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23 15:42:27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零售业市场营销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零售业的市场营销战略主要包括选择目标市场和设计营销组合两部分工作。选择目标市场,即通过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明确零售商应为哪一类顾客服务,满足人们的哪一种需求,是零售营销活动的一项生死战略;而市场营销组合是零售商为满足自己选定的目标市场的要求而把一系列营销手段结合起来构成的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统一体,这些营销手段主要包括产品、价格、地点、促销和自有品牌。
1目标市场战略
目标市场战略主要有三个步骤,第一步,市场细分,根据购买者对产品或营销组合的不同需要,将市场分为若干不同的顾客群体,并勾勒出细分市场的轮廓。第二步,确定目标市场,选择要进入的一个或多个细分市场。第三步,市场定位,建立与在市场上传播该产品的关键特征与利益。
所谓市场细分是指按照消费者的需要和需求、购买行为、购买习惯等方面的明显差异性,把某一产品的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个需求不同的顾客群(子市场)的市场分类。每个消费者群便是一个细分市场,每个细分市场的消费者具有大致相同的欲望、需要和需求。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市场细分并不是通过产品本身的分类来细分市场,而是根据顾客对产品的欲望与需要不同所形成的不同顾客群来进行细分的,也就是说,市场细分只能以顾客对特征为依据,出发点则是为了辨别和区分不同欲望和需要的购买者群体。市场细分的标准有人文变数,包括年龄、性别、家庭人数、家庭生命周期、收入、职业、教育、宗教、种族、国籍等;地理变数,包括地区、气候、城乡规模、人口密度以及居住状况等因素。按收入细分,可分为高收入层、中收入层、低收入层;按职业分,可分为学生、个体户、企事业职工、农民;按地区和居住状况细分,可分为小区居民、近郊和乡村农民。
所谓目标市场,是企业在市场细分化后,从所有细分市场中选定的、决定要进入并开展营销活动的若干细分市场。企业选定的特定市场应具备三个条件:有相当的现实需求或广阔发展前景的需求潜力;可承受的竞争者数量和实力;企业进行市场细分并作为目标市场,要具有能够满足细分市场需求的资源能力,并符合企业的战略目标。根据蓝天日化的自身条件,以选择学生、其他小商贩、企事业职工、城郊和乡村农民为目标顾客比较合适;全得利应以小区居民和企事业职工为目标顾客。
市场定位,就是根据竞争者现有产品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针对消费者或用户对该产品某种特征或属性的重视程度,从各方面为产品培养一定的特色,强有力地塑造出本企业产品是与众不同的,给人印象鲜明的个性或形象,并把这种形象生动地传递给顾客,以求在顾客心目中形成一种特殊的偏爱,从而使该产品在市场上确定适当的位置,让它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对某一阶层或某一群体的消费者出售。具体地说,就是要在目标顾客的心目中为产品创造一定的特色,赋予一定的形象,以适应顾客一定的需要和偏好。
2产品策略
零售业的产品策略主要体现在商品选择和采购上,进货渠道基本相同,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实现:制造商的销售代表主动上门拜访,并负责配送;去市里的批发市场选货,现款自运;参加订货会。采购时都应注意的事项是维持好同供货商的关系;严格把控质量关,杜绝假冒伪劣商品;选择畅销产品。
不同的是商品的采购价位和采购范围。
2.1价格策略
零售业的价格策略主要是商品定价,商品定价是零售营销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商品定价直接影响到商品的销售,价格是商品与消费者连接的媒介,一旦价格不适宜,消费者的满意度就会大打折扣。
具体商品定价应考虑以下因素:产品的品牌影响力,有影响的品牌推出的产品,价格就可以定得稍高点,否则就要考虑将价格定得低一点。竞争对手的价格,由于经销的都是居民常用商品,所以必须时刻关注竞争对手的价格;消费者心理价位,一般而言,每类产品都会有一定的价格范围,超出这个范围便会让人难以接受,并且不同消费者的心理价位是不同的。
2.2渠道策略
渠道策略的内容包括:为使目标顾客能接近和得到其产品而进行各种活动的策略。提出必须有效的利用各种中间商和营销服务设施,以便更有效的将产品和服务提供给目标市场。指出厂家必须了解各种类型的零售商、批发商和从事实体分销的公司以及他们是如何进行决策的。具体店铺位置的分析,要选择一个最佳的店铺位置,必须对可供选择开设地点的各种条件和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这些因素有:交通条件分析。这是一个重要因素,它既决定商店的货流是否畅通,也决定商店的客流是否畅通,从而制约商店的经营效率。客流分析。这是一个关键因素,商店应尽量选择在潜在客流最多、最集中的地点,以使更多人就近购买商品。竞争店铺分析,店铺周围的竞争情况对商店的经营也有很大的影响。效益分析,最后一道工序是对店铺的未来效益进行评估,要详测算成本费用情况,以此为据最后决定是否开店。店铺选址对零售经营具有的重要意义。选址就是店铺位置的选择、确定。对有店铺零售商来说,店铺选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顾客选择商店进行购物时,店铺的位置是所考虑的最重要因素,同时,店铺的空间位置也是形成差别化甚至垄断经营的重要条件。零售经营者可以随时改变他们的价格、商品组合、服务内容与促销手段等营销组合要素,而店铺的位置一旦决定就很难改变了,因此,占据优越的店铺位置是获得其他竞争者不易模仿的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2.3促销策略
促销策略是指企业如何通过人员推销、广告、公共关系和营业推广等各种促销方式,向消费者或用户传递产品信息,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和购买行为,以达到扩大销售的目的。零售促销(retailpromotion)一般被定义为:零售商为告知、劝说/提醒目标市场关注有关企业任何方面的信息而进行的一切沟通活动。吸引目标顾客,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促销时机。很多消费者在购物时往往是冲动的,零售店可在特定时间或时段,配合不同的季节和节日、气候、温度等安排促销活动,来刺激顾客需求,改变顾客购买习惯。如夏季里以雨伞、太阳伞为促销重点。
(2)促销预算。为了在价格上保持竞争优势,零售店应对各项费用的开支均有很强的计划性,严格控制促销费用。一般来说,确定促销预算总的原则是:因促销增加的销售额应当大于促销费用的支出。
(3)促销商品。顾客的基本需求是能买到价格合适的商品,所以促销商品中的品种、价格是否具有吸引力,是促销活动成败的关键。一般说来,有以下四类商品可供选择:①节令性商品。例如元旦春节选择香烟、糖果、清洁品等。②敏感性商品。一般属必需品,市场价格变化大,且顾客极易感受价格的变化,如有限酱醋。③众知性商品。一般指品牌知名度高、市面上随处可见、容易取代的商品。④特殊性商品。主要是指商店独家、市场上尚无竞争对手的商品,无论选择何种商品作为促销品,都应牢记两个基本要点:一是选择顾客真正需要的商品,二是能给顾客增添实际的利益。⑤促销方式。促销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库存大清仓、节庆大优惠、每日特价品;有奖销售;打折优惠;免费赠送。
2.4自有品牌策略
自有品牌实质上是零售企业的贴牌产品,即作为终端的零售商不进行生产,而寻找有加工能力和信誉的生产厂家进行生产,最终的产品使用零售企业品牌。自有品牌具有风格独特、价格低廉、统一设计、统一货源、统一价格等诸多优势,零售业在形成规模效应后,自有品牌的发展便成为其发挥自有品牌效应的必由之路。由于自有品牌能够给零售商带来更多的利润,赢得顾客的忠诚,因而受到越来越多零售商的青睐。
一般来说,具有以下属性的商品比较适合采用自有品牌:(1)科技含量不高的大众消费品。这类商品不需要特别的专业知识,消费者容易识别真假好坏,如食品、饮料、文具等。
(2)购买频率较高的商品。因为购买频率高,超市就能大批量地下订单,开发生产成本也随之降低,保证自有品牌商品低价格的实现。
(3)价格较低的商品。因为对于单价较高的商品,消费者在进行购买选择时是比较慎重的,而对于单价较低的商品,消费者可在购买后通过食用来决定是否再次购买。
2制定可行的市场营销计划和措施
要加强市场营销管理,就要制定可行的市场营销计划和措施,计划包括预测将来、设定目标、决定战略和技术、制定可行的营销方案。目标分为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大型零售企业要有长远的战略目标,它包括取得的利润、市场占有率、销售额、销售增长率等;近期目标是最近一年或更短的时间内的战术目标,它包括近期实施那些营销措施,搞那些促销活动等。制定目标之后,还要制定战略方案、战术方案。所谓战略方案,是指企业领导和市场部、营销部门为了达到长远目标所制定的长远计划,这主要是确定商品市场战略;战术方案是指为了达到短期目标所制定的市场营销的单项计划,确定最适合本企业的市场营销组合。编制实施计划,确定实施计划业务内容、担当部门、实施方法、必要的资金、人员、设备、所需要的时间和实施进度。
3确定市场营销的组织机构
企业要搞好市场营销就要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才能使市场营销活动有效进行。市场营销组织机构体现企业内部的业务分工,各部门的职责范围以及领导关系,是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活动的依据和前提。当新的市场营销计划编制出来后,应考虑本企业的市场营销组织机构是否便于对市场营销的组织领导,是否便于加快市场营销的决策速度,是否适应计划的实施和评价;如不适应,应进行相应的调整,其中主要是:确定内部的专业分工,决定市场营销部门内的管理职位、专业职位的设置和业务分工;确定决定权的集中或分散程度以及每级组织中的决策人;根据业务内容、管理人员的素质、决策方法,决定组织机构内部所属部门的数目、管理范围、人员编制,组织机构的设置应便于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增强企业市场营销的领导能力,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对市场营销进行切合实际、富有实效的组织领导,使市场营销顺利进行。
4市场营销计划的实施和控制
在市场营销的具体计划的实施中,零售企业各部门要明确详细计划,以及各部门在市场营销计划实施中的作用,做到分工明确,任务到人。为保证市场营销计划的顺利完成,对实施工作应进行经常性的评价—反馈—修正。为此,应该确定评价成绩的方法、评价项目、评价次数及评价人。在进行评价的基础上,找出实际情况与计划标准之间的差距,以便进一步改善市场营销的管理活动。
企业市场营销管理者要对市场营销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控制,确保其按期望目标运行,使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一致。要确定应对哪些市场营销活动进行控制,设置控制目标,建立一套能测定营销结果的标准,分析偏差原因,尽快采取改进措施,使达到预期目的。
2.调研对象与方法。为保证调研的客观真实性,本次从行业、企业及毕业生三个方面开展市场营销专业人才需求调研。行业调研:包括政府的相关政策及行业相关发展规划、调研报告等。通过文献检索、网站查阅等方式进行。企业调研:以两广地区及江浙部分城市中小企业为主,主要是近三年毕业生的主要去向企业。通过企业走访、问卷调查、集体座谈等方式进行。毕业生调研:我校自2007届至2009届市场营销专业部分毕业生。主要通过问卷调查、走访、电话访谈等方式进行。
二、调研分析
(一)行业调研情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对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大力支持,我国商贸零售行业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据统计。201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83919.9亿元,比2010年增长17.1%。其中零售业商品销售额为71824.9亿元,同比增长24.88%。
我国当前零售业态基本细分为百货店、专业店、超级市场等。其中,专业店的发展最为迅速,在零售业中的份额逐年递增,已由2002年的22.7%上升至2006年的54.9%。
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十二五”规划中强调,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7%。柳州市作为“桂中商埠”也提出,到201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要在1000亿元以上。背靠内地、面向东南沿海和东盟各国,广西基本形成大市场、大流通的商业格局,商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市场营销人才。根据广西人才网联2012年一季度人才供求分析报告提供的职位需求前十位条形图,2012年第一季度,销售类的人才需求达25800人,占比达18.58%,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265人。求职人才数前十位的条形图则显示,一季度的销售类人才求职数为18638人,比销售岗位少7000多个。
(二)企业调研情况
企业调研方面,调研了21家企业,重点集中在柳州、广东、深圳及江苏,发放了150份调研问卷,组织了20多次个人面谈及集体座谈,主要调研数据分析及结果如下:
1.本次调研的大部分企业招聘人员的途径以劳动市场和学校毕业生招聘为主,学校应届毕业生一般需进行一段时间的岗前培训才能胜任工作。
2.企业在招聘人才时更看重的是工作经验和人品素质,最不看重的是职业资格证书。特别看重毕业生的实战经验和专业技能,有门店销售经验的学生很受企业的欢迎。
3.调查的企业中,中专学生一般集中在销售岗位。就业单位对我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整体评价满意度为96.4%。企业普遍认为中职生的优势在于操作能力强,能吃苦耐劳;劣势在于创新能力差,不善于沟通交流,个人修养方面有欠缺。
4.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市场营销专业人员主要工作岗位分布为:业务员14%,营业员(含导购员、销售顾问等)28%,文员15%,企业管理15%,服务人员16%,店长12%。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众多中小企业需要一些既有商务知识又有销售能力、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的综合型人才,以满足终端销售工作的要求。
5.在调查问卷中,95%的企业最看重学生的职业道德,其次是社会交往能力、表达能力、产品销售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再次是办公软件的使用、会计知识的掌握等,最不重要的是外语能力。
6.60%以上的受调查企业近年内对市场营销人才有需求,对终端销售人员特别是一线销售岗位如营业员、导购员、销售顾问等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因此,我校可加强学生这方面专业知识及技能的训练。
7.企业对于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学生表现出很大兴趣,他们希望校企业共同培养的人才到企业上岗后能够快速地胜任工作。被调查企业约90%有与我校进行校企合作的意向,愿意采用的合作方式有接受教师下企业实践学习、接受学生前往参观实践等。
(三)学生调研情况
学生调研方面,主要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辅以一定的学生座谈形式,此次调查问卷共发140份,回收128份。
1.目前我校毕业生就业岗位集中在销售和生产一线,约占95%,管理岗位约5%。毕业生选择就业的用人单位主要集中在私营企业。就业单位的行业主要集中于批发零售行业、住宿餐饮行业以及汽车行业。
2.我校毕业生一般1~3个月左右能独立胜任工作。从普通销售人员到销售主管,毕业生需通过1~2年的时间完成。
3.调查中,学生感觉专业知识与技能、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是他们比较缺乏的,较多学生觉得协调沟通能力、个人素质和专业技能对他们的工作帮助比较大,其他知识能力帮助比例不高。
4.毕业生普遍认为我校市场营销专业目前开设的课程比较合理,能够基本满足现在的岗位需要。建议增加实习课时,尤其是在校期间的实操性实习,聘请行家里手,针对社会需要,提高就业指导水平。建议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增加人际沟通、心态调整方面的课程。
5.部分毕业生感觉在校期间参与社会实践较少,缺乏对社会的了解和适应能力的锻炼。希望学校多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锻炼工作能力,通过实践积累更多工作经验。
6.个别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太相符。毕业生反映,某些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的联系程度不大,希望学校能够在保证基础理论课、核心课教学质量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工作实际进行授课。
三、调研结论
1.人才培养方向定位。通过对行业、企业、毕业生三个方面的详细调研,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定位主要面向批发零售行业、首饰制造批发行业以及汽车行业,培养具有良好的商科职业素养,掌握市场营销理论、商品销售技巧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市场营销人才,主要就业岗位为品牌专卖店导购员、店长以及汽车4S店销售顾问等。
2.人才培养层次定位。从调研中得知,我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的是一线的销售工作。因此,结合行业、 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知识与技能要求,我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层次定位应该为培养在中小企业一线从事销售、销售管理等相关工作,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初中级专门人才。
四、专业改革建议
1.充分发挥市场营销专业理事分会的指导作用,重新设定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目标,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我校已经成立了市场营销专业理事分会,我们应以行业为依托,拓展市场营销专业理事分会的功能,理事分会应根据行业、企业发展变化情况和实际工作需求,通过调查、论证、分析和研讨等活动,确立与人才的目标岗位(群)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帮助我校制订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方案,在教学的监控和评估中给出建议,并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指导。
2.针对学生的目标岗位(群),突出能力本位与个性发展,召开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会,确定岗位职业能力。我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传统销售岗位群(营业员、专卖店导购员、汽车销售顾问、门店店长),因此,需要邀请用人单位专业人员、教育、行业专家一道召开专业、职业能力分析会,针对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职业能力分析,梳理出市场营销专业人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及态度要求,实现由“知识本位”向“素质(能力)本位”转变,注重个性发展,培养应变创新能力,体现本专业的实践性与应用性。
3.在“必需、够用、实用”原则基础上,重新整合教学内容,打造具有鲜明职教特色的课程和教材。
坚持从企业岗位的需求出发,整合理论与实践课程,确定课程结构,围绕所需掌握的职业能力,加强教学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学以致用,增强实战性。教材开发方面,我校应根据企业具体工作要求开发校本教材,丰富教材形态,打破传统的学科式教材编写模式,开发和推广与企业实际工作相联系的综合性和案例式教材。在开发过程中,既可以按照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也可以将原本的科目教学内容按照职业活动的特点和要求重新整合,形成围绕工作过程的新型教学项目,使其具备实践性、系统性和前瞻性的特点。
4.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教育。本专业的各课程应针对中职学生的思想观念变化,注意结合社会的价值观念取向,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教会学生做人做事,正确对待本职工作,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
5.建设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实战型专业教师队伍。我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一定要走专兼职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 一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相结合的道路。为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我们可以一方面派送教师参与各种企业内训,增加实战体验,另一方面派专业教师轮流下企业实践,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同时引入企业高技能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建立兼职教师数据库,使教学与生产、科研紧密结合。
6.积极探索教学方式的改革。针对中职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推行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探究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感性认识;在教学手段上应更多运用多媒体教学,大力推广网络教育技术,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7.加强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教学。中等职业教育强调实践教学,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我校应建立以课堂实训为基础,结合阶段实训、见习,强调毕业综合实习等为主要内容的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和校内实验(实训)室建设,建立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保证学生所学内容与企业实际工作接轨,让毕业生能尽快符合企业人才需求。
零售学术研究框架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把握零售学术研究的总体态势与研究脉络,分析零售学术研究的具体内容,剖析零售学术研究存在问题,推动零售学术研究发展。
本文拟对25年间零售学术研究成果进行统计,并从不同维度进行分析。研究方案如下:
构建理论框架
合理的理论框架对于统计分析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我们首先要构建一个能容纳25年区间内零售学术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
确定时间区间
样本选取
分析思路
零售学术研究总体情况
零售学术研究的领域非常广泛,既包括了零售的概念、地位、作用、性质、目标等基本问题的研究,也包括诸如零售 现代 化、外资零售业等新问题的研究。
由于零售学术研究的图书和硕士博士论文的样本偏小,与期刊学术论文研究不具有可比性,所以,本文只对期刊论文进行归纳分类。零售学术研究包括零售基础理论研究、零售 企业 经营管理、零售发展研究、零售业政策与调控、零售专题研究五个部分(见表1)。
540)this.width=540" vspace=5>
零售学术研究的五个部分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零售基础理论,是研究的基础与起点,主要侧重于基础理论、背景分析、 社会 效益的研究;零售企业经营管理,研究企业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与企业业绩,侧重于企业微观操作层面和企业经济效益;零售发展研究,侧重于零售业的未来发展趋势;零售业政策与调控,强调零售业在宏观调控基础上的政策制定、自我规范与政府宏观管理;零售专题研究,是对零售业某一方面的问题加以研究(见表2)。 第一阶段,1992年前,我国是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发展靠国民经济计划,对市场的研究缺乏现实的支撑,零售学术研究总体数量偏少,平均每年20.8篇。 总的来看,零售学术研究是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等时代背景紧密相连的,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零售学术研究提出了实践上的要求,并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思路、广阔的视角和研究领域。
零售学术研究理论创新与发展
零售基础理论研究
20世纪90年代初,零售基础理论研究处于起步阶段。1994年以后,零售基础理论研究的论文迅速增长。改革开放造就了一个充满生机的零售市场,深化了对零售商业的认识,总结零售经验,深化理论认识,已成为零售学术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零售基础理论研究主要包括:
零售业基础地位研究。零售业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引发了学者对这一问题的思考,黄国雄(2003)指出,现代商业是一种生活方式,“商业即人生”,这是社会经济发展赋予零售商业的 历史 责任。没有哪一种行业能像零售商业一样与广大消费者建立最直接、最广泛、最密切的经济联系。零售业完全是一种做人的事业,要按照做人的道理、道德、 规律 和方式规范商业行为,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提高商业的整体素质,搞好商业服务。
商业体制改革研究。主要集中在改革开放以后,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前,这期间存在着改革的探索与争论,比如,商业体制改革中国营零售商业的地位和作用;影响国营小型零售企业改革的问题;国营零售商业建立职工股份制度的思考;零售商业所有制结构改革的构想;等等,由“国营”到“国有”这一提法的改变透射出了体制的变迁。
零售企业经营管理研究
零售企业经营管理研究企业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与企业业绩,侧重于企业微观操作层面和企业经济效益,主要内容包括:
零售企业经营管理研究。市场竞争从生产导向逐渐转变为消费导向,对零售商业企业的商品特色、购物环境、管理方式、促销举措、服务水平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主要集中在零售企业业务管理与服务质量两个方面。在业务管理方面,包含了企业业务环节的研究;在服务质量方面,认识到服务质量的优劣关系到企业的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零售企业业务管理方面的研究,在文献数量上稍显不足,这与文献作者大部分是理论工作者有很大关系。零售一线的管理经验不能很快的推广,不能不说是一个小小的遗憾。
零售 发展 研究
零售发展研究以零售发展目标、趋势、结构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包括:
零售业发展趋势研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加入WTO后国内国际市场带来的急剧变化,直接对零售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因此,研究 现代 商业零售发展趋势刻不容缓。黄国雄率先提出“知识商业”的概念,认为应以信息为导向,以现代技术为手段,以崭新服务为 内容 ,大批量、多品种、跨时空的交易形式将会逐渐兴起(2000)。并指出,中小城市、中小连锁、中小商业是 中国 商业的基础,具有点多面广、分散全国、贴近生活的特点,与广大消费者的 经济 联系最为直接、广泛、密切。随着流通领域的全面开放,立足中小、扶持中小、发展中小是零售业发展战略选择之一(2004)。
零售业政策与调控研究
零售专题研究
本部分涉及九大专题,即零售现代化专题、零售业 电子 商务专题、外资零售业与WTO专题、国外零售业介绍专题、零售商业网点专题、零售业数据与新闻专题、零售物价专题、部门零售业专题、零售业财会研究专题等方面的专题研究。我们仅对几个专题作重点分析:
零售现代化专题研究起步较晚,在1994年以后,才成为研究的热点,这也是基于零售业放开以后的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经济背景。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零售现代化的内涵、商业自动化、零售管理信息系统、零售技术、零售业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和数据挖掘技术等等。
零售学术研究评价与展望
零售学术,作为 理论 研究,要努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力争对行业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研究特点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零售学术研究的演进,我国零售学术研究有以下特点:
内容日益丰富但研究不够均衡 零售学术研究内容日益丰富,从样本分析可以看出,零售基础理论和零售企业经营管理的研究占了绝对优势;而零售发展研究和零售业政策与调控理论的研究相对较少;零售专题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宽,涉猎越来越广。
富于 时代 特征但缺乏后续研究 零售学术研究,对某些内容的研究尤其是零售的某一个专题,在时间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异,在某一个时段集中对某一问题进行了密集的研究,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也正是因为同样的原因,对于理论问题的研究过于追赶潮流和追求时代特色而忽略了对某一问题的持久性的追踪研究,这些热点问题过去了,但并不是没有问题,我们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更深入和进一步的研究。同时,由于时代背景变化的 影响 ,可能集中在一两年内只讨论极少的几个专题,而对其他问题则有所忽视,少有问津。
方法 单一研究体系不完善 零售学术研究大都采用规范研究方法,采用计量经济学等其他研究方法的非常少。由于起步时间晚,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独立的体系,涉及的不少概念问题,没有统一的内涵和外延,给学术研究和交流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困难。
推动零售学术研究
为了推动零售学术的研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科学 界定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零售学术研究离不开具体概念的支撑,为了研究的准确性,需要明确界定相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科学界定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后续研究。
在内容上,既要强调重点,又要避免内容失衡,照顾全面。比如,对于零售业全局把握和发展趋势研究,对于市场监测与宏观调控研究,都是应该加强的领域。
充实研究内容和丰富研究方法 商业尤其是零售业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关系日益紧密,国家调整经济政策,势必影响零售业的发展。对于国家一些重要的经济工作会议,零售学术研究要保持高度关注并给予及时的理论研究和后续追踪。当然,在掀起对某一热点问题研究的同时,对其他理论的研究也不能偏废。
论文摘要:正如吴青先生在本文所说,中国的传统珠宝产业以黄金和翡翠为主,钻石几乎不被人们认识。启动这样一个“遥不可及的舶来品”的市场需求,是一个见功力的大举动。在启动需求、引导消费上戴比尔斯做到了、做好了,因为他们专业。我们可以把它作为一个关于珠宝业市场营销的成功案例去学习、去解读,我们还有更多的市场需要启动,诸如中国传统的黄金消费市场、玉石文化市场等等。
中国钻石业的发展与正确的市场营销策略是分不开的。它经历了由形象营销一分类营销一产品营销一品牌营销的四个阶段.始终因势利导引导着钻石业走向成熟。
一.投石问路厦门试点获成功
中国的传统珠宝产业主要以黄金和翡翠为主.即使在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珠宝市场黄金和翡翠仍占绝对优势.另有一小部分的红蓝宝销售而钻石几乎不为人们认识。钻石首饰零售主要在银行金店、友谊商店,侨汇商店内进行销售.从事零售的珠宝商仅存备少量的钻石首饰由于市场规模不确定、珠宝商的主要业务是黄金首饰的零售.因此钻石行业本身还谈不上有任何市场营销的概念。
当时的戴比尔斯在福建厦门进行试探性的市场营销投入.在厦门电视台投放结婚钻石首饰的广告.并在相关杂志媒体上发表公关文章介绍钻石的来源,历史等。钻石很快被那些意识超前的消费者所接受他们成为率先拥有结婚钻戒的消费者.这些消费者起到了无声宣传员的作用。人们渐渐认同.钻石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饰品、非常尊贵的饰品,有着特别意义的饰品。
二、形象工程”造就钻石业基础贸易
经过厦门有效尝试.戴比尔斯于9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大规模市场推广。在这一阶段的市场营销策略是代表整个钻石行业进行整体的市场营销目的是建立钻石的形象,提高消费者对钻石的整体需求。以结婚钻戒广告为切入点.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和一些重要的省,市电视台播放结婚钻戒广告.并在行业杂志和大众杂志上刊登结婚钻戒的平面广告。结婚钻戒广告对整个钻石行业起到了很好的支持作用.成为钻石业的基础。
在向消费者传达“钻石的情感意义”的同时戴比尔斯配合1997年5月1日颁布的国家钻石分级标准.进行有效的教育工作。一方面在行业内开展行业培训l对中国主要城市珠宝商进行钻石基本知识和销售技巧的培训先后有近五千人参加了专题培训解决了钻石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店内4C资料的发放、公众媒体的公关文章向消费者介绍钻石的历史、传说,评价钻石的4C基本知识及钻石首饰购买技巧等改变了钻石是“遥不可及的舶来品“的观念。
这样钻石不再是简单的珠宝首饰而是可以传情达意的爱的礼物。而国家标准的建立则树立了钻石的可信度令消费者对于钻石及钻石业有充分的信心。所有这一切.都树立了钻石“独一无二”的形象,为钻石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分类营销满足不同消费群对钻石的需求
九十年代是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十年。与此同时消费者对于钻石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分化形成了不同的消费群体。为了满足这些不同的消费群体的需要.就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别的市场营销。戴比尔斯根据中国市场的特点.将中国钻石市场细分为“结婚钻戒“.“女性钻饰”和“男士钻饰“三大类别分别进行营销。
“结婚钻戒“的成功营销使”钻石是表示爱的特别礼物“的概念深入人心各主要城市的结婚钻戒拥有率逐年攀升.个别较发达城市(如上海)的拥有率已接近日本等发达市场。在结婚时赠送结婚钻戒在很多地方已成为传统。
“女性钻饰“的营销策略以”钻石表达女性自信“为诉求将这些善于接受新事物的现代女性的生活方式和品位与钻石时尚的光彩相联系.鼓励她们为自己购买钻石。由于推广的范围大至今”女性钻饰“首饰销售已成为中国钻石首饰市场的主导。
而“男士钻饰“以”钻石代表男人事业的成功“为诉求.但由于时机尚未成熟.市场未达到预想的效果.推广近两年后撤出。
四,产品营销直接引导市场销售
戴比尔斯大规模的市场营销在中国钻石首饰零售业形成了基本格局。但是由于中国钻石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钻石所占比重仍然很小几乎没有针对钻石的市场营销活动。部分珠宝商开始着手的市场营销活动,主要采取价格促销手段,远未进入真正的市场营销领域。
而消费者对于钻石的需求则远远超越了市场的发展因此.有季节性.时尚性的个性产品的营销策略呼之欲出。
1999年.戴比尔斯首次联合上海.北京两地15家珠宝商共同推出了以钻石吊坠为主打产品的”夏日引力”推广活动。以”夏日引力”为主题的系列产品.吸引年轻的都市女性购买为目的,获得了不小的成功。后来的”本色”系列女性钻饰.”都是钻石惹的祸一一煽动”系列钻石吊坠推广活动,情人节”月光”系列.都是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以时尚产品为主要诉求的产品营销的成功案例.取得了很好的市场效益.推动了钻石业的进一步成熟。
五,品脾带领钻石业进入新时代
中国钻石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支规模庞大的珠宝首饰零售队伍,在零售市场上虽已形成了一些全国性或区域性品牌,有较为广泛的市场覆盖率及市场占有率.由于历史的原因、政策的原因.这些品牌尚未有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产品定位。究其原因,有”四个缺乏”:
缺乏有相当销售规模的钻石首饰品牌.目前大品牌的钻石首饰市场份额也仅在1%左右.无法组织有规模的市场营销策划。
缺乏有效的市场营销手段.市场竞争主要集中在钻石的品质和零售价格方面的竞争,例如强调钻石的净度级别、颜色级别.导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大家都强调Vs_VVS净度、H-I颜色.而价格的真正打折空间也非常有限。
缺乏市场营销的专业人员.即使有好的策略.也往往没有好的专业策划和执行。缺乏有长期全面的品牌策略。珠宝商往往忽视根本性的产品定位和品牌建设.也没有个长远的全方位的策略作保障.使得很多的活动或流于表面.或浅尝辄止.不能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此同时.中国这个拥有13亿消费者的巨大市场也令世界各地的珠宝商向往。除了一些国际著名品牌,香港、台湾的珠宝商更是充分发挥其同宗、同文化的历史优势和近水楼台的地理优势.在大陆这片市场上充分展现。到目前为止.香港特别行政区内知名珠宝商基本上都把战略中心向大陆地区转移。海外知名品牌的介入.一方面使国内市场的竞争更趋激烈.另一方面.也迫使国内珠宝商认真考虑成功的市场营销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探索.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市场营销策略。在这一背景下.近几年来.不少国内品牌在扩展市场份额的同时.开始尝试各个层面的市场营销手段.从电视形象广告到主题产品推广.从统一的CI形象到精心策划的公关活动.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六、未来,帮助国内珠宝商树立自己的品牌
20O1年.DTC钻石贸易公司正式承担了戴比尔斯集团全球市场的钻石营销工作。作为戴比尔斯的下属公司.它的职责--简而言之一就是扶植钻石供应线的有能力的下游商家.建立强有力的品牌形象.从而更好地”卖”钻石。DTC身份的转变,也标志着其在中国钻石业的发展中将起到新的作用:它不仅要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中国钻石零售市场的整体拓展.更将其工作重点放在帮助国内珠宝商树立自己的品牌。DTC认为.在高档奢侈品领域.品牌具有超凡的力量.如香水行业.手表行业等都以品牌引领产业发展。一句话.品牌能给这个行业带来全新的.也许是”质”的飞跃。
今后.DTC钻石贸易公司在中国以品牌为主题的推广将分两个层面进行。
第一阶段.实施市场细分后的个性产品促销策略。通过现成广告材料的合作使用.将其市场营销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展至二线甚至三线城市。与此同时,拓展现有推广品牌的外延例如在现有结婚钻戒广告、推广的基础上,将”钻石是爱的特别礼物”的概念延伸到每年的情人节礼物系列及结婚周年纪念的礼物等。在女性钻饰的范畴.则继续以钻石吊坠为主推产品.鼓励女性自己为自己购买钻石首饰,并以此带动女性钻饰市场的整体成长。
第二阶段.品牌营销策略。通过与各地重要珠宝商的合作.加强品牌建立和市场营销的改善,包括.
提供专业性的培训.为珠宝商提供专业的广告、宣传、公关的素材。
鼓励珠宝商参与市场营销活动.同时利用DTC钻石贸易公司的现成广告材料帮助珠宝商提高广告宣传效果和市场营销的质量。
中国钻石业的发展与正确的市场营销策略是分不开的。它经历了由形象营销一分类营销一产品营销一品牌营销的四个阶段.始终因势利导引导着钻石业走向成熟。
一.投石问路厦门试点获成功
中国的传统珠宝产业主要以黄金和翡翠为主.即使在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珠宝市场黄金和翡翠仍占绝对优势.另有一小部分的红蓝宝销售而钻石几乎不为人们认识。钻石首饰零售主要在银行金店、友谊商店,侨汇商店内进行销售.从事零售的珠宝商仅存备少量的钻石首饰由于市场规模不确定、珠宝商的主要业务是黄金首饰的零售.因此钻石行业本身还谈不上有任何市场营销的概念。
当时的戴比尔斯在福建厦门进行试探性的市场营销投入.在厦门电视台投放结婚钻石首饰的广告.并在相关杂志媒体上发表公关文章介绍钻石的来源,历史等。钻石很快被那些意识超前的消费者所接受他们成为率先拥有结婚钻戒的消费者.这些消费者起到了无声宣传员的作用。人们渐渐认同.钻石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饰品、非常尊贵的饰品,有着特别意义的饰品。
二、形象工程”造就钻石业基础贸易
经过厦门有效尝试.戴比尔斯于9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大规模市场推广。在这一阶段的市场营销策略是代表整个钻石行业进行整体的市场营销目的是建立钻石的形象,提高消费者对钻石的整体需求。以结婚钻戒广告为切入点.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和一些重要的省,市电视台播放结婚钻戒广告.并在行业杂志和大众杂志上刊登结婚钻戒的平面广告。结婚钻戒广告对整个钻石行业起到了很好的支持作用.成为钻石业的基础。
在向消费者传达“钻石的情感意义”的同时戴比尔斯配合1997年5月1日颁布的国家钻石分级标准.进行有效的教育工作。一方面在行业内开展行业培训l对中国主要城市珠宝商进行钻石基本知识和销售技巧的培训先后有近五千人参加了专题培训解决了钻石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店内4C资料的发放、公众媒体的公关文章向消费者介绍钻石的历史、传说,评价钻石的4C基本知识及钻石首饰购买技巧等改变了钻石是“遥不可及的舶来品“的观念。
这样钻石不再是简单的珠宝首饰而是可以传情达意的爱的礼物。而国家标准的建立则树立了钻石的可信度令消费者对于钻石及钻石业有充分的信心。所有这一切.都树立了钻石“独一无二”的形象,为钻石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分类营销满足不同消费群对钻石的需求
九十年代是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十年。与此同时消费者对于钻石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分化形成了不同的消费群体。为了满足这些不同的消费群体的需要.就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别的市场营销。戴比尔斯根据中国市场的特点.将中国钻石市场细分为“结婚钻戒“.“女性钻饰”和“男士钻饰“三大类别分别进行营销。
“结婚钻戒“的成功营销使”钻石是表示爱的特别礼物“的概念深入人心各主要城市的结婚钻戒拥有率逐年攀升.个别较发达城市(如上海)的拥有率已接近日本等发达市场。在结婚时赠送结婚钻戒在很多地方已成为传统。
“女性钻饰“的营销策略以”钻石表达女性自信“为诉求将这些善于接受新事物的现代女性的生活方式和品位与钻石时尚的光彩相联系.鼓励她们为自己购买钻石。由于推广的范围大至今”女性钻饰“首饰销售已成为中国钻石首饰市场的主导。
而“男士钻饰“以”钻石代表男人事业的成功“为诉求.但由于时机尚未成熟.市场未达到预想的效果.推广近两年后撤出。
四,产品营销直接引导市场销售
戴比尔斯大规模的市场营销在中国钻石首饰零售业形成了基本格局。但是由于中国钻石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钻石所占比重仍然很小几乎没有针对钻石的市场营销活动。部分珠宝商开始着手的市场营销活动,主要采取价格促销手段,远未进入真正的市场营销领域。而消费者对于钻石的需求则远远超越了市场的发展因此.有季节性.时尚性的个性产品的营销策略呼之欲出。
1999年.戴比尔斯首次联合上海.北京两地15家珠宝商共同推出了以钻石吊坠为主打产品的”夏日引力”推广活动。以”夏日引力”为主题的系列产品.吸引年轻的都市女性购买为目的,获得了不小的成功。后来的”本色”系列女性钻饰.”都是钻石惹的祸一一煽动”系列钻石吊坠推广活动,情人节”月光”系列.都是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以时尚产品为主要诉求的产品营销的成功案例.取得了很好的市场效益.推动了钻石业的进一步成熟。
五,品脾带领钻石业进入新时代
中国钻石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支规模庞大的珠宝首饰零售队伍,在零售市场上虽已形成了一些全国性或区域性品牌,有较为广泛的市场覆盖率及市场占有率.由于历史的原因、政策的原因.这些品牌尚未有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产品定位。究其原因,有”四个缺乏”:缺乏有相当销售规模的钻石首饰品牌.目前大品牌的钻石首饰市场份额也仅在1%左右.无法组织有规模的市场营销策划。
缺乏有效的市场营销手段.市场竞争主要集中在钻石的品质和零售价格方面的竞争,例如强调钻石的净度级别、颜色级别.导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大家都强调Vs_VVS净度、H-I颜色.而价格的真正打折空间也非常有限。
缺乏市场营销的专业人员.即使有好的策略.也往往没有好的专业策划和执行。缺乏有长期全面的品牌策略。珠宝商往往忽视根本性的产品定位和品牌建设.也没有个长远的全方位的策略作保障.使得很多的活动或流于表面.或浅尝辄止.不能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此同时.中国这个拥有13亿消费者的巨大市场也令世界各地的珠宝商向往。除了一些国际著名品牌,香港、台湾的珠宝商更是充分发挥其同宗、同文化的历史优势和近水楼台的地理优势.在大陆这片市场上充分展现。到目前为止.香港特别行政区内知名珠宝商基本上都把战略中心向大陆地区转移。海外知名品牌的介入.一方面使国内市场的竞争更趋激烈.另一方面.也迫使国内珠宝商认真考虑成功的市场营销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探索.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市场营销策略。在这一背景下.近几年来.不少国内品牌在扩展市场份额的同时.开始尝试各个层面的市场营销手段.从电视形象广告到主题产品推广.从统一的CI形象到精心策划的公关活动.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六、未来,帮助国内珠宝商树立自己的品牌
20O1年.DTC钻石贸易公司正式承担了戴比尔斯集团全球市场的钻石营销工作。作为戴比尔斯的下属公司.它的职责--简而言之一就是扶植钻石供应线的有能力的下游商家.建立强有力的品牌形象.从而更好地”卖”钻石。DTC身份的转变,也标志着其在中国钻石业的发展中将起到新的作用:它不仅要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中国钻石零售市场的整体拓展.更将其工作重点放在帮助国内珠宝商树立自己的品牌。DTC认为.在高档奢侈品领域.品牌具有超凡的力量.如香水行业.手表行业等都以品牌引领产业发展。一句话.品牌能给这个行业带来全新的.也许是”质”的飞跃。
今后.DTC钻石贸易公司在中国以品牌为主题的推广将分两个层面进行。
第一阶段.实施市场细分后的个性产品促销策略。通过现成广告材料的合作使用.将其市场营销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展至二线甚至三线城市。与此同时,拓展现有推广品牌的外延例如在现有结婚钻戒广告、推广的基础上,将”钻石是爱的特别礼物”的概念延伸到每年的情人节礼物系列及结婚周年纪念的礼物等。在女性钻饰的范畴.则继续以钻石吊坠为主推产品.鼓励女性自己为自己购买钻石首饰,并以此带动女性钻饰市场的整体成长。
第二阶段.品牌营销策略。通过与各地重要珠宝商的合作.加强品牌建立和市场营销的改善,包括.
提供专业性的培训.为珠宝商提供专业的广告、宣传、公关的素材。
鼓励珠宝商参与市场营销活动.同时利用DTC钻石贸易公司的现成广告材料帮助珠宝商提高广告宣传效果和市场营销的质量。新晨:
中国钻石业的发展与正确的市场营销策略是分不开的。它经历了由形象营销一分类营销一产品营销一品牌营销的四个阶段.始终因势利导引导着钻石业走向成熟。
一.投石问路厦门试点获成功
中国的传统珠宝产业主要以黄金和翡翠为主.即使在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珠宝市场黄金和翡翠仍占绝对优势.另有一小部分的红蓝宝销售而钻石几乎不为人们认识。钻石首饰零售主要在银行金店、友谊商店,侨汇商店内进行销售.从事零售的珠宝商仅存备少量的钻石首饰由于市场规模不确定、珠宝商的主要业务是黄金首饰的零售.因此钻石行业本身还谈不上有任何市场营销的概念。
当时的戴比尔斯在福建厦门进行试探性的市场营销投入.在厦门电视台投放结婚钻石首饰的广告.并在相关杂志媒体上发表公关文章介绍钻石的来源,历史等。钻石很快被那些意识超前的消费者所接受他们成为率先拥有结婚钻戒的消费者.这些消费者起到了无声宣传员的作用。人们渐渐认同.钻石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饰品、非常尊贵的饰品,有着特别意义的饰品。
二、形象工程”造就钻石业基础贸易
经过厦门有效尝试.戴比尔斯于9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大规模市场推广。在这一阶段的市场营销策略是代表整个钻石行业进行整体的市场营销目的是建立钻石的形象,提高消费者对钻石的整体需求。以结婚钻戒广告为切入点.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和一些重要的省,市电视台播放结婚钻戒广告.并在行业杂志和大众杂志上刊登结婚钻戒的平面广告。结婚钻戒广告对整个钻石行业起到了很好的支持作用.成为钻石业的基础。
在向消费者传达“钻石的情感意义”的同时戴比尔斯配合1997年5月1日颁布的国家钻石分级标准.进行有效的教育工作。一方面在行业内开展行业培训l对中国主要城市珠宝商进行钻石基本知识和销售技巧的培训先后有近五千人参加了专题培训解决了钻石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店内4C资料的发放、公众媒体的公关文章向消费者介绍钻石的历史、传说,评价钻石的4C基本知识及钻石首饰购买技巧等改变了钻石是“遥不可及的舶来品“的观念。
这样钻石不再是简单的珠宝首饰而是可以传情达意的爱的礼物。而国家标准的建立则树立了钻石的可信度令消费者对于钻石及钻石业有充分的信心。所有这一切.都树立了钻石“独一无二”的形象,为钻石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分类营销满足不同消费群对钻石的需求
九十年代是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十年。与此同时消费者对于钻石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分化形成了不同的消费群体。为了满足这些不同的消费群体的需要.就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别的市场营销。戴比尔斯根据中国市场的特点.将中国钻石市场细分为“结婚钻戒“.“女性钻饰”和“男士钻饰“三大类别分别进行营销。
“结婚钻戒“的成功营销使”钻石是表示爱的特别礼物“的概念深入人心各主要城市的结婚钻戒拥有率逐年攀升.个别较发达城市(如上海)的拥有率已接近日本等发达市场。在结婚时赠送结婚钻戒在很多地方已成为传统。
“女性钻饰“的营销策略以”钻石表达女性自信“为诉求将这些善于接受新事物的现代女性的生活方式和品位与钻石时尚的光彩相联系.鼓励她们为自己购买钻石。由于推广的范围大至今”女性钻饰“首饰销售已成为中国钻石首饰市场的主导。
而“男士钻饰“以”钻石代表男人事业的成功“为诉求.但由于时机尚未成熟.市场未达到预想的效果.推广近两年后撤出。
四,产品营销直接引导市场销售
戴比尔斯大规模的市场营销在中国钻石首饰零售业形成了基本格局。但是由于中国钻石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钻石所占比重仍然很小几乎没有针对钻石的市场营销活动。部分珠宝商开始着手的市场营销活动,主要采取价格促销手段,远未进入真正的市场营销领域。
而消费者对于钻石的需求则远远超越了市场的发展因此.有季节性.时尚性的个性产品的营销策略呼之欲出。
1999年.戴比尔斯首次联合上海.北京两地15家珠宝商共同推出了以钻石吊坠为主打产品的”夏日引力”推广活动。以”夏日引力”为主题的系列产品.吸引年轻的都市女性购买为目的,获得了不小的成功。后来的”本色”系列女性钻饰.”都是钻石惹的祸一一煽动”系列钻石吊坠推广活动,情人节”月光”系列.都是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以时尚产品为主要诉求的产品营销的成功案例.取得了很好的市场效益.推动了钻石业的进一步成熟。
五,品脾带领钻石业进入新时代
中国钻石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支规模庞大的珠宝首饰零售队伍,在零售市场上虽已形成了一些全国性或区域性品牌,有较为广泛的市场覆盖率及市场占有率.由于历史的原因、政策的原因.这些品牌尚未有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产品定位。究其原因,有”四个缺乏”:
缺乏有相当销售规模的钻石首饰品牌.目前大品牌的钻石首饰市场份额也仅在1%左右.无法组织有规模的市场营销策划。
缺乏有效的市场营销手段.市场竞争主要集中在钻石的品质和零售价格方面的竞争,例如强调钻石的净度级别、颜色级别.导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大家都强调Vs_VVS净度、H-I颜色.而价格的真正打折空间也非常有限。
缺乏市场营销的专业人员.即使有好的策略.也往往没有好的专业策划和执行。缺乏有长期全面的品牌策略。珠宝商往往忽视根本性的产品定位和品牌建设.也没有个长远的全方位的策略作保障.使得很多的活动或流于表面.或浅尝辄止.不能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此同时.中国这个拥有13亿消费者的巨大市场也令世界各地的珠宝商向往。除了一些国际著名品牌,香港、台湾的珠宝商更是充分发挥其同宗、同文化的历史优势和近水楼台的地理优势.在大陆这片市场上充分展现。到目前为止.香港特别行政区内知名珠宝商基本上都把战略中心向大陆地区转移。海外知名品牌的介入.一方面使国内市场的竞争更趋激烈.另一方面.也迫使国内珠宝商认真考虑成功的市场营销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探索.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市场营销策略。在这一背景下.近几年来.不少国内品牌在扩展市场份额的同时.开始尝试各个层面的市场营销手段.从电视形象广告到主题产品推广.从统一的CI形象到精心策划的公关活动.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六、未来,帮助国内珠宝商树立自己的品牌
20O1年.DTC钻石贸易公司正式承担了戴比尔斯集团全球市场的钻石营销工作。作为戴比尔斯的下属公司.它的职责--简而言之一就是扶植钻石供应线的有能力的下游商家.建立强有力的品牌形象.从而更好地”卖”钻石。DTC身份的转变,也标志着其在中国钻石业的发展中将起到新的作用:它不仅要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中国钻石零售市场的整体拓展.更将其工作重点放在帮助国内珠宝商树立自己的品牌。DTC认为.在高档奢侈品领域.品牌具有超凡的力量.如香水行业.手表行业等都以品牌引领产业发展。一句话.品牌能给这个行业带来全新的.也许是”质”的飞跃。
今后.DTC钻石贸易公司在中国以品牌为主题的推广将分两个层面进行。
第一阶段.实施市场细分后的个性产品促销策略。通过现成广告材料的合作使用.将其市场营销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展至二线甚至三线城市。与此同时,拓展现有推广品牌的外延例如在现有结婚钻戒广告、推广的基础上,将”钻石是爱的特别礼物”的概念延伸到每年的情人节礼物系列及结婚周年纪念的礼物等。在女性钻饰的范畴.则继续以钻石吊坠为主推产品.鼓励女性自己为自己购买钻石首饰,并以此带动女性钻饰市场的整体成长。
第二阶段.品牌营销策略。通过与各地重要珠宝商的合作.加强品牌建立和市场营销的改善,包括.
提供专业性的培训.为珠宝商提供专业的广告、宣传、公关的素材。
鼓励珠宝商参与市场营销活动.同时利用DTC钻石贸易公司的现成广告材料帮助珠宝商提高广告宣传效果和市场营销的质量。
电子商务环境下零售企业营销模式构想
电子商务带给零售业的不仅仅是网络销售,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利用电子商务对企业业务的再造。电子商务模式下并不是说完全抛弃传统的销售模式,而是要将其与电子商务零售之间形成完美对接。这种最佳模式不仅仅能够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同样能够增强企业的工作效率,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电子商务零售业和传统销售相结合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电子商务零售业与传统零售业之间可以相互取长补短,这正是将这两种模式融合的原因所在。因此如何能够将电子商务零售模式与传统的零售模式彼此结合,就成为解决现代零售业的关键所在,也是其中的难点之一。而这种双渠道的零售模式必将成为今后我国零售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一)品种多元化及提供通道方面
现代消费市场中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趋向多元化,而传统零售业很难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随着信息技术崛起的电子商务零售业则能够很方便地为顾客展示多样化的商品,在为顾客提供多样化的商品的同时,大大降低了顾客选择物品和购买的成本。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样深度化的商品层次模式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庞大的物流配送业务的支持。因此,企业要能够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将更多的零售商品展现在消费者面前,同时也要利用企业原有的配送网络系统将顾客所购买商品准确送达顾客手中。
(二)信息提供方面
电子商务销售模式下为顾客提供商品信息十分方便,但是却不能为消费者提供实体商品信息;传统零售业能够提供实体商品信息,但是如果要将商品信息全面提供给消费者,则需要花费很大的成本费用。因此在双渠道模式下,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到更加全面的商品信息,同时也可以到实体店对商品的细节信息进行考察,可以说这种双渠道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能够满足现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三)消除风险和建立信任方面
电子商务的发展是通过虚拟的网络结构而进行的,电子商务零售模式下厂商突破了传统地域的限制,使得电子商务零售范围更加广泛。但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特征以及范围的广泛,使得消费者很难在短时间内对电子商务零售取得信任,这是目前电子商务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最为棘手的问题。因此就需要企业通过特色经营来取得消费者信任,以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为主要出发点,保障消费者在电子商务零售模式下购物的合法权益,是电子商务零售发展的重中之重。企业在利用实体店信誉的同时,建立电子商务购物中的申诉机制,如果顾客在购买过程中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可以通过相关部门进行申诉,依此来降低消费者电子商务模式下购物的风险性。
(四)货物运输和付款方面
传统实体零售商一般拥有属于自己的物流体系,厂商能够利用现有的物流体系,借助于现代网络信息,提升物流配送的功能及效力,从而为电子商务零售模式发展带来有利条件。另外,支付问题是现代电子商务过程中最为主要的问题之一,支付问题通过现代双渠道零售模式的结合得到较满意的解决。在现代双渠道零售模式下,消费者可以通过虚拟网络获取更多信息,然后选择到实体店完成商品的付款交易;亦可以通过网上直接订购,完成商品的购买,然后由企业安排相关的物流方式将货物送达至顾客手上。
现代双渠道零售模式的基础是传统零售模式。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国外有2/3以上的现代电子商务零售都是通过传统的零售转变发展而来的,传统零售商是电子商务零售发展的最原始基础,电子商务零售是传统零售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之后的产物,是零售业发展的较高阶段。传统零售和电子商务零售的共同发展成为今后零售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发展方向。电子商务零售的出现扩展了零售业的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而基础零售业则为电子商务零售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因此可以说,传统零售业和电子商务零售业相结合的双渠道模式是零售业的扩展和创新,两者的结合为零售业的发展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电子商务环境下零售企业营销模式变革应注意的问题
(一)适当的商品定位
电子商务零售的出现,使得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化,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价值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新的价值机会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为零售业带来了新的机会。在电子商务营销模式下,企业应该准确定位自身销售的产品,以使得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价值关系最大化。消费者通过对企业商品的价值感知,决定了消费者是否与企业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更进一步影响到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发展零售业的前景。因此企业在定位商品时,一定要根据消费者的特点,实事求是,以消费者的利益为前提,才能够产生较好的经营效果。
(二)市场渠道的协调
虽然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传统的零售业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平台,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电子商务渠道的拓展势必会对原有的渠道造成一定冲击,打乱原有的经营模式。企业在利用电子商务零售模式的同时,需要加强协调电子商务零售渠道与原有传统渠道之间的关系。原有渠道可以成为电子商务零售渠道的先驱,而电子商务渠道的拓展应成为原有基础零售业渠道的补充和扩展,这两者之间应该成为一种协调互补的关系。因此企业在发展电子商务零售渠道的同时,要加强电子商务渠道开拓与原有传统零售渠道之间的协调。在电子商务模式下,通过互联网发送图文并茂的商品信息,促进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协商,在加强原有渠道的同时扩展新的发展途径。
(三)加强信息管理
信息的快速化流通以及管理是发展电子商务的前提条件,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向消费者传递公司或者产品的相关信息,消费者亦可以通过互联网,很方便地取得企业以及产品的大量信息,可以说信息化的发展为企业的经营以及消费者的消费带来了巨大的方便性。但是企业在利用互联网信息的同时,也要高度关注信息的相关内容,企业要向消费者传达的是企业先进的文化、企业宗旨以及企业对消费者积极的态度,因此就需要企业对信息进行密切关注,加强信息管理。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在电子商务中获得成功,才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信息化带给企业的巨大商机。企业通过互联网可以方便地与顾客进行交流,掌握消费者的动态需求,为企业进一步的营销工作提供重要依据,从而使得企业获得更具有价值的市场信息。
(四)加强产品定价管理
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企业能够及时对产品定价进行管理,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实时的产品价格信息。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互联网上的产品价格信息需要同传统模式营销下的产品价格保持一致。标准化的定价策略可能导致的问题是区域性的价格冲突,因此企业在定价管理中,应该采取差别化的定价策略,也就要将区域配送的成本与产品价格挂钩,避免区域性价格冲突带给企业的不良反应。
电子商务环境下零售企业营销模式变革建议
网络营销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经营的主要模式,传统的经营模式将逐渐被网络营销所取代,现代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化媒体的出现,为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及时沟通搭建了平台。通过社会化媒体的利用,企业可以在最恰当的时间、地点,通过最恰当的方式将产品的信息传递给消费者,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服务。
(一)改造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经营业态
企业在传统的零售模式下的组织结构与电子商务零售模式之间存在着一定冲突,因此企业要想发展电子商务营销就必须针对性地对传统模式下的组织结构进行改革,建立适应电子商务零售模式的组织机构。
传统自上而下的信息传递在电子商务模式下并不能够满足信息快速传递的要求,因此在电子商务模式下建立有利于快速信息交流的组织结构至关重要。在电子商务零售业模式下,横向的信息传递成为主要的信息传递方式,不仅仅可以快速进行信息传递,同时也加强了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因此企业要大力推行扁平化组织的建设,同时连锁经营业必将成为电子商务模式下企业经营的主要业态。
(二)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的平台
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是企业发展电子商务营销的前提条件,要想建立一个安全可靠的电子商务平台,就必须加大投资力度,聘请专门的计算机人才建立平台以及对平台进行日常维护。但是在现实中,由于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需要大量投资,因此大多数零售企业在电子平台的选择方面都趋向于第三方平台。第三方平台的出现为企业节约了大量资金,同时企业也可以集中精力发展自己的主营业务。
(三)实行企业业务流程重组
企业业务流程再造和重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电子商务的发展,企业发展的思路是要让业务流程尽可能符合信息系统的要求 ,而不是要信息系统去满足企业业务流程的需求。因此企业要根据现有的信息系统,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再造。在对原有的业务流程进行准确分析之后,根据信息系统的要求,对其进行重组和再造。
(四)加强企业供应链的协同管理
现代企业“信息孤岛”的现象十分突出,互联网的主要特征是信息传递的方便性和低成本性,而“信息孤岛”的存在使得互联网的作用大大被削弱。要达到信息共享,就必须加强企业供应链中各个环节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在现代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理论中,如何使得供应链之间形成无缝连接是供应链管理的直接目的,也是企业供应链管理追求的目标。因此企业在电子商务零售模式下必须加强供应链的协同管理,达到企业在电子商务零售模式下的价值最优化。
结论
企业自身因素、市场竞争因素及宏观环境因素都和零售企业营销模式的变动成正相关关系。有益的宏观环境、激烈的市场竞争及企业完善的自身体制、条件,对于零售企业向电子商务环境下营销模式的改进愈发有益。本文立足电子商务环境,给出零售企业营销模式的改进策略,并对电子商务环境下零售企业营销模式改进所面临的问题予以阐释,在此基础上提出电子商务背景下的零售企业营销模式变革策略。
参考文献:
1.王莹,韩伯棠.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营销模式选择研究[J].现代科学管理,2006(8)
2.谢微.基于电子商务环境下零售企业营销模式变革的实证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一、沃尔玛公司概况
美国沃尔玛公司是美国最大的零售业企业,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零售业企业。1962年7月2日,山姆·沃尔顿(1918~1992)及其兄弟在阿肯色州的罗杰斯开办了第一家沃尔玛折扣店,这是一家庞大的仓库式商店,旨在以最低的价格向小城镇的美国人销售各种商品,从服饰到汽车零件以及小型用具等。沃尔玛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2003年全球销售额达2563亿美元,连续三年排名《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榜首。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2008年全球500强排行榜中,沃尔玛以3787. 99亿美元的年销售额蝉联榜首,这是沃尔玛自2002年以来第六次位居该榜榜首。公司2008年的营业收入、利润和开店数分别是1968全年的18776倍、21967. 2倍和291. 6倍。2002年和2003年连续两年在《财富》杂志评选的美国最受尊敬的企业中排名第一。同时,沃尔玛在全球多个国家被评为最受赞赏的企业和最适合工作的企业之一。截至2009年5月,沃尔玛在全球开设了超过7800家商场,员工总数200多万人,分布在美国、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波多黎各、英国、加拿大、中国、口本、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等16个国家。每周光临沃尔玛的顾客达1. 76亿人次口
那么,到底是什么使沃尔玛公司能创造出如此辉煌的业绩?从市场营销战略的角度来对沃尔玛作一剖析,挖掘其深层次的原因,这对于目前经济效益普遍滑坡的国内大中型商业企业来说,可以起到参考借鉴作用。
二、沃尔玛公司市场营销战略
(一)顾客至上、保证满意。沃尔玛的顾客服务是世界一流的。沃尔玛放在第一位的是商品对口,这是他们在采购环节就反复强调的顾客观念。第二是保证供货,缺货不单给顾客带来不便,更令公司蒙受生意上的损失。第三是良好的购物环境,符合清洁、安全、方便的要求。第四是与众不同的员工,实行微笑服务。沃尔玛的服务准则是:(1)三米原则。在三米以内要向顾客目光接触、点头、微笑、打招呼。(2)保证顾客100%满意。沃尔玛员工都知道下面的两条原则:第一条,顾客永远是对的;第二条,顾客如有错误,请参看第一条。(3)更为与众不同的沃尔玛的顾客关系哲学是—顾客是员工的“老板”和“上司”。每一个初到沃尔玛的员工都被谆谆告诫:顾客就是老板,沃尔玛的所有员工都是为顾客服务的,这就是沃尔玛的经营哲学。
为使顾客在购物过程中自始至终地感到愉快,沃尔玛要求它的员工的服务要超越顾客期望:永远要把顾客带到他们找寻的商品前,而不仅仅是指给顾客,或是告诉他们商品在哪;熟悉你部门商品的优点、差别和价格高低,每天开始工作前花五分钟熟悉一F新产品;对常来的顾客,打招呼要特别热情,让他有被重视的感觉。
(二)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把员工视为“合伙人”,沃尔玛从1962年创立第一家折扣商店起,历经40余年成长为零售业巨头,其根本之点是有明确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总结出了“经营企业十大成功规则”,并常常与经理们和员工们共勉。
这十大规则是:(1)敬业;(2)与所有同事分享你的利润,把他们视为合伙人;(3)激励你的合伙人;(4)尽可能地同你的合伙人进行交流沟通;(5)感激合伙人对公司的贡献:(6)成功要大力庆祝,失败亦保持乐观;(7)倾听合伙人的意见:(8)超越顾客的期望:(9)控制成本低于竞争对手:(10)逆流而上,另辟蹊径,藐视传统的观念。这十大规则既是山姆·沃尔顿个人毕生遵循的准则,又是沃尔玛公司几十年得以迅速发展壮大的经营法宝(也即成功之本)。山姆·沃尔顿将这十条规则实实在在总结出来,对沃尔玛公司全体员工,对零售业同行或竞争对手,对相关行业甚至其他行业的管理者,都是一个宝贵的提示或指导,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和可操作性。
上述十大规则中有七条是讲员工关系的,可见沃尔玛把员工关系放到何等重要的地位。说到导致沃尔玛公司成功的诸多因素时,山姆·沃尔顿本人认为:只有管理者与员工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按沃尔玛的说法,就是全体成员之间的“合伙关系”—才是他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令人难以置信的繁荣的真正秘密,才是沃尔玛一直以来能飞速发展的真正源泉。现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高级副主席唐·索德奎斯曾多次强调:“毋庸置疑,沃尔玛的成功是基于这样一种坚强的信念—让每一位员工实现个人的价值,我们的员工不应只是被视作会双手干活的工具,而更应该被视为一种丰富智慧的源泉。我们的同事创造非凡。”
(三)坚持以小城镇为主要目标市场的发展战略。沃尔玛不仅是一家从偏远地区小城镇发展起来的巨型零售商业,而且在其发展过程中一直遵循避开大城市的战略。在沃尔玛创业初始,山姆·沃尔顿面对像西尔斯、凯马特这样强大的竞争对手,采取了以小城镇为主要目标市场的发展战略,也就是说在别人忽略的小城镇开设大型的折扣商店。在小城镇开店最明显的一个好处就是,由于一般大型连锁公司忽视这些小城镇,因此沃尔玛难得遇上竞争对手,从而可得以一路顺利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凯马特是根本不屑于到任何一个人口少于5万人的小城镇去开店的,而山姆·沃尔顿的信条是即使在少于5000人的小城镇也照开不误。这些小城镇在全美多不胜数,其数量要比大中城市的数量多得多,而且大多数的小城镇都极具发展潜力,因此,沃尔玛实际上比那些走大中城市路线的竞争对手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在沃尔玛高速发展的70年代和80年代,几乎所有的沃尔玛分店都开在人口几千到2. 5万以内的小镇口一般折价百货业公司认为,这么少人口的小城镇难以支持折扣店低价竞争所需的销售规模。但山姆·沃尔顿认为,只要商品价格确实低、品种确实多,就能吸引来周围几十英里范围内的居民。事实也确实如此。
另外,山姆·沃尔顿对商店选址也有严格要求,首先要求在围绕配送中心的600公里辐射范围内,把小城镇逐个填满后,然后再考虑向相邻的地区渗透。这样正好使沃尔玛避开了和那些强大的对手直接竞争,同时,抢先一步占领了小城镇市场,等到凯马特意识到沃尔玛的存在时,沃尔玛己经牢牢地在小城镇扎下了根,并开始向大城市渗透。
可以这样说,正是由于发展初期的沃尔玛采取了以小城镇为主要目标市场的发展战略,才使得沃尔玛得以在零售业站稳脚跟。
(四)采用高新技术。搞好物流配送,严格控制成本,实现“天天平价”。沃尔玛在高科技和电子技术的运用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因此始终在这一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计算机和通讯系统方面,沃尔玛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与休斯公司合作发射了一颗人造通讯卫星,先后投资近七亿美元,建成了全公司的计算机和卫星通讯系统,据说它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民用计算机与卫星通讯系统,由此实现了全球联网。
沃尔玛在全球近8000家商店通过全球网络可以在一个小时内对每种商品的库存、上架、销售量全部盘点一遍,所以,在沃尔玛的门市店,不会发生缺货情况。公司总部与全球各家分店和各个供应商通过共同的电脑系统进行联系。它们有相同的补货系统、相同的EDI条形码系统、相同的库存管理系统、相同的会员管理系统、相同的收银系统,这样的系统能从一家商店了解沃尔玛全世界的商店资料。科学技术为沃尔玛称雄世界提供了强大的保证。
沃尔玛拥有由信息系统、供应商伙伴关系、可靠的运输及先进的全自动配送中心组成的完整物流配送系统。沃尔玛在美国建立了70个由高科技支持的物流配送中心,所供应的分店都在一天车程或300英里范围内,各店85%的商品由配送中心直接供应,而一般竞争对手大约只有50%-60%,销售成本也因此要比零售行业平均销售成本低2~3个百分点。
(五)与供应商利益共享、共生共荣。沃尔玛始终把建立同供应商利益共享、共生共荣的关系放在重要位置。沃尔玛公司的企业文化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同供应商保持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通常,在零售商拼命压低商品价格的同时,制造商却在追逐着更高的价码,正是由于买卖之间的拉锯战,造成了产销双方关系的不畅。沃尔玛在改变这种长期固守的买卖关系中独树一帜。对供应商提供服务,这是沃尔玛要处理好的第二个外部关系(第一是与顾客的关系)。沃尔玛商品售价低廉,在订单上尽量争取低价位,但强调与供应商共同发展,都应有合理利润,并每月结款一次,这是其一;其二是强调与供应商信息共享。供应商每一天每一分钟都可以在沃尔玛的电脑系统里查到自己的商品销量、库存情况(对其他供应商保密),该资料细化到每一规格及不同颜色的商品的销售状况这对做到按需生产非常有利。
应该指出,工业社会发展到现在,零售商与供货商之间的关系将从互相制约、互有所图的关系向新型的互相合作、共生共荣的工商双赢的伙伴关系发展。零售商帮助供货商了解市场、了解消费者需求,供货商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自己的生产,使产品适销对路。这种新型合作伙伴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可以给双方都带来极大的利益,应该受到零售商和供货商的高度重视。
近期由沃顿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戴维・贝尔(David R.省略公司提供。这家网络公司在其开展在线销售的最初45个月中,业务范围就已覆盖了近3万个美国邮政编码所在的地区。
贝尔的研究发现了一个重要现象:邻里效应。也就是说,在曾与人谈论过或亲自看到过在线购物的消费者群体中,尝试使用在线零售服务的消费者的基础比率可出现50%的增长。贝尔认为:“互联网零售业的独特市场环境提出了迄今为止尚未研究过的重要问题,尤其是现有顾客在吸引或影响潜在顾客方面的作用这一根本性问题。”他进一步指出:“我们的研究探讨了一个新的重要现象:尝试在线购物的消费者群体的地点-时间序列的发展模式。我们发现,商店地址对于这些顾客群体的发展并不十分相关,而现有顾客的地理位置对于潜在顾客的发展却非常有关系。”
行业专家对在线零售业的长期前景持乐观态度。弗里斯特调研公司一项新的调查研究表明,2003年互联网零售业总额跃升51%,为1140亿美元,而在线零售业总体的经营毛利率提高到21%。也许更加引人注意的是,79%的在线零售商在2003年实现盈利。2004年在线零售总额预计将达到全社会零售总额的6.6%,较2003年的5.省略在线商店为邻居送来情人节礼品这样一个小细节。贝尔认为,人们不应当忽视模仿因素对在线消费者决策的影响。贝尔在研究论文中写道:“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其他研究提出并已验证了邻里效应在多种不同环境中的存在,但是,这些效应并未在互联网上得到验证。一些研究人员曾推测互联网可能造成个人行为愈加分散和孤立。但恰恰相反,我们的实证研究表明社会互作用会激励人们尝试新的互联网服务。”
在此之前,贝尔的研究领域是传统零售业,其研究范围涵盖从选址及定价对顾客购物行为的影响到绩效制促销的益处等多方面的内容。在一名MBA学生将他介绍给Netgrocer.省略公司自1997年5月成立以来至2001年1月的全部销售数据,包括全部382478项交易,这些交易分布在全美各地。贝尔称:“通过按照时间和地点序列将这些交易标注在地图上,可以看出顾客群体是如何发展与成长的。我们所观察到的是整个发展过程就像是疾病的传播过程。在对这些扩散模式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之后,我们发现新的顾客并不是在地图上随机出现的。他们所出现的地点与已有顾客的地区是相邻的。”
贝尔解释说:“有可能你和我住在同一幢公寓大楼中,有一天你下班回家时看见我的门口放着一个印有netgrocer.省略的购物经历。尽管我们无法确定这些途径是被动观察还是直接沟通,但是在对其他因素加以控制之后,看起来社会性因素的确对消费者的在线购物行为有影响。我们认为,这项研究适用于任何种类的在线业务,只要其中存在重复或模仿的可能性。”
在线零售商如何控制扩散效应
贝尔指出,对于在线零售商而言,重要的是要开始考虑该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一过程。“如果你在主要高速公路上安放大型户外广告牌,并促使费城、芝加哥、洛杉矶等人口密集都市地区的消费者率先使用在线购物,那么相对于采用其他措施而言,你的顾客群体也许会以快得多的速度扩散开去。公司应当开始研究如何对这种扩散效应采取一定的主动性控制,而不仅仅是消极地让这种地点-时间的扩散模式自发地运作。”
贝尔认为,在线零售商还应勇于尝试,并引用了Netgrocer.省略公司根据订单金额的大小和目的地的不同向顾客收取不同的运输费用,以帮助该公司测试营销行为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情况。他补充说:“由于互联网公司可到达的地理范围非常广阔,因此完全有可能进行非常彻底的测试。也就是说,公司可选取一些地理位置比较独特的地区,对这些地区的顾客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并将这些地区相互区分开来。”
贝尔也强调了保留和分析各类数据的必要性,这些数据包括顾客的身份证号码,下订单的时间和日期,订单金额,运输目的地的邮政编码,以及有关公司营销活动的良好纪录包括用于各种营销策略的支出金额、交易时间及地点等信息。
在线购物家庭特征
有趣的是,邻里效应在重复购买行为中失去了影响力。一旦消费者有了他们自己的亲身经历,他们就会依靠自己的经历,而不是其他人的行为做出决策。“我们发现,越早尝试以及订单金额越高的消费者──他们的第一次订单金额可达80美元而不是40美元,就越有可能成为回头客。”
一、绪论
近二十年来,中国零售业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国内零售企业的规模扩张就是一种外延式扩张,策略是先跃进再后补,规模效益没有充分体现,导致大部分零售业净利润率远远低于家乐福、沃尔玛等国际巨头。过高的运营成本归因于两个方面,外部是因为我国的物流费用偏高; 内部因素则缘于销售成本和管理成本偏高,国内这方面的成本平均达30%,而沃尔玛则为16%。另外,我国零售业虽已出现了市场定位多元化现象,但是有些企业误认为商场越大越好,豪华就等于现代化,步入了企业发展的误区。
因此,本研究以光顾大型超市的顾客为例进行了调查,把握消费者对特定品牌店铺满意且对重复购买和口碑传播效果有影响的服务市场营销组合要素,试图探索能提高品牌爱好度的方案。
二、理论背景及研究假设设定
1.广告支出费
Milgrom & Roberts(1996) 、Moorthy & Zhao(2000) 、Kirmani(1990)的研究发现广告及广告支出费用对感知质量及顾客感知有重要的影响作用。Kirmani(1990)的研究发现广告费用越高品牌质量越高,最近Yoo et al.(2000) 的研究主张广告在提高品牌认知度上起很大的作用。据此可做以下假设:
假设1-1 广告支出费对感知质量有正(+)的影响。
假设1-2 广告支出费对品牌认知有正(+)的影响。
2.店铺(大型超市)利用可能性
Aaker(1991) 的研究发现流通网对品牌认知有影响,也就是说品牌利用可能性对顾客的认知评价有影响,即对品牌的感知质量就高。Smith & Park(1992) 的研究发现流通网对品牌认知度及品牌形象有影响,流通网增加品牌认知度也会增加。据此可做以下假设:
假设2-1 品牌利用可能性对感知质量有正(+)的影响。
假设2-2 品牌利用可能性对品牌认知有正(+)的影响。
3.店铺形象
Yoo et al.(2000)主张顾客的认知评价提高,说明店铺形象就好,这反映了商店的整体质量很好。汪旭晖(2007)主张店铺形象对自有品牌感知质量和感知情感都存在影响。
Porte & Claycomb(1997) 和Dodds et al.(1991) 主张有效的店铺形象管理对特定商店的品牌认知度有肯定的影响。
Westbrook(1981) 和Higie, Lawrence & Linda(1987) 的研究发现零售店的店铺形象对顾客满意有正的影响。汪旭晖、徐建(2010)发现跨国零售企业店铺形象对顾客忠诚的影响作用主要通过顾客满意和顾客信任作为中介影响。综合以上研究可做以下假设:
假设3-1 店铺形象对感知质量有正(+)的影响。
假设3-2 店铺形象对品牌认知有正(+)的影响。
假设3-3 店铺形象对顾客满意有正(+)的影响。
4. 顾客导向性
Daniel & Darby(1997) 和Williams(1998) 表明顾客导向对感知质量有肯定影响。Zhou et al.(2005) 表明中国的很多企业期待通过顾客导向的强化来提高消费者的感知质量。
Narver & Slater(1990) 主张占竞争优势的顾客导向对企业的收益性起决定性的影响, Keller(1992) 主张具有较高顾客导向的服务业提供者更能增加顾客的满意度。据此可得到以下假设:
假设4-1 顾客导向对感知质量有正(+)的影响。
假设4-2 顾客导向对顾客满意有正(+)的影响。
5. 物理环境
Brady & Croin(2001) 主张在零售服务产业内物理环境的重要性被作为服务质量的要素之一来认识。 Wakefield & Blodgett(1996) 认为服务的物理环境不仅对服务质量的感知而且对服务满意也有肯定的影响。 霍俊杰(2008)指出零售环境要素影响顾客对商品和服务的认知评价。
Bitner(1992)和 Wakefield & Blodgett(1996)的研究结果都显示服务的物理环境不仅对服务质量的感知而且对服务满意有肯定的影响。据此可得到以下假设:
假设5-1 物理环境对感知质量有正(+)的影响。
假设5-2 物理环境对顾客满意有正(+)的影响。
6. 感知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品牌认知、品牌爱好度
感知服务质量:Zeithamal(1988) 主张消费者质量感知是和产品自身的物理属性及产品质量本身没有关联的,而是依据外在属性受影响。Yang & Perterson(2004) 主张感知质量应定义为对特定店铺品牌的认知评价。
顾客满意:Howard & Sheth(1969) 对顾客满意的定义是根据购买状况,对于自身所牺牲而得到的价值是否适当的购买者的心理状态。 Fornell et al.(1996) 表明顾客满意的程度越高,重复购买和口头传播的效果就越好,顾客爱好度也会越高。Reichheld & Sasser(1990) 和Anderson et al.,(1994) 主张顾客满意是服务方面重要成果的结果变数,也是与顾客爱好度有关联的变量。
品牌认知:Aaker(1991)和Keller(1993) 主张品牌认知度作为反映单纯信息的记忆程度的要素,被称为对于品牌属性的消费者的推理或评价阶段的品牌知识。 Keller(1993)认为品牌认知度起了连接品牌形象的作用。Gladden & Funk(2002) 认为品牌联想能使消费者联想到独特的形象,所以作为重要的要因在起作用。
品牌爱好度:Aaker(1991)和Oliver(1999) 表明品牌爱好度可使消费者产生重复购买的倾向,因此能产生喜爱特定品牌的倾向。
对品牌爱好度的研究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作为行动论的概念,把重复购买频度或同一品牌选择的比重(Tellis,1988)、对于同一品牌长期的选择机率(Dekimpe et al.,1997)或者品牌转换行为(Raju et al.,1990)等用于爱好度的测量。因为有对行动论概念的爱好度说明力不够充足的指责,最近心理学概念的态度论爱好度概念被得到重视, Oliver(1999)主张态度论爱好度接近法中,爱好度包含着认知(cognitive)、情感(affective)、意图(conative)等要素。
Ragunathan & Irwin(2001) 主张作为品牌和顾客间关系的满意度越高对于品牌的爱好度就越高。 Aasael(2004) 认为消费者在店铺内决定品牌,所以大多数的产品购买意向和购买是同时发生的。依据此脉络可把品牌爱好度和店铺的品牌爱好度看作是同一概念。因此可得到以下假设:
假设6-1 感知质量对顾客满意有正(+)的影响。
假设6-2 感知质量对品牌认知有正(+)的影响。
假设6-3 感知质量对品牌爱好度有正(+)的影响。
假设7-1 品牌认知对顾客满意有正(+)的影响。
假设7-2 品牌认知对爱好度有正(+)的影响。
假设8-1 顾客满意对品牌爱好度有正(+)的影响。
品牌爱好度根据市场营销组合的效果会有所变动。根据以往研究,这五种市场营销组合的重要性尤其在亚细亚的大型超市被认为更重要(Ha & John,2009)。
三、 研究方法
1. 样本的人口统计特征
本研究是以光顾位于山东省济南、青岛、潍坊市的大型超市的各个阶层的一般人为对象进行了300份的问卷调查。删除无诚意回答的18份,共282份的调查问卷用于最终分析, 并使用了SPSS16.0和 AMOS5.0统计软件。
2. 样本设计
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了测量项目的适合性,各研究单位按照斜交旋转(oblique rotation)方式的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进行了因子分析,评价标准是因子说明力在1.0以上,共同度(Communality)在0.5以上,因子负荷值(factor loading)在0.3以上(Bagozzi & Yi,1988;Challaglla & Shervani,1996)。因此删除了不满足标准的广告支出费问卷项一个(“跟竞争者相比费用较高”的因子负荷值为0.174)和品牌认知问卷项两个(“品牌标志”的共同度为0.460;“品牌的难易度”的因子负荷值为-0.199)。探索性因子的分析结果显示,剩余问卷项的Cronbach 值在0.717-0.859之间,显示出内在一贯性较高,因此构成本研究模型的因子的信度都较高 (Van de Ven,1979) 。
3. 研究模型的测量项目
为便于实证分析,对本研究的主要变数作了操作性定义(见表),并据此设计了问卷,所有的问卷项目以前人研究所使用过的测量项目为基础,并为符合大型超市做了修改,使用了李克特(Likert)5点量表。
表 操作性定义及测量问卷项目
四、研究结果
1. 确定因子分析和研究模型的适合性
(1)确定因子分析
结构模型因子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CFA)的结果均满足于评价标准,概念间的相关关系在.353-.797之间。
(2)研究模型的适合性
本研究使用了AMOS 5.0统计软件,进行了模型恰当指数分析、路径系数分析。特别是为验证假设的路径分析的变量值,考虑到了外生变量、内生变量,以及剩余变量等。
整体结构模型的验证结果显示x2=32.520, GFI(Goodness-of-Fit Index: 0.9以上适合)=0.976, AGFI(Adjusted Goodness-of Fit Index: 0.9以上适合)=0.866, RMSR(Root Mean Square Residual: 0.05以下适合)=0.016, NFI(Normed Fit Indes: 0.9以上适合)=0.982, NNFI(Non-Normed Fit Index: 0.9以上适合)=0.939,df=8,p=0.000,因此表明研究模型是适合的。
2. 假设的验证结果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结果如图所示(前面的数字是路径系数, ()的数字是t值;所有的t值在p
图 研究模型的分析结果
路径系数分析的结果显示,十七个假设中有三个被否决。广告支出费越高感知质量就越高的假设1-1被否决(p=0.108),物理环境越好顾客满意度就越高的假设5-2被否决(p=0.976),感知质量越高品牌爱好度就越高的假设6-3被否决(p=0.130)。
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的结果显示,服务市场营销组合要素以顾客满意的感知质量和品牌认知作为媒介的间接效果而使总效果在增大。
五、结论及战略性启发
依据假设验证的结果可得出以下启示:
第一,我国大型超市的服务市场营销组合要素以感知质量为媒介,直接和间接地对顾客满意有影响,其中认识到店铺形象和顾客导向是非常重要的影响要素,因此,我国大型超市有必要树立店铺形象和顾客导向的市场营销战略。
第二,我国大型超市的使用者通过感知质量对品牌认知有影响,感知质量对顾客满意有影响,因为这些对品牌爱好度有影响,所以有必要探索通过所希望的服务市场营销组合战略的顾客满意和品牌认知等的提高方案。品牌认知对顾客满意有影响,顾客满意对品牌爱好度有直接的影响,所以,有必要树立能对通过服务市场营销组合战略的品牌认知和顾客满意有影响的战略。
参考文献:
[1] 周晓杰.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5卷第3期,P87
论文关键词:金融服务;大型卖场;营销战略;伙伴关系
中国加入WTO以来,随着零售业的全面开放,零售业态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大卖场从无到有,走进人们的生活。在我国,中文“卖场”这一词汇的概念源于日语,意指大型的出售商品的场所。很多国家对“卖场”这一大型零售经营模式的概念解释都有所不同,但多数情况下是指经营商品(服务)专卖、专售的大型商场,具有投资规模大、专业性强,商品齐全、物美价廉等特点。
我国零售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逐渐涌现出一大批在地方甚至全国都具有影响力的着名企业,其中不少是以大型卖场的形式存在。受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内需趋弱,加上国际零售巨头的大举入侵,国内大型卖场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如何保持优势、持续发展,是摆在每个企业面前的重要问题。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指企业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提高企业市场地位,又要保持企业在已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扩张的经营环境中始终保持持续盈利增长能力的提高,保证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长盛不衰。而供应商或人驻商户的经营情况往往直接关系到这些大型卖场的兴衰和可持续性发展。
众所周知,人驻这些大型卖场的多数为生产经营某类产品的中小企业,由于先天缺陷,它们普遍缺乏完善的公司组织结构,存在有财务管理混乱,经营活动缺乏透明度等问题,致使银行贷款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信贷风险难以控制,因此银行不愿为这些中小企业贷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这些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中小企业融资也是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难题,其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正确看待当前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问题以及如何合理引导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服务,从一方面看,应该是政府和银行业监管机构面临的难题,而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考虑,恰恰又为这些大型卖场未来的经营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资源缺失,银企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大型卖场依靠自身的实力与信誉度,为联营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可以起到降低银行信贷风险,让银行乐于为人驻企业放贷款的积极作用。这一作法,已经在国内的联营卖场有所采用。如2007年山西黎氏阁家具广场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合作,由黎氏阁家具广场提供担保,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为人驻黎氏阁的中小企业提供了3000万元贷款,以扶植中小企业的发展,这是一种很好的尝试。这一做法,一方面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实际上也是卖场的一种招商、合作方式,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它具有非常丰富的营销意义。
一、大型卖场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担保服务顺
应了当前国家刺激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大趋势随着金融风暴对全球经济的影响逐渐加深,中国的国内经济也开始出现放缓迹象,其中受害最深的当属中小企业。虽然国家采取了包括降低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存贷款利率等一系列刺激内需的政策,鼓励银行向企业贷款。但是银行出于对贷款风险的考虑,目前的资金流向依旧是以大型企业为主,相反最需要资金支持的中小企业仍然存在贷款难的现象。大型卖场的这一全新的营销举措实现了中小企业和商业银行的业务对接,为银行顺畅地向中小企业输血架起了一座桥梁。从这个层面上说,大型卖场的这一创新型的营销举措不仅解决了中小企业的资金困难,更加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因此应当得到国家政策的倾斜和支持。
二、大型卖场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担保服务契合了先进的现代营销理念。坚持这种理念,将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长效动力
现代社会市场营销观念认为,企业应当自觉地将营销活动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发展相联系,把企业利益、经营伙伴的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利益有机地统一起来,这将更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中小企业融资难特别是贷款难是不争的事实,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植中小企业发展,进一步探索建立省级中小企业融资平台,推动贷款平台建设。一些大型卖场清醒地意识到入场商户的利益就是卖场的利益,双方共荣共衰。单纯的招商只是短期行为,为入场商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才有利于卖场的长远发展。
三、大型卖场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担保服务将有利于提高卖场的品牌效应
卖场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担保服务的行为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顺应了国家的政策导向。这一行为对提升卖场的品牌形象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一方面显示了卖场的实力与信誉,另一方面彰显了卖场的社会责任感,充分贯彻了企业“以人为本,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通过这一行为,对提升卖场的声誉有很大的作用,其公关效应、品牌效应是非常明显的。
四、大型卖场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担保服务有利于建立与厂商的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中国零售业的“大淘汰期”已经开始,“赢家通吃”正在席卷一个又一个行业。目前各类卖场面临严峻的竞争局面。过去卖场的经营者常常把自己定位在一个物业管理者的位置上,对此外界也把卖场的经营者看作一个物业管理者,这有失偏颇,至少是不全面的。卖场的经营者首先应该定位在一个营销者的位置上,其次才是物业管理者。而部分卖场只注重收取高额租金,但是缺乏相应的附加值,导致厂商难以维持经营,摊位变化频繁,很难形成明确的竞争特色,经过竞争,首先遭到淘汰的就是这些卖场。而要通过特色经营,实现生存与发展的卖场,首先应当与入驻厂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有选择地为人驻中小厂商提供金融担保服务,强化了双方的合作关系,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五、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担保服务有利于卖场有效地实施各项营销战略
卖场若要提高竞争力,首先必须对市场进行深入的研究,对卖场进行合理定位,加强对卖场整体的营销,尽快吸引顾客并达成销售,使入驻商户利润得以实现,也保证了卖场的收入,如此形成一个良性的商业链循环。为此,卖场在招商时必须严格把关,不能只要厂商交租金,就允许入场,这种方式根本无法贯彻卖场的整体营销战略。卖场要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在招商前,必须对厂商进行严格的调查与资格审查,这样才能保证入驻厂商的经营理念与产品定位以及与卖场整体营销战略的一致性。而这一调查过程也是为其提供金融担保前的必要环节,通过调查,对符合要求的厂商提供金融担保服务,一方面,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担保风险,另一方面,保证了厂商与卖场整体营销战略的一致性。通过卖场的整体营销战略,有效地引导厂商更准确地把握细分市场要求,更有效地吸引客户,通过提供特色产品来吸引顾客,提高平米销售额,降低产品价格中的租金比例,提高性价比,实现特色与价格的均衡。只有这样,卖场才能够有效抵御激烈竞争,保障企业持久的生存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