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23 15:42:2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专题教学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专题教学论文

篇1

二、发挥兴趣小组阵地对语文教学的促进功能

兴趣小组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延伸,具有拓展语文教学空间,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重要功能。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应当是生动活泼的,但是课堂的时间和空间因素制约了语文教学的进一步拓展,此时,教师可以发挥兴趣小组的作用,将语文教学从课堂向课外进行延伸。首先,在兴趣小组设置上要紧密结合教学实际需要和学生兴趣爱好,让兴趣小组成为课堂教学重难点的拓展环节,如作文学习难度较大,教师可以在课外组织作文写作技巧训练兴趣小组,再比如学生朗读能力不足,教师也可以在课外开设朗读兴趣小组,对学生进行发音和情感朗读技巧方面的指导,兴趣小组应当紧扣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学生能力状况。其次,兴趣小组的活动应当体现学生自主原则。教师帮助学生成立相应的兴趣组织,还要安排专人负责,让学生自己确定活动的内容,拟定活动计划与进度安排,在课余提供充足时间让他们自主开展活动。有了这样的基础,兴趣小组的活动能够有效地组织起来,学生在充满兴趣的氛围中开展语文知识点的探究和能力的训练,将会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

篇2

二、大专院校课程设置探讨

1、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教学素质

教师教学素质的提升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提升自身的素质,具有现代化的教学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主动的对体育教学进行创新,让体育教学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教师在体育课堂的教学中,对学生给予技术上的指导,让学生有更大的乐趣来学习体育项目。将学生放在体育教学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进行训练的积极性。教师培养学生独立进行体育项目训练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在体育锻炼中得到体育与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师提升自身的素质,对于学生而言,也有一个很好的榜样作用。学生看到教师都在努力的训练了,学生也就自然的会努力锻炼。

篇3

通过我们对一些中专学校的调查发现,很多中专学校存在着体育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的状况。在体育课程上,授课内容是教学任务中统一要求的内容,教师首先让同学们进行热身练习,热身完毕之后,教师示范体育项目的标准动作,学生按照教师教授的标准动作进行练习。这样单一的教学方法既缺乏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关注,又没有考虑到学生身体素质和爱好的差异性,很容易使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枯燥无味,难以高效地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

1.2体育教师自身素质不高

一些中专学校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缺乏也使得体育教学趣味性不足,体育教学目标难以顺利实现。首先,一些教师基础体育知识缺乏,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够对同学们进行科学的指导,导致同学们在体育课程中容易受伤,这使得很多学生对体育课程存在畏惧心理,不能带着高昂的兴趣完成体育学习。其次,一些教师自身能力不足,不能够创造出充满趣味的体育学习环境。他们不能够将体育锻炼融入到游戏当中;不能够开发一些小的锻炼方式,将体育锻炼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更不能够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开展针对性的训练,这使得体育课程枯燥乏味,学生难以融入其中。

2提高中专体育教学趣味性的方法研究

2.1对中专生的身体状况和体育爱好进行充分的了解

可以通过学生的体育爱好进行引导的方式来促使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增强。中专体育课程有着一定的教学任务,这些任务规定了中专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体育课程的必修内容,基于此,教师在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体育课堂分为两部分,先教授学生必修的内容,使学生基本体育素质不断提高。然后,再对同学们的体育爱好进行培养和发展,使得同学们能够在兴趣爱好的推动下对整个体育课程产生兴趣,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2.2创造愉快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对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有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愉快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学生主动进行体育学习,有助于学生在快乐的心态下接受和巩固体育课程内容,所以,我们需要创建愉快的教学环境。首先,教师要亲切和蔼地对学生进行示范和指导,在对学生不标准的动作进行规范时要幽默风趣,并且对学生多加鼓励,避免因为过于严厉而打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其次,适当地在体育课程上开展竞技体育,让同学们在竞争与合作的氛围中获得体育学习的成就感,提高体育学习兴趣。

2.3提高中专教师的整体素质

教师是体育教学活动的实施者,其自身素质的高低关系着学生能不能对体育课程产生兴趣,能不能在愉快的心态下学习到科学的体育知识,能不能培养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等。所以,我们一定要注重提高中专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保障体育教学的科学进行,避免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受到伤害。

2.4在体育课堂上引进体育游戏来增强体育课堂的趣味性

体育游戏结合了体育的锻炼性和游戏的趣味性特征,能够将同学们的兴趣充分吸引到课堂之中,使其在轻松的环境和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体育教学目标。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在体育课堂上引进体育游戏,以增强体育课堂的趣味性。例如,长跑是较为枯燥,同时,对同学们的体力考验较大的运动项目,我们可以通过设置“警察抓犯人”的体育游戏,来提升同学们的参与兴趣。选取两名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来担任“犯人”,其他同学扮演“警察”追捕“犯人”,来让同学们用追逐的方式来完成长跑练习。这样,在好胜心和趣味性的推动下,长跑的困难性能够有一定的降低,体育课堂的教学目标也能够更加高效地实现。

篇4

2实践课程的考核机制仍然不完善现在的学生,特别是刚从初中上来的低年级的学生,大都还处在传统教育体制的阴影下,实践课程不单独考试,学生就不重视本门课程的情况还是很严重的。由于整个专业课程内容不同,性质也有一定差别,实践课没有系统的、完备的考核标准,绝大多数的课程都是实践报告来考核的,而实践报告这种考核方式的随机性很大,有很多同学会因为图方便,而将其他同学已经写好的实践报告借鉴过来只是稍加改动就交上去,而最后得到的成绩就差不多。这样学生自然就没有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如此恶性循环,实践课程的作用就收效甚微。

3“双师型”师资力量的不完备现有的实践课程教师大多是由校内的理论课专业教师或实习老师协助来完成,有的教师教学是从课本上学习来的,他们的教学内容往往不能与实际工作过程接轨,进而出现理论与实践二者不能有效结合的问题。有时学校会启用校企合作中聘任的企业人员,他们的教学能力还有待于提高。现在大多数的中职学校都存在这种问题,这是中国传统教育体制的弊端,在新的教育教学体系下,这种问题不应再发生。

二多层次教学体系的建立

1协调好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要建立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就要协调好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在不影响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增加实践类课程的上课频率,使学生可以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相融合,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消化理论知识,进而达到更好地学习效果。这样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讲,无疑是一个提升他们动手能力的好机会。

2必要的理论课程完成后安排更多更加完善的后续训练要建立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就要为学生安排更加完善的后续训练。要给学生安排更多的校内外实际岗位实习。必要设置一个综合性实践内容贯穿课程始终,注意与先修课程的呼应,增强课程之间的关联度。可以使用教学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的分析,结合各章的知识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既可有效覆盖课程的重难点,又接近园林专业的实际需要,使学生了解园林设计的各阶段任务与工作,掌握各个阶段的设计方法,充分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3制定专业的系统的考核机制要建立多层次的教育体制,就要制定更加专业的系统的考核机制。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理念应是“以就业为导向”去培养学生。那么考试的考核机制也要向这方面倾斜,所以考试应重视对实践能力的考核。由纸质试卷考试方式向真正的实际操作进行转变,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有更加好的未来发展。考核过程中设计综合素质考评方案,强调过程考核,发挥评价体系应有的指导作用。这种更加新颖的考试机制并不拘泥于考试卷,多样的考试形式也更加能被学生所接受,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用多样的考试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更加真实、更有效果。进而达到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的全面了解,更加能够知道学生还在哪些方面有所欠缺,以至于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对这些知识与技能的教学。

4增加更多的师资力量投入到实践教学当中去要建立多层次的教育体制,就要增加更多的师资力量投入到实践教学当中去。对于学生教学,师资无疑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想教好学生,就要投入相应师资力量,只有把相应的师资和相应的教学力度提高上去,学生才会对这门课程足够的重视,进而对该门课程进行努力的学习。也许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的强制学习也许会让学生暂时反感,但是这对于他们的学习是有利的,教师就应该去这样做。那么学校就要招聘更多更好的老师,特别是既懂理论又有实践工作经历的“双师型”省、市教师,更好投入到实践教学当中去。

篇5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8-0043-03

“在理论上,没有人怀疑学校培养学生优良思维习惯的重要性。但是事实上,这个看法在实践上不如在理论上那么为人们所承认。此外,就学生的心智而论(即某些特别的肌肉能力除外),学校为学生所能做或需要做的一切,就是培养他们思维的能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容易引发问题的情境,这就需要学生养成问题意识,主动地进行课堂提问。波兹曼(N.Postman)等指出,“一旦你学会了如何问问题,你就学会了如何学习”,它能造就“一种迥然不同、更为大胆、更富有潜力的理智”,也是生存于这个飞速变化时代的重要工具。欧美各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了课堂提问主体的转换。在我国的实际教学中,教师依然掌控着课堂提问话语权,很少甚至从未自觉思考如何使学生敢问、愿问、善问,学生的问题意识得不到培育,求知的天性正在消逝。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不仅能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而且能推动其高级思维和社会属性的发展。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教育观念的变革,学生提问将日益受到重视,师问生答的单一模式不应继续延续,倡导课堂提问的学生主体转向具有重要的教学论意义。

一、学生提问促进知识观的转型

传统教学中,教师不鼓励学生对被认为是客观真理的知识提出质疑和猜测,学生只要掌握了书本知识或间接经验就被看作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完全掌握课本知识就是一名优秀学生。这本质上是典型客观实在论知识观在教育教学中的体现。从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到17世纪客观的理性主义认识论占绝对统治地位,都将知识的性质看成是“客观性”“普遍性”和“价值中立”的,是独立于人类经验之外的规则、既定的程序和不可质疑的真理。接受这种真理式知识观教育而成长为教师的人,在教学中,不仅忽视了自己作为教育实践主体的主观判断能力和专业自力,而且也忘却了在教学中思考如何让学生拥有打破知识客观性、权威性的意识,如何让学生积极建构个人生活经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在生命化的个体知识以及如何让学生富有质疑文本知识以切实发挥主体能动性的勇气。

伴随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人们的知识观发生了显著变化,开始对知识“客观性”“普遍性”“价值无涉”进行反思,进而承认知识的文化性、境域性、价值性,认为知识的产生与获得并不是对客观现实本身的真实反映,而是来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个体在认识过程中总是以其特有的经验和方式对现实进行选择、修正并赋予现实以独特的意义。由此,知识可以分为公共法定知识和个体主观知识或者过程性知识和结论性知识,个人经验胜的主观知识开始发起对公共法定知识这一客观主义知识的挑战并占有一席之地。而产生个体主观知识的过程性知识也开始备受关注,不再一味强调法定的结论性知识,因为人们逐渐认识到过程性知识的习得能够产生更多的结论性知识,结论性知识正在由过程性知识不断创造。

尽管知识观已经出现了这样的转型,但在教育领域中,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获得,依然停留在对结论性知识的记忆中,忽视对过程性知识的意义建构与体悟;公共法定知识依然排斥着个体主观知识,学生的问题意识难以激发,被动地接受知识依然代替着学生主动提问,个人知识不被认可。

“所有的知识都是社会建构的,换句话说,所有的课程都反映了某些社会群体的利益。”“作为权力控制产物的客观课程知识理应允许批评和质疑,而且知识观的转型承认了知识的非绝对客观性,那就意味着学生可以对部分知识进行质疑,学生能有自己的发现,运用个体知识来解释、建构客观知识。基于自身生活经验、文化背景、价值取向的学生主动提问既是乐于求知的具体表现,也是对封闭的客观知识的质疑,是不同的学生根据自身需要和已有认知图式在互动对话中进行自主选择和积极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使我们看到知识的客观性、普遍性、价值中立性开始隐退,知识的开放性、多元性、建构性加速显现,人文知识开始渗透进课堂,生活经验知识开始融入教学。当学生成为课堂提问主体时,我们会看到学生以知识的鉴赏力、判断力与批判力为标志的内在发展,而非以追求知识的记忆、掌握与运用为标志的外在发展,他们将赋予知识以新意义、新价值。

二、学生提问促进教学观的嬗变

课堂教学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传递人类文化知识,这些知识多指间接知识、书本知识或理论知识,它不给学生的直接知识以一定的地位。在“教学是一个以获得间接知识为主的过程”这一观点影响下,课堂教学成了不顾学生直接知识的间接知识传授过程,这样,教师教学就是教书,学生学习等同于读书。教学就是解决好“如何有效地呈现这些有价值的知识”和“如何有效地掌握这些有价值的知识”的问题。其隐含的假设是:教学可以将知识单向地传递给学生,教学就是让学生接受既定的知识真理,学生的批判与创新被认为毫无必要,甚至是对教师和权威的公然对抗。这种教学观的弊端在于重结论轻过程、重理性轻感性、重同一轻个性。我们不禁追问:如果知识完全可以单向传递,为什么教师不让所有学生获得同等的知识?不同的学生接受相同资源但效果不同,这说明知识的传递要同化为个体知识,既需要教师和课程资源的传授,又需要学生自己建构,两者不能对立或割裂。

而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占据着绝对话语霸权,教师提问代替了学生思考,只有师授生受的单向教学过程,没有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互动过程。忽视个体情感和独立思考的传统教学强调客观真理性知识、结论性知识,作为课堂提问唯一主体的教师,将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知识,把教材视为圭臬,不会也不愿去挖掘教材中存在的空白点和学生兴趣的激发点。这样,课堂上没有质疑,没有创新,没有生命活力,致使教学在过度强调知识汲取的同时,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注。学生对文本知识掌握的非常好,提取和储存速度很快,但却没有独立思考、批判思维、创新思维的能力。当学生也成为课堂提问主体时,他们所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必将拓展教学内容,促使教师不断开发利用新的课程资源以提升学生思维的缜密性,而学生的生活经验、个体智慧等则会成为教学内容的重要来源之一,这就确立了个体主观知识的合法地

位,也将使课堂教学的过程实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让教学成为焕发生机活力的探究过程、动静结合过程。

在动态教学中,不仅需要教师有效的课堂提问,也呼唤学生的主动提问,教师的有效课堂提问应为学生的主动提问创设条件并与之思维碰撞。学生求知的过程就是求问的过程,成为课堂提问主体的学生,不再只是单一地接受知识,而是会主动探究、积极参与、活跃思维,将线性的、确定性的、控制取向的知识传递过程重构为掌握基本知能、关注动态生成、注重个体体验的意义建构过程,使对话与互动的教学过程成为现实。学生的主动提问产生的深层互动和对话,使知识与学生的经验世界、成长需要沟通,与发现、发展知识的人和历史沟通,也就是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的状态,与人的生命、生活重新息息相关,使它呈现出生命态。学生成为课堂提问主体时,他就是一个反思者、批判者、生成者、加工者,其逻辑思维能力、系统语言表达能力、元认知能力都将得到发展。虽然他不会把学习看成是一个决乐的过程,但在他成为课堂提问主体的教学过程中,会经历许多学习本身所带来的荣耀和快乐的事。学生提问促进教师观的更新

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决定了教师作为知识传递者和社会代言人的合法身份,教师的作用在于将所要传授的知识尽可能牢固地储存在学生的大脑中。弗莱雷(P.Freire)认为,在这种“储存式”教育中,教师是作为学生的对立面出现的,教师的任务是“把自己认为能构成知识的信息存储物‘灌输’给学生”。这种教育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对灌输的知识存储越多,就越不能培养出其作为世界改造者对世界进行干预而产生的批判意识”。因此,弗莱雷主张进行提问式教育,使人们形成批判性认识他们在这个世界的存在方式的能力,能通过对世界进行改造而把自己的创造注入这个世界。在提问式教育中,不仅有教师的提问,还要引导学生的主动提问,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的“解放”“批判”和“发展”,才能改造世界和创造自己。正是有了学生的主动提问,教师由权威者转变为对话者,不再把对方作为客体去改变,而是通过交换看法,把对方视为知识的可能性源泉,从各自原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学会阐释、学会倾听,通过平等、相互接纳的学习氛围,在经验共享和探索未知中成就双方的主体性,实现双方的更新与发展。

在对话的交互关系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和给予者,而是通过对话启迪学生的智慧,因为对话是探索真理和自我认识的途径。“通过对话,学生的老师和老师的学生之类的概念不复存在,一个新名词产生了,即作为老师的学生或作为学生的老师。在对话过程中,教师的身份持续发生变化,时而作为一个教师,时而成为一个与学生一样聆听教诲的求知者。学生也是如此。他们共同对求知过程负责。”对话并不否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只是认为教师的地位要从绝对主体转向师生交互主体,让学生也成为课堂提问的主体。当学生也成为课堂提问的主体时,教师将从“真理”拥有者的“圣坛”上走下来,其不可动摇的话语权威将得以消解,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以“产婆”的身份乐于与学生开展对话,引导学生主动提问、发表个人见解。学校教育也就达成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社会品质的目标。

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经验和生存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努力使学生成为课堂提问的主体,让学生拥有课堂话语权,进而促使教师主动对教学内容加工和创新,实现主体地位的回归。作为对话者的教师将从依靠制度等因素而获得的“外在”权威,走向依靠自身品质和人格魅力而获得的“内在”权威,师生之间将从。“对立”走向“对话”。在这种尊重差异、包容多元的多向、平等、富有成效的师生关系中,作为对话者的教师能够更好地发现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创造性潜能,让学生实现自身作为生命体在课堂教学中的意义和价值。

四、学生提问促进评价观的拓展

知识传递式教学观下,作为权威的教师将学生是否掌握客观真理性知识、是否达成预期目标作为学生评价标准。这种评价过分注重教学目标的结果,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课堂互动情况。在这种目标取向的评价观指导下,评价功能仅仅局限于对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情况的甄别和分等,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评价内容仅仅强调教材中的客观知识,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表现以及不断建构的个人知识;评价方法也仅仅追求绝对的量化,忽视了对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的质性评价。课堂提问学生主体转向的提出,在推动知识观、教学观、教师观转型的同时,必将促进学生评价观的拓展,特别是评价时间和评价内容的拓展。

篇6

下面就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浅谈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培养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

1、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的抽象性的学科。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造成了“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学时,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2、应加强教学语言的艺术应用,让教学生动、有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随时观察全班学生学习情绪,更要特别注意观察“学困生”的学习情绪,学困生往往上课思想开小差、不集中,他们对教师一般性按部就班式,用枯燥无味的语言讲课听不进耳,对数学知识也不感兴趣。这时,教师应恰当运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甚至间或讲一点笑话、数学故事,有时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注重情感教育。“学困生”他们的情感都较丰富,他们需要教师对他们多关心、多爱护和尊重,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将丰富的情感化为自尊。因此,当他们有所成绩时,教师要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应该及时予以表扬。只要“学困生”接受教师,那就会及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学生中不仅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为人师表,而且还要注意对“学困生”实行情感方面的教育。充分肯定学困生的优点,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

二、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1、纠正学生不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不少“学困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学习意志不强,生活懒惰,上课迟到或逃学,上课思想经常不集中、开小差,作业不及时完成或抄袭,根本没有预习、复习等所造成的。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好行为规范的养成。

2、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难易程度,要注意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转化;甚至可以分层次的布置作业。例如可以让一些“学困生”晚上回去把课堂做过的练习再做一遍作为家庭作业。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学困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教师要注意克服急躁冒进的情绪,如对“学困生”加大、加重作业量的做法。对待“学困生”,要放低要求,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谆谆诱导的方法,从起点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补习功课,让他们逐步提高。

3、大部分“学困生”学习被动,依赖性强。往往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死记硬背,不愿动脑筋,一遇到问题就问老师,甚至扔在一边不管;教师在解答问题时,也要注意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应用,逐步让他们自己动脑,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不要给他们现成答案,要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解答中出现的错误,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三、认真把好考试关,注意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篇7

有人曾说: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那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育呢?是否能有效地转化“差生”,是学校实现素质教育重要的环节。我从事教学工作十几年了,在教学过程中,每届都碰到了一定数量的数学学习上的差生。怎样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认真研究的问题。在这方面我摸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本文试分析小学阶段“差生”的原因,探求转化“差生”的几点教育教学措施,为提高整体素质服务。

一、小学数学差生的形成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源复杂,差异悬殊。每个学期,我们学校中总要转入一些学生,每个班级中总有一些差生。如今语、数、英三门功课压在学生身上,担子还是比较重的,而无形的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

2、兴趣不浓,积极性低。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抽象性的学科。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使差生在学习数学的许多方面发生障碍,再加上学习数学本身是枯燥的,或由于自身的智力问题,因而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布置的练习漠不关心,若无其事。解题过程没有步骤,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缺乏积极思考的动力,不肯动脑筋,总是漫不经心;

3、学法不当,缺乏信心。古人云:给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说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差生在这方面就是缺乏好的学习方法,有的差生很努力,但就是不得法,只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会触类旁通。再者,上课听课效率不高,重难点抓不住,别人一听就懂的事情,差生就是弄不明白。久而久之,缺乏学习的信心;

4、贪玩好动,自控力差。一般来说,差生比较贪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能力差,这是由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心理特点所决定的。如数学作业没有完成,就和别人一起在玩了,当天的没学明白,以后又学了新的知识。于是,没明白的越积越多,终于停滞不前,数学不像语文,数学是前后有联系的,是系统学习的,不进则退。因此教师的作用就是要对差生引导和督促;

5、复习预习,遇难不究。差生往往表现在缺乏有效的复习和预习,甚至不复习和预习。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再好的记性,再好的脑子也需要勤操练。预习时遇到一点难题就不想探究,不把问题列举出来,打些小问号,做些小笔记,总有一种依赖教师的想法,怕吃苦,怕动脑。长此以往,形不成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往往对以后的学习处于被动的地步;

6、师生情感,不够融洽。差生一般来说不受教师们的欢迎,主要受考试,竞争等影响,认为拖后腿,导致教师上课不再让差生发言,有时甚至发生言语、动作的冲撞等情况。因此差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认为教师你看不起我,你的数学课上得再生动,再好,我也不听,这主要师生关系不够融洽所致;

7、家庭教育,重视不足。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姆认为:造成学生学习差异的主要因素不在于遗传或智力,而在于家庭和学校环境不同。是的,学生学习不良,不仅有智能迟滞,还有生理、心理等内在因素,更有造成身心变化的外界因素(家庭、社会、学校等)多方面的影响。如有可能是家庭的原因,父母迷于赌博、父母离异、家境困难、重视不够漠不关心等;总之,在他们的身上缺乏独立性,自信心、目标性,久而久之,先是厌学,而后放弃,为了要应付考试,只得背着沉重的包袱,硬着头皮去学,其实哪里听得进去,死读死记不求甚解,或干脆放弃不学,作业拖拉。正是由于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严重地影响着差生的智力发展,阻碍了差生学习上的点滴进步。

二、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对差生要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

1、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差生。应该说任何学生都会同时存在优点和缺点两方面,对优生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对差生则易于发现其缺点,而看不到优点,这种不正常的现象有碍学生进步。有一位伟人说过:人来到世界,他总有一样生存的本领,我们要看到他的“闪光点”。

2、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我们教师应当看到:差生的今天比他的昨天好,即使不然,也应相信他的明天会比今天好。大量事实说明:今天的“尖子”明天不一定就是“尖子”,今天的差生,不一定明天还是差生,更何况所谓“优生”与“差生”的评判标准本身就有局限性和片面性。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多。

三、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转化差生的一些措施:

1、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为了提高数学教学重量,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培养差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差生对抽象的东西比较难于理解。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能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达到声形兼备的特点,带给学生良好的多种感官刺激,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获得内心喜悦和享受,也使得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思维更为活跃。

2、融洽师生情感,提升差生信任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或男女青年。”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差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要爱学生,尤其要爱差生,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他们的信任。

篇8

二、“单元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意义

1.体育教育术科“单元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改革及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新要求。

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鉴于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21世纪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逐步转轨,适应现代化社会对人才的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的高素质的体育与健康型中小学体育人员。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达到理论与技能并重,并能胜任教学中小学的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亟需有一定科研能力的体育方面的专门人才。体育方法学主要包括教学方法、训练方法、锻炼方法、保健方法、测量与评价的方法等方面的知识,而这些方面的知识密切关系实践活动,这也侧面反映了以前体育教育专业知识教学与实践的脱离,学生在应对实际问题上缺乏所需的知识、思维方式和解决方法。教育旨在培养人的活动,教师是专门传递文明的人员,是实施学校教育的主要人员.在当今学习化的社会中,关于方法的知识是最有用的知识,而最有用的能力可谓持续学习的能力,这样就要求教师把之前“讲课就是灌输知识”的观点转变为“学习教学方法”的观点.作为体育教育的实施者,体育教师的劳动行业又有着独特的特点,必须把教会学生科学锻炼健身的方法作为重点,而不是所谓的增强学生体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单元探究式教学模式中,重视体育教学的方法,并给学生充分的机会及自由去探索课程所具备的的知识,从而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较多的方法学知识,养成终生学习无止尽的习惯。

2.术科的单位探究教学模式符合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发展趋势。

教育行业最大的区别在于,本身是一种科学活动,培养具有研究能力的教师将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培训老师具有教育科研能力必然趋势,也将教师专业的发展方向。以后,老师不仅要提高教学能力,也需要提高科学研究能力。教学与研究本身存在着内在联系,研究的确可以促进教学,也可以通过研究得到最新的知识,及时掌握所教科目的第一线,提高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教师从教学工作以前的“经验型”向“教学和研究模型。”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提升研发能力,科研意识强,教学不断反思研究,努力探索规律的体育教育。体育教育专业“单元探究”的教学模式,强调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研究探讨,符合体育教育专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体育教育专业学校“单元探究”的教学模式需要继续提高,同时也注重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注重学生的能力。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单元探究”的教学模式不仅适应了体育教育专业术科,但也能适应其他的专业和学科。以适应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校教学改革来创新人才是不可避免的。

3.体育专业的术科教育课程教学时间缩短,提供了客观条件为术科“单元探究”的教学模式发展。

知识的海洋没有边际,特别是在当今信息社会,知识的不断变化,人们都在不断学习。体育教学课程改革,体育专业术科教学课时显著降低。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可以不再使用传统教学模式,不能再完全按照竞技体育模式继续教学和培养学生学习。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没有那么多时间,使我们更难能够做到这一点。改变的实际情况,迫使我们对老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我们在课堂上要做的事情就是讲学习方法,如何应用理论和体育健身项目的嘴,让学生在具体的技术训练方法对学生的课堂经验进行自我比喻,使课内和课外的整合,发挥的时间和空间教育的连续性,以弥补减少的时间。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改革,以适应人才培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不可避免的。为了满足我们的体育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由“单元探究”的教学模式是证明了可行的。

篇9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和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趋近或认识的倾向。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科学家都强调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主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行为转变,以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一、由重“模式化”向重“个性化”转变。

常常会有这么一现象,有的体育教师教了几十年书,上过几十节课,似乎觉的自己形成了定型化的教育模式。但要问他的体育教学特点有哪些,又很难说清,这是相当一部分教师的现状。新的体育教学观念要求体育教师应树立特色意识,形成教学个性,也就是说体育教师在深入钻研体育教材的基础上要敢于突破教材,创造性地开展体育教学工作。这里的创造性主要指

(1)在教材处理上,体育教师要使书本上的知识“活”起来。也就是说,教师要针对教材、学生心理特点作一番科学的艺术处理。从而形成可操作的教学思路。例如在篮球的单手肩上投篮教学中,可针对学生喜欢球星和喜欢看比赛的心理,讲解篮球投篮的发展史及单手肩上投篮在比赛中的重要性。这样的教材艺术处理可使学生更投入地学习篮球。

(2)在优化教法上,体育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需要进行教法的设计和加工,克服组织形式上的模式化。如教师进行初二男生的跨栏跑教学,单元的前半部分,教师先采用游戏法让学生跨越不同形状、不同高度的障碍物,充分体验跨越障碍进行比赛的乐趣;随后逐渐转入跨栏跑教学阶段,学习中让学生自定目标,并向各自的目标挑战,体验运动学习的乐趣;单元的后半部分,教师组织学习小组间的比赛,采用超过自己最好成绩的比例作为得分的相对评价方法,各小组内自定比赛的策略,互相帮助,争取胜利。最后,单元结束时教师让学生写出学习的体会,总结学习成果并以此加深学生对运动乐趣的体会。

(3)在个性风格上,教师应遵循体育教学规律,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突破和创新。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如教师在第一学期的开始阶段,让学生两人一组轮流设计一堂课,并在教师指导下,担当课中一半时间的教学。学生首先要根据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将设计出来的教案交教师批改,教师批发后交还给学生备课,上课时,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通过一个学期后,每个学生都担任过一节课的教学,同学们也在相互的配合中知道了应如何主动地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所谓重结果就是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只重视教学的结果,而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所谓重过程就是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把教学重点放在过程、放在提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从教学角度上讲,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它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新课程倡导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揭示动作技术的形成过程,暴露学生学习技术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形成正确技术动作的能力及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如教师在进行高一的跨栏跑教学中,单元按课题“什么是跳栏、跨栏、跑栏”,“跨栏为什么要攻栏”、“攻栏的要素”、“如何练习攻栏的动作”、“你的同伴的攻栏动作如何”等相互有关联的问题,放在8个课时的单元中进行教学。如第三节课时,课题是“攻栏的要素”,教师先让学生测量自己起跨点到栏的距离和下一栏第一步着地点与栏的距离,以诱导学生认知攻栏的技术结构,在实地验证和讨论中得出攻栏与速度、身体柔韧性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找到练习的方向,并实践了如何理性地进行运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总之,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教学观念:体育教学不应看作是一种目的,而应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让学生充分享受到体育的乐趣。

篇10

目前,多数高校都对田径课程教学的目的进行了改革,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变了以往以竞技和技术为中心的教育观念。虽然高校对教学目的进行了改革,但是教学内容以及教师的教学方式并不能顺应其变化,导致了田径课程改革徒有虚名,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学生能力培养

高校体育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其中包括裁判能力、训练指导能力等。但是在具体落实和实践方面缺乏管理和要求。并且,高校忽略了对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研究、组织活动等基本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效果

通过调查得知,学生在毕业实习阶段,普遍感受到自己没有掌握丰富的教学手段,无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自如的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从而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甚至有些学生还感觉到现在的田径教学内容根本无法满足实际所需。

二、改进田径专项教学不足的策略研究

(一)端正学生的态度

各种运动项目都离不开田径,田径专项教学在体育运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田径运动包含了最基本的走、跑、跳、投,是人们最容易接受的增强体质的方式,也是各项运动的重要组成。田径运动能够为学生力量、速度以及耐力等各方面因素的发展提供帮助,因此,应该使学生认识到田径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顺应田径教学的进行。

(二)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

田径运动包含的走、跑、跳、投等基本环节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会与不会的区别。而且因其贴近于生活实际,因此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可以跳过分解学习法而直接使用整体教学法,分解教学法的教学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了解技术动作的细节,而整体教学法是为了锻炼学生整体技术的应用,因此教师应舍弃传统教学的思维定势,根据教学内容及任务的要求,灵活的运动教学方式,反而可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授短跑的技术要领之前,教师可以介绍一些国内外短跑名将,比如男子100米世界纪录保持者博尔特,根据科学资料简单介绍博尔特的情况,分析他在短跑上取得如此成绩的原因。这样不仅会平滑的引入新知识还会提高学生学习短跑技术的积极性。

(三)加强以学生为主体的理论教学

加强以学生为主体的理论教学,目的是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田径知识的热情,并且还可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以学生为中心,不仅可以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在基本的知识、技术上加以创新,强化探索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领略到田径运动的无限魅力。另外,教师可以通过评价机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会在评价的过程中认识自我。

(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如今,大部分高校体育教育的教师都是在以竞技为中心的观念下培育出来的,以往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教育改革的需求,因此,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工作需要全面落实。

篇11

质量和效益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线,中等职业学校要生存和发展必须办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尤其是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以质量求生存,靠效益谋发展。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如何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其提供所需的劳动力,一直是大家关心的问题。笔者试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进行探讨,并就提高其教育质量提出以下六条措施,以期对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健康发展能有所促进。

1中等职业学校在提高教育质量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办学理念陈旧

职业教育的地位长期被贬低,被看作是“二流教育’、“收破烂”的教育。成绩差者、表现不好者、升学无望者读职业学校,就业时遭歧视,这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学而优则仕’等陈腐观念有着密切联系。这不仅脱离了青少年的不同兴趣不同爱好的实际,也脱离我国国情和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多样化的需要。教育质量是中等职业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很多学校却流行一种重当前功利,轻长远效益的急功近利的发展观,重数量轻质量、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就是这种发展观的重要表现。职业教育是培养有综合素质的、动手及实践能力强的专业技能人才,而一些学校仍沿袭普通教育的办学模式,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认为实践不足可以在工作中弥补,而理论不足不易在工作中弥补,造成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影响了职业教育的质量。

1.2师资力且薄弱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负担学生数量过多的现象比较普遍,1990年,中等职业学校的生师比为15:1以下,从1993年到2003年,普通中专的生师比由14.6:1上升为25.3:1,职业高中由13:8:1上升为17:7:1。2003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生师比为19:1,而且这个比率还继续上升,教师人数严重不足。按照生师比15:1测算,仅中专学校、职业高中与成人中专学校教师缺额就达14.9万人,如果按照2007年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为2100万人计算,生师比按照目前的水平,则缺额超过40万人,生师比按15:1计算,缺额将超过60万人。另外一个严重向题是教师素质水平有待提高。职教教师在实践能力上应该比普通教师有更高的要求,因为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践性较强,既需要精通于理论又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据有关资料表明,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中,“双师型”教师5.4万人,仅占19.8%,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比例。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资格条例》规定,中等职业教育教师需本科学历以上的教师担任,目前就全国来看,达到这个标准的职业教育教师不到50%,而且这些教师大多出身于师范院校,未必适合“职业”教育。职教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弱。

1.3投入不足.尤其是财政投入不足

中等职业教育扩招后,职业教育的生均财政拨款却进一步下降,难以保证教育质量。2001年到2002年,全国教育经费支出增长了18.5%,而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支出仅增长了6%.从财政经费看.中等职业教育占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的比例由7.27%下降为6.35%。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投入更低.2003年全国职业中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仅为239元,有的地区仅为普通高中的50%左右,甚至比小学还低。各级政府对职业育的财政投入不足.各项职业教育专项经费落不到实处,办学条件简陋。还有个别学校领导对改善教学设施缺少紧迫感,专业设施配备无法适应新技术发展的需求,造成学校实习条件差,不能满足学生实验,实习教学的需要,专业建设步履缓慢。

1.4教材未能与时偏进

教材内容不能及时更新,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教材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令人堪忧,现有教材和题库数量严重不足,跟不上时代的要求,教材和题库的内容不能——对应,大多数教材形式呆板,没有特色。

1.5专业设置不合理

很多中职学校不考虑自身实际,盲目开设一些所谓热门专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有些已不能适应新时势、新时代培养人才要求的传统旧专业,现在仍然保留,专业设置过于强调理论性,缺乏实用性,专业设置的“窄口径”无法应对现实的职业变化。

1.6教学实验、实训条件落后.实践水平有待提高

从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具体情况来看,各职业学校虽具备了一些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实验条件及实训设备,但远远不能满足实习教学的要求,影响了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2全面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的有效措施

2.1树立实际、实用、实效的办学理念

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教育改革的先导,发展职业教育也是如此。尽管我国高校有了很大发展,但不可能人人入大学,我们现代化建设需要各种高精尖专门人才,也需要数以亿计的初、中层次的专门人才。教育的价值不仅是培养少数和精英”,而在于能否为不同潜能的人提供平等的,能最大限度开发自己才能的机会和途径,把成才之路铺于每个人的脚下。

周济部长在谈到职业教育时指出,职业教育同样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职业教育内部的协调发展,促进职业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大力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实际,实用,实效”的办学理念。实际,就是要符合当地发展商品经济的需要与可能。实用,就是要有能够学以致用的专业技术。实效,就是要学有成效。树立这种办学理念,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生源中个体差异的程度在不断扩大,职业学校学生较普通高中学生文化基础较薄弱。我们要以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发现每一个学生智力的优势领域,并使其得到充分展示,从而使学生个性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教师要变指导者为引导者,变无所不能者为学习者,变唯知教育为情感教育.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这样一句话:要像哥白尼把太阳绕着地球转颠倒过来一样,把教师与学生的位置颠倒过来。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2.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1)深化中等职业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勤人员的聘用制度,优化教师队伍。专职教师是中积学校教学的骨干,是提高教学质且的主要依靠力量,应鼓励他们大胆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通过实行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相结合的设岗办法,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用人办法,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

(2)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为教师发展提供物质保证。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十分迅速,市场经济瞬息万变,教师的知识和技能必须适应变化的要求,不断更新提高,因此中职业学校应当把教师的培训作为一项长期的有计划有目标的工作。学校要认真制定和落实有效的师资培养,培训计划,落实师资培养,培训经费,形成促进教师积极向上,不断学习的激励机制,重点选择和培养专业带头人,大力提高师资的整体水平。

(3)完善教师管理制度,确保职教师资队伍的稳定与发展。中职学校要进一步完善教师工作考核制度和奖励制度,要切实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千教师的培养和使用,积极实施“名师工程”,可以借鉴有关高校的做法,实行“首席教师”、“名优教师”制度,挂牌上岗,优绩优酬。积极拓宽职教师资来源渠道,努力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规模.营造一个事业留人、情感留人,待遇留人的职教办学氛围.确保职教师资队伍的稳定和发展。

2.3加大投入力度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增加财政投入,改革财政性职业教育经费的投人方式,探索按照在校生数划拨经费的机制,强化经费投入和使用情况的监督评价制度,提高办学效益。在2005年I1月7日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会议上,总理郑重宣布“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投入100亿发展职业教育。在《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到2010年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十一五”期间为社会输送2500多万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和1100多万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中央政府在经费上和政策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还需要各级地方政府加强统筹管理,为中等职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公共服务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中等职业学校要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改善办学条件,一是要争取加大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二是要多争取地方政府支持。三是校企联合办学,为企业培养专门人才,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让企业掏钱给学校,四是多方联系,争取国内外热心教育事业人士的捐助,五是学校职能管理部门要厉行节约,杜绝浪费,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

2.4进行教材改革和建设

中等职业学校教材建设必须充分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导向”的指导思想,教材内容要紧密联系实际职业活动的过程。在内容和体系构架上,要彻底打破传统教材形式的影响,大胆地进行从形式到实质的改革创新,要从过去大纲规定什么内容就组合什么内容转到学生宜学什么内容才组合什么内容.从教师会教什么内容写什么内容转到学生需要什么内容写什么内容从学生应学什么内容安排什么内容落实到学生能学好什么内容安排什么内容。

对教材开发建设,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指导,组织专家学者进行系统的开发工作.可采取招标的形式,面向社会,进行公开竞争,谁编的教材好就用谁的教材内容要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图文并茂,所有的标准,规范、教材和题库都定期修订,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新的知识融入教材中,以缓解矛盾,适应时展的需要.还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外教材中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为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提供技术支持.

2.5科学合理设置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根本指导思想是要依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开设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立足点,绝不能仅以学校学科水平和师资力量来设置专业。专业设置既要考虑教育规律,也要考虑经济规律。既要遵循市场的发展规则,又要适应人的发展需要。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中职教育发展的需求中职教育的专业设置应:

(1)适应社会需要.适应需求是专业设置最基本的原则。发展职业教育既要适应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需求,也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求。

(2)保证质量,在规划中职教育专业设置时,要考虑可能性和可行性。

(3)专业设置要科学规范,体现出科学化和规范化.

(4)专业设置和调整要充分考虑到人才培养的周期性。要适应社会发展与进步,具有适当的超前性,在猫准前沿高科技时,还要注意使学生能掌握较复杂的技术劳动。

(5)专业设置要有相对稳定性。新设专业既要积极,又要稳妥,事先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尽量有所堆备。

(6)专业设置要有灵活性。长线专业在稳定中求灵活机动,不断发展主动适应。短线专业强调针对性,力求投人少,办学成本低。

2.6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解决技能人才“瓶颈”的关键措施。一般来讲,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要充分体现专业的特色和水平,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为保证学以致用及适应企业实际需求,实训设备的配置要与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可充分利用企业设施,以实用为原则,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高质量的实际动手机会。

作为中职学校而言,要搞好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必须:

(1)学校本着自力更生、分步到位、重在利用的原则,逐步添置和更换实验实习设施。

篇12

曲靖师范学院2004年开始招收第一批广告学本科学生,到目前为止,已经培养13届学生,长期的教学以来,我们不断丰富、完善广告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努力构建良性的实践教学系统,并且取得很好的效果。

2加强广告实验室建设

想要提高广告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实验室建设应该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硬件保障。如果这个硬件保障出现问题,那么直接影响到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教研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所以我们一直非常重视广告学专业实验室建设。结合专业特点,以实验室建设要充分满足师生的教学、科研和学习需求,做到广告设备要齐全、先进和实用为指导思想,来建设广告学专业实验室。

目前为止,广告学专业已经建成多个实验室。2005年建立了广告学专业画室;2007年建立了广告学专业制作室(实验室),采购了当时最先进的绘图仪及相关设备,为学生提供了进行广告制作实践锻炼的机会;学校建立了摄影摄像实验室、非编实验室,以及多个电脑实验室提供给学生使用;目前,还积极准备申报传媒实验室。上述众多实验室的建立以及实验室的更新和新建,目的就是要充分满足广告学师生实践教学及科研的需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

3加强广告学专业技能训练

根据广告学专业特点,为了使得广告学专业学生在大学本科四年的学习中,努力提高自身的广告综合实践能力,在“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下,在大学四年不同的学期,不同阶段积极开展广告专业技能训练。一直以来,我们将广告专业技能训练看成是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通过专业技能训练的实践,培养、提高并强化广告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

我院广告学专业技能训练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课程教学实践,是以各门课程为依托,根据专业及课程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实践方案及考核办法;二是综合性实践教学,主要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以及广告专业的要求,在知识体系和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使学生从大一入校开始就利用课外时间将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不断提高专业素养,更好地服务社会,搭建学校与社会沟通的桥梁。

3.1课程教学实践建设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属于专业教育,它主要是通过专业课的教学来实现。专业教育主要内容包括理论性课程教学和实践性课程教学两部分。理论性课程的教学是高等学校教育的基础,但根据广告学专业的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仅仅加强理论教育是不能适应专业的需求,理论课程教学和实践性课程相结合才能体现课程教学的整体性。课程教学实践是必须在广告学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下,并按照课程教学实践大纲的要求有针对性的专业训练。

我院广告学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主要集中体现在课堂实训教学方面。在培养方案中,如《实用美术基础》、《电脑图文设计》、《平面广告设计》、《广告文案写作》、《广播电视广告制作》、《三维动画制作》、《网页制作》、《广告综合设计》、《电视编辑基础》等课程中加大了实践教学环节。学院组织老师制定《曲靖师范学院广告学专业专业技能训练与测试实施方案》方案,并要求教师根据课程的特点及专业实训方案要求,在课程设计时针对相应课程进行实践教学思考,加强实践教学部分。教师会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广告案例分析、活动模拟、分组调研、综合设计等形式开展课堂实训教学,积极培养和提高广告学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2综合性实践教学

专业综合实践是技术性、实践性非常强的必修专业课程,是专业人才培养十分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常规教学与形成职业岗位能力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对于实现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综合性实践教学部分对于广告学专业而言,是专业实践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综合性实践教学主要由入学教育、军训及军事理论教育、专业见习、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创新与创业实践、课外素质拓展、专业技能训练与测试和毕业论文(设计、作品、展演)等部分构成,并且制定了《人文学院广告学专业课外素质拓展实施方案》。针对综合性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及意义,结合专业特点,除了入学教育、军训及军事理论教育等外,我们主要依托于广告节、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大学生创业园、各类各级广告大赛等形式,组织学生积极报名参加,并安排指导老师对参加活动的学生进行专业培训和指导,同时对获奖学生给与不同形式奖励,以此来激励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学生的课外实践能力的提升,加强学生的广告意识和广告能力的培养。从2004年以来,我院广告学专业学生参加大学生广告节学院奖、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和ATIT计算机大赛,取得了良好成绩。

毕业论文(设计)是要求在大学学业结束前,在专业培养方案范围内进行写作并提交的论文。毕业论文(设计)是教学及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大学期间最后阶段进行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

根据广告学专业培养方案要求以及广告学专业的特点,我们对广告学专业的毕业论文进行了改革,主要强化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毕业论文(设计)主要有论文、策划和设计三种形式,学生在广告学培养方案范围内,自行选择一种形式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在论文写作、策划或设计过程中,学生根据所选择的形式,来自行确定选题,在专业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创作。为了更好地开展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工作,我院广告学专业对其改革的主要思路是:一是毕业策划和设计都要求和鼓励学生在选题时就优先考虑与企业、团体合作,既完成学生的毕业策划(设计)又可以为企业提供策划、设计服务。二是对学生提出高要求,从学院到指导老师都要严格把关,并且三种形式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后学生都要参加论文答辩。三是举办广告学专业毕业作品展。当学生顺利完成答辩并最终定稿后,我院会组织毕业班学生进行毕业作品展,用展览的方式来展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而且届时会邀请社会企业前来观展,加强学生、学院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四是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工作。从选题到写作(创作)再到答辩,整个过程学院都制定了具体要求,并要求指导老师及学生对每一环节必须作到规范。

5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推进与企业合作

因地制宜地建设规范的、稳定的、条件优良的实践教学基地,是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基本前提和保证,有利于增进高等院校与社会的密切关系,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我院十分重视广告学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加强与当地广告公司合作,如与当地飞龙广告公司合作,建立广告学专业实训基地,加强学生与广告公司的接触、交流和合作。与此同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积极与政府、企事业单位、高校等进行广泛交流,项目合作,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鼓励学生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如市政府工业园、市电信公司、会泽旅游局等,从而推进广告学专业与企业的合作,不仅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