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21 19:29:23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设计史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二、主要概念
(一)学生文化
学生文化是指学生群体享有共同的价值观、思维习惯、行为方式等,其核心是共同的价值观。
(二)维果茨基文化历史观点
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的文化历史理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受社会规律的制约,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以及社会交互作用对认知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
(三)学生活动设计
为引导学生群体形成普遍共识的积极的价值观、思维习惯和行为而进行的详尽、系统规划
三、学生活动的设计
有研究表明,学生文化建设的特点是多层次性,多系列性,多侧面性和多形态性。据此,本文主要论述以下四个类型的学生活动设计:即仪式活动、美化校园活动、社团活动、校外活动。
(一)仪式活动
本文中的仪式活动是指学校常规的升旗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活动。仪式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庄严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对美好人生的向往。根据学生文化建设的多层次性,以理想信念、价值观的精神层次为核心设计学生活动。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社会主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社会的巨大变革和社会物质的丰富,人们的思想也经历了剧烈的冲击和变化,人们看待社会问题从教条单一向灵活多元发展。人们从活生生的现实中看到了科技和教育的巨大力量,越来越重视教育,对教育的方方面面都开始关注,使得我国的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国学者刘旭东认为“教育是以如何促进人类成长、个体发展和生命意义的建构为依归的”。这要求教育者要善用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引导学生学会从众多的社会现象中区别善恶,从纷繁复杂的思想中分出好坏。对于仪式活动的开展,各学校在形式上要通过共同点来体现仪式活动的严肃性,同时还要突出自己的特点。要突出学校的文化特色,学生活动设计就要详细,从仪式中各项活动起讫时间的流程安排到场地物品的式样摆放规划,再到参加人员的着装与行为规范都应考虑到,力求达到仪式应有的最好的效果。
(二)美化校园活动
这里说的美化校园活动,是指在学校的支持下,以自愿为前提,让学生们自己制作装饰品美化校园。依据学生文化建设的多系列性,设计学生活动时应包含学生行为和思考等多个维度。研究表明“学校文化影响和制约着学校群体成员并代代相传”。因此,设计好美化校园活动便尤为重要。美化校园活动能够很好的展示学生的才华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在学生作品被用于校园美化后,会不断得到来自老师和同学对作品的评价,从而丰富学生的想法,增加与同学和老师的交往,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并且因为自己的参与而喜爱校园。美化校园活动有助于展示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思想动态。维果茨基十分明确地提出:“一切教育的艺术则应该归结为引导和调节这一活动”。因此学校应发挥引导和调节作用,设计一个积极的思想核心做导向,将其体现在整体的美化布局方案中,做到自由发挥却不散漫无序,张扬个性而不凌乱嘈杂,让每个学生漫步在校园中都能感受到处处都在散发自己喜爱的气息,在快乐愉悦中受到学校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三)社团活动
本文所说的社团活动是指拥有鲜明观点和风格的学术派别活动。学生的学派活动可以是现有各学派的传承和发扬,也可以是学生自发组织的针对某一问题的某一方面的观点和态度进行讨论的学术活动。根据学生文化建设的多侧面性,进行学生社团活动设计时要重视传统文化和学术素养的建设。鼓励学生用文章的形式开展论辩,使学生增强文化主体性,同时也能够使文化更有效地发挥其育人的功能。设计社团活动,要注意用各学派的不同观点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具有远大理想、爱国热情和世界眼光的新人。
(四)校外活动
本文所说的校外活动是体现爱国精神的扫墓踏青活动和体现中华民族互帮互助精神的社区公益活动。依据学生文化建设的多形态性,设计学生校外活动应采取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设计适合学生的校外活动可以驱动学生与社会环境对话。校外活动可以丰富并补充学生的生活,对培养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学生了解国家历史,了解社会现状,了解自己的由来,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符合社会现实的动态的发展观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积极的生命体验。设计学生课外活动还要关注师生交往。校外活动给教师提供了解学生的机会,了解整个社会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以便从更宽广的角度和深度去研究和教育自己的学生,更好地提高教育的效果。
从几何角度讲,点只是一个位置,并没有大小和长度的区别,它只是一条线的开始或终结,或是两条线甚至多条线的交叉。但是点的出现会给人对抽象事物的无限联想,它也是构成一切形态的基础,因此,点在不同情况下的运用会产生不同的特点,这些点和面的有机结合又可以组成不可胜数的各种图形,产生不同的排列组合,形成一个个形态迥异的立体空间,也可以形成色彩明暗的变化。
1.2线因素
点的移动和汇集就会成为线,成为线后则具有了线的特点,即具有了长度和位置的属性。在平面构成里,线有实体线和虚体线之分,只有这两种线的不同变化和组合,才能将线的宽度和厚度表现出来,也能呈现千姿百态的形象。经常使用的线就是实体线;面与面的交界或转折处存在的线也就是感觉中存在的线就是虚体线,这种虚体线会把线的构成充分展现出完全不同的视觉效果,进而形成一个多彩的变化。
1.3面因素
相对而言,面与点、线相比,其在平面构成中占有的位置更加重要。再多的点和线,其最终的排列结果会以面的形态展示出来。无论任何形式的面,它的四周边线都必然是由趋向封闭的轮廓所构成,它也会随着周围形体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进行室内环境设计时,对于任何构成因素都要考虑周全,让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平面构成因素在室内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室内设计作品中,高端、大气的作品不乏其作,但空间构成单一、平面构成因素组合和排列凌乱的现象也为数不少。究其原因,除了室内设计“受制于”非专业的甲方要求困扰之外,还存在着设计思路不清晰,平面构成因素在室内设计中没有得到应有的统一和体现等问题。这些问题造成了我国室内设计无论从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上还是在实际操作中,与世界先进的设计理念有着一定的差距。点、线、面等构成因素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是主要弊端。
2.1点的设计弊端
“点”是设计中的基础因素。在设计案例中,不缺乏的是“点”,随处可见的也是“点”。但是其“点”的不足就是在室内设计中没有得到充分的运用,其排列没有经过精心的设计,其构成没有体现出“点”的韵味,是一种凌乱、无规则的排列,缺乏动态,显得无规律、呆板,毫无美感。
2.2线的设计弊端
优秀的室内设计作品从整体上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从专业角度讲,又不乏有点睛之笔,处处透露着平面构成因素的“影子”,又若隐若现,恰到好处。在当前的室内设计作品中,体现在墙面的设计上,设计师对于线的运用较为直白,不含蓄。有时在作品中线的构成又往往被忽视,有线和无线的平面混在一起,或是孤立、或是拼凑,没有灵动性,使得整个空间感较为沉闷,缺乏整体性,没有体现出“线”的特点。
2.3面的设计弊端
室内设计是点线面的有机组合,而不是简单的拼凑组合。在室内空间中,如果只有点线的组合,是不能体现出设计的立体感的,也是没有生命力的。因为面是艺术设计中的重要造型元素。实体存在的六大平面是设计师设计的基本源,无论是实际存在的实面,还是在空间中存在的虚面,这些都是设计师不断组合与排列的主体。如何用设计艺术来体现室内设计的高雅、清新、大气、大手笔是设计师所孜孜远追求的,用最基本的点线面来勾画出五彩斑斓的画面,把点线面的构成因素充分体现出来,特别是空间中对“面”的思考,是考量一个设计师的水平所在。
3平面构成因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借鉴与应用
随着人们对室内设计要求的提高,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也在与时俱进,他们开始重新审视点、线、面等平面构成因素的重要性,不断探索其内涵,运用平面构成的性质,把其借鉴和应用于室内设计中,已成为设计师的主攻方向。室内设计是将平面的形态转化为立体空间内的存在物,从整体到布局,从点到面,任何一个环节都须精心设计,方显立体空间艺术。因此室内设计要从平面性的点、线、面到立体空间性的理解应用和整体设计范围内点、线、面等形体、造型等方面来增加三维空间的立体感、美感和层次感,从整个室内设计空间上予以全面考虑,把诸多构成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3.1凸显点的作用
点在室内空间中有着基础性的作用,其位置其他因素也会因点的位置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基调和色彩。例如,点处于中心则会给人一种稳定的感觉,使整个环境也有了一种向心力;当点发生偏移的时候,就打破了原本安静稳定的室内空间,使之变得生动活跃。如果点在设计呈现有规律的排列,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视觉引导作用,也具有节奏感。例如,在室内环境设计时,在吊顶沿室内空间的走向装置一组灯具,这组灯具就会引导进入房间的人由近及远地向室内空间移动,起着视觉引导作用,从而能营造出一种静谧、温暖的氛围。
3.2线的构成因素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线的特点是有方向性,它在室内空间设计中呈现的是立体感;另外,线也具有整齐、安静的特点,给人一种稳定感。因此,在室内设计中要充分运用线的种形状来显示空间的美感和动感。例如,直线代表着宁静、严肃、整齐;水平线则代表着舒缓、平和、稳重;曲线代表着运动、活泼、跳跃;垂直线则代表着挺拔、崇高、积极向上等等。因此,在室内设计中如果把线运用好,则会使整体空间宽阔、沉稳、安定,这也是现代生活节奏的一个缩影。例如在家居的棋室设计上,要用不同的线将环境设计成雅、静有序的空间,给人以平和的心态;室内的游泳馆则应用曲线的柔和优美与泳道的直线相呼应,曲线和直线搭配,使空间富有动感,克服了馆内四面墙壁的直线带来的生硬感,使整个空间具有了活力,让整个环境更加和谐与温馨。
3.3面的构成因素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面是点和线的结合,也是环境艺术设计最重要的造型元素,无论是实体面还虚面,它们不同的组合将会呈现不同空间形态,给人以不同的视觉享受。例如由直线构成的面使人会产生点的组合可以构成面,这个面可以是实体存在的面,也可以是视觉感觉所产生的虚面。例如直线构成的面能产生稳定与正直的效果,使人有一种庄严的感觉;例如,部分点和线与面组成的有规律的对称体,则让产生一种安全的秩序感;一些剧院则则用弧线面与直线组成的面形成一个开阔的空间,让在其内的观众无论从哪个位置,都感觉与舞台距离很近;一些体育场馆、运动场馆则利用曲线的伸展和韵律特点将其运用其中,从而与体育项目相匹配,在视觉上增加了舒适感与情趣等等,所以说面的构成因素对室内设计有着重大的影响,这些面的不断变化与组合就形成了一个多彩的、立体化的、丰富的形态空间,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康复医疗阶段的划分
在上述背景下,为了对不同病情的患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康复医疗服务,从而达到改善康复效果和控制治疗成本的目的,当前一些发达国家已普遍将康复医疗划分为急性期、恢复期及维持期三个阶段。急性期康复主要面向急性病患者、手术后患者以及在灾害或事故中受伤人员。实践证明,在临床治疗的初期即适时介入急性期康复,不仅能提高康复效果及安全度、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质、减少后遗症及医疗事故,而且能显著缩短住院期间从而削减医疗费用。对于运动器官、脑血管、心血管等疾病,若在急性期治疗过程中或手术后及时开展急性期康复训练,还可以有效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废用综合症。恢复期康复主要面向病情稳定的恢复期患者,旨在通过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促进他们早日回归家庭与社会。维持期康复也称生活期康复,主要面向居家或居住在各类养老及疗养设施中的老人及慢性病患者。通过各类访问康复设施或通院康复设施(通常在社区内设置)来提供各种形式的在宅或通院康复医疗服务,旨在维持他们的身心机能与生活能力。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康复医疗界近几年也认识到了明确划分康复治疗阶段的重要性。例如,在脑卒中的康复医疗中已率先成功实施了“三级康复”的模式,[1]大致分别对应于急性期、恢复期及维持期三个阶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以预见,该模式今后将会在中国的康复医疗中得到进一步推广。康复医疗领域不同治疗阶段的特点无疑对各类康复设施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建筑设计的视点,康复设施不仅具有医院建筑的基本特征,更因其治疗对象、目标、方式方法的特殊性(表1),使得其建筑设计难以套用一般医院的做法。同时,考虑到不同疾病、不同治疗阶段的康复治疗所需的空间与环境相差极大,建筑师必须对病区与康复治疗室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而中国现有的康复设施普遍存在着建设标准过低、专科特色不明显、平面布局方式单一等问题,难以满足上述要求。为此,本文通过对国外康复设施的案例分析来探讨基于治疗阶段的康复设施的设计理念与方法。
三、案例分析
现代康复医学起源于西欧和北美,在20世纪80年代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相较而言,当前美国在急性期康复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而日本则在恢复期及维持期康复领域颇具特色。因此,本文重点介绍和分析美国的急性期康复设施以及日本的恢复期与维持期康复设施案例。
1.急性期康复设施
通常急性期康复训练宜在综合医院的骨科、神经科、心血管科等病区展开。急性期康复训练初期要保持患者手足的正确位置并借助于设备或人力使之被动运动;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宜在病室内进行坐姿训练与吞咽训练;如果患者已可离床,则可在病室内或病区走廊等适当的场所展开行走及ADL训练。因此急性期康复要求病室要有足够的空间。为满足患者从重症监护至急性期康复的各层次医护需求,美国在1998年提出了AcuityAdaptableRoom(即急性期适应病室,简称AAR)。如图2所示,AAR采用单人病室,面积通常在30m2以上,病室内划分为临床区、患者区、家属区、卫生间等区域,设计要点包括:临床区内设置各种急性期治疗设备,患者区内设置病床,家属区内设置沙发;病床的位置便于医护人员及家属观察,其周边预留足够的空间以便使用急性期康复设备,对患者进行抢救时,可将病床推至房间中央,使其四周临空以获得足够的作业空间;卫生间便于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抵达,且有足够的面积展开ADL训练,为方便使用,洗面池与坐便器分设在卫生间入口两侧;病室外的走廊内设置分散式护理站及物品供应站,以便医护人员展开医护作业,走廊应有足够的宽度来展开行走训练(图3)。[2]目前中国医院的病室以多床室为主,床均建筑面积一般不足10m2,因此难以套用美国AAR的标准。为此,笔者提出了符合当前国情的可展开急性期康复训练的病室(图4),该病室的基本要求包括:多床病室的床均使用面积(不含卫生间)不宜小于10.8m2;病床的一侧宜留出1.5m以上的距离,以便患者在护理人员协助下换乘轮椅;为方便轮椅患者,病室内还应设置带扶手的薄型洗面池。除病区外,急性期康复训练室也必须满足相应的要求。以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美国国家军队康复中心为例,该中心的康复训练室集成了假肢、机器人以及虚拟现实等领域的先进技术,可为截肢和烧伤士兵提供各类急性期康复训练。除作业疗法、运动疗法、假肢矫形等常规康复训练设备外,该康复中心还拥有300°进入式虚拟现实与步态分析仪等先进设备,以及室内冲浪、室内高架田径跑道、攀岩墙与障碍模拟等训练场地(图5)。
2.恢复期康复设施
急性期患者的病情稳定后将进入恢复期康复阶段。恢复期康复设施的设计应提供能够模拟家庭生活的治疗环境以促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并有助于提高患者参与康复训练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由于患者ADL不断改善且活动范围不断扩大,须确保患者安全。位于日本东京都涩谷区的初台康复医院,主要为结束了急性期治疗的脑梗塞及脑溢血患者提供恢复期康复训练。该医院为地上8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为1.3万m2,病床数为173床。医技部设在医院一层,二层为门诊部及康复部,三层以上为住院部。2012年,该医院的住院患者约600人次,平均住院时间为98天(患者入住该医院前,在急性期医院的平均住院时间为36天),回归家庭率达79%;此外,在该医院接受通院康复训练的患者超过了1100人次,医院还为600人次左右的居家患者提供了上门康复训练服务。[3]通常恢复期康复医院的门诊量较少,医技部中也仅设用于康复诊断的设备,康复部占据核心地位。以初台康复医院为例(图6),门诊部和医技部的面积分别只占总建筑面积的3.40%与2.69%;而康复部的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12.58%,由物理疗法区(图7)、作业疗法区(图8)、木工间、水疗间、ADL训练室以及言语疗法室构成;住院部由若干康复病区组成,占总建筑面积的66.18%,既是康复患者的生活场所,也是展开洗漱、如厕等日常生活训练的场所,因而床均病区面积大于一般医院。[3]为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少卧床不起情况发生,并帮助患者顺利回归家庭,初台康复医院的病区设计还具有下列特色:护士站采用了开放式设计(图9),可方便轮椅患者与护士交流;病室内设置书桌,供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自己的兴趣活动;每个病区设3个活动室及2个浴室,确保患者可充分展开各项康复训练;每个病区均设备餐间,可模拟赴餐厅就餐场景。为帮助患者尽快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医院一层的休息厅中还设有咖啡屋和小商店等公共空间(图10)。
3.维持期康复设施
维持期康复设施的设计要点包括:借助通院及访问康复训练的方式,维持患者残存的身体机能;与社区周边的医疗、保健及福祉设施或组织展开有效的协作,维持并促进患者正常的社会生活。通院康复设施(图11)主要面向居家患者提供康复训练及专业的康复指导,主要职能包括进行患者的身体机能评定、为患者制定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方案、提供以运动疗法和日常生活训练为主的康复训练。访问康复训练主要面向一时难以适应居家生活的退院患者,通过专业人员的上门指导,可以帮助患者进行有效的居家康复训练从而增进他们的居家生活能力。为充分利用当地的社会资源,日本的维持期康复设施多与康复医院或老年设施结合设置。以位于日本福冈县北九州市的南小仓社区康复中心为例,该中心与当地的小仓康复医院和伸寿苑老年护理院共同组成了一个彼此相对独立又相互协作的社区康复设施群(图12),通过通院、访问等康复训练方式来维持患者的身体机能与社会生活。此外,该设施群还与社区内的诊所、介护保险事业所、当地社团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与充分的协作。
1.2改善城市气候。园林绿地对城市小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气温、湿度和气流的影响。园林绿地在夏季可以降低物体表面的温度和气温,而在冬季则可以提高物体表面的温度和气温,并且能降低太阳辐射的温度;有的地面比较硬,湿度比较低,绿色植物具有蒸腾作用,可以将大量的水分蒸发到空气中,从而增加空气的湿度,形成凉爽、舒适的环境;城市中的带状绿地是绿色的通风走廊,在夏季可降低炎热程度,在冬季,垂直于寒风方向的防风带可减弱寒风气流,改善城市的气候。
1.3降低噪声。植物特别是林带,可以降低城市的噪声,特别是树木枝叶茂盛层层错落重叠的树冠,其降噪的效果很明显。
1.4减灾防灾。如果突发灾难来临,城市的园林绿地能为人们提供良好的避难场所。比如,一般的居住公园和区域性公园能为周围的居民提供救援、堆物、搭建临时设施的场所;靠近住宅区的小型绿地可以为居民提供紧急的避难场所;市级的大公园则可以作为救援基地。
1.5美化城市。城市园林绿地的存在不仅为城市带来了生机,还给城市增添了富于色彩的美景。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使绿色植物和城市建筑有机结合起来,以植物多变的色彩和优美的起伏林冠线来衬托城市,还可以丰富建筑群的轮廓线,增加建筑的艺术效果,达到美化市容、形成不同的城市特色、提高城市形象的目的。
1.6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休憩娱乐环境。城市中园林绿地能为人们提供日常休息娱乐的环境,其城市绿带、城市游憩带和环城旅游带为人们的观光和旅游提供了必要的环境,同时,园林绿地还可以作为文化宣传、科普教育的场所。
2城市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
在城市绿地的系统规划设计中,不同性质的绿地设计手法是不同的,城市中的绿地类型主要包括公园绿地、道路绿地和街头绿地。公园绿地设计中,因其绿化面积较大,可以结合水体和地形的设计来体现公园布局的生态性,植物配置可以采用乔木、灌木、花草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风景林来打造大面积的色彩,形成林带植物与地被植物过渡的层次感,从而提高公园景观的观赏性;道路绿地可以增加道路的绿化覆盖率,结合交通干道的特性布置行道树和花草,使行人的慢行空间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和遮荫功能,增强道路绿化的可识别性和观赏性;街头绿地可采用乔灌木和模纹结合的方式,体现出整洁舒适的生活和休闲空间。下面提出一些关于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方法原则。
2.1坚持以人为本。城市园林绿地是人们活动空间的补充和延伸,是人们进行交流的重要场所,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应是园林绿地设计的基本前提。坚持以人为本,强调绿地设计的可参与性和亲和性,设计要满足人们的需求和多样化的审美,同时考虑人们的年龄结构和他们的活动需要,使设计充满人情味和生活情趣,充分发挥园林绿地给人们带来的陶冶情操、慰藉心灵的作用。要科学的进行植物配置,使设计整体布局的比例和节奏相协调,营造平衡、稳定、直曲等形式的园林意境美,从而达到满足人们审美情趣、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目的,保证园林绿地的服务功能和艺术价值、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的协调统一。
2.2注重植物配置手法的多样化。城市园林绿地的植物造景强调在设计和建成效果上来展示植物生命美、色彩美、姿态美、风韵美、人格化的特点,因此要根据绿地的多样性,灵活多变的进行植物配置。比如:点、线、面相结合的植物配置,构建以乔木为主,乔木、灌木、草花混合的绿化模式,植物的配置多用丛植、孤植、坪植、坛植和棚架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将道路和围墙等线范围也进行绿化;利用建筑面积将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从而提高建筑范围的空气湿度,减少直射光对建筑的污染;模拟自然造景,使绿地规划和植物的设计疏密有致,从而创造鸟语花香的意境。
2.3与生态相结合。植物是生态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园林绿地的设计只有与生态相结合,才能确保植物与绿地所处地域之间的共生、共享和共存。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时候,要选择能与当地气候相适应的植物品种;提高植物的多样性;做到乔木、灌木、藤木、花草的合理配置,速生植物和慢生植物、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的科学搭配,实现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的协调统一。
手绘就是直接在纺织品面料上绘制出装饰纹样。用手绘的方法制作出来的纺织品图案纹样与织造或印染的纹样比较起来,有它自己的特点。而今,手绘织物艺术已在世界上形成了流行的趋势。这是人们爱美心理的一种自然反映。
一、手绘纺织品的发展
手绘是一门古老的染织艺术。在印花工艺发明之前,古代人就采用手绘的方法装点服饰,称之为“画缋”。我国古代的手绘技术源于原始彩陶艺术。商周和汉时都有彩绘的纺织品。随着生产的发展,印花技术的发明,手绘渐渐失去了竞争力。但手绘的方法并没有失传,它作为一种古老方法被保留了下来,也曾在汉唐时代的中外文化交流中,随着当时的丝织、染缬的技术向世界各地传播。
我国的纺织品手绘艺术,经过长期的沉寂之后,于上世纪70年代末又得以发展。在上海,纺织品的手绘首先出现在丝绸品种上,近来又波及到针织、棉纺品类。不但有作为衣料、裙料、头巾的手绘,也有作为室内装饰用料的手绘,如窗帘、台布、床罩、装饰壁挂等,新颖别致。现在,手绘艺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发展。在俄罗斯,手绘纺织艺术被作为一个专业进行学习和研究,在纺织品上不仅从事和生活相关的物品的美化装饰,还进行纯艺术的美术创作。在日本,手绘的方法一直被用在和服的花色绘制上,对于纹样、染料、工具、绘制技术等方面不断地发展创造,总结了一整套完整的手绘知识和经验,形成了和服图案上的一种独特绘法,并扩展到其他服饰绘制上去。手绘织物艺术已在世界上形成了流行的趋势,这是人们追求美、热爱美的一种心理自然反映。手绘纺织品以新奇、浪漫、洒脱的风格给人以幻想和追求,不仅促进了设计与制作的完全结合,也促进了设计师与服用者之间的密切联系。手绘为设计者提供了突出个人风格、展示设计才华的平台。同时,手绘的服装又使那些追逐时代潮流的人在显示自己的独立个性和审美情趣上得到特殊的心理满足。
二、手绘纺织品的特点和运用
(一)机械化生产的织花或印花织物的缺陷
在机械化生产的服装上织花或印花的制作过程中,存在着设计与制作分离的现象。通常花纹纹样是由设计者根据社会的需求和生产的可能先画出纸样(或称图案、花稿),然后由生产技术部门经过意匠踏花或雕刻制版后再进行生产制作。在这个过程中,花样设计者只是提供了可供生产的设计稿样,而并不参与实际的制作。生产设备与生产工艺的制约,也往往使设计者的许多奇思妙想得不到充分发挥,限制了花色风格的多样性。
(二)手绘纺织品的工艺
织物手绘工艺的出现,表面上好使纺织品花色的生产回复到原始落后的手工阶段,但它却有着机器大生产不能取代的优点。手绘纺织品图案纹样与织造或印染的纹样比较起来,特点表现在:①手绘简便、易于操作,设计者的意图可以充分发挥。②制作方便。它不需要过大的场地和复杂的设备,只需一些简单的绘制工具、染化料和必要的后整处理,即可进行。③具有强烈的个性特色。手绘的方法适用于丝绸、棉布、化纤、毛麻等多种针纺织品。(三)手绘纺织品的特点
1.花色具有针对性。一般说来,纺织品花色的设计生产,应满足于不同民族、地区、阶层,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素养,以及不同环境、不同用途的需求。今天,人们对于“美”的认识逐渐深化,自我装饰也逐渐改变东施效颦的盲目性,在谋求装束与环境相和谐的同时,恰如其分地强调个人的喜好。人们对服饰面料、花色的要求,最好是“天下只此一件,唯我独有”。这使生产厂家认识到:花色派路越多越好,生产批量越少越好;一个花样,动辄上千近万米的生产,将失去针对性,唯有手工绘制的面料能根据人们的爱好、意图或指定要求进行选题造型、布局设色,以满足各自独特的审美需要。
2.花色布局具有随意性:以机器大生产出来的织花、印花纹样,显示出来的花色效果,多数是单位纹样的四方连续。尽管设计者在单位花回里对图案纹样的形、色可以处理得生动活泼,但从面料的整体布局来看,很难从服装装饰的需要作局部花位的增减或色彩变化。也唯有手绘工艺能根据不同人的要求、不同服装的款式做出局部的或整体的花位布置。不求严谨对称,但求潇洒新颖。可在做好的服装上直接绘制,也可绘好面料再行剪裁,尽量使服装的款式和花色达到完美的结合。
3.色彩运用具有无限定性。任何织印效果,都要受到套色的限制。一般印染生产中,考虑到工艺设备和成本效益,总要限定印花的滚筒或花版,即限制色套数量。唯手绘工艺可以根据装饰需要无限定地运用色彩。采用各种手绘方法,能在不同的织物面料上得到多种色彩效果,如混合、渗化、复色、浓淡渐变等,以求变化统一、新奇别致。
4.表现手法具有灵活性。由于受生产工艺的限制,织花、印花图案的设计必须符合制作的特定要求。而手绘工艺则不必考虑线条的长短、块面的大小、泥点的粗细、接版的限制等问题;可绘画,也可喷洒、平涂、渲染,根据设计需要采用多种手法,能达到织印工艺无法达到的绘制效果。
织物手绘的方法也是不拘一格的。从目前使用的染料色彩的形态来区别,大体有三种绘制方法:中国绘画式的手绘法、浆料绘法和染料溶液绘制法。
在手绘艺术中,设计者应不断地吸收各种艺术手法,发展、创造新的风格。手绘也可以与其他方法相结合,如织绘结合、印绘结合、绣绘结合等,以产生新的手绘效果,增添服饰的魅力。总之,纺织品手绘的发展将为人们日益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添加光彩。
参考文献:
[1]汴宗禹.中国工艺美术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3.8.
(二)造型视觉造型就是展览的空间构成。它包括了展示区域的分割、规划、参观路线的划分、人流方向以及采光、照明、色调布置等。人在展示空间中处于参观运动的状态,是在运动中体验并获得最终的空间感受的。像大多数科技馆都是通过合理的设计安排参观者的参观路线,使参观者在流动中完整地介入展示活动。在展示设计中造型要素一般为自线、曲线、圆形、三角形和矩形等人们最为常见的基础几何形体元素。其中,自线在视觉中是最常见的现象,也是展示设计中运用最广泛的视觉元素之一,有秩序的排列直线可以给观众明显的秩序感,并能有效的统一整个展示面。在展示中对于曲线的使用,可以产生活泼、轻快、自山、生动的效果,给观众以柔和、轻盈、柔美的视觉感受。而三角形或菱锥形等形体可给人以稳重、向上、安定之感,在展示空间中产生更丰富的视觉想象力与对比效果。简介、明快的展品主体,符号性、语言性强的人际界而自然而然地会拉近观众与展品之间的距离。
(三)空间视觉展示设计与空间是必不可分的,展示设计就是对空间组织和利用的艺术,而空间规划是展示设计的核心要素。在现代科技馆的展示空间环境处理上,一般采用灵巧的划分空间的手法,使有限的空间变成无限,无限的空间中又包含着有限。通过设计路线等规划,空间造型,不断变化的空间向导,使整个展示环境形式充满流畅感和节奏感,让观众在不断的造型规划中欣赏到全方位的空间效果。
(四)光源视觉人们的视觉感知依赖于光线,它主要分为自然光和人造光,而今,人造光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在展示设计中光源的巧用,不仅使观看者清晰的看到展品,而且在光的作用下,展品更动人、更美丽。甚至于更震撼,同时,也引起参观者情绪的波动光给了展示形态以新的生命。并随光源位置、方向的迁移、以及光线强弱的变化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造型艺术。光形态构成的运用在展示设计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现代科技馆展示设计中,采用各种材料和手段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传播科学信息,而光源设计是为了展示的环境更具有艺术效果,设计师通过光的强弱对比,创造出美的环境。从而提高观众的情绪!刺激他们探寻展品的兴致,让观众得到艺术的享受,将展品的档次提高。
如今,作为一门全新的学科,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已逐渐成为社会主流学科之一。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现,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随着近些年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自动化机械制造业不断被各种新型的技术所填充。尤其是石油企业,由于石油企业的特殊需求,石油企业机械制造更需要朝着自动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因此本文将对石油企业目前机械设计制造的发展现状进行动态分析,并结合市场需求,对其自动化发展前景进行观望,以期能够实现自动化系统的最优化机械设计。
1石油企业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现状分析
1.1机械设计发展现状分析。一般来说传统机械设计的图纸,所采用的手工绘制方式,会出现设计不够严谨,且细节经验往往与实际需求不符。并且在进行计算时,因为人体本身对于大量数据运算可能会出现一些失误,因此还会造成数据误差,严重干扰机械设计精确度。而对于设计中的误差,机械制造业一般采用加强安全系数的方式,确保误差能够得到降低[1]。最后则是以传统的设计方式进行机械设计,由于技术人员间的沟通或是信息传递等外在因素不够默契,将导致设计周期被无限延长。随着近些年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被推广应用于石油企业机械设计中。通过网络终端实现资源共享,可以确保机械制造业生产优势,规避设计风险,缩短研发流程,提高设计精准度。1.2机械制造发展现状分析。机械制造技术如今在我国机械制造业中的地位很高。由于社会对石油的需求不断加大,石油机械设备设计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因此才能够在社会中,不断改革技术,在社会各行业的涉及更加全面。可以说,从最早的采用天然工具制造,逐渐的发展到现代的机床制造,人们的制造技术在快速的发展和提高[2]。因而为了能够更加全面的提升石油机械制造业制造能力,必须缩减工艺研发流程,采取先进的制造理念,并借鉴发达国家的自动化生产经验,推陈出新弥补产品在质量上的不足。另外我国石油机械设计制造业现阶段的基础能力不断提高,带动了一系列制造领域的进步[3]。1.3自动化发展现状分析。随着近些年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电子技术的推广和进步。石油企业机械制造领域如今正朝着自动化方向发展。尤其是部分石油企业对于机械制造系统中的数据人才需求,近些年更是不断增大。自动化机械设计系统涵盖两点,分别是:电子计算机硬件设备以及计算机软件系统。这二者共同组成了机械自动化设备系统。可以说系统软件是自动化发展的灵魂,包括了内部数据的处理和应用。而计算机硬件设备则是自动化的骨骼结构,负责支撑软件设备的处理和存储自动化系统数据。
2石油企业机械设计制造发展前景观望
2.1发展方向更加着眼于绿色化发展。我国为了追赶发达国家工业技术,曾有过一段历史较为悠久且持续时间较长的工业生产时期,导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如今环境污染已成为困扰我国生态环境的主要难题。石油企业机械制造设计朝着更加环保,更加低碳的方向发展,已成为这个时代的生态环境以及国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从目前来看,大部分环境污染问题来源于工业生产,也就是机械制造业中的化学用品排放,以及大量的污染物质肆意排放。如若缺乏相应合理的解决措施,那么长期以往必然会加重环境的破坏。所以机械制造业应立足于当下,通过降低污染物的排放,以绿色环保的原材料和生产技艺为主,确保在生产过程中,能够有效减少污染。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绿色化机械设计的研究,通过加强自动化的研究力度,从而实现高度石油设备自动化设计统一。2.2制造管理更趋于数字化内容。目前网络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应用,是实现机械制造业自动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并且数字化技术和信息化在石油企业机械制造设计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这不但说明网络技术与电子技术的应用,是石油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前提。更证实了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也因此得到石油企业的肯定。优化石油机械制造业的生产技术,以及生产模式,能够大幅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随着同期各项生产技术的进步,以及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虚拟的操作技术如今逐渐成为机械制造业自动化发展的准则。因此未来数字化和信息化在制造业的全面发展,将会因为世界信息化进步的原因,得以成为石油企业机械制造设计以及自动化发展的主流方式之一[4]。2.3虚拟化进程发展。相比较传统的手绘以及脑力计算机械设计方式,现代的计算机虚拟系统在机械设计周期时间上要远小于传统设计模式。同时在成品设计成功几率上也要远高于传统的设计模式。通过运用计算机进行系统模拟,并于网络中实现机械制造业的虚拟和自动化优化,可以大幅缩减人力成本[5]。2.4微型化发展。每一次的工业革命,都将带来全新的技术进步。伴随着多次的工业革命,我国的自动化设计技术也得到了全新的革命性发展。比如计算机的研发与进化都在自动化领域发展过程中,提供过不小的帮助和作用。另外在机械制造业中,由于细节的精算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自动化设计趋于微型化也是机械制造业发展必经阶段。石油企业的机械设计具有更加轻便灵活的特点,因此在未来机械设计发展领域中,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应用前景[6]。2.5生产制造一体化发展。一体化进程是机械制造领域中的一大优势,同时也是计算机技术发展过程中,机械制造业的必经阶段。由于目前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愈发重视机电一体化的功能性作用。尤其是石油企业,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在机械设计制造以及自动化发展中,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7]。这充分说明了一体化是石油设计领域的发展方向,也是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必然结果。通过对电子设备与机械设备功能性的重组,实现远程自动化的控制,可以大幅提高机械制造效率。2.6自动化发展。采用自动化技术,处理机械设计的繁琐步骤,能够进一步提升石油企业生产效率。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有效凸显石油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创造更为客观的经济效益。衡量石油企业的机械化水平要从石油企业的自动化能力入手。因而若想提高企业自身规模,必须降低生产成本。以自动化理论和技术为指导,从而实现石油企业机械制造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为社会和石油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3结语
当前我国石油制造业有着全国最为先进的机械制造水平,因此从石油机械制造业技术制造水平,能够真实反映出我国当前科学技术能力。为了更好的铺设现代化发展道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我国的机械制造系统应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加快自动化、虚拟网络化的转化进程。并且实现绿色环保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策略,紧随世界机械制造业发展脚步,力争世界技术前沿,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最后通过技术人员的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从而为我国人民和国家带来更客观的利益,凸显出石油企业于国民经济中的价值意义。
作者:包秋民 单位: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机械研究所
参考文献:
[1]梁景中.刍议石油企业机械设计制造和其自动化的前景展望[J].科技展望,2015,(35):67.
[2]吴超.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前景[J].江西建材,2015,(15):299+19.
[3]韦佳.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研究[J].科技资讯,2015,(08):224.
[4]张真,盛国亮,孙晓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前景之我见[J].硅谷,2015,(01):12+72.
2.艺术设计和市场经济相辅相成
在一些美术设计院校的艺术设计教学中,教师们认识到许多学生没能够真正站在市场的角度上进行思考,其设计的作品包含太多理想化与艺术化成分,缺乏实践性。由艺术设计产生的作品最终会因其经济性而成为商品,而对商品进行审美的主体是消费者,而不是艺术设计者。同时,商品审美的客体是实用品,而不是艺术品。在设计课程上,其艺术设计作业呈现形式只是效果图或者模型,设计草图或者各种实际解决方案比较少见,设计变成了比较纯粹的审美概念。从评价基准角度来说,产品设计可以对各个设计要素进行最适合的调整,而不是对效果图或者模型制作优劣进行比较。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不能靠艺术美的造型来实现。提出了最新优秀产品设计审查基准,即为审美性、安全性、独创性、功能与操作性、品格、品质、妥当的价格以及同使用环境协调等。企业的产品开发设计与教学设计存在一定差异,而教师和学生对实际开发程序与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不了解,会用美的造型设计来取代其他设计要素。而艺术应该与技术相统一,培养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的艺术修养,并且还能运用科学技术进行实用性的复合型艺术设计,使得艺术设计融入到市场中,实现艺术设计的自身发展。
艺术设计的本质目的在于人,而不是商品。艺术设计应该以人为本,努力为人类创造理想的生活条件。另外,艺术设计必须遵循客观法则以及自然规律。艺术设计不能缺乏科学性,而且应该先考虑其科学性,再对其艺术性进行考虑,否则会使得设计落空。艺术可以为政治提供服务,但是设计其必须为经济提供服务。然而设计与艺术之间并不等同,与市场经济联系密切的学科,尤其是艺术设计学,应该给予经济原理的应用指导作用足够的重视。艺术设计可以将产品的科技含量、艺术含量与审美附加值提高,创造更理想的经济效益,所以很多艺术设计专业较为重视材料相关的课程,特别是在职业教育领域的课程,更注重实践环节,注重实用性,为了配合市场经济,在艺术设计的专业教学上做出了很多的改革。以高职艺术类《装饰材料性能与应用》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为例,将工作情境为载体,由简单到复杂,从了解到掌握,依据工作内容组织教学,摒弃传统单一记背的方法,合理采用案例导入,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每个学习情境都是针对某一类或某一些装饰材料。以在各岗位工作任务中的典型性应用来设计依据业务谈判、设计、施工等工作任务中装饰材料应用的情况,侧重选购材料、鉴别材料、应用材料、概算成本等能力的培养,构建了任务项目及相应的考核及评价标准。这种方法就完全反映了以市场需求和发展为基础,摒弃了普通艺术设计学校曾经单纯的模式,使得艺术设计融入到市场中。
因此,我们必须主动将知识经济的社会特点把握好,让艺术设计打上信息时代的烙印。同时,运用艺术手段与科学手段实现生活文化中精神空间的拓展,从而完成艺术设计的时代使命。
合肥应从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定位、新要求出发,站在建设文化名城、幸福合肥的高度,着手开展城市品牌形象塑造和提升工程。重塑合肥城市定位,需要提炼城市核心价值,确定合肥城市宣传定位,推出城市形象标识。城市视觉识别要素的核心价值是地域文化,它是城市其他识别要素联系的枢纽,提炼城市文化精髓是打造有形的视觉形象的基础。每一特定的地域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文特征和地理环境,也造就了大众的审美意识和文化思想,要想使受众感受到地域文化的精髓,就需要对其地域文化进行归纳分析,展现与众不同的地域特色。合肥素有“江南唇齿,淮右襟喉”、“江南之首,中原之喉”之称,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浓烈的地域文化支撑了合肥这座古城的发展,面对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传承合肥悠久历史的同时塑造全新的视觉形象,是合肥发展的必要步骤。作为三国故地、包拯家乡,合肥想要不断地发展进步需要更深厚的文化底蕴,将包公故里的地域特征融入到有形的视觉形象设计中,使城市的发展以地域文化为依据,向公众迅速准确的传达城市形象。
(二)突出城市文化特色的标志图案
标志是展现城市特色,把一个城市与其他城市区别开来最直观的表现。北京的故宫、上海的东方明珠、四川的大熊猫等这些都是城市特殊的代表,在多年的历史积淀中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城市标识,晋升为城市不可磨灭的图腾象征,蕴含了一座城市独有的文化和品牌特性。合肥城市标志设计既要体现包公故里,旧国古都的文化特征又要与突显其历史文化特色,将文化和历史融入到其标志设计中,既体现合肥与众不同的地域文化,又能突显合肥作为历史名城的特色。其标志设计可以利用图形标识赋予合肥新的解读,让合肥城市更有文化气息,运用包公的月牙图形元素,将合肥的文化运用到标志之中,使其具有标识性,构成具有合肥传统文化的标识系统,厚重的文化底蕴、清晰的历史文脉构成城市鲜明的古城特色。城市视觉形象设计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蕴藏着整个城市的悠久历史文化,通过城市标志设计、色彩设计赋予更深层次的内涵,体现出内在的精神和气韵。合肥的古城文化历史与现代视觉形象设计的完美结合需要围绕色彩、图形、文字等要素,注重城市符合与图形的运用,注重徽派建筑的艺术特色,运用文化底蕴的支撑,彰显城市的个性,打造专属于自己的城市品牌。城市名称是城市的名片,将城市名称融入到标志图形之中可以更好地展示城市的特色,将文字图形化,让标识的内涵更加丰富。良好的城市形象必将有力地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城市综合竞争力,激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合肥城市视觉形象设计上,从图形上选择月牙元素,使传统图形、民族元素相融合,将月牙图形和城市名称融入到标志图形设计之中完美结合,树立城市品牌的文化价值。
(三)历史厚度和清新魅力的城市色彩
人们通常在看到城市形象标志时,视觉反应最迅速的是对色彩,其次是图形,最后才是其它文字部分。其中,不同的元素在城市视觉形象设计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色彩不仅能够提升视觉美感,更能让人对这座城市留下深刻的印象。它赋予了形象另一种生命,另一种神秘气质和另一层存在的意义,使得色彩也可以展现视觉上的审美印象,成为视觉语言的一种。城市设计中的色彩往往是以城市文化为出发点,使其与文化内涵相适应。合肥作为古城,保留了很多文化历史,文化的色彩应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沧桑感,但是这并不代表只能用厚重的颜色堆积起这座古城,浓墨重彩的合肥不仅要展现历史,更要在历史上画出重重的一笔,用刺激的色彩来给城市带来生机,在厚重上加上一丝清新。在合肥城市视觉形象设计中融入自然元素,在沉稳中求创新,在传统元素中加入新鲜的色彩和活力,将清新的视觉感受打造成城市未来的新名片。例如东莞是广东历史文化名城,其标识设计以绿、蓝、红、橙等四种颜色作为东莞城市的主色彩,以“活力”作为东莞城市核心价值,东莞有三个最核心的内容需要通过“活力”来演绎和传递。“活力”准确反映东莞的发展轨迹,充分提炼东莞的城市精神,有效引领东莞的未来方向。标志一是展现东莞独有特色,二是寓意东莞发展轨迹,三是符合莞人气质,四是体现莞人精神,五是代表东莞开放贸易传统。
二、合肥城市视觉形象的设计特色
合肥虽为古城,但是文化历史脉络不明显,虽为科研城市,但是并未运用到城市建设中,虽为滨湖新城,但是没有构成园林城市系统。需要明确城市定位,大胆创新,为合肥量身定做城市独特形象,塑造具有地域特色和历史内涵的标志图形,改善合肥这座城市的视觉形象。
(一)明确区域性历史城市定位
如何打造合肥特色的城市标志,而不是再造一个“二手的上海或北京”。打造独具合肥特色的城市标志需要找准合肥城市的定位,“一招鲜,吃遍天”是商场上永恒的法则,城市规划也不能跟在发达地区后面亦步亦趋。以建国后县城格局起家的合肥,如何才能在规划建设上与南京武汉平起平坐,找准定位是唯一的出路。明确区域定位会让人们将城市视觉形象与这座城市自然的联系在一起,让它的精神融入这座城市之中。合肥长期以来以包公故里、三国故地著称,我们应该以此为基点,立足合肥的区域特色,通过城市视觉形象设计,将其引申为文化城市、历史城市、创新城市。
(二)注重文化地域的体现
相同的现代建筑,相同的街市,相同的城市色彩,相同的城市功能……相同的已经让我们分辨不出他们的历史、文化和区域特征,形象而又神像的城市如同孪生姐妹,穿梭其中已经不能让我们对其产生鲜明的个性形象认知,也缺少了历史文化和区域特征。城市标识实际上已经是一个城市文化、历史、特征的综合体,是向广大市民和外界来客展示城市形象的首要窗口。合肥,如何展现其特有的文化特色和悠久历史,就要立足合肥本身,寻找地域文化与特色,从地域文化及内在精神中挖掘,将其融入到城市视觉设计之中。合肥作为包公故里,这是一个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他不会和其他城市的地域文化重合,又能突显合肥特色,对包公的视觉元素进行重组和变形是合肥打造城市标志的重要一步。
(三)图形与文字巧妙结合
以“合”为设计元素,经过字体的变形和元素的提取展现合肥的地域和文化特征,糅合合肥包公故里的背景,用月牙元素来展示其文化性和地域性,造型刚柔并济、充分张力,寓意无限变化和广阔发展。标志选取包公故里的文化定位,将图形元素进行变形,加以自然风貌展现合肥滨湖城市的特色,整个图形倒看犹如“合”字,既展现了合肥的文化历史又将合肥的城市名称融入标志之中,让标志的识别性增强,独具合肥特色。合肥城市标志一是展现城市特色,运用月牙图形来体现包公故里的特色,在推广过程中很自然的和合肥联系起来。二是寓意合肥未来,标志犹如海平面一轮明月,寓意生机勃勃和美好明天。三是体现合肥精神,传承历史迎接挑战。由于合肥是中部文化城市,给人以浓厚的历史沧桑感,标志赋予合肥鲜活的生命力。打造独一无二的合肥城市视觉形象需要立足合肥城市文化历史,将合肥独特的特色展示出来,标志采用城市名称与图形的结合,月牙图形犹如城市名片让人一看到就联想到包公的形象,展示合肥朴实公正的城市文化特色,体现地域特征,整个标志犹如一轮明月挂在海平面上,预示着合肥冉冉上升的未来。一个成熟的标志应该具有延展性,从单一的视觉符号里跳出来,对合肥城市标志进行色彩提取、切割、变换,采用提取标志元素的方式,使标志具有丰富的延展性,做到标志与图形相呼应,强化、丰富和延续标志,以满足城市视觉系统的多样化需求。设计展现了合肥整体的城市形象,不仅像一本历史书翻阅合肥历史,又像是一幅画展现合肥未来,为合肥带来新的生机,增强了城市的视觉魅力和城市间竞争力,从而有效的促进合肥城市的全面发展。
二、起居室的家具布局形式
起居室平面的布局往往影响其使用的方便程度,尺寸要根据建筑实际情况、家庭成员、来客数量以及视听设备要求等进行综合考虑。现代住宅功能空间中起居室的布置通常有以下布置形式:其一,L形平面布局。即两个成L形的实体墙面,这种布局形式是比较开敞的布局方式,沙发根据墙的转角进行布置,通过天花板的造型、地面的高差等限定起居室的空间范围。这是一种在有限空间中放置多个座位的较为方便的形式,在空间具有流动性的同时对空间有所限定。其二,U形布局。U形布局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沙局形式,将沙发或椅子布置在茶几的两侧,开口对着电视背景墙、壁炉或者最吸引人的装饰物,从而营造出庄重气派、亲密温馨的氛围,使人能够轻松自在地交流。其三,相对式布局。相对式布局是三人或者双人与单人沙发放置在茶几两边,形成面对面交流的状态。这种布局形式具有良好的会客氛围,适合于较为宽敞的空间。其四,分散式布局。分散式布局是一种浪漫、随意性较大的布局方式,可根据主人在起居室中的日常生活方式进行最为舒适、最便捷的区域流线划分。这种布局十分适合喜好休闲、个性化生活的年轻人。其五,“一”字形布局。“一”字形布局是沙发以“一”字形的方式靠墙布置。这种布局所占空间面积较小,适合面积不大的客厅空间。
三、起居室的装饰手段
由于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不仅对居室的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注重展示个人的风格,从而体现主人的品位以及家庭氛围,在空间处理上趋于简洁化、自由化。
其一,墙面。
设计师应从不同家庭成员的性格特点出发,设计出独具特征、多姿多彩的起居室空间。应注重墙面与整个室内装饰、家具布置的背景融合为一个整体,以简洁为主,色调最好选择较为明亮的颜色,使空间明亮开阔。同时,应对一个主要墙面进行重点装饰,以集中视线,表现出家庭的个性以及主人的爱好。
其二,天花。
起居室的天花造型风格,可分为现代简约、欧式、新中式以及ARTDECO风格几种。由于受住宅建筑层高低的限制,不宜做过多的造型,以简洁的形式为主。
其三,地面。
起居室地面多采用地砖、天然石材、人造石材、木地板等多种材料。设计师应对材料的肌理、色彩进行选择。地面的造型也可以用不同材质的对比以取得变化。南方的气候潮湿,应避免大面积采用地毯或者木地板作为铺装;而北方住宅如需铺设地暖,地面材料的选择应避免使用较厚的实木地板。
其四,艺术品陈设。
装修构造是围合组成空间的界面结构,即空间界面的包装。装饰陈设是对已装修完毕的界面空间进行附着于其上的布置,以及空间中的活动物品的点缀与布置。艺术陈设的风格应该与整个居室的风格一致。陈设是装修后进一步的升华,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一是陈设艺术品的种类。
在欧式风格中,陈设应以欧式的雕塑、灯具、烛台、油画等为主;在中式风格中,陈设应以瓷器、字画、扇、盆景等为主。古典风格的陈设艺术品大多制作精美,比例典雅,形态沉稳;而现代风格的起居室中的陈设艺术品则色彩鲜艳,讲求反差、夸张。当面临诸多选择时,设计师应保持清醒的头脑,陈设用品的选择要与室内设计整体风格协调一致,否则会使起居室产生凌乱的感觉。室内设计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是各种室内物体的形、色、质、光的组合,这个组合应是和谐统一的整体。
二是艺术品的陈设位置。
陈设品的陈设位置应从视觉需要出发,结合空间形态设置,同时也必须遵循对立统一的原则合理配置。主要的陈设往往位于起居室空间中的醒目位置,起到视觉中心的作用,而次要和从属性的陈设则摆放比较随意,主要依据其造型表达与区域空间配套。现代住宅装饰中,起居室可以用壁画、艺术品等加以美化,也可以利用材质的对比取得丰富的视觉效果。
城市发展过程中通过对园林的设计,可以有效的对城市居住环境进行改善,特别是当前城市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这在很大程度上对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城市空气、水质及土壤等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染及恶化问题,城市整体环境质量都呈下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城市园林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同时还要在城市园林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理,确保园林整体效果能够有效的体现出来,从而实现对城市环境的有效改善。
1.2城市的园林有利于体现城市人文关怀
当前城市园林在布置上具有多样性,其通过不同主题的园林布置来确保观赏效果的不同,使人们置身于不同的观赏效果的园林中,可以陶冶情操,感受到不同的文化熏陶,这对于处于快节奏城市生活的人们来讲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能够更好的愉悦人们的心情和心理,丰富人们的文化和精神生活,从而能够更好的投身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去。
2城市园林设计原则分析
在城市园林设计过程中,其通过对植物、山石、水等各种元素利用科学和艺术化的形式来进行布置,在设计过程中遵循美学的原则来创造出优美的环境,以供人们游玩和休息。城市园林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所以在设计时需要遵循适用性、经济性和美观性的最高原则。
2.1宏观与微观相互统一的原则
城市园林设计并不是独立的,需要将整个项目放在城市整体规划下进行,确保其与城市整体、整体功能的协调性,同时还要确保所构成园林的要素要与周围环境及其他景观具有协调统一性,从而使城市的整体布局与周期环境之间能够体现较好的主次性,同时还要将其烘托对比效果更好的体现出来。
2.2天人合一的设计原则
在进行城市园林设计时,需要充分的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对城市主体和城市景观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的协调,确保人与城市园林元素之间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通过对城市园林植物、动物等各元素的统一布置,尽量减少在城市园林建设过程中可能对自然环境所带来的破坏作用,确保人、城市及景观之间的完美统一,更好的维护好城市的生态环境,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城市园林设计,有效的确保城市居住主体能够获得心理和精神上的愉悦,更好的满足城市居民对美及情操上的追求,将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关系和理念更好的融入到城市园林设计中。
2.3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
城市园林的设计要具有自身的特色,不仅需要与地域气候、当地居民和生存习惯相符合,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当地居民对城市园林的不同需求来进行设计,确保城市园林的设计能够更好的满足不同层次的要求。另外在一些风沙较大的地区,还需要利用城市绿化来做好防风防尘工作。
3城市园林项目的施工与管理工作
城市园林无论是其设计还是施工,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能够创造优美的园林景观,所以在城市园林设计工作中,需要通过对山、水和树等多项元素的综合布置来营造优美的景观。同时还要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各施工单位和部门之间的配合工作,确保工程的质量及工程的顺利进行。如果施工过程中各部门及施工单位之间不能有效的配合,则会对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不利于园林景观效果的体现。因此在城市园林项目中,需要做好施工和管理工作。
3.1要做好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
在施工之前,施工单位要与设计单位进行一定的沟通,做好施工的具体概算,为工程的开工做好准备。对于施工的场地、施工的材料、施工的机械以及施工的队伍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施工准备做得足够充分之后,才能够按照计划开始施工。具体如下:(1)熟悉设计的图纸,按照要求设计,并且检查设计的图纸是否齐全、完整,符合国家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还要进行现场的勘察,勘察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施工现场的交通,是否有利于大型车辆的运行,是否妨碍了当地的交通安全。施工现场的地形是否符合建设要求,是否需要开挖,或者周围的居民是否需要搬迁等等。施工现场的水电方面是否能够保证供应充分。考虑当地的交通、资源方面的情况,并且做好相应的预算。(2)绿化问题,按照图纸的要求进行绿化,并且与当地的环境、人文等各种因素做到有效地结合。并且了解勘察当地绿化的适合时间,种植适合的植物。(3)做好现场的清理工作,对施工地区的垃圾、废弃物进行清除,并且铺设好相应的管道。
3.2注意土壤的选择与养护
城市园林建设属于城市绿化工作的一部分,所以为了城市园林效果,需要对施工过程中的土壤进行科学的选择,使其有利于植物的生长需要,同时还需要采取针对性养护措施做好土壤的改造,及时补充土壤中所缺失的养分,从而确保园林植物能够健康的生长。
3.3加强城市苗木的培育养护
在城市的园林施工和后期的管理中,最不可控的因素就是城市的园林中植物的养护问题。由于植物本身是具备了可生长性的特点。所以,在施工和后期的养护过程中,就要根据不同的苗木本身的生长特点和生长规律,科学的布置植物的分布层次。注意保护生物多样性,同时还要将适宜套种在一起的植物种植到一个区域。在后期的养护中,要注意对于植物的修剪工作以及浇水、固定工作。只有这样不断的精心养护,才能够保证植物的良好生长,否则将很难达到园林设计的景观要求。
二、城市导视系统设计教育的现状分析
1、城市环境设计的繁荣与城市导视系统教育本身薄弱形成反差
首先,社会对城市导视系统认识过于简单化。在我国开设艺术设计教育的众多学校中,没有进行城市导视系统设计的相关课程,专业划分互不联系,系统观念人为割裂。学习平面设计的不懂市场调查与营销,学习环艺设计的不懂平面版式,然而城市导视系统是要满足社会需要的。设计中必须考虑到环境调查、人群细分、信息媒介、相关法规等必须考虑的因素,在专业的操作流程下进行导入设计。其次,学校无法真正提供给学生在社会实践的机会,理论建设和项目执行比较少。由于城市导视系统设计从形成到发展经历了很短的时间,绝大部分教师在导视系统设计实践上显得商业行为掌握不足。最后,学生急功近利,缺乏团队精神,忽视设计理论的学习与思考。大部分学生缺乏与别人配合完成任务的心理准备,而完善的导视系统设计恰恰不是以个人力量能够独自完成的。
2、矛盾重重的城市导视系统设计教育
其一,单一知识结构和综合运用的矛盾限制了城市导视的系统设计。城市导视系统是一个综合性学科。包括设计学、环境行为学、广告学、营销学、消费学、心理学、传媒学以及电脑制作和相关制作工艺等,哪一样都不可或缺。然而从行业到设计院校的人为专业划分减少甚至割裂了专业间的互相联系;其二,城市导视系统的现有理论与项目操作研究存在不相匹配的矛盾。城市导视系统设计是一个十分强调实用性的行业,但国内有关该内容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还比较薄弱。
3、改善城市导视系统设计教育的出路
首先,整合交叉学科,加强交流。城市导视系统设计教育要突破作为短期阶段性课程的惯例,要建立整体思维观念与其他专业、甚至其他院系相互协作。例如城市导视系统设计课程可以分成若干单元,每个单元是由交叉学科专业老师带课,或者通过课题合作等多种形式加强交叉学科交流。第二、重视师资理论更新。教师要不断的接受城市导视系统设计的最新讯息和一定的技术实践来完善知识体系,深化理论并将之运用于教学。
三、规范城市导视系统设计
评价一个城市是否适宜居住是由城市的各种组合因素共同形成的。城市的宜居程度不仅反映在功能齐全上,还反映在生活的便利程度,和心灵的愉悦程度。城市导视系统的误读性或不易读性会影响城市形象的塑造与建立。例如,欧洲的城市街道与社区大部分不是直线式的,然而,只要你能够认知地图,就可以轻松的找到你的目的地。这与当地城市导视系统的易读性和人性化设计不无关系。平面设计清晰、信息准确、方位设置合理的导视系统,从心理上给市民和外地游客以正确识别和认知,从而产生对于城市生活的安全感。与之相比,国内部分城市规划布局中规中矩的,建筑单体设计也十分漂亮,但是导视系统却混乱不堪。且不说美感设计,即便是识别与指示功能都不能尽如人意。尤其是在场所、方位、道路的信息令人费解,例如,同是车站名“北大街”,可能所指方位完全不同,中间相距几站路。试想连本地人都晕头转向,更何况外地游客?所以经常会见到有游客拿着地图无所适从,也就见怪不怪了。更加可笑的是我们也能看到一些在本该是属于放置明显路标的地方,例如立交路桥上赫然树立的巨大广告牌,路标指示牌被挤压到角落,被花花绿绿的产品广告所吞没。城市导视系统的构建与设计不应只是做做样子,为了看起来像是大都市而已,它更应该是功能合理的、具有人情味的、准确体现城市意象的系统设计。
1、符合城市环境行为科学
城市导视系统设计要符合环境行为学特点,细节设计要符合人性要求,充分考虑人们的行为特征和心理需求。城市导视系统设计应从人体工程学、生态学和美学等角度达到完美,以国家的标准为参照,实现以人为本的目的。导视系统信息设计要能够被容易的、无误的认知。导视系统设计要体现人与城市之间的沟通,根据人群分布和流动特点进行合理设置导视牌的尺度与位置,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导视系统与人群行为模式的相配。
2、体现城市地方文化特色
导视系统的造型和颜色要与城市整体形象协调,符合城市地方文化基本特征,体现城市整体性认知。建立区域导向系统,延续城市规划设计理念,与城市设计的风格相统一。
3、符合人与环境的视觉和谐
环境要素,如气候、光等客观物质环境对视觉有一定影响。周围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实地调查与模拟导入是有必要的,具有针对性的导视设计能够更加有效的解决实际问题,一方面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另一方面人们的户外生活空间更加具有心理安全感。
4、规范城市导视系统视觉形象体系
城市导视系统设计逐级层次表现要具有一致性,视觉表达与信息要相协调,并形成视觉系统规范、内容丰富的形象体系。符号文字要符合国际通行的标准,配以英文等外文,以适应国际化发展需要。根据总体规划进行区域划分,采用分级检索、图文的有机结合和实效美观的立体造型进行标识导向设计,以求建立布点合理、信息完整、指示明确的城市导视系统。
【参考文献】
[1]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徐磊青、杨公侠:《环境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3]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