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训练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19 16:59:5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篮球训练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篮球训练论文

篇1

作者:柴立森 单位:阜阳师范学院

同时应试教育的压力、升学为目的的教育环境使得中学生参加篮球训练必须要克服来自家庭、社会以及学校大环境等的压力,可以说,中学阶段只有体育教师、爱好篮球运动的学生有意愿投入到训练中去。本研究通过走访教练员发现,安徽省中学篮球训练存在着严重的学训矛盾,训练时间不能得到保证。篮球传统项目学校的训练较为规范,80%以上的篮球传统项目学校每周训练3次以上,另外还有少数学校训练次数能够达到5次以上,每次训练2~3小时。然而,安徽省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却仅有男、队伍共19支,运动员251名,相对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实在是有些少的可怜。调查中多数教练员认为,应试教育环境下,中学篮球训练不可能像欧、美国家那样普及。此外调查发现,几乎没有一所中学,包括传统项目学校在内,有意愿为国家培养竞技篮球人才。训练的目的仅仅局限于为学校争光、获取运动员等级证书……,90%以上的运动员希望进入高校就读,仅有很小一部分学生运动员以“进入职业队”为目标。资源、竞赛环境资源环境主要包括:(1)自然资源,主要指训练的场地、器材、设备等;(2)财力资源,主要指训练的财力投入;(3)人力资源,包括教练员、运动员以及管理人员。调查发现,安徽省中学训练的自然资源不容乐观,被调查的16所中学中,仅有6所学校拥有室内训练馆,占37.5%,其他学校均在室外场地训练,条件异常艰苦。仅有1所学校发放训练设备(训练鞋、球衣等);经费的投入是训练的物质基础,调查表明安徽省中学篮球训练资金普遍较为匮乏,平均每年每校投入2312.6元,传统项目学校较高,达到5000元以上。经费来源主要有:学校拨款、企业赞助。其中以学校拨款为主,企业赞助多以实物形式捐赠[2];安徽省中学篮球训练教练员队伍以教师兼职为主,被调查的16所学校,21名教练员中,只有1名是专职教练,仅占4.8%。其中15名教练员毕业于本科师范院校,另有3名教练员是专科学历,其余皆为专科以下学历,仅有1名教练员有过高水平训练比赛的经历。由此可见,安徽省中学篮球教练员队伍学历结构尚可,但专业性较差。篮球传统项目学校运动员入学之前都须通过专业技术考核,普遍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准与较好的身体形态。比如安徽省传统强队阜阳一中,平均身高达到187.6cm,最高队员达到202.3cm。美中不足的是运动员普遍体型偏瘦对抗能力较弱,2011年参加全国青少年篮球分区赛仅取得了1场胜利,其余比赛皆大比分败北。以上分析不难发现,安徽省中学不乏可塑之才,但教练员队伍较为薄弱,资金来源单一,导致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较差。此外训练的自然环境也有待改善。对于运动员而言,竞赛如同考试,是对训练成果的实践检验,反馈训练实效,从而引导训练方向。因此,组织规范、管理科学的竞赛很大程度上可助推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成长。访谈发现,安徽省高级别的篮球竞赛(省级)组织周密、裁判执法较为严谨,但次数较少每年1~2次。各市组织的中学篮球比赛在组织方面则显得较为混乱,裁判等级较低,执法水平有待提高。调查表明,安徽省中学篮球训练队每年参加比赛约3~5次,共15~25场左右。虚报运动员年龄问题是每次赛会争议的焦点。

在娱己的同时具有高度的娱人性;同时篮球也是一项经济产业,欧、美国家体育产业已经成为国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美国NBA篮球文化也在全球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部门也越来越重视体育文化产业的开发,“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发展体育产业,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学篮球训练属于篮球文化系统的组成部分,其生存、发展深受外部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现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环境的改善促进了篮球运动的发展,同时受NBA篮球文化的影响,中学形成了较好的篮球氛围。中学生篮球比赛的规模、质量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2003年首届全国中学生篮球联赛在北京开幕,分南、北两个联盟,两联盟的冠军进行5场3胜的主、客场决战,决出最后总冠军,首届比赛参赛队伍128支。但是,受传统文化、学习压力的影响,此项赛事影响力甚小,参赛队伍主要来自一线城市。安徽省地处中部,经济水平也在中游徘徊,2011年GDP总量排名14位。调查表明,安徽篮球文化浓厚,草根篮球蓬勃发展,中学篮球也有很好的氛围。然而,受“全运争金”思想的影响,安徽省资金投入主要以单人小项目为主。自1994年取消专业队以来,安徽青少年篮球的竞技水平直线下降,已经连续10余年无缘全国中学生篮球比赛的决赛阶段。可以说,安徽省已经具备了较好的经济环境与浓厚的篮球氛围,但由于缺乏竞技篮球的拉动效应,中学竞技篮球开展较差。制度环境长期以来,我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采用“三级培养体制”即:业余体校~省体校~体工队。在经济欠发达的特定历史时期,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发展篮球事业是适应国情的。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转型,举国体制下的“三级培养模式”备受争议,并引发了诸如就业之类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在此背景之下,国内众多学者呼吁培养体制应适时转型。竞技篮球重回教育,“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培养模式备受众多专家推崇。可以说,国民经济的发展为中学篮球训练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并且助推了培养制度的变革。体育系统独自承担篮球后备人才任务的格局逐渐被打破,体育、教育双轨并行培养模式逐渐成型。但是应试教育下,教育系统培养体育人才制度的缺失,使得竞技篮球完全回归校园尚有很长的路要走。受安徽省体育局青少处委托,本研究小组于2011年9月对安徽省各级体校的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安徽省仅有宿州、马鞍山体校将篮球作为重点项目。其中宿州体育局与宿州一中进行联合培养,学习、训练场所均设在中学,体育局提供资金、政策支持。省体校尚保存篮球项目,但由于培养链的不健全,致使生源较少。青少处处长赖凯义表示,安徽省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任务更加依赖于中学,“体教结合”雏形已经形成,但由于中学缺乏培养经验,加之中学发展竞技篮球的意愿不强烈,造成大量的可塑之才得不到科学训练机会,凸显了当前教育制度的不完善。美国中学篮球发展启示美国从小学开始便鼓励学生发展特长,重点中学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项以上的特长,这一举措促使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对体育产生了兴趣。同时也为篮球训练营造了宽松的训练环境。进入中学阶段学生自主选择加入篮球爱好者协会进行专项训练,经过小学兴趣培养、中学专项训练,美国高中阶段的篮球竞技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高中联赛成为了美国篮球的人才库,培养出了诸如勒布朗•詹姆斯、科比•布莱恩特、卡梅隆•安东尼、凯文•杜兰特、加内特以及迈克尔•比斯利等篮球巨星。2007~2008年度美全国州立中学协会联盟统计表明,共有约18000所学校、100.2万名男女学生参加了高中校际篮球竞赛。UIL作为赛事管理机构,为了保证正常学习实践不被侵占,对每支球队参赛场次的上限作了硬性规定。以德克萨斯州为例,男、女篮校代表队每个赛季参加正式比赛的场次至少28~34场,男队最多44场,女队最多40场;学生运动员每周训练4~5次,每次2~3小时[3];每所学校都拥有2支以上的预备队,主要由低年级学生组成。美国高中篮球联赛组织及为规范,UIL规定:校际篮球竞赛、甚至校际教学比赛必须由裁判协会正式注册裁判员负责临场裁判工作,且必须于赛前14天通知客队进行认可,报竞赛组织备案。如果出现裁判违纪行为,裁判委员会调查之后会对其进行严厉的处罚。美国中学对篮球的经费投入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场馆、器材等。经费来源主要包括:广告赞助、学校拨款、校友赞助等,以赞助拨款为主。

中学篮球训练受内、外环境影响,内环境是主要动因,包括:学训环境、资源与竞赛环境。外环境由经济、文化环境与制度环境组成。安徽省中学普遍拥有较好的篮球氛围,但训练规模较小,训练的自然条件有待提高。学生、学校训练的目的取向与国家导向存在偏差。竞赛组织次数较少,省级比赛组织较为规范,低级别的竞赛组织较为混乱。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篮球文化产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安徽省各级体校基本取消了篮球项目,但由于中学培养经验的缺失、资金投入的匮乏,造成训练的规模较小、质量较低。建议1)中学应响应国家号召,切实贯彻素质教育精神,发展体育运动,在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为国家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应将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的竞技篮球人才视为己任。2)中学篮球训练应拓宽经济来源,加强自我造血能力。重视教练员的培训工作,提高教练员的业务能力,逐步实行教、训分离,加强训练的专业性。

篇2

关健词 青少年 篮球训练 存在问题

一、前言

我们在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开发与培养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缺陷,大部分地区的青少年的篮球训练缺乏系统性、科学性,不能很好地与未来的篮球发展相接轨。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早期训练过程中所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并且在训练中不断地改进与创新,不断提高篮球训练水平,为培养高水平篮球运动员打下坚实基础。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及有关大型体育论坛与会议,查阅有关篮球青少年运动员训练和培养的文献资料,掌握了早期研究人员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培养方面的研究结果,为本文的撰写提供理论依据。

(二)分析法

通过文献资料和观察所了解的材料,进行比较和分析,提出我国青少年篮球训练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三、结果与分析

(一)青少年时期必须要全面重视身体素质的训练

1.柔韧性,主要是为了增加肌肉、韧带弹性和关节的灵活性,并有助于弹跳及其它素质的发展。

2.速度,主要是加强运动员的起动、迅速动作,短距离冲刺、往返跑的速度和突然性,以及动作的速率和反应速度.

3.灵敏,培养运动员判断,分析和灵敏反应能力,提高动作快速、灵活、多变、熟练及准确性。

4.适当进行克服本人体重的弹跳练习,发展运动员小肌肉群的爆发力。

(二)必须要重视训练青少年扎实的篮球基本功

很多人对篮球基本技术与基本功的概念不清楚,往往把两者的概念混淆。通常所谓的篮球基本技术泛指在篮球比赛场上运动员进行攻守转换所运用的各种符合规则又有利于竞争的基本动作,而篮球基本功则是指人体的机能能力与这些技术动作完美结合的程度,它包括人在运用这些技术动作时表现出的力量、速度、动作幅度、灵活、弹跳的能力,同时也反映了完成动作的质量。在青少年的基础训练中,由于教学质量和教学训练水平的局限以及所要求强度不够,多半的青少年运动员只是轻描淡写般的模仿重复教练所做的技术动作,仅仅把学会和熟练当作练习目的,最终养成动作一般化的习惯,从而造成动作缺乏力度、速度、鲜明的节奏,攻守不过强硬,最终导致个人能力低。

(三)重视篮球基本技术的全面训练,规范篮球基本技术动作

篮球运动中的每一个技术动作形成都不是孤立、零散的,它是传、投、切、运、突、抢、移、防等各种技术的综合体现。所以要求青少年必须掌握技术全面且熟练。教练员首先要改掉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打野球的倾向,同时预防只注重单个技术,而忽略结合训练的片面性。当掌握技术已达一定程度时,要注意适当加强难度、强度及对抗性练习,以提高技术的熟练程度和动作速率及应变能力。

1.青少年运动员在初学阶段要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和规范

教练员首先要通过讲解和示范,使青少年运动员建立正确了解篮球动作概念。同时教练员语言通俗易懂,生动而形象化,最好能编成技术口诀使青少年更加容易接受。

2.培养青少年养成在快速中完成技术动作的习惯

篮球运动是一种快速运动。动作的突然、主动、快速要在启蒙训练阶段就给予足够重视。青少年兴趣广泛,学动作快,必须加强他们的快速反应能力。因此必须建立快速技术动作,加强提高快速起动、急停、弧线跑、转身等技术,使每个技术动作的运用时机恰当、合理,以求活练之效。

(四)加强青少年运动员正确篮球意识的培养

在青少年时期,神经系统的发育早于其他系统,适合发展反应能力、灵活性及协调性,因此也应在这个时期培养篮球竞赛所需要的、正确的心理生理反射性行动,建立起正确的篮球意识,这对以后形成快、准、灵、变等独特风格非常重要。

(五)灌输和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竟争意识,提高身体对抗的能力

我国篮球运动员总体对抗意识差、对抗能力低,很难从根本上解决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青少年训练阶段学的是没有身体接触的篮球,这样,在形成了一定动力定型和意念后想改是很难的。因此要从运动员从青少年时期接触篮球运动时就应该接受身体对抗意识,学习身体对抗技巧并在身体对抗中打球是非常关键的。并且将有助于提升我国篮球运动员的竞争心理和身体对抗能力以及顽强拼搏的斗志。

四、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从小抓起,抓好青少年篮球训练,是提高我国篮球运动水平的关键。在训练中使队员们掌握规范的篮球技术、扎实的基本功、提高身体对抗能力,专业水准的战术与意识、通晓规则,可以使我国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基础技能训练更为专业化,从而与现代篮球的相接轨。在高层次水平训练基础上,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篮球后备人才匮乏的局面,提高我国篮球运动员的整体质量,促进我国篮球水平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 体育院校统编教材[M].运动解剖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8.

篇3

一、前言

进攻与防守是篮球运动中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进攻与防守的矛盾,推动了篮球运动的发展,攻守这对矛盾互相依存,缺一不可。攻和守总是处在矛盾的统一体中。但是,从人们的思想认识方面和实践中,往往出现轻视防守的偏向,严重影响篮球运动水平的提高。因此,笔者大声疾呼应当端正对防守的认识。克服轻视防守的偏向,加强防守训练,尤其在篮球运动飞速发展的今天,加强防守训练是一战略措施,决不容轻视。

二、进一步认识防守

篮球竞赛规则规定,参加比赛的双方力争将球投入对方的篮筐,并阻止对方获球和得分就说明篮球比赛的过程是进攻与防守相互交替转换的过程。因此,有进攻就必须有防守才可称之为篮球运动,说明防守的重要性不容轻视。

三、加强防守训练应当认识的几个问题

多年来,我国的篮球届专家、学者、教练员等都曾为加强防守大声疾呼。通过广大体育工作者和运动员的共同努力,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发展起来的紧逼防守已成为我国篮球运动的三大法宝之一,为加强防守训练,应重新认识和研究一下问题:

(一)应当认识当前篮球运动的特点:

1.身高和高空优势的尖锐对抗。

2.速度的尖锐对抗。

3.技术全面的尖锐对抗。

4.攻与防的尖锐对抗。

5.身体素质的尖锐对抗。

6.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尖锐对抗等。

(二)应当认识到规则的修改对防守的要求更高

若防守质量不高造成犯规,对方就有可能因此得分,甚至由此而失败,规则是教学与训练的指南,是依据,借以促进,提高防守质量和效果。

(三)应当认识篮球比赛的场地

篮球场地上有前场、后场、端线、中线、限制区、场角区、底角区等。这些场、线、区对防守的训练和防守的效果都起着一定积极作用。

(四)应当认识篮球比赛是以球作为主体,有同伴和对手共同参加的活动。因此,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五)应当认识篮球比赛是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的。而且还有三秒、五秒、八秒、二十四秒时间规则,要求防守者充分利用规则提供的有利条件,去限制、制约和破坏进攻者的行动和配合,创造更多地进攻机会。

四、加强防守训练必须注意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篮球运动是一项综合多变、全面对抗的竞赛项目,就防守而言,有它本身的内在规律和特点。不遵循防守的规律和特点,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加强防守训练,提高防守质量,培养防守意识必须注意解决好以下问题:

(一)必须明确指导思想

首先,应克服防守训练的枯燥、艰苦、无兴趣的心里障碍,要求从思想上重视防守的积极作用,正确对待防守;其次,是应合理安排防守训练,改进训练的方法,选择多种练习形式,增加练习内容和要求,提高对防守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必须加强理论研究

重视教材建设以及教练的培训,切实把攻守平衡的思想贯彻到教学与训练工作中去。在防守的理论研究方面,首先应该认真总结我们的经验。这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不可让它长期埋没。其次是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学习要有目的性,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条件和特点,不能盲目的学习外国。

(三)必须坚持培养勇猛的、顽强的、坚毅的防守意志品质

意志是表现在行动中克服困难、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它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现代篮球运动从技术、战术的难度和身体接触频繁的特点来讲,对防守意识提出更高的要求。

(四)必须强调抓好防守体力的调节和训练

篮球运动的比赛时间长、强度大、对抗强、体力消耗大。体力的好坏与防守能力成正比关系,体力差时防守中出现反应迟钝、配合紊乱、漏洞百出,易犯规,抢、打、断球出现失误或违例等。

(五)必须坚持狠抓篮球防守基本功的训练

“功到自然成”在体育界已广泛流传和实践,篮球运动要想有所成就,必须坚持抓好篮球防守基本功的训练。

1.抓好防守基本姿势的正确性和易动性,使移动身体时蹬、转、撤、跳等动作发挥最佳效能。

2.抓好手臂挥动的目的性和合理性。扩大防守空间面积,起到干扰对手的传球或投篮的作用。

3.抓好腰部控制身体重心平衡的能力,特别是在快速移动后重心转换的平衡能力。

4.抓好观察判断对手的能力,因为完成任何一个防守动作,都是为了争取时间和空间的主动。

5.抓好防守的协作配合意识,培养善于根据比赛或训练中的变化情况主动配合。

(六)必须重视提高和培养篮球(防守)意识

要提高篮球技术、战术质量和运动水平,就应经常注意提高战术意识,培养临场观察和判断能力以及在复杂困难条件下随机应变地运用技术、战术的能力及与同伴配合的能力等。在防守中还要处理好攻守关系,做到攻中有守,守中有攻。

参考文献:

[1]王丽娣.简论篮球全场紧逼防守[J].体育科研.1997.2.

[2]孙民治.球类运动――篮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陈国瑞.论现代篮球全场紧逼防守[J].福建高校体育.1996.4.

篇4

1982年底,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委员会和中国篮球协会联合举办了我国首次篮球学术论文报告会,征到论文篇与此同时,国家体委还召开了篮球国家级教练员复核、套改高级教练员技术职称论文答辩会,这些措施对促进我国篮球理论研究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它标志着建国以来我国篮球理论研究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阶段。1984年,中国篮球协会、北京体育科研所,联合召开了篮球运动科学化训练讨论会,随之展开的科学化训练研究将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引入篮球训练和竞赛之中,研究重点集中在篮球训练原理、训练过程的调控及提高篮球运动训练水平的方法、途径等方面,逐渐形成了篮球训练的特点与规律、篮球训练原则、篮球训练方法、篮球训练的组织与管理等一整套系统的训练理论。

篇5

【中图分类号】g8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6-00-02

篮球运动的蓬勃发展和篮球项目在竞技运动中地位的不断提高,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篮球工作者和科研人员对篮球运动科学研究的热情和兴趣。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国篮球运动理论的科研成果从观念的变更、新理论的形成、技战术的创新、训练手段的改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器材的更新、选材的科学化、多学科的渗透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开拓,为我国、乃至世界篮球运动理论的发展奉献了许多经典之作。

对我国篮球运动科研论文的生产规律和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评估、预测篮球运动的研究水平和发展动向,确定研究重点和调控研究方向,促进我国篮球科研理论建设的全面、深入发展;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我国篮球运动研究队伍的基本状况,为发现、培养和造就一批中坚研究队伍、扶植青年学者,组织和协调这支队伍进行重大课题研究等提供事实依据。

1 研究对象

1999-2008年间《

3.4.3 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定量研究及交叉学科的综合性运用增多

篮球教学研究是篮球科研工作的难点。此类研究通过教学理论在篮球教学中的作用,探索篮球教学中的特殊规律,寻找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规律的新方法、新理论,以求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过去的十年里,篮球教学的科研文献较以往增多了定量研究与交叉学科间的渗透研究,更具说服力。其内容也涉及教学计划和制定、教材教法设计、考核方法和标准、教学设备仪器研制及学生能力培养等诸多方面。

3.4.4 职业化、市场化研究:更加注重其现实意义

我国篮球运动职业化不过十余年左右,其研究领域也因为要涉足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进行综合分析,一直以来是篮球科研领域的薄弱点,研究成果较少。1998年后伴随着我国篮球运动职业化的深入,广大的篮球科研人员开始紧密结合相关的国家法规政策、体育市场、社会环境,针对这一领域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所著文献也从实际出发,着力于解决篮球职业化、市场化中出现的关键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4.5 篮球文化研究:百花齐放、欣欣向荣

篮球运动的文化属性已被学界认可。[2]从文化学的视角研究篮球运动、认识篮球运动,可以拓展研究思路和研究领域,可以促进我国篮球运动的快速全面发展,这一趋势已逐步达成共识。目前,从有关篮球文化研究文章的数量来看,呈逐年递增趋势,说明当前篮球文化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其研究内容除论证篮球运动的文化性,还涉及到篮球文化的概念与篮球文化的结构等。特别是部分学者借鉴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领域的知识,以新的思维、新的视角对篮球运动的文化内涵、结构、特征进行梳理和重构,产生了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理论著作。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十年来我国篮球科研论文刊发量呈波浪形发展态势,存在一定的自发性和变化的无序性;篮球科研的方法有一定创新,但还是以传统方法为主。

2)我国篮球科研工作队伍已经形成,但高产活跃作者群的相对薄弱,核心著者群仍处于形成阶段;作者以高校教师发文量居多,且以副高级、中级职称为主体。

3)现阶段,我国篮球科研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篮球技战术、训练竞赛、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职业化、市场化、篮球文化等领域,但有关场地、器材、规则方面的研究论文有所欠缺。

4.2 建议

1) 加强篮球科研队伍的建设,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提高论文质量;培育核心作者,增加核心作者和提高其论文平均产出率。

2) 篮球科研必须从篮球运动实践的发展需要出发,拓宽视野,端正动机,防止急功近利地拼凑和重复研究;注重运用交叉学科的基础知识,加强与篮球运动一线的运动员、教练员等的合作,使科学研究与实践相结合,才有利于科研成果的转化。

3)各级决策部门要有目的地进行篮球科研立项,加大对篮球科研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产;建立制约和激励机制,鼓励更多正高级科研人员积极投身科研,多出成果、出好成果,避免人才资源的浪费。

篇6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笔者收集整理了近二十年和思维学相关的文献资料,从中可以看出对于国外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军事和生产,以及生理科学、生态环境、市场经济等领域。其中对于思维学研究相对比较先进的国家有日、美、德等国家,且这些国家已经开始逐渐开始在体育行业运动思维能力的研究,但对于思维能力训练在篮球教学、训练中的深入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他们对于思维教学的研究则相对比较成熟。

最初开始思维教学研究的是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他的代表作有《民主主义与教育》和《我们是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分别于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出版发表。他从思维学理论的角度诠释了思维能力培养在教学中的问题。他在书中多次谈到"什么是思维",并提出"思维五步";他提出教学法要素与思维要素是一致的,由此,他将教学过程分为五个阶段。他指出在思维教学中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反思思维,强调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激励学生在活动时调动思维,通过观察、推测,实验、分析,比较、判断等,促进学生自身的体表器官以及大脑等成为智慧的源泉。他指出思维教学的实现可以借助解决问题,问题是思维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美国教育家斯腾伯格(robwert J.Sternberg )对思维教学做了更为深层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思维教学》,本书内容旨在指导教师如何进行思维能力培养,书中在以思维三元理论为前提的情况下,介绍了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创造性思维、分析性思维、实用性思维能力。斯腾伯格的理论基础是不局限于传统的智力理论,他提出了成功智力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元的思考。进而通过分析三种思维模式,提出了三种教学方案的实施,给出了四步模型用以传授三种思维。他在对思维学的研究中,多为信息加工以及认知等思维过程的研究。除此之外,他也涉足智力领域中思维问题的研究。

思维教学很早便出现在大学的课堂上,在加拿大,一位颇具成就的华裔教授在介绍他的教课经验时曾提到,教材上的内容非常清楚明了,可以让学生自学,课堂上教师需要做的应该是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定理、定律的来源,凭借学生自身的领悟,开发思维活动,教师仅仅需要引导和启发。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于思维的研究,主要侧重从具体学科出发对具体的思维能力培养,提出具体的思维能力培养对策和培养模式。它以历史教育家先生赵恒烈发表"历史思维能力的研究》,很有代表性,我们在历史教学中不断探索如何开展工作提供了参考学生的思维能力。作者通过查阅1998-2013年该国的主要体育期刊与体育教学课到思维科学专著,发现一些研究运用思维在体育理论教学,且多数文献资料是在提倡体育教学中需注意思维能力培养,而对于将这些理论知识运动到实际教学中进行实验的却少之又少,并且现阶段发表的许多文献资料中,对于思维的形态和方式的分类也没有严格的界限,部分存在概念混淆的情况。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论文资料对本文的研究有很大的启发、帮助。例如,贾志强的《在篮球战术基础配合教学中运用“操作思维引导式”教学法的研究》;杨国庆的论文《中外体育专业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比较》等;谭联斌的论文《篮球运动员战术思维的特征》;邱月婷等发表的《篮球运动员战术思维能力评价模型初探》;郭斌的论文《谈篮球教学中运动技能与思维技能的共扼发展》等;这些文献资料中都提及了在篮球教学中引入思维能力训练。也有影响对体育教学的学术著作部分思维的描述能力,表现形式和教学思维能力,包括徐占出版的《思维模式在篮球教学中的表现》;刘超的论文《良好的思维预测是成功踏板起跳的关键》;许爱萍的论文《加强高师篮球专选课中的思维技能训练》。也有些权威性较强的著作中都提到了具体的思维能力类型和教学训练,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田运发表的《思维论》、《思维辞典》;施羽尧的论文《教育思维学》;刘爱伦主编的《思维心理学》;陶伯华和马禾主编的《超前思维》等。虽然国内对于思维教学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比较迅速,关注和接受思维教学的人群也越来越多。

二、结语

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现国内外在对思维教学进行研究时,侧重点和关注点有所不同:国外的研究中,更多的是基础理论的研究,着手点在于以基础理论为背景,研究思维教学原理、具体操作模式和策略等。而国内的研究则是以国外的研究为基础,从面到点,具体到特定的学科以及特定的思维形式,研究具体某一角度下如何进行思维能力培养。

在篮球教学中培养运动员的思维能力属于比较前沿的研究,根据篮球运动的项目特点,对于思维在时间或空间的发展前景都非常广泛,同时对于如何在篮球教学中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必然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实现。而由于笔者知识面有限,对于思维学自身的理论知识没有更深入的探究。建议有更多的学者关注体育教学与思维学的关系,并进行深入研究,为体育教学的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Benami, Oren,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creative conceptual design,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Volume: 63-12, Section: B.

[2]Ugur Sak. About Creativity, Giftedness, and Teaching the Creativity Gifted in the Classroom. Roeper Review.2004,26(4):216-221.

[3]约翰・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约翰・杜威(Dewey.J.)(作者)姜文闵(译者). 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R.J.斯腾伯格(作者),(译者).思维教学[M].中国轻工业,2001.

[6]Rips, Lance, The Psychology of Proof:Deductive Reasoning in Human Thinking, Cambridge, Mass.MIT press,1994.

[7]赵恒烈.历史思维能力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8]杨朝晖.认知策略教学与学生主体的建构[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S1)144-147.

[9]李钢.篮球技术教学中运用自学指导式教学实验[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0(2):77-78.

[10]刘俊杰.浅谈高职篮球教学现状[J].体育观察,2012,2(1):10.

[11]许方龙.试论WTO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 (4):517-518.

[12]马德.认知策略教学对篮球防守教学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

[13]冯忠良.结构-定向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327.

[14]Mark A Runco. Creativity[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2004, 55:657.

[15]薛星华.探究高职院校篮球有效教学方法[J].高教前沿,2012(7):56.

篇7

篮球选修课主要是利用正规的体育课的形式,对选修此项课程的学生进行统一化、普及性的篮球教学与训练活动。这在激发广大学生的篮球运动兴趣,丰富学生的篮球运动知识,提高学生的篮球运动技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理应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针对当前篮球选修课教学存在的问题,重庆市各个高校应当在“三自主”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创新班级设置方式和教学方法。

3.6.2 加强对篮球选修课教学过程与教学成果的监督与考核

必要的监督与考核是激发教师工作责任心、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关键所在。教师对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重视必然会主动地建构起系统科学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并严格要求学生,从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目前,重庆市诸多高校的篮球选修课之所以存在流于形式的问题,重要原因之一便是高校对篮球教师缺乏必要的监督与考核。基于此,当前重庆市高等院校应当建立一个专门的体育选修课考核部门,一方面随机地对各种体育选修课进行抽查活动,听取课堂学生的意见,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另一方面也要重视体育选修课最终教学效果的考核,从而对体育教师日常教学活动给予必要的督促。

3.6.3 高校应加强对校篮球俱乐部的支持

重庆市各个高校应当在深入理解校篮球俱乐部性质特征、组织形式、功能价值的基础上,加大对校篮球俱乐部的支持,比如由学校体育部、学生社团组织以学校为主体的篮球俱乐部,鼓励在校学生和老师组建相应的篮球俱乐部并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使用环境甚至是提供经济上的帮助等等,从而推动校篮球俱乐部多样性、规模化的特征。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重庆市自1906年产生第一所高等院校西南大学以来,便与篮球运动建立了不解之缘。在随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伴随着重庆市以及整个中国政治环境、文化环境、教育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重庆市高校篮球发展既呈现出自身个性化的发展特征;同时又与其它地区高等院校篮球事业呈现出相似的发展路径。

4.1.2 目前重庆市各个高校篮球运动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三种模式,即课内的篮球选修课、课外的校篮球俱乐部、专业化的高水平篮球队,由此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于篮球学习和篮球训练的需要。

4.1.3 通过对重庆市高校高水平篮球队近年来在一系列大型比赛中比赛成绩的分析可以看出,重庆市高校高水平男子篮球队处于中等偏下的位置;而女子篮球队则处于靠后的位置,因此,重庆市高校高水平篮球队的竞技水平并不尽如人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4.1.4 通过对重庆市高校篮球选修课、校篮球俱乐部、高水平篮球队师资、学生、训练内容、训练方法、训练效果、硬件设施方面的研究可以看出,目前重庆市高校篮球运动的发展存在的问题有篮球选修课教学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价值、校篮球俱乐部缺乏多样性、高水平篮球队的管理不足等等。

4.2 建议

4.2.1 重庆市各个高校篮球选修课在班级设置上应引入学生的篮球运动水平、篮球知识需求方面的标准,由此设置出更加细化的临时班级,从而方便篮球教师进行针对性的篮球教学与训练活动;而教学方法上则应当注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活动,包括语言上的交流、动作上的交流、对抗比赛方面的交流等等,由此提高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参与性,提高篮球训练效率。

4.2.2 当前重庆市高等院校应当建立一个专门的体育选修课考核部门,一方面随机地对各种体育选修课进行抽查活动,听取课堂学生的意见,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另一方面也要重视体育选修课最终教学效果的考核,从而对体育教师日常教学活动给予必要的督促。

4.2.3 重庆市各个高校应当在深入理解校篮球俱乐部性质特征、组织形式、功能价值的基础上,加大对校篮球俱乐部的支持,比如由学校体育部、学生社团组织以学校为主体的篮球俱乐部,鼓励在校学生和老师组建相应的篮球俱乐部并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使用环境甚至是提供经济上的帮助等等,从而推动校篮球俱乐部多样性、规模化的特征。

4.2.4 各个高校应当设置一个独立的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机构,并在其下面设置一个专门的球队发展监督与考核机构,负责度教练员的训练计划、训练过程、训练效果方面的监督与考核,由此增强其考核压力,提升其工作责任感,激发其创新工作模式、工作方法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李征.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对我国当代竞技篮球发展影响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

[2]邓全.篮球基础与实战技巧[M].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11.

[3]李育忠.论影响篮球投篮命中率的力学因素[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02).

[4]刘小锋.重庆市普通高校篮球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

[5]赵宗兴.影响山东省高校篮球运动开展的主客观因素分析[D].山西师范大学,2014.

致谢:

篇8

1.引言

随着体育文化在中国不断普及,篮球运动以其独特的竞技魅力在青少年甚至中年人群中越来越受欢迎,成为人们最喜爱的体育活动之一。篮球长期以来就是学校体育教学的组成部分[1],是青少年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重要途径,也是人们参与社会交际、交流沟通的重要手段,所以篮球运动对于青少年生长发育、身心健康、人际交往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与重要意义。由于篮球运动高强度的身体对抗和激烈的拼抢,增强比赛观赏性的同时,也提高篮球运动过程中受伤的几率。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讲,运动损伤会直接影响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对于专业运动员来说,运动损伤可能导致缩短运动寿命、退出赛季甚至残疾。对篮球运动中产生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及如何预防损伤和发生损伤后该采取何种措施,有效减少“损伤”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伤害,是我们该探讨深究的问题。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2.1.1浦城第三中学高二篮球队学生21人。

2.1.2浦城三中校队共13人。

2.1.3浦城三中高一(6)班学生篮球爱好者,共计14人。

2.1.4浦城青少年宫室外篮球场篮球爱好者6人(随机)。

共计:54人。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查阅浦城县图书馆和中国期刊网相关专著及研究论文,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2.2观察法:观察研究对象在篮球运动中身体哪些部位容易出现损伤,并找出原因。

2.2.3访谈法:去篮球场采访篮球运动参与者与篮球教练,交流运动损伤的原因,并做好访谈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2.2.4逻辑分析法:通过上述几种方法的调查与研究,采用逻辑分析法,分析形成论文初稿。

3.研究结果分析

表 篮球运动参与者损伤部位、损伤类型、损伤原因所占百分比

由此表可以得出:篮球损伤以脚踝部位发生率最高(占28.07%),其次是手指和膝关节,大约为18%。在损伤类型中,皮外伤比率所占最高,其次是软组织挫伤,合计占到全体的60%左右。在损伤原因中:热身不足、技术动作和犯规等原因合计占到60%,成为篮球损伤原因中较大的因素。

4.引起运动损伤的因素

4.1主要原因

4.1.1热身准备活动不足:热身准备活动是体育运动重要的组成部分,热身准备活动的功能是在较短时间内,使篮球参与者中枢神经系统迅速达到兴奋刺激的状态,加强心、肺系统的循环功能,提高心输出量、脉搏输出量,加速血液循环,降低肌肉黏滞性,提高其弹性,增强关节柔韧性,使机体柔韧性和敏捷性提高,使参与者迅速进入篮球运动或比赛状态[3]。但是由于参与者忽略这个环节,或者热身活动不充足,导致机体没有完全处于兴奋状态,出现韧带拉伤、软组织挫伤、骨折甚至更严重的运动伤害。

4.1.2技术动作:在调查和走访中发现很多篮球参与者都是中学生和青少年,这个群体的特性是:缺乏篮球理论知识和正规系统的技战术训练,因此没有形成规范的技术动作。其中许多篮球动作都是错误的,也是非常危险的,违反力学原理、人体生理学和运动解剖学的特点。由于技术动作不规范或者错误,导致篮球参与者在从事篮球运动过程中出现节奏错误,时机控制不当,手型、步伐错误而产生皮外伤、擦伤甚至跟腱断裂等严重的运动损伤。

4.1.3犯规原因:现在的竞技运动不断向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发展。尤其是竞技运动,其目的就是获得比赛胜利。因此在激烈的比赛和高负荷的身体对抗中,由于对手或他人的犯规致使自己处于运动受伤境地,或者由于自己犯规导致其他篮球参与者受伤,表现形式有:肘击、拉拽、推挡、冲撞等,这些都是篮球运动损伤中重要的因素[6]。

4.1.4客观场地、器材条件:在走访中发现很多学校和大众户外篮球场地采用的都是水泥质地的地面。少量室内篮球场采用的是木地板质地的地面。有的篮球架出现年久失修,板面破坏,没有篮圈的情况。这对篮球参与者的保护是十分不利的。篮球运动是集速度、力量、耐力、智慧等于一体的运动,技战术包括跑、跳、投、急停、转向等。要求场地条件尤其地面一定要平整,具有弹性等。但是由于经费问题和相关部门不重视,导致场地建设时大多采用水泥地的质地地面,特点是坚硬、无弹性、很光滑,导致篮球运动参与者摔伤、跌伤等。

4.2次要原因

4.2.1体能不足:篮球运动要求篮球参与者有非常充沛的体力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在突破和防守时需要高负荷的体能。体能下降的同时导致身体迟钝、反应速度下降,表现为抢夺篮板时,落地崴脚,踝关节韧带撕裂闭合软组织挫伤[4]。突破时,身体重心跟不上篮球,出现摔伤甚至骨折,对抗时出现肌肉拉伤等。

4.2.2气候、服装条件:不良的气候是运动损伤的原因。夏天气温较高,气候闷热,引起机体大量出汗,参与者大量暴饮,影响体内水盐代谢紊乱,出现中暑、脱水、抽筋等现象。冬天温度较低,使肌肉的黏滞性增强,心血管系统循环降低。出现肌肉坚硬,没有弹性,弹跳下降,身体协调性下降引起肌肉拉伤等运动损伤。

从事篮球运动最好穿专业的篮球鞋,这样对踝关节是有效保护,专业的护踝、护臂、护腰对篮球参与者都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但调查发现很多参与者穿着低帮田径鞋、没有佩戴任何护具就参与篮球运动,自我保护意识差。

4.2.3心理因素:心理原因是篮球运动损伤不可忽略的因素。篮球参与者大多是青少年,其心理和性格特点是活泼好动,身心处于发展阶段、情绪不稳定,处于青春期的他们自控能力较差,如遇篮球比赛会出现赛前综合征,焦虑,紧张不安,缺乏自信,对自我情绪调整缺乏强有力的调控等表现。加上赛前高强度的训练,疲劳也会导致运动损伤。

5.预防篮球损伤的措施

5.1加强篮球正确的技战术训练和篮球理论知识学习,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

5.2加强身体素质练习,提高机能水平,坚持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杜绝疲劳和过量训练[5]。

5.3尽量选择场地条件好器材完善的场地进行训练和比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调节心理素质的能力。

5.4篮球训练、比赛前,加强准备活动的力度和强度,尤其是容易受伤的部位,应该尤其注意热身幅度。

5.5在着装上,应该穿专业的篮球服和篮球鞋,天气恶劣的环境中,建议不要参加篮球训练和比赛。

5.6篮球运动中遵守篮球规则,遵守体育道德。

6.结语

6.1篮球运动中,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运动中要加强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的意识,运动后要积极做好放松准备活动。

6.2篮球运动损伤中,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进行训练。

参考文献:

[1]陆海.体育学院篮球专业教学中常见损伤及预防措施[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11,(6).

[2]司高峰、代会莹.分析篮球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机制[J].当代体育科技,2014,(1):1-3.

[3]张楠,孙培江.高校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原因及对策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2010,(4):116-117.

篇9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a)-0203-02

篮球运动是一项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群体性健身活动,因其群众参与性强,场地小,技术及对抗性强,娱乐性高等特点,越来越受广大中学生的喜爱,成为校园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1]。吉州地区是吉安市的中心部位,大部分中学在此聚集。分析该地区中学课余篮球运动开展情况对于吉安市乃至其他省市中学的篮球运动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为吉安市吉州区部分中学,包括吉安一中、吉安二中、吉安八中、白鹭洲中学、吉安三中的不同年级、性别的中学生及体育教师,分管体育的领导。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图书馆查阅大量有关课余篮球运动及本课题相关领域的资料,为本文写作提供理论支撑。

1.2.2 专家访谈法

在本文开题和调查问卷设计过程中,本人访问了吉州区中学体育教师及德育处主任(分管体育),吉安一中、吉安二中、吉安八中、白鹭洲中学、吉安三中等中学部分体育教师,在访问过程中,对有关负责学生体育工作的领导、专家、体育教师进行面谈,了解学校课余篮球运动开展的现状作为撰写此文的依据。

1.2.3 问卷调查法

本文共设计了两类调查问卷表:一类针对中学生,一类针对体育教师。问卷就中学课余篮球运动开展的参与目的、每周练习次数及每次运动时间、练习方式、练习形式等方面进行调查,共发问卷240份,回收率100%,其中发给学生问卷220份,教师20份。

1.2.4 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调查采用数据运用excel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学生参加课余篮球运动的目的

通过表1调查发现,中学生参加课业篮球运动主要的目的是:健身、增进健康,占36.8%;还有人际交往、娱乐、丰富课余文体生活、缓解学习压力各占较大的比例,说明他们已经认识到参与体育运动的意义所在。

2.2 吉州区中学课余篮球运动开展的现状

2.2.1 吉州区中学生课余篮球运动每周活动次数及每次活动时间

通过表2及分析可知:(1)吉州区中学生课余篮球运动每周活动3次及3次以上最多,占48.9%,有每周活动2次的占29.2%,每次活动时间最多的是61min~90min,占44.5%,可以看出吉州区中学课余篮球运动开展活动情况总体一般。

2.2.2 参加课余篮球运动的方式

通过表3的调查显示:吉州区中学生课余篮球运动主要的方式是四对四和三对三,分别是41.8%和30%,而五对五的全场方式仅占19%,这说明了在吉州区中学当中,半场的3~4个人为一组的课余篮球运动最为常见,分析原因主要是:(1)人数较少容易组织。(2)场地在课余运动时间相对不足。(3)符合现在大部分中学生的身心特点。调查还发现五对五的全场课余运动方式只占19%,这大多为校内篮球联赛和友谊赛,平时开展全场五对五的篮球活动并不多,主要受裁判、人数、场地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2.2.3 中学生课余篮球运动开展形式

通过调查表4可知:吉州区中学生课余篮球运动的主要形式是课余篮球训练队和校内篮球联赛,每个学校都有开展,而篮球活动周(三分远投比赛)和篮球夏令营也有部份学校举办,总之吉州区中学生课余篮球运动开展的形式比较丰富。但也看出校内三人赛没有开展,其分析原因是:(1)受裁判和经费的不足的影响。(2)主要一方面原因是:厦门市每年都会举行各种企业杯和全国分赛区的三人篮球比赛,学校都允许自由组队参加。而对于篮球俱乐部各学校有关领导表示将在条件成熟下组建。

(1)组建中学课余篮球训练队的标准和目的。

通过表6及表5可看出:学校组织课余篮球训练队主要标准是有篮球天赋[3]、特长的学生,占85%,而组建篮球训练队的目的是丰富广大中学生的课余文体生活和推动课余篮球运动发展,两方面占70%。可以看出,现在吉州区中学生组建课余篮球运动训练的标准和目的不相一致。通过表5的调查显示,吉州区中学篮球俱乐部[2]目前还没有创办,是一片空白。因此,可通过在吉州区组建中学篮球俱乐部以满足广大师生篮球爱好者的需要,促进中学课余篮球运动的开展。

2.3 影响课余篮球运动开展的因素

2.3.1 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

通过调查反映,影响学校课余篮球运动开展的因素当中,学校领导对课余篮球运动的开展重视程度(场地、经费投入[4])将起到最关键的因素。在吉州区的中学学校领导对篮球运动的开展较重视程度一般,表现在,学校每年都会投入相当部分的场地器材、比赛训练经费。

2.3.2 学习时间紧、压力大

通过表7显示,学习时间紧[4]、压力大[2]也是影响学校课余篮球运动开展的一个因素,占11.8%,在调查问卷当中,这个因素大多是毕业班学生的反映,故呼吁有此现象的学校要适当给予毕业班学生一些下午的课余运动时间,真正做到素质教育,让学生全面发展。

2.3.3 校园课余篮球运动气氛

通过表8可知:中学生进行课余篮球运动的主要场所是本校篮球场[1]占60.5%,所以营建一个良好的校园篮球风俗将对更普及课余篮球运动起到关键的作用。校园篮球场地、器材等设施的完善将有利于中学生课余篮球运动。表7显示,校园课余篮球运动气氛不足,占10.9%,它也会影响中学课余篮球运动的发展,我们的领导不仅要重视,同时也要对于开展课余篮球运动进行宣传,特别是对女生的引导和支持。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吉州区中学生参加课余篮球运动的目的主要是:健身、增进健康,人际交往和丰富课余文体生活。

(2)吉州区中学生的课余篮球运动的主要方式是四对四和三对三的半场方式,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喜欢半场的方式,认为半场的更具有街头篮球式的观赏性,全场五对五的正规篮球比赛开展比例不是很高,主要受场地和篮球裁判缺乏的影响。

(3)吉州区中学生的课余篮球运动训练的标准和目的不相一致的问题的解决——良好的组织模式,校园篮球俱乐部的创办。

(4)影响吉州区中学生的课余篮球运动的主要因素是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它对于场地、经费、器材、裁判等的改善最为关键。

3.2 建议

建议吉州区中学,尝试构建校园俱乐部,让课余篮球运动开展的形式更广泛,完善管理制度,主要是继续开展校内篮球联赛和篮球课余训练队,给学生创造更好的有利于课余篮球运动发展的良好环境。同时,家长的教育观念要以“健康第一”的为指导思想,让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申健.长沙市雨花区中学篮球开展的调查与分析[N].上海体育学院优秀论文毕业论文汇编,2005.

篇10

二、文献综述(要归纳总结,把看的文章相同的观点,不同的观点归纳总结出来,下面1-5是我能想到的大点,如果你还有其他的可以进行补充或者删减)

1. 损伤的解剖学结构基础(研究目的里面既然写了要阐述结构基础,下面的行文就必须要体现) 补充内容

2.损伤频率较高部位

在《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的发生与预防》中,牛振华分析:“在踝关节损伤部位调查中发现:外踝韧带损伤者占54.2%;其中踝关节软骨病者占27.7%;其它损伤者占8.4%;内踝韧带损伤者占6.0%;胫腓骨伤撕脱骨折者仅占3.6%”。补充内容,如某某认为损伤的高发部位是什么.(一个大点下面要有3个以上作者的分析)

3. 损伤程度的研究

在《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的发生与预防》中,牛振华分析::轻度损伤较为多见,占68.7%,中度损伤占22.9%,重度损伤较为少见,仅占8.4%”。

4 .运动损伤发生原因的研究

5.篮球运动员踝关节运动损伤预防的研究

在《运动损伤康复学》中,张笃超和李湘奇指出:“在我国,篮球运动是一项开展较为普遍的体育项目。比赛中双方争夺激烈,局面瞬息万变,要求运动员发展全面,训练有素。互相冲撞,技术动作不当可能造成损伤。最常见的创伤是由于跌倒、跳起抢球落地不正确,如踩在别人脚上或脚被别人踩伤,运动中的急转、急停和冲撞、场地不平或过滑均可引起的急性损伤,如果处理不当可演变成慢性疾患,经常疼痛而妨碍运动。”

孙涛和胡师在《论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的治疗与预防》中指出:“由篮球运动的技术特点是滑步,防守进攻、急停、踏跳和上篮等,要求关节处于半蹲位时微屈伸和扭转运作,其负担量较大;踝关节是人体最远端的大关节,几乎支持着人体全部重量,其外踝比内踝长,内侧韧带比外侧韧带强,内翻比外翻容易,而且活动幅度大。距骨体前宽和后窄,当足跖屈时,踝关节较不稳定,在场地不平及起跳与落地身体失去平衡时,易使踝关节损伤”。在《篮球运动员踝关节损伤及处理》中,张云霞指出“篮球运动员踝关节损伤大多为急性损伤,受伤程度以中度损伤的最多,篮球运动损伤大部分是由于急性损伤所致,当首次没有治疗彻底很可能转为慢性。篮球队员和篮球爱好者由于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其技术和身体素质都存在不足,在一定强度和激烈的训练比赛及活动中受伤情况很可能发生,可以用一些积极措施避免轻伤,而一旦受伤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度和重度了。”

在《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的发生与预防》中,牛振华分析:“在踝关节损伤部位调查中发现:外踝韧带损伤者占54.2%;其中踝关节软骨病者占27.7%;其它损伤者占8.4%;内踝韧带损伤者占6.0%;胫腓骨伤撕脱骨折者仅占3.6%”。而踝关节损伤程度的调查结果:轻度损伤较为多见,占68.7%,中度损伤占22.9%,重度损伤较为少见,仅占8.4%”。

针对引起踝关节损伤的主要因素,王寿秋,郑蕊在《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的成因及预防》中指出“未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学生的生理状态不良,动作粗野或犯规行为,训练水平不够”。李翔,画伟在《篮球运动踝关节损伤的预防》中指出“踝关节损伤的预防措施:正确的技术和科学的用力顺序,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落地缓冲的自我保护动作,做好专项准备活动为了有效地预防这类扭伤的发生,加强踝部肌肉韧带的力量与伸展性,注意疲劳后的训练过度”。曲绵域和于长隆在《实用运动医学》中分析了踝关节损失的临床症状和治疗方法:“临床表现:踝关节前外侧和前内侧疼痛肿胀,踝关节背伸活动受限,并伴有疼痛。每于活动较多和剧烈运动后症状明显加重,休息后又能部分缓解。治疗:多为保守治疗和关节镜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制动休息,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可的松类药物封闭治疗以及踝关节康复训练。如果是保守治疗3—6各月无明显效果,则应关节镜手术治疗(最终的、有效的治疗手段)。主要进行关节清理术,切除增生滑膜和受撞击的软组织团块。”

我认为: 学生的运动损伤发生率高却令人担忧.运动损伤轻者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重者有损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探索篮球运动损伤的规律,分析其发生原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伤的发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研究的内容、方法及进度

3.1研究对象

3.2研究方法

3.1研究内容

踝关节的解剖结构,篮球运动中造成踝关节损伤原因的分析,踝关节损伤性质、症状及类型分析,踝关节损伤的预防措施,踝关节损伤伤后应急处理及治疗方法(不要)。

3.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 在图书馆、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上查找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并且将这些文献资料中的观点和自己研究中所得出的结论进行比较,进一步得出更加准确的结论,从而(?)

3.3进度计划

20XX年11月—12月:相关资料的收集;

20XX年12月—20XX年1月:撰写开题报告;

20XX年2月—20XX年3月:正式写论文并完成初稿; 20XX年4月—20XX年5月:完成论文的修改并定稿; 这个论文必须要有调查问卷,设计一份调查问卷。

四、参考文献

[1] 孙涛,胡师,论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的治疗与预防,科技导向,2010,(33) [2] 张云霞,篮球运动员踝关节损伤及处理,中国学校体育,2

008.12(S1) [3] 方勇,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的原因分析及预防的方法,黑龙江科技信息,20XX(13) [4] 王寿秋,郑蕊, 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的成因及预防,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 (4) [5] 周秉政, 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原因及预防,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

005.1021(5) [6] 朱亚男,葛超, 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研究, 湖北体育科技, 2

001.30, (2),

[7] 李翔, 画伟, 篮球运动踝关节损伤的预防,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

010.8 ,22 (4) [8] 牛振华, 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的发生与预防内江科技体育科技 ,20XX,(10),

[9] 刘传海,浅谈大学生篮球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的成因与预防,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

010. 9, 27(5)

[10] 刘颖,李洪涛,篮球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辽宁体育科技,20XX(2)

[11] 朱国权,篮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2

[12] 蒋桂凤,张平,黄祁平, 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好发部位的特点及预防,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5)

[13] 蒋桂凤,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特点及预防,南华大学学报(理工版),2

003.6, 17(2) [14] 彭律成,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的原因及预防,健康与生物医药中国科技信息,2009(24)

篇11

关键词 篮球 职业性 实用性 改革

根据传统体育教学的内容与弊端,本篇论文主要针对性的对体育教学的职业性与实用性进行改革创新。本篇论文主要是对体育教学中篮球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与传统的教学优势相结合而制定的新的方法。

一、开展职业实用体育篮球课程教学方法的依据

在体育教学中每一个体育运动都会对人体产生重要的影响。因为人们身体素质的不同,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人体的差异进行体育教学。有选择性的考虑各种体育运动的职业性与实用性的特点,结合体育运动的实用性与职业性的特点来设计体育教学课程的方法,这样才能对学生终身的体育习惯的养成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体育课程的实用性的设计的方面应该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一)考虑到各种体育项目的姿势的不同,分为坐姿、站姿、行走、以及身体其他部位的活动等。

(二)考虑到各种体育项目的运动速度的不同,分为快、慢;紧张、不紧张;小幅度、大幅度;对称、不对称等。

(三)考虑到各种体育项目运动性质的不同,分为准确性、动作频率、反应速度等。

(四)考虑到各种体育项目职业病的防治方法,例如活动前的拉伸训练、按摩、放松操等。

二、开展体育教学实用性教学对于教师的相关要求

(一)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了解,据此合理的制定教学方法

与文化课程不同,体育课程涉及内容广泛,专业性较强,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法时要根据每一个专业不同和专业对学生身体素质要求的不同制定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这要求教师的教学大纲要具备实用性,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学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并能利用学习到的专业技能帮助自己建立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进一步强化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身体特点并进一步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了解篮球教学中职业病的相关知识、如何预防与纠正学习中的错误,养成健康、实用的体育思想,不断的提高学习应用的能力,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

三、体育教学中篮球课程实用性的教学内容的设计

(一)结合传统的篮球教学方式制定新的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篮球教学基础上,结合项目的特色,针对性的对学生相关的身体素质进行拓展与锻炼。例如:为了有效的提高学生自身的形象气质可以选择性制定学生形体锻炼的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吃苦耐劳的意志和团队合作精神,极佳的身体机能也有助于在篮球运动时减少对于身体的伤害。

(二)利用篮球的理论知识进行教学

理论知识的内容主要囊括了篮球相关知识,相关职业疾病的治疗,或者一些学生有兴趣的体育理论测试,学生可以依据此制定自身的学习计划和相关的保健锻炼,纠正相关的职业病,进一步提高身体素质。

(三)制定篮球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

可以制定相关的形体训练,这种锻炼方式既能塑造学生的形体又能全面的锻炼身体,建立良好的形态。身体姿态主要包括:坐立、行走、站立等,要对这些姿态进行练习,塑造身体的美感,培养健康的气质。

身体素质的相关练习有跑步、投掷和跳跃等练习。

相关的素质要求有社会适应力、特殊的身体素质等,要根据不同的身体素质进行训练。

最重要的两种拓展训练有:一个是探险,利用专门的场地或者设备,对个人素质进行培养。比如:可以参加攀岩、越野、滑雪等各种竞赛;另一个是体验性活动,这种训练风险小,可以利用简单的器材,自行组织,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团队协作与氛围的营造。比如:运动会、夏令营、信任过障碍等训练。

职业病的预防与治疗。在篮球运动中脚踝、手腕等方面的关节的损伤都要注意运动前的锻炼。

四、关于篮球教学核心技术教学方法的开发

在对于职业篮球教学核心技术的教学方法的开发中。教学的内容要满足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的要求要将终身受益的思想贯穿至技能学习的全过程。

(一)锻炼一个自己喜欢的篮球绝技

胯下运球和指尖转球等都是比较好的个人娱乐的篮球绝技。也可以进行头顶篮球进行走动或者跟着音乐进行篮球训练的方式进行练习。

(二)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篮球游戏

可以在场地中进行多角度投球锻炼,或者3分球投篮训练等进行练习。

1.可以组织可以多人进行的有关篮球的游戏

可以组织篮球传球练习,比如:两人背靠运球,或者多人躲球进行传递等,也可以障碍运球,运球接力赛等进行练习。

2.开展花式篮球练习

这种练习主要针对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花式运球、传球和投篮等练习。

3.开展篮球趣味赛

开展一对一、三对三的篮球对抗方式进行练习;或者进行加时赛,选出谁是得分王等练习。

本文主要对职业实用体育中关于篮球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探讨,本文主要结合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新的教学理念相结合,推动职业实用篮球教学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篇12

前 言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适当的参与体育活动,对促进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和长期发展,对中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及终身体育观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篮球运动群众参与性强,场地小,技术及对抗性强,娱乐性高等特点,使其成为开展得最为广泛的集体运动项目之一。因此篮球运动的开展情况对整个学校体育的运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新乡市五所中学,包括新乡市一中,二中等5所中学的100学生。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在图书馆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收集与本论文相关的有权威性的文献,中国学术期刊网的中国期刊数据库和中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近20年国内相关资料进行查阅、总结、综述。为本次调查进行合理的搜集与应用获得间接理论知识。

1.2.2问卷调查法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发放问卷调查表100份,共收回问卷100份,其中有效问卷88份,回收率为100%,有效回收率为88%,符合社会学调查要求。

1.2.3数理统计法

通过其对调查问卷所得数据的整理分析,应用统计学原理,同时运用SPSS和Exce2003等软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归纳、比较、并进行统计分析。

1.2.4访谈法

通过对学校的实地走访调查,收集真实可靠的资料。并与部分中学体育行政部门、体育教师、学生、社会人士等进行面谈,获得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依据。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关于篮球意识培养途径的研究综述

这一命题的研究相对多一些,大多在基础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心理学的理论知识,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和经验,对篮球意识的特点、表现以及训练中注意的问题和训练的手段从认识论和训练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杨善乾[2]针对篮球技术训练及其特点,结合场区、战术分配、时空争夺和规则,就技术训练中如何培养队员的个人防守意识进行了重点探析,提出“个人防守意识的培养与训练的方法则应包括在平时有形技术训练的整体过程中”。依据篮球运动的特点,从感知、表象、注意、思维等方面探索这些心理活动与青少年篮球意识和智能的关系,提出了青少年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培养途径。王大中、范素香[5]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结合运动员篮球比赛意识形成过程提出了比赛意识的培养方法:(1)重视理论知识学习,改善知识结构;(2)在技术训练中培养比赛意识;(3)通过战术训练强化;(4)通过分析典型战例进行强化;(5)在比赛中培养;(6)记训练日记;(7)利用准备会和总结会强化。

2.2 中学篮球课程开展研究综述

赵剑斌[8]认为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老师的教学观念显得有些陈旧,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主体地位不能充分的表现出来;篮球课堂教学的层次性差,缺少专业的篮球教学老师;篮球器械和篮球场地不充裕,一堂课中体育老师教授的学生太多等。提出了:要培养专业的体育教师队伍;进一步加强对体育器材和运动场地的建设,加大这方面的资金投入。体育老师应加强体育教学规范化等措施。

综上所述,当前中学篮球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升学压力大、场地设施缺乏、教学手段陈旧等因素严重制约了篮球运动的开展。在这种情况下,推出篮球教学的新模式,新理念显得尤为重要。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 初中生由于年龄偏小和训练时间较少,在篮球意识方面普遍存在以下明显的问题,如:接应意识差,在练习和比赛中常出现防守意识不强、上篮无保护、运球突破无阻挡等失误与消极的局面;传接球意识欠佳,许多学生在这方面弱点表现得很明显,时常掌握不准时机,致使同伴没能在有利的位置接到球;落位意识不强,比赛中经常出现人随球乱跑,场上出现乱挤现象,学生篮球意识薄弱,应加强意识的培养。

(2) 中学生篮球意识的培养和提高教师应该认识到篮球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是随着学生反复实践和战术的提高而发展的,需要学生在平常的训练中不断自我积累经验,需要教师给予科学的、系统的、有成效的熏陶和培养。

3.2建议

(1) 注重对篮球运动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加强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全面理解。掌握和丰富理论知识及熟悉专项运动规律,有助于形成篮球意识的智力结构。让学生了解篮球运动发展的趋势及技术、战术特点,了解技术动作的构成及战术心理要求,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篮球意识。

(2) 加强接应意识的培养。在训练和比赛时,及时指导学生适时、正确、合理地接应同伴,克服消极的作风和情绪,在场上保持旺盛的斗志和高度的责任感,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战术能力,发挥配合作战的团队精神。

(3) 做好总结工作。每次训练后或比赛后都要集体进行总结,提出建议和看法,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篮球意识上有新的认识,通过新认识才能有提高。 篮球技能已经作为必要的课程纳入教材,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和加强篮球方面的教学,在培养学生学习掌握篮球技术、战术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为今后参与篮球运动奠定基础。篮球意识的培养和提高要长期艰苦的训练学习、积累,教师必需要常抓不懈,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