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医学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14 17:13:56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继续医学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继续医学教育论文

篇1

二、医学检验专业继续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对医学检验专业继续医学教育不够重视不够重视的原因来自3个方面,分别是卫生行政机构、医疗机构方和检验人员本身。卫生行政机构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2002年开展住院医师相关培训试点中,将检验技师的培训作为子项目推进,但作为该项目的参与人员,包括检验科的主任和技术人员对该项目的理解仅为在取得主管技师(中级职称)前的一个培训内容。2010年新出台的《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试行)》未涉及检验技师方面的培养和培训政策[3]。2013年后检验技师的技能考核陆续减少,原有对检验技师的培训规定是否执行没有定论,出现了政策的脱节问题,需要尽快出台行之有效的检验技师培训制度。医疗机构方对检验人员培训重视不够,觉得培训不出经济效益,不愿花钱;考虑检验人员少,外出培训耽误工作。因此,当下部分医院检验人员培训需要检验人员自己出资,而美国医学检验人员就业期间的继续教育费用多由所工作的实验室支付[4]。当然也正因为如此,部分基层医院的检验技术人员技术水平差,检验结果不准确。同时对Ⅱ类学分给予的方式方法和取得途径,部分医院解释不够清晰,检验人员获得途径较少,内容单一,多为内、外科专业的内容,专业不对口。检验人员本身也有部分认为,进行继续教育指不过是“赚学分”,迟到早退不在少数,在思想上不够重视,没有认识到继续医学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培训班多、质量良莠不齐近5年来,每年开设的国家级检验专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均达到100项以上。2013年开设的国家级检验专业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达到251项,国家缺乏对这些继续教育项目统一的评价机制,每年继续教育内容和继续教育名单会以电子版方式上传到网上,但是该项目是否开设、原申报项目的讲课内容是否调整、原申报项目的天数是否按计划执行、原申报项目的内容是否如实履行都是待考核的内容。各省市卫生行政部门对这些项目缺乏良好的评审和监督机制。

3.技能操作少,实际应用不多检验技术是以操作为主,但继续教育中开展实验操作的内容不多。以2013年为例,以新技术挂名的检验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就有27个,其中大多以边缘学科和高新技术为多,在实际工作涉及较少。而具备实验操作的继续教育项目仅8项。实际技能操作无法成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实验操作场地和设备的缺乏。

4.远程教育少,开设内容简单2013年开设的远程继续教育项目有33项。2006年开设的8项远程继续教育项目中,“POCT相关技术培训”、“临床检验进展及质量控制”到2013年尚在开设,内容几乎没有调整。在课程设置下,愿意参加远程教育的人员选择面较少,学习流于形式。

三、进一步加强医学检验专业继续医学教育发展的对策

1.增强政策支持力度推出一定的制度和政策支持,如开展检验技师的执业能力考核,颁发执业证书,对一些新型项目开设上岗证等内容的要求,鼓励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同时在政策上给予一定支持。虽然2012~2013年和谐医院的评价指标中有一条“能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研讨或学习交流;有职工继续教育条例;毕业后教育职工覆盖率100%,合格率100%”的要求,但这个仅涉及参与市文明单位评选的大医院。对于基层医院,政策上应提出要求,要求医院方在检验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方面给予一定的经费和时间。

2.开设个性化课程检验专业继续医学教育的对象层次多,类型各不相同。同时对于一些问题较多的检验科人员可以开设相应的课程,进行个性化的教育,因材施教,提升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于初级人员开设以操作和基本技能为主的继续教育项目;针对检验科主任开设如新晋科主任类型的培训项目;对于从事多年室主任的人员开设交流学习相关的培训项目,以开拓视野,增加交流;对于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应开设讨论交流形式的培训项目,共同探讨问题,更新知识。增加对检验专业的二类学分开设内容,面向基层医院,面向基本检测技术教育。总之,让不同对象均有学习内容,杜绝“买学分”的想法。

3.开放远程课程设置鼓励各种医学机构开设远程医学教育项目,通过不同课程设置,来提升远程继续教育的课程内容和数量,进一步加强远程医学教育项目的评估工作,通过学员评估结果及时更新远程医学教育的内容,确保远程医学教育项目内容的新颖和时效性。同时远程教育的内容也应适当根据专业特点,选择实用操作的课程,例如一些仪器的基础操作培训内容,通过视频教育完成操作培训内容,通过计算机来完成上机工作的参数选取,进而分析数据,汇报结果,达到培训的目标。

篇2

2结果

被调查者一般情况:二级医院80人,一级医院及乡镇卫生院共44人。被调查医生平均年龄38.57岁,45.96%(57/124)为女性,54.04%(67/124)为男性。28.23%(35/124)的基层医务人员具有大学本科学历,62.90%(78/124)为大专学历,8.87%(11/124)是中专学历,不同级别医院的医生学历构成有明显差异(P<0.01)。在基层医院中的医生中,高级职称占2.42%(3/124),中级职称占43.55%(54/124),有54.03%(67/124)是初级职称,不同级别医院的医生职称构成也存在明显差异(P<0.01)。调查对象曾经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情况:在参与调查的124人中,曾经接受过继续医学教育培训者有53人,占42.74%;其中二级医院为45人,占56.25%;一级及以下医院有8人,占18.18%,二者相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被调查者对培训效果的评价:在全部被调查者中,表示收到很好培训效果者91人,占73.39%,选择培训效果好者33人,占26.61%。本项调查在不同级别医院间没有统计学差异。对在基层进行继续医学教育的态度:124名被调查者中,有120人选择希望继续在基层进行继续医学教育,其中二级医院为76人,占61.29%;一级及以下医院有44人,占35.48%。对培训内容的评价:在参与调查者中,91人认为通过本次学习收获很大,占73.39%;33人认为通过本次学习收获较大,占26.61%;对授课教师教授内容很满意者95人,占76.61%,对授课教师教授内容满意者29人,占23.39%;对本次教学计划安排感到很满意者91人,占73.39%,对本次教学计划安排感到满意者33人,占26.61%。

3讨论

继续医学教育(CME)是指完成基础医学教育和毕业后医学教育之后进行的在职进修教育。其目的是使卫生人员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不断学习同本专业有关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以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适应医学卫生事业的发展,更好、更安全的为广大患者服务。作者及其团队采取不同常规继续医学教育的方式,将培训地点安排在某国家级贫困县的二级甲等县医院进行,目的是方便基层医师就近接受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培训,吸引更多工作在最基层的医务人员,减少培训隐形支出,使授课内容更容易为基层医生掌握,增大辐射效应,从而可以使授课内容更容易直接应用于广大山区群众。

3.1在基层举办继续医学教育的必要性

基层医生是农村实施初级卫生保健的生力军,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常见疾病的诊治和农村的基本预防保健问题,为广大农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社会进步,医学快速发展,医务人员面临服务手段、服务方式、知识结构、工作技能等方面的转变,基层在职医务人员业务能力的提高将显著改善该地区的医疗环境。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在二级医院中仅有56.25%的医务人员参加过继续医学教育,而二级以下医院的医务工作者继续医学教育参加率为18.18%,从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的的人员组成来看,基层医务人员中大专及中专学历者较多,相对于拥有本科学历的其他医务人员,他们在校培训时间较短,学习的深度及广度不够,对于疾病的理解不足,限制了在临床工作中更好地完成疾病的系统治疗,传统的“师带徒”模式不能彻底改变目前现状,因而这部分医务工作者更应成为继续医学教育今后重点培训的人群。

3.2对于在基层进行继续医学教育的态度

随着继续教育观念的逐步深入,基层医务人员无论出于提高自身医疗水平或是晋升职称等目的,对继续医学教育抱有积极态度,但现有继续医学教育特别是高级别继续医学教育从体制上不能满足基层医务人员的需求。继续医学教育申请人主要集中于三级甲等医院范围内,基于申请人所在工作区域,相应培训课程的承办单位一般不会继续医学教育的场所安排在二级医院及以下医疗机构进行。基层医务人员由于信息传递、工作冲突、经费限制、领导不重视和专业不对口等原因,无法充分享有与高级别医院相同的继续教育机会。在基层举办继续医学教育可以解决基层医务人员的上述实际困难。

3.3继续医学教育的内容

在本次继续医学教育前期筹备过程中,我们参考了以往对于基层医务人员学历构成及培训经验,立足于使本次继续医学教育更加贴近基层实际需要,能够达到使基层医务人员听得懂、用得上的效果。在课程设置上不能按照通常继续医学教育的教育思路,应以突出当地常见病的诊治为原则,兼顾学历提高和执业资格的培训,以该疾病最新指南和成熟的诊疗技术为课程重点,辅助以相应三基知识,注重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新知识的传授。调查结果显示本次继续医学教育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得到了基层医务人员的一致好评。

3.4进行基层继续医学教育的措施

通过继续医学教育,已有相当多的医务工作者从中受益。结合本次问卷调查,基层医务工作者在前期继续教育过程中并未成为培训的重点。针对既往基层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选择在县医院举办继续医学教育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①将县医院从原来被动参与培训转变为主动承办,使该地区的医疗机构优先获得培训便利,减轻参加培训的隐形支出,另外将培训时间、地点安排在工作日和医院内部会议室,可使参与培训人员兼顾临床工作。

篇3

(1)纳入文献标准:纳入研究类型为分组设计的随机对照试验;试验组干预措施为采用WPBL教学,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研究对象为继续医学教育学员;结局指标:理论知识或学习成绩、业务能力和工作表现、参与者满意度。(2)文献排除标准:①剔除重复报告、质量差、报道信息太少及无法利用的文献;②试验组未采用WPBL教学;③未涉及结局指标等的文献;④无法获得WPBL教学效果分析数据的文献。

1.2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和追踪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以及向作者索要全文及原始数据。检索方法:(1)中文:“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实践”,“以学习者为中心”,“继续医学教育”;(2)英文:problem-basedlearningonweb,problem-basedlearning,practice-based,self-directed,learner-centered,andactivelearning,combinedwithcontinuingmedicaleducation;(3)语种仅限为中文或英文,检索文献起止时间均从2000年1月建库~2014年12月,限定为随机对照试验。手工和在线查找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

1.3研究方法

筛选所有“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学习”和常规传统教学模式比较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确认试验符合纳入标准,独立记录试验特征及结果,交叉核对结果。纳入研究的方法学采用Jadad量表的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评定,对纳入研究的文献进行质量评分,包括是否随机分配、随访情况、意向性分析、是否盲法设计、基线可比性,每项满分10分,超过25分为高质量文献,低于25分为低质量文献。统计学分析将文献按Meta分析的要求整理、核对数据,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若临床试验提供的数据不能进行Meta分析时,则只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

2结果

2.1文献纳入情况

按纳入标准进行筛选,最终有8项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文献发表时间2002~2013年,包括英文和中文文献。

2.2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纳入的8个研究中提及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1个采用了双盲法,7个对随机分配方案基线具有可比性,8个试验中,Jadad评分超过25分的7个,低于25分1个。

2.3PBL对远程医学继续教育的影响

在提高专业理论知识以及考试成绩方面:6个研究评估了两种教学模式对提高知识和考试成绩的影响,其中4个研究取得阳性结果,另外2项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教学模式对提高专业知识方面无差异:Short等、Harris等以及Stewart等研究结果显示,WPBL组学员在接受WPBL教学后知识与考试成绩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郑丽君等对照组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basedlearing,LBL)教学法进行业务学习,观察组以WPBL法进行业务学习,研究结果显示,WPBL组理论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相反,Cook等比较了两组学员在接受WPBL教学或传统教学模式前后专业成绩和知识应用的变化,研究发现不管是WPBL教学或传统教学模式都能够提高专业成绩和知识应用(75.0±0.1vs.74.7±1.1,P>0.05),两种教学模式对成绩的影响差异不显著;Hugenholtz等发现短时间的WPBL未能体现出其优越性,与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提高知识能力上的效果相似。在提高业务能力方面:6个研究评估了两种教学模式对提高业务能力的影响,其中4个研究取得阳性结果,2项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教学模式对提高专业知识方面无差异:Short等研究结果显示,WPBL教学组学员学习后业务能力显著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Allison等研究结果显示,WPBL组学员表现能力显著提高,与未干预组相比较,WBPL在病原体检出率能力提高显著(P<0.05)。Stewart等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WPBL组学员在糖尿患者的处理以及专业知识能力显著提高,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郑丽君等,对照组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BL)教学法进行业务学习,观察组以WPBL法进行业务学习。研究结果显示,WPBL组护士业务学习后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较业务学习前明显提高,且优于对照组(P<0.05)。相反,Harris等研究结果显示,WPBL教学模式在提高业务能力方面无效。Curtis等研究结果显示,WPBL组学员在筛查与处理骨质疏松症专业技能方面较未干预组有提高的趋势,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在参与者满意度方面:3个研究评估了学员的满意度,结果显示3个研究中WPBL教学法组学员有较高的满意度。

3讨论

医学知识日新月异的发展,整个社会对医疗需求越来越高,继续医学教育(CME)日益受到重视。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得医院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而“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教学模式是让学习者通过围绕问题展开自主学习以获得能力和知识。本次文献综述与Meta分析纳入的研究表明继续医学教育中引入WPBL教学模式可能为有效地教育措施,提高学员知识以及考试成绩、提高业务能力、较好参与者满意度。我国继续医学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学员学习主动性不强,缺乏认识;区域发展不均衡,各个地区之间差异较大,参训学员学历层次、专业技术职称的差异性较大,使培训难度增大;继续教育模式及内容相对单一:继续教育往往以教材为基础,局限于传统学科框架中,缺乏以案例为基础的分析,学员在工作中主动临床思维和应变能力未得到提高,另外,学科新进展,以及新的理论技术知识未得到提高。WPBL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使得学员处于被动接受的缺陷,WPBL信息基础设施发展迅速,多媒体,卫星通信网络教育使得学员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授课教师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教学水平有待于提高也是影响学员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次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纳入的研究结果表明WPBL教学模式能够提高继续医学教育学员专业知识以及考试成绩。当今网络快速发展环境中的继续医学教育是一种普遍的教育模式,基于网络PBL教学模式的学习具有很大优势,学员能够享用大量的开放性、共享性、快速性的网络资源信息。另外,开展以“网络”为远程技术平台的教育模式符合我国国情,可能有助于解决传统教育模式不适用于偏远地区和乡村医护人员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WPBL教学模式的学习应用于继续医学教育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与挑战。网络学员学习可能受主客观因素以及时空分离和的影响,导致信息超载与迷航、产生认知负荷,反而影响了学习效果,在WPBL的实施于继续医学教育时应注意这一影响。本次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纳入的研究结果表明WPBL教学模式能够提高继续医学教育学员业务能力。现代医学的发展需要临床医护人员面对实际问题时具备良好的判断性思维能力,WPBL教学模式要求学员通过网络查阅文献、网络搜索找出解决情景问题的最好方法,培养了评判性思维能力。WPBL已经应用于医学学生的教育,在护理学教育以及临床医学教学中的效果得到认可。WPBL应用于继续医学教育弥补了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缺陷,使得医护人员更好的胜任自己的工作岗位。WPBL运用于继续医学教育在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早,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本研究中纳入研究多为国外文献,认真借鉴和吸取国外有益的方法,对于促进我国继续医学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次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纳入的研究结果表明WPBL教学模式具有较高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员参与者满意度。当今社会快速发展,医务工作者工作繁忙并且压力大,如何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又学习新的知识是医务工作者面临的难题。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为继续医学教育的学员提供多元的学习渠道和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得基于网络PBL教学模式具有“学习时间自由性、学习方法自主性、学习地点的灵活性”成为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措施。可见,继续医学教育中引入WPBL教学模式可使得学员更灵活方便的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新的知识”,突破了传统教育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篇4

1.2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

1.2.1调查问卷自制调查问卷,内容包括:(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学历、参加工作时间、职称、岗位类别等。(2)继续医学教育现状,包括卫技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知晓情况、对继续医学教育的态度和满意度、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及参加途径等33个问题。问卷经5位公共卫生管理专家评定CV(I内容效度)为0.90,为了进一步确认调查问卷的信度,对50人进行预调查,确定问卷的Cronbach系数为0.81,说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1.2.2调查方法对调查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合格者对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匿名问卷调查,调查员介绍调查目的、意义以及注意事项等,问卷现场发放并收回。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仔细核对,对字迹模糊的要现场核对并更正,对有缺项的可以让研究对象补充,如再次补充和更正的问卷仍然存在上述问题便视为无效问卷。本研究共发放13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2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2.31%。

1.3统计分析全部原始数据采用Epidata2.0软件双人双遍录入,统计分析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计量资料统计描述使用(x±s),两两比较使用t检验,多组比较使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统计描述使用率,两组或多组比较使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继续医学教育知晓情况本次调查对象对继续医学教育知晓情况的平均得分为(9.39±1.62)分。不同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工作时间、岗位的调查对象得分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民族的调查对象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卫技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的态度及满意度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认为继续医学教育必要/非常必要的共计101人,占调查总人数的84.17%;政策支持程度调查显示,选择支持/一般的共计96人,占调查总人数的80.00%;培训效果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效果很好/一般的共计111人,占调查总人数的92.50%;与工作相关程度调查显示,认为与工作相关/一般的共计106人,占调查总人数的88.33%。

2.3卫技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调查结果显示,84.17%的卫技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是晋升职称,有小部分人员为了提高专业水平、提高工作能力而参加继续医学教育。

2.4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途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卫技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途径以专题讲座、专题讨论会、学术会议、学术讲座为主,68.33%(82/120)的调查对象希望以后采用网络途径参加继续医学教育。χ2分析结果显示,过往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途径和希望的途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引进了继续医学教育概念。此后,国家每年审批多项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而且每年数万人参加该教育培训。2002年,我国首次建立了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试点,现在该基地的培训方式已推广到全国各地。

3.1卫技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知晓情况及满意度情况分析本次调查对象对继续医学教育知晓情况的平均得分为(9.39±1.62)分。不同性别、年龄、学历、职称的卫技人员得分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民族的卫技人员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提示,目前乌鲁木齐市卫技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的知晓情况仍有提升的空间,且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少数民族卫技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知晓情况的得分较低(P<0.05),提示我们在乌鲁木齐市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宣传时,应特别重视少数民族卫技人员。本次调查发现,不同工作时间的卫技人员对继续医学教育知晓情况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过往研究结果不同。笔者认为出现此结果可能与本次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少有关,有待后续进一步研究。此次研究结果还显示,不同岗位的卫技人员对于继续医学教育知晓情况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笔者认为,此结果可能与继续医学教育的长期开展有关。目前,我国继续医学教育的相关政策及管理系统相对完善,调查结果显示,卫技人员认为继续医学教育的必要程度、相关政策支持程度、培训效果、与工作相关程度均在80%以上。由此可以认为,乌鲁木齐目前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开展得较全面,但仍有部分调查对象认为政策支持较差。自国家大力宣传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性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和教育厅等机构加大了经济投入,并提供了相应的政策支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