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健康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20 18:10:1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环境与健康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环境与健康论文

篇1

任何一门科学都是基于人类生存的需要而产生的,并在人类对其不断的探索中得到发展、完善。正如早期人类在日常生活中由于记数的需要而产生了数学,由于天空中的星斗与农作物的收获及河水的泛滥之间的规律而产生了天文学一样,环境科学便是在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后,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入,在其带给人类巨大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日益严重的负作用,这种负作用甚至危害到人类生存的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环境科学与人类息息相关,其任务是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制定各项环境标准,为限制污染物的排放提供依据。环境如果受到了污染,就会对人的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这里的环境是指自然环境。分为两类,即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原生环境是指天然形成的自然环境,如空气、水、土壤等。次生环境是指由于工农业生产和人群聚居等对自然所施加的额外影响,引起人类生存条件的改变。[1]其中次生环境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环境因素,也是环境科学研究的客体。环境污染就是人类的生产生活对自然原生环境所造成的危害,这种危害是多方面的。下面就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噪声污染对健康的影响来说明环境科学的意义。

一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大气是由一定比例的氮、氧、二氧化碳、水蒸气和固体杂质微粒组成的混合物。就干净清洁的空气而言,按其体积计算,在标准状态下,氮气占78.08%,氧气占20.94%,氩气占0.93%,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体积微乎其微。各种自然的变化会引起大气成分的变化,例如火山爆发和森林火灾会产生有害气体及其他微尘颗粒,但这种变化是局部的、短暂的。而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的迅速发展,向大气中排放的物质的量越来越多,种类也越来越复杂,引起大气成分发生急剧变化。当大气正常成分之外的物质达到对人类的健康及动植物的生长以及气象气候产生危害时,我们就说大气受到了污染。

(一)污染源。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气;生活炉灶与采暖锅炉;交通运输。

(二)污染物。颗粒物,SO、SO2、CO、NO、NO2、氟气体、含氯气体等。

(三)危害,谈到大气污染的危害,先举两个具体的例子:1952年12月伦敦发生的光化学烟雾,4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多4000多人,其中45岁以上为平时的3倍,1岁以下为平时2倍。被称为“世界公害”和“20世纪十大环境公害”之一的洛杉机光化学烟雾事件发生于1955、1970年,前者使400多人呼吸衰竭而死,后者致全市3/4的人患病。下面是大气中污染物对人体的具体危害:

颗粒物:直径小于0.015μm最容易进入人体肺部组织,称为“可吸入因子”,在肺部沉积,引起肺组织纤维化病变,导致肺心病、心血管疾病。另外微粒物多是污染物的载体和催化剂,可吸附多种污染物如硝酸盐、硫酸盐、金属等,引起肺癌等多种疾病。

SO2:SO2易形成酸雾、酸雨。当空气中的SO2浓度达到15mg/m3时,呼吸道受到刺激,达到20mg/m3时,使人眼睛流泪,咳嗽;当达到100mg/m3时,可致人死亡。

CO:阻碍氧气的传输,使人体缺氧。危害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人的感觉、反应、记忆等机能障碍,严重者会危害血液循环系统,导致生命危险。

NO: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后生成亚硝酸血红蛋白和亚硝酸高铁血红蛋白,使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下降。

NO2:危害人体的呼吸系统。当空气中N02的浓度达100mg/m3时可致人死亡。

二、水污染对健康的危害

水是人体的基本成分,占人体比重的70%,人体的水5—13天更新一次,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如果外界许多物质被混入水源,降低了水质,使水质物理与化学性质发生改变,水质变坏降低了使用价值,称之为水污染。[3]世界卫生组织报告80%的疾病与水有关,不洁饮水为人类健康十大威胁之一。据统计。淡水占全球水总储量的2,53%,其中可利用的淡水仅占淡水总量的0.34%。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将水危机列为未来十年人类面临的最严重危机之

(一)污染源。污水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生活污水污染主要是有机物,一般为蛋白质、糖类等杂质,微生物如沙门氏菌、肠道病毒、志赫氏菌等以及水厂净水工业中加入消毒剂而生成毒副产品DPs如氯仿、四氯化碳等。工业废水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铅、砷、氟、氰化物、氯仿等。

(二)危害

铅:损害神经系统,妨碍儿童发育,引起胎儿畸形。人的耐受量每周为3mg。

砷:饮水中砷含量过高,长期饮用引起皮肤癌发病率增高。

汞:有剧毒,长期作用可形成慢性中毒,损害神经系统。

氟:引起骨骼变形、发脆,损害肾脏肌能,引起关节疼痛,出现氟骨症。

氰化物:导致脑组织受损,呼吸中枢麻痹,严重者中毒致死。

四氯化碳:致癌性、损害肝和肾。

氯仿:具有潜在致癌的危险性。急性毒性为肝和肾的损伤和破坏,包括坏死与硬化。

总大肠菌群:包括沙门氏菌、志赞氏菌、肠道病毒等均可以水为媒介引起肠道传染病。

三、噪声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噪声污染是发声体作不规则的振动时所发出的声音。从生理学角度讲,凡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即不需要的声音都称为噪声。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

(一)污染源

交通噪声:机动车辆、船舶、飞机所发出的噪声;工业噪声:工厂生产机器运转所发出的噪声;建筑噪声:建筑机械工作时发出的噪声;社会噪声:包括人们社会活动、家用电器、音响设各所发声音。

(二)危害

损伤听力:根据损伤程度分为,听觉疲劳,是暂时性、可恢复的,短时间处于强噪声环境中会感到双耳难受、头痛,但回到安静环境后很快就能恢复:噪声性耳聋,长期处于强噪声环境下听觉疲劳得不到及时恢复,耳内器官发生器质性病变;爆震性耳聋,突然暴露于及其强烈的噪声中,引起鼓膜破裂、出血,螺旋器从基底急性剥离,使人永久丧失听力。

损害视力:噪声作用于听觉器官,通过神经系统的作用波及视觉器官,造成视力减弱,使视觉、视野发生异常。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长期处于高噪声的人比正常环境下的人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发病率高2—3倍。地区噪声每上升1分贝,高血压发病率上升3%。

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对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婴幼儿来说,噪音危害尤其明显。经常处在嘈杂环境中的婴儿不仅听力受到损伤,智力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环境污染除了上述三种外,还有与人体健康较为密切相关的放射性污染、电磁波污染等。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不再一一陈述了。

参考文献:

篇2

2评价方法

在统一指导下,患者自行填写自编问卷调查并对资料进行收集。两组患者均在出院前1周内进行评价。采用自行设计的精神病患者伴发糖尿病知识问卷评价表,糖尿病知识占40%,精神病常规知识占20%,康复知识占20%,药物知识占10%,自我监测占10%,得分>90分为优,80~90分为良,70~80分为中,<70分为差,>70分为有效。数据采用χ2检验,P<0.01为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篇3

DOI:10.3969/j.issn 1008―0821.2017.06.027

[中图分类号]G2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7)06―0168―04

1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相关概念

1.1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概念

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空中,学术成果信息主体与学术成果信息环境之间通过学术成果信息而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学术成果信息是学术成果信息活动中富有创新内容的信息,能揭示一定的自然现象或社会规律。学术成果信息主体主要是从事学术成果信息活动的人或组织。学术成果信息环境是影响学术成果信息、学术成果信息主体的一切物质环境、制度环境、人文环境等环境的总和。学术物质环境包括科研仪器、科研设施、学术经费等。学术制度环境包括学术政策、学术评价制度、学术奖惩制度等。学术人文环境包括学术氛围、学术自由、学术理念等。

1.2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健康对各构成要素的要求

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健康是指学术成果信息主体、学术成果信息、学术成果信息环境之间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并存在向良好状态发展的趋势。

1.2.1学术成果信息主体构成合理,学术素养整体提升

按照学术成果信息主体在学术成果信息流转过程中的功能,将学术成果信息主体分为学术成果信息生产者、学术成果信息传递者、学术成果信息消费者三种。不同功能学术成果信息主体缺一不可,且数量配置合理,否则,学术成果信息流转不畅或无法实现。

学术素养是学术成果信息生产者或学术成果信息消费者在从事学术成果信息活动中应具备基本素质和修养,包括学术能力和学术道德。学术成果信息生产者或学术成果信息消费者的学术素养能彼此产生正向或反向的影响。当正向影响范围逐渐增大时,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的整体学术素养水平稳步提升,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能保持健康;反之,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健康被打破,甚至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会不复存在。

1.2.2高质量学术成果信息占比逐渐增多,不同种类学术成果信息协调发展

学术成果信息生产者在生产学术成果信息前,需要阅读大量现有学术成果信息。新学术成果信息与现有学术成果信息之间如同房屋与地基的关系。基地牢固,房屋不易倒塌。现有学术成果信息的质量好,新学术成果信息的质量不会太差。如此良性循环,学术成果信息的整体质量水平不断提升。

学术成果信息可分为基础理论学术成果信息、应用技术学术成果信息、软科学学术成果信息13]。软科学学术成果信息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而形成的综合性学术成果信息。软科学学术成果信息的产生需要基础理论学术成果信息和应用技术学术成果信息的共同支持。基础理论学术成果信息与应用技术学术成果信息相辅相成。当3种类型学术成果信息间协调性降低时,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会下降。

1.2.3学术成果信息环境与其他构成要素相互适应,学术成果信息环境间相互促进

适宜的学术物质环境能使学术成果信息生产者专注于高质量学术成果信息的生产,避免老旧学术设备导致学术成果信息准确性降低、学术成果信息生产者花费大量时间等待获得学术设备使用机会等情况的发生。完善的学术制度环境使得学术成果信息生产者更为重视学术成果信息的原创性,因为学术制度中对对学术造假、学术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做出相关规定。良好的学术人文环境利于学术成果信息生产者学术能力的提升,为高质量学术成果信息的产生打下基础,因为学术成果信息生产者更愿意参与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从中吸取他人的研究经验和方法。

为了追求学术成果信息的价值,学术成果信息主体需要良好的学术人文环境和学术物质环境的支持。学术制度环境通过对学术成果信息活动和学术成果信息主体的约束,来促进良好的学术人文环境和学术物质环境的建设。当学术成果信息主体对学术人文环境和学术物质环境存在不满时,会先尝试对学术制度环境做局部调整,再逐渐扩大调整范围,使整个学术制度环境得到转变。学术物质环境是学术人文环境的基础,学术人文环境反作用于学术物质环境。

2对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

是信息服务机构利用计算机技术发现论文中存在的不当引用、过度引用甚至抄袭行为,避免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一种信息服务[引。在服务提供过程中,论文的作者属于学术成果信息生产者;的提供者和的使用者属于学术成果信息传递者,知网系统、万方系统、维普系统、大雅系统等系统所属机构属于的提供者,高校、杂志社等使用机构属于的使用者;论文的作者及其他学术成果信息利用者属于学术成果信息消费者。对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健康既存在正面影响,也存在负面影响。

2.1对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正面影响

2.1.1学术素养提升

有利于作者学术道德水平提升。大多数高校会强制要求硕博学位论文进行,送检方式有全检或抽检,而学术期刊一般会对预发表的论文进行,这都是对作者学术道德的一种外部干预行为。由于的警示作用,作者在论文撰写过程中,会对参考文献的引用和标注方式更为重视,避免参考文献格式及序号错误、编造虚假参考文献等现象的出现,利于学术道德的提升。因为参考文献的正确引用是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学术道德高尚的表现。

有利于作者学术能力水平提升。促使作者正视学术论文的创新性、独创性,而提升学术能力是增加学术论文创新性、独创性的最佳途径。作者为了提升自身学术能力,会将更多时间用于学术成果信息活动,并积极参与学术讲座、学术会议。此外,学术结果不仅与作者名誉相关,还与作者所属单位的名誉相关。作者所属单位会重视学术能力的培养,制定更为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为作者提供更多学术交流的机会。

2.1.2学术成果信息质量提升

促进期刊论文质量提升。在稿件初审阶段,杂志社会对其进行。编辑通过系统提供的检测报告,能较快发现稿件中哪些句子或段落与对比库文献存在重复。有助于编辑批量、迅速地判断期刊论文的引用状况,提高期刊论文质量的管控效率。

促进学位论文质量提升。质量好的学位论文不仅需要内容创新,还需要撰写规范。参考文献引用方式的正确与否会对学位论文质量产生影响。学位论文篇幅长(特别是博士学位论文)、涉及的参考文献较多,论文的多次修改会造成参考文献的删减或位置的变动,因此,作者难免对某些参考文献标引出现疏忽。依据报告,作者能对学位论文标引疏忽之处进行修改,提高学位论文质量。

2.1.3利于创建良好的学术成果信息环境

在学术制度环境中,能推进与论文质量量化评价相关的制度建设,包括评价目标的确定、评价指标的设置、评价结果的用等方面。还促进学术道德、学术氛围相关规章制度的建设。在学术物质环境中,促使学术成果信息主体更为注重学术成果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因而,积极引进科研仪器,加强对科研设施或科研仪器的维护,以减少学术设备对学术成果信息质量的影响。在学术人文环境中,的警示作用能敦促作者重视学术论文的原创性,且这种正面影响通过个体间相互作用而不断扩大,利于良好学术氛围的建立。

2.2对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负面影响

2.2.1系统的缺陷降低学术成果信息、学术素养的控制效果

系统为使用者提供判断学术不端行为或学术论文质量的数字化指标,即复制比。系统存在的某些不足会使复制比准确性下降,从而出现误判或漏判学术不端行为的现象,不利于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健康。

导致误判现象出现原因包括:同一课题组成员发表的学术论文复制比高,同一课题组成员运用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学术设备都相同,而这些都需要在学术论文中有所描述;综述类学术论文复制比高,文中需要大量引用他人学术论文的原始语句,作者虽做了正确标引,但多数情况下系统仍将其算入复制比;系统不稳定,判定为重复的部分,查找原始参考文献,没有发现相似之处。导致错判现象出现的原因包括:稍加改动的多源抄袭;对比库收录不全;非文字类型数据难识别。

系统的误判导致某些期刊论文被无辜退稿,部分作者为增加稿件录用概率会减少撰写某类易被误判的学术论文,因此,学术成果信息数量有所降低。作者会特意改变论文的表述方式以防止误判现象的发生,例如,刻意添加图表以降低综述类学术论文的复制比,因此,学术成果信息质量略微下降。

系统的漏判使抄袭者存在侥幸心理,放纵自身的学术不端行为。这种不良之风容易相互影响,吸引更多作者加入到其中,导致学术道德水平下降的趋势蔓延。同时,某些作者不再专注于知识积累来提高学术能力,而是花费心思在如何采取多种手段逃避系统的检测。

2.2.2结果的不合理应用降低学术成果信息质量的管控力度

复制比设置不合理。对于学位论文而言,大多数高校采用同一复制比来判定其质量。基础理论方面的学位论文与应用技术方面的学位论文的写作方式和方法不同,采取“一刀切”的手段不太合理。硕士学位论与博士学位论文的篇幅相差巨大,设置同一复制比,也不太适宜。对于期刊论文而言,杂志社也设置同一复制比来判定学术不端行为。综述类文章复制比明显偏高。图表多的文章复制比明显偏低。

服务使用者采用单一方式管理学术成果信息质量,虽在执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在学术论文质量控制效果上不太令人满意。不同领域的学术论文具有不同特性,服务使用者应采取多角度思维的方式,使得复制比的设置更能适应学术论文的特性,从而提高学术成果信息质量控制的成效。

过分依赖复制比。当学位论文超过高校设置的最高复制比时,研究生的答辩会被推迟。当期刊论文超过杂志社设置的最高复制比时,会被退稿。部分高校或杂志社仅依赖系统来评判学术论文的质量,显得过于武断。复制比高的学术论文不一定是质量差的学术论文。学术论文并不是作者的胡乱想象、随意瞎写而成。作者需要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并在此基础提出创新性的思想。因而,学术论文会涉及他人的思想,重复在所难免。复制比高的文章,不能说明文章中没有创新点或创新点少。

服务使用者过于依赖复制比判别学术成果信息质量,违背系统的设计初衷。学术论文的创新性才是衡量学术成果信息质量的首要指标。复制比与学术论文的创新性存在一定的联系,但二者不能等同。服务使用者应仅将复制比作为参考指标,采取多种途径来判断学术成果信息质量。

2.2.3的监管不严加深检测系统缺陷及检测结果不当使用的负面影响

服务的提供机构对每篇学术论文的检测次数没有设置上限,使得作者可以反复对论文进行检测。进行反复的作者分为两种:一种是论文质量水平高,作者为防止被系统误判而反复检测,并将语句通顺、含义明确的文章改得面目全非,降低文章原有的质量水平;一种是论文质量水平低,文章中含有大量抄袭内容,作者为避免抄袭行为被发现而反复检测,并采取多种手段改变文章的表达方式,使含有大量抄袭内容的文章得以发表或通过高校的,以次充好。这两种作者虽都是为了降低复制比而反复检测,但其目的偏向性上稍有区别。

第一种作者的行为是由的不合理应用而导致,的监管漏洞助推了这种矫枉过正行为,使学术成果信息的原有质量有所下降;第二种作者的行为是由的缺陷而导致,的监管缺失为这种学术不端行为提供了便利,使大量低质量水平的学术成果信息存在于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中。

3优化的措施

3.1优化系统

提高系统识别能力。改进检测算法是提高系统识别能力的有效途径。系统针对不同类型数据有不同的检测算法。系统一般采用图像匹配法对图片进行检测。改进现有的图像匹配法,使系统能识别不同格式、稍加改动的图片。公式一般采用图片或特定软件进行呈现。当公式采用特定软件呈现时,需抽取公式中的变量、符号、函数等,并以此为基础评断学术不端行为。完善现有的公式检测算法,确保抽取后各部分的顺序及数量与原始公式相差不大。

扩充对比库资源。在中文资源方面,由于各对比库对部分中文学术期刊的垄断行为,导致国内没有一个对比库能囊括了所有中文学术期刊资源。论文服务提供机构之间应该积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在外文资源方面,论文服务提供机构之间可采取联合采购的方式,以较低成本获得大量外文资源。

3.2合理运用结果

设置多类别的复制比要求。高校应针对不同种类、不同学历层次的学位论文设置不同的复制比要求。应用技术方面的学位论文中文字描述的部分偏少,复制比要求稍稍提高;基础理论方面的学位论文中文字描述的部分偏多,复制比要求应稍稍降低。硕士学位论文字数少,复制比要求应稍有提高;博士学位论文字数多,复制比要求应稍有降低。高校还可以依据学位论文的不同部分,设置不同复制比。杂志社针同样可以对不同类型的学术论文,设置不同复制比,例如综述类论文,复制比要求应降低。

结果仅作为评判学术论文质量的参考指标。对于学位论文而言,高校中负责的部门应与院系合作,对复制比高的学位论文进行人工复查,并得出最终结果。对于期刊论文而言,杂志社也需采取相同的措施。在复查过程中,杂志社工作人员将结果作为参考指标,并结合对全文观点的审查,最终判断出论文质量高低或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对于复制比高,但论点新颖、逻辑性强、数据真实的学术论文,不宜采取退稿处理的方式。

改善检测结果的申诉机制。高校应配备专门部门来处理检测结果的申诉。由于高校的具有时段性的特点,该部门的人员构成以兼职人员为主。杂志社的具有长期性的特点,需配备专职人员来处理作者的申诉。工作量大的时候,可适当增添兼职人员辅助专职人员的工作。

3.3加强的监管

篇4

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空中,学术成果信息主体与学术成果信息环境之间通过学术成果信息而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学术成果信息是学术成果信息活动中富有创新内容的信息,能揭示一定的自然现象或社会规律。学术成果信息主体主要是从事学术成果信息活动的人或组织。学术成果信息环境是影响学术成果信息、学术成果信息主体的一切物质环境、制度环境、人文环境等环境的总和。学术物质环境包括科研仪器、科研设施、学术经费等。学术制度环境包括学术政策、学术评价制度、学术奖惩制度等。学术人文环境包括学术氛围、学术自由、学术理念等。 

1.2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健康对各构成要素的要求 

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健康是指学术成果信息主体、学术成果信息、学术成果信息环境之间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并存在向良好状态发展的趋势。 

1.2.1学术成果信息主体构成合理,学术素养整体提升 

按照学术成果信息主体在学术成果信息流转过程中的功能,将学术成果信息主体分为学术成果信息生产者、学术成果信息传递者、学术成果信息消费者三种。不同功能学术成果信息主体缺一不可,且数量配置合理,否则,学术成果信息流转不順畅或无法实现。 

学术素养是学术成果信息生产者或学术成果信息消费者在从事学术成果信息活动中应具备基本素质和修养,包括学术能力和学术道德。学术成果信息生产者或学术成果信息消费者的学术素养能彼此产生正向或反向的影响。当正向影响范围逐渐增大时,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的整体学术素养水平稳步提升,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能保持健康;反之,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健康被打破,甚至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会不复存在。 

1.2.2高质量学术成果信息占比逐渐增多,不同种类学术成果信息协调发展 

学术成果信息生产者在生产学术成果信息前,需要阅读大量现有学术成果信息。新学术成果信息与现有学术成果信息之间如同房屋与地基的关系。基地牢固,房屋不易倒塌。现有学术成果信息的质量好,新学术成果信息的质量不会太差。如此良性循环,学术成果信息的整体质量水平不断提升。 

学术成果信息可分为基础理论学术成果信息、应用技术学术成果信息、软科学学术成果信息13]。软科学学术成果信息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而形成的综合性学术成果信息。软科学学术成果信息的产生需要基础理论学术成果信息和应用技术学术成果信息的共同支持。基础理论学术成果信息与应用技术学术成果信息相辅相成。当3种类型学术成果信息间协调性降低时,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会下降。 

1.2.3学术成果信息环境与其他构成要素相互适应,学术成果信息环境间相互促进 

适宜的学术物质环境能使学术成果信息生产者专注于高质量学术成果信息的生产,避免老旧学术设备导致学术成果信息准确性降低、学术成果信息生产者花费大量时间等待获得学术设备使用机会等情况的发生。完善的学术制度环境使得学术成果信息生产者更为重视学术成果信息的原创性,因为学术制度中对对学术造假、学术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做出相关规定。良好的学术人文环境利于学术成果信息生产者学术能力的提升,为高质量学术成果信息的产生打下基础,因为学术成果信息生产者更愿意参与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从中吸取他人的研究经验和方法。 

为了追求学术成果信息的价值,学术成果信息主体需要良好的学术人文环境和学术物质环境的支持。学术制度环境通过对学术成果信息活动和学术成果信息主体的约束,来促进良好的学术人文环境和学术物质环境的建设。当学术成果信息主体对学术人文环境和学术物质环境存在不满时,会先尝试对学术制度环境做局部调整,再逐渐扩大调整范围,使整个学术制度环境得到转变。学术物质环境是学术人文环境的基础,学术人文环境反作用于学术物质环境。 

2对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 

是信息服务机构利用计算机技术发现论文中存在的不当引用、过度引用甚至抄袭行为,避免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一种信息服务[引。在服务提供过程中,论文的作者属于学术成果信息生产者;的提供者和的使用者属于学术成果信息传递者,知网系统、万方系统、维普系统、大雅系统等系统所属机构属于的提供者,高校、杂志社等使用机构属于的使用者;论文的作者及其他学术成果信息利用者属于学术成果信息消费者。对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健康既存在正面影响,也存在负面影响。 

2.1对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正面影响 

2.1.1学术素养提升 

有利于作者学术道德水平提升。大多数高校会强制要求硕博学位论文进行,送检方式有全检或抽检,而学术期刊一般会对预发表的论文进行,这都是对作者学术道德的一种外部干预行为。由于的警示作用,作者在论文撰写过程中,会对参考文献的引用和标注方式更为重视,避免参考文献格式及序号错误、编造虚假参考文献等现象的出现,利于学术道德的提升。因为参考文献的正确引用是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学术道德高尚的表现。

    有利于作者学术能力水平提升。促使作者正视学术论文的创新性、独创性,而提升学术能力是增加学术论文创新性、独创性的最佳途径。作者为了提升自身学术能力,会将更多时间用于学术成果信息活动,并积极参与学术讲座、学术会议。此外,学术结果不仅与作者名誉相关,还与作者所属单位的名誉相关。作者所属单位会重视学术能力的培养,制定更为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为作者提供更多学术交流的机会。 

2.1.2学术成果信息质量提升 

促进期刊论文质量提升。在稿件初审阶段,杂志社会对其进行。编辑通过系统提供的检测报告,能较快发现稿件中哪些句子或段落与对比库文献存在重复。有助于编辑批量、迅速地判断期刊论文的引用状况,提高期刊论文质量的管控效率。 

促进学位论文质量提升。质量好的学位论文不仅需要内容创新,还需要撰写规范。参考文献引用方式的正确与否会对学位论文质量产生影响。学位论文篇幅长(特别是博士学位论文)、涉及的参考文献较多,论文的多次修改会造成参考文献的删减或位置的变动,因此,作者难免对某些参考文献标引出现疏忽。依据报告,作者能对学位论文标引疏忽之处进行修改,提高学位论文质量。 

2.1.3利于创建良好的学术成果信息环境 

在学术制度环境中,能推进与论文质量量化评价相关的制度建设,包括评价目标的确定、评价指标的设置、评价结果的應用等方面。还促进学术道德、学术氛围相关规章制度的建设。在学术物质环境中,促使学术成果信息主体更为注重学术成果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因而,积极引进科研仪器,加强对科研设施或科研仪器的维护,以减少学术设备对学术成果信息质量的影响。在学术人文环境中,的警示作用能敦促作者重视学术论文的原创性,且这种正面影响通过个体间相互作用而不断扩大,利于良好学术氛围的建立。 

2.2对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健康的负面影响 

2.2.1系统的缺陷降低学术成果信息、学术素养的控制效果 

系统为使用者提供判断学术不端行为或学术论文质量的数字化指标,即复制比。系统存在的某些不足会使复制比准确性下降,从而出现误判或漏判学术不端行为的现象,不利于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健康。 

导致误判现象出现原因包括:同一课题组成员发表的学术论文复制比高,同一课题组成员运用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学术设备都相同,而这些都需要在学术论文中有所描述;综述类学术论文复制比高,文中需要大量引用他人学术论文的原始语句,作者虽做了正确标引,但多数情况下系统仍将其算入复制比;系统不稳定,判定为重复的部分,查找原始参考文献,没有发现相似之处。导致错判现象出现的原因包括:稍加改动的多源抄袭;对比库收录不全;非文字类型数据难识别。 

系统的误判导致某些期刊论文被无辜退稿,部分作者为增加稿件录用概率会减少撰写某类易被误判的学术论文,因此,学术成果信息数量有所降低。作者会特意改变论文的表述方式以防止误判现象的发生,例如,刻意添加图表以降低综述类学术论文的复制比,因此,学术成果信息质量略微下降。 

系统的漏判使抄袭者存在侥幸心理,放纵自身的学术不端行为。这种不良之风容易相互影响,吸引更多作者加入到其中,导致学术道德水平下降的趋势蔓延。同时,某些作者不再专注于知识积累来提高学术能力,而是花费心思在如何采取多种手段逃避系统的检测。 

2.2.2结果的不合理应用降低学术成果信息质量的管控力度 

复制比设置不合理。对于学位论文而言,大多数高校采用同一复制比来判定其质量。基础理论方面的学位论文与应用技术方面的学位论文的写作方式和方法不同,采取“一刀切”的手段不太合理。硕士学位论与博士学位论文的篇幅相差巨大,设置同一复制比,也不太适宜。对于期刊论文而言,杂志社也设置同一复制比来判定学术不端行为。综述类文章复制比明显偏高。图表多的文章复制比明显偏低。 

服务使用者采用单一方式管理学术成果信息质量,虽在执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在学术论文质量控制效果上不太令人满意。不同领域的学术论文具有不同特性,服务使用者应采取多角度思维的方式,使得复制比的设置更能适应学术论文的特性,从而提高学术成果信息质量控制的成效。 

过分依赖复制比。当学位论文超过高校设置的最高复制比时,研究生的答辩会被推迟。当期刊论文超过杂志社设置的最高复制比时,会被退稿。部分高校或杂志社仅依赖系统来评判学术论文的质量,显得过于武断。复制比高的学术论文不一定是质量差的学术论文。学术论文并不是作者的胡乱想象、随意瞎写而成。作者需要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并在此基础提出创新性的思想。因而,学术论文会涉及他人的思想,重复在所难免。复制比高的文章,不能说明文章中没有创新点或创新点少。 

服务使用者过于依赖复制比判别学术成果信息质量,违背系统的设计初衷。学术论文的创新性才是衡量学术成果信息质量的首要指标。复制比与学术论文的创新性存在一定的联系,但二者不能等同。服务使用者应仅将复制比作为参考指标,采取多种途径来判断学术成果信息质量。 

2.2.3的监管不严加深检测系统缺陷及检测结果不当使用的负面影响 

服务的提供机构对每篇学术论文的检测次数没有设置上限,使得作者可以反复对论文进行检测。进行反复的作者分为两种:一种是论文质量水平高,作者为防止被系统误判而反复检测,并将语句通顺、含义明确的文章改得面目全非,降低文章原有的质量水平;一种是论文质量水平低,文章中含有大量抄袭内容,作者为避免抄袭行为被发现而反复检测,并采取多种手段改变文章的表达方式,使含有大量抄袭内容的文章得以发表或通过高校的,以次充好。这两种作者虽都是为了降低复制比而反复检测,但其目的偏向性上稍有区别。

    第一种作者的行为是由的不合理应用而导致,的监管漏洞助推了这种矫枉过正行为,使学术成果信息的原有质量有所下降;第二种作者的行为是由的缺陷而导致,的监管缺失为这种学术不端行为提供了便利,使大量低质量水平的学术成果信息存在于学术成果信息生态系统中。 

3优化的措施 

3.1优化系统 

提高系统识别能力。改进检测算法是提高系统识别能力的有效途径。系统针对不同类型数据有不同的检测算法。系统一般采用图像匹配法对图片进行检测。改进现有的图像匹配法,使系统能识别不同格式、稍加改动的图片。公式一般采用图片或特定软件进行呈现。当公式采用特定软件呈现时,需抽取公式中的变量、符号、函数等,并以此为基础评断学术不端行为。完善现有的公式检测算法,确保抽取后各部分的顺序及数量与原始公式相差不大。 

扩充对比库资源。在中文资源方面,由于各对比库对部分中文学术期刊的垄断行为,导致国内没有一个对比库能囊括了所有中文学术期刊资源。论文服务提供机构之间应该积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在外文资源方面,论文服务提供机构之间可采取联合采购的方式,以较低成本获得大量外文资源。 

3.2合理运用结果 

设置多类别的复制比要求。高校应针对不同种类、不同学历层次的学位论文设置不同的复制比要求。应用技术方面的学位论文中文字描述的部分偏少,复制比要求應稍稍提高;基础理论方面的学位论文中文字描述的部分偏多,复制比要求应稍稍降低。硕士学位论文字数少,复制比要求应稍有提高;博士学位论文字数多,复制比要求应稍有降低。高校还可以依据学位论文的不同部分,设置不同复制比。杂志社针同样可以对不同类型的学术论文,设置不同复制比,例如综述类论文,复制比要求应降低。 

结果仅作为评判学术论文质量的参考指标。对于学位论文而言,高校中负责的部门应与院系合作,对复制比高的学位论文进行人工复查,并得出最终结果。对于期刊论文而言,杂志社也需采取相同的措施。在复查过程中,杂志社工作人员将结果作为参考指标,并结合对全文观点的审查,最终判断出论文质量高低或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对于复制比高,但论点新颖、逻辑性强、数据真实的学术论文,不宜采取退稿处理的方式。 

改善检测结果的申诉机制。高校应配备专门部门来处理检测结果的申诉。由于高校的具有时段性的特点,该部门的人员构成以兼职人员为主。杂志社的具有长期性的特点,需配备专职人员来处理作者的申诉。工作量大的时候,可适当增添兼职人员辅助专职人员的工作。 

3.3加强的监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