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0 15:31:51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医学生物化学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2教学内容的反思
由于学生基础差异大,所学专业不同,教师应该尝试结合教学大纲和社会实际需求情况来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对于选定的教材,教师也可量体裁衣,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处理,有目的地删减、添加教学内容。例如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教学中应该合理搭配临床实例。课堂上引入实例教学,学生往往兴趣盎然,有学以致用的切身感受,对临床工作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实际上,医学生物化学课程本身与临床工作联系紧密,增加实例教学并不困难,关键是方法、时机和内容等的合理搭配。学生普遍对临床科室的检测项目、仪器使用及工作程序等有浓厚的兴趣。为了学生就业和今后从事科研工作考虑,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介绍相关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等前沿内容。总之,医学生物化学课堂教学内容应该结合医学各专业的特色,从实际到理论再到应用,环环紧扣,步步深入,在激发兴趣、启迪思考中将枯燥且难理解的知识转变为有趣、有用的知识储备、能力训练和素质养成[4]。
3教学方法的反思
教师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包括目前教学现状如何,还存在什么问题以及如何解决。教师还应不断作出灵活的调整,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质量。切不可太过单调,只用一成不变的方法进行填鸭式的教学[5]。每个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风格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3.1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由于医学生物化学理论知识体系深奥,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让学生有效地学习到其中的核心知识点,而借助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已经得到充分运用,其主要优势是更大容量和更灵活的组织形式,通过幻灯片、动画、视频等表述方式及交互性制作技巧有机地整合各章节知识结构,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对于DNA双螺旋结构的演示问题,应用计算机特有的三维显示技术就能轻而易举的解决,学生掌握了DNA双螺旋结构的概念,易于理解与这个结构相关的复制、转录和翻译机制。
3.2运用医学实际和生活实例教学
实例教学是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学生综合思考能力的一种好方法。为了将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鲜活、具体,教学中结合课堂内容,将实际生活和临床工作中密切相关的生化知识和技术穿插介绍给学生,既提高学生的兴趣,又增加他们的生活知识,对其一生都是有益的。生活、临床、法医、食品、考古、体育等都有医学生物化学的应用,可以选择最有代表性的阐明机理,让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比如将RNA生物合成机理与临床艾滋病治疗相结合;讲解DNA损伤修复时,将DNA损伤修复系统的缺陷与遗传性着色性干皮症和早老症等遗传病的发生相联系;讲解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时,介绍磺胺类药物的抑菌机理等;通过这样的联系,无疑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变被动记忆为主动摄取,使学生感觉到所学的医学生物化学课程不再是抽象的理论和空洞的知识,而是可以实际应用的手段和武器,使其掌握的知识经久难忘,教学效率必然会大大提高[6]。
3.3运用名人名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医学生物化学是一门医学前沿学科,这一领域的许多科学成果获得了诺贝尔奖。课程教学内容的导入可以利用讲故事、民间俗语、生活中的小常识或科技新进展等进行导入。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介绍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的科技成果和科学研究故事,用名人的科学探索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激励学生,激发他们对生物化学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授复制和转录的时候,就可以讲述父亲KornbergA分离纯化了DNA复制需要的DNA聚合酶,儿子KornbergRD发表了第一张RNA聚合酶的全动态晶体,父子两位科学家都曾在不同年代获得诺贝尔奖的传奇故事。与此同时,在课堂讲授时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思维来理解生物化学,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4运用练习测试巩固知识
每堂医学生物化学课给学生介绍的知识点很多,随着课程的延续,学生不理解的方面越来越多。根据以往的评价和反馈,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医学生物化学难懂难记,对课程的学习兴趣逐渐减弱。对此,教师应该在每节课结束前3-5分钟,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设计几道题目对学生进行随堂测试,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重新梳理回顾。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就对主要的知识点理解透彻,课后再复习时,就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学生对课堂练习测试普遍反映良好,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评估教师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6,7]。
3.5培养文献检索和查新能力
医学生物化学学科发展非常迅猛,知识更新很快,新理论与新技术层出不穷,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利用信息资源来组织自我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学习医学生物化学时重记忆、轻思考的特点,笔者培养结合课程内容进行检索和查新的能力,向学生反复强调不能单纯依赖课本,要注重学习查阅文献和网络相关资讯作为学习的补充。同时结合不同章节的要点,辅以相关文献研究进行讲解,包括立题的依据、课题的设计以及讨论的要点等,并适当安排时间利用电脑给学生展示对某方面内容如何进行文献检索,对国内外有关专业网站进行推荐。同时,笔者在中国知网和Pubmed上还筛选一些生物化学专业期刊介绍相关的基础和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的知识系统尽可能跟上学科发展的步伐。对于文献检索和查新的学习,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欲望,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对生物化学新知识和新进展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7]。
4教学模式的反思
4.1理论教学精益求精
医学生物化学课程的特点是高深难懂、枯燥乏味,以理论讲授为主,内容繁多,涉及面广,教学课时有限,学生往往难以消化和理解。教师在理论教学中应该通过同行评课和与高水平的督导员交流,从板书、语言、导入、讲解、提问、演示、课堂组织、强化、练习指导等环节着手,分析教学中运用了哪些教学技能、策略和方法,总结教学经验和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来进行反思,矫正实际教学。教师只有不断的进行教学反思,力争精益求精,才能使理论知识的传授做到深入浅出、通识易懂。此外,教学中难免会出现教与学的偏差,教师应该即时帮助和指导学生,同时进行反思。
4.2实验教学必不可少
实验教学是生物化学整个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普遍对医学生物化学实验课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在实验室精选实验项目的前提下,实验课的课堂教学是最重要的问题。学生做实验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到结果,而是应该知道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所蕴含的基本原理,进而通过理论指导实验操作。这就需要教师不是简单的讲解实验步骤,而是将教师对理论的讲解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导向其思维,指导其操作。同时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也很重要,学生习惯于用实验成功或者失败来总结本次实验的结果,而实际上最主要的是让学生分析某种现象或实验结果的原因,以及实验结果存在的误差及其产生的可能原因,进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8]。
4.3利用临床见习辅助课程学习
由于教学条件所限,医学生物化学课程中的部分教学内容可以通过临床见习的方式来完成。这种方式既解决了教学资源紧张的问题,又使学生直接接触医学前沿阵地,感受到医院的工作氛围、工作方式和工作秩序,为将来的临床实习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学习肝脏的生物化学这一章节,就可以让学生直接在临床医院检验科见习常规肝功能生化检测的项目,了解黄疸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断依据。
医学生物化学是一门相对抽象的机能学科,主要研究生物体内物质化学构成和变化规律以及与外界环境间的关系,是医学生学习后续其他专业课之前最为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1,2]。在教学过程中,以三大营养物质结构及代谢通路为代表,其中知识点多、内容枯燥抽象、实物展示少,学生理解难度较大。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形成整体性思维习惯,一直是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需要探讨的问题[3]。思维导图体现的是一种发散性思维模式,然后通过整理、归纳将这种发散性思维进行系统梳理和组织,形成整体思维观,特点是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绘制过程中会先选择一个中心主题,再以中心主题向四周发散,子项目再形成次级分支不断发散拓展延伸直至完成。通过把各个知识点以这样形象化的方式组织起来,并采用多种颜色、线条、图案,将各种信息点绘制成逻辑清晰的知识脉络[4,5]。通过思维导图创作比赛这种形式,教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医学生物化学的兴趣,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将繁杂的知识点融会贯通,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本文探讨了生物化学教研室举办医学生物化学思维导图创作比赛的实践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1对象与方法
1.1比赛对象
比赛学生分别来自2018级和2019级儿科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临床医学(五年制/“5+3”)、麻醉学等专业。参赛学生均为本科二年级学生。
1.2比赛时间
比赛时间为第二学期教学第14周,生物化学教研室作为比赛组委会向全校开设医学生物化学课程的班级发送大赛通知。发出通知后学生有两周时间进行创作,由各班级任课教师为参赛学生提供辅导,在截止日期前按班级报送参赛作品。
1.3评比过程
参赛作品由组委会进行编号并保存,由高年资教师作为专家评委进行初筛,选出入围决赛的作品。入围作品在展示期内再由师生从整体布局、主题内容及思维逻辑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为入围作品进行投票,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
1.4问卷调查
为了解学生对绘制思维导图的认识和对医学生物化学思维导图创作比赛效果的看法,收集学生的意见与建议。本次调查利用问卷网,向随机选取的三个参赛班级发放问卷。
2结果
2.1医学生物化学思维导图创作比赛获奖专业统
计2018年和2019年医学生物化学思维导图创作比赛共产生一等奖10组、二等奖16组、三等奖28组。临床医学专业获奖组数占比22.2%,其次是儿科学专业占比18.5%,检验医学专业占比最小为3.7%。一、二等奖中,获奖组数占比最大的均为儿科学专业,分别为50.0%、31.3%,三等奖占比最大是临床医学专业,占比为32.1%。儿科学获奖层次最高,均为一等和二等奖,临床医学获奖组数最多,一、二、三等奖均有收获,其中三等奖获奖组数在所有专业中第一,大部分专业均有二、三等奖获得,检验医学无一、二等奖获得,医学影像学无二等奖获得,详见表1。
2.2医学生物化学思维导图创作比赛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问卷共包括12个问题。①你平时何时会采用思维导图这一工具?②你认为思维导图对学习哪方面有帮助?③你认为思维导图对于提高哪方面学习能力有帮助?④你认为影响思维导图平时应用的因素有哪些?⑤如果平时教师在医学生物化学授课时能使用思维导图,你是否赞同?⑥通过参加医学生物化学思维导图创作比赛,你对思维导图是否有兴趣?⑦你认为举办医学生物化学思维导图创作比赛这一形式怎么样?⑧你认为参加思维导图创作比赛对提高医学生物化学学习兴趣有帮助吗?⑨你认为参加医学生物化学思维导图创作比赛对提高同学们合作意识有帮助吗?⑩你认为参加医学生物化学思维导图创作比赛对提高同学们动手能力有帮助吗?瑏瑡你认为参加医学生物化学思维导图创作比赛对于理解生化代谢通路有帮助吗?瑏瑢你对思维导图比赛有何意见和建议。其中问题①-⑤为引用问卷网上既有问卷题目,部分题目进行了修改。问卷调查为匿名进行,发放学生共计117人,回收问卷117份,有效问卷105份。问卷有效率达到89.7%。针对学生对思维导图的认识,统计结果显示,学生的认识主要倾向于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整理知识(89.74%)、有助于提高复习效率(56.41%),少数学生选择有助于提高预习效率(17.09%),说明大部分学生认为思维导图主要是帮助整理知识和记忆知识,而对知识未完全了解的情况下,思维导图对预习的帮助效果有限。此外,学生认为思维导图可有助于提高逻辑思维能力(88.03%)、记忆能力(57.26%)和理解能力(55.56%),说明学生对于思维导图的基本认识与使用思维导图所能产生的效果是一致的。对于“你认为影响思维导图平时应用的因素有哪些?”这一问题,学生选择主要集中于“学生不积极参与”“对思维导图了解不深入”“绘制思维导图的难度太大”,反映了学生即使参加过思维导图创作比赛,仍然会有无力感,需要教师在学生创作前进行动员和辅导。90.59%的学生支持教师在医学生物化学授课过程中能融入思维导图,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可结合思维导图启发学生思考知识点间的联系。针对学生对思维导图创作比赛的看法,统计结果显示,过半数参加过医学生物化学思维导图创作比赛的学生对思维导图这一工具产生兴趣(56.41%),并且大多数学生认为通过参加比赛,对提高合作意识(65.81%)、动手能力(77.78%)、生化学习兴趣(70.09%)、对生化代谢通路的理解(77.78%)均有帮助。70.94%的学生认可医学生物化学思维导图创作比赛这一形式。为便于今后继续对思维导图创作比赛进行改进,我们设计了“你对思维导图比赛有什么意见和建议”这一问题。有学生表示思维导图创作比赛安排的时间较晚,已经临近期末,与其他考试时间也接近,在时间分配上很难处理。也有学生表示对思维导图的构图把握不清,需要教师进一步的培训,以便有效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
3讨论
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图,最早是由英国人东尼·博赞于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目前思维导图在分析问题、培养创造力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6]。本文以正在学习医学生物化学的医学生对思维导图的认知为出发点,结合教研室举办医学生物化学思维导图创作比赛的实施效果发放调查问卷,初步探讨比赛实践效果和学生对思维导图的认识情况。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可以了解学生对于思维导图创作比赛的评价,分析思维导图创作比赛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以对今后继续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3.1有益经验
通过此次创作比赛,我们获得了以下经验。①从比赛收到的学生作品数量来看,学生参与创作绘制的热情较高。思维导图创作比赛这一形式让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完成变为主动出击,促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以赛促学、培养学生整体思维观的目的。②从比赛获一、二等奖分布专业上统计结果看,儿科学专业所占比例最大。虽然儿科学专业学生入学平均分数不高,但是绘图能力优于入学成绩更高的临床医学和临床医学本硕班,提示儿科学专业学生的认知风格和学习类型也许更加偏向视觉型,相比其他专业,儿科学专业学生绘图构思能力更强,对通过绘制思维导图进行学习的热情更高,今后教学中可以多加鼓励。③医学生物化学思维导图创作比赛搭建了一个师生、生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在绘制过程中学生能就不清楚的概念主动提出问题,同时教师也能更好地为学生梳理知识,答疑解惑。比赛要求以3人以内为一小组完成参赛作品,可以让学生各取所长,有效促进合作意识。④思维导图的绘制是逻辑思维的训练和表现,可以直观反映各种信息之间的关联情况,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通过逐层细化,对知识碎片进行全面梳理,从而把握繁杂的概念[7,8]。在比赛中,生物化学教研室收到过令人惊艳的医学生物化学思维导图作品。部分优秀作品将临床病例与医学生物化学融合,比如以糖尿病或肥胖病人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为主题,生动描绘患病状态下的人物形态、器官外形营造出适宜的临床病例情境,再以微观环境内的葡萄糖为中心词,选择代谢通路中关键的中间产物比如磷酸二羟丙酮(既是糖酵解、也是甘油异生成糖的中间产物)或者丙酮酸(作为糖、脂肪、蛋白质代谢联系中的重要“节点”)作为发散性绘制的切入点,将各种代谢物之间发生的互相转变进行联系递进。学生对于这类枢纽点的正确把握,是准确绘制医学生物化学思维导图的关键和形成整体思维观的前提。⑤生物化学教研室将科学性和艺术性有机结合的优秀比赛作品制作成展板,给学生提供范例的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
3.2不足之处
创作比赛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不足:①有些作品是从网络上模仿,缺少自己的挖掘,只是将知识点进行简单罗列,对物质代谢反应专有名词标注不准确以及反应上下游方向描述错误,说明学生对知识点并没有理解到位。②个别作品为了模拟情境,将抽象概念过分拟人化、卡通化,作品整体逻辑构架较差,丧失了思维导图的实质。③部分作品没有从一个核心主题词出发,同时延伸的二级分支、三级分支较少。以嘌呤核苷酸的补救合成为例,个别作品只拓展到合成所用原料以及酶,没有进一步联系到阻断合成所用的6-巯基嘌呤等,说明思维发散的广度与深度不足。④作品创新意识欠缺,对课本以外的知识联系少。医学生物化学作为知识更新速度最快的学科之一,从提交的作品来看,主题相对单一,均是教科书上要求掌握的基本内容,没有与前沿进展进行有效关联。⑤对于比赛的建议,有学生表示思维导图创作比赛安排的时间较晚,已经临近期末,接近其他考试时间,在时间分配上很难统筹。
医学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医师资格考试及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基础医学综合部分都涉及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医学生物化学的知识点繁多、概念抽象难懂,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难学、难懂、难记忆。而现如今,大多数院校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自学能力得不到培养,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将自主学习引入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成为当务之急。
在实施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了许多问题。本文围绕这些问题,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学习内容、学习资料的选择
在医学生物化学课程中实施自主学习,必须慎重选择教学内容。对于医学生物化学来说,并不是所有的课程内容都适合自主学习,有的内容复杂,难以理解,如生物氧化部分呼吸链的组成与传递、糖代谢中三羧酸循环、脂酸的β氧化、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过程等。自主学习应选取难度小、学生感兴趣且容易理解的内容,同时要提供合适的参考教材或网站资源。教师首先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基础及学习情况,再根据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参考资料。教师要因材施教,对基础相对一般的学生,可以提供简明的生物化学类资料或是容易理解的内容。
二、教师和学生明确各自的角色
课堂讲授与自主学习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成为学习的引导者,而学生则转变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对学习方式、学习时间享有充分的自由,这很容易使教师和学生忘记自己的责任。教师很容易放弃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让学生自由活动。学生脱离了应试教育的束缚,会以为自主学习所给予的“自由”是对他们的一种放纵;还有一部分学生可能会由于基础不牢固、学习方法不正确,无法适应新的学习方式,最终对学习失去信心。为了确立教师的角色和学生的地位,首先,教师应创建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创建一个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虽然享有充分的自由,但不代表毫无约束的放任。因此,让学生和教师明确各自的职责是非常必要的。
三、自主学习不可替代其他教学
任何教学方法都有优点和缺点,自主学习也不例外。只有正确处理自主学习与其他教学方法的关系,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提升。传统教学的作用是不能否定的,而且医学生物化学中的许多内容都需要借助传统教学方式进行讲授。自主学习要与小组合作学习搭配进行。教师要为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课堂环境,避免学生之间过度的竞争,一方面,可以帮助那些基础相对一般的学生建立自信;另一方面,合作学习可以为自主学习提供帮助,让先进带动后进,这样可以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完成自主学习任务。自主学习中往往贯穿有探究式学习环节,学生可以借此机会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思维能力。
总之,自主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进行摸索、总结、改进。在这个学习^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有的甚至是教师预料不到的,这都需要我们及时发现并加以解决。自主学习的主体虽然是学生,但教师在自主学习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必须积累教学经验,使自身具备出色的协调、组织及引导能力,以确保自主学习顺利进行。
(通信作者:汪茗)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of Network Teaching in Medical Biochemistry
ZHANG Wei, ZHANG Yu, YAO Zhaoyang, SHI Ruling
(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 Xinxiang Medical University, Xinxiang, He'nan 453003)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twork teaching has become an essential teaching mode and one of the major research directions for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medical colleges in China. In this paper, several related aspects, including the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for medical biochemistry, the advantages of online education and how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online education,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medical biochemistry; network teaching; teaching effectiveness
生物化学是高等医学院校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医学教育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联系基础与临床的桥梁。但医学专业的学生所修的课程普遍较多,特别是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学校给基础课程的学时数却越来越少。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化学与免疫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及细胞生物学等学科交差融合的增加,使得涉及的相关教学内容也越来越多,从而凸显与课时不足的矛盾。进入21世纪后,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了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网络教学因其高效、灵活的特点已成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
1 医学生物化学传统教学的局限
多媒体教学是当前使用最普遍的教学模式,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也是以该模式为主。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而教师却占据着主导作用,学生缺乏和教师的互动只能被动地接受讲课内容,教学效果就稍差。而作为大学教师不但要给学生讲生物化学的授课内容,并且要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从而能将所学的知识和专业联系起来并能够主动思考和反思,但学生对传统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感到厌烦,像中学生一样只会一味地接受老师讲授的内容,但对知识点没有进行反思和思考,从而只会应付考试但不会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应用。生物化学物质代谢过程和遗传信息的流动性通过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直观地体现出来,如何使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更为直观生动、更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目前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所在。因此,利用现代的网络技术构建一个生物化学的网上教学平台,不但可以使学生求学的主动性得以提高,也以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医学生物化学网络教学的优势
网络教学是采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结合一种新的教学辅助模式,采用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图、文、声、像等。生物化学的发展非常迅速,新概念、新知识层出不穷。通过网络教学的平台可以整合更多的新的教学资源,对于知识难点多采用视频和动画的方式,使学习内容生动,更利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丰富教学内容及方式,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它的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丰富教学资源
目前高等医学院校都在建设精品课程资源,以精品课程为依托购买及自建增加网络教学平台,同时与国内外各大名校的网络课程及教学资源进行链接,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可以点击和下载名校的网上教学资源可以学习更多的知识同时提高自己的知识结构,还可以听取一些名家名师的教学,从而得以弥补未能上知名大学的遗憾。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在传统的课堂上只会放一些经典的视频及动画等,而通过网络平台教师们可以将每个章节的视频、动画、课件及图片等进行全面的整合,解决了理论与实验教学脱节的问题。学生们也可以充分的利用平台获取资源和信息,不仅提高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进行学术研究的能力,也使自己学习到更多的识识,拓宽了知识的视野,最重要的是提高了对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与热情。
2.2 创建新的教学模式
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网络教学中是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中心,教师不再主导教学,而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考量来进行网络平台上资源的配置与共享及内容的引进等,大大提高了学生进行网络教学平台来进行医学生生物化学的主动性。网络教学这个新的模式也培养了学生自主获取和查阅学习资源的能力,也可以增加师生间的互动及交流。医学生物化学的内容和知识相对比较抽象与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往往教学效果不理想,利用了网络教学平台,网上的教学资源丰富并更形象化,学生的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目前大多数学生都使用的是智能手机,上网方便,上课教师可以将生物化学相关内容利用网络分享给学生,不仅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也使得学生的知识面得到了拓宽。
2.3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图形、影像、文字、考评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形成一个整体,组成了内容多样化的学习环境。生物化学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将枯燥抽象的内容得以形象化和理解化,有利于学生掌握及应用。网络平台上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方式也更灵活,以及教学的方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通过网络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了与外界交流及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问题,有助于将生物化学的学习内容与后来的专业课相结合,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4 增进师生交流
由于医学院校的医学专业学生较多,生物化学采用的是大班授课的方式。教师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只有短暂的时间和少量的学生进行交流了解部分学生的学习理解情况,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机会和教师进行交流。应用网络教学平台使学生与教师的交流的机会增加,学生有不理解的学习难点可以在线向老师请教,进一步加强了学习的效果。另外,教研室可以专门建立网上生化学习论坛,一个学生提出问题后,上课的老师在论坛上及时进行解答,其他的学生也可以参与进来讨论,促进了学生与老师的交流。
3 提高网络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
3.1 加强培训,丰富平台资源
医学生物化学的理论性及抽象性较强,建设理想的生物化学网络课程应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分几个版块来设计涵盖的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医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相关的中英文教材、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每章教案、课件及知识点、教学录像、相关图片及动画、师生互动区、在线答疑、历年考研题、相关生物学网站链接、重要的科学家的发现及相关介绍等,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及维护都是很繁重的工作,由于授课教师还要给学生们面授,所以再参与网络教学尤其是在线互动,教学的效果可能不会理想,所以学校要加应网络课程构建的培训工作,配备专职教师负责网络教学平台接到学生的疑问及在线互动,并要不断更新教学平台的内容。尤其在师生互动的板块可以采用视频及语音的形式,模拟在线会议,对学习的难点展开讨论,学生分为几组,依次发言讨论,从而使教学平台更加高效与灵活。
3.2 掌握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网络教学是一种新兴的辅助教学模式,学生们可以随时的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自主进行学习。因为医学生的学习任务很繁重,再加上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再加上其它课程的学习内容,学生的学习任务就会增加很多,学习的压力增加,求学的兴趣和主动性就会下降。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资源很丰富,但是学生如何快速寻找出自己感兴趣和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还是要花费一些时间。因此,学校每学年定期举办如何使用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讲座,操作网络教学平台入门知识的介绍,如何检索到准确的学习资料及教学音频、动画及视频,使学生能够高效利用网络教学,从而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3.3 考核方式的改革
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使得生物化学的考核方式由传统的卷面考核进行改革。教师在网络平台上传一些相关的考试资料,试题应多样化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判断题、单选题、多选题及简答题等,学生在线解答并提交,老师及时评阅并点评,从而使学生可以随时检查自己的学习成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学生能够随时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教师也能够及时通过考核的结果,发现学生对知识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适当调整教学的内容及进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 小结
网络教学,这一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新兴产物,不仅为教学提供了一种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实际教育工作中的新模式,同时也以一种必然趋势为现代医学传道手段和授业方式的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奥秘的学科,但其概念抽象、分子结构式多、代谢途径多、内容深奥,淡化了大部分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学习兴趣及信心。网络平台的教学应用,将生物化学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了充分而新颖的整合,使得这一门课程中抽象难懂的知识在教育与学习上实现了全新的突破,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充分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双方面发挥和受益均有改善,网络教学所创建的和谐教学情景,大大推进了把学生教育转变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进程,为学生学习和发展奠定了科技时代教学的基础,成为21世纪人才教育的新鲜动力。
基金项目:新乡医学院高学历人才资助计划(505001)
参考文献
[1] 李宜川,胡灵卫.高等院校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2.21:92-93.
[2] 倪向东,李盛林,曹杰,等.网络教学平台在课程辅助教学应用中的利弊[J].现代教育科学,2010.4(8):70-71.
【关键词】
微课;生物化学;成人医学教育;教学模式
成人医学教育是首都医科大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首都医学专科学历在职医务工作者提升学历层次和专业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其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到北京远郊区县和社区医疗机构的卫生服务水平和成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医学生物化学是一门医学基础课,其理论及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医学的各个学科,是成人医学教育体系的必修课程。但是,由于它所包含的内容繁多、概念抽象、反应复杂,使得它成为一门“深奥”的课程。对成人教育的学生而言,由于他们基础薄弱,学习起来更为困难。目前成人教育的医学生物化学主要采用传统的课堂集中授课模式,不适应成人教育“成人、在职、业余”学习的特点。因此,探索合适的教学模式是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教育观念和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微课已逐渐成为教育技术领域探讨的焦点,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重视和学生的青睐。微课具有时间短、内容精等特点,适合学生充分利用零碎时间自主学习,是未来成人教育的发展方向。
1成人教育医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
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体的分子组成与化学反应的科学,医学生物化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组成人体的分子及其所参与的化学反应,包括这些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合成与分解代谢及其调节,以及人体内遗传信息传递的分子基础与调控规律,是一门医学基础课。但是,由于它所包含的内容多、信息量大、概念抽象、代谢反应复杂,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成人医学教育与普通高等医学教育相比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年龄结构差异大,20~40多岁;二是学生的基础差,有的只经过中专医学教育;三是学生有工作经验,对知识的需求更加注重实用性;四是学习时间没保障,经常加班;五是很多学生来自远郊区县,上课路途远,身体疲惫,影响学习效果[1-2]。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医学生物化学的教学中,我们基本借鉴普通高等医学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与全日制学生基本相似,只是难度有所下降;在教学方式上则采用传统的课堂集中授课,以“满堂灌”的教师讲授为主,没有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缺乏教与学的互动交流。由于教学内容不能与学生的工作实际联系,使本已带着工作疲惫的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失去学习兴趣;对于教师而言,看着昏昏欲睡的学生,满腔热情消失殆尽。这严重脱离成人医学教育的特点与实际需求,最终的后果是成人教育的学生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严重危害了成人教育的发展。
2微课的特点和发展现状
微课是指以10~20分钟的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其核心组成部分是教学视频,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特定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或某项技能进行教学的过程,同时还包括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练习测试、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教学资源。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微课具有鲜明的特点。(1)教学时间较短:通常在10~20分钟,较短的时间有利于学生自由选择课余时间进行学习,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帮助学生合理有效地利用课余零碎时间;(2)教学内容少:微课主要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某项技能进行教学,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众多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3)教学资源容量较小:教学视频和配套辅助资源一般大小在几十兆,视频格式多为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flv、rm、wmv等流媒体格式,适合在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网络间传播,方便学生下载到终端设备上,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而且对于不懂的问题可以反复学习;(4)主题突出、内容具体:一个课程就是一个主题,避免了课堂教学中可能发生的无关内容,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有用信息[3]。由于微课具有知识内容少、教学时间短、方便利用碎片化时间、满足个性化需求等特色,较传统教育模式更具优势,目前已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重点和热点之一,微课教育模式已在全国高校、中小学范围内广泛应用[4-5]。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还组织开展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应用研究”的课题,在国家层面推动微课的发展。虽然微课在最近几年发展迅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我国依然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微课资源与课堂教学不能有效地结合,使得微课的教学效果并不明显;而且微课的质量也有待提高[6]。
3医学生物化学微课的设计和应用
考虑到成人医学教育“成人、在职、业余”的学习特点和微课所具有的时间短、内容少、方便自主学习等优势,作者结合医学生物化学的课程特点,设计了医学生物化学微课并将其应用在成人教育的医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将课堂教学与微课资源有效结合,提高成人教育的教学效果。根据医学生物化学课程特点,我们进行了微课的设计和制作。首先对微课内容进行了整体规划,将每章的知识点进行划分和提炼,确定重点和难点内容,从中挑选2~4个知识点,内容多的章节挑选5个知识点,我们一共确定了40个重要知识点。然后根据微课的要求,我们对每个知识点的内容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包括课程导入、重点难点内容的讲授、设问、小结,制作教学课件,录制教学视频,以及后期的剪辑加工。除了教学视频外,我们也设计制作了相关的辅助教学资源,包括微教案、微练习、学生反馈等。我们将所有的微课教学资源放在学校的网络教学平台上,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传统教学与微课资源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医学生物化学课程总学时是45学时,课堂教学安排24学时,其余21学时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微课的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之前,我们要求学生利用微课视频和辅助教学资源预先学习各章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将各知识点前后串联,形成统一的知识体系,同时答疑解惑。课程结束后,对于仍有疑惑的知识点,学生可以通过微课视频反复学习,直到弄明白为止。学生还可以通过微练习评估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在学习中有任何问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答疑。这样就形成了微课学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的教学模式,将微课程和传统课堂进行有效融合,既避免了传统课程教师满堂灌的现象,又缓解了成人教育学生工作与学习的矛盾,方便学生利用自己的零碎时间学习,减轻学生负担。总的来说,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学生成绩有较大提高,深受学生喜爱。
4结语
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它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助于学生根据自身需求进行人性化的学习,它不仅仅适合于成人教育,我相信随着移动终端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
作者:余和芬 程杉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参考文献
[1]范舟岳.高等院校夜大教学问题探讨[J].传承,2010(24):134-135,147.
[2]罗永富.成人高等教育生物化学教学内容改革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6):106-107.
[3]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中国教育网络,2013(10):28-31.
实例二: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很抽象,应该结合具体的实例讲解。镰刀状红细胞贫血症是一种在地中海地区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患病者的血液红细胞表现为镰刀状,其携带氧的功能只有正常红细胞的一半。接下来设问体内什么蛋白携带运输氧气?为什么携氧能力降低?最终总结镰刀状红细胞贫血症是由于血红蛋白HbAβ链第六位的谷氨酸突变成缬氨酸。这一个氨基酸的突变,由带正电荷的谷氨酸突变成疏水性的缬氨酸,导致血红蛋白空间结构的改变,氧结合能力变低。进一步引申阐述蛋白质一级结构中的某些部位氨基酸很重要,是关键部位,如果突变成性质完全不同的氨基酸,就会导致空间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这是很多疾病发生的分子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基础生化知识和和临床实际的结合。通过联系临床实际理解基础理论知识。通过精心设计提问和适当讨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其学习兴趣,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二、寓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哲学观于具体生物化学知识点的讲解
生物化学知识点多,理论性强,学好这门课程必须建立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怎样突出知识间的联系,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是课程教学改革要探索的课题和培养医学创新型人才的需要。自然科学的具体知识中蕴含着基本的哲学原理,哲学是自然科学的高度概括。在医学生物化学的教学实践中,适当结合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理论讲解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并建立知识间的横向联系。
实例三:蛋白质结构层次及生物学功能的阐述。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是医学生物化学教学的重点,其中关于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在阐述蛋白质一级结构和高级结构及功能的关系时,先通过牛核糖核酸酶的变性和复性试验,说明一级结构是空间构象的基础,一级结构中含有折叠成特定三维空间结构的信息。进而上升到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一级结构即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利是蛋白质最终折叠成特定三维结构的内因,是决定性因素,但蛋白质特定三维空间结构的形成还需要一些外部因素,对于牛核糖核酸酶的复性,其外因就是去除尿素及β-巯基乙醇。最终牛核糖核酸酶折叠成正确的空间结构是一级结构(内因)和外界环境因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主导因素,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所以一级结构相似的蛋白质具有相似的空间结构及功能,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千差万别,归功结底是由于蛋白质中氨基酸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一级结构中关键部位的氨基酸残基是形成特定空间结构的主要矛盾,所以这些部位的氨基酸较其他部位的氨基酸残基更重要,也是进化过程中的保守位点。一旦这些部位氨基酸(主要矛盾)发生突变,如HbAβ链的第6位谷氨酸突变为缬氨酸,即导致血红蛋白的空间结构和结合氧功能发生改变,导致镰刀状红细胞贫血症。蛋白质中处于次要矛盾的氨基酸残基发生突变一般不会导致疾病,一定频率的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实例四:对于生命信息的阐述。任何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都要有物质基础,生物体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DNA分子中。介绍遗传信息的储存,传递及表达时要突出物质是信息的载体。遗传信息的储存形式就是基因中四种碱基的排列顺利。通过DNA的复制(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把遗传信息从亲到传递到子代。通过基因的表达把DNA中碱基的排列顺利解码成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利,从而形成成千上万种具有不同空间结构及功能的蛋白质。通过结合哲学的基本原理讲解生物化学中的基础知识,能启发学生的思考,建立知识的横向联系,达到融会贯通,并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世界观,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注重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生物化学理论性强,要记的知识点多且枯燥。很多学生开始学还比较有兴趣,等进入物质代谢章节后,越来越跟不上进度,到最后都听不懂,自暴自弃。其原因是:生化前几章是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内容,相对比较形象,记起来可以联系图,有些内容中学也学过,但是物质代谢内容多且抽象,不易理解。此外,医学生对与自已专业有关的医学知识很感兴趣,而很多教师没有临床背景,上课多局限于纯生化理论知识,学生学了总感觉“用处不大”。因此,在教学中引入临床案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将生物化学理论有机的结合临床,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学习也有的放矢,记忆也更加深刻。
2生物化学教学如何联系临床案例
2.1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在课堂中不再是主角,而应该起到辅助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帮助学生解决相关问题。教师提出案例后可为学生提炼讨论内容,在讨论中总结学生发言,指出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素质,不仅具有生化知识还要有一定的临床知识,并能把知识形成连贯的体系,融会贯通,归纳总结学生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的可行性。
2.2对学生的要求:
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善于利用和收集各方面的学习资料,并学会共享和沟通,在遇到问题时不急于寻求其他人的帮助,学会自已想办法解决问题,在讨论的过程中学会从中总结要点,最后将知识内化。
2.3教学的实施:
课程开始前一两周时,教师将教材中某基础知识相关的案例提供给学生,布置讨论题目。将本班学生平分为多个小组,可自由组合,也可按学号分。分组后选好组长,由组长安排组员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收集资料。组员积极收集资料,成员之间要经常沟通交流,可由组长安排时间地点讨论个人的收集成果,这样既促进相互的学习,且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多次讨论后组长组织汇总,整理资料,制作成课件用于课堂汇报。课堂中,各组的组长进行总结发言,用课件的形式把各组的讨论结果一一展示。每组汇报完,其他同学可对该组进行提问,可由本组成员回答,如回答不了也可由其他同学回答。最后,教师把学生的所有方案进行总结性的分析,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评价学生的表现,指出不足之处。
2.4生物化学教学中涉及的具体临床案例举例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1(b)-0147-02
Teaching exploration in medical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ZHANG Jian-yu WU Rui-bing DENG Xiu-ling YUAN Hong YE Ji-cheng WANG Hai-sheng
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Basic Medical College of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Hohhot 010110,China
[Abstract]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is not only a leading edge discipline of medicine and life science but also an important basic course of medicine.And it has vast connection and cross with other subjects. In this study,how to solve the dilemma in teaching is discussed from aspects of the content of teaching materials,teaching skill and method,practical teaching and other aspects to realize the goal of improv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Key words]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Teaching method;Teaching skill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当代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主要研究的是生物体内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和化学反应,分子生物学则以核酸和蛋白质为中心。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极大地扩展了生物化学的内涵。近几十年来,分子生物学领域不断发现的新理论、新技术,已渗透至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给生化教学带来了很多难题。理论内容抽象、结构式多、反应式多、代谢通路长等,导致学生理解和记忆难度较大。在具体教学中,学生难学,教师难教[1],这就要求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教学中,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以满足生物化学的教学。这种改革不仅体现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上,还可以体现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上[2]。为了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掌握生化理论知识,我们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总结了几点体会,具体介绍如下。
1 教材内容、教学手段的调整和优化
随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手段的不断进步,分子生物学知识不断更新,相应的教学内容也应不断调整和优化,以体现学科发展。最新的八版教材内容更多篇幅更大[3],有限的学时内确实很难顾及全部,因此,我们将“聚糖的结构与功能”“组学与医学”列为自学内容;把“维生素与无机盐”糅合在“酶”那一章里讲解;把“DNA损伤与修复”整合在“DNA的生物合成”那一章里讲解;“真核基因与基因组”和“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等只讲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这样安排教材,既突出了重点,又体现了新进展,并容易为学生接受。这样就能保证在全面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在教学过程中紧扣大纲,将教学任务中的重点、难点转化为授课时的中心思想。同时还能根据不同的学时和授课对象,选择恰当的章节与合理的顺序进行安排。在教学中还通过总结,进行纵向联系与横向比较。帮助学生分清概念,记住要点,刺激学生的求知欲,使内容具体化,易于理解记忆,如讲授完生物遗传中心法则的理论内容后,通过列表来比较复制、逆转录、转录和翻译的一些异同点,这样便于学生探寻规律并掌握重点。
2 开放实验室,加强实践教学
21世纪是探索和发现的时期,医学生物化学作为生命科学的重点学科之一,能够帮助人类了解自身未来发展的趋势。同时,它也是连接基础与临床医学的桥梁,更是生命科学的基础。而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能够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医学生物化学,进而对生命产生敬畏感。
一、案例教学法的概念
案例教学法自从被教育学家研究并应用之后,一直保持长盛不衰的趋势,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实效价值。它是指教师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以讲解实际生活中案例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刚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就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潮。因为它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教学实践情景,将想象中的理论变成肉眼可见的实操型教学。它把最真实、最典型的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根据案例去讨论、交流和研究。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医学生物化学的案例来源于实践,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这就大大消除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隔膜,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医学实操工作。
二、案例教学法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案例设计
案例教学法对于医学生物化学的教学非常重要,选择适合的案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案例的选择要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要能够最大程度地体现课本所反映的问题,而且还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进行发挥与讨论,并做到深入浅出。在选择适合、典型案例的同时,教师还要设计一些跟课堂内容相关、具有讨论意义和代表性问题,帮助学生依托课本知识,适时拓展知识面,加深学生对于医学生物化学相关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生动的案例中轻松掌握临床知识,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二)教学安排
合理安排案例教学就是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搭配恰当的教学方式,将案例教学法融合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时,先引入案例,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然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寻找问题的答案。接下来,教师组织学生先进行分组讨论,再进行细化分析,最后,教师根据学生讨论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解答。这种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和融洽的讨论情境都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三)教学实践
教师需转变课堂主导者的身份,扮演课堂引领者的角色,以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作为课堂活动的引领者,教师需要充分调动课堂的气氛,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活跃的沟通交流平台,还要不断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只要具有质疑精神,就能够发觉案例的优缺点,从而不断完善自己,这也是社会对新时代大学生的一个重点要求。现在大多数高校教学都以大班授课为主,给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所以,这更需要教师去积极研究,努力寻找一个最优的解决方案。
(四)教学反思
任何一种教学方式在实践教学中都不可能完美地实现想要的教学效果。一个方法的使用也应该因人而异。教师上课时面对的是一群具有不同个性的个体,他们的能力水平都不尽相同。教师应该在课上认真观察每个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反映,在课后进行积极地询问并反思,做到“一日三省”,针对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为以后挑选案例提供更好的依据,同时也要对效果好的案例进行分析,分析其优势,以便为后期寻找优秀案例提供参考。
三、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化,医学生物化学的教学方法也应该与时俱进,走在社会的前端,但从目前的教学方式来看,其改革的步伐没有跟上社会变革的步伐,呈现明显落后的趋势,且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因此,高校医学生物化学应该加快改革创新的步伐,积极应用案例教学法,完善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进一步推进我国医学生物化学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俊河,董卫华,王芳,等.案例教学法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2):139-142.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0-0148-02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科技飞速进步,各行业就业压力空前巨大。用人单位对于就业者的要求也有了新的变化,不再一味注重学历,而更青睐于选择实践能力强、具有岗位胜任力的毕业生[1]。而培养适应基层的高素质技能型、实践型医护人才,对于推进我国科教兴国战略和全面医疗战略的实施,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具有重要意义[2]。因此,广大高等医学教育工作者必须顺应时代变化的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基层护理人员是我国初级卫生保健的主力军和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如何提高护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目前护理教育改革的着眼点[3]。为了切实提高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水平,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过硬的优秀护理人才,从教学大纲、考核形式、理论教学及实验教学等多方面对护理学专科生物化学教学进行改革,开展以全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实践与改革。
1 重新修订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教师开展课程和专业建设、规范教学内容、控制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和指导方案,是引导教学有计划、有目的进行的“指挥棒”[4]。为了突出体现护理专业人才的技术性和职业性特征,培养实践型护理专业人才,增强其岗位胜任力,教研室与护理专业负责人经反复沟通及研讨,重新制定护理学专科生物化学教学大纲。在新修订的大纲中,从面向基层、服务基层、胜任基层的培养目标出发,在已有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基础上,对教学内容、理论学时与实验学时比例等方面进行改革与调整。
新制定的教学大纲更侧重于基础知识与临床病理现象的关系以及生物化学基本原理与临床护理工作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认识到生物化学基础知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夯实理论基础,并进一步将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护理实践相联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新版教学大纲从护理工作实际需要出发,缩减遗传信息传递、基因表达调控等与临床护理工作联系不大的分子生物学内容;删减和生理学、病理学等学科相重叠的教学内容,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此外,为了加强学生的实验技能训练,大幅增加实验学时比例,切实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2 考核方式改革
以往的生物化学考核以期末理论考试为主,考核内容及形式片面单一,已经不能满足培养实践型护理人才的要求。为了激励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促进学生对医学生物化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切实有效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在教学大纲的修订过程中,将护理专业的职业特性与生物化学知识相融合,对课程考核内容及方式进行改革,进一步加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的考核,并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力及平时学习能力的考核。
在期末理论考试试卷中,根据护理学专科学生的学习能力及专业特点,以考核学生基础知识为主,适当增加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综合应用能力的试题。此外,对平时成绩的考核制定量化标准,从学生的课堂出勤率、课堂提问及听讲情况、平时作业和专题讲座等方面全方位对学生进行考核。既往实验考核成绩的主要依据为实验报告书写情况,容易造成学生投机取巧,轻过程、重结果的实验习惯;改革后的实验考核项目更为全面,包括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报告书写、主动实践能力及协同合作能力等多方面的考核。
3 理论教学改革
一直以来,学生普遍反映生物化学课程的学习难度大、内容抽象繁杂,理论知识难以理解掌握。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克服畏难心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理论授课过程中,教研组从护理学专业角度出发,定期开展教学方法研讨会,确定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案。
1)问题式教学法,即教师提出与临床护理实践工作密切相关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生物化学知识的学习[5]。如在讲解维生素D之前,首先向学生介绍儿童佝偻病及成人软骨病的临床实例,然后引入问题:“佝偻病及软骨病和维生素D有什么关系?对于佝偻病患者的护理工作有什么样的特殊性?”使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对相应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护理要点产生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使学生能够在课后主动学习,查阅相关资料,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研究性学习法,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探索性学习能力,使学生自主分析、寻找研究性问题的答案[6]。例如:在进行基础知识讲解后,确定研究专题,让学生自主学习、总结;在讲解完糖、脂类及蛋白质代谢后,启发学生将胰岛素代谢异常在糖尿病中的作用进行总结归纳。通过这样的训练过程,不仅使学生全面复习三大物质代谢及调节过程,同时对临床常见病的发病机制有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3)小组合作式学习法,即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分为一组,以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对特定的教学内容开展学习及讨论[7]。如在讲解完蛋白质构象病后,让学生对帕金森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护理要点、治疗及预后等知识点进行全面的文献查阅,形成论文综述,小组成员集体学习讨论,有效增强学生学习、分析及应对临床实践问题的能力。
在全面实行教学改革后,为了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各任课教师在课堂授课的同时,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经常通过课代表及班级干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并力争解决问题。同时,教研室建立生物化学师生学习QQ群、微信群、生物化学精品课程网站及Web学习平台,在网络上将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生物化学图片、视频、PPT等资源共享。并通过QQ群和微信群及时回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疑问,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给出针对性的建议。
通过上述多种渠道的努力,加强师生交流,使教师同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促进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实现共同进步。
4 实验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是生物化学教学整体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强化实验教学,对于巩固生物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规范操作技能和良好的职业习惯具有重要意义[8]。实施教学改革后,根据护理专业特点及生物化学课程需要,课程组精选与临床联系较密切的“血清转氨酶活性的测定”及“血清胆固醇测定”等实验。在实验教学结束后,要求学生课后查阅“转氨酶”“胆固醇”等检测指标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及意义,书写学习报告,将枯燥的生物化学基础知识与生动的临床生化指标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深刻地认识到医学基础知识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
以往的实验教学过程为教师讲解及示范―学生实验操作―书写实验报告。在实施实验教学改革后,增加学生的实验预习任务,强调预习在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将实验涉及的生物化学基础理论、实验方法及原理、临床意义进行总结,使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从整体上认识实验内容的重要性,并在预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实验结束后重新回顾问题,讨论及解决问题。
由于学生人数众多,实验教师难以对每名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全面指导。因此,将学生分成若干实验小组,小组成员自主分工,合作完成实验任务。在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先由实验小组讨论、分析问题,提出合理解决方案,当小组成员意见不一致,或找不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时,教师并不马上给出答案,而是逐步引导提示,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最终自主完成实验任务。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逐渐提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并能够逐渐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动脑的学习习惯。
5 结语
生物化学是护理学专业必修的重要医学基础课程之一,但又一直是让学生头疼的“难课”。护理学专科学生的学习基础较为薄弱,要想切实提高其综合实践能力和岗位胜任力,教师必须深入了解护理专业特点及学生特点,挖掘生物化学理论、实验与护理学专业的内在联系,深入浅出,联系实际,以“朋友”的身份多和学生沟通交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逐步克服畏难情绪,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合格、胜任的基层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何丹丹.高校毕业生求职的问题与对策[J].安顺学院学报,2015,17(6):46-47.
[2]王黄磊,毛乐乐,卢星星.医学教育改革的多方需求[J].西北医学教育,22(3):432-434.
[3]吴小飞,王莹.促进护理教育发展的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16,3(1):159.
[4]邢红.成人高等教育课程教学大纲的指导作用探析[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29(4):46-47.
[5]崔波.“问题式”教学法在一体化课程中运用的探讨[J].职业,2014(6):97-98.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4-0047-01
一、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念陈旧。目前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仍以“灌输式”和“填鸭式”教学为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本应为参与主体,现实却成为被动参与。所有实验均在教师的指挥和安排下进行,教师观念是学生要按要求完成实验学习,掌握实验方法及原理;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思考,按着教师教授的方法进行操作,完成学习及作业。这些方法和观念严重限制了学生思路的扩张和创新性的形成。
(2)实验设备落后。随着医学生物学的发展,许多新技术和设备日益增多,对于生物化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使用新的、先进的设备对于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性具有积极作用;让学生了解先进设备的发明思路对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医学生物化学实验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物化学在医疗中的作用,并明白其作用机理,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和医学基础研究奠定基础。新的医学检验技术及设备不断更新,让学生接触使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对于未来临床和科研具有启蒙性作用。
(3)实验教学内容枯燥。医学学习本来就死板枯燥乏味,学生长时间浸泡其中,难免对学习内容失去兴趣,而大多数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物化学实验课不重视,课时少,甚至作为选修课。实验教学本来可以作为调节医学枯燥乏味的调味剂,实验内容丰富多彩,试剂变化多端,对大多数初次参与实验的学生来说是神奇的。在合理的引导下让学生理解这些变化的原理,了解生物化学的现实意义,改变对医学枯燥的印象。在现在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参与地位,每次实验课都是严格按照教师规定,完全是在指令下完成,实验课依旧是完成作业,学生没有主动参与其中,感觉枯燥乏味。学生在完成实验报告的过程完全是抄袭实验流程,无法体现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实验的目的。
(4)缺乏实验安全教育。医学生物化学在实验过程中接触到很多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对人体会产生巨大的毒副作用,如丙烯酰胺等具有神经毒性。在医学生物化学实验开始前应对学生进行实验安全教育,让他们懂得如何实验操作,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试剂毒副作用,保护师生及环境安全。
(5)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内容脱离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化学是医学基础课,其内容为医学生奠定临床基础,其目的是为临床服务。医学生物化学实验课是理论学习后的实践,学生进一步理解理论,能为今后的临床工作做铺垫。生物化学内容涉及临床药理学、医学检验学、生理病理学等内容的深入学习和理解。
现在的生物化学实验课是纯粹的实验课,与临床无关,不能体现临床的实用性。同时,教师和学生都处于完成教学和学习任务的状态,不能体现其实用性的目的。
二、改革建议
(1)改变教学观念,使学生成为实验主体。教学学生占主体,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尤其在实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明白实验原理,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后,不能再限制学生实验的流程,而要让学生自行操作,不是在教师指令下完成。每个实验的流程并不是不可更改和变动的,学生有疑问和新的操作方法都是允许的,经过教师的指导和论证,只要合理,就鼓励学生去操作,实验成功了给予鼓励表扬,让学生感觉到是自己有所发明和创新,他们就有了积极参与实验的主动性和成就感。
(2)不断更新实验设备。科研和实验需要先进的设备仪器来支撑,新的实验设备对提高科研教学单位的科研能力和增加实验承担能力具有重大作用,同时对于提升实验教学水平具有积极意义。实验室设备的更新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新鲜事,有刺激学生了解和求知的欲望,能提高他们对实验的积极主动性。新的仪器设备具备先进的功能,现在部分实验设备具备了人工智能作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应在实验教学中将新的仪器设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这种仪器的大概特征、使用方法。
(3)开展实验安全教学课。医学院校实验课程较多,开展实验安全教育是今后必须开展的课程。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许多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教师在实验课开课前应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知道哪类试剂有毒有害,如何尽量避免及减少接触,发生中毒如何及时处理、实验废物如何处理等。在每次实验前,教师应先告知学生本次实验所用试剂及物品哪些有毒有害,操作过程应注意什么,这样能为实验安全、师生安全和环境安全起到保障作用。
(4)结合临床进行实验教学。医学生物化学是医学基础课,具有重要的临床作用。生物化学实验结合临床病案分析,不仅培养了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散思维及综合判断能力,还增强了教师现代教育思想与观念。医学生物化学是医学院校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对奠定学生医学基础具有重要作用。
总之,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且具有普遍性。实验教学的提高对于培养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及综合判断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宋庆发.生物化学实验教学问题及改革思路探析[J].教育界,2013(21).
生物化学是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中医学和护理等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医学课程,这一学科与疾病的发生、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关系密切。通过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代谢、营养、酶功能、遗传信息传递、生物膜、细胞结构及分子病等方面,来阐明生命现象。生物化学的学习可帮我们从分子水平认识、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其理论基础对临床知识的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与其他门类的医学课程也有着广泛的联系,在医学教育中它又是连接基础课与临床课的桥梁,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对于医学生来讲,由于生物化学研究的是微观世界,内容繁多、体系复杂、知识点抽象,大多数学生反映本门课程难理解、难记忆、学习兴趣不高。为此,在医学生的生物化学教学中,若能激发并维持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兴趣,将会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为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和自我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教师重视塑造自身形象,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是师生的双向活动,若任课教师不仅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注重自身人文修养,拥有丰富的知识面,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授课风范,必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首先让学生对授课教师充满好感甚至崇拜,然后再使学生从思想深处由喜欢教师的讲授上升到喜欢这门课程,最终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上好第一堂课,使学生产生求知欲
每门课程的第一堂课往往是绪论,生物化学的绪论是对本门课程的高度概括,是学习生物化学的前导。教师可以通过第一堂课,交代为什么学习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的课程目标以及可以达到的程度、考核要求等,使学生明确生物化学的重要性及学习生物化学的作用,将有利于引起学生的重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引用身边的实际案例,运用生物化学原理进行解释和阐述,也提出疑问,制造悬念,使学生对学习生物化学产生求知欲。
三、运用灵活的导入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案例导入法
医药卫生类专业的学生将来主要是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从事临床医护工作,因此,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对临床的实际案例比较感兴趣。如学到“氨代谢”这一节氨中毒学说时,可从肝硬化病例导入开始,逐步引导学生理解肝性脑病发病机制:肝硬化时,肝功能严重受损,导致尿素合成障碍,血氨浓度升高,而血氨可以通过血脑屏障,跟脑部a-酮戊二酸反应生成谷氨酸,三羧酸循环减弱,脑部ATP合成减少,能量供应不足,引起了大脑功能障碍,严重时发生昏迷。这样,不仅把生物化学的前后知识有机结合,也有助于增强基础知识和临床的联系,帮助学生从原理上理解肝性脑病,和治疗的方式方法。
(二) 问题导入法
给学生自己留点空间,请学生选择某个主题进行讲课,让学生来当回老师。先让学生预习将要学习的内容,利用网络和图书资源查找相关信息,然后根据学习内容,选择某一主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开课时,让学生自己先讲解课前准备的主题内容,针对主题提出问题,再引入到学习内容,联系既往知识,形成网络化、立体化的知识结构。这种主题研究和问题导入的教学方式,将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自我学习和实践指导,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收获正确的、积极的学习方法,为以后的继续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方法学基础。
四、改进教学方法,活跃课堂,维持学生学习兴趣
(一) CBL教学法
CBL (case-based learning)案例学习教学法是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在高等医学教育中首次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核心内容是“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法。其特点是打破了学科界限,围绕问题编制综合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获取新知识及有效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案例和问题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联系临床实际,增强了理解记忆,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使学生有成就感。而且,小组讨论活跃了课堂气氛,有利于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讲解糖代谢一章中,首先提出糖尿病这个典型病例。要求学生课前要准备糖尿病相关的知识,课堂上提出糖尿病的生化病因是什么?如何治疗与预防?糖代谢紊乱还与哪些疾病相关?以这些问题为主线来学习糖类物质的分解与合成过程。理论学习完成后组织学生讨论得出问题的答案。
通过这样具体典型的病例,使学生不仅解决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联系的问题,而且增强了课程的趣味性与实用性,淡化了学科的边界,使学生在“大医学”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与技能,提高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TBL法
TBL (task-based learning) 以任务为基础教学法是20世纪80年代由勃雷泊(Prabhu,1987)从教学的角度提出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分析教材,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制定“任务”,布置各小组按要求完成任务。其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动手能力及综合能力的培养,这一点对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意义尤为重要。
教师应从教学目标和临床实际出发,挖掘教材,创设一个适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任务的情境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任务型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环节[8]。例如,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是人体必需的一类营养素,若长期缺乏会导致维生素缺乏病。因此,提出“维生素的生化功能与人体健康”这一任务,并明确此任务的知识目标是能描述维生素的活性形式、生化功能和导致缺乏病的原因。
通过任务型教学法,可以获得多方面的积极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精神和求知欲;增强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师生关系;加强了本学科及各学科间知识的联系。
(三) PBL法
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 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l969年提出,其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和个性发展。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由教师精心设计一个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小组讨论,提出解决问题或处理问题的方案,达到学习新知识、新能力的目的。“让学生学会学习”是PBL教学最鲜明的教学目标之一。
以肥胖和如何减肥为例,可以先从肥胖的原因说起,脂肪在体内的分解与合成代谢,代谢过程中哪些因素影响了代谢,最后导致了肥胖。在生活中,我们如何控制导致肥胖的环节,可以为减肥采取哪些措施,比如食品、运动、理疗和药品等方面,它们起到减肥的原理和方法是什么。问题的解决,就是理解脂代谢过程,以及脂代谢异常引起疾病的原理,和掌握预防、治疗相关疾病的方法。
PBL教学法的正确运用,除了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充分掌握和实践外,还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研究中形成一定的合作关系,大家各抒己见,知识通过学生的讨论得到大量的展现。
综上所述,在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常常综合交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过程的质量。任课教师还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关注当下科技新进展,多列举生活实例、临床病例,和最新的科研成果,来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激情。为了适应最新的教学改革模式,与其他基础医学知识交叉,和临床知识的对接,需要生物化学任课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并且坚持在教学中摸索、探讨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新的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徐安莉,陈会敏,周艳艳,等.改变生物化学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11):81-82.
[2]朱宝安,宗自卫,李先佳.浅议如何激发医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J].卫生职业教育,2012,3(30):86-87.
[3]李曙波,黄忠仕,李韬,等.激发成教医学生学习生物化学兴趣方法探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1:83-84.
[4]江花.高职《中医护理学》教学方法初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9(01):85.
[5]童红梅.CBL教学法在高职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教育,2011,30(6):82-84.
[6]陈伶利,李杰,程莉娟,周赛男,等.TBL教学模式在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药指南,2011,9(8):6-8.
[7]Ogilvie G,Dunn W.Taking teacher education to task:Exploring the role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promoting the utilization of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J].Language Teach Res,2010,14(2):16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