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施工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19 16:59:5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地基施工技术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地基施工技术论文

篇1

二、建筑施工中地基施工技术分析

本文重点分析现阶段工程施工中几种常见的建筑地基施工技术,再结合相关标准,对如何开展地基施工质量控制进行简单分析。

1.建筑地基基本施工技术

(1)优化地基基础

地基在整个建筑工程中的作用明显,是整个建筑重量的主要世家对象。因此,在施工建设过程中,首先要保证地基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能够满足建筑承重的要求。对施工人员而言,在未来施工建设过程中应尝试选择独立基础。例如,若项目规模较大,且重量高,但地基相对脆弱时,可选择筏形基础等。目前,常见的软土地理特征主要包括富含水分、土壤中存在空间等。在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分析土壤成分,并根据土壤特点选择正确处理地基的方式。

(2)预压法施工

在建筑施工前,要根据施工要求与地质特点,计算地质可承受的重量并施加压力。在施工中,要有效排除在地质中可能影响承载能力的相关要素,以进一步提高工程施工效果。在预压法施工中,本文推荐真空预压法与推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通过在地面下施工,并设置竖井,通过竖井充分排出土壤水分,可获得较好的余压效果;推载预压法是一种常见于软土施工中的施工技巧,先大量挖掘施工地区的软土,再对挖掘区域填充砂石,最后对填充地区进行预压,最终达到夯实地基、提高地基承载能力的目的。通过预压法施工,能够有效控制地基沉降现象,提升地基承载能力。

(3)强夯法

在地基施工中应用强夯法的关键,就是要在施工之前做好数据调查工作,并根据调查的数据确定基本施工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对地基场地进行预压、平整处理,根据已调查好的数据确定夯点。若此时发现地基场地中土壤的水分相对较多,可采用竖井排除法充分排除土壤水分你,并对排水地区进行填充;②从四周向中间的方式逐步开展夯实,可有效避免二次平整的工序,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③夯实结束后,可根据施工要求,进行二次夯实。在强夯法中,其基本施工顺序为:牢固深层土壤牢固中层土壤牢固表层土壤。根据上述流程进行夯实之后,可启动夯锤进行二次夯实。某施工单位在为山西一企业进行施工中,充分认识到该企业的特点(该企业临山而建,且企业中的相关装置在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土方平衡施工),提出强夯法的地基处理方法。夯实结束后,经检查发现,该企业各个生产区的夯实区域满足基本施工要求。后经统计发现,该企业从建成之后到现在,未出现严重的不均与沉降现象。

(4)注浆法

在应用注浆法之前,要准确定位钻孔点,并结合钻孔深度确定注浆调配比例。在注浆时,必须根据预先选定好的钻点与孔的深度确定注浆量,避免漏浆等现象发生。在钻孔之前,要考虑土壤承载能力,保证注浆量在土地的可承受范围内。若施工中发现周围土壤存在较强的渗透性,要对周围土地进行加固。注浆中,为避免浆液大量溢出,可对涂层进行硅化加固,并在上方添加(0.9±0.1)m的自然土。要注意的是,若在注浆中发现邻近建筑物变形、错位等现象时,要立即提供,分析诱发变形的原因。必要时,可二次确认注浆参数,以进一步提高注浆质量。

2.地基施工中质量控制方法

(1)强夯法的质量控制

在使用强夯法过程中,首先要做好数据测量工作,为地基加固提供数据支撑,若施工单位难以确定夯实度,可通过试夯的方式,测试相关数据;其次,在应用夯实法之前,应使用推土机对目标地区进行2-3次的预压,在平整地基场地之后,测量夯实点与测量放线点是否一致。若发现地下水位偏高,可在表层铺设一层砂石垫层,以避免夯实设备在施工中出现下陷现象。最后,可实施分段施工策略,从边缘向中央依次施工,并在每阶段施工之后检查夯实效果,若发现夯实不满意处,可用白石灰标记,并在二次夯实中做重点处理。

篇2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为了防止软土地基上的建筑物发生移位或者沉降,我们可以在建筑设计方面采取一些措施。具体来说,第一,对于那些砖混结构的建筑,在对它们进行设计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对建筑的外形、基础结构、荷载以及地基状况等相关问题的分析,科学合理地设置纵横墙,尽量使建筑物的内外墙保持贯通,建筑物的平面尽量简单。第二,对于那些荷载差异性比较大,建筑体型又复杂的建筑,在设计的时候尽量采用框架结构,同时也要强化建筑物的整体刚度,以满足软土地基不均匀下沉状况。第三,对于那些多层建筑,为了减少软土地基对建筑物的影响,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可以采取设置地下室、采用轻型结构以及调整荷载分布等措施。第四,对于那些仓库或者厂房,在建筑设计的时候可以通过运用静定结构或者提高建筑刚度来避免软土地基对建筑物的危害。

1.2软土地基处理问题

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针对不同的软土地基,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处理,从而为建筑工程提供一个较好的地基环境。具体来讲,第一,对于一些古河道、暗沟和暗塘,我们可以采取短桩、基础加深或者换土垫层的方式进行处理。第二,对于那些地基表层不均匀的地基,我们可以把地基表面的一些软土层挖出,换土进行夯实。而对于那些厚层的软土地基,我们可以使用堆载预压的方式进行处理。第三,如果建筑物对地基沉降的要求比较严格,我们可以运用桩基的方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这样就大大减少了软土地基的沉降幅度。

1.3软土地基施工技术问题

(1)挖土和围护工作

第一,挖土工作。在对软土地基进行挖土工作的时候,要需要注意两点。首先,在挖土时,一方面要避免扰动软土地基中的持力土层,并依照相关规定做好基槽、基坑中的放坡和边坡支护工作,防止挖土过程中出现塌土状况。其次,在挖土之后,还要由施工、勘察、设计、监理单位等对于基槽、基坑进行检查,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进行解决。第二,围护工作。对于一些比较深的基坑,按照相关要求,我们还需要使用预制桩、板桩以及钻孔灌注桩等对其进行围护,从而抵制软土层受到挤压时所产生的一些推力。

(2)增设垫层工作

目前,很多建筑工程中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都是使用换土垫层的方法。根据使用材料的不同,换土垫层又包括碎石垫层、灰上垫层、煤渣垫层以及砂石垫层等多种类型。虽然换土垫层的材料各不相同,但是,它们在软土地基的施工中所发挥的作用都是类似的,即使用垫层不仅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少软土地基对建筑工程的破坏,而且在减少软土地基的沉降量和加快软土层中的排水固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增设垫层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3)加强施工管理

第一,施工进度方面。在软土地基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其特殊性,我们需要对施工进度进行严格控制。比如,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要求来实施,混凝土的浇筑构件要均匀掌握,每天施工的高度最好不宜超过1.5m等。第二,施工设备和人员管理方面。施工现场的一切机械设备,必须经常检查、维护和保养。如果夜间施工,现场要有足够的照明,以保证施工人员安全和施工质量。由于软土地基施工的要求比较高,施工人员必须按照相关规定持证上岗,禁止无证人员操作。第三,施工监测方面。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做好现场监测工作。比如,每天必须在工地巡视检查质量、安全,如发现问题及时向班组工人提出整改,并复查整改情况。坚持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安全检查制度,建立登记、整改制度,在查出的隐患没有排除前必须有可靠的防护措施,如有危及人身安全的情况,应立即下令停止作业,以人身安全为第一要务,待整改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后方能恢复施工。第四,基坑监测方面。受基坑挖土等施工的影响,基坑周围的地层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基坑周围密布有建筑物、各种地下管线以及公共道路等市政设施,尤其是工程处在软弱复杂的地层时,因基坑挖土和地下结构施工而引起的地层变形,会对周围环境(建筑物、地下管线等)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进行基坑支护结构监测的同时,还必须对周围的环境进行监测,做到信息化施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篇3

二次振捣北京富国海底世界是一座大型的海洋生物展览馆,位于北京工人体育场南侧人工湖中,且埋在湖底之地下,总建筑面积为7456m2,由新西兰“富国”集团投资。除两个入口外,整个工程主体为水下全现浇钢筋混凝土箱形结构,其中水下2层,水面上局部出入口1层。按使用功能划分为观赏、商业、教学、办公、检疫5个区,其中观赏区又包括主池、展厅两部分。主池高7m,面积1152m2,装有4000多t海水,模拟海底景观。1结构防水要求两个出入口首层±0.00绝对标高37.8m,主体顶板相对标高一3.8m,底板相对标高一12.0m,湖底相对标高一3.0m,湖中常年水深1.5m,工程非凡,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尤其对防水要求极高。

本工程结构底板、顶板、外墙为刚柔双防,即抗渗混凝土外包柔性防水材料,柔性防水层为两层4mm厚SBS聚氨酪卷材,防水面积1万多m2;主池、过滤池、甬道、鱼缸等内墙,为防止防水材料污染水体,一律采用纯刚性混凝土自防水。底板、顶板、外墙混凝土设l道贯通的后浇带。全部工程混凝土用量15104m3,其中防水混凝土7742m3,均为S12.

2防水施工难点及部位

①如何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密实性,防止有害裂缝的产生,尤其是混凝土刚性自防水部位;②如何保证甬道墙结构精度,使其能够满足预先加工定做成型的玻璃钢拱罩安装配合尺寸要求;③柔性防水材料及其作法的控制。

3关键技术的探究

3.1防水工程施工重点

该工程防水的重点应放在防水混凝土,其次是卷材防水和抗渗灰土。即在保证卷材防水和灰土质量的同时,把防水施工的重点放在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抗裂性,以及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上。

3.2提高混凝土抗渗、抗裂性能

本工程在防水混凝土中添加水泥用量12%的UEA,作为混凝土抗裂、抗渗的一种手段。

由于施工受场地条件限制,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坍落度较大,水灰比达不到理想要求,所以采用“混凝土二次振捣”技术,以保证混凝土抗渗质量。

3.3保证混凝土结构整体性

3.3.1取消后浇带

本工程①一⑩轴共72m长,根据规范和设计要求,在⑤一⑥轴线间设1道800mm宽的后浇带,横贯所有内外梁、板、墙。这无疑是人为地埋下了渗漏通道。经过论证,认为该工程地质均匀,结构对称,荷载均匀,不会产生沉降差;室内外都处于恒温环境,不会产生温度差;由于采取了添加UEA和混凝土二次振捣的作法,已完全可以保证混凝土不裂且密实。因此,改变了原设计,取消后浇带。

3.3.2非凡部位的处理

(1)底板、顶板不留施工缝。墙体必须留设时,垂直方向尽量少留,整个外墙不留垂直施工缝,只在个别内外墙交接处留置;水平施工缝采用设置凸槽,槽顶加BW止水条,结构外侧预留八字槽用油膏嵌缝密封的多道防线控制办法,在延长渗水路线的同时,彻底切断堵死渗水路线(见图1)。

(2)底板、顶板和墙体接缝处,内墙和水池接缝处、穿墙螺栓等部位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了如图2—5所示的处理办法。

3.4钢筋防腐新问题的控制

由于盐水区采用混凝土结构刚性自防水,取消常规做法中内衬玻璃钢防水层,因此如何防止盐水侵入结构,对钢筋造成锈蚀是一个重要新问题。本工程采取加大保护层厚度的方法进行控制,即将保护层由通常的35mm增加到70mm.为保证施工中保护层厚度能够准确达到预期要求,特加工定做了如图6所示的混凝土垫块,其上设有十字凹槽,凹槽宽度、深度均和钢筋直径相同。支立模板前将垫块卡于钢筋上,间隔1.5m.此外,在所有和盐水接触的混凝土表面,涂刷388水溶性无毒无异味的防水防腐剂涂料3道,增强防腐蚀性能。

3.5甬道墙结构精度控制

由于甬道墙上插槽内所装的玻璃钢拱罩,以及甬道内的活动走道和装修件都是根据施工图纸尺寸在国外提前加工定做的,为此业主要求,3条轴线间距及2个插槽和甬道宽度混凝土浇筑后成品误差均不得超过±5mm,相对误差为1摘要:75000,以保证混凝土墙体和之良好配合安装。

为保证甬道墙混凝土结构精度要求,且满足自身抗渗功能,本工程采用一次连续浇筑,并配以合理的测量放线方法,优质的模板体系,以及一系列浇灌技术。

3.6柔性防水层施工技术的确定

柔性防水层采用聚乙烯薄膜胎两层4mm厚SBS聚氨酪卷材防水层。考虑到施工时间为九月份,汛期刚过,基层表面含水率难以达到北京市标准《新型沥青卷材防水工程技术规程》中第4.4.1条有关“基层表面应干燥,其含水率不大于9%”的要求,根据工程情况,采用平面部位空铺,但卷材接缝处满粘,立面墙体全部满粘。卷材接缝处加盖口条,增加其抗拉强度,结构阴阳角处加设附加层。粘结全部采用热熔法。

4主要施工方法

4.1防水混凝土浇筑二次振捣

本工程所有泵送防水混凝土浇筑全部采用二次振捣。当混凝土入模经过第1次振捣,待其坍落度消失并开始初凝时,再进行第2次振捣。若慢慢拔出振捣棒混凝土能够均匀闭合,而不会留下孔洞,此时进行二次振捣最为合适。考虑到冬季施工水分损失较慢,经试验这一时间定在第1次振捣后3h左右。

4.2底板防水混凝土浇筑

采用2台混凝土泵,每台泵最小排量q=20m3/h,分泵分层浇筑,底层厚h1=0.5m,上层厚h2=0.4m,混凝土接茬最长时间(加缓凝剂)t=3h,基槽宽度l=56m.泵1底层混凝土一次浇筑宽度b1≤tq/Lh1=(3×20)/(56×0.5)=2m;泵2上层混凝土一次浇筑宽度b2≤b1.

由于底板厚度不一致,局部加深部位混凝土量较大,必须先分层连续浇筑此部位混凝土到底板底面,然后再开始底板大面积混凝土浇筑。具体浇筑方法如图7所示。

在浇筑上层混凝土时,为了避免混凝土振捣后表面积水产生裂缝,采用表面真空吸水多次抹压的方法,即采用l台真空泵,接1块l5m2真空吸水垫将混凝土表面多余的水吸走,再经两次抹压,保证了混凝土表面没有开裂。

4.3施工缝处理

水平施工缝在放BW止水条前,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喷砂处理,垂直施工缝处先将混凝土墙接茬处剔凿平整。清理干净浮灰,然后钉BW止水条,浇筑时不得漏振。

4.4甭道墙防水混凝土施工

测量放线工作是在对图纸中各段甬道长度、角度进行精确计算基础上进行的。首先采用测设导线法布设导线点,其坐标值取平差后数值,该导线相对闭合差1摘要:100000,按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施测原则,其精度满足施工放样的需要。然后以导线点为依据,用极坐标法放样测量,直角坐标法复核,来提高测量放线精度。经平差后再实施支立模板。

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支撑用剪刀撑并用花篮螺栓拉锚,采用撑拉结合的办法,在两墙顶模板用L50mm×5mm固定,以防浇筑时相对变形(见图8)。因精度要求高,所用钢模板须进行精心检查,翘曲度、平整度不合格的不用,木模板所用的木料须经过上炉干燥处理后,上刨刮平方能使用。考虑到浇筑时模板的外张,支横板时每边按一2mm支设,最后再精确检查,确认无误后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初凝前再进行精确检查,用花篮螺栓进行微调。

采用坍落度7—8cm商品混凝土,罐车运至现场后改装手推车,送至作业面,再由人工布料,进行强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同时也避免了用混凝土泵输送混凝土冲击模板而变形。甬道墙拆模后最终误差为轴线间距误差±4mm,宽度误差±3mm,混凝土外观平整、顺直、光滑,相当密实,无一处裂缝,使甬道安装一次成功。

4.5SBS聚氨酪卷材防水层施工

卷材施工采取外防外贴法。在平面和立面相连处,先做500mm宽附加层,然后再铺贴卷材,铺贴时先铺平面,再由下至上铺贴立面,并使卷材紧贴阴角,不得空鼓,卷材接缝部位距阴角中心400mm.所有接缝做热熔满粘搭接,搭接宽度长边100mm、短边150mm,接缝之上做120mm宽盖口条进行补强附加处理。卷材防水层构造如图9所示。

4.62摘要:8灰土施工

2摘要:8灰土施工重点放在对白灰质量的控制上。考虑到目前建树市场上成品灰存在着质量不稳定、CaO含量较低、施工效果不佳的新问题,在施工中改用块灰,自行淋制过筛,拌制灰土。

5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篇4

1、设计交底,即设计图纸交底。这是在建设单位主持下,由设计单位向各施工单位(土建施工单位与各设备专业施工单位)进行的交底,主要交待建筑物的功能与特点、设计意图与要求等。

2、施工设计交底。由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单位(或编制人)向施工工地进行交底。将施工设计的求全部内容进行交底,使施工人员对建筑概况、施工部署、施工方法与措施、施工进度与质量要求等方面,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以便于在施工中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

3、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这是一项工程施工前,由工地技术负责人向施工员(工长)、或施工员向施工班组进行交底。通过交底,使直接生产操作者能抓住关键,顺利施工。

分项(分部)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是基层施工单位一项重要的技术活动。但笔者通过查看一些基层单位的技术交底记录,发现并不是所有单位对此项工作都能予以足够的重视。有些单位仅仅把技术交底作为“技术资料需要”的一部分,为“归档”而写(或补写)交底,其内容往往只是简单地抄写施工规范或工艺标准上的条文与要求,只是游戏形式而已。

为了使技术交底能真正成为指导施工、预防事故、保证质量、提高技术素质的技术性文件,结合工作实践,现对技术交底的内容和做法,提供以下参考意见:

一、技术交底应包括的内容

1、工程概况与特点。

2、图纸及规范的主要要求:包括主要部位尺寸、标高、材料规格及使用要求、配合比要求等。

3、施工方法:包括工序搭接关系,垂直运输方法、主要机械的使用及操作要点。

4、对施工进度的要求。

5、质量标准、要求与保证质量措施。

6、可能发生的技术总量及处理方法。

7、节约、成品保护要求与措施。

8、安全、消防等要求与措施。

二、技术交底方法

技术交底应以书面形式交底为主,召开班前会口头为辅。以重要部位或较复杂部位,应另附翻样图纸,必要时结合实际操作进行交待。最后,填写技术交底记录表(单),由交底人及被交底人签字,并存档一份。

注意事项

1、因为工地的各项技术活动,均是以执行和实现施工组织设计的各项要求为目的,因此,技术交底也应以施工组织设计为主导内容。

2、对技术交底要有针对性,即要根据各方面的特点,有要点,有预见性,有预防措施。

篇5

由于类似这样的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比较常见,在混凝土施工过程前没有对所有参建人员进行有针对性和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有些人员知道其中的内容,但是还有部分人员尤其是一线的施工人员都不怎么明白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要达到什么要求以及什么是不能做的。这样大家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法等施工技术没有熟练掌握,就必然导致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出现一些质量问题。

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

在以往工程施工中,只是按照图纸掺量的要求添加膨胀剂,没有系统地对膨胀源进行选择和规范的进行限制膨胀率的试验,往往达不到补偿收缩的效果,使混凝土产生收缩裂缝;有的配合比因为外加剂超量过高、砂率不合适造成混凝土离析,或者将设计试配的材料在建材厂里取样,但实际用于工程中的原材料有变化,依旧参照原配合比进行配料,其质量变动较大(如砂石粒径及含泥量、粉煤灰需水量比、外加剂减水率等),砂石含水不准确,外加剂掺量不准确,没有及时进行调整,严重影响了大体积混凝土质量。

3养护期间测温工作不到位

大体积混凝土在水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水化热,且热量不易散发,当内外温差过大时,容易使混凝土产生温度应力裂缝,破坏混凝土结构,由于测温工作没有做或者没有严格按照测温方案进行全方位、定时测温,测温工作不到位,就不能掌握外界温度与混凝土内部温度,也就不能对养护起指导作用,因内外温差过大就会产生温度裂缝,如果外界温度下降过快,我们又不能及时掌握其内外温差变化,养护也就跟不上,就会造成很大的温度应力,极易引发混凝土的开裂,而势必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

4混凝土养护不到位

大体积混凝土在养护期间必须严格控制其内外温差,确保不出有害裂缝,因此养护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工序。由于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h内及其他时期没有及时或者定期安排人员进行覆盖并浇水养护,使混凝土水化反应不能充分进行,大大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同时养护不到位也造成混凝土表面受到暴晒、风吹、寒冷等条件而出现不正常的收缩、裂缝等破损现象,势必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

二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具体措施

1加强施工技术交底工作

首先,我项目部邀请公司总工、集团专家等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了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作业指导书,在混凝土浇捣前以作业指导书的内容由项目总工对现场管理人员、施工班组和操作工人进行有针对性的详细技术交底,明确质量控制措施及操作要点,针对安全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艺等方面进行培训,确定了施工方法,明确了施工内容,保证操作人员理解无误、操作无误,交底内容有:(1)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为40cm,每个浇筑点配3台插入式振捣棒,振捣上层混凝土时,要插入下层混凝土内50mm左右;(2)为了防止混凝土表面因砂浆过多出现干缩裂缝,浇筑完的混凝土表面应加一层洁净的石子,并增加压面的数量;采用二次振捣,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集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的裂缝,减少内部裂缝,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使混凝土抗压强度提高,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3)为了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应控制在15℃左右。当混凝土内外温差小于25℃后方可拆除模板和保温层,如拆模后,混凝土内外温差大于25℃时,应及时覆盖保温材料,使其缓慢冷却;(4)为确保新浇筑的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防止在早期由于干缩而产生裂缝,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覆盖和洒水,养护时间不少于21d。(5)混凝土中的水泥在硬化过程中要放出大量的水化热,明显提高了混凝土的内部温度,水泥水化热的积聚引起混凝土的温度裂缝,因此前3d的养护温度要低些。

2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1)在混凝土浇捣前,为了尽可能减少混凝土水化热,项目部委托实验室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了优化,在征得设计和满足施工荷载要求的前提下,优先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并适当使用缓凝剂,各种材料取实际生产用的原材料进行试配,用量计算准确,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尽量利用混凝土60d或90d的后期强度,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以满足减少水泥用量和水化热的产生。(2)在保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的前提下,适当降低水灰比,配合比一般要求水泥用量不宜过小,含掺合料应≥320kg/m?,水灰比≤0.5,砂率控制在35%~45%。塌落度为100-140mm。混凝土试配时,材料计算一定要准确。(3)在优化后的混凝土配合比中,掺加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从而降低了单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以达到降低混凝土水化热的目的。如果配合比中使用膨胀剂,其单位用量应根据要求的限制膨胀率,采用实际工程使用的材料经配合比实验确定。(4)混凝土配合比必须满足设计所要求的强度、膨胀性、抗渗性能、耐久性等技术指标和施工工作性要求,氯离子含量和碱含量不得大于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3定时检测混凝土温度工作

为了防止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超过限制而产生温度裂缝,在施工过程中要采用科学的测温技术,在混凝土浇筑前在混凝土中沿厚度方向分三个层次设置测温孔(即底面上、顶面下各10cm处及中心部位各设一测温孔),具置分布在梁及承台中心部位,待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指派专人负责掌握基础内部实际温度变化情况,在混凝土升温阶段,2~3h测一次,温度下降阶段,4~8h测一次,认真填写测温记录表,严密监视温差变化情况,并根据测温情况对容易出现裂缝的地方做出预警,以便指导重点养护工作,保证混凝土温度下降速率控制在2~3℃/d,表里温差≤25℃,并由项目质量负责人对测温全过程进行监控。

4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在混凝土浇筑前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混凝土养护方案并严格按此方案执行,并派项目管理人员督促检查。(1)养护宜早不宜迟,为避免新浇筑的混凝土表面过快失水和表面温度受气温影响快速下降,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按设计标高进行找平,用木杠刮平,初凝前,用铁磙子碾压两遍,再用木抹子搓平,表面干硬后,紧贴一层塑料薄膜,以防止混凝土表面水分散失;然后覆盖两层麻袋,并及时浇水养护,时刻保证混凝土表面湿润。(2)正常气温下10h内(炎热气温2h内)开始对混凝土进行覆盖和蓄水养护,板底蓄水深度不小于100mm,反梁采取麻袋覆盖并人工浇水养护。(3)在养护过程中如发现遮盖不全或局部浇水不足,以至表面泛白或出现细小干缩裂缝时,应立即仔细遮盖,充分浇水,加强养护,并延长浇水日期加以补救。(4)养护时间不得小于14d。(5)养护期间并根据温差变化趋势及温控数据确定覆盖材料的增减和拆模时间,减少表面与中心温差,将混凝土内外温差控制在25℃范围内。当昼夜温差较大或气象报告有暴雨时,现场备足保温材料。(6)为了提高养护质量,项目部成立了专门的养护队伍,派责任心强的人员进行养护,并由项目质量负责人监督实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篇6

自2007年以来,我国船舶接单数量快速增长,显著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船舶工程技术是满足现代化船舶技术的关键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该科目对学生的动手操作水平与理论知识积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需要积极开展船舶工程技术实训基地建设,最终提高学员整体水平。

1船舶工程技术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目标与要求

1.1船舶工程技术实训基地建设目标

根据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意见》的精神,并结合我省船舶行业发展的现状,我校在船舶工程技术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坚持实践为根本、以就业为导向,为了更好的适应现代化船舶制造行业的需求,福利培养复合型人才,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提高学生就业水平。

1.2船舶工程技术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要求

本基地建设的核心,就是要尽量满足船舶操作要求,并结合实际教学,让学生在基地中不断提高自身水平,更好的适应未来岗位要求。因此,基地建设中的所有设备,均由实际船舶上所使用的设备组成,包括驾控台、集控台、主配电板、设备箱等,整个基地教学完全还原企业生产,保证能为学生提供完整的教学服务。

2船舶工程技术实训基地建设思路研究

为了保证船舶工程技术实训基地的运行效果能达到预期,在基地建设中,相关人员需要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2.1基地师资配置

师资水平在整个基地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本基地中所有专业教师,均按照基地建设专业教学、技能培养的相关要求进行招聘,所有教师均具备高级职业资格认证书或考评员资格证书,并且每一位教师在上岗之前,均在我院校接受一定时间的实习,保证能有效满足船舶工程技术实训基地的教学要求。校外实训基地可以根据实习学员的具体数量来确定,一般保证每个校外实训基地配有2-3名兼职实训教师即可。对于校外实训基地,更多的还是需要发挥企业在教学中的作用,始终按照企业具体生产要求的标准,对基地教学情况进行配置,保证每个师资资源都能得到最大程度上利用。

2.2基地区域规划模块

整个船舶工程技术实训基地的规划,严格按照船舶生产中不同生产要求进行划分,包括基础生产区域(数据切割、柴油机安全、焊接机器人等)、系统操作控制(如图1所示)、船舶模拟装置区、数字化实训区等。总体而言,整个基地区域的划分情况,充分考虑了不同学员实践的要求,并按照就近原则对不同生产区域的功能进行搭配,确保能最大程度上满足基地培训的要求。

2.3基地培训模式选择

船舶工程技术实训基地在选择培训模式中,应该以现代船舶行业为背景,在充分考虑市场对船舶技术的需求后,选择相对应的培训模式。目前当前较为常见的培训模式为“工学交替”培训模式,将整个学者的培训过程划分为认知、学习、生产、顶岗实习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学习内容存在明显差异。在认知学习阶段,由教师充分讲解船舶工程行业的基本信息,对本专业的学习内容、未来工作趋势进行分析,使全体学生对本专业内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在学习阶段,讲师充分讲解船舶工程学习的重要知识点,包括系统操作要点、机械切割要点等,此阶段学习就是要将完整的生产实践知识教授给学生,让学生掌握不同岗位划分下的工作要点。在生产阶段,学生先观摩熟练员工的生产方式,掌握所学知识的应用方法,并通过与员工进行交流,对本专业工作信息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最后在顶岗实习阶段,学生深入到工作岗位,开始进行学习,并总结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与教师、一线员工进行交流后,寻找改进办法。

2.4科目设立

为了进一步提高基地的应用水平,整个基地的科目设立也应该充分考虑社会的需求。因此本文认为,基地的科目设立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船舶手工放样。采用教材《船舶修造工艺》,开展草图绘制、样箱制作等教学,对于相应级别的学生,可以发放相对应的手工放样证书。(2)船舶焊接。根据《船舶焊接工艺》教材,开展气体保护焊、等离子弧切割、焊缝质量控制等教学工作,对于相应级别的学生,可以发放相对应的焊接证书。

3结束语

本文主要研究了船舶工程技术实训基地建设的相关问题,从研究结果来看,在船舶工程技术实训基地建设中,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当前社会对学生素质的要求,能根据市场,不断调整学生学习方向,并对教学侧重点就行优化,保证所有学生都能更好的适应市场要求,更好的服务于船舶制造业。

作者:庞龙 单位: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船舶工程系

参考文献:

[1]李洁.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的模块教学实践研究[J].经贸实践,2015(14):249-250.

篇7

强夯地基处理技术是最为传统的地基处理技术,是针对土质较为酥松的土壤中进行的操作。通过木桩、铁桩等施工器材,对土壤进行夯实,增加土壤的紧密程度,这样以夯实的土地作为地基,可以用来进行房屋建设。但是以强夯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处理的地基有较大的局限性,只适合土壤中含有水分较少的土地。否则会发生渗透现象腐蚀地基,进而降低地基的使用寿命。

1.2碎石夯击地基处理技术

碎石夯击地基处理技术是在强夯地基处理技术上的进一步发展的地基处理技术,在实际运用时一般会在地基的土壤中增加碎石,该类技术的实施要点是在填土层处理好碎石的桩体,后用冲击力将碎石桩击破,使碎石进入护土层,使地基形成硬壳层,达到地基所需要的强度。以碎石夯击处理的地基可以有效的保证地基的硬度,同时对于水的侵袭也可以部分抵御。但是在经过长时间的水冲刷之后,地基也会造成不稳定现象。

2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施工特点

2.1地基基础工程的复杂性

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南北方的地质差异较大,工程地质条件很是复杂,例如淤泥质土、杂填土、湿陷性黄土、冻土、季节性冻土等,不同类型的土壤在进行房屋建造时要进行预先的勘探,对于一些土质难以处理的地点,可以换取其他施工用地进行房屋建造。同时,地震也是造成我国地基基础工程复杂的一方面原因之一,地震对地基基础影响是非常大的,这种复杂地质条件对地基基础工程的勘察设计处理和工程施工增加了不小的难度,提出了大量的而且复杂的技术难题。

2.2地基施工不当的严重性

由于地基基础设计或者施工方案不当而导致房裂屋倒,导致非常严重损失的实例时常有发生,所造成工程建设中恶性的巨额浪费确实惊人。在进行房屋建造时,一旦建筑工程施工完成之后,地基产生质量等问题一般无法弥补,这样的损失与建造工程相比其产生的损失要大得多。由于地基所承受的是来自房屋的全部承载力,所以有局部的损坏就会使全部的建筑变成危楼,同时由于身处地下,地基的损坏只有到影响建筑的程度才会被人发现,那是造成的损失无疑是十分严重的。

3房屋建筑中地基处理施工探究

3.1水泥混凝土搅拌技术

水泥混凝土搅拌技术是当前房屋建筑中对地基处理的基本方式之一,该方法应用的基本原理是在对地基进行建造时,选用泥土和水泥等原料,运用搅拌机进行搅拌,使水泥和泥土得以充分的混合,在水泥等固化剂的作用下,地基当中的一些软土能够结合成一块,成为一个大的整体,再加入水泥使其形成一个在底下的连续的坚硬墙体或者是一个个的水泥坚硬土桩,这些坚硬的土桩就可以成为坚实的地基基础,这些物体都有很大的水稳定性,能够作为房屋建筑的承载体。这种方式需要水作为基础,但是水的含量又不能过低或者过高,同时对于酸性的水质不能参与搅拌,会造成地基松软,这也是水泥混凝土搅拌技术的局限之一。

3.2煤渣灰充填技术

煤渣灰这种便宜易得的原材料因其透水性十分好被广泛用于房屋地基的建筑领域,煤渣灰充填地基处理技术在进行地基建筑时,要将将煤渣灰和淤泥按照一定的比例(根据需要选择0.1~0.5)混合后进行吹填。在将煤渣灰与淤泥进行吹填的过程中,经过煤渣灰吹填的土壤能够迅速的板结,结成硬块,能够有效的节省建筑成本,缩短建筑时间。在运用煤渣灰吹填时要保持吹填的均匀性,这样所建造的地基才能够具有均一稳定的性质,同时因其透水性能好一般在地下水量较小时对房屋的地基腐蚀程度较小,就这点性质煤渣灰可以被用于降水或者地质环境较为湿润的地区。煤渣灰充填技术能够对这种地形的土地加以最大化的利用。

3.3CFG桩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CFG桩是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简称。它是由水泥、粉煤灰、碎石、石屑或砂加水拌和形成的高粘结强度桩,和桩间土、褥垫层一起形成复合地基。通过施工机械的击打,将CFG桩置入不良地基的土体中,侧向挤压缩松土壤,再进行夯实处理,从而与周边土体形成一个复合地基,以此提高强度。和地基的承载能力,同时被击打进入土壤中的CFG桩因为其硬度较大,可以作为房屋建筑的主要支撑点,进而增加了房屋建筑的稳定性,现阶段CFG桩被广泛应用于大型的房屋建筑中,是当前建筑地基的重要方法之一。

3.4旋喷地基注浆技术

旋喷地基注浆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效果十分显著,其加固、防水、堵水性能较强,施工工艺简便,从而逐渐得到推广与应用。旋喷地基注浆技术其具体的操作方法简便易行,不需要大型的建筑施工设备,只需要相关的配套设备就可实现操作,在操作时选取最佳的作业深度,运用电钻等钻孔工具对土壤进行开孔,选用特别喷嘴的注浆管,将其置入用电钻钻孔的底部,以快速提升。缓慢旋转的方式注入高压浆液,利用长时间持续旋转,将浆液高速喷射流,充填原有的地基土壤层,改变原有的土壤层结构,使其碎块与浆液混合形成桩体,以此提高地基的强度与防渗能力。

篇8

(一)外形特征具象化处理。物体的特征是事物内在和外在本质的综合体现,也是区别于其它不同事物最重要的依据。有特征才会有个性,有特征才会存在有“变化”。因此设计变化的第一步即为认识自然中各事物的外形特征。不同植物有各自不同的特征,动物、人物及不同地貌的风景亦是如此。所以,将自然形态进行变化设计出具有美感的图案,就必须抓住自然形态的特征,亦可说是其外形特征。

(二)形象的规律化处理。所谓形象的规律化处理,就是将自然形态的主要特征进行单独描述,用适更加符合人们审美的手法和形式,通过点、线、面、色彩和肌理视觉要素进行变化,进而采用归纳法使图案画面秩序条理、不散乱。采取任意一种线条表现形式如直线或曲线,亦或使用点或面的表现,来规范梳理自然形态,都应符合自然形态的规律,做到变化与统一相协调。

(三)对比的形式感处理。对比的手法主要指的是夸张与省略的对比或加强与减弱的对比。此时的夸张,指采用超常规的视觉表达方式对事物特征进行刻意放大和突出渲染,使得形象更加集中,更加典型生动,进而设计出具有装饰美的图案。省略,则是夸张的继续和延伸,基于其夸张的本质特征之上对表现对象进行提炼和升华,减去其冗余附属成分,留有具有典型而有夸张特征效果的部分。在此,需要区分一个概念,“简化”是留其精华,而非“简单化”。“加强与减弱”是公共空间地面设计中常与“夸张和省略”并用,也是“夸张省略”的互补。加强,是在夸张的基础上,对表现对象的特征增加表现点、线、面、色、肌理等视觉要素的力度,起到强调的作用,强化对象的特征、力量、性格和装饰效果等方面。

(四)添加手法与理想化处理。添加,是对自然真实形态采取的一种“变化”手段,在变化的图形上按主观设想添加其它要素,组成一个新的完整的图案形态。图案设计中采用添加法,为达到完善和丰富图案形象的目的。地面设计的理想化处理,是添加手法的再创造过程,添加要素主要是创意内涵,是设计者通过主观幻想,将不同的元素或描述对象进行加工再创造,表现出设计者的主观理想意象。

(五)形态的拟人化处理。现代公共空间的地面设计中的图案装饰的拟人化手法,是典型的视觉形象的创造手段,又称人性化、人格化,即将欲表现的对象寓于人格化,赋予人的思想、行为,力求表现人与物的情趣与感情的交流与沟通。拟人化手法是设计者主观意象的延伸,这一方法是在夸张与省略基础上的一种理想化再现。

二、错视图案拼贴的地面装饰

错视是一种令人们感兴趣的视觉现象,因为错视不仅能够引起人们心理上的不安,也能给人们带来惊喜和快乐。看上去能使人的眼睛产生错视效果的图形都可归纳为错视艺术图形。错视的种类有许多,能用到地面设计的大体分为归纳的错视、反转的错视、限于平面可能的错视、回转的错视、透明的错视、深度空间的错视、间隔的错视、其他的错视等。

篇9

二、地下室结构施工技术

1、工程施工条件

因为地下室结构施工不同于地面建筑施工,对其有更严格的施工条件,只有符合这些条件才能允许施工,那么,应该满足哪些条件呢?笔者总结如下:第一,施工单位必须具备施工许可证,否则绝不允许其施工;第二,检查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要求,尤其是基坑支护方案,如果不能达到满足工程挡土要求,也不能进行施工,直至满足要求为止;第三,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首先应该确定施工单位,然后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要做好沟通,将设计意图完全的传达给施工人员,最后,管理人员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考察该施工队伍是否具备施工资格,其施工水平是否能胜任该工程的施工要求;第四,因为要读地下室进行施工,所以要事先准备好足够的排水设备,避免工程土方工程出现渗漏的现象;第五,要做好基坑监测的布置,实时对施工工程进行检测,防止出现违规操作的现象。

2、边坡施工方法

在施工开始前应该对边坡进行确定,其确定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按照基槽开挖深度进行确定;第二依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确定;第三,根据施工规范以及施工人员自身的经验进行确定,如果要求十分要求,就要进行可行性的实验,这样才能完全避免施工中出现事故;第四,在边坡施工的过程中,要时时进行检测、时时进行修整,避免边坡坡度出现偏差。边坡确定之后,就要进行边坡施工,其开挖深度要根据工程的具体特点来确定,不同的工程对基坑深度有不同的要求,本工程要求基坑深度不必太深,以挖掘机为标准,处在其有效深度之内即可。

3、机械选择与配置

一般情况下住宅小区地下室结构施工所使用的设备主要是反铲挖掘机再加上自卸汽车,本工程同样采用该机械设备。选择挖掘机时,要按照施工层段来选择,还要考虑施工现场的环境因素,尤其是土质因素,挖掘机的数量要求多少,这要根据工程规模以及要求的施工进度,赵祁丹鹤岗市建筑设计院黑龙江鹤岗154100还要考虑施工工作面的大小,最为重要的是要考虑施工成本;确定挖土机的数量以及类型之后就要确定运土的车辆,这要按照施工工程道路情况来选择,运送的距离以及工作面都是考虑的因素。机械选择与配置只要进行初步确定即可,等到具体施工时,在做出具体的调整。

4、土方回填

该项施工对时间要求比较严格,因为如果不能及时的将土方进行回填,施工现场很容易出现混乱,影响施工环境,也直接关系到下一环节的施工质量,对土方进行有效及时的回填,也可以扩大施工面积,有利于施工队伍施工,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现场的施工管理。

三、地下室混凝土结构施工

1、地下室底板施工

地下室底板采用整板结构形式,厚度为800mm,属于大体积砼,设计砼强度等级为C35,要求砼掺膨胀防水剂。地下室底板施工关键是防止底板出现各种裂缝,为此,我们在施工方法、原材料、改善边界约束条件、养护上采取综合性措施。

2、施工要点

地下室底板以后浇带为界,分块浇筑,施工缝处加钢板止水带,用V型快易收口网作侧模。无后浇带进应一次浇筑;地下室底板支模,地下室底板直接在混凝土垫层之上。考虑到地下室外墙的防水需要,对地下室底板和外墙交接处做如下处理;地下室外墙和底板接头施工缝设在距底板表面500mm高处;在施工缝中设置钢板止水带,止水带为300mm×3mm钢板。

四、地下室模板工程

1、地下室外墙模板

地下室外墙采用18mm厚夹板模,模板竖楞采用50mm~1000mm木枋,横楞采用483.5mm钢管,为加强支撑,在底板上留设25的短钢筋头(间距2000),用其作为支撑点,为保证模板的侧向刚度和地下室外墙的防水需要,在模板中间加设一次性的12止水对拉螺杆,呈梅花型布置,对拉螺杆的纵横间距均按500mm布设,支模要注意将模板支撑牢固,处理结点,要防止出现爆模、漏浆等质量通病。

2、墙(剪力墙)模板

墙面支撑时,要控制好墙面的垂直度。墙面垂直度控制包括平面和立面两方面。要先在基准层上准确的放出混凝土墙的边线,然后扎筋支模。扎筋时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好钢筋的垂直度。支模时,通过吊垂来控制墙面的垂直度,水平方向上通过水平拉线来控制。对调整好的墙模用对拉螺栓和斜撑固定牢固,墙厚由对拉螺栓套管控制。内墙(剪力墙)模板与地下室外墙模相同,只是所设对拉螺杆不焊止水片。

篇10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construction of city constantly improve, this to the engineering geology quality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And th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is to ensure the important link of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years rich experience in th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work of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personal view,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related workers.

Keywords: geological engineering; Exploration work; Influence factors

中图分类号: 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地质勘探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中。但是由于我国的地质勘探技术起步比较晚,技术不是特别的成熟,目前还在摸索中前进。所以那必定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难。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的引起注意,不能及时的攻克,则就有可能影响工程质量,甚至引发工程事故,所以在整个工程施工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在施工前一定做好充分的准备,而前期准备中的地质勘探工作更是重中之重,地质勘探这一环节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1 施工前勘探工作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

1.1 勘探施工地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可分为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在十分不同的两种建筑特性中,也存在的密切的联系。而地质勘探是工业建设和民用建筑中最基础的部分,并且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所以施工前必须要详细的进行地质勘查勘探,并且合理的选择地基,这样才能够真正的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和安全。由于各地的地质条件不同,所以在不同区段的建设功能也存在差异。综上所述,施工前的勘探工作十分的必要和严谨。

1.2地质勘探工作的注意事项

在一个城市中,通常都会建有公用设施、居住区、交通线路等数量很多的建筑。通常这些建筑都是浅基础建筑物,所以其对地面的影响一般也就只有十几米,而基础的砌置深度也不会大于五米。一般静荷载是地基上的主要作用力,所以,在对这类建筑物进行规划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a.勘探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土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地下水的埋藏深度、地形地貌特征、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土的剖层面和地下水的动态特征等等。b.在进行勘探时,要进行大量的浅孔勘探,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地下水的状况。c.在一般情况下,在坑孔的勘探时要按照方格网和勘探线布置,而勘探的深度的限制是整个活动层。

在城市的规划中,场地的区分和选择占有重要的作用,如果想要选择出更适合的建筑场地,就要从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等来进行论证。所以必须要在城市建设的规划前就进行各个方面的调查。而最重要的就是对场地的选择和分区。在评价工程场地的分区和选择时,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地貌特征、动力地质作用和地质结构。

2 客观分析在地质勘探中的问题

2.1 工程地质勘探的质量问题

在工程地质勘探过程中,一般问题较多的是工程概念不清,勘探侧重点不明确,针对性不强,方法不当,手段落后;工程地质分析工作中所选择的理论、方法、计算公式等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其适应条件的物理意义混淆不清;地质报告中基本地质条件不清楚,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界定不准确或论证不充分,有问题遗漏甚至结论性错误;有些地质报告没有地质结论,也有些工程没有做多少地质工作就先下结论,极不严肃。此类问题往往造成阶段性工程审查不能一次性通过,可能延误开发时机;或者尽管通过了审查,但却给工程留下了隐患,这种情况的危险性更大。

2.2 对工程地质勘探的重要性和价值认识不够

地质勘探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揭示地质构成,二是提供土体的力学指标;地质构成决定基础处理方案的选择,力学指标对工程造价影响很大。众所周知,地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只有靠钻探勘察来了解。建设场地是唯一性的,勘探成果也没有可比性,因此建设单位选择一家专业技术强,操作规范严谨,能准确提供信息的勘察单位相当重要,对建筑安全、工程施工顺利进行、节约投资都有重要的意义。

2.3 地质勘探工作的市场环境比较差

现在,我国建筑行业以迅猛的速度发展,这就增加了市场的竞争。激烈的竞争不仅仅给地质勘探单位带来了机会,也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在国内,地质勘探单位的数量是越来越多,但是国家对这方面的管理机制却不健全,这些都导致了地质勘探市场中的恶性竞争、市场无序、相互压价等现象的存在,这对于行业的整体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因此,作为建筑工程的参与者,地质勘探单位要严格自律,坚持从自身做起,共同推进地质勘探市场在一个合理、有序、公平竞争的环境下和谐发展。

2.4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基础设计中存在的弊端

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中,基础设计是一项技术要求高、操作复杂、涉及内容较广的工作。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设计人员要在深入熟悉与了解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基本要求、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施工场地、周边环境等基本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工程项目建设的实际需要,制定出科学、合理、正确的基础设计方案。但是由于我国地质勘探技术应用在建筑工程基础设计的时间较短,所以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弊端和问题。

2.5 基础设计人员不够重视地质勘探报告

由于受到现有建筑工程基础设计理念与技术模式的限制和影响,设计人员普遍的把地质勘探报告仅仅作为简单的参考资料,在参阅中关心的只是所需的各项地质、水文数据,而对于地质勘探报告中的部分专业技术参数与建议视而不见,而地质勘探单位在为工程建筑设计单位提供服务时,勘探人员多是将工作的重点集中于报告的专业性与理论性,对于其实用性与可行性的考虑则相对较少,这往往导致设计人员在阅读与应用中出现技术障碍。由此可见,国内工程建筑基础设计工作中,地质勘探与基础设计缺乏有效的结合与互补,难以全面发挥两者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和作用,最终导致人力、物力、财力的无形浪费与损失。

3 工程地质勘察行业制度不健全

3.1 制度与实际实施要求不相符合

虽然新的《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已经颁布,并且在勘探程序和新技术的应用方面都已经明显地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一经颁布实施就难以把握。更为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另一部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并不完全适合于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而建设部的一些工程勘探监督机构则以此为依据对水利水电勘探设计单位实施质量检查,使勘探单位不得不准备满足两种规范的两套地质报告分别对付审查和检查。

3.2 规程规范

规程规范的修订和出台周期太长,完全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水利系统与水电系统的勘探设计阶段不一致,因此规程规范也有区别,周期太长因此会出现较多问题,在新的未出旧的解决不了的这个盲区,甚至会产生一些混乱。水利与水电分家之后,对于工程地质这个专业来说其工作性质还是一样的,但是从技术标准和勘探程序这方面来讲也存在着不同,很多的问题显露出来仍未解决,这需要广大工程师和有关部门共同努力寻求解决和协调的方案。3.3 勘探设计报告的问题

近年来一些单位提交的勘探设计报告中的地质章节不是地质师写的,报告的编制人中没有地质专业负责人,或地质报告没有院级地质负责人审查把关,报告和图纸中的错误较多。这种情况给总院增加了审查难度,同时也有损勘探设计单位的质量和水平形象,还会延误工程报批的时机。当然也有上级单位工程审查把关不严,助长了这种技术责任心不强的现象。

4 对地质勘探监管力度不够

一是工程地质勘探在工程的前期阶段进行,由建设单位自主选择勘探单位,一般建设单位缺少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对地质勘探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对勘探单位要求不高,有个成果就可以,勘探费用

篇11

公路施工中既要做到高品质、高速度,又要做到节能、降耗和环保,就必须应用新型的科技和材料,低温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当前一种较为先进的路面施工方式,低温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利用温拌沥青混合料作为主要材料,达到降低拌和物、摊铺和碾压温度,防止沥青老化,延长沥青混凝土施工时间的目的,进而产生节能和环保的施工效果,最终形成有较长使用寿命和较高荷载能力的沥青混凝土路面。

1、低温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势

1.1 低温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节能效果

低温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沥青混凝土拌合物温度达到30°,拌合物的温度降低可以有效减少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对热能的消耗。

1.2 低温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环保效果

沥青在受热的情况下会释放温室气体和有毒气体,并且这一过程会随着温度的提高而迅速增加,低温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以减少温室和有毒气体的释放,可以客观地说低温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施工技术。

1.3 低温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以防止沥青的老化

沥青老化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典型质量问题,低温沥青混凝土拌合料会延缓沥青由于高温或环境而造成的老化问题,客观上达到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和延长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在某种意义上达到节约公路减少投资的效果。

1.4 低温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施工时间优势

在我国北方和气候特殊的地区,沥青混凝混合料会因为温度过快下降而产生摊铺和碾压难于达到设计的压实标准,而低温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以在混合料温度降低的时候继续进行摊铺和碾压作业,大大延长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时间。

2、低温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机理

低温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温拌沥青混合料在公路建设行业是一种新型的路面摊铺材料,是一种在拌合中使用特殊的调和沥青,确保低温环境中沥青流动性和黏结性的技术,低温沥青混凝土拌合料主要的功能部分有:一是,乳化的表面活性剂,温拌剂亲油基和亲水基两部分组成,拌和过程中亲油基迅速与沥青结合,亲水基于水分子结合,形成具有功能的水膜,有利于沥青混凝土的摊铺和碾压。二是,温拌剂,温拌剂在低温时通过自身结构变化形成一种晶体网状的形式,在沥青温度降低的时候可以达到锁定沥青中饱和油份和提高黏度的效果,有利于混凝土拌合料的施工。

3、低温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

3.1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拌和

沥青混合料生产时,温拌剂与沥青同步喷洒,乳化平台温拌剂可采用先加入矿粉后喷洒沥青的方式,要确保温拌剂添加装置计量的精确。

3.2 温拌沥青混凝混合料的温度控制

应根据低温沥青混凝土施工当天的气温条件、场地情况、运输条件和施工组织水平做好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控制,当出现温度过低或大风等恶劣天气时应考虑适当调高温拌混合料的出料温度,达到或者接近同类型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正常出料温度,达到规定的摊铺和碾压时间和质量。

3.3 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温拌沥青混合料运输时要求用保温油布保温、防雨、防污染,车辆在驶离前需严格检查其覆盖质量。在低温大风环境施工时,运输车顶部除覆盖保温油布外,还要求另外加盖棉被,运料车侧箱要求加装泡沫隔板等保温装置。

3.4 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首先,根据摊铺过程适当提高摊铺机夯锤振级。其次,减少温拌沥青混合料摊铺机之间的间距,尽可能缩短两台摊铺机的距离。最后,低温沥青混凝土施工中摊铺机的行走必须缓慢、均匀和连续,尽量避免摊铺机的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

4、温拌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篇12

2地铁施工安全技术创新绩效的系统分析

对于地铁施工安全技术创新而言,通常不能由单个施工企业完成,它不仅受到业主的极大影响,而且还受到其他参与者的影响。目前我国实际工程中一般由一家专业技术咨询公司提供BIM技术支持,业主负责地铁项目的全面管理,设计院、施工企业等其他单位各司其职,共同完成地铁项目建设与技术创新任务。BIM技术通过三维可视化功能再加上时间维度,可以对地铁工程进行虚拟施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同时进行有效协同,设计、施工和业主都可以对工程项目的各种安全问题和情况及时掌握和沟通协调。业主是技术创新的首倡者、投资者和主导者,同时也是地铁工程技术创新的直接和主要受益者。业主一般出于提高地铁工程安全性的考虑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并提供资金支持。业主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具有主导作用,其他技术创新参与者一般都由业主选定,业主在地铁施工技术方案比较等关键事件上都具有决定权,主导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因此,业主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对BIM技术的应用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业主通常并不能承担BIM技术创新的具体事务,具体工作必须依赖设计院、施工企业、BIM技术咨询公司等技术创新主体来完成。设计院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设计院是地铁工程技术创新中多种技术的集成者,一般情况下,不同的专业技术难题分别由不同的参与企业或机构来负责,但这些不同的技术成果都需要通过设计院的设计方案来集成和综合,并转化为设计图纸才能应用于地铁工程实践。就BIM技术而言,BIM最直观的特点在于三维可视化,利用BIM的三维技术在前期可以进行碰撞检查,优化工程设计,减少在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错误损失和返工的可能性,而且优化净空,优化管线排布方案。此外,设计院还必须解决地铁施工安全技术创新过程中与设计相关的重要技术问题,设计院不仅要对设计文件的安全、经济等合理性负责,还需要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指标,指导和配合施工企业。因此,设计院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具有重要的影响。施工企业是技术创新活动的具体实施者,地铁施工人员需要利用碰撞检查和优化后的三维设计方案进行地铁施工交底和施工模拟,提高地铁施工安全性和与其他参与者的沟通能力。对于地铁工程施工来说,空间是有限的,每一个施工工序在进行的时候必须有足够的空间来进行施工活动,如机械臂长的旋转半径,施工人员的活动半径,如果这两者在作业时的空间上产生了冲突,就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因此在开工之前可以利用BIM进行动态施工模拟,预测可能存在的问题,优化机械行进路线和人员活动范围,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通过BIM技术结合施工方案、施工模拟和现场视频监测,减少地铁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BIM新技术的应用效果最终还要取决于施工企业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水平。BIM技术咨询公司是该项技术创新活动最为重要的技术支持者,一般是接受业主的委托创建BIM数据库,为业主、设计院和施工企业提供支撑地铁施工安全管理所需的数据信息。BIM数据库包括大量的工程相关信息,可以为地铁工程施工提供数据后台的巨大支撑,BIM中的项目基础数据可以在各参与企业之间进行协同和共享,地铁施工工程信息可以根据时空维度、构件类型等进行汇总、拆分、对比分析等,保证地铁施工基础数据及时、准确地提供。为施工企业制定精确的安全控制计划提供有效的支撑,使业主、设计院和施工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施工工程信息做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参建各方提供协同工作的技术基础,从而减小安全风险,实现对施工安全风险的有效控制。因此,BIM技术创新绩效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BIM技术咨询公司的技术支持水平。根据以上分析,并结合我们前期相关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13个地铁施工安全技术创新绩效影响因素,见表1。其中安全技术创新绩效是目标变量,它是希望通过技术创新活动影响的最终变量,是希望改进的目标。“干预变量”是为了达到目标变量而施行的技术创新活动,即BIM技术支持,包括无BIM技术支持、一般的BIM技术支持和良好的BIM技术支持水平三个等级。“实施因素”是直接影响安全技术创新活动是否成功施行的变量,包括业主、设计院和施工企业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他们的影响会通过中介因素作用于目标变量。“中介因素”是联系实施因素、干预变量和目标变量的因素,即实施因素和干预变量要通过中介因素传导其作用,而中介因素对目标变量有直接影响。就BIM技术创新而言,它对安全绩效的作用主要通过优化设计方案,优化施工组织和加强沟通协调来完成。“控制因素”是外生变量,不随干预而改变,但它对于目标变量具有重要的影响,包括项目规模和项目复杂性,在模型中需要加以体现

3模型构建

3.1数据采集

为了确定各因素和节点之间的因果关系,我们采用结构性问卷调查来获取相关数据。调查以地铁工程项目为单位,采取邮寄或E-mail的方式来发放调查问卷或收集调研数据,然后通过半结构访谈的形式进行补充。调查对象主要是具有5年以上工程实践经验的业主、施工企业、设计院和咨询公司的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包括全面了解地铁施工安全技术创新整体状况的高层管理人员(如总工程师),以及与工程新技术直接相关的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如工程技术部经理或工程师等)。调查对象的构成为业主方占15%、设计方占18%、施工方占37%、技术服务方占16%、其他占14%。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36份,在剔除了连续雷同或人为固定模式答案等无效的问卷后,共取得有效问卷63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46.3%。

3.2贝叶斯网络结构的建立

相关研究表明,利用专家先验知识的临时因果关系图与相关性分析相结合能够较为有效的构建系统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我们借鉴这种方法来确定技术创新贝叶斯网络的系统结构,首先以文献调研与专家调查为基础来建立系统要素之间的初步因果关系图,然后采用数据样本进行相关性分析,依据相关系数的大小来鉴别要素间的强联系。虽然相关性分析结果不能直接判定因果关系,但可以作为旁证来降低系统网络的复杂性。我们通过调查地铁施工技术创新的专家知识为基础,对各个因素的逻辑关系进行了判断,建立了系统各个要素之间的初步因果关系。

3.3贝叶斯网络的数据学习

在确定了贝叶斯网络的结构以后,采用NETI-CA软件提供的案例学习功能进行案例学习,获得各个节点之间的条件概率分布,然后得到完整的贝叶斯网络模型。

4案例分析

4.1案例背景

某市地铁1号线某标段工程建设拟采用BIM技术。该标段中的车站工程为该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的中间站。车站沿街南北方向呈“一”字型布置,道路宽度约为20m,周边主要为商业建筑,基本临街建立,人流量大。有效站台长118m,标准段总宽为18.7m,车站形式为地下2层9m岛式车站,还设有降压变电所。车站主体的建筑面积为8342m2。基坑埋深18.75m,顶板覆土厚1.5m,不设中柱,横向为两层单框架结构。车站工程的主体采用盖挖逆筑法施工,维护结构工程采用800mm的地下连续墙,与400mm厚的侧墙叠合形成永久性结构侧墙。车站主体结构的各层板同时作为基坑开挖期间的内支撑体系。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和前期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车站工程的场地断裂和褶皱不发育,岩层主要是较缓的单斜构造,岩层层面比较稳定,产状比较平缓。该地铁项目由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管理,工程设计由中铁建设集团所属专业设计院完成,土建和安装工程由中国中铁集团所属工程公司承担,由专业技术咨询公司提供BIM技术支持。

4.2根节点参数确定

该标段工程总投资超过3亿元,工期约3年,其中车站总建筑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项目规模较大。基坑工程等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岩层层面比较稳定、产状比较平缓,工程地质条件较好,项目复杂度一般。该项目业主为城市轨道交通集团公司,承担该市轨道交通项目的融资、投资、建设、运营、管理,设立工程建设部、合约部等专业部门,能适应地铁建设、管理和投融资工作的需要,管理能力较强。但业主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多,且相关经验不足,技术能力一般。工程设计方为铁路工程专业设计院,从事过大量同类工程设计,设计人员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而且在项目前期初步设计阶段就明确将BIM应用于三维综合管线等设计内容,并成立了相应的BIM技术支持部门,与设计人员共同研究技术方案,对重要技术问题进行三维虚拟,进行优化和改进,因此设计方的技术能力较强。但该设计团队的组织结构较为松散,内外部协同不够,设计部门与技术支持部门缺乏统一的组织和沟通,管理能力一般。工程施工方为中国中铁所属工程局,承担过多个同类地铁项目的工程施工,技术力量强,施工经验丰富,安全管理能力强,但由于首次采用BIM技术支持,缺乏相应的经验,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BIM技术的熟悉和应用能力还需要提高。施工单位为此组织进行了多次BIM技术知识培训和技术交底,增强了相应的技术能力,因此施工企业的技术和管理能力一般。技术咨询方是一家专业致力于BIM技术研究的企业,主要以地铁和大型建筑的三维综合设计、施工组织优化,三维虚拟,碰撞检查等技术咨询为主要经营方向,承接过多项铁路和地铁行业的三维建模和综合设计项目,承担过地铁工程三维虚拟和设计优化相关科研项目并通过专家验收,能够解决管线碰撞、检修空间、调优、施工工序、运行维护等难题,因此该技术咨询公司的BIM技术支持水平较高。

4.3结果分析

将案例工程的根节点状态分析结果输入已经建立好的贝叶斯网络分析模型后,结果如图4所示,BIM技术创新对项目组织沟通和协调的改善效果为H的概率是42.7%,M的概率是35.5%,L的概率是21.8%,效果良好;对设计优化为H的概率是63.2%,M的概率是28.4%,L的概率是8.4%,很有效。对施工组织优化为H的概率是37.9%,M的概率是50.6%,L的概率是11.5%,有一定效果。案例工程的技术创新绩效为H的概率是53.3%,M的概率是30.9%,L的概率是15.7%,因此综合评估结果为High,绩效良好。实际情况是该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在业主单位的主导下,一直严格按照BIM技术要求和安全管理规范控制施工安全。技术咨询公司创建的BIM数据库为业主、设计院和施工企业提供支撑项目安全管理所需的数据信息,项目组织利用BIM数据库提供的协同工作为基础,对工程的进展情况和各种安全问题及时掌握和沟通协调,有效的改善了项目组织的沟通和协调水平。设计单位利用BIM的三维技术在设计阶段就进行了碰撞检查,优化净空,优化管线排布方案,优化工程设计,减少了在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施工单位通过BIM三维可视化功能再加上时间维度,在开工前和施工过程中不断进行动态施工模拟,预测可能存在的问题,优化机械的行进路线和人员活动的范围,减少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虽然在项目前期由于各参与方对BIM技术的理解与应用水平不齐,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曾经出现安全管理问题,但通过及时协调业主、设计和施工企业的技术合作以及BIM咨询公司的持续改进和技术支持,这些问题都已顺利解决,同时还也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人员。目前该项目已经进入工程收尾阶段,并即将组织工程验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没有出现大的安全事故,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相比具有较好的符合性。

5结语

本文引入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知识表达和不确定性推理,构建了地铁工程施工安全技术创新绩效分析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数据的拟合得到了模型各节点的后验概率分布,模型分析结果与案例工程实际具有较好的符合性,研究表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