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检测与维修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17 18:06:3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汽车检测与维修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汽车检测与维修论文

篇1

二、汽车检测维修技术专业课程改革成果的特色

首先,学习和借鉴国际职业教育先进理念,结合哈尔滨市市情,依据我校汽车专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岗位需要,制定了课程方案和系列教学文件。改革过程中紧密联系汽车技术发展实际,从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入手,以实际工作任务为主线,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能力为本位,以行动为导向,按行动体系重组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情境,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按实际工作任务流程组织教学,模拟实际的工作环境,组建工作学习组,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2]其次,课程改革过程中与行业企业合作密切,通过与行业专家及企业的能工巧匠一起分析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结合职业岗位知识技能要求,整合课程内容,规划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较好地解决了知识点的相互衔接问题,提高了学生综合利用知识的能力。最后,教学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习过程的学习情境,营造职业环境以产生职业氛围。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因材施教,重视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改革、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1]特别是在考核方式的改革上,主要考核学生的实践技能、团队协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及良好习惯的养成。实施基于过程的教学质量评估,注重教学效果,采用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方式,有效地避免了传统的“一张试卷定乾坤”情况的发生。

篇2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汽车工业发展也十分迅猛。继2006年全国汽车产销量突破700万辆大关后,2007年超过870万辆,2008年达到930余万辆,今年1至5月,汽车产销483.77万辆和495.68万辆,汽车产销量有望突破1000万辆大关。截至2009年6月底,全国汽车保有量为6962.6万辆。同时,汽车技术也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大量高新技术产品和电子装置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普及,特别是微机控制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现代汽车已发展成为集计算机技术、光电传输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为一体的高科技载体,其动力性、经济性、排放净化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等各方面,正逐步进入智能化高级控制阶段。 这给高职汽车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

1 现代汽车维修对技术人才的要求

作为第三产业的汽车维修业,其技术发展虽滞后于新车开发,但也紧随汽车技术现代化的步伐迈入了高科技领域,传统的维修设备和检测手段将被现代汽车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所替代,各种现代化检测诊断仪器、设备和新的维修技术应运而生。面对现代汽车的高技术含量和维修工艺规程化,以及维修、检测诊断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决定了直接参与汽车维修人员,必须以技术型为主,既需要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专业人员,熟悉现代汽车结构原理、传感技术、液压控制及自动控制技术,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且操作熟练,能判断并解决现代汽车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当然,同时也需要有实践经验,会利用各种工具及设备检修或更换各零部件的技术工人,要求技术工人逐步向“一专多能,机电合一”的方向发展。

2 我国维修企业人才结构及高职教育现状

2.1 我国维修企业的人才现状

从我国汽修行业的人才结构来看,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汽车维修技术发展的需要:从业人员文化基础落后,技术素质不高,大量未经任何培训或学习的人员从事汽修技术岗位。调查数据显示:汽修行业人员中,初中及以下为38.5% ,高中阶段51.5% ,专科及以上10% ,并且目前我国现有的技术工人中,有22.4%无任何技术证书,且技师和高级技工比例偏低,仅为8% ,这就导致我国汽修人才还是以初级人才占多数,中、高级人才紧缺,复合型优秀人才稀缺的局面!

2.2 现行教育体制滞后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承担着培养“汽车医生”的艰巨任务,但由于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和高等职业教育各种因素的局限,现行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不仅教材因编写出版周期过长而远远跟不上技术发展,而且存在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知识面狭窄、重机轻电与重理论轻实践等通病。

3 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教学改革设想

为了培养适应现代维修企业,适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实用型技术人才,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必须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在教学改革上大胆尝试,积极探索模块教学新模式。

在划分模块时,从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入手,把最重要的、基础的、必须的内容提出来,打通各种知识,将学生应该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分成多个模块,模块与模块之间形成一定的梯度,改革目前的教学模式,不求多而全,只求精而专。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成,成有所专,专有所用。

3.1 实施模块教学的意义

从现实和长远两个角度来看,实施“模块教学模式”改革,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在时间、空间、思想、行为等四个方面的限制,对于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专业技能,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倡导“双师型”教师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通过整合课程和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形成知识集团,将每一知识集团的前期教学与后期专业技能实训、实操紧密结合,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技能培养之间的针对性、实效性。第二,通过精简整合课程,缩减了课堂教学时数,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时间和条件开展实践教学、专业实训、技能实操、专业实习等学习活动,有助于学生的专业动手技能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使得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能够尽快地找到工作、适应工作要求。第三,这种模式可以一定程度克服现行单向性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被动性,给了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条件进行自主学习、自行组织实操活动,既有利于在现阶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率,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长远自我发展的方法、能力。

篇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260-02

职业教育目标是职教改革和创新的根本依据。本论文在2014年国开立项《开放大学与高职院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比较研究》和2015年武汉市重点立项《现代课程理念下多维现场情境教学改革与实践》等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在2015年湖北省“3+2”技术技能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和2016单独招生,总结2014―2015年全国汽车空调检测与维修大赛和2015年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经验,针对现代学徒制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岗位要求和现代化的学习过程,创新提出了“以岗定学、以赛导学、以网促学”的新理念,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课程考核体系建设、精品资源库建设和职业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一、研究内容

1.以岗定学,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目标具体化。按照“维修技师―技术总监―服务经理”的职业岗位,结合现代学徒制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有三种招生形式:2016年湖北省单独招生考试专业,湖北省普通高考招生专业,2015年湖北省“3+2”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试点招生专业,制定了“中职―高职―本科”培养目标(如表1所示),铺设了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的实现途径。

2.以赛导学,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手段职业化。根据“中职技能大赛考核操作熟练化、高职技能大赛项考核分析系统化、本科方程式赛车考核设计―制造―使用合理化”等特点,把技能竞赛训练立足于日常教学,全面融入行业企业和生产现场要素,促进企业、岗位、职业资格与专业教学的有机衔接。

3.以网促学,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法现代化。开发“互联网+”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国家资源库建设,创新研发了数字课程“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和“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编写了“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汽车行驶、转向与制动系统检修》和《汽车车身电器检修》,适应了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发展要求,为学生搭建了个性化自主学习的新平台,对于推进现代学徒制课程考试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二、具体措施

职业教育目标是职教改革和创新的根本依据,职业教育如何满足越来越高的岗位要求?技能竞赛的成果转化怎样才能体现职业教育目标?如何引导专业建设、课程开发、课堂教学这三个原点性的基本问题呢?

1.人才培养目标与岗位一致,更新现代学徒制专业建设理念。以岗位能力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实施了“教学资源转化、专业建设创新、文化体验活动”为一体的培训组织方式,开展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标准,研讨教学资源建设,力求为职业院校的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实施载体与典型现场装备结合、教学与企业管理运行联系搭建一个共通的“桥梁”。

2.日常教学内容与赛项对接,引导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方向。研究竞赛内容,制定与教学一致的课程标准,研讨教学资源建设。将竞赛理念、内容、考核方式融入日常教学,将现代生产流程、技术标准、服务规范引入实践教学,将生产过程和教学过程一体化、专业核心技术与课程系统设置一体化、职业资格取证和企业顶岗实习一体化,构建了“赛项+教学+岗位”三维一体的教学方式。

3.“互联网+”数字化与教学结合,打破现代学徒制传统课程开发。借助“互联网+”技术,结合国家资源库建设、数字课程和国家规划教材,提高现代学徒制管理的系统化、网络化和自动化,充分解决学生在公司学习过程中与学校即时联系的时空限制问题及实践过程中的助学等问题,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搭建了个性化自主学习的新平台,对于推进课程考试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4.专业建设积累与动态发展,确保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能力。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经过10多年的建设积累与动态发展,确保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能力,近两年来相关建设情况如表2所示。

三、结论

通过“以岗定学、以赛导学、以网促学,现代学徒制下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研究,解决了如下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1.解决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笼统问题,铺设了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的实现途径。

2.解决了技能大赛引领专业建设途径不明晰的问题,引导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方向。

3.解决了现代学徒制教学理念下教学载体和资源短缺问题,为学生搭建了个性化自主学习的新平台,对于推进课程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篇4

汽车轮胎论文参考文献:

[1]张宏林.浅析汽车的保养与维护[J].科技资讯,2011,(04):175

[2]周相钢.浅议汽车轮胎的保养及使用[J].科技与企业,2013,(05):249

[3]吴沛桦.试论汽车轮胎的保养与维护[J].公路与汽运,2011,(06):27-29

[4] 庄继德.汽车轮胎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5] 谷叶水,石琴.子午线轮胎模态分析的有限元方法[J].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5.

[6] 安登峰,张建,王国林,等.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模态的有限元分析[J].轮胎工业,2008.

[7] 刘长国.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稳态力学特性有限元分析[D].吉林大学,2006.

汽车轮胎论文参考文献:

[1]何杰.基于道路友好性的汽车主动悬架LQG最优控制方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13,15(05):989-993.

[2]冯传荣.由交通事故引发对汽车检测维修质量的深思[J].汽车维修与保养,2013,24(12):100-101.

[3]王力.浅析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与一致性[J].汽车维护与修理,2014,34(04):66-67.

[4]张荣贵,许炳照.基于车轮发射器模块的轮胎气压监测系统[J].机电技术,2013(06).

[5]吕凤军.基于无线传输机理的轮胎监测系统的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2(09).

[6]于凌云,战仁军.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的发展动态[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9(02).

汽车轮胎论文参考文献:

[1]王吉忠.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和附着[J].轮胎工业,2002(2).

[2]高延龄.汽车运用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3]庄继德.汽车轮胎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4]赵雪竹,周芳华.车辆轮胎的使用保养[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7(4).

篇5

关键词 :职业能力 汽车检测与维修 专业课程体系 校企合作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造就了一大批复合型高技能人才。高职教育设置的专业往往涉及某个技术领域或某个行业,涵盖多种职业,这些职业往往对技能的要求较高。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在专业设置上主动适应汽车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探索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为主线,注重关键能力的培养,突出汽车职业教育特色,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与就业岗位要求相适应,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

学校自2006年起与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合作,组建奔驰售后服务实验班(以下简称奔驰售后班)。奔驰售后班面向奔驰汽车售后服务行业,相应的职业是奔驰汽车维修接待员、维修工、保修员、调度员、配件管理员与工具管理员,主要从事奔驰汽车维修接待、维修保养、保修、调度、配件管理与工具管理等岗位工作。因此,奔驰售后班提出以就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为基准,并参照国家职业标准,对课程及课程内容进行重整,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一、奔驰售后班职业能力培养特点

从职业能力的结构上分析,一个人的职业能力包括三个层面,呈现金字塔式。职业能力的基层是面对所有职业必备的关键能力,如:交流表达能力、问题处理能力、自我实现能力、管理能力、竞争能力、逻辑运算与空间想象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职业能力的形成框架是定向的通用职业能力,即某种职业领域一般应有的、具有共性的普通职业能力。职业能力的最终结果是形成专门的特定职业能力,即形成在专门职业岗位上,在专业范围内,符合专门工作要求的职业能力,它是职业岗位的最终表现。奔驰售后班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主要集中在前两个层面,分别为关键能力和奔驰售后服务职业领域一般应具有的专业能力。前者为职业核心能力、素质能力,也被称为非专业能力,后者被称为专业能力和应用技术能力。

奔驰售后班主要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包括:良好的交际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合作意识,具有较好的自学能力、中英文阅读能力、翻译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和安全环保意识等。奔驰售后班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包括:能够独自完成奔驰汽车A、B类维护保养,能够使用奔驰专用诊断仪STAR-D对车辆进行快速检查,能够独自完成奔驰新车检查(PDI),能够熟练使用WIS(车间信息系统),能够使用EPC(配件管理系统)和ASRA(工时计算系统)等。

二、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奔驰售后班采用“2.5+0.5”的校企合作教育教学模式,其中前五个学期主要在校学习,第二至第五学期中每学期在奔驰4S店实习三周,第六学期到4S店进行顶岗实习。在此基础上,按照“以胜任职业岗位群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用人单位要求为标准”的原则,进行反向设计,制订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奔驰售后班在校学习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均采用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

1.专业基础课

奔驰售后班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汽车机械基础和电工电子基础。

(1)汽车机械基础课以制作F1赛车为载体,融入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基础以及液压传动的部分理论知识。通过制作F1赛车,掌握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测量、画线、锯削、锉削、钻孔和攻套螺纹等基本技能。

(2)电工电子基础课以制作万用表为载体,根据实用性、适度性、严密性和职业性的原则选择部分理论知识。通过制作万用表,掌握电烙铁、万用表、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等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电路绘图、读图和焊接等基本技能。

2.专业课程

奔驰售后班打破传统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将其内容结合奔驰汽车技术特点进行重组,该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奔驰汽车非技术、汽车保养、汽车电器、奔驰发动机构造与管理系统、制动系、传动系和行驶系。

(1)奔驰汽车非技术课主要包括梅赛德斯—奔驰的历史、车型与底盘的分类、WIS系统、ASRA系统、EPC系统和DAS(诊断辅助系统)。通过对各个系统的反复操作与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奔驰各个系统。

(2)汽车保养课包括奔驰汽车的各种保养油品和辅料、新车PDI、A级与B级保养、ASSYST/ASSYST PLUS(主动保养/升级版主动保养提示)系统。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与保养练习,学生能够独自完成奔驰汽车的新车PDI及车辆A级与B级保养。

(3)汽车电器课主要包括蓄电池、发电机、启动机、照明系统、空调系统、汽车电路、TELEMACTIC(娱乐影音)系统、CAN(控制器局域网)通讯系统和DAS(进入许可)系统等内容。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了解奔驰汽车各个电器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并能够利用奔驰专用诊断仪STAR-D完成各个电器系统的保养、检测与基本故障的排除。

(4)奔驰发动机构造与管理系统课以奔驰M272发动机为例,详细学习发动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整体拆装、主要零部件的检测、总成的检测、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管理系统检测与故障诊断。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够完成奔驰发动机的解体与组装,能够完成部分零件及总成的测量,并能够利用STAR-D、万用表和HMS990对管理系统进行检测与故障诊断。

(5)制动系课以奔驰汽车制动系统为例,学习制动基础、ABS(制动防抱死系统)与ASR(驱动防滑系统)、ESP(电子车身稳定系统)、BAS(制动辅助系统)、SBC(电磁感应制动系统)和ABR(自适应制动系统)。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够对制动器及电液控制系统的主要元件进行拆装,了解各个电液控制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工作原理,能够利用STAR-D对各个电液控制系统进行检测,并排除常见故障。

(6)传动系课以奔驰汽车传动系统为例,主要讲解离合器、万向传动装置、手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和驱动桥等内容。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掌握传动系各个组成部件的功能、结构和工作原理,能够拆装各个主要部件,并能够利用专用工具对各个部件进行检查与故障排除。

(7)行驶系课以奔驰汽车行驶系统为例,主要讲解悬架、空气悬架、ADS(可调式悬架系统)、ABC(主动车身控制)系统、助力转向系统、车轮与轮胎和四轮定位。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掌握奔驰汽车行驶系统各个主要部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能够拆装各个主要部件,并能够利用奔驰专用诊断仪对各个电控系统进行检查与故障排除,能够对奔驰汽车进行四轮定位。

3.实践课程

奔驰售后班的实践课程主要包括4S店实习、顶岗实习和毕业论文。4S店实习安排在第二至第五学期,共四次,每次三周。通过4S店实习,学生认识奔驰4S店的车间环境、修理工具,了解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与职责要求,了解奔驰汽车维修企业的经营、生产管理程序及经营管理部门的组成,能够将所学内容应用于生产实践,参与保养项目、发动机大修、自动变速器大修、空调系统的检测与故障排除等在学校难以遇到的典型工作项目,并对4S店常见工作项目进行反复练习,提高工作效率。顶岗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通过之前的4S店实习,此时学生对奔驰4S店及各个岗位已经熟悉,4S店对某些学生也已经有一定了解。学生经过与4S店双向选择,确定顶岗实习地点与实习岗位,并能够完全履行其岗位的全部职责。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由学校与企业双方共同管理。毕业论文与顶岗实习同时进行,根据学生顶岗实习岗位确定毕业论文题目,毕业论文题目必须与顶岗实习岗位相关,由学校教师指导完成。

三、关键能力培养

关键职业能力包括以下几方面内涵:职业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奔驰售后班非常重视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甚至可以说所有专业课程是在以培养专业能力为载体,培养学生关键能力。专业课的学习均采用理实一体的教学方式,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通过分组学习、分组工作,培养学生在工作过程中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合作意识;通过阅读英文专业技术资料,完成工作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阅读能力、英文阅读能力、翻译能力、归纳总结能力;通过查询WIS,完成工单,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安全与环保意识;通过小组成果展示,培养学生归纳总结与准确表达的能力。

篇6

1.引言

2015年经过河北科技学院学术委员会评审、确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作为院级特色示范专业建设项目,并得到了陶行知基金会的支持。现就建设过程中部分感触较深的创新点提供给工程技术类专业教师共勉,大家从而可以少走弯路,使我们的高职教育按照国家和社会需要良性快速发展,使我们的人才培养质量尽快提高。

2.课题研究创新

2.1设立突出专业特色的职业能力课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首先要明确办学定位、目标,专业教学计划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确立哪些是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以及和专业基础课程之间的课时分配、衔接关系对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

汽车检测维修技术专业在河北科技学院于2003年9月开始招生,历经了将近12年的发展历程,一直以来是学院重点建设专业,课题104116自2010年6 月立项 ,2012年8月日顺利结项,自结题至今历经近三年的实践检验,顺利进行了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完善和实践检验工作,职业能力课程设置如表一所示,同时设置了素质拓展课程,如社交礼仪、消费心理学、汽车驾驶技术等课程,在汽车检测维修职业能力的养成和素质培养等方面优化了课程体系,实践证明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首肯,人才培养质量越来越适应社会需求。

2.2突出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

教学计划中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涵盖课内实训、综合实训、职业资格培训、顶岗实习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专业核心课程课内实训、实验约占总课时的25%,实践教学的合理设置奠定了职业能力和素质养成的基础。

2.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创新能力

2.3.1学会方法比学会知识更重要

学生学习很多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知识和锻炼更多的职业技能很重要,但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兴趣,通过师生切磋、锻炼学生找到研究汽车的方法和手段更为重要。在汽车ABS压力调节器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主动拆解,自发使用蓄电池实验回油泵电动机性能,区分进油阀和回油阀;听懂不如学懂,实验室新买来的空调回收充注机,销售人员对如何调试、使用均不能做出正确说明和演示,通过组织技术攻关小组通力协作、群策群力突击研究说明书和操作面板,对设备进行了安装调试,目前各届学生熟练使用此设备对学院的车辆进行制冷系统进行一系列作业。汽车诊断仪使用方法不是演示给学生看,而是引导学生使用,只打开点火开关ON档,通过执行元件动作测试能既能判断点火线圈、电磁阀等执行元件及其线路是否存在故障,借助学生的好奇感和自信心,再进一步通过故障码调取、清除故障码、数据流分析、波形测试加深学生的认识,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只有深入学习理论知识才能结合诊断仪系统进行汽车故障诊断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

2.3.2自主创新

汽车高新技术的学习,启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农用升降机设计与制造、汽车洗车器研发、高空玻璃清洗机设计与制造、理论力学教具研发、电控发动机实训台架研制都是受到汽车技术的启发而研制成功。

2.4 实行“准军校式”学生管理,实现“零距离”办学目标

针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按照学院统一要求实行准军校式管理,目的是通过军校式的管理教育模式,按照军人的基本标准来教育、规范和磨练学生,培养坚强的意志、优良的作风、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树立牢固的时间观念、上下级观念、纪律观念和团队精神;使其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

东风日产保定轩宇久久专营店评价2008级吕宵(女)同学在汽车服务顾问岗位上“工作零失误率”。目前校外汽车实训和就业基地达到21家。其中仅河北庞大汽贸集团在全国各地维修企业多达170多家,学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学生获得毕业证书同时,也获得高级工证书、军事训练证书、驾驶证等,在技能和综合素质各方面实现了董事长倡导“零距离”办学的目标。

2.5教学手段和方法创新

2.5.1倡导理实一体化教学

积极倡导在教室中进行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室融多媒体教学、实物教学、试验和实践教学与一体,教师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5.2 倡导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情景教学

在理论授课过程中,倡导案例教学法;在课内实习和综合实训过程中,演练企业工作项目:如免拆清洗燃油供系统;设置故障情景:如电控悬架车辆高度控制失效等。

2.5.3教学评价以能力和素质为依据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发掘,对于自学能力强,能够解决汽车疑难杂症、在理论和实践过程有独到见解和特殊贡献的同学,对于课外创新活动小组、开放实验室活动、体育比赛、社会公益事业等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同学进行加分鼓励。

3.课题研究成果

3.1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与实验室建设成效:在学院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完善了汽车维修中央实训基地建设,提高了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重新建设的实验室有:汽车电器实验室、汽车电控实验室、发动机原理实验室、自动变速器理实一体化教室。通过师生共同努力新增廊坊东方华明、廊坊燕宝等5家实训基地。

3.2研究报告、教材建设成绩:王志欣教师撰写的汽车维修服务业人才需求分析D-专题报告,于2012年6月荣获河北省教育厅、省高教学会三等奖;《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2013年3月荣获河北省教育厅教学科研成果三等奖。

3.3省级精品课建设成果: “电控发动机原理与检修”于2011年4月荣获省级精品课,同时课题组成员对省级精品课"汽车电器结构与检修"进行了不断地完善和实践检验。

3.4师资培训:师资培训按照聘请校内外专家讲座和校外实训基地挂职锻炼相结合,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占85%以上,正高级职称教师3人,副高级职称教师6人。

3.5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建设成果: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在2014年获得陶行知基金会重点建设专业资助,成为院级特色示范专业建设项目。

3.6科研创新:师生研发成功理论学教具、高空玻璃清洗机、本田锋范发动机实训台架。

3.7工程技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广和实践:课题成果在贺阳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通信工程专业,河北科技学院机电工程系部分专业进行了推广普及,实践效果受到了用人单位和学院领导、广大师生的高度肯定。

参考文献:

[1]河北科技学院官方网站;河北科技学院军校式管理规范(试行),2014.3.14;

基金项目:

河北科技W院校级课题“深化校企合作实现效益最大化”。

作者简介:

篇7

受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汽车制造技术很晚才出现,在20世纪50~60年代才有所起步。当前所使用的汽车检修技术均是以当时的汽车制作技术为基础发展而来的。事实上,汽车检修技术在我国有如下三个发展阶段: 

1.1 起步阶段(起于1960年、终于1969年的60年代) 

在20世纪60年代前后,我国在汽车制造方面实现了自主研发,相关的检修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在这一阶段,人们已经为发动机气缸研制了漏气检测仪。其他的一些检修仪器和检修技术也被发明出来,这使得我国在汽车检修技术方面不再是“一无所有”。 

1.2 发展阶段(起于1970年、终于1979年的70年代) 

受我国当时的工业发展计划影响,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大力发展重工业,许多工业相关技术都得到了迅猛发展。在这一阶段,汽车检修技术也出现了明显的进步。人们在检修汽车零部件时,不再是将车辆拆解开来进行单个部件的独立检修,而是在不解体的前提下对汽车的综合性能进行检测。在这一时期,更多的新技术和新设备被应用于汽车检修中。 

1.3 快速发展阶段(自1980年起至今) 

这一时期,我国采取了改变整个国家的政策——改革开放,人们在衣食住行上出现了质的改变,汽车不再局限于高等人士使用,逐渐进驻到千家万户中,慢慢取代了自行车,成为最主流的交通运输论文出行工具。由于汽车拥有量暴增,汽车故障维修也成了诸多车主的首要需求,相关检修技术也因此而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一些检修设备和检修技术已经实现了自动化发展目标,其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2 汽车检修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2.1 相关法规愈加完善 

我国于1990年颁布了《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这项法律性文件对车辆提出了强制性的要求,即车辆需要经期接受检测,检测后视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修理,耗损严重的车辆需要进行强制维护。次年4月,《道路运输业车辆综合性能监测站管理方法》又提出了建设汽车检测站的要求,并对其职责、成立条件、资格认证给予了严格的要求和明确的规定。在随后的近二十年来,我国又陆续颁布并实施了上百条有关汽车检修的国家级规定与计量检定规程,这些法律条规的颁布和实行使得汽车在综合性能检修上实现了有法可依。 

2.2 检修力量愈加壮大 

随着汽车保有量在我国的激增,我国于20世纪末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数量众多的监测站,对人们的行车安全给予了有力的保护。汽车检测站的建立尽最大可能地避免了交通事故发生,力争将交通事故发生率压制到最低水平。据笔者所知,我国首个汽车检测站于1980年建立于大连市,在随后的数十年来,检测站陆续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至今数量已经超过1000个,并呈现出网状的发展态势。可以说,我国的中等及以上等级的城市均至少建立起一个检测站,这样的建设现状大大推动了汽车诊断技术的发展。 

2.3 技术含量愈加提高 

20世纪末,我国在计算机技术上获得了蓬勃而迅猛的发展,汽车中已经开始应用电子控制系统,而汽车检修技术也与电子控制系统相结合,在汽车故障诊断中不仅实现了硬件的批量诊断,更是通过专家系统专家实现了汽车故障的远程诊断。总的说来,汽车检修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检修技术出现了显著的提高,脱离了传统手工操作和单功能的缺陷,开始向自动化、多功能方向发展。 

3 具体检测技术——以汽车发动机为例 

所谓的汽车综合性能包括如下方面:安全性、动力性、环保性、可靠性、经济性。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动力源,其综合性能检测需要从气缸的密封性、空燃比、点火正时等因素来入手。笔者便以发动机检修为例,详细分析汽车综合性能的具体检修。 

3.1 检测对象 

3.1.1 点火系统。点火系统关系到汽车能否正常启动与持续运行,若要对其进行检修,则要对点火提前角、各气缸的点火压力值、白金闭合角以及分电器重叠角进行全面检测。通过对各要素的维修来实现系统的正常点火。 

3.1.2 配气相位。配气相位不是一成不变的,汽车启动后多个零部件都会发挥自身作用,不同零件的调用会导致配气相位出现不同变化,故综合检修应对配气相位实施动态检测。 

3.1.3 启动系统。启动系统在启动时,电流、电压以及转速的变化都会导致系统处于不同状态。任何一项因素出现异常,都会令系统无法启动或者在启动后很快便熄火。 

3.1.4 气缸压力。气缸通过做功来产生动力,若气缸压力过低会导致发动机运行无力,若气缸压力过高会使发动机处于危险状态。检修时要注意对气缸压力的准确检测,以便在修理时准确调整气缸压力。

3.1.5 柴油机的供电系统。汽车虽然名为汽车,但在供油上可分为汽油用和柴油用两种,针对柴油机的供油系统,需要对喷油嘴的喷油状况、供油泵的压力状况以及供油时的均匀性进行诊断。 

3.1.6 充电系统与发动机异常响声。充电系统的运行正常与否关系到车内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的正常运行,检修不可忽视这一点。汽车可能在曲轴轴承、活塞销、连杆轴承、气缸、气门处发出异常声响,这都是汽车发动机故障的一种体现,检修时应对其进行相应的诊断。 

3.1.7 发动机功率。无论是汽油机的单缸动力还是发动机的总体动力,都与发动机的功率息息相关,对其有效功率进行检测,可以准确判定发动机的运行状况,获得发动机的实际动力值,进而实现发动机的有效检修。 

3.2 功率检测 

3.2.1 动态检测。动态检测发动机功率,可以通过节气门的开度与转速均变动来实现。其测量原理源自某一动力学方法,即:将发动机中心设定为某一曲轴中心线,所有处于运动状态的零部件则是绕其转动的回转体。在不施加外力且发动机一直以怠速运行的情况下,发动机一旦将节气门开启到最大,这一刻产生的动力将会剧增,所有部件将会克服机械阻力矩与混合气体具有的阻力矩,使所有部件在有效转矩内发生速度的提升。这时,发动机得以将自身的惯性力矩完全克服,直接加载到最大的空载转速。而同一发动机其内部运动部件具有定值的转动惯量,若有效功率突然变大,那么瞬时角加速度也会随之变大,加速时间将因此而明显缩短。鉴于这一原理,只要掌握A发动机在B转速下的瞬时角加速度C,即可计算出A发动机的有效输出功率D。这种方法在检测时没有施加外力,测量功率时无负荷、无外功,不必解体发动机即可迅速测得发动机的有效功率,也不必借助大型设备,在现实中有广泛的使用。 

3.2.2 稳态测功。与动态测功方法相比,稳态测功需要施加外力、借助外部设备,因此是一种有负荷的测量功率方法。若要对发动机进行稳态测功,首先需要保持发动机处在转速一定、节气门有一定开度、其他参数不变的固定状态,然后才可借助水力/电力测功器、电涡流测功器以及机械测功器等设备进行功率的相应测量。 

事实上,稳态测功的本质为间接测量,即需要首先测得发动机的转速与转矩之后,才能将数值套入公式进行有效率功率的计算。与动态测功不同的是,动态测功要将节气门开度保持在最大,稳态测功则是对不同开度的节气门所产生的不同有效功率进行分别测量。若节气门全开,则发动机处于全负荷状态,其有效功率也是发动机最大负荷下的有效功率;若发动机节气门开度变小,则发动机的负荷状态将会减轻,实际有效功率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其运行原理是发动机处于不同负荷状态,其转速及转矩均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公式计算必须要将这些因素全部考虑在内。这种方法测得的结果更加准确,但在操作上费时费力,一般仅作高校和研究院试验用途,较少用于汽车检修站。 

4 结语 

经济政策的变化使得社会经济得以飞速发展,人们在衣食住行上实现了质的飞跃。作为现代主流交通工具之一,汽车随着家庭经济水平的提升实现了数量上的爆炸性增长。然而,随着汽车的不断普及,汽车的故障维修也成了人们所关注的重大问题。人们更是出于对自身生命安全的保护需求,对汽车综合性能的检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就汽车检修技术的发展历程、当前状况以及具体的检修技术进行了上述研究,希望对从事相关研究的人员起到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C-0180-03

“十一五”期间,我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汽车产业作为广西继食品产业之后第二个千亿元产业,其发展势头迅速,专业人才需求迫切,国家已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才列为国家紧缺性人才之一。广西作为西部地区,办学条件相对薄弱,伴随着高校持续的扩招,面临着更多的问题、矛盾与困难,必须依照现代高职教育规律探索出一套形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由笔者等教师完成的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汽车电气系统与检修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高职高专汽车专业‘双证书’制度推进及职业资格鉴定工作研究与实践”及相关区级教改项目为推力,科学革新,努力实践,历时六年,探索出一套在职业资格框架下的特色鲜明的“一体两翼”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辐射并带动其它院校汽车专业方向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

一、教学改革的背景、思路

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的指引下,基于多元智能的人才观、全面发展的能力观以及生命发展的基础观等新职教思潮得到了迅速发展,全国高职高专掀起了一场空前职改革命,许多高职高专乘此良机,在教育部推动的“211”高职示范院校、国家精品课程、国家教学团队、国家教学名师,以及100所骨干职业院校建设等方面收获颇丰,他们改变了观念,壮大自己,赢得了市场与生源。在这场职改竞赛中,其核心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打破原来重知识的学科体系,重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行动体系,实施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工学交替,走教学做一体化之路。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近年来已经建成万人大学,学院各方面建设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汽车专业由原来的一个专业建成现在由4个专业所组成的专业群,每年招生人数达到300人,但随之而来的是专业人数增长过快带来招生生源质量不高、学生上课听不懂、实践能力不强等问题。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学生访谈、用人单位调查等方式,反复论证查找问题:一是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行业需求结合不高,从而导致课程设置不合理,不能适应行业发展需求;二是教学内容安排过于理论化,与实际工作岗位脱节;三是教学方法与手段不够创新,不能适应教学需求;四是师资建设整体不协调,滞后于课程改革;五是实践环节与职业教育要求相距甚大,职业资格在内涵建设不够。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整套特色鲜明的“一体两翼”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以职业能力为中心,既满足学历教育的要求,又适应职业资格取证的需要。所谓“一体”就是按照“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需求为目标”的三位一体主体方向构建课程体系主体。“两翼”是指大专学历教育的文化知识结构与中高级工的职业资格标准。

二、教学改革实践

(一)在职业资格的框架下按职教规律重构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课程体系。实行“一体两翼”人才培养方案,在职业资格的框架下,按现代高职教育先进理念重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要素,革新教学手段与方法。首先,确定以培养高技能应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培养方案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其次,在课程的整合与开发上,将专业主干课程与职业标准相结合,把学历教育的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内容相互融合,把职业资格标准作为学历教育的内涵,引入到教学中来,根据中高级工的职业资格标准和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课程开发、教学设计,实现“双证融合”;再次,通过“课题带动、项目拉动、比赛促进、迎评促建”,建设成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大力推进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最后,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分步推进理实一体化课程建设,目前我们对汽车电气系统检修、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汽车构造、汽车美容四门课程分别进行不同程度理实一体化改革。

(二)强化实践教学,多平台打造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结合区情、校情及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特别是近四年来,学校加大实践环节的投入力度,按汽车4S店的标准,打造“校中厂”,按课程建设需要,构建了“课堂实验实训+多平台整周综合实训+拓展性实践”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强化课堂实践教学。第一,增加课堂实践教学的时数,要求专业基础课程每门都应有课内实验实训课,应用性课程试验实训课不少于25%。第二,既要开设汽车常规保养、内饰拆装、汽车悬架拆检、汽车清洗等技能型的实训课,也要开设汽车油耗检测、汽车排放检测与分析、汽车测滑性能检测等原理性实验课程,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多平台搭建综合实训。我们依据就业方向,在实践环节我们分为五个模块,即为汽车机修方向、汽车电工方向、汽车美容养护、汽车销售与保险理赔,且为每个模块方向都构建了多平台的多维度的实践体系。如汽车电工方向,我们有汽车电气实训室、汽车电控技术实验室、整车故障实训室来满足学生在不同学习层次与过程对实践环节的要求。

(三)解放思想,内培外优,打造双肩挑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实施“走出去,请进来”师资队伍建设方针,强化内训,通过建立一套合理的专业教师职业核心能力测评体系,要求专业教师既要能讲,还要能做,有较强的课程组织能力,有较好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既要做主导,又要做辅助工作,实现角色的转变,突显学生主体的地位。我们的做法是“转变观念,敢于挑战,勇于承担”,即深入掌握职业教育内涵,注重学生全面提升,敢于到企业中磨练自我,提升技能,敢于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与手段,转换角色,言传身教,学生受益,自身提高。

同时,我们从校企深度合作的企业一线聘请能言技优的骨干技师来校承担一定量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工作。

(四)校企共建,实施“全过程多维度的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在学校统一部署下,以“深圳美鹏订单式”、“中国博士培训”合作为契机,由学校、行业、企业3方联动,全面合作办学、全程合作育人、全员合作就业。基于企业真实工作过程,实施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同开发专业课程、校企共同建设专业教学团队、校企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共同实施专业教学、校企共同开展教学评价、校企共同负责学生就业等多维度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后达到多方共赢,校企合作发展的目标。

(五)扎实推进人才培养建设,全方位打造机制与制度保障

在纵深推行理实一体化的课程改革中,各高职院校都不同程度地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高职院校过于强调课程体系解构与重构,而忽视建构一套与课程改革方案相适应系统化的质量保障体系。为此,我们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实行工学交替、能力递进“332”模式,即在课程安排上我们采用将学生三年分为八个时间段,利用寒暑假,灵活安排学生在生产旺季(下半年)和企业中实践,生产淡季在学校学习。安排见表1所示。

同时,我们针对理一体化课程、校内实验实训课程、顶岗实习的需要,不断的改革探索,成功摸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机制与制度,见表2所示。

三、教学改革成果

(一)推进了汽车专业的教学改革和建设

项目的实施,有效推进了学校汽车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高质量教学平台的建设。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已建成广西特色专业;建成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汽车电气系统检修、汽车构造等3门区级、校级精品课程;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汽车美容教材被列为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立项建设了汽车校级优秀教学团队;2011年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荣获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获得50万元资金资助,汽车电气系统检修及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被认定特色课程。这些平台建设为高素质应用型高素质汽车应用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推进了学校实践环节建设,改革实践教学

经过多年建设,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汽车专业先后获得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实验室项目2项,获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1项,加学校持续投入,总计近五年来投入达到了600万元,实践场地达到6000平方米。实验室正从传统的汽车实验室中过渡到适应社会发展的培养现代高级应用型技能人才的需求。2010年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汽车维修技术实训基地被评为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三)促进学校汽车应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项目的实施,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校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专业技能训练、职业资格培训与考证、社团活动以及社会实践,表现出较强的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社会的肯定与好评。学生组队连续参加了二次广西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2010年荣获第四名,2011年在全区16个参赛学校中荣获第三名。

职业技能鉴定方面成果喜人:2007年申请并获得批准成立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站;2007年培训与考证人数为250人,2008年培训与考证人数为310人,2009年培训与考证人数为365人,2010年培训与考证人数达到400人,成为桂林市汽车方面最大的培训与鉴定机构;鉴定站每年被桂林市劳动局评为“职业鉴定先进单位”,培训教师多次荣获“职业鉴定先进个人”称号。

汽车专业毕业生历年来都达到并超额完成就业指标,就业率均达到96%以上,位居广西各高职高专院校的前列,学校每年荣获自治区就业先进单位,并获国家就业先进单位一次。

在2003年的迎评及2012年申本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汽车专业作为学校拳头专业,其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得到专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为学校首批6个本科专业之一。

(三)研究成果受到关注和好评

课题组成员完成了广西教育厅的相关教改课题2项,通过了相关部门的鉴定和验收,项目成果得到了同行专家的肯定,在研区级教改项目2项,公开出版规划教材2部、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其中核心期刊3篇、广西优刊6篇,其学术观点多次被学术界引用;课题组撰写的“产、学、研三结合开发我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型人才”获《中国汽车报》主办的首届中国汽车人才论文评比二等奖,获奖论文己收藏于由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的《汽车创新与人才战略》论文集。多年实践与探索而形成的“一体两翼”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受到兄弟院校与企业的高度赞扬,其中广西师范大学(汽车专业大专层面)、桂林市交通学校、桂林市技师学院在汽车人才培养方面也借鉴了该教学成果。

四、成果的创新点

第一,汽车应用人才培养从地方院校办学定位、服务面向社会、服务面向广西的实际出发,较早进行了课程改革实践,充分把握现代职教理念,工学结合,在职业资格框架下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校情及区域发展需要的,特色鲜明的“一体两翼”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篇9

根据协议,在未来两年内。北奔重卡计划将新一代重型卡车引入中国市场,采埃孚则准备在中国生产整套后桥悬架系统,以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因此,采埃孚将通过引入整套的卡车后桥悬架系统型谱,进一步拓展其产品业务;北奔重卡所生产的重型卡车也将配备一套符合欧洲质量标准的、由采埃孚提供的钢板弹簧式或气动弹簧式后桥悬架系统。此外,双方还就驾驶室悬挂和其它底盘技术等未来有可能进行合作的领域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全国掀起空调维修比赛热潮

继《汽车空调制冷剂回收、净化、加注工艺规范》(JT/T 774-2010)行业标准的宣贯培训班在江苏省常州市举办后,全国各省市宣贯培训会和职业技能大赛如火如茶地进行。17个省、市、自治区开展了宣贯培训、空调大赛培训和空调大赛预赛活动,其它省市将陆续在国庆前后进行各省预赛,并于十月份在北京进行全国总决赛。因为斯必克对节能减排、大气环保技术、设备上的不断创新和推广,早在2007年就已荣获美国环境保护署颁发的“全球气候保护大奖”和“大气臭氧层保护大奖”。如今,斯必克正在不断将其在国外的先进经验带入中国。

空调维修比赛不仅有利于增强行业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遏制汽车维修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和受控物质消耗,促进汽车空调制冷剂的回收利用和节能减排。同时,对适应国际环境公约的要求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辉门荣膺中国2010年“最具竞争力”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

辉门公司荣膺由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博览会(CIAPE)和盖世汽车网联合举办的2010年“最具竞争力”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奖项。该年度奖项旨在表彰在中国汽车行业取得重大成就的企业。今年共有超过900家企业竞争10个奖项的十强,辉门荣登发动机零部件十强企业。颁奖仪式于9月2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辉门在中国的投资始于1995年,目前在中国有2300名员工。辉门亚太总裁费瑞克先生说,“对汽车行业和辉门来说,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中国市场都具有战略意义。通过我们在上海新成立的亚太总部和技术中心,辉门中国将继续在这个地区的发展增长,并为这里的客户提供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的产品。”

首届“舍弗勒绿色风能”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奖励基金在京发放

2010年10月13日,首届“舍弗勒绿色风能”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奖励基金于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2010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开幕式上正式发放。

“舍弗勒绿色风能”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奖励基金是为促进中国风能事业的发展,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培养高素质、高水平风能人才。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和德国舍弗勒集团共同设立。奖励基金由德国舍弗勒集团提供,用于奖励成绩突出的风能专业研究生及其导师。“舍弗勒绿色风能”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奖励基金的设立,再次表明了舍弗勒集团在中国绿色风能领域的积极贡献。

博世商用车业务重回增长轨道

在经历了由经济危机造成的市场低靡时期之后,博世的商用车业务重现增长迹象。博世预计,其商用车业务在2010年的销售额将达到68亿欧元,相当于博世集团汽车技术销售总额的四分之一。2011年。博世在这一领域内的销售额目标为74亿欧元。汽车行业的复苏园地区而异、因市场而异。2010年。中国、印度和巴西的商用车产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危机前的水平,在西欧和北美地区也呈现出两位数的增长。

博世十个最大的商用车客户中有四个是中国的制造商。博世目前在中国约有300个柴油发动机开发项目,其中有三分之二的项目目标满足至少与欧4相当的排放标准。鉴于新兴市场的巨大市场需求,博世在优先确保这些国家的工程生产能力充足的同时,也在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上海国际汽车零配件,维修检测诊断设备及服务用品展览会

2010年12月8-11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展期延长至4天,迎接更多全球买家作为亚洲最大的汽车零配件、保修产品及汽车用品行业服务平台,今年的Automechanika Shanghai将于12月8-11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展会面积,供不应求扩大至13万m2,较上届激增25%,共设11个展馆。

新老展商,品牌云集

汽配企业包括Dayco、意大利Fiamm、美国雷贝斯托、亚太机电、钱江弹簧、杭州西湖、无锡威孚、万安科技、珠海华粤、扬生实业:汽保企业包括科吉、依工聚合(ITW)、元征、久良诺、史丹利、大力、光明、黎明、巴兰仕、祥鸿、意大利PIUSI等企业已报名参展。

海外展团,华丽登场

法国、德国、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西班牙、台湾地区、泰国和美国等国家及地区展团。德国展团由德国联邦经济技术部联合德国经济展览和博览会委员会牵头。新加坡展团由中小型企业商会组积。西班牙展团由西班牙汽车部件生产商会组织,并获得西班牙对外贸易协会的鼎力支持。展会获得了美国商务部的认证。美国展团得到美国商务部的支持。

协会力荐,资源亮点

在福建、山东、河北等地行业协会及贸促机构的大力支持和参与下,这些地区的重点企业参展比例大幅提高,也彰显了各个汽配基地的产品优势和产业形象。特设展品专馆,提高参观及参展效率

驱动;

底盘:

电子电器;

车身及附件、改装及用品、标准件维修设备、检测诊断、喷涂设备及耗材、工具、养护用品。

更多有关展会的详情请浏览网站:省略

行业资讯

中汽协数据,今年1-9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08.27万辆和1313.8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6.1%和36.0%。今年9月,汽车行业产销分别完成159.29万辆和155.67万辆,与上月相比产销分别增长24.7%和17.7%。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6.9%和16.9%。

工信部公布第三批进入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汽车推广目录。包括北京现代、长安福特马自达、华晨、奇瑞和上海大众在内的17家汽车公司入围,包括POLO、马自达2、科鲁兹、卡罗拉、奇瑞等74款车型上榜,可享受3000元节能补贴。日前,J.D.Power公布了2010年中国汽车销售满意度调查结果。奥迪品牌以总分869分高居榜首,而斯柯达品牌和一汽一大众也进入了前四名。与2009年相比。车企新车交付时间是唯一满意度下降的指标。

日产嘉禾油力助红云红河赛车队CRC拉力赛薛城取得佳绩经过三天的激烈争夺,2010“车神奚仲一张范汽车城杯”薛城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CRC)于

9月19日下午圆满落幕。由日产嘉禾油保驾护航的红云红河车队取得车队、车手双料亚军的好成绩,其中瑞典外援弗洛丁取得全场车手第二名,武义青年车手徐俊取得国内车手季军的好成绩,再次登上领奖台。

日产嘉禾最近推出了一款赛车专用变速箱油――酷路捷赛车专用变速箱油,它具有极佳的低温性能,美国SAE J306标准规定75W在-40℃布氏粘度不大于150000mPa・s,而酷路捷合成变速箱齿轮油在-40℃布氏粘度不大于15000mPa・s,整整低了10倍,在严寒冬季挂档非常顺畅。冬季即将来临,这将是民用车以及红云红河车队明年征战冰雪赛的最佳选择。

TRW新型胎压监测传感器技术推动低成本汽车安全

美国TRW汽车集团推出为轮胎压力监测系统(TPMS)设计的低成本、压入式传感器LCCI(Low Cost Clamp-In sensor)。该产品将配置在数个2011年款车型上,其创新设计可显著降低系统成本。

LCCI的设计采用了一种直接将螺栓拧入机壳的阀门,其单一机壳的设计亦适用于多阀门结构。这与使用螺栓和螺母相比,减少了零部件数量、提高了可靠性。该产品的优势还包括:机盖和机壳间采取激光焊接、蓄电池与阀门的连接使用顺压针连接器、并配备了耐热长效、能在-40℃-+120℃温度范围内工作的蓄电池。

SKF为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做贡献

SKF于9月19在中国东北举行的协议签字仪式上,宣布了一个试点项目,并启动其为期五年的植树造林计划。该试点项目计划投资的森林面积约为260万m2,位于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一个被风沙严重破坏的偏远地区。过去四年,SKF集团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了27%,共减少了15万t。SKF公司一贯坚持环境保护的方针。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企业的各个环节。2009年底,SKF集团在全球28个国家的97个工厂(包括在中国的所有工厂)获得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企业资讯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携上海大众、一汽一大众两家合资公司,在2010年前9个月共销售汽车147.62万辆,比2009年同期增长39%。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前9个月的销量已超过去年全年140万辆纪录。

上海通用的数据显示,今年前3季度上海通用销售已经达到742176辆,不仅成为率先冲过70万辆数量级关口的国内车企,更超过了去年全年72.7万辆的总销量。2010年9月上海通用汽车单月销量实现100825辆,同比增长41%。

国庆节之前。日产一雷诺汽车集团联合总裁卡洛斯・戈恩来到了郑州参加郑州日产第二工厂的竣工投产仪式,这已经是日产在今年第二次增加产能,前一次是在年初的广州,东风日产花都新厂开工建设。随着工厂扩建,到2012年总产能将达到24万台,产能最终将扩大四倍。

10月8日,一汽轿车的第二工厂正式投产。今后一汽马自达与一汽奔腾将各自独立生产。第二工厂一期产能达10万辆。包括B70和B50在内的奔腾品牌所有车型都已转移至第二工厂生产,结束了与马自达6共线生产的状态。

奇瑞汽车旗下的芜湖奇瑞科技有限公司宣布与明基友达集团旗下的明基材料(原达信科技)成立合资公司并签署协议,双方未来将合作研发、生产应用于动力锂电池的隔离膜材料。合资公司将设立于安徽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双方各持股50%。10月1日,宝马公告宣布。由于汽车刹车系统存在安全隐患,宝马将在全球范围内召回35.08万辆轿车。涉及的车型,不但包括了宝马主力的5系、6系、7系,还包括了5800辆劳斯莱斯轿车。9月25日,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与重庆市政府就前者在重庆投资建设新发动机生产基地项目签署谅解备忘录。总投资5亿美元,位于重庆北部新区,将于明年破土动工。

德尔福与达菲特签订柴油滤清器技术许可合作协议

德尔福公司与苏州工业园区达菲特过滤技术有限公司近日签署了高端柴油车车用滤清器技术许可合作协议。根据达成的合作原则。德尔福将向达菲特在车用高端滤清器方面提供技术许可转让和工程支持,使达菲特能够生产出满足德尔福技术要求的高端滤清器,以满足共轨系统的市场需求。

这个滤清器生产许可项目将成为德尔福柴油系统本地化的生产基地,为中国主机厂提供高过滤效率、低成本的柴油过滤产品,支持中国主机厂更快更好地推广高压电控柴油系统在发动机上的应用,以满足日益严格的中国排放法规的要求。这是德尔福柴油电控系统零部件本地化战略在中国迈出了重要一步,也标志着中国民营高科技企业在高端滤清器制造技术和产品研发将达到世界水平。

Corghi科吉中国首家工厂在苏州落成

2010年12月11日,科吉中国工厂一纳可信机械设备制造(苏州)有限公司将在苏州举行开业典礼。科吉苏州工厂是科吉总部在海外设立的第一个制造型工厂。目前已经正常投产,在筹建之初,工厂准备生产两款拆胎机(22'摆臂式,22’仰臂式)及一款电子平衡机,三款设备将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

科吉在中国销售已十年有余,积累了良好的客户基础,随着中国工厂的落成,科吉可以更加贴近中国客户,为客户提供及时便捷的服务,期待在中国市场有进一步的提升。一方面科吉将开拓本土的大客户,覆盖更广的销售范围,另一方面科吉将深入与现有经销商合作(统洋精机与沈阳万驰),一起为客户提供更多范围的产品以及更及时地服务。今年1 2月8日,科吉将参加上海法兰克福汽配展。展位号为W4A02。

第二届汽车服务业精英沙龙在在北京成功举办

2010年9月25日,由上海思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发起并组织的“第二届汽车服务业精英沙龙在北京卡曼车饰成功举办。40余位行业媒体人、经理人及专家等受邀嘉宾参与了此次活动。沙龙在位于北京枫花园汽车电影院内的卡曼车饰举行。卡曼车饰环境优雅。沙龙气氛活跃,大家围绕着如何更好地经营汽车服务业的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主办方上海思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巧军说,“汽车服务业精英沙龙是大家共同的平台。只举办一届,是很难取得长期持久的效果的。为此,计划将沙龙办成定期性的聚会,下届北京站沙龙拟定于2010年12月举办,并希望大家积极推荐业界经理人共同参与聚会。”据悉,为了办好沙龙,以后每期会有主要的议题,如服务、打假、电子化、人才战略、渠道管理等。

篇10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英文是“Hybrid Electric Vehicle”,简称“HEV”。根据国际机电委员会下属的电力机动车技术委员会的建议,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是指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储能器、能源或转换器作驱动能源,至少有一种能提供电能的车辆称为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目前已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主要是内燃机与蓄电池混合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它被称为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本论文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也只局限于这类油电混合动力汽车。

所谓油电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以下简称混合动力汽车),是指采用传统的内燃机和电动机(电池) 做为动力源,通过使用热能和电力两套系统驱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采用的内燃机既可是汽油机也可以是柴油机,而使用的电动系统包括高效强化的电动机、发电机和蓄电池。两套系统的联合使用使得内燃机、电动机都可在高效区经济内运行,输出功率相对稳定。燃油提供了车辆运行所需的大部分能量来源,而辅助动力单元即动力电池通过电机使车辆具有更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一、混合动力汽车的检测与维修概述

汽车维修工作主要分为保养、机械维修、电器及电控系统维修、钣金和喷漆这几个部分。对于混合动力汽车来说,它与传统的内燃机汽车的主要差别在于增加了一套电驱动系统,这套系统的增加使得原本就复杂的电控系统变得更加复杂,电器及电控系统的维修难度之大不言而喻。由于增加了一套电驱动系统并对原有内燃机汽车的结构作了相应的改造,这决定了混合动力汽车必将产生出新的特有的故障类型,原本适用于传统内燃机汽车的一些维修经验、诊断思路和检测方法在混合动力汽车上可能将不再适用,所以,作为一名维修人员如果墨守成规、依赖经验,不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诊断思维的培养,将很快被淘汰。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面对接下来的挑战呢?

首先,随着汽车电控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未来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以及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汽车的主要故障将出现在电路方面,面对复杂、纷乱的汽车电路时,只有具备了过硬的理论知识后才有可能将它们理清楚、弄明白,才有可能进一步的形成正确的诊断思路,找到正确的维修方法。

其次,多观察、多比较。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要回到实践当中来,多观察、多比较。仔细观察汽车的结构,认真的比较它与传统的内燃机汽车的异同点,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的连接起来。

再次,勤总结。混合动力汽车必然会出现不同于现有传统内燃机汽车的特有的故障类型,应该在维修实践中将其详细的记录下来并认真的分析和总结,日积月累便能形成一套适合于混合动力汽车的行之有效的维修方法。

二、混合动力汽车的检测与维修

我们知道不同的混合动力系统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各不相同,这就使得不同的混合动力汽车其检测与维修的方法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本文以丰田普锐斯混合动力汽车为例简单的介绍一下与混合动力汽车的检测与维修相关的问题。

1、普锐斯混合动力汽车检测与维修注意事项

普锐斯采用的是高压电路,动力电池组的额定电压为201.6V,发电机和电动机发出(或使用)的电压为500V。在普锐斯的电路系统中,高压电路的线束和连接器都为橙色,而且蓄电池等高压零件都贴有“高压”的警示标志,注意!不要触碰这些配线。论文格式。在检修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正确的操作步骤操作。在检修过程中(如安装或拆卸零部件、对车辆进行检查等)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对高压系统进行操作时首先应将车辆电源开关关闭;

(2)穿好绝缘手套(戴绝缘手套前一定要先检查手套,不能有破损,哪怕针眼大的也不行,不能有裂纹,不能有老化的迹象,也不能是湿的);

(3)将辅助蓄电池的负极电缆断开(在此之前应先查看故障码,有必要的化将故障码保存或记录下来,因为与传统内燃机汽车一样,断开蓄电池负极电缆故障码将被清除);

(4)拆下检修塞,并将检修塞放在衣袋里妥善保管,这样可以避免其他人员误将检修塞装回原处,造成意外;

(5)拆下检修塞后不要操作电源开关,否则可能损坏混合动力ECU;

(6)拆下检修塞后至少将车辆放置5分钟后再进行其他操作,因为至少需要5分钟的时间对变频器内的高压电容器进行放电;

(7)在进行高压系统的作业时,应在醒目的地方摆放警告标志,以提醒他人注意安全;

(8)不要随身携带任何金属物体或其他导电体,以免不小心掉落引起线路短路;

(9)拆下任何高压配线后应立刻用绝缘交代将其包好,保证其完全绝缘;

(10)一定要按规定扭矩将高压螺钉端子拧紧。扭矩过大或过小都有可能导致故障;

(11)完成对高压系统的操作后,在重新安装检修赛前,应再次确认在工作平台周围没有遗留任何零件或工具,并确认高压端子已拧紧,连接器已插好。论文格式。

2、普锐斯的基本检修程序

(1)车辆进入车间。

(2)分析各户所述的故障。

(3)将智能诊断仪II连接到车辆的诊断插座上。

(4)读取故障码和定格数据,并将其记录下来。如果出现与CAN通信系统有关的故障码则应首先检查并修复CAN通信。

(5)清除故障码。

(6)故障症状确认。若故障未出现则进行故障症状模拟;若故障出现则查看故障码及相关数据流以获取相关信息。

(7)进行基本检查,查阅相关资料。

(8)根据故障现象、故障码、相关数据流并结合其他的检测手段进行故障诊断,找出故障原因。

(9)排除故障。

(10)确认故障排除。

3、普锐斯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控制系统的检测与维修

(1)对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系统进行操作前必须弄清楚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结合电路图和相关的维修资料严格按规范的操作步骤进行。

(2)普锐斯混合动力系统的相关检查

①检查变频器

查看故障码;清除故障码;戴上绝缘手套;关闭电源开关;拆下检修塞;拆下变频器盖,断开端子A和B。

将电源开关拨到IG位置,此时会产生互锁开关系统的故障码;在线束侧用电压表测电压,同时用欧姆表测电阻。

②检查转换器(戴上绝缘手套操作)

若混合动力系统警告灯、主警告灯和充电警告灯同时点亮,则检查故障码并进行相应的故障排除。

③检查速度传感器

用欧姆表测量端子间的电阻,其值应符合标准值,否则更换变速驱动桥总成。

④检查温度传感器

用欧姆表测量端子间的电阻,应符合标准值,否则更换变速驱动桥总成。

⑤检查加速踏板位置信号

将电源开关拨到IG位置;用电压表测量混合动力车辆控制ECU连接器B中相应端子的电压,应符合标准值,否则更换加速踏板连杆总成。

4、普锐斯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系统的检测与维修

普锐斯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动力电池组、12V辅助电池、电池ECU、冷却系统、电流传感器、检修塞系统主继电器等组成。

动力电池组:普锐斯采用的是镍-氢动力电池组,它具有高功率密度和常使用寿命的特点。该电池组由28个电池模块串联而成,每个模块由6个1V或2V的单节电池串联而成。所以整个电池组共168个单节电池,可以得到201.6V的高电压。论文格式。

电池ECU:电池ECU的功能是用来检测电池组的充电状态(SOC)、温度、电压、电流以及是否漏电,并将这些信息发送到HV ECU(混合动力ECU)。电池ECU还负责控制冷却风扇的工作,确保电池组处于正常的温度范围内。

电池组冷却系统:电池组冷却系统由冷却风扇,一个进气温度传感器和3个位于电池内的温度传感器以及通风管路组成。3个温度传感器和一个进气温度传感器随时检测蓄电池及进气口的进气温度,若温度升高到一定值,电池ECU将启动冷却风扇,直到温度下降到规定值,从而使电池组的温度始终保持在正常的范围内。

检修塞:检修塞位于电池组第19模块和第20模块中间,在检查或维修前拆下检修塞便可以切断电池组中部的高压电路,可以保证维修期间的人员安全。

系统主继电器(SMR):系统主继电器的作用是按照HV ECU的指令连接和断开到高压电路的动力。系统主继电器共由3个继电器组成,两个位于正极分别为SMR1、SMR2,一个位于负极SMR3。电路接通时,SMR1和SMR3工作,而后SMR2工作而SMR1关闭。

辅助蓄电池:普锐斯采用的是12V的免维护电池,它与传统的汽车用蓄电池类似,负极也是通过车身接地的。该电池对高压很敏感,对其充电时应将它从车上拆下,用丰田专用的充电机充电,普通充电器没有专用的电压控制功能,有可能毁坏电池。

参考文献

[1] 陈清泉,孙逢春 编译. 混合电动车辆基础[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2] 张金柱. 混合动力汽车结构、原理与维修[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3] 耿新. 混合动力技术的原理和应用[J]. 汽车维修与保养,2008.

[4] Jon Munson. 用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可靠锂离子电池监视系统[J]. CompoTechChina,2008(10)

篇11

近年来,虽然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一直在进行,但由于种种原因,与全国汽车维修行业生产发展的速度相比,仍存在课程体系的划分不够合理、教学内容始终落后于生产实践的要求、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等问题。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高职院校必须深化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不足目前,我国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仍然保留原有“三段式”的课程设置模式(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即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教学分段排列;各学科仍过于追求各自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不是从生产实践中引出课题进行分析和研究,针对性较差,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各门课程各自独立,缺乏彼此应有的沟通;基础课、专业课与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联系不紧密,没有达到理论教学为生产实践服务的目的,学生的实际技能训练时间和项目不足。另外,学生入学后的学习按统一的教学计划进行,而制定教学计划时对如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考虑较少,灵活性较小,加之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位置。

课程体系与生产实际有较大差距现有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是建立在“三段式”教学模式基础上的,课程设置受机械类和近机类专业的影响太大,专业基础课中机械类课程如《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机械制造》、《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安排过多,没有考虑到本专业毕业生的业务范围基本不涉及机械设计与加工的内容,而与汽车有关的自动控制技术课程,只有《液压与液力传动》和《电工与工业电子学》两门课程。机、电课程比例不当,使得教学时间得不到有效和充分的利用,大量课时浪费在毕业后应用机会很少的知识上,加上专业课程和实训的课时不足,没有足够时间去加强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另外,专业课程结构和内容缺乏弹性,选修课程少,非常不利于学生个性和主动性的发挥。相对固定的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对市场变化缺乏快速的应对措施,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对专业建设极为不利。

教学内容落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教学内容上应注重职业的生产过程和实际要求,强调专业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的针对性,以职业岗位的需求确定教学内容。本专业目前使用的教材,虽然增加了部分新内容,但课程的职业教育特色不突出、内容陈旧,难以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要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控制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的发动机、自动变速器、制动系统等各个方面的控制之中,甚至在载重汽车上,也采用了技术含量很高的柴油机,但是这些内容在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充分反映。另外,汽车维修作业中的车身修复技术,钣金与喷漆技术则根本没有涉及。这些情况使本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竞争力不强、择业面较窄。

教学手段落后,先进的实训器材和设备不足在教学手段方面,目前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相当多的课堂时间用于板书和绘图,课时容量小,加之与实际紧密结合的教学设备、模拟设备、检测仪器以及维修设备缺乏,严重影响理论教学和实训的效果。另外,近些年该专业的毕业生有相当数量从事汽车检测、汽车及其零配件的销售、汽车维修及其附属设备的销售、汽车保险等工作。学生的就业面已从原来的汽车运输、汽车维修,拓展到汽车出厂后的所有需要汽车专门知识的领域。

创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新课程体系的原则

转变高职人才教育观念,强调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育思想切实改变传统模式培养出来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知识单一、能力单一的局面,培养综合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从过分强调知识本位转变为以学生能力为本位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育除了培养专业能力以外,还要注重培养诸如语言表达、组织管理、市场把握等综合能力,把知识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

从封闭性课堂教学转变为开放性教学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新体制,以获得更多的市场信息,并充分利用有效的教育资源,提高毕业生的竞争能力。

改变“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贯彻“以学为主”的思想把教育过程转变为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创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新课程体系的具体措施

根据市场调查,确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汽车“后市场”,培养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具备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从事汽车维修、检测、管理、评估、保险、销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总体来说,汽车运输企业对该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下降,而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长,汽车维修市场在不断扩大,对汽车尤其是小轿车维修技术人员的需求量大幅度增长。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育应主要满足汽车维修企业的需求,兼顾汽车运输企业及其他企业的需求。

破除“三段式”教学模式,建立新的课程体系(1)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从市场出发,以职业岗位的能力需求为导向,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为最高目标,破除“三段式”教学模式,从实际岗位需求引出课题,提出解决方案,开发“宽基础、多模块”课程体系。强化汽车构造、汽车电气设备、汽车维修和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等课程,同时将原有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增补、重组,将其变为必修专业课和数个专门化方向的选修专业课。(2)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方案。从职业分析入手,对职业岗位进行能力分解,确定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般专业能力是计算机应用能力、汽车英语阅读能力、汽车驾驶能力;核心专业能力是汽车拆装、检查、修理能力、汽车故障诊断能力、汽车性能检测能力、汽车维修企业管理能力;基本素质要求是:较高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水平、良好的身心素质;最终围绕核心能力的培养形成课程体系。(3)增加学生实训的时间和项目。增加学生就业前的专门化实训,使学生在毕业前得到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要求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用人单位认可程度高、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应的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提高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使其获得在与汽车有关的职业群中广泛就业的可能性,而且就业时可以顺利顶岗工作。(4)采用模块式教学方式,增加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和选择性。采用“大专业、小专门化”的课程组织模式,用本专业职业能力结构中通用部分构筑能力平台,用灵活的模块式课程结构和学分制管理制度满足企业和学习者的不同需要。新课程体系把选修专业课按多个专门化方向分为多个模块,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制定不同的专门方向,学生也可以在完成规定的专门化课程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修其他的专门化模块,如电控发动机维修、自动变速器维修、行驶安全系维修、车身电气设备维修等模块,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模块化的学习资源,力求在学习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给教师和学生提供选择和创新的空间,构建开放式的课程体系,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增加先进的检测、诊断设备,满足汽车维修市场的需求目前汽车技术正飞速发展,与之配套的检测、诊断设备也不断更新,先进的发动机综合诊断仪、解码器、示波器等诊断设备和汽车性能检测设备在汽车维修企业得到广泛应用。学校应该增加专用的检测、诊断和维修设备以改善教学效果。如果学生在学校得不到实际训练,就不可能达到社会的要求。

改变教材结构,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开发与课程体系相适应的模块化教材体系,适应不同岗位的需求。在主要专业教材结构上有根本的突破,每门专业课程教材大体由基础技术篇和适用技术篇构成。基础技术篇主要解决入门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相应的基本技能的训练,这部分内容相对稳定。适用技术篇采用“积木式”结构,一方面可根据生产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增减或组合“积木”。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来讲,要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克服专业教学存在的内容陈旧、更新缓慢、片面强调学科体系完整、不能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弊端。

总之,新的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模式,主要以汽车维修行业人才需求为基本依据,面向汽车“后市场”相关企业各岗位,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倡导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培训理念和建立多样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篇1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不再只是一种单一的交通工具,而慢慢地变成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汽车业的蓬勃发展不仅给汽车生产销售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还给汽车售后服务(尤其是汽车维修业)也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作为汽车后市场――培养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技工院校不得不改变原来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适应汽车市场发展的教学改革,即:根据汽车维修企业进行设岗定编,注重基本技能和强调问题解决能力及决策能力的培养。

一、定位教育的深刻内涵及其意义

“定位教育”:即根据汽车企业的用工需求先定岗位,然后按照企业的岗位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培养。以选拔企业后备员工的名义招收中专层次和大专层次的高考和中考落榜生,在技工院校进行学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和素质教育,对于达到培养要求的学生由学校统一组织安排就业,并在学生入学时与学生签订就业协议。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因其落榜而无所事事,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的问题,也解决了技工院校招生难等问题。这样一个新的教育模式是一个符合社会、企业、学校和家长需求,合作各方皆大欢喜的、务实的、资源组合型教育模式。学生通过接受“定位教育” 模式的教育,真正获得人生生存与发展的职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汽车产业市场和维修市场的发展,对汽车维修人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决定了汽车维修人员必须以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为主。并要求其必须知识全面、理论扎实、技术过硬、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既要熟悉汽车结构、汽车原理和传统的机械维修技术,又要熟悉现代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等技术,掌握现代的电子维修技术和检测技术,且具有实践经验、操作熟练,能根据外观的故障现象快速、准确地判断并解决现代汽车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维修业不会再延用传统的师徒模式的培养方式,而会十分重视汽车维修技术人才的引进,需要有适应现代汽车维修新型的机电一体化人才进入维修行业。由于汽车市场的发展和维修人才的需要,需要专门机构来培养“汽车维修技术人员”,而这些专门机构则自然而然地落在了专门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技工院校上。但现阶段技工院校制定的汽车维修专业的培养方向和课程设置已不适应当前市场的需求。尤其是目前汽车上普遍装配的,建立在先进的信息传感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基础上的汽车控制与诊断系统,决定了维修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维修技术和检测的操作能力,这些都是传统的以机械维修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汽车维修专业所培养出的人才所不能胜任的。汽车产业不断在发展,汽车人才的培养方式也要不断地进行变更。

三、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定位教育的特点

鉴于以上汽车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定位教育”的培养模式是汽车人才培养模式最可行的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培养目标明确,教学内容规范,招生与招工相结合。首先,培养目标一定要明确,要言之有物,不能不切合实际。其次,先按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进行定岗招生,后在技工院校中按企业对员工的素质和技能水平的要求进行培养。最后,必须切合实际摸准实际目标,只有目标明确了,岗位定准了,一切都以这个目标为中心,围绕它来努力引导学生去学习和实践。

二是实行联合办学、联合教育,利益共享。由成人高等教育机构以远程的教学形式负责学历教育,技工院校负责技能、素质及学历辅助教育,由先前定岗的用人单位负责更深层次的实训教育,并在新生入学时,与学校、学生签订三方就业协议。

“定位教育”在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具体应用

(1)对于程度高技能好的学生采取快速,深层次的高级教学模式,如进行汽车维修业中的汽车检测、故障诊断、传感技术等一些现代化的维修技术的应用,毕业后可在维修企业中进行高技术含量的定岗工作;对于程度中等技能中等者采用教给其基本的维修方法。

(2)对于将从事汽车行业,但不专攻汽车维修方面的学生,比如汽车销售、与汽车相关的其他行业,采用普及型教育模式,只需大致掌握基本的理论和简单的维修操作。

(3)对于一些并不从事汽车维修行业,但对汽车维修行业感兴趣的学生,则可进行兴趣性教育模式,即第二技能的培养。

四、汽车维修专业教师的定位

对汽车维修学生进行了大致的定位以后,对于其教师也要进行一定的定位。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是一项技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教师的配备则要求结构合理、技能精湛、理论实践水平高超,然而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之处,比如说有些教师在汽车维修理论方面很有建树,有些则有过硬的维修实战技能。因此,要对教师根据学生培养的目标和学生本身的基础能力进行定位,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把教师最拿手的东西教给学生。

五、汽车维修专业课程设置的定位

在学生中实行了设岗定编,教师中也进行了相应的教师定位,则教学课程的设置也应随其进行设岗定编的教学规划。以汽车维修企业岗位需求为导向,根据现代汽车维修专业培养的目标,以应用能力为培养主线,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建立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的结构上,按素质教育、能力培养、技能实训三大类课程进行整合优化课程体系,尤其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课时比例要统筹兼顾。课程目标应根据现代汽车维修专业领域的最新科技发展水平,及时调整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将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纳入课程范畴。

这种“定位教育”的教育模式,由于是定岗定位教育,扩大了招生量,降低了流失率,给社会和学生带来了更大的好处。学生通过“定位教育”的教育模式,真正获得人生生存与发展的职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从以往的“保证就业”,实现了“无忧就业”。以上是我个人对汽车维修人才培养中的一些思考,希望对目前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能够提供一定的帮助,同时恳请有志之士,提供见解,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杨金栓.基于就业导向的中职学校专业教学改革理论探讨[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4

[2]秦会斌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期刊论文] -辽宁高职学报2003(10)

[3]刘自冉,方文理.浅析从业人员素质问题的影响与对策[J].汽车维护与修理,2001,(12).

[4]郑国强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问题综论[期刊论文] -辽宁高职学报2004(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