予有意义的话语一种“言语行为力量”;言后行为指说话行为和施事行为在听者身上所产生的某种效果。[4]

其次,在Austin的以言行事的行为理论基础上,Searle发展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1965),这一理论认为,说话者通过实施另一种行为来间接实施某种行为。例:“Couldyougivemethebook?”这句话字面用意是询问,但它实际上并不是询问对方是否有能力为说话人做这件事。听话人必须通过字面用意推断出说话人要表达的间接用意--这就是请求。[4]

(二)、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广告口号的可行性

英文广告中的口号,以其言简意赅的语言形式,高度概括了所宣传的产品或服务的特点,突出其与众不同之处,以期达到被消费者接受和认识的目的。此种文体涉及多种学科,从传统的语义学角度,单从其抽象意义来看,已无法做出满意的解释,而这一范畴正是语用学研究的课题。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及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作为语用学中的重要理论,其核心思想“以言行事”很准确地道出了广告口号的特点。理论所说的言语行为有四种表现形式:(1)、通过逻辑—语义表现言语行为,即直接表达命题行为;(2)、通过句法结构表现言语行为,说话人可以越过“字面用意”,表达一个间接言语行为;(3)、通过语境信息表现言语行为,让听话者理解“言外之意”;(4)、通过感情意义表现言语行为,使听话者产生更深刻的印象。[4]这四种表现方式都广泛运用在广告口号的创作中。所以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广告口号是可行的。

(三)、我的观点

英文广告口号是英文广告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广告中起着识别宣传产品、增加知名度、树立产品形象的重要作用。

例如:Cokeaddslife.可口可乐为您的生活增添光彩。短短一句三个单词增添了人们对美好生活产生的联想,使任何层次的消费者一读便能很快记忆,达到了广告促销的目的。Buyone,getmore.这是一则汽车销售广告口号。两个简洁的动词,直截了当地将广告商与消费者之间的双边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方面反映出广告商的诚意,另一方面则与消费者有简单,快捷而又实惠的感觉,增添了买卖关系可信性。[5]我认为英文广告口号之所以是英文广告的精髓,正是运用了语用学中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及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Austin从一个完整的言语行为中抽象出三种行为,分别为言内行为(locutionaryact)、言外行为(illocutionaryact)和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act)。言内行为指的是“说话”这一行为本身,它大体与传统意义上的“意指”相同,即指发出语音、音节、说出单词、短语和句子等。在口号中指的是其字面形式。言外行为是通过“说话”这一动作所实施的一种行为,人们通过说话可以做很多事情,达到各种目的。言外行为寄寓于言内行为之中。言后行为是指说话带来的后果。

Nike公司著名的口号Justdoit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言内行为是消费者解读该短语的字面含义;言外行为是通过这个短语,广告主鼓动消费者立即行动起来,购买该产品;言后行为则是消费者在了解产品后采取的购买行为。[6]

可口可乐公司的广告口号ThingsgobetterwithCoke.其言内行为是可口可乐一开万事兴;言外行为是让消费者感受到其产品带来的美好兴旺的感觉,从而产生购买的欲望;言后行为就是消费者在众多的可乐品牌中选择可口可乐。[7]

再看Searle于1965年发展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这一理论认为,说话

者通过实施另一种行为来间接实施某种行为。Searle的间接言语行为可分为规约性简介言语行为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前者指对“字面用意”作一般性推断而得出的间接言语行为。也就是根据句子的句法形式,按习惯可立即推断出间接的“言外之意”。例如一则奶酪广告的口号:Canyoutellcheesefromrealcheese?句子的字面用意是询问,但是人们按习惯可以根据这些句子形式,立即推断间接的“言外之意”是请求。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却要依靠说话双方共知的语言信息和所处的语境来推断。[4]

例:IBM的广告口号是Whenyoufacethefuture,it''''sgoodtohavesomeonebesideyou.如果只是单纯地听到Whenyoufacethefuture,it''''sgoodtohavesomeonebesideyou.这个句子。消费者一定不能明白举重所指的someone,而当消费者与广告的产品及IBM相联系,不难明白广告口号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当面对未来的时候,最好选择IBM伴随您左右。[8]

广告口号具有和一般的语言行为类似的特征及功能。和一般的言语一样,人

们使用广告口号的目的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在广告受众群身上实现某种语言外的实际效果,如果广告受众群的知识和情绪状态的变化,即被广告吸引以及发出某种行为动作,如购买广告宣传之产品。语言外的实际效果只能通过语言所完成事情来实现。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认为:“作言内行为同时,也是做言外行为。”如果言外行为还产生了行为效果,那么,在做言外行为的同时还做了言后行为。“说些什么往往甚至在通常情况下都要在听者、说者和其他人的感情思想或行为上产生某些效果”。从这段引语中可以概括出言后行为的四个要素:说者即广告商、厂家──说什么即广告口号──听者即广告受众群──效果即有购买欲望或无动于衷。

但是比较一般言语行为,广告口号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比一般语言更突出的劝导倾向,更鲜明的鼓动意图。其中推销产品的意图产生于发话者即厂商和广告商而效应产生于受话者即广告受众群。厂商的意图是希望通过广告口号引起广告受众群的心理或行为上的某些变化,产生购买欲望。

所以广告口号这种特殊的言语行为为了实现其交际意图──劝说功能,必须讲究策略,这些策略首先应该是话语本身。根据不同的产品,不同的传媒,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甚至是不同的传播时段,广告口号这种特殊的言语行为的表现方式也应不同。根据Austin及Searle的理论,和一般的言语行为一样我们也把广告口号分为四种基本表现方式。

1、广告口号中的直接言语行为

以言行事直接表达命题意图,表现在广告口号上就是广告商用最直截了当的话语清晰明了地表达出其推销产品服务的意图。这种直接言语行为我们可以从Nestle冰淇淋的广告口号:“Taketimetoindulge.”中看出。[6]雀巢公司宣传冰淇淋目标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向他们提供美味、有趣和高品质的冰淇淋产品。所以他们直接地向消费者提出了要求,就是去尽情享受雀巢冰淇淋吧。这样的言语行为尽管直截了当,但是语言亲切,通俗易懂。消费者不需作任何思维活动都明白其宣传内容,并对产品产生了购买的欲望。

就如CSC咨询中心的广告口号:“Goahead,we''''relistening.”[2]提出口号的是咨询中心,所以口号相当简介明了地向客户传达了一个信息:来吧!我们在听。让所有想要咨询未行动的人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地行动起来到CSC去找寻他们想要的答案。那些还未想要咨询的人也能瞬间记住这个咨询中心,源于它极其真诚地表达想要倾听的愿望。这样亲切诚恳的语句,会让广告受众群感到舒服,从而产生一定的信任感。

2、广告口号中的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

有些言语行为可以通过句法结构表现出来。表现在广告口号上就是广告商可以越过一些“字面用意”表达一个规约性的间接言语行为,向广告受众群表达出邀请、劝说、允诺、提供等言语行为。人们可以按习惯根据这些句子的形式,立即推断出口号的“言外之意”都是“劝说”、“允诺”等。

像麦当劳的广告口号中有一句:“Followyournose.”[9]此句广告口号中带有一点祈使的语气,即请每一个看到听到广告的人能用自己的鼻子来判断气味,决定自己的选择。当然做这样广告的商家一定要对自己的产品相当有自信,麦当劳公司就是对自己的汉堡、薯条、炸鸡、圣代等产品非常自信,自信它们的美味一定能吸引消费者,通过这种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向广告受众群发出邀请,广告受众群即能感受到麦当劳的广告口号所表达的“言外之意”,从而走进麦当劳并购买麦当劳的食品。

再来看SONY数码摄像机的广告口号:“Onepartdigital,onepartcamera,onepartCD..Neat.”此句广告口号用三个短句阐述了SONY数码摄像机的特点,让消费者产生初步的构想,一部分是数码,一部分是照相机,一部分是CD组成的这么一部数码摄像机。正如口号中用到的neat这个单词,这样的数码摄像机就是简洁的。口号没有直接鼓动消费者去购买,但是将商品的特点告知给了消费者,让消费者自己做出判断,也是从另一个角度劝说消费者实施购买行为。简练的广告口号体现了SONY数码摄像机间接的特点,是广告中吸引消费者最关键的部分:

“Thinksmall.小既是好”是大众汽车“甲壳虫”系列的广告口号。[7]我们通常所见的汽车无论大小、外观、功能都是大同小异,当大众汽车的“甲壳虫”系列推出后,我们很惊讶地发现它比普通汽车小了近乎三分之一,长度、宽度、体积都属于迷你型。大众汽车在推出这款车时,从另一角度引导了广告受众群的思维,不是关注汽车的性能,而是从外观来感受此款汽车的与众不同。“Thinksmall.”两个单词就突出了“甲壳虫”系列的最大特点小。消费者在对其小的特点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就会进一步去了解汽车的其他特点。卓越的安全性,完美的制造工艺以及大众汽车有口皆碑的品质,都将是这则广告口号潜在想要表达的。对于那些追寻时尚、挥洒个性的成功人士来说,经典时尚的柔美、洒脱个性中的细腻不可或缺,独立自主的选择一样可以经受鉴赏眼光的评判,大众“甲壳虫”汽车显然是她们的最爱。

分析了这类运用了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广告,我们不难看出其最大的特点是推销意图明显,使得广告受众群根据习惯就能判断出宣传内容及目的。因此在当代社会如此快节奏的生活中,这类广告虽然占最大比重,但却能从品种繁杂的商品广告中脱颖而出。

3、广告口号中的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

言语行为在合适的前提下,依靠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表现出来,表现在广告口号上,其语言通过含蓄的方式表达出来。从审美的角度来看,独特的广告创意常有意境深远的特点。有些广告创意应避免直露的宣传说教而适当注意含蓄美,避免裸的把推销目的和盘托出,生硬地灌输给消费者,而是将其艺术化,通过间接言语让受众群通过体会、品味、想象来思而得知。

例如:鲍勃·泰勒设计和装配吉他有20多年的历史了,他是一名工艺师,他的作品充分显示了这一点。泰勒吉他的市场售价是2000美元左右,高的甚至要到7000美元。世界上一些最好的吉他也都出自泰勒公司,但是其销量和质量却不成正比。于是,两位杰出的广告专家,著名美术总监约翰·维特罗(JohnVitro),和优秀问案约翰·罗伯逊(JohnRobertson)共同创作了泰勒吉他杰出的系列广告。

泰勒吉他的营销问题是显而易见的,虽然在有限的专业圈子里,人们承认泰勒吉他是一种高品质的乐器,但是最大的问题是,对于广大的业余吉他爱好者来说,泰勒吉他则压根就没有什么知名度。吉他商反馈的信息是:“我们也知道泰勒公司的产品却是不错,但我们的消费者却从来也没有听说过你们的产品,没有人知道这个名字。”有鉴于此,他们制定了一个创意战略,就是让每一个吉他爱好者嘴里能提到泰勒吉他,如果广告成功,这些人在购买时,也许就会尝试一下泰勒吉他。

当时的竞争对手们的广告中,大都采用对比手法,或者借助艺术界名人推荐,维特罗和罗伯逊认为,泰勒吉他广告必须全然不同,以显得卓尔不群,同时还必须反映出每把泰勒吉他的优秀品质,并且广告要能拨动人的情感。经过艰难的创意构想,他们找到了一种大创意的形式树――因为木头来源于树。大量的树的图片:单纯的树、森林的树、雾中的树、要用大幅的,不仅仅整版,而是整版跨页。文案非常短小,略带幽默色彩向人们讲述森林与人们生活的微妙关系,广告完全采用情感诉求方式。其中一幅广告突出表现高原上一棵孤立的树,口号是:“Isitssimplestform.Aguitarisjustahollowboxmadeofwood.It''''suptoyoutodecidehowtofillit.其实,吉他最简单的形式就是一个木制的空盒,如何填满它取决于您自己。”[8]广告大获赞赏,之后识别率惊人,销量也随之明显提高。此则广告中最精髓的部分就是那句广告口号,如果没有它,广告受众群是无法明白广告商所要表达的意思的。所以当这句广告口号出现在广告画面上,受众顿时能感受到商家所要表达的意境,从而产生联想和共鸣,认识到泰勒吉他这个品牌,或许自己购买,或许向身边爱好音乐的家人和朋友推介。这些都是广告商最终希望达到的目的。

“Startthesecondcenturyleadership.”这是一则雀巢咖啡的历史年代广告口号。[10]意思是开始了第二个世纪的领导。这则广告口号以“近”说“远”,以“第二个世纪”来表明雀巢咖啡的历史性;进而以“领导”来标示雀巢咖啡在同类产品中始终居于领导地位,多少年来,雀巢咖啡一直是以品质超群而名列榜首。“Thetasteisgreat.味道好极了”。是雀巢咖啡广告口号中最经典最为大众熟知的一则了。与前一则一样都没有直接鼓动消费者去购买该商品,而是通过这种委婉间接的表达,为消费者营造了一个想象的空间,可以感受到雀巢咖啡悠久的历史和香浓的品质,进而刺激购买欲望,并产生购买行为。

这种类型广告让广告受众群往往一时很难明白广告宣传的目的和意图,甚至有时辨别不出其宣传的内容。只有经过仔细的玩味琢磨后,才能体会到其宣传的内容、目的与意图。这样思考想象的过程反而能给人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4、广告口号中的表达感情意义的言语行为

有些广告口号对受众或产品表现出某种夸张,通过表达感情意义的言语行为表现在广告口号上,产生了更好的言后效果。

“Wepledge$10000rewardforanyonefindBenzbreakingdownonroads.如果谁发现奔驰汽车突然被迫抛锚,本公司愿奉献一万元的酬金。”这是一则德国奔驰汽车公司的广告口号。[10]这则广告口号没有在奔驰汽车的品牌上做文章,而是立足于汽车的质量,抓住了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汽车突然抛锚,本是难免的事情,但如果奔驰汽车出现了这种情况,则“愿奉献一万元的酬金”。没有过硬质量的产品,底气不足,是不可能说出这种话的。这样的广告口号通过一种情感的表达来说服消费者的购买心理,比起那种直接说自己的产品如何好的自吹自擂,对消费者来说显得更具有说服力。

雪碧的广告口号“Obeyyourthirst.服从你的渴望。”也是一种表达感情意义的言语行为,像是一种宣泄,将人们积压于心中的渴望都宣泄出来,强调只有雪碧能满足你,这样的口号能很成功地抓住该饮料最主要消费群――年轻人所具有的不服输,时刻充满梦想和渴望的特点,刺激这些人群继续消费。

还有像佳能打印机的“Impossiblemadepossible.使不可能变为可能。”、东芝电子的“TakeTOSHIBA,taketheworld.拥有东芝,拥有世界。”及摩托罗拉手机的“Intelligenceeverywhere.智慧演绎,无处不在。”[6]都是通过表现出某种夸张,达到了很好的言后效果。

广告中人们也常用强调,关爱等感情方式,通过各种“言外之意”,给消费

者施加影响从而达到以言行事的效果。

例如:三菱电工的广告口号“Weintegrate,youcommunicate.我们集大成,您超越自我。”[2]表达出的就是一种关爱之情,让消费者能想象到在使用该产品时,会有一种没有后顾之忧的感觉。这样一种很放心踏实的感觉,会最终导致购买行为的发生。

篇3

传统电视受众分流目前看来基本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来自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首先,传统电视固定时间、地点的收看方式满足不了越来越快节奏、碎片化阅读的现代化生活方式,其受众明显被新兴媒体分流。其次,外部新媒体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收看方式,互动化的内容形态,移动化的终端等顺应了都市生活形态变化,迎合了受众对内容自由化选择以及碎片化观看的需求。同时,随着三网融合、数字技术发展,IPTV,数字电视,互联网电视等智能终端普及,以及频道激增和用户付费习惯的形成,将使得付费购买内容成为常态,这将会带来传统电视收视的分散。而影视广告可能更多次地被跳过或高速搜索过,几乎呈垄断状态的广告媒体将变得对广告商失去吸引力。此外,电视广告的投放为非精准投放,无法满足部分品牌精准投放的要求。而新媒体的个性化、分众化和互动化传播以及大量的数据搜集和分析,可以带来广告的精准投放、广告受众的地位和广告投放的效果明显增强,因此,转投新媒体广告的企业越来越多。正是这种新媒体的出现,从而分流了传统媒体受众,造成电视台节目收视率下降,同时,吸引了广告主,造成传统影视广告总体上呈逐年萎缩和下降的态势。

(2)新媒体发展和媒介融合给影视广告带来新的业务领域。

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改变着人类生活形态与行为方式,更孕育着巨大的投资价值,成为全球资本新的投资热点。虽然新媒体的发展给电视媒体以及传统电视广告带来了挑战,但同时也为传统影视广告延伸业务范围、改变业务内容提供了新的机遇。新旧媒介的不断深入融合,促成了传播技术的融合和新媒体的催生,促进了产品内容的整合,同时,媒介融合也是各类媒介组织机构间的重新整合和相关产业的联合。通过整合使稀缺的媒体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被重新包装的媒介内容,也将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供给不同受众更加适合的信息。

2影视广告跨媒体生产的几种形式

(1)网络视频植入广告与“广告连续剧”并存。

显性广告投放价格的上涨以及“广告限播令”的出台,使植入营销越发受到广告主的肯定和青睐,其发展空间也逐渐广阔。无论电视剧还是网络视频,植入式广告已经开始无孔不入的渗透进来,我们从电视节目、影视剧中很容易发现植入式广告的身影。网络视频植入式广告利用网络的开放性、高效传播性以及植入式广告的隐蔽性,来实现广告信息潜移默化的传达。其主要通过各类门户网站或视频网站发起活动、自制网络剧等来实现广告的植入。例如,酷6网推出的UGA模式,其借助于视频网站这个平台建立起广告主与用户之间的联系,通过用户制作带有广告主产品的视频进行传播,以达到宣传的目的,从而实现用户、广告主、视频网站三方的共赢。在电视剧中植入广告也是如今比较常态的做法。当然,巧妙而合适的植入既能够达到商业广告传达的目的,也不至于让观众特别的反感。作为“广告连续剧”的开山鼻祖,《丑女无敌》是2008年湖南卫视节目和广告互动的典范。这部当年特制的新形态电视剧,除了内容外,观众反应的热点竟然是剧中被反复植入的广告,以至于本剧导演发出了“观众的争议声越大,广告商越能达到目的”这样的声音。而2013年热播电视剧《咱们结婚吧》有网友统计发现全剧共有49个植入广告,片尾的鸣谢单位有近80个。再如《杜拉拉升职记》中的智联招聘、屈臣氏、兴业银行、卡地亚手表、益达口香糖、德芙等;《男人帮》中的汇源、特仑苏、360杀毒、中天通讯、肯德基、京东商城等等在电视剧中隐性或强制置入的广告比比皆是。《新闺蜜时代》中也到处是三星手机、凯迪拉克、平安银行的身影。无论是网络视频植入广告还是电视剧中植入广告,现如今已经是不可逆的一种趋势,也是传统显性广告的另外一种出路。利用好网络视频、网络电视台等新媒体平台进行一系列的广告营销活动也是如今广告主比较合理的一种选择。

(2)电影与广告并存。

这里的电影与广告并存是指近几年比较流行的微电影广告这种形式,它完全是为企业和产品特制的一种影视营销方式。这点与影视剧植入广告在本质上是相同,只不过它没有采用显性广告生硬的宣传方式,而是采用了一种更加柔和的电影表现手法。其增加了广告信息的故事性,能够更深入地实现品牌形象、理念的渗透和推广,使观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企业品牌。它的本质依旧是广告,具有商业性和目的性。从最早的《老男孩》到《父亲和我》,每部微电影背后都有既定的产品或品牌。目前,主流的微电影广告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由门户网站、视频网站等组织筹划,寻求企业品牌的合作,然后召集创作人员拍摄得作品,如《11度青春》《4夜奇谭》;另一类则是由广告主直接发起,按照自身需求量身定制,如凯迪拉克的《一触即发》《66号公路》,佳能的《看球记》等。如今,越来越多的微电影展现在网民眼前,各种微电影栏目、微电影频道也开始运作,“微电影整合营销”这种模式已经逐渐普及并不断被广告主接受。其凭借强大的互联网传播平台和深入的交互性以及优越的表现形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正在以不可阻挡之势,成为备受业界关注的广告营销新阵地。

(3)移动、户外媒体等延展影视广告的生产领域。

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新兴媒体集移动性、交互性、娱乐性、即时反馈等特点,进入3G时代,手机更是发展为集通信、视频娱乐、互联网应用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媒体掌上终端,且手机用户数量不断上升,是不容忽视的一种新的广告媒体。无论图文广告、音视频广告还是互动广告都可以在3G时代的手机广告中得到实现。而且,可以通过掌握手机用户的年龄、职业、爱好等特征,创作出不同的适合各类人群的广告表现形式,这种“精准投放、精细渠道、即时传达、互动传播等”新媒体广告,有着传统“粗放式广撒网、强制覆盖”的影视广告无法比拟的优势。此外,各种户外、公交媒体不断介入人们生活、工作的过程中,其强烈的可视性和碎片化的海量传达塑造了其独特而时尚的媒介价值。户外媒体广告充分利用人们生活休闲等间歇,同时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对于特定的区域、时间、场所的定制化广告传播,从而能够大大增强其影响力和接触率。因此,拓展影视广告在手机、户外等新兴媒体领域的广告也是其未来发展最广阔的市场空间。

篇4

企业做广告的目的不外乎有两个,树立品牌形象和促进销售,而网络广告与传统的广告媒体相比,因其含有更多的新技术成分,使它存在着一些鲜明的特点。

网络广告具有广泛的传播时空

传统的广告传播媒体,包括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往往局限于某一特定区域内传播,要想把在本国内刊播的广告转为在国外,则涉及需经当地政府批准,在当地寻找合适的广告,洽谈并购买当地媒体等一系列复杂的工作。同时,广告刊播时间受购物时段或刊期的限制,目标受众很容易错过广告信息,并且广告信息难以保留,广告主不得不频繁地刊播广告以保证本公司的广告不被消费者遗忘。

另外,网络广告的广告信息空间在Internet上几乎是无限的,网站的信息承载量足以让广告主用少量的广告费投入,制作比传统广告更富有变化,灵活多样的广告信息以供不同的广告需求。

网络广告可以与接受者即时互动

这也是网络广告最为显著的优势这一特点对传统广告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传统广告是一种单元向的信息传播,由广告主将广告信处“推”向目标受众。即使目标受众受到广告的影响而要采取行动,也会因不能及时与企业广告主实现双向交流,形成供需间的时差与延误,这样就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网络广告是一种双向的、推拉互动式的信息传播方式,它的即时互动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趣味性强;能实现多种交流功能;实行个体化沟通模式;担高了目标顾客选择性。

网络广告采取理性说服的方法传播信息

传统广告具有信息的单向强制传播特征,是一种“硬性广告”,无论目标受众是否喜欢,都强调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让目标受众被动接受,甚至是强迫接受广告信息。因此从这一角度来看,网络广告是一种非强迫性的“软性”广告。

网络广告效果的可测试性

传统媒体广告,目标受众游离在广告主监控之外,广告主无法确切地知道究竟哪些人观看了广告而哪些没有,他必须为所有这些人支付广告费。广告的营销效果比较难以测试和评估,广告主无法知晓多少购买决策是因广告而作出的。一位企业的营销主管在对自己企业每年投入不菲的传统广告费用抱怨说,至少这种广告费用的一半是冤枉的,但企业无法确定哪一半是冤枉的。

网络广告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传统媒体广告的投入成本非常高,其中用于广告媒体的费用要占到广告总费用近80%左右。传统媒体所提供、信息的空间有限且昂贵,不论广告主购买空间多大,均按宣传的成本和时间计费。

网络广告表现形式多样性

更多的广告创意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这些都为企业广告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既然网络广告与传统媒体广告相比有诸多特点,那么企业究竟如何利用其独到之处展开营销活动来达到较好的广告效果或效用呢?

广告的目的不外乎是为树立企业形象和/或其产品及服务的推广。目前,企业网络广告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自设企业网站做广告

此种方式是一种常见的网络广告,要建立企业自己独立的网站、主页,同时企业网站本身就是一种活的广告。但企业的WWW网站不能只提供广告信息,还要提供一些非广告的信息。建立公司的主页是网络广告的最根本手段,而其他的各种形式的网上广告仅仅是为了提供连接到公司主页的多种途径,以扩大公司网页的访问规模。此种方式尤其适合于财力居上、规模较大的企业,而且网民中有很多就是企业同类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当然,要自立企业网站,除了财力之外,企业还要配备一定的电子商务人才和内部管理一体化平台的支持。

从外部购买广告时空

为了在更大规模的范围内吸引用户,甚至有些小企业由于自身人、财、物的局限,不能独立设置公司网站,就须通过各种的网络信息服务机构,以付费的方式或部分免费的方式把企业的信息与其他企业的信息一起并列于公共网站上。需要注意的是向网络广告商选择有效用的业务模型。到目前为止,虽然还没有一种基于广告的收入模型被供认是最有效的,但网络广告商提供广告服务时的收费方式,一般有下列几种:

点击收费

这种方式是许多著名搜索引擎网站固有的收费模式,但许多中小企业由于种种原因未能直接与这些网站发生广告业务,一些广告中间服务商会变更搜索引擎网站原有的做法:不仅收取点击费,而且每月先向用户收取一定的服务费(开户费),一般在200~1000元之间;而且,不把网上搜索引擎网站的账户界面信息提供给客户。这样,一些服务商就可以随意对点击数字进行夸大,比如,客户的广告明明只被点击了100次,服务商却告诉说被点击了200次或者更多,并依此收费,而客户却无法查证。

按“印象数”收费

用户在每月向服务商交纳固定服务费(开户费)的基础上,其投放广告的关键词搜索页面每被显现一次就计费一次。这种模式的弊病在于:它不能保证用户的广告出现在固定位置,今天可能出现在第1页,明天如果投放同一关键词下的广告增多,也许就会掉到第10页甚至更往后;而且,它只能保证广告关键词出现,不能保证它被点击浏览,而实际上,广告只有被点击浏览才是客户投放广告的根本意义所在。

包月收费

客户每月向服务商交纳固定费用,服务商根据客户提供的关键词是热门还是冷僻、要在国内还是在国际做推广等因素来估计一个价格,一般都在千元以上,热门关键词的收费自然要比冷僻的更高。这种收费模式与许多搜索引擎自身定制的收费模式背道而驰,所以没有价格参照,中间服务商想定多少就是多少,一般在几千元之间。需要注意的是:中间服务商收费的透明和合理。因他可以在广告显示方式上有多种控制,比如,客户交给服务商1500元/月,但是他却给搜索引擎网站交150元,然后在显示方式选择每天1美元,这样搜索引擎网站就会严格地控制改广告每天最多被点出1美元,这使得客户的广告并不是每天时时显示在搜索引擎网站上,而是间断显示,每天控制在1美元之内。150元人民币被点完了,一个月可能已经过了近20天了。通常到这个时间,客户看着每天都有,已经不太注意了,如果客户追问,那就再往里加点钱,于是,客户交给服务商的1500元,实际可能被商赚走1350元。

利用网络技术广告

由于Internet存在一些自由网站和免费的信息空间,因此企业可利用网络的这一技术特征来做网络广告,主要表现为:使用新闻组和网络论坛、使用电子公告板BBS、使用电子邮件。

使用新闻组和网络论坛

新闻组不同于正式的新闻传播或出版,它是公众进行讨论和信息分享的自由网站,公众可以自由加入,成为其中的一员。新闻组成员可以阅读到大量公告,也可以发表自己的广告,或回复他人的公告。新闻组因不同的讨论主题而划分为不同的网站。企业可以选择与本公司产品相关的新闻组发表公告。

虽然,按照传统观念新闻组和网络论坛是拒绝开展广告活动的,但企业仍可以采用一些Usenet上可接受的方式与方法开展广告活动。在Usenet中广告信息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可以在某个组中单独挑起一个话题,吸引预定的受众对象加入进来;也可以寻找一个与所做广告相关的话题讨论组,巧妙的插入,将自己的广告信息有机地融入其中;还可以选择某个组的适当位置单纯地粘贴广告。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选用什么方式,一定要根据广告信息的主题选择新闻组,并且要注意技巧,以免引起其他成员的不满。Usenet通过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来维持其秩序,了解和掌握这些规则是非常必要的。如在讨论组中盈利性的广告是粗野的和无理的;在讨论组里信息要短小精悍,主题要鲜明且与讨论组的主题相符;要相互尊重、互通有无等。Usenet能发展成具有三万多讨论组、参与网民数以亿计的庞大体系,依靠的就是绝大多数参与者的自觉守法。

使用BBS电子公告板

BBS实际上是一台接有Modem的电脑,它允许其他用户通过Modem来访问它上面的信息。你可以通过Internet接入,也可以直接拨号进来。不同的BBS可以提供新闻讨论、下载软件、玩在线小游戏或与他人聊天等。企业可以通过Internet或Web方式在电子公告栏广告信息。BBS上的信息量虽然小,但针对性较强,适合行业性很强的企业。

使用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是Internet上的“硬性”广告手段。电子邮件是通过Internet传送个人信件,企业可以把广告信息通过电子邮件直接发送给个人。广告主可以建立自己的电子邮件列表或购买别人的邮件组广告,定期向这个邮件组发送广告信息。

电子邮件广告的关键在于获得有效的用户E-mail地址。通常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获得用户的E-mail地址:用户反馈的个人资料;企业加入有关的讨论组;从专门出售用户E-mail地址的公司那里购买。企业根据其收集到的E-mail用户地址发送邮件,便可通过免费电子信箱把广告发送至用户手中。一些企业建立了更为详细的顾客数据库,可以根据有关的顾客资料有目的地发送邮件。因此,电子邮件广告与其他形式的广告相比具有成本低、针对性强、信息和反馈速度快的优点。

网络广告较之其它媒体最大的优势便是互动性,易于企业与消费者建立一对一的营销关系,正如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只有通过相互的交流与沟通才能增进彼此的关系一样,互动方式使广告由原来从企业角度出发的宣传和说教变为从消费者角度出发的沟通与交流,大大增加了目标受众对广告的欢迎程度和接受程度。此外,网络广告还能明确选择目标受众,对客户进行准确衡量于判断,同时广告的访问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广告的形式也多种多样。目前网络广告领域的竞争还不激烈,但激烈的竞争将不可避免,也不可否认,网络广告还存在如何提高广告效果和效果衡量的问题,如企业要弄清访问量与广告费率之间关系,并围绕这一关系制定营销战略,相信广告效果的衡量与评估会逐渐成为一个行业,进而推动网络广告业的发展。

参考资料:

1.董惠良,网络营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友情链接
发表咨询 加急咨询 范文咨询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