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0 15:32:0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冷链物流发展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目前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以及欧洲一些国家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政府纷纷加大资金投入,促进冷链物流发展。如加拿大政府通过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对国家铁路公司补贴、改制和相关政策扶持,使其成为目前北美地区效益最好的铁路冷链物流运输企业。同时建立了多种运输方式共同发展的综合冷链物流体系,形成了与国家经济发展协调的冷链物流网络。
1.2完善相关法律及标准,保证冷链物流质量
冷链物流中任何一个环节操作不当都有可能出现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发达国家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冷链物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制定有国家或行业标准,并有专门机构管理。对涉及到冷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包装、运输、储存每一个环节提出明确要求,对标签、容器和包装等有关标准以及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允许含量进行规定。由于成立了专门的机构负责冷链物流体系的运作管理,国外冷链物流处于国家和公众的监督之下。另外,通过严格专业认证制度,实行冷产品市场准入,保证冷产品从原材料供应到生产直到最后消费环节的质量。
1.3先进设施设备和技术的应用
各国冷链物流企业依靠先进的设施设备和技术手段提升冷链物流的整体水平。第一,在原材料提供环节积极采用先进的管理或操作规范,保证冷链物流起点的质量与安全。第二,使用先进的生产加工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保质期。第三,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撑,对冷链物流实施全程温度控制管理。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对各种货物进行跟踪、对冷藏车的使用进行动态监控,同时将全国冷链物流的供求网络联结起来,促进冷链物流的发展。
2、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中国冷链物流行业飞速发展。第一,国家鼓励大型零售企业自建冷产品配送中心,加强冷链物流技术研究与新技术推广,并提供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国家也不断推出绿色食品认证、“菜篮子工程”等各项质量标准和政策推动冷链物流的发展。第二,国家出台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并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形成一批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冷链物流企业,并建成一批效率高、规模大、技术新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初步建成相对健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冷藏运输率都要大幅提高,同时流通环节产品腐损率将大幅降低。还提出了冷库建设工程、低温配送处理中心建设等八项重点建设工程。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设备也在不断地完善过程中。第三,目前,有关冷链物流标准的制定工作将逐步展开,全国范围内的冷链物流标准也提上了议事日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果类、肉类、禽类、速冻食品、冷饮等需求逐年增加,冷链物流决定了生鲜食品的安全和质量,冷链物流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2.2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2.2.1冷链基础设施和技术落后,物流成本高在运输方面,现代化的冷冻冷藏车存在严重不足。公路冷藏车占货运车辆比例仅为0.3%左右;铁路冷藏运输方面情况也不容乐观,冷藏运量不到铁路货运总量的1%,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由于冷链物流对设备、技术的高要求,加之冷链运输管理的复杂性和低效率性造成我国冷链运输成本过高。在仓储方面,由于制冷技术落后,直接或间接造成了冷产品生产和零售企业损失。另外,我国冷库结构不合理,布局分散,利用率不高。大多数只限于肉类、鱼类的冷冻贮藏,其中也有蔬菜和果品的冷藏,冷库的类型因此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大多数的冷库企业规模小、水平低,先进设施和技术的引进困难,投资利用率较低,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成本偏高。2.2.2尚未形成系统的冷链物流体系由于历史、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我国整体冷链体系还未形成,与发达国家比较,差距十分明显,冷链发展的滞后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其相关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能监控冷产品从生产、包装、储存、运输到销售的全过程质量状况的完整体系,致使冷产品在整个物流过程中的质量状况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影响我国食品业及其他相关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2.2.3缺乏监管机制、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冷链物流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需要高度的协调性。对我们队冷链物流环节的监督往往只能在各个物流节点的冷藏仓库进行,一般只能检测冷库的温度是否达标。而对于运输过程温度是否达标无法做到很好的监督和检查。由于缺乏相应的行业规范,导致冷链物流市场以牺牲冷产品质量为代价的无序的恶性竞争,进而侵犯消费者权益,甚至造成人身伤害,给企业和社会带来危害。目前,国家还没有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可供冷链物流参考执行的标准,尤其是在冷链运输的过程中,还没有与此相适应的跟踪监控体系。2.2.4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不到位由于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发展滞后,以及信息系统建设缓慢和信息技术落后,冷链物流的质量、准确性和及时性都难以保证。多数冷产品提供商只能是自行经营,或是部分外包。据统计,企业自营冷链物流占到了物流总量的80%左右,第三方物流的优势很难体现,阻碍了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综合性、全过程、集成化的现代冷链物流服务很难实现。2.2.5冷链物流专业人才缺乏由于冷链物流技术含量高,作业难度大,比普通物流具有更强的专业性,需要冷链物流人才具备有更多的专业知识。但目前在冷链物流的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几乎空白,最多也就是物流专业课程教学中提及一些简单的冷链知识。我国冷链物流人才十分缺乏,尤其缺乏懂冷链技术和管理、冷链物流操作的、有经验的专业人才,专业人才缺乏制约着我国冷链物流的健康发展。
3、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
结合实际,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发展我国冷链物流可以采取如下对策:
3.1强化政府支持,健全冷链物流市场
要建立完整独立的冷链物流体系,首先建设一个规范的冷链物流市场,保证良性竞争。同时要加强冷链物流供应链的整体规划与协调。政府需要加大冷链设施设备及信息化方面的支持。制定好行业整体规划行业规范,发挥行业组织沟通协调作用,如通过优惠补贴等鼓励措施,把企业与政府联合起来,共同投资,共同管理,从而进一步健全冷链物流市场。
3.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采用先进的冷链技术
政府需要加大对冷链物流方面的投入,如建立先进的自动化冷藏库,建设冷链运输网络,加快冷链物流发展。通过RFID技术、GPS技术、无线通讯技术及温度传感技术的有机结合,从而建立一体化冷链物流模式。在运输过程中应用多温层技术,满足不同冷产品的不同保湿要求。储藏方面,可以通过先进的信息系统,及时掌握冷产品的库存情况,按时提货和补货,提高低温物流的作业效率与管理水平。
3.3加速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发展,体现规模化和专业化优势
由于冷链物流对基础设施、技术和操作要求都很高,成了企业物流的薄弱环节。由于高成本压力和发展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冷产品供应商愿意选择第三方物流来外包自身冷链物流业务,体现规模化和专业化优势,降低冷链物流成本,引导更多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充分发挥多种运输方式冷链物流的潜力,发展冷链运输一体化服务体系。
3.4加强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完善监管机制
国家相关部门要制定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和技术标准,并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如尽快制定冷链系统技术标准,如冷运食品卫生安全标准、冷库环境温度、冷链能耗与效率标准、冷藏运输温度控制标准、商品包装标准等。
医药冷链物流,是指冷藏冷冻类、易腐类医药产品在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配送、销售等过程,一直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特定的温度范围,以保证医药品质量,同时降低储运损耗,控制时间,节约成本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是以冷冻工业学和医药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伴随物流运输行业的发展而兴起的。冷藏药品的储运比较特殊,对温度、湿度、见光度等具有特定要求。疫苗类制品、注射针剂、酊剂、口服药品、外用药品、血液制品等需要低温条件下储运的药品的流通都属于医药冷链物流的范畴。
一、我国医药冷链物流现状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对医药产品的物流要求也逐步提高,尤其是需要低温贮藏的医药冷藏品发展很快,带动了医药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
数据显示,医药冷藏品的销售金额占我国医药流通企业的总销售额中的3%-8%,虽然比重不大,但却有逐步上升的趋势。
二、我国目前医药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行业或国家标准
目前医药品冷链物流的冷库、冷藏车的制冷效率、能耗没有国家标准,导致我国医药品冷链物流低效率,高成本的运作。冷藏车尺寸、托盘尺寸、冷库尺寸缺乏明确的标准,往往影响装卸搬运效率;冷藏药品储运的不规范,有些没有纳入到正规的医药流通管理范围,往往带来了恶果。
(二)医药品冷链物流基础硬件设施落后
我国目前冷藏运力不足。铁路方面,冷藏车仅占总量的2%左右,且大多是陈旧的机械式速冻车皮。公路方面,现代化的冷藏卡车严重不足,我国冷藏保温汽车的占有率极低,仅为货运汽车比例的0.3%,而发达国家中,美国为1%、英国为2.6%。
(三)市场化程度低
第三方医药品冷链物流发展滞后我国医药品的冷链物流配送业务多由供应商和自己完成,市场规模不大,区域性特征较强。医药品冷链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涉及少,缺乏专业化和规模化;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缺乏准确性和及时性,难以形成高效率的冷链物流配送,冷链物流的成本和商品损耗亦高。
(四)医药品冷链物流信息技术落后
由于目前缺乏我国医药品冷链中冷藏专业技术,致使冷链成本居高不下。许多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冷链信息系统,无法实时监控温度,传递信息,实现信息共享。
(五)完整独立的冷链物流体系尚未成形
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我国大型商业公司几乎都有冷链物流部,有的还成立了专业化公司,但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整体规模不大,比较分散。
三、发展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针对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发展对策:
(一)完善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体系
打造一体化服务平台,我国的冷藏药品冷链物流尚未形成体系,因此需要从冷链市场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这个关键问题入手建立一个能满足患者、制药企业、药品流通企业一体化的冷链物流模式,建立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一体化服务平台,整个社会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业应该联合起来,统一建立药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实现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共同配送,以提高冷链物流作业的效率,降低企业营运成本。
(二)整合资源,大力发展第三方冷藏药品冷链物流
从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的需求导向以及企业长期发展来看,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是未来参与冷链物流市场竞争的主体。冷藏药品对物流配送的要求较高,从单个企业来讲要实现多方位、门到门的配送服务是不现实和不经济的,同时企业的产品想要辐射全国,就必须借助于提供完整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使冷冻冷藏产品配送服务更大限度地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解决企业冷冻冷藏物流的发展瓶颈。
(三)制定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国家或行业标准
冷链物流是一个对资金、管理和技术都要求很高的产业,一个国家的冷藏药品冷链保障体系的建设,需要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通力合作。针对冷藏药品冷链物流行业标准严重缺失的现状,我国应尽快制定与国际标准衔接的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标准,实现从生产到使用的全程监控体系,并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严密监测疫苗等冷藏药品在冷链各环节中的运行状况。
(四)采用先进的冷链物流设备和技术
若想迅速提高我国的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水平,首先应大规模地改造和更新现有的冷链运输和仓储设备,发展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的小编组机冷车,满足市场对多品种、小批量货源运送的需要,同时积极发展机械冷板冷藏车和冷藏集装箱。在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技术方面,要加大科技开发和投入,在冷冻冷藏方式和技术上要不断进行革新,加快先进技术引进的步伐,“导航星测时与测距全球定位系统+温度监控冷链管理系统”,通过先进的技术,对疫苗、血液制品等的品质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
(五)制定专业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政策
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是一个跨行业、多部门有机结合的整体,必须协调好从生产、贮藏、运输到销售各个冷藏作业管理。当前,国内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业尚乏具有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的员工甚至管理人员,要维持行业的正常发展,适应国际冷链物流市场竞争的需要,必须重视培养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
中图分类号:U695.2+91文献标识码:A
1冷链物流的概念
冷链物流是为保证食品安全和品质、减少食品损耗,将易腐、生鲜食品在生产、储藏、运输、销售直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使各个物流环节处于完全低温环境并实施全程温控的特殊供应链系统。冷链物流具有两个特殊性:一是对象的特殊性,冷链物流的对象是容易腐烂变质的生鲜食品;二是作业环境的特殊性,冷链物流的储运和作业环境必须限制在适宜的低温坏境下,必须严格遵循“3T”原则,即产品最终质量取决于冷链的储藏与流通的时间、温度和产品耐藏性。冷链物流把易腐、生鲜食品的生产、运输、销售、经济和技术等各种问题集中起来考虑,协调相互间的关系,以确保易腐食品在加工、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是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一项低温系统工程。
2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
我国冷链物流行业起步较晚,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市场前景光明,但总体上来看,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仍不容乐观,与发达国家的冷链物流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就是和国内的其它产品的物流相比也处于相对滞后的水平。
2.1硬件基础发展迅速,但仍不能满足冷链物流发展的需要
冷链物流系统的硬件设施情况决定了冷链物流的发展水平,近年来我国的冷链运输设备、各种规模的冷库、冷冻冷藏装置等都有了快速的发展。但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比较落后,在汽车冷藏车辆方面,目前中国保温车辆约有3万辆,只有美国的七分之一,日本的四分之一。在铁路冷藏车辆方面,在全国总运行车辆338万辆中,冷藏车只有6 970辆,占2%,而且大多是陈旧的机械式速冻车皮。冷库方面,我国商用冷库及冷藏库面积约为
1 000多万平方米、冷冻冷藏能力达1 500多万吨(中国冷链年鉴)。截止2009年6月,中国的冷藏能力大约能满足食品总产量的20%至25%,这与能满足食品总产量的70%至80%的发达国家冷藏能力相比,差距很大。而硬件设施的建设及购置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和规模。
2.2软件水平稳步提高,但离发达国家仍有一定距离
近年来,我国在冷藏专业技术、信息技术、组织技术(战略联盟)等冷链物流所涉及的技术方面进行了探索和运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中运用了仓储管理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等。信息系统可以及时了解生鲜食品的生产、加工、储藏信息,掌握供应链中冷冻冷藏产品的数量及位置,进行及时地提货和补货,从而提高冷链物流的作业效率与管理水平。
然而,我国冷链物流中的信息化只处于起步阶段,信息设备的配备不够齐全,没有形成健全的信息网络,往往造成冷链流通的盲目性。部分省市虽然开始建设了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但该信息平台中的信息并不全面,造成本应多边共赢的企业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了解,阻碍了冷链物流的发展。
2.3冷链物流未成规模,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
通常,社会物流成本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物流效率的标志,比率越低,表明物流效率越高。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125万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约为17.8%,这一指标与2005年的18.5%相比,虽呈缓慢下降趋势,但早在2002年美国这一比例就仅为9%,为我国的一半左右。因此,我国物流费用仍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物流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而在我国物流业总体效率不高的背景下,冷链物流在物流业仍处于未成规模、效率偏下的水平。
此外,因我国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致使各地区冷链物流发展也很不平衡,冷链体系建设较快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及沿海地区。冷链物流发展较快的地区主要是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这些区域已经出现了冷链物流联盟,冷链物流园区的数量和规模呈逐渐增加和扩大的趋势。
2.4市场化程度低,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滞后
第三方冷链物流的发展程度决定了冷链物流的市场化程度,在我国尚没有一家专业的全国性的第三方低温物流公司,现有冷链物流企业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实力较弱,经营规模较小,没有统一的服务标准。冷链物流仍以自营物流为主,第三方物流发展比较滞后。因此,大多数易腐食品的物流都是由生产商、加工商和零售商自己操作,极大地妨碍了冷链市场的成本效益,也阻碍了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
3国外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
冷链物流中的关键技术之一为制冷技术,国外的制冷技术发展比较早,也比较迅速。
20世纪30年代,欧洲和美国的食品冷链体系已经初步建立。目前美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易腐食品物流过程的冷藏率已达100%,冷藏食品的销售量(以价值量)占食品销售总量的50%,并呈现继续增长的趋势。国外的冷链物流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3.1发达国家的冷链物流意识强
发达国家把产后贮藏加工保鲜放在农业的首要位置,如美国农业总投入30%用于生产,70%用于产后加工保鲜;意大利、荷兰农产品保鲜产业化率为60%,而日本则大于70%。欧、美、日等国食品冷藏运输率均达到80%~90%,日本果蔬在流通过程中有98%通过冷链,果蔬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美国的蔬菜水果低温物流更为典型,产品从田间收获后到消费者的冰箱一直在低温环境中流通,水果蔬菜在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有1%~2%。
3.2制定有国家或行业标准,并有专门机构管理
国外发达国家对冷链物流行业制定了相关规定和技术标准,对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的每一个环节提出明确要求,对有些食品还专门制定了行业标准,对保鲜物流系统中的各阶段做出具体的温控规定,并对各种运输工具也有专门的规定,包括容器和托盘等。与此同时,还成立了专门的机构负责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运作管理,使得冷链物流处于国家和公众的监督之下。实践表明,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制定,专门机构的监督管理,对保证冷链物流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3冷链物流的硬件设施完善
国外冷冻设备比较先进,各种制冷机和速冻设备齐全。冷藏运输主要有公路冷藏运输、铁路冷藏运输和冷藏集装箱多式联运等,其中冷藏集装箱多式联运是冷藏运输的发展方向。冷藏集装箱运输是一种可实现“门到门”的现代化运输方法,即处于流通中间环节的冷库预冷间的“门”到处于流通末段环节零售商冷库的“门”。据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的统计数据,2005年全球食品冷藏能力达到10亿立方英尺,其中冷藏集装箱能力超过60%。
3.4冷链物流技术先进
国外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冷链物流技术的研究与运用,为冷链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目前主要应用的技术有气调技术、微生物控制技术、预冷技术和冷库自动化技术等,与此同时,还借助信息化手段,通过信息技术建立电子虚拟的冷链物流管理系统,以促进冷链物流的信息化建设和精益化管理。
3.5冷链物流人才充足
国外对冷链物流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美国建立了多层次的物流专业教育,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和职业教育等多个层次。许多著名的高等院校中设置物流管理专业,并为工商管理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开设物流课程。在美国物流管理委员会的组织和倡导下,同时还全面开展物流在职教育。所有行业的物流从业人员都必须接受职业教育,经过考试获得上述专业工程师资格后,才能从事有关的物流工作。
4我国冷链物流发展趋势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冷链物流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尽管目前还和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但随着《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物流国九条》等一系列政府文件的出台,政府对冷链物流的发展有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冷链物流不再仅仅是企业自己的事情,而是已经列入政府工程,这必将预示着我国的冷链物流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笔者认为我国冷链物流将会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4.1向现代冷链物流模式体系方向发展
随着国家系列促进冷链物流发展法规、政策的出台,冷链物流这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将向构建完整、高效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方向发展。在国家政策、法规、制度等方面的弹性激励与刚性约束下,必将出现政府宏观指导、统筹规划,企业热情参与,从而有效降低供应链物流的总成本,实现“从生产到消费”的供应链一体化的现代冷链物流新模式。
4.2冷链物流设施设备的现代化水平将会明显提高
在未来的冷链物流领域里,国内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将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冷库设施建设、冷库技术水平提高和冷藏车辆多元化发展等方面。一批符合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化冷藏库和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逐步建立,适合农户建造使用的微型冷库将快速发展,果品蔬菜恒温气调库迅速发展,低温库比例将进一步增加。铁路冷藏车将定位于深冷、高品质货物的中长途运输以及低附加值冷藏货物的长距离运输,将会使用机冷车、气调保鲜车和适应大批量运输的冷藏集装箱等装备。在公路冷藏车将会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一种是小吨位、针对短途和小批量运输的,主要满足城市配送中心的需要;另一种是大容量、大吨位的,主要满足长途运输的需要。
4.3第三方冷链物流模式将会盛行
第三方冷链物流模式可以使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不仅能够提供冷藏运输、冷藏仓储、冷藏加工等,还能为冷链物流需求方提供高效率和完备的冷链物流解决方案,实现冷链物流的全程监控,具备整合冷链物流供应链的能力。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整合冷链物流资源,形成规模效应,形成独立完整的现代冷链物流链,提升冷链物流核心企业的系统运筹能力和竞争力,实现第三方物流的规模化和网络化,以满足冷链物流市场发展的需要;第三方物流企业还可以通过纵向整合供、销商客户资源,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或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服务,从而实现整合效应,推动冷链物流业的发展。
5结束语
冷链物流已经在我国物流市场中快速发展,尽管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随着政府政策的宏观调控,物流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现代化冷链物流技术和装备的广泛应用,我国冷链物流业必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春天。
参考文献:
[1] 叶海燕.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分析及优化研究[J]. 商品储运与养护,2007(3):38.
[2] 周月超. 冷藏食品物流发展的内在动因与机制探析[J]. 物流技术,2006(12):97-98.
[3] 方昕. 中国食品冷链的现状与思考[J]. 物流技术与应用,2004(11):56.
[4] 丁声俊. 积极发展我国生鲜品“冷链”物流[J]. 中国粮食经济,2007(9):37-39.
[5] 鲍长生. 冷链物流运营管理研究[D]. 上海:同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6] 阎君. 食品冷链物流市场化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7] 张连军. 浅析我国食品冷藏物流的现状及对策[J]. 物流技术,2006(1):103-104.
[2] 邵瑞银. 河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现状、问题与对策[J]. 企业经济,2013(6):127-130.
[3] 杨君. 深圳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 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