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26 16:13:38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儒学文化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所关注的就是这样一种以礼乐和诗教培养君子的美育观。而这中美育观又与儒家文化中的“仁”、“天人合一”等核心价值密不可分。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期,他特别重视诗教与乐教对道德熏陶的作用,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人格培养要从诗歌的熏陶开始,立足于礼教,完成于乐教。而乐又与礼互为表里,所以孔子更注视乐教的重要作用,他本人也擅长器乐演唱以及音乐鉴赏。君子人格的形成和实现在于对音乐的把握和领悟。孔子对乐的重视,源于他对“仁”这一儒学核心价值的深切认知。他对礼乐的教化功能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反思,他十分崇尚先古帝王利用诗教和礼乐教化达到治理国家教化人民的做法,那是他理想中的人类社会,“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论语•泰伯》这是对诗教的认同;“行夏之时,乘殷之路,服周之冕,乐则《韶》《武》,放郑声,远佞人。”礼乐不仅可以实现对个体道德品质的培养,更是巩固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安定的基础,至此礼乐具有了社会学的价值和意义。
“天人合一”是儒学重要的核心价值之一。要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必须要通过音乐的形式。在《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常常为后人津津乐道。有一次,孔子问弟子子路、曾皙(名点)等四位弟子的志向。子路师兄弟均表示愿意从政治民,实现儒家的社会政治思想,只有曾点的志向有些例外:“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对此却极为赞赏,曰:“吾与点也。”曾点所描述的这样一种随心所欲,自由闲适的生活画面恰恰是孔子所提倡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即达到美与善的统一。而这种在审美中所体会到的乐趣,就是美育所要达到的无关利害的澄明境界。
王国维在《孔子之美育主义》一文中,也提到了上文中的这个典故,对此,王国维评论道“此时之境界,无希望,无恐怖,无内界之争斗,无利害,无人无我……一人如此,则优入圣域,社会如此,则成华胥之国。孔子所谓安而言之,与希尔列尔所谓乐于守道德之法则者,舍美育无由矣。”尽管王国维把孔子的“安而言之”与席勒的美育观进行同比有些牵强,但都是对美育所达到的个人性格提升和社会安定和谐作用的肯定,同时也指出了所谓的“无用之用”最终还是要落脚在提升国人的趣味上。从美育的被引进到之初,就已经深深地烙上了儒学传统价值观,即通过美育来培养完全之人物,以实现社会的安定有序,在这一点上,王国维与孔孟的美育观殊途同归。
“美育”当属清末西学东渐背景下的舶来品。从最初“美育”观念的引进到“美育”在中国形成一门现代教育体系下的学科,都离不开西方哲学以及美学思想在国内的传播。20世纪初前后,中国处于封建文化的没落与各种新思想兴起的更迭中,传统的儒家思想体系接近崩溃,新的民主、科学等西方思想成为中国救亡图存的先驱们的选择。兴洋务,开新式学堂,变法新民,从政治到经济,从思想到教育,许多知识分子都经历了这样痛苦的转变,从而产生了“美育”的西学东渐,这中间不能不提的是王国维。
王国维在十八岁前除去在私塾所受教育外,还从其父学习骈散文及古今体诗,金石书画,并长于考据。中日的爆发促使王国维产生了学习西学的欲求,最初他从日本英文教师那里获得了关于康德与叔本华的哲学论著,后来经过罗振玉的资助留学日本,回国后开始致力于康德、席勒、叔本华等哲学思想的学术研究,翻译了大量哲学著作例如《伦理学》(日本,元良勇次著)、《心理学》(日本,元良勇次著)、《西洋伦理学史要》(英国,西额惟克著)等书。他还在《教育世界》上大力译介西方哲学及美学思想,写出了《哲学辩惑》、《论教育之宗旨》、《孔子之美育主义》等学术论文。《论教育之宗旨》写于1903年,王国维在文中提到了美育的必要,并指出席勒“之重美育学,实非偶然”。
“所谓完全之人物,精神与身体必不可不为调和之发达。而精神之中又分为三部:知力、感情及意志是也。对此三者而有真善美之理想:‘真’者知力之理想,‘美’者感情之理想,‘善’者意志之理想也。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善美之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即意育)、美育(即情育)是也”。“三者并行而得渐达真善美之理想,又加以身体之训练,斯得为完全之人物,而教育之能事毕矣。”王国维认识到了美育作为情感教育的独特性质,在维护美育独立地位的同时又把美育与德育和智育联系起来,始开美育独立的先河。后来王国维又通过《教育家之希尔列尔》专门介绍了席勒《审美教育书简》的主要内容、基本观点和写作背景。席勒主要的著作都是在接受了康德的哲学及美学思想,特别是《判断力批判》的影响,以此作为自己的哲学依据,展开美学以及美育的讨论。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席勒用27封书信明确地提出了“审美教育”的概念,并对美育的社会作用、性质作了系统的阐述。他从人性的分裂着手,探讨了美和艺术的批判功能,“因为艺术是自由的女儿……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走向自由”。自由是美育的本质属性,应让美在自由之前先行。可见西方审美教育的目的并非立足于社会的安定有序,而且重在追求人的自由。但这样的美育观是怎样中国化的呢?
从1903年至1907年,王国维写下了《去毒篇》、《人间嗜好之研究》、《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教育偶感四则》、《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论小学校唱歌科之材料》、《孔子之美育主义》、《教育家之希尔列尔》等一系列文章讨论美育,提出了“形式”、“审美无关功利”等现代美学观点,成为当时主要致力于美育思想传播的旗手。但第一个把“美育”观念引进国内的,却是先生。早在其作于1901年10一12月的《哲学总论》中论析各种学术之关系时指出:“人类生存其间的宇宙由物、心、神三者成立,而其研究之学问,则分别有理学、哲学、神学。哲学论究无形之心性,为心性之学,而心性有外显之心象,由作为哲学之一部的心理学研究之。心象又有情感、智力、意志之三种,相应又有审美、论理、伦理之三学。伦理学说心象之意志之应用;论理学示智力之应用;审美学论情感之应用。故此三学者,为适用心理学之理论干实地,而称应用学也。其他有教育学之一科,则亦心理之应用,即教育学中,智育者教智力之应用,德育者教意志之应用,美育者教情感之应用是也。”
中图分类号:G62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8-0189-01
1 文化导入的重要性及意义
语言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中西方文化内涵的差异必然造成词义、句义、联想意义、比喻意义等语言现象的差异。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掌握语言符号系统,而不学习其底蕴文化,就会造成说着一口流利俄语,犯下严重语用错误的现象。所以,要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必须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进行俄语的文化导人,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
文化的导人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他们语言学习的要求,从而促进大学俄语教学,对语言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在导人文化知识时,在教语言的同时结合语境的文化背景、文化内涵,一方面要经常给学生灌输一些俄罗斯文化习俗,另一方面还要不断纠正一些不适合俄罗斯文化习俗的语言。大学俄语课文选材丰富,内容涉及俄罗斯历史、地理、社会、人文、价值取向和社会观念等。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得理解课文,加深印象。而且,俄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哪一个方面都离不了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只有这样才能更全面、准确的理解目的语。
2 文化导入的内容
2.1 文化的概念
文化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主要是社会的生产、生活、言语、思维等方式以及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不同形态的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当然,人们创造的各种社会成就的总和也是文化。从外语教学的角度来看,前者正是本文讨论的文化导入的主要内容。有人把它称为“交际文化”或“小文化”,把各种社会成就总和称之为“知识文化”或“大文化”。
2.2 文化导入的概念和目标
所谓文化导入是指在俄语教学中通过俄语作为中介将俄罗斯文化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能力。文化犹如强大的磁铁,能把同一文化背景的人们联系在一起。当他们走出母语天地来到另一个语言环境时,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障碍。只有当他们认识了外语社会中的各种文化现象。才能跨越文化障碍。文化导人的过程就是学生熟悉俄罗斯民族社会的文化现象的过程,也就是在他们头脑里建立俄罗斯文化库、储存文化信息,进而培养文化能力的过程。于是文化能力与语言能力一起构成了语言交际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导人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3 文化导入的方法和途径
注解法:教师结合所学教材内容对相关的文化知识加以注释,尤其是对一些特殊的描写以及特定含义的注释,有助于学生掌握得体的交际文化,做到语言知识讲到哪里。文化知识诠释到哪里,这种方法比较灵活。如历史性的课文要进行补充一定的时间、地点、政治背景的内容。
融合法:教师结合课堂教学融入相关的文化知识,利用课前几分钟,讲解主要涉及的俄罗斯国家的主要知识,尤其是文化差异方面的知识。
实践法: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改编对话进行表演,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和文化,同时注意其中有意义的文化细节,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和意识。
对比法:对比法是跨文化语言教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手段。“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通过对比才可能发现学生母语和目的语语言结构与文化之间的异同,从而产生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文化敏感性。教学中通过对比两种文化的差异来导入文化。如对比不同国家两个民族对家族关系称谓的区别;送礼、宴请、招待的方法和方式。让学生既了解了俄罗斯的风俗习惯,又知道了本民族的习俗。
典故引入法:大多数人在说话和写作时都引用历史、传说、文学或宗教中的人物或事件,这些人物或事件就是典故。运用典故不仅可润泽语言,使之丰富多彩,生动清晰,而且使人们更易于沟通思想。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Sapir在,《Language》一书中就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外语教学目的最终应是培养语言应用能力,交际能力离不开对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了解,学习一种语言必然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
“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典型的问题是“高分低能”、“聋哑英语”。这与我国英语教学长期注重语言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对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关系。目前,这种“重语言形式,轻文化导入及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的教学状况正在得到改变。
二、语言和文化
语言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任何一种语言的习得都不仅是对该语言系统知识的掌握,还应包含对该语言赖以存在的文化背景有一个全面的学习和领悟。例如儿童在本族文化的环境中学习母语时,既能学会按本族语的习惯说出符合语法的句子,也能在恰当的场合和语境中使用所学到的语言形式。其中,在恰当的场合得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被人类学家、社会语言学家Hymes定义为“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competence),它是人类社会文化能力的体现。
由于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理论语言学发展的制约,长期以来,传统外语教学把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外语知识体系(其中包括语音、词汇、句法和语义等内容)作为教学的唯一目的。在Hymes“交际能力”的理论提出后,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开始受到“交际教学法”的冲击并显现出弊端,“就语言而教授语言”的外语教学模式受到质疑,随之“目的语文化”的导入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三、文化导入的内容
文化的概念非常广泛,它可以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就英语教学而言,它涉及到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每个方面都有十分丰富的内容。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具体可概括为四个方面:与词语有关的文化;与篇章有关的文化;与交际环境有关的文化;与非语言交际有关的文化。并遵照“相关、实用、循序渐进”几项原则,对文化导入的内容作必要的取舍。
我国语言学家张占一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背景知识按功能划分为两种: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知识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法律、文化艺术等文化知识;有文化偶合也有文化差异交际文化是指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那些影响信息准确传达(即引起偏误或误解)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它包括问候、致谢、称呼等习语和委婉语、禁忌语等。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既不放弃知识文化的积累又要加强交际文化的导入。
文化导入应侧重知识文化,以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修养为主,了解西方人的价值观以及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等。教师不能只停留在语言符号的表层,还应向学生传授语言符号下面的深层文化,只有这样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才会从文化知识过度到文化意识。如:freeze这个词的基本含义是“冰冻”、“结冰”。而在一个私人拥有枪支的美国社会中,一位留学生因听不懂美国人的口语Freeze!(“站住”“不许动”)而被枪杀。又如:教词汇professional时,告诉学生Heisaprofessional和Sheisaprofessional可能会引起天壤之别的联想意义:Heisperhapsaboxer.和Sheislikelyaprostitute.这是由英美的文化所触发的定向思维。
四、文化导入的方法
现代外语教学中,文化干扰是公认的教学“难题”之一,有人甚至认为它比不理解更为可怕。不了解文化在交际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遇到文化障碍,甚至造成文化休克(cultureshock)。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文化导入的方法有注解法、融合法、实践法、比较法、专门讲解法、文化讲座法、利用图片展示法等。
实践法: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改编对话进行表演,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和文化,同时注意其中有意义的文化细节,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和意识。如可将中国人与英语国家人士初交时谈话的禁忌归纳为四个词:I,WARM,where,meal。I代表income;第二个词中W代表weight,A代表age,R代表religion,M代表marriage。由此而引出“七不问”:不问对方收入,不问体重,不问年龄,不问,不问婚姻状况,不问“去哪儿”,不问“吃了吗”。让学生自编对话进行表演,这样可使学生对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的禁忌有更清楚的了解。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播,是文化得以生存的力量。总之,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习者在交流中,根据话题、语境、文化背景讲出得体、恰当的话。
[摘要]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学习一种外语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说明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提出了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方法及导入的内容。
[关健词]大学英语教学文化导入导入方法
参考文献:
[1]Hymes,D.Oncommunicativecompetence[A].Inpride,J.B.&Holmes,J.eds.Sociolinguistics[C].Harmondsworth:Penguin,1972.
[2]Sapir.E.Language:Anintroductiontothestudyofspeech.NewYork:Harhcourt,Brace.&Company.1921.
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一些与网络技术类似的科技产物出现并且影响着许多年轻人的思想与行为,年轻人更容易接受与理解崭新的事物,并且大多数情况他们倾向于从网络中寻找有用的信息,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现阶段大学生的思想养成受到网络世界很大程度的影响。
2.独立的人格和维权意识思想
由于时代的变迁,新世纪的年轻人在思想上与老一辈人呈现较大的不同,这集中表现在性格方面,比如现在的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在遇到问题时能够打破常规去看待问题,找到最合适最具有挑战性的解决途径,因此,现阶段年轻人更有思想头脑,也更加大胆。在此基础上,他们形成了较为独立的人格意识与维权意识,并且认识到法律能够给自身权益带来保障,因此,学校应该抓住这一点对其进行良好的权益意识教育。
3.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这一代年轻人代表着时代的新鲜血液,他们广泛采纳与吸收各种新知识,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年轻人还具有开放性的思维与创新意识。
4.脆弱的心理及较弱的抗挫折能力
正是因为现阶段年轻人有着突出的个性和鲜明的性格,导致他们在遇到大的困难并且不知道怎样去解决时容易出现懈怠心理,因此,可以看出这一代的年轻人内心比较脆弱,多愁善感,抗挫折能力较差,所以针对这一现象学校应该疏导学生的心理,这样一来才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二、大学生入学文化素质教育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究
1.把握新生心理,做好迎新工作
对于刚刚入学的新生来说,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崭新的,在这里他们会遇到新的学习场所、新的老师和同学、新的生活环境,学生对一些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充满好奇和期待,在这样一种心态下,学校和教师应该抓住新生的心理特征,将文化素质教育贯穿到大学生的入学文化教育过程中,教师通过鼓励让学生放松紧张的心情,让学生在新生入学仪式上自我介绍,让同学之间相互了解,并且新生在入学期间遇到的问题与心理困惑都可以与教师沟通解决。
2.加强大学生品行规范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学校为了能够给新生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让新生从入学以来就能够迅速进入正常的学习与生活轨道,在新生入学时就需要对学生进行校规校纪以及思想道德的相关教育,这样一来能够让新生在了解自己所就读学校的一些基本情况时还能够对自身提出一定程度的要求,让新生从入学以来就形成自觉约束行为的意识,共同维护学校的整体氛围。具体举例来说,可以在进行入学文化素质教育时让学生学习校内管理规章纪律、违纪处罚条例规则、住宿环境管理细则、教师评级机制、校园网络管理以及成绩公示细则等。通过对这些条例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学校内部管理的大致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教育,让学生在学习日常文化知识的同时谨记国家与社会的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在入学时让学生了解在学校需要遵守的纪律规范。
3.开展入党启蒙教育
在新生入学时,除了详细介绍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外,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就是对学生进行入党的启蒙教育,这是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必上的一堂课。在这样一堂课中,学校告诉学生要想在未来为社会与国家贡献力量、实现人生价值,就应该在此时此刻践行党的教育方针、遵循党的教学理论,开展一系列讲座以及宣传活动,让学生从以新生的角色进入学校开始,就能够感受到国家以及社会对自身发展的殷切关怀,在这样一种文化素质教育模式下,能够让学生懂得珍惜眼下的学习时光,以全新的姿态投入到学习与生活当中,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切实努力与奋斗。
4.开展专业性创新教育
每个新生在入学的时候,都会选择一个自己心仪的专业作为未来四年主修的领域,但在过去新生入学时,并没有对新生所进行这方面的教育,而新型模式下的入学教育更加注重以学生所选专业为基础进行与专业相关的教育与学习指导,这样一来能够让学生在进入学习与生活正常轨道之前就对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有初步的了解,并且通过这一模式,能够提出自己所选专业存在的问题,并与相应的任课老师进行沟通。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更好迎接专业课的学习,这对未来的就业与发展都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结束语
由此可见,各大高等院校应该重视入学教育这一环节,加强对学生的入学思想道德教育以及文化素质的培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将该阶段的教育模式与时代背景相联系,顺应时展的潮流,让新一代大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氛围下学习知识以及相关技能,为各个专业领域输送更加优秀的人才。
作者:孙巍 单位: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011-01
一、引言
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上位概念,是理解学校文化的前提。文化是历史沉积的生存方式,是特定民族(或人群)在现实生活环境中自觉形成和普遍认同的观念和行为方式。教育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承担着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重任,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它既处于社会、政治、经济、传统文化等主流文化的影响下,又选择性接受、传播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社会主流文化的基本精神,批判和剔除有害于学生发展的社会非主流文化。
二、文化濡化与教育
文化濡化是指对采借过来的外来文化元素,放在本土文化中进行磨合、改造,使之与本土文化协调,融为一体的过程。文化濡化所强调的主体是人,即如何对人实施教育的问题,它使得某一文化群体的核心价值观、、思想意识、行为方式能够绵延不断地传给下一代,推进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
教育是一种高级的濡化活动,教育依据其特有的目的性,利用种种手段和方式将社会群体的价值规范和思想观念有意识的传递给下一代,使其掌握所属群体的信仰和价值,形成其最初的自身信仰。年轻一代在此基础上对外界事物做出取舍,沿着特定的方向对知识和经验进行“联合”与“抽象”,形成相应的社会心理结构,达成社会化。
三、学校文化中的濡化教育
(一)学校文化中民族文化的缺失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外来文化以其顺畅的势头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中,学校文化也不可避免的被影响,被改变。文化是种沉淀,特色文化是文化的提炼,然而有些学校一味盲目追求所谓的“特色”文化,异化文化内涵,崇尚物质高消费,斥资扩充、建造新的教学楼,盲目迎合西方教学模式,推崇西化风潮;社会中出现的“国学热”,从某些方面映照出当代学校教育中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使文化教育浮于形式主义,缺乏深厚的文化根基,失去其本应有的实效性。总之,学校教育中本土文化价值观的缺失,对文化传统教育的漠视,使本土文化失去对学生的浸润作用和教育价值,形成对西方文化形式上的盲从性。
面对如此的现实,我们需重新定位学校文化中民族文化的地位。萨德勒认为国民教育制度是民族历史发展的结果,也是民族性的标志,即民族性是教育制度的基础;康德尔认为一个国家的民族性是历史长期发展中所形成的特征,民族主义和民族性是决定各国教育制度的主要因素。传统教育是产生传统价值取向和重视社会人伦的传统思维方式最直接的推动力,学校应该用民族文化的精神浸润学生的心田,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学生,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科学、适时、合理的借鉴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杜绝“全盘西化”,体现“西为中用”“因地制宜”的教育方式,充分发挥文化濡化的作用,使外来文化在民族文化中磨合,使之与民族文化相协调,增加民族文化的发展力与凝聚力,彰显学校文化的真正特色。
(二)正确理解学校文化中濡化教育
在“濡化”的过程中,基本的信仰和价值是濡化的核心。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关注民族文化教育,正确理解“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以理性思维引导在“传统”与“现代”中合理取舍,既不全盘否定,也不全盘西化,以继承和创新为指导,正确对待教育文化的异质与冲突,科学建设学校文化。任何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都只能是民族的文化为主体,离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与文化心理结构,对外来文化的传播和吸收就失去了根基,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也就因此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注重濡化教育,坚持以民族教育文化传统为基点,在吸收外来成功教育理念和经验上,重视外来文化的实践环节,合理取舍,理性吸收适合本土文化的部分,并使之民族化。
四、彰显濡化教育在学校文化中的重要性
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是长期的、连续的过程。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增强民族主体意识是维护民族独立和存在的思想文化前提,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我们应保持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自主意识,提高自我价值,弘扬自我精神。
(一)树立学校文化的价值主导观
学校价值观作为整个社会价值观体系的一部分,从根本上说,是应该既能反映社会文化变迁乃至整个社会变迁,又能够很好地继承已有的学校价值传统。提倡教育观念的更新,强化教育文化选择能力,既使传统文化获得教育的现代意义,又使外来文化获得教育的民族意义,二者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将学校文化的深层价值一元化和表层价值的多元化统一起来,从根本上维护和促进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稳定和更新,而形式上则趋于多样化,全球化。
(二)秉承学校文化创新
庄子说:“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文化不仅要具有民族性,维持自己民族文化的发展轨迹,又且因为民族文化处于世界多元文化之中,所以必须与教育现代化相适应,实现文化的创新。
(三)创设濡化载体,建设学校文化
学校要创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文化内容与方式的机制,促成学校文化由外向内的转换,形成濡化教育载体,解决当前学生在继承传统文化所呈现出认知匮乏和践行危机的现状,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体会、领悟、接受和发扬文化传统,使濡化教育的理念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呈现自然、良性的发展。形成学校文化参与和推进社会主流文化发展的逆向的转换机制,使学校与社会文化的发展沟通呈螺旋式上升,学校的文化建设呈现出另外一番新的景象。
五、小结
学校文化的濡化是现代教育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在新文化的构建中,学校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符合时代所赋予的精神,体现理想和现实、继承和创新的统一,指向未来和超越的本质。学校要以文化扬弃和创新为新型文化建设的目标,在吸纳世界多样文化的同时,强调文化的濡化教育,处理好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外来文化的适应感,协调好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文化的自我保存和自我更新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世界文化与民族优秀文化相适应,相协调,共同促进学校文化的新发展,推动新型学校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一、已有的对于文化导入原则的研究
我国学者鲁健冀(1990)、赵贤洲(1992)、束定芳(1996)、鲍志坤(1997)、王英鹏(1999)等从教学材料选择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文化导入的原则,大家虽然表述不尽相同,但基本观点相似。这些原则是:实用性原则(或相关性原则)、阶段性原则(或层进的原则)、适合性原则(或规范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实用性原则要求文化导入的内容与学生所学的内容密切相关,与日常交际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密切相关。阶段性原则要求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接受能力和领悟能力确定文化导入的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适合性原则要求文化导入的内容要有广泛的代表性,应属于主要目的语国家中有代表意义的主流文化,而且要根据不同的导入目的注意文化的共时性和历时性。系统性原则是针对大纲而言的,它要求有关部门应该根据外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较为详细的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各阶段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原则、方法以及要求学习者所要达到的水平。这些原则主要是针对教学材料的选择而言的,它们对选择和编排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内容具有指导作用。
二、教学原则的内涵及要求
根据现代教学论的观点,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制定的对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教学活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学原则作为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也应有整体性的特点。因为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学原则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又是教学过程的总调节器。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目的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的组织形式等教学活动。有效的教学需要完整的教学原则体系的指导,即有针对教学过程的目的、内容、活动和结果诸成分的系统原则,对教学全过程提供有效的指导。正如苏联的巴班斯基从四个方面所提出的九条教学原则一样,每条教学原则都要按逻辑顺序同教学过程的每个主要环节及其主导因素相符合。这样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就都有调度它以发挥最优作用的原则。以往的文化导入原则虽然可以对文化导入教学材料的选择起指导作用,但从总体上说,是不够完整的,未涉及教学过程的其他环节。本文拟从教学原则的整体性要求出发,针对教学过程的其他环节提出以理解为目标的原则、有序性原则、对比性原则、知识传授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完善文化导入的原则体系,从而有效地指导文化导入的教学实践。
三、文化导入的原则
(一)以理解为目标的原则以理解为目标的原则,是指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应该“以文化知识为起点,文化意识为桥梁,文化理解为最终目标”(曹文,1998)。文化知识的导入只是文化导入的第一步,其目的在于培养学习者的文化意识。文化意识是指学习者对文化间差异的敏感性,它是文化理解的基础。文化理解是指学习者能够以客观、正确的态度看待、理解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并能够在跨文化交际中以得体的行为方式与非本族语者进行交往。这一原则是由教学受制于社会需要的规律所决定的。当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日趋频繁,这已经是不可回避的现实。文化理解是国际间交往的桥梁,没有对自身及彼此文化的正确理解,就不可能实现国际间,即不同文化间的顺畅交流。没有对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正确理解,英语学习者就不可能真正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此原则对教学有如下要求:1•在实施文化导入教学时,不应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和行为的简单模仿,应通过对目的语文化的分析和解释等手段使学习者认识到目的语文化与本族文化的异同以及异同之渊源和生成的原因;2•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应该侧重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的共情能力(empathy),而不应强调他们对非本族文化的排斥或接受情况。比如,在讲授美国人对老年人的态度时,就不应以中国人对老年人的态度为标准去衡量美国人的行为。中国人尊老、敬老,并认为老年人由于经历的事情比较多,阅历丰富,因而在处理问题上,一般经验较年轻人多些。我国的俗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语“姜还是老的辣”和“老将出马,一个顶俩”等就充分反映了人们的这种认识。然而,在美国这样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社会里,“老”是一种可怕的现象,因为“老”意味着精力衰退,生存能力降低,因而,在通常情况下,人们都害怕说老,避免说老,在美国,老年人常被称作seniorcitizens。中国人和美国人对待老年人的不同态度与中美文化中深层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不同的社会现实等因素有关。因而,在教授这一文化现象时,就不应简单地判定哪一种是正确的,哪一种是错误的,而应该从一种文化现象的渊源上了解其生成的原因,从而理解其存在的现实。
(二)有序性原则有序性原则主要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指文化导入内容的编排要体现文化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及其系统性;其二是指文化导入的教学活动要结合文化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和英语学习者的身心发展情况有次序、有步骤地进行,以期使学习者能够有效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全面理解目的语文化。有序性原则是文化知识本身系统性的要求,也是教学制约于学习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文化知识像其他科学知识一样,也有其自身的科学体系。学习者学习文化知识就必须参照其逻辑顺序,掌握其基本结构,否则,难易颠倒,杂乱无章,造成学习上的困难。有序性原则要求:
1•在文化导入内容的选择上,既要注意各个层次文化知识内部的系统性和序列性,如价值观体系内部的系统性和序列性,又要注意各个层次文化内容之间的相关性,如宽泛的文化环境知识和情境文化知识或价值观体系和社会规范之间的相关性;
2•在文化导入内容的编排上,要根据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合理地安排不同学习阶段文化导入的内容。学习者的身心发展,尤其是智力的发展,是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完善到完善的有序过程。学习者的认知发展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粗到精,思维能力的发展也要经历一个由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再到辩证思维的过程,记忆也要经过由机械记忆到理解记忆等等。根据学习者智力发展的规律,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内容的安排要从简单、具体的文化事件到概括性的文化主题,最后才应是对目的语社会的全面理解。相应地,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目标要求也应根据不同学习阶段学习者的学习特点,从以感性体验、感性认识为主逐步过渡到以理性认识和理解为主。
(三)对比性原则在以往的文化导入研究中,有些学者将对比作为一种导入方法。本文将其作为一条原则有以下两个主要原因:1•在学者们以往提出的导入方法中,几乎每一种方法的实施都离不开对比,也就是说对比几乎蕴涵在每一种方法之中,正如陈光磊在其《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一文中所说的,“文化背景比较法是其他一些方法运用的基础,具有方法论的意义”;2•文化导入这一教学策略的实施涉及到至少两种文化,因而,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目标的确定或具体的教学过程,都离不开对比,它不仅是导入方法的基础,也是文化导入整个教学过程的基础。正是基于此,笔者将其作为教学原则。首先,选择文化导入的内容要遵循对比性原则。我国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有共性,也有个性。共性是本族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具有的一般共同特点,它对目的语及其文化的学习具有正迁移的意义。个性是本族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各自具有的特殊性。
笔者认为,本族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个性是文化导入的重点,而共性与个性的确定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发现。比如,在词语文化的研究中,有些学者提出词语文化在两种语言中的分布可分为如下三种情况:1•某一词语在两种语言中的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也相同或大致相同;2•某一词语在两种语言中的概念意义相同,但内涵意义不同;3•某一词语在两种语言中的概念意义相同,但在一种语言中有内涵意义,而在另一种语言中没有内涵意义(胡文仲,1999)。另外,还有些学者将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词语文化分为四种或五种情况。这些分布情况就是通过对比确定的,有助于我们决定什么需要介绍,什么不需要介绍。又如,有些学者认为,在英语教学中应重点导入称呼、问候、道谢和告别等言语行为的文化内涵。他们之所以能确定以上言语行为作为导入的重点,也是通过比较发现我国的学习者在这些言语行为上易犯文化错误。因此,对比是我们确定文化导入项目的依据。其次,进行文化导入教学要贯穿对比性原则。例如,我们在教授称呼(formsofaddressing)这一言语行为时,就可以通过对比让学生明白称呼在两种语言中不同的实施方式及其蕴涵的不同文化意义。中国文化规约中的长幼、上下不同身份的称呼是很讲究的,对长辈、上级的称呼要用一定的称谓。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即使是在称呼自己的长辈、上级,在多数情况下,也可直呼其名。称呼在两种语言中的差异是两种文化差异的体现。中国社会是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权势”(power)在中国起着重要的作用,反映在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超级秘书网
而美国社会重视平等的人际关系,“一致性”(solidarity)在社会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两种不同的文化传统导致了两种语言在称呼及其他言语行为上的差异。通过比较,我们不仅可以让学习者认识到称呼这一言语行为在两种语言中实施方式的不同,而且还让他们明白了言语行为上的差异是深层文化差异的表现,从而使他们在提高文化差异敏感性的同时,加深了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四)知识传授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该原则要求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还要设法创造机会,使学生能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以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将知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既符合知识学习的规律,又符合文化导入的要求。因为知识的学习需要经过选择、领会、习得和巩固四个阶段,它以掌握为目的,以应用为结果。知识的学习过程是掌握,但是仅有掌握是不够的,学习者还须会运用所学的知识,不会运用就不能算作真正的掌握,真正的掌握在于操纵知识的力量去行动。杜威的“从做中学”和“教育即生活”、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的“实践出真知”等都说明了实践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语言学习也不例外。因此,在教学中,如果我们只是向学习者传授文化知识,而不给他们提供练习或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他们还是难以获得正确运用文化知识进行实际交际的能力。就像语言形式教学不能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一样,单纯的文化知识教学也不能够培养学习者的社会语言能力,这是过去文化导入的失误之处。过去的文化导入过分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将文化和交际分割开来,文化导入以文化信息的输入为主要教学形式,结果是学习者虽然拥有很多文化知识,记忆了很多文化事实,但却仍然无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交际中,仍然会经常地犯文化错误。事实上,介绍和传授文化知识并不是单纯地为了传授而传授,而是为了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在文化导入中,实践就显得尤为重要。外语学习者对异国文化的学习过程应经历以下四个步骤:学习文化知识,了解其前因后果,做出解释,亲身体验(曹文,1998)。
比如,在教授中英文化在话题选择方面的差异时,首先应向学习者说明两种文化在话题选择方面的差异,即中国人经常谈论一些诸如家庭背景、婚姻状况、个人收入等涉及个人情况的话题,而英美人却把这些情况视为个人隐私;接下来应向学习者解释这一差别是由中国的群体主义价值取向和英美的个人主义价值取向之间的不同所造成的;然后就要创造条件,利用英语角或在课堂上创设交谈的情景,让学习者练习话题的选择,以巩固他们对这方面知识的掌握,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其运用这一方面知识的能力,为以后真实的交际奠定基础。
四、结语
我国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研究虽然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仍有很多问题未得到解决。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经验上,文化导入都需要我们继续研究,比如如何制定系统的文化导入教学大纲,如何编写既能促进语言学习,又适合文化导入的教材,如何设置更合理的可以有效促进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获得的课程,如何提高英语教师的文化教学能力,如何在培养交际能力的同时,促进学习者人格的全面发展,达到外语教学的最高境界,如何在跨文化交流日趋多元化的天培养学习者的国际意识,等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英语教育界、语言教育界的同仁及关心外语教学的各界人士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鲍志坤.也论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外语界,1997,(1):7-10.
[2]曹文.英语文化教学的两个层次[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3):10-14.
[3]陈光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3):19-39.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5]贾玉新.跨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6]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7]鲁健骥.对外汉语教学基础阶段处理文化因素的原则和做法[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1):37-45.
1.高智商的野蛮人
近几年国家一直在完善素质教育,但受应试和升学的压力,语文课堂的素质教育举步维艰。学生的综合素养严重失衡,从小学到中学,题海战术似乎成了最行之有效的高分速成法,学生大量的阅读时间被剥夺,很多孩子被培养成了高智商的野蛮人,书店里的各种练习更是受吹捧,而传统文化书籍更是无人问津,即使家长一厢情愿地买回家也是束之高阁,应试教育使得语文课堂枯燥乏味。
2.学生缺乏修养,暴躁易怒
语文课堂本应是学生放松情绪,感受文化的幸福时光。曾几何时语文也变得“唯分数论”,凡是考试涉及不到的文化、文学都被视为“异类”。长此以往,没有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百善孝为先”等传统文化熏陶的教育,许多学生缺乏个人修养,没有一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宽容之心,甚至是非不分,易怒,校园暴力事件频发。
3.父母无恩论
父母和孩子之间就是简简单单的爱字,孩子由于缺少传统文化的熏陶,为了摆脱“传统”的羁绊,很多孩子选择了与父母反目为仇,甚至“弑亲”事件层出不穷,本来是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解决的问题,最后演变为社会的悲剧,值得反思。
二、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
1.深入解读教材,引导学生感悟传统文化精髓
由于语文教学所用的素材均是在契合学生认知水平、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选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所编成的,而此类文学作品不仅措辞优美,可让学生从中学会语言应用技巧,还潜藏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因子,可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知。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深入解读教材,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传统文化、观念、思想,引导学生在深入剖析相P教材时,能真正感悟传统文化精髓,理解作品中优秀的文化特质,从而得以引导学生对作品中的传统文化真正形成正确的认知态度与价值观。例如,在教学《师说》这篇课文教学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对文章中表述的“师道”思想进行总结。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总结出老师的职能、从师的必要、择师的原则这三点“师道”,并在深入解析中明白只要有相应的能力,人人可为师,且只有从师学习,才能促使自己不断进步,而不耻下问、尊重老师更是从师过程中的关键思想。在指导学生深入解读此文章中,可让学生重新地去理解“老师”这一概念,这便成功地让学生从教材中感悟到尊师重道这一传统文化思想。
2.结合传统节日,引导学生自主接触传统文化
语文作为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发展,而这也意味着,生活中同样存在着优良的传统文化。这就要求相关教师也应注重从生活人手,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主动了解,主动接受的良好心态。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传承形式,因而教师可结合传统节日,让学生直接感受借助节日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由此对于激发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兴趣,引导学生感知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情怀可起不容小觑的正面影响作用。例如,在清明节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到烈士陵园进行扫墓,让学生深入地了解先烈的英雄事迹,感悟其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而在中秋节时,教师可组织学生收集关于中秋节的诗歌,并开展朗诵比赛,以让学生更多地接受中秋相关优美诗歌的熏陶,了解期望阖家团圆这一节日内涵。在重阳节时,教师还可指导学生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重阳节相关的诗词,引导学生从诗词中学习到重阳节的登高、赏菊、饮酒、佩茱萸等传统习俗,并分析以往重阳节习俗的寓意是为了健身祛病、以畅秋志、辟邪求吉,而时至今日,重阳节已演变成为倡导人们尊老、敬老、助老的传统节日。由此也令学生从中学习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变化,这有利于其更深入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才流动和竞争日益加剧,知识应用型人才也越来越为企业所看好。而学生在语言学习方面功利思想较为严重,一味追求英语证书,忽视了语言交际的场合、对象、目的以及语言国家的语言文化背景,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和使用。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以英语为交流工具、以旅游、商务或外事文秘等为谋职方向,因此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只强调英语语言结构,而忽视语言的背景文化和相关知识的输入,势必会在交际过程中产生歧义,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
二、语言和文化
语言文化的载体,是社会交际的工具。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由生活在一定语言使用区域中的人们在一定的语境下通过口语或书面语形成相互交际而使用。同时,一种特定的语言总是和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国家,以及其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息息相关的。19世纪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Tylor)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一个比较经典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交际的过程是人们运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传递信息的过程,所以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分不开的。了解英语文化知识,有助于交际畅通并有效地进行。相反,缺乏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必然导致交际障碍、冲突和误解,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语用失误”(Pragmatic Failure)。
本文主要是谈人们在说英语时未能按照英美人的社会风俗习惯来交谈所造成的失误。正如River所说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言语表现形式更要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社团(community)的习俗、思维方式、等的制约和影响。Kramsch认为文化是语言学习的核心,英语教学必须与社会相适应。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正如王佐良先生所指出的:“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如:用How much money can you earn a month?来表示对外国人的关心,殊不知这侵犯了别人隐私,会激起对方的反感。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和W.E.Lambet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的基础。”
三、文化输入的必要性
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了解英美文化背景。不同的语言因其文化背景不同,在使用上自然地存在着很大差异,比如对待表扬,中国人与西方人有显著的不同,一位英美人士夸你:“Your picture is very good.”中国人一定会说:“No,it’s just so so.”这样会引起对方的误解:难道你是一个判断力低下的人吗?反之夸奖一位西方人:“You speak Chinese very well.”他则会勇于表现自我“Thank you.”或“I’m glad to hear that.”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
1.听说技能的影响
听力理解的过程不是单纯的语言信息解码过程,而是一种解码过程与再构建的结合。在这一过程中,如果缺乏对异域文化的了解,势必影响对话语深层次的理解。同样,说的能力不仅仅是语音、语调的问题,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就会产生歧义甚至误解。如:到别人家串门或作客,告辞时,英美人习惯说:“I should go now.”或“I’d better be going now.”意思都是“我得走了”。英美人在告辞时从不说:“I’ll go back.”(我回去了)或“I’ll go first.”(我先走了),因为在英语里“I’ll go first.”的意思:“It’s late. It’s time for the guests to leave.I’ll go first and set a good example.So all the other people should follow me.”即:时间不早了,客人们该离开了。我先走给大家起了头,其他客人也应该马上离去。
2.阅读技能的影响
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不完全是语言水平的问题,文化背景知识也十分重要。阅读可以说是一个人的语言知识、文化背景及其他专业知识共同作用的过程。没有一定的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会对语言学习者产生消极的影响。如:safe from Boreas and bluecoats,seemed to Soapy the essence of things desirable.(O.Henry: The Cop and the Anthem)不受北风的侵袭和警察的干扰,似乎成了苏比所有心愿的精髓。Boreas在希腊神话中是北风之神,bluecoat指警察,因为警察身穿蓝色制服。
3.翻译技能的影响
翻译同样离不开文化背景知识。赵元任先生说:“翻译实质上是文化翻译”。在翻译实践中即使是简单的词语也不可背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和民族风俗随意处理。如:as thick as thieves亲密无间,又如:He saw himself,in a smart suit,bowed into the opulent suites of Ritzes.(他发现自己身着漂亮的礼服,被恭恭敬敬地引进像里兹饭店一样豪华旅馆的客房里下榻。)“里兹饭店”在欧美国家家喻户晓,以奢华著称,后来成为豪华宾馆的代名词。
四、文化输入的途径
1.创设语言文化环境
教师要重视环境的设计,多收集有关英语国家的风景名胜、民族文化、文化典故、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资料。只有当学生对这些丰富多彩充满浓郁异国色彩的文化越了解时,他们对英语和英语语言国家的兴趣也就越浓厚,英语学习也就变得更积极,更有效。
2.渗透文化学习意识
课堂上,教师应注意就语言材料所涉及的文化、背景随文进行讲解。比如在教学中“colour”系列单词时,教师可列举西方国家中,既是姓又是颜色的一些单词,也可以补充一些有趣的习语如:White怀特(白色)、Brown布朗(棕色)、the White house(白宫)、blue Monday(抑郁的星期一)、black and blue(青一块紫一块)等。另外教师在组织课堂活动时,可设置一些特定社会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背景下进行角色扮演活动,通过这样的课堂活动,学生可逐步提高根据社会文化背景来恰当地使用语言的意识。
3.在生活中注意英美文化的渗透和吸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08-0122-01
多媒体形象直观的特点和图文音像并茂的表现形式,可以充分开发学生的大脑功能,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培养思维能力,大大提高记忆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1 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学习内容
学习书本知识只是语文教学的第一步,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本领,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体会文本中所蕴含的思想,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鼓励学生自由阅读,拓展知识面,丰富知识量。多媒体具有操作简单、信息存储量大、信息传递渠道广等特点,所以,教师要积极发挥多媒体技术的这些优势,通过图片展示或者制作PPT课件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利用精彩欣赏、课前导入图片教学难点重点,让课堂精彩纷呈,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丰富学习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 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多媒体技术集声音、图像、文字于一体,可以给学生带来强烈的感官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将学生吸引到学习活动中来。例如,在学习写景类文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使用多媒体将抽象的文字具体化、形象化,增强学生感性认识的能力,如《桂林山水》这篇文章,学生通过文字并不能看到具体的景物,再加上学生对桂林不了解,所以学习的积极性比较差。这时,教师就可以使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将文章描述的山水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学生看到具体的实物,欣赏桂林清净的水、奇特的山,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3 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的重要部分,通过阅读可以发展思维、认识世界,获得审美的体验,是学生与文本沟通对话的主要方式。多媒体技术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将视频、音频、图形与文字集于一体,可以大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另外,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获取知识信息提供了多种渠道,提高了学习的灵活性,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的影响。例如,在学习《爬山虎的脚》这篇文章的时候,如果只靠教师语言解释,学生很难理解“爬山虎脚的位置”,这时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就能显现出来了,教师可以在课前搜集介绍爬山虎的视频资料,将爬山虎脚的位置形象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对爬山虎的脚有个形象直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开展“添脚”实践活动,不但可以增强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增强感性认知,提高学习效率。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切换的屏幕背景,声音与画面的完美结合,场景的立体式展现,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新颖的教学模式会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因为好奇而乐于参与其中,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既能帮助学生理解,又能锻炼学生思维。另外,掌握学习主动权的学生更能发挥自身的主体优势,促进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的培养。
4 多媒体辅助教学,突破教学难点
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抽象的文字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增强学生认知能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的思想内涵,更好地理解文本形象和课文内容,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詹天佑》这篇文章的时候,学生对描述詹天佑开凿隧道的句子不是很理解,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画一画示意图,讨论火车如何爬上那“人”字形线路的,最后再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人”字形隧道的示意图。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学生会有直观的认识,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从而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习效率。
5 多媒体辅助教学,陶冶学生情感
置身特定的情境之中可以让人产生思想的共鸣,陶冶学生情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多媒体具有最佳视听效果,是创设教学情境工具的不二之选,因此,我们要发挥多媒体声情并茂的特点,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陶冶学生情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王二小》这节课时,由于这篇文章的感彩浓厚,教师可以一边展示多媒体课件,一边用深沉低缓的语调描述来创设情境:王二小的血染红了大石头,染红了蔚蓝的天空,染红了碧绿的草地,秋风为之哭泣,小鸟为之哀鸣。当学生看到王二小的尸体时已经泣不成声,此时的学生做到了入情入境,带着这种情感阅读课文,深入文本渲染的情境,阅读效果必定会大大增加,实现了情感陶冶的目的。
总而言之,我们要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积极研究新的课题,促进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满足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实现高效教学的目标。
(淄博市博山区北博山中心学校,山东 淄博 255207)
二、抓住重点问题,采取多种方式复习
不是简单地过一遍,而应突出重点。根据所掌握的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课时分配,对于掌握较好的知识一带而过,普遍存在的问题要下功夫彻底解决。例如问卷调查后发现很多新生对电解质的概念和电解质导电的实质等内容掌握不牢;对一些概念如加热、高温、点燃、燃烧混淆不清;对有些知识点如溶解度的计算模糊不清。这些重点问题,要彻底解决。还要使学生认清初中知识既是高中化学的基石,有些知识点在会考、高考中也占有一定地位。
如在化学分册中初中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计算要求中就有15个知识点,《高考考试说明》也有多处明确要求,近几年在高考中频繁出现关于溶液溶解度和溶液的深质的质量分数计算的考题。采取各种灵活多样的方式,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启发式为中心培养能力的需要。在复习中既可以采用列表、知识结构图、归纳对比等复结方式,还可以采用分组讨论、层层诱导、实验启发等先进教改手段。不要一味满堂灌,要留一定空白,讲练结合,设置疑问,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以适应高中教学。
三、及时查漏补缺,适当拓宽延伸
针对初中知识重点突出地复习,还要对忽视和薄弱问题及时弥补。通过问卷调查,学生普遍反映有以下三个方面急需弥补:
①初、高中教材脱节的内容。现行的初三新教材和高中教材之间存在一些脱节。如初三新教材删去了电解质、非电解质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等概念和理论,也没有以选学内容的形式出现,但这些内容属于初、高中相互衔接的知识,高中讲到就感到突然和陌生。这些知识应在复习中注意弥补。
本文以江西中医药大学 的英语教学为例,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导入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通过分析并反思大学 英语课的教学历程,借鉴本校的实践经验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教学内容、方法、评价及教师等方面的导入途径,并提出了可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失语;中国传统文化;文化导入
1 .引言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各个民族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习俗和文化。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作为历史文化的传承者,大学生加强中国传统文化修养是当务之急。
从深层次来看,当前大学英语教材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缺位、大学英语教师中国传统文化意识的欠缺以及大学各类英语过级考试中以西方文化为导向而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致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育中被挤压到了一种边缘的尴尬境地。
2 .中国传统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纵观当前我国的跨文化交际现状,我们也不难发现,很多交际者熟知目的语的语言与文化,然而却不能很好地以目的语来介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文化词汇或文化现象,造成了交际间的不平等。
2007年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分布了最新的《大学 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列入目前大学教学的目标。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研究成为一个具体 而现实的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导入具有重大意义:
(1)有利于增强当前大学生的中国文化认同感及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
(2)有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完成历史文化的传承。
(3)有利于引起英语教育者和专家对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关注。
(4)有利于英语教学的创新。
(5)有利于教师自我修养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3.中国传统文化导入的途径
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语言水平的提高,而忽视了传授中国文化和教给学生如何用英语去释义中国文化。因为教材中没有有关内容,结果造成了很多学生既欠缺中国文化知识,又欠缺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目前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递,既无大纲,亦无教材,全凭师生们进行自我传播,随意性较大,也不够准确。我国的跨文化研究也多停留在理论探讨方面,没有系统地可供一线教师参考的教材和资料,这就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不到这方面的训练。针对这一问题,江西中医药大学的五位英语教师对本校一年级大学英语课程进行了实践研究我们自编一套听说教材,中国传统文化导入为主。为实施中国文化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客观基础依据。 该项目主要研究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 英语听说 教学中的导入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包括以下几个途径 :
3 .1 教学内容
“教材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工具 ,是语言输入的主要来源 。 教材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效果的好坏”(刘润清 、戴曼纯 2003)。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 Charles Fries(1945)在《作为外语的英语教学》指出 :“最有效的教材是这样的教材 :它的立足点是一方面对所学的外语进行科学的描写 ,一方面又对学生的母语进行相应的描写 ,并加以仔细的比较” 。
我们编写的教材内容涉及到了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如哲学、经济、宗教、伦理、历史、民俗、教育、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
3 .2 教学方法
a.对比法 :中国学生所学外语与母语之间语言本身以及文化背景知识的差异是掌握所学语言和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最大障碍。但差异同时也更能引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将差异适时地导入,能使学生避免交际中因文化迁移所造成的失误,使语言表达能够更加生动得体。
让学生在了解目的语文化的同时,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熟悉用英语表达本民族的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中国文化教学中可采用对比原则,培养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和鉴赏能力。
b.引导法:大学英语教材中所涉及的文化主题内容相当丰富,诸如社会、历史、文学、制度、风俗、传统、宗教、艺术等方面均是介绍相关文化的绝佳素材,英语课堂教学绝不再是单纯的教师灌输型教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有力因素之一。在有限的课堂时间激发学生探索英语文化的兴趣,再结合课内外的文化导入加以适当的训练,引导他们他们利用身边的各种媒介来获取相关的中国文化知识,指导学生养成由被动输入变为主动汲取信息的良好习惯。
c.实践法:通过情景会话,小组讨论,做报告及辩论的形式来学习中国文化让学生在练习所学的知识,给学生提供尽可能真实的场景。可以通过布置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让学生进行练习。如故事复述、角色扮演等。
1961年,泰勒和索伦森提出了“文化包”这一教学模式,主张通过文化对比讲解或讨论本族文化与异族文化的差异,使学生获得文化敏感性。教师可根据上课的实际需求选择讨论的中心议题,如: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等。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中国传统文化所涉及的内容有选择地融入课堂,并将其与西方文化做鲜明对比,形成巨大的反差,让学生印象深刻。
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自然地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不礼貌现象入手,如交际语言、餐饮和服饰礼仪等,将中西方礼节进行对比。学生在积极思考的同时,能切身体会中国传统文化中“诚敬谦让、和众修身”的礼仪原则;了解并认识西方传统文化“强调个性、崇尚自由”的原则。这里要特别补充的是,文化本身并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只有不同的社会形态和意识之别,教师在导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仍可借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案,做好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引导和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根据笔者在学期初对大一英语新生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中国的成语典故、民间神话故事、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是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可以先利用这些潜在元素,逐步引导学生对儒家思想或中国文学等较深奥内容的关注。这里分享笔者的一个教学实例:许多学生都看过电影和电视剧版的《京华烟云》,可是当教师把“Moment in Peking”写在黑板上并告知他们这就是《京华烟云》的英译书名时,同学们都惊叹不止,深感中英文互译的奥秘。于是教师顺水推舟把林语堂先生的生平介绍和部分作品推荐给他们,还给他们开了一份课外阅读的书单:如《生活的艺术》、《吾国吾民》、《浮生六记》、《中国的智慧》等。
经过两年的实践,我们惊喜地发现,部分学生的喜欢阅读的译作,就是来自林语堂、辜鸿铭等中国文化大师的著作。这种阅读兴趣是对综合英语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导入的一种肯定。
3.3提高英语教师素质,担负中国文化传播重任
唐代著名思想家韩愈在师说中提到:“古之学者必有师”;明末清初的教育家黄宗羲也曾说过“古之学者有大小,未有无师而成者”。千百年来的经验告诉我们,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导入,首先要提高英语教师的英文化和汉文化素养。教师在脑海里应绷着一根文化琴弦,通过广泛阅读、知识培训等不断充实自己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4.存在的问题
学生大多是第一次面对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英文表达,普遍感觉难度较大。基本是被动接受,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有效运用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现成的英文素材较少。要把中文译成地道的英语,难度系数很高。文化翻译,存在东西方思维方式差异,东西方价值观差异,以及语言文化差异,因此要做到精准十分困难。课题组教师所编写的教材中可能存在错误和不足之处,有待纠正和提高。材料的内容也需要做进一步调整。如第三册第16章健康饮食,第四册第13章,老龄化,这两个章节和中国传统文化关连不大,不具有中国特色。
由于中国文化的书,英语中较少,表达也往往不到位,汉语中同样的东西,在英语中有不同的书,不同的措辞。学英语专业的教师在整个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学习过程中从来没有学过相关课程。因此,课题组成员面临了巨大的挑占。
5.结语
全球化语境下,培养跨文化意识,可以使学习者在世界舞台上与中国之外的人更有效地交流,促进了解和理解。而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才能保留中国文化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民族特点,才不会被异质文化所淹没,才能永远保持中华民族在世界中的独特地位和魅力。
当代大学生担负着振兴民族与重建中国文化精神之重任。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渗透性强,影响持久以及生动、形象、直观等特点,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使教学更加有趣,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使学生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民族自豪感,以及翻译能力。本课题为英语课堂提供了最真实,最生动,最新颖的教学素材,丰富了英语课堂教学内容。
同时课题组成员通过广泛阅读和加强培训,提高了自身的国学修养和丰富中医药专业知识的学习,将所学知识有条理地融入思维并服务于语言教学。与纯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授相比,教师将文化融入到课堂教学实践当中,教学境界大在升华。
[参考文献]
[1]Fries ,C.1945.Teaching and Learn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2]陈少锋、曹小云《从传统文化的缺失看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滁州学院学报 2007(2).
[3]陈俊森.2006.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4]从丛.2000.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10\19):05.
[5]刘国正.1985.我和语文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6]刘润清、戴曼纯.2003.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7]毛丽.2007.高中英语测试与教学相脱节现象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8]赵贤洲.1989.文化差异与文化导入略论[J].语言教学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421
质疑和好奇是激发探求精神与创造能力的源泉所在。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手段,它贯穿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在化学课堂上,恰当的提问能促使学生注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从而强化印象和记忆,激发学生思考,引起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一、引导学生模仿提问
学生模仿能力很强,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可根据某一知识点进行示范提问,然后再出示同类型的内容,让学生模仿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提问,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把课堂提问的权力下放给学生,就是多让学生提问、学生回答。教学时把学生每两个人变成一组,让他们互相提问回答,每节课可抽查3—4组,并规定他们提出的问题不能重复,每次抽查可以按学习稍差的学生、中等学生、优秀学生的顺序进行。就像考试做试卷一样,先易后难,很有艺术性地使每一位学生顺利通过抽查复习。
二、教给学生常规提问
就问题而言,整体可归纳成以下四个方面,即认知性问题,分析性问题,评析性问题和创新性问题。学生只有理解和掌握常规性提问,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1、认识性问题(即是什么)。如化学中的一些概念,自然的一些术语都可提出认识性的问题。
2、分析性问题(即为什么)。如在金属这一章教学中,金属与水反应有什么样的规律,怎样去设计反应的装置呢?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探究分析知识的来龙去脉而提出的,属于分析性的提问。
3、评析性问题(即怎么样)。在学习钠与水反应时,学生会问如果放在酸中应该先与什么物质反应,放在盐类溶液中是否也可以置换出不活泼金属呢?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理解评判而提出的,属评价性问题。它是分析性问题的延伸。
4、创造性问题(即怎么办和怎么变)。即学生针对知识点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做法和设想。如化学中的一题多解;对别人的问题或意思提出异议和改进等都属于创造性提问。
三、指导学生根据学科特点提问
根据学科的特点,让学生学会学科的基本提问方法,是提高学生提问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主要有:针对课题提问。如氯气教学中,氯气溶于水后,溶液中到底有哪些微粒呢?针对文章的重点或难点提问。如有学生问:为什么金属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会有两性呢?针对各部分之间或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比较、提问。如方程式计算中初中的解法和高中物质的量学过后再解题时的联系。引导学生从不同解题的方法提问,化学习题中的一题多解,可引导学生从不同解法中找出不同的等量关系,也可以从不同解法中找出它们的联系。
四、鼓励学生随机提问
随机提问是学生提问能力展现的最高层次,它具有强烈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是提高学生提问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它主要是针对师生的讲解、提问、答问,进行观察、分析、比较而随机提出的问题。学生随机提问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1、利用好胜心,鼓励随机考查提问
学生自己明白问题的答案,也提出考一考其他同学。从心理学的角度讲,由于学生个性中的“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迫切希望得到承认和赏识(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肯定),希望充分地展示自己,所以当他的提问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时,会有一种成功的自豪感,从而更加激发他学习和提问的积极性,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从教育学角度来讲,有学必有问,有问必先学,而且会问就一定会学。学生要想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必须先认真学习,积极的思考。学是问的前提,问是学的发展,要想问得好,必须先学好。同时,问题的分析解决,也是一个学的过程,它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探索发现更高层次的问题。由于学生是随机考查式的提问,而且是面向全班同学,强烈的好胜心和不甘落后的心理激发其他同学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解答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2、利用求知欲,鼓励随机质疑提问
学生运用现有的知识结构无法得到答案,而提出问题来寻求帮助。学生的质疑,一般不是无端而发,而是大脑经过紧张的思考、分析后,仍不得其解而提出的,它是深入学习的起点,也是智力发展的一个新开端。学生的质疑经过别人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得以化解,不但可以获得新知,还会体会到一种十分愉悦的情感,从而更加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更加积极地探索发现新的问题。另外,分析学生的质疑是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获取教学信息反馈的有效途径,它能使我们教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以获得最佳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