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绩效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28 09:20:22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中小企业绩效管理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小企业绩效管理论文

篇1

中小企业绩效管理应该以组织的战略服务为出发点,这一点也决定了组织长期的绩效。企业中的一切经营性活动都应该紧紧围绕这一点,服从于企业整体的战略目标,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而服务。绩效管理实际上就是制定绩效计划﹑进行绩效考核﹑对绩效进行控制以及反馈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促使员工的个人目标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结合起来,更好的为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而服务。在中小企业的绩效管理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常见的问题,比方说指标设立的过于简单,评估的招标没有进行量化等等。虽然这些指标的制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局部利益与工作的改进进行一定的指导,但是在并没有对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进行充分的考虑,比方说没有考虑其位于动态发展程度比较高的阶段。中小企业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应该紧紧抓住业绩目标,考核指标针对不同员工进行建立,个性化的考核指标将会指导员工的行为,向组织战略目标的方向迈进。

1.2绩效评估存在不合理性与不公正性

在绩效评估的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不公平性,在评估进行中评估者的主观意愿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此外评估者的行为还会受到自身心理因素的干扰。比方说刻板印象﹑晕轮效应等,都会使考核结果出现一定的偏差。在一些中小型企业中,员工不是很满意本单位的企业绩效制度,还有一些企业中的员工完全不了解本单位的绩效考核指标。标准与过程。与此同时,还有一些中小企业中的高层管理者只是单方面制定绩效考核的目标,员工几乎没有机会参与绩效考核目标的制定,所以确定绩效目标的时候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和认同度,所以员工对于绩效评估的过程缺乏一定的热情。

1.3绩效考评体系缺乏一定的科学性

很多中小企业对国际上的绩效管理方法非常热衷,一些企业甚至生搬硬套国际上现成的绩效考评体系,他们不顾这些绩效考评体系与本企业之间是否相符,对考评对象﹑组织文化﹑战略规划等因素没有进行深入的挖掘与分析。考评的周期不合理,一些中小企业的考评只靠印象和记忆,这些因素都是不利于企业绩效管理正常进行的。

2中小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2.1及时更新企业的绩效管理观

一些中小企业中绩效管理没有得到有效实施的重要原因在于管理者对绩效管理理念认识的不透彻。要使绩效管理得到有效实施首先应该将高层管理者对绩效管理理念的认识问题搞清楚。高层管理者应该认识到不能将绩效管理等同于绩效考核,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不断提高企业的绩效,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员工的工作能力。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上至高层领导,下至企业员工,都应该认识到自身在绩效管理中承担的责任,使企业中的人员都能将绩效管理作为他们日常工作中的一部分。

2.2绩效管理体系应该得到不断的完善

中小企业中应该建立起立体的绩效管理体系,就是说企业中的所有人员都要对绩效管理体系进行清晰的认识,在企业中形成一个独特的业务流程,这个流程包括企业的提供价值与沟通价值,同时还要考虑到选择价值,将过去的绩效与将来的绩效进行动态的结合,从而体现出绩效管理体系的独特性,不断对绩效管理体系中存在问题的地方进行完善。

2.3企业文化应该以绩效为导向

在中小企业中应该建立起一种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相一致的企业文化,为员工创设一种积极的工作氛围,建立起相对完善的管理机制。高绩效的企业文化应该鼓励员工工作丰富化,不断满足客户的要求,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最大程度发挥企业的潜力。上面讲到的成效都要求我们在中小企业中建立起一种与绩效管理系统相融合的高绩效的企业文化。

篇2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进程的加快,民营企业的迅速崛起,外资企业尤其是大型跨国公司的大举进入,人才竞争日益激烈,人力资源成为企业经营的首要资源,激励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职能之一。因此,建立起一套适合企业需求的激励机制,使人力资源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就成为企业谋求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人力资源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战略性资源,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而激励是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激励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人力资源运用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企业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运用好激励也就成为各个企业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过多依赖传统式管理,管理意识落后

传统的管理以管理财、物、技术为主,它无视人性和人的创造性,因而这种管理制度压制了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随着企业的发展,如果过分依赖传统式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就会形成人力资源的内耗和浪费,在这些企业里的员工很难有高的积极性。这样,企业就很容易陷入人才流失加速,而无法吸引外来人才的恶性循环,直至危及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激励措施的无差别化,缺乏有效的个体激励机制

生存权利满足的条件下,员工还具有个体发展的需要,希望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有学习和发展的机会等。但在很多企业里,普遍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大多数企业过于依赖组织中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来约束员工完成的任务,造成员工内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在激励手段的运用上,通常只采用加薪方法,认为只要员工的薪酬提高了就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而没有考虑员工的精神等高层次需求。

(三)激励过程中缺乏沟通,缺少绩效考核机制和快速的反馈渠道

企业往往重视命令的传达,而不注重反馈的过程。绩效考核是保证工资收入发挥应有作用的重要环节,是科学地评价个体的劳动成果,激发个体努力的必要条件。绩效考核原则中有一个反馈性原则,但很多企业的主管人员缺乏沟通技巧、不能持之以恒,使得反馈质量难以保证。

(四)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和开发不够

企业需要的人才一般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获得:培训、留用、和引进。但目前企业员工培训状况并不乐观,存在诸如投入不足、专业人才匮乏、培训理念落后等问题。企业中进行系统化培训的还很少,而且受行业和企业管理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差别较大。

二、针对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的措施

(一)以人为本,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励制度

员工进入企业工作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获得一定的物质报酬。在企业里,报酬的高低甚至可以代表员工的价值大小。所以,公平合理的薪酬系统是具有很大激励效果的,激励性的薪酬政策的制定要在保证公平的前提下提高薪酬水平。

首先,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在激励中严格按制度执行并长期坚持;其次要和考核制度结合起来,这样能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最后是在制定制度时要体现科学性。企业必须系统地分析、搜集与激励有关的信息,全面了解员工的需求和工作质量的好坏,不断地根据情况的改变制定出相应的政策。

(二)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体差异,实行差别激励的原则

激励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那么影响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有:工作性质、领导行为、个人发展、人际关系、报酬福利和工作环境,企业要根据不同的类型和特点制定激励制度,而且在制定激励机制时一定要考虑到个体差异:例如女性员工相对而言对报酬更为看重,而男性则更注重企业和自身的发展;有较高学历的人一般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学历相对较低的人则首要注重的是基本需求的满足;因此企业在制定激励机制时一定要考虑到企业的特点和员工的个体差异,这样才能收到最大的激励效力。

(三)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建立快速的反馈渠道

在建立了激励机制之后,必须完善绩效考核机制与之相配套,才能使二者相得益彰。绩效薪酬实施过程中注意要有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为依据,否则,会影响绩效薪酬的公平性,达不到激励员工的目的。

(四)加强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和开发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我们知道,当劳动者的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需要的层次会随之提高。物质需要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事实上人类不但有物质上的需要,更有精神方面的需要,企业单用物质激励不一定能起作用,必须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五)营造有归属感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塑造已经成为现代化企业精神激励的重要手段,只有当企业文化能够真正融入每个员工个人的价值观、充分体现到对员工的尊重时,他们才能把企业的目标当成自己的奋斗目标,因此用员工认可的文化来管理,可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边婷婷,陶秋燕.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J].江苏商论.2008.09.

篇3

采购环节的物资管理,一方面要做好物资采购管理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供货商的管理。

(1)物资采购管理。

相关人员要严格执行招标管理制度,使评标程序、招标程序规范化。如果需要采购的是施工项目集中的主要物资或者大宗物资,采取的方法是总部集中招标采购方法,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采购价格。如果施工项目的是远离总部的,而且采购成本较大,那么采取的方式是施工项目部组织招标采购。对于少量辅助材料的采购,可以通过对比服务、价格、质量来确定供货商,从而获得价格低、质量好的电力物资。需要注意的是,相关人员要将详实的记录报价、招标过程,并且要保存完整。如果采购方式是竞价方式和比价方式,则必须要将比价原始记录档案逐渐完善。另外,在招标过程中要始终贯穿三公开一监督原则,并且公开办事程序、办事政策以及办事结果,相关部位加强监督管理力度,避免违法违纪行为和各种不良现象。

(2)供货商管理。

选择供货商之前,必须要综合考虑供应商的服务水平、商业信誉、产品质量、供货能力等,得到相关部门的审批之后,选择出合格的供应商。一般情况下,如果结合合格供货商的名单材料,相关采购人员进行相应的物资采购,假如供货商没有经过评定,比价、投标、供货等活动中,供货商将不予参加,这样才能确保供货商的物资的价格、服务、质量良好,提高电力物资的质量,从而提高施工工程的质量。

2.加强验收环节的电力物资管理

电力物资管理中,验收环节是重点环节,只有做好验收环节的工作,才能实现前期质量控制,否则将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伤。到货检验一定要严格执行收货文件,而且要采取抽样检验、重复检验等方式进行检验,确保物资的质量良好。如果发现不合格的物资,验收人员要拒收,并且及时告知采购人员。在验收工作中,不仅要检验数量、质量,还要检验规格和品种,而且验收一定要及时准确,如果在规定期限内不能完成入库验收工作,将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在验收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全面检查物资的品种、质量、规格、数量和配套情况,确保准确无误。通常情况下,都是将物资直接运输到物料部门,这样既避免了二次运输,又减少了运输费用。在这种情况下,用料部门人员和库保管员要共同验收,确保准确无误才能入库。

3.加强仓库保管环节的电力物资管理

加大力度对仓库保管的管理,有利于减少物资使用价值损失,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相关人员要结合规章制度的要求,经常检查库存的物资,特别是物资的库存量问题,并积极与采购部门沟通,如果库存量较多,采购部门则不必采购太多的物资,如果库存紧张,采购部门要立即进行采购。另外,检查库存物资的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要即刻汇报及解决,最大程度地减少浪费和损失。为了避免错领、误发现象,相关人员要对库内物资进行标识。严谨贯彻限额领料制度。相关人员要及时建立单项工程预算领料台账,并且在台账上增补预算量和预算量登记好。当施工单位领料时,相关人员要结合预算量出领料单子,没有预算或者超出预算的,坚决不供料。

4.加大企业物资管理信息化建设力度,提高物资管理水平

由于电力企业的物资管理范围较广,因此不能一步到位,必须要制定周密的详尽的储藏、运用、购置的一系列计划。物资的采购、运输、验收、存储等环节都是密不可分,每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整体效益造成很大的影响,长此以往,将会影响物资供应链。我们都知道,物资的管理很复杂,在物资管理新时期面前,电力企业必须要重视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发,并投入大量的资金,确保物资的购置、规划、供应、运输、储存等环节纳入到信息化控制当中,使得信息资源得到得力利用和有效开发。电力企业信息管理系统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从而对企业管控策略进行改进。成功运行物资管理信息化系统之后,通过电脑就可以处置烦琐的物资管理事项,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物资管理效率,另一方面有利于实现物资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除此之外,应用信息化手段还可以提供可靠的信息渠道,为物资管理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物资管理的科技化水平。

篇4

2.存在的问题

2.1管理观念落后。大部分的企业管理者都清楚的知道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但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却没有那么重视,没有正确认识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和价值,使得许多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观念十分落后。许多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将人力资源的管理与人事管理画上了等号,用简单、机械的制度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管理,而忽视了人性化的管理,没有尊重员工的意愿和感受,而且只重视对员工技能上的培养,却忽略了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

2.2缺乏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我国中小企业在观念的滞后和人力资源战略失衡的双重作用下,导致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功能定位不清,直接后果是人力资源管理机构设置不科学和人员配备不合理,大多数中小企业仍由人事行政部承担或由行政后勤部人员兼任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大多未受过专业训练,停留在档案管理、工资和劳保福利等事务性管理.是典型的以“事”为中心的“静态”人事管理。他们对人力资源的管理缺乏合理、科学的规划,没有制定长期的战略发展目标,只在人力管理发生问题之后才采取措施进行管理,具有滞后性,不利于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

2.3人才选拔和任用体系不完善。许多中小企业由于企业规模很小,并没有建立完善的人才任用和选拔的体系,在人才招聘时,没有科学的思想指导,具有很明显的随意性,面试环节也没有科学依据和设计,只是根据面试人员的以往经验以及主观好恶来选择。人才选择的标准也只注重其学历和相关的经验,并不对其潜在的实力进行挖掘,而且许多中小企业是家族式的企业,在人才的任用上存在普遍的不合理现象,任人唯亲的任用形式十分普遍,对其他员工造成了机会上的不平等。

2.4缺乏长效的人才评估体制。中小企业的薪资分配没有较大差异,缺乏对人才的有效激励和考核,无法调动员工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许多优秀人才的价值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

2.5人才培训急功近利。中小企业缺乏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正确认识,对人力资源管理也没有相应的重视,所以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上很少进行投入,看不到人才培训的长期利益,在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训方面急功近利。中小企业的规模和资金有限,无法像大型企业一样对人才培训投入大笔资金,而且许多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认为对人才的培训没有必要,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直接去市场进行招聘,还有些管理者担心培训之后员工不能为我所用,只能为他人做嫁衣,人才培训只是在浪费金钱和时间。

2.6没有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中小企业并不注重对人力资源的结构进行调整,人力资源的结构存在很多不合理的现象,不能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的学历结构普遍偏低,高级学历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没有能够从事科研创造的人,大多是比较廉价的劳动力。

二、提高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对策

1.转变落后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要想有效的提高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首先必须从思想观念上进行转变,加强管理者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采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优秀理念,从根本上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员工的个体化差异,有针对性的对员工进行管理,才能在工作中充分发挥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企业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需要,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制定战略计划。首先对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进行准确的分析,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对人才需求的结构和质量等因素都做出合理的规划。同时对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清晰的盘点,对人才结构和能力、技能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为现有人力资源做出相应的职业规划。还要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人力资源供应关系进行预测,根据自身和市场的供需关系制定出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为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和制度。聘用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对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管理,建立起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在人才的选拔、任用和培训方面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对员工薪酬进行合理分配,建立多样化的员工奖励机制,满足员工的多样化需求。建立科学的员工考核制度,对员工进行科学全面的考核,为员工提供平等的晋升机会,通过合理的考核制度全面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对员工展开有组织的培训,加大对人才培训的力度,从长远角度考虑,对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并且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提高员工培训的效率和质量。

4.把人力资源管理提到战略高度。目前,我国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中小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随着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中小企业面临的竞争也迅速加剧。人才成为企业确立竞争优势,把握发展机遇的关键。中小企业必须树立“重视人才,以人为本”的观念,将人才管理从观念转化为有效的行动,根据内外环境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策略,运用先进的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注重招聘、录用、晋升、绩效评估、薪酬管理、激励机制等环节的协调一致,切实做好人才管理乃至人力资源管理,并在实际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篇5

二、中小企业集群技术创新优势

中小企业集群是一群有特定联系的中小企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集聚。这些企业间既独立自主又彼此依赖,既可实现专业分工、资源互补,又可维持一种长期的、非特定合约的合作关系。这种新的组织形式既不会损失单个独立的中小企业所具备的创新行为优势,又可以获得大企业才拥有的创新资源优势,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1、技术创新的网络化优势

集群内企业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竞争使得企业个体始终保持足够的动力和高度的警觉和灵敏性,合作又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克服单个企业创新资源不足的缺陷,最终形成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创新网络,从而提高整体的技术水平。

2、基于专业化分工的资源整合优势

中小企业集聚后,由于合作需求的存在会迅速形成各种配套服务的专业化市场。专业化分工网络不仅降低了创新在技术上的难度,扩大了创新发生的几率和在商业上的应用价值,而且又能共享各种辅助的规模经济,解决了中小企业创新中存在的规模和资金、风险问题,降低生产成本。

3、知识的扩散和聚集优势

根植于集群中的知识扩散,因其不可模仿、不可替代性将导致集群可持续的技术创新优势,进而提高集群的整体竞争优势。集群整体竞争优势的发展,又对外部资源(技术、人才、企业)的吸引力加强,从而引发进一步知识集聚进而又引发更大规模的知识扩散过程,如此循环进行,不断提升集群的技术创新优势。企业因集群(注:动词)带来的资源优势,可以(一定程度上)缩短创新的周期,降低创新的不确定性。但集群条件下,市场自然引致的创新水平与社会最优水平还是存在差距的。从而,这些激励手段还是必要的。而“非独占性”在集群经济条件下则更突出:集群技术创新扩散速度较快。因此,针对“非独占性”的政府激励手段对企业集群技术创新来说更是必不可少。

4、优越的学习能力优势

在集群内,信息、知识和创意快速传播,使每一种创新都能迅速普及,并不断完善。集群内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共享,也减少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费用负担和压力,有助于提高集群内企业参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企业集群形成机制的研究中,学者们都力图用集群所在区域的文化因子来解释经济奇迹。如浙江许多乡镇地区就被誉为充满“创业精神”的区域。另一方面,集群形成过程本身就是孕育文化因子的过程。一些学者引入“集群文化”解释这一过程。集群文化指“在区域上集中的企业,在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共同信念。”这种“共同信念”察承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内含的创新精神、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开放的思想交流氛围、鼓励冒险和善待失败等因素是集群区域创新活力的深刻注释。

三、我国中小企业集群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至少已形成三类企业集群:沿海外向型出口加工业基地,乡镇企业自然发展起来的集群以及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集群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一些沿海外向型出口加工业基地(例如深圳一东莞,以及上海一苏州地区)。

经过近20年发展,地方企业集群初步形成,部分产业的企业分工配套网络渐成规模,但面临着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压力。

2.在一些智力密集地区(例如北京的中关村)

高新技术企业“扎堆”十分明显,但是其集群的形成机理、区位特征和发展趋势却并没有真正为人们所认识,由于政策不到位和制度性因素,企业“窝里斗”和“内耗”相当严重,同业和相关行业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合作,专业化分工不发达,直接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一些乡镇企业自然发展起来的集群(例如浙江温州,以及河北清河等很多特色产业集聚区域)。

其发展也到了关键的阶段,面临着如何加强创新能力。提高企业和区域的管理水平,以及面临企业优

胜劣汰和外资进入等诸多问题。

4.一些条件比较优越的开发区已经吸引了知名的跨国公司

由于本地化的需求,带来或即将带来一系列配套企业。可能形成较大的企业集群,如何规划这种地区的发展,己经摆在地方政府的面前。

5.一些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区域也面临着企业技术创新、组织变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

四、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模式研究

1、中小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动态模式

在前面对集群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和结构分析、明晰的基础上,本章主要对集群创新系统要素间的复杂、动态关系进行揭示,即对集群创新系统—知识分配网络的动态机制进行分析。这里从创新主体间的知识互动出发,来分析和评价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过程中的障碍与瓶颈,进而完善创新的主体结构,并通过完善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来提高创新的整体绩效,强调主体的功能和相互作用,从而提高集群创新系统的整体竞争力。在现今的知识经济时代,新技术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明显,技术变化速度加快,市场竞争激烈,而由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生命周期比传统产业要短的多,从而造成了技术、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特别快。同时,消费者的个性化消费导致产品尤其是科技型产品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这就要求中小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要缩短技术创新所需的时间,提高技术创新的速度。中小企业集群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创新主体(参与技术创新的中小企业,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以及资金技术的问题,而且要考虑外在因素对于技术创新的影响,这不仅包括相关技术的发展动态以及市场对于此类技术的反映,而且包括市场变化发展的要求,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通过企业技术创新创造市场需求固然重要,但符合市场需求的技术创新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具有生命力。符合市场需求将大大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风险,使技术成果能够迅速进入市场,并获得较为有利的市场地位。根据对以往文献的分析和研究,本文认为,为了适应内部环境和市场的变化,中小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采取动态的模式是较为行之有效的,因此提出了一种动态创新模式,这种模式具有行动上的灵活性,可以提高技术创新的速度来响应内部和外部的影响,并根据这些影响进行技术创新的调整。根据技术创新的具体情况将技术创新过程分解为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要考虑到技术创新内部和外部环境因素并且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并根据这些影响而调整技术创新的过程。

4.1.1动态创新第一阶段

从技术创新的动因来看,技术创新的方向主要由科学技术的推动作用和市场需求的拉动作用来影响。在技术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的趋势下,科技进步对企业创新的推动作用不可低估。美国马奎斯等人的研究表明,在567项技术创新案例中,有20%左右归因于科学技术的推动。这类创新的研究与开发投入大,往往是根本性创新,创新周期长,风险也大。中小企业集群由于与开发投入的限制,由科学技术推力产生的创新较少。技术创新目标形成之后,就要通过中小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主体来实现中小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优势。中小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主体主要是由参与创新的中小企业,科研机构组成,同时中介机构和政府的参与也可以为技术创新提供一定的技术和资金的支持。在合作初期,技术创新主体应选择建立合理的内部框架,并明确技术创新过程中所需的资金和其他所需资源,同时明确各个技术创新主体在技术研究,产品转化,技术或产品市场化中的责任,实现技术能力的共享和成本分担。技术创新主体是对参与中小企业集群技术创新活动的所有创新资源进行整合的有效力量,他们不仅是将创新资源简单相加,而是在中小企业集群的统一技术创新目标引导下,将技术创新资源进行有机结合和合理利用,使中小企业集群拥有具有整体突现性的技术创新能力。

4.1.2动态创新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

篇6

(Shandong Oil and Gas Development Corporation,Ji’nan 250101,China)

摘要: 不同于国有大型企业,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少,金融危机下,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加剧。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文从我国中小企业现状出发,分析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从而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Abstract: Different from the state-owned large enterprises, SMEs have small scale and less capital, so under financial crisis, they face intensified market competition pressure. Financial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which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Starting from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SME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SMEs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so as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关键词 :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企业内部控制;企业财务管理系统

Key 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financial management;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enterprise 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2-0162-02

0 引言

中小企业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从数量上来讲,改革开放后,中小企业的数量占中国企业总量的90%以上;从对社会的贡献上来说,中小企业每年的税收贡献达到一半以上,解决了四分之三以上的城乡人口就业,发明专利占全国的66%,对GDP的贡献达到了65%,由此证明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注中小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对于维持社会稳定,保证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作用。面对日新月异的商业环境,中小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1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管理观念落后,管理模式僵化 中小企业大部分是私人经营企业,企业的投资者同时也是经营者,经营权和管理权高度统一,通常采用的是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企业管理者大多学历较低,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不高,管理思想落后,认为财务管理就是管好账,做好会计的工作,缺乏长远的理财规划,使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另外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由自己的亲人担任,认为自己的亲人更加可靠,缺乏对财务工作的监督,导致资金使用的随意性,由于企业资金使用无计划,最后导致企业因资金不足出现现金流异常,致使发展缺乏后劲。有些企业不顾自身条件,盲目地追求热点,对项目的建设缺乏可靠的预测,仅仅凭借经验,追加投资,一旦国家的宏观政策发生改变,收紧银行信贷,企业就会因资金投入不足而付出惨痛的代价。

1.2 融资困难,资金严重短缺 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资金要素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中小企业受资金、技术等条件的限制,融资渠道少。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是企业获取资本的两种形式。直接融资如企业公开发行股票,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股票的发行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过程烦琐漫长,而且直接引入股东也会因资金供给方所承担的风险和责任较大而难以实现,直接借入资金也因利率较高而只能望洋兴叹。间接投资包括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和民间借贷的方式。银行借贷因为国家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方面目前尚不健全,使得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贷款慎之又慎,需要企业提供可靠的信用担保和抵押物,严格的审批贷款的资格。而民间借贷,中小企业又不得不负担高额的利率,融资成本很高,风险相对来说要大得多。这些问题导致了中小企业的资金严重不足,投资能力较弱,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1.3 内控机制不健全 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只能照搬照抄其他兄弟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而忽略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使得内控制度成为空中楼阁,没有实际用处;职责不清,权利不明,造成内控制度的失控;目前中小企业中有不少为家族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大部分都没有建立起内部审计部门,有的虽设有内审,但形同虚设,没有充分发挥内审的作用,这样会使的中小企业制度缺乏监督,内控更是无从谈起。

1.4 财务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 目前,中小企业大部分是民营企业,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可谓良莠不齐。很多企业财务部门的管理者为企业经营者的亲朋好友,这些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化和专业化的财务教育学习,理财观念落后,知识欠缺,这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深层次的羁绊,不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利于企业的长足发展。不仅如此,有的企业没有设置专业的财务管理部门,直接由企业主管或者会计人员来兼任,导致企业内部管理混乱,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毫无保证,影响了企业的长期发展。

2 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分析

2.1 强化资金管理 中小企业由于缺乏外部筹措资金的能力,因而加强资金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企业要提高认识,将资金的使用规范化,资金的使用周转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将资金的规范使用落实到企业的各个部门,控制好资金的使用,共同为企业资金的管理做出贡献。企业要稳健投资,切忌盲目扩展。为避免产品单一情况下的经营风险,企业要力图通过多样化投资和多角化经营分散风险。融资渠道单一是我国中小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问题之一,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要想摆脱目前融资难的困境,一方面必须强化信用观念,主动提高自身信用等级,做到诚实守信,规范经营;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融资渠道,增加资金的来源,加强与大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联系。

2.2 实现网络化财务管理,注重财务分析 适应网络经济的新需求,实现网络化财务管理,注重财务分析。在企业内部,应尽量加大网络化硬件投资力度和引进先进的网络化财务管理和财务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使财务人员从繁重的数字运算中走出来,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实地调查和财务分析上,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管理需要。

2.3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要根据内部经营特点和外部环境,针对自身的优势和薄弱环节,制定出符合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坚持以人为本,以“法治”取代人治,强化制度化管理,增大财产管理和财产记录方面的透明度,组织好内部审计,设立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直属于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系统上的责任划分、奖惩制度以及量化上的健全,在实现加强对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建设的同时,保证内部审计监督作用的发挥,提高企业信息的安全性。要健全监管机制,规范监管行为,提高监管队伍的素质,保护监管者的合法权益,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实行全程监管,只有这样,企业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才能确保落到实处。

2.4 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财务部门对于整个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财务工作管理对象特殊,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中小企业应拟定财务岗位的人员素质要求,培养和选拨具有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的人参与企业管理。企业要严格财务人员的管理制度,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财会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培训,增强他们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准,规范财务人员的行为,并且在年终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建立激励和绩效评估机制,对优秀的财务人员进行奖励和提升,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企业还要建立健全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断地引进优秀的财务管理人才。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最具活力和生命力的企业,在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中小企业要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利用自身优势,苦练内功,树立科学的财务管理理念,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拓宽融资渠道,从而在经济大潮中乘风而起,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张瑞杰.对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J].科技与经济,2006(19).

篇7

中小企业的经济收入是我国经济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60%的经济收入与50%的税收以及80%的就业岗位都是由我国的中小企业创造的,但是由于大部分中小企业容易受到资金、规模以及技术等因素的限制,其发展常常受到阻碍,尤其在财务管理方面,其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表现出了极其明显的不协调性。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应该重视企业财务管理,而政府应该给予足够的支持与鼓励。财务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做好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具有其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一、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与目标

1、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

伴随着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许多企业都开始建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财务管理模式是企业中与经济具有最直接联系的综合性管理系统,是企业管理的中心与基础。财务管理对企业经济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预算、购买、支出、资金管理以及绩效考核等方面。目前,伴随着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日渐完善与逐渐升级,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

2、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

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就是当企业进行活动项目时计划达成的最后目的,管理目标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具有指标性的作用。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伴随着企业模式的发展而不断升级,从计划经济时代至市场经济时代,企业的管理目标也在不断产生变化,先是由最初的企业盈利最大化演化成现在的股东利益最大化,其本质发生了极其巨大的变化。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的管理目标对于其发展表现出越来越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二、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1、在资产管理方面

企业的资产主要包括企业的资金、物资、收账以及固定资产等项目,虽然物资以及材料等有专门的仓库和人员进行管理,但是仓库管理人员一般只对材料与物资的数量进行管理,而不是针对其金额数目进行管理,所以,财务管理对于企业的资产控制与利用具有其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2、在投融资管理方面

企业的投融资管理主要表现在对于一个项目的投资与融资的过程,项目的投资与融资对于项目的进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项目的投融资管理主要是由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负责的,因此,企业项目的投融资管理也是企业财务管理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

3、在综合管理方面

研究经费管理、人工费用管理以及内控管理等都属于综合管理的内容,综合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不仅会影响企业的数据记录,对于企业内部员工的专业素质以及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高低等都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4、在企业经营方面

企业的经营管理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其中主要为项目活动的成本管理与其利润管理,虽然一个项目的成本与消费计算是由企业的其他部门负责的,但是成本的预算与控制都是财务部门进行管理的,财务管理部门必须对项目的成本以及利润进行精确的预算,并判断项目未来的经营状况与盈利情况,再进行决策,决定是否开展项目或者继续营业,因此,企业经营方面是财务管理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

三、影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因素

1、支持因素

影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支持因素主要为政府与法律的支持,自从我国计划经济时代以来,我国政府出台的政策主要重点扶持国有企业,对于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少之又少,不管是税收还是融资方面的政策都主要是有利于国有企业,在相同情况下,银行贷款总是优先给予国有企业,这导致中小企业在资金并不多的情况下生存难上加难,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收入与缴税金额等都占全国总数的大部分,然而其贷款金额却只占极小的份额,甚至有部分政府部门将众多的税主要摊派到中小企业。因此,缺乏政府政策支持是限制中小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2、管理因素

企业内部的管理因素主要分为管理模式与管理人员水平两大方面,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并不是独立工作的,其往往需要与其他部门相互配合与协调进行工作,只有各个部门认真配合财务部门的工作,才可以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同时,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较小,且资金不充裕,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往往也是企业的经营人员,因此,即使是招聘的管理人员,其专业水平相对于国有企业而言也是普遍偏低,企业的管理因素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3、组织因素

由于中小企业的经营权与管理权密切结合,因此,其管理制度往往不完善,管理者集权严重,在进行决策时,往往没有经过缜密的分析与集体的认可,同时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中,职位的设置不清楚,员工对于自己的工作内容认识不清楚,没有责任感,因此,在发生问题时,经常发生互相推卸责任的情况。同时由于中小企业特殊的家族式管理模式,其管理力度不强且管理范围不广,因此,对于企业内部的财务控制力度较弱。

4、监控因素

企业的监控主要分为内部监控与外部监控两大方面,内部监控主要是指对于企业内部会计目录的核算监控以及对于会计人员的工作监控,例如企业往往通过设置必要的职位形成管理人员之间相互牵制、相互约束的情况,而企业的外部监控则是指国家对于企业的监督,例如对于企业运行与缴税情况的监督,但是相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其监督力度往往不强,而且也更加随意。

四、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理念落后

目前,我国大部分国有企业的经济所有权与经营权都是相对孤立的,并且国有企业的控股模式一般都是绝对性的,而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却是极为独特的,即经济所有权与经营权密切结合,这是一种极其落后的管理模式与企业制度,导致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许多弊端,由于其经营者也是投资者,因此,在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时,就会存在企业财务的高度集权化以及家族化,对于人才的使用存在众多局限性,并且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对于财务管理缺乏充分的认识与理解,财务管理理念落后,使得财务管理发挥不出其本来的作用。

2、融资渠道单一

资金是企业运转的血液,没有资金,企业将难以维持正常的运转,因此,资金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自身资产较少,且融资渠道单一,一般主要通过银行贷款与外界民众的集资,但是由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有限,且内部担保系统不完善,因此,相对于国有企业,其更难获得银行的贷款,并且社会群众也更愿意投资风险较小的大企业与国有企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小企业发展缺乏资金,发展受限。即使我国已经建立了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系统,但是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过多,因此,融资渠道单一依旧是限制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3、职工综合素质偏低

由于中小企业自身发展规模较小,且其经营模式一般都为家族性的,同时由于资金等因素的限制,因此,相对于国有企业来说,中小企业中严重缺乏专业人才,大部分工作人员整体的综合水平较低,而且中小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与人力资源来对员工进行专业的培训,所以,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低、财务管理理念落后是必然的,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问题严重影响到会计核算的真实与准确。

4、抗风险能力薄弱

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一般表现为企业的经济结构稳定性以及对于项目风险的分析能力。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其项目风险分析能力极其重要,由于中小企业资金的局限性,因此,负债是其主要的经营方式,企业需要通过负债扩大自身规模,带来超额的利益,但是,负债也可能为企业带来危机,过度的负债会使得企业的经营压力偏大,一旦产业链产生问题,会使得整个公司的经营陷入困境,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破产的危机。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自身资金不足,并严重依赖负债,往往为了尽早收回资金,放弃了企业长远的发展,并盲目投资,同时导致资金的利用率降低,资金大量流失,企业风险很大程度地增大,但是由于其抗风险能力偏低,于是往往陷入了恶性循环中,企业往往在这样的循环中面临破产的风险。

五、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

1、更新管理理念

管理理念的更新需要具有全面性,不仅对于企业管理者需要进行理念的更新,对于其下层员工也需要进行管理理念的深化。首先,要让企业的整体人员意识到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充分认识管理理念的更新对于企业未来发展的深远意义;其次,员工应该在意识到财务管理重要性的同时,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认真做好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细节,全员参与企业的财务管理,每一个人都认真践行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最后,企业可以通过建立自身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声誉与名声,树立容易被大众接受的企业形象。通过对于企业制度、形象以及思想等一系列观念的更新,对企业的管理理念重新定位,提高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地位与重要性,以达到发展企业经济与壮大企业规模的最终目的。

2、拓宽融资渠道

伴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发展,2008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于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形成了致命的打击,但是,与此同时,我国政府也越来越加强对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制定并出台了关于发展我国中小企业的相关建议与政策,在相关建议中指出,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并协助中小企业完善自身的信用担保体系,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目前,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是发展中小企业的关键环节。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需要制定自身的信用制度、信用政策以及信用信息渠道来完善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同时,企业需要积极向银行以及消费者等展示企业内部信用的真实情况,尽量减小企业内部信用信息与外界信用信息的不对称性,并与银行建立长期合作的友好关系;另一方面,企业需要充分利用最新的管理理念与信息技术,升级企业的信用体系与融资渠道。

3、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由于财务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所以,企业的财务管理对于员工的综合素质需要有较高的要求,其会计人员需要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水平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学习能力。企业需要按照国家标准聘请专业的会计人员,并对会计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与考核,淘汰不合格的会计人员,加强员工之间的竞争意识,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建立一支专业的、高水平的会计队伍。

4、强化风险意识

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各种局限性,因此,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相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比较弱。企业的风险分析能力不仅表现在计算企业负债的风险性之外,还需要对企业做出的决策进行必要的风险分析,避免盲目投资带来的损失,同时,还需要杜绝企业之间的信用担保,以防止潜在的负债危机爆发。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应该强化风险意识,完善企业的抗风险系统,企业的抗风险系统的完善主要可以通过以下手段,第一,需要提高风险分析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与风险分析能力,同时还需要定期对其进行必要的培训与考核,以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水平与竞争意识;第二,充分发展企业资金,避免过分依赖银行贷款;第三,提高资金利用率,对于每一项投资都应该进行缜密的思考与风险分析。

总之,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中小企业应该乐观积极地面对金融风险,抓住每一个发展机会,做好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为中小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郭江伟.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J].致富时代,2012.01.

篇8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小企业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加快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很多中小企业组织机构不健全,管理水平不高,尤其是成本管理方面,中小企业技术起点相对较低,工艺、设备往往落后,高级专门人才不足,加之资金因素,很难实施全面技术更新,甚至没有完整的成本核算资料,对经济发展极为不利。因此,改善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已势在必行。

一、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

成本管理是企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成本管理现状并不令人满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成本管理现有的成本会计系统不够全面、完整。传统成本管理方法单一,构成简单,不能深入反映经营全过程,从而误导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其次,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中小企业成本管理人员分工较粗,往往采用简单的成本计算法,使得成本失实,成本信息的利用价值大打折扣。再次,成本管理的观念陈旧,缺乏市场观念、长远意识。很多企业仅仅将成本管理的范围局限于企业内部的生产耗费过程,而忽略了对其他相关企业及相关领域成本的研究与管理;仅侧重于短期内部效益,忽视了外部市场因素。

二、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现状的研究发现,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本管理方法不能适应企业自身发展,管理人才流失

据相关统计,我国目前只有少数的企业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而先进的作业成本法却几乎无人问津,多数的中小企业采用的是品种法、分步法等,但是这些传统的方法不能深入反映经营过程,不能提供各个作业环节的成本信息以及成本动因,不能提供决策所需的正确信息。

人才的流失是成本管理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不仅在一些企业人才配置很不合理,存在人不能尽其才的现象;还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一些因素,没有意识到或者没有能力聘请高素质的成本管理人才,使得成本管理无法形成先进的管理体系。

(二)企业技术水平不高,难以形成较低的成本

技术水平的高低对降低成本有着直接影响,为了保持企业成本的持续竞争优势,就需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不高,而且提高技术水平的愿望不强,一是资金问题难以解决,二是企业领导更注重短期经济利益。

(三)成本管理目标制定不够科学合理、缺乏全面长远意识

中小企业虽然营销渠道较短,由于促销活动频繁,人员费用过大,单位产品营销费用一般偏高;此外,行政费用也严重超支,这势必会增加企业成本。因此制定成本管理目标时主要依据企业内现有生产条件和技术标准,很少考虑到外部市场、顾客需求和同业竞争等因素,这种成本管理目标具有一定片面性,缺乏长远的战略意识。

三、解决中小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的对策

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是影响中小企业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中小企业产品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对于解决目前中小企业成本管理的问题,针对性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入先进的现代企业成本核算管理方法,健全成本管理专业队伍

在现代制造业中,间接费用的比重极大地增加,间接费用的结构和可归属性也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引入先进的作业成本法势在必行。作业成本法既是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成本计算方法,又是一种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它从企业整体出发,协调各部门、各环节的关系,要求企业物资供应、生产和销售等环节的各项作业形成连续同步的“作业流程”,消除一切不能增加价值的作业,使企业整体优化,确立企业的竞争优势。

领导对成本管理的作用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把成本管理落到实处,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层人员的培训。在中小企业自身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聘请具有高素质的成本管理人才,以引入并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成本管理体系,使产品的成本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的需要。

(二)提倡创新,提高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

一项新技术、新发明的应用所产生的成本竞争力远比我们通过内部挖掘潜力带来的竞争优势大得多,它不仅可以提高售价、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还可以提高效率、节能、降低耗损,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为企业带来可观的利润。通过不断创新,在产品质量、款式、性能和工艺装备上不断改进,即可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又可以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以保持企业的成本领先优势。

(三)降低非生产成本,制定长期性、动态性的成本管理目标

降低非生产成本,坚决压缩行政开支和市场营销费用,避免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尽可能地用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好的效益。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目标不应该只考虑成本本身,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成本的发生过程,需要将成本和与成本相关的因素联系起来加以考虑,这样才能制定出一个有利于降低成本、符合企业长期发展的成本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1]邱.作业成本法与剩余生产能力管理[J],会计研究,2004,(5)

篇9

2会计管理风险的问题描述

2.1目标的不明确定性大多数企业只是单纯的将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的目标,并不对本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准确的掌握理解,而且在发展过程中,并不制定准确有效的阶段性目标,使得企业的会计工作没有明确的目标,同时也丧失了动力性,这多企业的发展以及风险的控制均有很糟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的目标只是单纯的利润问题,将制约因素,企业环境以及竞争的形势均没有考虑在内,这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是很不利的。

2.2管理体制的不健全性由于企业发展方向不准确,管理目标不正确,企业的管理以及会计的管理所受到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会计的管理秩序混乱,以及管理体系的缺乏。由于管理体制的不完美造成会计管理的展开无法实现,管理秩序的不健全,也间接导致企业的发展目标的无法实现。市场经济在不断完善,会计体制也在不断完美,企业的发展空间也得以进一步扩大,然而某些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开始动用公司资金,使得会计人员工作量增加,公司的资金也无法周转,进而导致会计人员不再进行精确准确的工作。这种现象有损企业的管理,也造成一定的会计管理风险。

2.3管理手段的落后性很多企业会计管理者并没有认识到本企业管理的落后性,拒绝培训,仍然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沿用古老的管理方法,跟不上时展的潮流,同时会计管理者对自己的工作重视度不高,成为本企业发展的绊脚石,同时由于管理机制的不完善性,管理者对风险意识的薄弱性,使得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较弱,甚至导致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被淘汰下去。

3会计管理风险的控制方法

3.1风险意识加强会计管理者所担当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在企业的管理中,应起到领导的作用,因此在当今迅速的经济发展中,会计管理者应意识到风险的严重性和控制风险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自己,铜鼓这种途径,管理机制才能不断靠近完美,企业的利润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企业的发展也得以迅速。

3.2素质提升企业应持续不断的对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进行素质培训,法律学习,提升管理者的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使得管理者能够有效地控制风险,并且在面对风险的同时,能够将损失降到最低,使得企业得到最好的发展。

3.3审计体制的完善若想有效的控制会计风险,不仅需要保证信息的精确性,还需要将审计部门的职能加强,总结后可主要包括:审计部门应定期对会计部门进行调查工作;对会计的监督应是长期的。

3.4管理目标的明确企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会计管理。因此若想对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必须将企业的管理观念与会计的管理目标实现良好的结合,目标的确立必须符合本企业的发展状况,跟随时代的发展潮流,使得企业得以迅速发展。

3.5预警体系的建立为更好地控制风险,企业应积极利用科学技术,建立完善的预警体系。预警体系的建立往往根据企业往年的历史经验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因素进行预测,这并不能实现对企业的会计管理风险的有效控制。预警体系的完善应充分利用科学信息,先进的工具,以便更好的进行会计管理工作。

篇10

2.中小型企业相关概述

2.1中小型企业定义为了得到更加真实可靠地数据进行分析探讨,我们取巴彦淖尔市的部分中小企业代表进行实地数据分析。在接受调查的60家巴彦淖尔市中小企业中有70%为生产加工型企业,还有24%为贸易型企业,在调查的企业当中有八成的企业年收入不足5000万,员工规模主要集中在50到200之间。虽然小型企业的规模不大但确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好的发展空间。

2.2中小型企业特性

2.2.1企业灵活性好灵活性好是中小型企业相比大型企业的一个重要的优势,在有限的时间之内中小型企业能够快速的改变经营管理战略甚至是快速转型,这是大型企业做不到的现如今巴彦淖尔市正处于转型期间,将主要经济发展方向从农业转向工业,由于起步较晚,企业类型多为中小型。中小型企业的企业结构相比大型企业来讲较为简单,并不复杂,因此在各项事项的处理上很灵活多变,这个特性为中小型企业到来了不竭的创新动力,在各个行业和领域中中小型企业都在发挥它最大的潜能,与此同时相应的科技创新企业更是此起彼伏不断地推陈出新。企业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的现代社会企业的灵活性是致胜的关键,商场如战场,决策越为灵活便说明企业的战略转移越快,也就更加容易致胜。2.2.2企业规模小中小型企业的注册资金不高,企业的规模较小,因此小型企业的资金来源不是很广泛,资金的流动量不大,大多都是借贷的流动资金,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经营项目并不多,一般的中小型企业都是转向经营,企业的规模也没有能力去进行多元化经营与发展。

2.2.3缺少组织管理能力由于巴彦淖尔市的中小企业的资金量不够充足却大多中小企业都为独资经营体制,与相应的其他公司或者大型的上市公司基本没有合作关系,企业一般没有相应的专业管理团队,从而导致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不完善,在企业重大决策上缺少充足的经验。决策团队管理体制简单又便于信息的高效传递,但是却容易形成独断的现象。如果不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巴彦淖尔市的中小型企业将很难发展。

3.巴彦淖尔市中小型企业存财务会计部门在的问题分析

3.1现代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客观原因

3.1.1企业财务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巴彦淖尔市的经济支柱由农业转向工业的时间较短,相关工作准备不足,如此而来改革之后的各种小型企业财务管理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可能性极大,影响程度更为严重。其中影响因素有很多,巴彦淖尔市的相应政策与经济改革体制有着一定的磨合阶段,这使得一些中小型企业受到很大的影响,除此之外巴彦淖尔市的传统经济观念很难从人们内心替换,使得巴彦淖尔市的主流文化与现代工业经济相互排斥,更多的中小型企业在财务方面经受不住的考验尝试触碰法律红线,最后总是得不偿失。

3.1.2现代企业财务活动的复杂性在企业运作的过程中,方方面面都是离不开财务问题,一些中小型企业想得到长足发展的前提就是眼能够应对越来越复杂的财务问题,其中有合理的计划并运用固有资产与外部资金,处理好信用借贷是企业资金灵活运营的关键所在,另外合理投资是企业的发展前提,将中小型企业进行多元化发展是基本的生存之道,由此而来现代企业的财务部门总是经受着严峻的考验,社会经济体制越是复杂中小型企业的财务部门所承受的风险就会越高。

3.2现代企业财务风险存在的主观因素

3.2.1财务控制和分配不合理财务控制是企业资金运转的关键部分,现阶段巴市中小型企业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财务控制和分配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重要方面。首先便是资金的贮备与利用,很多企业不能够合理的进行财务资金进行分配,主要原因为财务机构的资金管理制度不完善,一些企业将大量资金存在内部账户而不将其合理的用于资金周转,导致资金不能够即使发挥运转的作用,浪费大量财务资源浪费。还有部分企业资金使用没有合理计划和安排,想用即用,导致资金没能够发挥最大价值,遇到突发状况后资金不能够及时的调配,最后造成企业重大损失。其次是企业没能够为消费者制定合理的消费赊欠制度,导致企业管理难度增加,许多外部资金无法及时收回,资金量不足导致企业无法存货,对内对外都不能安全有序的运行。上述弊端可使公司正常运转收到资金的限制,事态严重会导致整个企业生产链受到影响,严重可导致企业停产倒闭。

3.2.2会计监督体制不健全企业的财务会计监督体制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企业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但是监督程序和效果确实不尽人意,不仅仅限制在巴彦淖尔市,甚至全国所有中小企业有80%都存有相应弊病。首先内部监督顾名思义便是内部财政工作人员进行监控,很多监督人员切身利益环环相扣,所谓的内部监控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仅仅是走过场罢了。外部监控主要是国家注册会计师完成。注册会计师拥有监控权利,然而权利往往是被别人利用的工具,另外现代社会腐败现象极为普遍,外部监督注册会计师很容易被相应的人员贿赂,导致企业财政外部监督如同内部监督形同虚设。各种审计数据和报表形式化严重。

3.2.3财会管理人才缺乏巴彦淖尔市由于经济体制改革较晚,地处我过北疆地区,人才资源稀少,在巴市的部分中小企业中的财会部门中没有足够的财会专业人才从相应工作。很多员工在财会部门身兼数职,正规财会部门不同工作之间有相互监督的作用,相互环环相扣,然而部分中小企业却是反其道而行之,恰恰将不同的工作交给同一个人来处理,却失去了监督效果,更有甚者的是部分员工为企业在外部聘请的兼职员工,工作更是应付了事,走走形式。工作人员能力不过关,甚至有些人员没有相应的工作经验如何能够为企业做出正确的资金管理方案,如此下去必然会造成恶性循环,导致企业经济利益受严重损失。

3.2.4会计造假由于中小型企业对财会部门监管力度不够,并且没有完善的外部监管体制,导致企业内部的财会工作人员肆无忌惮,在企业的工资发放自己红利领取方面财会部门任意更改胡编乱造,甚至部分工作人员私自更改项目偷税漏税进行违法操作。私改账目甚至是伪造账目不仅是侵害国家利益,对于中小型企业内部如果账目信息有误会导致企业内部运行受限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国家相关监管机构的工作人员更有甚者与违法人员私下串通。造成国家和企业严重损失。

4.相关解决措施及方案

4.1关注政府政策等客观因素提高竞争力由于巴彦淖尔市实际情况较为特殊,因此政府的相关扶助政策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来讲至关重要,想将企业做好就要积极地了解国家以及当地政府的宏观调控,适应社会的必然趋势。在了解相应的政策之后需要企业在其内部做出及时的实际性调整,市场的变化方向便是企业的调整方向,另外主动去进行相应的市场调查,积极了解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根据消费者的消费倾向去改良自己的产品。另外中小型企业时机成熟后争取将企业多元化发展,扩大知名度,解决资金借贷困难等问题。

4.2主观调整

4.2.1控制投资安全系数准确投资是所有企业必备的致胜法宝,所谓的准确投资便是在安全投资中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资金是企业生存的血液,不仅要有足够的资金量,更重要的是拥有足够的流动资金。在中小型的企业中投资范围有限,因此安全性不难控制,首先就是对一些内部产品的投资,将新产品研制成功后推向市场推向消费者,然后是对生产产品的设备以及技术投资,技术投资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提升产品加工效率的关键,还有便是对企业员工投资,在人力资源投资过程中要有重点,不可盲目,其中技术人员要加大投资力度,另外要及时地在外部引进优秀的科技研发人才以壮大企业的综合实力,提高竞争力。

4.2.2加强外部监管力度在中小型企业自身监管能力较差,没有相应的专业团队进行合理的安排,从而就需要借助相关监管部门进行协调管理,国家相关部门进行严厉监管可有效地避免多数小型企业财会工作人员的违法操作,从而帮助中小型企业整理团队风气,形成国家监管、人民监督、企业管理的三位一体的财会经营管理制度。针对相应工作人员的违规违法操作要进行严厉惩处。

4.2.3着力培养专业性人才相关中小型企业应积极进入人才市场进行招聘工作,另外企业进入相应高校招收在校大学生作为企业的重点培养的专业性人才,在人才市场寻找资深专业财会工作人员,第一是利用资深工作人员制定相应的财务工作制度以及培养一支完善专业的企业财会团队。人才招入企业之后就是相应的管理和待遇,相应企业要有展业的人才管理团队制定财务工作人员培养计划,企业要大力支持与扶持,争取让有价值的人才留在团队内部。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财会工作监管制度,员工之间岗位设置过程中注意相互监督原则,企业主管领导直接进入参与监督管理,确保财会部门工作质量。

4.2.4构建合作平台国家机关的相关监管部门要在监督的同时与个中小型企业进行建设性合作,帮助各中小型企业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内部监管体制,针对违规甚至违法的部分员工进行严厉的处罚,对一些不配合工作的中小型企业撤销其经营权益,如部分企业没有条件组建自己的监管团队将由国家监管部门统一管理。国家机构在培养会计师等专业人才时要注意进行德才兼备式教育,另外在项目会总过程中要联合各个银行服务平台进行公开上税,公开内容包括公司年营业额以及上税金额。各个机构与企业经营环环相扣,只有共同努力建立出合格的财会规范制度,才能打造更完善的中小企业经营平台。

篇11

在以“经营顾客关系”为核心的企业,顾客不再仅仅是营销的目标和对象,而是营销的参与者,并且是启动和控制营销的决定者。顾客是企业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企业利润的源泉。经营顾客关系的目的就在于帮助企业与顾客建立一种双向互动的友好关系,把顾客培养成能够给企业带来价值的好顾客。经营顾客关系是时代的产物,概括起来说,经营顾客关系产生的背景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成长的极限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随着人口过度膨胀,对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阻碍制约作用,对社会生活也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因此,为了加速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实施了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控制人口增长,到目前为止已取得了很大成效。这表明新世纪人口增长速度将趋缓,人口数量将保持相对稳定。在这种情形下,对于众多的企业来说,追求顾客数量的增长已不可行,取而代之的应该是追求顾客质量的提高,而要提高顾客质量,企业就必须重视经营顾客关系。

目前,我们正处在商品丰富、多数产品市场饱和的后工业化时代,到处商品泛滥、型录充斥、卖场林立、品牌满天飞。以过剩为标志的买方市场已经到来,形成目前消费者对整个市场极度繁荣而眼花缭乱,再加上各种商品在技术、质量、价格等要素上的同质化而无从挑选,从而使顾客越来越挑剔。现在顾客绝不会因一个广告做得多而盲目冲动购买,这使得许多企业家都有这样的感慨:生意太难做了,顾客太挑剔了,赚钱的买卖太难找了。企业的营销人员只有提高顾客忠诚度、留住现有顾客,才能使企业摆脱困境,求得生存与发展。

2.竞争日趋白热化、全球化

伴随新世纪的来临及中国加入WTO,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全球化,企业经营者们逐渐品味到了市场竞争的酸甜苦辣,一些优秀的企业发现自己不再优秀,而另外一些企业则发现自己的处境更加艰难。

怎样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使自己屹立潮头呢?这成为厂商心中“永远的痛”。在产品越来越同质化的今天,技术更新日新月异,光靠差异化营销或技术营销、降价打折等老套的做法已无多大作用。新世纪企业间竞争的实质是对顾客的争夺与占有。如今市场上不再是以“市场占有率”的高低来一决雌雄,转而依靠“顾客占有率”及“顾客维系率”来衡量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在人口增长已达极限及商品泛滥的环境中,要获得顾客,只有从竞争者那里去抢夺,只有减少竞争对手的顾客占有率自己才能成长,而成功需依赖对消费者高度的关切,并发展突破性的工具与技巧,将与顾客的关系扩展至最大。

3.技术发展带来的变化

电子商务的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一方面使得消费者可以极方便地获取各种信息,消费者的选择性大大增强,主控权也已经掌握在消费者的手中,他们遵循的购买原则是“你的产品不是物有所值,我不买;你的产品不是正宗的,我不买;你的服务让我不满意,我不买。”总之,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挑剔,不再会盲目冲动购买一个并不熟悉的产品。另一方面,消费者由于有众多的选择而变得越来越喜新厌旧,没有品牌忠诚度,不会长久使用一个品牌的东西,他们希望经常换品牌,尝试各种新的产品。

4.消费价值观的变化

如今,随着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移,仅靠产品本身功能特点已很难唤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消费者的消费价值观已从理性消费及感性消费时代过渡到感情消费时代,现在的企业要明白:顾客买的不只是产品,他们买的是“经验”——产品包装、顾客见证、服务、公司形象和设计等,他们更看重在整个购物过程中的愉悦感受,尤其是商品的附加价值。“感受”好与坏,已成为当今买方市场条件下顾客购物的标准。一般来说,顾客在购买商品时并不是买它的价格和使用功能,而是要感受那种令人愉悦的“全新感受”。

在理性消费时代,旨在提高产品品质的质量管理战略得到超级发挥。在感性消费时代,旨在树立企业和品牌形象的CI战略得到了广泛应用。现在,消费者已步入感情消费时代,CI战略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企业呼唤新的战略诞生,以“经营顾客关系”为导向的企业战略应运而生,它满足了感情消费时代消费者的价值需求。

二、经营顾客关系给企业带来的价值

经营顾客关系理念是时展的产物,是应时而生的,它是公司或企业成功的致胜法宝。具体,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说来,经营顾客关系可以给企业带来如下几方面的价值:

1.提高顾客的忠诚度

这是经营顾客关系给企业带来的最大价值。在今天这个市场疲软的年代里,追求顾客忠诚度成为商业中永不过时的哲理。麦克尔管理咨询公司的副总裁鲍伯·威伦德说:“规程发生了变化,产品来了又去,今天的商业价值是以与顾客的关系来衡量的”。

提高顾客忠诚度可以给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与销售业绩。美国商业研究报告指出:多次光顾的顾客比初次登门者,可为企业多带来20%~35%的利润,固定顾客数目每增长5%,企业的利润则增加25%。顾客忠诚度的提高,不仅可以使顾客重复购买,而且可以产生口碑效应,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惠顾,使企业的业绩得以增长。

提高顾客的忠诚度还可以降低顾客的损失率,减少顾客的流失。据研究表明,公司减少5%的顾客折损率,所带来的利润将增长25%~85%不等。一家经营小额信贷业务的银行发展速度是同行的2倍,这样的业绩得益于公司把顾客折损率始终控制在5%以下,是同行业平均顾客折损率的1/2。

提高顾客忠诚度还可以增进企业与顾客间的友谊与交流,拉近营销人员与顾客的心理距离,并可从中了解到顾客的真实需求及需求变化,把信息及时反馈给企业,从而为顾客提供适时的服务,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

2.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新世纪企业竞争根源就是对顾客的争夺与占有,如果你能比竞争对手先一步与顾客建立良好的双向互动关系,真正关怀顾客,一旦顾客在你这里获得了高度的满足,他们就能放心地从你这里购买商品而不会被任何竞争对手“挖走”,使你在竞争中获胜。

因此,经营顾客关系会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之一,可以帮助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关系越牢固,企业的地位也就越稳固。

3.提升销售业绩及增加利润

企业致力于经营顾客关系,一方面可以留住老顾客,使顾客重复惠顾,增加购买次数与购买金额,这意味着由竞争对手处偷取市场占有率,从别人的手中赚取营业额,并提高市场占有率。企业80%的销售业绩来自于20%的关系户,一个老顾客比一个新顾客可为企业多带来的20%~85%的利润。另一方面可以赢得口碑宣传。在美国,20%~40%的银行新客户是通过顾客推荐赢得的。

除此之外,企业还可利用交叉销售来提升销售业绩。如果企业可以让只买一种产品或是品牌线上的某一类别产品的消费者来买两种,或是让只在一部门购物、或只在你购物中心的单一店面购物的来宾多逛一家店的话,你便可以从他们身上获得加倍的业绩。利用交叉销售提升业绩及维系顾客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亚马逊书店,该书店从销售书籍开始,紧跟着是销售CD、录像带,然后是芭比娃娃。

4.降低营销成本

据美国管理学会估计,开发一个新客户的费用是保持现有顾客的6倍。新顾客不仅开发费用高,而且成交机会也少得可怜。平均而言,将产品或服务向一位曾经成交的旧有顾客推销的成交机会却有50%。因此企业必须采取措施尽最大努力维系顾客,防止顾客流失。若是流失一名最好的顾客,企业要多花7~10倍的力气去寻找一名替代顾客,或找更多的普通顾客来弥补业绩及利润的损失。有家公司最好的顾客平均消费为3500美元,而普通顾客平均消费为275美元。该公司每次只要损失1名最佳顾客,就要找到13名普通顾客才能弥补那3500美元的业绩。想想看,这需要耗费多少成本啊。

5.提高企业对市场的灵敏度

经营顾客关系的前提就是要了解顾客,时刻关注着顾客的需求变化,顾客对产品的满意度,经询顾客意见,把顾客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及时反馈到企业顾客数据库中,企业对市场信息反馈越迅速及时,就越能有效地解决顾客的问题及抱怨等。更好地服务顾客,最重要的是还能挖掘潜在的需求,开发出顾客乐于接受的新产品或新的服务项目。

三、如何经营顾客关系

1.搜集顾客数据,建立顾客数据库

在开始接触顾客前,要通过市场调查等途径了解顾客,搜集顾客的有关数据及信息,顾客数据库一般都必须包含这样的信息:顾客是何许人也,顾客想付多少钱,顾客现在使用什么样的产品,目前的趋势怎样,顾客寻求什么样的特性和利益,顾客从何处购买,顾客为何选择我们的产品而不选择别人的,顾客的欲求是什么,何时会有欲求,如何才会有欲求及肯花多少钱来满足欲求等等。企业收集到数据后,还要对数据进行检查、挑选、巩固和更新,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真实性与及时性。

2.识别、挑选顾客

经营顾客关系理念着重强调的一点就是“定义你的顾客”。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你的顾客,也不是所有顾客的忠诚度都要提高,你花费九牛二虎之力关注的只能是可以为你带来效益的顾客。企业要争取的顾客应当是能给企业最大启发的顾客;是教导企业如何超越现有产品和服务,提供最大附力口价值的顾客;是能提出挑战,让企业想出办法后也可以嘉惠其他人的顾客。

企业可以通过RFM分析法、同归分析法、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工具从顾客数据库中挑选出对企业有价值的金牌顾客和潜在目标顾客群。

在识别挑选顾客前务必对顾客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且要视自身及市场竞争状况等条件而定,切不可好高鹜远,盲目求多求大,把所有的消费者都视为自己的潜在目标顾客,要仔细分析顾客需求及其购买模式与消费偏好,集中力量经营一个或几个细分市场。

3.与顾客接触联系

大部分的业主认为,关系建立的过程始于第一次的交易及为资料库获取姓名的行动上。事实上,企业在与顾客进行第一次接触时,要做的应当是了解顾客,知道顾客是谁,购买满足了什么需要,以及产品或服务有什么利益可以让顾客感到兴奋,顾客还有什么未满足的需求及不满的地方等。

如果企业想与顾客达成交易或与他建立长期的关系,第一次接触务必要给顾客留下良好的印象,为此就有必要在顾客身上多下点功夫,接触管理也就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接触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头戏,要做好这项工作关键是要管理好接触点的员工,确保每一个接触点传达的信息一致性、利益一致性及服务的统一性。因为真正的决胜,发生在第一线员工与顾客面对面的那一刻。一个汽车制造商曾计算过:经销商的服务部门每销售100万件产品,就能与顾客产生500万次的接触机会。如果这其中的一些接触效果不佳,反过来将影响顾客对你的产品的接受程度。如将损的部件迟迟不到,各处的服务标准不统一,或对顾客的不满置之不理,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与顾客的关系。

除了可以通过接触管理取得初次接触的有效性外,也可以通过非销售性沟通和向顾客提供免费服务、保养、小附件等方式来减少顾客心中的疑虑,最重要的是可以建立潜在顾客对企业的信赖,这样顾客才会来买你的东西,从而取得初次接触的成功。同时也可以通过免费试用,提供五条件退款保证,借助于知名顾客的使用事实来增加顾客的信赖,展示公司的实力以及对此项产品或服务的关注等途径来降低顾客购买的风险,以达销售及建立良好关系的目的。

4.维系巩固顾客关系

顾客维系的秘诀就在于与顾客建立一种有价值的永久关系。顾客若要与其他公司拥有同等的关系,必须耗费成本重新发展关系,这是成功最重要的秘密。企业若想与顾客长期合作交流,必须让顾客从这种关系中受益,得到一种独特的、附加的价值。如果业主能持续让顾客对其购买的决定感到满意,顾客就会一直购买其品牌或在其商店里购物,要不断地让消费者有这样的感觉:只有购买这个品牌,才会得到额外的价值,这是别的晶牌办不到的。

建立持续性的对话,了解顾客的关系中到底看重些什么,由此创造规格化产品及服务的组合,以增加附加价值,由每一次的接触或是从顾客的角度进行正面沟通,便能将提供给顾客的价值扩充至极限。

篇12

现今,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市场竞争日益剧烈,作为中小企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步,就必须不断的完善企业的管理体系,财务管理作为企业正常运作的核心内容,在企业管理中占有重要的作用。然而企业对财务管理的认识还不够健全,使得企业的财务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因此,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措施。

一、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的中小企业都是私营企业,因此,在企业决定重要事务的时候,都是由老板的个人意愿来决定的,这就使得企业的的发展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并且这些私营的企业大多都是对销售要求较高,而对理财却不够重视,总是盲目的认为,只要企业的业务量够大,就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质量,企业的质量和企业的内部管理,甚至和财务管理都没有多大的联系。并且,有些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意识不强,使得他们还是沿用以前传统的管理方法,使得企业跟不上市场的发展需求,企业失去监控的力度,从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2.中小型企业投资能力弱,缺乏科学性

作为中小企业,他们大多的资金来源都是来自于金融机构和银行的支持,但是一些金融机构觉得中小企业资金不够雄厚,没有稳定性,因此,不愿意投资和借款给中小企业,这就使得中小企业的投资能力较差,缺乏科学性。而且就算一些金融机构或者银行愿意借款给中小企业,他们也会开出比其他大企业高的贷款利率,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小企业的成本。除此之外,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较小,所以大多都是看重眼前的短期目标,为了能够减少他们投资的风险,他们都是希望尽最快的速度收回投资金,所以很少考虑扩展自身规模的情况,造成中小企业一直停滞不前,无法真正的提高企业的效率。

3.管理薄弱,内控不严

中小企缺乏一套完整的资金管理制度,对资金的去向没有严格的把控,从而造成资金出现闲置或者不足的情况,并且企业的资金在周转的时候,会出现周转缓慢的情况,使得企业回收资金困难。此外,中小企业没有安排专人负责资金的赊销政策,因此,使得应收账款无法及时的兑现,以致形成呆账和死账,而且一些企业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不够到位,当出现资产变少的情况,却无人追究,使得原材料、半成品出现资产浪费的情况。企业内的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较低,有些甚至不是财务专业的人才,这就会造成财务管理力度不够,使得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出现混乱的情况。

二、解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1.应全方位转变财务管理理念

财务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企业的每项财务活动都是由人发起、操作和管理的,其成效如何主要取决于人的知识、智慧和努力程度。因此,在财务管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财务运行机制,强化对人的激励和约束,调动企业内部所有员工都参与到财务管理中来,形成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作用。作为企业管理层,应以身作则,要及时的转变财务管理理念,树立财务管理意识,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在制定财务管理的目标的时候,应该和企业管理的目标保持一致,并且要对企业管理体制和机制进行创新,切实发挥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核心的理念,把财务管理贯穿于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当中。企业要聘请具备专业财务管理素质的人才,来强化财务管理在资金筹集、投放、运营及收益分配中的作用,并且具备承受和消化冲击的应变能力,以此来不断的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使中小企业能够一步一步提高自身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2.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作为当地政府应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帮助中小企业缓解融资的困难,并建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和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高融资的能力。各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加快完善符合中小企业融资特点的金融服务体系,对于一些在金融机构借款的中小企业,要给予他们适当的补助,减少中小企业的资金负担,要进一步深化银行业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建设一批定位于与小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小型金融机构,鼓励银行对中小企业开展融资的信贷业务。除此之外,中小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和市场发展趋势,及时调整经营战略,深入推进技术与产品创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冲击能力,尽快满足必要的授信条件,提高企业的信用度,从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

3.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财会人员的管理素质

近两年来,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混乱、账目不清的情况时有发生,想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该加强财会队伍的建设,使财务人员具备财务管理的意识,要求会计人员持证上岗,让财务管理人员参与到企业的各项决策当中去,让他们明白财务在整个企业管理当中的重要性。要加强财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不断对会财会人员进行各种形式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积极传授会计职业道德知识,通过树立先进典型,促进会计人员自觉规范会计职业道德行为。同时,紧密结合现实举办一些违反财经法纪及经济犯罪案例分析讲座,使会计人员从中汲取教训,自我对照和自我调整,增强对各种不正之风的抵抗力。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改善企业的财务管理状况,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总结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工作在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起着决策和参谋的作用,但是想要做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就应该建立完整的财务管理体系,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并且能够及时的根据市场的动态和企业的实际情况来采取解决的对策,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中小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竞争力,实现企业预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