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9 16:59:5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银行信息技术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随着我国银行改制的深化和发展,银行间的竞争日益加剧,银行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业务系统不断进行升级和发展,银行内部信息技术部门对这些系统管理也越来越困难。而银行IT外包服务的出现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银行IT外包服务是指银行以合同的方式委托IT服务商来为其提供信息系统或信息技术服务的一种实践或管理策略,它也引申为雇佣外部组织或个人来发展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的行为,使银行能够以更富有效率、低成本、低风险的方式完成某项信息技术任务。常见的银行IT外包涉及银行通信网络管理、银行信息系统运作和管理、应用系统开发和维护、备份和灾难恢复等。IT外包在构建银行核心竞争力、节约项目成本费用、加速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二、银行IT系统外包服务的特点
银行系统IT外包运行操作服务具有如下特点:
1.专业性与复杂性,银行信息技术融合了目前世界上各种先进的信息理论和技术,信息设备包含多家厂商的高、中、低端产品,IT系统结构设计、技术运用和生产配置均采用IT技术领域先进模式。
2.影响范围,银行IT外包服务范围涉及银行总行及各级分支机构,影响多种重要业务与应用系统的生产运行。
3.实时性,银行信息系统所承载的许多银行业务与应用系统直接面对客户,提供实时服务与交易功能,因此必须保证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
4.服务不间断性,根据银行业务的特点和需求,必须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对项目进行实时运行操作服务。
5.流程管理,银行IT外包服务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日常操作手册、日常监控流程、故障处理流程、系统变更流程等工作流程与规范进行。
6.报告机制,在运行操作服务中要有完善的报告机制,对银行IT系统日常运行状况、投诉与响应、故障处理与分析、系统变更与备份、数据分析与统计、综合评价等相关信息与数据均要按照合理的流程与科学的形式进行报告。
7、安全与保密性,银行IT系统支撑了从内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到核心的交易系统,这些系统是银行的命脉,对其数据的安全是非常高的。除此外,涉及到这些系统的相关文档、资料都属于非常机密的内容,需要分级使用。
三、银行IT外包服务的成功保障因素
根据IT服务的理论,结合IT服务的经验,从以下四个方面为IT外包服务提供保障:
1.从技术上提供保障
在ITIL(ITinfrastructurelibrary)有关IT服务的最佳实践理论中,技术是IT服务的三大要素之一。没有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就无法进行运行维护的正常开展。技术的支持能力包括对技术本身的支持服务能力和服务的技术能力两个层面。前者是对各种IT技术的掌握程度,后者是能多大程度上把IT服务理论贯彻到实践中去,产生符合用户实际情况的最佳运行和维护操作。2.从管理层次上提供保障
未实施银行IT外包服务之前,系统运行维护的风险主要是技术上的风险,管理上的风险较小。实施IT服务外包后,由于维护人员不是银行内部职员,从本质上讲是将技术服务的风险直接转化成服务管理上的风险。因此,在IT服务商和客户之间建立有效的管理界面,是IT外包服务之核心所在。
3.从技术过渡上提供保障
成功的银行IT外包服务需要对系统的全面掌握和对服务管理流程的明确制定。对服务提供商来说,这些要求的实现均需要一定的时间。(1)接手外包服务的过渡磨合期,服务提供商在接手任何一项外包服务前,需要首先深入项目各个环节,详细调研和理解现有项目的服务内涵,包括服务的内容和指标、人员、流程和系统架构,为后期与用户一起制定服务的接收、整合和管理提供基础。(2)循序渐进的管理过渡,围绕保障服务持续性的要求,服务提供商需要对服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的建议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优化整个服务项目的流程、管理、人员等内容。
4.从对外包项目的可控性上提供保障
银行对外包项目的控制力度是通过管理流程来实现的。管理流程明确规定双方的责任点、工作汇报机制等。服务商必需做到两个方面:服务的透明性和伴随知识(知识库)为用户所有。服务透明是指服务商不能为外包服务项目设置壁垒,银行通过工作汇报、文档记录、服务流程很容易的掌握服务项目。伴随知识是在服务的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知识库。知识库是非常重要的技术资源,服务商在服务过程中建立的知识库产权应该归银行而不是服务商。这样将降低银行更换服务商的风险。
随着信息技术在银行业的广泛应用,创新金融服务业务是近年来金融业发展的一种趋势。金融创新活动的蓬勃发展,给整个金融行业甚至我国经济的发展都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信息技术投资与应用水平已经逐渐影响到银行业务运营的基础能力,银行日常的业务运营已无法离开信息技术投资系统的使用。因此,探讨新时期信息技术投资与中国银行业的发展的关系,进而促进我国银行业的整体发展,这是一项很重要的课题。
一、信息技术投资在银行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银行金融业务的发展与变化,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撑。现代信息技术的冲击不但促使银行的业务服务创新逐渐跨上新台阶,还使银行本身的存在形态发生了本质的变化。随着以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英特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银行业务模式的创新也在发生变化。在相当多的银行,信息技术部门都被当做十分重要的部门之一。
相对传统概念上的银行而言,现在的银行正逐渐走向虚拟,逐渐走向电子信息网络化,并缔造了一个全新的组织体系与经营形态。银行的金融科技综合实力,特别是业务软件、业务需求、系统集成以及网络技术的水平,将愈来愈影响着银行金融创新的能力,并成为衡量银行竞争实力的标志。据相关权威部门统计,与信息技术投资相关的投入在我国银行运营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达22.5%以上。银行信息技术部门也在不断地积极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服务能力以逐渐满足新时期银行业务发展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很多银行的信息技术部门也已经开始积极思考并制定适合本银行的信息技术投资管理与发展战略,力图为银行在今后的5~10年内的信息技术投资发展指明前进方向。
我国银行业加快发展以及提高管理水平,就必须优先发展以及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投资管理方法与模式,技术部门将主按键从“后台”的角色转变“前台”角色,通过持续有效地应用新的信息技术投资方法,或者通过信息技术创新引领业务创新以及管理创新,将有效的促进银行快速向前发展。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投资是银行发展的“肠动力”,在银行今后的发展进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银行业信息技术投资存在的问题
1.技术安全观念尚待加强
对银行业信息技术投资安全来讲,首要的问题是观念以及意识的问题。目前的国有银行,管理层次多,管理半径大,使管理效率管理成本信息沟通都受到严重制约,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组织结构改造促进银行借助信息技术重整客户信息资源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策略提高服务质量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具有强大控制力的内部管理控制信息系统提高效率控制风险,当前我国银行的管理层对信息技术投资安全的重要性是重视的,但对信息技术投资安全到底指的是什么却知之甚少。因此主要工作还是在口头上落实。在信息技术投资安全上,由于其技术壁垒的原因,容易形成管理脱节的想象,缺乏联动性以及群众性。从管理层到员工,能否意识到信息技术投资安全的重要性,明白信息技术投资安全的基本内容以及在业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很重要的,信息技术投资安全的基础至关重要。信息技术投资安全观念的缺乏是银行员工安全意识淡薄的重要原因。大部分的重要安全效果并不依赖于重要技术,而依赖于基本规范的落实以及常见的安全手段的应用,缺乏对银行业务信息技术投资安全发展战略的全面了解。
2.缺乏专门的管理机制
信息技术战略规划是全行整体的信息战略规划,由于银行对信息技术战略规划制定缺乏足够的认识,进而导致对信息技术规划制定时规范管理的缺乏。部分银行的信息技术发展规划由信息技术部门单独完成,业务部门较少或不参与,导致规划不够全面,并在完成后得不到有效实施以及应用。很多银行不但没有专门性的管理机制,而且没有专属授权的机构,进而无法对信息技术战略实施有效的管理并根据业务发展实际进行定期调整以及更新。由此,造成银行在制定银行重要业务安全系统(平台)规划时不敢放开手脚的进行规划与实施,不能充分满足业务发展对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造成业务发展需要以及信息技术支持的脱节。银行业成功的信息化建设还要依靠国家的政策扶持,以及解决好一些相关问题,如技术安全问题、项目管理问题、人才使用和激励及人员培训问题等,才能在信息化的基础上重塑中国银行的新面貌。 转贴于
三、完善我国银行业信息技术投资的相关措施
1.面向服务的信息技术架构
面对市场环境的复杂多变以及日趋严格的监管要求,银行需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通过建立技术驱动的业务服务,降低功能冗余以及整合的复杂度,进而为银行提供一个更具效益以及可扩展的平台。例如,通过数据访问实时性提升,参与流程的独立性功能组件的数量减少。实现智能客户端访问。典型的智能客户端应用能够优化利用本地资源及其离线功能,并能通过优化的方式被部署以及更新在设备之上。进而为银行架构一种面向服务的设计、部署以及管理软件基础设施及应用的新方式。架构中的应用系统的主要功能被组织成多个标准化的服务,并被封装在一个完整的工作组件内,其中的服务接口采用通用访问机制来实现,并能够接收任何来源的请求,服务导向型架构可以帮助银行利用现有的数据以及接口服务进行应用系统的整合以及功能分配。
2.投资项目的合理评定
银行的信息技术投资项目需要银行特定技术人员全程参与,对项目进行阶段评定。在制定信息技术投资项目时,银行在确定是否涉及银行重要业务的信息系统维护服务资源投资的前提下,结合自身特点合理制定投资范围。另外,金融机构的高层管理人员应负责了解与信息技术投资决策相关的风险,并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管理层应对信息技术投资将怎样支持金融机构的目标以及战略计划以及金融机构将如何管理与服务提供商的关系等进行评估。还应考虑信息技术投资风险对业务系统的安全性、系统以及资源的可用性与完整性、信息的机密性以及规则的一致性构成的威胁。
3.构建信息技术金融平台
技术型金融创新可以有效地规避分业经营模式对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限制。从某种意义上说,互联网模糊了各行业之间的截然分别,实现了它们之间的有机合作,给客户提供证券、保险、基金的一站式的柜台享受服务。因此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交互性,聘请专业人员解决客户在购买证券、保险、基金等产品时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而顺利地实现银行业务的信息化服务。同时借鉴发达国家己经建立的银行信息技术投资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各类金融服务以及经济信息,并向社会,进而引导社会商品运动以及资金的运动,以实现信息资源在社会各经济部门间的最优配置。
四、结语
信息技术投资作为银行发展的动力,对推动我国银行业发展表现出愈来愈大的作用。以数据集中、综合业务系统、电子支付系统、信息技术投资安全系统为主的信息化发展有力地构建了信息技术投资与银行业发展的管理平台,提升了我国广大银行的经营管理能力。同时,在这种银行业信息化发展的良好形势下,银行信息化发展也存在着一些技术与管理上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逐渐完善。因此,我们必须逐渐提高银行在信息技术投资运行以及服务提供等方面的能力,并对其进行有效的调整,实现银行的信息技术投资发展战略与业务战略的完美统一,进而促进银行业务高效、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怀军:银行信息技术投资及其风险管理,2010年4月
[2] 郭宗宪:金融服务投资的发展趋势与承接策略,2007年6月
一、交易形式的变更及其对记账方式的影响
1、交易网络化逐步形成
根据2007年底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的《2007中国网上银行调查报告》显示,有58. 6%的企业使用网上银行替代了超过一半以上的柜台业务;有26. 1%的企业使用网上银行替代了50% ~60%的柜台业务;26. 9%的企业使用网银替代了70%~80%的柜台业务;网银替代90%以上柜台业务的企业网银用户比例也超过了5%。由数据可见,越来越多的企业倾向于使用网上银行,交易网络化是会计结算的必然趋势。
企业和企业之间、企业和个人之间的交易都能通过网上银行直接在网上进行,不需要再跑去柜台。目前,各大银行开通的网上服务非常繁多,从银行明细账查询到网上汇兑再到网上贷款。实现交易的网络化后,所有的银行业务都可以得到实时的反馈信息。现在有银行已经推出了短信提醒服务。当有款项汇进或汇出的时候,会发出短信提醒。交易网络化让银行与企业的账目之间能达到时间上的统一,信息可以同步。
2、电子凭证成为主要的记账凭证
网络化的电算会计中,电子凭证会代替纸制凭证。电子凭证分为内部电子凭证和外部电子凭证。内部电子凭证是企业内部财务软件系统生成的凭证。比如由采购人员在进销货系统中录入的信息,生成凭证后传送到总账系统中。外部电子凭证则是企业与其他单位或个人在交易中产生的电子票据,比如网上银行汇款的电子回单等。同时可以通过在每个信息中都加入一个电子签名。以鉴别由企业内部人员录入的信息、由银行传递来的信息的真伪,保证电子凭证和纸制凭证具有一样的效力。凭证的电子化会大大提高会计业务的处理速度,提升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网络会计报告的产生
经济环境的改变,不断地对会计信息系统提出新的信息需求。在会计发展史上这种进程一直没有停止过,尤其是近几十年来,这种进程有不断加速的趋势。由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对社会经济结构的冲击已远远超越了局部或技术性影响的范畴,事实上,它正在推动着工业经济社会向数字经济社会的发展。
1.会计报告载体技术的变革。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出现及在会计中的应用,给传统会计信息系统带来了全新的信息载体技术。磁介质、光电介质等新的信息载体技术替代了纸介质成为会计信息新载体。计算机信息载体不仅数据存贮量大,而且特别适宜于信息的再加工处理。计算机系统可对其存贮介质上的数据进行极其快速的分类、汇总、再分类、再汇总、传送、转存等数据处理工作。
2.会计报告处理技术的进步。
计算机系统具有强大的数据分类、计算功能,而且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实际上是当代技术进步最快的一个行业),计算机系统体积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快。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大大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只要会计数据进入计算机系统,即可随时产生会计报告内容。现在,只要我们建立了具有标准编码结构的原始数据库捐助计算机系统强大的数据分类和计算功能,随时可以组合产生特定需要的会计报告。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为会计报告模式的创新准备了物质条件。
3.会计报告传输技术的进步。
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出现,尤其是巨联网技术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为会计报告的传输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手段。会计报告传输和的时空限制将不复存在,通过互联网会计报告将逐渐成为主流渠道。 转贴于
三、随着网络发展还应进一步对环境信息披露,以便更好实现现代会计的社会责任
目前企业环境信息严重匮乏,披露的信息可比性差。信息使用者需要了解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环境影响所带来的环境风险以及企业的环境活动产生的财务影响,企业对此并未足够重视。因此亟需设置专门的资信统计机构与建立企业资信库。市场上还无专设部门或机构负责建立企业环境报告信息库。社会及投资者不能全面准确获得企业与环境相关的某种信息,那些恶意欺诈的企业,环境及财务信息亦缺乏反映和记录。西方发达国家每个企业环境信息情况都会反映在信息库中,可公开查阅。如果企业恶意诈骗,通过网络信息使用者很快就能知悉其恶劣行为,银行也会自动冻结存款,有关部门就会对此展开调查。
四、网络时代的发展对会计信息化人才要求越来越高
会计信息化人才的特殊性根源在于其人才知识结构的特殊性,知识决定了人才的特点及其发展途径和方式,因此首先确定会计信息化人才的知识结构是挖掘会计信息化人才特殊性要求的最有效的途径。在确定人才特殊性要求的基础上,可有针对性地进行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各参与者从自身角度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发展提供动力和环境。
信息环境下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应该包含四个层次:常规知识、会计专业知识、信息技术知识与商务知识。
1.常规知识。深厚、广博的常规知识是一个人受教育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同时也体现了人的素质。作为会计专业的从业人员应该掌握以下的常规知识:外语、数学、经济学基础等。
2.会计专业知识。包括: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税务、审计、会计理论、职业道德等。要强调的是,会计人员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不能停留在书本、准则与制度上,要融会贯通,应用职业判断分析、解决非常规问题,灵活应变。
参考文献:
自中国银行于1996年在国内设立网站尝试开展网上银行以来,中国网络银行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内消费者了解、熟悉并使用,取得了十分迅速的发展。中国的网络银行市场潜力巨大,前景诱人,但其发展并不平坦。
1 网络银行的概念与兴起
网络银行(internet bank or e-bank)又称为网上银行或电子银行,其本意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指通过信息网络开办业务的银行;二是指银行通过信息网络提供的金融服务,这包括传统银行业务和因信息技术应用带来的新兴业务。我们日常提及的则多为后者,即网上银行服务。作为金融服务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网络银行业务已经不仅仅是传统银行产品简单的从网上的转移,它将信息技术、互联网与传统银行等三要素融为一体,一方面它为客户提供综合、统一、安全、实时金融服务的银行形态,通过互联网向客户提供账单查询、行内外转账、信贷、网上证券等传统服务项目,客户可以足不出户便可轻松管理账户并完成各项金融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其内涵及服务方式发生了变化,又产生了许多全新的业务品种,如它可以提供电子商务等的相关业务。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有“3a银行”之称的网络银行,因其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可以在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以任何方式(anyway)向客户提供服务,并且紧密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及互联网发展,成为银行进行金融创新、留住老客户、开拓新市场谋取金融竞争优势的手段,深刻影响着传统银行的运作模式和金融监管的理念及管理模式。
网路银行是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而出现的,其发展时间并不长,但发展速度却相当迅猛。世界上第一家网络银行是1995年美国建立的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ecurity first network bank),虽然其存在时间并不长久,但开拓了银行业发展的新纪元。我国第一家网络银行是从中国银行于1996年在国内设立网站尝试开展网上银行开始的,1998年3月6日成功办理了我国国内第一笔国际互联网业务,由此网络银行业务如雨后春笋般开展起来,不论是大型国有银行,还是中小商业银行,都争相开拓网络银行这块崭新的沃土,使网络银行业务成为本世纪初银行业最为突出的创新之一,推动着金融一体化的进程,深刻影响着社会经济和金融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网上银行的交易规模快速扩大,由于我国网民数量已是目前世界上最多,发展潜力也最大,以此为基础的潜在网络银行的客户基数也十分巨大,使网络银行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除了客户数目增长迅速,我国网络银行的业务品种也逐渐丰富起来,基本上已经包括了传统银行经营的主要部分,包括为企业和个人客户提供账户管理、支付、银行转账、网上支付等服务。
2 网络银行的优势与特点
与传统银行相比,网络银行具有许多明显的优势。首先,网络银行的出现真正实现了无纸化交易,传统银行所使用的票据和单据大部分被电子支票、电子汇票和电子收据所代替;原有的纸币被各种电子货币代替;原有信息联络方式也由邮寄变为通过数据通信网络传送。其次,具有3a特性的网络银行业务能更加快捷、高效、方便的为广大客户进行全方位的服务。再次,网络银行因以虚拟的互联网为载体,采用虚拟的现实信息处理技术,不需要固定的物理场所、分支机构或营业网点,减少了人员费用,成本大大降低。最后,网络银行简单易用,依托于先进的信息技术使得客户和银行之间以及银行内部的沟通更加方便快捷。由此可以更容易满足客户咨询、购买及交易多种金融产品的需求,有利于服务创新,向客户提供多种类、个性化的服务。
3 我国网络银行发展中的问题
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固然十分迅速,但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1)作为以高端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网络银行,安全问题首当其冲,也是客户最担心的。世界第一家网络银行以“安全网络银行命名”,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虽然迅速但在网络安全技术方面仍有较大的差距。一是操作系统风险,我国商业银行经常使用的windows及unix操作系统的安全性仅达到c2级安全,而网络银行的操作系统的安全级别应至少为b级;二是应用系统风险、数据存储风险和数据传输风险。
(2)我国的信用机制尚不健全,市场环境尚不完善。个人信用联合征信制度在西方国家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而中国的信用体系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个人信用制度在全国并没有形成网络,国内商业银行各自为政,企业及个人客户资信零散不全,不能共享有关信息,使信息网络化水平不能与银行网络化配套,制约网络银行的发展。
(3)金融监管模式没有跟上银行业务发展的速度。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银行的发展模式及管理方式,其不断创新除新的金融服务,给金融监管带了新的挑战。面对大量业务都是在无纸化操作和交易,另外,许多在网络上进行金融交易的电子记录可以不留痕迹的改动,经常使得监管当局难以搜集到相关资料进行核查,使得交易的查询趋于复杂化。总之,我国现有的监管手段已经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网络银行业务的发展。
(4)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不能有效的保护银行及客户的合法权利。我国网络银行业务不断创新,发展迅速,但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相对于对网络银行的快速发展,行动相对有些缓慢,并没有跟上其发展的步伐,更多的金融立法仍然只是针对传统银行的,面对在交易双方当事人权责等方面比传统银行更加复杂、更难界定的网络银行却未必适用,使得在很多方面存在漏洞,不能对网络银行实施有效的规范,制约着网络银行的正常发展。
(5)我国网上银行的金融服务范围狭窄,缺乏差异。由于我国的网络银行基本上都是基于传统银行发展起来的,其金融业务的品种也只是传统银行主要经营业务及其延伸,并没有完全利用网络平台的优势,开拓提供更加独特的金融服务品种,实现针对不同企业及个人客户的需要提供不同的服务。
4 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策略与措施
针对我国网络银行发展过程中现存的许多问题,政府、银行、企业及个人客户都应重视起来,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措施,促进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使其更好的服务社会。
(1)商业银行和个人客户应高度重视网络银行安全性。商业银行应不断更新技术手段以保护客户和业务交易安全,应用安全操作系统技术,对数据通信实行加密技术,完善交易双方身份确认和交易确认的应用系统安全,注重数据库安全及安装各层次的防火墙等。作为客户自身,也应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并进行规范化操作。
(2)人民银行应该加快完善信用机制,实现个人信用联合征信,改变银行各自为政的现状,实现体系化的信用系统建设,从而使得客户资信可以共享形成网络,既可以节省成本也有利于保障网络金融业务的健康发展。
(3)金融监管当局应考虑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互联网使用情况等客观条件,从实际出发制定出符合国情且适合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监管策略。监管当局也应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加强监管,建立一套完整的网络银行业务审核与监管机制。
中间业务又称“表外业务”,其英文名称为“Intermediary Business”,含义为居间的、中介或的业务,它与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共同组成银行的三大基本业务。
在银行业内,中间业务是指不列入银行企业资产负债表内、即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具体地讲,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在办理资产或负债过程中衍生出来的,它不动用或少动用自己的资金,以中间人的身份通过为客户办理收付、进行担保和其他委托事项并收取手续费和劳务费的一种业务。根据我国2001年颁布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银行的中间业务定义为九大类:支付结算类、银行卡类、类、担保类、交易类、资金托管类、咨询顾问类及其他类。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
在银行业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的趋势下,利率的缩小是必然趋势。国外银行的实践证明,中间业务业绩突出的银行才能在竞争中率先占据优势。为此,国内上市银行各显身手,不断深化业务转型,大力推动中间业务收入的爆发性增长。
从表足以可见,中间业务收入已成为上市银行新的利润引擎,其快速增长使银行的收入结构显著优化。2007年,上市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平均增长率为106%,在净营业收入中的占比提升4.5个百分比,达到14.2%,已成为银行利润新的增长点。其次,从表1中也可看出,中型银行(如兴业、中信、招商、民生)的中间业务收入好于大型银行。兴业、中信、招商、民生银行同比增长超过100%,其中兴业银行更是高达201%。而受网点客户资源、产品技术平台及业务资格准入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小型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增速和占比明显落后,对银行利润的贡献比较有限。2007年股票市场的火暴带动了基金销售、托管等理财业务的爆发性增长,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的拓宽为投资银行和财务顾问业务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银行卡业务仍保持强劲增长势头,这些都成为中间业务收入爆发式增长的重要动力。
面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迅猛发展的势头,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唐双宁用充满激情的语言表示,“在短短的数年间,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已成为各商业银行业务竞争和创新的重要领域。”
面对取得的巨大成绩,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还处于较低的水平(4%~14.9%),中间业务的品种仍集中在低风险、低附加值的业务上,高附加值的托管、担保、交易及融资顾问等新型业务发展缓慢慢。这两项指标,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差甚远。从已公布的2006年中外资银行年度报告中的中间业务占比这一指标可知,汇丰银行(内地)为37.5%,美、日、英、法等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都在40%以上,一些大银行则超过50%,花旗银行竟高达80%。
从表可见,大型银行凭借庞大的客户群、强大的分销平台、行业领先的IT系统以及包括一般营业网点、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多层次服务体系的建立,在中间业务领域处于领先优势。这一事实说明,在信息技术和银行业务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已成为金融创新和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并成为提高银行核心竞争力、管理和决策的重要手段。
二、信息技术对促进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助推作用
马克思有句名言:“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类似地,信息技术不是应金融业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但金融业却天然地适合信息技术大展宏图。这正如花旗银行老总的直白之言“银行本质不是经营金钱的,银行经营的就是信息。”
金融业是信息化的前沿之地,也是被信息化改造得最彻底、最全面的行业,这不仅体现在金融业的经营对象――货币(尤其是电子货币)、各种交易工具、全部业务处理、管理和决策都可实现信息化,还体现在金融业的信息大多具有极强的时效性(早一分获得信息就可能盈利,晚一秒就可能亏损)。而高速处理、存储和传递信息正是信息技术要解决和能解决的核心问题。因此,信息技术应用于金融业不仅是必然的,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以及解决金融信息问题能力的不断增强,信息技术在金融业的地位必将日益提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我国的金融信息化过程都印证了这一点,信息技术在银行中间业务中的重要作用也可见一斑。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是利用银行自身巨大的网点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为客户提供种类繁多的服务,获得相应的收益,它具有知识密集型、信息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特点,是集人才、技术、网络、信息、资金、信誉于一体的“高技术”业务,这些特点使信息技术在大力开拓和发展中间业务中大有用武之地,并必将起到有力的支撑和助推作用。
三、构建整合分块的金融信息平台,助推中间业务发展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的品种,服务方式和手段日趋多样化,但缺少的是统一的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如电子银行业务,有单独的电话银行平台、网上银行平台,收入能在主机核算系统中反映,但业务的精细化管理,如成本分析,客户分析的功能都比较弱。再拿业务来说,尽管在总行、分行基本都建立了业务平台,主要用于实现业务功能,如代收电话费,实现客户的收费以及同电信公司的账务往来,但对于这项中间业务的分析评价、成本核算,还处于手工分析的初级阶段。
犹如演戏要先搭好舞台,我国商业银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首先要构建整合分块的中间业务的金融信息平台(图),前台需构建分块功能平台,实现对客户的服务功能、账务核算功能,后台则要构建中间业务管理数据仓库,前、后平台的设计都以要以客户为中心。
1.前台功能要进一步优化。前台功能维系普通老百姓,应充分运用新一代的金融信息技术,使前台功能更人性化、更友好、操作更快捷、方便。为此首先要使国有商业银行的总行数据中心或区域数据中心优化覆盖全国的银行结算网络,吸收更多的结算客户,在提供高效、便捷的本币结算业务的同时,大力发展外币结算业务,提高外币结算业务占比,获取结算业务这一最传统、最基本中间业务的最大收益。另外,要提高前台中间业务的精细化经营,如细化中间业务收费功能。
以国外的ATM取款功能为例,银行都为客户设定了每月免费取款的次数,这既可缓解过重的ATM业务量,又能提高效益,但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均未考虑这一措施。
近期在北京、上海等地大街上悄然出现了花旗银行“驾车速提”的ATM机,这种不必下车就能取款的ATM机就是前台功能的一种延伸,深受驾车族的欢迎。这种人性化的做法应该引起中资银行的注意。
2.逐步增强后台中间业务管理系统中数据仓库的功能。银行数据大集中后,国内各家商业银行相继建立了数据仓库,分析和发掘蕴藏在数据中的信息和知识,成了各家银行面临的主要课题。笔者认为,在后台中间业务管理系统中应逐步增强以下功能:
(1)客户分析功能。数据仓库技术以统计分析作为基础,通过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知识推理等数据挖掘方法来发现数据背后隐藏的规律,为企业的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它在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中间业务数据仓库中“客户关系管理”应用模块,从分析数据仓库中各种数据信息以及相互间的关联入手,从多个方面衡量中间业务各类客户的忠诚度、满意度、赢利能力、潜在价值、信用度、风险度等关键性指标和需求差异性,进而区分哪些客户是中间业务的“黄金”客户;通过CRM管理系统分析客户的需求倾向,分析客户的潜在要求,在为客户提供中间业务服务的同时,将客户发展成为存款、贷款多项产品的综合客户,通过客户业务数据分析,找到“黄金”客户营销的最佳渠道。
总之,客户分析功能可为银行制定正确的市场行销策略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全面提高银行的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水平。
(2)成本分析功能。银行经营的成本关系到银行的生存力和竞争力,通过后台中间业务管理系统的成本分析功能,能够深入评价每笔、每项、每类中间业务的成本效益,通过对中间业务数据仓库的成本分析,可成功构建中间业务中各项业务定价模式。各家银行都规定了各自中间业务收费标准及中间业务的减免办法,但在具体的执行操作中,缺少甚至没有相应的标准,如业务较为集中的银行占用了大量的柜面及人力资源,造成了低端客户严重影响高端客户的不良经营状况,另外,在如何筛选业务,如何对成本过高的业务收取合理性的补偿费用等方面都是大有文章可做的。根据我国的国情,国有银行网点多、富余人员多、行内网点之间内部竞争激烈,开展业务的行际之间还存在着关系,此时,如何通过成本分析,实现业务的内部计价,以提高主办行、代办行的主动性,诸如此类的经营中存在的需要定性、定量分析解决的实际问题,缺少数据、信息的收集和分析,都迫切需要利用先进的金融信息技术来实现。在这个领域,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就大有用武之地。
(3)利润贡献度分析功能。利润贡献度分析的主要目标是帮助银行了解其中间业务的利润贡献度构成因子的分布状况,使行领导能够很容易地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绩效评估,制定相应的经营策略,并进一步完善分行及业务部门的自身分析和流程规划。通过实施这样的“利润贡献度分析”应用模块,可以帮助银行建立精确的、全行一致的利润贡献度评估方法论,从而得到关于客户、产品、分行、部门利润贡献的准确信息及影响因素。获取的这些分析结果在银行中间业务市场、财务、规划、风险和产品管理等部门的决策支持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4)风险管理功能。中间业务相对于资产业务而言,风险较小,但风险更具有滞后性,主要在资产负债表的附注中予以披露。为此,要应用金融信息技术建立起中间业务的内部控制机制,通过信息系统中的风险管理功能模块实现对各项业务的操作、监督、授权和风险监测,并进一步实现对高风险点的重点监测以及对风险的量化、动态和连续的监控,最终达到规范中间业务的目的。
(5)提升中间业务服务水平,发展高收益业务。利用金融信息技术,积极发展集团客户现金管理、银团贷款组织安排、收购兼并等政策允许并且市场需求很大的中间业务,提升整体的中间业务水平。积极借鉴国外的业务发展和信息技术应用经验,应大力发展衍生金融工具。国内商业银行数量不多的金融衍生工具包括三类,即代客衍生、金融衍生和自营业务,金融衍生业务规范的业务流程涉及到前台交易,风险管理,后台结算和清算管理。的风险管理涉及到交易的市场风险,完全依赖于金融信息技术的支撑,这是当前国有银行正在探索的应用领域。
四、结束语。
中间业务已在现代商业银行三大业务中独树一帜,地位日趋重要。目前,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出现了另一种“二八定律”,即如果一家银行80%的利润是由利差赚取的,那么可以认为这家银行是一个没有希望的银行。这个“二八定律”告诉我们,哪家银行的中间业务走在了前面,他就占据了先机。因此,提高中间收入占比也是商业银行公司业务的希望所在。
银行业固有的信息属性使它与IT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要拓展中间业务的广阔市场,国内商业银行必须紧紧依托信息技术,充分挖掘和发挥信息技术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助推和支撑作用,使中间业务成为未来银行最具贡献度的业务。
参考文献:
[1]储敏伟 贺 瑛 林:2006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蓝皮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2
[2]金 晔: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对策[D].北方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8.6
[2]姜灵敏 杨淑海:试论金融信息技术在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中的重要作用[J].华南金融电脑,2006.7
一、次贷危机的本质是过度虚拟化
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始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已经演化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它不仅重创了各国金融业,还不断向实体经济蔓延。在此背景下,及时梳理次贷危机可能的形成原因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1、监管不力论。金融创新工具的不断涌现,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行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使已有的分业监管模式失去了效力,这必然增加了整个金融业的系统性风险,因而政府的不力监管就成了危机爆发的主导因素。
2、委托链过长论。金融创新并不能有效解决资本市场的道德风险问题,随着抵押债券层层证券化必然使委托链条越来越长,这在一定程度上使道德风险问题更加严重,从而为次贷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无限衍生的证券链条会使资金的最初供应者与最终使用者之间的距离太远,从而多层次的委托关系被无限地延伸,这必然使风险监管机构形同虚设,再加上受利益驱使的证券信用评级制度失效,这都会使风险被无限放大,这就是美国次贷危机的主因。
3、国际货币体系扭曲论。一些学者认为现存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严重扭曲的、不合理的,以美元为本位的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不仅难以解决全球性的经济失衡问题,还会加剧经济的不平衡。区域或全球性经济失衡会导致国际资本在一定范围内重新配置,而国际资本通过扭曲化的国际货币体系来流动就会导致区域性金融危机的爆发。
4、过度消费论。美国式的文化模式使其居民过度消费,美国只有依靠大量发行负债才能满足其消费欲望,从而造成美国债务存量持续增加,最终影响了国家信用,引发了经济波动。
5、政策诱致论。政府各种不适当的政策,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都可能使原本均衡的宏观经济失衡,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往往适得其反,加剧经济的波动。美联储所发行的货币超出实体经济的需要,金融机构的钱太多了,再加上对对冲基金监管不力,最终成为次贷危机的罪魁祸首。
6、流动性过剩论。全球性的流动性过剩不仅使全球的通胀压力加大,还会加速国际资本的流动,大量的“热钱”涌入房地产业,使房价泡沫越吹越大,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危机。贷款标准降低,贷款规模不合理加大,再经由证券市场传导给全世界投资美国次级贷款证券的投资者,最终演绎成为全球潜在金融风险。
二、我国虚拟经济发展策略
1、加快银行商业化改革。近年来,我国金融改革深化的速度较快,但银行泡沫仍未消除。我国银行泡沫集中反映在不良贷款上。要消除这些泡沫,就必须加快银行体制改革步伐。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进行综合改革,具备条件的要改组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并创造条件上市。同时,建立风险防范和金融创新机制。依靠信息技术和金融工程推进市场化的金融创新,以应对2006年国外银行业全面进入后的竞争是我国银行业改革的必然选择。
2、继续规范和发展资本市场。资本市场作为虚拟经济的主要活动场所,其规模、市场种类、市场主体和提供的证券品种应不断扩大,以疏通居民投资和企业资本运营渠道。对资本市场的规范,当前应集中在证券市场上。特别是在上市公司由“绩优”变“绩差”的步子大大加快的情况下,要抑制股市泡沫必须改革股票的计划发行制度,完善上市公司的产生机制,并对现有业绩较差的公司进行引进外资和民营化重组等产权动作,以便从整体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3、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以现代化的通讯设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是发达国家虚拟经济迅速扩张的有力技术支撑。我国也要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降低交易费用、减少交易时间、扩大经营空间、提高交易速度和提供创新产品的作用,发展虚拟经济。同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双赢。
4、加强对虚拟经济的监管。在大力发展虚拟经济时,必须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膨胀。一是要加强对国内虚拟资本市场管理的立法和监督,按国际惯例严格规范市场行为;二是要对国际资本流动进行监控,以防国际投机资本的冲击;三是要适当调控为虚拟经济服务的虚拟场所,如虚拟社区、网上交易、邮箱等,以避免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积极作用的发挥因网络技术的更新而有所降低。
文章编号:1003-4625(2008)05-0030-04 中图分类号:F830.45 文献标识码:A
在商业银行的经营过程中,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无时不在、无处不有。风险管理水平高低是决定商业银行生存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由于传统管理体制与管理模式的落后,导致其在管理手段与方法上的落后,存在着业务品种少、经营效率低下、风险控制意识薄弱等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还未形成。西方银行十分重视风险一收益匹配的原则,把控制风险和创造利润看作同等重要的事情。而我国商业银行中,对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关系认识还有差距;二是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还不到位,仍以信用风险管理为主,对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重视不够,缺乏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实施差别化的理念;三是在风险管理方法上存在差距,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比较重视定性分析,以主观经验分析为主;四是风险管理量化分析手段欠缺,在风险识别、度量等方面还很不精确,影响了风险管理的决策科学性;五是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滞后。
目前,国内银行业的授信风险管理在一定意义上不是依靠信息技术,而是靠制度作为保障,或是靠监管的手段。这些制度和手段固然重要,却不适应现代银行业风险管理发展的需要,最有效的手段归根结底还是要依靠信息技术。采用规章制度管理风险是侧重于对风险被动地防范和回避,而通过信息技术实现风险管理则是侧重于对风险主动地利用,并在利用中加以控制。因为经营商业银行业务必然会伴随着风险,而只有主动地利用风险,才能有效地、从总体上实现将风险控制在最佳风险收益的范畴之中。
虽然国内商业银行都有授信风险管理方面的相关制度,但大部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手段主要是依靠人工审核,只在某些方面依靠科技手段来确保审核的精确性,避免人为错误。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总体应用水平,国内的商业银行在利用信息技术来提升授信风险管理方面还远远落后于国际同行。
因此,我们只有建立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才能顺应《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银行风险管理的要求。风险管理涉及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等,这些将使银行的风险管理进入一个精细管理的时代,目前国内的各家商业银行已经或即将完成数据集中,有了这个基础,信息化的风险管理创造的条件也将更加成熟,所以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管理是当前国内银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不可否认,在我国商业银行中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商业风险管理问题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银行业本身就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行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吸收,而跨越现实障碍和解决现有难题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银行业不断提高效率的过程。我国商业银行要想更好地实现全面风险管理,使银行风险管理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对于国外风险管理方面的先进技术与方法应大胆地采用“拿来主义”,并结合本国具体实际逐步展开应用。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环节着手:
首先,要充分考虑国内金融环境,对风险管理流程进行优化,打破原有按部门构建的管理模式,考虑如何能有机整合各功能共享、兼顾系统的总体性能,为授信资产风险管理提供统一的操作管理平台,为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系统应将贷前调查、项目评审、授信执行、贷后管理和风险监测全部纳入系统中,要涵盖风险监测、风险分析和风险预警等各个风险管理环节,实现授信项目全过程风险控制。
其次,借鉴国际先进的风险管理方法,结合国内银行的实际,综合分析风险,对风险进行量化、评估,构建科学的风险量化模型,准确地量化风险,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实施风险管理战略的同时,充分重视与风险管理相关的基础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开发易于量化、操作性强的风险控制和管理方法,探索建立风险计量模型,并在规范风险管理和操作流程的基础上完成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与风险计量系统的集成,真正发挥风险监测的预警功能,全面提升银行业的风险管理能力。
再次,为了准确识别和量化风险,要加强数据收集和整合工作。全面收集与业务运营相关的信息流,使信息得到整理和有效利用。成立专门的风险信息采集和管理机构,建立项目数据库,向风险管理部门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以利于其及时掌握完整信息,主动介入营销服务。
由于风险管理系统不是单纯的“业务流程管理系统”,它包含了复杂的、融合了计算数学和金融风险知识的风险量化计算部分,并且风险量化计算是整个风险管理系统的核心和后台,所以风险管理系统的软件项目实施,实际上是借鉴国际先进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的风险计量引擎,结合国内商业银行经营环境,应用到国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本地化过程,它既不是从零开始全部自我研发的纯本地化系统,也不是完全照搬的整体引进国外应用系统。
当前,我国各家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流程不尽相同,管理模式已经跟不上时展的要求。因此,我国商业银行除了加强在体制、激励措施、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外,还必须要在风险管理理念上创新、风险管理模式上创新、风险管理流程上创新,通过运用科技的手段来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优化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实现风险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扁平化,实现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达到现代化水平。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国内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及存在的差距,围绕如何提高国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重点论述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及应用。构建该系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是分析建立以风险因素为依据的风险量化机制。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中国银行业风险管理在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风险管理方法中量化管理明显不足。国内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中非常重视风险的定性分析,虽然定性分析在风险管理决策中非常重要,但如果缺乏量化分析,就难以在风险的识别、度量上精确掌握。因此应借鉴国际上先进的风险管理经验,开发适合自身特点的风险量化管理模型,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类风险进行综合评价,从而避免主观随意性,增强授信风险管理的科学性,提高商业银行授信风险管理水平。
二是引入RAROC指标管理体系,构建高效的、自动运转的风险控制机制。RAROC指标的考核思路打破了原有的不考虑风险,以利润绝对额进行考核
的做法,对原有的银行信贷文化提出了挑战。商业银行由过去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的单独分析、孤立管理,转变到以经济资本分配为基础、以RAROC指标为纽带,使各种风险的管理联系起来,在商业银行总体范围内建立一个集中统一的风险管理体系。RAROC风险管理技术对我国商业银行实现稳健经营、保证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协调和统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是将贷款五级分类纳入风险评价及监控。贷款五级分类具有事前、动态、综合识别风险的特点,对加强信贷管理具有重要作用。由于五级分类的核心是贷款的偿还性,推行这一分类方法,就会使商业银行更加关注借款人偿还贷款的能力,客观上加大了借款人的压力,增强了借款人的还款意识和信用观念,有利于加强商业银行的贷款管理和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四是科学选取风险指标。借鉴目前国内外的授信风险指标体系,在选取风险指标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规范性和统一性,风险指标应尽量与国际惯例接轨,选取国际上常用的风险指标,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规定的风险指标、概念保持基本一致。(2)重要性和特殊性,即选择经济意义明确并对财政活动影响较大的指标,同时根据我国国情设计指标,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以提高风险评价的准确性。(3)灵敏性和可操作性,即要求指标的灵敏度高,其细微变化能直接反映风险程度的变化,可操作性要求每一指标都能有精确的数值表现。(4)全面性和互补性,要求风险指标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能准确反映风险的程度,指标体系内各指标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又能客观全面地反映风险变化情况。
根据上述的选取原则,通过对商业银行授信业务中的风险点进行分析,选用对项目风险影响较大的十类风险:行业风险、地区风险、规模风险、授信品种风险、财务风险、担保风险、信用风险、企业发展前景风险、国家及授信政策风险、其他风险。
五是风险分析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从借款人、项目、第二还款来源三部分加以分析和汇总,根据综合评估分析对授信项目进行风险等级划分。
六是正确选择风险指标判断依据。(1)国家权威认定,如大部分财务判断指标来源于财政部统计评价司每年的《企业效绩评价标准值》作为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可比较性;规模判断指标则来自于前国家经贸委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国经贸[2003]143号)等。(2)数据挖掘及分析结果。根据近年来资产收益及不良授信状况,通过数据采集、挖掘及分析,计算出来的综合风险权重指标,如:行业、地区、授信品种风险权重等。(3)专家经验及人工判断。这部分指标根据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值确定或经过人工综合分析判断,对一些定性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如企业发展前景、经营管理水平、市场前景、其他风险因素及少部分财务指标等。
七是对授信项目管理进行业务流程整合。授信风险流程整合的关键是建立畅通的授信体系,是对业务与风险控制实施垂直化,使其相互独立、相互制约,从而实现风险与效益的有效平衡。授信流程再造以整体性、结构性、动态性、前瞻性为原则,通过对传统的授信流程和决策机制进行改造和完善,贯穿授信业务发起、授信审批、授信执行、贷后管理几个阶段,按照垂直化和扁平化相结合的原则、授权有限相互制约的原则,对授信业务实行全过程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规范业务操作,防范操作风险。
八是构建授信项目全程风险管理系统,以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为建设目标,覆盖银行全部的授信产品,采用对风险进行量化的方法,通过对资本、收益、风险、效率的衡量,全面、真实、科学地对授信项目风险进行客观评价、管理。系统以模型评价为基础,以风险控制为核心,突出授信流程管理,实现授信业务信息化和资源共享,从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全过程的风险管理,为决策者客观评价和管理风险资产提供支持,实现风险关口前移,从而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
通过以上对信息技术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以及运用信息技术实现银行授信业务风险管理进行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构建和开发全程风险管理系统的运用,可以帮助商业银行实现如下目标:
1 可将现代定量分析基础技术运用于贷款决策,运用趋势分析,可在同业间进行关键指标(流动比率、杠杆比率、利润率等)的对比分析。
2 可运用关键财务比率评估企业的信用风险,分析该企业的现金流量,有助于发现现金流量在企业财务评估过程的重要性。对企业的信用风险评估一般来说是通过其正常业务运转所必需的现金流量,以及偿还债务的能力,包括利息费用和预约摊销债务的能力来进行。
3 便于对企业客户进行结构化定性分析,包括对管理层管理能力及客户业绩表现的定性分析。
4 可运用宏观经济环境、市场竞争环境和政策法规制约等现实和预期的影响因子来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并预测未来的财务风险,预测既可以是中短期的,也可以是中长期的。
5 可决定贷款申请人一定程度的信用风险是否被银行所接受,在高级阶段,还可以运用违约率对贷款申请人进行信用分析。
6 在描述借款人关键风险并将之用于授信审批过程中,系统可以很方便地生成行业标准比率并予以对比,还可以运用趋势报告进行比较分析。同时系统可以自动生成风险管理报告。以便于决策层基于客观化的技术规则进行决策,而不是主观判断来认定潜在的授信风险。
7 可通过系统实现授信业务的在线审批,有效地提高审批效率。
8 可以通过系统实现授信业务管理规范化、自动化。自动产生各类报表及报告,提高工作效率。
授信项目全程风险管理系统以全面的风险管理范围、全程的风险管理过程、全新的风险管理方法、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为建设目标。系统以模型评价为基础,以风险控制为核心,突出授信流程管理,实现公司业务信息化和资源共享,从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进行全程的风险管理,为客观评价和管理风险资产提供决策支持,大大提高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
系统覆盖商业银行全部的对公授信产品,采用对风险进行量化的方法,通过对资本、收益、风险的衡量,比较全面、真实、科学地对授信项目风险进行客观评价,为授信评审决策提供依据。
系统涵盖商业银行授信评审机制,包括业务发起、尽责审查、上会评审、问责人审批各个环节。该系统的应用有助于尽责审查人员、授信评审人员通过系统相关数据对项目进行客观评价,避免因人为计算错误对项目产生不必要的影响。
系统通过计算风险调整后资本回报率(RAROC)对贷款的风险收益进行技术审视,充分考虑每笔贷款的风险和收益情况,采用当前商业银行较为先进的资本配置管理、VAR风险计量和管理、分部门分产品核算等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并可以通过对参数的设置实现商业银行不同的贷款业务经
营策略。
系统实现授信项目贷前调查、贷时审查、授信执行、贷后管理和风险预警的全过程风险管理,为资源共享、办公信息化、风险全程监控提供了崭新的平台。系统的实施,将有效地降低授信管理人员个人主观因素及风险偏好对项目评审的影响,提高授信决策的透明度及授信工作效率。同时将使银行对客户经理、风险经理的管理更加规范,有关客户信息、风险信息的交流更加流畅快捷。
系统提供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可以自动生成各类报表及报告。系统为客户经理贷后管理提供标准化的分析工具,并自动产生贷后管理报告,规范客户经理的操作,改善贷后管理的质量,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该系统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人员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提高风险信息的时效性,可以有效进行风险预警。
系统可采用Browser/Server模式,在设计上按照分级授权、基础知识库动态更新、核心模型参数化的设计理念,体现安全性、灵活性、易维护的原则,同时在实现中兼顾操作的简便和界面的友好。
风险管理是金融机构的生命线,风险管理水平是金融机构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内容。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贯穿了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新资本协议的核心鼓励更多地改善银行风险管理系统,利用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正规化、系统化地进行风险管理,以此达到激励商业银行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的目标。
本论文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出发,对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实现银行全面风险管理进行了尝试性地探讨,通过前面的分析和讨论,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加强信息技术在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建立金融机构内部的风险管理系统,是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实现风险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一、网络金融的含义与特性
网络金融是指在因特网上实现的金融活动,它不同于传统的依赖于物质形态存在的金融活动,是存在于虚拟空间的金融活动,其存在形态是虚拟化的、运行方式是网络化。它是信息技术,特别是因特网技术与金融理论、金融管理和金融实务相结合的产物,是适应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发展需要而产生的网络时代的金融运行模式。网络金融的内容不仅包括网络银行、网络证券、网络保险、网络支付与结算等网络金融实务,还包括网络金融理论、网络金融管理和网络金融监管等。
网络金融的经济性是指网络金融活动效益显著,投入少而产出高,这是网络经济本身的特点决定的。网络技术应用于金融业后,采用了开放技术而共享软件,极大地降低了金融产品的开发费用和金融系统的维护费用,经营成本较传统金融企业降低许多。网络金融的科技性是指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广泛运用于金融业的实践,并对现代金融业产生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信息传递和资源共享突破了原有的时间概念和空间界限,将原来的二维市场变为没有地理约束和空间限制的三维市场。金融电子化、网络化既是现代科技发展的结果,也是金融业“e”化的象征。网络金融的信息性是指网络金融是金融信息收集、整理、加工、传输、反馈的载体,同时也是金融信息化的产物。货币流通、资金清算、股市行情、保险、投资信托等金融信息的产生和变化都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网络金融的人为性是指网络金融以人为本。在网络金融活动中,尽管强调网络信息技术的作用,但归根到底起关键作用的还是人。网络技术的制造发明、网络金融的应用、效果的实现都是靠人来完成的,所以,必须强调人在网络金融中的决定性作用。网络金融的创新性,为了满足网络经济条件下客户新的需求,增强其竞争实力,网络金融必须进行业务创新。网络机构的内部管理也必然实行管理创新,走向网络化管理,网络金融机构必须调整其战略管理思想,重视与其它金融机构、信息技术服务站、资讯服务提供商、电子商务网站等的业务合作,以实现多赢的目的。网络金融条件下,金融监管必然走自由化和国际合作与协调的道路。
二、网络金融与传统金融的比较
网络金融是传统金融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紧密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金融形态,是网络技术革命推动下所发生的最重要的经济变革之一。传统金融市场的发展及金融理论的成熟是网络金融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而网络金融在推动了金融创新的同时,也颠覆了传统金融的运作模式,对传统金融服务提出了挑战。
1、网络金融比传统金融更能吸引客户。首先,互联网打破了金融服务的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改变了交易的方式,使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的成为可能。通过互联网,金融机构还可以联系到更多的交易对象,找到更多的交易机会。网络金融拉近了金融机构与客户的距离。其次互联网动态双向沟通的特性,使动态的交易互动成为可能。一方面,金融机构可以自动即时生成客户信息数据库,通过及时的客户需求分析,有效的细分客户,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同时根据目标客户群的特点制定自身的发展战略;另一方面,客户可以一改在传统金融下被动接受服务的模式,按照自己的需求在互联网上轻松地货比三家,寻找到合适的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而且还可以随时向金融机构反馈意见和建议。再次,互联网加剧了资本和信息的流动速度,为寻找资源最优化配置及动态均衡提供有效途径。通过互联网快速的、分布式的处理,人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搜索、传递金融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远距离资金的划拨。最后,网络金融发挥信息技术的同时,提供了比传统金融更方便、更快捷、更廉价的服务。
2、网络金融更能满足金融服务提供者的逐利原则。第一,如前面所述,网络金融更能吸引客户,因此可获得更多的销售收入。第二,金融企业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网络金融,可大大降低其经营成本。在网络金融条件下,金融企业无论自有资本是否雄厚,在互联网都是平等的,因此庞大物理网点的优势将消失,金融企业的经营成本将大大降低。利用信息网络技术,金融企业可以改善企业的内部管理,促进企业建立更合理科学的组织机构。另外,信息网络技术促使金融企业重组传统的工作流程,从而进一步提高效率,降低经营成本。
总之,网络金融创新了金融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模式,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金融服务的质量,提高了收入。任何一个以营利为目的的金融服务企业都将被潜在的高额利润驱动,融入并推动网络金融。长远来看,网络金融的重要性将超过传统金融。
三、国内外网络金融发展概况
美国于1971年创立的nasdap系统,标志着网络金融这一全新的经营方式从构想进入到实际运营。1995年10月18日美国3家银行联合在互联网上成立了全球第一家网络银行“安全第一网上银行”,预示着网络金融已进入迅速发展的新阶段。2000年7月3日,西班牙uno-e公司同爱尔兰互联网银行第一集团正式签约,组建业务范围覆盖全球的第一家互联网金融服务企业uno first group。两家公司跨洋重组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全球最大的网络金融服务体系。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网络金融发展非常迅速,出现了从网络银行到网络保险,从网络个人理财到网络企业理财,从网络证券交易到网络金融信息服务的全方位、多元化的网络金融服务。网络银行走向成熟,网络证券和网络保险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电子货币和网络支付开始受到青睐。网络金融已相对成熟、完善、并初具规模;网络金融的服务多元化、全能化、综合化,内容集成度相当高而且创新频繁;网络金融业之间竞争激烈,消费者可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服务;网络金融业的参与主体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商业银行外,还有信用卡公司、纯网络银行等。
20世纪80年代,中国银行业开始全面使用计算机,金融电子化时代来临。90年代初,我国金融专用网络体系建设获得了较大发展。1993年,中国政府宣布将金卡等一系列“金”字工程作为重要的国民经济信息化工程后,我国金融电子化建设进程加快,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建成了金融卫星通讯网络和中国国家金融数据通信网等金融骨干网络。基于这些主干网,中国人民银行和各个商业银行先后建立起中国国家现代化支付系统和网络联行系统。国内大部分城市中,本地清算系统、储蓄通存通兑系统、对公业务系统、银行卡自动处理系统等应用系统也先后投入运行。一个集国家宏观金融管理和监控、金融机构内部经营管理和对外提供金融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网络金融体系已经初步形成。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我国正逐步跨入网络金融时代。目前,工、农、中、建四大商业银行都建立了较完善的通信网络系统。中国银行于1996年10月率先开始网络银行服务。2000年6月29日,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组织国内12家商业银行联合共建的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全面开通,正式开始对外提供发证服务。我国的网络保险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总体而言,网络硬件条件不错,软件开发方面也有一定发展,但是由于大多数公司经营管理的标 准化程度不高,随意性较大,使得应用效率偏低。但少数公司对网络化建设和应用的比较好。1997年11月“中国保险信息网”开始运行,成为中国网络保险发展的里程碑。自1997年以来,网络交易方式在我国券商中得到迅速的推广。1997年3月,“中国华融信托投资公司”湛江营业部推出多媒体公众信息网网上交易系统,揭开了我国网络证券的帷幕。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网上保险、网上理财等网络金融业务渗透到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金融的发展逐步成为我国金融业务的主流形态,对我国金融产业的发展方向、现代化水平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起着决定性作用。
网络金融改变了传统金融机构的结构和运作模式,极大地降低了金融交易成本,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使金融非中介化加剧,使金融机构的信息获取和传递能力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参考文献】
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数字货币技术已在经济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现有的经济体系中,围绕以电子商务为核心,在储存、支付、清算、汇兑等一系列的交易中,数字货币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支付方式。与此同时,数字货币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以数字货币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数字货币在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以及对其存在问题的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
本文从数字货币的概念界定及特征出发,以数字货币与传统的纸币相对比,研究其在信息时代的所具有的各种优势。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通过阅读大量的相关的文献和专著,对数字货币的特征进行了深刻的把握,并研究其存在的问题。本文的资料来源于国内外的专业文献和专著,以及专业的研究论文。
一、数字货币及其特征
(一)数字货币的定义
数字货币是指对货币进行数字化。是货币的一种电子形式,它的承载物为既不是纸币也不是金属物。是一种支付手段,也是一种程序。数字货币本身的特征将其与其他货币区别开来。
(二)数字货币的特征
1.网络性
网络性:数字货币是在电子信息技术(IT)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数字货币的特征与信息技术和网络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数字货币是从货币中分离出来的、同时也是从信息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特殊的货币和特殊的信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数字货币将会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当人类进入一个高度发达的网络经济时代之后,数字货币将会完全取代传统货币(纸币)。网络是数字货币实现其货币职能的基础,是数字货币体系的基础,中央银行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实现全方位货币管理,传统货币管理中的现金发行方式、传统金库制度、假币问题和传统银行将不复存在。
2.数字性
数字性:数字货币实际上是存储于各网络银行账户上的一组数字。这组数字象征着拥有其所有权者拥有这组数字(数字货币)所代表的一定量的财富或价值,运用这组数字(数字货币)的全部或部分进行网上投资、网上交易。
3.高效性
高效性:数字货币的产生使得货币履行其职能的效率几乎达到了一个十分完美的境界:从现金的发行与管理方面看,货币管理当局从发行现金到回笼现金都不必要采用传统的设计、印刷和运输工具进行,而是直接在网络上实现现金的发行和回笼。这样可以完全避免在纸币本位制度下存在的诸如高成本问题、假币问题、安全问题和现金供应量难以确定的问题。
数字货币支付的便利性,使得其发展前景比传统的货币要优越。
(三)数字货币与传统货币的比较
与数字货币相比,纸币和硬币则愈发显示出奢侈性。在美国,每年搬运有形货币的费用高达60亿美元;在英国,需要2亿英镑。世界银行体系之间的货币结算和搬运费用占到其全部管理费的5%。
对于防止伪造,纸币在当前日益发达的仿真和复印技术面前显得无能为力。在不久以前,造假者还需千方百计地寻找一位技术高超的刻画师来制作一系列的模子以印刷纸币;而今天只要有一位热衷于绘画的美术学生,再配以完备的技术设施就能做到这一点。数字货币系统具有多层加密措施,伪造一组随机产生的密码要比伪造现金、伪造签名难得多,而且使用数字货币有据可查、有踪可寻。
传统货币有较大的存储风险,昂贵的运输费用,在安全保卫及防伪造等方面投资较大。数字化货币与信用卡和电子支票也不同,它是层次更高、技术含量更多的电子货币,不需要连接银行网络就可以使用,很方便顾客,并具有不可跟踪性。
数字货币有如此多的优点是在货币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中所产生的,没有货币的生活是寸步难行的,货币的产生与不断发展致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由此我们更要了解货币的发展史,从而不断展望货币的未来。
二、货币发展历程与数字货币的产生
(一)系统漏洞
计算机漏洞又可以称为陷阱,通常情况下,这是由计算机系统研发人员有意设置,主要是为了能够在用户失去系统访问权的时候再次进入系统。同时,正是因为这种系统漏洞,银行信息的安全遭到了威胁,主要表现在了以下的几个方面:第一方面就是乘虚而入。这种情况是发生在的用户终止了系统通信,但是由于某种特殊的原因导致系统的端口仍然处在激活的状态当中,这个时候其他用户就能够顺利利用该端口进行系统通信,而且无需通过安全认证。第二方面就是不安全服务。主要指的就是有一些十分个别的程序能够直接绕过计算机的安全系统,进行一些操作,进而威胁到计算机的信息安全。第三方面就是配置。系统的配置直接决定了整个系统的信息安全防范性能。
(二)手机银行存在的漏洞
手机银行是电子银行的新兴渠道,将各种银行业务集中到手机上进行操作。手机银行的特点是只要有一个手机终端,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是个移动银行。那么如何确保用户的资金、账户安全是系统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光大银行做出了很好的对策。光大银行在发展手机银行业务时,高度重视手机银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采用了国际上先进的网络安全软硬件技术,及业界领先的安全策略来保障手机银行系统的安全性。
(三)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最为常见的安全威胁因素。它本身属于一种恶意的代码,最经典的是逻辑炸弹,危害性十分强大,虽然逻辑炸弹不会到处传播,但是它却是科技含量最高的一种诈骗手段,具备了寄生性、破坏性、危害性、隐蔽性和触发性,我们必须要时刻提防计算机病毒的入侵。一旦计算机病毒入侵了银行的信息系统,将会对银行的信息安全造成严重的破坏,并且难以清除。当前的银行系统还包括了网络银行系统,网络银行因为同网络的连接,更容易受到病毒的入侵和干扰,所以,对于网络环境下的银行系统,更应该设置相关的环节进行计算机病毒的抵御。
(四)黑客攻击
计算机病毒是指一些具备特殊计算机才能的黑客,通过正常人无法察觉的方式,利用一些简单的设备侵入他人系统,并且获取他人信息或者破坏他人系统的现象。多数黑客都是利用计算机系统自带的漏洞对计算机进行入侵,并且攻击手段十分多样,更新速度十分迅速,使得计算机安全防范系统无法保持同步应对,导致计算机系统经常被入侵,一旦黑客成功入侵银行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造成的损失是我们无法估量的。
二、网络时代银行信息安全防范的基本措施
(一)解决系统漏洞
为了解决系统漏洞,光大银行设置了操作超时保护,登录手机银行后,如果15分钟内没有任何操作,系统会对登录状态进行自动控制,此时不允许进行任何交易,需退出并重新登录后才能继续使用。同时,还可以设置阳光令牌动态密码。如果您经常使用转账、缴费等业务或需通过手机进行大额转账,可以到光大银行柜台免费申领阳光令牌。阳光令牌动态密码每分钟自动刷新一次,一次一密,登录时使用阳光令牌动态密码更加安全可靠。
(二)解决手机银行漏洞
通常采用的方法就是将客户信息与手机号绑定。您在使用手机银行时,必须使用开通时绑定的手机号登录,登录时还需使用登录密码。为了防止恶意试探密码,光大手机银行采用密码输错累计次数限制,当累计密码输入错误次数超过3次时,手机银行系统将处于锁定状态。还设置了签约机制,通过手机、网站渠道开通的手机银行服务不能进行对外转账、缴费、支付等高风险业务。如果您需要使用此类业务,必须通过柜台或专业版网银开通手机银行对外转账功能。
(三)双密码措施
为了避免黑客的攻击,很多银行都设置了双密码功能。建设银行采取登录密码和交易密码两种控制,并对密码错误次数进行了限制,超出限制次数,使用者当日即无法进行登录。在您首次登录网上银行时,系统将引导您设置交易密码,并对密码强度进行了检测,拒绝使用简单密码,有利于提高您使用账户的安全性。在系统登录时,银行为您提供了附加码和密码小键盘等服务,避免泄露您的信息。双密码措施是保证银行系统安全的重要措施,对于利用网络进行银行交易的用户来说尤为重要。
(四)抵御计算机病毒
三、网络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务规模有限,收入水平不高,基本上处于亏损状况。第二,网上金融业务具有明显的初级特征。我国的网络金融产品和服务大多是将传统业务简单地“搬”上网,更多地把网络看成是一种销售方式或渠道,忽视了网络金融产品及服务的创新潜力。在主观方面,主要存在两点问题:第一,未能进行有效的统一规划。我国网络金融的发展因缺乏宏观统筹,各融机构在发展模式选择、电子设备投入、网络建设诸方面不仅各行其道,甚至还相互保密、相互设防,造成信息、技术、资金的浪费和内部结构的畸形,不仅不利于形成网络金融的发展,还有可能埋下金融业不稳定的因素。第二,立法滞后。一方面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网络金融立法滞后。我国此类法律极为有限,只有《网上证券委托暂行管理办法》、《证券公司网上委托业务核准程序》等几部法规,并且涉及的仅是网上证券业务的一小部分。另一方面与传统金融业务健全的法律体系相比,网络金融立法同样滞后。面对网络金融的发展和电子货币时代的到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对现行金融立法框架进行修改和完善,适当调整金融业现有的监管和调控方式,以发挥其规范和保障作用,促进网络金融积极稳妥地发展。
四、建议应采取的对策针对上述风险和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确立传统金融与网络金融并行发展的战略。
(2)建立专门的指导和管理机构。
(3)加快网络金融立法。
(4)造就复合型金融人才。
(5)改革分业管理体制。
(6)加快电子商务和网络银行的立法进程。
(7)银监会应提高对网络银行的监管水平。
(8)大力发展先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建立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9)建立大型共享型网络银行数据库。
(10)建立网络金融统一的技术标准。
【参考文献】
1、惠苏渊,许忠荣;电子支付系统的安全[J];经济师;2002年11期
纽约大学的托马斯・菲力本(Thomas Philippon)最近发表了―篇论文,指出美国金融业的效率与130年前差不多。不过这篇论文关注点在宏观层面,并没有告诉大家应该如何从微观入手改变这种状况。
那么,Fintech可以解决上述三个问题吗?金融业在接纳新技术方面一直很积极,而今,随着金融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是否能够解决之前的技术变革都没有解决的问题,带领金融业走向未来?
或有可能。Fintech能够让复杂的步骤实现自动化,使得脱媒成为可能;能够利用海量数据与超强分析能力为客户提供更有意义的信息,更多获取服务的渠道。Fintech的进入门槛较低,大多数对资本金要求不高,意味着这将成为一个竞争更加充分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