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13 17:36:5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思想政治课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思想政治课论文

篇1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表述的准确性以及清晰性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教师的表达能力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本身比较枯燥,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采用灌输式、单一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在讲解理论知识时,教师一定要避免冗长的话语,在教学时要保证语言的精确性,一定要言简意赅,划分出重点,还要保证语言表述的透彻性,使学生充分理解段落的实际意思。

1.2增加语言的生动性以及趣味性

很多学生反映思想政治课比较枯燥,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学的方式比较单一,语调也比较平缓,使得教学的内容很难提起学生的兴趣。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一定要努力提高语言的生动性,在讲课时语调要注意抑扬顿挫,还要具有节奏性,这样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教师的语言一定要生动、直观,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生更愿意听课。

1.3增强语言的风趣幽默性

通过调查显示,一些语言风趣幽默的教师教学效果更佳,在课堂中,一般学生在前15分钟时注意力比较集中,在后15分钟学习的效率比较低,而教师通过风趣幽默的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使学生更容易记住教师讲课的内容。幽默的语言可以使抽象的文字更加形象化、具体化,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思想政治课的提问艺术

2.1把握提问的灵活性思想政治课

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是教师一味的灌输,要做好与学生良好的交流,一定要增加提问的环节,这样可以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提问的灵活性,要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主动。

2.2保证提问密度的合理性

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教师不能满堂提问,这样会影响教学的效果,而且不利于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教师要保证提问的质量,要激活学习的思维,这样可以改善学生疲惫的学习状态,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提问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意图的明确性,还要保证问题的针对性,对学生集中存在的疑惑进行解答,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堂内容。在提问时要保证密度的合理性,要引导学生由简到难的提问顺序,要留给学生一定思考的空间,这样可以改善学生学习中的惰性。

2.3掌握提问的难度

在思想政治课堂的提问中,还要掌握住提问的难度,思想政治课有的内容比较深,学生不易理解其中的内容,而且学生存在一定思维定式问题,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还要打破思维的定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在回答问题时,可以将有深度有难度的问题留到课堂的最后,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注意由浅入深,做好知识的过渡,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其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3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艺术

3.1以饱满的热情投入

教学工作中教师的工作态度与教学的质量也有着较大的影响,教师一定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中,这样可以很好的引导学生,可以营造出具有亲和力的课堂环境,学生会被这种热情感染,可以提高学生的热情,在课堂上更好的与教师互动。教师只有具有充沛的精力,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教师比较热爱本职工作,这样才能发自内心的关心学生,才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更好的融入学习情境中,更加深刻的理解知识。

3.2合理应用教学方法教师

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增加知识的深度以及广度,可以通过引入课外知识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思想政治课内容广泛,逻辑性强,高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会把教学内容讲解得妙趣横生,使抽象的原理和概念变得活灵活现,学生不会感觉枯燥乏味。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精确掌握本专业的词汇和术语,而且要时刻关注随着社会发展及科学技术进步所出现的与本学科相关的新的词汇和术语,并能科学恰当地运用,使其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去,使学生感到教学的时代感、新颖感,有效激发学生猎取新知识的兴趣。科学性是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目前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没有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师在讲授时,语言干瘪,枯燥无味,没有饱满的情感。可见,增强教师语言的“磁性”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因素。

3.3扩充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内容

思想政治课教学所涉及的内容既抽象又广泛,不仅教师讲授难以把握,而且学生理解掌握也有难度。脱离社会现实的纯粹说教、空洞教条只能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其效果可想而知。只有把具有时代鲜明特征的事实、案例与思想政治、道德法律知识相结合,相辅相成,学生才能信服,才能自觉地把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转化成精神信仰,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2

1.1思想政治课程本身地位不高

由于文理分科的局限,以及高校文理科招生人数的悬殊,使得在大部分的高中学校内,学习理科的人数远大于学习文科的人数。而对于文科的学生来说,数学和英语又是他们的两大拦路虎,地理的偏理倾向又让他们难以把握,这就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重视程度远低于其他科目。

1.2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脱离实际

高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时期,也是好奇心旺盛的时期。现在的社会,科技发达,信息流传速度快,网络上充斥着各种难以区分真假的所谓“新闻”。十几岁的学生,还是缺乏成熟的判断力的时候,容易受到各种不良社会信息的影响,从而认为德育脱离社会实际,是没有用的。而这也正是在提醒我们,一定要提高对德育的关注,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1.3思想政治课教学方式落后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多年,但仍有相当多的学校教学方式较为落后。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传统的教学方式磨灭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打击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热情,对其中的德育就更是不感兴趣了。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思考,主动改变,提高思想政治课中德育的有效性。

2如何依托思想政治课强化高中德育

高中的思想政治课主要是在的指导下,让学生在了解和把握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的基本知识的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师依托思想政治课堂强化高中德育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转变教学理念,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应该转变单纯注重学生升学率的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学校教育要培养的,绝不是善恶不分的书呆子,而是爱憎分明、是非分明,有强烈的道德感和责任感的新时代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真正发挥对社会的推动作用,致力于祖国建设。教师应谨记,教育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成绩,更重要的是成长。因此,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德育目标,帮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2.2关注时事,理论结合实践

思想政治课教学绝不能仅仅满足于书本内容的教学和知识的传递,而应理论联系实际,紧跟时事,与时俱进。教师应该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关注时事,了解时事的基础上,将具有明确导向性的时事与教学内容自然地有机结合,让学生通过鲜活的事例学习知识,接受心灵的洗礼。例如可以在讲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相关知识时,列举知名企业各种慈善捐款和“产品质量门”,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材料,让学生理解承担社会责任和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在讲到“人生价值”时,可以播放《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节目的片段,使学生在感动中体会人生的真谛,认识到人生的意义绝不在于索取,而是奉献,奉献让生命更加美好,使人生日益丰盈。

2.3采用多元的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新课程改革并非完全否认讲授这一教学方式,而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的教学方式,在不同的环节,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取最为合适的教学方式,通过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的辅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动口和动手的时间,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在现阶段的教学活动中,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图片、音频或视频,使学生能够形成更直观和深刻的感受,使抽象的理论和宽泛的说教变得生动而具体。例如在讲到“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时,播放相关的视频,可以使学生迅速了解各个阶段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这就能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从而强化德育功能。

2.4深入挖掘教材,把握德育切入点

高中思想政治课本里的德育内容,渗透在很多章节里,这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教材,寻找和把握德育切入点。这其中除了比较明显的价值观,还有爱国主义教育、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等大量的德育切入点。想要利用好这些切入点进行良好的道德教育,需要教师认真备课,有目的的设计教学环节,寻找和使用和教学内容相互呼应、相得益彰的事例。经济生活中用社会中拜金主义的反面事例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将国家财政的作用和权利与义务相结合,通过名人偷税漏税的事例,让学生设想如果大家都不按照规定交税会出现什么情况,从而提高学生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公民意识;文化生活中,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中“仁”、“孝”等思想的分析,结合现实中“老人摔倒扶不扶”的现状,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从而“乐于助人”。教师通过对教材的挖掘和对时事的掌握,可以随时开展诸如此类的活动,让学生自己探索,从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篇3

教师与学生之间维系的枢纽是一个有目的、有系统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而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则是教育活动中极为重要的方面。它对教育的过程、教育的效果以及人才的成长过程等,产生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一个充满友爱的师生集体中教育活动会变得生动有趣得多,学生潜能的开发也容易得多,他们全面素质健康发展的效果与质量也要理想得多。因此,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应以博大的胸怀去热爱每一个学生。但从现实的情况看,虽然教师中的极大多数人在不辞辛苦地工作着,但其中的许多人只是粗略地学过教育学和心理学,还根本不知道情感教学心理学为何物?更不知道在教学中应如何运用自己的积极情感和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来引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把学校的培养目标转化为学生的乐学喜学,因而导致了重知轻情、知情脱节现象的出现。

在教学过程中,不少人或者敷衍塞职,一教了事,采取教不教由我,学不学由你的态度;或者平辅直叙,照本宣科,不按照学生的求知需要来按排教学内容,不注重学生积极性的激发和课堂积极气氛的调动;或者横加训斥,一味苛求,不按照学生的成功需求组织教学活动,不注重让学生以成功的信念来参与学习;更有甚者,把自己置于学生的对立面,抓住学生的某些缺点,讽刺挖苦,恣意谩骂,有时甚至不惜采用体罚的手段。究其原因,从根本上说,在于我们的老师,对教学工作和所教学生缺乏深厚的感情,不懂得自己的教学对象是有感情的个体,不懂得教学是一种双向的感情交流活动,不懂得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需要发挥师生双方感情因素的作用,因而轻易地作出了各种违反教育法规、违反教育规律、违反学生主观意愿的粗暴举动。

鉴于此,必须加强情感教学理论的学习,积极推行各种情感教学的成功经验和方法,大力克服重知轻情,知情脱节的弊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充分认识运用情感进行教学的重要意义。

二、实施情感教学法的几点建议

如何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法呢?根据这些年来本人的教学体会,认为一下几点可以借鉴。

1.研究分析教材,挖掘情感因素

中学的思想政治教材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我们在利用教材时,必须对教材内容融会贯通,同时对教材内容进行扩充与提炼,整合教育的资源,善于捕捉与挖掘教材内容的情感信息,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将祖国美丽的风光进行淋漓尽致的描述,不仅让学生了解了课文的主题内容,同时也深刻体验到人与自然需要和谐关系,通过教师对教材内容拓展与各方面因素的整合,经过艺术性的加工与处理,使学生在接受认知信息的同时也获得情感上的陶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美感,增强对爱护自然环境的责任感的体验。使课堂教学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相互交融,形成栩栩如生的教学情景,使优化了的课堂教学成为情知互促并茂的学习境界。

2.课堂讲授语言含情,讲活知识

实施情感教学,教师应当以饱满的情绪,旺盛的精力讲授每节课,同时注意语言的抑扬顿挫。或高昂热烈,或深沉凝重,或重炮似的排比,或雨丝般的描述,娓娓道来,使学生们的情绪随我的语调而变化。如讲“祖国的治乱兴衰,关系个人的安危荣辱”时,我以悲愤的语调历数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疯狂掠夺,愤怒控诉日本帝国主义屠杀南京30万同胞的暴行。“侵略者展开杀人比赛,尸横街巷,血流成河。血泊中的婴儿哭声伴着刽子手的狂笑……”随着我声音的颤抖和拳头的挥动,同学们个个绷紧了小嘴,闪动着泪花。我点明了“落后会挨打,贫穷就受辱”的道理。我话锋一转,“沉睡的雄狮苏醒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屹立在东方!”我兴奋地讲了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和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同学们脸上绽出了欣喜的笑容。最后,我在黑板上写了“国耻我辱、国兴我荣”八个字,让同学们高声朗诵。

3.转变教师的角色定位,淡化教育痕迹

记得一位外国教育家说过:“当孩子意识到学习是在教育他的时候,这样的教育往往是失败的。”又一位中国教育家说过:“不露痕迹的教育是最有效的教育。”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是不露痕迹的教育呢?我们思想政治课如何来体现无痕迹教育?要淡化教育痕迹,首先要从转变教师的角色定位做起。

一方面,教师在作为主导者的同时还应成为启发者。生动形象地讲故事,用情感打动学生是一种启发;用实物演示,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化,这也是一种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在做的过程中悟出道理,还是一种启发;即兴小品演示,根据自己的认识程度,通过自己的语言、行动来表达真情实感,这仍是一种启发。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中可成为主持者。在我们的电视栏目中,诸如《谈话》、《沟通》、《实话实说》、《有话大家说》等之类的节目收视率相对很高,因为这种形式更能表达百姓的一种心声、渴望、需求。由此我想,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是不是也可以引进这样的创意,来开放我们的课堂,转换我们的脑筋,把课堂变成展示学生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舞台。在确定某个主题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来准备,课堂中老师的角色只是一个主持者——课堂教学的主持者,组织引导学生在课堂这个大舞台上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情感,并让他们在主动参与、充分展示的过程中,在心灵上有那么一点点触动,在情绪上有那么一点点感染,在情感上有那么一点点体验。

4.积极探索有效的情感教学评价策略与途径

根据这些年来的教学体会,我认为,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时,可以实施显形与隐形的评价策略与方法,所谓显形的方法,就是通过教师对教材的精心设计,创设师生情感互动的环境,有准备地对不同学生实施不同的问题教学,特别是对学习困难学生适当降低对知识点的评价要求,并对他们的表现更应偏爱于热情的赞赏与鼓励,有意识培养求知欲望,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形成和谐合作的教学环境,在整个的过程中能使学生有直观的感受与体验,就是显形的评价方法。而隐形的评价方法,则是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随时关爱学生的表现,对学生的评价表现在细微的面部表情、富有情感的动作,充满激励的眼神,这样引起师生情感交融的行为就是隐形的方法。

篇4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表述的准确性以及清晰性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教师的表达能力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本身比较枯燥,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采用灌输式、单一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在讲解理论知识时,教师一定要避免冗长的话语,在教学时要保证语言的精确性,一定要言简意赅,划分出重点,还要保证语言表述的透彻性,使学生充分理解段落的实际意思。

1.2增加语言的生动性以及趣味性

很多学生反映思想政治课比较枯燥,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学的方式比较单一,语调也比较平缓,使得教学的内容很难提起学生的兴趣。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一定要努力提高语言的生动性,在讲课时语调要注意抑扬顿挫,还要具有节奏性,这样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教师的语言一定要生动、直观,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生更愿意听课。

1.3增强语言的风趣幽默性

通过调查显示,一些语言风趣幽默的教师教学效果更佳,在课堂中,一般学生在前15分钟时注意力比较集中,在后15分钟学习的效率比较低,而教师通过风趣幽默的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使学生更容易记住教师讲课的内容。幽默的语言可以使抽象的文字更加形象化、具体化,可以增强学生的记忆力,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提问艺术

2.1把握提问的灵活性思想政治课

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是教师一味的灌输,要做好与学生良好的交流,一定要增加提问的环节,这样可以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解决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提问的灵活性,要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主动。

2.2保证提问密度的合理性

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教师不能满堂提问,这样会影响教学的效果,而且不利于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教师要保证提问的质量,要激活学习的思维,这样可以改善学生疲惫的学习状态,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提问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意图的明确性,还要保证问题的针对性,对学生集中存在的疑惑进行解答,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堂内容。在提问时要保证密度的合理性,要引导学生由简到难的提问顺序,要留给学生一定思考的空间,这样可以改善学生学习中的惰性。

2.3掌握提问的难度

在思想政治课堂的提问中,还要掌握住提问的难度,思想政治课有的内容比较深,学生不易理解其中的内容,而且学生存在一定思维定式问题,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还要打破思维的定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在回答问题时,可以将有深度有难度的问题留到课堂的最后,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注意由浅入深,做好知识的过渡,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其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3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艺术

3.1以饱满的热情投入

教学工作中教师的工作态度与教学的质量也有着较大的影响,教师一定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中,这样可以很好的引导学生,可以营造出具有亲和力的课堂环境,学生会被这种热情感染,可以提高学生的热情,在课堂上更好的与教师互动。教师只有具有充沛的精力,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教师比较热爱本职工作,这样才能发自内心的关心学生,才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更好的融入学习情境中,更加深刻的理解知识。

3.2合理应用教学方法教师

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增加知识的深度以及广度,可以通过引入课外知识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思想政治课内容广泛,逻辑性强,高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会把教学内容讲解得妙趣横生,使抽象的原理和概念变得活灵活现,学生不会感觉枯燥乏味。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精确掌握本专业的词汇和术语,而且要时刻关注随着社会发展及科学技术进步所出现的与本学科相关的新的词汇和术语,并能科学恰当地运用,使其融入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去,使学生感到教学的时代感、新颖感,有效激发学生猎取新知识的兴趣。科学性是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目前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没有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师在讲授时,语言干瘪,枯燥无味,没有饱满的情感。可见,增强教师语言的“磁性”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因素。

3.3扩充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内容

思想政治课教学所涉及的内容既抽象又广泛,不仅教师讲授难以把握,而且学生理解掌握也有难度。脱离社会现实的纯粹说教、空洞教条只能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其效果可想而知。只有把具有时代鲜明特征的事实、案例与思想政治、道德法律知识相结合,相辅相成,学生才能信服,才能自觉地把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转化成精神信仰,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