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1 17:33:1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德育功能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其实,艺术教育所具有的德育特征,能够给予艺术教育深层次的内涵提升。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道德的力量,使之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面旗帜”。艺术教育本身也需要道德的导向和支持,如曾经的一首《学习雷锋好榜样》,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成为社会生活的主旋律,而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又引导着人们的价值取向。艺术教育可以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化的德育。优秀的艺术作品是人民的精神财富。实践证明,通过艺术表现正确的思想内容,从而进行思想教育是相当有效的。如革命战争年代,战地文工团在硝烟弥漫的前线进行文艺演出,极大地鼓舞了战士们的斗志。这就是说,在主观上艺术家表演的主要目的就为了激发战士们的革命激情,在客观上观众也并不是单纯地在进行艺术欣赏,这样的教育显然更多的是借助艺术形式而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启示我们,在注重“晓之以理”的德育的同时,还应采用包括艺术在内的各种感性形式来“动之以情”。这样,才能获得最佳德育效果。
二、有效发挥艺术教育德育功能的途径
利用高校校园情境,把艺术教育与德育相互融合,有效发挥艺术教育的辅德功能,是提高大学生德育实效的重要手段。脱离艺术形式的德育往往流于简单的说教,而任何背离德育目标的艺术作品也必然给大学生带来各种负面的影响,最终成为传递各种“非正能量”的工具。因此,通过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感染大学生,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情操,是当前高校育人的一大突破口。
1.充分利用艺术赏析教学“主阵地”,实践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一个艺术作品,如果不追究其历史,不剖析其内在意蕴,对其的观感必然会是苍白空洞的。实践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要充分利用艺术赏析教学。教师在讲解艺术作品时,要注重结合作品特点,追溯其思想根源,向学生展现作品诞生的背景,让他们深入了解体会作者的表达目的,从而由对艺术的初次感性认识升华到深层次的理性感悟。同样也可以在思政课堂上,用艺术形式去开展思想教育。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就可以通过爱国主义作品播放分析,让学生透过音乐或画面去感受所受教育内容的内涵,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
2.积极打造艺术教育形式多样的“立体攻势”,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正能量的传递。要形成在艺术教育中渗透德育的“立体攻势”,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教育。首先,可以利用校园内的许多宣传设施,如画廊、活动室、舞台、黑板报、学校电视台,宣传健康向上的思想与内容。利用各种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和作品展示,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其次,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天分。一方面定期举办校园音乐节、合唱节、舞蹈节等艺术活动,为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搭建良好的平台;另一方面可经常性地开展综合性或单项艺术欣赏活动,如声乐专场演出、舞蹈比赛、书画展等,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美化他们的心灵。同时,可以通过社团等学生活动,培养学生相互间的协同配合能力,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促进他们个性的全面自由发展。
藏书工作是图书馆图书资料工作的基础性环节,围绕学校任务,针对学生思想,坚持藏书的思想原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与此相应的问题是要防止格调低下,属于消极文化现象的一些读物进入图书室。不良图书会使学生的心智被书中的邪恶与污秽熏化,使学生误入歧途,毁了一生。因此,要把好图书采购质量关,主要是要选购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丰富各科知识面的书籍。要坚持从新华书店这一正常渠道进书。要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净化学生的精神食粮。
做好导读工作,把握学生阅读倾向
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学生读好书是图书资料工作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了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给国民经济注入了活力。与此同时,西方形形的思潮也对我国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冲击,使涉世未深、缺乏鉴别能力的青少年分不清良莠,部分学生受社会某些不良思潮的影响出现言情、武侠等读书热点。对此,图书管理工作者应注意社会思潮动向,把握学生心理状态,及时给学生推荐优秀书刊,正确引导学生阅读社会进步主流中健康向上的书刊。有的学生不善支配自己的课余时间,他们到图书馆来,大多没有什么思想准备,只是抱着随便找本书消遣的心理,图书馆工作者应精心做好导读工作,向学生推荐既开阔视野,思想性强,又能帮助他们提高思想修养的图书。
同时与班级任课教师密切配合,共同磋商,开列出书目。这样,让学生相互转告到图书馆主动借阅这些健康有益的图书。
多种形式开展评书导读活动
利用图书开展多种形式的评书活动,是图书馆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评价书刊的重要形式。这样做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别分辨能力,又有进一步发挥书籍的教育效果。如在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中,应突出热爱祖国这个中心,及时整理出内容丰富、入耳入心的乡土教材,并结合本地历史特点(或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史、或历史进步人物、或好的乡规民约等),集中爱国主义主题的书刊推荐给学生阅读。另外,新书上架后,组织学生进行评书,一是评出该书的优劣处;二是座谈读后感。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开展读书短剧表演、专题辩论比赛,让学生就博学与精学、实践与理论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或通过读书漫画比赛,使学生的思想插上了遐想的翅膀。
多种形式的评书导读活动可使学生在互相交流读书心得的过程中,互受启迪、互受教益共同提高。
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图书管理工作者
1.培养爱国主义思想
在备课时,要努力做到挖掘教材,揭示“知识点”和“德育点”的内在联系,在教学中把二者结合起来,同步进行。例如,讲《养蚕》一课时,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向学生介绍我国是世界上利用蚕丝最早的国家,为人类利用生物资源开创了先例。公元前2世纪,我国的丝和丝织品就开始运往西亚和欧洲各国。在讲《磁铁》、《纸》、《鞭炮》等课时,向学生说明指南针、造纸术、火药都是我国古代的发明,有的发明早于世界其它国家几千年。通过多种手段向学生渗透爱国思想,能够做到晓之有物,情有所动,具体、形象、生动。
2.进行科学自然观的启蒙
教育充分利用自然科学内容的多样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进行科学自然观的启蒙教育。通过教学有关水、空气、动物、植物、地球和宇宙等知识,让学生感知自然界是由物质构成的;通过指导学生做各种观察记录,使学生领悟到自然界中的物质都在永恒变化着,并且变化是有条件的,使学生对浅显的唯物辩证思想有初步的了解。教学《电能》时,通过电可以转换成声、光、热、磁、动力等,启示学生物质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物质是不灭的。讲《有趣的食物联系》、《水·土·植物·人》等内容时,向学生揭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3.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音乐是一种特定属性的文化,音乐教育作为学校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品德、心理等身心素质等方面均可起着重要的辅助促进作用,具有辅德益智和审美教育的功能。
一、音乐艺术教育在学校审美教育中的重要性
音乐教育作为学校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审美、艺术素质起着直接的促进作用。然而在我国应试教育条件下,不仅音乐教育的应有地位受到许多学校、家长和学生不同程度的忽视,而且严重影响了音乐教育的上述功能的发挥。素质教育观的确立和实施,为确立音乐教育应有地位奠定了基础,也为音乐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在西方,音乐教育向来被十分重视,西方教育界从六个方面明确了音乐人类学的基本思想,它包括:(1)学习音乐是学习人类交流一种基本形式;(2)学习音乐是学习世界上各民族的独特艺术;(3)学习音乐是学会学习过程;(4)学习音乐是学习想象力和自我表现力;(5)学习音乐是学习的基础;(6)学习音乐是学习艺术。这六个方面实质上是将音乐作为文化来认识的,对于音乐教育是一种更为全面的定位和认知。多年来我国教育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适应时展的情况,尤其是音乐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必修学科,离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难以跟上21世纪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步伐。美国政府颁布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明确规定:艺术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学科,强调指出艺术与“教育”一词根本含义的密不可分性。并断言:“缺乏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决不能称为真正的教育”,“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只有重视艺术的教育价值与功能,才能促进人性的发展与完善。①
音乐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普通学校的音乐艺术教育是基本素质教育而不是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音乐艺术教育具有辅德益智功能;积极推进音乐艺术教育事业,也是推动我国21世纪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个突破口和切入点,它对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审美情趣,使人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具有其它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音乐艺术教育的审美文化功能
音乐以它婉转悠扬的旋律、变幻无穷的节奏、丰富多采的音色、立体交叉的和声、巧妙精致的结构织体,严密完美地交织在一起;以它特有的方式撼动人们的心灵,对人们复杂的内心世界产生直接的感应作用。因此,它成为培养学生美感能力、发展形象思维、认识社会的主。要手段。成功的音乐作品能通过典型形象,生动深刻地认识社会,这种认识富于理想,充满激情,并能获得深刻持久的效果。我国古代重要音乐著作《乐记》中有这样的论述:音乐的功能“清晴像天,广大像地,终始像四时,周旋像风雨,五色成文而不乱,八风从律而不奸,白度得数而有数。大小相成,始终相成,倡和清浊,迭相为径,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晋书·乐志上》说:“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人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恻隐而仁爱;闻其徵声,使人乐养而好使;闻其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把音乐中的“五音”与人的性情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可见,对于音乐艺术陶冶人们思想情操的特殊作用古人早有认知,我们今天更应该从我国音乐文化传统中认识到音乐对于培养人、塑造人的重要意义。音乐艺术教育所展示的艺术美,不仅能启迪学生审美的感受力、鉴赏力、想象力、表达力和创造力,而且能促进心理平衡、身心健美,使学生的情绪情感得到和谐的调节及控制,从而规范他们的行为习惯,形成优良的思维品质。《乐记》云:“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荀子认为音乐可以“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的确如此,优美高尚的音乐,蕴含着潜移默化的高尚情操,声情并茂的音乐艺术是塑造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能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分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能力。使学生在思想、道德、性格、情操、修养各方面发生变化,培养一种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信念。例如:我国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大型声乐曲《黄河大合唱》,通过独唱、对唱、轮唱、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气势雄伟、磅礴,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充溢着爱国主义的光辉形象和“火”一般的激情,给人一种向往美好,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信心和力量。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如果多欣赏音乐,常处于愉悦的情境之中,去感受一种直觉的推动力量,激发人大胆跳跃式的设想,将变化和升腾出无尽的想象。所以人们总喜欢把音乐与舞蹈体操联系起来,正是因为人们发现了它是一种延伸生命的动势,一种由身体来执行的运动形式,在这种内外互动的方式下,来达到了强体健身的目的。②音乐艺术教育属于上层建筑,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因此,加强音乐艺术教育,发展音乐艺术教育事业同时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国古代就提倡礼乐治国,所谓礼,即指行为规范,乐就是精神陶冶。人的精神境界的提高,不能只靠主观的自我修养,如面壁独思、扪心自省等,还必须通过教育和外界的影响去实现。把行为规范和艺术的陶冶结合起来,这是中国教育的一种传统。如果我们放弃了音乐艺术教育,就等于放弃了这种传统。在今天实行改革开放和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艺术的陶冶更是不可缺少的。我们要通过积极、健康的音乐艺术教育,铸造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的美的魂灵,这不仅是教育界的责任,更应当成为全社会的一项战略任务。三、音乐艺术教育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渗透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教学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展开的。此外,音乐教材中还教育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互相友爱等,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音乐教学应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首先,在唱歌、器乐、欣赏、创作等一切教学领域中都要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教师自己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和真情流露能够感染和带动学生,即教师的演唱及演奏、教态及语言是构成音乐氛围的重要因素。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感受音乐语言,理解音乐的内涵。在教学中,力求教师通过风趣的导言设计,精巧的故事开篇,歌曲美好意境的创设和歌曲的范唱表演等形式,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音乐的学习,除了音乐课之外,更应当渗透到其他学科之中进行。一方面,音乐活动本身离不开其他智能的支撑。例如,聆听音乐需要自我身心智能,作曲需要逻辑智能及空间智能。指挥和演奏音乐离不开身体智能和人际智能等。另一方面,融入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音乐活动,具有鲜明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使学生有了更多的接触和深入理解音乐会的机会,尤其可以使能力特长不同的学生都有可能在自己的优势领域内增强对音乐的兴趣,促进自身各方面智能的发展。兴趣是能力的基础,学生只有在对学习的知识怀有浓郁兴趣的时候,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各科教学中,选择合适的音乐,表达各种情绪,使人得到放松。兴趣是不能给予的,也不可能仅以单纯的技能传授和练习来唤起,只有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并通过唱歌、演奏乐器、欣赏名曲等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时,兴趣才能产生,从而使音乐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发挥出独特的作用。音乐和文字不同,文字表达明确的概念和具体的思想,而音乐则是通过人们的感知,使人们对作品所塑造的形象产生联想、想象,引起共鸣来达到目的的。通过视唱、欣赏音乐,不但训练、提高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能力,而且,学生的大脑在随着音乐紧张活动的同时,想象、记忆、情感等心理活动也非常活跃,这些都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每个学生身上都有着自己现有的认知水平、能力水平和情感水平、能力特点、情感特点。教师应当把掌握学生的这三个现有水平,适当地把音乐的信息输入到学生的大脑中去,应诱导学生投入到学习者、表演者、欣赏者、创作者的多角色的活动中,多层次、多结构、多维度上去理解音乐的内涵,体会音乐的情趣。出色的音乐教学,可以展示音乐的极大魅力,激发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欲望,使他们的性情受到陶冶,完成美感的实现。③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认为,在现代社会里,一个生活成功的人,必然是一个不同程度上的“艺术家”。音乐艺术教育是一门核心学科,它在素质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与其他学科同样的重要地位,是通往各种学科大门的钥匙。只要不断地深化艺术教育改革,只要各级各类学校都能把音乐艺术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只要全社会都关心、支持音乐艺术教育,我国的音乐艺术教育事业就一定会有大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0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2-0192-02
1 不同的数学观和价值观导致不同的数学教育观念,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数学教育
如果把数学看成是数学知识的汇集(即数学活动的结果),就会把数学教学看成是数学知识(技能)的教学。如果把数学看成是一种思维活动,就会把数学教学看成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这正是近年来数学教学研究的重大成果,它已经被广大的数学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果把数学看成一种文化系统,就应该把数学教育看成是数学文化教育,和前面两种数学教育相比,这是一种全新的数学教育观念。
2 把数学教育看成是文化系统,是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即从宏观的角度来考察数学的结果
众所周知,数学活动不仅仅是个人的活动,它还打上了社会的历史的烙印,因此还必须对它作宏观上的考察和分析,这样就产生了数学是一种文化的认识,其基本观点可以概括如下:现代数学已经发展为一种超越民族和地域界限的文化。数学文化是由知识性成份(数学知识)和观念性成份(数学观念系统)组成的。它们都是数学思维活动的创造物。数学家在创造数学文化的同时,也在创造和改造着自身。在长期的数学活动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共同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是数学观念成份所制约的),并形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的文化群体――数学共同体(数学文化的主体)。
3 一般地说,数学教育的价值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实用价值――提供了一种有力的工具;
(2)形式训练的价值――提供了一种思维的方式和方法;
(3)文化价值――提供了一种价值观,倡导一种精神:它集中地表现为数学观念在人的观念以及社会的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知识型的数学教育看重数学的实用价值,能力型的数学教育看重数学的能力训练价值,而文化型的数学教育则在注意到数学教育的实用价值和形式训练价值的同时特别看重数学的文化教育价值。
(4)作为一个例子,我们可以从爱因斯坦学习平面几何的感受来体会一下数学的文化价值。爱因斯坦说:“在12岁时,我经历了另一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惊奇,就是在一个学年的开始时,当我得到一本关于欧几里德平面几何的小书时所经历的,这本书里有许多断言,比如,三角形的三个高交于一点,它们本身虽然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可以很可靠地加以证明,以至任何怀疑似乎都不可能,这种明晰性和可靠性给我造成了一种难以想象的印象 ……如果我能依据一些其有效性在我看来是无容置疑的命题来加以证明,那么我就完全心满意足了……对于第一次经验到它的人来说,在纯粹思维中竟能达到如此可靠而又纯粹的程度,就象希腊人在几何学中笫一次告诉我们的那样,是足够令人惊讶的了。”爱因斯坦说,正是这种“逻辑体系的奇迹,推理的这种可赞叹的胜利,使人们的理智获得了为取得以后的成就所必需的信心”。 爱因斯坦的感受,体现了欧氏几何所蕴藏着的文化价值,而这正是文化型的数学教育所致力开发的。
4 数学的文化教育价值集中地体现在数学观念的价值之中
数学观念是数学文化的核心,它是数学共同体(数学文化的主体)在长期的数学活动中形成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数学精神、数学意识、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方式等等都是数学观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文化学认为:观念系统是文化的核心内容,它是文化特质的最深刻的体现。不论是文化对特定的社会成员的影响,还是文化对社会的影响,都是通过观念系统的作用来实现的。具体来说,数学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通过数学观念对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影响来实现的;数学教育对社会的影响则要通过数学观念对社会观念的影响来实现。由于人的观念是构成其心理素质的核心要素,而社会观念又是构成民族素质的核心要素,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数学文化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
5 除了数学观以外,数学文化教育观念的形成还受到了人本主义的教育观的影响
人本主义的教育观以人为本,把促进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素质看成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显然,这和数学文化教育观念的价值观是完全一致的。由于数学观念实际上是数学共同体成员在长期的数学活动中形成的深刻而稳定的人格模式,表现为一种心理和行为的倾向性,处于心理结构的最深处。因此,重视数学观念系统的发展就成为促进人的发展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方面。
6 十分重视数学观念特别是数学精神的教育价值,就成为文化型的数学教育的一项根本特征
当然,能力型的数学教育也十分重视数学观念的发展,但是它的着眼点却是和文化型的数学教育不同的。在能力型的数学教育中,仅仅把发展学生的数学观念看成是提高数学思维能力的手段(尽管是一项重要的手段)。但对于文化型的数学教育来说,发展数学观念系统就不仅仅是一项手段,而且是数学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了。因此,文化型的数学教育不仅要充分发挥数学观念的智力教育价值,而且更注意充分发挥数学观念,特别是数学精神在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方面的巨大作用。
7 能力型的数学教育和文化型的数学教育的差别还表现在前者看重数学观念在方法论方面的意义,而后者则更看重数学观念系统在价值观方面的意义
能力型的数学教学和文化型的数学教学都希望通过数学教育促进学生心理的发展,因此都重视迁移,都提出了为迁移而教的口号。但是应该看到两者之间的侧重点还是有差别的。和能力型的数学教育相比,文化型数学教育更追求数学活动的成果向非数学领域的迁移。因为它的目的并不是要培养数学家,并不一定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数学能力,只希望学生能通过数学学习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良好的精神品德。显然,这后两项任务只有通过这种大范围的迁移才能实现。这样,文化型的数学教学就表现出如下的特点:
(1)更注重数学和其它学科的联系,特别是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注意从生活的例子中找到数学知识、方法、思想和观念的胚芽。
(2)适当地降低“硬数学”(数学知识、数学技巧、数学能力等)的要求,提高对“软数学”(数学思想、数学观念等)的要求。
(3)降低形式化的要求,注重理解和应用。
概括地说,文化型的数学教育具有“泛数学化”的倾向。
(1)数学观念和能力都是在数学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不论是能力型的数学教学,还是文化型的数学教学都十分强调过程。但是,即使在这个方面,这两种形式的数学教育也是有区别的。能力型的数学教育特别强调数学思维过程。这当然是无可非议的。因为从本质上讲,数学活动确实是一种思维活动,数学思维活动构成了数学活动的主体。但是,文化型的数学教学在重视思维活动的价值以外,还注重情感活动、审美活动的教育价值,并且认为即使在数学教育中,这种价值也可以独立于思维活动而存在。这样一来,文化型的数学教育就突破了“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的框架。
由此可见,今天,我们已经不能把数学教育仅仅看成是“能力的教育”、“思维的教育”了,应该看到数学教育同样具有文化教育的性质,这样的认识可以为数学教育开辟出更广阔的空间。
(2)即便在思维活动中,这两类不同的数学教学也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为了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和求真意识,就必须突出逻辑和演绎的地位,这往往会过分地加大教学的难度,过分地增强数学教育的专业色彩,造成学生学习的困难,这就违背了数学文化教育的初衷。因此,在文化型的数学教学中,必须根据文化教育的价值取向,采用一些策略,以取得两者的平衡。如:
①要坚持数学的严谨性。要让学生体会到,原来世界上还存在着一种价值观和思维方法,是十分强调严谨的(以至于在数学证明中只承认演绎的结果)认识到经验、观察和直觉往往是不可靠的,因此我们不能相信它们!让学生认识到演绎思维的价值,认识到对演绎方法与理性精神间的关系,并自觉地接受数学对证明的要求。
②当然,这里所说的“超出想象的严谨”,是以学生的眼光为参照系的,追求过度的严谨不仅没有必要,而且也不可能。事实上,只要能让学生感觉数学是严谨的,而且这种对严谨的要求是有道理的,就基本上达到了文化教育的要求。为此,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重视提出问题的思维环节,注意介绍问题的背景。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的理性探索精神;重视问题的概略性解决的思维环节(即大思路),以突出数学观念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淡化问题特殊性解决的环节,淡化特殊的技巧,避开对解题细节的纠缠,降低教学的难度。
(3)适当降低形式化的要求。注重实质,注重理解,追求“悟”的境界。必须在重视逻辑思维和演绎推理的同时,注意直觉思维和合情推理的作用。要严格地区分猜想和定理,做到“大胆猜想,小心求证”。注意对直觉进行逻辑的分析,追寻导致直觉产生的原因。注意对逻辑过程进行“直觉的浓缩”,实现逻辑与直觉的转换。
(4)重视对思维活动的反思,自觉地分析思维过程,加强对思维过程的监控和评价,这应该是在文化型的数学教学特别要注意的地方。
(5)适当采用局部公理化等方法,在不增加难度的前提下达到严谨的要求。
(6)文化的养成,观念的养成,主要是对文化的继承,这反映了文化教育的社会性。数学观念的形成主要是一种“文化继承”行为,和技能与能力不同,现代的数学观念并不是通过训练(那怕是强化训练)就能建立起来的,它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另一方面,具体的文化继承行为又是由每一个个体完成的,因此,文化型的数学教学十分注意尊重学生的个性。
以上两方面都要求我们为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和宽松的环境,具体地,它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如下特征:①淡化目标。这里要淡化的是“目标管理”式的,功利主义的目标,而不是数学教育的总目标。文化型的数学教学的总目标是十分明确的,这就是通过教育来影响学生的观念(特别是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以达到提高其素质的目的。这个目标必须通过长期而复杂的心理过程才能实现。因此那种目标管理式的教学方法不仅不适用于文化型的数学教学,而且是有害的。
②重过程,重体验,轻结果,淡化功利色彩,不以成败论英雄。③尊重学生的个性,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④重视范例的作用。著名科学哲学家库恩把“科学传统称之为范式”。他说:“对于科学传统的继承而言”,“具体的范式比抽象的道理更重要,也更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在教学中,教师要提供这类范例,让学生认真学习、欣赏这些范例,并仿照它们进行自己的工作。值得指出的是,教师的行为也应该具有范例的作用。⑤重视学生的潜意识活动。⑥注意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交流,注意建立课堂文化的新规范,形成宽松、自由、热烈的氛围。⑦文化型的数学教育对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文化型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是作为现代数学文化的代表参于教学活动的。教师的价值观念在他的教学活动和日常言行中会得到充分的反映,并对学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正如美国数学教师全国委员会(NCTM)的《教师规范》中所指出的:“如果我们希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一个必要条件就是他们能由教师而感染到对数学的热爱以及体会到数学是人类思想的一种创造。”
除此以外,文化型的数学教育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同样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不仅要求教师要具备专业的知识,还要求他们具有更宽广的知识面。数学教师应该熟悉数学史、科学史、文化史,应该具有哲学、数学哲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基本素养。总之,教师只有在熟悉了数学文化的规范,并自觉地接受它对数学活动的全部要求的前提下才能胜任文化型的数学教学的任务。
(7)实际的数学教育应该是多层面的,多视角的。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能力型的数学教育和文化型的数学教育在提高学生的素质方面都是可以发挥作用的,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数学教育在提高学生以至提高民族素质方面的作用,我们的数学教育应该是综合性的,应该兼有知识教育、能力教育、文化教育的成分,并根据不同的教育对象和教育阶段对其侧重点做出调整。一般地说,在义务制教育阶段,应该适当地加大文化教育的成分。
参考文献
[1]丁石荪,张祖贵.数学与教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2]徐利治,郑毓信.数学模式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
因此,公共艺术对城市文化而言具有显著的隐喻功能。这种对城市文化的功能隐喻在三个层面上实现:与生活于斯的市民进行心灵交集,凝聚他们的集体记忆;完成特定的空间构造,彰显场所精神;沟通城市发展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承载城市历史文脉。也即在公共艺术这一城市文化符号载体中,完成了社会心理、城市空间和城市历史的三维交集,从而构成了最具文化象征意义的城市意象。
一、凝聚市民集体记忆
作为荷载着一座城市内在气质和精神的文化dna,公共艺术已深度介入到当代城市市政建设与社区环境改造的整体规划之中本文由收集因为当代都市不仅仅是表面的各种设施的聚集体,诸如大量的钢筋水泥建筑、平直的六车道公路、立交桥、地铁等,也不是诸多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机构的随意组合体,诸如法院、医院、商场、学校、宾馆以及各种社团机构等,而是与公众生活的内在需求和精神理想密切关联的。正如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帕克所言:“城市,它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的整体,是这些礼俗中所包含,并随传统而流传的那些统一思想和感情所构成的整体……城市已同其居民们的各种重要活动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它是自然的产物,而尤其是人类属性的产物。”[1](p.1)
一座城市的兴起和沧桑演变,无不铭记着它的居民们在悠长岁月中,在共同的经验与交流中所达成共识的那些思想、习俗、情感,以及动人的事件和情节。而这些经验均可以通过公共艺术镌刻下来,凝固成城市居民对一座城市的视觉识别和情感记忆的重要部分。
从我国的公共艺术实践来看,无论是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首都国际机场壁画群,还是上海的黄浦公园的《浦江潮》、浦东世纪大道的景观雕塑《东方之光——日晷》,广州的越秀公园的《五羊石像》、《广州解放纪念碑》,以及青岛海滨的《五月的风》和香港特区的《永远盛开的紫荆花》,这些大量涌现的城市公共艺术在其特定的城市空间中,铭刻、纪念、叙述着城市、社区的故事,历史文脉和市民风情与社会理想。它们作为一座城市特有的气质和市民大众共同生息、奋斗、交流之历程的伴生物和象征物,构成了城市公共空间中闪耀着人本主义光亮的温馨回忆。这些公共艺术以艺术化的手法,将市民的公共意识、民众的能动性、情感和创造性标立于世。它们在营造城市视觉形象和艺术氛围的同时,也把城市的精彩、生动的社会活动与市民的城市生活经验和情感予以交融,使得城市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公共精神潜移默化为城市居民的自觉意识。
公共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公共性、参与性与分享性能唤起一座城市居民记忆深处的成长经历、集体经验。如日本神户市海岸线城铁的起点站“三宫站”(sannomiya),以新旧世纪之交在神户市立医院诞生的婴孩的二千余张小手印和小脚印拓片将该市市民成长的集体记忆熔铸在城铁站里,与上班、上学、购物、旅游等活动构成的每日生活相互呼应,构成了人们对公共艺术的最佳期待。[2](p.169-170)再如《深圳人的一天》在充分了解民意的基础上,以市民化、大众化的标准去塑造十八个普通的深圳市民的日常生活,不但极具亲和力,也体现了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和人口集散地的社会问题和文化状态,具有很强的时代感,赢得了民意调查的90%满意度。其成功之处也在于准确把握了深圳这座移民城市的市民文化心态和情感共振点。
二、彰显特定场所精神
对公共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对场所的体验有着密切的关系。公共艺术从来不处在真空里,它周遭的整体状况会从各个方向触及它。公共艺术介入城市某个空间不外乎三种结果:最糟糕的是公共艺术在基地上像个外来的、多余又不恰当的添加物;无关痛痒时它悄悄地融入周遭环境;最佳状况是,公共艺术使周遭具体地凝聚成一个场所,将有关地方特性的线索集理、编织成视觉焦点,建构新的真实,能够画龙点睛地活化周围的空间,让市民体验和环境融为一体的意味。
按照挪威建筑理论家克里斯汀·诺伯格·舒尔茨(christian norberg-schulz)的看法,场所就是人们生活与存在的特定空间。特定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因素同特定的人造环境构成了场所的独特性。[3](p.5)这种独特性赋予场所一种总体的气氛和性格,体现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存在状态。这里的场所因此与物理意义上的空间和自然环境有本质上的区别,它是一种深藏在记忆和情感中的“家园”,并产生了精神上的归属感。因此,建筑、公共艺术等实体形式不但标示着场所的空间形态,而且还具有精神上的意义:以本真的方式反映人们的生活状况,揭示人们存在的真理。
现代人文地理学派及现象主义景观学派由此都强调人在场所中的体验,强调普通人在普通的、日常的环境中的活动,强调场所的物理特征、人的活动以及含义的三位一体性。这里的物理特征包括场所的空间结构和所有具体的现象;这里的人则是一个景中的人而不是一个旁观者;这里的含义是指人在具体做什么。因此,构成场所或景观之一部分的公共艺术不是让人参观的、向人展示的,而是供人使用、让人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场所、景观离开了人的使用便失去了意义,成为失落的场所。优秀的公共艺术品都应该是有故事的,而且这些故事与这块场所和这块场所的使用者紧密相关。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公共艺术品美的内容。公共艺术的美不仅仅属于形式,而是从具体的生活体验和人对城市的实际感受出发,研究人的行为心理、知觉经验在公共艺术品空间和城市环境之间的联系,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宜人的尺度构筑城市公共艺术品空间,强调公共艺术品空间和城市生活的融合。而且这些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交流——人与人的交流、人与作品的交流乃至人与自然的交流,不断强化了公共艺术品作为公众中心的“场所”精神。
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景观改造和公共艺术形态在突显场所精神上就极为成功:景区公园的创意和艺术设计充分利用废旧钢铁的建筑、设备和材料,如废旧铁轨、路基、高炉、金属浇铸件、各种大型混凝土构筑物等现成品作为观光和介入者进行游走、观览、触摸体验以及攀爬娱乐的设施构件和景观内容,使之亲身感受特殊景区的物质和精神意蕴。[4]我国在20世纪末随着工业经济向创意经济转型,北京、上海、杭州等经济发达城市通过对废弃工厂的艺术创意和改造,先后涌出了多个loft艺术区,比如北京的798艺术工场、藏库新媒体空间,上海的苏州河艺术仓库区,杭州城北的杭印路49号等,都是极富场所精神的公共艺术实践。
与之相反的是,如果公共艺术只是一味耽迷于艺术家个体的精英意识而罔顾与环境的协调,势必引起公众的强烈反弹。1981年,理查德·塞拉的极少主义雕塑《倾斜的弧》经联邦服务总署的同意,被安置在联邦广场。但是,这件延伸达120英尺,高12英尺的作品却招来了诸多抱怨。由于它阻碍了人们在联邦广场的行走路线并破坏了环境,许多人将这件作品戏称为“生锈的钢铁屏障”。在随后不到4年的时间里,联邦服务总署共收到近4500封投诉信,要求拆除这件作品。最终经过听证会投票表决于1989年3月将该作品拆除。[5]
需要指出的是,当代城市居民的场所感主要来自社区空间中的经验。一定的社区必然有着其特殊的自然、人文环境,它们构成社区内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背景。社区、地域、环境构成了公共艺术的场所。因为团体生活主要在室外道路、场所上展开,没有了开放空间,人们会觉得缺少社区感。这也是为什么社区需要公共空间的原因之一。但是,我国的许多城市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由于现代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新的城区规划、建筑式样及住宅格局以及新的商业经济竞争模式相继出现,全面而迅速地影响着社区中人们的生存空间,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土地的高度商品化、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产业数量及技术的高速发展、生态环境的急剧变化、邻里人际关系的变迁与冷漠等现象,使得现代都市人感叹,现在的居住环境已经丧失了昔日的许多生活乐趣和情致。
而公共艺术正可发挥重建场所精神的重要作用。从理论上和已经证实的事实来看,当代公共艺术及其文化理念对社区的成功介入和整合,将会产生诸多良好的效应,如:激发居民对社区理念的认知;调动和培养居民平等参与社区公共活动的积极性;增进居民对所在社区存在和归属关系的认同感;促进社区居民间的相互协作和对话;益于社区居民审美文化修养的提升;带动和整合社区环境及物质文明建设的公共事业;创造独特的社区文化及视觉形象;促进社区自主建设、管理的组织机构和相应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等。
三、承载城市历史文脉
城市的历史文脉是经历了几百、几千年的积淀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和物质遗产。“所谓城市的历史文脉,就是城市中所有与历史文化传统有关的东西。”[6](p.132)城市的居民对历史遗迹、历史文化名人、历史传奇故事、历史档案都寄托着感情,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追索其蕴涵着的城市的文化之根,而倍感到弥足珍贵。当然历史不仅仅只出现在历史遗迹和教科书中,更反映在有生命、有形体、有质感的城市景观中。城市的历史文脉构筑了一个生命体系,一旦破坏就将无法恢复,我们必须尊重和延续它。每一个城市的历史文脉都是无法重复、无法拷贝的。更为重要的它是城市的景观设计师所不能选择的。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并赋予新的时代内容不仅是景观设计师的设计之本也是城市每一个居民应该永远坚持下去的事业。因为“一个失去历史遗存和记忆的城市,是一个令人悲哀的城市。”[7]
一座城市的历史文脉又是跟其人文内涵紧密相关的。人文景观是人们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形成的艺术文化成果,是人类对自身发展的肯定并通过景观形态表现出来的。只有以人文精神为内在支柱,以城市人的发展需求为价值导向的城市景观才能展露出城市景观“人格化”的风韵。人文精神在本质上是关于人的存在和意义的形而上的思考,但在城市景观中又表现为不同风貌、不同质的城市。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上很多城市在形态上雷同。只有文化上特别是城市人文精神上的区别显得尤为重要,更显价值。在城市景观的宏观构架中人文精神是核心。富有个性、鲜明性和完善性的城市人文精神是整个城市景观的灵魂和动力。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34-02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中职学校的教育的认识似乎都停留在对专业课程的青睐上。认为到中职学校读书,就是要学好一门技术,将来依靠所学技能立足社会,谋求发展。而对于学校开办的公共基础文化课程却不很重视,甚至避而远之。殊不知,公共基础文化教育在中职学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是学校教育的坚实基础和脊梁,是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下面从四方面谈一下中职学校公共基础文化课的功能:
一、德育的功能
学校教育,不同于培训机构。它的功能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单一的技能,简单的操作。这仅仅是一方面。学校之所以称之为学校,是因为它承载着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承载着传承文明、传递信念、团结合作、文明礼仪等诸方面的神圣职责与义务。这些任务,可以通过公共基础课中的德育教育来实施。从最基本的文明用语开始,到文明仪表、文明行为、文明礼节等,都渗透于德育课堂。再进一步,通过德育课堂的阵地,让学生走进经济,走进法律,从灵魂深处提升道德感、正义感,以智慧、规则、法律为行事准则,提升团队意识。这应该是我们的学生必备的素养,不同于简单的劳务付出。这也是近年来职业学校的学生广受社会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提升能力的功能
文化基础课,不是一门显性的、能看到直接结果的培训课程。它的作用,深入人的骨髓,摒弃一切功利,提升的是人的综合素养。比如:数学课堂,其功能不仅仅是做一道题,画一个图。数学讲究的是培养出科学的思维习惯,严谨的做事风格,优秀的概括能力以及公平公正的评价品质。所以说,中职学校一堂好的数学课,是不同于应试教育下那种以分数定输赢的格局的。它可以是一个好的书写格式的培养,字迹工整,语言精练,可以是一道严谨的论证题的复述,反复渗透,甚至背诵,在熟练的叙述中体会叙述的美感,体会逻辑的魅力,体会归纳的艺术。还可以是画一个漂亮的图形,在亲手描绘的过程中感知抽象与现实的碰撞。数学甚至可以是一个趣味游戏,老师们带领学生遨游于神奇而现实的知识领域,做得了游戏,体会了科学。如做一个在圆桌上摆放硬币的游戏,你放一枚,我放一枚,以谁没有地方放谁就输为游戏规则,看同学们有什么方法,渗透的就是圆的对称性原理。培养的就是思维严谨、科学,摒弃毛躁,杂乱无章,缺乏依据等不好习性。再如用一张纸,对折32次以后(忽略其不能够对折32次),会有多厚?学生是不具备这种猜测能力的。我们讲给他们听,作用就是打开学生狭隘的想象空间,用知识扩充头脑,养成数学思维习惯,开拓学生眼界,使其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具备优于他人的正确反应。所以说,当我们占据文化课课堂,给予学生知识的时候,是有非常丰富的内涵的。
三、播撒文明的功能
对于学生能否利用好课堂,是否愿意跟着老师遨游于知识的海洋,完全取决于如何引领他们。比如语文课,如果我们每节课带给学生的是他们听得懂的、领略到的、充满激情和感动,每一节课都能拨动学生稚嫩的心灵,让他们心动,那么,我们就在他们的心灵里播撒了文明的种子。都说数学是思维体操,语文是心灵体操。通过语文课,让学生心灵富有,提升对事物的理解能力,让他们在文明的土壤中开花,结果,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比如诗歌朗诵,比如美文欣赏,比如经典之作的段落分析。学会欣赏美,我们的学生就离文明进了一大步,这将带动整个校园文化有一个质的飞跃。只有优秀的校园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所以说,文化课程,播撒文明,它的功能是不可取代的。
公共体育课不同于专业体育课。专业体育课是以提高技术水平为主,公共体育不但要提高技术水平,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最好课堂。但是。高职公共体育课没有受到学生的重视。甚至没有受到一些老师的重视。一些老师认为公共体育课就是让学生学一些基本的技术。锻炼一下身体就完成任务了。学生们认为。我也不是学体育专业的,将来也不从事体育工作,对付一下就可以了。这是人们对公共体育课认识上的一个误区。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开设体育课。高职院校从入学到毕业也一直开设体育课,这就说明开设公共体育课是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它不只是简单地学点技术,而是要学好技术,更要全面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
一、公共体育课能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
在体育运动项目中。大多数运动项目都存在着合作的内涵,有整体合作、小组合作、二人合作等。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合作方式。只有很好的合作,让每位合作者都发挥出最好水平,最后才能取得胜利。
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是合作学习的前提
例如,在三大球类运动中,队员要密切合作,场上队员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表情都表示一个战术。只有队友就得明白,才能取得胜利。在体育教学中,结合本学科的特点,结合所学的项目,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懂得有比赛就有竞争。有竞争就有合作,在合作中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2、加强合作能力的培养
例如,田径项目中的接力跑,要求四名队员不但有合作意识,而且更要发挥好伙伴之间的协调的配合能力,二者是缺一不可的。在体育课中,让学生掌握合作的技能技巧。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从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的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选择合适的内容,学生在自学自练的过程中相互观察、相互帮助、相互纠正,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氛围中,提高发现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能力。不断提高动作质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二、公共体育课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公共体育课不同于其他理论课,它不但要学一些理论知识。更主要的是要有身体的体验。每一项运动技术的掌握。都要付出较大的体力和产生许多不适反应,如疲劳感、疼痛感、酸胀感、恐惧感等,因而引起一系列心理障碍,如怕苦、怕脏、怕失败、怕丢脸等。尤其现在的高职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活条件比较优越。过着“农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从没受到这样的“苦”。作为体育老师,要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以坚强的意志去克服和战胜这些生理或心理上的障碍,从而逐步培养起不畏艰难、不怕困苦、百折不挠、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1、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在体育课中可以人为地设置一些障碍,创立挫折情境,让学生碰些“钉子”,以此来锻炼他们的意志。增强对挫折的忍受力。例如。在学生已经完成练习任务后再增加练习任务。延长规定的练习时间;在疲劳时要求学生完成比较复杂的动作。并要求保持动作技术的稳定性、准确性。这些都能起到挫折教育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顽强性和坚韧性,从而形成良好意志品质。
2、运用激励手段。增强其学习信心。激发起克服困难的勇气
学生在体育课中需要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但不是每次都能成功的,“功亏一篑”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果我们能在学生可能退却的关键时刻,适当地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鼓励,就可以促使其去坚持、去奋斗、去拼搏,从而使其意志得到磨练。
3、在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好强”、“好胜”是我们每个人的天性。对于学生来说,这种心理在体育课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体育课中组织形式多样的比赛来培养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也是一种较好的举措,让水平相当的学生一起比赛,让他们在竞争中超越自我,培养不怕苦、不怕累、勇于拼搏的良好意志品质。
三、公共体育课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高职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从入学开始大都或多或少地经历了学业不良,高考失败等打击,在心理上受到了无形的伤害,失去了远大理想和明确的人生目标,使他们目标模糊,不能全神贯注地学习,一些学生因得不到及时的调解和疏导,致使其消极行为加剧,变成病态的心理行为。体育课就能起到缓解学生心理压力的作用,对学生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调解作用。众所周知,娱乐是减轻心理压力的最有效的良药,那么娱乐的项目又大多是体育项目,在健身房里、广场上、公园里随处可见那些运动健身的人们,一个视野开阔的运动场就会让你忘记烦恼,一段节奏较快的健美操就会让你心情舒畅。因此在体育课上合理安排一些大运动量或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如.为男生安排一些球类比赛;为女生安排健身操、游戏,有意识地通过这些运动项目,让学生“合理宣泄”,使受挫情绪、委屈情绪等多方面心理压力释放出来,以达到减轻学生心理压力的效果,使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真正地做到自尊自信。
四、公共体育课能促进学生各种智能的协调发展
公共体育课与其它学科相比,有其独特的作用。在公共体育课上学生所学的每一项技术,都要求身体的各个器官的协调配合。例如,篮球的胸前传球技术,眼睛看传来的球,大脑判断来球方向,手要伸出接球,腿要迈出选好位置;田径教学的起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篮球的投篮命中率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排球的扣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体操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和运动感觉。在体育课中,还可以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编排徒手操、设计场地,制作体育器材等,这些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规律性,使学生的基本技术迅速提高,基本技能得到正常发挥,促进学生的各种智能的协调发展,让学生的智能水平通过体育教学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
五、公共体育课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1、教会学生欣赏美、发现美,提高审美意识体育运动是美的运动,从动态到静态处处存在着美。在体育课中体育运动的场地、运动过程更是美的展现,一个篮球、一块田径场展示的是静态美;被称为“东方神鹿”的王君霞的奔跑动作、职业篮球队员的扣篮动作,展示的是动态美;艺术体操、健美运动、武术、太极拳优美动作以及各种动作之间和谐的编排组合,展示了美术中的造型艺术;音乐中的音响艺术;舞蹈中的形体艺术等多种艺术因素。当我们看到这些运动健儿那种健壮优美的形体、机敏灵活的动作、和谐舒展的造型时,会使我们获得美的享受、美的感染和美的熏陶。:
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美育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越来越感到在语文教学中,美育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喜爱,而且可以利用文学作品中各种各样的美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使学生的情感、趣味、气质、性格、胸襟等得到升华,从而达到灵魂的净化、人格的提升。
一、自然之美
大自然的美千姿百态,数不胜数。上有变化多端的云海,浩瀚无际的宇宙,星光斑斓的夜空;下有波澜壮阔的江河,连绵起伏的高山,遮天蔽日的森林;既有“横看成岭侧成峰”的巍巍峰峦,也有“大漠孤烟直”的茫茫戈壁;有池生春草,曲径风荷;有皑皑白雪,莽莽草原……这些无限美景,引得历代文人墨客留下许多经典之作。而中学语文教材中对大自然之美描写的文学作品也俯拾皆是:譬如《山居秋暝》这首诗,描写的便是一幅秋天雨后清新自然的山中景色:一座雨后青松如盖的高山,一轮皎洁如镜的圆月,一条弯弯曲曲、洁白如练的小溪,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一群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踏着月色笑逐归来,一片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边披分,一艘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月色的宁静向远方摇去……
再如《荷塘夜色》中那流水一般的月光,以及月光下那绰约多姿的荷影,丝丝缕缕、若有若无的荷香,脉脉的流水和凝碧的波痕,一切都显得那么恬静、淡雅;还有《再别康桥》中那多情的康桥,那云彩,那金柳,那清荇,那星辉斑斓的夜晚……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一方面,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改造自然,美化自然,使之成为适于人类生存的美好环境。另一方面,美的自然环境也能美化人,使人类变得更完美、更高尚。因此,阅读这些作品时,就会让学生产生对自然的热爱,唤起他们对生活的美好回忆,同时也会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驰骋在想象的空间,对美的形象进行发掘、开拓,从而感知美、发现美进而创造美。
二、人性之美
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谈到文学的作用时曾这样说过:“诗人指导人们趋向于高尚的生活概念和情感的高贵形象:我们读诗人的作品,就会厌恶那庸俗的和恶劣的事物,就会看出所有美和善的迷人的地方,爱好所有高贵的东西;他们会使我们变得更好,更善良,更高贵。”由此可见一切艺术(当然也包括文学在内),它的最基本的推动力,就是改善人生,呼唤人性,把人类生活提高到至善至美的境界。
文学作品是依靠文字来反映社会生活、诠释作者在生活中的感悟以及对生命的体验、喟叹和期盼的。社会生活的主要贯穿者,便是人类,而人性又是永远无法完全、完整地揭示出来的,所以一代又一代的作家、文学家在不断地琢磨与探究中,在对社会生活的描述中,都阐释了自己对人性的理解与看法。因此文学作品最能够震撼人的心灵的,恐怕就是它所展示的入木三分的人性了。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先生就以其犀利的笔调,对国民的奴性、愚钝性、任人宰割的麻木性做了深刻的剖析。如他笔下的农民形象润土,少年时身手矫健,灵活自在,经过几十年生活的磨砺之后,变成了一个拘于礼数、反应迟缓的中老年农民。还有鲁迅先生笔下的另一代表人物――《祝福》的主人公――祥林嫂,是一个在婚姻、生活方面终身都受到封建制度的制约、束缚与奴役的妇女形象,她是那个年代农村妇女的典型形象。还有人人熟知的阿Q,更是整个民族劣根性的集中体现。这些形象正如一个个制作精良并且个性鲜明的标本一样,一直活跃在中国人的头脑中,是那个时代人性受到禁锢的见证。
而另一位文学大家沈从文先生则是以一种优美的、诗化的笔调将一副副湘西的风俗画展现给了大家。他的文章质朴清丽、含蓄自然,笔下的人也是向善向美的。如《边城》里的翠翠美丽、纯真、热情,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与期待。这种淳朴的爱与美的展示,能使学生领略到艺术赋予人物的人性之美。
三、情感之美
《全日制小学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不仅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既如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就应该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思想性——人文教育因素,把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格和美好的人文情操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美好品格。
一,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中环保类文章的人文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高尚的道德责任感和美好的人文情操。
大自然向世间万物无私地奉献着万物赖以生存的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空间和能源。如果没有大自然,人类就无法呼吸空气;如果没有大自然,人类就无法沐浴阳光;如果没有大自然,人类就无法饮水;如果没有大自然,万物将无法生长,人类也必将灭亡。可见,大自然是与人类同呼吸、共命运的胸怀博大、无私奉献的物质载体,是比人类的智慧更高级的生命载体。
为了让每个青少年都明白上述道理,为了培养学生最起码的环保意识,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入选了许多文质彬彬的环保类文章——《只有一个地球》、《鹿和狼的故事》、《这片土地是神圣的》《青山不老》等。教学上述课文时,我们如果在引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将环境保护意识也渗透给学生——让学生明白:爱护自然,爱护地球,爱护我们身边的动植物等,就是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就是爱护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和无法替代的生存空间,就是爱护我们自身的健康和生命等道理;让学生明白: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将会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甚至给人类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等道理;引导学生深刻地意识到: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等,完全可以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比如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物品、实行垃圾分类、注意节水节电节约纸张等。
二,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中关爱他人、感受真情等内容文章中的人文教育功能,培养学生同情、关心、帮助弱势群体、助人为乐等高尚的人文品格。
同情、关心和帮助弱势群体、助人为乐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早在唐代,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就曾大声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家喻户晓的雷锋就曾用自己微薄的津贴支援灾区人民;而今,被誉为“全师学雷锋标兵”的郭明义始终以雷锋为榜样,把扶危济困、播撒爱心当成毕生天职,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被人民群众亲切的誉为“爱心使者”、“雷锋传人”。为了将上述美好传统代代相传,为了培养学生从小就具有悲天悯人、兼济天下的高尚品格和美好情操,我们有必要在教学下列课文——《穷人》《唯一的听众》《用心灵去倾听》等时,充分挖掘上述文本中所蕴含的同情、关心、帮助弱势群体、助人为乐等高尚道德素养和美好的人文情操之精髓,将传授语文知识与培养学生同情、关心、帮助弱势群体、助人为乐等高尚道德素养和美好的人文情操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倡导、鼓励学生在学校时帮助家庭条件困难的同学排忧解难,出门在外时帮助盲人、老人等过马路,公共汽车上为孕妇、老人、身患残疾等旅客让座等;教育学生当家人、同学或朋友心情不好、需要找人倾诉烦恼时,要学会倾听、学会安慰并尽量抽出时间真情陪伴家人、同学或朋友,给他们以温情和关爱。
三,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中的人文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努力学习、立志为祖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贡献聪明才智的高尚的道德责任感和美好的人文情操。
诗是我国最早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感情、丰富的想象,高度集中地、艺术性地表现社会生活和诗人的精神世界。我国素有“诗国”之称,素有源远流长的“诗教”传统。小学语文教材入选了许多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古典诗词,表明古典诗词在语文教育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些入选的古典诗词,在语文教材中犹如一颗颗在苍茫、深邃、广袤的夜空中闪耀着奇光异彩的明星,释放着神秘而又巨大的人文教育能量,为我们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素养和美好的人文情操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文本资源,教学时,我们必须加以充分利用。比如:在六年级上册第六组的综合性学习《轻扣诗歌的大门》这一教学活动时,我们可以在引导学生反复吟诵、具体赏析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创作的吟咏田园风光的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意境及这首词表现的作者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的同时,将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笔下所描绘的自然美景结合起来,引导、鼓励同学们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用自己的语言或手中的画笔描绘《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所表现的优美、恬静之画面,也可以引导、鼓励学生用文字或图画或音乐的形式表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所见到的夏夜美景画面,并引导同学们呼吸、徜徉、陶醉在自己所描绘的、所展现的神异、宁静、甜美、丰收等自然风光图画中。如此,则既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美的体验和熏陶,又可以激发学生对幸福、甜美、宁静的田园生活的向往,还可以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美、恬静等田园风光的无比热爱之情,更可以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将来建设祖国的四个现代化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的豪情壮志。
这就是小学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人文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2手机的视听录放和资料储存功能在高校体育课堂上的应用
把体育课堂搬在手机视频上,成为课后复习的有力助手,这应该成为现代化教学的标志之一。手机能够录音录像、声情并茂地把高校体育教学的学习场景和教学画面,使其长久地保存在内存之中,便于课后的温故知新与巩固提高,起到了对课堂体育教学的延续和加强作用。体育课堂上常常有一些比较高难的体育动作不能当堂掌握,还有老师所讲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大家在当时并未理解,如果我们把它存放在手机视频上,并在课后进行不断的回放和慢放等,就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清、听懂和悟透这个动作的特点与规律,从而使学生比较快速地学会并扎实地掌握它。手机实拍图像主要来自于课堂上的教学实拍,以我校大学生公共体育课太极拳为例,学生们常常利用手机实拍任课教师的示范动作和套路演示,在课后复习起来就显得非常方便有效;学生之间还可以相互拍摄,作为彼此切磋与交流借鉴的参考。现在,手机已成了大学生必备的多功能的贴身工具,体育课堂上用手机拍摄教学过程与体育动作,应该成为高校体育课堂的创新之举。例如,大学生对24式太极拳的“左下式独立”和“右下式独立”总是掌握不好,此时,如果在自己的手机视频上反复观看指导教师的示范动作的慢动作回放,并且跟随慢动作进行练习,很快就能掌握要领。然而,如果我们用摄像机进行教学录像跟踪拍摄,则教学成本会太高,而且,在多媒体教室播放还要经过技术加工处理,既麻烦又费时,播放时还得专门给学生们安排适当的时间,给教学造成了很大的不便。但用手机拍摄则不然,它既经济又便捷,而且可以因人而异选择拍摄重点和难点,非常随意自由。所以,通过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在体育课堂使用手机拍摄和录制,就能把课堂的重点或富有价值的录音录像资料保存下来,以便于课后的复习、模仿、巩固和提高。所以,把手机应用在体育课堂上,能够极大地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符合体育现代化教学的发展趋势。
3手机的互联网功能给课外自学带来便捷
近些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媒介。中国互联网的信息中心(CNNIC)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2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较2011年底增长了5873万,网民中微博用户比例达到54.7%。由此可见,微博在网络新媒介中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调查同样显示,微博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影响越来越大,已渐渐成为其交流与获取信息资源的主要渠道。CNNIC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12月,我国微博群体占微博总数的57.2%,其中大学生所占的比例为72.3%。互联网开通了网上教学和网上授课的平台,为大学生在网上自学提供了机动灵活和方便快捷的契机。手机上网成了当今社会的常态,就连不少小学生、初中生也能运用自如。因此,大学生们手机网上学习就变成了一件随时随地和轻而易举的事情。现在许多普通高校都有校园网,网上授课也成了当今高校的教学时尚。高校许多体育项目也可以在校园网上授课,因为网上授课的优势就是时间上的自由与便利和学习上的快捷与高效,而且大学生们可以充分利用零散的时间在网上学习。上网学习应成为网络时代的最大特点和优势,大学生要充分地利用好之一优势,为学习的现代化创新和人的现代化进程服务。社会上俗称的当代人的“三大技能”,即所谓的电脑、外语和开汽车。手机的“电脑”功能,使得大学生在课余时间既学习了“电脑技能”,又节约了去电脑机房专门上网的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当然,还可以利用手机学习外语,学习开汽车的理论知识等。当前,我们主要是要学会如何利用手机来进行高校体育的学习和应用。大学生最为关键的是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最主要的是学会自学,而自学多半是在课后和课余时间,包括课外自习时间、星期天、假节日、寒暑假期等,因此,整天陪伴在手、与人不离左右的手机,理应成为当代大学生在体育课堂上下最理想的学习工具和“体育业余”指导老师。
4未来的手机将为大学生带来“无师自通”的学习时代
过去是“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闻”,现在是“一机在手,应有尽有”。我们生活在一个高科技的时代,一个全球联网、手机“横行”的时代,有效地利用手机进行学习,就是借“机”生蛋、借“脑”生智。手机连接了互联网就使得手机具有了强大的功能,而且,我们过去传统的学习方式也将会发生巨变,过去的学习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学生尽管“处处留心皆学问”,结果还是“书到用时方狠少”;今天的学习则成了“知识和信息全球通,知识爆炸、信息泛滥”、“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一机在手、瞬间全有”等。相信在未来社会或不远的将来,手机将具有无限的高科技和高效能方面的功能扩展,诸如像纳米技术、芯片技术、液晶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卫星遥感、光电通信、计算机技术、远程教育等等,为数众多的高科技元素将会在手机上被加载应用,未来的世界或许将真正成为了“魔幻手机”的世界,将来的手机的功能和价值我们现在甚至还无法想象,对此,我们只能充满热切的期待和无限的憧憬。相信未来的手机一定能够当好一名“课余体育老师”。手机对于自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因为未来属于一个自我教育大变革时代,传统的学校教育体制也将面临着挑战,学习将变成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事情,人们不能只拘泥于传统教育的束缚,自学将会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正如有关专家所言:“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的根本转变,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与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而且,“我们今天把重点放在教育与学习过程的‘自学’原则上,而不是放在床头教育学的教学原则上。”由此可见,及早地利用并开发手机的自学功能,将是学习化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企业礼仪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是生产力、优秀企业文化就是先进生产力已成为普遍共识。后危机时代更高水平、更高层次、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成为广大企业的共同追求,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文化沟通及融合能力是企业应对危机损失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企业礼仪文化的内涵
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礼仪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积淀为民族的行为习惯, 成为维系血缘纽带、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企业礼仪是企业进行的各种例行活动,如待人接物的礼节、庆典、处理公共关系的方式、信息沟通等。企业礼仪文化是企业员工关于企业礼仪的观念及其行为方式的总和 [1]。它是企业文化在企业礼仪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它象征着企业的价值观和道德要求,塑造着企业形象,使员工在礼仪文化的氛围中受到熏陶,自觉调整自己的行为,密切人际关系,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增强热爱企业、关心企业、为企业的崇高目标献身的群体意识。
二、企业礼仪文化的功能
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企业,就是要达到人与自然、个人与企业、企业与企业和谐相处理想境界。在企业建立起高度信任、理解、互尊的群体关系,形成企业职工主体共有的礼仪意识、责任意识、集体意识和奋发进取的精神,这种精神通过积淀一旦稳定形成,就成为激励职工勤奋工作、勇于竞争的强大动力。企业礼仪文化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形象塑造。企业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包括企业内部员工)对企业整体的印象和评价。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一个企业的无形资产和无价之宝。它不仅靠企业各种硬件设施建设和软件条件开发,更要靠每一位员工从自身做起。企业形象塑造的主体是人,主要包括:企业员工形象,员工是最活跃的决定性因素,他们的一言一行随时都在传播企业的有关信息;企业领导形象,如领导者的仪表、气质、工作方法和作风、交际方式等外在形象,以及领导者的决策能力、创新精神、道德水平、信念和意志力等内在形象。
世界上一些知名的企业家,如IBM公司的汤姆斯·约翰·沃森、标准石油公司的约翰·D ·洛克菲勒、杜邦化学公司的庇埃·杜邦、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的松下幸之助等,往往成为他们所开创或造就的工业的一部分,并以他们非凡的魅力和成就成为其所代表的企业不可取代的象征。许多消费者就是由于对这些人物的信任或者喜爱而崇拜他们的产品。礼仪是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若每位企业成员均能做到热情礼貌、语言文明、行为规范,就能在消费者及社会公众心目中留下良好的印象,企业形象自然而立,其产品或服务就能受到消费者的信任和肯定,同时也可以为吸引人才、集中人才创造优越条件。
2.教化激励。良好的企业礼仪文化具有教化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礼仪的尊重和约束作用。礼仪属于社会控制中的文化控制手段和非正式制度,具有非直接强制性的特征 [2]。礼仪作为一种道德习俗,它对企业的每个人,都有教化作用,都在施行影响和教化。另一方面,礼仪的形成、礼仪的完备和凝固,已成为一定社会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传统”的力量世代相继。教化接受者自觉调整人类现实生活中相互之间的关系,化解利益冲突,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
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唤起和激励员工的自豪感、荣誉感和责任感,激发企业员工的进取心、参与意识和主人翁意识,自觉地爱护企业、关心企业,把自己的命运与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不断释放自己的潜能,竭尽全力为企业发展做贡献,使企业充满无限活力,这是一个现代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原动力。
3.仪式传播。仪式通常被视作一种标准化的、表演性的、象征性的,由文化传统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一种沟通和维持群体活动的途径 [3]。常见的企业礼仪仪式有工作仪式、慰问仪式、走访仪式、升旗仪式、表彰仪式、团拜仪式,以及企业的庆功会、表彰会、誓师会、厂庆、开业典礼等活动。特雷斯·E·迪尔、阿伦·A·肯尼迪在《公司文化——公司生活的礼节和仪式》中,不仅将企业典礼、仪式列为企业文化构成五项要素的第四项要素,而且认为企业应通过礼节、仪式向员工灌输企业的工作程序、办事标准,并向社会展示企业良好的形象。
仪式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是企业文化传播的载体,许多文化观念正是通过各种文化仪式活动才得以体现。迪斯尼的会计人员在工作的前三个月中,每天早上上班时,要站在大门口,向所有进来的客人鞠躬、道谢;海尔工厂每天要召集一次6S班前会,让工作表现优异的员工站在两只大脚印上面向同事们介绍经验;IBM的员工每天第一次见面时都相互行礼,并道“早”或“好”;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全体员工每天早上八点钟诵读松下精神,高唱公司歌曲。这些强有力的、适宜的仪式文化正日益被众多企业看重,并成为实施发展战略应对更高层次竞争的基本要素,仪式传播过程中产生的认同感及其英雄意识促使员工内心得到极大的展示和满足。
4.行为规范。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企业法制建设仍是不可缺少的,缺少了法制建设,企业会陷入混乱,各种形式的犯罪会使社会陷于瘫痪;同样,礼仪规范也不可缺失,礼仪缺失,人们将丧失文明和理性,粗俗和丑恶将代替礼貌和美好,最终会使社会充满罪恶。礼仪能够通过认知的方式,帮助企业职工理解礼仪的价值及在塑造理想人格中的作用,从而自觉地培养道德精神和礼仪素质 [4];同时,它还能够通过评价、劝阻、示范等方式纠正企业员工不正确的行为习惯,倡导员工按礼仪规范的要求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正常生活。讲究礼仪的人同时也起着榜样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周围的人。
礼仪文化看起来似乎是人们司空见惯的生活琐事,但它却无时无刻不在规范人们的行为。企业不仅需要礼仪,而且需要规范、健康、文明、现代的企业礼仪来保证企业文化的延展和延续,需要礼仪去树立信仰、浓厚氛围、形成习惯、传递信息、表现企业个性。
三、企业礼仪文化的构建
20世纪的历史已经证明,在市场经济法则支配全球化的今天,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企业与企业之间不仅是经济的竞争,更是文化的竞争。文化的力量,总是融入经济、政治、社会的力量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粘合剂”。
1.从企业战略管理的角度来看,应该融企业常规战略管理与文化管理于一体。战略制定时要突出强化企业领导的礼仪文化意识并使其贯彻到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去。企业礼仪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礼仪、交际礼仪、工作礼仪、生活礼仪、节庆礼仪等。企业礼仪的要素主要有礼仪主体(礼仪活动的操作者和实施者,它既可以是职工个人,也可以是企业组织或职工群体)、礼仪客体(礼仪活动的指向者和承受者,从外延上讲,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礼仪媒体(礼仪活动所依托的沟通媒介,它包含人体礼仪媒体,如仪容、仪态;物体礼仪媒体,如服饰、器物;事体礼仪媒体,如人事交往)以及礼仪环境(礼仪活动得以进行的特定的时空条件,它可以分为礼仪的自然环境与礼仪的社会环境)。企业应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必要时对员工的行为实施奖惩,赏罚严明是管理的巨大动力。另外,还要对企业各层次员工加强相关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礼仪文化修养,因为员工是企业任何一项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完善的礼仪文化将成为企业职业化、规范化管理和国际化程度的标志。
2.从企业日常管理的角度来说,融企业员工礼仪文明交往与日常工作为一体,注重员工的心理基础建设和行为表达能力培养,并在日常岗位管理中实施。价值观是心理基础建设中最基本的任务,它是驱使员工行为的内部动力,它不仅影响个人的行为,还影响着群体行为和整个组织行为。人性“向善”是心理基础建设的核心,加强历史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美学知识的熏陶和学习,“向善”的力量足以使员工做人讲诚信、做事守承诺,足以使员工胸怀扩大,拒斥浅薄、超越功利。“一言一行”是礼仪文化交际表达的载体,主体的施礼、客体的受礼,无论使用何种媒介,在何种环境下,其礼仪规范都是通过员工的言行举止来表达。企业应提升其信息技术水平,强化内部各种信息的及时沟通,提高文化生产软实力。企业还应注意在主要社会公众中建立起强有力的信誉基础,拥有生产高质量产品的良好声誉,制定易于理解的公司政策及其手册和综合全面的新员工工作安排,建立起乐于遵从公认的、实力很强的专业人士建议的文化氛围。
3.就企业所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来说,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是实现企业礼仪文化工程的有利条件。企业作为社会组织的一部分,它不是独立王国,后危机时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以及企业的精神价值传统和企业员工自我形象塑造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市场的功利化倾向与市场的多变和多样需求与企业人才流动之间的矛盾影响着企业文化和员工的价值取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实施为企业礼仪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不仅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创新性地提出了新阶段的礼仪标准与要求,是对传统礼仪文化的发扬光大。现代企业礼仪文化及观念的树立,将有助于提高公民素质,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张大中,徐文中,孟凡驰.中国企业文化大辞典[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