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24 17:39:0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姓氏文化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姓氏文化论文

篇1

2.美国石化行业业加速扩能

美国石化行业继续依赖页岩气开发产出的NGL快速发展乙烷裂解及其下游产业。2013年,美国石化产业受制于中游乙烷运输设施。2014年,部分管道建成,中游瓶颈部分消除,石化产能增加加速,并出现一定的过剩。2014年,美国乙烯产能约3100万吨/年,产量约为2550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11%和3%。美国的石化行业目前正处于井喷式增长中。根据美国《化学周刊》统计,2014年拟在建的乙烷裂解项目达11个,预计到2017年增加产能约1038万吨/年。美国页岩气产量仍在不断上升,而中东天然气资源面临短缺。此消彼长,美国石化产业增长的势头在未来将可能超过中东。但是从长期看,美国乙烷和乙烯产能均过剩的情况下,上下游争相出口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美国的乙烷产品今年将有大量商品出口到欧洲,可能导致美国国内乙烷价格上涨,而乙烯产能过剩则会对下游产品的价格起到抑制作用。美国国内的化工产品市场已经发展成熟,增长速度较慢,石化产品增长速度超过美国总体经济增长速度。其过剩的石化产品主要用于出口,大部分产品销往欧洲和新兴市场。从目前形势来看,受地理位置影响,美国下游产品未来首选目标市场是南美的新兴市场,其次是亚太地区。

3.欧洲转换原料谋求生存

欧洲石化产业受困于原料和能源成本高昂。根据美国IHS公司的数据,欧洲石化行业原料成本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45%,用电成本是美国的2倍以上,天然气成本是美国的3倍。该地区2014年仍然陷入关闭产能的危机中。2014年欧洲地区乙烯产能为2300万吨/年左右,产量为1940万吨左右。北美页岩气产量增速过快,过剩严重,有望在近几年大量出口。欧洲石化行业已经开始裂解原料的轻质化。2014年英力士公司首先宣布,计划在北美和欧洲裂解装置之间架设“虚拟乙烷管道”,将北美乙烷运送到欧洲加工。沙特基础工业公司也打算改造其位于英国威尔顿的烯烃装置,用于加工从美国进口的乙烷。北欧化工与美国公司签署了为期10年的乙烷供应协议。美国过剩的乙烯原料还包括LPG(液化石油气),2014年出口到欧洲的LPG价格大幅度下降。欧洲2014年已经加大了北美LPG进口量,一些沿海的灵活原料装置已经取得较好的效益。欧洲裂解装置的原料有60%左右为液体原料,预计2015年原油价格将在较低水平波动,可大幅度降低欧洲裂解装置的成本,对欧洲石化工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4.中国甲醇制烯烃快速发展

我国石化产业的原料成本较高,但之前受高油价影响,蒸汽裂解产能没有扩张,多个蒸汽裂解项目延期。2014年采用甲醇为原料的多套MTO、MTP装置投产,是近年来该原料路线增长最大的一年。2014年,中国乙烯产能约1940万吨,乙烯产量约为1800万吨,其中甲醇为原料的产量约占5%,2015年随着新投产的7套甲醇制烯烃装置稳定运行,该路线的乙烯产品所占比例将有明显提高。石油化工路线的蒸汽裂解装置进一步寻求轻质化,将LPG中能够用于裂解的加以利用,也有企业考虑进口北美的轻烃资源。而2015年原油价格预计处于低位,石油路线的石化产品盈利空间有望改善。

篇2

民族相对主义阶段由接纳阶段、文化调适阶段和文化融合阶段组成。接纳阶段顺承差异减少阶段。正因为在跨文化传播中人们对异族文化实现了,异族文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就被视为认知世界的另一种工具或手段得以接纳。接纳异族文化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对本族文化体系进行添加和补充的过程,这一过程称为文化调适阶段。文化调适成功的标志是人们不再区分本族文化和异族文化,而是对融合而成的文化具有归属感,这意味着人们进入对跨文化传播完全自省的状态,达至文化融合阶段。从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式可以看出,归属于民族文化的城市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是一个漫长、复杂且困难的过程,具有极高的不确定性。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的成败。为了缩短、乃至跨越民族中心主义阶段,让人们在跨文化传播中更快捷、更顺利地进入民族相对主义阶段,弗雷德•卡斯米尔提出了第三方文化建设的概念。所谓第三方文化建设是指,在跨文化传播中,传播者与目标受众在感受文化差异后,不是采用依赖定势思维否定对方、回避、敌对等消极策略,而是将文化差异化为交际动力,以为前提,传播者依据对目标受众的交流需要、习惯、偏好等要素的认知,凭借积极的传播策略与目标受众协商,建立起介于双方文化之间且可以被双方理解和尊重的第三方文化。值得一提的是,第三方文化建设过程中传播策略的运用旨在防止文化特权的出现,即双方对比文化的优劣,处于劣势一方接受优势一方的文化,同时,避免落入文化适应的误区,即传播者为适应目标受众的文化对本方文化进行本质调整。综上所述,基于城市文化归属于民族文化,城市形象是城市文化的外化的相互关系,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者应该从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式入手,秉承第三方文化建设的理念,探究符合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策略,以确保传播的成功率和长效性。

2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的策略探究

做好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即“传播怎样的城市形象”,“如何传播这种形象”和“传播的效果如何”。因此,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的策略探究可以相对应地从定位策略、操作策略和评估策略三个方面进行。

2.1定位策略

城市形象的定位是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成败的关键。城市形象的定位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也就是说,随着传播过程的推进,其目标定位应该体现出阶段性差异和渐进式变化。合理的目标定位应当基于准确的内涵定位,只有这样,以内涵为核心的外延定位才能配合目标定位,为逐步实现成功的城市跨文化传播创造条件。

2.1.1目标定位策略

所谓目标定位,是指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者从全面了解目标受众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民族文化背景入手,据其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传播意图,按目标受众的认知阶段确立传播目标。根据第三方文化建设理论,目标受众的认知阶段可以分为整体认知阶段、迁移认知阶段和融合认知阶段。目前,顺德正处在深入开展综合改革试验、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期,但是顺德“半城市化”的城市形象对于在全球资源配置中吸收科技、人才、文化和生产业方面的高端生产要素造成了障碍,同时,顺德城市形象的国际辨识度偏低,目标受众对这类城市往往表现出高离散性和低接近性。为此,顺德在城市升级过程中应该结合目标受众在不同阶段的认知特征,制定相应的目标定位策略。

2.1.2内涵定位策略

城市形象内涵是多维的,一般来说,可以从三个层面上加以概括:第一层面为管理层,主要通过城市各级层面的行政、管理、执法等公共行为体现出来;第二层面为物质层,主要涵盖能够反映城市经济实力的各种实体与虚拟表征;第三层面为思想层,主要指城市的文化传统、市民素质、人际关系、社会风气等。这三个层次的内部诸要素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也可以通过内外力的作用对其重新组合或更新升级,可见,城市形象内涵是可以塑造的。为了推进城市升级,顺德提出了以城市升级引领转型发展的目标,即通过城市升级,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和资源,为人才聚集创造良好环境,为创新社会管理开辟道路,推动顺德发展全面转型。基于这一目标,可以对顺德城市形象内涵进行意向性构建,采用城市DNA立项、城市形象立义和城市文化释义的内涵定位策略挖掘顺德城市形象的本质,提升其辨识度。只有当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者透析出城市形象内涵,才能累积强有力的传播源,对外产生清晰的影像投射,也才能与目标受众的总体感知形成文化交融,在共建的第三方文化中勾勒出预期的城市形象。

2.1.3外延定位策略

城市形象外延是指目标受众对城市形象的感知、记忆和认可。由于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目标受众对城市形象内涵解读容易产生偏差。为了避免错误解读的发生,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者应该立足于城市形象的内涵,把握好城市形象外延定位。以顺德为例,在外延定位策略上,首先,要对目标受众的抽样调查,即向调查对象展示预设的城市形象,并在互动交流中收集他们的解读疑难,以判断他们是处于跨文化传播的民族中心主义阶段还是民族相对主义阶段;然后,根据调查结果提炼便于目标受众感知的城市形象要素特征,生产出利于目标受众记忆的城市形象符合标记;最后,向调查对象展示完成定位的城市形象外延,并通过分析他们对城市形象的整体评价以及到此城市出行、投资、工作、消费等意愿倾向,判断他们对城市形象的认可度高低。

2.2操作策略

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的操作以城市形象的目标定位、内涵定位和外延定位为导引。作为操作主体,城市的政府、商企和公众各具功能。因此,制定出操作策略就是要协调好三方的功能,形成合力,为与目标受众共建第三方文化,在文化共融中向其传播高保真、易识别、受欢迎的城市形象提供保障。

2.2.1媒体先导策略

在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中,媒体是城市形象内涵的承载与传递工具,是城市形象外延信息传播赖以实现的中介。对于信息时代的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而言,媒体在目标受众的三个认知阶段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先导作用。具体而言,在整体认知阶段,目标受众正是通过媒体初次接触到传播中的城市形象,并在媒体传播组合策略的共同作用下开始对其加以关注,产生获取更多、更详细信息的欲望;在迁移认知阶段,目标受众会凭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评价媒体传播中的城市形象,若其评价倾向正面,就会激发出接受的尝试意愿;在融合认知阶段,目标受众在媒体的导引下,以尝试验证其评价的准确性,若其验证与评价相符,就会促成其对媒体传播中的城市形象的全面接受。基于上述,顺德政府应该对媒体在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中的先导作用予以充分的重视,其策略可以体现为:在整体认知阶段通过目标受众所在城市的发行量大、覆盖面广、收视率高的媒体传播顺德的城市形象标志和城市形象口号,借助专门类别媒体进行顺德的政治形象、经济形象和人文形象的言语叙事与图像展示,这样,就能以广度宣传与深度报道相结合的方式促使目标受众从“知道”向“了解”形成对顺德城市形象的符合记忆;在迁移认知阶段积极利用媒体的互动性,有效引导目标受众对顺德城市形象内涵的正向解读,力求做到与预设的顺德城市形象外延相符,并以此为契机激发其行为兴趣;在融合认知阶段向目标受众重点报道双方政府间、商企间和人际间交流的成功事例,引发其对双方城市文化交融的感知,同时,有针对性、有时间性、有计划性地交流信息,激发更多目标受众参与有助于烘托顺德城市形象的第三方文化建设。

2.2.2商企跟进策略

商企是城市形象塑造最重要、最活跃的载体,也是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的内生动力与坚实基础。从角色分工上看,政府是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的内容设计者、原则制定者和方向管控者,而商企则是这种总体设计的践行者。研究表明,利益交换是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起始与持续的直接动因,而利益关联越密切,则越有助于己方城市形象在对方城市公众具象认知中的美化与优化。政府在媒体先导的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中已经为目标受众构建了利益期望,商企自然应当积极跟进,将利益期望转化为利益交换,以满足目标受众对城市形象具象认知中各种假设的验证需求。根据顺德区政府提出的发展战略,顺德商企理应制定与媒体先导策略形成前后紧跟、步调一致的跟进策略。“顺德制造”一直以来都是顺德商企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集体品牌。为了支撑目标受众在整体认知阶段对顺德城市形象形成的符号记忆,顺德商企可采用整合媒体策略加大“顺德制造”商品在目标受众所在城市的品牌宣传力度,以强强联手、合作共赢的方式拓展销售渠道并健全售后服务体系,在目标受众消费群中树立起“顺德制造”的良好口碑,实现对顺德城市形象的符号记忆向对“顺德制造”的共同价值追求的正迁移。随着这种正迁移的强化,顺德商企应该在迁移认知阶段适时地推出招商引资、招贤纳士的商业推广活动,并通过这些活动让目标受众全面真切地了解顺德政府为政的公平与效率、顺德商企经商的诚信与进取,以促进其以资金投资、技术转让、智力支持、合作研发等方式参与到“顺德制造”向“顺德智造”的产业转型升级进程中来。在平等交换、利益共享的交际动力学原理指导下,顺德商企可以优先将“顺德智造”商品优先投放到目标受众所在城市,并施行配套的优惠方案,以此在融合认知阶段逐步将顺商文化发展为目标受众完全接受并乐于共建的商业文化,成为其具象认知的顺德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要素。

2.2.3人际强化策略

城市内部公众是城市构成的主体,城市精神的塑造者,城市文化的传承者,同时,也是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的主力军。所谓人际强化,是指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者在融合认知阶段大力推动其所在城市的内部公众与目标受众之间的人际沟通与文化交流,强化双方的联系纽带,为第三方文化建设注入精神文化动力,使得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具有可持续力。人际强化策略强调点、线、面结合。点是指双方城市文化的交点,例如,顺德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作为顺德与目标受众所在城市的专家学者、民间机构、爱好者等合作开展历时与共时研究的对象,并通过研究找寻双方人文精神的同源性;线是指以城市事件为连线促进双方内部民众之间定期的文化交流,例如,顺德可以以“中国美食名城”的名号与目标受众所在的城市举办年度或季度市际美食节或厨艺赛,吸引目标受众参与到顺德的民间文化活动,以此激活文化体验、延伸城市文脉;面是指双方城市内部公众到对方城市的出行活动,这种活动可以是自发的,也可以是组织的,对城市文化的方方面面都可涉猎,其目的在于让目标受众感受顺德的城市文化软实力,也让顺德的城市内部公众了解目标受众的城市文化风貌,以求借助审美与消费制造文化认同,依靠交流与借鉴形成文化共集,构建并维护双方认可且推崇的城市形象。

2.3评估策略

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为了避免资源浪费,保证传播效率,有必要在传播流程的不同阶段采用相应的评估手段,对传播效果加以客观检验,并以此为据肯定正确的传播导向,纠正无效的传播活动,整合有效的传播手段。在顺德城市形象传播过程的三个阶段,即整体认知阶段、迁移认知阶段和融合认知阶段,评估的对象由认知效果、接受效果和行动效果逐步转移,而采取的对应评估手段为辨识度调查、倾向性调查和离散性调查,这些调查围绕目标受众是否能够通过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在三个认知阶段依次回答“您知道顺德吗?”“顺德是怎样的城市?”“您愿意购买‘顺德制造’的产品吗?”“您欣赏顺商文化吗?”“您希望你的城市与顺德结为友好城市吗?”“您想到顺德做些什么?”等一系列核心问题及其延伸问题,调查数据可为客观分析判断顺德城市形象跨文化传播各个阶段的效果所用,使传播者可以据此对上述的定位策略与操作策略作出相应的调整,以求获得策略组合的最优化和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篇3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0-0390-02

文化的问题用文化的方式解决,是“去极端化”有效举措。目的就是把握并顺应文化发展跃升的规律,避免将文化问题政治化,尤其是误导拥有社会主体意识的群体。同时文化是思想的载体和初级阶段,思想是文化的凝练和高级阶段,文化的问题解决好了,积极向上的思想才有根基。

一、南疆文化建设的现状

1.现有文化形态

1.1乡村文化还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南疆文化类型总体上还是农耕文明形态。南疆城市化进程缓慢,绝大多数县农村人口占据70%以上,居住在县城的人口,和农村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绝大多数人的心理定向、社会联结和情感纽带都主要集中在以农业生产为核心的经济活动中,文化活动主要按历史传承下来的方式进行。乡村文化承担着道德教化、风俗礼仪、审美娱乐、文化传承、农村经济助推的功能。而南疆宗法型社会的特点,固化了这种影响。

1.2县级城市文化发于中而飘于外。县城作为中国主流文化向传统乡村文化的过渡地带,文化形态多样,表面上异彩纷呈,但少数民族的文化活动内涵实者发于传统乡村文化这个根。身处县城的大多数少数民族群众,表面过着现代生活,但内心深处认同传统的价值观。城市文化主要表现在政治功能、城市经济助推、经济意识形态塑造等方面,在传统的教化、审美等内向性层面上,影响力弱小。

1.3宗教在传统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南疆历史上,宗教深深渗入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化活动、社会价值追求都深受宗教影响。现今,虽说很多宗教仪式已经演变为习俗,但人们普遍认可习俗中的宗教价值。这种内在文化的宗教性特征将因传统经济形态和生产方式的存在而继续存在。

1.4新的文化共识正在形成。南疆社会通过多年的群众工作和经济发展,已经在以下方面形成共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发展经济、社会公正、现代文化引领、法治、自由、扬弃民族传统文化、去“极端化”等等,这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统一的。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共识凝结并上升为社会意识形态,成为引领社会的强大思想基础。

总之,南疆文化生态大的方向是政治文化同一,经济文化趋同,精神文化和习俗文化各异。

2.参与文化活动的主要方式

2.1乡村文化的参与方式。根据对拜城县的调研情况,按照参与和喜欢程度从高到低综合排序:(1)人生庆典礼仪和赶巴扎这种群众性、娱乐性文化活动;(2)麦西来甫、群众自编自演的文艺演出;(3)电视、广播和电影;(4)政府组织的文艺汇演;(5)读书看报;(6)上网;(7)政府举办的各种学习班。

2.2城市文化的参与方式。根据对拜城县的调研情况,按照参与和喜欢程度从高到低综合排序:(1)人生庆典礼仪和赶巴扎这种群众性、娱乐性文化活动;(2)各种聚会;(3)听专家学者讲座;(3)上网;(5)看电视和电影;(5)开会等集体学习活动;(6)读书看报;(7)其他。

由此说明:有民族传统文化因子的文化活动更受青睐,群众性的文化活动比个体文化活动更受欢迎,城市居民更向往科学文化知识,整体上少数民族群众对现代文明的依赖程度不高。

3.群众对文化建设的理想与现实

3.1群众对现代文化很期待。通过多年的宣传教育和文化引领,以及内高班、归乡大学生带回的新思想、新观点的熏陶,群众尤其是青年群众对现代文化很期待,对迅速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和自己的生活条件要求迫切。但受制于自身的文化水平和技能、习惯影响,找不到改变的方向和路径,大多仅仅停留在向往层面。

3.2群众对传统文化很依赖。生在乡村、长在乡村,文化启蒙在乡村,就算长大后生活在县城,但社会价值的评判标准来源于乡村传统文化,自己的社会价值也归依于乡村传统文化的评判。同时由于南疆宗法型社会的特点,家族影响很大,更加固化了传统乡村文化的影响。

3.3社会价值观开始分化,主流价值观念有求变意愿。南疆少数民族几乎全民对伊斯兰教有朴素的宗教情感,对伊斯兰文明的核心价值是认可的,但没有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方式。

二、文化冲突与调适的可能性分析

1.文化冲突的表现

篇4

二、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地位的实现形式

政府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最重要主体,但不是唯一的主体。这种作用的发挥依赖于明确政府职能定位,不缺位、不越位。在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主体地位主要应该体现在定政策、建平台,引导公众充分表达并满足其基本公共文化需求,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先进文化的引导作用。这既完全区别于我国传统文化事业管理体制,也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民间主导”模式。具体来说,政府主体地位的实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第一,确定文化发展战略。文化改革发展的目的是要提高民族文化创造力和凝聚力,激发文化活力,提高公民文化素质,塑造共同的价值观。“政府实施公共文化服务职能,首先就应确定文化发展战略和核心价值理念,提出文化发展的宗旨、原则和目标等,并以此为指导制订公共文化政策。”[3]20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主流健康文化,打造公平的文化发展环境,是政府责无旁贷的职责。第二,制定公共文化政策和发展规划。制定公共文化政策是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核心。政策为公共文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体现着公共文化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因此,政府对文化的宏观管理主要应该体现在文化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上,必须根据当前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出台宏观文化政策,制定相应公共文化发展规划。第三,保障文化经费投入。这是公共文化发展的根本保障。现阶段,经费投入是政府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的重要手段。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共性决定了政府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等方面都要提供相应的资金保障。在这一过程中,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更是要求政府投入大量资金。但是,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文化需求多样性等方面的限制,仅仅依靠公共财政难以满足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因此,政府应该出台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文化事业,拓宽资金渠道。第四,搭建公共文化发展平台。具体来说,公共文化发展平台包括公共文化服务决策规划、实施管理和监督评价制度平台,公共文化项目招投标、投融资及其他相关信息的交流平台,以及相关信息技术研发平台等各类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公共文化发展平台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搭建这类平台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平台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机制良好运行的基础,也是政府职能现代化的重要体现。简言之,政府要搭建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的平台,共同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第五,鼓励、扶持其他公共文化服务主体。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力量的不断壮大,充分发挥公民个人和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成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政府扶持其他公共文化服务主体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政府出资直接设立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即设立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二是政府采取相应措施,出台财政税收、准入登记等扶持政策,鼓励、扶持社会公共文化服务力量发展,引导其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第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制度。绩效评估是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对评价整个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产出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现代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是对公共服务的财政资金投入进行绩效评估,因此当前我国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地位也体现在加强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方面。“针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性质和特点,科学设立公共文化服务发展的指标,广泛吸收社会人士组成相关委员会,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重大决策、行动、项目进行评议、决策、跟进、追踪及考评,保证各项公共文化服务实现效益最大化,并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及实施过程进行总结与反思,更好地加以改进。”[3]

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基于我国的特殊国情,考察公共文化服务中政府的主体作用,无法回避文化事业单位。如前所述,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政策制定、平台搭建等宏观方面,而直接的公共服务职能,如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文化事业单位。文化事业单位是我国事业单位的一种形式。总体来说,文化事业单位是指基于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社会组织举办的,从事文化活动并提供相应产品和服务的社会组织。近年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是重新理顺政府和文化事业单位的关系,实行政事分开,改变事业单位单纯作为政府附属机构的现象。文化体制改革将文化事业单位分类管理,分别建成不同的市场主体,分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实行事业体制企业化运行单位”“确定为企业的单位”三种类型。在公共文化服务语境下探讨的文化事业单位,主要指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能是向社会和公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主要目标是让公众享有平等的、开放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经过一轮文化体制改革之后,在我国现行文化宏观管理体制下,文化系统归口管理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主要包括各级政府兴办的文化馆(站)、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部门。在当前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实践中,这些单位仍然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主干力量和公共文化产品的主要供给者。这既是现实的考虑,也是文化发展的要求。从现实角度来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在传统文化事业单位体制之上,这也使得当前公共文化资源的主体部分仍然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从文化发展要求来看,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可以为公众提供最基本的文化保障,提供仅靠市场机制无法满足的特殊文化需求,如农民工和残疾人的文化需求。这些作用在强调文化发展公平性和普惠性的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供给公共服务的实现形式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第一,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生产。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担负着一定的公共文化产品生产功能,其生产的公共文化产品以传播先进文化为主要内容,体现着国家对文化的引导,这是其他社会组织生产的文化产品难以替代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生产的公共文化产品,在内容上有鲜明的特色,不同于市场生产的文化产品。同时,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还承担着生产和提供基础性文化产品的重要职责,其生产的文化产品要体现公平性、广泛性和易获得性,在满足社会群体基本文化需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主要通过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实现其公共文化服务职能。目前,我国大多数公共文化设施都归口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管理。公共文化设施一方面为公众提供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空间和设备,另一方面还是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重要载体。这就决定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担负着当前我国大部分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的任务。第三,公民与政府沟通的平台。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通过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建立平台,沟通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使社会文化资源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形成新的整合。从这个角度来说,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也是实现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和谐发展的主要渠道。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通过供给蕴含主流文化意义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引导大众文化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篇5

党的十以来,群众文化的发展,呈现出百舸争流的局面。在新的形势下,令群众生活得更有质量,是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使命,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群众文化工作要寻找发展和生存空间,还要开展公益化为目标工作,必须认识新形势下群众文化怎样的开展和加强。

一、创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容的群众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时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全社会道德的核心力量是兴国之魂,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在整个和谐文化体系中是文化建设中的一元主导地位,既是一种文化自觉又是一种价值自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彰显“中国特色”是中西古今各种价值观念的碰撞与融合、冲突与消解、传承和超越历史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其历史发展内容博大精深、厚重凝练,以改革创新精神为时代精神包含了丰富的科学内涵、与时俱进,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社会基本道德颂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继往开来。这些内容熔铸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和传承已久的人格力量,其社会故事和生动的画面时刻在鼓舞教育着人民,在颂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让人民群众追求的理想变为现实,其内容不仅仅大大地丰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也时刻陶冶了人们的情操。群众文化的繁荣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理论指导,才能达到为和谐社会服务。在文化上满足了人民的需要,才能真正做到物质与文化同步,达到实现“中国梦”的真正目的。

文化是衡量幸福的指数和重要尺度,文化创造与创新的源泉来自于人民群众,群众文化的发展对推进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文化是民族的血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w系是统领。文化创新必须坚持以人民满意为最高标准,只有群众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不良的社会习气才能摒弃,其文化的先进性才能彰显。

二、开展多样的文化活动,各种文化相互融合

过去,我们的文化过于单调,现在我们可以让多种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不一样的文化。新形势,流行有广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街头文化,商业文化,餐饮文化,老年文化等,还有各民族的特色文化活动。我们还要结合国外的一些先进具有特色的文化活动,比如,舞蹈艺术,可以发展为街舞,芭蕾舞,交谊舞等舞种。我们还应该传承传统文化,在传统节日中开展相关纪念活动,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还是保护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传统文化是我国几千年历史的瑰宝,保护它们的完整,我们责无旁贷。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加以利用的新形势下的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这些文化应该有机结合,互相利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形成新形势下的新文化。

群众文化从其特征上来讲,不仅具有广泛的社会性,而且是以满足群众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理想信念的源泉,是被广大人民群众能够自觉接受和践行的文化,起着巨大精神支柱的作用。大力发展和传承我国优秀的群众文化艺术,需要与时俱进,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群众文化不仅是传统文化发展的组成部分,也是和谐社会中不可缺少的文化因素。

当今社会步入的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世纪,计算机网络占据了很大的空间。我们可以利用电子网络来推动群众文化活动工作的顺利进行。网络具有信息量大,传播快,内容全等特点,利用其来快速有效传播群众文化,令我们的群众文化活动工作更加顺利进行。开展文化工作,互联网是一个好帮手,可以将群众文化活动的视频照片信息传上网络,利用网络,可以让全国各地的人民了解各地方如何进行文化活动,互相借鉴,互相学习,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活动。还可以跟全国各地的人民进行交流心得体会,对新形势下的文化活动进行讨论,交流。

三、针对不同群体,不断丰富群众文化工作的内涵

篇6

1.管道泄漏机理分析主要诱因有设计因素、加工因素、安装因素、密封材料因素、介质对管道腐蚀、磨蚀和冲蚀的因素、工作条件比较苛刻的因素等。

2.储罐泄漏机理分析储存容器主要有球罐、立式储罐和卧式储罐三种形式。球罐主要应用于液态烃储存,储罐主要应用于液体介质的储存。储罐泄漏的主要成因包括工况因素、质量因素、受热破裂、人为因素及外在因素等。

3.储运过程泄漏机理分析危险化学品储运槽车储存部位主要有罐体、液面计、安全阀、阀门箱(包括气相阀、液相阀、紧急切断阀等),其泄漏原因主要有密封泄漏、安全阀动作排放、交通事故、阀门泄漏、管道罐体泄漏和装、卸中的泄漏等。总之,泄漏主要有大孔泄漏WAR(WideApertureRelease)和有限孔泄漏LAR(LimitedApertureRelease)两种。WAR主要是在运输事故和工艺过程中的超压、爆炸等原因造成存储容器大面积破裂时,大量介质的瞬时泄漏;LAR主要是安全阀的泄压排放,容器、阀门、机泵、法兰管道的磨蚀、冲蚀、腐蚀、疲劳等因素造成上述容器、管道等形成裂纹或孔洞,从而导致的泄漏。

二、煤化工企业泄漏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煤化工行业泄漏安全事故主要有爆炸、燃烧及毒性介质扩散等形式。爆炸主要为蒸气云爆炸和沸腾液体火球爆炸(BLEVE),两者都能产生冲击波、超压、热辐射、碎片作用等多种破坏效应。其中冲击波的破坏效应最危险,破坏力也最强;燃烧的主要形式为池火灾、喷射火及管道燃烧,主要危害是火焰的热辐射;毒性介质扩散的主要危害是毒物泄漏后向下风向及下游扩散会引起人员的中毒及环境的污染。

1.事故概况2009年4月8日凌晨4时30分,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某煤化工企业基地1号、2号轻质油储油罐发生火灾,4号罐起火,并迅速向邻近罐蔓延。该罐区共有储罐12个,其中300m3储罐3个,500m3储罐4个,800M3储罐2个,1000M3储罐3个,共储存各类油品5000吨左右。地方消防大队接到报警后,立即出动消防车7台,27名官兵进行扑救,冷却邻近罐体,并调动当地企业专职消防队到场增援。同时,消防大队向鄂尔多斯消防支队值班室汇报,消防支队迅速调集消防特勤中队、经济开发区消防中队进行增援。16时,一举将大火扑灭。保住了罐区8个储罐,此次火灾共调用消防车59台,消防官兵316名,共使用普通泡沫灭火剂75吨、A类泡沫灭火剂0.7吨,用水2000多吨,经济损失较大。

2.事故后果分析及危险区域划分罐区火灾事故主要分为喷射火和池火灾两种形式。其主要伤害形式为热辐射,各级热辐射初级事故场景下的多米诺效应阈值。通过现场分析,该事故主要形式为喷射火,其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通过不同热辐射通量对人体所受的不同伤害程度来表示,伤害半径有一度烧伤(轻伤)、二度烧伤(重伤)、死亡半径三种,使用彼德森(Pietersen)提出的热辐射影响模型进行计算。热辐射对建筑物的影响直接取决于热辐射强度的大小及作用时间的长短,以引燃木材的热通量作为对建筑物破坏的热通量。表3为不同热辐射值对人体的伤害和周围设施的破坏情况。若轻质油罐泄漏后即点火,产生喷射火火焰最长可达96m,火焰热辐射后果见图2。在距离火焰中心58米位置处,热辐射强度可达10kW/(sqm),该热辐射强度足以在60秒时间内致人死亡;在距离火焰中心156米位置处,热辐射强度可达5kW/(sqm),该热辐射强度足以在60秒时间内致人二度烧伤。在距离火焰中心307米位置处,热辐射强度可达5kW/(sqm),人体会有轻微不适,307米外为安全区域。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4.2条规定,甲类液体储罐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最少应为50米,与模拟结果相吻合。

三、煤化工行业泄漏事故发生后的处置措施

通过对上述案例分析,根据煤化工行业泄漏事故发生机理,事故发生后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处置,处置措施分为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两个方面。

1.煤化工行业泄漏事故发生后的技术措施对煤化工行业泄漏事故的处置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技术环节:

(1)泄漏源控制当发生泄漏事故后,对危险品的溢出或泄漏应严加控制,这是整个应急处置是重中之重的。生产装置或工艺单元发生泄漏后,可以通过自动报警控制来关闭有关上下游阀门、停止作业或改变工艺流程、物料走副线、局部停车、打循环、减负荷运行等方法控制泄漏源。而对于容器泄漏,可采取修补裂缝和堵塞裂口等堵漏措施,制止危险品的进一步泄漏。

(2)防护、询情和侦检根据泄漏介质的毒性和划分的危险区域,确定相应的防护等级。同时,对受害人员情况、泄漏容器参数、泄漏量、泄漏时间、扩散范围以及周边地形、电源、火源和居民等情况应加以了解,并搜寻遇险人员,确认设施、建筑物险情及可能引发爆炸燃烧的各种危险源,确定攻防路线、阵地。

(3)警戒、救生和控险根据现场情况划分由重危区、中危区、轻危区和安全区组成的警戒区域,并设立警戒标志,在安全区外视情况可设立隔离带;在各个区之间设置出入口,对各区域进出人员、车辆物质进行严格控制,并进行安全检查,逐一登记。组成救生小组后配备救生器材迅速进入危险区域,将所有遇险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域进行进一步救治。同时,对救出人员进行登记、标识和现场急救。并启用消防设备进行堵漏,防止泄漏物向重要目标和危险源扩散,以控制险情。

(4)洗消和清理洗消站应设立在危险区与安全区的交界处,在站内对不同程度的中毒人员、现场的消防医务人员、其他抢险人员及群众互救人员包括抢救及染毒器具使用相应的药剂进行洗消,同时清理现场,确定不留残留,做到安全撤离和交接。

2.煤化工行业泄漏事故后的管理措施煤化工行业泄漏事故发生后,快速而有效的第一时间处置至关重要。应急预案的每一项任务和处置要求、程序都必须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力求把泄漏事故范围缩小,并应统一组织指挥和综合协调配合,明确参与处置泄漏事故的各有关部门及单位的职责和任务,确保联系畅通以及配合密切。为此,应建立集预控、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为一体的管理系统,其应包括七个子系统。

(1)风险源管理子系统固定的场所如工厂车间、仓库和运输线,以及河道、公路等都容易发生危险品的泄漏,其一般由政府安全管理部门来定义的。煤化工行业生产时所涉及的危险品成分复杂,在自动化生产的条件下经常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对风险源进行管理,在事故发生时迅速定位事故的详细地点,进一步确定危险品的种类,才能够及时准确采取应急救援措施并进行后处理工作。风险源的管理包括以下的几个部分:①运输管理。②危险品的存储地点管理。③生产环节的管理。④消防设施的管理。⑤排污通道的管理。

(2)危险品管理子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危险品的理化特性、环境影响因素、环境标准、应急处置办法、监测手段(现场监测及实验室监测)。通过该系统,可以查询危险化学品的国际编号、危险品代码、危险品的CAS号等信息,从而在异常水文、地质和天气条件下对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进行预警。

(3)事故应急人员、设备管理子系统该系统具有应急专家信息查询、应急专家信息编辑、监测人员信息查询、监测人员信息编辑、人员管理分析等多项功能,通过系统可以对相关专家、现场监测人员以及现场分析人员进行查询和调度,并和医疗、交通、公安、消防、社区资源、传媒、民政等单位进行互动。其系统功能有以下几种:①应急监测人员、设备信息编辑。②应急监测人员、设备信息查询。③应急专家信息编辑。④应急监测专家信息查询。⑤人员、设备管理空间分析。

(4)在线监测和自动控制子系统该子系统通常可分为设备传感检测层、安全与自动化过程监控层、安全与生产管理层这三层,第一层主要完成重大危险源现场各类参数、视频、音效等信息的采集转化传输等功能;第二层主要完成信息的处理、生产过程的调节控制以及报警预警等功能;第三层主要完成生产管理、安全管理等功能。

(5)事故预测分析子系统煤化工行业泄漏事故发生后,该系统通过对各种泄漏事故数据进行空间分析、泄漏扩散模拟,并将模拟分析所得的结果形成事故模型,生成报告或图表。从而对事故应急处置提供决策支持。

(6)事故应急案例管理子系统案例是为达到某种目标而对以往经验知识的归纳和整理,应急监测案例不但具有上述特点,而且还具有案例管理行业的特色,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和电子信息档案库的建立,煤化工行业泄漏事故的反应能力也得到极大的提高。事故应急案例管理利用案例推理和规划推测的方法把基于地理背景和空间数据的案例管理引入到应急监测中来,并通过数据挖掘技术从系统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为应急处置服务,从而为煤化工行业泄漏事故的决策和处理提出快捷的优化辅助支持。

(7)事故应急预案生成子系统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全面分析煤化工行业事故的泄漏数据和处置方法,并进一步生成应急预案,从而有效地进行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包括采样方法、监测方法、空间分析、人员的调动与安排、设备的调用、应急措施及注意事项,通过预案的实施,对控制泄漏源,抢救伤员,指导居民防护和组织撤离,减轻事故后果、危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结论

通过对煤化工行业泄漏事故成因、影响因素和事故案例的分析,得出结论如下:

1.煤化工企业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危险品,构建适用于不同地理环境、气象状况的泄漏扩散模型以及泄漏预控管理体系,同时在设计阶段采用HAZOP分析方法,更好地为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提供更高层次的决策支持。

2.针对一些已发生的典型事故,应进行反推研究和数值分析,并结合生产实际,对同类危险源采用相应的预警机制。

篇7

写作是现代文明生活必需的,是学生个性的重要表现形式。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边天”,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下直接体现学生语文综合素质高低,作文评价对作文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课改这个大背景下,作文个性化评价体系作为一个全新的课程评价理念,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作文个性化评价体系中还未被深入研究的评价时教师应具有的素质、对中等生的评价及对男女生的不同评价进行再探索。这对作文评价体系的完善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作文的个性化评价的概念

综合心理学、教育学理论,我们认为“作文的个性化评价”是一种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淡化统一标准,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使学生的个体个性及写作个性得到最大限度发展的作文评价方式。

二、作文评价要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语文课程标准》一书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不同表现和不同学习需要”,要“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要求,采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1]。作文评价更是如此。作文本应是学生展现情感体验与个性特点的学习和创造活动。然而多年来,应试教育往往对学生的个性视而不见,对大家采取“一视同仁”的训练方法,造成学生个性的棱角在学习中被日益磨平,于是作文失去了最本质的东西。为了让学生找回失落已久的自己,教师必须抛弃传统应试教育观念,减少对学生的束缚,给学生一个开放自由的写作环境,让学生的个性找到生存空间。

三、作文评价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说道“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2]。当前,教育评价总是用成人标准统一衡量不同的学生,用教师的主观意识塑造学生,而不考虑学生的自身因素。用呆板的标准培养一批批应试机器,严重制约学生个性发展。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教师应该依据课标理念进行个性化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四、作文的个性化评价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为了使作文的个性化评价更正确,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教师要具备一定的素质。

如果自己都没有良好的心理品质,那么如何能引导学生的个性往正确方向发展?语文教师要拥有自己的个性。“成就卓越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上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形成了自己的风格”[3]。如此看来,个性化教学中,要想让每一个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一定要有一个充满灵气、有个性有思想的教师。平庸的教师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对学生个性发展很难起到积极影响。而富有个性魅力的教师,则容易使学生的个性受教师影响而朝健康方向发展,进而在他们的作文中表现出来。

2.评价要照顾全体学生,尤其不能忽略中等生。

长期以来,学校教育总是“抓两头,促中间”,即通过对优等生的促进和对后进生的转化带动中等生提高。这种初衷演变到最后却成为“抓两头,舍中间”的局面,导致人数众多的“中间层”长期受到漠视。

同样,作文评价时,教师经常关注优生范文和后进生的典型病文,而忽略较不典型的中等生作文。时间久了,这些中等生便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认为就算自己努力也不可能像优生那样出色,于是他们变得消极、孤僻、自卑、焦虑。

作文的个性化评价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使每一个学生个性良性发展。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抓两头,促中间”的做法。中等生由于长期处于被动地位,变得胆小,不善交际,他们在作文中往往不愿表露心声,没有写作个性,个体个性变得平庸无奇。我们在他们的作文中很难找到与众不同和有突出优点的地方。这就要求教师评价时多给中等生一些成功的体验,使他们有被重视、被关怀的感觉,从而大大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在写作锻炼中慢慢培养并显露个性。

“有关研究发现,中等成绩学生对教师评价行为的知觉明显优于成绩差的学生”[4]。“对于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教师评价行为知觉的优劣与其学习心理的关联是最高的,教师优化其评价行为最有可能对学习中等学生的学习心理产生积极影响”[5]。在作文评价中,教师“不仅应以积极的态度为他们创造机会更快地促进中等生个性健康发展,而且要加强对中等生进行成功教育”,“让他们打破对‘成功’的神秘感”,再“大力开展‘表现’教育”,“使之在‘表现’中增强兴趣,优化个性”[6]。每次讲评作文时,多选用中等生作文示范讲评,并对作文中的微小亮点予以公开表扬等,让广大中等生在作文个性化评价中得到全面关注,让中等生的个性在爱的沐浴下茁壮成长。

3.作文评价要因性别而异。

男女生在写作上存在很大的性别差异,因此作文的个性化评价要因性别而评,使男女学生各自扬长避短。一般说来,男女生在写作上存在以下几种差异:

对作文体裁爱好的差异。“女生与男生相比,更喜爱形象思维;男生与女生相比,更喜爱逻辑思维”[7]。“一般来说,喜欢记叙文的人数女生超过男生,而对说明文、议论文的爱好,男生却超过女生”[8]。

作文取材范围的差异。女生比较喜欢以家庭及身边小事为题材,而男生更喜欢和个人志趣爱好相关的题材。因为女生比较感性也较敏感,而男生则充满强烈的男子汉色彩。

写作态度的差异。女生比较依赖教师的指导,男生则较独立;女生审题构思较细心,男生则较粗心;女生较害羞,男生通常落落大方。

针对男女生的这些差异,教师评价时要做到男女有别,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优势。对于女生喜欢的记叙文,评价时应适当放宽对男生的要求。反之,对于男生喜欢的说明文、议论文,对女生的评价要放宽要求。在作文取材上,可以多鼓励女生写理性的题材,男生写一些感性的题材。在写作态度上,当女生表现出独立的一面时,教师要及时予以肯定;当男生在审题上比平时细心时,教师要及时予以鼓励。当然要注意不随意挫伤他们的细心和独立性。对于羞涩的女生,评价时应该充分维护她们的自尊心,不要当着全班的面批评她们,更不能讥笑、讽刺她们。要对男女生的差异因势利导,在合作评价过程中,促进男女生之间个性互补,使他们的个性更丰富地发展。

总之,个性化作文是写作个体释放思想的生命律动,只有彻底突破传统作文评价标准,建立全新的作文个性化评价体系,才能使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律动更精彩。

参考文献: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1-22/21-22/22.

[3]杨丽萍.语文教育与个性培养[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系,2003,28/29.

[4]赵希斌.中小学生对教师评价行为的知觉及其心理发展关系的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2003.

[5]赵希斌.不同学习成绩学生对教师评价行为的知觉与其学习心理的关系[J].教育学报,2006,2(4):95.

篇8

2调查对象及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来自广西全区14个地市的化学教师,包括各地区参加骨干教师培训的初、高中教师,以及部分在职研修班的学员,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调查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的方式,结合对部分教师的访谈,调查问卷共发放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64份,有效率为91.1%。调查对象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年龄集中在30~45岁之间,该年龄段的教师也是化学教师队伍的生力军。从学历层次来看,大多数是大学本科学历,研究生(含研究生班和硕士)毕业的占9.2%。从教师的职称上看,中级和高级职称分别占64%和31.1%。此外,初、高中化学教师各占43.9%和56.1%。

3调查的内容

问卷的内容包括5个方面:(1)对微型化学实验的认识和理解;(2)微型化学实验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3)微型化学实验对学生能力发展的作用;(4)教学实践中微型化学实验的困境;(5)对微型化学实验发展的期望。另外,结合教师回答问题的情况设计并实施了非结构性访谈,以便全面深入地了解教师对微型化学实验的认识观念、应用现状和前景期待。

4调查结果分析

4.1对微型化学实验的认识和理解

从表2可以看出,化学教师对微型化学实验均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其中大多数教师对微型实验了解较多,说明微型实验通过多年宣传推广,已经被广大中学化学教师所熟悉。教师接触和学习微型实验的渠道比较广,其中最主要途径是参加相关培训和阅读期刊杂志,这说明在很多教师培训中,微型化学实验已成为培训内容的一部分,许多教师从期刊杂志上学习,与同行的相互交流中了解微型实验,特别是近年来化学教育教学领域的重要学术期刊,如《化学教育》、《化学教学》等在新课程实施以来每年都刊发了一定数量的关于微型化学实验的研究论文[3],在宣传报道微型化学实验研究和教学实践成果推广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4.2微型化学实验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微型化学实验在当前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情况统计如表4、表5所示。调查中发现,在化学教学中经常或有时运用到微型实验的学校和教师个人约占40%,还有近60%的学校或个人在教学中较少运用,这说明微型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使用率总体偏少。笔者通过访谈进一步了解到,有些学校和教师个人还处在实验教学的尝试和探索中,考虑到其他外界因素影响,目前很少在日常教学中使用。然而,不少教师在教学研讨和教学比赛中使用微型化学实验,这说明在教学研讨课上,微型实验作为一种新的实验技术和手段受到普遍欢迎,并值得同行们交流和学习。我们通过分析当前的优质课、比赛课等一些高水平的教学活动,可以看到微型化学实验经常会成为实验活动设计的亮点得到专家和老师们的好评,说明微型实验作为一种创新型的实验手段已被大家认可,这也是对推广微型化学实验的一种积极引导。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既然微型化学实验已经得到化学教师的认同,为何日常教学中却并不多见?通过访谈发现,除了一些客观原因外,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思维惰性仍然是主要制约因素,要让教师由观念上的理解认同转化为行为上自觉实施仍有很长路要走。微型实验不同于常规实验的特点实际已蕴含了创新元素,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进行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创造性运用。在调查中发现,能自行设计制作微型实验装置的教师非常少,只有3.7%,能对课本中常规实验进行微型化改进的也只有9.8%,大多数教师还处于对已有实验仪器装置上改进操作和借鉴他人经验进行实验的水平,这说明中学化学教师在微型化学实验的创新运用能力上还有待提高。

4.3微型化学实验对学生能力发展的作用

在调查中可看出,认为微型实验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实验创新能力的教师占了90%左右。这也说明了微型实验由于器材微型化、生活化,便于操作和携带,药品耗费少,适合学生实验等特点,在提高学生实验能力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尤其是微型实验器材来源广泛、装置灵活多变的特点对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精神和创新实验设计能力上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4.4教学实践中微型化学实验的困境

微型实验在国内推广实施已20多年,但一直进展缓慢,从总体上说明了微型实验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了一些困难,这从调查中也得到了印证。这些困难主要为:实验器材、参考资料、实验技术的缺乏;相关培训不够;教学时间有限;考试评价不够重视等,特别是多数教师反映了教学时间有限和考试评价不重视是当前推广微型实验最主要的困难。这说明目前中学化学教学任务太重而将教师的教学时间限制在教材中已有的实验上。另一方面现行的化学考试评价对微型化学实验不够关注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了微型实验的推广应用。

4.5微型化学实验应用前景及个人期望

尽管当前存在一些困难,但大多数化学教师对微型实验的前景依然看好,并充满着个人期待。调查中有38.4%的教师对微型实验的前景非常看好,48.2%的教师比较看好它的前景,众多化学教师已意识到微型实验必将成为化学实验发展方向之一,对微型实验的发展持乐观态度。在调查教师个人期望时有37.2%的人表示会多学习微型实验技术,并在教学中尽可能多运用,45.7%的人表示会关注微型实验的发展,较多地应用于教学。这说明大多数教师愿意参与微型实验的推广和应用,以此推动微型实验的发展。

4.6教师的建议

调查中我们设置了“教师对微型实验推广应用的个人建议”开放性问题,许多教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主要概括为:课程中增加微型化学实验内容;增加微型化学实验软硬件设施的配备;增加实验教学的时间;加强对教师应用微型实验教学的指导和培训;改变现行的纸笔测验考查实验能力的方式等。

5结论

通过调查与分析可知,微型化学实验通过在国内20余年的发展,中学教师通过不同渠道熟悉或了解了微型化学实验,其功能与作用已被大多数化学教师认同;在实践层面,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运用微型化学实验偏少,多数人只是在教学比赛和教研活动中运用,教师应用微型化学实验还未上升为自觉;教师在教学中对微型化学实验的创新运用意识和能力还有待提高;微型化学实验在教学推广实施中的困难较多,主要在于教师得到的指导和培训不足,教学时间限制和考试评价导向等因素影响;尽管当前存在着一些困难,但是中学教师对微型化学实验的前景普遍看好,大多数教师表示将会更多地关注并学习微型实验并将其应用于教学中。6讨论及建议近20年来,我国微型化学实验虽然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的推广运用比较缓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容忽视,为推动它在中学化学教学领域的发展,笔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

(1)开展中学微型化学实验教学实践研究

微型化学实验在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在教学实施的操作层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怎样将微型实验用于演示实验、学生探究实验中,如何设计适合课程内容的微型实验等,这些问题需要开展相关的教学研究去解决。各级教研部门都应鼓励化学教师作为主要参与者进行研究,这些研究可以包括实验设计创新,如实验过程的改进、实验装置的微型化、生活化创新等;也包括教学应用研究,如运用微型化学实验开展实验的认知性研究[4],以及对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创新思维的功能与作用研究。

(2)加强对中学教师的培训和指导

目前中学教师缺乏微型化学实验的相关技术及应用经验,特别新技术赋予微型化学实验新的内涵。如现代传感技术、显微技术与传统微型实验的结合,已经与传统微型实验理念中的“简、易”有所不同[5]。因而,组织相关的培训和指导十分必要。现在国内一些高校如杭州师大、南京师大、广西师大等师范院校多年来在微型化学实验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师范院校可利用自身的研究优势与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结合起来,将微型化学实验成果融入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中,提高中学教师对微型化学实验的研究和教学应用能力。

(3)开发与利用微型化学实验资源

实验教学资源是实施微型化学实验的重要载体,开发适当的教学资源可以解决中学教师困惑于对实验内容选择的难题。新课程3个版本的化学教材都已开设了实验探究活动栏目,增加了开放性的实验内容,化学教师可以围绕“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这一主旨,在教学中开发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实验课程资源,设计实验探究的主题、内容、活动方式,这些微型实验资源的开发将促进中学微型化学实验的实施。

篇9

世纪之交,文化研究正在成为当今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理论问题,也是各类研讨会和国际学术会议所讨论的热门话题。关于这一理论的研究成果在其发源地欧美学术界已蔚为壮观。90年代以来,西方的“文化研究”理论与方法被陆续介绍到中国,并运用于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成为90年代社会一文化批评的主要理论资源之一,不仅对于中国传统的文化和文学观念及研究方法产生了极大的冲击,而且对包括电视传媒、大众文化、跨文化传播等领域的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90年代中国人文学科(包括文学研究)之所以呈现许多新观点,文化研究理论与新的文学理论与方法的运用是一个重要原因。

关于如何定义文化研究的问题,根据笔者所见资料主要有两种思路:其一是试图对文化研究中的“文化”一词做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厘定其主要理论概念①;其二是对文化批评(cultural criticism )、文学理论(literary theory)与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在指涉上做概念上的澄清。然而,无论是在文化研究颇为盛行的西方理论界或是在文化研究初见端倪的中国都没有对文化研究的定位达成共识。因为,在确立某一学科地位时,传统上依据的条件是:明确的研究对象,系统的研究方法以及学科研究发展史。西方意义上的文化研究看来并不同时具备以上的条件,特别是文化研究的学科分野和研究方法等问题。同西方新和后现论相似,文化研究以跨学科(超学科)概念为理论武器,广纳百家.为其所用。换言之,文化研究并不受制于某一学科或理论,它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多重意义的“复合批判话语”。澳洲文化研究学者西蒙·丢林说:“文化研究是正在不断流行起来的研究领域,但是它不是与其他学科相似的学院式的学科,它既不拥有明确界定的方法论,也没有清楚划定的领域。在论及上述问题时,我国学者王宁做了如下论述:

除去其文学研究的出发点外,文化研究还受惠于另几种文化哲学理论或方法论: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理论使文化研究得以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高度对当代社会生活和大众文化采取分析批判的态度;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和符号学理论使文化研究者得以从语言的层面切入探讨文学和日常生活中的语言习俗以及文学文本和文化文本的语言层次分析;富科的知识考古学和史学理论则使论者们得以析文学批评和文化批评中权力的主导作用.以及话语在知识与权力之关系中所起的中介作用;而文化唯物主义等人类学理论则使研究者得以探讨艺术的起源和文化资源的开发等问题。这几大理论源头汇集到一起就使得当代文化研究在西方蔚为大观。

因此,有人把文化研究说成是无所不包的当代文化的研究,也有人把文化研究称为“文化社会学”或研究文化。詹姆逊指出,“社会学与文化研究也属志同道合的学科,关系十分密切,二者之间很难进行任何转换’。其他西方文化理论家的见解也不无启发。英国文化研究学者理查·约翰逊把文化研究描绘成一种动态过程,即“一种能够产生出明达知识的炼金术,若对其进行理论上或学科上的规范则势必束缚了它的手脚”。另一位文化批评家约翰·费斯克把文化研究的文化概念理解为既不是美学意义上也不是文学意义上的内涵,而是强调其政治倾向性。由此可以看出文化研究的对象并不是“高尚的”文化艺术品,或是启人心智,提高其精神文明程度的文化“经典之作”,而是如威廉姆斯所说的,文化即“人在一定历史时期和特定社群中的某种生活方式”。也就是说,文化研究关注人们日常生活的文化实践,其中包括大众文化。在这里,大众文化尤为重要,纳尔逊说,“对大众文化不屑一顾的人将不会真正理解文化研究的宏图大业”。文化研究经典理论家霍尔评论说,文化研究的标新立异之处就在于它的文化政治倾向或政治文化特征,这是文化研究的核心。

就文化研究的发源地英国而言,文化研究理论均源自学说,其政治旨趣与批判意识不言而喻。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从事文化研究的人们都是信徒,而是说他们的理论装备均来自,不管他们把自己标榜成正宗的(crude Marxism)、后还是话语(rhetorical Marxism)—即借用的本本、语辞和模式而并不完全认同其理论诉求。英国文化研究理论的杰出代表伯明翰学派“最初是强有力的式的,它与英国的工人阶级和少数民族保持密切的思想联系……它将社会理论(特别是葛兰西和阿尔都塞的)结合于文学的历史研究(雷蒙德·威廉姆斯是核心人物)”订霍尔认为,文化领域是意识形态较量的场所,在这里,“合作”与“反抗”并存,“文化霸权”时消时涨,文化研究并不是内部统一、浑然一体的理论系统,这一理论依然是尚未完全展现其全貌的话语世界(an unfolding discourse)。它的变数随着历史、政治和社会发展而会显现出来。在其理论层面则充满着争论、分歧和变化。他指出:

文化研究拥有多种话语,以及诸多不同的历史,它是由多种形构组成的系统;它包含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工作,它永远是一个由变化不定的形构组成的系统。它有许多轨迹,许多人都曾经并正在通过不同的执迹进入文化研究;它是由一系列不同的方法与理论立场建构的,所有这些立场都处于争论中。

由此可见文化研究不是一种单纯的学科理论,它的目标不是去进行理论探索,试图重新建构宏大叙事或权威话语,而是去分析批判现实的文化生产和文化制度。这并不是说文化研究不关注理论建设或缺乏理论系统性,而是说理论建设只是作为实施文化批判实践的手段,理论建设本身并非最终目的。 综上所述,文化研究注重讨论各种文化实践与权力之间的关系,即文化现象和文化实践中的权力运作对文化实践的影响与干涉作用,文化研究并非只是纯粹的、具体文化类别的理论探讨,它与社会关系,政治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使命就是分析在具体的社会关系和环境中文化是如何表现自身和受制于社会与政治制度的。它致力于对当代社会文化的“道德评价”或批判,直至诉诸激进政治行动的努力。文化研究远非一门缺乏价值评判或带有学究固态的理论;恰恰相反,它旨在促使社会和文化的重建与批判性的政治介入。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力求探寻和改变权力的构成和实施,在工业化资本主义社会,其表现更加突出。文化研究在试图重新认识和改变“文化资本”不均分布的同时,也重视关于本土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价值认同,质疑“共同拥有的文化身份”。总之,文化研究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性,其“文化”既是理论研究的对象,同时也是进行政治批评和改造的场所。

联系到当代中国的文化实况,文化研究面临具体语境化的问题,即重新审视这一源于西方的批评理论在中国是否依然具有批判性。关于文化研究的理论能否跨越国界,打通政治上的民族国家的界限,成为一种普遍适用的理论,中西方理论家有着不尽一致的看法,陶东风指出

当一种文化研究的理论被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文化环境,移植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时,它必须在新的文化空间里重新语境化。也就是说,它的研究方法、理论范型、价值取向,尤其是批判对象,必须根据新的社会文化语境而做出调整。因为在不同的国家中,社会权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的结构关系是不同的,社会成员所体验到支配性压迫也是不同的。

篇10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我们所处的这个新的历史时期,是前人所无法想象的。整个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之变化的精神生活同样是巨大的,这就需要我们仔细地去触摸和思索。

所谓人性化视角,就是以人的生存和生命体验为中心,关注社会中个体的人,关注新闻事件对人的影响,从一个新闻事件当中发现它对其他人的意义。它与传统的新闻评论最大的不同在于不再是动辄从全社会的角度去考察新闻事件的意义,关注的最终对象并非事件本身,而是人――人的命运、人的情感、人的内心世界,直达人的心理层面和命运层面。应用人性化的视角去分析和评论新闻事件,能够让读者(听众、观众)从中发现自己和新闻事件的联系,引发他们的思考,找到共鸣。人性化的视角,能使我们的新闻评论更加吸引读者,让我们的新闻评论更具说服力。应用人性化的视角进行新闻评论写作,更容易从负面题材里挖掘出正面的因素,摆脱明显的“宣传”痕迹。

人性化视角正在成为新闻评论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表现为:

社论的低调化转向。进入新世纪,不少报纸的社论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有低调化转变,社论从节庆日或者重要会议的“专贡品”回归到“新闻评论”的初始功能。南方都市报社评论版借鉴国外成熟报纸的做法,几乎每天都有一到两篇社论。这些社论从以往的高高在上,开始涉及更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比如老百姓的升学、就业、买房、婚检以及菜篮子等琐事,都登上了大雅之堂,改变了以往新闻评论指方向、定基调的刻板形象。

多彩的言论栏目,开放化的论点。近年来,国内报纸都陆续开辟出言论栏目或版面,比如:《人民日报》的《今日谈》、《北京日报》的《大家谈》、《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时评》、《南方周末》的《方舟评论》、《齐鲁晚报》的《新闻时评》、《武汉晚报》的《微言》、《大河报》的《今日观点》等,这些栏目具有群言性、微型化、新闻性、针对性、贴近实际等特点,以读者为主体,广开言路。“理不辩不明”,不少报纸开始改变以往报纸评论唱“独角戏”、“论而不争”的冷清局面,主动吸纳不同观点、不同意见,使评论栏目或版面成为意见多元、观点丰富、思想活跃的开放性论坛。《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时评》以及《南方都市报》的评论版就是观点交流的平台。《冰点时评》的编辑经常在同一版面《不同观点》栏目安排对《冰点时评》观点予以质疑或批评的文章,让思想在观点的碰撞中得到提升。《南方都市报》时评设有《另类观点》和《观点交锋》两个栏目,不将一些所谓“另类”的观点拒之于版面外,同时让一些具有冲突色彩的观点形成交锋,以保证受众尽可能地听到多元的声音,从而形成自己的判断。这些可以说从思维上体现了“人性化”的要求,因为生活是圆形的,在当今这个时代,人们的价值观是多元化的,给社会不同层面的人一个言论的机会,也是对人性的尊重。

对非主流人物的关注,对日常生活的关注。作为大众传播媒体,新闻所关注的是所有的社会公众。公众人物、社会主流人物往往更具有新闻价值,但他们同占社会大多数的普通群众有一定的距离,因此,一些新闻评论着眼于从非社会主流人物身上发掘新闻事件的意义,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以2005年6月8日《大河报》A04版《今日观点》为例,其中的评论题目有《杜宝良更是立法瑕疵的受害者》、《艾滋病面前:只有病人,没有暗》、《“打洞三次救窃贼”非常值得》、《整顿市容不能如此草菅人命》,这里关注的分别是小商贩、艾滋病患者、小偷、精神病患者这样一些小人物,其闪耀的人道主义精神极易引起读者的共鸣。甚至对马加爵这样的杀人恶魔,新闻评论也并非一味挞伐,中国青年报的《在人生的节点上帮助他们》、《贫困生需要“心灵鸡汤”》和南方都市报《马加爵落网不是最后答案》、《马加爵:两头不靠岸的孤独者》等相关评论都从人性化视角反思在这一事件中整个社会和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日常生活也越来越多地进入评论者的视野。如《黄金周离民工有多远》(《人民日报》5月9日)、《谁能告诉我吃什么才安全?》(《信息时报》3月2l日)、《厕位比例体现男女平等》(《深圳法制报》5月23日)、《盲人参加高考的进步意义》(《大河报》6月6日)、《“高温假”散发出的人文气息》(《大河报》6月23日)分别把民工休假、食品安全、如厕、残疾人高考、劳动保护作为评论对象,充分体现出百姓生活无小事,让读者感受到贴身的人性化关怀。

篇11

(1)题材事件明确,主题深刻。

(2)形象生动。

(3)感情真挚。

(4)形式优美。主题的明确含蓄是对立统一的,感情要通过表现方法、表现形式的外化追求而成。一幅画能一气呵成,得有情有义,酣畅淋漓表达了才好。

二、在新形式与旧形式之间要继承发展与创新

要辩证地看,批判地继承,反对对待民族文化的虚无态度。从艺术发展的规律来看,在形式与技法上有相对的独立性、延续性,继承传统的重点还在发掘新的形式、新的技法规律,实现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发展。吴冠中这样说道:“我爱绘画中的意境,不过这意境结合在形式中,首先通过形式才能体现。用绘画的眼睛去挖掘形象的意境,这就是我艺术生涯的核心。”他重视传统中国画的审美意境,空灵、萧疏、淡泊、飘逸的情趣,结合油画材料的凝重性和塑造性,发挥水性形式感,色彩加以平面化,点、线、面结合,浓重丰富的油画色彩与民间艺术清新明确的格调与淡雅的趣味相结合。要对生活进行选择,按照美的规律总结,提炼加工,将主观和客观的审美相结合,形成作品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在艺术形式上要以节奏、韵律、均衡等组织视觉符号秩序,排列关系把握形式美的关键,是衡量艺术美感的重要尺度,用绘画语言传递色调、意象、构成、技法,表达自己的情感,达到艺术语言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篇12

微型化学实验是80年代初在美国几所高等院校基础有机化学实验室里试验成功的。此后,这种方法和技术得到迅速推广。到80年代未,其应用范围已经由有机化学扩展到无机化学、普通化学和中学化学的实验教学中。化学实验改革的这个重要趋势引起国际化学教育界的重视。因为这种实验方法和技术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显而易见,所以,一经采用,就受到化学工作者的青睐。美国、联邦德国等国家已逐步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审定和推广了微型化学实验仪器。

我国是从80年代未,先在大学化学教学中引入微型化学实验的。后来,这项实验方法与技术又渗透和结合进部分盛市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领域。1994年,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委员会委托河南郑州铁路分局普教委举办了我国第一届“全国中学微型化学实验研讨会”。这次研讨会的成功(微型化学实验现场教学和实验技术表演取得显著成效)对微型化学实验在我国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推广起了重要作用。

由于微型化学实验仪器具有小巧便携、不易破碎、液体试剂在多用滴管中不易流出等优点,使每个学生都有条件装备自己的化学实验箱。这就为改革化学课堂教学提供了方便与可能。实践证明,微型化学实验对中学化学教学的改革有如下主要优点:

1.可使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动手做实验的机会,改变过去那种“一人做、大家看”的局面;使学生由过去被动“等待”和“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和“探索式”的学习方式;使多年来提倡的“启发式”、“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得以实验。

2.极大地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由于微型实验既安全又节约,教师可以放心地让学生一人一组做实验。通过亲手做实验,以可帮助学生理解和形成化学概念,可以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同时,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盼着上微型化学实验课,做作业、复习或预习等,根本不用教师督促。

3.使随堂实验、实验室分组实验、家庭小实验和课外活动实验等都得以开展。

4.有利于培养学生既动脑又动手、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有利于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和创新精神。

6.对办学条件较差,缺少仪器药品和实验设备的农村中学,促进了其对化学实验代用仪器药品的开发和推广。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