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发展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21 19:29:3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智能化发展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智能化发展论文

篇1

智能化包装是指在一个包装、一个产品或产品-包装组合中,有一个集成化元件或一项固有特性,通过此元件或特性把符合特定要求的智能成分赋予产品包装的功能中,或体现于产品本身的使用中。他具体为:利用新型的包装材料、结构与形式对商品的质量和流通安全性进行积极干预与保障;利用信息收集、管理、控制与处理技术完成对运输包装系统的优化管理等。具体到在包装行业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智能化包装材料

智能化包装材料研发与应用是当今食品包装发展趋势,主要采用各种内部指示剂、活性包装材料等,根据被包装商品的不同将具有如下功能:

(1)能够直接提供关于产品的质量、充填气体、包装件储藏条件等信息;(2)能吸收包装食品释放的氧气,防止细菌增长,降低食品变质风险,延长货架寿命。(3)能通过外包装颜色的改变,让顾客知道食品新鲜程度,显示包装物是否败坏。(4)通过时间-温度指示剂记录食品在贮存和销售期间温度变化的连续过程,预示食品的质量变化情况。(TTI指示剂)(5)通过气调包装调节包装内气体的环境,以减缓氧化速度,延长货架寿命。(MAP包装)(6)通过包装物中微生物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新陈代谢产物与某种指示剂反映的情况来直接指示产品中的微生物质量。(新鲜度指示剂)(7)利用可以同加速水果、蔬菜衰老的乙烯发生反应的指示剂(澳大利亚的CSIRO),呈现出颜色变化来指示食品情况。(乙烯指示剂)

可以预见,未来食品用智能包装会含有更复杂的、远程可读的非视觉信息,油墨技术的进步也许能用上更精细的印刷线路。标签可能会向芯片一样,电子标签可以作为时间-温度、泄露和/或新鲜度指示剂,可能会随着电子学和生物科技的进步而具有更加智能的作用。

2.智能化包装技术

智能化包装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初期的智能化包装技术主要体现在产品造型加工工艺上。具体形式有显窃启包装(包括薄膜包装、泡罩与贴体包装、收缩包装、全封闭包装、防盗盖包装等)、儿童安全包装(包括压扭盖、掀开盖、泡罩、迷宫盖、拉拔盖等形式),特种工艺;特种包装结构(如:一次性包装)。

随着技术的发展,产品智能化有了进一步提高,从造型加工工艺发展到多种附加工艺,具有标志性进步的就是防伪包装的出现。目前防伪包装从技术上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防伪标识;特种材料工艺;印刷工艺。主要的技术手段有:激光全息图像;激光防伪包装材料;隐形标识系统;激光编码;凹版印刷防伪。第三个阶段的智能技术从采用各种工艺过渡到了采用计算机技术手段,使得包装不再是处于被动消极地位。如:微波炉自动加热包装;适应超市功能的带电子芯片销售包装;适应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可跟踪性包装。

3.人工智能包装

人工智能阶段的包装从采用一项或多项智能技术发展到全面提供包装方案的专家系统阶段。专家系统是指一个(或一组)能在某个特定领域内,以人类专家水平去解释该领域中困难问题的程序集合。它同自然语言理解、机器人学并列为现代人工智能的三大研究方向,这也是目前包装行业讨论和研究最为火热的课题,主要发展有以下两个方面:

(1)产品包装设计方案智能决策系统

系统总体结构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如图。人机接口负责设计、检索和评价的调度;智能包装设计方案模块由防护包装设计、单元包装数量确定、外包装容器设计、包装标志确定和包装件试验检验5个字模块组成,各模块各司其职并相互协同;典型包装设计方案智能检索与评价主要完成针对多个相似包装设计方案的优选和排序;产品数据管理系统负责包装设计的有关数据的管理。

(2)各个包装环节的专家系统

是指在包装从设计到生产过程中,针对某一环节的专家系统。比如,基于知识库的缓冲包装CAD系统就是针对流通环节的缓冲包装专家系统。每个环节的专家系统组合在一起,就构成整个包装工业的专家系统,这正是人工智能在包装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4.结束语

人工智能一直处于计算机技术的前沿,人工智能研究的理论和发现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方向。今天,已经有人多人工智能研究的成果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包装伴随商品的问世一路走来,它所肩负的功能越来越多。高新技术的浪潮,将包装推向了更高的发展境界,人工智能与包装的结合是历史必然。将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会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教育带来更大的影响,新世纪的包装业人员应该以敏锐的洞察力抓住这种机遇。

参考文献:

[1]刘志鹏:产品包装设计方案智能决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包装工程,2001.02

篇2

2智能化家具设计的多元化发展方向

2.1智能化家具设计向功能性多样化方向发展

统观我国的智能化家具的设计现状还是主要以体现家具的智能化为主。与国外的智能化家具设计相比,在功能性多样化的体现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智能化家具设计的多元化发展的方向基本的一点即是实现设计上的多样化功能。不仅要体现智能化家具的某一项功能,还要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多种功能共同实现的目标。如智能化的灯具在设计时可以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间的融合来达到自动开关、自动控制光照强度以及自动控制局部范围内的温度等多项功能的实现;智能化餐桌通过多元化设计同时实现满足不同数量的人使用和对餐桌上的食物进行保温等多项功能的。

2.2智能化家具设计向普及化方向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化家具的受众已经不仅仅限于某些富裕的群体,它也开始进入寻常的百姓家。它的消费群体开始向普通的人民大众转移,那么对于文化程度处于中等水平的普通大众来说,智能化家具设计中的高的科技含量往往使他们望而却步,对其使用技术难以熟练掌握。所以,智能化家具设计的一个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即使促进它的普及性。这需要设计人员在对智能化家具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使用者和所使用的场合,确保家具的可接受程度和便于操作性。

2.3智能化家具设计向安全性方向发展

如前文所述,智能化家具的组成都是一些与电相关的元件,一些运行型的家具也需要电来支撑和某些金属或者材质来构成。这些动力系统或原料在智能化家具设计中的应用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智能化家具使用的危险性。故而,在设计人员对智能化家具进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使用者在使用家具时的安全性,将电路控制在安全电压范围之内,并要在绝缘和接地方面做到很好的防护措施;必须有过载和漏电保护装置及良好的散热措施;在设计时还要考虑到当使用不当时,要将缓冲装置和自动停机等功能考虑到设计中去。

2.4智能化家具设计向个性化方向发展

智能化家具设计向个性化方向发展主要是针对社会上某些群体而言的,如老人和儿童以及一些特殊群体等,设计人员对智能化家具进行设计时要针对这些群体设计出具有一定针对性,能够体现个性化服务和个性化专长的特点。如针对老人和儿童设计的具备一定监管、娱乐、安居和护理特性的桌案类、坐卧类等智能化家具。

篇3

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兼具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特色的教育类型,近年来获得了巨大发展,正处于保证规模、调整结构、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关键时期。目前,高职教育已经占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所需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高职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技能硬实力,高职人文教育打造学生的文化软实力,高职教育的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构成了高职教育的综合实力。目前,高职教育重视技能硬实力、轻视文化软实力的倾向非常明显,由此造成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难以协调发展和科学发展。因而,促进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是高职教育当前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高职教育的技能硬实力

1.内涵

硬实力是与软实力相对的一个概念,两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高职教育的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构成了高职教育的综合实力。技能主要是指人运用方法和技术去解决专业岗位实际问题的能力。[1]技能经历了一个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的学习过程。[2]技能硬实力是指通过高职教育培养形成的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所需的技能实力体系。技能硬实力主要体现为“怎么办”和“如何做”的多元组合技能实力体系。[3]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是一个由多种技能力构成的体系,不同技能力对应不同的高职教育技能目标。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体系主要包括:基本技能力;专业技能力;综合技能力和创新技能力。为提高学生的技能硬实力,高职专业教育应以经验性知识和技能性知识传授为主。技能硬实力反映了高职教育满足经济社会对掌握较高技术含量和较高复杂劳动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能力。技能硬实力是高职教育综合实力中的重要部分,是有形物质力,一般可以量化和测量。没有技能硬实力,就无所谓“文化软实力”;技能硬实力是高职教育的“物质生产力”,文化软实力是高职教育的“精神生产力”。

2.重要性

职业技术教育是“生产生产力”和“造就劳动者”的教育。[3]高职教育的技能硬实力是打造高职毕业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区分高职教育质量和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技能硬实力的提升依赖于高职专业教育的质量和有形资源的耗费。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市场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推动下,我国高职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高职院校也加大了专业建设的力度,教学硬实力建设不断增强,不断加大了对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的贡献力度,学生技能硬实力也得到显著增强。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是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对提升我国的民族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职教育的文化软实力

1.内涵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高职教育更加注重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全面提升。文化是文明的基石,文化是人类的灵魂。[4]文化一般是指人的知识、信仰、情感、价值、道德、法律和艺术等有组织的观念系统。[5]文化软实力是指通过高职教育培养形成的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所需的文化实力体系。文化软实力主要体现为个人品德、人文素质、团队协作能力、创新精神、敬业精神、人际沟通能力等多元组合文化实力体系。[6]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是一个由多种文化力构成的体系,不同文化力对应不同的高职教育文化目标。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体系主要包括:知识文化力、精神文化力、道德文化力、价值文化力、法律文化力和职业文化力。技能硬实力虽然具有明显和直接的力量,但文化软实力具有更加持久的渗透力。实际上,决定高职教育生存发展竞争力的最关键要素是建立在“技能硬实力”基础之上的“文化软实力”。[7]以哲学视角来看,技能硬实力属于高职教育的物质因素,而文化软实力属于高职教育的精神因素。文化软实力是高职教育综合实力中的核心部分,是无形精神力,无法量化和测量。

2.重要性

高职教育的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构成了高职教育的综合实力。技能硬实力重外延建设,文化软实力重内涵发展。文化软实力是技能硬实力的文化体现,可以提升技能硬实力的软内涵实力,为施展技能硬实力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化软实力对提升高职教育的办学品位和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实践证明,技能硬实力是强硬的,但文化软实力却是致命的。文化软实力具有巨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最终决定着高职教育的兴衰成败。打造文化软实力须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做起,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水平和创新能力。[8]在我国高职教育快速发展和竞争激烈的今天,打造和提升高职教育的文化软实力,是高职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

三、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关系

1.技能硬实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和前提

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均是高职教育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技能硬实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和前提,技能硬实力决定和支撑文化软实力的存在和发展。没有“一技之长”的技能硬实力作为支撑,文化软实力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无论作为学生文化软实力的个人品德、人文素质、团队协作能力、创新精神、敬业精神、人际沟通能力等方面多么优秀,学生也难以胜任职业岗位的复杂技能需求。只有以技能硬实力的有形物质力为强大后盾,文化软实力的无形精神力才能得以迅速提升。高职教育培养强大技能硬实力的各种物质载体和物质条件,也必将大大促进学生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相反,弱化培养技能硬实力也必将弱化打造文化软实力。

2.文化软实力是技能硬实力的提升和发展

文化软实力是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的文化体现,文化软实力也是技能硬实力的提升和发展。提升技能硬实力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增强,因为任何技能硬实力都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高职教育创造主体自觉自为的创造结果,是通过文化软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凝聚人心、团结奋斗和共同追求的结果。[9]而文化软实力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文化软实力的弱化会制约就业竞争力和技能硬实力的施展。因此,着力打造高职教育的文化软实力是促进就业能力提高和技能硬实力发挥的重要条件。只有以文化软实力的无形精神力为精神支撑,技能硬实力的有形物质力才能得以升华。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不能立竿见影,但是一旦形成将对技能硬实力的提升和发展产生持久的作用力,增加技能硬实力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动力,切实提升高职教育的综合实力。只有文化软实力和技能硬实力共同发展,才能促进高职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

1.制度建设保障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

教育制度是影响高职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有什么样的教育制度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质量。[10]制度建设是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首先,应建立健全高职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管理制度。高职院校应重视先进制度的引进和创设,应设立高职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管理机构,具体负责高职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发展规划、量化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案的制定,统一指导和监督协调发展的考核评价工作,通过机构设置和管理调控把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落到实处。其次,应建立健全高职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制度。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两者的同等重要性,积极确立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的办学理念,在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和校园文化等领域促进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融合,全面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再次,应建立健全高职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评价制度。应依据相关要求,确立高职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发展标准,合理确定高职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发展量化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案,既兼顾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又兼顾教学数量与教育质量,公开、公平和公正地评价相关部门及教师的工作质量。

2.师资素质促进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

教师是高职院校的第一重要资源,是技能的拥有者和文化的传播者,师资素质是促进高职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协调发展的关键。首先,应当树立师资建设新理念。高职院校既要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也要加强人文教师队伍建设,两者同等重要,相互依赖,同步发展,不可偏废。切实加强教师业务进修、业务培训和业务研讨,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和文化素质,促进师资队伍全面均衡发展,才能促进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其次,应当赋予双师素质新内涵。高职教育既要突出实践技能培养,又要加强人文素质培养;双师素质应当是既有较高的学历学位、扎实的专业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过硬的动手能力,同时又有丰富的人文知识、较高的人文素养、稳定的人文内涵和良好的人文精神。简而言之,双师素质即兼具技能素质和人文素质。再次,应当建立教师评价新体系。改革高职教师的评价体系和办法,既要重视评价教师的技能教育能力和教育业绩,也要重视评价教师的人文教育能力和教育业绩;建立鼓励教师促进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协调发展的良性激励机制。

3.教学改革推进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

高职教学既是培养学生技能硬实力的重要环节,又是打造学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环节。高职教学改革是推进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协调发展的重点。首先,应推进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将人文知识与人文技能融入专业教学内容之中,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在培养技能硬实力过程中渗透培养文化软实力,打造适合高职教育特色的技能与人文教育双赢的教育平台。其次,应推进专业课程的设置体系改革。树立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全面发展的科学教育理念,构建一套具有高职特色的科学、可行、高效的课程体系。课程改革应既重技能硬实力,又重文化软实力;既重专业课程建设,又重人文课程建设;既重外延建设,又重内涵建设。人文课程建设应围绕教育目标、明确核心要素、整合教学内容、开拓教育途径。再次,应推进高职教学的生产实践改革。课堂教学和生产实践都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生产实践既是培养学生技能硬实力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实验、实习和实训之中,在企业文化体验的基础上,在各生产实践环节中渗透人文教育,将比课堂教学更直接、更具体、更生动、更有说服力地体现人文精神和培养人文素质。

4.校园文化推动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

高职院校应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结合高职专业特色,构建人文教育环境,营造浓厚的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氛围。首先,推动外在校园文化的渗透与融合。可以通过校容校貌、校训校风、名人名言、艺术雕塑、宣传橱窗、文化展览等各种形式,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渗透与融合,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和高雅的校园文化精神。其次,推动内在校园文化的渗透与融合。通过丰富图书馆的藏书,加强文、史、哲和艺术等人文学科的图书建设,促进校园专业文化与人文教育的内在融合;通过举办各具特色的学术报告和人文讲座,重视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积极建设健康向上、格调高雅、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形成团结活泼、勤奋严谨、文明朴素、求实创新的校园风尚;[11]充分利用校园网发展专业技能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紧密结合的网络文化教育平台;努力打造专业特色鲜明,人文氛围浓厚的综合性校园文化氛围。通过推动外在校园文化与内在校园文化的渗透与融合,促进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渗透与融合,进而推动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

5.硬件建设助力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

硬件建设既是提升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的物质基础,也是发展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的物质前提。高职院校硬件建设主要包括教学硬件设施建设和校园硬件设施建设。前者主要指实验室建设等,后者主要指图书馆、校园网及校园设施建设等。首先,教学硬件设施建设既要加强“硬设施”建设,又要加强“软设施”建设。“硬设施”是指为专业教育服务,培养高职技能硬实力的教学硬件设施。“软设施”是指为人文教育服务,培养高职文化软实力的教学硬件设施。“硬设施”和“软设施”对助力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因而,实验室等教学实践场所既是培养实践技能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人文素质的的重要场所;其次,校园硬件设施建设既要加强“硬设施”建设,又要加强“软设施”建设。校园“硬设施”和“软设施”的同步建设,必将为提升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提供坚实的物质保证,也为高职教育教学提供有力的硬件支持。图书馆建设应紧密围绕高职教学和教育发展进行定位,突出专业特色,建设特色馆藏,兼顾采购专业技能性图书和人文教育类图书,丰富网络馆藏资源;校园设施建设既要保证正常的教学、办公和生活等需要,也要突出艺术雕塑、宣传橱窗等校园文化设施建设,通过硬件建设助力协调发展。

五、结 语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肩负着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合格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使命。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技能硬实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和前提;文化软实力是技能硬实力的提升和发展。高职教育的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共同构成了高职教育的综合实力。正确处理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它有利于增强国家和民族竞争力,有利于矫正高职教育理念错位,有利于切实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推动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怀康.核心技能体系的开发—基本思路和技术方法[J].

中国考试,2003,(Z4):21.

[2] 沈剑光.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基于思想政

治工作导向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67.

[3] 张健.试论高职技能教育的理论基础、实施原则与操作

路径[J].职教论坛,2008,(8下):5.

[4] 高占祥.文化力是软实力的核心[J].前线,2008,(2):

62.

[5] 胡军.文化:软实力、硬实力及其相互关系[J].南阳理

工学院学报,2009,1(1):111-113.

[6] 王刚,黄一鸣.关于提升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若干思考

[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98.

[7] 袁星新.“软实力”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根本要素[J].

职业圈,2007,(4):134.

[8] 郭丽,朱琳.不断提升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J].理论学

习,2008,(6):53.

[9] 武铁传.论软实力与硬实力的辩证关系及意义[J].理论

导刊,2009,(5):23-24.

[10] 蒋冀骋,徐超富.大众化条件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篇4

1.内涵

硬实力是与软实力相对的一个概念,两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高职教育的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构成了高职教育的综合实力。技能主要是指人运用方法和技术去解决专业岗位实际问题的能力。[1]技能经历了一个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的学习过程。[2]技能硬实力是指通过高职教育培养形成的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所需的技能实力体系。技能硬实力主要体现为“怎么办”和“如何做”的多元组合技能实力体系。[3]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是一个由多种技能力构成的体系,不同技能力对应不同的高职教育技能目标。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体系主要包括:基本技能力;专业技能力;综合技能力和创新技能力。为提高学生的技能硬实力,高职专业教育应以经验性知识和技能性知识传授为主。技能硬实力反映了高职教育满足经济社会对掌握较高技术含量和较高复杂劳动的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能力。技能硬实力是高职教育综合实力中的重要部分,是有形物质力,一般可以量化和测量。没有技能硬实力,就无所谓“文化软实力”;技能硬实力是高职教育的“物质生产力”,文化软实力是高职教育的“精神生产力”。

2.重要性

职业技术教育是“生产生产力”和“造就劳动者”的教育。[3]高职教育的技能硬实力是打造高职毕业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区分高职教育质量和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技能硬实力的提升依赖于高职专业教育的质量和有形资源的耗费。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市场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推动下,我国高职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高职院校也加大了专业建设的力度,教学硬实力建设不断增强,不断加大了对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的贡献力度,学生技能硬实力也得到显著增强。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是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对提升我国的民族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职教育的文化软实力

1.内涵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高职教育更加注重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全面提升。文化是文明的基石,文化是人类的灵魂。[4]文化一般是指人的知识、信仰、情感、价值、道德、法律和艺术等有组织的观念系统。[5]文化软实力是指通过高职教育培养形成的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所需的文化实力体系。文化软实力主要体现为个人品德、人文素质、团队协作能力、创新精神、敬业精神、人际沟通能力等多元组合文化实力体系。[6]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是一个由多种文化力构成的体系,不同文化力对应不同的高职教育文化目标。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体系主要包括:知识文化力、精神文化力、道德文化力、价值文化力、法律文化力和职业文化力。技能硬实力虽然具有明显和直接的力量,但文化软实力具有更加持久的渗透力。实际上,决定高职教育生存发展竞争力的最关键要素是建立在“技能硬实力”基础之上的“文化软实力”。[7]以哲学视角来看,技能硬实力属于高职教育的物质因素,而文化软实力属于高职教育的精神因素。文化软实力是高职教育综合实力中的核心部分,是无形精神力,无法量化和测量。

2.重要性

高职教育的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构成了高职教育的综合实力。技能硬实力重外延建设,文化软实力重内涵发展。文化软实力是技能硬实力的文化体现,可以提升技能硬实力的软内涵实力,为施展技能硬实力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化软实力对提升高职教育的办学品位和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实践证明,技能硬实力是强硬的,但文化软实力却是致命的。文化软实力具有巨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最终决定着高职教育的兴衰成败。打造文化软实力须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做起,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水平和创新能力。[8]在我国高职教育快速发展和竞争激烈的今天,打造和提升高职教育的文化软实力,是高职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

三、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关系

1.技能硬实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和前提

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均是高职教育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技能硬实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和前提,技能硬实力决定和支撑文化软实力的存在和发展。没有“一技之长”的技能硬实力作为支撑,文化软实力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无论作为学生文化软实力的个人品德、人文素质、团队协作能力、创新精神、敬业精神、人际沟通能力等方面多么优秀,学生也难以胜任职业岗位的复杂技能需求。只有以技能硬实力的有形物质力为强大后盾,文化软实力的无形精神力才能得以迅速提升。高职教育培养强大技能硬实力的各种物质载体和物质条件,也必将大大促进学生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相反,弱化培养技能硬实力也必将弱化打造文化软实力。

2.文化软实力是技能硬实力的提升和发展

文化软实力是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的文化体现,文化软实力也是技能硬实力的提升和发展。提升技能硬实力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增强,因为任何技能硬实力都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高职教育创造主体自觉 自为的创造结果,是通过文化软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凝聚人心、团结奋斗和共同追求的结果。[9]而文化软实力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文化软实力的弱化会制约就业竞争力和技能硬实力的施展。因此,着力打造高职教育的文化软实力是促进就业能力提高和技能硬实力发挥的重要条件。只有以文化软实力的无形精神力为精神支撑,技能硬实力的有形物质力才能得以升华。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不能立竿见影,但是一旦形成将对技能硬实力的提升和发展产生持久的作用力,增加技能硬实力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动力,切实提升高职教育的综合实力。只有文化软实力和技能硬实力共同发展,才能促进高职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

1.制度建设保障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

教育制度是影响高职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有什么样的教育制度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质量。[10]制度建设是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首先,应建立健全高职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管理制度。高职院校应重视先进制度的引进和创设,应设立高职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管理机构,具体负责高职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发展规划、量化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案的制定,统一指导和监督协调发展的考核评价工作,通过机构设置和管理调控把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落到实处。其次,应建立健全高职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制度。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两者的同等重要性,积极确立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的办学理念,在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和校园文化等领域促进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融合,全面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再次,应建立健全高职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评价制度。应依据相关要求,确立高职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发展标准,合理确定高职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发展量化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案,既兼顾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又兼顾教学数量与教育质量,公开、公平和公正地评价相关部门及教师的工作质量。

2.师资素质促进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

教师是高职院校的第一重要资源,是技能的拥有者和文化的传播者,师资素质是促进高职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协调发展的关键。首先,应当树立师资建设新理念。高职院校既要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也要加强人文教师队伍建设,两者同等重要,相互依赖,同步发展,不可偏废。切实加强教师业务进修、业务培训和业务研讨,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和文化素质,促进师资队伍全面均衡发展,才能促进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其次,应当赋予双师素质新内涵。高职教育既要突出实践技能培养,又要加强人文素质培养;双师素质应当是既有较高的学历学位、扎实的专业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过硬的动手能力,同时又有丰富的人文知识、较高的人文素养、稳定的人文内涵和良好的人文精神。简而言之,双师素质即兼具技能素质和人文素质。再次,应当建立教师评价新体系。改革高职教师的评价体系和办法,既要重视评价教师的技能教育能力和教育业绩,也要重视评价教师的人文教育能力和教育业绩;建立鼓励教师促进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协调发展的良性激励机制。

3.教学改革推进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

高职教学既是培养学生技能硬实力的重要环节,又是打造学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环节。高职教学改革是推进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协调发展的重点。首先,应推进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将人文知识与人文技能融入专业教学内容之中,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在培养技能硬实力过程中渗透培养文化软实力,打造适合高职教育特色的技能与人文教育双赢的教育平台。其次,应推进专业课程的设置体系改革。树立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全面发展的科学教育理念,构建一套具有高职特色的科学、可行、高效的课程体系。课程改革应既重技能硬实力,又重文化软实力;既重专业课程建设,又重人文课程建设;既重外延建设,又重内涵建设。人文课程建设应围绕教育目标、明确核心要素、整合教学内容、开拓教育途径。再次,应推进高职教学的生产实践改革。课堂教学和生产实践都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生产实践既是培养学生技能硬实力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实验、实习和实训之中,在企业文化体验的基础上,在各生产实践环节中渗透人文教育,将比课堂教学更直接、更具体、更生动、更有说服力地体现人文精神和培养人文素质。

4.校园文化推动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

高职院校应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基础,结合高职专业特色,构建人文教育环境,营造浓厚的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氛围。首先,推动外在校园文化的渗透与融合。可以通过校容校貌、校训校风、名人名言、艺术雕塑、宣传橱窗、文化展览等各种形式,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渗透与融合,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和高雅的校园文化精神。其次,推动内在校园文化的渗透与融合。通过丰富图书馆的藏书,加强文、史、哲和艺术等人文学科的图书建设,促进校园专业文化与人文教育的内在融合;通过举办各具特色的学术报告和人文讲座,重视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积极建设健康向上、格调高雅、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形成团结活泼、勤奋严谨、文明朴素、求实创新的校园风尚;[11]充分利用校园网发展专业技能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紧密结合的网络文化教育平台;努力打造专业特色鲜明,人文氛围浓厚的综合性校园文化氛围。通过推动外在校园文化与内在校园文化的渗透与融合,促进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渗透与融合,进而推动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

5.硬件建设助力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

硬件建设既是提升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的物质基础,也是发展高职教育文化软实力的物质前提。高职院校硬件建设主要包括教学硬件设施建设和校园硬件设施建设。前者主要指实验室建设等,后者主要指图书馆、校园网及校园设施建设等。首先,教学硬件设施建设既要加强“硬设施”建设,又要加强“软设施”建设。“硬设施”是指为专业 教育服务,培养高职技能硬实力的教学硬件设施。“软设施”是指为人文教育服务,培养高职文化软实力的教学硬件设施。“硬设施”和“软设施”对助力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调发展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因而,实验室等教学实践场所既是培养实践技能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人文素质的的重要场所;其次,校园硬件设施建设既要加强“硬设施”建设,又要加强“软设施”建设。校园“硬设施”和“软设施”的同步建设,必将为提升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提供坚实的物质保证,也为高职教育教学提供有力的硬件支持。图书馆建设应紧密围绕高职教学和教育发展进行定位,突出专业特色,建设特色馆藏,兼顾采购专业技能性图书和人文教育类图书,丰富网络馆藏资源;校园设施建设既要保证正常的教学、办公和生活等需要,也要突出艺术雕塑、宣传橱窗等校园文化设施建设,通过硬件建设助力协调发展。

五、结 语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肩负着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合格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使命。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技能硬实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和前提;文化软实力是技能硬实力的提升和发展。高职教育的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共同构成了高职教育的综合实力。正确处理高职教育技能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它有利于增强国家和民族竞争力,有利于矫正高职教育理念错位,有利于切实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推动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怀康.核心技能体系的开发—基本思路和技术方法[J].

中国考试,2003,(Z4):21.

[2] 沈剑光.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基于思想政

治工作导向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67.

[3] 张健.试论高职技能教育的理论基础、实施原则与操作

路径[J].职教论坛,2008,(8下):5.

[4] 高占祥.文化力是软实力的核心[J].前线,2008,(2):

62.

[5] 胡军.文化:软实力、硬实力及其相互关系[J].南阳理

工学院学报,2009,1(1):111-113.

[6] 王刚,黄一鸣.关于提升大学生就业软实力的若干思考

[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98.

[7] 袁星新.“软实力”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根本要素[J].

职业圈,2007,(4):134.

[8] 郭丽,朱琳.不断提升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J].理论学

习,2008,(6):53.

[9] 武铁传.论软实力与硬实力的辩证关系及意义[J].理论

导刊,2009,(5):23-24.

[10] 蒋冀骋,徐超富.大众化条件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篇5

1.机械自动化简介

机械自动化,即不借助任何人力的操作或者干扰,完全依照机械自身来对工作进行一系列步骤的完成.机械的自动化在企业的加工生产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机械的自动化可加快生产原料加工处理的速度,真正实现节约人力,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与传统的机械制造方式相比,机械自动化具有提升产品质量、加快产品更新、降低成产成本的优势,对于有效缩短机械产品的制造周期,并提升机械制造水平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就当前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应用来看,虽然尚未实现其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全面推进,但其对机械制造水平提升的显著效果已经越发凸显,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机械自动化必将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改革和应用,以更好的满足机械制造需求,并实现我国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2.机械自动化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机械自动化起初是被应用在冷加工的批量生产与制作中,直到20世纪中后期,才逐渐建立起可变性自动化系统,为机械自动化在市场中的应用打下了基础,也提高了机械制造业在市场中的适应能力和灵敏度.企业必须清楚他们自身生产发展的条件和需求,以此为参考,在此基础上应用机械自动化技术,我国的机械制造行业正在逐步迈向集成化、智能化、虚拟化与柔性化,计算机集成制造也与之联系起来,计算机在机械制造中的集成技术已成为机械领域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机械自动化在机械制造中的相关应用为:

2.1.集成化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对于机械自动化的实现,主要通过计算机来完成,因此,在机械自动化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实现集成化以满足机械制造需求.计算机集成化主要表现为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测试、数控加工、柔性制造工艺等,通过将这些内容实现集中化,可以有效提升机械制造水平,而在此过程中,还可以通过过程重组、系统精简的方法实现机械自动化发展.此外,还可以加强计算机网络及工程数据库的建立,以将机械制造过程中的主要内容与生产经营活动相结合,实现机械制造过程的不断优化,从而进一步提升机械生产效率,并不断促使企业创新机械制造技术,加强新产品研发,以不断提升机械产品质量,实现其市场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2.2.智能化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机械智能化应用是人工与智能技术相融合、贯通、作用而成的,是模拟技术专家的智力,来替代专家在原本的机械制造中需要完成的工作.智能化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其是将机械制造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自动化技术相互融合在一起而成的一种人工智能化系统.将智能化运用在机械制造中,可实现系统的自主思考、自主判断、自主决定等一系列智能化的行为.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智能化发展已经成为机械制造的一种趋势,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机械制造效率,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还能够加强新技术的研发及新设备的应用,从而实现工业化水平的整体提升.

机械自动化在机械制造中的运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机械制造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1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2.3.柔性自动化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机械制造中应用柔性自动化系统是十分重要的,机械在拥有智能化的条件下,还应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只有机械制造企业具有优良的应变能力,才能适应社会各种需求,并且能够根据当前的科技发展和市场变化及时对生产的机械结构和功能进行控制和调整.柔性自动化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可使其生产的商品更有效的适应市场的变化,在市场分析的前提下,对内部组织来进行优化的改良.

2.4.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数控技术是实现机械制造自动化的根基,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是通过使用计算机程序设置来实现的,即用计算机来编写生产制造中的各种程序.运用计算机编写机械生产中的各种程序可使机械制造业的生产力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

2.5.虚拟化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虚拟化制造技术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技术,虚拟化是由多媒体技术、机械制造工艺、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多种学科相互构成的.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加入了CAD、CAPP等机械制造工艺和计算机作图技术,其可以对机械设计图迅速的进行修改,摒弃了重新在做一次新图的麻烦.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应用虚拟化制造技术来对机械制造活动进行模拟分析,可有效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并予以解决,这种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机械制造成功率、降低研发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竞争力.

3.结束语:

机械自动化技术的成功应用是企业科技水平提高的重要表现,其不仅仅带动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提高,也为企业的产品制造打下了坚硬的基础.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大大提高机械生产的工作效率,是产品质量和劳动效率的良好把控手段,其不仅仅减少了机械生产的劳动力支出,也极大的缩短了生产时间、减少了生产成本.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当加强机械自动化技术研究,并将新技术持续应用到机械制造过程中,从而实现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并更好的满足我国工业化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陈玉杰.浅谈机械自动化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0)

篇6

1、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

2、研究这个课题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3、全文的基本框架、基本结构是如何安排的?

4、全文的各部分之间逻辑关系如何?

5、在研究本课题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不同见解?对这些不同的意见,自己是怎样逐步认识的?又是如何处理的?

6、论文虽未论及,但与其较密切相关的问题还有哪些?

7、还有哪些问题自己还没有搞清楚,在论文中论述得不够透彻?

8、写作论文时立论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二、答辩范例

各位老师,上午好!

我叫钱智,是**级**班的学生,我的论文题目是《基于Web Service的智能仓储管理》。论文是在冯翔导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这里我向我的导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三年来我有机会聆听教诲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

下面我将本论文设计的背景和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作一汇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我想谈谈这个毕业论文设计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费市场也经历了深刻的变革,既给企业带来了无限商机,也让企业面临了越来越大的压力。随着企业生产规模、销售市场的不断扩大,以及货物库存量的急剧增加,原有的传统仓库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企业必须采用新的仓库管理方式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合理分配资源以及协调供、产、销各环节的管理,如此才能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传统的仓储管理系统(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WMS),大多都是通过手工对企业日常运作产生的大数据量进行处理。手工处理大批量的销售成本、销售额等数据,不仅消耗大量人力和物力,而且容易出错,准确性低,风险大。传统的仓储管理系统不能满足信息实时性的要求,导致企业负责人不能第一时间了解各项统计数据,从而导致在制定策略和计划时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不能准确定位市场;而且混乱的仓储管理会引起企业资源浪费、产品成本过高、企业运作不顺畅,从而导致企业竞争力降低。因此如何合理地管理仓库已成为企业关注的热点。

随着现代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开发高效的智能的仓储管理系统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保证。实现智能化的仓储管理系统,可使得企业在业务处理、信息收集、库存管理、货物传输等方面实现有效规范的管理,包括对企业运作过程中所有参与者的信息管理,如制造商、零售商、进货商等;以及对商品信息的管理,如类别、产地、库存信息等。智能化的仓储管理系统可使得企业能够迅速针对市场的需求做出调整,制定准确的计划,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降低市场风险成本,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建立发达的现代物流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要环节。在现代物流建设中,仓储是整个供应链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仓储的发展现状直接影响现代化物流的水平。早在1980年的全美物资讨论会上,学者就指出,在商品生产流通的过程中,只有5%的时间用于加工和制造,剩余95%的时间都用于存储、装卸、等待加工和运输。而存储、运输所支付的费用占生产成本的40%.因此,深入研究仓储技术与设备,合理配置仓库的资源、优化仓库布局和提高仓库的作业水平,并开发相应的管理监控软件,才能满足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

仓储的发展离不开仓储管理系统的建设,仓储管理系统对于企业来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生产、销售的枢纽,可以说是体现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一面镜子,直接反映了计划科学性、采购适时性、生产稳定性,以及展现了企业在项目实施、产品质量、平衡资金流通上的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円益提高,计算机的应用已深入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用计算机进行仓储管理,具有传统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信息存储量大、查询方便、检索迅速、安全性好、成本低等。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仓储管理系统不仅使企业决策层能够快速准确的掌握各种信息,使生产管理人员能够及时了解库存信息,合理地安排生产,高效安全地完成各项业务;也实现了最大限度的物料平衡和流通资金的平衡,对企业的正常运作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企业在巨大竞争压力下脱颖而出的助力。如图1.1所示,合理使用互联网、数据库、条码识别系统等信息技术,可压缩库存量、提高仓储管理能力、平衡资金周转,使我国的仓储业迅速发展,实现全行业的智能化、自动化。

其次,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本文的研究课题来源于沃尔玛公司所使用的物流系统,随着沃尔玛公司业务的全球化发展,原有沃尔玛物流系统中的仓储管理系统已不能满足公司发展的需求,例如原有的仓储管理系统是单一的,集中的依赖平台的系统,不能很好地进行扩展。如果使用智能化的仓储管理系统为公司提供更全面的信息管理、库存管理,那么沃尔玛公司的仓储管理效率将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并能提升公司竞争力。因此,本文以智能化仓储管理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技术研究与系统实现相结合的方法,旨在为实现智能化的仓储管理系统提供借鉴。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研究国内外仓储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仓储业的特点以及发展趋势,并研究现有的仓储管理系统,重点介绍了仓储管理系统的不同应用。

第二,研究系统幵发策略和基础方法,介绍了 SOA体系,并详细分析了 Web Service技术,包含Web Service技术的概念、模型以及涉及的协议栈。

第三,在研究沃尔玛仓储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提出智能化的仓储管理系统的研究方法,并设计了基于Web Service的智能化仓储管理系统。

第四,研究智能化仓储管理系统的体系架构,划分该系统的功能模块以及设计各模块之间的通信接口,并对实现系统所采用的设计原理与算法进行了研究,重点研究了本文提出的预测最优库存量的时间序列分析算法,该算法引入了客户评价因子,可以更全面更有效地对库存进行管理。

本文各章节的组织结构如下:

第1章引出了仓储管理系统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意义,重点介绍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介绍了国内外仓储业的现状,分析了仓储业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仓储业的发展新趋势;接着研究了现有的仓储管理系统,介绍了仓储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作用,重点介绍了仓储管理系统的应用;最后研究了SOA架构,并详细分析了 WebService 技术。

第3章首先介绍了沃尔玛公司的发展历程以及组织架构,研究了沃尔玛物流系统的现状;然后指出沃尔玛公司现有的仓储管理系统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可解决已有问题的智能化的仓储管理系统,重点介绍了智能化仓储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法,对该智能化仓储管理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并研究了该系统的功能模块以及体系架构。

第4章介绍了智能化仓储管理系统,对该系统使用的数据库进行了逻辑设计以及实现,并对该系统中的功能模块进行了详细设计与实现,尤其对最优库存量预测功能模块中设计的算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进行了该系统的功能测试。

第5章对全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指出了智能化仓储管理系统的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为未来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

篇7

中图分类号:X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居住环境的改善,相对应的对安全性要求就会水涨船高。智能楼宇安全防范技术就解决了人们的后顾之忧,极大的加强了楼宇的安全性能。不仅安全性提高,而且还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在安全防范措施上的成本,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等,而且更灵活便捷。举个例子,在整个安全防范技术应用中,通过报警控制主机集成专业的可视对讲系统或家庭智能终端系统作用就可以看出来,这个系统通过同一的平台,同时管理报警系统、监控系统和门禁系统,一旦发生报警,可自动联动摄像机和门禁系统,进行图像系统监控、记录、门禁的开关动作。相关安保人员足不出户,仅仅呆在监控室就能掌握整个安全情况。

二、智能楼宇安全防范技术在中国的发展与现状

我国对智能建筑中的安全防范技术的探索与实践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这时期里我国的智能建筑主要是一些涉外的酒店和特殊需要的工业建筑,才用的技术和设备主要是从国外引进的。虽然普及程度不高,但是人们的热情却不低,得到设计单位、产品供应商以及业内专家的积极响应,可以说他们是智能建筑的第一推动力。

我国智能化建筑初具规模,在我国房地产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楼宇智能化市场随之迅速成长。楼宇智能化的概念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上海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等应用楼宇智能化的建筑不断出现,目前楼宇智能化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高档住宅中应用普遍,成为高档物业的新潮流。闭路电视监控、门禁管理、停车场管理、防盗防灾报警系统等安全防范技术的常规化应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

三、智能楼宇的安全防范系统的主要内容

1家庭防盗报警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就是在家庭中比较重要的地点区域布设各类传感器,代替钢筋防盗网,主要由保安中心管理主机、家庭报警器、传感器和传输线缆组成。传感器主要有红外线探测器、热感探测器、玻璃破碎探测器、窗磁、门磁等,另外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不同的位置设置不同的传感器,这样不仅仅能够有效地探测非法侵入者,还能够避免业主牢笼中的感觉,可谓一举两得。家庭报警器与保安中心管理主机联网,当出现非法闯入者时,家庭主机报警,管理主机会显示报警地点和性质,保安中心可据此确定出警方案,及时制止犯罪。

2楼宇周界防越报警系统。楼宇周边的环境安全状况直接影响了楼宇的安全,因此,楼宇周界报警系统也是不可避免的。该系统由红外线对射器、接收器、报警主机及传输线缆组成。一般是在小区的围栏上,安装户外型红外多光束智能探测器,组成社区周界不留死角的防非法跨越报警系统。与此同时,控制器采用智能化模糊控制技术,可以避免由于树叶、杂物、风雨或飞鸟等小动物穿越围栏所引起的误报。

3闭路电视监视系统。智能楼宇的闭路电视监视系统是必不可缺的,该系统是指在重要的场所安装摄像机以提供利用眼睛直接监视建筑内外情况的可能,这样,保安人员在控制中心可以监视整个大楼内外的情况,保安人员仅仅只需在监控室,就可以掌握整个大楼的安全情况,大大加强了安全系数。

4、停车管理系统。地下停车场全部设计为固定车智能停车场,不允许临时车进入车场。其固定车辆进出流程为:进场时在小区地面入口处读卡,通过后再到地下停车场入口处读卡,经认可后进入停车场停车;出场时则相反。确保固定车进出流畅,限制其他车辆的进入。根据小区车流量的情况,为了保障车辆的进出流畅,地面任一出入口设计为均可出入车辆。

5、非可视对话系统。本系统采用非可视对讲系统与门禁系统相结合的技术,来实现对小区住宅楼单元出入口的安全防护。具体设置是在小区的每户设有一个对讲分机,通过门口机实现户外人员与房主的通讯,通过管理员主机实现住户、来访者与管理员的三方通讯与管理。非可视对讲子系统是智能综合管理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能和其他防范子系统一起有效地完成保安报警的任务,并提高楼宇品位和质量,真正达到智能住宅的标准。

四、安全防范技术的发展

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安全防范技术已经超重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总的来说,是朝着一个更为科学合理的方向迅速发展。

1 数字化

二十一世纪是个技术飞跃发展的时代,数字化技术是几乎所有技术所追求的。作为智能化的安全防范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一定是朝着数字化前进的。数字化就是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再以这些数字、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把它们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引入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这就是数字化的基本过程。但是目前的很多安全防范技术还是处在模拟数据阶段,这是相对落后的技术。这对于安全设备的布线首先就是一项挑战。此外,在音频视频的传输保存方面既不方面又不快捷,还不能做到数据压缩,很是浪费资源。,虽然现在由许多厂家都宣传自己利用了先进的音视频技术,但还没有完全应用于实际中,将来的发展必将对音视频进行压缩,以便进行分析、传输、存贮。在信号检测处理单元部分,将更多地利用无线技术,减少布线,特别是一些新的技术将会应用在这个领域中。数字化也将为智能安全技术的应用打下基础,为引进其它的先进设备提供保障。

2 网络化

目前在每个安全防范系统中,都单独建有自己的专用网络,由于现在的安全防范技术中个别技术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安全防范系统的网络化没有真正的实现。安全防范系统实现网络化后,人们可以利用Internet随时随地的了解自己的安全状况,当有警情发生时,可以随时知道并第一时间自动的通知到相关部门进行及时处理,减少损失。并向着IP的智能安防系统发展。

3 智能化

随着各种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安防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防系统将进入注重智能化阶段。在安防系统智能化后,可以实现自动数据处理,信息共享,系统联动,自动诊断,并利用网络化的优势进行远程控制、维护。先进的语音识别技术、图像模糊处理技术将是安防系统智能化的具体表现。

4 规范化

目前,在安防系统中,各国都有自己的规范文件,但是对使用的技术却没有像电信一样有着全世界统一的技术规范,因此可能会造成相互信息的通信、共享、管理造成一定的混乱。只有这样才能建立更大的区域联合安全防护网络,最大程度的提高安全性。

六、结束语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安防系统将面临着激烈的挑战。人们对楼宇智能化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久迫使我们要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充分利用各种新技术,不断完善安全防范技术。智能楼宇的广泛应用,使得我国的智能楼宇安全防范系统的设置技术越来越成熟,随着智能楼宇的不断发展以及我们施工的经验的不断丰富,我国的智能楼宇建设应用必能向上一个新的台阶,其安全防范系统的应用也会越来越高效。

参考文献:

[1] 杨勇; 江楠.楼宇智能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第二十五届中国(天津)2011’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中国会议]2011-09-01

[2]宋诗波.LonWorks网络安全防范技术及解决方案研究[学位论文] .重庆大学2007-04-01

[3]刘希清.安全防范技术与建筑智能化系统(下) [期刊论文].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2000-12-05

篇8

一、前言

1980年在室内设计领域人们开始提出“智能家居”的构想[1],该构想提出之初只是为实现对住宅内部的监控与管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这一构想逐渐加入了网络通信、信息家电、设备自动化等内容。这一构想是将系统、结构、服务和管理融为一体,实现高效、安全、便利、环保的居住条件。

二、智能家居的概念

智能家居是指将家庭中的各种智能化设备如家用电器、通讯装置、家庭安防设备连接到家庭区域的智能化平台上,这一连接通过家庭总线技术实现。通过该连接对远程监控及管理家庭各项事务。实现智能家居的基础是家庭网络建设,主要联网方式为有线、无线两种。智能家居是实现对家庭照明系统、家电控制、安防的远程控制,使家居环境在无人的条件下得到管理。

三、智能家居系统的工作原理

智能家居系统中家庭网络终端是连接到PSTN上的,当用户通过家庭电话对家用电器进行控制时,web服务器接收到由浏览器传输来的信号,然后管理中心的主机系统将信号传输给网络终端,相关的家用电器接受来自网络终端的信号完成对家用电器的远程控制。控制完成后网络终端将控制后的信息传输到管理中心主机系统,管理中心将这一信息写入管理数据库,并将最终控制信息反馈到用户系统,如图1,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工作流程图。

四、嵌入式技术在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一)嵌入式语音识别在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大量词汇连续语音识别和小词表嵌入式语音识别是目前语音识别的两个方向,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中主要运用的是小词表嵌入式语音识别[3],主要体现在智能遥控、语音控制,儿童智能玩具等方面,由专门的硬件系统来保证小词表嵌入式语音识别的正常运行。首先对设备进行语言信号的输入,然后经过预处理及语言信息特征的提取得到一组能够反应该语段信息的信号模型,然后将该信号模型输入系统的语言信号模型库进行信号匹配,最后得出此次语言信号的控制结果,将该结果作用于所控制的设备。简单来说嵌入式语音识别的工作原理为:语言信号采集信号预处理信号特征提取模式匹配信号输出。

1.信号预处理。语言信号具有非平稳性,任何外界条件都会对信号产生干扰,比如气流、噪音等。在信号的预处理阶段要剔除这部分不在控制信号内的干扰用因素,提取正确的控制信号。

2.信号特征提取。通过对语音声学参数的计算,运用声学特征计算方法得出提取的语言信号中反映控制参数的信息。线性预测系数、线性预测倒谱参数及Mel倒谱系数为常用的三种语言信息控制参数。

(二)嵌入式技术在家庭安防系统中的应用

安全防护智能化及消防报警的自动化是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4]。当家中出现破门入室、火灾等紧急情况时安全防护系统及消防报警系统能够自动启动,保证家庭成员的快速安全撤离。在智能化防护与消防报警系统中,信号感应器位于室内当发生紧急情况比如火灾时,位于室内的信号接收器接收到烟雾信号,将信号经过处理分析后传输到管理中心,管理中心将信号传输到网络终端,由网络终端下达应变信号即向值班室发出警报同时由安装在室内的消防喷头喷水灭火。

(三)嵌入式技术在家电设备智能化中的应用。家电设备智能化是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得以实现的前提。根据用户对于家电智能化的需求对家庭电器产品进行智能化控制,比如早晨伴随着优美的闹钟铃声床帘缓缓拉开,使住户在睁眼的一刻感受到清晨第一缕阳光的照射,此时早餐以悄无声息的准备,豆浆机正在准备鲜美的豆浆,面包机在烤面包等等。这一切的起始信号都是闹钟铃声,将各个电器连接在一个系统中,当闹钟铃声响起时,系统接收到这一信号,通过信号的传输与转换将控制信号输出作用于各个电器,实现清晨的智能化生活。

(四)嵌入式技术在家居智化管理中关于节能环保方面的应用。现在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节奏越来越快,在家中呆的时间越来越短,因此为了资源的节约对于家居智能化的控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比如白天工作时间家里没人不需要开暖气但又怕晚回家时家里太冷,可以考虑远程控制,通过电话或电脑对家里的暖气系统进行控制,在回家前一小时将暖气开启,这样及节省了资源回家是有不至于太冷。再比如累了一天回家看看电视休息一下,此时房间内的灯光系统会根据用户需求调节出最适合的光线强度,电视机可以自动调节出于环境相匹配的模式等。这一系列智能化的信号基础都是用户的需要与感知。

五、结束语

家是温馨的代名词,但现在人们生活压力大、节奏快,已没有充足的时间去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同时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独居生活,老年人无人照顾等问题使家庭生活接受着改革。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发的产生与发展是网络社会带给我们的福音。营造温馨的氛围不再需要提前回家,对老人生活不放心也可以通过远程监控及其他的安全措施来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家居智能化正在一步步走进我们的生活,即使现在不是每家都能系统化的享受智能化,也多多少少拥有智能化的家电。

参考文献:

[1]原林,于伸《嵌入式技术在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06年第25卷第1期;

[2]李新伟《智能家居检测与控制终端的研究与设计》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篇9

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Computer Aided ProeessPlanning),自1965年由挪威人Nikbel提出以来,其系统特性经历了检索式、派生式、混合式、创成式、智能化等过程,智能化CAPP是当前CAPP系统的研究热点。CAPP是现代制造业信息化的一部分,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Computer IntegratedManufacturing Systems)中的桥梁和纽带。“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研究如何用计算机去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如何把计算机用得更聪明;如何设计和建造具有高智能水平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如何设计和制造更聪明的计算机以及智能水平更高的智能计算机等。人工智能是相对于人类智能而言的,它是采用人工的方法和技术来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行为的一门综合学科。

将人工智能技术(AI技术)应用到CAPP系统开发中,使CAPP系统在知识获取、知识推理等方面模拟人的思维方式,解决复杂的工艺规程设计问题,使其具有人类“智能”的特性即为智能化CAPP,是AI在CAPP中的一种应用。

CAPP系统分为专用型和工具型系统。前者可以根据用户的特定需求定制开发,针对性强,具有较好的实用性,但对系统进行功能扩展困难;后者可以由用户根据自身特定的要求进行二次开发,可以实现更多的柔性和开放性,这种系统与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PDM(产品数据管理)等系统的信息共享存在缺陷。

CAPP设计理论目前研究的很少,机械产品设计理论研究的较多,有学者认为设计理论与方法由设计理论基础层、设计工具和支持技术平台层等三大部分组成。有的学者提出四理论框架,即设计过程理论、性能需求理论、知识流理论和多方利益协调理论。CAPP设计理论与机械产品设计理论既有共同性又有特殊性,特别在智能化设计方法方面有较大的差别,因此认为面向智能化的CAPP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结构由有三层组成,即基础科学层、信息技术层和智能化设计方法层。

在机械产品工艺设计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因素,许多问题需要靠经验来解决,早期建立在单纯依赖于成组技术基础上的CAPP系统,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离散知识的获取问题,只能设计出检索式或派生式系统。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CAPP系统

开发中的应用,使CAPP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就是AI在CAPP系统中一大应用。人工神经网络(ANN: ArtificialNeuralNetwork)是按照生物神经系统原理处理真实世界的客观事物,它由大量的简单的非线性处理单元高度并联而成,具有信息的分布式存储、并行处理、自组织和自学习及联想记忆等特性;多层前馈网络误差反向传播(ErrorBack Propagation,简称BP)算法。反向传播算法(BP)是一种监督训练多层神经网络的算法,每一个训练范例在网络中经过两遍传递计算:第一遍向前推算,从输入层开始,传递各层并经过处理后,产生一个输出,并得到一个该实际输出和所需输出之差的差错矢量;第二遍向后推算,从输出层至输入层,利用差错矢量对权值进行逐层修改。

AI在CAPP中的另一应用——粗糙集技术。粗糙集(RS:Rough Set)理论是一种擅长处理含糊和不确定问题的数学工具,在理论中“知识”被认为是一种对对象的分类能力,通常采用二维决策表来描述论域的信息,其中列表示属性,行表示对象,每行表示该对象的一条信息。属性分为条件属性和决策属性,论域中的对象根据条件属性的不同,被划分到具有不同决策属性的决策类中。在CAPP系统中,可以用RS理论构建专家系统,对知识进行获取及优化,其基本思路是:将各种零件的加工特征和已知加工方法表达成条件属性和决策属性的形式,一行表示一种零件,多种零件构成一个二维表,对属性进行量化,组织决策表,再采用一定的约简算法对属性集和属性值进行约简,去掉冗余的条件属性和决策规则,得到最小化决策规则集,当输入待加工的零件加工特征时,就可得到优化的加工工艺。

遗传算法,AI在CAPP系统的又一应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是模拟达尔文遗传选择和自然淘汰的生物进化过程的计算模型,是一种通过模拟自然进化过程搜索最优解的方法。遗传算法是从代表问题可能潜在解集的一个种群开始的,而一个种群则由经过基因编码的一定数目的个体组成,每个个体实际上是带有染色体特征的实体。因此,在一开始需要实现从表现型到基因型的映射即编码工作,如二进制编码。初代种群产生之后,按照适者生存和优胜劣汰的原理,逐代演化产生出越来越好的近似解,在每一代,根据问题域中个体的适应度大小挑选个体,并借助于自然遗传学的遗传算子进行组合交叉和变异,产生代表新的解集的种群。这个过程将导致种群像自然进化一样的后生代种群比前代更加适应于环境,末代种群中的最优个体经过解码,可以作为问题近似最优解。

智能化CAPP系统开发中还有模糊推理、混沌理论等智能化方法,实际应用中,往往将多种智能技术相互结合,综合运用,发挥各自的特长,如人工神经网络具有知觉形象思维的特性,而模糊推理等具有逻辑思维的特性,将这些方法相互渗透和结合,可起到互补的作用,提高智能化水平。

智能化是今后CAPP系统发展的主要趋势,但从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水平来看,不可能使CAPP系统在智能化水平上有实质性的突破,因为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主要是模拟人的逻辑思维和逻辑推理方面的能力,不能有效地模拟人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而CAPP系统不仅要有推理的功能,还要有“联想”的功能, CAPP系统开发是要解决大量的人类思维活动方面的智能问题。因此要提高CAPP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必须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有新的发展,要解决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问题,必须在一些基础

理论和基础科学方面有新的突破,如在生命科学、数学等方面要有新的突破。由此可见,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智能化CAPP系统的发展仍将是在充分发挥人的智能优势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各种人工智能技术,实现CAPP系统的智能化。

通过以上论述,相信大家对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与人工智能以及AI在CAPP中的应用有了一定的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CAPP系统必将在知识获取、表达和处理的灵活性和有效性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提高CAPP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从而提高现代制造技术水平,是我国由制造大国成为制造强国。

篇10

 

我国社区智能化起步比较晚,随着近年来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住宅小区的智能化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我国智能化小区的技术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其相应产品的开发也还停留在单一功能阶段。因此,大力发展智能社区网络系统的构建,使小区智能化产品向集成化发展,由单一功能的专用产品向多功能集成化、一体化系统发展成为社区建设的重点。 

1构建智能社区网络系统的目的 

智能社区系统是将现代建筑技术与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及自动控制技术进行密切结合,为小区提供更完善的服务和管理,为居民生活提供智能化管理手段,提高社区的物业管理水平,以实现快捷、高效的物业服务,为居民提供更便捷、更安全、更舒适的居住环境。 

1)物业服务与管理。包括如下几项:物业的综合信息服务,如收费、结算等信息服务;远程抄表及管理,如水、电、煤气、暖气的抄表与收费等;车辆的出行、停放管理;公用设备的监控和管理,如垃圾储运、园林浇洒、排污等;电子公告牌的管理、小区广播或音乐播放的管理等。 

2)安全防卫。小区出入管理、社区周界防卫、电子巡逻、电视监控、对讲与门禁控制、防盗防宰报警、紧急求救等。 

3)多元信息服务。综合信息网络,如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internet等;公共电视、vod点播;开关的远程控制等。 

4)家庭办公智能化。家庭远程办公、室内环境的调控、家电智能化控制等。 

2构建智能社区网络系统需要遵循的原则 

从构建智能社区的目的可以知道,社区的智能化就是为了综合提高居民居住环境的质量。因此,构建智能社区网络,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前瞻性原则。住宅智能化建设是以适应社会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要求为前提的,因此,构建智能社区要有前瞻性。例如,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家庭的家用电器是非常缺乏的,住宅建设也就无需考虑电气设备的所需的配套设施及放置空间,而近些年来,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已经普及到家家户户,因此,住宅建设中就要通盘考虑相应的配套措施。如电话、电脑的布线及相关信息的接收平台等,都需要考虑在内。此外,小区是一种使用寿命很长的大件商品,所以,要选择具有一定超前性的智能化系统技术和智能设备,以免因为技术的落伍造成智能化社区性能太低而被淘汰。 

2)成熟性原则。在考虑技术设备前瞻性的同时,也要注意所选技术的可靠性和成熟性,保证智能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实现最大的投资效益。 

3)兼容性原则。作为依托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智能化设备系统,因其技术更新换代升级比较快,所以,无论是系统设备还是操作软件,都要具有很强的兼容性,以避免因为硬件种类的不同而系统不兼容。 

4)升级性原则。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社区智能化系统的规模、技术水平、功能都将不断的提高,居民对住宅社区的智能化需求也将不断变化,因此,智能社区系统要把未来的可能性和系统的适应性放在一起考虑,以满足智能化小区服务的升级发展要求。 

3构建智能社区网络系统的建议 

构建智能社区网络系统不但是企业单方面关注的课题,也是政府加快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构建智能化社区也要综合社会发展的各种因素,要统观全局、科学规划,加速发展社区的智能化。 

1)政府与企业形成联盟,共建智能化社区。社区智能化是政府推进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也能够更好的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同时,社区智能化建设也为企业开辟了一片新市场。如果政府能够积极引入企业投资,在相关项目上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并给予企业以政策支持,不但可以减轻政府信息化建设的负担,还能壮大社区信息化建设的队伍,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 

2)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选择发展模式。因为每个国家的具体状况不同,因此,各个国家的社区智能化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中国是个幅员辽阔的人口大国,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质量及地域特点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在构建社区智能化系统的发展模式时,绝不能一概而论。一定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域特点,制定相适应的发展模式。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借鉴国外的某些比较成熟的社区智能化发展模式,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完善宣传模式,加大宣传力度。目前,我国很多地区都已开展了社区信息化服务工作,如社区网站、社区娱乐系统等,为市民提供了各种智能化服务(餐饮、教育、维修、家政等)。但是因为没有健全的宣传系统,宣传方式单一,宣传力度不够,很多居民并不了解社区所提供的这些服务,这就使得很多社区的智能化设备形同虚构,没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导致参与企业投资效益很低。这样,肯定会影响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也未能够达到社区信息化利国利民的目的。所以,应该加大社区智能化的宣传力度、完善宣传模仿,让社区居民都能够了解并意识到智能化服务带给他们的便利和好处,并促使其尝试使用。 

4)利用智能化设备提供教育学习机会。随着我国计算机网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产品的普及,网络成为最便捷、信息量最丰富的媒介。如果能够通过社区服务网站提供居民所需要的信息,将会迅速的促进社区智能化的发展。针对我国目前部分中老年居民缺乏使用互联网能力的现状,还可以通过社区智能设备,为居民提供网络教育培训,给居民提供学习的机会,这将会培养社区居民使用互联网的能力和习惯,促进社区智能化的普及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韩玉坤.居民社区网络管理平台的开发[j].信息技术,2006,06. 

[2]李凤安.网络社区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7,03. 

篇11

中图分类号:TP2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由于智能建筑发展迅猛,而且技术更新周期愈来愈快,又涉及多个学科和多个管理部门,因此相对于智能技术的发展,其项目管理已远远落后了。本论文正是基于这种背景条件下展开研究。论文结合作者参与的某电信枢纽楼的智能化工程项目,对智能化建筑各个阶段的项目管理展开讨论与研究,并对智能化建筑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根据网上资料解释,所谓的智能化建筑指的就是将建筑、通信、计算机网络和监控等各方面的先进技术相互融合、集成为最优化的整体,具有工程投资合理、设备高度自控、信息管理科学、服务优质高效、使用灵活方便和环境安全舒适等特点,能够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化新型建筑建筑。

二、管理上的问题与现状

1、有些开发商对智能建筑的内涵和复杂程度了解不深,对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状况知之甚少,也就重视和投入不够。专业技术人才配备不够,更没有重视专业人才的知识更新和学习提高。2、对规范和标准的学习和掌握不及时、不全面,更谈不上深刻理解和有效实施。3、对市场的需求了解不多,对自己开发的项目定位不准。4、注重“概念”操作,把“智能化”当成楼房销售的卖点,把精力和资金放在做秀上,不注意扎扎实实地做些实际工作,使买了房子的人大失所望,发现“智能化”不过如此,大有上当受骗的感觉,这种不实事求是的投机行为和“时髦”的炒卖现象,只能将建筑智能化根本引入歧途,从而抑制了市场需求。5、“重建轻管”的现象比较普遍,建设期忽视智能建筑物业管理的介入和技术人才的引进与储备,管理意识落后,不知道智能建筑的高新技术含量高,同样需要高含量的知识型管理。多数购房者还不易接受智能建筑是高投入的知识性管理,只要求高标准的管理与服务,不接受相应标准的收费。物业公司也不愿意高薪招聘熟悉或精通智能建筑技术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系统运行中的一些小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使系统不能正常运行,无法实现智能建筑给投资者带来的应有效益。6、不能对智能化系统提出切实可行的设计要求,对图纸的设计标准、设计质量判断不准,对于工程承包商在设计和施工上的投机取巧行为,不能及时发现和识别。7、没有形成对工程技术于质量方面把握和控制的方法与程序,尤其对设备和产品的质量、性能与真伪缺乏辨别能力和检验手段,对安装和检测、验收过程缺少有效的控制程序和控制办法。8、贪新求全,片面听信供应商的什么“跨世纪”、多年不落后等虚假广告宣传,不知道始终保持先进是不可能的。因为工程总是滞后于科技的发展,且最新的不一定是最好的,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应的。真正能做到“综合考虑、优化设计,既能满足各子系统的功能,又能实现系统集成”就是比较理想的了。9、在有些打着智能建筑招牌的建筑中,各功能开放性不足,各子系统相互独立,自成体系,信息不能互通,资源不能共享,根本未实现系统集成,给系统升级和网络互联带来很多困难和后遗症。10、确定一个合理的价格应该是项目成败的基础。但有些开发商尽量压低投资,造成建筑物功能、档次下降,智能化系统肢离破碎,智能建筑虚有其名。要知道低于合理的价格时,就不可能得到好的系统,很容易掉进价格的陷阱。

三、智能化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重点

1.技术管理

设计是智能建筑建设的龙头,设计方案考虑得是否周密将直接影响最终达到的效果。而智能建筑的设计又不同于建筑其它专业的设计,如建筑、结构、水暖、电气设计等均由设计院完成,承包商只需按图旌工,有什么洽商、变更也都由设计院来认可。而建设部颁发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管理暂行规定”第十条规定“系统集成商必须根据工程设计单位提供的资料、图纸进行有关专业系统的深化设计,系统深化设计必须在与设计方案协调统一的条件下迸行优化设计、系统调试,在系统运行之后对物业管理人员提供培训、技术支持和维护服务。”因此,一般情况下,在设计院的电气工程师开始设计工作时,所有的智能化产品的选型都没有确定,设计工程师只能根据一些通行的原则,给其它专业提条件,为智工程硕十学位论文 第五章智能化建筑施工项目管理能化各子系统今后的深化设计创造条件,而他们做出的这些设计图纸,往往在后期因现场情况,设备选用情况、用户需求等变化极大可能作废或变化很大。

根据合同和设计要求,应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确定智能化各系统之间,以及每个子系统与机电设备、土建、装饰专业之间的工程界面,以及产品供应商、工种承包商及施工单位之间的工程范围,职责界面的确定,以及在工程实旋过程中这些工程界面的修改调整和再确认工作。

智能化系统工程界面的确定是系统开通的必要条件,是智能化工程中技术管

理的重点或者难点之一。工程界面的确定通常包括:设备材料供应界面的确定,

系统技术界面的确定,设计界面的确定及施工界面的确定。

抓好技术和施工设计图纸及其资料的审核。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涉及专业、

工种面较广,必须在施工前做好对智能化系统工程技术和施工设计的审核,及时

发现问题和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确保工期、质量和减少返工,尤其对智能化系统

工程而言必须对上述图纸、资料进行审核,以确保工程合同中的设备清单、监控

点表和施工图中实际情况这三者一致,也就是监控点表的每一个监控点在图纸上

必须有反映,而且与受控点或监测点接口匹配,其设备数量、型号、规格与图纸、

设备清单一致,这样才能确保系统在硬件设备上的完整性,并符合接口界面、联

动、信息通讯接口技术参数的要求。

2.实施过程管理

除了满足常规的工程管理外,对智能化建筑工程更应该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专业与工种之间的协调配合。智能化建筑工程涉及土建、装饰、空

调、给排水、供电、照明、电梯等专业,在某种意义上建筑智能化工程是配合工种,在工程现场必须与上述专业密切配合与协调,尤其在阀门、水管温度传感器、流量计和水流开关及其安装、开孑L位置、凸台焊接、风门与执行器的配合等,均须与相应工种协调配合。

(二)加强工序之问的检查与验收。由于弱电工程的配管、线、槽和线路敷设

设备安装及调试,可能是不同的施工单位施工,因此当每个工序或工种施工结束后,必须填写相应的施工记录或安装表格,进行单体设备安装和穿线、接线时,必须按照隐蔽工程和相应的工程验收规范和设计图纸要求并进行交接验收,做好单体设备的测试记录,提交较完整的工程技术档案资料,以确保工程质量和防止扯皮。

四、结语

随着智能化系统良好的运行效果和整体系统优势逐步被大家认可和接受,从

中深刻体会到智能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必须尽可能采用标准化、模块化和系列化的设计,系统设备的配置应具有通用性强、开放性好、系统组态灵活、控制功能完善、数据处理方便、人机界面友好以及系统安装、调试和维修简单化,系统运行互为热备份,容错可靠等。前端一体化、系统集成化必将成为智能化建筑项目管理总结能系统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檀秋芬 浅谈智能建筑的发展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7)

篇12

我们正在步入个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新时代,图书馆事业亦未曾落伍,图书馆紧跟信息化时代的步伐,“十七大精神”对文化事业提出的要求,对图书馆事业来说是一个新的机遇和挑战,图书馆事业将谋求更高层次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个性化的用户信息需求引导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向个性化转变有效推动了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发展。

一、个性化特色服务主要表现形式

1.定题跟踪服务

根据用户所提供行业或企业的基本情况确定跟踪的媒体,围绕其业务领域、关注热点问题以及同业竟争情况进行国内外媒体跟踪,提供监测和报送服务。还可以依靠丰富的文献资源和资深咨询人员,根据用户需求,在全面检索文献的基础上对文献进行进一步的加工,针对文献的特点,加以分类、总结,为用户提供史专业的服务。

2.新科技查询服务

科技查新是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和科技管理等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它可为科研立项、科技项日评估、验收、奖励、专利申请、技术交易与人股等提供客观评价依据,为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服务。

3.电子信息及检索服务

图书馆以覆盖各学科领域的电子期刊,博硕士论文、学术会议论文及中、西、日、俄文等世界著名检索期刊及国内外联机数据库为依托,以环境幽雅、设备先进的电子阅览室及文献检索室为窗口,由专业的文献检索馆员为国家重点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和广大读者提供电子文献检索服务、论文查证服务、代检代查服务。

4.企业信息服务

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图书馆拥有无法比拟的信息资源、人才技术及业务网络优势,在为企业用户提供服务时会得心应手。建立图书馆企业信息服务中心,聘请有从业经验的信息咨询师,以优秀、诚挚的服务和专业的技术为用户提供公众媒体信息过滤、提炼、分析等优质的全方位资讯服务。为客户提供包括英语、俄语以及一些小语种的翻译服务。

二、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特点

目前,国内外许多数字图书馆都推出了各自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从广度和深度上看,服务形式各有不同,服务效果各有长短。综合分析,这些服务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字化资源的利用率,并呈现出许多更具有发展潜力的特点。

2.1服务方式个性化

传统信息服务‘以一适全”的模式难以有效地满足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而个性化的信息服务系统通过高效、便捷的用户分析、交流与反馈机制为用户量身定做合适的信息内容和系统服务。它的服务方向与措施是以用户的各种个性化特征和需求为牵引的。

2.2信息提供知识化

个性化信息服务强调由信息提供向知识提供的转化,以及隐性知识的挖掘和显性转化,即信息提供的知识化。建立知识化的资源库群和服务体系,提供能够用于决策支持、科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知识化、个性化服务。

2.3服务手段智能化

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是利用各种智能化信息技术,如个性化定制、数据挖掘、人工神经网络等提供智能化的信息服务。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系统将充分考虑用户的检索知识和经验相对不足,更理解用户的智能化信息服务手段。Agent智能技术就是目前能实现数字图书馆的智能化服务的重要技术之一。它能跟踪用户的信息活动,自动捕捉用户的兴趣爱好,主动搜索可能引起用户兴趣的信息并提供给用户。

2.4服务模式集成化

数字图书馆是个集多种智能化技术于一身、融多种信息资源于一体的综合性的信息资源库。集成化是指针对某特定领域或特定用户群的信息需求,集成多种信息技术把多种服务形式与分布式管理的信息资源集成为有机的整体,使用户得到面向主题的“一站式”的信息服务。

2.5服务形式主动化

个性化信息服务通过建立用户模型,对用户的个性化特征和信息需求进行分析,把握用户的专业力向,调整服务角度和内容,利用智能技术、信息推送技术、信息过滤技术等,及时主动地将符合用户兴趣和需求的信息随时推荐给用户,不必等待用户的信息请求,这样既节省了用户的时间,又提高了服务效率。

三、更好的利用个性化服务于众的形式

现代化科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处不在的便利,图书馆也应积极了解科技发展动态、学习新生事物,做到推陈出新,积极利用现代化手段服务于自身事业。

我们时刻握在手中的通讯设备—手机也可以应用在图书馆服务业中。利用手机短信服务或手机上网,可以将图书馆中的某些业务或信息实时传达给读者,如浏览网站、图书查询、新书推荐、借阅查询等,甚至还可以通过手机完成书籍的借还、对图书馆举办活动的参与等,实现与图书馆的积极互动。

“无线图书馆”已不是梦,无线上网技术也可以应用到图书馆事业中。它去除掉了以往靠网线的繁琐连接方式和空间的占用,它的存在将使图书馆内各个角落充满着信息化和网络化,只要利用一部可以上网的设备,就可实现互联网的畅游,使读者真切感受到图书馆的现代化气息,可谓是一座实实在在的网络化图书馆。

总之,个性化服务是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和信息资源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争先运用现代新技术手段建立的高度集成化、个性化、开放化的信息服务系统。力图达到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传递网络化、信息利用共化、信息提供智能化、知识化以及信息服务集成化、个性化、多元化的服务效果。

【参考文献】

[1]马维华,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发展研究。郑州大学学报,2006,39(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