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鉴赏论文范文

时间:2023-05-08 18:14:30

引言:寻求写作上的突破?我们特意为您精选了12篇中国画鉴赏论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成为您写作时的参考,帮助您的文章更加丰富和深入。

中国画鉴赏论文

篇1

井上靖(1907-1991)是日本当代文坛巨擘,也是具有国际影响的大作家,被日本评论家誉为“置座于文坛顶峰的大师”。井上靖还是一位热心于国内、国际文化事业的活动家。他担任过日本文艺家协会理事长、日本笔会会长、第四十七届国际笔会东京大会运营委员长等职。他更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热衷于中日文化交流事业,为了促进中日友好与文化交流,曾多次访问中国。1980年井上靖接替中岛健藏担任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为促进中日文化、文学交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国

井上靖青少年时期便受到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对中国与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在与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进行座谈时便提到他读中学时,学校开设有汉文课,学生必须背诵杜甫、白居易等人的代表诗作,而且当时他们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并不是用上课的形式,而是自然地深入其中,受到熏陶”[1]。如果说中学时期的井上靖,对中国文化是一种不自觉地被动地接受,那么他进入大学后,对中国史籍的涉猎则是从个人的喜好出发,一种有选择的主动接受了。大学期间,他阅读过中国的《史记》《汉书》以及《后汉书》等历史著作。在其《明妃曲》的开头有这样一段话:

我在学生时代,曾经有一个时期被匈奴给迷住了。“被匈奴迷住”这种说法也许有点可笑,不过,我读了《史记》、《汉书》、《后汉书》中出现的有关匈奴的记述之后,的确对匈奴这个古代亚洲北方的游牧民族的思想和生活发生了近似于共鸣的关心和兴趣。[2]

我们没有必要将“我”与学生时代的井上靖等同起来,《明妃曲》作为小说也许不是最优秀的,但是它却揭示出青年井上靖的心路历程,表现出他对中国,对中国西域的一种执着追求与憧憬。

谈到中日两国的交往和相互影响时,井上靖说:“我国同中国地理位置毗邻,从古代起就受到过先进的中国文化强烈、持续的影响。正由于此,促使我国国民历来关心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3]而在《心的文化》一文中,他更明确地指出:“成为日本文化最深根源的,无疑是7-8世纪从中国大陆传来的学问、艺术、文化,虽然是广义的文化,但它成了日本文化的基础。”[4]这也许是作者钟情于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原因。

井上靖受中国古典文化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其思想上。他说:“至于我们究竟从中国古典中获得了什么?真的不知道怎样才能确切地表达。我认为从中吸取了非常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所谓的人生最根本的思考方法。”[5]他多次提到对《论语》中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的思考,可见这句话对井上靖思想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在自传体小说《北方的海》中他就提到了这句话对中学时的他的影响。他在创作以“逝者如斯夫”为主题的小说《化石》时,因病魔缠身怀疑自己患了癌症,《论语》中的一些语句成为他战胜病魔的支柱。而当他真正身患绝症躺在病房中时,正是孔子的魅力及其对事物执著的意志促使他完成了他人生总结般的作品《孔子》。

而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景仰,也激发了井上靖的想象力,促使他以中国历史为题材,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历史小说。1950年,井上靖因小说《斗牛》获芥川奖而正式步入文坛,潜心创作。也就是在这一年,井上靖开始了他的中国主题的创作,以中国历史为背景的短篇小说《漆胡樽》便是这一年创作的。1957年,叙述高僧鉴真东渡的事迹,歌颂中日两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友谊的《天平之甍》的问世,掀起了井上靖中国主题创作的,随后,井上靖先后创作了以班超为主人公的《异域人》,描写楼兰小国兴衰,极具西域风情的《楼兰》,描写成吉思汗东征西讨纵横天下的《苍狼》等十六部以中国为背景的小说。

井上靖在这些以中国历史为题材的作品中,或是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中日两国之间历史悠久的文化交流,歌颂中日两国人民悠久的友好历史;或是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化的描绘,勾勒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化而爱好和平的文明古国中国的形象。这些作品,对于战后的日本人来说,可以使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了解日本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对于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日本著名学者德田进便认为《孔子》“这部作品使那些读过或未读过《论语》的人,都能把孔子作为中国的代表人物来理解,所以井上靖塑造的孔子,使读者心理得到了充分的满足”[6]。井上靖在这些作品中,倾注了他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礼赞之情,倾注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和对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真挚愿望。他通过这些作品的创作,“在中日文化之间,架起了一座美丽的虹桥”[7]。

(本文为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0wlh41;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9c900。)

注释:

[1][5]周发祥编:《中外比较文学译文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

[2]井上靖著,赖育芳译:《永泰公主的项链》,北京:作家出版社,1988年版。

[3]井上靖:《中国美术和考古·序言》,日本六兴出版社,1977年版。

[4]井上靖著,周世荣译:《日本人与日本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篇2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190-01

美术是学生了解艺术、陶冶情操、提升素养的重要课程。国画历史悠久,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和中国古代美术的典型代表,是教师引导同学分享历史文化,积极参与本国文化传承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国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受制于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方式,不利于美术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自身艺术技能的提高。国画教育往往以传统方法为主,内容单一枯燥,绘画技法复杂,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小学生创造性和艺术天性的发挥,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小学生对国画的持久兴趣。如何将小学生国画教学与小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开发其潜能,发展和张扬小学生的个性,让他们画出能够充分表达其内心的、属于自己的画,从而让他们更广泛、深入地了解美术,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成为国画教学实践中人们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

一、结合实际,善于引导

教师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需要根据小学生的心智特点及实际能力选择国画教材,初期以讲授小学生容易接受并能通过简单联系加以掌握的国画技术。针对国画知识中理论性较强的内容,需要教师注意转换成对于学生通俗易懂的语言实施教学。同时需要注重国画的审美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并考虑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小学生的积极性,拓宽教学内容,促进小学生发散思维,必要时还应考虑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二、体验美感,增强兴趣

教师利用简单的国画技法为学生展现国画的独特魅力,增强学生学习国画的兴趣。例如在国画课程开始前,教师利用画笔勾勒简单的水墨线条,形成学生所熟悉的动物图案,使学生感受到国画简约而不简单的文化内涵。又如,教师在绘画开始前为学生展示调和水墨的方法,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国画的独特美,勾起小学生对国画学习的兴趣,同时带领学生进行国画兴趣练习,使学生在兴致高昂时加以练习。

三、掌握技能,训练技巧

学好国画离不开扎实的基本功,教师应着重对学生进行国画基本技能的训练。首先是绘画中的握笔姿势,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手把手的训练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这对于学生国画绘画的长远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其次是训练学生笔墨技巧,用笔技巧主要是创作中的毛笔绘画方法及蘸墨方法,用墨技巧则是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在实践中观察不同墨色的差异及使用方法,并通过对比的方式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不同的笔墨技巧所塑造的国画艺术效果。

四、学会鉴赏,热爱国画

学会鉴赏是学生艺术素质提高的重要标志。在小学的国画教学中,对国画的品鉴是更高层次的国画学习,美术教师在国画鉴赏过程中引导学生多学习历史上国画大师的作品,在欣赏中不仅开阔了小学生艺术品鉴的层次,增加人文素养,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审美水平和精神境界。不仅如此,对国画的鉴赏更是对我国民族穿透文化瑰宝传承和保护的重要途径,欣赏名家作品,提升小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由此更加热爱国画学习。

五、小结

国画博大精深,是美术教学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加强小学生国画教育,将会对小学生知识面的拓宽、想象力的丰富,形象思维的发达、创造能力的增强都有好处。因此,教师在小学国画教学中应根据小学生特点,发挥小学生的个性,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更多的创新,让小学生热衷于学习和表现国画,并使其创新精神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得以升华。

参考文献:

[1]谭国恩.全球化背景下中小学中国画教学的现状与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侯令.美术教育和人文精神的涵养[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篇3

线条是构成绘画艺术视觉艺术形象的最基本的语言,无论是中国画还是西方油画,最初都是用线条造型。无论是最远古的岩洞壁画,还是现代所谓的前卫艺术绘画,我们都能够在绘画语言中发现线条的存在。线条,是大自然的事实,激发了人类的创造,千万年来启发了人类的艺术,影响了人类的思维,改变着人类的生活。线是既古老又现代的艺术表现形式,线是最简单最直接地能用来划定范围和组成形象的手段,是能将物象转换出意味并能直接体现情感的符号。线条在绘画中的具体运用,是千变万化的,反映了画家们的各种品性、旨趣,同时也能传达出细腻而又丰富的意蕴和情感。

一、线条的形式

线条的基本形式是直线和曲线。直线又可分为水平线、垂直线、斜线三类。水平线常用来描绘舒展、开阔、深远的场面,表现宁静、平稳的感受;垂直线令人产生伟岸、挺拔、庄严、宏大之感;斜线则表示激荡、运动、危急、冲突,等等。曲线有圆线、螺纹线、波线等,曲线与直线相比,具有柔和、流动、变化、优美等特征,圆转、流畅的曲线,给人秀美、典雅、和谐的视觉美感。

二、中国画中的线条语言

中国画是一向强调线条的审美价值的,把线条作为造型的最基本的手段,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历来的中国画,可以说都是线条画。现代著名画家潘天寿说:“画者,画也,即以线为巢,而成其画也。”在中国画里,线条的长短粗细、疏密干湿、刚柔肥瘦、轻重缓急、曲直畅涩……各有奇妙,传达出无限丰富的感情层次。

中国画的质感、明暗,也都是用线条来表现。中国画家重线不重形,重墨不重色,以水墨线条来表达画家的个性、气质、人格和风度。水墨线条中贯注了中国艺术的精神。中国画讲究“骨法用笔”,骨法是指物象的轮廓,用笔主要指的就是线条。宗白华解释说:“骨法用笔,就是运用笔法捕捉物的骨气以表现生命动向。”也就是用线条描画出图像,以表达万物的节律、艺术家的心灵。

在中国,绘画理念出于文字、书法、哲学、心灵感悟与绘画层层的融合,使得绘画更加“综合”起来,同时表现出诗意化、哲理化、书写化、写意化,等等,不断地提炼着、升华着绘画的智慧性和抒情性。下面就在线条是运用的比较出色的吴冠中绘画为例对线条的艺术美进行分析鉴赏。

吴冠中《双燕》

吴冠中的绘画线条在传统与现代以及中西融合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成就,吴冠中的线,时而在风中自由飘荡,时而又像空中迅即拂过的轻烟。在他的某些老树作品中是用交错重叠的毛笔线条构成的形象;在他的一些讲究构图的作品中线条把通常是正面描绘的平块而连接起来。在这类作品中如《双燕》及《邻屋》,画面上准确的直线与精致的构图比例产生了有条不紊的排列效果。又如《小巷》的线条,走向更为奇特,使平面扭曲。这种中国式的变形更接近于欧洲的表现主义派。

三、西方绘画中的线条语言

伟大艺术家达芬奇曾经这样概括绘画中的语言形式:“绘画科学首先是从点开始,其次是线,再次是面,最后是由面规定着的物体。在点、线、面、体中,线具有特殊的地位。”法国古典画家安格尔更是认为:“线是绘画的主角。”他的绘画中非常重视线的运用。

众多的绘画大师在运用不同线的基础上向再现生活的艺术形式演进,把线条当作再现对象特色的一种手段。例如绘画大师波提切利的作品中线的作用非常的明显,运用比较清晰的线条来表现轮廓、衣纹和结构,他注重运用线条的形式、韵律表现内在的情绪,所有的线条都充满了动感,形成一种形式趣味,强化了线条在形式中的表现力;如图《维纳斯的诞生》,画家独具匠心的安排人物的布局,充满曲线妩媚的维纳斯与连绵不断的线条组成上扬的头发、随风飘逸的纱衣产生有连续的呼应,略带忧伤的女神在波浪起伏的线条中被充分的表现。波提切利作画时的强烈情绪赋予每个形体以独特的气韵和生命,每一根线条都充满了活力。

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

四、绘画中线条的情感因素

艺术从它的怀胎之初就已经将线条作为绘画的表现形式之一,绘画艺术经历了种种风格与形式的变换,线条也从原始的洞窟壁画开始经历了从记录事件到刻画物象的形体,再到完全“解放”自在地传达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其表达情感的功能在缓慢而又不断的拓展之中。

看似简单的线条竟然有着如此的情感表现力,在现代艺术理念赋予线条更多的美感和时代感的今天,当代画家应该以更多的热情和思考关注线条与其构成的视觉图式,探索出更具表现力的线条来传达我们人类多彩而又丰富的情感生活。

参考文献:

篇4

2009年始我校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课堂转型视阈下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实践研究”的研究任务。除了艺术课堂这一主阵地之外,我校各学科都在探索如何在学科上渗透艺术素养教育,主旨即是要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探索如何在学科课堂上渗透艺术素养教育成为我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下面就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如何进行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

一、艺术鉴赏及其能力培养的意义

文化是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的记载,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是构建和谐社会、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上层建筑领域的桥梁。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机构,人才的素质应该是综合型的。艺术素养的形成,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都是素质教育的内容。在历史课堂的教学中,在完成知识目标的同时,进一步进行艺术素养的教育,既是实践我校的课题研究,也是贯彻新课改理念的体现。帮助学生加强艺术的深层次认识和情感体验,进而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以及综合素质。

高中历史学科在内容上涉及文化史较多,在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可以对学生进行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了解和感悟我国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以及异彩纷呈的世界文化。高中历史学科的新课标强调历史教学要让学生了解中外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及相关人物等历史内容。从这点出发进行艺术教学,使学生掌握和了解人类思想文化层面的发展轨迹,了解历史进程的基本特征;强调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关注学生艺术鉴赏水准的形成和提高;帮助学生理解文化传承、交融和创新的意义。

二、在教学中进行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

高中历史必修3中是文化史,课标对这一教学内容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探讨思想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影响,正确认识人类精神生产与经济活动及政治现象之间的关系,进而认识到思想文化的进步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的不可忽略的巨大影响。本册教材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汉字、书法和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特别是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以及中国悠久的文化艺术,从而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增加艺术素养。

1.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鉴赏

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体现在多媒体方面,多媒体具有直观、适时、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等特点。所以应用多媒体成为各科教学的首选,用以提高教学效果。在高中历史必修3的教学中可以选择利用多媒体再现,以视觉、听觉整合的形式,使学生领略艺术的价值和美感。

比如,在“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现那种精美绝伦的古代书法作品和经典的戏曲作品,在视听效果极佳的环境下,学生通过欣赏从而提高鉴赏能力,形成高品位的艺术素养。我国历史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积淀了丰富的华夏文化,从书法的艺术方面就可以看出,比如文字的进化正是体现了文明的程度,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演变,如果不是通过多媒体,很难让学生有一个全面而直观的了解。汉字的间架结构,是那么美妙绝伦,在书法家的手里,不是写字,是作画。起笔、运笔,无不体现出艺术性,每一个撇和捺,都是书法家的艺术设计结果。我国的国粹京剧艺术,更是我国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唱、念、做、打,一招一式无不流露出精美的神韵,如果不是多媒体的帮助,学生单纯听教师讲解,那么无论如何都没有直接观看的效果好。所以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京剧片段,进行适当地引导,让学生在欣赏中体会京剧的艺术美,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品位。

2.阅读感悟提升艺术品位

艺术素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艺术也是多元化的,文学、音乐、书画等等,都是提升人们精神生活质量的载体。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和艺术形式,形成学生头脑中的艺术元素,从而提升艺术品位。阅读是一种好习惯,在这一点上,历史和语文有一种相通。历史教材的文本以及教材知识的外延都需要学生通过文字去阅读和理解。我国是古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悠久的华夏文化,醇育了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古典诗词、古代的文学名著,无不体现着我国文化的精良,特别是古典文学的内容,学生只有在细细的阅读中才能感悟古典文学的艺术美。在进行这一部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语文学习,在语文学习的基础上,去品读和感悟古典文学的艺术美。尤其是古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学最亮丽的一部分内容,一句诗词便是一幅画卷,其文字的精练和概括,匠心独具,美轮美奂。通过阅读,了解我国古典文学中诗、词、歌、赋的艺术形式,每一种文体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美。

高中生的文学阅读基底是比较厚的,所以在此基础上讲授古

典文学史,让他们再重新阅读回味,在进一步的阅读中品味和提

升。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古典文学的不同艺术形式,了解古典文学名家及其作品。鼓励学生从多个层面掌握古典文学的内容和创作形式。在阅读中提升自己,感悟古典文学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学家的精神世界和对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学生在品读中也拓宽了知识视野,提高了对文字的鉴赏能力,提升了文学艺术的水准。比如,在网络上搜索名家的作品,然后选择一些经典,特别是经过现代朗诵家朗诵的作品视频给学生播放,从而让学生感悟到文字的艺术魅力和古人对文字运用的那种登峰造极的程度。

3.欣赏领悟提升鉴赏品味

如,在“笔墨丹青中国画”一目的教学实践中,应该让学生明确中国画是我国特有的文化艺术,引导学生欣赏国画,了解国画的创作特点,甄别西洋画和国画的区别,体会中国画在作画材料、题材、表现技法、艺术风格等方面所独具的特点,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艺术发展史。教师可以展示我国画作中的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的著名作品,让学生欣赏,体会画家绘画时的心情,体会画笔的精妙运用。

在有关“19、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内容的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西方的音乐创作及音乐作品,通过聆听音乐的音频资料,了解西方音乐创作的历程。学生在聆听中就实现了欣赏的目的,因而也提高了对音乐艺术的鉴赏能力,提升了艺术素养和艺术品位。

在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途径是多方面的,意义是重大的。教师只有明确教学的重点,才能够针对学生的实际采取必要的教学手段,从而实现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目标。让学生对文学、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各种艺术形式都有所了解,对各种艺术形式的发展都有所掌握,在学习中、在欣赏中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鉴赏品味。

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课堂转型视阈下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实践研究”论文(课题批准号GHB093192)。

参考文献:

[1]陈淑英.浅谈新课改下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问题[J].新课程:上,2011(03).

篇5

中国画是个博大精深的体系,已经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画不仅保持而且发展了自己独特的美学思想,造型特点和各种笔墨技法。任何完美而精湛的思想和技法的形成,都不可能由某一个人完成,虽然他可以是个集大成者。但却是集历代前辈创新思想和技法之大成。因此,中国画美学思想、造型理论和技法所取得的如此辉煌的成就,是历代智慧继承和发展的结果,而这一代代的延续,只能由教育来联接,即传统美术教育的师徒传承教育。

近年来,国学热的兴起虽然给中国画带来了些许光明,但是中国画教育的发展,受历史的局限与工业化社会的激化,越来越偏离中国艺术精神的本体,无论教育观念还是教学形式都表现出与中国画优秀传统的异化趋势。要么是用毛笔解决素描问题的西画式教育,已经失去了中国画的精髓;要么是临摹、临摹、再临摹的“依葫芦画瓢”,这样的复制古画,没有时代特征,中国画很难得到发展;要么是彻底抛弃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与美学思想,这样的创新完全没有了中国画特有的艺术语言,超出了中国画学科的范畴,显然已经不是中国画了。过分强调创新与矫枉过正的中西合璧的背后,是中国画审美标准、批评传统与法则、笔墨气韵以及赖以生存的经典元素(笔墨、线条等)等的缺失,并且催生了艺术创作的浮躁心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对传统艺术的忽视和教学方向的错误,导致中国画研究的学术性和教学质量普遍降低,造成中国画教育发展的困境。

中国画是一种从表现手法到审美理念体现着中国人生存状态、审美追求、思维意趣、原生品性,蕴育着中国艺术精神的艺术样式,其形态即指包括作画材料、器具、样式、风格在内的,有着体现中国技术运用、组织结构,以及依存着的思维框架的整体形态。当代高校中国画教学范畴当然应该针对广义的中国画。广义的中国画,包括晋、唐、宋、元、明、清,所有能体现中国艺术精神的所有绘画。其中,不但包括水墨的、写意,还包括色彩的、工笔的。继承传统艺术精神也不应该以画家的身份做选择,所以广义的中国画,也应该包括壁画、中国民间绘画等。今天中国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就在于传承优秀的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当代高校中国画教育的目标,就在于通过对经典绘画的教学,使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得以更加广泛的继承、传播和发扬。

二、当代中国画教育的现状

现如今中国画教学的现状是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期间临摹作业水平还可以,但自身创作,对临摹学习的知识灵活运用却很不足。学生学习上很“机械”,虽然了解了一定的“线基础”,但是却不会进一步运用从而造成学业上很难提高,时间一长会觉的上课内容很“古板”“枯燥”,无法深入。从而很快转移学习兴趣,这样不利于教学的发展,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也是很不利的。再加上由于商品经济对社会的冲击,现代的学生不可能穷经皓首安心于纯粹的书画研究之中,生存的压力使得一部分学生往往将学习美术仅作为谋生的起点(文凭),而不在于艺术的追求,在此背景下传统中国画逐渐丧失了其传统的文化语境和精神内涵,使绘画商业化和庸俗化。绘画工具和绘画心态的改变给中国传统绘画教学及其创新带来了挑战,传统文化语境的缺失使中国传统文化步入了濒临灭绝、走向消亡的危险境地。

对于中国画教育来说,其课程体系注重“营养均衡”,要求学生要修很多科目的课程,多个科目的必修占用了主干科目的学习时间和经历,尤其是高等师范院校的中国画学生都有“万精油”的通病。由于高考加试科目的限制,导致学生进入高等院校后,绘画专业或涉及绘画的专业(如美术学)的课程设置也必然包含素描、色彩、速写这些课程,这就导致学生在进入高校前后都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素描和色彩上,再加上传统中国画艺术文化课程教学较少,导致学生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缺乏修养。美术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一直以来都是以美术史,美术概论、艺术概论以及艺术美学等作为主修课程,但文化课程例如中国历史、哲学、古代文学、书法、篆刻以及传统中国画论的教学与研究则是非常薄弱,中国教学与科研滞后于创作,反过来又限制创作水平的提高,高校毕业以后踏入社会的美术教育岗位的美术教师,由于受自身理论修养的限制,在从事艺术评论与鉴赏时很难再得到深入和提高,进而影响下一代的知识体系。正是这种普遍在理论上的“贫血”,才形成艺术教育质量下降的恶性循环,导致学生一代不如一代。

三、当代中国画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位美国画家曾对刘汝醴先生说:“对于中国画的发展,必然根植在中国艺术传统的基础上,脱离传统的发展,我看只能是瞎发展。”潘天寿先生早在1963年就告诫:“创新离不开中国画的传统和特点。中国画讲究传统笔墨技法,讲气韵和线的应用。只强调创新,不重视传统是片面的,只讲传统,而忽视创新,是守旧复古,也是片面的。创新应在学习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充分发挥中国画的特点,保持中国民族特色不是要我们走古人走过的老路而一成不变。陈陈相因,甘为古人的奴隶,绘画就永远没有进步。”潘先生一席话,实际说出了,中国画在求发展过程中要牢牢把握的道理。

中国传统绘画的优秀传统是要传承下来的,中西文化的冲突已经成为民族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西方思想主导艺术发展方向的话语权,西方艺术潮流也己经成为中国新文化艺术的主要营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载体之一的中国画,从哲学、民族、文化、心理等多方面与西方文化及其教学方法、手段都有冲击、碰撞。面对历史的变迁,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在继承中出现断裂,我们只有把中国画的教育放到整个中华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才能保持它的民族性与经典性。在开放的中国文化市场环境下,要正确认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处理好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在中西文化大交流的历史背景之下我们必须要重新归置中国文化结构,复兴民族文化大业,建设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画教学体制。这就要求中国画的教学应该在中国传统的哲学观、美学观、方法论的理论指导之下,结合现代美术教学、绘画实践以及其他一切文化成果来进行。这就要首先肯定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要对传统进行深入的研究,对传统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对中国从古至今的画论和画评也要认真研究、读透。中国画是开放性的,要有吐故纳新、包容接纳外来文化的胸襟,对于外来文化要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吸收西画中的精华成分以后要能转化为自己的营养,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画教学体制而不会沦为其他文化的附庸。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2(a)-0177-02

中国画是东方艺术的代表,其所体现的艺术特色在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且绘画风格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吻合。通过解读中国画,就可以对中华文化加以解析。中国画与西方画有所不同,西方绘画创作以写实为主,中国画则不然,以意象创作为主。所以,对中国画的评价往往会与创作者的品格密切相关。中国画所发挥的效用并不重在画的内容,而更为重视画家的人格魅力,所以,中国画的创作与画家的人文修养存在着必然联系。在中国的美术教育体系中,中国画课程教育的前提是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并掌握专业基本功,然后才能从临摹向创作过渡。中国画理论知识教学周期长,学生几乎没有机会创作,使学生的专业技能无法得到训练,潜在的绘画能力更无法发挥出来。在美术教育中,对中国画的特质加以解读,融入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美术修养非常有利。

1 中国画的历史文化内涵

中国经济的崛起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带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中国画作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至今已经逐渐与经济融合,使呈现出来的中国画更具有时代感,且创作空间更为宽泛,创作方式多样化。中国画创作者在绘画过程中,不再拘泥于传统规范,而是将自己的理念、思想和个人好恶等融入中国画创作中,形成了审美多元化取向。这些都与中国的美术教育存在必然联系[1]。

纵观中国著名的国画家,无不接受过美术教育,且教育内容并不局限于美术本身,而是能够接触到相关的艺术形式,扎实的艺术基础造就了艺术素质,为艺术创新创造了条件。比如徐悲鸿、刘文西、潘天寿等,他们的艺术成就成为了中国画的代表作品,促使中国画提升到学术研究层次,并在现代美术教育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

早在以前,中国画以师徒相传的教育模式进行传承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画家接触到西方美术教育方式,就将西方的美术教育方式引入中国,结合中国教育实际,创建了符合中国美术教育环境的学校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改变了传统的门派式封闭教育形式,而是以现代美术教育意识构成,将美术教育向社会普及。

中国画所释放的艺术魅力在于其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绘画语言表达方式符合中国人的思维特点,即运用意象思维作画,使中国画的审美不局限于画面内容本身,而需要发挥想象力,了解创作背景,才能够对画作准确解读。可见,学习中国画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绘画创作的技艺,还要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提升美术修养,以将中国画创作领域扩宽,从原有技法的学习转向创作形式的学习、绘画语言表达的学习[2]。

2 中国画的意境表达

中国画创作受到传统思想影响颇多,特别是中国古代这些思想,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等。儒家思想在中国画审美上所发挥的“教化”作用促进了思维转化;道家美学讲究精神自由、精神享受。中国画的自由创作则需要从中国画创作的角度来讲解。当深奥的哲理运用绘画的语言表达出来,就形成了中国画的意境。中国画的意境是绘画创作技巧与人文思想的融合,意境的形成是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果。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国画的意境更多地是运用诗歌的形式表达的。中国画的创作意境可以从诗歌中领悟,观赏者在观赏中国画的过程中,会将主观思想融入其中,由此而建构了中国画思想。

既然意境中存在有主观的成分,就必然融合了时代审美。处于不同时代的绘画创作者,对事物的理解就会发生变化,其中不乏时代因素的影响。哲学思想具有实践性,思想的发展是动态的。虽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延续至今,但是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哲学思想也会体现时代性特点[3]。比如,20世纪初期,中国画家开始逐渐接触西方绘画作品,并着手于研究西方绘画创作手法和艺术思想表达。至此,中国传统的国画创作手法发生了改变,在艺术表达上,中国画与西方画开始融合。张大千就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国画家。他所开创的泼墨泼彩画法,就是将西方艺术中的写实创作手法与传统的中国国画创作手法相结合,使中国国画在写实的基础上表达意境,不仅体现出国画创作者的创作思想,还作为一种思想传递方式,将中国画创作者的思想传达出来,让人了解作品要表达的内涵,从主观意识出发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中国画欣赏者的文化背景、审美层次都会对国画内容的解读产生一定的影响。国画的意境表达是综合美的因素,将现实感悟运用绘画语言表达,使绘画创作者将主观思想恰当地融入中国画创作中,将中国画艺术升华为完美境界。

3 美术教育中中国画所发挥的作用

中国画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绘画基本功,还能够提升学生美术专业创作能力和美术素养。在中国的教育设置中,美术教育不仅是对学生美术创作能力的培养,更是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按照中国目前的教育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综合素质人才。美术教育承担着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责任,特别是中国画教学引入美术教育中,在培养学生的基本艺术素养的同时,还为学生开展了道德教育[4]。中国画教学在美术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中国画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结晶,是中国民族历史文化传承至今的宝贵精神财富。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画的精神意义,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所以,美术教育中,引入中国画教育可以实现民族教育。

其二,美术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造型素质。中国画教育可以对学生的基本造型意识进行培养,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造型审美,运用恰当的造型方法和造型技巧表达出来。

其三,学习中国画可以提升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国画以着色表达意境,美术教育中,讲授国画的着色技巧,使学生在认识自然色、有效运用自然色的同时,还能够随着对色彩的深入理解和运用的灵活程度,逐步过渡到运用单纯色表达丰富色彩的自然界。

其四,随着学生对中国画的欣赏到中国画的创作,过程中会深化对中国画的理解,并不断地效仿中国画的创作手法和创作者深层次的情感表达,使学生建立起中国画的审美理念。

4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中国画作为中国文化中的宝贵财富,越来越受到世界的瞩目。随着历史的变迁,中国画的创作也会发生改变。中国画创作的意境表达也发生了改变。中国画是绘画技艺与意境的完美结合,一幅成功的中国画,不仅具有较强的观赏力,而且还注入了创作者的主观思想。在美术教育中着重中国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对绘画艺术的鉴赏力,提高学生的精神素养。

参考文献

[1] 张梅.浅谈中国画绘画语言中的线条[J].美术教育研究,2014(17):30.

篇7

关键词:

中国画;美术教育;特质;作用

中国画是东方艺术的代表,其所体现的艺术特色在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且绘画风格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吻合。通过解读中国画,就可以对中华文化加以解析。中国画与西方画有所不同,西方绘画创作以写实为主,中国画则不然,以意象创作为主。所以,对中国画的评价往往会与创作者的品格密切相关。中国画所发挥的效用并不重在画的内容,而更为重视画家的人格魅力,所以,中国画的创作与画家的人文修养存在着必然联系。在中国的美术教育体系中,中国画课程教育的前提是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并掌握专业基本功,然后才能从临摹向创作过渡。中国画理论知识教学周期长,学生几乎没有机会创作,使学生的专业技能无法得到训练,潜在的绘画能力更无法发挥出来。在美术教育中,对中国画的特质加以解读,融入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美术修养非常有利。

1中国画的历史文化内涵

中国经济的崛起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带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中国画作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至今已经逐渐与经济融合,使呈现出来的中国画更具有时代感,且创作空间更为宽泛,创作方式多样化。中国画创作者在绘画过程中,不再拘泥于传统规范,而是将自己的理念、思想和个人好恶等融入中国画创作中,形成了审美多元化取向。这些都与中国的美术教育存在必然联系[1]。纵观中国著名的国画家,无不接受过美术教育,且教育内容并不局限于美术本身,而是能够接触到相关的艺术形式,扎实的艺术基础造就了艺术素质,为艺术创新创造了条件。比如徐悲鸿、刘文西、潘天寿等,他们的艺术成就成为了中国画的代表作品,促使中国画提升到学术研究层次,并在现代美术教育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早在以前,中国画以师徒相传的教育模式进行传承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画家接触到西方美术教育方式,就将西方的美术教育方式引入中国,结合中国教育实际,创建了符合中国美术教育环境的学校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改变了传统的门派式封闭教育形式,而是以现代美术教育意识构成,将美术教育向社会普及。中国画所释放的艺术魅力在于其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绘画语言表达方式符合中国人的思维特点,即运用意象思维作画,使中国画的审美不局限于画面内容本身,而需要发挥想象力,了解创作背景,才能够对画作准确解读。可见,学习中国画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绘画创作的技艺,还要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提升美术修养,以将中国画创作领域扩宽,从原有技法的学习转向创作形式的学习、绘画语言表达的学习[2]。

2中国画的意境表达

中国画创作受到传统思想影响颇多,特别是中国古代这些思想,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等。儒家思想在中国画审美上所发挥的“教化”作用促进了思维转化;道家美学讲究精神自由、精神享受。中国画的自由创作则需要从中国画创作的角度来讲解。当深奥的哲理运用绘画的语言表达出来,就形成了中国画的意境。中国画的意境是绘画创作技巧与人文思想的融合,意境的形成是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果。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国画的意境更多地是运用诗歌的形式表达的。中国画的创作意境可以从诗歌中领悟,观赏者在观赏中国画的过程中,会将主观思想融入其中,由此而建构了中国画思想。既然意境中存在有主观的成分,就必然融合了时代审美。处于不同时代的绘画创作者,对事物的理解就会发生变化,其中不乏时代因素的影响。哲学思想具有实践性,思想的发展是动态的。虽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延续至今,但是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哲学思想也会体现时代性特点[3]。比如,20世纪初期,中国画家开始逐渐接触西方绘画作品,并着手于研究西方绘画创作手法和艺术思想表达。至此,中国传统的国画创作手法发生了改变,在艺术表达上,中国画与西方画开始融合。张大千就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国画家。他所开创的泼墨泼彩画法,就是将西方艺术中的写实创作手法与传统的中国国画创作手法相结合,使中国国画在写实的基础上表达意境,不仅体现出国画创作者的创作思想,还作为一种思想传递方式,将中国画创作者的思想传达出来,让人了解作品要表达的内涵,从主观意识出发深化对作品的理解。中国画欣赏者的文化背景、审美层次都会对国画内容的解读产生一定的影响。国画的意境表达是综合美的因素,将现实感悟运用绘画语言表达,使绘画创作者将主观思想恰当地融入中国画创作中,将中国画艺术升华为完美境界。

3美术教育中中国画所发挥的作用

中国画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绘画基本功,还能够提升学生美术专业创作能力和美术素养。在中国的教育设置中,美术教育不仅是对学生美术创作能力的培养,更是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按照中国目前的教育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综合素质人才。美术教育承担着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责任,特别是中国画教学引入美术教育中,在培养学生的基本艺术素养的同时,还为学生开展了道德教育[4]。中国画教学在美术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中国画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结晶,是中国民族历史文化传承至今的宝贵精神财富。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画的精神意义,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所以,美术教育中,引入中国画教育可以实现民族教育。其二,美术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造型素质。中国画教育可以对学生的基本造型意识进行培养,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造型审美,运用恰当的造型方法和造型技巧表达出来。其三,学习中国画可以提升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国画以着色表达意境,美术教育中,讲授国画的着色技巧,使学生在认识自然色、有效运用自然色的同时,还能够随着对色彩的深入理解和运用的灵活程度,逐步过渡到运用单纯色表达丰富色彩的自然界。其四,随着学生对中国画的欣赏到中国画的创作,过程中会深化对中国画的理解,并不断地效仿中国画的创作手法和创作者深层次的情感表达,使学生建立起中国画的审美理念。

4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中国画作为中国文化中的宝贵财富,越来越受到世界的瞩目。随着历史的变迁,中国画的创作也会发生改变。中国画创作的意境表达也发生了改变。中国画是绘画技艺与意境的完美结合,一幅成功的中国画,不仅具有较强的观赏力,而且还注入了创作者的主观思想。在美术教育中着重中国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对绘画艺术的鉴赏力,提高学生的精神素养。

作者:沈启玲 单位:淄博市技师学院信息工程系

参考文献

[1]张梅.浅谈中国画绘画语言中的线条[J].美术教育研究,2014(17):30.

篇8



古人云:“致天下之精材料,来天下之良木,则有战胜之器美。”材料,一种现存的物质形态。艺术创作中材料与技巧同等重要。当然,材料有不同的属性,运用方式也不尽相同,它在特定的时空环境里表达特定的观念或理念,所以对材料运用的研究一直是进行艺术创作、鉴赏的重要途径。在工笔重彩画中,材料是其线条表达的重要语境载体。

一、画材的衍变对线的语境影响

受到文人画影响,古代工笔重彩画重道轻器,材料使用比较固定,多以墙壁、绢帛、纸为依托物,用植物性、矿物性颜料、墨绘制,手法相对稳定。从古代绘画发展史来看,画家在艺术上的成就很多都是通过中国画材料的革新来实现的。如东晋的顾恺之之所以能自然流畅地创作出圆润、细匀柔劲,如春蚕吐丝的线条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缣绢的使用。相比帛,缣绢有行笔流畅无毛刺,着色着墨不散的优点。因此,在中国工笔重彩画科中,这种材料与线条、色彩所形成的特色一起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符号、一种表征。

新技法、新材料的产生是美术创新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材料的更新往往推动技法的表现。当对材料的实践和探索成为现代工笔重彩画发展的主要方向时,许多已成为程式化的东西势必被改变。在经历漫长的晦暗发展期后,现代工笔重彩画家开始认同制作、装饰等诸多表达方式,着意材质美感表现对绘画语言的补充。材料的革新是铺天盖地的,媒材的推陈出新、新颜料的产生、工具使用的丰富都极大地影响了线的生存空间和生存方式。

岩彩画首先借助材料变化而进行了一次从绘画形式到创作观念的变革。“传统绘画中,线是重要的决定因素。岩彩并不否认线的美,但是又决不局限于这种美。线只是画面语言诸因素之一,必须与面、与色、与肌理等其它因素协调共存。”

二、 画材运用和认知的改变对线的语境的影响

1、书写工具的改变。中国画的绘制工具简单却又难以驾御,毛笔的特殊属性带给中国画独特神韵。现代工笔重彩画的兼容性容许毛笔以外的工具被逐步使用,如滚筒、刮刀、排笔、喷枪等。

2、书写方式的改变。在众多的现代工笔人物画中,绘画者在强调画面的丰富的色层或肌理、材质的表现时,线条的造型因素常常被减弱,或只是被局部运用,多以刻、堆、埋等手法加以表现,以求画面的和谐一致。也就是说,线条可以不是描写出来的,而是制作出来的。 “以书入画”的审美要求已经伴随材料语境的改变被无意识削弱。”

三、视觉效果和文化趣味的改变

传统工笔重彩画中的线条多墨色变化、有运笔的节奏之变。而现代工笔重彩画在选择板、麻布、棉布等材料为基底时,粗纹路的基面虽极适合对肌理效果的表现,却极大地限制了线语言的表达。由于行笔受阻,所绘线条多硬挺干涩,难于表达墨色和情感变化。为了弥补这一缺失,画家只好利用线的装饰功能来强化线的视觉美感。于是,线条的装饰功能增强了,线必须依附绚丽的色彩,本身独立欣赏价值却降低了。

犹如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区别一样,文言文固难懂,却意境深长,回味无穷,白话文简单明了,却失一词多意的境界。传统线条传达画外之意,远远超过对画面本身的叙述,它的形态、情感、象征、多变都成为审美核心。现代材料下的线弥补了传统线条的有限性,带来新形式、新意味,这种新却是以失去传统线条神韵为代价的。换句话说,多元文化改变了文化生态链。 转贴于

当我们细细琢磨线的新的“书写”方式时,应该思考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在现代工笔重彩画领域缺少类似永乐宫壁画这样辉宏的作品?为什么现代甜腻媚俗的画风始终在当代挥之不去?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画家过分依赖和夸大材料的审美价值,从而失去了对传统文化修养、传统技法功力的修炼。由此,现代工笔重彩画从整体也就失去了一种来自画面背后的震撼力。

篇9

张庚传世作品有乾隆十五年(1750)作的《仿江贯道秋林叠嶂图》(图录于《中国名画宝鉴》)和乾隆十九年(1754)作的《竹林图》(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等。清・秦祖永云:“张庚逸品……笔意清洁雅秀,饶有韵致,惟姿颜媚弱,无古大家沈雄奇逸之趣,故秀润有余,苍浑不足……想是精于鉴赏。于笔墨一道,尚未深入古人也……所著论画,洞悉元微,足为后学取法。”秦祖永认为张庚的作品在品评中属于逸品,气韵雅致秀润,但不足之处在于苍劲浑厚不足。蒋泰评价为:“见居士画,若读逍遥游,祗见海、大鱼而已。”认为张庚的作品潇逸洒脱。

张庚最卓越的贡献在于其绘画理论,著述有《浦山论画》又名《图画精意识画论》《国朝画征录》又名《翰苑分书画征录》和《图画精意识》等。

《浦山论画》约成书于1750年,论画八则分别为笔、墨、品格、气韵、性情、工夫、入门和取资。语言精短扼要,独抒心得,观点精到,可谓妙语连珠。总论中叙述了派别分类及简要起源,分别提到了南北宗、浙派、松江派、新安派、西江派、“闽派”等,列举了各派的弊病,并反映了张庚的绘画思想倾向。俞剑华《中国绘画史》中说:“张庚之《浦山论画》(美术丛书本名日《图画精意识画论》)是书亦仅有八则,首则为总论,论明初画派之弊,而仍推崇王原祁,亦师生关系使之然也,其余论笔墨品格气韵性情之功夫等,有推衍成说者,有独抒己见者,惟末一节论《取资》确为至理名言。

《国朝画征录》亦名《翰苑分书画征录》,三卷,又《明人附录》一卷,续编二卷。是出始撰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成于雍正二十三年(1735),收入清初至乾隆年间画家466人,各为之评传。叙述其字号、生平、师承、画法特点、理论见解等。《国朝画征录》序中有言“读其所著画征录,其论宗法渊源造诣深浅皆确然有据而评骘不肯轻下一字非深于是者能乎。至若因人以及画或因画以及人另具奥旨微意有遗音矣盖深有得于史也。张庚“凡遇图画之可观者辄考其人而录之”,观点有据,评述相对客观,是一部断代史画史著作。张庚自述“凡画之为余寓目者”“征其迹而可信者,著于篇”。俞剑华先生评“张庚之《国朝画征录》一此书记张氏目所及见之画家,或一人一传,或数人合传,画家名言精论,亦多采入传内,传后论赞,亦极审慎,颇合史法;惟前后次序毫无规定,各种画派亦未分别,随手摘录,尚欠组织,至于推崇王原祁,贬抑吴历,尤欠平允。所列各家无特定规律可循,但从其评述中,可获知张庚的绘画美学思想及审美倾向。

《图画精意识》收录了张庚对部分画家的作品所作的评述,分析其笔墨之法,气韵之境等。王世襄在《中国画论研究》中说:“清代论画只著足与《玄览编》比拟者厥惟张浦山《图画精意识》一书。

在美术理论及绘画思想著述中多见引用张庚的理论观点,包括现今的学术论文、艺术研究等,足见其绘画思想的影响深远。

注释:

[1]《中国画学全史》郑午昌著时代文艺出版社2005,P412.

[2]《清史列传》(卷七十一),P5870-5871.

[3]钱维城(1720-1772),清朝官吏、画家。初名辛来,字宗磐,一字幼安,号纫庵、茶山,晚号稼轩,江苏武进人。乾隆十年状元,官至刑部侍郎,谥文敏。书法苏轼,初从陈书学画写意折枝花果,后学山水受董邦达指导,著有《茶山集》.

[4]钱载(1708-1793),字坤一,号荐石,又号匏尊,晚号万松居士、百幅老人,浙江秀水人,清朝官吏、诗人、书画家。乾隆十七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后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四库全书》总纂,山东学政。官至二品,而家道清贫,晚年卖画为生。工诗文精画,善水墨,尤工兰竹,著有《石斋诗文集》。钱载为乾嘉年间秀水诗派的代表诗人.

[5]陈书(1660-1736),字南楼,号上元弟子,晚号南楼老人,浙江秀水人。适海监钱纶光,以长子陈员责诏封太淑人。善花鸟、草虫,笔力老健,风神简古,其用笔类陈道复而道选过之。山水人物亦擅长,间绘观音、佛像等。后居贫卖画自给。著有《复庵吟稿》.

[6]清・秦祖永《桐阴论画》之下卷《书画名家》.

[7]《画史丛书(三)》.

[8]《中国绘画史》俞剑华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4第一版P243.

[9]同上.

[10]《中国画论研究》(伍)王世襄编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P926.

新文人画要发展,不但是以复兴文人画为目的,更是要在继承文人画优良的传统上,大胆的弃其糟粕。传统的文人画家轻视画工,追求笔墨游戏,排斥其他流派的技法,一味模仿,过分强调传承,致使文人画走向了一个极端,影响了其自身发展。新文人画多了一个“新”字,但这个新并不简单,前辈们的技法娴熟,完美,需要继承,但在继承中如何发展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周慧.“新文人画”并非“文人画”.黑龙江:齐齐哈尔师专学报2006.

[2]杨仁恺中国书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徐书城宋代绘画史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4]薛永年中国绘画的历史与审美鉴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5]陈师曾文人画之价值天津:天津市古籍书店1992.

[6]刘二刚几种选择北京:美术观察1997.11.

篇10

海上画派, 简称海派, 是清末民初在上海浙江一带形成的一个画家群体, 大师会集, 成就斐然, 曾一度引领中国画界, 在中国绘画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卢辅圣指出, 19 世纪中叶以来产生深远影响的“海派”, 既非惯常意义上的绘画流派, 更非地域性质所能界定,而在较大程度上呈现出模糊、多元、变动不居的特点,从而导致了人们对于“海派”概念使用和评价的莫衷一是。但不管怎样,海上画派以生动活泼、雅俗共赏的写意花鸟和人物画为主体的新画风, 与正统派陈陈相因的复古画风相抗衡, 冲破了元明以来的框范, 将中国绘画推向了新的发展阶段。

一、海派绘画不同前代的新特征

海派绘画艺术是其现实性、艺术性与国际性和商业性的统一。

(一)、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阶段进程

海派绘画发展时期,正值西方列强,清廷腐败垂死的特殊时期。这一时期民族救亡图存,“学习借鉴”西方文明,是彼时社会图强求存的共识。在十九世纪60至90年代,清廷推动的“”,虽然在理论上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但其实质内容,就是师“西洋”富强之术,来振兴国家。而《天演说》等西方译著的广泛传播,使进化、国家、国民等新概念在彼时社会得以确定并产生影响。这种中国特殊时事格局的形成,其原因,正是西方资本主义侵略扩张,,使中华民族濒临亡国灭种的危难时局所造成的必然结果。其根源性,正是西方资本主义通过其全球侵略扩张,一方面掠夺他国的资源和财富,另一方面,则推行他们的价值观和文化。企图影响被侵略(非西方)国家的发展进程,使其中止本国的传统演进,而直接向新阶段转化。通过以上分析,海派绘画形成发展时期,中国社会由封建帝制向民国体制转变的过程和原因,是极其明显的。而这一进程,正是中国社会步入新阶段的进程。因此,发展于这一时期的海派绘画,必然受到彼时社会情境的制约和影响,而呈现出与彼时社会历史景况相对应的,更相对民族绘画古典形态的中国绘画新阶段的特征。

(二)、绘画创作的偕俗性、商品性以及画家的入世观

海派绘画的新阶段特征,还体现在画派艺术创作的“偕俗”性,以及由作品商品属性所带来的绘画作品的“量产”、“重复”,以及完全根据买家需要的作品“订制”方式。“新阶段特征”并不仅仅是画派发展的进步和积极的一面,它只是相对于所谓中国绘画的古典性和既有特征而言的。古典绘画多是画家通过所谓“澄怀观照”来达成绘画境界的营建。澄怀,强调自我的修炼,观照,则是对世事人生的体味思考。因此,艺术创作往往是避世的、个体的精神观照的产物。而海派画家在作品中所反映的爱国自强精神,对时事的关切,以及“冬令施米,夏令施药”的济世情怀。则非常鲜明的反映出,作为艺术家对世事的关切,对民族前途的忧患,这一方面反映出中国社会由封建制度,向民国近代转变的社会大变革中,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挣脱封建帝制枷锁的“民主”意识的形成,更是作为一个画派在新的时空条件下,区别于古典绘画的新阶段的体现。而这一新阶段的实质内容,同时也反证出海派绘画社会学因素对画派发展的深刻影响和实际作用。

(三)、海派画家绘画艺术的新阶段特征

海派绘画的新阶段特征,正是通过海派画家绘画艺术所彰显的。吴昌硕绘画艺术的新阶段特征,是通过吴昌硕绘画图式的现代特征来体现的。吴昌硕的“图式”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石鼓文篆书字体的“间架结构”,迁想妙得,而进行的对所描绘客体形态的重新组合、变化,形成的独特的构图形式。其二是将作品题跋的书法,作为“块面”和一个“形”的元素,参予到画面的经营之中。同时,印章在画面不同位置的“布局”,既产生所谓诗、书、画、印的合璧,同时也形成了平面的点、线、面的现代构成特点。其三,“苦铁画气不画形”的主张,明确宣示了通过作品形成的符号化,而凸显海派绘画新阶段的精神理念的重塑。“气”的提出,既有“金石气”以及涉及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气”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强调了作品超然象外的,具有观念意味的艺术思维方式。任伯年绘画艺术的新阶段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任伯年花鸟画题材的广泛性,构图的抽象性,这里所说的“抽象”,是指其花鸟构图的设置和造型的变异性特点。同时,因偕俗性影响的绘画色彩的丰富多样、艳丽夺目,一反传统花鸟画的以水墨为主的特征。其二是任伯年在任熊、任薰人物画传统基础上,对人物造型的处理,通过夸张、变异、线条的疏密,疾徐的对比变化,极具韵律和节奏,呈现出中国绘画新阶段的特征。其三,任伯年人物肖像画的人物面部结构处理方式,以及《酸寒尉像》等作品的没骨大写意画风,力避传统人物画陈式,也呈现出了鲜明的新阶段特征。

关于海派绘画,薛永年在《海派对扬州八怪的发展与中国画》指出,在特殊环境中形成的海派画家,虽同处艺术商品化进程时代,“扬州八怪”仍隶属于传统“养士”范畴,而海派画家则已叩开了现代社会的大门。嘉道之后,清政府的腐败程度已经到了极顶,因此,有识之士率先冲破封建桎梏,举办各种有益于社会的事业。就美术届而言,创立学校便是一个例证。光宣之时,有师范学堂的设置,江苏的两江优级师范,有图画手工科设置,为后来创办美术专门学校起到了领先作用。与此同时,出现了一批出国留学的美术青年,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就有容闳去法国巴黎;光绪十三年(1887年),有李铁夫去英国阿灵顿美术学校;接着,自1989年至1911年,先后有周湘、陈师曾、高剑父、李毅士、李叔同、冯刚百、何香凝、高奇峰等,或去日本、或去德国、墨西哥。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西欧绘画的逐渐东来,这批留学生对发展我国绘画事业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他们把西方的办学经验以及西方绘画的画法带回中国,此后,他们兴办学校,担任教席,使中国的绘画产生新的发展趋势。除此之外,还值得我们重视的,那就是海上画家的集体力量,他们互相激励,形成一股振兴中国画的力量。当时上海是新兴的城市,这个城市,既具封建性,又带有殖民性,其风尚有本土的,有海外泊来的。就在这种复杂的、既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的形势下,使得清末民初的海派绘画,呈现出了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的新局面。

(四)、绘画作品的平民性及画家自我意识的觉醒

海派画家,名家众多,各呈鲜明的个人面目,突显了画家个人主体意识的觉醒,显现出现代绘画语境中的所谓“多元特征”。海派绘画的新阶段特征,还表现在以现代社会之民权民生为基础的“民主”意识,形成了对古典绘画文人士大夫人生理想和精神诣归的高贵传统的颠覆,使绘画从“精神圣坛”走向民间,出现所谓平民艺术。海派绘画,在历经第一期、第二期的“偕俗”后,最终以吴昌硕的以俗为雅、变大俗为大雅来完成了中国绘画的新阶段建构,并在其后影响了近现代中国画坛。海派绘画发生、发展并最终鼎盛于中国社会,由封建体制向民主共和政治转折的社会政治风云激荡,且面临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瓜分和疯狂殖民掠夺的非凡时刻。海派绘画,必然伴随着中国社会由封建帝制走入近代民国的新的政治体制,而呈现出其必然的新阶段特征。

二、中国绘画的新阶段

正如张鸣坷在《寒松阁谈艺琐录》中所载“ 自海禁一开,贸易之盛无过上海一隅。而以砚田为生者,亦皆于而来侨居卖画。” 可见,正在兴起中的近代工商业都市文化对他们的吸引, 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社会与人的变化促使文化艺术也相应地发生了巨变,市民文化或者说通俗文化因此而在上海蓬勃兴起。就这样, 海上画派使绘画从文人士绅的雅玩走向贴近大众的、市民的艺术。海派用清新、活泼、通俗的形式, 突破了传统绘画超逸、绝俗、不食人间烟火的隐逸情调。伴随这个经济的繁荣, 富商和广大市民阶层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 这就为绘画作品开辟出广阔的市场。随着传统绘画的逐渐转型, 其世俗化、商业化和多元化的特质使海派日益与前代绘画中的相关特质形成明显的区别, 并逐渐切入近代城市市民文化的格局之中。绘画不再局限于过去表现传统文人画的隐逸情调, 他们笔下的山水是可游可居的, 是让人感到亲切的自然风景。花鸟不再局限于梅兰竹菊四君子, 而是画一些富有象征寓意的题材, 以服务于购画者为宗旨, 坚持以满足需求为主的基本态度和艺术取向。虽然在题材上有所变通, 但大多表达祝祷祈盼富贵吉祥的大众意愿, 常见的题材除梅兰竹菊四君子之外, 还有松、荷、紫藤、芭蕉、桃花, 牡丹、玉兰、绣球、石榴, 批把、鸳鸯、孔雀、振鱼、鹤、鹿、猫等,这种绘画风格,迎合了市民、 商人的口味有关。

总而言之, 海上画派的兴盛,促进了美术教育事业,把对西洋技法的参用推向消化,提高了美术出版刷、美术理论与评论的水平,加强了美术对工商业的参与程度,因此,海上画派的成就不仅在整体上提高了国画的现实感、生动性和观赏性,符合新兴市民阶层对美术审美的要求,而且带动了其他相关领域的发展,推进了美术文化事业的繁荣,这为上海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全国美术的中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19 世纪末到20 世纪上半叶的海上画派,是中国绘画史上的崭新阶段, 对近现代中国美术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

[2]朱伯雄.世界美术名作鉴赏词典[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1.10.

[3] 江梅.海上画派[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2.3.

[4]王飞.海派绘画的商业由来[J].美术观察, 2006,(10).

[5]王双阳. 胡公寿与早期海上画坛[J]. 新美术, 2004,(4).

[6]张长虹.“海派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美术研究, 2002,(2)

[7]陈超南.承前启后的海上画派[J].社会科学, 2000,(2).

[8]丁羲元.虚古研究[M].天津: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7.

[9]丁羲元.任伯年年谱・论文・珍存・作品[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9.

[10]龚产兴.任伯年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

[11]何楚熊.中国画论研究[M].北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4.

[12]卢辅圣.中国画研究方法论[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6.

[13]李万才.中国画派研究丛书―海上画派[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3.2.

[14]曹意强,范景中.20世纪中国画[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3.

篇11

中图分类号:J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6-0195-01

中国绘画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经过了数以千年的演变,形成了自己所独有的民族特征和艺术风格。水墨画是中国绘画中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中国的绘画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水墨画最早出现在唐代,荆浩《笔法记》云:“水晕墨章,兴我唐代”。在王维以前,唐代大小李将军的青绿重彩山水画在当时受到极大的推崇,而王维水墨山水的出现,从而更兴盛唐代的绘画。中国传统绘画水墨画最为讲究的便是与水碰撞。

水与中国传统绘画的水墨画的材料都有着密切关联,水墨材料有有笔、墨、纸、砚,水受地心引力的多少,水的分量、水的流逝,这些通通可以决定一副画面的形态和一副作品的成败。画家们在绘画过程中对水的用法以及在对水的理解上都有独到的见解,黄宾虹曾在他的“墨法七种”中提到“古人墨法妙用于水”。我们在此只谈笔与墨,笔墨亦为中国画之灵魂,而水确是笔墨之根,笔墨纸脱离了水也将不能够存活。

水是万物的源泉,水在人类生活以及在社会的发展中都有着不可替代作用,水同样也是水墨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水墨假若离开了水,那么他将什么也不是,水是水墨画之魂。

毛笔的起源可追溯到新时期时代,可以看出毛笔的年代之久远。而毛笔又是画水墨画的一种必要工具,毛笔能将水墨中墨的神韵发挥到极致。潘天寿曾说过“笔不能离水,离水则无笔。水不能离笔,离笔则无画。故笔在才能水在,水在才能画在。盖笔水二者,相依则为画,相离则俱伤”。故中国的传统绘画是与毛笔分不开的,而毛笔上水份的多与少会直接影响传统绘画用笔的形态。

中国画中的墨分为:焦、浓、淡、重、清五个层次,而这五个层次全都是经过水的碰撞与接触所产生的。水如同一个精灵,而墨如同他最好的朋友,他们受到地球的重力和作者的表现张力造就出一幅完美的作品,山水画初成时,便有墨法的论证。南梁萧绎《山水松石格》中,首次提出“笔秒墨精”,并云“或难合于破墨,体向异于丹青”“高墨犹绿,下墨犹赪”。一副好的作品,我们在看墨迹时能感受到水,也能看到水的流动方向。

水,笔,墨的结合使得水墨画不断的延续与发展。据记载隋唐时期水墨画便已出现了,同时是以水墨山水的形式所出现,唐代著名张彦远认为初唐山水“状石则务于雕透,如冰澌斧刃;绘树则刷脉镂叶,多栖梧宛柳。功倍愈拙,不胜其色”。唐代画家王维在水墨画上有独到的见解,唐宋画史记载,王维的山水贡献尤为突出, “笔踪措思,参于造化”。北宋沈括曾说:“江南董源传巨然,淡墨轻岚为一体。”就是说的水墨画。唐宋人画出现“水晕墨章”,元代时有“如兼五彩”的艺术效果,一个善用水多一个善用水少,墨色也有着不同的变化,而元代的墨色更于丰富。

魏晋南北朝时期,谢赫综合了前人的经验与自己的创作方法。写出了一步较为完整的评论绘画专著——《古画品录》。 “虽画有‘六法’,罕能尽该,而自古及今,各善一节。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谢赫虽归纳‘六法’,但并没有对每法下一个详细定义,因此后人对此便可以有不同理解与看法,尤其是对六法中的第一法“气韵生动”。清代沈宗蹇在《以生气贯注的气势为气韵生动论》中说“天下之物,本气之所积而成。”在中国传统绘画当中以“气韵生动”为最高的目标。“气韵”是指一幅画不仅仅需要描绘他的外在形态同时更需要描绘他的内在含义,绘画的精神,所以他也是关于中国绘画艺术审美体的艺术美的中心范畴。这个范畴由“气”和“韵”两个概念在中国古代文化的背景下自然而然地组合而成。

“气”是一个中国传统哲学范畴,经演变逐渐被中国传统画学所接受。谢赫生活于六朝齐梁间,把‘气’作为绘画评论的标准之一会使得整个画面的意境,以及表现出的画面背后作者的心理。把哲学中‘气’运用到绘画作品上,实现内美与外美相互依存的完美审美。从中国传统绘画作品鉴赏角度来说,意境是中国传统画的最高境界,气韵包含中国哲学思想。而水与纸、墨的碰撞,正恰好的展现出气韵生动。

总而言之,水墨画是中国画的一种,他是中国文化的缩影,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水墨画也是历史的独特产物,他是中国绘画的主流表现方式,在当今这个民族大融合、全球化的时代,水墨也在不断的吸取和进化。我们重新审视水墨画,从以“水”来贯穿水墨画这样一个新的角度,从而得到了一些新的收获。

篇12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如何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使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之巅,关键是人才,尤其是高级人才,而艺术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早在本世纪初,我国教育家先生就指出,应当把美育列为国民教育的宗旨之一,并规划了全民艺术教育的实施蓝图。[1]一个世纪过去了,国家对发展艺术教育高度重视,颁布了一系列纲领性文件以及实施办法,如《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等,中国大学艺术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艺术教育正迎来姹紫嫣红的春天。

一、我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工科院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而艺术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跨世纪的新一代大学生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工科大学的学生来说,感受艺术的魅力,了解艺术的内涵,也同样是出自提高自身素质,全面发展的内心的渴望。国家“面向二十一世纪高校美育课程方案研究”的基础性工作——问卷调查,于1998年初就在全国部分地区展开,以广州地区为例,向广东工业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七所高校部分大学生发出2900份问卷,回卷2376份。[2]从对工科院校回收问卷的分中大致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日益注意自身综合素质的当代大学生中,普遍表现出对艺术选修课的高度热情,他们在对中外优秀传统艺术表现了浓厚兴趣的同时,也对中西方现代艺术表现出了强烈的求知欲;在重视艺术理论修养的同时,也积极从事艺术实践活动。

因而,在工科大学开展艺术教育十分必要。它可以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塑造良好的人格,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适应未来市场经济的残酷竞争,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彬同志在1996年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在整个教育事业中,美育是非常重要的,美育是运用艺术学、自然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不仅是自身,而且渗透在诸育之中,以美辅智,以美促劳,以美健体,美育对德、智、体各个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其次,工科大学开展艺术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一个社会的国民艺术素质不高,势必会影响到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而工科大学生作为大学生阵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的文化代表,要提高全社会的艺术素养,首先必须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高等教育的本质就是素质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因而,当代大学生不仅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道德品质,过硬的专业技能、健康的体魄,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通过培养一代又一代具有一定艺术素养的大学生群体,并通过他们带动整个社会的艺术氛围,以提高全社会的艺术素养。

再次,工科大学开展艺术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既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也具有一些负面影响。它的趋利性往往使一些人急功近利、心态浮躁,工作的快节奏又使人们倍感劳顿、疲乏,很容易使人变成“经济动物”。而艺术具有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升华精神的作用,是人们烦躁时的镇静剂、劳累时的栖息地,是人生宁静的港湾,是人免于沦为“经济动物”的一大引力。市场经济越发达,艺术在这方面的作用就越突出。而工科大学生一毕业,就将置身于市场经济的最前沿,如果不具有一定的艺术精神,就很难能够保持平静的心态和旺盛的精力。此外,对他们而言,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创造力,培养一定的艺术素养,无疑更增强了他们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

二、我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的规律性

由于种种原因,工科院校艺术教育发展水平与一些综合类、师范类院校相比还存在差异,因而,工科院校必须充分认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并遵循教育规律,科学有效地开展艺术教育、教学活动。在教育的诸单元中,艺术教育自身的规律具备了“感染人类追寻美感的欢悦”的特点,因而具有巨大的灵魂感召力和震撼力。正如法国艺术家罗丹所说:“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所以使人感动,不但因为它使人得到多少适意的感觉,实则因为它所惊起的思想”[3]可以说,艺术教育对培养人的人格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具有关键作用。

从全国大学生艺术教育状况的抽样调查来看,一些状况令人惊诧:许多人不知道中国当代艺术大师齐白石、徐悲鸿、梅兰芳、盖叫天是何许人也,不知道中国四大名著出自何时、何处、何人,不识五线谱者大有人在,更惶论国外的名家、名著,这其中工科大学生此种情况则更为突出。本来,有些是属于中小学艺术教育中要解决的基本常识,到了大学,还要补这一课,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受到“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要提高艺术教育的水平,使艺术教育能够适应新世纪的挑战,就一定要彻底破除“应试教育”的思想,彻底消除“应试教育”的影响,走出一条以“素质教育”为主的道路。

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虽然是一种艰难的转变,但已越来越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教育,艺术教育要面向新世纪,就必须建立以“素质教育”为主的指导思想,只有坚持这一指导思想,艺术教育才有可能摆脱种种偏见,全面地、辩证地认识艺术学科的性质,进一步推动艺术教育的发展,形成一整套适应新世纪挑战的艺术教育新体系。

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的本质是素质教育,是向所有在校大学生打开大门的艺术教育,是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完善人格、塑造灵魂的艺术文化教育,而非以艺术中的某个门类为业,求其专、攀其高的专业技能教育或尖子教育。

工科大学开展艺术教育首先要遵循艺术教育本身的规律。艺术教育不同于其他一些类型的教育,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具备三种功能:一是“教育”,二是“净化”,三是“”。[4]艺术可以帮助人们获得知识,陶冶性情,得到。艺术教育作为特有的审美教育,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首先,艺术审美教育是“以情感人”。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作品,使受育者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熏陶;从中得到教育:其次,艺术审美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艺术作品对于人的教育,是在长期作用下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从而形成高尚的思想情操,最后,艺术审美教育是“寓教于乐”,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精神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身心得到积极愉快的休息,而且从中受到教育和启迪。

其次,艺术教育也要遵循人类素质形成发展的规律。艺术教育在人的素质形成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作用是不可低估的,这不是哪个人的好恶,而是客观规律。人的素质是分层次的,优秀素质需要多方面的滋养,需要长期细致深入的充分的培养过程。“素质教育”不是一门课,如果不溶于各门课程、不落实于教学过程之中,便不过是一句空话;同样,离开了具体、生动的优秀艺术形式,以及与其相应同样具体、生动的艺术课程的教学活动,艺术美育、艺术素质教育乃至全面的美育、素质教育的完成与实现,都是难以实现的。

艺术教育、教学活动作用于对象,逐步积累,潜移默化,形成素质的过程,是一个既连绵不断、渗透融合、贯通始终的统一过程;又是一个相对有序、曲浅入深、由表及里的由不同环节组成,相衔递进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序列是有规律的,这一规律同人的生理、心理、认识、实践等方面的基本规律保持一致。由于工科院校艺术教育不仅取决于它的性质、目的,也会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下的素质形成规律和学生的认识规律的制约,因此,其开展艺术教育教学的安排和要求的基本顺序是:

——使学生增强对高雅艺术、高文化含量的经典艺术的兴趣与爱好;

——使学生了解、掌握一些基本的艺术知识;

——使学生提高感受、理解、鉴赏艺术作品和表演的实际能力;

——使学生养成欣赏美好艺术的生活需求和文明习惯;

——使学生积累起较丰富的艺术修养;

——使学生逐步形成高尚的艺术审美情趣,审美理想;

——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提高全面素质的目的。

与艺术教育的规律及形成人的素质的基本过程相适应,艺术教育教学的原则归纳如下:

1、在与普通高等教育一般课程相应的水平上起步,以艺术作品和学生参预艺术审美实践活动的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为顺序安排教学的原则;

2、以加强和深化对艺术作品本身的艺术感受、理解、表现等审美实践为主线组织教学的原则;

3、以对艺术作品整体特点的把握、评价、表现等为主要内容展开教学的原则;

4、以正确的观点,按照揭示艺术作品的表现及其规律的实际需要,介绍、练习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原则。

三、我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的现实性

面对21世纪,艺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如何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实现艺术教育的现代化,是探讨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在艺术教育过程中,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而又系统的教学方法,优化整个教学过程,探索出一条符合工科院校的艺术教育的新模式,使艺术教育更科学、更合理、更具挑战性。

首先,注重优秀的传统教育方法。开展艺术教育,应注重继承和学习中国优秀的文化艺术遗产:中国画的气韵轩昂、笔墨淋漓,中国民族音乐的悠扬、自然,中国文学的灿烂、辉煌,中国民间艺术的质朴、浑厚等,都是艺术教育的源泉。而中国传统教育方法一向是提倡教学相长、由浅入深,传统艺术教育也注重理论指导实践活动,沿袭了中国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学习教育方法,临摹、模仿,学习前人的经验是传统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工科院校开展艺术教育离不开中国教育的大环境,更要积极吸收和借鉴传统教育方法,即以讲授理论为主,实践为辅,循序渐进地开展艺术教学活动。

其次,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科学。国外一些先进国家的现代教育理论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其共同的特点是运用现代系统论、现代心理学、现代信息学等最前沿学科和边缘学科的成果作为科学基础,从教育、文化、科学、审美等方面对现代教育的体系做出思考和重构。比如美国的《零点项目》的研究,就对未来人才素质的培养,对如何通过实施艺术教育来进一步完善人格作了深层次的研究,为美国21世纪的战略决策提出重要的科学依据。

近年来,工科院校艺术教育在教育方法的科学化方面做出不少有益探索。比如,艺术教育主要以普及艺术知识为主,相对提高为辅的原则,在开展艺术教学课程的同时,结合课外艺术活动实践,让学生参与体验艺术创造过程,提高其竞争意识和应变能力。这种开放性教学解决了工科院校艺术教育课时少、内容多,学生很少在课堂上直接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问题。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办法,不但进一步提高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而且根据艺术教育的特点,进一步提高了学生从理性到感性的认识。总之,在如何实现艺术教育方法科学化的问题上,只要我们善于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科学并与中国优秀和传统教育方法相结合,就一定能够实现艺术教育方法的科学化。

艺术教育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必须优化教学过程,即根据教学理论、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所做出的最佳选择,以期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工科院校开展艺术教育,根据国家教委的相关规定,从大的方面分为美术、音乐和影视三大部分,美术方面又包含中国画、书法、美术鉴赏、环境艺术赏析、商业美术赏析等课程内容;音乐方法包含了声乐演唱艺术、器乐基础、合唱与指挥、舞蹈、音乐欣赏等课程内容;影视方面则包含了影视剧作引论、电影学原理、电影名片赏析等课程内容。根据艺术教学的特点和规律,从教学方法出发,大致分为两大部分:一理艺术鉴赏(即理论部分),二是艺术实践(即技能、技巧的训练)。作为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艺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浓厚兴趣,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感知能力。

1、艺术鉴赏

根据工科大学生的年龄差异、专业特点和文化层次,选择中外优秀的美术、音乐、影视等艺术作品以及各个时期的代表作,以其不同的形式开展教学。

(1)赏析。教师从作品的思想内容、精神内涵、时代背景以及艺术手法等方面,贯彻美学原理,让学生鉴别作品的优劣。通过大量的古今中外优秀艺术作品的展示,从而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加以赏析,以增强学生审美能力的认知广度和深度。

(2)课堂讨论。艺术作品的赏析,采取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它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通过互相切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开启学生的艺术想象力。这一教学方式,对于大学生层次的教学阶段是非常需要的,它的目的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直接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

(3)提问。在教学中运用提问的方式来引起学生对艺术作品鉴赏的兴趣以及对作品的思考。提问指的是双向,即教师问学生、学生问教师。教师在提问题时,要注意到工科大学生对艺术理解的综合起点,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并让学生充分思考;反之,学生向教师提问题,往往更尖锐、更深刻。这种双向的提问,摆脱了传统教学中只是“教师问,学生答的家长式教法,有利于调动教学积极因素,加深教与学之间的磨合和沟通。”

(4)现代教学媒体。根据艺术教育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教学媒体,是提高艺术教学课堂质量的有效途径,因为艺术教育通常以艺术作品作业鉴赏对象,特别富有直观性和生动性,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可以直接感受到。此外,采用媒体组合教学方式,有利于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场景声情并茂,图文并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使艺术教育课程真正成为一门艺术,学生也可从中得到高品位的艺术熏陶。

2、艺术实践

艺术教育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因而,工科院校进行艺术教育,除了应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之外,还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一定的艺术实践,增强从理性到感性的认识,这对他们的全面发展很有必要。

(1)观察法。苏联教育家马申斯基认为:“没有观察就没有明确的观念,没有明了清楚的观念就没有绘画。”[6]观察是人类知识的主要来源,是智力开发的基础,知识的百分之八十源于观察。这一点突出表现在艺术教学中的美术技法训练。比如说要表现物象,不论是个体或组合物体,都必须从整体观察出发,而表现整体的方法是从整体出发直线取形,局部深入,再回到整体。那么,在深入作画过程中,就要不断进行比较观察,如形态的大小、宽窄,位置的高低、远近,色彩的明暗、冷暖等,通过观察对比,从中找到物体富有共性和个性的地方。在教学中,要根据绘画的一般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观察、比较,找出形体、结构、虚实、光影等的变化。

(2)练习法。艺术实践课中,技能、技巧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如“声乐演唱艺术”、“舞蹈”、“器乐基础”、“合唱与指挥”、“中国画”、“书法”等,都是属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声乐演唱艺术”除了让学生了解歌唱器官的构造,正确的歌唱姿势以及歌唱呼吸、共鸣、咬字等的基本知识以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声乐基本技巧的训练,通过训练让学生进一步得到感性上的认识,初步掌握声乐演唱技巧,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参与组织一些演唱活动。又如“书法”,除要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知识和中国书法史纲要,理解书法何以为中国独特的传统艺术,结合欣赏历代书法作品,提高书法审美能力之外,还要通过对历代书法碑贴范本的临摹练习,逐步掌握各种书体的写法,为今后进一步创作书法作品打下一定的基础。在练习时,教师始终处于辅导地位,应及时纠正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差错。

(3)示范讲评。艺术实践本身是一种直观性较强的课程,技能、技巧通常通过教师的示范表演、辅导来进行。比如中国画的用笔、用墨以及各种技法,都离不开教师的示范表演。示范可以是课前准备好示范图例,也可以在课堂即兴示范表演,学生通过模仿、训练,掌握基本的技能、技巧,所以,这种直观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另外,对学生所完成的作品进行讲评,通过教学和学生的双向交流,以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思考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实习。实习是让学生参加具体社会活动,把在课堂上掌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技巧,应用到实践中去。由于工科院校艺术选修课时有限,不可能安排太多的时间让学生去实习,最好的方法就是教师可以根据所授的课程内容,结合社会、校园的热点宣传活动、文艺活动等,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从中得到锻炼。

(5)参观博览。艺术教育通常采用大量的视觉形象资料以及视听材料,开阔学生的眼界。在教学中,有目的、有组织地让学生到各类艺术馆、博物院、音乐厅去参观学习,百闻不如一见,实地参观考察,有利于进一步加深对中外优秀文化艺术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开拓艺术视野。

〔参考文献〕

[1]·全集[M]·中国研究会编·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中国教育年鉴1998[M]·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友情链接