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5 15:37:0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消费效益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本文作者:徐其东工作单位:周口师范学院
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特征及成因
生活性消费糊口化农村居民当前还是把保证温饱放到首位,消费行为的“糊口化”趋势较为明显。调查显示:户主对衣食住行娱乐等消费类别按重要性排序时,82.4%(385户)的家庭户主选择满足基本衣食生活需要,排在首位。家庭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下的家庭户主90%以上认为收入低,家庭年收入在3.0万元以下的家庭户主90%以上认为家庭支出大,几乎所有收入阶段的家庭户主都认为当前物价高,这一比重高达98.9%,说明经济因素决定了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在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收入)一定时,消费结构层次会与其相适应。2011年河南省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1%,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仍然很大,居民消费糊口化倾向明显,居民进行消费时期受到民以食为天等传统消费习俗的影响,从骨子里认为追求温饱需求是人生的头等大事,潜意识里把温饱问题作为人生的基本需求。个人消费城市示范化农村居民的个人消费城市示范化是指农村居民在消费时受到城市居民消费影响所诱发的不顾自身经济条件去模仿城市过高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的经济现象。调查发现,农村居民个人消费的城市示范化特征趋势较为明显,家庭收入和文化程度越高,这种城市示范化特征越明显。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样本家庭户主在对“城市居民消费行为对你的消费有影响吗?”的回答中,仅有14.3%的户主回答“没有”,58.5%回答“有”,27.2%回答“说不清”,在对“哪类生活消费受城市居民消费影响较大?”回答中,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个人消费城市化现象,医疗保健、衣着和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城市示范化特征最为显著,60%以上的家庭户主认为受到城市居民消费的影响。这说明家庭收入和文化程度越高,这种城市示范化特征越明显。农村居民的个人消费城市化趋势受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日趋紧密和农村居民消费观念的改变等因素共同影响而产生的。河南省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较快,按农村居民家庭按收入来源分组的平均每人纯收入从2006年的2871元增加到2010年的5524元,年均增长率18.5%,收入的增长为农村居民消费城市化提供了经济基础;河南2011年城镇化率40%以上,加速了城乡一体化的融合,加之多年来的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常年外出进城务工,这都为农村居民消费仿效城市化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现实参照。当今农村居民传统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追求小康富裕生活的同时又不失时机地展现自我个性成为许多农村居民消费理想,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们显露其居地社会地位的隐性炫耀和攀比的心理需求。消费决策思考集体化农村居民消费以家庭观念为中心,农村居民在做出消费决策时,以惠及家庭成员的集体性思考表现出很高的一致性,笔者称之为消费决策思考的集体化特征。在对农业生产消费问卷调查中,农业生产类消费诸如种子、肥料、农用机械等家庭户主表现出集体性思考的一致性,94.9%的样本家庭户主认为其价值观影响农业生产类消费行为。笔者认为农村家庭户主的消费决策是理性的行为,户主要考虑家庭集体需要,也是由农民职业化定位的长期历史角色所决定,况且当前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较高,农村劳力能长时间抽身出来从事非农经营,使农业生产相对变成简单的非主业化经营,较少的投入即能实现家庭基本生活的满足。在对生活消费类调查中,家庭户主对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和医疗保健的消费影响较大,均超过六成,以家庭观念为中心的消费决策集体化特征也较为明显。原因是农民虽然重视基本生活消费但已基本得到满足,把注意力集中到耐用品及教育医疗等。由于这类消费对于居民家庭生活的发展、改善和享受密切相关,同农村居民家庭社会角色地位心理预期相符合,所以在农村居民家庭收入相对较低且不确定性加大、支出较大的生活现实和物价高涨的心理预期下,家庭消费十分谨慎而理性,考虑家庭预期的整体需要。家庭代际消费非均衡化农村家庭消费支出在农村家庭成员之间的分配以老人和其子女代际之间非均衡化进行,即老人消费支出比例相对于其子女消费支出比例较小,表现出家庭消费代际间的非均衡化特征。我们调查中筛选出二代以上同堂的家庭,在全部有效样本家庭中有379户家庭符合这一条件。在回答“在您消费时是以子女为中心还是以自我为中心”时,90.2%样本家庭户主回答以子女为中心,仅有9.8%的样本家庭户主回答以自我为中心;回答“请列举出子女的哪项开支较大”时,为子女的建房、婚事、教育是家庭开支的居前三位,分别有66.8%、56.5%和35.9%的户主回答开支大。之所以农村居民消费呈现代际的非均衡化,可以从我国的家庭特有的血缘亲情关系和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现实状况考虑。在我国家庭生活中,父辈一代人对自己的后代普遍存在着恩爱有加的情愫,当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水平较低时,为使家庭有限的经济收入实现价值最大化,老一代人表现出消费利他主义的价值倾向,在消费时常常把自己的需求放在末位考虑,优先满足家庭其他成员的消费需求,再加上今天子辈的年轻人消费理念和传统消费习俗与父辈们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的消费动机已经成为家庭消费的主要驱动力,强化了家庭消费的非均衡化。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得出了当前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特征的基本结论:农村居民消费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首先考虑满足生存需求的温饱问题,在具体的消费过程中追求发展和享受型的、体现个性需求的、城市居民消费示范化的消费行为,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村居民消费决策时表现出很高的集体化的决策思考,消费行为结果家庭代际消费非均衡化的消费特征较显著。本文得出的研究结论是基于我们对当前农村调查分析,有利于我们把握现阶段农村经济的新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当的措施开拓和刺激农村消费市场,合理引导农村居民消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笔者特提出以下政策建议:拓宽农村居民收入渠道,增强农村居民消费信心农村居民消费相对于城市居民消费层次总体上较低,收入是制约消费的基本因素。因此,拓宽农村居民收入渠道,关键是努力寻求和增加农村居民持久收入来源,提高持久收入水平而增强其消费信心。一是继续提高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尤其是提高农村常住人口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二是大力增加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在稳定农林牧渔等第一产业收入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努力拓展第二第三产业的收入。三是逐步改善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比重偏低的现状,发挥农村居民家庭财产性收入积累性作用,稳定并适时增加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力度,切实提高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调动农村居民发展农村经济和从事农业的积极性。优化农村消费市场环境,挖掘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在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商品流通以及社会管理等方面建立现代化的市场经济制度,为农村消费市场发展营造良好的基础条件,进一步开发农村消费市场潜力。一是以城市商品流通体系为参照,以符合各地特色的农贸市场为依托,整合当地的资源优势、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等,建立起与城市商品流通体系相对接的农村商品流通体系,便捷而高效地服务农村消费市场。二是继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打破城乡发展不平衡现状,为农村消费市场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基本保障,优先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资和生活产品进入农村消费市场创造良好的条件。三是加强工商、税务、质检、农业等机关的行政管理职能,从源头上保证农村市场产品的安全,防止伤农、坑农现象发生,规范农村消费市场秩序。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农村居民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心理顾虑挖掘农村消费市场的潜力,消除影响农村居民消费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心理顾虑,应改变我国农民一直沿袭的“土地和家庭保障”模式,建立起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障的基本方面统一的、覆盖全社会的、符合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农村居民的消费信心,改变农村居民不能消费、不敢消费和非均衡消费的现象。一是建立和完善符合农民的最低生活需求、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财政和集体经济承受能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二是健全“保大病”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应根据群众意愿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选择多种合作医疗形式,逐步形成以村合作医疗组织为基础、乡(镇)合作医疗组织为重点的合作医疗组织体系,积极探索多层次、多类型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和其他形式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例如在条件成熟的农村地区可以鼓励农民参加商业医疗保险。三是创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按照农民自愿和政府积极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家庭养老保障与社会养老保险相结合,建立满足不同层次农村居民需要的、多样化的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提高社会化养老的程度。培育积极健康的消费观念,正确引导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积极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形成有利于正确引导农村居民合理的消费行为。一方面政府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在农村大力倡导文明消费、理性消费、绿色环保消费等积极的消费行为,制定正确的促进农村消费的政策,形成符合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结构合理的消费行为。另一方面农村居民应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和合理的消费需求进行理性消费,在保持勤俭持家、量入为出的优良传统消费观念的同时,适时地提升自身的消费层次,逐步培育出与新农村建设要求相适应的积极健康的农村新消费观念,减少超越农村实际的盲目地仿效城市那种显示地位和生活水平冲动性的短期购买行为,力戒过度的炫耀性消费和相互攀比性消费行为,消除片面追求物质消费的畸形现象。
本文作者:张孜博工作单位: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消费函数的计量模型设定由于大学生消费水平受多种收入因素的影响,借用消费理论的消费函数,以此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如下:y=βo+β1X1+β2X2+β3X3+εiE(y)=βo+β1X1+β2X2+β3X3其中,y为学生的平均月消费(元);X1为学生平均每月由家庭提供的收入(元);X2为学生平均每月做兼职所获取的收入(元);X3为学生平均每月的特困补助的收入(元);βo为自发性消费;β1、β2、β3为边际消费倾向;ε表示其它随机因素的影响。数据的搜集情况收集2010年南京工业大学经管、外语、中文院50名在校生每月消费支出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60%的同学做课外兼职,15%的同学享受国家特困补助。比例较有代表性,基本符合高校学生特点。为方便分析大学生消费状况,在调查中,除去了大学生向学校所缴纳的培养费、学杂费、住宿费和寒假往返费。结果见表1。表1南京工业大学学生生活费用来源于消费情况(元/月)上表设总体回归模型为:Yi=β0+β1X1i+β2X2i+β3X3+μi(i=1,2,3,…,50)——(1)该式是样本数据结构形式的多元总体线性回归模型,它由50个方程,4个未知参数组成。模型矩阵为Y=Xβ+U。参数β0,β1,β2,β3都是未知数,利用样本观测值估计。设计算得到的样本估计量为β0,β1,β2,β3是相应的未知数β0,β1,β2,β3的估计值。用stata得回归方程为Y=98.757+0.778X1+0.40X2-1.2787X3,所以:拟合优度R2=RSS/TSS=0.9951。
模型分析与检验1、模型分析复相关系数R=0.9975拟合优度R2=0.9951,因此,大学生消费函数的回归方程拟合优度高。2、F检验从总体上对模型中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间的线性关系是否显著,对一定显著性水平下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α=0.05);具体是:(i)提出原假设Ho:β1=β2=0;备择假设H1:β1,β2至少有一个不为0;(ii)RSS=147524.595,ESS=727.905,n=10,k=3计算得:F=RSS/k/ESS/(n-k-1)=405.3;(iii)查F分布表,得F=F(3,6)=4.76(α=0.05,自由度n-k-1=6)做判断由于F=405.3>F(3,6)=4.76,说明Xi对因变量y有显著影响。拒绝原假设,接受备择假设,总体回归方程是显著的。即:大学生消费支出与各类所得收入间的线性关系显著。结果分析假设X2、X3保持不变,E(y)对X1求偏导,得β1,β1为边际消费倾向,可理解为家庭给予的费用每增加一个单位,学生消费y的值就平均增加0.778个单位。由于β1是正值,表明随家庭给予费用增加,学生消费值相应增加,且学生们在此项收入来源上消费倾向很高,与事实较符。假设X1、X3保持不变,E(y)对X2求偏导,得β2为边际消费倾向,可解释为学生勤工俭学的收入每增加一个单位,学生消费y的值就增加0.40个单位.由于β2是正的,表明y与β2的变化规律是学生勤工俭学费用增加,学生消费也提高,说明学生对自己劳动所得货币的支配消费欲望相对低。假设X1,X2保持不变,E(y)对X3求偏导,得β3为边际消费倾向,可以解释为学生享有的特困补助每增加一个单位,特困学生消费相对平均量E(y)的值减少1.2787单位。β3符号为负,表明y与β3的变化规律是特困补助金额越高,消费平均值越低。
大学生月消费集中在800元~1500元。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规范自己的消费行为,是大学生直面的人生课题。完全依靠家庭供给学生的消费支出中,娱乐、旅游等精神享用品,通讯费等灰色消费支出占一定比例。模型的反馈反映大学生消费水平与其生活费用不同来源有正、反两方面的变化趋势。因此,希望社会、家庭和高校教师能以此变化规律,引导富裕家庭学生的消费行为;不要铺张浪费。学校应增加特困生津贴,为特困学生创造更多的勤工俭学机会,使其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业。
本文作者:韩伟华工作单位:驻马店市财政政策研究室
制约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主要原因
(一)2011年,全市农民可支配收入为5782元,其中工资性收入为1315元,家庭经营性收入4149元,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319元。而城镇居民同期可支配收入为11306元,是农民可支配收入的1.96倍。农民收入水平低直接制约了农民购买力的实现,影响了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大。(二)农村保障体系不健全目前,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农村五保供养制度、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农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能够满足。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现行的农村社保体系仍属初级阶段,农民受到的保障层次仍然太低。在多方经济压力影响下,农村居民的理只能是减少现期消费,增加预防性储蓄,以备未来在年老、失业、疾病、工伤等不测之时使用。(三)农村消费环境差一方面,大多数村级个体商业经营商品品种单一,质量差,只能满足农民日常生活需求,大部分大件商品还需要去县城购买,导致农民购买成本高于城区,从而抑制了农民的消费欲望。另一方面,由于现代农村消费市场还处于开发阶段,售后服务尚不完备。在农村,常常出现维修难、维权难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民消费的积极性。(四)农民消费观念保守长期的自然经济、小农思想培养了农民相对保守陈旧、求稳求俭的消费观念,加之我国传统文化崇尚节俭,提倡“量入为出”的消费方式,导致农民形成了“捂紧口袋过日子”的消费习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消费观有了重大改变,但“借钱提前消费”的观念还未被认同。固守的消费观念及其对人们消费行为产生了消极的作用,降低了农村居民对国家刺激消费政策的认识,削弱了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张力。
进一步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农村消费的财政政策建议
(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农民消费信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农民消费预期,增强农民消费信心。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力度,完善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为主的农村社保制度建设,重点解决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问题;全面实施社会医疗救助制度,适当提高医疗救助资金标准,切实解决农民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加快农村敬老院、养老院建设,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依法进入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领域,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促进农村社会福利事业发展。(二)积极谋划农民增收思路,增加农民收入一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发展优质、高效、高附加值农业。二是加大财政支农、惠农补贴力度。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等,增加农民收入。三是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启动农村消费市场还需要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创新农地流转模式,提高农民收入和增加农民财富。(三)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保障消费安全一是构建现代化的农村流通体系。进一步加快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建设,继续加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大力培育农村新型流通方式,积极发展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新型流通业态,逐步将连锁经营、销售、配送服务等营销方式向广大村级延伸,为农民提供质优、安全、放心、价廉的商品和服务。二是支持发展农村消费信贷业务,在税收、贴息贷款等方面对农村消费信贷业务予以扶持。三是加强农村市场的监管力度。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加强对农村市场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向农村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不法行为,保护农民消费利益,提高农民消费信心。(四)加快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切实转变农民消费观念农村城镇化是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的重要途径。首先,农村城镇化可优化投资环境,使乡镇企业获得与城市企业同等的人才、技术、信息乃至资金,从而促进乡镇企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其次,农村城镇化所带来的人口迁移和流动可推动交通运输和第三产业发展,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领域。第三,农村城镇化可改变农民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转变农民消费观念,提高农户消费水平,填补城乡消费断层,形成新的投资和消费热点。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增加,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大幅提高,消费结构趋于合理优化,消费质量不断提升,消费模式实现了重大突破。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1984年之前统计城市职工家庭收支情况,1985年之后统计城市居民家庭收支情况,鉴于保持数据统计口径的一致性,本文研究时间区间为1985—2010年,基础数据均来自于中国国家统计局所编的《中国统计年鉴》(1986—2011)。消费结构的变化反映了居民消费需求变动的内在特征。消费结构可以从价值和实物两种形式来表示,即消费支出的项目构成及其占比和消费的实物形式,消费结构从消费内容的角度反映了消费的层次和质量。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也随着发生改变。(一)居民消费结构趋于合理优化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是反映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层次的重要指标。这一比重越高,意味着消费层次越低;这一比重越低,意味着消费层次越高。1992—2010年,虽然食品消费支出仍然占据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总支出的第1位,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家庭恩格尔系数较大幅度下降,其中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1992年的52.86%下降至2010年的35.6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1992年57.55%下降至2010年的41.09%,表明温饱型消费在居民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不断减少(见表1)。同时,随着居民温饱问题的解决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在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支出中,发展和享受型消费的比重上升。对于城镇居民,食品、衣着、家庭设备及服务、其他商品与服务方面支出的比重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而居住、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及娱乐服务方面支出的比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这四项合计支出的比重从1992年的19.90%迅速提高到2010年的43.17%,其中2010年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及娱乐服务支出所占比重均超过了12%,分别占据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第2位和第3位。对于农村居民,居住、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及娱乐服务方面支出的比重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这四项合计支出的比重从1992年的20.08%迅速提高到2010年的45.39%,其中2010年居住支出比重为19.06%,交通通讯支出比重为10.52%,分别占据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第2位和第3位。总体而言,目前城镇居民消费逐步向住房、汽车、旅游、休闲等领域转变,消费结构升级出现加快趋势,而食品和衣着支出在农村消费中仍然占较大比重。(二)居民拥有耐用消费品升级换代主要消费品的消费量特别是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也是反映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重要方面。家庭部分耐用消费品拥有量迅速增加,且不断升级换代,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趋于合理优化。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消费最显著的变化体现在家庭耐用消费品不断升级换代(见表2),由20世纪80年代的自行车、缝纫机、手表的“老三件”到90年代的彩电、冰箱、洗衣机的“新三件”,随后科技含量更高的家电产品又逐步取代了“新三件”。对于城镇居民,1985年家庭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分别仅为17.21台、6.58台、48.29台,2010年则分别为137.43台、96.61台、96.92台,彩电、电冰箱、洗衣机的消费市场已基本饱和。此外,一些新型、现代化家用电器逐步进入城镇居民家庭,居民消费向发展型、享用型消费方向转变,移动电话、电脑和家用汽车成为城镇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的“新三件”,2010年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电脑、家用汽车分别为188.86部、71.16台、13.07辆。同时,城镇居民还青睐一些科技含量高、时代感强的高档家电产品,如无氟环保电冰箱、数码纯平彩电、变频式空调、数码照相机和摄像机等。对于农村居民,不仅消费支出规模偏低,而且在消费的内容和层次上,也与城镇居民存在较大的差距,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较为落后,总体上还没有摆脱以必需品为主的生存型消费模式。有些耐用消费品,如黑白电视机已经退出了城镇居民的消费领域,但仍属于农村居民主要的消费项目;有些耐用消费品,如彩电、洗衣机、电冰箱等对城镇居民来说已经饱和或接近饱和,而在农村地区尚有较大的需求空间;有些耐用消费品,如组合音响、摄像机、微波炉、健身器材、家用电脑等,目前农村居民还没有能力消费,而城镇居民已经或即将作为主要消费项目。
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