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24 17:38:5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增权理论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二、要有明确的执行方向。用兵打仗必先有目标。执行方向不能含糊不清、不能错误。在执行前,要弄明白执行什么、为什么执行以及用什么来保障、监督执行的一系列问题。
三、要有执行技巧。要明确责任,做到奖罚分明。让合适的人去做合适的事,避免组织机构复杂化带来的内耗,注重执行质量和效率。同时执行需要策略,不是简单的死搬硬套。要善于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必须充分思考如何完美执行、创新执行。要加强沟通。只有沟通,才能群策群力,只有沟通,才能使战略人人皆知、落实到人。
四、要注意信息反馈。在执行过程中,要随时监督、随时纠偏,使执行做到事半功倍。从执行层面上来说,要及时反馈执行结果和提供建议。只有执行没有反馈,执行也是不能全面的、务实的,执行的效果如何,执行的困难在哪里,下一步如何调整,都需要在执行的过程明确和完善。
一、证券公司具有流程优化的内生性需求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企业外部生存环境(顾客、竞争、变化的3C变化)的不确定性和企业生存的压力日益加大(迈克尔•波特,2002)。传统企业中规则化甚至于僵化的业务流程显得复杂、笨拙、并且易于出错,同时由于传统企业中的业务流程往往使工人或管理层囿于规则,过于注重本部门或本人的工作和业绩,程序化的办事,而对整个流程不甚了解,无法意识到企业的真正需要,忽视了过程最后达到的总目标,从而产生大量的重复性工作,导致本位主义和内讧。(张砚,2005)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迈克尔•哈默(2002)提出了业务流程再造地理念,他认为业务流程是有组织的活动,相互联系,为客户创造价值。他还强调了该定义的不可更改性。从这一简洁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中蕴涵的深刻含义:首先企业的业务流程不是杂乱无章的活动,而是有组织的,是跨部门、跨职能的,从起点到终点包括多个业务活动;其次,企业的业务流程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并且能够形成一个体系;再次,企业的业务流程是要实现企业的目标,能够为客户创造价值。在企业中,任何产品或服务都不可能脱离流程而存在,同时,任何流程也不应脱离产品或服务,企业的业务流程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它决定了企业的运行效率和效果。走过十多年风雨历程的中国证券业现状堪忧,“问题券商”的层出不穷,由券商问题的表象透视出:1•券商亏损已经成为一种全行业的持续性现象;2•“问题”券商已蔓延到全行业,成为带有行业体征的问题;3•“问题”券商的暴露与重组已成为每隔一段时间就集中爆发的行业性“痼疾”。(张伟,2005)证券业的种种问题不仅仅是经营环境等外部原因造成的,更重要的是我国证券公司体制僵化、流程复杂、内控缺失等内部原因所致。证券公司管理当局应树立创造性经营理念,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创新机制,增强自身创造能力,如服务创新、业务创新等,在持续不断的创新中发展和壮大自己。(孟焰,2004)对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资金管理、会计系统等方面加以严格有效的控制。通过不断发展优秀的业务流程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打造证券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二、证券公司流程优化的路径分析
(一)流程优化的模式
尽管迈克尔•哈默并没有系统地总结归纳流程再造的方法步骤问题,但是有学者通过对他著作的研读,基于对迈克尔•哈默观念的深入理解,替他总结出了一个四阶段模式。第一阶段,确定再造队伍;第二阶段,寻求再造机会;本论文由www.51lunwen.com整理提供第三阶段,重新设计流程;第四阶段,着手实施再造。乔•佩帕德和菲利普•罗兰(2003)认为,第一阶段为营造环境;第二阶段为流程的分析、诊断和重新设计;第三阶段为组织架构的重新设计;第四阶段为试点与转换阶段;第五阶段为实现愿景。威廉姆•J•凯丁格等人(1996)在调查33家咨询公司在企业推行流程再造的实践经验以后,归纳出了流程再造的六个阶段21项任务。此六阶段按先后顺序包括:构思设想、项目启动、分析诊断、流程设计、流程重建、监测评估。在国内,芮明杰、袁安照较早对流程再造的步骤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业务优化应该包含七个阶段31个子步骤。包括:设定基本方向、现状分析、确定再造方案、解决问题计划、制订详细再造工作计划、实施再造流程方案、继续改善的行为。在国内,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还有潘国友的四阶段模式,包括:再造策划(Plan)、重新设计流程(Reengineering/Rede-sign)、流程规范化(Systematize)、再造实施(Do)。虽然以上的优化再造模式并非完全针对证券公司,但这些模式对于证券公司的流程优化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证券公司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模式来规划实施流程优化。
(二)证券公司流程优化的内容
1•流程优化的一般内容。消除流程中的不增值环节只是流程再造的手段而已,推动生意模式的转型,以适应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已经成为流程再造的主要目标。在此目标下,迈克尔•哈默(2002)进一步提出流程再造似乎让人感觉到信息技术和流程再造之间并无紧密地联系,但是信息技术是流程再造的有效工具。Davenport和Short同样认为,信息技术是流程再造的有效工具和基本条件。信息技术将带来组织层级的减少,有助于决策过程的强化。(Chamry,2003)因此,信息技术的改进是流程优化的重要保障。对企业信息系统的持续关注是流程优化的重要内容。流程优化与再造还是企业再造工程的核心领域。企业再造是从顾客需求出发,以企业流程为改造对象,对企业流程进行根本的思考和分析,通过对业务流程彻底的重新设计,从而获得企业绩效的改善。企业再造工程由两种必要的活动组成,一是根据企业正式的活动来确定它的运作方式;二是分析评价每一个流程,包括度量和给出流程的各方面标准流程再造包括企业观念、企业流程重建和企业组织重建三部分。因此流程再造强调的是顾客至上、以人为本与彻底改造。
2•证券公司的业务流程优化的内容。证券公司的核心部门营业部、技术支持部门以及客户服务部门的最优化需要通过流程的整合来完成。因为三大部门领域中每个领域的行动对于其他两个领域都有直接的影响。营业部系统的差错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流程的耗时及成本以及增加客户服务部门的工作量,增加客户服务的非增值服务量。低效的技术支持流程会导致后台活动耗时增加从而减少了销售、客户服务的时间;交易和头寸处理差错会导致客户对帐单差错从而增加客户服务处及营业部的客户查询量;客户服务处理的低效率会导致营业部的客户查询量增加从而增加营业部去后台询问量(降低了后台作业的效率)。只有通过上述三个部门领域的同时改造才能获得巨大的盈利性和客户服务水平的提高。证券公司业务流程优化主要涉及营业部经营、技术支持以及客户服务三大功能。
以往的观念不重视三大功能的协调,将其视为各自独立的成本中心,每个功能的优化也只是从自身出发,缺乏系统思考。成本的削减与业绩的改善只是短期的,不能从根本上削减公司成本,提高公司效益。在营销视角下,证券公司的业务流程优化是将经营组织的功能性(成本中心)观念转变成业务流程观念,更加关注顾客和业务的需要,强化营销意识。从分割地看待各个成本中心的业务,转变成视其为一组业务活动,最后将其整合为一组业务流程。尽管对证券公司流程再造的研究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作为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为更好满足顾客需要服务的、系统化的、企业组织工作流程的改进哲学及相关活动的业务流程再造,为证券公司经营管理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三、证券公司的业务流程控制
(一)对业务流程进行控制的必要性按照COSO于1992年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定义,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Process),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五个组成部分(Components),随后,其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将风险评估扩展为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五要素扩展为八要素,强化了风险意识在内部控制中的重要意义,《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确定的内控目标增加了战略目标(朱荣恩,2003)。现代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改变,提出了对企业流程进行柔性化的要求(张砚,2005),这时企业进行强制性控制会影响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反应速度和员工的积极性,降低员工的学习能力,因而,在既要保证企业的反应速度,又要实现决策有效性的要求下,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对流程的作用只能是引导性的,就是通过各种政策和程序提高流程执行员工的自我控制程度,引导其行为符合企业价值去向,防止其发生违反企业利益的行为。
如有发生,能够及时发现并制止。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可以实现内部控制功能的飞跃,从“防治”型的内部控制走向“免疫型”的内部控制,促进基层员工融入自主化的行为优化过程。我们可以把内部控制视为“管理系统内部的控制子系统”,这一系统主要解决组织优化、职权制衡、流程规范、信息通畅、检查监督等方面的有机整合问题。传统的内部控制包括岗位分设互相制约,业务活动的有效性,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及资产运作的安全性等内容,自然包含其中而得到解决。(方红星,2002)企业的发展是依赖于对流程长期持续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对于不增值流程的适时改进,不能容忍流程的不完善积少成多,生成痼疾,达到需要再造的时候再推倒重来。
(二)流程优化与内部控制目标的统一性在前文,我们论述了流程优化的最终目标,即实现组织价值增值(迈克尔•哈默,2002)或者说组织价值的最大化(迈克尔•波特,2002)。由于企业组织是许多主体契约的联结(JensonandMechling,1976),因而组织的目标实际上是一组目标所构成的目标体系,可以概括为“利益相关主体的利益最大化”(杨瑞龙,1999),它是一个典型的多目标最优化模型(方红星,2002)。另外,组织的目标本身也是动态的,随着环境的变化和组织自身的演进,其目标也会不断演变。针对目前主流的看法而言,企业组织的基本目标向量可以解释为组织价值(或经营成果)的最大化、财务报告与会计披露的真实性和公允性、财产和债务的安全性、持续经营和长期实现价值增值的能力等。对于一个组织而言,追求其目标、实现其使命的过程便是提高组织效率的过程。而提高组织效率和实现组织增值实际上具有同样的涵义(IIA,1999)。从内部控制的三项目标看(COSO,1992),显然它是提高组织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组织效率的重要内生变量,而且,它主要属于管理当局———实际对组织的财产及其经营行使控制权的利益关系主体———的职权范围之内。(方红星,2002)事实上,对组织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对组织实施内部控制,以及二者自身的产生,演进和彼此之间的互动,耦合,都是追求组织效率的必然结果。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3-0146-02
随着社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资源作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战略资源受到了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促进信息资源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的制定,信息资源在整个社会资源结构中的比重的攀升,使之成为许多国家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手段和提升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战略选择。我国目前关于研究信息政策与法规研究的论文也与日俱增,对信息政策与法规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数据统计和内容分析,有利于研究者们了解信息政策与法规的研究现状,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1 文献计量分析
笔者以“信息政策”、 “情报政策”、“信息法规”、 “信息立法”、“信息法学”为主题词或关键词,从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特色期刊”和“中国优秀硕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4个数据库进行了精确检索,将其搜索结果合并,并去除重复结果,得到2003-2012年间发表的与含有这些关键词的相关论文共576篇,其中65篇为毕业论文。
1.1 论文时间分布
一个学科或研究领域的成长过程与其研究文献的数量和内容有密切的关系。研究相关文献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信息政策与法规研究的水平、发展速度和研究规模等。
2003年是我国信息政策与法规研究的一个高峰,之后逐年减缓,2007年达到谷值,然后迅速回升,2009年的发文数量几乎和2003年持平,后又有所减少。十年间的年均发文量是57.6篇,2003-2007这五年的年均发文量是56.4篇,2008-2012的年均发文量是58.8篇。总体来说,虽然我国的信息政策与法规研究有一定的起伏,但都在合理范围之内,且年均发文量都在40篇以上,说明我国信息政策与法规研究正处在一个相对繁荣的时期,有众多的学者为此付出了关注和研究。
1.2 论文期刊分布
排在前10位的期刊载文量都在10篇以上(含10篇),它们的载文量占总载文量的28.47%,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图书馆学研究》、《图书情报工作》、《情报资料工作》、《现代情报》、《图书馆理论与实践》、《情报科学》、《情报理论与实践》、《情报探索》、 《情报杂志》、《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处于信息政策与法规研究的布拉德福核心区,是信息政策与法规研究的重要情报源。
1.3 论文作者分布
通过对几位核心作者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马海群教授研究范围广泛,从信息政策的体系建构、方案优选到信息政策的运行机制和评价过程,都有专门的研究。马海群教授和周丽霞共同研究了信息法学学科体系、学科价值及学科归属问题、研究模式及其研究方法等。肖希明教授和张新鹤博士侧重于信息资源建设政策的研究。马费成教授对中、美及欧盟信息政策法规建设进行了比较研究,详细介绍了日本国家信息战略的发展经验,并在信息政策与法规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做了深入探讨。李东业主要做比较研究,对美国、日本和中国的信息政策进行对比。汪传雷主要研究科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法规政策和企业信息政策模型。
1.4 论文作者合著率分析
1982年美国学者提出了分析合著率方法,他认为:一个学科的合著率可以用公式:C=Nm/(Nm+Ns)表示,其中C为合著率,即一个学科的合作程度,Nm为一个学科在1年内发表的多著者论文书,Ns为一个学科在1年内发表的单著者论文书。
从整体上来说,2003-2012我国信息政策和法规论文著者合著率呈上升趋势,2007年的合著率达到一个高峰,2012年为48.08%,为十年间的最高值。这说明了,我国信息政策的相关研究越来越深入,与其他领域的沟通和交流也在逐渐加强,这符合信息政策与法规这一研究课题的交叉性、多学科性,以便于取各学科、各领域专家的特长,能够更全面、更系统、更科学地分析信息政策与法律所涉及的各方面的复杂问题。
2 十年来我国信息政策与法规研究的主要内容
2.1 信息政策与法规的基础理论研究
信息政策与法规的基础理论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包括信息政策与法规的目标、内容、体系结构、运行机制、保障机制、评估和反馈、与现实的协调性、国际兼容性等方面。马海群等人在信息政策与法规的理论研究上取得的成就较为突出,在信息政策的方案优选上,他提出基于加权灰靶决策理论,依据靶心距离对多个方案进行排序,根据这些理论依据从而做出最优选择;在信息政策的综合评价上,他提出了信息政策方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评价模型,并通过模拟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2.2 国外信息政策与法规研究
国外关于信息政策与法规的研究比国内更早,尤其是发达国家起步早,成就突出。因此,在2003-2012年发表的相关论文中,多数都是介绍、评价欧美日俄等国家的信息政策与法规的。根据其内容与范围,主要分为以下两种。
1)对国外信息政策与法规研究的总体介绍,主要介绍其发展道路、研究特点以及对我国的研究启示,还出现了综述类的研究。
2)对具体国家信息政策与法规的介绍,也出现了一些综述类研究,如《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俄罗斯国家信息政策综述》,《美国国家信息安全政策综述》等。
2.3 信息政策与法规的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主要包括:信息政策内容比较、信息政策环境比较研究、信息管理体制和组织机构比较、信息政策目标比较研究、以及政府在信息政策上参与程度比较研究。主要是美、日、俄、英等国与我国的比较,如《中美信息政策模式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也有一些文章对国外两国或者多国之间的信息政策与法规进行比较,以期对我国的理论和实践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如李东业等人的《美日信息政策比较及其启示》。
2.4 信息保护政策与法规
由于信息社会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传输、使用等带来了一系列安全与保密上的问题,同时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突破了传统的信息存储方式和获取手段,使得具有产权性质的创造性智力成果可以被轻而易举的复制和扩散,再加上信息社会信息自由和信息资源共享的原则被滥用,知识产权与信息产权被侵犯的现象屡屡发生,所以信息保护政策与法规的研究倍受学者们的关注。
2.5 信息资源建设政策
信息资源建设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它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它是国家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和社会为实现信息资源建设目标而制定的方针、原则、策略、措施、对策等。论文内容分析的结果显示,2003-2012年十年间我国关于信息资源建设的政策大多偏重于有关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相关政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政策以及信息技术与标准化政策的研究。
2.6 网络信息政策
网络信息政策是针对互联网的特殊性而制定的有关规范、管理和发展网络信息活动的行为准则和指南。网络信息政策的研究热点大多集中在电子商务政策、电子政府政策等方面。内容涉及网络信息安全、网络信息服务、网络信息的调控、网络信息隐私权以及计算机犯
罪等。
会计核算论文参考文献:
[1]刘芳芳,魏京红.企业风险成本管理探讨[J].财会研究,2011,(01)
[2]湛武.船舶海运风险成本管理研究[D].中国知网:上海海事大学硕士论文,2006
[3]苟骏.风险成本论[D].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4]林万祥,苟骏.论风险与风险成本管理[J].四川会计,2003,(2)
[5]李亚琴.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成本控制机制研究[D].中国知网: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7
[6]哈里·马柯维茨.资产组合选择[J].原载:金融学杂志,1952,(1):77-79
[7]ScottE·Harrington,GregoryR·Niehaus.风险管理与保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8]苟骏.风险成本--成本研究的新领域[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9]林万祥.试论风险成本的本质与特征[J].财会月刊,2005,(07)
[10]李素红,阚德梅.浅谈风险成本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J].武汉市经济干部管理学报,2004,(S1).
[11]刘芳芳,魏京红.企业风险成本管理探讨[J].财会研究,2011,(01)
[12]湛武.船舶海运风险成本管理研究[D].中国知网:上海海事大学硕士论文,2006
[13]李亚琴.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成本控制机制研究[D].中国知网: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7
[14]王庆成、郭复初,财务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5]徐中杰.对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的现实思考(J〕.商业会计,2005,(1).
[16]李红.企业财务集中管[J].科技创业月刊,2008,(4).
[17]郦晨斐.浅谈财务集中核算对现代企业的意义[J].北方经济,2008,(11).
[18]杜建华.实施资金集中管理新模式的做法[J].财务与会计.2006.
[19]朱幼风.论保险业信息化的财务集中管理(J).价值工程,2005,(5).
[20]张薇薇、于文凯.我国企业集团集权式财务管理体制的构建[J].商业经济.2006.
[21]荆新、王化成、刘俊彦,财务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2]余绪缨,管理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3]陆正飞,高级财务管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24]汤谷良、王化成,企业财务管理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会计核算论文参考文献:
[1]邓大松,刘昌平.中国企业年金制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84.
[2]杨家新,李琴.企业年金会计问题之我见[J].财会月刊.2004(13).
[3]郭荟.企业年金会计处理若千问题的理论探讨与适用分析[J].财会通讯.2005(6).
[4]刘爱东,王慧.对养老金会计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财会月刊.2002(10).
[5]吴红英.企业年金会计问题浅析[J].中国总会计师.2009(6).
[6]吴祥云.养老金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
[7]刘有责,蒋年云.委托理论述评[J].学术界.2006(1).
[8]郭席四.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税收优惠问题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5(9).
[9]田娟.年金会计相关问题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12).
[10]董英.职工薪酬会计准则的变化及对企业的影响分析[J].会计师.2014(7).
[11]姜灵敏.网络财务的社会环境和技术基础[J],中国会计电算化,2004,4:49-51
[12]万希宁,郭炜等.会计信息化[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97-113
[13]陈宏.我国工业企业会计电算化存在问题及对策[J],金融理论与教学,2003(2)
[14]王凡林,周国刚.会计信息系统[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9:302-308
[15]潘上永.会计电算化[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191-195
[16]张先治,陈友邦.财务分析[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6:90-165
[17]徐晓鹏.浅议企业ERP财务软件体系的结构“],会计之友,2005(05):79
[18]薛化成.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1-60
[19]周钢,赵永军,方小伟.Powerbuilder项目开发实践[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1-370
[20]陈福军,孙芳.会计信息系统实务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65
[21]史宗鹏,陈洪辉.基于B/S模式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3(7)
[22]夏翔.Powerbuilder商场零售系统实例开发导航[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4:447-454
会计核算论文参考文献:
[1]潘文轩.营改增十点钟部分企业税负不减反增现象解疑[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3(01).
[2]张云,匡勇.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以江西三大行业上市公司为例[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3(01).
[3]王桂英.我国预算会计现状与发展思路[J].科技风,2012(23).
IUTAM 大会委员会是一个常设委员会,负责每4 年1 次的世界力学家大会(ICTAM) 的组织工作。此前,我国学者周培源、林同骥、钱令希、郑哲敏、王仁、庄逢甘、程耿东、白以龙分别担任过大会委员会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三十年来,我国的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达到347所,累计为我国培养了33.5万博士,分布在各行各业,成为领军人物和骨干力量[1]。伴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各学位授予单位也更加关注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国内相当一部分高校要求博士研究生在申请学位时,必须取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科研成果,包括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学术著作、科研获奖、发明专利等。这其中,又以学术论文为科研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对于这样的要求,有不少业内人士持反对意见,认为导致博士生学习负担较重、学习研究效果下降、博士生在时出现逆向选择以及高校在论文要求改革上的博弈态度等问题[2]。那么是否对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已经没有必要甚至必须取消?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的关系?本文试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要求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依据
1、国家规定的授予博士学位的条件中,体现出有关要求的意愿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在第六条中,对于授予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应达到的学术水平描述为:“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各高校针对上述要求,对博士生制定了培养方案:通过课程学习,实现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通过参加科研工作训练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通过发表学术论文并最终撰写学位论文,来证实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中,也提到“申请博士学位人员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有重要著作、发明、发现或发展的,应当向学位授予单位提交有关的出版著作、发明的鉴定或证明书等材料,”并且指出,在经过一定的审核认定程序后,“可以免除部分或全部课程考试。” 这说明,发表学术论文不仅仅是取得了科研成果,同时也反映出博士生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2、发表学术论文可以反映博士生科学研究的理论水平和创造性
申请学位的博士研究生,如何审查其理论水平?国内高校有许多不同的做法。然而仅仅依靠课程考试来检验,显然是不全面的。张光进等人的研究表明:学术论文是理论研究的主要产出形式,其质量的高低基本能够反映学者的理论研究水平[3]。也就是说,通过对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水平进行评价,可以从这样一个角度进行检验。大家不约而同的选择要求博士生将学术在核心期刊上,也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1)核心期刊在审稿时更重视论文的理论水平和研究前沿;(2)核心期刊所聘请的审稿人均为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3)核心期刊的发行量相对大一些,拥有更多的关注度和同行业读者。博士生所撰写的学术论文,一定是基于自己正在从事的科学研究工作提炼而成,如果课题本身缺乏理论研究深度,或者研究内容不是本学科前沿,就很难在高水平的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SCI(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EI(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和 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被称为世界三大检索系统,从不同的侧重点收录世界各种公开发表的学术文献,包括学术论文。其中,SCI在收录、统计和评价时,也关注论文被引用的频率。那么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推论:高水平和学科前沿的学术论文将获得更广泛的关注。如果博士生发表的学术论文能够被三大检索(或其中部分)收录,可以认为作为一个科研人员,该博士生的理论研究水平和研究课题的创新性得到了普遍的认可。这也是国际通行的一种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的比较客观、定量和易操作的指标,在衡量……科研人员学术水平等方面发挥着一定作用。[1]
3、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有助于学术交流和学术监督
博士生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大多数时间,其学术交流范围是在指导教师和其所处科研团队内部。基于研究课题的不同,部分参与大型课题研究的博士生可以和一些校外同行进行学术交流,而这个范围也非常有限。事实上,科学研究是比较忌讳闭门造车的。长时间局限在自己的思维模式下,容易忽略一些细节问题和反面因素。将自己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公开发表,可以弥补这个缺憾。研究人员会通过阅读大量的与自身从事课题相近的文献来推动和校正自己的研究方式。学术论文在公开发表的同时,也提供了作者的联系方式,为同领域的研究人员搭建了一个交流、沟通甚至合作的桥梁。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共同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起了合作或者竞争的关系,从而促进了自身的科学研究。学位论文则因为公开的范围有限,公开时课题研究已经基本结束等原因,很难起到同样的作用。
同样的道理,学术论文在众多同领域研究人员的关注之下,也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学术监督作用。常见的学术失范行为如抄袭、剽窃、造假等,都会因为学术论文的高度公开而暴露在阳光下。韩国著名科学家黄禹锡的学术造假行为,最早就是其在高关注度学术期刊的论文中,被发现并揭发的。
二、学术论文与学位论文的关系
学位论文是博士生整个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的系统性汇总,学术论文则是这个系统性的科学研究中,创新点的凝练。国内的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一般都要求博士学位论文有若干个创新点,并且将这些创新点作为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时的重要关注点。因此,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是相辅相承的关系。高水平的课题研究可以催生若干有创新性的学术论文;优秀学术论文的成果进行优化组合,最终形成高质量的学位论文。学术论文如同各种高性能的芯片,学位论文就是要通过合理高效的电路和电子元件,将这些芯片组合成高性能的计算机。
原中国科协副主席冯长根教授曾撰文,认为“发表学术论文是攻博(科学研究)的有机组成,作为博士生而参与发表学术论文,首先是得到了写作论文的专业技能方面的重要经验,然后你在冠名于所从事的工作方面抢得了先机。”[2]印证了学术论文本身就是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基于上述关系,学术论文的质量完全可以从侧面反映学位论文的水平。笔者在多年的博士学位申请审核工作中,发现评价较高的博士学位论文,都会附带高质量的相关学术论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是目前公认的国内高水平学位论文的代表,其都对应发表有相当数量和质量的学术论文。有研究机构通过对1999-2006年12个工学学科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数量进行了统计,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SCI收录期刊数据来看,电子科学与技术获奖论文人均SCI期刊11.94篇;信息与通讯工程获奖论文人均SCI期刊5.83篇,控制科学与工程获奖论文人均5.2篇,材料科学与工程获奖论文人均SCI期刊11.09篇。[3]这也证明了学术论文的质量完全可以从侧面反映学位论文的水平。
三、矛盾存在的原因
既然发表学术论文对于博士生的科学研究如此天经地义,为什么业内人士对于要求博士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会有不同的认识?争论的焦点大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为攻读学位有限的时间和繁重的研究工作之间存在矛盾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显然是将学术论文撰写和博士生的课题研究剥离开来思考的,忽略了发表学术论文和开展攻博课题研究是一个有机整体的概念。一般情况下,想要撰写高水平学术论文,就必须涉及本学科的前沿课题,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4]刘朝晖在对西南交通大学授予博士学位人员发表学术论文的统计结果表明,攻读博士学位时间超过5年的博士生,不仅人均数有所增加,并且学术论文的国际认可度也有显著的提升。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高水平学术期刊上,从撰写到投稿、审稿和刊登,需要经历较长的一段时间,而国内博士生的正常学习年限一般是3-4年。但是仅仅基于这样的原因就放弃对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显然不太合理。对我校近几年授予学位的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就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而言,制定在读期间超过4篇/人的最低控制标准,既不难完成,也很有必要,否则无法从制度上纠正博士生急于毕业拿学位的功利心态。[5]
2、重形式而轻质量的现象普遍存在
目前很多高校仍对博士生发表学术论了硬性的要求,一部分博士生将发表学术论文当成了任务去完成。发表学术论文带着强烈的功利性甚至商业性,着眼于期刊是否被学位授予单位认可,论文刊登的周期是否符合自己申请学位的时间计划,寻找最少的付出和最大的收益,以至于业内曾有极端的观点认为“制定对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相当于将博士学位授予的审核责任转嫁在期刊评委和编辑身上”。这种存在,既不利于博士生潜心研究,也违背了科学研究的客观规律,甚至催生了新形势的学术不端行为。对这种现象的主题进行深入分析,可以发现这部分人抱有仅仅是为了拿博士学位这样的思想,被动的进行科学研究。对于这样的博士生,如果取消了学术论文的要求,那么他们投入课题研究的精力会更少,学位论文质量更无从谈起。
3、存在标准一刀切的不合理现象
对博士生及博士学位论文评价系统不完善,没有体现不同学科间的差异。量化的标准更公平且更有可操作性,但是同时也忽略了个性化的评价,忽略了学术论文数量和质量上的区别。不过这个矛盾也并非不能化解,需要各高校结合自身的科学研究特点,制定更加细致、科学、合理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
四、结论和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对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是很有必要的。从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博士学位申请者是否达到学位授予要求出发,高校在制定相应的政策时,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引导博士生正确认识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的关系
在进行课题研究中,尊重规律,循序渐进,点滴积累。将学术论文的提炼回归到学位论文研究的过程中。
2、制定完善的学位申请审核和评价体系
对学术论文等科研成果有所要求,但不能仅仅评价学术论文的数量或质量。注重对学位论文本身质量的评价,充分发挥同行专家的把关作用,严格执行学位论文预答辩、评审和答辩制度。笔者所在的高校一直非常重视学位论文的评审,以前对于博士学位论文的双盲评审规定:对于新增学科、新增导师的首届申请学位者和课程成绩有不及格的现象或无硕士学位入学的博士生,在申请学位时,应有6份学位论文进行校外双盲评审;同时,为了鼓励博士生按期毕业,对于超出正常学习年限的博士生也进行6份论文的校外双盲评审;其他学位申请者为2份校外盲审和4份正常评审。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博士生急于毕业的不良心态,不利于博士生系统深入的完成课题研究。因此,学校在近几年改变了学位论文盲审制度,对于有高水平学术论文的博士学位申请者,可以减免双盲评审的份数,同时要求所有的评审专家均应选择校外专家,以此既能激励博士生潜心研究,提炼高水平学术论文,又能保证论文评审环节的把关效果。
3、在上述基础上制定更加细致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
笔者所在高校充分考虑科研获奖、学术专著、发明专利及学术论文的质量关系,并将不同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分为4档,协调科研成果质量和数量的关系,充分考虑学科间的差异,制订了国际知名刊物I档和II档目录,并根据博士点学科分布特色,选取了部分一级学会刊物作为指导性目录,同时关注核心期刊和高水平国际会议的论文。在此基础上,考虑学术的期刊档次,允许博士生分别以1-4篇学术论文达到学位论文答辩的条件,并对科研获奖、学术专著、发明专利的权重做了相应的规定。
博士生撰写学术论文是从事科学研究过程中,必须训练并掌握的基本能力。通过合理的引导和全面且科学的评价,激励博士生摒弃杂念,投身科学研究,是不断提高博士学位授予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
【参考文献】
[1] 刘延东.在纪念实施三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2011-2-12.
[2] 孙莹.评高校对博士生的要求[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4)71-75.
[3] 张光进,廖建桥,初浩楠.理论研究水平的非正式认可度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5)897-903.
[4] 张羽.1958-2003年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辽宁大学论文统计与分析[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2(1)82-85.
[5] 冯长根.再谈博士生如何夯实成功科研生涯的基础(8)[J].科技导报,2011.29(15)83.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8-0158-01
毕业设计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教学环节,是检验学生能否将理论知识与工作中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也一定程度反映了高职学院的学生培养质量,传统教学管理模式存在对学生通知、管理困难、教师与学生交流困难等缺点,因此,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并建立了一个基于Internet的毕业生论文管理系统。
1 系统设计
提出基于B/S(Browser/Server)模式的毕业生论文管理系统,用于实现组建学生论文库、实现毕业生论文电子化,实现对毕业设计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以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保障毕业设计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该系统在开发环境方面,选用了如下的操作系统和硬件: Windows2003操作系统、数据库SQL SERVER2008、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开发平台、编程语言Visual C#。
毕业生论文管理系统共分为用户管理模块、论文管理模块、查询管理模块、信息交流管理模块四部分。
1.1 用户管理模块
该功能主要实现管理员管理用户账号,添加、删除、修改用户账号及指定用户账号的权限,学生、教师等修改自己的个人信息。
1.2 论文管理模块
该功能主要实现教师能将论文题目按子学院、专业上传到该系统中供学生选择,教师能下载学生上传的论文文档,学生能上传自己的开题报告、实习计划书、毕业论文等内容。
1.3 查询管理模块
该功能主要实现教师、辅导员查询学生开题报告、毕业论文等内容的提交情况、学生查询自己开题报告、实习计划书等内容的审批情况,学生查询指导教师联系方式、答辩时间、地点等内容。
1.4 信息交流管理模块
该功能主要实现新增、编辑、删除公告、接收公告,实现查看、修改学生与教师和辅导员的交流信息、学生与教师和辅导员的留言信息、邮件信息。
2 毕业生论文管理系统建模
利用UML对毕业生论文管理系统建模,有助于详细分析需求、优化设计,使开发的系统能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系统建模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核心部分。
2.1 确定参与者
在UML中,用例图分为两部分:参与者和用例。参与者代表直接作用于系统的一个角色。根据对毕业生论文管理系统需求的分析,在该系统中,主要存在以下参与者:学生、指导教师、专职辅导员、系统管理员。
2.2 识别用例
在UML中,使用用例是进行系统需求的最好方法,在确定参与者后,根据毕业生论文管理系统的需求找出全部的用例,然后从活动者角度给出事件流。通过对毕业生论文管理系统的分析,可以确定该系统中有如下用例存在,本系统的用例图如图1所示。
2.3 用例事件流描述
以登录系统为例,参与者为学生、指导教师、辅导员和管理员,描述为提供了用户如何登录到毕业生论文管理系统中的功能,后置条件为如果用例成功,则进入到该系统中,否则,系统状态不变。事件流程为首先系统提示用户输入账号信息,用户(学生、指导教师、辅导员和管理员)输入完账号信息后提交,系统对用户的输入进行验证,如验证成功,则登录成功,启动系统,否则系统弹出提示信息,要求用户重新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或终止用例。
以上传论文资料为例,参与者为学生,描述为提供了学生上传开题报告、实习计划、毕业论文的功能,前置条件为用户需上传论文等资料时,必须先登录系统,后置条件为如果用例成功,在系统中存储上传文件。事件流程为用户首先输入账号信息登录系统,如登录成功,打开资料上传界面,然后选择上传资料的类别(开题报告、实习计划、毕业论文)和选择对应资料文件,检查无误后提交。
3 结语
为了解决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中存在的诸如通知学生困难,指导教师与学生沟通困难,学生因得不到及时指导难以写出质量较高的毕业论文的问题,开发了基于B/S结构的毕业生论文管理系统。该系统功能完善,有利于学生论文题目的及时申报、有利于学生及时获知答辩时间、地点,更有利于毕业设计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了真正意义的无纸化、大大节约了学校教育资源,减少了人力、财力等的消耗。
参考文献
一、历史概况
2009年,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开启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新纪元。该类型研究生以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将传统、半脱产的专业学位全日制,颁发双证(学历证、学位证),并确定逐年增加招生计划,同时减少学术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计划,争取到2015年,使全日制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的在校生比例达到1:1,与学术型硕士招生并驾齐驱。2010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关于下达2010年新增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通知》(学位〔2010〕32号)中公布了新增的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名单,新增专业学位授权点1431个(新增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按照工程领域统计),分布在全国350所学位授予单位。从2011年开始,专业学位的招生类别由过去的19个扩大到39个。
二、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招生存在的问题
国家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目的是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多类型人才的需要,加快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优化。①近年来,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正快速发展,但专业学位硕士相对传统的学术型硕士仍然是一个新生事物,考生对其的认识不足,导致目前一志愿报考人数偏少,优秀生源缺乏。2010年以前,我国已有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硕士、教育硕士等19种学位类别。②但招生人群多以在职人员为主,实行半脱产学习,毕业只颁发学位证而不颁发学历证,致使这种半脱产的专业学位教育长期游离于主流的研究生教育之外。加之用人单位在选聘人才时,往往更加注重学历,认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相对于学术型学位而言入口宽松、培养流程不严谨、课程体系设置不科学、学位证书含金量不高,就连很多考生自己都认为专业型肯定不如学术型。因此,很多人将全日制专业学位和传统意义上的半脱产的专业学位混为一谈。另外,地方高校的教育质量、办学水平不如“985”、“211”等重点院校,因此应届本科生在报考研究生时,绝大多数考生都会优先报考重点院校,选择学术型研究生,而报考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数很少。2009年全国首次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其招生任务就全部通过调剂工作来完成。③
第一志愿报考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考生少,调剂就成了地方高校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主要方式。目前调剂主要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该网作为全国性的功能强大的网络平台,在网上填报调剂志愿环节,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同时申请2个招生单位,48小时后还可以更换,最终考生最多能接收2个招生单位的复试通知。部分一志愿上线考生因为担心复试被淘汰,在没有参加一志愿单位复试前就选择调剂。这些情况都带给调剂单位一些虚假信息,认为生源充足,但真正来参加复试的考生却不多。调剂中的“一女二嫁”甚至“多嫁”现象时有发生。
(二)培养环节出现的问题
1、对实践的要求落不到实处
目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的考生多为全日制应届本科生,许多院校在本科阶段多倾向学术授课,对实践训练重视不够。而当前而真正具备较强动手能力和相对丰富实践经验的高职、高专学生,则必须毕业满一年后,才能以同等学力的身份报考研究生。特别是随着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经济产业过渡,很多高职高专学生毕业后十分抢手,有的已成为高级技工,他们工作繁忙,往往缺乏读研深造的动力和精力。
2、缺乏规范的专业学位学科目录指导④
我国专业学位教育起步较晚和发展迟缓。从2010年新设置的19种研究生专业学位可以看出,我国的专业学位学科开始关注人才需求结构,以市场需求、人才供应、企业发展为导向。后来又扩展到39个领域,但专业学位并没有按照我国现行的学科专业目录进行划分,缺少必要的指导和规范,无法有效地进行评价和参考。
3、课程体系设置和授予学位条件不协调,就业前景不乐观
目前,招生院校多是参考原有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较为急促地制定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还未有成熟的培养模式可参考。其实,若按照现行的“学术化”培养模式,完全可以培养出合格的毕业生,但全日制专业学位又有对实践的要求,又区别于传统的研究生培养,因此很多高校在制定培养方案和学位管理规定时,形而上地缩小了学术知识学习范围,却未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等于变相地降低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如此循环,势必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就业工作增加了难度,也不利于实现规模扩大的目标。
三、构建开放式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
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都是建立在共同的学科基础之上的,攻读两类学位者都需要接受共同的学科基础教育,都需要掌握学科基本理论和技能。在不同的教育阶段,两类学位获得者进一步深造可以交叉发展,如图1。⑤
高等教育越成熟,两个体系的划分越明晰。学术学位主要面向学科专业需求、培养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的专业人才,其目的重在学术创新。专业学位主要面向经济社会产业部门专业需求,培养各行各业特定职业的专业人才,其目的重在知识、技术的应用能力,如工程师、医师、教师、律师等。
(一)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出台有利的招生政策
国家应加大全日制专业学位这一招生类别的宣传力度,要配套出台相关政策。当前最主要的政策是落实全日制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双证制度。证书含金量要体现在学籍注册系统中,社会用人单位要对专业学位的毕业证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福利待遇方面,视同学术学位证书。
1、完善网上录取调剂平台
根据目前招生中出现的问题,“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应改进一些功能。在填报调剂志愿环节,考生可以同时填写两所调剂单位,招生单位可查阅考生信息,并及时向合格考生发送复试通知,平台目前设置的回复有效期是48小时。考生在有效期内决定是否愿意参加复试,一旦确认,考生的信息将进入该调剂单位的复试备选库中,此后其他招生单位将无法看到该生的调剂信息。考生只有放弃复试邀请,才可以再次恢复到自由挑选调剂单位的状态。这样就避免了同时参加多个单位复试的可能。对于达到复试资格的考生,招生单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考生多于招生计划,可按大于计划的比例(如1.2:1)进行复试,淘汰多余考生;一种情况是计划多于上线考生,需要调剂。对于前者,要早对考生安排复试,以便让不能录取的考生早日进入系统,参加其他院校的调剂。对于第二种情况,只需对上线考生进行“是否淘汰”的复试,一般不淘汰的,就赶紧根据缺额对二志愿考生进行补充调剂,早发“拟录取确认”以稳定住上线考生,然后招生单位要上传一志愿录取信息锁定,这样就可减少“一女多嫁”的情况。考生一旦接受了“拟录取”通知,就可认为录取工作已初步完成,调剂单位也无需再调取考生的初试试卷,考生网上的确认结果就是考生最终的录取去向,这样就可避免考生的去向由初试试卷决定的情况。
2、贯通高等职业教育,吸引优秀生源⑥
在1996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的《专业学位设置审批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应逐步把专业学位作为相应职业岗位、职位、任职资格优先考虑的条件之一。也就是说,文件确定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的属性。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探索高职高专起点4-6年制的招生项目。⑦高职高专学生因动手能力强、深受企业欢迎,考生录取后,先进行1-2年的理论学习,然后按照要求,进企业或单位实践1-2年,最后一年在校进行论文写作或毕业设计,常规为4年,最晚6年可毕业。这样一是有利于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二是学生经过企业实践,可提高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激发学生的创新冲动,便于在实践中发现选题,三是有助于学生就业。
(二)明确培养目标,强化实用价值取向⑧
相对于学术型学位硕士培养偏重于进一步深入的理论研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则更强调“实用、创新、复合”,突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一致。在具体培养过程中,专业学位硕士主要通过理论研读、自主实践、专业参与等多种教育举措,努力使学生达到专业操守与专业素养的二维平衡。使学生不仅知道科研是咋回事,而且要掌握特定行业的先进技术手段与方法,并能结合社会实践,具备独立解决某一领域的设计、实施、研发与管理的能力。
(三)突出培养特色,创新组织形式
学校在实施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过程中,应积极搭建产、学、研深度互动的平台,充分发挥企事业单位与学校的组织优势,以特定的合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结合专业理论知识。在完成学习成果社会化的转化过程中,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统一,彰显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特色。而在指导教师的安排上,大力提倡“双师”培养,发挥行业工作人员作为辅助导师的作用,提升培养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四)完善培养载体,优化课程设置
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课程设置,应充分考量社会对于某领域人才的特殊需要,注重提升课程的实践性与操作性,引导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在对专业知识有所了解之外,重点培养其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一般来说,专业类课程应满足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要求,是体现课程特色的部分。行业基础类课程,主要指学生在数学、物理等基础方面的课程支撑。人文社科类课程,主要满足学生在道德修养、法律素养乃至基本哲学观方面的要求。工具类课程是实用型的,重点满足学生在行业应用领域,掌握后能马上用到的技能课程,是专业课程的补充。以上四类课程,以工具类课程为主,学以致用。
(五)创新实践性环节设计,提升综合水平
实践性环节设计应遵循社会、地区发展的现状,遵循高校的基本校情,遵循学生的生情,遵循实践教学规律。构建起教育成本最低、教学效果最好的比例结构。实践环节有两点,一是一般课程的课程设计与实践,要求教师把课程结合实际来上好;另一方面就是要有必须的、充分的实践时间来保证,要设定独立的实践性环节。鼓励师生在实践中拟定某项开放性、发散性、多维性的研究课题,指导学生通过亲身调研的方式,积累素材、收集数据、形成感受,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将实践的组织权、参与权、话语权真正还给学生。同时,在实践过程中还应注重发挥对实践环节的反思。学生要根据学校、导师的要求,提交实践报告。高校应十分注重实践基地建设,基地不仅要挂牌,而且对来自企业的导师要发证,要真正派学生到基地呆住,要基地的导师长时间指导学生。
(六)加强学位论文管理,提升总体质量
论文创作应在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进行。避免选那些只阐述理论的题目,重点在解决现实问题中选题,使课题具有明确的行业背景、职业背景和使用价值。学校在学位论文的管理与考核上,也须遵循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论文答辩和评审环节的要求。但对论文的要求,要指定包容的标准。对于那些解决了实际问题的论文,就不要太侧重理论的创新程度,而是着眼专业性、实践性、应用性的特点,进行综合评判。
(七)建立、完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下转第14页)(上接第11页)研究生资助办法⑨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经历多年的发展,目前已从非全日制发展为全日制,从只发学位证的单证教育到发双证。2010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切实做好普通高校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资助工作的通知》(教财厅[2010]2号),将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资助纳入全校资助工作范围。另外,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国家奖学金等资助政策,在各部门的共同推进下,也都陆续普及到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保证了全日制专业学位学生在政策措施、经费投入、条件保障等方面与普通研究生一视同仁。
(八)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服务体系
2010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服务体系有关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0]3号),要求把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工作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执行普通高校毕业生的有关管理和就业政策。各培养单位要努力构建就业服务体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政策,为他们办理派遣、报到等相关就业手续。要求积极探索建立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指导和职业发展课程体系,加强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积极开拓就业市场,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尽可能多地提供就业岗位信息。另外改变社会单位用人上的偏见,在就业待遇上,要真正做到与学术型研究生一视同仁。
四、结语
国家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培养、管理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制定了相关的配套政策,充分反映了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决心,也充分体现了对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高度共识、重视和支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经列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必将极大地促进其又好又快地发展。
注 释:
①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时代.《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年第10期.
②姜金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思考与对策研究.《中国轻工教育》2011年第2期.
③魏玮等 地方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现状及对策.《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
④张振刚 许颖: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结构问题.《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第6期.
⑤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的关系,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2010-10-13,http:///xwyyjsjyxx/gjjl/szfa/267336.shtml.
⑥常宝英: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几点思考.《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年第1期.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会计要素定义;会计确认
一、资产证券化的概述
(一)资产证券化的定义
1977年,美国投资银行家莱维思.瑞尼尔,在一次同《华尔街》杂志的记者讨论抵押贷款转手证券时,首次使用了“资产证券化”这个词,以后资产证券化就在金融界开始流行起来了。
美国证券和交易委员会下的定义是:“资产证券是指主要由现金流支持的,这个现金流是由一组应收帐款或其他金融资产构成的资产池提供的,并通过条款确保资产在一个限定时问内转换成现金以及拥有必要的权力,这种证券也可以是由那些能够通过服务条款或者具有合适的分配程序给证券持有人提供收入的资产支持的证券。”
目前国内学者使用较广泛的定义是:“资产证券化(as—set securitization),是指把缺乏流动性的,但能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的现金流量的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资产中风险及收益要素进行分离和重组,进而转换成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和流通的证券的过程。”
(二)资产证券化的理论基础
通过资产证券化过程使不流动资产能够得以流动,主要依赖于三个机制:资产组合机制、破产隔离机制、信用增级机制。
1.资产组舍机制
资产证券化的核心问题是“对各种待资产化的资产(债权)中的风险和收益进行分解和重组,使其定价和重新配置更为有效,从而使参与各方均受益”。资产证券化的这个功能首先是通过资产组合机制实现的。对某项资产来说,其风险和收益往往难以把握,如提前偿付或到期不还。而对于一组资产,情况就不同了,根据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整个资产组合中的风险收益变化会里现一定的规律性。因此,通过整个组合的现金流量的平均数做出可信的估计,可以有效地规避组合中资产的提前偿付风险、信用风险等。
2.破产隔离机制
在构造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时,证券化结构应能保证发起人的破产不会对特设机构的正常运营产生影响,硕士论文从而不会影响对资产担保证券持有人的按时偿付,这就是资产证券化的破产隔离机制。这一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证券化资产从发起人到特设机构的转移必须是真实销售。资产转移可以被视为真实销售和担保融资。如果资产在发起人和特设机构之间的转移被认定为丰日保融资,则发起人必须以自己的全部资产为偿付担保。当出售者遇到破产或清算时,已转让的资产就有遭受牵连的风险,影响本息的偿付,投资者的利益就受到了发起人的破产风险的影响。但如果资产的转移被认定为“真实销售”,则发起人就能实现资产的表外处理。当发起人破产时,该资产不作为破产财产,从而使资产担保证券的投资者利益不受发起人破产的影响。
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破产隔离机制进一步降低了投资者的风险被限定在证券化的资产中,而不受发起人破产的影响。
3,信用增级机制
信用增级机制是资产证券化交易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信用增级是用于确保发行人按时支付投资利息的各种有效手段和金融工具的总称,信用增级就是使投资者不能获得偿付的可能性最小。
二。资产证券化有关会计要素定义
在进行会计确认之前必须保证某项经济事项符合相关会计要素定义。资产证券化的操作对象是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举例说明:甲出售一组应收账款给spv,甲保留对资产服务的权利,spv要求附带对应收账款不能收回的担保限额,即甲以这组应收账款为基础资产签订担保合约,则甲在应收账款表外化的同时,其资产负债表上会出现一笔服务资产和按合约确定的担保负债,郎甲的资产负债表上产生了新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spv的资产负债表上相应产生有担保合约确认的新金融资产。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对金融工具、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给出了明确的定义:
1.金融工具。金融工具,指形成一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单位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
2.金融资产。金融资产,指下列资产:(1)现金;(2)持有的其他单位的的权益工具(3)从其他单位收取现金或其它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医学论文(4)在潜在有利的条件下,与其他单位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权利;(5)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非衍生工具的合同权利,企业根据该合同将收到非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6)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衍生工具的合同权利,但企业以固定金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换取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的衍生工具合同权利除外。权益工具,指能证明拥有某个企业在扣除所有负债后的资产中的剩余权益的合同。
3.金融负债。金融负债,指下列负债:(1)向其他单位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2)在潜在不利的条件下,与其他单位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义务;(3)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非衍生工具的合同义务,企业根据该合同将交付非吲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4)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衍生工具的合同义务,但企业以固定金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换取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的衍生工具合同义务除外。其中,企业自身权益工具不包括本身就是在将来收取或支付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合同。
随着金融创新的衍生工具的日益繁荣,传统的资产概念变得越来越模糊,运用这一宽泛的概念不能做到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因此新会计准则将金融衍生工具表外业务表内化,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衍生金融工具仅在表外披露的做法。
三.资产证券化相关会计确认问题
从会计要素的确认方面看:所谓确认是“指在效益大于成本及重要性原则的前提下,将某一项目作为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正式列入某一具体的财务报表的过程”。对证券化的资产的终止确认问题是资产证券化会计的核心问题,即资产证券化是“真实销售”,还是有担保的融资。这决定了证券化的资产作表外处理,还是表内处理,对发起人意义重大。
(一)“担保融资”和“销售”确认分别对会计报表带来的影响
如果该项资产证券化交易被确认为融资,发起人在资产负债表上继续将证券化的资产确认为一项资产,通过证券化募集的资金确认为负债,其交易成本作为资本性支出;如果该项交易被确认为销售,转让的资产移出资产负债表,得到的现金及其它与转让资产无关的资产作为销售收入,产生的新业务是销售收入的减项,并同时确认相关损益。
(二)两种会计确认模式:风险与报酬法与金融合成法
1.传统的确认方法——风险与报酬分析法
风险与报酬分析法是典型的资产证券化业务会计确认方法。根据该方法,“金融工具及其所附属的风险与报酬被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资产证券化的发起人只有转让了相关资产组合所有的风险和收益,证券化交易才能作为销售处理,所获得的资金作为资产转让收入,同时确认相关的损益;否则,如果发起人还保龆出售资产的部分风险和收益,则该资产不能做销售处理,而继续留在资产负债表上,同时将现金流入视为以此资产为担保的负债”。该方法适用于资产证券化产生初期交易较为简单时的会计处理随着金融创新的层出不穷,证券化交易过程曰益复杂。
风险与报酬分析法暴露出本身的缺陷而不能正确反映经济实质,具体表现在:
(1)证券化交易过程中,多项复杂的合约安排使得控制权与风险、收益相分离,并以各种相互独立的衍生金融工具为载体,分散给各方。在风险与报酬分析法下,职称论文交易就不能视为销售,发起人就达不到改善资本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的目的。
(2)风险与报酬分析法导致人们对具有相似的经济实质的财务活动做出了不同的会计处理。例如,发起人与证券持有人达成协议,承诺对证券化资产的信用损失,提供其面值10%的担保。由于担保合约的存在,使得发起人仍被认为保留有证券化资产的相当部分的风险与报酬,因而全部证券化资产仍继续被确认在其资产负债表中。相反,如果发起人转让全部证券化资产,而向某一独立第三方购买上述相同比例的信用担保。则其确认证券化资产的出售业务,同时只需对面值的10%部分确认为担保负债。
2.会计模式的改进与创新一—金融合成分析法
1996年6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颁布了第125号准则:《金融汝产转让与服务以及债务解除的会计处理》,该准则采用金融合成分析法。金融合成分析法承认以合约形式存在的金融资产具有可分割性,各组成部分在理论上都可以作为独立的项目进行确认。按照这种方法,金融资产转让过程中,应该将已确认过的金融资产的再确认和终止确认的问题与资产转让合约所产生的新的金融资产的确认问题严格区分开来。具体来说,已确认过的金融资产的再确认和终止确认能否视作销售来处理要看其控制权是否已由转让方转移给受让方,而非看其交易形式,转让方保留的风险和报酬可视作转移合约的产物,可按新金融资产和负债加以确认,这样就能与移出资产的终止确认区分开来分别处理。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ias39,也采用金融合成分析法对金融资产的转让加以确认。一项转让者失去控制权的金融资产转让(全部或部分)应确认为销售。
新准则对资产证券化的确认采用金融合成分析法更能体现会计的实质终于形式原则。
3.风险与报酬分析法与金融合成分析法的比较
当交易的结果导致发起人的金融资产发生转移时,两种方法的确认结果不同。仍沿用前述的甲出售应收账款给spv的例子,甲保留对资产服务的权利,spv要求附带对应收账款不能收回的担保限额,即承担了坏账损失的相应风险。按照金融合成分析法,甲应终止确认这组应收账款,同时按照合约确认相应的坏账损失担保负债;另一方面,spv由于获得了应收账款的控制权,直在资产负债表上确认这笔资产,将甲提供的担保合约确认为一笔金融资产。但按照风险与报酬分析法,由于甲仍保留了应收账款的坏账损失风险,应在其资产负债表上继续确认这笔资产,而把得到的现金时作一笔担保负债。在金融合成分析法下,更偏向
于把证券化资产作表外处理,同时对由此产生的新金融资产和负债及时加以确认和计量。
由此可见,金融合成分析法更能反映资产证券化交易的实质,更能适应金融创新的发展,是证券化会计处理的发展方向。但金融合成分析法也有一些不足:表外处理时,会计报表可能不能全面、充分地反映发起人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且容易成为其操纵利润的工具。掩盖债务,虚增利润,这将不利于企业的正常、持续的经营,且会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安然”公司大肆使用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工具从事表外融资,高估利润,低估负债,是其破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会计准则已经填补了在指导、规范资产证券化交易方面存在的空白。我国通过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相关规定,并结合我国关于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有关设想,顺应我国金融市场蓬勃发展和新的金融工具不断出现的形势已将金融衍生工具会计所需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制定出来,将基本框架建立了起来。这是我国会计理论和实务发展的一大进步,在与国际接轨方面也更加完善。相信当操作指南出台之后,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将正式进入实务界。
参考文献:
[1]张超荧,瞿祥辉.资产证券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2]john henderson ing barings:asset securitization:cur—rent techniques and emerging market applications, published by euromoney books。1997.
[3]于风坤.资产证券化:理论与实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5]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o6.
[6]杨琼.银行资产证券化及其相关会计问题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中央财经大学。2003.
[7]王宏伟,苏洪亮.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j].湖北财税.2002.
[8]凌云.关于制定我国资产证券化会计准则的思考[eb/ol].会计理论,中华财会网www.e521.oom。2005—3—22.
[9]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s].2001.
中图分类号:TP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5-30595-01
Based on the JSP College Students Papers Management Syste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HAN Li-kai, FENG Li, ZHANG Hong-xiang, DING Xiao-qian
(Department of Computer, Xi'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Xi'an 710065, China)
Abstract:SQL Server database as background the use of standard three-tier MVC (JSP-JavaBean - Servlet) include th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model logic, process and display logic into different components to achieve, and these components can be interactive and reuse, Efficient Implement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ublished papers management functions.
Key words:JSP; Paper management; Database
1 引言
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大学生的数量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是学生论文数量的不断增多,而且毕业论文的管理也是高校评估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仍按照手工作业来进行论文库的管理工作,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容易出错,更不方便大家查阅。本文旨在开发出具有论文的、管理和查阅工作的信息管理系统。
2 系统设计
2.1 系统设计的基本思路
系统以SQL Server作为后台数据库,采用基于数据库操作类的开发模式和标准MVC三层架构(JSP-JavaBean-Servlet)开发模式把应用逻辑,处理过程和显示逻辑分成不同的组件来实现,这些组件可以进行交互和重用,从而提高了效率。其中Servlet担当主要逻辑控制,通过接受JSP传来的请求,调用以及初始化JaveBean,再通过JSP传到客户端,对后台数据库的连接和通讯则由SqlBean来实现[1]。
2.2 系统的工作流程
系统使用的流程是先由管理员进行系统数据的初始化,然后由学生登录系统进行论文和管理工作,这些登记在库的论文将作为以后查询的主要对象。系统的用户信息和权限由系统管理员进行维护,有身份的用户登录系统进行论文、科技专著、学术报告的与管理工作,其他用户则可以进行论文的查阅。
2.3 系统的主要特点
(1)依托校园网的优势设计和开发,通过此平台,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实现网上和浏览论文。
(2)模块组件化。充分考虑到代码重用机制,比如查询、修改、删除等都被做成独立可以重用的模块,在使用时只要根据传递的参数不同直接调用即可。
3 系统的功能模块和数据库设计
3.1 系统的功能模块
系统的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管理员的管理功能,包括院系维护、人员维护和角色权限维护,这一部分是系统管理的基础,至关重要;另一方面是论文管理功能,包括论文和进行论文管理、科技专著和进行科技专著管理、学术报告和进行学术报告管理等。
各个模块要实现的功能如下:
(1)管理员登录:系统初始化好一个系统管理员用户,管理员能够通过该入口进入系统主界面进行管理操作。
(2)管理员管理学院:实现对添加新学院、修改、删除等功能。
(3)管理员管理系所:实现对添加新系所、修改、删除等功能。
图1 系统的功能结构
(4)管理员管理学生用户:实现添加新人、查看、修改、删除和查询人员信息等功能。
(5)管理员管理角色权限:实现新增、修改和删除角色等功能。系统初始化有“系统维护管理员”的角色,该角色为系统管理员所有,可以进行所有的操作。每一个角色对应的操作权限是操作模块的名称。
(6)学生登录:大学生用户按照管理员分配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其所拥有的权限为系统管理员为其分配的权限集合。
(7)学生进行论文管理:可以、管理论文。
(8)学生进行科技专著管理:可以、管理科技专著。
3.2 数据库的设计
本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尽量考虑到各个模块中相似之处,减少表格数量,提高表格的关联程度,以及减少数据库中数据的冗余。根据系统的流程和功能需求,数据库主要包含下面几个表:
(1)学院数据表:用于存放学院数据,数据项包括学院名称、负责人、电话、学院编号等。
(2)系所数据表:用于存放系所数据,数据项包括系所名称、所属学院、负责人、电话、系所编号等。
(3)学生数据表:用于存放学生数据,包括的字段有编号、学院、作者、刊物名称、论文名称、收录情况、影响力、影响因子、引用次数、第几作者、备注。
(4)科技专著数据表:用于存放科技专著数据,包括的字段有编号、学院、作者、字数(万字)、备注等。
4 数据访问控制的实现
4.1 数据访问控制
用基于连接池的数据库技术对数据库进行访问。连接池具有以下功能:装载和注册JDBC驱动程序;根据在属性文件中定义的属性创建连接池对象;实现连接池名字与其实例之间的映射;跟踪客户程序对连接池的引用,保证在最后一个客户程序结束后安全关闭所有连接池[2]。系统采用DB Connection Manager的Java类管理连接池对象,其中每一个连接池保持一组JDBC数据库连接对象,可以为任何Servlet所使用。
系统采用数据库连接池进行数据库的统一管理,同时在数据库操作上进行了封装,方便程序开发时与数据库的交互。数据库连接池在实现某一个功能时,首先要连接数据库,如果在每一次需要进行数据库操作前都要加载驱动、创建连接,那么在连接的入口参数处理上将是十分零散,不好管理和维护。一旦系统移植,数据库参数改变,将需要重新修改所有的连接代码,重新编译,这项工作十分复杂[3]。本系统采用DBConnectionManager类来创建连接池,则不需要重新修改所有的连接代码,重新编译,该类封装了数据库操作的基本函数,用于作为JavaBean的父类,便于统一管理。
4.2 Web访问控制
Web访问控制主要通过JSP程序编程来控制。当用户登录系统时,首先检查访问是否是受控页,如果访问受控制则判断用户是否有权限,如果有则发送受控页面,否则返回到登录页面提示用户登录。
5 结束语
基于JSP的高校学生论文管理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灵活性、可申缩性和易维护性,系统能够很容易融合到学院现代化办公系统中,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目前,该系统正在进一步完善中。
参考文献:
[1]刘剑. JSP网站开发与设计[J]. 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 20056(5):17-23.
二、方案拟定与分析法
本论文准备结合课堂所学理论和实习过程中的实例,从以下几方面分析论题:
社区概述
(一) 社区调解概述
(二) 社区调解与社会关系的概述
1、社区调解的工作总体介绍
2、社区调解的弊端
(一)硬件上
1、场地
2、资金
(二)软件上
1、缺乏制度上的保障。
2、缺乏系统的工作流程
3、缺乏有效的管理规范
4、调解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
三、如何进行改进
(一)加快组织体系建设。一是加快调解中心建设,优化整合调解资源。
(二)创新社区调解工作管理机制。
(三)提高调解工作人员素质。
(四)切实发挥“合力作用”。
四、实施计划
XX年.12.01——XX年.12.10 论文选题
XX年. 12.11——XX年.12.20 开题报告
XX年.12.21——2010.01.20 撰写初稿
2010.01.21——2010.04.25 论文修改
2010.04.26——2010.05.10 论文定稿
2010.05.11——2010.05.25 论文答辩
五、参考文献
1、 张璇. 现代调解制度的价值考察[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 XX,(05) .
2、唐茂林. 论人民调解的转型[d]湘潭大学 , XX
3、黄翘云. 和谐社区长效机制的探讨[j]. 武汉学刊 , XX,(01)
4、张芝霞. 我对社区调解工作的几点体会[j]. 社区 , XX年,(05)
5、姜振华. 社区参与:对社区居民与居委会互动关系的透视[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 XX年,(03)
6、郝增福. 社区调解引入“民主听证”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司法 , XX,(04)
7、罗淳. 社区问题探讨[j]. 理论与改革 , 1999,(02)
8、陈新江. 推进社区依法治理之我见[j]. 中国司法 , XX,(07)
9、姜良栋. 建立治安调解中心的探索与实践[j]. 公安研究 , XX,(07)
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最高层次的教育,一直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主要渠道,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代表国家科学技术的研究水平,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任。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扩大,2007年招生规模为44.9万人,2010年招生规模为53.4万人, 2013年招生规模为60.8万人。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张,研究生教育从传统意义的精英教育逐渐转为大众教育,扩大招生数量和提高培养质量之间的矛盾开始逐渐显现,如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学位授予水平,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过程管理是相对于目标管理而言,目标管理更注重成果,使人们明确自己的目标与方向,一切活动都紧密围绕目标展开。其不足之处在于使管理者急功近利,将管理重心全部放在目标的实现上,而缺乏对目标实现过程的管理。而过程管理则弥补了目标管理的不足,它更强调过程的设计,将最终目标分解为若干个环节,注重对各个环节发生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和处理。基于过程管理的研究生质量保证体系,其核心是通过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和控制,包括修订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注重课程教学,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举办学术交流活动,严格论文审查和答辩工作等,通过全过程,多方位的管理来实现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目标。作者通过自己的研究生培养管理经验,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介绍过程管理对于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作用。
1 重视培养方案修订,完善个人培养计划
培养方案是进行研究生培养的指导性文件,是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进行培养工作的主要依据。培养方案应涵盖研究生从入学到完成学位论文答辩的整个过程,包括所在学科的培养目标、培养年限、研究方向、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要求等。对于具有一级学科学位授予权的学科专业,要求按照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对于目前没有一级学科授予权的专业,按照二级学科制定。在每个学科、专业设置若干个研究方向。研究方向的设置应适合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要科学、规范、宽窄适度,相对稳定,提倡学科之间相互渗透与交叉。所设研究方向应属于本学科专业领域,且具有前沿性、先进性和前瞻性,并能体现学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是在本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下制定的,既要符合培养方案的总体要求,又要体现个人的培养特点。导师指导研究生制定培养计划时,要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和课题,还要结合研究生个人的特长和学术兴趣。培养计划一旦制定就要严格执行,凡中途调整计划,要经研究生培养部门审核。
2 优化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
课程学习是研究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研究生要通过课程学习,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通过课程体系建设,形成多样化与专门化,广度与深度、教师教学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学术性、探究性的研究生课程体系。除了本学科的专业课程以外,相关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选修课程也应进入新的课程体系[1],鼓励研究生结合本人的兴趣特长,跨学科,跨专业选课。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还应考虑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在课程体系上的连续性、系统性与层次性,体现研究生教育层次的特点。
加强核心课程建设。研究生院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支持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核心课程包括公共课与基础理论课,以及各学院具有一定辐射性和影响力的专业课和反映学科前沿的选修课。鼓励任课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要求能及时反映本学科的前沿及最新科技成果,广泛吸收先进教学经验,能较好适应和体现研究生教育特点和发展趋势;鼓励任课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根据学科特色,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形成案例式、讲座式、研讨式等多种不同形式的“立体化”教学;鼓励任课教师出版高质量的精品研究生教材,将国内外最新科学前沿融入其中,使其在同类教学用书中具有先进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为了检查教师授课的效果和质量,建立研究生课程评价系统。研究生上完课后,可以对所学课程在校园网上进行无记名评议,评议结果可以及时地反馈给任课教师,所在院系和研究生院。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责任心,学校还可以将评议结果作为教师聘任、奖惩和晋升的依据。
3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在培养研究生学习中,导师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导师的知识水平和文化创新渊源对于研究生的学习具有关键的作用,直接决定着研究生的研究学习成效,所以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对于促进研究生教育制度具有关键的作用。
首先,要严格导师遴选制度。要选拔优秀的导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条件:一是要具有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政治素质,遵纪守法,学风正派,治学严谨;二是要有较高的学术造诣,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和可供研究生作为学位论文课题的科研、设计和科技开发的任务,能承担较重要的科研课题;三是应有独立支配的科研经费,保证研究生进行课题任务,有必要的科研设备、科研环境和研究手段。其次,规范导师招生制度。严格规范研究生导师的招生制度,保证导师招生范畴应该与其研究相关课题相关,规范招生数量,不允许招生的数量超过相关制度的规定,并且严格审查导师的招生资格,对于没有相关课题研究的,要取消其招生资格;对于有利于学校、社会或者国家支持的科研项目,学校要给与导师一定的资金支持,鼓励其招生培养更多的相关研究生[2]。再次,建立学术梯队。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也可由学科带头人带领中青年教师组成学术梯队,以指导小组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样既可以形成良好的学术讨论氛围,也可以优化导师结构和资源配置,解决由于研究生规模扩大造成导师数量不足的问题。最后,建立新增导师培训和导师经验交流制度。对新增导师进行岗前培训,使导师了解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明确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责任,并与资深导师进行交流,分享他们指导研究生的经验,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作出贡献。
4 加强学术交流,营造学术氛围
研究生的学术交流能力是研究生学术水平的一种体现,对于研究生开阔学术视野,提高学术素养,丰富专业知识,活跃学术思想,提高科研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学校要定期举办相应的学术活动,如专家讲座、学术论坛、学术会议等来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并制定一系列定量指标,要求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参加若干次学术活动,来保证研究生积极参与其中。此外,为加强研究生的国际竞争力和开阔他们的国际视野,学校还应加大对研究生出国访学、短期学术交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的支持力度。
5 严格论文审查和答辩,把好学位授予关
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是评价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从论文选题报告、中期检查、评审、答辩到学位申请都应该有一套严格的标准,来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
首先是选题环节。成立由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业人员组成的开题报告评议小组,对研究生开题报告的内容进行评议审查,并通过有针对性的提问,以确定其选题是否先进,合理,以及可行性如何,最后决定其通过与否。为了保证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创新性,要求博士生在进行论文开题报告之前,在导师指导下,在教育部认定的科技查新工作站进行论文选题查新工作。其次是论文中期检查环节。研究生须向中期检查考核小组提交论文工作的阶段性总结,包括已完成的研究和实验以及所得的初步结论,下一步的工作计划等,并由考核小组提出进一步的工作意见。再次是在论文评审环节。积极推行学位论文的盲审制度,导师不参与学位论文评阅以及论文评阅专家的提名。研究生论文送审时,由管理人员隐去研究生及其导师的姓名以及致谢和参考文献等几方面内容,由研究生院统一送校外专家评审。博士论文送审前,须收取学位论文电子版,进行学术不端检测,并将结果返回院系和导师,决定其论文是否送审。最后是论文答辩环节。邀请校外知名专家担任答辩小组主席,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实行答辩委员论文质量保证责任制,答辩结束后,所有答辩委员必须在研究生学位论文上签字,如果通过答辩的论文受到质疑,除了研究生和导师以外,答辩委员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3]。
6 结束语
过程管理是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将研究生培养过程细化为若干环节,通过规章制度的不断创新与完善,加强对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管理,才能稳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