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历史毕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23 15:42:3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4篇大学历史毕业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大学历史毕业论文

篇1

1、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及开题报告全部用计算机打印。

2、课题任务书装订在正文目录之前。

3、“目录”居中用四号黑体加粗,中间空12个字距。页码采用阿拉伯数字加“()”右顶格止,前面加“………………”;汉字用五号宋体,英文及数字用五号TimesNewRoman;论文文本每页右上角有页码,用五号TimesNewRoman。

4、标题控制在20个汉字以内,居中用四号黑体加粗;如语意未尽,可以借副标题予以补充,置于标题下,前加破折号,用小四号黑体加粗。

5、按五号字空行后,居中用小四号宋体打印三行内容:学生:×××指导教师:×××三峡大学理学院

6按五号字空行并空2个字距后,用五号黑体打印“摘要:”,接着用五号宋体打印内容,篇幅控制在200字左右,换行时为自动换行,不空字距。中文摘要下方为英文摘要,用五号TimesNewRoman,“Abstract:”加粗。

7、换行空2个字距后,用五号黑体打印“关键词:”,接着用五号宋体打印内容,关键词由3—8个词或词组组成,各关键词之间用分号相隔。中文关键词下方为英文关键词(小写),用五号TimesNewRoman,“Keywords:”加粗。

8、按五号字空行并空两个字距后直接五号宋体打印前言内容,不编序号。

9、按五号字空行后打印主体部分及总结。各层次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用“.”相隔,末尾数字后面不加标点,如“1”“2.1”“3.1.2”等;各层次的序号均左顶格起,后空1个字距接排标题。第1层次的序号及标题上下按五号字空行,用小四号黑体加粗,其它用五号宋体。论文中的表、图和公式按第1层次的序号编号,如:“表1.1”、“表1.6”……,“图1.1”、“图1.7”……(编号后空1个字距接排图名及表名),“公式1—(1)”、“公式1—(2)”……。图及表用小五号宋体居中排,图名和表名用小五号黑体加粗,分别置于图的下方和表的上方并居中排。公式一律用公式编辑器打印,序号标注在最后一行的最右边,前面加“………………”;公式换行时,只能在+,-,×,÷,<,>等处换行,上下式尽可能在“=”处对齐。

10、致谢、附录均左顶格起,不编序号,用小四号黑体加粗,上下按五号字空行,其后内容用五号宋体。附录有复印的图表,用16K纸单面复印,页边距与毕业论文稿纸一致,便于装订。

11、“参考文献”左顶格起(不编序号),用小四号黑体加粗,上下按五号字空行,其后内容用五号宋体。引用顺序号加“〔〕”左顶格起,后空1个字距后著录。著录顺序见《三峡大学毕业论文工作实施条例》P16或封二、封三。“〔〕”中顺序号与正文中顺序号一致(正文中按顺序在引用参考文献处用上标“〔〕”标明)。参考文献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过的发表在公开出版物上的文献。

12、毕业论文正文不少于1.5万字。

二、文献综述

由前言、主体、总结和参考文献组成。

第一页第一行左起顶格,用四号宋体打印“文献综述”。换第二行打印标题,格式见第一条1、4、5、8、9、11。文献综述不少于3000字(前言300字左右,主体2500字左右,总结100—200字),其中参考文献不少于15种。

三、外文翻译

1、外文资料用16K纸单面复印或打印,页边距与毕业论文稿纸一致,便于装订。

2、译文:第一页第一行左起顶格,用四号宋体打印“外文翻译”。换第二行打印标题,格式见第一条1、4。标题为原文标题的中文译文,作者是华人时,署名为中文,否则,署名为英文名。(格式与第一条对应部分相同)。

3、装订时,原文在前,译文在后。

篇2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3-0-01

一、前言

大学毕业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众,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承载着新技术、新思想。大学毕业生集聚的地方往往有更高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人才,大学毕业生作为后备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是各方争相引进的对象。当下我国正值经济转型发展时期,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研究如何引进大学毕业生具有重要意义。温州是改革开放前沿城市和民营经济发源地,近几年经济社会发展遇到一些新问题,为加快转型发展,对于如何更有效的吸引、留住大学毕业生在温工作,更是实际面临的迫切问题。

二、温州大学生就业现状

据温州政府部门统计,温州籍大学毕业生档案回温数2014年至2016年呈增长态势,2016年更突破3万份,但回温率连年下降,2015年已跌破60%,年均近2万名温籍大学生外流。另据温州统计部门调查,温州本地高校温籍毕业生中80%-90%留温工作,外地生源仅10%左右;外地高校温籍毕业生回乇壤不超过50%。

近三年温籍回温大学生中平均约84%在非公企业就业,超过13%毕业生进入机关事业单位,2.5%毕业生进入国有企业。从学历层次分析, 95%以上博士、64%以上硕士进入事业单位,加上流入国有企业的,该比例将更高,可见高学历毕业生在非公企业就业占比明显偏低。外地生源毕业后在温州工作人数平均在3000多人,其中:绝大部分博士、近50%硕士进入事业单位。另外从毕业生素质分析,毕业于名牌院校毕业生在温州就业人数偏少,且主要流向金融行业、国有企业等。

三、毕业生外流原因分析

据相关机构调查,大学毕业生最看重薪资待遇、发展空间、企业文化和地域等方面。当前温州转型发展,加大引进人才力度,但未改人才外流趋势,人才需求与供给间矛盾依然突出。

1.薪资待遇缺乏竞争力。自中西部人才回流至今,温州薪资水平有明显提升。根据2016年浙江省统计年鉴,温州2015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2013年1.14倍。但在浙江省仅列第七,增长率也仅高于台州。另据温州宁波人社部门近三年的分学历工资指导价,硕士学历平均年薪宁波为温州1.8倍,本科学历1.4倍,大专学历也达1.1倍。可见温州薪资水平在浙江省内缺乏竞争力,与杭州宁波等地差距更在扩大。加上温州生活水平较高,特别是高房价,许多人才即使工作多年依然选择离开。

2.缺乏人才发展平台和空间。首先,人才缺乏好的发展平台。温州企业大多处于产业链中低端,加上技术、产业升级上投入不足,发展空间有限,以致缺乏人才发展的良好平台。结果是外地毕业生难引进,高学历、优秀温籍毕业生也不愿回温。其次,对外来人才重视不够,空间有限。温州以民营企业为主,虽然民营企业能够不拘一格使用人才,但外来人才往往很难升到中高层岗位,发展面临瓶颈。

3.外来人才较难融入当地社会。温州开放较早,思想也活跃,一度是创业热土。然而外来人才与本地人之间的隔阂使其难以融入当地社会,这无形增加了引进人才难度,也加剧了人才流失。

四、引进大学生的一些措施

引进大学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用人单位、全社会共同努力,政府要做好政策引领、为引进人才提供支持;关键是要发挥用人单位主体作用,为人才提供良好平台和发展机会;全社会要营造尊重人才的氛围,特别是要关心关注外来人才,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无后顾之忧。

1.进一步完善政府招才引智政策措施

为引进高学历人才,温州出台了专门政策,给高层次人才提供奖励和补贴,奖励引才的单位,还解决人才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问题,让人才无后顾之忧。高学历人才主要集中于各院校研所,为使更多人才和单位能够享受到政策红利,应扩大政策对象,特别是纳入紧缺专业、优秀大学毕业生群体。鼓励企业引进紧缺、名牌院校大学毕业生,并在住房、社会保障等给予政策支持和补贴,如提供廉租房、公租房,鼓励企业自建员工宿舍等,落实大学生住房补贴政策。

2.统筹规划,做好人才引进和培育

由政府部门牵头,基于人才规划和产业规划,编制引进大学毕业生规划。编制引进大学毕业生紧缺、亟需专业目录和院校名录,引导高考专业填报,指引各在温院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育。并从中观层面,协调人才供给与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

进一步完善人才交流平台,在已有人才市场、人才网站、校园招聘会等平台基础上,整合大学生就业信息,实现一站式就业服务。加强与人才集聚地区人才交流平台的合作,特别是长三角地区城市,如杭州、上海、南京等,将毕业生需求信息到大学毕业生身边。

3.加大宣传引导,转变就业观念

要解决大学生就业结构性难题,除大学自身改革外,离不开家长、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大学毕业生就业交由市场已经十多年,但不少人就业时还是“崇国轻民、重脑轻体”,不愿到民营企业和基层一线就业。

4.鼓励企业提升管理,打造人才发展平台

引进大学生的关键和主体是用人单位,90后大学生除看重薪资待遇,也愈发关注企业文化。温州不少企业已经自觉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和宣传,增强企业吸引力。但多数企业企业文化建设还处于低级阶段,亟待提升企业文化,建立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

五、结语

本文以温州为例探讨了引留大学毕业生,尤其是紧缺、优秀毕业生的一些举措,认为不仅政府要有政策支持和引导,社会和个人也要树立尊重人才、尊重劳动的意识,更需要用人单位提升管理、为人才提供好的发展平台和空间。希望通过对相关措施的探讨助益温州招才引智工作,进一步壮大温州的人才队伍。

篇3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5-0023-02

受高校扩招及学风浮躁的大环境影响,我国高校有不少大学生的毕业论文存在粗制滥造的情况,高等师范院校历史专业也不例外。这实际上反映了一个问题,即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科研没有入门。木匠当学徒时连斧子都没有运用熟练,到出师时让他打一件像样的家具,这只能是勉为其难。可见,历史专业学生科研入门训练非常重要。本文谈谈此问题。

一、科研没有入门的表现及原因

在实践中,一些学生在科研过程中不知该写什么题目,不知该查哪些史料,对史料不知鉴别、考释、取舍,不会写开题报告,不会写学术史,不懂学术规范,有的学生甚至认为文科文章就是东抄抄西凑凑,等等,这些都是没有入门的表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从观念上来说,学生由于受到高中阶段“填鸭式”教学及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地认为大学阶段的学习任务是拿学分、考试过关、拿毕业证。学生对平时的课程论文是临时抱佛脚敷衍了事,这是对这门课的不负责,也是对自己不负责。师范院校是培养中小学教师的阵地,作为师范院校的教师,观念上也需要与时俱进,不能把传授知识作为唯一使命。传授系统的、专业的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教是为了不教”应该成为师范院校教学的目标之一,不仅要“授人以鱼”,而且要“授人以渔”。在21世纪,知识更新速度更快,把东西都教给学生是不现实的,教会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分析问题、表述观点将更为重要。

其次是课堂教学的原因。现在国家对提高大学教学质量很重视,许多大学教学管理者也随之重视对大学教师课堂教学的管理,这是应该的。但也可能出现机械化的倾向。对历史学专业来说,许多教师查了很多资料、很会分析和创新,但学生主要是充当听众和记笔记的角色,没时间锻炼科研能力。学生卷面成绩的优秀,有时是记笔记和记忆力能力的优秀,不一定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

二、历史专业新生科研入门的重要性

大学生科研入门、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紧密相关,这是大的方面。若从毕业论文的质量这一小的角度看,也可见科研入门的重要性。如果大学生在前三年科研能入门,则在大四写毕业论文时就不那么吃力,写出的论文也能比较符合毕业论文的基本规范。

一些学生把大学的目标定得很功利,比如考研、考编等。实际上,即便是考研,具备科研能力的学生在研究生复试阶段无疑更能让专家认识到自己的科研潜质,在考取研究生后往往能比其他同学更快地确定研究内容、发表研究成果。并且,今年不少重点高校历史专业考研均实行自主命题,这种命题的优势是:相比传统的统一命题更能考查考生的研究潜力,尤其是分析、综合、创新等能力,具备较好科研素质的学生对于综合性、创新性强的题目的解答将更有优势。即使是考公务员,《申论》的成绩与考生处理资料、分析资料、观点提炼、文字表达等能力直接相关。具备一定写作能力、科研能力的学生无疑会在《申论》的考试中占有优势。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师院校毕业生都要承担培养中小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任。现在中小学历史课的教学,要求培养中小学生学会查阅基本史料、进行乡土资源调查、为中小学课堂教学补充教学资料、撰写札记和小论文等能力。对于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教师为了弥补教学资料的不足,往往要自己去收集和补充一些历史资料”。[1]试想,若历史专业的师范生自己在大学期间没翻过、没见过一些基本史料,谈何教中小学生收集史料及进行史料鉴别工作。

三、帮助历史专业学生科研入门的途径

(一)为新生开设专题讲座

此专题讲座不应是高深的专业性学术讲座,应该主要用来帮助大学新生认识到大学阶段学习与中学阶段学习的异同,侧重对学习方法、科研入门的指导。我校近年陆续举办教授、博士论坛,侧重对学生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科研方法的指导,对大一新生的帮助很大。许多大一新生由此认识到大学阶段的学习与中学阶段的题海战有别,认识到大学学习方式与中学的差异,明确了科研入门对后续阶段的学习及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作用。

(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无论什么课改,若要真正成功,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必须向课堂要效益,否则就是加重学生负担。这首先需要在课程考核管理上与时俱进。现代教育理念及教育规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所以在考核的时候要注意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没有真正得到发挥,教师不能在每学期每节课都自己从头讲到尾。可以创新的方式为,在专业课学习中,可以有一两节课让学生读、评、写。在历史专业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结合所授课程,引导学生研读基本史料、经典学术论文,并予以讨论和评价。比如研读史学名著和史家学术论文“可以增强分析史料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研究型、学者型教师的健康成长”。[2]另外,在课堂上,还可以鼓励学生交流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新看法甚至是质疑,教师加以引导和讲解。

(三)强化课程论文的科研入门作用

许多学校课程论文往往是上完课之后再写,教师也只是录入一个成绩就结束,这样难以把学生课程论文写作的不足反馈给学生。而对于学生来说,重视必修课的考试,往往会轻视选修课课程论文的撰写。这使得课程论文写作的应有目的大打折扣。其实写好课程论文是写好毕业论文的基础,不能轻视。可以在一门课的期中阶段即组织学习写课程论文的提纲和初稿,教师对其评阅后再发回给学生修改,这样学生才知道自己的不足在何处。修改后在期末再交上来作为正式课程论文。此外,课程论文的题目不应限定在一两个题目,可以鼓励学生根据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思想火花作进一步探索。形式上也可灵活一些,鼓励从小题目做起,从小文章做起,从写札记开始。写得好的札记虽然只有几百字,但对写好历史专业论文很有帮助,“札记―论文―专著,这是一般的史学著述的写作程序”。[3]在做好前期课程论文工作的基础上,还要指导和督促历史学专业本科生写好本科毕业论文。毕竟,“加强历史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规范管理和有效监控,是提高历史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整体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历史学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4]

(四)倡导师生互动

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为什么有些学生科研入门情况相对较好一些?这除了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平时勤写多练状况的差异外,还有就是多问多请教。学生对于平时学习、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思想碎片、疑问,要记下来,向对此问题有研究专长的教师请教,在教师的帮助下判断这些思想碎片、疑问的价值,若有价值则在教师的指导下作进一步探索。还要鼓励用教师科研带动学生科研入门。在历史专业,学生在参与教师研究课题的同时,表面上看是占用了一些时间,但实际上学生还是颇有收获的。比如在学生协助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得以对一些基本史料进行阅读、分析、整理,这对学生基本科研能力的形成大有帮助。而且有些史料是本校没有的史料,学生的参与无疑会扩大学生学习和研究的视野。此外,在师生互动方面,要借鉴已有的一些较好的做法,以提高历史学本科生的科研水平。比如读书会作为史学界的集体研究方法,目前主要应用于培养研究生。实际上将读书会制度应用在本科生培养领域,也非常必要且有效。[5]此外,还可以设立研究性课群,“研究性课群的设立要依托学科优势,突出专、精,课群内部要注意基础知识与专业拓展的结合、专业理论与研究需求的结合,有效实现学生的学、思、研、行的联动” 。[6]在读书会和研究性课群的实施中都要强调师生互动,以实现科研传帮带的作用。还可以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帮助学生科研入门,本科生导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阅读经典著作,“除了研读中国的史学经典外,还要研读外国的;除了研读古代的,还要研读现代的”。[7]

[ 参 考 文 献 ]

[1] 张保华.中学历史教学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48.

[2] 朱煜.历史课程与教学论[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14.

[3] 庞卓恒.史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227.

[4] 王丽英.历史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规范管理与有效监控探析[J].历史教学(高校版),2009(4).

篇4

当今中国高等院校历史学院(系)承担着重要的史学专业研究和中学历史教育人才的培养工作,而历史人才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中国史学专业科学研究的发展前景,以及中等教育阶段国民历史素养的培育。众所周知,史学对于提高国家凝聚力,解决重大国际问题,发展国民科学文化素养,启迪民众人文意识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可见中国高校历史专业本科学生的培养工作事关国计民生,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将结合笔者历史教学工作中的经历以及思考,探求本科生培B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 高校历史专业学生培养中出现的相关问题

笔者供职单位的历史专业为省级重点学科,学生大多属于本科第一批次录取,入学前中学教育基础比较扎实,具有较强能力,学风普遍较好。但是通过笔者对近六届学生的课堂表现、课程考核、日常交流、论文指导等方式,发现学生理应具备的一些专业素质是有欠缺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毕业论文质量差和师范生基础技能薄弱。

毕业论文质量总体不高。毕业论文是历史本科学生四年学习之后专业基础知识和史学研究能力的总的体现,这往往直接反映其大学四年学习的效果。学生论文写作经验较少,既缺乏对专业研究的充分了解,也缺少写作技能的基本训练,平时的论文作业大多因循陈说,未能深入研究。

师范基础技能缺乏。笔者供职单位的本科学生大多属于历史教育专业,这意味着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将成为中学历史教育的主力军。但根据笔者对于学生教学实践活动的观察,以师范技能为基石的历史教学素养相对缺乏。三字一话水平参差不齐,语言表达能力也缺乏必要的训练,更不用说熟悉和掌握讲课能力。尽管笔者单位在历史教学上的课程配备相对丰厚,但仍然出现学生的教学实践和理论未能密切结合的缺点。

此外,笔者通过其他途径与学生的沟通和了解,还发现如下问题,如课堂提问,学生往往翻教材念书,缺少必要的复习预习; 课堂讨论大多没做课前准备,照本宣科,而对相关领域研究一知半解乃至缺乏了解。考试复习多考临时突击,造成基本知识面狭窄,常识性错误屡见不鲜,主观题成为教科书的翻版。课程作业以拼凑成文的情况居多,而往往缺失独立的思考和深入的钻研。

2 高校历史专业学生核心素质的缺失

上述种种问题不能从整体上否定高校历史教育专业学生的史学研究能力、历史教学能力的培养机制,而亟待解决则是他们某些核心能力的培训。

第一、实践能力。虽然接受了史学方法、历史文献、史学论文撰写等研究性课程以及中国通史、世界通史等史学基础性课程的教育,但学生比较缺乏学术研究的实践。仅就撰写学术论文而言,尽管大多数专业课程都以论文作为成绩考核标准之一,但很多学生平时的课程作业往往拼凑成文,质量不高,甚至他们大学时期写过的真正意义上的论文就是最终的毕业论文。只有少数学生可以通过选题、搜集史料、完成论文这样系统的研究过程从而培养自身科研能力的学生尚属少数。同时,学生的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也比较缺乏。除了大四学生参加的教育实习外,大多数学生平时很少参加与中学历史教学相关的实践活动,他们既不熟悉基础的备课、讲课技巧,也不了解中学教育的特点,因而毕业后他们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掌握必备的技能,积累教学经验。不管是史学学术研究还是历史教育技能,没有实践的配合,理论学习只是成为学生敷衍考试,应对毕业的无本之木,死记硬背的专业知识也很难留下深刻印象。

第二、主动性学习能力。由于高校学生成绩评定标准的宽松,学生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通过考试,获得相应学分。这样造成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整体偏弱,那些无人监督、评定的学习任务如课外复习、预习,阅读课本以外的相关研究论著,历史教学技能的锻炼等往往失去应有的重视。尤其考验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的论文撰写上,问题多多。如笔者曾经发现学生撰写论文时“写中国史的不看古文史料,写世界史的不看外文史料”的现象。史料是历史研究的根本依据,研究者应以“竭泽而渔”的态度广泛搜集,但学生大多追求省时省力,不愿看原始资料,甚至连本校图书馆馆藏资料情况都不甚了了,更不用说通过搜集整理史料深入研究。总之,主动的锻炼自身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本应成为学生在大学教育各阶段的重要内容,但目前由于主、客观等因素制约,长期的能力锻炼实际上被临时抱佛脚的突击行为所取代。

第三、研究能力。研究能力本是高校历史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但目前历史专业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多仍然停留在中学死记硬背的层面。笔者在平时教学工作中,发现学生往往注重书面考试的考点,忽视专业能力的培养;注重教材知识,忽视前沿研究;注重因循旧有模式,忽视转换研究角度。此类问题显然不能单纯归咎于课程设置和理论传授的欠缺,更重要的显然是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从平时课堂讨论、课程作业以及毕业论文的情况而言,学生显然还没有从掌握基本知识点的低级学习上升到利用基础知识进行专业分析的高级学习。

必须强调的是,研究能力的培养并不只是学生从事史学研究的基础,它也为学生从事中学历史教育提供必要的培训。当前的中学历史教育体制更强调培养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其理论导向整体趋向更新、更多元、更有时代感。同时在网络迅猛发展、经济高速运行的今天,中学生素质有很大提升,拥有更大的知识储备,思维活跃,富有创新意识,他们不再满足课本有限的内容,对当下中学历史教育提出更高要求。这些都需要高校历史教育加强对于未来中学教师研究能力的提升。

3 高校历史专业学生素质培养体系的问题

高校历史专业学生某些核心能力的缺失,不能仅仅归咎于学生自身,它说明我国人才素质培养工作、高校教育体制等方面存在的种种不足。我们需要从下自学生上至高校教育体制等诸多层面去找原因,对学生积极主动性、教师教学方法、系院班风建设、高校教学管理体制乃至社会对高校历史学的认识等方面具体考察问题所在。

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的调动上,我们需要从学校、教师、班级、学生自身角度上找不足。学习积极主动性需要客观压力和主观动力两方面共同协作。

3.1 教育管理机构客观压力的缺失

中国的高校教育管理体制和高考制度决定了高校人才培养的“严进宽出”模式。通过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式的严苛考验后,学生往往不再愿意保持中学时期紧张的学习生活节奏。而中国高校教育管理尚未建立起立足人才素质培养为核心的成熟模式。因而高校教育的核心任务在于承担培养学生劳动能力并最终融入社会的核心任务,而实际上被简化为通过基础知识的考试,获得文凭。

就考试而言,高校学生的考试体系主要以理论和基础知识为中心,以教材为主要考试内容,同时教师往往o出复习提纲,或划定复习范围。这样的考试方式有利于突出重要的基础知识,但显然不利于学生对本专业广博知识面的掌握,同时更重要的是学生思维方式、研究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效果不明显。虽然论文是几乎所有课程主要考核方式之一,但学生拼凑成文的情况比较多见,甚至连论文撰写的基本程序也并不熟悉。因而更高层次的能力无法得到锻炼,学生仅仅在脑子里留下一些零散的知识点。

就教育管理体制而言,大多数高校学生并不担心学分不够以致无法正常毕业、获取学位。这也使学生的学习态度、考试成绩、论文质量等方面有明显下降。前述问题不仅由于考试制度问题,更因为从学校、系院乃至班级没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监督管理氛围和体制。作为教育管理主体的学校、学院最大压力在于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因而提高学生考试、毕业论文答辩的难度与前者之间存在矛盾关系。加之着眼于学生研究能力、思维模式等高层次能力的考核体制建立和完善难度较大。历史作为人文学科,其研究方法和观点往往见仁见智,很难确定统一的评价标准。这必将是我们未来探讨高校历史人才培养体制的重要课题。

3.2 学生主观动力的调动

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不仅仅来自严格的高校教育考核、监督体系的约束,更需要班级乃至学校等多方面共同协作,塑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以及良性的激励机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